2015秋五年级语文上册《包公审驴》说课稿北师大版
包公审驴 说课稿
包公审驴说课稿【标题】:包公审驴说课稿【引言】:大家好,今天我将为大家介绍一篇名为《包公审驴》的说课稿。
这是一篇以包公审案为背景的民间故事,通过包公审驴的故事情节,展现了包公聪明正直、公正无私的形象,同时也传递了正义、公平的价值观。
在本次说课中,我将从故事背景、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过程和教学反思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故事背景】:包公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法官,他以聪明正直、公正无私而著称于世。
故事发生在包公任官时期,当时有人诬告一只驴偷吃了庄稼,引发了一场纷争。
包公决定亲自审理此案,以维护公平正义。
【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了解包公审驴的故事情节,了解包公的聪明正直形象。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分析能力和判断能力,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正义感和公平意识,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包公审驴的故事情节,包公的聪明正直形象。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理解包公的聪明正直,并能够从故事中感悟到正义和公平的重要性。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通过问答的方式,引导学生回忆包公的形象和他的一些事迹,激发学生对包公的兴趣和好奇心。
二、展示与讲解(10分钟)利用多媒体工具或者图片展示包公审驴的故事情节,引导学生理解故事中的人物关系和事件发展。
三、分组讨论(15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讨论包公审驴的故事中的关键情节和包公的聪明之处。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提出自己的观点,并与小组成员进行交流和讨论。
四、整合分享(10分钟)每个小组派出一名代表,向全班分享他们小组的讨论成果。
其他小组成员可以补充或提出问题,促进全班的互动和思考。
五、角色扮演(15分钟)学生分成小组,扮演包公、告状人、被告驴等角色,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深入理解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并能够感受包公的聪明正直。
六、思考与讨论(10分钟)引导学生思考包公审驴的故事给他们带来的启示和思考,让学生表达自己对正义和公平的看法,并与同学进行交流和讨论。
包公审驴 说课稿
包公审驴说课稿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能够:1. 了解包公审驴的故事背景和故事情节;2. 掌握包公审驴的主要故事内容;3. 理解包公审驴故事中所蕴含的道德价值观。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 教学重点:包公审驴的故事情节和道德价值观的讨论;2.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思考包公审驴故事中的道德问题,并进行深入的讨论。
三、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2. 包公审驴故事的相关资料和图片。
四、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一张包公审驴的图片,让学生猜测故事的内容,并引发学生对于公正和道德的思考。
教师可以提问:“你们看到这张图片,能猜测出这个故事的大概内容吗?你们认为包公为什么要审驴?这个故事与公正和道德有什么关系呢?”2. 学习包公审驴的故事(15分钟)通过讲解包公审驴的故事情节,让学生了解故事的背景和主要内容。
教师可以使用课件或者口头叙述的方式进行讲解,重点突出包公审驴的公正和道德行为。
3. 分组讨论(20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就包公审驴故事中的道德问题进行讨论。
教师可以提供一些问题引导讨论,例如:“你们认为包公审驴的行为公正吗?为什么?”、“你们能从这个故事中找到哪些道德价值观?”等等。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并记录下他们的观点和讨论结果。
4. 小结(5分钟)对学生进行小结,总结包公审驴故事中的道德价值观,并强调公正和道德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
教师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回顾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
五、教学延伸1. 请学生在家中阅读包公审驴的故事,并写下自己的思考和感受;2. 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让他们扮演包公、驴和其他相关人物,通过演绎故事情节来深入理解包公审驴的故事。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包公审驴的故事,引导学生思考公正和道德的问题,并进行深入的讨论。
学生积极参与讨论,表达了自己的观点和思考,达到了教学目标。
但在教学过程中,有些学生表达能力较差,需要进一步引导和培养。
在以后的教学中,可以采用更多的互动方式,增加学生的参与度。
包公审驴 说课稿
包公审驴说课稿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能够:1.了解包公审驴的历史背景和故事情节;2.理解包公审驴的寓意和教育意义;3.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道德观念。
二、教学重点1.包公审驴的故事情节和寓意;2.包公审驴对于道德教育的启示。
三、教学难点1.包公审驴的故事背景和历史文化;2.包公审驴的教育意义和现实意义。
四、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2.包公审驴的相关资料和图片。
五、教学过程Step 1 引入(10分钟)1.教师通过展示包公审驴的图片和标题,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2.教师简要介绍包公审驴的背景和故事情节,激发学生的思量。
Step 2 讲解包公审驴的故事(20分钟)1.教师详细讲解包公审驴的故事情节,包括包公为何审驴、驴的主人为何请求包公审判等。
2.教师通过故事中的细节和对话,引导学生思量包公审驴的寓意和道德教育意义。
Step 3 分组讨论(15分钟)1.学生分组讨论包公审驴的故事和寓意,以及对于现实生活的启示和反思。
2.教师赋予学生一定的时间,然后组织学生进行展示和讨论。
Step 4 总结归纳(10分钟)1.教师与学生一起总结包公审驴的故事情节和寓意,强调包公审驴对于道德教育的重要性。
2.教师引导学生思量如何将包公审驴的教育意义应用到日常生活中。
六、教学延伸1.鼓励学生通过阅读相关文学作品或者观看相关影视剧来进一步了解包公审驴的故事和文化背景。
2.组织学生写作或者演讲比赛,以包公审驴为主题,展示他们对于故事的理解和思量。
七、教学评价1.观察学生在课堂讨论中的参预度和表现。
2.评价学生对于包公审驴故事和寓意的理解程度。
3.评价学生在写作或者演讲比赛中的表现。
八、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于包公审驴的故事和寓意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培养了他们的思辨能力和道德观念。
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通过更多的案例和故事来引导学生思量和反思,进一步加强道德教育的力度。
包公审驴 说课稿
包公审驴说课稿【标题】包公审驴说课稿【引言】大家好,我今天给大家分享的主题是《包公审驴》。
这是一部以包公为主角的经典故事,通过包公审理一只顽皮的驴子的案件,展现了包公聪明智慧、公正廉洁的形象。
本次说课将围绕故事的背景、故事的内容、故事的意义三个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一、故事的背景】《包公审驴》是中国古代民间故事中的一则佳话。
故事发生在北宋时期,地点是开封府。
当时,包拯担任开封府知府,他以其聪明才智、公正廉洁而闻名于世。
而这只顽皮的驴子则是故事的另一个主角,它常常捣乱惹事,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不少麻烦。
【二、故事的内容】这个故事的主要情节是:一天,一位农民将自己的驴子绑在一棵树上,准备去做其他事情。
这只驴子非常调皮,经常逃跑或捣乱,给农民带来了很多困扰。
当农民回来时,发现驴子不见了,他怀疑驴子又跑掉了。
于是,他来到包公的府衙,请求包公帮助找回驴子。
包公听了农民的诉说后,决定审理这个案件。
他首先询问了农民和周围的人,了解到驴子常常逃跑。
然后,他命令驴子的主人将驴子绑在同一棵树上,并在树下放置一堆鲜嫩的青草。
包公告诉农民,如果驴子不吃这堆青草,那么他就可以断定驴子是有问题的。
第二天,农民带着驴子来到包公的府衙。
他们发现驴子不仅没有逃跑,而且正在大口大口地吃青草。
包公看到这一幕,笑了笑,对农民说:“你看,这只驴子并没有问题,它只是需要更好的照顾和管理。
你要加强对它的看管,提供更好的食物和环境,它就会乖乖听话了。
”【三、故事的意义】《包公审驴》这个故事虽然只是一个小小的民间故事,但却蕴含了深刻的道理。
首先,故事中的包公展现了他聪明智慧、公正廉洁的形象,他善于通过细致入微的观察和推理,解决问题。
其次,故事告诉我们,对待问题要有全面的视角和客观的态度。
包公并没有一味地责怪驴子,而是从驴子的行为和环境入手,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方法。
最后,故事强调了人与动物的关系。
人类应该对待动物友善,给予它们合适的关爱和照顾,而不是一味地惩罚和折磨它们。
包公审驴 说课稿
包公审驴说课稿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能够了解包公审驴的故事背景和主要情节,理解包公审驴的寓意,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和评价。
二、教学重点1. 了解包公审驴的故事背景和主要情节;2. 理解包公审驴的寓意。
三、教学难点1. 分析和评价包公审驴的故事情节;2. 运用所学知识理解包公审驴的寓意。
四、教学准备1. 教材:《包公审驴》故事书;2. 多媒体设备:投影仪、电脑;3. 教学素材:包公审驴的图片、视频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引入包公审驴的话题,通过提问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如:“你们听说过包公审驴这个故事吗?你们知道包公审驴是什么意思吗?”2. 学习包公审驴的故事(15分钟)通过展示包公审驴的图片和视频,让学生了解包公审驴的故事背景和主要情节。
教师可以结合图片和视频进行讲解,引导学生思考包公审驴的含义和寓意。
3. 分析包公审驴的情节(20分钟)让学生分组讨论包公审驴的故事情节,每组选择一个情节进行分析,并向全班汇报。
教师可以提供一些问题来引导学生的讨论,如:“为什么包公要审驴?审驴的过程中发生了什么?”通过分析情节,让学生理解包公审驴的深意。
4. 探讨包公审驴的寓意(20分钟)引导学生思考包公审驴的寓意,让学生讨论包公审驴对于社会和个人的启示。
教师可以提出一些问题,如:“包公审驴是对什么现象或问题的批判?这个故事给我们带来了什么启示?”通过讨论,让学生深入理解包公审驴的意义。
5. 总结归纳(10分钟)让学生总结包公审驴的故事背景、主要情节和寓意,并进行简单的展示。
教师可以对学生的总结进行点评和补充,确保学生对包公审驴有一个全面的理解。
六、教学延伸1. 拓展阅读:让学生阅读其他与包公审驴相关的故事或文章,并进行分析和评价。
2. 角色扮演:让学生分组进行包公审驴的角色扮演,进一步理解故事情节和寓意。
七、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包公审驴的故事背景、主要情节和寓意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北师大版)语文五年级上册《包公审驴》教学设计
作业要求:
1.完成作业时,请注意书写规范,保持卷面整洁。
2.写作练习中,力求语言表达清晰、流畅,注意使用恰当的修辞手法。
3.角色扮演时,注意团队合作,充分发挥每个人的特长,展现包公形象的特点。
4.课后讨论时,认真倾听他人观点,学会尊重、理解和接纳不同的意见。
3.朗读与感悟:
(1)多种形式的朗读:个人朗读、分组朗读、全班齐读,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2)角色扮演:学生扮演课文中的角色,体验包公的公正无私,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4.写作训练:
(1)仿写:学生运用课文中的句子和段落进行仿写,锻炼写作能力。
(2)互评互改:学生相互评价、修改作文,提高写作水平。
5.情感教育:
(3)写作练习:布置一篇以“我心中的包公”为主题的作文,鼓励学生发挥想象,表达自己的看法。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500字
在导入新课时,我将运用多媒体展示包公的画像,并简单介绍包公的历史背景,以激发学生对新课的兴趣。我会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这位历史人物是谁吗?他有什么特别之处?”通过学生的回答,引导他们关注包公的公正无私和聪明才智。
(三)学生小组讨论,500字
在学生小组讨论环节,我会将全班同学分成若干小组,每组4-6人。每组同学合作完成以下任务:
1.分析课文中的包公形象,从不同角度概括包公的特点。
2.选取一个最能体现包公品质的情节,讨论这个情节对课文主旨的作用。
讨论过程中,我会巡回指导,关注学生的讨论情况,引导他们深入思考。讨论结束后,每组派代表进行分享,其他小组同学可进行补充或提问,以达到全班共同学习、共同提高的目的。
2.尊重智慧:学习包公的聪明才智,培养学生尊重智慧、勇于创新的品质。
包公审驴 说课稿
包公审驴说课稿【标题】:包公审驴说课稿【引言】:大家好,我是今天的主讲人,我将为大家带来一篇关于“包公审驴”的说课稿。
本次说课的主题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个有趣故事,通过这个故事,我们可以了解包公的正直和公正,以及他对于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作用。
接下来,我将从故事背景、故事梗概、故事主题和教学目标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一、故事背景】:包公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法官,他以公正廉明、明察秋毫而闻名于世。
而“包公审驴”这个故事,发生在包公担任开封府知府时的一个冬天。
【二、故事梗概】:在一个寒冷的冬天,有人将一只驴偷走了。
村民们纷纷向包公告状,希望他能找回被偷的驴。
包公于是下令将全村的驴都带到府衙前,要求所有的驴排成一列,然后一个个进行审查。
包公仔细观察每只驴的特征,终于发现了被偷的驴。
原来,偷驴的人在驴的耳朵上割了一个小口,以掩饰驴的身份。
而包公通过细致入微的观察,发现了这个细节,成功地将驴归还给了原主人。
【三、故事主题】:这个故事所传达的主题是正直和公正。
包公作为一位法官,他不畏权贵,不受财富的诱惑,始终坚持以公正的眼光审视案件。
他通过细致入微的观察和辨别,发现了被偷驴的真相,还原了事实的真相,维护了法律的公正和社会的稳定。
【四、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学生能够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包公形象,以及他的正直和公正。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观察和辨别细节,发现事物的本质。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正义感和公正意识,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
【五、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包公的形象和他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理解故事中的细节和主题。
2.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观察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思考正直和公正的重要性。
【六、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引人入胜的故事开场,引发学生对包公的兴趣。
2. 故事讲解:详细讲解“包公审驴”的故事梗概,重点突出包公的正直和公正。
包公审驴 说课稿
包公审驴说课稿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包公的传奇故事《包公审驴》,了解包公的正直、公正的品质,培养学生的道德观念和价值观,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
二、教学重点:1. 学习包公的正直、公正的品质;2. 理解并分析《包公审驴》的情节和主题;3.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1. 分析《包公审驴》的情节和主题;2. 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培养学生的道德观念和价值观。
四、教学准备:1. 教材:包公的传奇故事《包公审驴》;2. 多媒体设备。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包公的形象图片,激发学生对包公的兴趣和好奇心,引导学生思考包公是一个怎样的人物。
2. 阅读理解(15分钟)教师向学生介绍包公的传奇故事《包公审驴》,并分发故事的阅读材料。
学生们在教师的指导下,阅读故事并回答问题。
问题:a. 故事中的包公是一个怎样的人物?请举例说明。
b. 为什么包公要审驴?他的做法是否公正?请解释你的观点。
3. 情节分析(2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故事的情节,并与学生一起讨论故事的主题。
问题:a. 故事中的驴为什么会被人们误认为是小偷?b. 包公是如何审判驴的?他的判决是否公正?请解释你的观点。
c. 故事的主题是什么?为什么这个主题重要?4. 价值观培养(1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包公的正直、公正的品质,并与学生一起讨论这些品质对社会和个人的重要性。
问题:a. 包公的正直和公正的品质对社会有什么影响?b. 你认为正直和公正对一个人的成长和发展有何作用?5. 写作训练(20分钟)教师要求学生根据故事内容和讨论的主题,写一篇关于正直和公正的作文。
要求:a. 写作题目:正直和公正的重要性;b. 写作内容:根据故事和讨论的主题,谈谈你对正直和公正的理解,以及它们对社会和个人的重要性;c. 字数要求:150字左右。
6. 作文分享(10分钟)学生们互相分享自己的作文,并进行互动讨论。
包公审驴 说课稿
包公审驴说课稿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1.了解包公审驴的历史背景和故事情节;2.理解包公审驴故事中的道德教育意义;3.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批判思维能力;4.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二、教学重点1.包公审驴故事的主要情节和道德教育意义;2.学生对包公审驴故事的阅读理解和批判思维能力的培养。
三、教学难点学生对包公审驴故事的道德教育意义的理解和思考。
四、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教案、多媒体设备、包公审驴故事的相关图片或视频资料;2.学生准备:课本、笔记本、讨论小组。
五、教学过程Step 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包公审驴的相关图片或视频资料,引起学生的兴趣,并提出问题:“你们知道包公审驴是什么故事吗?你们对这个故事有什么了解?”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
Step 2:阅读故事(15分钟)教师将包公审驴故事分段分发给学生,让学生阅读故事,并在阅读过程中做好笔记。
同时,教师可以适时提问,引导学生思考故事中的道德教育意义。
Step 3:小组讨论(15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在小组内进行讨论,分享自己对包公审驴故事的理解和感受。
教师可以提供一些问题作为引导,如:“你觉得包公审驴故事中的包公是一个好官吗?为什么?”“你认为包公审驴故事中的驴有什么象征意义?”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并进行交流和辩论。
Step 4:展示讨论成果(10分钟)请每个小组派一名代表,向全班展示他们小组的讨论成果。
其他学生可以提问、评论或辩论。
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合理的讨论和辩论,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并尊重他人的观点。
Step 5:总结归纳(5分钟)教师对包公审驴故事中的道德教育意义进行总结归纳,引导学生思考并回答问题:“你从包公审驴故事中学到了什么道理?你觉得这个故事对我们有什么启示和警示?”六、课堂延伸1.学生可以自由选择其他与包公审驴故事相关的故事,进行阅读和比较,进一步拓展对道德教育的理解;2.学生可以根据包公审驴故事的情节,自行创作故事,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包公审驴》语文说课稿
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包公审驴》语文说课稿一、教材分析:本文讲述了一个充满智慧的断案故事,整个故事可以概括为:“调换驴——告驴——审驴——找到驴”四个部分:王五借以养家糊口的、漂亮的驴被人在市镇上掉包;他无奈将驴告上法庭;包公利用驴能够认路的特点,通过巧妙“审”驴捉住了小偷。
审驴的过程中,包公的巧用计谋、对于穷人的一视同仁,对于疑难案件的从容应对都让我们叹服。
在其中,小偷也使用了计谋:他将驴调换,而不是偷走,这样既可以掩人耳目,又可以让失主有些安慰,让自己逃脱罪责。
但这样的计谋最终证明是害人害已,是要不得的。
这篇课文属记叙文,记叙顺序非常清晰,故事情节不复杂,易理清文章脉络,了解文章大意,并能把握文章“审驴”这一重点部分。
二、学情分析包青天,是我国艺术舞台上家喻户晓的一个人物形象,他黑脸如木炭,一身正气,孩子们在影视作品中对他有所知晓。
本课基于孩子们对包公的这一点认识,通过神奇的“审驴”案使孩子们加深对包公的了解,并从中受到教育。
三、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探究、品评审驴中包公的智谋,体会其相关描写的妙处。
2、比较感受文中人物使用计谋的不同之处,编排课本剧。
3、通过“激趣质疑——细读课文——合作研究——自主解疑”的方式让学生与文本对话、深入理解。
4、通过“读写结合”的方式,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深入体会包公的足智多谋。
四、教学重点、难点:根据教材的编排意图和本课作者的写作意图以及课文本身的特点,制定了以下教学重点、难点:读懂故事不难,但是要深入体会和领悟包公的足智多谋,则需要学生从课文的细节描写去看去想。
与此同时,“聪明应该用在正地方”,文中的小偷偷驴也使了一招“偷梁换柱”,这个计谋是否用得好用得对呢?故事中的是与非也需引导学生去加以辨别。
因此,我明确了以下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品评包公审驴中的足智多谋,采用多种形式有感情地朗读;比较使用不同的计谋所得到的不同结果。
五、教学环节俗话说:“删繁就简三秋树,领异标新二月花”。
包公审驴 说课稿 (2)
包公审驴说课稿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包公审驴的故事背景和故事情节,理解包公的公正和聪明才干,并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分析和评价包公审驴的意义和价值。
二、教学重点1. 了解包公审驴的故事背景和情节;2. 理解包公的公正和聪明才干;3. 运用所学的知识,分析和评价包公审驴的意义和价值。
三、教学内容1. 包公审驴的故事背景介绍在北宋时期,有一个名叫包拯的官员,他担任过不少重要的职务,因其公正廉洁而闻名于世。
有一天,包拯接到了一个关于驴的案件,一位农民声称他的驴被偷了,而另一位农民则坚称驴是他的。
包公决定审理此案,并以审驴的方式来判断驴的真正主人。
2. 包公审驴的故事情节包公将两位农民带到了法庭上,他让一位农民拿着驴的尾巴,另一位农民则拿着驴的耳朵。
包公问第一位农民:“你拿着驴的尾巴,这只驴是你的吗?”第一位农民回答:“是的,这只驴是我的。
”包公接着问第二位农民:“你拿着驴的耳朵,这只驴是你的吗?”第二位农民回答:“是的,这只驴是我的。
”包公听后微笑着说:“既然你们都说这只驴是你们的,那就把驴拿开,让我看看。
”两位农民都松开手,驴却并没有离开,它跑向了第二位农民。
包公看到这一幕后,断定驴的真正主人是第二位农民,因为驴只会听从自己的主人。
3. 包公的公正和聪明才干包公审驴的故事展示了包公公正和聪明才干的一面。
在审理案件时,包公不仅仅依靠口供和证据,而是通过巧妙的方法来判断驴的真正主人。
他运用了自己的智慧和观察力,通过驴的行为来揭示真象,展现了他公正和聪明的一面。
四、教学方法1. 故事讲解法:通过讲解包公审驴的故事情节和背景,让学生了解故事的内容和意义。
2. 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他们分析包公审驴的意义和价值,并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想法。
3. 角色扮演法:安排学生分组,扮演故事中的角色,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来理解和演绎包公审驴的故事。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提问和引入相关话题,激发学生对包公审驴的兴趣。
包公审驴说课稿
《包公审驴》说课稿各位老师:你们好!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包公审驴》,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教法和学法、说教学过程、说板书设计四个方面来对本课进行说明。
一、说教材《包公审驴》是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第二篇课文,该单元以“智谋”为主题展开。
《包公审驴》是这则故事是教读课,主要写了刘五借以养家糊口的驴被人在市镇上掉包,无奈将驴告到官府,包公利用驴能认路的特点,通过巧妙地“审”驴捉住了小偷,表现了包公断案如神。
这则故事无论包公还是小偷甚至刘五都使用了计谋,这就要求我们引导学生正确使用计谋,把智谋用在正地方。
这则故事趣味性强。
“审驴”看似荒诞,实则包含了小人物的无奈和包大人为民做主,巧用计谋的大智慧。
“层次清晰、描写生动”是本文最大的写作特色。
结合单元教学要求和本课特点,依据新课标中“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1.通过对包公语言、动作、神态的描写体会作者写作方法,了解包公的计谋,体会包公办案的深思熟虑和足智多谋。
2.对比小偷的计谋,让学生知道聪明要用在正当的地方。
3.通过学生课本剧的编排,培养学生表达和合作能力。
重难点定为:1.通过对包公语言、动作、神态的描写体会作者写作方法,了解包公的计谋,体会包公办案的深思熟虑和足智多谋。
2.对比小偷的计谋,让学生知道聪明要用在正当的地方。
二、说教法和学法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能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达到教与学的和谐完美统一。
基于此,我准备采用的教法是讲授法,点拨法。
通过讲授法教师可以系统的传授知识,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学法上,我贯彻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具体的学法是讨论法、朗读法和勾画圈点法,让学生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阅读习惯。
三、说教学过程为了完成教学目标,解决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课堂教学我准备按以下五个环节展开。
(一)导入新课我设计的导入方式是:出示包公图片,引出课题,然后板书课题,复习文章脉络,然后以“奇”为突破口导入课文的学习。
包公审驴 说课稿
包公审驴说课稿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包公的故事背景和包公审驴的故事情节,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创造力。
二、教学重点1. 理解包公审驴的故事情节;2. 掌握关键词汇和短语;3. 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语言表达。
三、教学难点1. 理解包公审驴的深层含义;2. 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思辨和创造。
四、教学过程Step 1: 导入新课1. 老师出示包公的画像,引导学生了解包公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法官和政治家;2. 引导学生回忆包公的一些故事,如《包公巧断蛇案》等。
Step 2: 学习包公审驴的故事情节1. 老师通过口头讲解的方式,向学生介绍包公审驴的故事情节,包括故事的背景、主要人物和事件发展;2. 学生跟读故事,加深对故事情节的理解;3. 学生分小组讨论,总结故事的主要内容,并展示给全班。
Step 3: 学习关键词汇和短语1. 老师出示关键词汇和短语的卡片,学生通过配对、填空等方式掌握这些词汇和短语的意思;2. 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运用这些词汇和短语进行对话练习。
Step 4: 探究包公审驴的深层含义1. 老师提问:为什么包公要审驴?学生回答后,老师引导学生思考包公审驴的深层含义,如公正、法律权威等;2. 学生分组讨论,就包公审驴的深层含义展开讨论,并汇报讨论结果。
Step 5: 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语言表达1. 学生分组进行小组活动,每组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故事情节,编写一个与包公审驴类似的故事;2. 学生展示自己编写的故事,分享给全班。
五、教学评价1. 教师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包括对故事情节的理解、对关键词汇和短语的掌握、对深层含义的思考等;2. 学生之间互评,评价对方的故事编写是否符合要求,语言表达是否清晰流畅。
六、教学延伸1. 鼓励学生阅读更多与包公相关的故事,扩展知识面;2. 引导学生思考包公审驴的故事对现实生活的启示,如公正、法治等。
以上是关于包公审驴的说课稿,希望能够满足您的需求。
《包公审驴》说课(精选12篇)
《包公审驴》说课(精选12篇)《包公审驴》说课篇1《包公审驴》说课一、教材分析:本文讲述了一个充满智慧的断案故事,整个故事可以概括为“换驴—审驴—得驴”三个部分:刘五借以养家糊口的、漂亮的驴被人在市镇上掉包;无奈之下他将驴告上法庭;包公利用驴能够认路的特点,通过巧妙“审”驴捉住了小偷。
审驴的过程中,包公的巧用计谋、对于穷人的一视同仁,对于疑难案件的从容应对令人叹服。
当然,小偷也使用了计谋:他将驴调换,而不是偷走,但这样的计谋是害人又害已的。
这篇课文属记叙文,记叙顺序非常清晰,故事情节不复杂,容易理清文章脉络,了解文章大意,并能把握文章“审驴”这一重点部分的内容。
二、学情分析:包青天,是我国艺术舞台上家喻户晓的一个人物形象,他黑脸如木炭,一身正气,孩子们在影视作品中对他有所知晓。
本课基于孩子们对包公的这一点认识,通过神奇的“审驴”案使孩子们加深对包公的了解,并从中受到教育。
三、设计理念:课标中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本设计正是依据这一理念,在引导学生阅读的过程中,让学生自读质疑,自读释疑,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与文本充分对话,获得阅读体验。
教师珍视学生独特的发现、感受、理解与体验。
四、实施结果:本课的教学主要体现了“激发学生质疑——想读;引领学生释疑——要读;指导学生探究——会读”这一特色。
1.初读质疑,以学定教。
本课课题比较新颖,第一课时,我从“审”字入手,让学生就课题质疑,这样不仅是让学生主动地学习语文,更是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激发学生读书的热情,使学生带着“在什么情况下审驴?为什么审驴,不审人?怎样审驴?结果如何?等问题主动读书,这才真正关注了学生的学习需求,也才能真正做到“以学定教”。
2.自读概括,理清思路。
阅读是理解、体验、感悟的过程,在初读课文时,我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文章,找出文中的主人公和必不可少的线索,根据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概括课文的小标题。
包公审驴 说课稿
包公审驴说课稿【包公审驴说课稿】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包公审驴的故事背景、故事情节和故事主旨,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和思考,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思辨能力。
二、教学重点1. 理解包公审驴的故事情节和主旨;2. 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和思考。
三、教学难点学生能够准确把握包公审驴的故事主旨,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深入思考和分析。
四、教学准备1. PowerPoint课件;2. 教学素材:包公审驴的故事内容和相关图片。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一幅包公审驴的图片,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激发学生对这个故事的探索欲望。
2. 故事背景介绍(10分钟)通过PPT展示包公审驴的故事背景,包括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和主要人物等。
让学生对故事的背景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3. 故事情节讲解(20分钟)通过PPT展示包公审驴的故事情节,包括包公审驴的起因、经过和结局等。
结合故事中的图片和文字描述,让学生全面理解故事的情节。
4. 故事主旨分析(15分钟)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思考包公审驴的故事主旨是什么,并找出故事中的一些细节来支持自己的观点。
鼓励学生进行深入思考和多角度分析。
5. 思考题讨论(15分钟)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思考一些与包公审驴相关的问题,如:包公审驴的行为是否符合法律和道德的要求?包公审驴的做法有没有正当的理由?学生可以发表自己的观点,并进行辩论。
6. 拓展活动(10分钟)让学生自由发挥,以包公审驴为题材,创作自己的故事或者绘制插图。
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展示自己的作品。
7. 小结(5分钟)通过回顾本节课的内容和学生的发言,总结包公审驴的故事情节和主旨,并强调学生在阅读故事时要善于思考和分析。
六、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包公审驴的故事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和思考。
但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有些学生在思考问题时还不够深入,需要进一步引导和激发学生的思考能力。
包公审驴 说课稿
包公审驴说课稿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1. 了解包公审驴故事的背景和主要情节;2. 掌握包公审驴故事中的重要人物形象和角色扮演;3. 理解包公审驴故事中的主题和寓意;4. 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创造性思维。
二、教学重点1. 包公审驴故事的背景和主要情节;2. 包公、驴和其他角色的形象和角色扮演;3. 包公审驴故事的主题和寓意。
三、教学难点1. 包公审驴故事中的主题和寓意的理解;2. 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
四、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一张插图或播放一个短视频,引起学生对包公审驴故事的兴趣,并激发他们的思考。
可以提问一些问题,如:“你们知道包公是谁吗?他有什么特点?”、“你们知道包公审驴的故事吗?你们对这个故事有什么了解?”等等。
2. 情境再现(10分钟)通过讲述包公审驴故事的背景和主要情节,让学生对故事有一个整体的了解。
可以使用图片、幻灯片或故事书等辅助教具来帮助讲述。
在讲述的过程中,可以适时停下来,让学生回答一些问题,以检查他们对故事内容的理解。
3. 角色扮演(15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扮演一个故事中的角色,如包公、驴、村民等。
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和分配角色,并准备一段表演。
鼓励学生根据故事情节和角色特点,自由发挥和创造。
每个小组表演完后,可以进行互动和讨论,让其他学生提出问题或表达观点。
4. 主题和寓意探究(15分钟)通过讨论和引导,帮助学生理解包公审驴故事中的主题和寓意。
可以提出一些问题,如:“你们觉得包公审驴的故事想要传达什么样的道德观念?”、“你们认为包公审驴的故事对我们有什么启示?”等等。
鼓励学生主动思考和表达自己的观点,并与其他同学进行交流和讨论。
5. 创作任务(15分钟)要求学生以包公审驴故事为基础,进行创作任务。
可以让学生分组,每个小组设计一个新的结局或编写一个续篇故事。
鼓励学生发挥创造力,展示自己的想象力和才华。
每个小组完成后,可以互相交流和分享自己的创作,以及讨论其他小组的作品。
包公审驴 说课稿
包公审驴说课稿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包公审驴的故事背景和主要内容,理解包公审驴的寓意和道德教育意义。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和道德判断能力。
3.情感目标: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公正与正义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和价值观。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包公审驴的故事背景和主要内容,理解包公审驴的寓意和道德教育意义。
2.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思考包公审驴的深层含义,培养学生的道德判断能力。
三、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投影仪、幻灯片、教学PPT。
2.教材准备:包公审驴的故事材料。
3.学生准备:提前阅读包公审驴的故事材料。
四、教学过程1.导入(10分钟)通过展示一幅插图或播放一段关于包公的视频,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对包公审驴故事的好奇心。
2.讲解包公审驴的故事背景(10分钟)通过幻灯片或教学PPT,向学生介绍包公审驴的故事背景,包括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地点和人物等。
3.讲解包公审驴的主要内容(15分钟)详细讲解包公审驴的故事情节,包括包公审判驴主人的过程、包公与驴主人的对话以及最后的审判结果等。
4.分组讨论包公审驴的寓意和道德教育意义(15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讨论包公审驴的寓意和道德教育意义。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提出自己的观点,并与小组成员进行交流和讨论。
5.展示小组讨论结果(10分钟)请几个小组代表上台展示他们的讨论结果,并与全班进行分享和交流。
教师可以适时给予肯定和指导,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包公审驴的深层含义。
6.课堂总结(5分钟)对包公审驴的故事背景、主要内容以及寓意和道德教育意义进行总结,强调包公审驴所传达的公正、正义和道德的重要性。
五、教学延伸1.阅读相关材料鼓励学生阅读与包公审驴相关的文章或故事,进一步拓宽对公正、正义和道德的理解。
2.开展讨论或写作活动引导学生就包公审驴的故事背景、主要内容以及寓意和道德教育意义进行深入思考,并进行讨论或写作活动,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表达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包公审驴》
说教材
是北师大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中,《智谋》这一主题单元中的一篇课文。
主要记叙宋朝著名清官包拯,为了帮助穷人刘五把丢失的驴子找回来,巧妙用计找到小偷的住处。
表现了包公断案如神。
这则故事无论包公还是王五甚至小偷都使用了计谋,这就要求我们引导学生正确使用计谋,把智谋用在正地方。
一、说学情
包青天是我国舞台艺术上家喻户晓的一个人物形象,他黑脸如同,一身正气,学生们在影视作品中对他都有所知晓。
基于这一点认识,加上本课故事性强,很容易能引起学生的阅读和探究兴趣。
二、说教学目标
1.认识和掌握课文中的生字新词,正确、流利、有语气地朗读课文。
2.整体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抓住关键词句,体会包公的足智多谋,并品味对人物语气、动作、表情描写的妙处,学习侧面描写的作用。
(重难点)
3.通过表演课本剧加深理解与认识,并培养表达能力。
三、说教法学法
语文课标指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学科的基本特点。
”因此为了让学生通过文本学习获取知识技能,发展思维能力的同时,也能感受到人文情怀,所以我采用“读—思—议—悟”的教学方法以及创设情境法,力求凸显语文学科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统一的特点。
新课程标准强调要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
教师要引导学生参与创设的情境,积极利用课外资源,因此我采用的学法是:①课前预习,搜集资料②读思结合法③讨论交流法
四、说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二)课题质疑,整体感知
1、板书课题后,由学生提出问题,教师随机板书几个引领学生学习全文有价值的问题。
【板书:为什么审驴?怎样审驴?结果怎么样?】
2、自读课文后,指名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为帮助学生理清文章的脉络,我引导学生将故事的经过加一个小标题。
【板书:丢驴、告驴——审驴——得驴】
(三)自学提示,深入学习
1.疑问一:为什么审驴?
(1)引导学生略读这部分,并找出描写两头驴的词句:
原本是“毛色发亮”;“这头驴是唯一的财产,王五像爱护珍宝一样爱护它”;“这简直是一头四条腿的宝贝”。
却变成“毛色难看”;难怪刘五“惊慌失措”……(2)抓住关键词句对比读,感受两头驴相差太大,理解王五当时的心情。
(3)引导朗读,读出王五对驴的喜爱,驴被换后的惊慌失措及又气又急。
2.疑问二:怎样审驴?这是课文的重点学习部分
(1)引导学生精读这一部分,并作批注,勾画出包公的神态、语言、动作的语句,写下自己的体会。
(2)集体交流,汇报自学所得。
学生在汇报过程中抓住包公的表现:
①“包公了解了案情,皱着眉头想了想”——说明包公经过思考,已找到了解决的办法。
②“赶紧把嘴套给驴套上!不要给它吃,不要给它喝,把它严严实实关上三天”——说明包公了解驴的本性,他这样做为驴自己找家门垫定基础。
当学生交流到这时,顺势指导学生读出包公威严、胸有成竹、沉着的语气,并感受包大人遇事冷静,足智多谋的品质。
③“与此同时,这个消息向四面八方传开了,人们都十分吃惊,这真是有生以来闻所未闻的奇案……”——理解“闻所未闻”这一词义,并体会包公断案的神奇,同时了解侧面描写的作用。
④“喂,当差的!把这头冒名顶替的蠢驴打四十大板,要用劲打!”——狠狠打驴,可见包公做事果断,成竹在胸。
学生注意体会人物的语言特点。
(3)小结“包公审驴”这一部分。
学生说一说包公给自己留下了什么影响,怎样评价他。
3.疑问三:得驴
引导学生粗读这一部分,并小结能成功找到驴的原因。
【设计意图:落实语文课标指出: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师生应该在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
在这部分教师始终保持以引导者身份,通过一系列提问和关键词句帮助学生读中感悟,读中理解】
(四)总结全文,拓展延伸
(1)想一想故事里都有谁使用了计谋?结果如何?
(2)请同学自告奋勇表演课本剧。
(3)搜集包公审案的故事,开个“智谋故事会”。
五、说板书设计
丢驴、告驴
包公审驴
得驴
才智过人遇事沉着神机妙算
足智多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