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茶文化历史
中国茶文化形成发展历程
中国茶文化形成发展历程
1.传说时代(公元前2737年):相传,中国的茶文化起源于公元前2737年的秦朝时期。
据史书记载,当时的中国皇帝神农氏喜爱饮茶,并
将茶树视为一种药物。
2.唐宋时代(公元618年-1279年):唐宋时期,茶叶开始成为一种
重要的商品,并在社会上广泛传播。
唐代的陆羽著有《茶经》,成为中国
茶文化发展的重要里程碑。
3.明朝时期(公元1368年-1644年):明朝时期,茶文化得到了进
一步的发展和推广。
茶叶的种植技术不断提升,茶文化开始与中国传统文
化相融合。
4.清朝时期(公元1644年-1912年):清朝时期,茶文化达到了巅峰。
清代的茶叶制造技术和茶叶饮用方式成为后来中国茶文化的基石。
5.近代以后:近代以后,茶文化遭遇了一些挑战和改变。
在19世纪
末20世纪初的中国茶叶国内外市场滞销,产量大幅下降。
但在近几十年
的开放中,茶叶行业逐渐恢复并发展壮大,茶文化在中国的地位重新凸显。
总的来说,中国茶文化的形成发展历程可以概括为从神农氏时期开始,经过了秦汉、唐宋、明清等朝代的酝酿和发展,最终形成了现代茶文化。
茶文化在中国社会的各个层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不仅仅是饮品,更成为
了一种生活方式和文化标志。
茶道、茶艺、茶叶制作等相关文化形式也得
到了广泛的传承和发展。
无论是中国国内还是国际上,中国茶文化都以其
独特的魅力吸引人们的关注。
中国茶文化介绍
中国茶文化介绍中国作为一个有着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孕育了独特的中华文化。
茶是中国的文化代表之一,全世界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人们都喜欢品茶。
茶文化因国而异,各国各有千秋。
中国茶文化反映了中华民族悠久的文明和礼仪。
一、茶历史中国是茶的故乡,也是茶文化的发源地。
中国茶的发现和利用已有四五千年历史,且长盛不衰,传遍全球。
茶是中华民族的举国之饮,发于神农,闻于鲁周公,兴于唐朝,盛于宋代,普及于明清之时。
中国茶文化糅合佛、儒、道诸派思想,独成一体,是中国文化中的一朵奇葩!中国茶区辽阔,茶区划分采取3个级别,即一级茶区(以西南、江南地区为表),二级茶区(以西北、江北),三级茶区(以华南地区为代表)。
同时,茶也已成为全世界最大众化、最受欢迎、最有益于身心健康的绿色饮料。
茶融天地人于一体,提倡“天下茶人是一家”二、茶百科茶,属于山茶科,为常绿灌木或小乔木植物,植株高达1-6米。
茶树喜欢湿润的气候,在中国长江流域以南地区广泛栽培。
茶树叶子制成茶叶,泡水后使用。
茶树种植3年就可以采叶子。
一般清明前后采摘长出4-5个叶的嫩芽,制作茶叶质量非常好,属于珍品。
广泛流行于世界的保健饮品,起源于中国。
中华茶文化博大精深,汉人饮茶已有几千年的历史。
茶的最早发现与利用,是从药用开始的。
“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
三、茶道茶道是一种以茶为媒的生活礼仪,也被认为是修身养性的一种方式,它通过沏茶、赏茶、饮茶,增进友谊,美心修德、学习礼法,是很益的一种和美仪式。
茶道最早起源于中国。
中国人至少在唐或唐以前,就在世界上首先将茶饮作为一种修身养性之道。
茶艺基本精神是“清、敬、怡、真”,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思想,在大力宣扬“仁”即爱人的忠恕之道的同时,强调“仁”的实行要以“礼”为规范,提倡德治和教化,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
并有“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的治国理念。
这些思想,造成儒家以中庸为核心的思想文化体系,并形成影响人类文化数千年的东方文化圈,当今包括全世界华人、华裔、日本、韩国及东南亚诸国都从儒学中寻找真理。
茶文化发展史
茶文化发展史
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下面我将从茶文化的起源、发展、传播等方面进行详细的回答。
一、茶文化的起源
茶文化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
据历史记载,中国古代的神农氏曾经尝试过吃茶叶,但当时的人们并没有将茶叶当成饮料来使用。
直到唐代,茶叶才逐渐成为一种饮料,被广泛地使用。
二、茶文化的发展
唐代是茶文化发展的重要时期,当时的人们开始将茶叶作为一种饮料来使用,并且在茶叶的制作和品尝方面进行了深入的探索。
宋代时期,茶文化进一步发展,茶叶的种植和制作技术得到了提高,茶道也开始形成。
明清时期,茶文化达到了巅峰,茶道成为了一种独特的文化形式,茶艺家们开始注重茶具的制作和使用,茶道的礼仪和规矩也越来越严格。
三、茶文化的传播
茶文化的传播主要是通过茶叶的贸易和茶道的推广来实现的。
唐代时期,茶叶的
贸易开始发展,茶叶开始向国外输出。
明清时期,茶叶的贸易达到了巅峰,茶叶不仅输出到了东南亚和欧洲等地,还成为了中国的一种重要出口商品。
同时,茶道也开始向国外传播,茶道的独特魅力吸引了很多外国人前来学习和了解。
总结: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茶文化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经过唐、宋、明、清等历史时期的发展和传播,茶文化已经成为了一种独特的文化形式,并且在国内外都有着广泛的影响。
中国的茶文化历史
中国的茶文化历史中国茶文化源远流长,随着饮茶习俗的普及扩展,中国茶文化闻名海内外。
在茶叶历史上,茶叶向边疆各民族传播,主要是与藏民进行茶马互易。
下面是店铺为你整理的中国的茶文化历史,希望对您有用。
中国的茶文化历史中国是茶的故乡,是世界上最早发现茶树、利用茶叶和栽培茶树的国家。
茶树的起源至少已有六七万年的历史。
茶被人类发现和利用,大约有四五千年的历史。
茶的利用最初是孕育于野生采集活动之中的。
古史传说中认为“神农乃玲珑玉体,能见其肺肝五脏”,理由是,“若非玲珑玉体,尝药一日遇十二毒,何以解之?”又有说“神农尝百草,日遇十二毒,得荼而解之。
”两说虽均不能尽信,但一灵缕微弱的信息却值得注意:“荼”在长久的食用过程中,人们越来注重它的某些疗病的“药”用之性。
这反映的是一种洪荒时代的传佚之事。
依照《诗经》等有关文献记录,在史前期,“荼”是泛指诸类苦味野生植物性食物原料的。
在食医合一的历史时代,茶类植物油的止渴、清神、消食、除瘴、利便等到药用功能是不难为人们所发现的。
然而,由一般性的药用发展为习常的专用饮料,还必须有某种特别的的因素,即人们实际生活中的某种特定需要。
巴蜀地区,向为疾疫多发的“烟瘴”之地。
“番民以茶为生,缺之必病。
”(清·周蔼联《竺国游记》卷二)故巴蜀人俗常饮食偏辛辣,积习数千年,至今依然。
正是这种地域自然条件和由此决定的人们的饮食习俗,使得巴蜀人首先“煎茶”服用以除瘴气,解热毒。
久服成习,药用之旨逐渐隐没,茶于是成了一种日常饮料。
秦人入巴蜀时,见到的可能就是这种作为日常饮料的饮茶习俗。
茶由药用转化为习常饮料,严格意义的“茶”便随之产生了,其典型标志便是“茶”(cha)音的出现。
郭璞注《尔雅·释木》“槚”云:“树小如栀子,冬生叶,可煮作羹饮。
今呼早采者为茶,晚取者为茗,一名荈,蜀人名之苦荼。
”可见,汉时“荼”字已有特指饮料“茶”的读音了,“茶”由“荼”分离出来,并走上了“独立”发展道路。
茶文化的历史发展轨迹
宋代
960-1279年
茶叶产量达到顶峰,泡茶技艺改进,全民斗茶成为风尚
元代
1271-1368年
制作散茶成为主流,重炒略蒸的工艺逐渐普及
明代
1368-1644年
崇尚勤俭节约,朱元璋下令“罢造团茶”,冲泡散装茶叶开始流行
清代
1644-1912年
茶文化的历史发展轨迹
历史时期
时间范围
主要特点Hale Waihona Puke 神农时代约5000年前
发现茶有解毒功效,开始生叶煮饮,茶作为药用
两周
约3000年前
人工栽培茶树,茶开始作为蔬菜食用
秦代
约2300年前
茶开始作为饮品,调煮、羹饮的方式逐渐兴起
两汉
约2000年前
茶开始商业化,约1500年左右开始制作茶饼以便运输
唐代
618-907年
中国茶风靡世界,独步世界茶市,工艺以烘青和炒青为主,乌龙茶、红茶、黑茶等相继出现
近代
19世纪末-20世纪
随着海上贸易的发展,茶种传播到世界各地,茶叶加工和饮用方式不断创新,出现各种新型茶饮
茶文化发展历史
茶文化发展历史茶文化的发展历史可以追溯到数千年前的中国。
公元前3000年左右,中国南方的古代居民开始发现并采用了茶叶作为药用植物。
他们将茶叶煮熟,并将其汁液用于治疗疾病。
茶的药用价值逐渐为人所知,成为古代中医的重要组成部分。
公元前8世纪,中国的古代文化经过长时间的演变,出现了茶叶的饮用文化。
《诗经》中就有关于饮茶的记载,茶叶开始被视为一种美食,成为宴会和社交活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到了唐朝(618年-907年),茶的种植和制作技术已经进一步发展,茶叶开始成为一种广泛饮用的饮品。
唐代的文人们也将茶作为一种文化艺术进行研究和欣赏,茶具和茶艺开始有了很大的进步。
宋朝(960年-1279年)时期是中国茶文化发展的高峰时期。
茶的种类和品质不断提升,茶的品饮过程也变得更加精致繁复。
茶具的制作技术也得到了极大的改进,茶托、茶碗、茶盅等各种新的茶具出现,茶艺也开始成为一种流行的艺术形式。
明朝(1368年-1644年)时期,茶的种植和制作技术进一步精细化,茶叶的品质和口感大为提升。
明朝时期还出现了以瓷器和茶具装饰为主题的茶壶和茶盘,成为茶文化发展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清朝(1636年-1912年)时期,茶的种植和制作技术继续发展。
康熙和乾隆两位清朝皇帝对茶文化有着非常深入的研究,他们亲自参与茶叶的品尝和研究,通过编写茶叶的专著和出版茶叶的艺术画册来推广茶文化。
20世纪以来,茶文化在中国和世界范围内得到了广泛的推广和传播。
茶文化节、茶艺表演和茶叶的国际交流活动等成为了茶文化发展的一部分。
同时,茶文化也融入了现代生活方式,成为了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一种重要文化元素。
我国茶文化的悠久历史
我国茶文化的悠久历史中国茶文化是中国制茶、饮茶的文化。
作为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之一,饮茶在古代中国是非常普遍的。
下面是店铺精心为你整理的我国茶文化的悠久历史,一起来看看。
我国茶文化的悠久历史三国以前的茶文化启蒙很多书籍把茶的发现时间定为公元前2737-2697年,其历史可推到三皇五帝。
东汉华佗《食经》中:“苦茶久食,益意思”记录了茶的医学价值。
西汉已将茶的产地县命名为“荼陵”,即湖南的茶陵。
晋代、南北朝茶文化的萌芽随着文人饮茶之兴起,有关茶的诗词歌赋日渐问世,茶已经脱离作为一般形态的饮食走入文化圈,起着一定的精神、社会作用。
两晋南北朝时期,门阀制度业已形成,不仅帝王、贵族聚敛成风,一般官吏乃至士人皆以夸豪斗富为荣,多效膏梁厚味。
在此情况下,一些有识之士提出“养廉”的问题。
于是,出现了陆纳、桓温以茶代酒之举。
南齐世祖武皇帝是个比较开明的帝王,他不喜游宴,死前下遗诏,说他死后丧礼要尽量节俭,不要以三牲为祭品,只放些干饭、果饼和茶饭便可以。
并要“天下贵贱,咸同此制。
”在陆纳、桓温、齐武帝那里,饮茶不仅为了提神解渴,它开始产生社会功以有,成为以茶待客、用以祭祀并表示一种精神、情操的手段。
饮茶已不完全是以其自然使用使用价值为人所用,而是进入了精神领域。
历史悠久的中国茶文化魏晋南北朝时期,天下骚乱,各种文化思想交融碰撞,玄学相当流行。
玄学是魏晋时期一种哲学思潮,主要是以老庄思想糅合儒家经义。
玄学家大都是所谓名士,重视门第、容貌、仪止,爱好虚无玄远的清淡。
东晋、南朝时,江南的富庶使士人得到暂时的满足,终日流连于青山秀水之间,清淡之风继续发展,以致出现许多清淡家。
最初有清谈家多酒徒,后来,清谈之风渐渐发展到一般文人。
玄学家喜演讲,普通清谈者也喜高谈阔论。
酒能使人兴奋,但喝了多了便会举止失措、胡言乱语,有失雅观。
而茶则可竟日长饮而始终清醒,令人思路清晰,心态平和。
况且,对一般文人来讲,整天与酒肉打交道,经济条件也不允许。
中国茶文化的发展历史
中国茶文化的发展历史中国是茶文化的发源地,茶文化在中国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唐朝时期,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
茶文化的发展经历了多个阶段,下面将对中国茶文化的发展历史进行简要介绍。
一、唐朝时期唐朝时期,茶文化开始得到发展,并在当时被广泛传播。
李白在《将进酒》中有“且将新火试新茶”一句,反映了当时人们对茶文化的热爱。
唐代著名的茶人陆羽所著的《茶经》成为茶文化的重要典籍,影响了后来几百年的茶文化发展。
宋朝时期,随着政治稳定,经济繁荣,茶文化进一步发展。
宋代的茶文化表现在茶艺的精益求精,茶具的多样化,以及茶文化在文学、艺术、医学等领域的广泛应用。
宋代的茶经学派主张研究茶的理论和技术,探索茶的品质和效用,对茶文化的发展和提升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元朝时期,茶文化逐渐民间化,开始成为人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这一时期的茶文化特点是茶人精神的崛起和“饮客”文化的兴盛。
茶人精神是指茶文化爱茶的集体意识和理念,饮客文化则是指人们在饮茶过程中建立的社交关系和交流方式。
四、明清时期明清时期是中国茶文化的鼎盛时期,茶文化在这一时期达到了一个高峰。
明代的茶道学派主张以茶道传承道德,崇尚自然和谐,强调人与人、人与自然的交流和无间感。
清代的茶文化则更加注重茶的品质和艺术性,强调茶具的制作、茶艺表演和品茗习惯。
五、现代时期现代时期,茶文化在传承中不断发展和创新。
中国茶叶的品牌化、规模化、机械化生产的发展,推动了茶文化的商业化。
同时,茶文化也在文学、电影、音乐等领域融入现代元素,走向现代化。
茶文化在外交礼仪、科学养生、环保等领域的应用日益扩大,成为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总之,中国茶文化的发展经历了千余年的历程,形成了独特的茶文化体系。
这一体系受到世界范围内的追捧和认可,为中华文化的传播和推广做出了重要贡献。
茶文化发展历史
茶文化发展历史中华茶文化发展历史悠久,下面一起来看看店铺为大家精心推荐的茶文化发展历史,希望能够对您有所帮助。
茶文化发展历史中华茶文化萌芽时期很多书籍把茶的发现时间定为公元前2737-2697年,其历史可推到三皇五帝。
在三国以前,茶以物质形式出现而渗透至其他人文科学而形成茶文化。
到魏晋南北朝时,随着文人饮茶之兴起,有关茶的诗词歌赋日渐问世,茶开始走入文化圈,形成了中国茶文化的萌芽阶段。
中华茶文化形成时期唐代,物质基础丰厚,因此在精神文化方面人们也开始了更高层次的追求。
中国茶文化在唐朝开始形成,标志就是780年陆羽著的《茶经》。
以后唐代又出现大量茶书、茶诗,有《茶述》、《煎茶水记》、《采茶记》、《十六汤品》等。
中华茶文化兴盛时期有唐代的形成基础,中国茶文化在宋代就开始了兴盛发展。
尤其是在普通百姓阶层,茶文化更是生机活泼,有人迁徙,邻里要“献茶”、有客来,要敬“元宝茶”,定婚时要“下茶”,结婚时要“定茶”,同房时要“合茶”。
民间斗茶风起,带来了采制烹点的一系列变化。
这些都推动了中国茶文化的发展。
中华茶文化普及时期在经历了唐宋的发展,中国茶文化在明清时期开始了真正的普及。
明代不少文人雅士留有传世之作,如唐伯虎的《烹茶画卷》、《品茶图》,文徵明的《惠山茶会记》、《陆羽烹茶图》、《品茶图》等。
茶类的增多,泡茶的技艺有别,茶具的款式、质地、花纹千姿百态。
到清朝茶叶出口已成一种正式行业,茶书、茶事、茶诗不计其数。
中华茶文化发展史一直到今天都还在继续进行着,今天多姿多彩的茶发展更为中华茶文化发展史增添上浓抹重彩的一笔。
茶文化历史茶艺是一种文化,和其他的文化一样。
茶文化要追溯到2000年前,历经千年的更替才有现在悠远的文化背景。
通过上海茶艺课程,我更加深刻的了解了茶文化的发展以及变化的方向。
东晋人常璩撰《华阳国志》,说武王克殷以后,巴人纳贡的贡品中有茶和蜂蜜等。
或许古代巴蜀产茶,真的可以早到商周之际。
到了两晋以后,南方产茶的规模已经不小,饮茶更加普及,所以张载在《登成都楼诗》中写出了“芳茶冠六清,溢味播九区”的句子。
中国茶文化的历史中国茶文化的发展历史概况
中国茶文化的历史中国茶文化的发展历史概况1.茶的起源和早期发展(公元前2700年-公元200年)茶的起源传说是由中国神农氏发现的。
据史书记载,茶叶作为药草使用最早可以追溯到公元前2700年左右的西周时期。
在以前的时候,茶叶以草药的形式使用,用于治疗疾病。
随着时间的推移,茶叶逐渐成为饮品。
2.茶的发展和繁荣(公元200年-公元960年)在东汉末年,茶叶开始以饮品的形式普及,并在三国时期得到了大规模推广。
在此期间,茶的饮用方式也不断发展,从最初的煮茶和烹茶演变为煮茶、烹茶、煎茶和炒茶等多种烹饪方法。
茶开始被广泛用于社交和礼仪活动,成为文人士大夫的日常必备之物,也开始成为儒家文化和道家文化的一部分。
3.茶道的形成和传播(公元960年-公元1368年)宋代是中国茶道发展的高峰时期。
这一时期,茶道作为独立的艺术形式逐渐形成,并开始出现茶具、泡茶艺术和茶席等概念。
茶道成为文人士大夫和官员们交流思想和情感的场所,也成为士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茶道的内容逐渐丰富多样,茶具的制作工艺也日益完善。
4.茶文化的兴盛和传承(公元1368年-现代)明代是茶文化的发展和兴盛时期。
明代,茶的消费普及,茶文化在民间广泛传播。
李时中的茶经成为当时茶文化的重要著作,对茶的质量、茶叶的采摘和烹制等方面都有详细的描述。
茶楼的出现,为人们提供了品茶的场所。
在清代,茶叶的品种不断丰富,加工技术也进一步提高,丝绸之路的开通为茶叶的贸易带来了机遇。
至今,中国茶文化仍然是中国人民日常生活中重要的一部分。
中国的茶叶品种繁多,制茶工艺精湛,茶具独特精美。
茶作为中国的国饮,具有养生、陶冶情操和提神醒脑的功效,每年都有大量的游客来中国体验和学习茶文化。
总结来说,中国茶文化经历了数千年的发展和演变,从神农氏发现茶叶的起源,到茶的普及和茶道的形成,再到茶文化的兴盛和传承,都是中国古代历史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如今,中国茶文化已成为国际上独一无二的文化瑰宝,也是中国人民自豪的传统。
茶文化的知识有哪些
茶文化的知识有哪些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里占据重要地位的一部分,也是中国的传统名片之一。
作为一门传统文化,茶文化自然具有许多不同寻常的知识,以下将简要介绍一些茶文化的基础知识,以供大家参考。
1. 茶文化的历史茶文化起源于中国,距今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
最早传说是商朝时期,由于草木灾害而被迫从肉类饮食向植物食物转化,而发现了茶树所具备的药用功能,并开创了饮茶的传统,被有心人们发扬光大形成具有广泛认同的“茶文化”。
2. 茶类茶的类别有很多,如绿茶、红茶、乌龙茶、白茶、黄茶等等。
其中绿茶是最常见的茶类,而红茶是传统英式茶饮喜爱的主角,白茶要求茶叶生长环境极好,因此价格较高。
不过值得一提的是,每一类茶都有其独特的口感和香气,所以喜欢茶的人可以尝试不同种类的茶叶。
3. 茶器选择适合的茶器是享受茶文化的必备条件。
茶道中最具代表性的茶具包括茶壶、茶杯、茶盘、茶道具架和茶筅,茶具的材质也有不同。
例如,砚台式茶盘是传统中国茶器中常见的茶盘;紫砂壶被视为中国传统茶器的顶尖之作,尤其是宜兴紫砂壶更是中国传统茶文化的代表作。
不过,对于普通人来说,一款质量好,感觉好的茶具,才是最好的茶具。
4. 茶道礼仪茶文化有其特殊的饮茶礼仪。
其中,先随热水擦净茶具是第一步,再将泡茶水将热水冲去是第二步,第三步是将茶叶加入茶壶中,加水泡茶;泡茶时,不同茶叶也要采用不同的泡茶时间和茶温。
最后,根据茶香、色泽、清香、喉感、余味、韵味等饮茶特质,品味和品鉴出茶的微妙之处。
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既让人品味到了香醇的茶汤,又让人体会到了厚重的历史韵味。
有喜欢饮茶的人士们,除了享受这份味道,也不妨了解一下茶文化的更多知识,从而更好的体验到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中国悠久的茶文化历史
中国悠久的茶文化历史中国茶文化糅合了中国儒、道、佛诸派思想,独成一体,是中国文化中的一朵奇葩,芬芳而甘醇。
下面是小编为你整理的中国悠久的茶文化历史,希望对您有用。
中国悠久的茶文化历史汉宣帝年间(公元前57年-54年) 蜀人王褒所著僮约,内有武阳实茶及烹茶器具之句,武阳即今四川省彭山县,说明在秦汉时期,四川产茶已初具规模,制茶方面也有改进,茶叶具有色.香.味的特色,并被用于多种用途,如药用,丧用,祭祀用,食用,或为上层社会的奢侈品;像武阳那样的茶叶集散市已经形成了。
春秋战国后期及西汉初年,我国历史上曾发生几次大规模战争,人口大迁徙,特别在秦统一四川后,促进了四川和其它各地的货物交换和经济交流,四川的茶树栽培,制作技术及饮用习俗,开始向当时的经济.政治.文化中心陜西.河南等地传播,陜西. 河南成为我国最古老的北方茶区之一.其后沿长江逐渐向长江中.下游推移,再次传播到南方各省.据史料载,汉王至江苏宜兴茗岭课童艺茶汉羡实茶,汉朝名士葛玄在浙江天山设植茶之圃,说明汉代四川的茶树已传播到江苏.浙江一带了。
江南初次饮茶的纪录始于三国,在吴志. 曜传中,曾叙述孙皓以茶代酒客的故事。
两晋.南北朝(265-587年),茶产渐多,郑羽饮茶的记载也多见于史册.及至晋后,茶叶的商品化已到了相当程度,茶叶产量也有增加,部再视为珍贵的奢侈品了.茶叶成为商品以后,为求得高价出售,乃从事精工采制,以提高质量.南北朝初期,以上等茶作为贡品,再南朝宋山谦之所著的吴兴记中,载有:浙江乌程县(即今吴兴县)西二十里,有温山,所产之茶,转作进贡支用.汉代,佛教自西域传入我国,到了南北朝时更为盛行.佛教提倡座禅,饮茶可以镇定精神,夜里饮茶可以驱睡,茶叶又和佛教结下了不解之缘,茶之声誉,逐驰名于世.因此一些名山大川僧道寺院所在山地和封建庄园都开始种植茶树.我国许多名茶,相当一部份是佛教和道教胜地最初种植的,如四川蒙顶.庐山云雾.黄山毛峰.以及天台华顶.雁荡毛峰.天日云雾.天目云雾.天目青顶.径山茶.龙井茶等,都是在名山大川的寺院附近出产,从这方面看,佛教和道教信徒们对茶的栽种,采制.传播也起到一定的作用.南北朝以后,所谓士大夫支流,逃避现实,终日清淡,品茶赋诗,茶叶消费更大,茶在江南成为一种比屋皆饮和坐席竟下饮的普通饮料,这说明在江南客来早已成为一种礼节。
中国茶文化的发展历史
中国茶文化的发展历史早期茶树的发现可以追溯到公元前3世纪的中国西南地区。
传说早在公元前2737年,中国神农氏发现了茶叶的存在。
当时,神农氏的饮料被误入一片树叶,烧沸后,散发出一种香味。
在尝试后,神农氏发现这是一种可以饮用的饮料,茶树也随之被发现。
茶在中国的栽培最早是在古代的山岳地区,滇西地区便是茶树最早栽培的地方。
由于气候和土壤的差异,中国形成了各种各样的茶叶类型,如绿茶、红茶、白茶、黄茶等。
茶叶逐渐蔓延到中国其他地区,茶农开始利用茶树的嫩叶,制作精致的茶叶。
汉代(公元前206年-公元220年)是中国茶叶的发展转折点。
这时茶的饮用已经开始普及,并成为贵族和士大夫的日常饮品。
汉代人还开始研究和发展茶叶的制作和饮用方法,并将之记录在著作中。
隋朝(581年-618年)茶文化得到了更大的发展。
宫廷内的茶艺表演成为一种仪式,士人们通过品茶交流和展示他们的教养和修养。
茶船和茶具的使用也变得更加精致和精美。
唐朝(618年-907年)是中国茶文化的黄金时期。
茶在唐代成为一种严肃的文化活动,茶艺成为一门专门的学问。
许多诗人和文化名人都在他们的作品中提到了茶,表达了他们对茶的热爱和欣赏。
唐代对茶叶的熟化和制作技术也取得了很大的突破,使得茶叶的质量和口感得到了提升。
宋朝(960年-1279年)是茶文化发展的时期。
茶具制作技术达到了新的高度,茶叶的产量也大幅增加。
茶园开始出现,并成为大规模种植茶叶的地方。
茶的饮用方式也没有在宫廷里被局限,开始普及到市民的生活中。
明朝(1368年-1644年)时期,茶文化得到了广泛的推广。
明代成为中国茶叶贸易的黄金时期,中国的茶叶开始出口到世界各地。
同时,白茶、乌龙茶和普洱茶等新的茶叶品种也在这个时期发展起来。
清朝(1644年-1912年)时期,茶文化再度达到了高潮。
清朝贵族的品茶活动不断提升,出现了茶道师傅,专门负责品鉴和教授茶道技艺。
许多诗人也通过他们的作品表达了对茶的热爱和赞美。
近代茶文化也在不断发展。
简述茶文化
简述茶文化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历史悠久,源远流长。
茶文化是指以茶为载体的一种文化形态,包括茶的制作、品饮、礼仪、艺术等方面。
茶文化不仅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之一,也是中华民族智慧和精神财富的重要体现。
一、茶文化的历史渊源1. 茶的起源与发展据考证,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现和利用茶叶的国家。
早在西周时期,人们就已经开始采摘野生茶树叶来饮用。
随着时间推移,人们逐渐掌握了制作茶叶的技艺,并将其发扬光大。
2. 茶文化在各个历史时期的发展在唐代,喝茶已经成为了一种风尚。
唐代著名诗人陆羽所著《茶经》被誉为“中国第一部专论饮茶之书”,它对于推广和普及茶文化起到了积极作用。
宋代则是中国茶文化发展最为繁荣的时期之一。
当时出现了“茶道”、“茶艺”等概念,人们对于制作和品饮茶叶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明清时期,茶文化的发展更是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峰。
当时出现了很多著名的茶人和茶师,如明代陈普、唐顺之、清代袁宏道、黄宾虹等人。
他们不仅在制作和品饮方面有着独特见解,还在艺术上有着卓越成就。
二、茶文化的内涵1. 制作茶叶制作茶叶是茶文化中最为基础也是最为重要的一环。
制作好的茶叶不仅具有丰富的营养成分,还能够满足人们对于口感和香气的需求。
2. 品饮茶叶品饮茶叶是指通过对于色、香、味、形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来体验和欣赏不同种类和品质的茶叶。
在品饮过程中,还需要注意一些礼仪和注意事项。
3. 茶道与艺术茶道是一种将制作、品饮、礼仪等多种元素融合在一起的文化形态,它强调的是一种“和谐”的生活方式。
茶道不仅是一种生活方式,也是一种艺术表现形式。
三、茶文化的影响1. 社会生活茶文化在中国社会生活中占据着重要位置,人们通过品饮茶叶来缓解压力、放松身心。
同时,茶文化还能够促进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和沟通。
2. 经济发展茶叶作为中国传统农产品之一,在国内外市场上有着广泛的需求。
中国的茶叶产业已经成为了一个庞大而完整的产业体系,对于国家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茶文化史
茶文化的形成时期
——唐朝
• 历史背景:唐朝经济发达,国家安定
• 1、饮茶习俗的形成
中国人饮茶习俗形成于中唐。开元以前,饮茶不多,开元以后,特 别是建中(公元780)以后,举凡王公朝士、三教九流、士农工商,无 不饮茶。不仅中原广大地区饮茶,而且边疆少数民族地区也饮茶。
佐证1:《茶经》认为当时的饮茶之风扩散到民间,以东都洛阳和西 都长安及湖北、山东一带最为盛行,把茶当作家常饮料,形成“比屋之 饮。”
茶艺
茶的起源
——三皇五帝时期(尧、舜、禹)
1、“神农尝百草”的传说,发现茶,作为药品。
东汉时期的《神农本草》中记述了“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 二毒,得荼而解之”的传说,其中“荼”即茶。这是我国最 早发现和利用茶叶的记载。
2、周朝演变
菜肴 自己种植 野生大茶树被人工种植
3、秦朝
全国统一,促进茶叶的发展 转变 调煮羹饮
3、煎茶道形成与流行
煎茶法是指陆羽在《茶经》里所创造、记载的一种烹煎 方法,其茶主要用饼茶,经炙烤、碾罗成末,侯汤初沸投末, 并加以环搅、沸腾则止。而煮茶法中茶投冷、热水皆可,需 经较长时间的煮熬。煎茶法的主要程序有备器、选水、取火、 侯汤、炙茶、碾茶、罗茶、煎茶(投茶、搅拌)、酌茶。
煎茶法在中晚唐很流行,唐诗中多有描述。例如: 刘禹锡《西山兰若试茶歌》诗有“骤雨松声入鼎来,白云 满碗花徘徊”。 白居易《睡后茶兴忆杨同州》诗有"白瓷瓯甚洁,红炉炭 方炽。沫下曲尘香,花浮鱼眼沸"。
1、“客来敬茶” 在两晋南北朝时成为中华民族普遍的礼俗。
2、茶文学初步兴起
西晋杜育的《荈赋》是文学史上第一篇以茶为题材的散文,才辞丰美, 对后世的茶文学创作颇有影响。宋代吴俶《茶赋》称:“清文既传于杜育, 精思亦闻于陆羽。”可见杜育《荈赋》在茶文化史上的影响。
简述中国茶叶的六个发展历程
简述中国茶叶的六个发展历程中国茶叶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饮品。
在中国历史上,茶叶的发展经历了六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贡献。
本文将简述中国茶叶的六个发展历程。
一、草木茶阶段公元前2700年左右,中国的神农氏发明了农业,开始种植五谷杂粮和草木,其中包括茶树。
当时的茶叶是一种草木茶,采摘后直接晒干或烘干,用于饮用和药用。
草木茶的制作简单,但茶味苦涩,不太受人们欢迎。
二、砖茶阶段公元前8世纪左右,茶叶开始被用作货币和礼品。
为了方便运输和储存,人们开始将茶叶压成砖状,称为砖茶。
砖茶的制作方法是将采摘的茶叶烘干后,压成砖状,再进行烘焙。
砖茶的保存时间长,但口感仍然苦涩。
三、绿茶阶段唐代(公元618年-907年),随着茶文化的兴起,绿茶开始成为主流。
唐代茶人陆羽创立了炒茶法,即将采摘的鲜叶炒制后,再进行揉捻和烘干。
这种方法制作出的茶叶色泽翠绿,口感清香,深受人们喜爱。
唐代还出现了茶道文化,茶艺表演和茶道礼仪开始流行。
四、红茶阶段明代(1368年-1644年)时期,福建省出现了红茶。
红茶的制作方法是将采摘的鲜叶进行揉捻、发酵和烘干。
红茶的茶汤呈红色,口感醇厚,受到人们的青睐。
明代茶人宋应星还发明了茶具和茶具制作方法,茶文化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峰。
五、乌龙茶阶段清代(1644年-1912年)时期,福建省出现了乌龙茶。
乌龙茶的制作方法介于绿茶和红茶之间,具有独特的口感和香气。
清代还出现了茶叶贸易,茶叶开始成为中国的重要出口商品。
六、现代茶阶段20世纪以来,中国茶叶工业得到了快速发展。
茶叶的品种和制作方法不断创新,茶文化也得到了更广泛的传播。
现代茶叶的种类繁多,包括绿茶、红茶、乌龙茶、黑茶、白茶、黄茶等,每种茶叶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风味。
总之,中国茶叶的发展经历了草木茶、砖茶、绿茶、红茶、乌龙茶和现代茶六个阶段。
每个阶段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贡献,为中国茶文化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茶叶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饮品,不仅具有饮用和药用价值,还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深远的历史和文化意义。
茶文化的发展历史
中国茶文化的发展历史萌芽时期很多书籍把茶的发现时间定为公元前2737-2697年;其历史可推到三皇五帝..在三国以前;茶以物质形式出现而渗透至其他人文科学而形成茶文化..到魏晋南北朝时;随着文人饮茶之兴起;有关茶的诗词歌赋日渐问世;茶开始走入文化圈;形成了中国茶文化的萌芽阶段..形成时期唐代;物质基础丰厚;因此在精神文化方面人们也开始了更高层次的追求..中国茶文化在唐朝开始形成;标志就是780年陆羽着的茶经..以后唐代又出现大量茶书、茶诗;有茶述、煎茶水记、采茶记、十六汤品等..兴盛时期有唐代的形成基础;中国茶文化在宋代就开始了兴盛发展..尤其是在普通百姓阶层;茶文化更是生机活泼;有人迁徙;邻里要“献茶”、有客来;要敬“元宝茶”;定婚时要“下茶”;结婚时要“定茶”;同房时要“合茶”..民间斗茶风起;带来了采制烹点的一系列变化..这些都推动了中国茶文化的发展..普及时期在经历了唐宋的发展;中国茶文化在明清时期开始了真正的普及..明代不少文人雅士留有传世之作;如唐伯虎的烹茶画卷、品茶图;文徵明的惠山茶会记、陆羽烹茶图、品茶图等..茶类的增多;泡茶的技艺有别;茶具的款式、质地、花纹千姿百态..到清朝茶叶出口已成一种正式行业;茶书、茶事、茶诗不计其数..中国茶文化茶的渊源一茶树原产于中国的西南部我国是野生大茶树发现最早最多的国家;云南、贵州、广西、四川及湖北等地;自古以来就陆续发现过不少野生大茶树..早在三国时;吴普·本草引桐君录中就有“南方有瓜芦木大茶树亦似茗;至苦涩;取为屑茶饮;亦可通夜不眠”之说;唐代陆羽茶经中就称:“其巴山峡川;有两人合抱者;伐而掇之..”明代云南大理府志载:“点苍山下关……产茶树高一丈”..近几年来通过考察和调查;已在全国10个省区近二百处发现有野生大茶树;有的地区甚至成片分布;如云南思茅地区镇源县九甲区和平乡千家寨就发现野生大茶树群落数千亩..1961年在云南勐海县巴达大黑山密林中;发现在株树高32.12米;胸围2.9米的高大野生茶树;估计树龄有1700年;是野生型的“茶树王”..还有勐海县南糯山的栽培型“茶树王”;树龄约800多年;最近在澜沧县发现的邦威过渡型“茶树王”;树龄1000年左右..这三种类型的“茶树王”都发现于云南省西双版纳地区..这结古代大茶树已列为重点保护古树;供国内外学者参观;这是茶树发源地的历史见证..另外;从古茶树的分布地域来看;绝大部分分布在云南的南部与西南部以及广西、贵州、四川的部分地区;当然也有少数散见于福建、台湾、海南等地..因此科学家普遍认为;从古茶树的分布区域情况来判断;茶树的原产地应该是在中国的西南部;其起源中心可能就在云南的西双版纳一带..二从神农尝百草的传说谈茶的发现与利用战国时期神农本草书中记述了“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而解之”的传说..民间传说5000年前有位最早发明农业、医药的人叫神农;他为民解除病痛;尝遍百草;企图寻找出能治病的植物..有一天;神农前后尝到了七十二种毒草;毒气聚到腹中;使神农口舌麻木;五内若焚;不能自制;于是他躺在一株树下休息;一阵凉风吹来;从树上掉下一片树叶落入神农口中;清香甜醇;使神农为之一振;便将树下嫩枝叶放在口中咀嚼;顿时毒气退去;全身舒适;于是他认定此种树叶为治病良药;并称它为“荼”..还有一种流传甚广的传说;是说神农有个透明的的水晶肚;吃下去的食药可以看得清清楚楚;神农为了探明哪些食物能吃;哪些不能吃;总是尝遍百草;看看在肚中的变化以作判定..有一天;神农吃到了一种开白花的树叶;吃下去后;不仅口中感到苦尽甜来;而且肚子里的有毒食物被这种汁液清除的干干净净;似乎上下“查”了一遍一样;于是他就将这种树木叫做“荼”..从此;当他尝草寻药中毒时;便将随身带着的茶树叶吃下;就立即能解除毒害;神农把这种茶树叶介绍给人们;使人们一次又一次地从瘟疫灾害中解救出来..神农尝百草的传说;也许就是我们的祖先最早吃茶的开始;唐代茶圣陆羽可能也就是依据这种历史记述;在其;茶经中论及“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说明茶作饮料;开始于神农氏..陆羽在茶经中还认为饮茶在鲁周公时已为人所知;春秋时代齐国的晏婴;汉代的杨雄、司马相如;吴国的韦曜;晋代的刘琨、张载、陆纳、谢安、左思等人都爱好饮茶..后来流传广了;便成了风俗..陆羽说;到了唐代;饮茶之风已非常盛行;在东西两都—西安和洛阳以及湖北、四川一带;家家户户都饮茶了..从神农尝百草到饮茶成为风俗;可以说是先为药用后发展为饮用的历史过程..三珍贵的茶叶历史文物和遗迹长沙马王堆距今有2100多年的西汉墓出土的文物不少;有简文、帛书、帛画等;其中有一幅敬茶仕女帛画;这是汉代皇帝贵族享用茶饮的写实..在随葬清册中还有“木古月笥”的简文;据考证;“木大月”就是槚的异体字;即苦荼茶;这是至今发现最早的茶叶随葬品..陕西扶风县法门寺塔地宫出土地的唐代文物很多;这批稀世珍宝在地宫中封存了1100多年;其中有金银茶具多件;有琉璃茶碗和秘色瓷茶具;金银茶具中有烘团茶用的银笼子、贮存茶用的龟盒、碾茶用的茶碾子、筛茶的茶罗子、放调料的盐台和银坛子、取茶用的银茶匙、调茶用的调达子、煮茶用的银风炉和夹木炭用的银火荚..这是我国保存最完整的唐代宫廷茶具..四川省名山县的蒙山是个古茶地;唐代就盛产多种名茶;至今还保存着不少历史遗迹..种有仙茶的“皇茶园”就是其中之一;皇茶园位于上清侧山岙处;相传为西汉甘露年间公元前53—前50年邑人吴理真培植仙茶七株之地..皇茶园面积12平方米;石栏圈围;道旁立有门楼加锁;左边竖立石碑两座;记述仙茶的起源及甘露大师的功绩现碑已毁;石围栏依存;现石门上新刻楹联一副:“扬子江中水;蒙山顶上茶”..另外在蒙山腰有一座“智矩寺;是汉代甘露道人吴理真创始;宋淳熙时重修;明万历时补修..自唐至清;每岁于此制造贡茶;是我国早期的贡茶院之一..唐代第一部茶书茶经的作者陆羽;出生于湖北竟陵今天门县仍保存有具有历史意义的文学泉、陆子井、陆子泉、陆羽亭和陆公祠..陆羽晚年住浙江湖州吴兴杼山妙喜寺;如今杼山遗址还存;当年陆羽考察过的顾渚紫笋贡茶产地—浙江的长兴和江苏的宜兴;至今还有贡茶院的一些遗迹;如金沙泉、顾渚山山介等..我国唐宋时的佛教圣地浙江天台山的国清寺和余杭的径山寺;是当时种茶、制茶和佛门茶道的孕育之地..唐代时日本高僧最澄在天台山学习佛教和茶道;回国时带去茶籽..为茶叶传日做贡献;现天台山国清寺留有碑文..径山寺创立了径山茶宴;日僧南浦昭明把这一佛门饮茶方式带回果本;以后发展成了现今的日本茶道..径山寺至今保存着南宋孝宗皇帝御笔“径山兴圣万寿禅寺”的御碑..此外;宋代福建建安今建瓯北苑贡茶产地的“御茶园”、崇安县武夷山的“御茶园”、清代乾隆皇帝到过的浙江杭州龙井村狮峰山下胡公庙前的“十八颗御茶”等;虽然历经世代风雨;都还依衡地保存着;供现今茶人研究和鉴赏..四“茶”字的演变和形成据考证;古代史料中指茶的名称很多;有荼、荈、诧、蔎、选、茗、槚、瓜芦等..公元前2世纪秦汉间我国最早的一部字尔雅中记有:“槚;苦荼”..东晋郭璞在尔雅注中称“早采者为荼;晚采者为茗”..唐玄宗开元文字音义中首次出现“茶”字;唐代中期陆羽茶经中提到“其名;一曰茶;二曰槚;三曰蔎;四曰茗”..作为历史的总结;陆羽茶经正式将“荼”字减去一横称之为“茶”..至于“荼”字的发音有两个体系;川、湘、江、浙、华北一带读作chai或cha;而福建福州读作ta;夏门和汕头读作te..这两种体系传至国外;在国际上也形成了两个外来语读音体系;英、美等一些欧洲、美洲国家写作tea或thea等;而俄罗斯、日本等亚洲国家多数按汉语“茶”的发音拼写;如俄语、日语..从茶字的读音也可看出;茶起源于中国;传播于世界..五巴蜀是茶文化的摇篮巴蜀是中国古代一个广泛的地域;是指现在的四川、湖北以及云南、贵州两省的部分地区..汉书·地理志称:“巴、蜀、广汉本南夷;秦并以为郡”..巴蜀地区;当时居住的民族除巴人和蜀人之外;还有濮、苴、共、奴等少数民族;巴族和蜀族是其中分布较广、人口较多的两个大族..巴蜀在春秋、战国时属“南夷”的化外之区;在秦始皇统一中国之后;巴蜀才设置为一郡..巴蜀地区在史前的神农时代;从神农尝百草的传说中可知那时就发现和利用茶了;以后才开始有了饮茶的历史清初学者顾炎武在其日知录中考说:“自秦人取蜀而后;始有茗饮之事..”指出各地对茶的饮用;是在秦国吞并巴蜀以后才慢慢传播开来的..因此巴蜀是中国茶业和茶文化的摇篮..西汉王褒僮约中有“烹茶尽具”、“武阳买茶”两句..三国魏张揖广雅载:“荆巴间采茶作饼;成以米膏出之;……用葱姜之..”西晋孙楚出歌中有“姜、桂、荼、出巴蜀”之句..东晋常璩华阳国志·巴志称:“……丹、漆、荼、蜜;皆纳贡之”..唐陆羽茶经称:“茶之为饮;发乎神农..”这些历史的记载;都说明了巴蜀地区从茶的发现、利用、饮用、茶市到贡茶;发展时期之早是史无前便的;巴蜀的茶业发展对整个中华茶文化的影响是极其深远的..。
中国茶文化的历史变迁
中国茶文化的历史变迁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现、栽培以及利用茶叶的国家,是全世界茶的发源地和茶文化的鼻祖。
下面是店铺为你准备的中国茶文化的历史变迁,希望对你有用。
中国茶文化的历史变迁1、神农时代:距今约5500年至6000年左右,人们开始利用茶的生叶来煮了,当药材使用。
见于我国第一步药物专著《神农本草》中就有“神农氏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而解之。
”这个故事早已是人们都能耳熟能详的了2、东西周:距今约3000左右,人们已经非常懂得了茶的功效,并且人工开始栽培种植茶树,但是喝的时候是当下饭的菜的。
所以那是还叫“吃茶”,因为真的是拿来吃的,同时还继承传统,把茶拿来当药用3、秦:距今约2300年以前,人们开始渐渐的把茶当茶来喝,而不再是单一的去吃,当然也吃,主要的还是滗去茶叶茶渣去喝。
同时也依然拿来当药用4,两汉:距今约2000年到1500年左右,茶的商业化初见端倪,并得到进一步的发展,成都则成为了我国茶叶最早的集散中心。
并且开始出现更加容易运输的茶饼5、唐:距今约1300年左右,一代茶圣陆羽横空出世,他的一部《茶经》将喝茶的讲究一下子提升至文化的高度,被更高的文化阶层所接纳和推崇,使得茶的文化属性越来越突出。
因此这就大大的加快了茶的产销和推广,使得对茶的追求变成一种全社会的风尚中国茶文化简史:3分钟看完中国茶文化的历史大变迁6、宋:距今约1000年左右,文人的时代,将对茶的讲究发挥到了极致,开始流行斗茶,泡茶技艺的改进。
衍生出无数的泡茶规矩讲究,对水质、器具、冲泡方法等方面的追求达到了史无前例的高度7、元:距今约700年左右,开始制作散茶,并且在制作工艺上有所转变,重炒制8、明:据今500年左右,黄茶、黑茶和花茶的加工工艺相继形成,茶开始被玩出更多的花样。
而且更重要的是茶成为了一种战略物质,朱元璋继续推行“以茶制戎”政策,以茶来制约北方少数民族的祸乱9、清:距今约300年左右,随着外国进一步打开中国大门,茶作为一种争相抢夺的物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程调查研究报告研究题目:所在专业:所在班级:学号:姓名:指导教师:二0一一年十一月二十九日中国茶文化摘要:中国茶文化是中国制茶、饮茶的文化。
作为开门七件事()之一,饮茶在是非常普遍的。
中国的茶文化与欧美或的茶文化的分别很大。
中华茶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不但包含物质文化层面,还包含深厚的精神文明层次。
唐代的茶经在历史上吹响了中华茶文化的号角。
从此茶的精神渗透了宫廷和社会,深入中国的诗词、绘画、书法、宗教、医学。
几千年来中国不但积累了大量关于茶叶种植、生产的物质文化、更积累了丰富的有关茶的精神文化,这就是中国特有的茶文化,属于文化学范畴。
正文:中国人饮茶,注重一个“品”字。
“”不但是鉴别茶的优劣,也带有神思遐想和领略饮茶情趣之意。
在百忙之中泡上一壶浓茶,择雅静之处,自斟自饮,可以消除疲劳、涤烦益思、振奋精神,也可以细啜慢饮,达到美的享受,使精神世界升华到高尚的艺术境界。
品茶的环境一般由建筑物、园林、摆设、茶具等因素组成。
饮茶要求安静、清新、舒适、干净。
世界闻名,山水风景更是不可胜数。
利用园林或自然山水间,搭设,让人们小憩,意趣盎然。
中国是,礼仪之邦,很重礼节。
凡来了客人,沏茶、的礼仪是必不可少的。
当有客来访,可征求意见,选用最合来客口味和最佳茶具待客。
以茶敬客时,对茶叶适当拼配也是必要的。
主人在陪伴客人饮茶时,要注意客人杯、壶中的茶水残留量,一般用茶杯泡茶,如已喝去一半,就要添加开水,随喝随添,使茶水浓度基本保持前后一致,水温适宜。
在饮茶时也可适当佐以茶食、糖果、菜肴等,达到调节口味和点心之功效。
中国茶文化的内容主要是茶在文化中的体现,这比“茶风俗”、“茶道”的范畴深广的多,也是中国茶文化之所以与欧美或日本的茶文化的分别很大的原因。
茶文化是中华文化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历史悠久,内涵丰富,对社会文明进步与经济发展作用很大。
在即将进入二十一世纪的时候,如何进一步弘扬茶文化,发挥茶文化在大茶业中的积极作用,也是值得考虑的重要问题。
一、历史的回顾1.说起茶的发现,人们会自然地想到神农尝百草的传说,然而把茶作为饮料、作为一种精神享受,真正有历史记载的还应该从西汉算起,王褒《僮约》中“烹茶尽具”、武阳买茶和记载,充分证明了当时饮茶风俗的形成和茶叶市场的存在。
东晋常璩在《华阳国志.巴志》中记述了巴蜀地共的很多共梧甚至把茶作为贡品。
魏晋南北朝时一些有识之士“以茶养谦”巳成风气,如晋太守陆纳已养成只招待茶水的习惯,客来敬茶这也许是最好的例证。
2.唐代是历史上比较兴旺的朝代,陆羽《茶径》系统总结了唐代及其发前的茶叶生产、饮用的经验,也提出了精行俭德的茶道精神。
陆羽及其同时代的一些文人,都非常重视饮茶的精神享受和道德规范,而且非常讲究饮茶用具和煮茶的艺术,可以说中国的茶道、茶艺从此产生。
当时比屋皆饮的民间茶俗,乃至豪华隆重的皇室宫廷茶宴,以及文人的茶诗词与茶书画,都是茶文化形成与发展的集中表现。
3.到了宋代,茶叶生产进一步发展,饮茶更加普及,作为贡品的建州龙团凤饼更是花样翻新。
宋徽宗皇帝赵舍着《大观茶论》,这是上唯一的一位亲自写茶书的皇帝。
跟随其后的不少文人雅士也纷纷写诗作茶画。
同时饮茶艺术也有了进一步的发展,“点茶”技艺进一步规范,“斗茶”之风盛行,佛门茶事兴旺,饮茶技艺也随着佛教的传播而迅速走也国门传至海内外。
4.明清时代散叶茶迅速发展,多茶类的结构逐步形成,饮茶方法也从点茶发展成泡茶,而且泡茶用具也越来越讲究,工艺精巧的紫砂壶、盖碗瓷器茶具等也应运而生。
客来敬茶、以茶待客风气更为普及,都市茶馆林立,利用茶馆休闲、谈生意已是平常事,茶馆文化教育得到发展。
二、中华茶文化的内涵、形式和社会功能1.中华民族在历史的长河中,不断改造自然创造物质财富的同时,也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文化,为世界人类的进步和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意义十分深远。
茶文化是中华文化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内涵极其丰富,包含着茶叶生产消费及其对人的精神生活产生影响的各个方面。
2.茶文化教育的表现及存形式,既有物质形态的,也有精神形态的。
表现为物质形态的,诸如茶的历史文物、遗迹、茶书、茶画、各种名优茶、茶馆、茶具、茶歌舞和茶艺表演等等。
表现为精神形态的,诸如茶德、茶道精神、以茶待客、以茶养廉、以茶养性等等。
3.由于茶文化的内涵极其丰富,既是物质的,也是精神的,因此中华茶文化在发展的过程中所发挥的社会功能和作用也必然是多方面的。
传统的茶文化与人们社会生活的关系,向来就是非常密切的,无论是历史文人生活中的“琴棋书画洒诗茶”,还是平民百姓生活中的“柴米油盐酱醋茶”,茶都是不可缺少的。
茶文化发展至现代,茶的社会功能更加突出,归纳其重要方面大致有21顶:以茶会友、以茶联谊、以茶示礼、以茶代酒、以茶倡廉、以茶表德、以茶为模、以茶养性、以茶为媒、以茶祭祀、以茶作禅、以茶作诗、以茶作画、以茶歌舞、以茶献艺、以茶旅游、以茶做菜、以茶为食、以茶设宴、以茶健身、以茶制药。
以茶会友:客来敬茶向来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朋友相见,饮茶叙事,新切祥和。
以茶联谊:各种联谊活动,采用茶话会的形式,既庄重又生动活泼。
以茶示礼:亲友相见、人际交往,无论是多么庄重的高级会谈或是重要会议,每人清茶一杯,显示了一种尊敬的礼仪。
现代社会以工为礼品者显得高尚。
以茶代酒:从古至今,以茶代酒者不乏其人,现代人际交往,提倡以茶代酒,实在是高尚之举。
以茶倡廉:清茶一杯,以示清正廉洁,是反对铺张浪费,提倡清廉的重要举措。
以茶表德:日本千利休茶道精神是“和敬清寂”,中国当代茶人着名茶学专家先生提倡的中国茶德是“廉美和敬”。
以茶为模:以茶的奉献精神为模,倡导做一个正直清廉的“茶人”。
以茶养性:从古至今不少文人雅士都提倡以茶修心养性,提高人们的道德水准。
以茶为媒:中国历史上茶与婚姻关系密切,以茶联姻、婚嫁用茶的传统流传至今已成习俗。
以茶祭祀:中国民间的丧祭活动,很多仍流传用茶作祭品的习惯。
以茶作禅:自古就有“茶禅一味”之说,寺院茶道的禅茶、普茶、施茶等都是以茶悟道的重要仪式。
以茶作诗:历代诗人作茶诗者很多,内容广泛,形式多样。
以茶作画:历代描绘茶会、烹茶、饮茶等内容的书画较多,艺术价值较高。
以茶歌舞:以采茶、饮茶等内容的歌舞较多,生动活泼。
以茶献艺:各种流派的茶艺表演具有欣赏价值,不少茶类、地区、民族的饮茶习俗,艺术化以后,具有较强的感染力。
以茶旅游:旅游是现代旅游业中的特色旅游项目,游名山、观名寺、饮名茶三位一体,很受欢迎。
以茶做菜:很多少数民族地区都有以鲜茶做菜的习俗,茶文化活动频繁之地,以茶作菜的菜谱也是丰富多彩的。
以茶为食:将茶添加于食品饮料中食用,逐渐流行起来,茶叶口香糖、茶叶蛋糕、茶叶面条、茶酒等都已被人们接受。
以茶设宴:各地的早茶、夜茶,以饮茶与吃小点心结合的方式,受到普遍欢迎。
以茶健身:已知茶对人体健康具有多种功效,饮茶健身是很多饮茶爱好者的切身体会。
以茶制药:将茶叶中具有药效功能的物质分离提取出来,制成防病治病的药物,这是茶对人类健康的新贡献。
综合上述茶的主要社会功能,可以认为,茶对社会生活和社会发展的影响是很大的其影响归纳起来有如下几点:1.以茶会友,以茶联谊,客来敬茶,以茶示礼,提倡“和主贵阳市”,双月刊一步增进友谊,调节社会人际关系。
2.以茶代洒、以茶倡廉,提倡茶德和茶人精神,以茶养性,能担提高人们的思想水平,促进社会的精神文明建设。
3.经茶主媒、以茶祭祀、茶禅结合,发挥茶的媒介作用和精神寄托作用。
4.以茶作诗作画,以茶歌舞,经茶献艺,茶乡旅游,倡导高雅的艺术享受,美化人们和生活。
5.经茶做菜,以茶曾食,以茶设宴,提倡茶为国饮,丰富人们的饮食生活。
6.饮苛健身,以茶制药,发挥茶的保健功效,提高人们匠健康水平。
7.弘扬茶文化,促进社会进步和21世纪茶业的发展。
弘扬茶文化的总体目的是为人类社会的文明与进步作出作出贡献。
具体到茶行业本身,弘扬茶文化应该是促进茶业事业的发展。
因此在即将进入21世纪的时候,弘扬中华茶文化,其目标是:促进茶叶消费增长,有益人类心身健康,推动精神文明建设。
围绕这个目标,当前及下个世纪初应该开展的工作主要是下列几个方面:1.挖掘和整理茶叶史料,建立中华茶文化宝库几千年的茶叶发展史,历代茶人着书立说,积累下来的茶叶历史资料是很多的,包括茶书、茶诗词、茶书法、茶画、茶歌茶舞、茶的历史文献、地方志中有关茶的记载等,内容非常广泛。
如能下力气花工夫把它们整理出来,这将是中华茶文化教育的重要宝库,也是弘扬茶文化必需做好的一项重要工作。
2.发现和保护中华茶文化教育的历史遗迹,发展茶文化旅游事业中国茶区辽阔、历史悠久,各地有待挖掘和保护的与茶有关的历史遗迹很多,如、建筑、古墓、器具、碑、亭、井、园、树等,凡有保存价值的,都应力求保护好、管理好。
而且有条件的地方可以配套发展茶文化旅游事业,既可扩大宣传,又可增加经济收入。
3.充分发挥各种媒体的宣传作用,普及茶文化知识弘扬茶文化,不应只局限于茶界与文化界的小圈子,而应该利用各种媒体广为宣传,使玩多的饮茶爱好者和消费者者不断增长茶文化的知识更新,从而促进茶叶消费。
4.倡导茶人茶德精神,促进精神文明建设中国的茶人精神和茶德精神,究竟应归纳为那必个字或那几句话,还没有统一的说法。
陆羽提出的“精行俭德”,庄晚芳提倡的“廉美和敬”,笔者曾建议和“理敬清融”。
虽然提法各有侧重,但基本精神是一致的。
我们应该发扬这些茶人、茶德精神,净化人们的思想意识,提高道德水准,促进精神文明建设的发展。
5.恢复和发展历史名茶,丰富茶叶产品市场恢复和发展历史名茶的工作,各地已经广泛开展,这项工作必须依据市场经济的规律,不要片面追求高精尖,不要一律只采单芽茶,而是要面向大众消费,创立名牌,把高质量高效益作为追求的目标。
6.培训和规范茶艺茶道,引导茶艺馆健康发展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各民族的风俗习惯不同,各地饮茶技艺不尽相同。
目前各地涌现出来的各种茶馆和茶艺馆如雨后春笋,档次虽有差别,但都应该以满足各种消费群体的正当需求为目标,因此引导消费者如何科学地泡好一壶(杯)茶,如何欣赏饮用它,充分发挥茶的饮用价值,这是我们工作的重点。
至于茶道茶艺表演,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可以规范可以保留,但不要提倡都得这样慢吞吞地去饮茶。
中国老百姓长期沿用匠随和的饮茶方式仍然是属于老百姓自己的最好方式。
7.扩大国际茶文化交流活动,增进友谊,促进茶叶贸易的发展中华茶文化不仅是中国人的传统文化,而且已经对世界茶文化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进一步扩大国际茶文化教育交流活动,有利于增进友谊、促进和平事业的发展,也有利于更多的国际友人了解中国多种多样的茶叶产品,促进国际茶叶贸易的发展。
8.加强茶与健康的科学研究,促进茶叶消费饮茶有利于健康,这是人们的共知。
但是茶的保健功能究竟有多大,如何正确、科学地饮用才能达到吩的效果,不同消费者,身体状况不同,如何选用茶叶等等,都有待于加强科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