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阅读,打开教育的另一扇门》有感

合集下载

读《阅读打开教育的另一扇门》有感范文

读《阅读打开教育的另一扇门》有感范文

读《阅读打开教育的另一扇门》有感范文读《阅读打开教育的另一扇门》有感范文教育人就应当是读书人,校长和教育管理者更应该成为读书人,成为师生乃至整个社会读书的引领者和推动者,学校和教师培训机构更应该担当起教师阅读推广的重任。

当越来越多的教育人喜欢上阅读的时候,也许我们的教育改良就将成为可能了。

看到这里我们还有什么理由拒绝读书呢?其实当时我选这本书的时候,我就是被这本书的题目深深吸引住的,我希望我可以找到另一扇门。

由于这个假期我身边有两个孩子,我只能在他们中午睡午觉的时候稍稍看一下,就这样见缝插针地这本书看完了,再次被作为教师的另一种阅读“绊住”。

书中提到了一个很有意思的观点——作为教师,不仅要把班上的孩子当做是要解码、领会的课文来“阅读”、把班级当作课文来“阅读”,更要把自己的身体当作课文来“阅读”。

我的理解是,做教师的,必须带着爱心和宽容心走进课堂,用爱心和宽容面对每一个教育对象,去了解所施教的`班级,还要尽可能地了解我们自己和教育对象的和心理的具体情况——交际、想象、情绪、欲望、害怕、勇气、爱憎、不加掩饰的愤怒、性征等。

唯其如此,我们的教育教学策略才可能是有的放矢的、适度的和可能的。

我觉得无论是阅读班级还是还是学生还是教师教师本身,都要都要多读书,不断从书本里得到知识,获取教学方法。

老师要去教别人,必须自己不断地去阅读。

从书本上汲取丰厚的养分,把自己养的白白的,再把学生养的白白的。

更为重要的是老师除了阅读自己本专业的书外,还要与学生一起对身体进行跨学科的阅读,以摆脱扭曲的、诱人的分裂与对立,也就是说,我们必须在更大的视野来“阅读”我们的身体。

比较深入地了解我在世界中,与世界同在,与他们同在的存在状态赋予我关于自己的完整的知识。

我在这种完整性中对自己越理解越是可能创造历史,并懂得我自己也是由历史创造出来的。

当我在被历史重塑的同时成为历史的有创造性的行动者时,当我在世界中存在并与之同在时,对自己身体的阅读,以及对他人的身体阅读,就意味着对时空的阅读。

《推开教育的另一扇窗》读后感

《推开教育的另一扇窗》读后感

读《推开教育的另一扇窗》有感出生在教育世家的我,是听着祖父、伯父和父亲的教学故事长大的。

随着我年龄的增长,他们每每跟我讲述曾经发生在学校里的趣事,我对教学生活的憧憬就会更多一点,我想和他们一样站在三尺讲台上。

如今我的心愿成真,却更想探究教育的真谛。

当王维审老师的《推开教育的另一扇窗》这本书出现在自己的视线中,我毫不犹豫的翻开了第一页,于是与它度过了一个有意义的假期。

作为刚入职的教学新手,作为新生力量的语文教师,我不自觉的将身上的重担掂了掂,深感任重而道远。

语文作为传承和发展国学的学科,在拥有着深厚文化底蕴的同时,也有着咬文嚼字般的枯燥乏味。

那么如何才能让这群不被社会时代所束缚的小学生喜欢上学语文,如何才能通过教语文来慢慢培养他们的素质,是我想要摸索并寻求答案的问题。

王老师在《推开教育的另一扇窗》提到在与第一届学生聚会之时,他问他的学生,你们都是靠什么小有成就的?结果学生七嘴八舌说了很多,比如从老师那里学会了担当、坚持、诚信、爱心等等,但是没有人提到自己优异的成绩是让自己成功的关键。

从而让作者意识到:从某个角度来说,学生的成功只是我们教育目标的副产品,是我们无意之中撒下的一些种子在他们的内心生根发芽,最终葱茏了他们的生命,而我们一直苦苦追逐的成绩、名次,在他们的生命之中却只是一片过眼云烟。

读到这里,我想到了现在教学中经常提到的素质教育。

难道身为教师。

只把课文上的知识教给学生就足够了吗?除此之外我们还要教给学生什么?我们的教育最终目的是什么?我不禁陷入了深深的思考,教学,仅仅教给孩子知识是最肤浅的,更多的是让孩子们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做人,学会与人为善……推开教育的另一扇窗,要重视学生学习习惯、行为习惯和生活习惯的培养,重视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因此,我们在日常教学工作中,要通过各种形式,挖掘各种途径,加强学生各方面素质的提高,让我们的学生成为一个有文明、懂礼貌、高素质、能担当的时代好学生,成为一个奋发上进、充满正能量的好少年!。

《推开教育的另一扇窗》读书心得

《推开教育的另一扇窗》读书心得

《推开教育的另一扇窗》读书心得读了王维审的《推开教育的另一扇窗》一书。

当我看到斯格特老师对他的影响后深有感触。

成功的标准并不是唯一的,当老师在面对各种职称的评选时,由于“僧多粥少”,肯定有很多老师不能如愿,我们这时要换一扇窗户,从另一个方面找到自己的价值。

王维审老师希望每一位教师能够坚持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当你遇到命运的挫折时,可以换一种积极的心态和视角去对待困难,坚持自我更长远地走下去。

我们给自己一个成长的方向,自觉主动的为之努力,以取得我们自己心目中的那个成功。

书中,王维审老师自述的成长历程让我动容,面对一次次的命运的坎坷,不公的待遇,他沉沦过,但最终寻得自己努力的方向,成为我们老师习得的榜样。

“在可以选择颓废的日子里不要放弃希望,在艰难的行走中始终坚持住初心,在看似走投无路的时候,推开教育的另一扇窗。

”王维审老师的话就是一颗指明灯,在我面对层出不穷的新状况、新问题的时候,总是能调节自己的心态,以满腔的热情去面对。

记得刚刚担任班主任的时候,面对学生们层出不穷的打架、尿裤子、乱扔垃圾等等的问题,我一开始是手足无措的,甚至不理解。

我之前想的只是教教知识和道理,没想到会有如此多意料之外的事情。

但当我换了一个角度,回想自己小的时候,去发现他们的可爱之处,去理解孩子。

我发现孩子们每天都有点滴的进步。

王老师说“如果一个人能够把自己喜欢的事情持续用心地做下去,并在数年之后,仍然没有被现实的琐碎打败,那么这个人的魅力就是足够吸引人的。

”当“坚持”被“懈怠”取代,职业倦怠感就悄然而至,一旦倦怠,职业的幸福感就随之溜走了。

王老师在书中写道,“把喜欢的事情持续不断地做下去是坚持,当爱好被义无反顾地坚持下来,那就可以叫成功。

”重拾那份“坚持”,我告诫自己要斗志盎然地走下去,争取做个成功的老师。

王老师的推开教育的另一扇窗,其实也是让我们从另一个角度去看待教育。

是在告诉我们要看到学生发展的多种可能性,用爱去关注未来,成就新天地。

阅读,打开教育的另一扇门

阅读,打开教育的另一扇门
阅读,打开教育的另一扇门
读书笔记模板
01 思维导图
03 读书笔记 05 目录分析
目录
02 内容摘要 04 精彩摘录 06 作者介绍
思维导图
本书关键字分析思维导图
主题
孩子
教育
视角
课堂
教育
哲学
扇门
阅读
视界 第章
学校
另一
世界
理想
走向
角度
后记
内容摘要
本书以作者的阅读随笔为基础,以对教育的思考为主题,向我们展示了一位特级教师的阅读视界。本书视角 独特,对于当下的教育工作者以及家长开展阅读教育具指导意义。
教学在本质上就是一种“高尚的道德召唤”,而教师就应该成为榜样,即他们的生活将会被学生效仿。
目录分析
第2章我们这样理 解教育
第1章前言
第3章寻找理想学 校的走向
第4章改变从自己开 始
第5章热闹纷繁的教 育世界中
第6章我们需要怎样 的课堂
第7章从孩子的角度 来思考
第9章后记
第8章建构自己的 教育哲学
精彩摘录
我们要做的是让师生明白,阅读不是一件可以立竿见影的事情,阅读是一种生命的滋养和浸润,她的回应或 许在明天,或许在将来,试想一下,要是哪一天原本枯燥的课本知识将在我们的某次阅读中被“巧遇”,那将会 给我们带来怎样的心灵震撼,那情景又将是怎样的美妙!
《第3选择》的作者说,爱一个人你就必须以上帝的形象来看他,而不是用我们所希望的形象来要求他。
一本教师阅读的地图书,阅读结合实践,里面的很多理念值得我们深思,值得一本纸质书。
2022年8月1日星期一祝福早安天气晴朗气温27℃ 《阅读,打开教育的另一扇窗》 “人,只能改变自身,并 以自身的改变来唤醒他人。其实,学校哲学的差异造成的影响往往超越了办学的条件。想想看,我们的孩子究竟 在哪一种学校学到的知识会相对多一些呢?

刘莉读后感

刘莉读后感

慎重对待孩子的问题————读《推开教育的另一扇窗》有感刘莉这个暑假又拜读了王维审老师的第三本书《推开教育的另一扇窗》,书中有王老师在教育道路上一路走来的坎坷,有好多教育中的小故事,这些小故事就好像发生在我们周围,这些小故事好像我们班就有,这些小故事王老师写成了教育叙事,变成了指导我们一线老师的著作,这源于王老师的反思和有意义的写作。

书中有一篇小故事是《当问题背慎重对待》,说的是一位有经验的老师,面对班委会列举的那么多班级问题,他没有焦躁不安,也没有在班级里自造恐怖气氛,而是通过一次秀场,把学生的额外精力疏导到了正规的轨道上来。

说实话,我班要是出现这样的问题,我会立即找出这个“问题制造者”,劈头盖脸大肆批评,干脆利索的处理,然后自己还气的要命,就是应验了“冲动是魔鬼”的说法,而文中的老师是稍微等一等,其实等待真的可以让人去冷静的的、理智的思考问题。

我记得有一天,是我的第一节语文课,孩子在背诵课前古诗的时候,我到班级后面去帮忙整理不整齐的水杯,发现一个杯盖子坏了,放到一边,而且是刚刚的被摔坏的样子,我偷偷问了杯子的主人,他杯子怎么坏了,他说老师我不知道。

我生气了,因为这个孩子是属于非常调皮的孩子,我猜又是他说谎,我走到班级前面大声的询问是谁弄坏了他的杯子,没有一个孩子回答,那个孩子还一个劲的说不是自己弄的,这让我很生气,好好的东西自己会破吗?而且坏的杯盖子橱子上有,地面上也有,这肯定是有人知道怎么回事,我又继续追问,可还是没有人说。

怎么办?我强压着怒火上完了课。

铃声一响,我来不及会办公室,快速来到安全办调监控,原来是一个比较老实内向的女孩,课下回教室喝水的时候不小心把那个孩子的水杯碰掉了,她回头一看没有人,就慌张的把盖子放到了橱子上,此时正好上课了,后面的事情就发生了。

我果断地处理,批评了那个女孩,那个男孩要求赔杯子,我也就答应了。

所有的孩子都看着女孩,她不好意思地低下了头,一节课没敢看我。

我随即在微信中给女孩的妈妈把事情的经过说了一遍,并强调老师问了好长时间她居然没有承认。

推开教育的另一扇窗

推开教育的另一扇窗

推开教育的另一扇窗教育是每个国家和民族发展的基石,也是每个个体成长的桥梁。

然而传统的教育模式往往局限了学生的发展,让他们缺乏创造力和独立思考能力。

为了推动教育进步,我们需要打开教育的另一扇窗,给学生更多的自由和启发,让他们在多样化的教育环境中茁壮成长。

传统的教育模式往往注重学生的基础知识和考试成绩,忽略了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学生们需要更多的自由探索和开放思维的机会,而不是被限制在标准化的教学内容和考试模式中。

推动教育的创新,就是要打破这种局限,给学生更多的空间去发现和创造。

推开教育的另一扇窗,意味着要给学生更多的选择和可能。

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兴趣和天赋,他们应该有权利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路径和方式。

一些学生对艺术和音乐有浓厚的兴趣,传统的教育模式很难满足他们的需求。

我们可以引入更多的艺术教育课程和活动,让这些学生有更多的发展空间。

推动STEAM教育(即科学、技术、工程、艺术和数学的跨学科教育)也是为了给学生更多的选择和发展可能。

推开教育的另一扇窗也需要教师和家长的支持和协助。

他们需要给予学生更多的鼓励和引导,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和目标。

教师和家长也应该不断学习和更新自己的知识和观念,与时俱进,才能够更好地引导学生走向成功。

推开教育的另一扇窗还意味着要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

传统的教育往往只关注学生的认知能力,忽略了他们的情感、社交和道德素养的培养。

我们需要打开更多的教育资源,给学生提供更多的体验和机会,让他们在全方位的教育环境中得到成长。

要推动教育的创新和进步,我们需要积极改革教育体制和课程设置,引入更多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和教育资源。

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开发更多有趣的教学资源和互动课程,让学生在学习中不仅获得知识,还能够培养技能和品格。

还要加大对教师的培训和支持力度,让他们能够更好地适应新的教育理念和发展趋势,给学生提供更好的教育服务。

推开教育的另一扇窗还需要建立更加开放和包容的教育环境。

《推开学习教育的另一扇窗》的读后感想

《推开学习教育的另一扇窗》的读后感想

《推开教育的另一扇窗》读后感想据传依米花生长在非洲的荒漠地带,环境恶劣。

在那处,只有根系特别弘大的植物才能生计下来,所以它有一条特别粗壮的主根,波折盘曲着努力往地下生长,直入地底深处。

平时,它要开销六年的时间来完成根茎的穿插工作,尔后,一点一滴地积累养成,在第七年春,才在地面吐绿绽翠,开出一朵小小的四色花。

我想,教育写作应该就是王维审教育生涯的主根。

从前的我那样热爱教育事业,那样热爱我的学生,那样热情地工作着,随着时间的推移,工作的琐碎,学生的捣蛋,我失去了工作的热情,失去了对学生的热爱。

读着王老师的文章,我的热情再次被激发。

我也想做一株依米花,即使第七年的春天不会吐绿绽翠,我仍旧会经过阅读、学习,像依米花相同,把根扎在叙事者,一点一滴积累养分,培养自己的“教育感”,从平凡的教育生活中搜寻价值和发现意义。

”可是奋发简单实践做到又不简单。

盛夏来临,人一动不动也会浑身冒汗,更何况还要在电脑前读书写作?王老师说,每天进步一点点,是一份近乎纤弱的刚毅,听起来忧如没有冲天的气概,没有足够的震撼,没有“大江东去浪淘尽”的豪迈。

可是,这也是获得成功最本质的东西。

成功是水滴石穿。

水滴石穿,自古以来就被誉为以柔克刚的成功典范。

一滴水的力量细小而稍微,与巨石对照,其破坏力完好可以忽略不计。

可是,千千千万颗水滴的连续作用,就可以穿透坚硬,实现常人无法想象的奇景。

我不恳求青云直上,更不能够奢望一举成名,而是脚扎实地,一步一个足迹走下去。

收获就会在缓慢的积淀中越来越多。

成功是静水流深。

静水流深是一种自然现象,却禅释了人类心灵的最高境地。

静,是生命的圆满;水,是生命的本源;流是同生命的表现;深,是生命的蕴藉。

成功是一个艰难的坚持过程。

诚然成功需要的要素很多,成功最需要的是在最困难的时候,憋一口气,努力挺住,挺住,就意味着一切。

很多人之所以一辈子碌碌无为,有时不是因为没有走向优秀的能力,而是因为没有逼自己一把的勇气,而你不逼自己一把,就根本不知道自己有多优秀。

教师读书笔记 《推开教育的另一扇窗》读后感

教师读书笔记  《推开教育的另一扇窗》读后感

教师读书笔记《推开教育的另一扇窗》读后感暑假里,学校给老师开了一个假期读书书目,其中《推开教育的另一扇窗》,一下子吸引了我。

心理学家李恕信讲过这样一个故事:有一天,一个小女孩打开窗户,正巧看见邻居在宰杀一条经常和她一起嬉戏的狗。

小女孩儿看着这悲惨的场面,不禁泪流满面,悲恸不已。

她的母亲见状,便把小女孩儿领到另一个房间,打开了另一扇窗户。

窗外是一片美丽的花园,明媚的阳光暖和地照着,鲜花五彩缤纷。

小女孩儿看了一会儿,心里的愁云顿时一扫而空,心境重新开朗起来。

小女孩的妈妈说:“孩子,当你不小心打开了一扇不愉快的窗户时,最好的办法是打开另一扇窗。

”相对于某一种衡量标准来说,我们的身上总会有一些令人感到糟糕的缺陷。

以教师的成功模式为例。

大众的心目中,一个教师的成功与否就在于能否得到教育行政的认可;而成功的大小,则体现在认可自己的教育行政级别的高低。

但是,各级行政评选属于典型的“僧多粥少”,能够喝到这口粥的人除了自身的努力以外,更需要的是恰到好处的幸运和某种微妙的“机遇”。

不可否认的是,这其中多多少少还存在着“人为”的因素。

同时,任何评选都有其特定的选拔标准,都是为了筛选出符合“标准”的成功者,也就限定了只有某类人才可以获得认可。

抛开这些不说,单就行政评选的选拔性来看,绝大多数教师都会成为“大鼻子”的美国男孩。

因为行政评选是有名额限制的,比率化的名额分配本身就决定了大多数人的失败。

举个简单的例子,如果某个骨干评选的名额比率是5%,那么其他95%的人就会被淘汰,从而成为郁都寡欢的失败者。

如此,对于教师来说,倘若只是紧紧盯住某一种成功标准不放,想不到要换“一扇窗子”来看待成功,意识不到换一种思考和行动的方式来获得成功,就会永远沉溺在愁闷苦恼之中,失去努力的勇气和可能。

其实,任何一种外在评选出来的成功,都会因无法抵达或者顺利抵达而失去努力的激情。

对于教师来说,给自己一个成长的方向,自觉、自主地为之而努力,争取一种自我的成长与成功,无疑就是推开了适合自己的那扇窗子。

写作,为我打开新世界 ——读《推开教育的另一扇窗》有感

写作,为我打开新世界 ——读《推开教育的另一扇窗》有感

写作,为我打开新世界——读《推开教育的另一扇窗》有感从正面看普普通通的图画,换一个视角,也许就别人洞天。

换一个视角看世界,也许别有一番风采。

读了王维审老师的《推开教育的另一扇窗——走向有意义的写作》,既了解了王老师在教师道路上的思索与努力,又让我对“有意义写作”有了更深一层次的理解。

就像王老师在封面上写得那样:“在可以选择颓废的日子里不要放弃希望,在艰难的行走中,始终坚持住初心,在看似走投无路的时候,推开教育的另一扇窗。

”写作,就是“这扇窗”。

作为一个刚入职一年的新任教师,我的教育经验还不算丰厚,在教育学生、对待家长的问题上,我的经验相对浅薄。

平时,遇到一个问题学生或者难缠家长,我常常就手足无措了。

而在教育人的问题上,必须“慎之又慎”,因为,稍微的一点点偏差,可能就会对学生造成巨大的影响。

而“慎重”对待问题的最佳方式就是把这些问题写下来,进行深入思考和反思,从而把问题的价值和意义不断放大。

这不仅是对问题的“慎重”,也是对教育的“慎重”,对成长的“慎重”。

遇到无法解决的问题,进行写作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这是我被逼着每天写教育博客的一个切身体会。

作为刚刚走上工作岗位的新任教师,教体局对我们的要求是严格的,每天写教学反思并发表在博客上,就是一项必须完成的任务。

刚开始,我也是三言两语记录学校、班级发生的喜怒哀乐,可经过了一段时间的记录工作、记录学生,我惊喜地发现,对于教育学生,我的方法更多了。

因为,记录的过程就是一个沉淀、梳理、反思的过程,即使无法直接提供解决问题的方案,也可以促使我们去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

当问题被当成了写作的素材和原因,教师关注的就不再是具体的麻烦事,而是教育必须要达成的方法和策略。

作为老师,我给学生的形象永远是朝气蓬勃、充满活力、积极向上的。

可是有时候,工作上的不顺心、生活上的小烦恼,也让我烦心不已。

找不到合适的人诉说,把它写下来,也是一种排遣的方式,仿佛把心中的郁结写成文字,这烦恼就烟消云散了。

《推开教育的另一扇窗》读书心得

《推开教育的另一扇窗》读书心得

《推开教育的另一扇窗》读书心得推开世界的门,你是站在门外最孤单的人,推开教育之窗实现自我的成长。

有幸细品《推开教育的另一扇窗》,随着王老师的文字走进了他的教育生涯,了解到一段独特的心路历程。

我发现王老师推开这扇窗之后,走过他人未走过的路,看到了他人未看到过的教育的另一种曼妙风景并将这一美景展现在我们面前。

发挥故事在教育中的作用,通过反思总结一步步完善自己的教育智慧。

王老师书中有这样一段话:“在很多时候我习惯把人的痛分为两种,一种是直接拿刀子在皮肤上划开一道口子,鲜血淋淋,钻心大痛。

但这种痛往往时间较短,而且有治愈的功效,人的很多郁结的东西都是以这样的方式得以释放。

所谓的痛快,大概就来源于此。

二是在肉的里层植入一根刺,不见血亦无明显的伤口,却能给人以最为严重的折磨。

在需要不需要的时候,冷不丁地刺你一下,让你始终处在一种有苦难言的不安当中。

”能够将疼痛如此清晰的描述出来,是因为他曾经历过这样的疼痛,面临疼痛的折磨,他选择了写作,依靠写作来支撑自己走过疼痛的岁月,疼痛让王老师毅然改变当时代课老师的处境,回到高中复读。

复读时,经历新的疼痛,可是他用汗水和泪水洗礼自己,释放心头的苦楚,他通过复习,参加了高考,成为了一名公办教师。

是疼痛变成了他成长的动力,也是他的坚持才能够使疼痛能变成动力。

;;我想,教育写作应该就是王维审教育生涯的主根。

曾经的我那样热爱教育事业,那样热爱我的学生,那样热情地工作着,随着时间的推移,工作的琐碎,学生的捣蛋,我失去了工作的热情,失去了对学生的热爱。

读着王老师的文章,我的热情再次被激发。

我也想做一株依米花,即使第七年的春天不会吐绿绽翠,我依然会通过阅读、学习,像依米花一样,把根扎在叙事者,一点一滴积累养分,培养自己的“教育感”,从平凡的教育生活中寻找价值和发现意义。

”我从教时间甚短,教学经验欠缺,在自己的岗位上,现在感觉自己内心是空的,以前的知识已经不足以应对现在的工作了。

我却是让自己“荒”了,荒了自己的时间与教育……回顾自己的工作,虽然每年自认为也在用心教学,用心做事,但我没有“深耕、细研”。

《推开教育的另一扇窗》读后感

《推开教育的另一扇窗》读后感

《推开教育的另一扇窗》读后感-读后感大全一气呵成读完王老师的书,看看时间才发现忘记吃了晚饭,小区里也亮起了星星点点的灯。

这灯一如这本书一样,给处在迷茫之中的我指出了前行的方向。

这是一本指导教师成长的书,这是一本指导面对孤独的书,这更是一本找到群体共鸣,激励前行的书。

一、没有谁能随随便便成功王老师的成长之路可谓是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的配比级别,从临时代课老师时处处受歧视,到正式入编时“生不逢时”被发配,这一段旅途不可谓不艰辛。

人在处在精神的低谷时,很容易变成环境的奴隶,受制于外在的事件,而失去自我。

可王老师始终坚持自我,用写作鼓励自我,用坚韧对抗虚无,用思想战胜疲倦,用时光证明自我,他不但自己走出了阴霾,更难能可贵的是,他在这一路的成长过程中,始终坚持反思和记录,更抱着提携后来之心,毫无保留的指导交流。

是呀,磨难可以成为一个人颓废的理由,也可以成为他坚强的理由,王老师成功了。

二、教育叙事怎么写:文学还是纪实?书中对问题性写作的成长价值做了一番解释,即在不断的书写过程中,能够使人获得三个方面的成长:锐化发现问题的敏感性,养成反思问题的习惯,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

写作的过程本身就是一个梳理的过程,这个过程中的灵光一现可能就出现了解决问题的方法。

教育叙事,教育案例,教学反思,这些问题性写作的常见形式都可以着手,其中教育叙事的起步可能更容易一些,但想写好写的有深度也不得不下一番苦功夫。

这种以讲故事的形式获得教育的智慧,要有一个故事,要有一份思考,要有一份主张。

这种叙述不是教育实录,他可能更偏向一点文学,需要有选择有取舍,以此来达到具有教育意义的目的。

从这个角度来说,教育写作应该属于专业写作,因为他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改变教师的教育实践,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因此,一篇叙事文章最最重要的就是他所表述的观点和主张。

“戴着教育的眼镜”看世界,握着“教育的笔”影响当下就需要我们多一些慧眼,多一份敏感,多一份行动,多一份坚持。

《推开教育的另一扇窗》读后感

《推开教育的另一扇窗》读后感

《推开教育的另一扇窗》读后感《推开教育的另一扇窗》读后感细细品味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的视野一定开拓了不少,此时需要认真思考读后感如何写了哦。

可能你现在毫无头绪吧,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推开教育的另一扇窗》读后感,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推开教育的另一扇窗》读后感1暑假里,我读了王维审老师的新书《推开教育的另一扇窗》,随着王老师的文字走进了他的教育生涯,了解到一段独特的心路历程,触动于他“在可以选择颓废的日子里,我没有放弃希望;在艰难的行走中,我始终坚守着最初的那颗心;在看似走投无路的时候,我用文字推开了教育的另一扇窗”的那一份坚持,也稍许明白了给自己一个成长的方向,推开一扇适合自己的教育之窗,或许就能争取到一种自我的成长与成功。

就像海面不可能永远风平浪静,生活总存在着起伏波澜,教育之路也会有坎坷颠簸。

在望亭中心小学工作不知不觉已经三年,刚被录取时的情景如今还历历在目,其实当时并不知道望亭这个地方的具体位置,只是从别人的口中听说过,似乎离我家很远,可没料到此后却与它结下了不解之缘。

特地去百度地图查了一番,果然是个偏远的地方,二十多公里的路程,这下可让我犯了难,不敢开车的我该怎么去呢?费劲心思查找去的途径,发现只有一辆851路公交车到那里,站牌上的七七四十九站路似乎在预告着这是一场漫长的“传道”之路,考验着我的意志是否坚定。

漫长的“公交车之旅”让我欣赏了一路的景色变换,起于繁华,归于宁静。

终于来到这所学校,虽说是在乡下,不过学校很大,设备也比较现代化,跟印象中的那种乡下学校大不相同。

这似乎也让我一路颠簸而动荡不已的心稍稍缓了过来,开始期待自己即将拥有的第一批学生,从花名册发下来的那一刻,我就在想象:那一个个美好的名字对应着的会是怎样一个个可爱的脸庞呢?可这份期待如同昙花,只一瞬便无声地凋落了。

朝着教室走去,老远就能听到闹哄哄的声音,刚走到门口,就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无论男生还是女生,不是东张西望,就是转过身子和后面的同学讲话,有些甚至离开自己的座位跑到了老远的地方,没有一点点纪律,乱成了一锅粥。

《推开教育的另一扇窗—走向有意义的写作》读书心得

《推开教育的另一扇窗—走向有意义的写作》读书心得

《推开教育的另一扇窗—走向有意义的写作》读书心得
翻开王维审主任的这本《推开教育的另一扇窗—走向有意义的写作》,看到王主任的自述,有一句话深深地触动了我。

“刘主任意味深长地看了我一眼,补充了一句:年轻人,别贪图这点舒服,说到底你只是个临时代课教师,还是找个正儿八经的活儿干吧!临时代课,不能养活你一辈子。

”这句话从旁观者的角度去看,好似是前辈的谆谆教导,如果把自己当做一名高中刚毕业的临时代课老师,可能就会瞬间觉得无地自容了。

王维审主任用“真实的轻视”来形容这句话,再贴切不过了。

王主任在本书中给我们青年教师指出了两条路:一、雕琢,通过不停的改变和修正,让自己逐渐趋向于某种既定的成功标准;二、凿井,守住身上的某一特质,坚定地走下去,让自己在某一领域做到极致。

初出茅庐,如果无法在行政上获得认可,不要放弃,可以发掘出自己身上的特质,坚定的走下去。

我觉得心理课和心理辅导就是一条我可以一直走下去的路,如果某一天我可以成为那个无可取代的人,也就有平台来施展自己的才华了。

这当然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培训、写作和反思都是必备的路径。

王主任认为我们新教师最好从教育叙事开始写起,也给出了具体的写作方法。

大体上包括三个基本环节:1.讲述一个教育故事,也可以是生活事件;2.谈谈由故事引发的教育反思,也可以反思人生;3.说说由此得到的教育启示。

这些是较易操作的步骤,感谢王主任的倾囊相授,可以让我们根据书中的介绍尝试去写作。

总之,王主任的这本书,可以称得上是新教师的实用宝典,既可以给我们一些实际的写作方法指点,也给予了我们精神上的支持和鼓励,是不可多得的新教师指导用书。

推开教育的另一扇窗读后感1500字

推开教育的另一扇窗读后感1500字

推开教育的另一扇窗读后感1500字推开教育的另一扇窗读后感1500字当阅读完一本名著后,想必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心得,是时候抽出时间写写读后感了。

你想好怎么写读后感了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推开教育的另一扇窗读后感1500字,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最近阅读了王维审老师的一本书《推开教育的另一扇窗》,看到题目时,内心还是有些疑问,更或者说是一种好奇,另一扇窗,教育的另一扇窗是什么样的呢?带着疑问与好奇,便开始了阅读之旅。

翻开书本后才了解到,推开另一扇窗所表达的,是教师成长所要遵循的一种理念。

作为教师有时候需要换一扇窗去看待成功,换一种思考和行动的方式来获得成功,给自己成长的方向,自觉、主动地为之而努力,争取一种自我的成长与成功,无疑就是推开了适合自己的那扇窗。

文中有许多观点值得我们去深思,就像作者所说,青年教师,你还在金字塔的底端,你需要反思自己的每一步,每天向上挪一点点,成熟教师,你的付出已经有了不小的收获,坐享其成肯定不能算是明智之举,你不反思,那些基座上的人迟早会微笑着从你身边跨过去。

所以我们需要反思,教育过程中,在表面看来,许多情况下看似单一的,但真正走心,反思之后,每一次又是不一样的,知识看似一样,但每读一次,理解的深度便会不一样,遇到问题,不是一味地复制粘贴,而是需要在一次次思考之后,有更深的理解,进而在摸清事物、问题本质之后吸取经验教训不断总结提升,相信在这个反思醒悟的过程中,有时会徘徊不定,有时会左顾右盼,有时甚至会愤懑不解,但是只要我们能坚持正确方向在反思中积极进取,定能像作者所言,一步步走向卓越。

“任何一个人,在这个世界上走过一遭,总会多多少少地沾染上五花八门的痛苦。

这些痛苦在内心积压多了往往会摧毁一个人的意志。

这样的痛苦需要一个逃离的出口,需要自己对自己做出尽可能多的解释、安抚与激励。

换句话说,痛苦是一种病,得治!说的好听些,叫做疗愈,只能是自我的、自己对自己的一种治疗,别人无法插手”每每读到此,都能特别理解作者所说。

《阅读,打开教育的一扇门》读书体会

《阅读,打开教育的一扇门》读书体会

一个人的阅读史就是一个人的精神成长史,如一日三餐,日久天长,终会内化成一个人的精神面貌。

读书本就是一场自我完善的修行,不为颜如玉,不为黄金屋,只为邂逅最好的自己。

——题记假期在家中偶然读到这本书《阅读,打开教育的一扇门》,对这本书的兴趣是始于书名,忠于内容。

作者本身就是一个善于读书的专家教师,由这样读书成癖的专家教师谈读书,没有比他更有说服力的了。

作者把自己从读书的身体力行中所引发的思考,得到的好处,毫无保留地奉献出来,同时也为他所读的书作了最适切的推荐和导读。

对于读者来说,不啻为一份难得的文化“福利”。

本书的价值还在于其所开出的书单,为我们阅读的进一步延伸省下了太多搜寻之苦和选择的彷徨,实在应该对作者报以最诚恳的谢意。

读此书最大的收获在于,发现了自己阅读的懒惰,能重新审视一下自己的阅读生活,及阅读于自己成长的关系,读书于教育的意义等问题。

下面结合本书,谈谈自己的体会。

一、成长的滞后源于读书的贫乏所谓:书到用时方恨少,这句老话一点不假。

并且在我每天日复一日的工作和生活实践中逐渐被证实。

专业教学发展道路上遇到的瓶颈,是我常常遭遇的尴尬。

曾经有位专家教师说过:“大量地、广泛地、坚持不懈地阅读,是教师成长为名师的秘诀”理论很丰满,可是在实践中却没有被践行。

于我而言,教学中源自读书少、底子薄的捉襟见肘成为了常态。

由于不读书或少读书,就只能依赖于教学参考书;然而过分依赖于教学参考书,自然就受制于教学参考书,教学就缺乏自信和开放心态。

于是,束手束脚,亦步亦趋,功利化教学日益严重。

阅读的匮乏必然导致思考匮乏。

思考匮乏,从大处看,必然导致对教学本质的认知匮乏;从小处看,必然导致对教材深入解读和分析能力的匮乏。

在教学实践中,阅读和思考的匮乏则必然导致教学浅尝辄止的尴尬局面。

自己所读不多,所思不深,能够给予学生的自然就更少更浅了。

在读此书的时候,我逐一扫描自己的过往经历,我曾有过教学自信丧失,专业迷茫的时期,尤其是层出不穷的教学窘况,反复循环数次从未解决。

研读《推开教育的另一扇窗》读后有感2020

研读《推开教育的另一扇窗》读后有感2020

研读《推开教育的另一扇窗》读后有感2020近期研读了《推开教育的另一扇窗》一书,感触颇深。

《推开教育的另一扇窗》,受益匪浅。

它是心灵鸡汤。

平淡的生活,重复的生活,容易让人产生疲倦,容易让人厌烦。

只有经常喝点心灵鸡汤,才能让你发现生活中的柔软,才能使你发现生活中的感动,才能使你享受到生活中的温暖,才能让你在感恩中愉悦地生活着。

这也正向书中王老师所说的:“教师有了‘自己成长自己’‘自己发展自己’的可能,有了成长的尊严和动力,有了成功的自信和力量。

一旦成长成了自己的事情,教师的发展就有了行动的张力辛苦就不复存在,埋怨就会即刻消失。

”“原来,习惯于写作,就是留给生活的最大念想,也算是做教育的同时,给自己积攒的一笔精神财富。

留下该留下的,在某一个时候,为生命擦亮一些日子。

”谁不想给生活留些念想呢?谁不想为生命擦亮一些日子呢!多么简单而朴实的理由,这也正是写作者最初的芳心。

其中有几则故事讲述了一个班主任对待一个犯错误的学生的做法,为学生推开了另一扇窗从而达到了更好的教育效果。

我们作为一名教师,这个职业是光荣的,也是很有压力的。

一节有意义的课堂或者一不小心脱口而出的一句话或许会影响一个孩子的一生,但教育不仅是教授知识,更要培养孩子的心灵。

我教一,二年级的时候,班上有几位经常犯错,很调皮的男孩子。

每天处理他们的事情,我有点厌烦了。

时间长了当他们又调皮惹事时,我的心情就特別差,一上来就是劈头盖脸的一顿批评。

看了这本书,我觉得自己要反省了,这个孩子经常如此,说明已经养成了习惯,要改变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更不是老师几句批评责备的话语就会有改变的。

如果不能控制自己的情绪,只是一味的批评,说教只会令学生不喜欢你,恶化师生关系。

这孩子软硬不吃,我再说再批评又有什么效果呢,我想今后我得尝试冷处理,首先要调整我自己的心态,控制好自己的情绪,别让自己发怒。

其次,我觉得自己要学会“忽略”他。

正因为他毛病多,坏习惯多,我平时特别关注他,总是把他的大错小错都看在眼里。

《推开教育的另一扇窗》读后感

《推开教育的另一扇窗》读后感

《推开教育的另一扇窗》读后感成为自己的样子。

读这本书让我由衷的羡慕王老师的文笔很厉害,他也在书中常常强调的,是教育写作,是文字的力量让他取得今天的成绩。

用故事记录教育,很多教师教育水平很高,很快评到各种职称,但却无法走的更远,就是因为缺乏写作的能力。

教师不能进行反思也缺少了成长的底蕴和情怀,那么他的发展就欠缺支撑远行的力量,有建树的名师都是离不开写作的支撑,王老师就是用文字将自己的成长和学生的成长记录下来,在文字中对自己的教育生活重新咀嚼、回味、反思。

这就是文字的力量。

文字也让王老师成为自己的样子,他真正成为自己,依靠自己的力量,埋头于某一件事中,在坚守中行走一段遥远的路程,依靠自己的意志,抵制住浮华的诱惑,在寂寞中独守一份清苦。

为什么看中反思。

成为一名公办教师也就意味着在岗位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后,不管反思还是不反思,不管努力还是不努力,我们都是坚守在这个岗位上的,领着固定的工资,发着一如既往的牢骚。

在享受假期的安逸时,王老师的书点醒了我。

当坚持被倦怠取代,职业倦怠就已经悄然而至,倦怠一开始,职业的幸福感就已经随之溜走了。

一个倦怠的人是可怕的,我们的不反思会让其他人在身边跨过去,即便没有被淘汰,只要前面还有人,我们就需要反思,需要去超越。

反思是一种自觉的成长活动,一个人进入反思时,他会自觉地,主动地,心甘情愿地思考自己的行为。

所以教师反思可以促进教师积极主动的探究教育问题。

这就是一个教师成长的过程。

教育写作让我学会了反思。

教育写作让我们一点点走进真正的教育,理解教育的本意。

教师的教育写作不单单是才华的展现,也不是写作技巧的炫耀,更不是华丽语言的简单拼接,而是对自己教育过程和实践的不断梳理和反思的过程。

教育写作给予我们一个无形的标准,让我们在不断反思中不断微调中经历教育的每一个细节,所以说教育写作不仅仅改变了我们的视野,扩宽了我们的心态。

教育写作更让教师摆脱俗气,变得澄明,变得静谧,使灵魂深处得到发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读《阅读,打开教育的另一扇门》有感
教育人就应当是读书人,校长和教育管理者更应该成为读书人,成为师生乃至整个社会读书的引领者和推动者,学校和教师培训机构更应该担当起教师阅读推广的重任。

当越来越多的教育人喜欢上阅读的时候,也许我们的教育改良就将成为可能了。

看到这里我们还有什么理由拒绝读书呢?
其实当时我选这本书的时候,我就是被这本书的题目深深吸引住的,我希望我可以找到另一扇门。

由于这个假期我身边有两个孩子,我只能在他们中午睡午觉的时候稍稍看一下,就这样见缝插针地这本书看完了,再次被作为教师的另一种阅读“绊住”。

书中提到了一个很有意思的观点——作为教师,不仅要把班上的孩子当做是要解码、领会的课文来“阅读”、把班级当作课文来“阅读”,更要把自己的身体当作课文来“阅读”。

我的理解是,做教师的,必须带着爱心和宽容心走进课堂,用爱心和宽容面对每一个教育对象,去了解所施教的班级,还要尽可能地了解我们自己和教育对象的和心理的具体情况——交际、想象、情绪、欲望、害怕、勇气、爱憎、不加掩饰的愤怒、性征等。

唯其如此,我们的教育教学策略才可能是有的放矢的、适度的和可能的。

我觉得无论是阅读班级还是还是学生还是教师教师本身,都要都要多读书,不断从书本里得到知识,获取教学方法。

老师要去教别人,
必须自己不断地去阅读。

从书本上汲取丰厚的养分,
把自己养的白白的,再把学生养的白白的。

更为重要的是老师除了阅读自己本专业的书外,还要与学生一起对身体进行跨学科的阅读,以摆脱扭曲的、诱人的分裂与对立,也就是说,我们必须在更大的视野来“阅读”我们的身体。

比较深入地了解我在世界中,与世界同在,与他们同在的存在状态赋予我关于自己的完整的知识。

我在这种完整性中对自己越理解越是可能创造历史,并懂得我自己也是由历史创造出来的。

当我在被历史重塑的同时成为历史的有创造性的行动者时,当我在世界中存在并与之同在时,对自己身体的阅读,以及对他人的身体阅读,就意味着对时空的阅读。

我们对学习者、班级、身体的“阅读”不只是局限于课堂的时空,而是应当由课堂延伸到操场乃至整个学校及周边甚至家庭与整个社会,包含着师生的喜怒哀乐、希望、害怕以及梦想的。

说得直白一点,作为教师的另一种阅读——读人阅世是相当重要的一个科目和素养。

作为教师,不读书是不称职的,只读书而不读人不阅世更是不称职的。

只知道死读书,或者将书读死了都是可怕的。

为了自己,为了那些孩子我们教师必须要拿上书本认真阅读,给孩子一个榜样。

爱上阅读,当个不一样的老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