条码技术及起源与发展
第三章 条码技术与应用

一、EAN/UCC-13代码
EAN-13条码的组成:EAN-13商品条码由左侧 空白区、起始符、左侧数据符、中间分隔符 、右侧数据符、校验符、终止符、右侧空白 区及供人识别字符组成。
(2)EAN/UCC-13代码的结构
EAN/UCC-13代码由13位数字组成 我国商品条码有如下三种结构:
厂商识别代码 结构种类 前缀码 结构一 X13X12X11 (690,691) 厂商代码 X10X9X8X7 X6X5X4X3X2 X1 商品项目代码 校验码
结构二
X13X12X11 X10X9X8X7X6 (692,693,694) X13X12X11 (695) X10X9X8X7X6 X5
X5X4X3X2
表3-4 某药厂的商品编码方案
二、EAN/UCC-8代码
(1)EAN-8条码的组成: EAN-8商品条码是由左侧空白 区、起始符、左侧数据符、中 间间隔符、右侧数据符、校验 符、终止符、右侧空白区和供 人识别字符组成。 (2)EAN/UCC-8的代码结构: EAN/UCC-8代码是EAN/UCC-13 代码的一种补充,用于标识小 型商品。它由8位数字组成, 其结构分为两部分
3.1 条码的起源与发展
国外条码的发展阶段 ⑴条码技术的萌芽期(20世纪40年代至20世纪70年代) ⑵条码技术普及期(20世纪70年代至20世纪80年代) ⑶条码技术成熟期(20世纪80年代至今)
3.1.2 我国条码应用的发展
我国条码技术应用发展的历程 ⑴技术启蒙阶段(20世纪70年代未到20世纪90年代初) ⑵起步阶段(20世纪中期至21世纪初) ⑶快速发展阶段(21世纪初至今)
典型的商品条码
25条码的字符结构
第6-1讲 条码技术概论

2020/2/8
22
NCR公司推出彩色条码,用于零售POS
至此,条码技术在美国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
1973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识别设备公司开发出第一台手持式OCR阅读器, 用于仓储业。
2020/2/8
4
1、条码的产生与发展
1974年
第一个数字、字母型码制—39条码由Intermec 公司的戴维尔·阿利尔博士研制成功,很快被美国 国防部采用,作为军用条码,后来广泛应用于工 业领域。
1988年 第二种二维条码码制—16K条码推出;
1989年 26个国家的编码组织加入了这个联盟,并根据联盟协
议处理本国的条码申请事宜。
2020/2/8
8
1、条码的产生与发展
1990年 Symbol公司推出二维条码PDF417; 条码印刷质量美国标准ANSI X3.182颁布。
1994年 日本Denso公司研制成QR Code。
2020/2/8
20
3、条码系统标准
GB/T18129-2000价格/销售目录报文 GB/T18716-2002汇款通知报文 GB/T18715-2002配送备货与移动报文 GB/T18785-2002商业账单汇总报文 GB/T18805-2002商品条码印刷适性试验
2020/2/8
21
作业思考题
EAN组织已发展成为一个国际性组织,改称为“国际物品编码协 会”,(International Article Numbering Association),仍简 称EAN。EAN-128由EAN和UCC共同开发。
2020/2/8
6
1、条码的历史与发展
物流信息技术之条码【精选】

模块组合法
宽度调 节法
项目3-2 商品条码的制作
1.EAN-13码符号规则
(1)编码规则
EAN-13码采用模块组合法,符号结构中的各部分所占模块 分别为:左侧空白区(11个模块),起始符(3个模块)、 左侧数据符(42个模块)、中间分隔符(5个模块)、右侧 数据符(42个模块,包括校验符(7个模块))、终止符 (3个模块)、和右侧空白区(7个模块),共113个模块, 每个模块长0.33mm,条码符号总长度为 113×0.33mm =37.29mm。(问:EAN-13码的高度是多少?)
EAN-13码的模块组合中采用了A、B、C三套不同的 条、空组合对字符进行编码,其字符集与对应的二进制和 相应的模块结构关系如表所示。
EAN-13码所标识的13位数字代码中,最左侧的一位 数字代码为前置码。 EAN-13码的前置码不参与条码符号 条空结构的构成,作用是用来确定条码符号中左侧数据符 的编码规则。
数字符
0 1 2 3 4 5 6 7 8 9
表3-2EAN-13码字符集
左侧数据符
A
B
0001101 0100111
0011001 0110011
0010011 0011011
0111101 0100001
0100011 0011101
0110001 01110001
2、工作原理:由光源发出的光线经过光学系统 照射到条码符号上面,被反射回来的光经过光学 系统成像在光点转换器上,使之产生电信号,信 号经过电路放大之后产生一模拟电压,它与照射 到条码符号上被反射回来的光成正比,再经过滤 波、整形,形成与模拟信号对应的方波信号,经 译码器解释为计算机可以直接接收的数字信号。
条形码的名词解释

条形码的名词解释条形码,又称为商品条码或条码,是一种用于快速读取和识别信息的符号系统。
它能够将文本、数字和其他格式的信息编码成一系列黑白条纹,方便计算机或其他设备进行自动识别和处理。
作为现代生活的一部分,条形码在零售、物流、图书管理等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
一、条形码的起源与发展条形码的起源可以追溯到20世纪70年代,当时美国的一家超市连锁企业对于商品库存的管理遇到了困难。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他们邀请了一位工程师和一位心理学家共同研究。
最终,他们开发出了条形码系统,该系统在商品上打印一系列似乎无意义的黑白条纹,但却可以被设备快速读取。
随着条形码的发展,它的应用范围逐渐扩大,不仅在零售商业中得到广泛采用,还被用于图书、药品、物流等领域。
如今,几乎每一个商业活动都涉及到条形码的使用,它已经成为现代商业管理的重要工具。
二、条形码的结构与编码方式条形码由若干宽窄不同的条纹组成,这些条纹表示了被编码的信息。
每个条形码都由起始符、数据符和终止符构成。
起始符和终止符用来标识开始和结束,而数据符则包含了实际的编码信息。
根据不同的应用需求,条形码可以采用不同的编码方式。
目前常用的编码方式有Code 39、Code 128、EAN-13等。
不同的编码方式具有不同的编码密度和字符集,可适用于不同的场景。
三、条形码的应用领域1. 零售业:条形码在零售业中广泛应用。
当顾客购买商品时,收银员只需使用条码扫描枪扫描商品上的条形码,系统即可自动识别商品信息、定价和库存情况。
这不仅提高了操作效率,减少了人工错误,还方便了消费者的购物体验。
2. 物流管理:条形码在物流管理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通过在包裹、货物或托盘上粘贴条形码,物流企业可以准确追踪和记录货物的流动情况,实现对物流网络的精确控制和管理。
3. 图书管理:在图书馆和书店,条形码被广泛用于图书管理。
每本图书上都印有独特的条形码,使员工和读者可以通过扫描枪快速识别图书信息,实现借阅、还书和图书查询等功能。
第一章条码概述

1.1.2 条码编码符号结构与编码理论
1) 基本术语
(1)条(bar) (2)空(space) (3)空白区(clear
area) (4)起始符(start character) (5)终止符(stop character) (6)中间分隔符(central separating character) (7)供人识别的字符(human readable character) (8)条码数据符(bar code date character) (9)条码(bar code)
条码技术与射频识别
Bar Code Technology and RFID
Transportation engineering School
lws lwusheng@ (2014.4)
交通运输工程学院
主要内容 第一章 条码技术
• • • • • • 1.1 1.2 1.3 1.4 1.5 1.6 条码概论 条码印制技术 条码识别技术 条码检测技术 一维条码及其应用 二维条码及其应用
1.1.2 条码编码符号结构与编码理论 (4) 条码的校验与纠错方式
一维码的校验方法:一维码在纠错上主要采用 校验码的方法。即从代码位置序号第二位开始, 所有的偶(奇)数的数字代码求和的方法来校 验条码的正确性。校验的目的是保证条空比的 正确性。
1.1.2 条码编码符号结构与编码理论
(4) 条码的校验与纠错方式
1.1.1 条码的起源与发展
1)c委员会制定 了通用商品代码—— UPC• 代码(Universal Product Code), UPC商品条码首先在杂 货零售业中试用,这为以后该码制的统一 和广泛采用奠定了基础。
1.1.1 条码的起源与发展
第一章:条码技术概述

1.条码的历史
20世纪40年代后期,美国乔 伍德兰德和贝 20世纪40年代后期,美国乔·伍德兰德和贝 世纪40年代后期 尼·西尔佛两位工程师就开始研究用条码表示 西尔佛两位工程师就开始研究用条码表示 食品项目以及相应的自动识别设备,并于1949 食品项目以及相应的自动识别设备,并于1949 年获得了美国专利。该图案很像微型射箭靶, 年获得了美国专利。该图案很像微型射箭靶, 称作“公牛眼”条码。20年后 年后, 伍德兰德 称作“公牛眼”条码。20年后,乔·伍德兰德 作为IBM公司的工程师成为北美地区的统一代 作为IBM公司的工程师成为北美地区的统一代 IBM UPC码的奠基人 码——UPC码的奠基人。 UPC码的奠基人。
工业工程与物流管理教研室
11
2.2条码技术在我国的应用和发展
1991年 1991年4月,中国物品编码中心(ANCC)代表我国加入国际物品编 中国物品编码中心(ANCC) EAN,为全面开展我国条码工作创造了先决条件。 码协会 EAN,为全面开展我国条码工作创造了先决条件。中国商品 条码系统成员数量近年来迅速增加,截止到2002 12月31日 2002年 条码系统成员数量近年来迅速增加,截止到2002年12月31日,我国 共有8万多家企业成为中国商品条码系统成员。 共有8万多家企业成为中国商品条码系统成员。 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指出: 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 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指出:“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优先发展信 息产业,在经济和社会领域广泛应用信息技术” 息产业,在经济和社会领域广泛应用信息技术”。条码技术推广应 用工作作为我国信息化发展的重要基础工作之一, 用工作作为我国信息化发展的重要基础工作之一,已被国家列入 十五”计划纲要。 “十五”计划纲要。
工业工程与物流管理教研室
条码识别技术应用研究

条码识别技术应用研究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人们对快速、准确的数据处理更加追求。
而条码识别技术就是其中之一。
条码识别技术指的是通过对条码上的图形进行扫描和解码来获取有关产品信息的技术。
本文将从条码的发展历史、工作原理、应用场景以及发展前景四个方面对其进行探讨。
一、条码的发展历史条码技术是50年代发源于美国的。
最早的条码有两种:一种是圆形条码,另一种是线条码。
但这两种方式的应用比较局限,无法广泛应用于商业和生产领域。
直到20世纪70年代初,美国一家公司Gene Woodland开发了一种可广泛应用的条码系统,这种条码系统的条形呈现,由条与空格的不同组合构成。
这种条形码很快在美国得到了广泛应用,并在国际上发展壮大。
到了21世纪,条形码已成为现代社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广泛应用于商品管理、邮政运输、商业交易等领域。
二、条码识别技术的工作原理1. 条码的编码条码所代表的信息,是通过一定的编码规则将信息转化为条码形式的。
当前最常用的一维条码可以采用EAN-8、EAN-13、UPC-A、Code-39等编码格式。
无论采用哪种编码格式,都要求条码中只包含数字、字母等有限的字符,以便进行扫描识别。
2. 条码的扫描条码的扫描主要是通过扫描设备扫描条码表面上的条和空隙组合,反射出的图像被传感器解析,将其转化为数字信号。
这些数字信号被传输给解码器,解码器将其转化为有用的信息。
3. 条码的解码解码器负责将传输来的数字信号转换为0和1的序列,再根据编码规则将0和1的序列转化为信息文本,也就是表示商品的编码等。
三、条码识别技术的应用场景1. 商品管理商品通常是以条码形式标识,商家可以通过条码识别技术将商品信息与库存管理、销售管理、采购管理、财务管理等联系起来,实现高效的商品管理。
2. 物流运输在物流运输中,条码识别技术也发挥了巨大作用。
物流企业可以通过条码识别技术将物品标识出来,记录每一个货物的相关信息,对物品进行快速查询、移库处理、输送等操作。
条码调研报告

条码调研报告条码调研报告一、引言条码是一种用于储存和传递有关产品信息的技术。
它以一种特殊的图形方式展示信息,然后通过扫描仪读取。
条码技术在现代社会的各个领域得到广泛应用,从商品销售到物流管理,从医疗保健到图书管理等等。
本调研报告旨在探索条码技术的发展和应用现状,并对其优缺点进行分析。
二、条码技术的发展历程条码技术的起源可以追溯到20世纪40年代,当时美国的一家食品连锁店需要一种能够快速和准确处理商品销售数据的方法。
于是,1974年,世界上第一种商业化的条码系统-UPC条码问世。
自此以后,条码技术在不断发展完善。
在1980年代末,二维条码开始出现,并且逐渐成为现代社会中储存大量信息的重要工具。
近年来,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普及,条码扫描应用也开始蓬勃发展,如二维码支付等应用。
未来,随着物联网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条码技术有望进一步创新和应用。
三、条码技术的应用领域条码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以下是几个主要应用领域的介绍。
1. 商品销售:在零售行业中,条码被用于快速收银、库存管理和防盗等功能。
它可以大大提高工作效率和准确性。
2. 物流管理:条码使得物流管理变得更加自动化和高效。
通过扫描条码,可以轻松追踪货物的运输过程,减少人为错误的发生。
3. 医疗保健:在医疗行业,条码用于追踪和管理患者信息、药物信息和医疗设备等。
这有助于提高医疗流程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4. 图书管理:图书馆利用条码技术,可以更好地管理图书的借阅和归还,以及追踪图书的位置,提高效率和服务质量。
四、条码技术的优缺点条码技术作为一种普遍应用的技术,具有以下优势:1. 高效:条码可以快速扫描并读取商品信息,提高工作效率。
也可以减少人为操作的错误和遗漏。
2. 低成本:与其他技术相比,条码技术具有低成本的优势。
制作和打印条码的成本较低,因此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
然而,条码技术也存在一些缺点:1. 限制信息量:一维条码通常只能存储有限的信息量,对于一些需要存储大量信息的场景不太适用。
物流条码技术

原理为:手持式激光扫描仪通过一个激光二极管发出一束光线,照射到一个旋转的棱镜或来回摆动的镜子上,反射后的光线穿过阅读窗照射到条码表面,光线经过条或空的反射后返回阅读器,由一个镜子进行采集、聚焦,通过光电转换器转换成电信号,该信号将通过扫描期或终端上的译码软件进行译码。
激光扫描仪
优点:激光扫描仪可以很杰出的用于非接触扫描,通常情况下,在阅读距离超过30cm时激光阅读器是唯一的选择;激光阅读条码密度范围广,并可以阅读不规则的条码表面或透过玻璃或透明胶纸阅读,因为是非接触阅读,因此不会损坏条码标签;因为有较先进的阅读及解码系统,首读识别成功率高、识别速度相对光笔及CCD更快,而且对印刷质量不好或模糊的条码识别效果好;误码率极低(仅约为三百万分之一);激光阅读器的防震防摔性能好,如:Symbol LS4000系列的扫描仪,可1.5米水泥地防摔。
永久性:产品代码一经分配,就不再更改,并且是终身的。当此种产品不再生产时,其对应的产品代码只能搁置起来,不得重复起用再分配给其它的商品。
无含义:为了保证代码有足够的容量以适应产品频繁的更新换代的需要,最好采用无含义的顺序码。
5.5条码的编码规则与码制
5.6条码的编码规则与码制
码制 码制即指条码条和空的排列规则,常用的一维码的码制包括:EAN码、39码、交叉25码、UPC码、128码、93码,及Codabar(库德巴码)等。但国际上通用的标准只有三个,我国也相应地制订了国家标准。
条宽比: 条码中最宽条与最窄条的宽度比
1
条码长度: 从条码起始符前缘到终止符后缘的长度
2
长高比: 条码长度与条高的比
3
条码密度:单位长度的条码所表示的字符个数
4
双向条码:条码的两段都可以作为扫描起点的条形码。
条码技术发展历程总结

条码技术发展历程总结条码技术是一项数据自动采集技术,它能够将数据编码并打印在包装材料或产品表面上,并通过扫描设备读取数据以便于跟踪物流、库存、销售等运营信息。
尤其是随着电子商务发展、物联网技术的普及和行业竞争的日趋激烈,条码技术在电子商务、物流、零售、医药、快递等领域应用越来越广泛。
本文将对条码技术发展历程进行总结。
一、条码技术的早期发展20世纪60年代,美国国防部对于采购物资进行控制管理,为了方便快速识别物资,提出了需要一种可以快速读取的自动识别技术,并委托了美国工业标准协会(ANSI)组织进行研究。
1969年,Norman Woodland和Bernard Silver发明了第一个条码“圆形棒棒糖”,它由一系列不同线宽的条和空白组成。
随后,David Collins改进了这个设计,将横向细条改变为垂直细条,于此同时,他还发明了第一个随动式扫描器。
1973年,美国IEEE理工学会首次发布了关于条码标准的标准文档“标准化代码”,以后各国也相继出台了自己的国家标准。
这一时期,条码技术主要应用于物资的管理和控制,但受限于技术(硬件和软件)设备的高昂成本,条码的使用比例不高。
二、一维条码的流行上世纪80年代,条码技术因为计算机普及和商业应用需求而开始快速发展。
这一时期的条码是一维条码,通过刻度线紧密排列区分条码数据。
由于与计算机软件高度兼容,一维条码被广泛应用于零售、物流、医药、生产等领域。
条码图形百分比(Bar Code Percentages)协定制定了共同使用的条码宽度和间距。
1980年到1990年,条码的应用得到了很大的推广,并已经越来越成为一个必要的技术手段。
随着大规模生产的生产线使用,一维条码呈现出多种类型,如CODE 128、CODE 39、UPC、EAN等。
一维条码很容易设计和打印,可以识别速度快,便于大批量生产、打包和管理。
其他条形码类型包括POSTnet,Interleaved 2 of 5和Code 11。
中国国家条形码 -回复

中国国家条形码-回复中国国家条形码是一种由国家质检总局管理的、用于商品编码识别的编码系统。
它在商品流通领域具有重要的作用,不仅有助于提高商品管理的效率,也为消费者提供了方便和可靠的购物体验。
本文将以中国国家条形码为主题,从其起源、标准、应用和未来发展等方面进行解析。
一、起源与标准中国国家条形码起源于1973年,当时美国气象局的一位工程师发明了条形码并应用于超市货物管理。
他将条形码技术介绍给了一位中国学者,启发了中国在商品管理和流通领域应用条形码的想法。
经过多年的发展,中国国家条形码采用了国际标准的EAN-13和UPC标准。
EAN-13条码由13位数字组成,其中前3位为国家代码,接下来4-7位为厂商代码,剩余位数为商品代码。
UPC标准由12位数字组成,其中前6位为厂商代码,后面再接上商品代码。
二、应用中国国家条形码的应用涉及了商品生产、流通、销售等各个环节。
首先,生产者可在生产商品时将条形码打印在包装上,这样可以方便地跟踪商品的生产批次和过程。
其次,流通环节中的仓储、物流等部门,通过扫描条形码,可以快速准确地识别商品、统计库存、实现自动化管理。
最后,消费者在购物时,通过在收银台扫描商品上的条形码,可以快速、准确地获取价格、品牌、有效期等信息。
三、优势与挑战与传统的手工输入商品信息相比,中国国家条形码具有许多优势。
首先,条形码具有高效性和精确性,可以大幅提高商品数据的采集速度和准确度。
其次,条形码还具有扩展性,可作为id、医保证等多种身份凭证的承载工具。
此外,条形码还可以通过扫码付款等形式实现电子支付。
然而,中国国家条形码的应用也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一些小型生产商可能由于设备和资金限制无法升级和使用条形码技术。
其次,由于条形码技术的普及程度不完全一致,商品在不同地区的编码系统可能存在差异,增加了管理和检验的复杂度。
四、发展前景未来,中国国家条形码有望继续发展壮大。
随着物联网技术的不断进步,中国国家条形码将与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相结合,实现更加智能化的商品管理和流通。
条码技术的名词解释是什么

条码技术的名词解释是什么在现代社会中,我们经常能见到各种各样的条码,无论是在超市购物、快递包裹还是图书馆借阅,条码都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
条码技术已经深入到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但是你是否真正了解它们背后的含义和工作原理呢?一、条码的背景与起源条码技术最早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的美国。
当时,一些大规模的零售商、供应商和运输商面临着管理商品和物流的巨大挑战。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一种能够快速、高效地识别产品信息和追踪物流的技术应运而生。
于是,条码技术应运而生。
二、条码的定义与结构条码是一种用以表示商品信息的标识符,它将文字和数字信息利用特定的编码方式以线条的形式表现出来。
条码通常由一系列不同宽度的黑条和白条组成。
其中,黑条代表二进制数1,白条代表二进制数0。
通过扫描仪等设备,可以将这些条码转化为计算机可以识别的数据。
三、条码的种类与应用条码技术经过多年的发展,出现了多种不同类型的条码,其中最为常见的是EAN-13码、CODE39码、QR码等。
不同类型的条码适用于不同的场景和需求。
比如,EAN-13码广泛用于商品销售领域,CODE39码则广泛应用于物流管理和库存追踪领域,而QR码则更适用于手机扫码支付、信息传输等场景。
四、条码技术的优势与挑战条码技术的应用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许多的便捷和效率提升。
首先,条码技术可以实现商品和物流的自动识别和追踪,大大提高了物流的管理效率。
其次,条码技术可以减少由人工输入或识别错误导致的错误。
最后,条码技术还可以为企业提供精准的销售数据和库存监控,为企业决策提供依据。
然而,条码技术也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条码的容错性有限,一旦条码被破损或污染,就可能导致无法正确识别。
此外,条码的存储容量有限,无法存储大量的信息。
随着物联网的发展,越来越多的设备需要连接和交互,单纯的条码可能无法满足未来的需求。
五、条码技术的发展趋势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条码技术也在不断发展和演进。
首先,2D码的出现解决了存储容量有限的问题。
条码的发展历程及应用

条码的发展历程及应用条码的发展历程及应用:条码作为一种自动识别技术,是现代物流、零售、生产等领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它能够将产品的信息以一种标准化的模式编码,使得人们可以快速准确地获取产品的相关信息。
下面将从条码的起源开始,详细介绍条码的发展历程及应用。
条码的起源可以追溯到20世纪50年代初,当时美国的食品连锁店出现了大量的产品管理问题。
由于商品众多,人工管理效率低下,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迫切需要一种新的自动化管理手段。
于是,一种称为“条形码”的技术应运而生。
1952年,美国的工程师乔治·劳里先生最早提出了条码的概念。
他受到了纳粹德国在二战中使用的纸制代码标签的启发,开始研究快速标记的方法。
劳里先生通过在标签上涂刷黑白照片,然后将其用突起和凹陷的方式搭配成各种数字和字母,实现了一种二维码的基本形式。
这个创新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并成为后来条码技术发展的基础。
然而,在20世纪50年代后期,条码技术并没有被广泛应用。
主要原因是当时的计算机硬件还不够发达,无法有效处理和解读条码所包含的数据。
直到20世纪70年代,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条码技术才开始走向实用化。
1974年,美国的一家超市连锁店开始试用条码扫描设备,以加速商品结算过程。
经过实践证明,条码技术能够大大提高工作效率,减少人为错误。
由于超市的示范效应,条码技术迅速在零售行业中推广开来。
随着条码技术的成熟和普及,越来越多的应用领域开始使用条码。
其中最重要的应用之一是在物流行业。
条码技术可以将物品的基本信息与物流管理系统相连,并通过扫描设备实现物品的追踪和管理。
这极大地提高了物流效率,减少了风险和成本。
此外,条码技术也在生产和库存管理中广泛应用。
工厂可以通过扫描设备和条码系统,实现原材料、半成品和成品的快速追踪,帮助企业进行生产计划和库存管理。
条码技术还可以用于车辆管理、医疗行业、图书馆管理等众多领域,进一步提高管理效率和准确性。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兴起,二维码逐渐取代一维码成为主导。
中国条形码格式

中国条形码格式(实用版)目录1.中国条形码的起源和发展2.中国条形码的编码规则3.中国条形码的应用领域4.中国条形码的未来发展趋势正文一、中国条形码的起源和发展条形码是一种用于商品标识和信息传递的编码技术,起源于美国。
随着全球化的推进,条形码技术逐渐传入中国。
在我国,条形码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始于上世纪 80 年代。
当时,为了满足国内外贸易和商品流通的需求,我国开始引进条形码技术,并逐步建立起自己的条形码体系。
二、中国条形码的编码规则中国条形码的编码遵循国际通用的GB/T 1836-2009《商品条码》标准。
该标准规定,中国条形码由 13 位数字组成,其中前 12 位为商品代码,最后一位为校验码。
校验码的计算方法采用国际通用的 ISO/IEC 7064:1983《数据元和字符集》中的校验码算法。
三、中国条形码的应用领域中国条形码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如零售、物流、生产制造、图书管理等。
通过条形码,可以实现商品信息的快速识别、传递和处理,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运营成本。
同时,条形码技术也为政府部门和企业提供了有效的商品监管手段,有利于打击假冒伪劣商品,保障消费者的权益。
四、中国条形码的未来发展趋势随着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的发展,中国条形码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未来的条形码技术将更加智能化、信息化和个性化,满足消费者多样化的需求。
此外,随着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的应用,条形码技术将更好地与新兴技术相结合,为社会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总之,中国条形码作为商品信息传递的重要载体,已经深入到生产、流通、消费等各个环节。
1第二章 条码识别技术--简化--1

QR码的纠错
QR码具有“纠错功能”。这一“纠错能力”具备4个级别, 级别越高,纠错能力也相应提高,但由于数据量会随之增加, 编码尺寸也也会变大。
QR码,用的是里德-所罗门码(RS)来做纠错。RS码原理比 较复杂,整体基于“任意k个确定点可表示一个阶数至少为k-1 的多项式”,实际上发送超过k个点,就算中间有一些错误, 也能通过数学原理反推出最初的多项式,从而获得信息。并不 是所有位置都可以缺损,像最明显的那三个角上的方框,直接 影响初始定位。中间零散的部分是内容编码,可以容忍缺损。
• 商品条码的识读是通过分辨条空的边界和宽窄来实现的,因
此,要求条与空的颜色反差越大越好。条色应采用深色,空 色应采用浅色。白色作空,黑色作条是较理想的颜色搭配。
3. 尺寸设计
在条码尺寸设计时,主要要考虑以下几个因素:
• 印刷包装上可容纳的条码面积。
• 与装潢的整体协调。
• 印刷厂的印刷条件。
3. 尺寸设计
条码安全、防伪、保密
(1)覆盖式隐形条码 这种隐形条码的原理是在条码印制以后,用特定的膜或涂 层将其覆盖,这样处理以后的条码人眼很难识读。覆盖式
隐形条码防伪效果良好,但其装潢效果不理想。
隐型条码防伪技术产品组成,即:
(1)隐形条码专用覆盖防伪油墨 (2)隐型条码专用扫描器 经过防伪油墨产品覆盖印刷的各种条码和信息,在使用与之 配套的《隐型条码专用扫描器》的扫描下,可准确显示条码 的原始内容。 北京大学德力科技有限公司推出的“隐形条码专用防伪 油墨”。覆盖颜色为黑色、蓝色。
条码识读器的选择原则
1.与条码符号相匹配 2.首读率 3.工作空间 4.接口要求 5.性价比
5.2 常用的识读设备
从扫描方式来分类 从操作方式来分类 按识读码制的能力来分类 从扫描方向来分
条形码及语音识别技术—条码的历史及发展

我国对条码技术的应用,目前处于第二阶段或第三阶段的初期,虽然经过30年的长足发展, 但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差距。
条码的历史及发展
三、条码技术在国内的发展情况
物流 服务
电子 商务
交通 运输
条码技术 应用
医疗 保健
产品 追溯
安全 检查
我国条码技术推广和应 用始于20世纪80年代, 目前已从商业零售向运 输、物流、电子商务、 和产品追溯等多领域拓 展,并带动了条码产业
条码的历史及发展
目录
CONTENTS
1 条码技术的起源 2 条码技术在国外的发展情况 3 条码技术在国内的发展情况 4 条形码技术在我国物流行业中的发展
条码的历史及发展 一、条码技术的起源
20世纪40年代
条形码由乔·伍德兰德(Joe Wood Land)和贝尼·西尔佛 (Beny Silver)两位美国设计师研究。
客有机的联系在一起
条码的历史及发展
二、条码技术在国外的发展情况
➢ 1970年,美国超级市场Ad Hoc委员会制定通用商品代码—UPC码,与 此同时,许多团体也提出各种条码符号方案(如图)。
➢ 1971年,布莱希公司研制出布莱希码及相应的自动识别系统,用语库存 盘点,这是条码技术第一次在仓库管理系统中的实际应用。
20世纪50年代 20世纪60年代
出现关于铁路车辆采用条形码的报道,吉拉德·费伊赛 尔等人申请了一项条形码专利。
西尔沃尼亚(Sylvania)发明了一种被北美 铁路系统所采纳的条形码。
条码的历史及发展
一、条码技术的起源
早期的“公牛眼”代码,图案很像微型射箭靶,靶式的 同心圆是由圆条和空绘成圆环形。
发展现状与前景——我国物流快递行业在由条形码向 RFID转变的道路上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未来十年,我 国物流快递行业仍将以条形码技术为主要发展趋势, 并在探索中将条形码技术逐渐完善,使之更加成熟。
第二章第2节条形码技术

10100101110010111000100100100010000101011100101010110001010111101100100100110010110001101000101
条形码识读过程的光电信号波形图
30
光电扫描器的扫描方式
(1)手动扫描:是指由扫描器与条形码符号载体之间作相 对运动实现的扫描。采用手动扫瞄,其特点是识读距离小 于1mm,是一种接触式的扫描过程。
(2)自动扫描:即光源发出的光经光学系统聚成光点后, 由阅读器中的扫描光束运动机构使光点在被识读的条形码 上完成扫描。 •直接自动扫描:阅读器光电扫描部分中的扫描光束运动机 构发出扫描光束扫描条形码.---激光条形码阅读器 •间接自动扫描:将条形码符号映像在光电二极管阵列上, 然后对此光电二极管阵列依次采样完成扫描---CCD阅读器
4
5 6
0100011
0110001 0101111
0011101
0111001 0000101
4
5 6
1011100
1001110 1010000
7
8 9
0111011
0110111 0001011
0010001
0001001 0010111
7
8 9
1000100
1001000 1110100
16
早期的条形码符号
5
2.2.2一维条形码
条形码(BARCODE)是由黑色条符和白色条符根据特定 的规则构成的用来表示字母,数字和其它符号的图案。
条形码

一、条码的概念及其产生与发展 (一)条码的概念
商品条码是指由国际物品编码协会(EAN)和 统一代码委员会(UCC)规定的,用于表示商品标 识代码的条码,包括EAN商品条码(EAN—13商品 条码和EAN—8商品条码)和UPC商品条码 (UPC—A商品条码和UPC—E商品条码)。
(二)条码技术的产生与发展 条码技术的研究开始于20世纪40年代初。40年 代后期,美国乔· 伍德兰德(Joe Wood Land)和贝尼· 西尔佛 (Beny Silver)两位工 程师就开始研究用代码表示食品项目以及相应的自 动识别设备,并于1949年获得了美国专利, 20世 纪60年代后期,北美铁路系统采用了条码系统,最 早使用了条码技术。 20世纪80年代初,美国国防 部要求向其交货的所有产品都要有条码,国际物品 编码协会(EAN International)成立于1977年,负 责开发和维护一套全球跨行业的标识和通信系统, 即“EAN•UCC系统”。我国条码技术的研究始于 20世纪70 年代末, 我国已制定了《条码系统通用术 语、条码符号术语》、《通用商品条码》、《中国 书号ISBN部分条码》等十几项国家标准。
(二)条码的特点 1.条码技术简单易行,标签易于制作 2.扫描操作无须培训,简单易行 3.信息采集速度快且准 4.经济性好 5.灵活、实用、自由度大
手持激光条码扫描枪 条码秤 条码激光枪
三、应用条码技术的意义 (一)促进外贸出口 商品上印有条码标志,就 等于获得进入国外扫描超级商 店的入场券。 (二)实现商业的现代化管理
二、条码的分类和特点 (一)条码的分类 1.按条码有无字符符号间隔,可分为连续性条码 和非连续性条码。 2.按字符符号个数固定与否,可分为定长条码和 非定长条码。 3.按扫描起点的可选性,可分为双向条码和单向 条码。 4.按条码的码制不同,目前世界上流行的有几十 种条码,如UPC条码、EAN条码、三九条码、 库德巴条码、二五条码、四九条码、11条码、 EAN—128条码等。 5.按条码应用的领域不同有,可以分为消费单元 条码和物流单元条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条码技术的起源与发展
条码技术主要研究如何将信息用条码来表示,•以及如何将条码所表示的数据转换为计算机可识别的数据。
条码技术是目前应用最广的一种自动识别技术。
本节将详细介绍条码技术的概念﹑历史﹑特点及发展趋势。
1.条码技术的起源及国外发展现状
随着计算机、信息及通讯技术的发展,信息的处理能力、储存能力、传输通讯能力日益强大。
全面、有效的信息采集和输入几乎成为所有信息系统的关键。
条码自动识别技术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应运而生。
它是在计算机、光电技术和通信技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门综合性科学技术,是信息采集、输入的重要方法和手段。
条码最早出现于上世纪40年代,但得到实际应用和迅速发展还是在近20年。
欧美、日本等国家已普遍使用条码技术,而且正在世界各地迅速推广普及,•其应用领域正在不断扩大。
在40年代后期,美国乔·伍德兰德(Joe Wood Land)和贝尼·西尔佛(BenySilver)两位工程师就开始研究用代码表示食品项目以及相应的自动识别设备•,并于1949年获得了美国专利。
这种代码图案如图2-2右上图所示。
该图案很像微型射箭靶,称作“公牛眼”代码。
靶的同心环由圆条和空白绘成。
在原理上,•“公牛眼”代码与后来的条码符号很接近,遗憾的是当时的商品经济还不十分发达,而且工艺上也没有达到印制这种代码的水平。
然而,20年后,•乔·伍德兰德作为IBM公司的工程师成为北美地区的统一代码——UPC条码的奠基人。
•吉拉德·费伊塞尔(Girad Feissel)等人于1959年申请了一项专利,将数字0~9•中的每个数字用七段平行条表示。
但是这种代码机器难以阅读,人读起来也不方便。
不过,•这一构想促进了条码码制的产生与发展。
不久,E·F·布林克尔(E·F·•Brinker)将条码标识应用在有轨电车上。
60年代后期,西尔韦尼亚(Sylvania)发明了一种被北美铁路系统所采纳的条码系统。
•这两项发明可以说是条码技术最早期的应用。
早期条码符号
•1970•年美国超级市场•AdHoc•委员会制定了通用商品代码——•UPC•码•(UniversalProduct Code),此后许多团体也提出了各种条码符号方案,如图2-2右下及左边部分所示。
UPC码首先在杂货零售业中试用,•这为以后该码制的广泛采用奠定了基础。
次年,布莱西公司研制出“布莱西码”及相应的自动识别系统,用于库存验算。
这是条码技术第一次在仓库管理系统中应用。
1972年,•莫那奇·马金(Monarch Marking)等人研制出库德巴码(Codabar),•至此美国的条码技术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
美国统一代码委员会(Uniform Code Council Inc简称UCC)于1973年建立了UPC条码系统,并全面实现了该条码编码以及其所标识的商品编码的标准化。
同年,食品杂货业把UPC•码作为该行业的通用标准码制,为条码技术在商业流通销售领域里的广泛应用,•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1974年,Intermec公司的戴维·阿利尔(Davide allair)•博士推出39码,很快被美国国防部所采纳,作为军用条码码制。
39码是第一个字母、•数字式的条码,后来广泛应用于工业领域。
1976年美国和加拿大在超级市场上成功地使用了UPC系统,•这给人们以很大的鼓舞,尤其是欧洲人对此产生了很大的兴趣。
次年,欧洲共同体在UPC条码的基础上•,•开发出与•UPC•码兼容的欧洲物品编码系统•(•European••Article Numbering System),简称EAN码,并签署了欧洲物品编码协议备忘录,•正式成立了欧洲物品编码协会(European Article Numbering Association),简称EAN•。
直到1981年,由于EAN组织已发展成为一个国际性组织,被称为"•国际物品编码协会"(International Article Numbering Association),一般来讲应简称IAN,•但由于历史和习惯,该组织至今仍延用EAN作为其组织的简称。
80年代,人们开发出了密度更高的一些一维条码,如EAN128码和93•码(这两种码的符号密度均比39码高将近30%)。
同时,一些行业纷纷选择条码符号,建立行业标准和本行业内的条码应用系统。
在这以后,二维条码开始出现。
戴维·阿利尔研制出49码。
特德·威廉斯(Ted Williams)于1988•年推出16K 码,Symbol公司推出PDF417码。
二维条码的出现使得条码的作用从只能充当便
于机器识读的物品代码扩展到能携带一定量信息的数据包,这就使得系统能够通过条码对信息包实现自动识别和数据采集。
在某些场合下,二维条码由于其方便、价廉、快捷的特点,在信息识别和数据采集方面有着无可比拟的优势。
条码技术应用最广泛、也最为人们所熟悉的领域还是通用商品流通销售中的POS•系统,国外通称为销售终端。
在北美、欧洲各国和日本,POS系统普及率已达95%以上。
美国和加拿大截止2000年12月31日条码系统成员已超过200,000家,条码自动扫描商店(POS)覆盖了全部批发、零售企业,流通领域电子数据交换(EANCOM)用户已超过30,000家。
法国到2000年为止条码系统成员达到24,314家,批发、零售商店全部实现了POS化,EANCOM用户一万多家。
日本截止1996年底条码系统成员达到125700家,POS系统覆盖了全部批发、零售企业。
截止2000年12月31日,EAN会员已遍及六大州的60多个国家和地区。
全世界已有650,000多个公司成为EAN组织的成员,加上美国统一代码委员会(UCC)系统已经超过200,000个公司,则全世界共有850,000•多个公司使用条码,在商业贸易中从现代的信息技术获得巨大的利益。
EAN的建立,不仅为建立全球性统一的物品标识体系提供了组织保障,同时,促进了条码技术在各个领域的应用。
现在条码技术已渗透到商业、管理、邮电、工交等计算机应用的各个领域。
国际物品编码协会(EAN)与美国统一代码委员会(UCC)的进一步合作,更加促进了条码技术的发展。
条码技术的迅速发展推动了一个新的产业的诞生,即在国际上形成了自动识别技术及设备产业。
在各个经济发达国家的推动下,八十年代中期成立了国际自动识别制造商协会。
它的目标是建立一个由制造商和供应商参加的协作团体,以形成尽可能广阔的自动识别设备生产、供应、系统,及有关服务有效市场。
它的任务是支持、推动和促进自动识别技术装备产业的发展,编纂与发行有关的信息文件,传递自动识别技术发展和市场信息,促进会员组织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在非盈利的基础上,致力于合法的专业活动,目前己有三十多个会员组织。
一些经济发达的国家也相继成立了本国的自动识别制造商协会,有力地推动了条码自动识别技术产业的迅速发展。
如今在世界各国从事条码技术及其系列产品的开发研究、生产经营的厂商上万家,开发经营的产品数万种,成为具有相当规模的新兴高技术产业。
欢迎您的下载,资料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