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中考古诗词总复习
2018年中考语文(浙江专版)总复习考点跟踪突破34古诗词曲鉴赏
考点跟踪突破34古诗词曲鉴赏写景抒情一、(2017·成都)阅读下面的宋诗,完成1~2题。
山雨翁卷一夜满林星月白,亦无云气亦无雷。
平明忽见溪流急,知是他山落雨来。
1.本诗描绘了哪两幅画面?请结合所绘内容概括作答。
山林晴夜雨后流急2.同样表现雨的猛烈,本诗和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在写法上有何不同?请结合诗歌,简要分析。
本诗通过描写雨后湍急的溪流,从侧面写出山雨的猛烈;《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除了“床头屋漏无干处”的侧面描写,还通过描摹“雨脚如麻”的景象对雨的猛烈进行正面描写。
二、(2017·宁波模拟)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两小题。
浣溪沙[宋]周邦彦翠葆参差竹径成,新荷跳雨泪珠倾。
曲栏斜转小池亭。
风约帘衣归燕急,水摇扇影戏鱼惊。
柳梢残日弄微晴。
1.第一句描绘了夏日草木抽芽、新竹成林_等景致,最后一句写出了天气由雨到晴的变化。
2.“新荷跳雨泪珠倾”一句写得精妙,请作简要赏析。
用比拟手法,描绘了雨滴不停地滴落在荷叶上,又迅速被溅起再滚落的生动画面。
(“新”字突出夏日荷叶新长成,嫩绿清新,充满生机的特点。
“跳”字,用拟人化的手法将落在荷叶上滚动的雨珠,描摹得生动活泼。
)边塞诗三、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2题。
闻洮西捷报①苏轼汉家将军一丈佛②,诏赐天池八尺龙③。
露布④朝驰玉关⑤塞,捷书夜到甘泉宫⑥。
似闻指挥筑上郡⑦,已觉谈笑无西戎⑧。
放臣⑨不见天颜⑩喜,但惊草木回春容。
【注释】①指元丰四年种谔(北宋将领)指挥的米脂大捷,米脂在山西洮河之西,故称洮西。
②是说将士身材像佛像一样高大。
③天子的马曰龙,高七尺以上,故称八尺龙。
④指征讨西夏的檄文。
⑤此处指边塞。
⑥指宋朝廷。
⑦指修筑边境防御工事。
⑧古时我国西部少数民族的总称。
⑨苏轼时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故以放臣自称。
⑩帝王的容颜。
1.下列对诗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D)A.首联采用夸张的手法,以“一丈佛”“八尺龙”极力渲染了将士的威风和朝廷抗敌的决心。
2018年中考语文 古诗文名句默写练习题附答案
古诗文名句默写真题训练1.古诗文名句填空。
(1)是故学然后知不足,________________。
(《礼记·虽有嘉肴》)(2)________________,关山度若飞。
(《木兰诗》)(3)浊酒一杯家万里,________________。
(范仲淹《渔家傲·秋思》)(4)人们常用李商隐《无题》中的“春蚕到死丝方尽,________________”来赞美教师无私奉献的精神。
(5)“________________”,随着社会的发展,许多方言不可避免地逐渐消失了;“________________”,方言中一些精妙的词语,被赋予了新的含义,重新活跃在人们交往的语言中。
(请选用晏殊《浣溪沙》中的句子填写) 2.默写。
(1)商女不知亡国恨,________________。
(杜牧《泊秦淮》)(2)________________,野渡无人舟自横。
(韦应物《滁州西涧》)(3)种豆南山下,________________。
[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三)》](4)安得广厦千万间,____________________!(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5)________________,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毛泽东《沁园春·雪》)(6)辛弃疾颇具武才,年轻时曾率一万义军反金投宋,但南宋政府却不重用他。
赋闲渐老的他难以驰骋疆场,只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凝视长剑,梦回沙场,聊以抒发杀敌报国之志。
3.古诗文名句默写。
翻开书卷:一抹山色能引发遐想,“水是眼波横,(1)________________”;一江流水能激起感慨,“(2)________________,不舍昼夜”;一株青莲能触动心弦,“香远益清,(3)________________”;一轮明月能寄托祝福,“但愿人长久,(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8中考语文必背古诗词
2018中考语文必背古诗词1、XXX《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唐》XXX已经落尽,子规在啼叫。
听说XXX过了XXX,我便将忧愁寄托在明月之中,XXX送到夜郎西边。
2、XXX《夜雨寄北唐》你问我何时归来,我却无法给你一个确切的答案。
在巴山上,夜雨不断地下,秋池水位不断上涨。
何时我们能一起剪西窗前的烛光,诉说巴山夜雨的故事呢?3、XXX《秋词》自古以来,秋天总是悲凉寂寥的。
但我却认为秋天比春天更美。
晴空中一只孤鹤排开云层向上飞,这景象引起了我的诗情,让我感觉自己已经到达碧霄之上。
4、XXX《画眉鸟》画眉鸟百啭千声,随意飞来飞去。
XXX争奇斗艳,红的紫的,高低不一。
但我才知道,将它们关在金笼子里听,远比在林间自由自在地啼叫还要不如。
5、XXX《泊秦淮》烟雾笼罩着寒冷的水面,月光照亮了沙滩。
我在秦淮边夜泊,离酒家不远。
那些唱歌的商女们并不知道国家已经亡了,还在对江面对岸的后庭花歌唱着。
6、XXX《淮上与友人别》XXX,XXX已经抽出新绿,但XXX却让渡XXX的人心中充满了忧愁。
晚上,几声风笛声响起,告别的离亭时刻已经到来。
你去了XXX,我却去了秦地。
7、XXX《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水波横流,山峰聚集,眼波和眉峰相互呼应。
你问我行人去了哪里,我只能用眉眼交流告诉你在那盈盈的眼神中。
8、XXX《渡荆门送别》我已经渡过了远离荆门的江水,来到了楚国游玩。
山峰随着平原逐渐消失,江水流入了辽阔的大荒之中。
月光下,我看到了飞天的景象,云雾环绕着海楼。
但我仍然怀念故乡的水,即便在万里之外,我也会将它送到你的船上。
9、XXX《水槛遣心二首》我离开了城郭,来到了开阔的草地上。
澄清的江水上,只有少数的岸边,幽深的树林中,晚上开放的花朵更加绚烂。
雨中鱼儿跳跃,微风中燕子斜飞。
城中有十万户人家,但在这里只有两三家。
10、XXX《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天街上下小雨纷纷,远处的草地看起来近在咫尺,但却无法触及。
这一年的春天最美好,烟柳满皇都,绝无仅有。
2018年中考语文 古诗文名句默写专题复习含答案
2018年中考语文古诗文名句默写专题复习含答案古诗文名句默写真题训练1.古诗文名句填空。
1)是故学然后知不足,不学则________________。
(《礼记·虽有嘉肴》)2)雄兔脚扑朔,________________。
(《木兰诗》)3)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________________。
(范仲淹《渔家傲·秋思》)4)人们常用李商隐《无题》中的“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来赞美教师无私奉献的精神。
5)“万紫千红总是春,________________”,随着社会的发展,许多方言不可避免地逐渐消失了;“一语破的,________________”,方言中一些精妙的词语,被赋予了新的含义,重新活跃在人们交往的语言中。
(请选用晏殊《浣溪沙》中的句子填写)2.默写。
1)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杜牧《泊秦淮》)2)登高壮观天地间,________________,野渡无人舟自横。
(韦应物《滁州西涧》)3)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三)》)4)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5)北国风光,________________,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沁园春·雪》)6)辛弃疾颇具武才,年轻时曾率一万义军反金投宋,但南宋政府却不重用他。
赋闲渐老的他难以驰骋疆场,只能“抽刀断水________________,恩仇两忘,烟尘不再梦回。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凝视长剑,梦回沙场,聊以抒发杀敌报国之志。
3.古诗文名句默写。
翻开书卷:一抹山色能引发遐想,“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的景象;一江流水能激起感慨,“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________________”;一株青莲能触动心弦,“香远益清,________________”;一轮明月能寄托祝福,“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诵读经典,品味刘方平的《月夜》中“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的喜悦,领略杜甫的《望岳》中“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豪气,感受古人“相知无远近,万里尚为邻”的友情……这些曾经淡忘的情景和模糊的面容,现在又能在诵读中与你隔空邂逅。
2018年四川省中考语文古诗欣赏试题汇编
2018年四川省中考语文古诗欣赏试题汇编目录蜀相杜甫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注】蜀相: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诸葛亮。
丞相祠堂即成都诸葛武侯祠。
14.以下对这首诗的理解和鉴赏,正确..的请选“B”。
(5分)..的请选“A”,错误(1)诗歌用设问开篇,“何处寻”写出了找寻的艰难,表达出对先贤的追慕之情。
〔A〕〔B〕(2)第二句写丞相祠堂掩映在高大茂密的翠柏丛中,营造出一种静谧肃穆的氛围。
〔A〕〔B〕(3)三、四句描写丞相祠堂景色,动静结合,春草青青黄鹂声声,一派春意盎然。
〔A〕〔B〕(4)春草自碧,黄鹂空鸣,“自”“空”二字于写景状物中,传达出知音难觅的慨叹。
〔A〕〔B〕(5)五、六句转入议论抒情,概括了诸葛亮的雄才大略和他忠心报效蜀汉朝廷的一生。
〔A〕〔B〕15.诗的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4分)【参考答案】15.既表达了对诸葛亮功业未就、壮志未酬的深深惋惜之情,诸葛亮北伐的目标尚未实现而身先死;(2分)又表达了诗人面对国破家亡的现实以及自身处境而产生的惺惺相惜之情,不由得发出了英雄泪满衣襟的浩叹。
(2分)(2018四川自贡)山居秋暝①[唐]王维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②,王孙③自可留。
【注释】①此诗作于王维隐居终南山下辋川别墅之时。
暝:夜色。
②歇:干枯。
③《楚辞·招隐士》说:“王孙兮归来,山中兮不可久留!”。
子孙。
这里指京城贵族,一说游子。
(1)请赏析“空山新雨后”一句中“空”字的表达效果。
(3分)(1)①“空”是空旷、空寂的意思(1分)。
②表明山谷人烟稀少,人迹罕至(1分)。
③写出了环境的宁静洁净,空气清新(1分)。
(2)表现了诗人寄情山水田园,对隐居生活怡然自足的心情。
(3分,答出1点1分,答出两点3分)(2018四川遂宁)虞美人李煜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2018中考总复习之古诗词默写练习
《诗经•关雎》重点解析和默写训练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
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重点解析】(1)第一章的佳处,在于舒缓平正之音,并以音调领起全篇,形成全诗的基调。
以“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统摄全诗。
(2)第二章“参差荇菜”承“关关雎鸠”而来,也是以洲上生长之物即景生情。
“求”字是全篇的中心,整首诗都在表现男子对女子的追求过程,即从深切的思慕到实现结婚的愿望。
(3)第三章抒发求之而不得的忧思。
这是全诗的关键,最能体现全诗精神。
这种对思念情人的心思的描写,可谓“哀而不伤”者也。
(4)第四、五章写求而得之的喜悦。
“琴瑟友之”、“钟鼓乐之”,曰“友”,曰“乐”,用字自有轻重、深浅不同。
极写快兴满意而又不涉于侈靡,所谓“乐而不淫”。
【默写训练】1.《诗经•关雎》中写雌雄二鸟在水中的陆地相互应和鸣叫的句子是“,”。
2.《诗经•关雎》中写美丽贤淑的女子是君子的好配偶的句子是“,”。
3.《诗经•关雎》中写美丽贤淑的女子让人醒来睡去都想追求的句子是“,”。
4.《诗经•关雎》中写美丽贤淑的女子让人思念,教人翻来覆去难以入睡的句子是“,”。
5.《诗经•关雎》中写男子奏起琴瑟来亲近美丽贤淑的女子的句子是“,”。
6.《诗经•关雎》中写男子敲起钟鼓来取悦美丽贤淑的女子的句子是“,”。
观沧海曹操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译文东行登上碣石山,来感悟大海。
海水多么宽阔浩荡,山岛高高地挺立在海边。
树木和百草一丛一丛的,十分繁茂。
秋风吹动树木发出悲凉的声音,海中翻腾着巨大的波浪。
太阳和月亮的运行,好像是从这浩瀚的海洋中出发的。
银河星光灿烂,好像是从这浩淼的海洋中产生出来的。
2018年语文中考古诗文名句默写专题练习(含答案)
古诗文名句默写(一)《关雎》1•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2•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3.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4•描写小伙子见到一位漂亮的姑娘,从而引起爱慕的感情和求婚的愿望的句子是: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5.描写小伙子因朝思暮想而寝食不安的苦恋情形的句子是: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6.《关雎》中以“悠哉悠哉,辗转反侧”将主人公长夜无眠、思绪万千以至难耐的相思之苦,形象深刻地表现出来。
(二)《蒹葭》1.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2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3.蒹葭萋萋,白露未晞。
4.《蒹葭》中展现一幅萧瑟冷落的秋景,给全诗笼罩了一层凄清落寞情调的句子是:“兼葭苍苍,白露为霜。
”5.《诗经》中有许多脍炙人口的描写男女爱情的名篇佳作,如《蒹葭》一诗,全诗通过“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的重唱复沓,描写了恋人间追求爱情的艰辛与漫长。
(三)《观沧海》曹操1.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2.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3.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4.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5.诗中描写诗人的奇特想象,反映作者博大襟怀和豪迈气概的诗句是:日. 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6.曹操在《观沧海》里引吭高歌“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抒发了统一中原建功立业的宏伟抱负(四)《饮酒(其五)》陶渊明1.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2•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3.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4.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5.(2016 •陕西)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6.陶渊明在《饮酒》中表现自己俯仰之间悠然自得,与自然融为一体的诗句是: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7.陶渊明《饮酒(其五)》中用问答形式表明内心清净便能远离喧嚣之意的句子是: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五)《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1.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2.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3.诗中体现了与朋友离别的凄凉情绪的句子是: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2018年江苏省中考语文真题考点解析--古诗词鉴赏
2018年江苏省中考语文真题考点解析--古诗词鉴赏【一、2018年江苏省常州市中考】4.阅读唐朝诗人张旭的绝句,完成填空与简答。
(3分)隐隐飞桥隔野烟,石矶西畔问渔船。
桃花尽日随流水,洞在清溪何处边?【注释】石矶:河流中露出的石堆。
(1)这是借用东晋_ 的《桃花源记》意境而写的一首诗,我给这首诗拟定的题目是【答案】4. (1)陶渊明《桃花溪》【解析】试题分析:此题考查记文学常识,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桃花源记》是东晋文学家陶渊明的代表作之一,是《桃花源诗》的序言,选自《陶渊明集》。
此文借武陵渔人行踪这一线索,把现实和理想境界联系起来,通过对桃花源的安宁和乐、自由平等生活的描绘,表现了作者追求美好生活的理想和对当时的现实生活不满。
《桃花溪》是唐代书法家、诗人张旭借陶渊明《桃花源记》的意境而创作的写景诗。
此诗通过描写桃花溪幽美的景色和作者对渔人的询问,抒写一种向往世外桃源,追求美好生活的心情。
诗由远外落笔,写山谷深幽,迷离恍惚,隔烟朦胧,其境若仙;然后镜头移近,写桃花流水,渔舟轻泛,问讯渔人,寻找桃源。
全诗构思婉曲,情韵悠长,创造了一个饶有画意、充满情趣的幽深境界。
这是借陶潜《桃花源记》的意境而写的写景诗,创作于唐玄宗天宝年间。
此时唐朝已经由繁盛走向衰败。
张旭写这首诗时的心境颇似陶渊明写《桃花源记》的心境。
清代《唐诗三百首》的编选者蘅塘退士(孙洙)评论这首诗说:“四句抵得上一篇《桃花源记》。
”【白话译文】一座高桥隔着云烟出现,在岩石的西畔询问渔船。
桃花整天随着流水流淌,桃源洞口在清溪的哪边?【考点解析】有关桃花源的诗句美好理想寄桃源,黄发垂髫享太平。
穷源易访桃源境入世难为世外人赞桃源和平宁静怜俗世狡诈贪婪最佳答案美好理想寄桃源,黄发垂髫享太平赞桃源和平宁静,怜俗世狡诈贪婪缘溪忘路行,芳草落英幽古境;取道规筹去,青山流水逝鸿泥。
穷源易访桃源境,入世难为世外人世外桃园终难觅人间仙境不复临上联:山重水复疑无路其实别有洞天下联:柳暗花明又一村果真神仙人家横批:化外遗民《桃花源诗》——晋·陶渊明嬴氏乱天纪,贤者避其世。
2018年浙江省中考语文真题考点解析--古诗词鉴赏
2018年浙江省中考语文真题考点解析--古诗词鉴赏【禁止转载】【一、2018年浙江省杭州市中考】21.阅读下面两首古诗,完成(1)(2)两小题。
(5分)夏日田园杂兴十二绝(其一)①[宋]范成大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
日长篱落无人过,惟有蜻蜓蛱②蝶飞。
春暮西园[明]高启绿池芳草满晴波,春色都从雨里过。
知是人家花落尽,菜畦今日蝶来多。
【注】①本诗描写的是江南农历四月农忙时节的情景。
②蛱(jiá)蝶:蝴蝶。
(1)范诗通过“梅子金黄”“杏子肥”“”等词语,写出了江南农村初夏的景象;高诗中“”三字,凸显了暮春季节的特点。
(2分)【答案】(1)“菜花稀”(或“麦花雪白”)“花落尽”【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有季节性特征的意象分析能力。
题干要求填出描绘江南农村初夏景象的词语,提示性词语“梅子金黄”“杏子肥”来自范诗的第一句,答案可在第二句“麦花雪白菜花稀”中去寻找,不难看出,可以填“菜花稀”(或“麦花雪白”)。
高诗第三句“知是人家花落尽”,“花落尽”进一步说明已是暮春时节,“知”字表明“花落尽”是作者的推测,为虚写。
末句“菜畦今日蝶来多”暗点西园,诗人不因春光逝去而感伤,而是描写“蝶来多”,写出尽管春尽,但仍充满生机和盎然情趣。
暮春了,你该首先想到春花的凋谢,想赶快来几句惋叹之词,去作一番凭吊,然而,这千年的陈规旧习,高明的诗人是无心再去追逐的。
他的心里,当然也在惦念残红狼藉的花圃;而他的目光,却投向了平常无奇、司空见惯、毫不足珍的菜畦。
【考点定位】体会重要语句的含意,品味语言表达艺术。
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考点解析】描写初夏景象的诗句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杨万里《小池》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范成大《夏日田园杂兴·其七》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范成大《夏日田园杂兴·其七》歌筵畔,先安簟枕,容我醉时眠。
2018年中考语文古诗文复习《使至塞上》
2018年中考语文古诗文复习《使至塞上》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使至塞上》王维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注释]1、使至塞上:奉命出使边塞。
使:出使。
2、单车:一辆车,车辆少,这里形容轻车简从。
3、征蓬:随风远飞的枯蓬。
4、孤烟:古代边防报警时燃狼粪,“其烟直而聚,虽风吹之不散”。
或有解释为塞外多旋风,“袅烟沙而直上”。
据后人考察,大漠中实多此种旋风。
5、候骑:负责侦察、通讯的骑兵。
6、归雁:雁是候鸟,春天北飞,秋天南行,这里是指大雁北飞。
胡天:胡人的领空。
这里是指唐军占领的北方地方。
7、大漠:大沙漠,此处大约是指凉州之北的沙漠。
孤烟:赵殿成注有二解:一云古代边防报警时燃狼粪,“其烟直而聚,虽风吹之不散”。
二云塞外多旋风,“袅烟沙而直上”。
据后人有到甘肃、新疆实地考察者证实,确有旋风如“孤烟直上”。
又:孤烟也可能是唐代边防使用的平安火。
《通典》卷二一八云:“及暮,平安火不至。
”胡三省注:“《六典》:唐镇戍烽候所至,大率相去三十里,每日初夜,放烟一炬,谓之平安火。
”8、长河:指流经凉州以北沙漠的一条内陆河,这条河在唐代叫马成河,疑即今石羊河。
9、萧关:古关名,又名陇山关,故址在今宁夏固原东南。
候骑:负责侦察、通讯的骑兵。
王维出使河西并不经过萧关,此处大概是用何逊诗“候骑出萧关,追兵赴马邑”之意,非实写。
10、“单车”两句:一作“衔命辞天阙,单车欲问边”。
11、候吏:一作“候骑”。
[译文]乘单车想去慰问边关,路经的属国已过居延。
千里飞蓬也飘出汉塞,北归大雁正翱翔云天。
浩瀚沙漠中孤烟直上,无尽黄河上落日浑圆。
到萧关遇到侦候骑士,告诉我都护已在燕然。
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
重庆市2018年中考语文总复习第二部分古诗文积累与阅读专题二文言文阅读第3篇孟子三则一鱼我所欲也练习册
专题二 2018文言文阅读猜押训练猜押训练2 《鱼我所欲也》①鱼,我所欲也;[1]熊掌,亦我所欲也。
[2]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生,亦我所欲也;[3]义,亦我所欲也。
[4]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5]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
[6]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7]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8]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9]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
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②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
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10]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注】[1][3]鄂版教材为逗号;[2][4][9]鄂版教材为分号;[5][6][10]鄂版教材此处另起一段;[7][8]鄂版教材此处有逗号。
一、(2017南开中学半期考试)阅读《鱼我所欲也》,完成1~4题。
(15分)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
(4分)(1)故患有所不辟.也( 通“避”,躲避 )(2)蹴.尔而与之( 用脚踢(践踏) )(3)万钟于我何加.焉( 益处,好处 )(4)是亦不可以已.乎( 停止,放弃(止,罢休) )2.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4分)(1)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由此可见,他们所喜爱的有比生命更宝贵的东西(那就是“义”),他们所厌恶的,有比死亡更严重的东西(那就是“不义”)。
(2)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
以前(有人)宁肯死也不愿接受,现在(有人)为了妻妾的侍奉却接受了它。
3.下面对选文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3分)( A )A.本文开篇运用对比,将“鱼”与“生”对比,将“熊掌”与“义”对比,用“舍鱼取熊掌”引出“舍生取义”的论点。
2018年中考语文考试之古诗文必考题【送东阳马生序】.doc
2018年中考语文考试之古诗文必考题【送东阳马生
序】
古诗文是中考语文考试必考的内容,考前大家要对学过的古诗文知识点一一进行回顾,为了帮助大家记忆这些古诗文知识点,下面为大家带来2018年中考语文考试之古诗文必考题【送东阳马生序】,希望大家能够认真阅读。
《送东阳马生序》
1、《送东阳马生序》中,点明作者写作此文的原因的语句是:其将归见其亲也,余故道为学之难以告之。
2、人们愿意借书给自己,那时因为作者很守信,这些句子是: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
3、表现作者在寒冬腊月中勤学品质的句子是: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
4、表现作者向乡之先达谦恭、虚心地求学的句子是: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
5、作者回忆从师经历中感叹岁月艰辛的句子是: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
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6、表达作者求学的经历中苦中有乐的句子是: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2018年中考语文考试之古诗文必考题【送东阳马生序】是为大家带
来的,希望大家好好记忆上面的文言文知识点,这样大家就能轻松应对古诗文考试题型。
2018年中考语文专题复习 古诗文阅读篇 词类活用、古今词义不同 新人教版
古诗文阅读篇:词类活用、古今词义不同综合练习(答题时间:35分钟)一、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古今意义。
1.又何间焉(《xx刿论战》).2.肉食者鄙(《xx刿论战》).3.牺牲xx(《xx刿论战》)..4.xx之属也(《xx刿论战》).5.xx狱(《xx刿论战》).6.可以一战(《xx刿论战》)..7.虽不能察,必以情。
(《xx刿论战》).8.一鼓作气,再而衰(《xx刿论战》).9.诚宜开张圣听(《出师表》)..10.引喻失义(《出师表》).11.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出师表》)..12.不宜异同(《出师表》)..13.先帝不以臣卑鄙(《出师表》)..14.由是感激(《出师表》)..15.当奖率三军(《出师表》).16.此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出师表》)..17.临表涕零(《出师表》).18.今齐地方千里..19.宫妇左右莫不私王..20.xx讽xxxx二、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
1.鞭数十.2.果然鹤也.3.天雨墙坏.4.不能名其一处.5.xx谪守xx.6.朝服衣冠.7.峨冠而多髯者..8.此中人语云.9.置人所罾鱼腹中.10.夜篝11.虽乘奔.御风12.xx.尸百万,流.血千里13.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14.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15.温故.而知新.16.此皆良实17.父异.焉18.邑人奇.之19.凄.神寒骨20.xx.益清古诗文阅读篇:词类活用、古今词义不同综合练习参考答案一、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古今意义。
1.又何间焉(《xx刿论战》).间:(古:参与。
今:隔开,不连接;中间,空间,或时间。
)2.肉食者鄙(《xx刿论战》).鄙:(古:鄙陋,这里指目光短浅。
今:轻视,看不起。
)3.牺牲xx(《xx刿论战》)..牺牲:(古:指祭祀用的猪、牛、羊等。
今:为正义事业舍弃生命,引申为舍弃某种利益,也指损害一方的利益。
2018年中考语文课外古诗词复习:从军行
①南园:昌谷南园为李贺读书处。②关山五十州:指当时 藩镇割据、中央不能掌管的地区。③凌烟阁:在长安。唐 太宗贞观十七年画开国功臣二十四人像放于凌烟阁内。 问题:诗歌最后两句表现作者什么情感?
后两句运用反问的修辞手法,请君到凌烟阁上 去看看,那些功臣中封过万户侯的,有哪一个是书 生呢?抒发了为国出力 、建立功业的豪情壮志 。
尾联运用什么手法,表现作者怎样的情感? 直抒胸臆的抒情方式,写作者宁愿当一个军队 中的低级军官,也不愿当一个书生。抒发建功 立业,报效国家的豪情壮志。
总结:“尚武”的社会风气 ,贯穿唐王朝始终, 文人普遍投笔从戎,赴边求功。 杨炯的《从军行》以及很多其他的诗歌都反映 了文人这一心态。
拓展阅读
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
从 军 行
解题
《从军行》即从军歌,是乐府旧题, 这类诗大多描写边疆军事生活。标题有的 加上“歌”“引”“曲”“吟”“歌行” 等,都属于乐府诗。
作者简介 杨炯(650-?),华阴(现在陕西华阴)人, 排行七。显庆四年(659)举神童,五年待制弘 文馆,上元三年(676)补校书郎,天授元年 (690)与宋之问同直习艺馆。后为婺州盈川县 令,世称杨盈川。与王勃、卢照邻、骆宾王并称 “初唐四杰”。擅长五言律诗,语言精丽严整, 风格警劲弘放。有《盈川集》十卷,《全唐诗》 存诗一卷等作品传世。
赏析全诗: 1.全诗写了哪几个场面?
来犯,出征,围城,苦战
来犯
夸张
军情紧急
出征
借代
出师庄严
围城
唐军神速
第三联从什么角度描写了怎样的画面?
第三联从视听两个角度,描写了两军交锋的战斗 场面。漫天大雪,纷纷飘下,军旗上画着的青龙 白虎之类的图案,黯淡模糊,看不清了;北风呼 啸,战鼓雷鸣,各种声响混杂在一起,回荡在边 地沙场之上。 苦战 烘托 悲壮激烈 (听觉/视觉)
2018中考语文古诗文默写必考题:《观沧海》
2018中考语文古诗文默写必考题:《观沧海》
《观沧海》(曹操)
1.《观沧海》中,最能表达作者博大胸襟的句子是: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2.《观沧海》一诗中,描写草木景色的句子是:树木从生,百草丰茂。
3.《观沧海》一诗中写大海水波动荡,山岛高耸突兀的句子是: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4.《观沧海》一诗中对景物作总写的句子是: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5.《观沧海》一诗中详细写诗人见到的景象的句子是:树木从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
洪波涌起。
6.《观沧海》一诗中描写诗人想象中的景象的句子是: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7.《观沧海》一诗的主要表达方式是描写,但是也有两句诗是叙事的,这两句诗是: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人教通用)2018年中考语文专题复习突破训练古诗文阅读与积累专题六古诗词鉴赏
专题六古诗词鉴赏1.1入若耶溪« 戦轻舟缶何疾•巳到云林境°起坐直吟阖”动擢山水筋3岩中响白寡*溪里言祢静。
事事令人幽*停挠向余景。
1.下列对诗耽内容理解用正佛的一项足( }乩肯联叙写诗人乘看小黠进人若耶谍•一会儿就到了云林境内°乩池联善力描写诗人沿着若耶溪步行山中*调看龟鸟抑山林倒影的情形.(:・尼联描骂了一福…束淡滦的尤辉洒落在纬碧澄沾的溪水丄.诗人停桨驻足的网面。
山全诗抒写『若耶溪水色的沾澈利环境的沾幽•诧现r与大自级契合的意輕势N下列对诗歌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悬( )A.tfflKffi-轻尖何疾u已到”等宇眼传达出诗人肉行迅疾的欢快,惊喜之情° 山颔联丄翌写动罩,借阻鸟、山尔和诗人自己营适岀一种空灵的境界徉匚颈联以占音反时蹴静•寄托了诗人喜消庆浊、好静恶闹的悄怀乜"全诗诰肯风格淸幽激越.与诗人的《黄鹤隆》一诗有异曲同丨之込2.2积雨辅川庄作王滩柚雨空牀炯火迟S產藝列炊泰51仙东舊忙漠漢贰田飞台鸯」月阴夏木爭黄禹。
山中寸挣观甸堆,松下洽需折謀奠。
野老与人争席奥*海鸥何事也相讎芷°【注释】①烟火迟:因久雨林野润暹,故烟丸圾升。
②藜(心;一年生草卡植物,堰叶可食。
③泰(曲心):祥物名,吉苛为主價°④谊东普(可):给在耒边田星干活的人送饭©⑤诲鸥何事更相疑;典出《列子・黄帯龍九海上有人与鸥鸟相亲近+互不猜疑。
一夭*父栾要这个人把海宵捉回家耒•可当他来到海滨时•海範却飞得远远的。
心忒不正破坏了也和诲叫的李密关系。
这里借海同时人爭。
I .下列对诗歌内容理懈不正确的一项是()扎肖联写FT]家*展规了一系列人物的活动画SJL秩存井燃而寓有工活气息。
阮掘联中厂漠漠「呂容木田分布之广广附阴”形容夏木之茂密撫U畝联垢诗人独处空山關寂的松林之中.观木槿而悟人比之短軒.采赛葵以供淸斋盍直Q D尾联说古人早已去心机绝俗念占I比无争,免除尘世烦恼■悠悠然况辭于山林之乐,可惜自己尚未做到°2.下列对诗歌的賞析不止确的一项是()人首联的一什迟"字、不仅把阴甫天的炊烟写得十分戊切传神•也透露了诗人阖散安逸的心境。
2018中考语文知识点总结:古诗古词部分
2018中考语文知识点总结:古诗古词部分古诗古词部分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选自《岑参集》,《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选自《岑嘉州集》.王勃,字子安,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并称”四杰”,《送杜少府之任蜀州》选自《王子安集》.李白,字太白,《秋浦歌》,《黄河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望天门山》,《月下独酌》选自《李太白全集》.杜甫,字子美,祖籍襄阳人,唐代诗人.代表作《江南逢李龟年》,《石壕吏》,《登楼》《春夜喜雨》,《羌村三首》选自《杜工部集》.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诗人,他的讽喻诗有《秦中吟》,《新乐府》.《卖炭翁》,《钱塘湖春行》,《望月有感》选自《白氏长庆集》,是《新乐府》的一首.王昌龄,唐代江宁人(今南京)人,唐代诗人.代表作《出塞》选自《全唐诗》,《芙蓉楼送辛渐》选自《王昌龄集》.孟浩然,唐代襄阳人,孟浩然和王维是山水田园诗人.代表作《过故人庄》选自《孟襄阳集》,《望洞庭湖赠张丞相》选自《孟浩然集》.王维,《宋元二使安西》(又名《谓城曲》)选自《王右丞集》.杜牧,字牧之,《江南春》选自《樊川诗集》.陆游,字务关,号放翁《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选自《陆游集》.《敕勒歌》选自宋朝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杂歌谣辞》.《木兰诗》,《陌上桑》选自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君子于役》选自《诗经?王风》,《蒹葭》选自《诗经?秦凤》.《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惜诵》选自《九章》,作者屈原,我国古代伟大的诗人,代表作《离骚》,《天问》,《九章》.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惠崇〈春江晚景〉》选自《苏轼诗集》,《水调歌头明月及时有》选自《东坡乐府》,《江城子迷州出猎》,《浣溪沙》选自《东坡全集》.辛弃疾,字幼安,号稼轩,《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选自《稼轩长短句集》.李清照,号易安居士.代表作《如梦令》选自《漱玉词》以及《武陵春》.。
2018中考古诗词背诵默写复习方法
古诗文默写
在试卷中占多少分?
8分
古诗文专项复习之
古诗文默写古诗文默写题的题型 及解题方法。 2、掌握几种强化记忆的方法,提高记忆效 率。 3、加强对书写重要性的认识,掌握规范书 写的基本要求。
一、 满分攻略一——备考“三知”
1、熟知考试内容
考纲要求:准确默写新课标推荐背诵 的优秀古诗文的句、段、篇。
总体默写内容: (1)40首古诗词。 (2)21篇文言文中的重点段落 和名言警句。
中考说明中语文必考古诗文(59篇)
一、21篇文言文
1、论语十二章 2、曹刿论战 3、孟子三则(鱼我所欲也;得道多助;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4、庄子两则 5、 礼记一则(虽有佳肴) 6、墨子一则(公输) 7、邹忌讽齐王纳谏 8、出师表 9、桃花源记 10、答谢中中书 11、三峡 12、马 说 13、陋室铭 14、小石潭记 15、岳阳楼记 16、醉翁亭记 17、爱莲说 18、记承天寺 夜游 19、送东阳马生序 20、湖心亭看雪 21、河中石兽
答案: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3、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名篇。 (8分)
真题再现
(1)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上句或下句。(任选其中6句) 落英缤纷 ①芳草鲜美,_____________ 。(陶渊明《桃花源记》) 大漠孤烟直 ,长河落日圆。 (王维《使至塞上》) ②____________ ③ ______________ ,一览众山小。 (杜甫《望岳》) 会当凌绝顶 ④______________ 沉舟侧畔千帆过 , 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酬乐天---见赠》 夜泊秦淮近酒家 ⑤ 烟笼寒水月笼沙 , ______________。 (杜牧《泊秦淮》) ⑥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______________。(李煜《相见欢》 ⑦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 _______________ (《渔家傲秋思》) 将军白发征夫泪 ⑧ ___________________ ,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庭下如积水空明 (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2)默写李白的《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答案: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 随风直到夜郎西。
2018年中考必背古诗词文60首原文及理解背诵测试(附答案)
2018中考必背古诗词文60篇【七上】1.《论语》十二章子曰:“学而时习之,有朋自远方来,,不亦君子乎”(《学而》)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学而》)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为政》)子曰:“,可以为师矣。
”(《为政》)子曰:“,思而不学则殆。
”(《为政》)子曰:“贤哉,回也!,,在陋巷,,回也不改其乐。
贤哉,回也!”《雍也》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雍也》子曰:“饭疏食饮水,,乐亦在其中矣。
,于我如浮云。
”《述而》子曰:“三人行,。
,其不善者而改之。
”(《述而》)子在川上曰:“,。
”《子罕》子曰:“三军可夺帅也,。
”《子罕》子夏曰:“,,仁在其中矣。
”《子张》2.《礼记》一则虽有佳肴,弗食,。
虽有至道,弗学,。
是故,。
知不足,;知困,。
故曰:。
《兑命》曰:“学学办。
”其此之谓乎3.河中石兽纪昀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
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
,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
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
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
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
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niè)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
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
,固颠;,不更颠乎”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
然则天下之事,,,4.观沧海曹操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洪波涌起。
,若出其中;,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5.次北固山下王湾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
,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
6.钱塘湖春行白居易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
,。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7.天净沙•秋思马致远,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
8.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闻到龙标过五溪。
2018年全国各省市中考语文复习汇总古诗词默写
2018年全国各省市中考语文复习汇总古诗词默写【2016·甘肃兰州】默写。
(1)何当共剪西窗烛,_________________?(李商隐《夜雨寄北》)(2)_________________?满眼风光北固。
(辛弃疾《南乡子》)(3)山河破碎风飘絮,_________________。
(文天祥《过零丁洋》)(4)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曹刿论战》)(5)《木兰诗》中概括战争旷日持久,战斗激烈悲壮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却话巴山夜雨时(2)何处神州(3)身世浮沉雨打萍(4)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5)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解析】:此题考查对课内古诗文中重点句子的默写。
(1)—(4)根据上下句填写上句或续写下句,注意不能漏字、多字、错字,要做到准确无误,(5)理解性填空。
要对《木兰诗》的内容有透彻的了解,在基本记忆的基础之上,进行理解性的默写。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意思是说:将军和壮士们经历了很长时间很多次大大小的战斗,有的牺牲了,有的胜利归来”,故此句概括了“战争旷日持久,战斗激烈悲壮”。
本题中“鄙”为难写字,“州”易误写为“洲”,“萍”易误写为“苹”。
【2016·甘肃武威、白银、平凉、张掖】古诗文填空。
(1),而无车马喧。
(陶渊明《饮酒》)(2),望峰息心;,窥谷忘反。
(吴均《与朱元思书》)(3)诗人们大都离不开酒,李清照借酒怡情,“常记溪亭日暮,”;李白借酒消愁,“抽刀断水水更流,”;岑参用酒饯行,“,胡琴琵琶与羌笛”。
(4)王维《使至塞上》中以“征蓬”“归雁”自比,写飘零之感的句子是“,”。
【答案】(1)结庐在人境(2)鸢飞戾天者经纶世务者(3)沉醉不知归路举杯消愁愁更愁中军置酒饮归客(4)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解析】此题考查古代诗文名句的理解和积累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年中考古诗词总复习
2018年中考古诗词总复习资料
1、《关雎》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
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2、《饮酒》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3、《次北固山下》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4、《黄鹤楼》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5、《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杜甫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9、《夜雨寄北》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10、《无题》李商隐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11、《相见欢》李煜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
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
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12、《登飞来峰》王安石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13、《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14、《水调歌头》苏轼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15、《游山西村》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16、《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辛弃疾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
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
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
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
生子当如孙仲谋。
《十五从军征》
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
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遥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
”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
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
舂谷持作饭,采葵持作羹。
羹饭一时熟,不知贻阿谁。
出门东向看,泪落沾我衣。
《木兰诗》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
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
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
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
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
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
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
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
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
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
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
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卖炭翁》白居易
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
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
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
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
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
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
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
半匹红绡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渔家傲》李清照
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
仿佛梦魂归帝所。
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
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
九万里风鹏正举。
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满江红》秋瑾
小住京华,早又是,中秋佳节。
为篱下,黄花开遍,秋容如拭。
四面歌残终破楚,八年风味徒思浙。
苦将侬,强派作蛾眉,殊未屑!
身不得,男儿列。
心却比,男儿烈!
算平生肝胆,因人常热。
俗子胸襟谁识我?英雄末路当磨折。
莽红尘,何处觅知音?青衫湿!
《论语十二章》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为政》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为政》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为政》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贤哉,回也!”《雍也》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雍也》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述而》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述而》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子罕》
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子罕》
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子张》
文言文名句
1、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
《曹刿论战》
2、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
义者也。
《孟子》
3、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
4、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
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5、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孟子》
6、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庄子》
7、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礼记》
8、教学相长《礼记》
9、“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
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
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邹忌讽齐王纳谏》
群臣进谏,门庭若市
10、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
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出师表》
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11、《答谢中书书》陶弘景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实是欲界之仙都。
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12、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三峡》
13、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
根本原因: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直接原因: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
《马说》14、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陋室铭》
15、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
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小石潭记》
16、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岳阳楼记》
17、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醉翁亭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