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核心业务系统总体设计

合集下载

新一代核心银行系统建设工程阶段性工作介绍-投资理财

新一代核心银行系统建设工程阶段性工作介绍-投资理财

新一代核心银行系统建设工程阶段性工作介绍-投资理财一、工程背景和目标核心银行系统是银行基础架构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金融业务的支撑和运营管理的功能。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金融行业的深度融合,旧有的核心银行系统已经无法适应日益复杂、多样化的业务需求。

因此,新一代核心银行系统建设工程的目标是通过引入先进的技术和理念,重新设计和构建一个更加高效、灵活、可扩展的系统,以提升银行的核心竞争力和业务发展能力。

二、工程内容1.需求调研与分析:对当前银行业务的需求进行全面调研和分析,包括系统功能要求、接口需求、安全性要求等,为后续的系统设计和开发提供依据。

2.架构设计与规划:根据需求分析结果,对新一代核心银行系统的总体架构进行设计和规划,包括系统模块划分、数据库设计、技术选型等。

3.系统开发与集成:根据架构设计,开展系统的详细设计和程序开发工作,同时进行系统集成和测试,确保各个模块之间的协同工作和系统的整体性能。

4.数据迁移与准备:将旧有的核心银行系统中的客户数据、业务数据等迁移到新系统中,并进行数据清洗、转换和验证,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5.系统部署与运维:对新系统进行部署和配置,并进行性能测试和安全评估,确保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同时,建立完善的运维体系,确保系统的稳定运行和及时故障处理。

6.培训与支持:针对新系统的用户,开展系统培训和支持工作,包括系统功能的介绍、操作流程的指导、故障排除等,提高用户的使用效率和满意度。

三、工程进展和成果截至目前,新一代核心银行系统建设工程已经完成了需求调研和分析阶段,对银行业务的各个方面进行了深入了解,并确定了系统的大致功能和性能要求。

同时,架构设计和规划阶段也已经完成了初步的工作,确定了系统的总体架构和技术选型。

下一步,将着手进行系统的详细设计和程序开发工作,同时进行数据迁移和准备工作,确保各项工作按照计划有序进行。

预计在下半年完成系统开发和集成工作,并进行系统的部署和运维。

新一代银行核心业务系统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新一代银行核心业务系统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企业目标:提高长亮科技银行 IT 建设的整体方案开发能力,使该公司成为我 国知名的银行整体方案提供商和咨询商之一。
6
深圳市长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第二章 市场需求
2.1 市场预测 2.1.1 中国银行业的发展趋势
设置。 功能强大、灵活而完全参数化配置的产品定制工厂支持银行的业务创新:参
数化为基础的设计,支持弹性利率结构、产品期限、费用定价等功能。 内部产品与对外产品的分离,内部产品注重于银行的业务和账务等处理,外
部产品面向不同客户群定制,从而能够提供针对客户具体需要的服务。 整合多渠道的业务办理能力:全面整合网上银行、手机银行、电话银行、自
第四章 项目投资概算 ................................................................................................ 14 第五章 经济分析 ...................................................................................................... 15 第六章 风险分析 ........................................................................................................ 16
2
深圳市长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第一章 总说明
1.1 项目名称 新一代银行核心业务系统项目(新)
1.2 内容及公司介绍 中国银行业是国内 IT 系统建设的排头兵,信息技术在银行业得到了最广泛和
最深入的应用,“核心业务系统”作为银行业务的心脏,是银行 IT 系统的最关键 应用。随着我国金融业的全面开放,随着互联网金融的蓬勃兴起,国家金融信息 安全战略的明确要求,必然对银行的核心竞争力提出更高要求。对于银行而言, 全面打造融合互联网金融业务需要、满足国家对金融信息安全需要的更可靠、更 高效、更安全、更灵活的银行核心业务系统,是提高核心竞争力的一个重要保证。

三大银行(工行、建行、农行)新IT架构总览

三大银行(工行、建行、农行)新IT架构总览

三⼤银⾏(⼯⾏、建⾏、农⾏)新IT架构总览企业上三板,三板企业再融资->请找“三板车” ⼀、中国建设银⾏ 建设银⾏数据中⼼在“新⼀代”核⼼系统、“两地三中⼼”基础设施建设中,进⾏了⼀系列技术架构创新,提⾼了系统吞吐能⼒和资源供给效率,提升了系统可靠性,⼤⼤增强了数据中⼼风险防范⽔平。

以电⼦渠道为例,业务量从2012年每⽉21 亿笔增加到2016年179亿笔,年均增长72%。

2016年“双⼗⼀”的核⼼业务系统交易峰值接近8000 笔/秒,较2015年增长81%,所有系统均顺利应对业务⾼峰,充分验证了建⾏新⼀代系统架构的健壮性。

1、融合架构:主机平台分布式开放平台 核⼼账务系统,部署在主机平台上 主机平台可⽤性⾼,运⾏稳定,适合作为银⾏核⼼系统运⾏平台,但也存在风险集中、处理能⼒瓶颈、敏捷性不够、价格昂贵等不⾜。

主机资源⽤于核⼼账务系统,利⽤开放平台处理查询业务或者普通维护性交为了更好地利⽤主机资源,建设银⾏提出“主机开放”的融合架构,确保“好钢⽤在⼑刃上”。

查询系统,部署在分布式平台上 查询系统包括:个⼈客户综合积分、贷记卡管理、客户信息查询、对公/对私存款查询、客户渠道。

⽬前各类查询交易总计下移⽇均交易量1.4亿笔,节省主机资源2.6万MIPS,相当于8.22亿元。

查询系统与账务系统分离,既分散了系统风险,⼜提⾼了并发处理能⼒。

最近三年在实际业务量年均增长32% 的情况下,主机MIPS资源零增长,取得了节省投资的良好效果。

在分布式开放平台上,X86服务器替代⼩型机 在开放平台的选择上,由于同等计算能⼒的X86服务器价格只有⼩型机的1/20,所以⾸先在新⼀代架构的应⽤(AP)层中⼤量采⽤X86服务器替代⼩型机,随着替代技术逐步成熟,继续提⾼在数据库(DB)层使⽤X86服务器的⽐例,进⼀步减少⼩型机的数量。

⾃新⼀代实施以来,应⽤层和数据库层部署的X86服务器替代⼩型机已累计节省12.2亿元。

商业银行核心系统优化方案建议书

商业银行核心系统优化方案建议书

商业银行核心系统优化方案建议书目录1.概述 (3)1.1.银行业务状况 (3)1.2.未来规划 (3)1.3.信息技术现状和需求 (4)1.4.面临的问题 (5)1.5.确立信息技术服务外包的策略 (5)2.银行新一代核心业务系统介绍 (6)2.1.1.系统架构优化建议 (6)3.实施方案 (18)1.概述1.1.银行业务状况XX银行(以下简称“银行”)是中国银行XX分行全资附属公司,是一家在中国注册的外资银行,于1985年在珠海开业。

主要经营业务包括:外汇存款/贷款/票据贴现、经批准的外汇投资、外汇汇款、外汇担保、进出口结算、自营和代客户买卖外汇、代理外币及外汇票据兑换、代理外币信用卡提款、保管箱业务、资信调查和咨询。

由于中国银行进行股份制改革,拟将银行股份悉数转让,银行未来将会以股份制商业银行的模式进行运作。

在信息技术支持方面,目前银行使用的核心业务系统是中银香港为相关内地分行开发的银行业务系统(简称BCS),由深圳信息科技(中银)有限公司提供数据中心及应用、网络维护服务。

由于与中国银行脱钩,银行急需将其业务系统全部转移到独立的数据中心,以保证日后的银行业务运作不受影响。

根据前期与银行管理层的沟通,获悉银行正在进行相关股份改革工作,希望选定一家能够提供信息技术整体服务的公司,为银行的未来业务发展提供保障。

本文介绍了外包服务的内容及某某公司的优势,提出针对银行的IT服务外包建议。

1.2.未来规划按照银行中长期的规划,在未来一年内,拟新增2~3家分支行,在五年内达到15-20家分支行。

业务方面将提供全面的银行服务,包括:增设人民币业务,开立电子渠道服务(包括:电话银行、网上银行、ATM)等。

1.3.信息技术现状和需求目前银行和其它中银香港内地分行使用同一套核心业务系统BCS,BCS功能包括:储蓄系统、定期储蓄系统、活期支票系统、兑换系统、汇款系统、总帐系统、同业系统、电话银行系统、网上银行系统、放款系统、楼宇分期、国际贸易系统、公共信息管理系统、客户信息管理系统、报表系统、前端系统、放款信息系统、虚拟银行系统。

商业银行新一代核心业务系统发展趋势及监管建议

商业银行新一代核心业务系统发展趋势及监管建议

商业银行新一代核心业务系统发展趋势及监管建议近年来,我国许多商业银行纷纷启动或筹划新一代核心业务系统建设,希望从技术上为后续的业务发展和经营转型奠定基础。

同时,很多银行为了加速与国际同业接轨的步伐,大胆引进吸收国外成熟的核心系统产品,或者在此基础上加以本土化改造。

一、商业银行新一代核心业务系统建设现状商业银行核心业务系统的发展是由我国金融业的改革发展带来的整体经济金融环境的变化和信息技术进步革新共同驱动的。

早期商业银行的主要业务为存款、贷款,此时商业银行核心业务系统建设处于电子化业务处理阶段。

随着我国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推进,传统的存贷业务不能满足商业银行发展的需求,银行业务逐步向以支付为代表的便捷金融服务方向发展,商业银行核心业务系统建设向网络化与集中化方面发展。

随着金融业发展和改革的深入,商业银行业务逐步向国际化、综合化、特色化方向发展,商业银行核心业务系统建设通常采用参数化、松耦合等方式满足产品快速创新、业务流程再造、新业务领域拓展、全面风险管理等需要。

随着银行业务发展对信息科技系统的依赖程度日益增加,我国商业银行信息科技系统的业务功能范围也从80年代初的简单电子记账,扩大到如今的账务处理、业务流程自动化、客户营销支持、报表统计分析、风险管控、外部监管、办公自动化及内部管理等内容,几乎覆盖了银行经营管理的各个方面。

而核心业务系统的定位主要是进行账务处理,提供账户管理功能和与账户相关的交易处理和批量处理功能,是支撑银行业务运营的关键,也是银行信息科技系统的核心。

近年来,为适应金融发展改革带来的机遇和挑战,为满足不断增长业务规模与不断发展变化的业务需求,我国大中型银行逐步开展核心业务系统的建设与改造工作,实现了数据全国集中,银行的安全性、流动性、盈利性在技术层面都有了比较现实、比较稳健的支撑。

1996年至2008年,中国工商银行先后完成第二代和第三代核心业务系统(NOVA)建设。

2008年中国工商银行启动第四代核心业务系统(NOVA+)建设,该系统将实现客户信息整合与共享,实现对客户星级评价和差异化服务,支持国际化和综合化发展的需要。

综合业务系统改造技术架构设计与实现

综合业务系统改造技术架构设计与实现

流程的再造,而本外币一体化主要需要对账务处理核心与批处理进行改造与优化。

而部分需求具有相似性.如债券管理系统与后督系统。

它们都不需要对综合业务系统本身进行改造。

但都需要调用综合业务系统的服务与数据。

更重要的是.在系统架构设计中不仅需要满足本次改造业务需求,还应该为今后农发行以综合业务系统为核心.包含众多外围业务系统的生产系统建设设计一个先进、合理的整体技术架构,具有一定的前瞻性。

因此本次改造的技术目标是:1.统一的模块化设计。

为各外围系统提供统一的服务接口与信息接口。

2.保持综合业务系统核心账务处理部分的完整性和稳定性.尽可能避免对核心系统改动,实现综合业务系统与各外围系统的宽耦合。

3.参数化的业务定制功能。

定制业务规则、业务权限、业务流程.实现业务的币别、凭证、会计分录、费用、额度和冲正等的控制。

4.实现新旧系统的平滑切换。

三、改造后的综合业务系统夏外围系统技术架构在综合考虑本次改造各种需求以及农发行信息化建设未来规划的基础上.项目组参照业内主流I,I'系统架构,设计了较为先进的系统整体架构(如图2),分2期分别实现账务处理、应用接入以及数据交换三个核心。

(一)账务处理核心。

即综合业务系统。

综合业务系统是全行的交易处理中心。

全行所有账务都在综合业务系统中完成.因此综合业务系统必须具有非常高的稳定性。

原综合业务系统除支持人民银综合前置本综合前置系统(以下简称综合前王)是农发行综合业务系统改造项目(一期)的“壳点”。

是以全新技术理念打造的统一的应用系统集成平台。

它“召集”外围系统并把它们嵌在统一的“插座”上。

充当外围系统与综合业务系统的总“结点”,使原综合业务系统剥离了过多功能。

系统得以瘦身化,架构得以明晰化,同时各应用系统之间的信息、通信、服务实现了大集成。

围绕综合业务系统进行外围系统搭建和功能扩展的设计理念,突出了改造后的综合业务系统作为“核心业务系统”的地位和作用。

一、平台架构综合前置平台采用最新的J2EE5技术标‘‘大插座”准进行总体设计。

构建快速、灵活的核心业务系统——访秦皇岛市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副行长赵军朝

构建快速、灵活的核心业务系统——访秦皇岛市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副行长赵军朝

规划的要求 ,为此秦皇 岛商行成立
了切切实 实效 率的提升 、服 务的提 第 三 代核 心业 务系 统 的 开发 ,在 了新核心系统项 目建设领导小组 , 升 以及核 算质 量的提升 ,秦皇 岛商 当时的技术 条件 下我们的建设理念 在全行抽调力量组成了优秀 的项 目
行在各个发 展阶段全面推进 了业 务 如下 :全行 一本 账的瘦核心体系 ,
流 程 为 基 础 的核 心 系统 已然 满 足 不
上 线 , 为我 国众 多 同类 银 行 的 i建 T
设 提 供 了经 验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鉴 。 请 您 介 绍 下
核心业务 系统是 一个高风险 的
建 设 项 目 , 做 好 选 型 工 作 极 为 关
新 一 代 核 心 业 务 系 统 建 设 的 背 景
实践 ;此外要考虑产 品的参数化 设 计 ,以及未来新产 品新业 务开发 的 成本 。最终我们确定与有2 多年核 0 心系统建设经验 的神州数码融信软 件有限公司合作开发新一代核心 系
好 处 ,这 也 促 进 了 我 们 发 展 信 息科 设 过 程 中 ,贵 行 采取 哪 些 有 效措 施 技 的信 心 。 保 障 系统 的 顺 利 上 线运 行 ? 有 哪 些
建设带给我们 的就是管理效率 的提 信息系统对业务的发展支持也表现出 的技 术 支 撑 ,实现 了秦 皇 岛 商行 升 。数据大集 中使 我们能够快速 的 不足 。 由于上一 代核 心系统 建设 的不 新 系统 建 设 的 预期 目标 ,也在 一
_ I m
在未来发碾中 泰 皇岛商 行将继续坚持 牲差 眷霞 的战略 键 通过信息技术的 不暾国新 难动豢垒岛商行综合 管理水平和金融产 s劬耨能力的提 高 努 力寒现由地方

银行新一代核心系统建设及启示

银行新一代核心系统建设及启示
2019 金融言行
表 1 农行 BoEing 四期工程建设及投产切换情况
研究 前 沿 55
繁但调用频繁的应用,迁移到开放平台。自 2015 年起,农行 开放平台新增计算资源全部采用 X86 服务器。
(三)BoEing 主要着力点及成效 BoEing 把以客户为中心、快速产品创新、改善管理能 力作为三大核心价值,旨在成为支撑、驱动农行未来发展的 基础技术平台和业务平台。 一是形成了全行统一的客户视图。此前 ABIS 以财务 核算为中心,不同的子系统分散存储着客户的基本信息和 交易信息,某种程度上形成了信息孤岛,不利于完整识别客 户。BoEing 的一个本质不同是解决了 ABIS 客户信息分散 的问题,统一了全行的客户视图,能够完整记录客户的基本 信息、资产负债信息、交易行为信息、与企业或个人的关联 关系信息等,为快速识别客户、研发个性化金融产品、提供 差异化服务奠定了基础。 二是实现了组件式的快速产品创新。BoEing 基于“产 品工厂”模式,将产品功能抽象并细分成若干组件和参数, 建立起全行统一的产品线、产品组和基础产品,可实现多种 参数配置、多级别协商定价、多维度差异化定价,快速响应 市场需求。 三是建立起全新的业务运营体系。BoEing 对交易流程 进行了整合优化,提高了柜面效率,强化了操作风险控制。 通过简化界面布局和操作,增加组合交易与跨系统交易,整 合业务凭证种类,使柜面常用的交易整合度达到 60%,实现 了一次填单、一次交易、一次密码、一次签字。
一、农行新一代核心系统—— —“蓝海工程 BoEing” (一)系统投产与建设规划 农行自主研发的新一代核心银行系统“蓝海工程” (Blue Ocean Engineering,BoEing) 于 2015 年 10 月全面切 换投产成功。该工程历时六年,分四期进行,先后完成了基 础架构、内部管理、对公业务、个人业务等模块的自主设计 和研发。 BoEing 是农行史上最大的系统建设项目,涉及所有的 业务领域、业务流程和工作岗位。农总行、各省分行、二级分

银行业务系统架构

银行业务系统架构

河南省农村信用社新一代IT系统建设方案V1.0信息科技中心二○一一年四月目录一、概述 (4)二、系统建设的基本原则 (4)三、系统建设的基本思路 (5)四、系统建设的总体目标 (5)五、系统建设实现的主要业务目标 (7)(一)适应市场发展需求,支持业务快速扩张 (7)(二)完善客户关系管理,具备差别化客户营销和服务能力 (7)(三)适应盈利模式多元化的转变 (8)(四)建设流程银行,推进经营模式转型 (8)(五)满足经营和管理有机结合的需要 (8)(六)加强渠道管理,完善电子渠道,实现多渠道整合营销 (9)六、系统建设技术架构 (9)(一)系统架构总体需求 (9)(二)整体系统架构设计 (10)(三)应用系统架构设计原则 (11)(四)应用系统架构设计 (13)(五)系统整体部署示意图 (15)(六)系统网络安全架构示意图 (16)七、新一代IT系统实施方案 (16)(一)新一代IT系统建设实施原则 (16)(二)新一代IT系统建设计划 (18)(三)一期项目建设时间安排 (19)八、一期项目建设实施内容 (19)(一)企业服务总线(ESB) (19)(二)前端综合接入平台 (19)(三)新一代核心业务系统 (20)(四)网上银行系统 (22)(五)财务管理系统 (24)(六)多维度大总账系统 (24)(七)ODS数据平台 (25)(八)企业级客户信息系统(ECIF) (25)(九)建设更完善的运维管理体系 (26)九、新一代IT系统主要系统处理能力指标测算 (26)(一)核心业务系统处理能力测算 (26)(二)应用前置系统处理能力估算 (27)(三)ODS数据库服务器 (28)(四)柜面服务器处理能力估算 (28)(五)ESB服务器处理能力估算 (28)(六)财务、总账 (29)(七)支付系统 (29)(八)ECIF系统 (29)(九)生产系统磁盘阵列容量估算 (29)(十)ODS磁盘阵列容量估算 (29)十、现有系统软硬件设施处置预案 (30)新一代IT系统建设方案一、概述新一代IT系统是为了提升我省农信社经营能力和管理水平,解决影响业务发展瓶颈,完善经营和运行风险防范体系,打造服务创新型的电子银行平台而提出的,其具有建设难度大、时间跨度长、风险比较集中等特点。

银行中间业务系统方案

银行中间业务系统方案

二000年五月目录第一章中间业务平台的产生和作用 (2)中间业务平台的产生 (2)第二章银行中间业务平台建设的必要性和要求 (3)2.1 银行建设中间业务平台的必要性 (3)2.2 银行建设中间业务平台的要求 (3)第三章银行中间业务平台总体设计 (4)3.1 中间业务平台的结构概要 (4)3.1.1 中间业务平台的基本结构 (4)3.2 银行中间业务平台设计方案 (4)3.2.1 银行中间业务平台实现原理 (5)3.2.2 华融中间业务平台实现的方法 (5)3.2.3 中间业务平台建设规模 (6)第四章银行中间业务详细设计 (7)4.1中间业务平台软、硬件系统配置方案 (7)4.1.1 中间业务平台资源需求分析 (7)4.2.1 硬件设备的配置方案 (7)4.2.2 系统软件配置方案 (8)4.3华融综合中间业务平台系统功能模块说明 (8)4.4 业务处理流程 (9)4.4.1 中间业务平台总受理流程 (9)4.4.2主要中间业务流程 (12)第五章应用软件的开发管理 (13)5.1 全面设计分步实现 (13)5.2 项目开发计划 (13)5.3 开发组织管理 (13)5.3.1 组织机构 (13)5.3.2 运作方式 (14)5.3.3 质量保证措施 (14)5.4 培训 (15)5.4.1 培训内容 (15)5.4.2 培训方式 (15)5.5 验收 (16)5.5.1 功能 (16)5.5.2 技术文档 (16)第六章售后服务与技术支持 (16)第七章投资概算 (17)第八章结束语 (17)第一章中间业务平台的产生和作用80年代以来各家专业银行的重点是通过投入大量资金进行电子化建设以提高生产效率,而到了90年代末,则转变成为客户提供最优质的服务,扩大金融行业的社会服务面的竞争。

这是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竞争压力与日俱增的结果。

今天的银行业面临着争夺客户的竞争,这是一场决定生死存亡的竞争,谁能把握客户的需要、加强与客户的联系,谁就能取得优势地位,立于不败之地。

初识银行核心业务系统

初识银行核心业务系统

初识银行核心业务系统银行业经过几个世纪的发展,到了现代社会又出现了新的挑战,例如,产品创新、吸引高净值客户、规避或降低风险等。

其中银行核心系统的建设更为突出,是银行提升竞争力的一项决定性因素,也是银行运营发展的重要基础。

那究竟银行核心系统是什么?它的起源和发展又是怎样的?国内银行系统有哪些规划?相信很多人对这些问题不是很清楚,接下来让我们一起走进银行核心系统的世界吧。

核心业务系统基本概念核心银行系统是银行信息系统中实现客户关系管理、产品与服务、业务流程、财务核算与管理、风险管控、辅助管理与决策等银行业务最核心功能的系统,是银行信息系统的基础和核心。

核心银行系统的英文名字CORE Banking System,其中CORE是Centralized Online Real-time Exchange“集中式在线实时交互”银行系统的缩写,所以,并不是字面意思的“核心”这么简单。

CORE是一套银行业务系统的解决方案,每家银行因业务战略不同解决方案也不一样。

核心系统在国内也经历着几个重大阶段的变迁,虽然与国外环境相比会有不同,但现在的核心系统与国际接轨,正在适应全球化发展。

外部环境因素的机遇与挑战与内在生存发展的需要,银行经历着一代又一代的变革,核心银行系统作为最基础的支撑、最重要的核心,提供着适应这些变革所需的必要条件。

核心业务系统发展历程(1)手工时代在没有计算机的时代,银行是怎么运作的?按照业务流程,都是手工处理帐务,人工进行核算。

所以,当有了计算机之后,就是将手工处理的工作进行电子化,这就是核心的第一个阶段。

(2)第一阶段PC单机20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之间,核心就像一个电子算盘,以PC单机系统建设。

主要是一些登记簿、原始凭证电算化的过程,使得手工操作大大地得到优化和释放。

在此期间,主要解决的问题是效率问题,即记账速度和核算效率。

当时还没有互联网,就如同手工时代每个网点单独一本帐,核心也是每个网点单独一个“电子的账本”。

银行智能化系统整体解决方案智慧银行整体建设方案

银行智能化系统整体解决方案智慧银行整体建设方案

银行智能化系统整体解决方案智慧银行整体建设方案银行智能化系统整体解决方案银行智能化系统整体建设方案银行智能化系统整体解决方案目录第1章工程概述(10)1、工程概述(10)2、设计思想(10)3、设计依据(12)4、系统设计方案(15)第2章综合布线系统(16)1、系统分析(16)1.1 系统发展概况(16)1.2 甲方需求及分析(18)1.3 系统定位(24)2、系统设计(25)2.1 项目概述(25)2.2 设计依据(25)2.3 设计原则(28)3、综合布线系统概述(30)3.1 布线系统综述(30)3.2 综合布线系统的组成(32)3.3 开放式综合布线系统的优点(33)3.4 设计方案总体描述(33)4、设计方案实施中的产品描述(41)4.1 工作区子系统产品(43)4.2 水平子系统产品(44)4.3 管理间子系统产品(45)4.4 干线子系统产品(49)4.5 设备间子系统产品(52)5、项目的系统测试、验收、试运行(53) 5.1 系统测试(53)5.2 综合布线系统验收(60)银行智能化系统整体解决方案5.3 综合布线系统试运行(65)6、综合布线系统售后维护组织计划(66) 6.1 售后服务体系(66)6.2 售后服务承诺(66)6.3 维保工作内容(67)6.4 质保承诺(67)第3章信息网络系统(69)1、项目概述(69)2、总体系统设计(69)2.2 需求分析(69)2.3 设计原则(72)3、网路架构设计(74)3.1 典型园区网网络架构(74)3.2 经济型园区网网络架构(75)3.3 本次园区网网络架构(75)4、网络方案设计(78)4.1 高可靠性设计(78)4.2 路由规划(90)4.3 IP地址和设备编码规则(94)4.4 QoS规划(96)4.5 IPV6支持(98)5、安全方案设计(105)5.1 企园区网安全方案总体设计(105) 5.2 企园区网络监管/监控(105)5.3 企园区网边界防御(110)5.4 园区网出口安全(112)6、设备介绍(114)6.1 AR2200系列企业路由器(114)6.2 Quidway? S5700系列全千兆企业网交换机(118) 6.3 Quidway? S9300系列T比特核心路由交换机(120) 银行智能化系统整体解决方案6.4 iManager U2810 (128)6.5 *****防火墙(133)第4章有线电视系统(138)1、系统概述(138)2、系统设计依据(138)3、设计原则(139)4、系统组成(139)4.1 邻频道(860MHz)有线电视系统设计原则(141) 4.2 有线电视系统(860MHz)前端设计(141)4.3 传输系统设计(860MHz)(142)4.4 机房配套设备技术要求(144)5、实施规范(144)5.1 传输介质的要求(145)5.2 前端及各放大器位置的选择(145)6、系统功能及选型(150)6.1 MW-MOD 邻频调制器(150)6.2 分支器MW-174-XH (154)6.3 分配器MW-77XH (154)6.4 放大器MW-BLE-L (154)6.5 用户终端盒MW-DT-05 (156)7、系统结构原理图(157)第5章排队叫号及窗口对讲系统(158) 1、排队叫号系统(158)1.1 系统概述(158)1.2 系统构成(158)1.3 功能要求(158)2、窗口对讲系统(158)2.1 系统概述(158)2.2 系统构成(159)2.3 功能要求(159)银行智能化系统整体解决方案3、系统概述(159)4、系统配置组成(160)5、系统特点(160)5.1 排队叫号系统特点(160)5.2 窗口对讲系统特点(163)6、设备型号(163)6.1 银行窗口对讲机SD-2006DL+ (163)6.2 十路主机LBW-10 (164)6.3 发号主机(型号:LB-81-16)(165) 6.4 主控箱(型号:LB-81-46)(167)6.5 虚拟叫号器(型号:LB-81-22)(167) 第6章视频安防监控系统(169)1、概述(169)2、设计思想与原则(169)3、设计方案(172)3.1 设计方案概述(172)3.2 前端摄像机的布点及监控区域(172) 3.3 中央控制系统(172)3.4 图像记录存储设备(172)3.5 显示设备(173)3.6 传输线缆(173)4、设备选型(173)4.1 前端设备(173)4.2 中央控制系统设备(173)4.3 图像存储设备(175)5、系统组成(175)6、系统建成后的防范能力及预期效果(175)7、系统前端主要设备参数(175)7.1 半球摄像机(175)7.2 300系列室内快球摄像机/室外快球摄像机(177)银行智能化系统整体解决方案7.3 枪机(183)7.4 WZ16集成式日夜高清子弹型摄像机(187)8、中央控制系统技术参数(191)8.1 LTC 8900系列Allegiant矩阵/控制系统-模块化(191) 8.2 海康威视DS-8116HF-S (206)8.3 监视器TCL TM29H (213)第7章入侵报警子系统(216)1、系统设计要求(216)2、主要功能要求(216)3、方案简述(218)4、设备介绍(219)4.1 DS950-CHI高性能三技术被动红外/微波探测器(219) 4.2 ISN-SM-50振动探测器(222)4.3 *****i-CHI 报警控制通讯主机(222)4.4 DSR-32C 32路继电器输出板(230)4.5 *****-CN LCD液晶编程键盘(231)4.6 DS-7436双路总线驱动器(232)4.7 DS1101i-CHI 玻璃破碎探测器(232)4.8 *****2 RS232串口模块(233)4.9 ***** 报警监控软件(235)第8章一卡通系统(239)1、系统概述(239)2、总体设计依据(239)2.1 设计依据(239)2.2 设计原则(240)3、各应用业务系统设计(245)3.1 消费系统设计(245)3.2 会议系统设计(250)3.3 门禁系统设计(251)3.4 考勤管理系统(259)银行智能化系统整体解决方案3.5 停车场管理系统(262)第9章多媒体会议系统(272)1、系统概述(272)1.2 会议室数量及类型总述(272)1.2 会议室的整体设计原则(272)2、需求分析(272)2.1 普通小型会议室设计如下子系统功能(272)2.2 视频小会议室设计如下子系统功能(272) 2.3 培训室设计如下子系统功能(273)2.4大型会议室设计如下子系统功能(273)3、设计依据及目标(274)3.1 设计依据(274)3.2 会议系统设计功能(275)3.3 会议系统预期目标(276)4、系统结构及设计准则(276)4.1 智能会议系统构成(276)4.2 数字会议系统设计准则(279)4.3 扩声系统设计准则(281)4.4 视频显示系统设计准则(287)4.5 集中控制系统设计准则(294)5、方案具体设计(298)5.1 方案设计特色(298)5.2 主要设备选型(300)第10章楼宇自控系统(344)1、系统概述(344)2、设计原则(345)3、系统设计依据(346)4、工程界面(346)4.1 建筑设备管理系统安装工程界面(346) 4.2 与电气安装工程界面(346)银行智能化系统整体解决方案5、系统硬件(347)5.1 系统的开放性要求(347)5.2 系统的开放性结构(347)5.3 现场控制器(DDC) (348)6、系统软件(351)7、系统功能(353)7.1 冷热源系统(353)7.2 热泵式溶液调湿型空气处理机组(353) 7.3 电加热空气幕(354)7.4 送排风系统(354)7.5 新风系统(354)7.6 给排水系统(355)7.7 变配电系统(356)7.8 风机盘管(356)8、楼宇自控系统特性(357)9、系统网络结构(359)9.1 网络控制引擎- NAE (361)9.2 数据管理服务器软件- ADX (364)9.3 直接数字控制器C FEC 2611 (365)9.4 输入输出点(366)10、系统管理功能(367)10.1 界面特点(367)10.2 管理功能(369)10.3 与IBMS 集成管理平台连接(377)11、系统监控内容(378)11.1 暖通空调自动化系统(378)11.2 送排风机(380)11.3 冷热交换系统(380)11.4 中央冷源系统监测(381)11.5 给排水系统监测(385)银行智能化系统整体解决方案11.6 电梯系统(385)11.7 变配电系统(385)银行智能化系统整体解决方案第1章工程概述1、工程概述济宁银行大厦智能化工程施工,建设规模:总建筑面积约为*****平方米,地下一层,地上二十层,其中裙房部分为二层,建筑总高度为86米。

企业级架构引领的新一代核心业务系统建设

企业级架构引领的新一代核心业务系统建设

以 市 场 为 导 向 ”的 战略 理 念 。在新 一代 核 心业 务 系 统 建 设 期 间 ,
模 块 化 设 计 :系统 在 各 层 内部 进 行 分 区 模 块 化 设 计 ,按
同 步 实 现 了 外 围系 统 的 整 合 或 改 造 ,新 建 了 企 业 级 数 据 仓 库 功 能 内 聚 原 则 确 定 各 模 块 的 功 能 边 界 。各 模 块 封 装 本 模 块 的
荣 获人 民 银 行 银 行 地 实 现 银 行 的 管 理 思 路 和 要 求 。 在 新 一代 核 心
科 技 发 展 奖 。
业 务 系 统 建 设 过 程 中 ,坚 持 了 以 下 总 体 设 计 原
则 :一 是 架 构 引领 。 项 目群 建 设 以 企 业 级 架 构
规 划 为 蓝 图 和 指 引 ,指 导 核 心 业 务 系 统 的 架 构
和 大 数 据 平 台 ,从 而 构 建 出 完 整 的 适 应 中信 银 行 发 展 的 企 业 功 能 为 外 部 模 块 提 供 服 务 ,确 保 跨 模 块 的 功 能 调 用 和 数 据 访
级 架 构 体 系 ,改 变 了 之 前 企 业 级 系 统 架 构 不 完 善 ,信 息 系 统 问 必 须 通 过 目标 模 块 提 供 的 服 务 完 成 ,有 效 降 低 模 块 之 间的
建 设 方 向 ,确 立 建 设 目标 ,积 极 应 对 利 率 市 场 化 、经 营 综 合 化 、
金 融 互 联 网化 的 巨 大 挑 战 ,适 时 启 动 新 一 代 核 心 业 务 系 统 建 核 心 业 务 系 统 设 计 特 点
设 ,对 外 围 系统 进 行 全 面 梳 理 和 重 新 定 位 ,为 持 续 业 务 创 新 ,

银行核心业务系统总体设计说明书

银行核心业务系统总体设计说明书

四川农信综合业务网络系统总体设计说明书四川省农村信用合作社南天电脑系统有限公司2006年8月1.系统网络拓扑 (4)2.系统逻辑结构 (5)3。

数据流说明 (6)4.核心系统逻辑架构 (7)5.交易模式 (8)5.1。

通讯方式 (8)5.2.数据一致性保证 (9)5。

3。

复核交易处理 (11)5。

4。

抹帐交易处理 (12)5。

5.授权交易处理 (13)6。

机构逻辑结构 (16)6.1。

清算机构逻辑 (16)6.2。

机构的设置 (17)6。

3.机构管理层次 (17)6.4.机构核算单元上收 (18)6.5。

数据要素设计 (19)7.帐务结构与核算方式 (22)7。

1。

帐务组织结构 (22)7。

2.数据模型和帐务登记 (25)7.3.帐号结构 (29)7。

4.双边分录 (30)7。

5。

流水设置 (32)7.6。

交易处理规则 (33)8。

应用实现框架 (34)8。

1.交易开发配置流程 (34)8.2.交易服务处理过程 (36)8。

3。

应用实现规则 (37)9。

关键实现说明 (44)9。

1。

并行处理 (44)9.2.24小时处理 (47)9。

3.费用处理 (50)9。

4。

资金清算 (56)9。

5。

数据安全 (62)10。

总体需求说明 (64)10。

1.支持商业规则可配置化和业务逻辑可配置化 (64)10。

2。

全面产品管理 (68)10.3。

完整灵活的收费处理 (70)10.4。

批处理控制平台 (70)10。

5.历史数据及管理分析与核心相分离 (71)10.6.统一的外部系统API (73)10.7.前台系统先进性要求 (73)四川农信综合业务网络系统的目标是:结合四川农信具体情况,建立一套以客户为中心、账务核算统一、本外币一体化、业务、网点综合化、事中控制、支持24小时服务、支持全面产品管理、参数化、模块化设计的新一代综合业务系统.为了保证这一目标的达成,结合四川农信的新一代综合业务系统的要求,从底层开始对整个综合业务系统进行了设计和规划。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核心业务系统总体设计说明书目录§1 综述 (5)§2 系统总体结构 (6)§2.1 系统运行环境 (6)§2.2 系统网络总体架构 (7)§2.3 应用逻辑结构 (8)§3 核心系统技术结构 (9)§4 综合前置系统构架 (10)§5 系统设计总体目标 (11)§5.1 技术设计思想 (11)§5.1.1 三层结构,从面向交易过渡到面向客户、面向服务 (11)§5.1.2 全面贯彻以客户为中心的设计思想 (11)§5.1.3多渠道接入平台系统的采用 (12)§5.1.4 银行服务形式“产品化”及产品定制 (12)§5.1.5 服务模块组织“构件化”、“构件封装”及构件驱动平台 (12)§5.1.6 “引领式”操作模式、流程定制及流程再造 (13)§5.1.7 批处理控制平台,增强批处理的并发程度,缩短批处理的时间 (13)§5.1.8 标准的外部系统接口 (14)§5.2 业务设计思想 (14)§5.2.1 一体化的会计核算体系及核算主体定义 (14)§5.2.2 支持全天候“7X24小时”不间断营业 (14)§5.2.3 支持多分行,支持多级清算 (15)§5.2.4 “全功能柜员” (15)§5.2.5 客户信息集中,统一的客户授信体系,实行额度管理 (15)§5.2.6 加强了内控体系,强化柜员权限管理,完善的系统安全性和灵活的交易授权机制 (16)§5.2.7 灵活的计息模块,支持“利率市场化” (16)§5.2.8 灵活的收费模块,支持银行自主地制定收费政策 (17)§5.2.9 提供“以客为尊”的一站式服务 (17)§5.2.10 合理利用计算机优势,减轻业务人员的工作量 (17)§6 系统功能要点逻辑设计 (18)§6.1 运行平台和交易组装 (18)§6.1.1 核心交易平台的总体结构 (18)§6.1.2 核心交易平台设计要求 (18)§6.1.3 核心构件库的组成 (21)§6.1.4 构件形成及使用原则 (21)§6.1.5 交易驱动设计结构 (22)§6.1.6 交易驱动设计要求 (23)§6.1.7 交易驱动实现方法 (24)§6.2 报文接口及拆组包 (31)§6.2.1 主报文格式 (31)§6.2.2 系统拆包流程 (31)§6.2.3 系统组包流程 (31)§6.3 操作流程定制 (33)§6.3.1 操作流程定制设计构架 (33)§6.3.2 操作流程定制设计要求 (34)§6.4 分录接口设计 (35)§6.4.1 分录接口模式 (35)§6.4.2 设计准则 (35)§6.5 总账设计 (37)§6.5.1 总账设计结构 (37)§6.5.2 核心总账的处理模式 (39)§6.5.3 总账汇总口径 (40)§6.6 帐务体系 (42)§6.6.1 帐务结构 (42)§6.6.2 帐户设置 (42)§6.6.3 建立以“款项”管理为基础建立综合账务管理体系 (44)§6.6.4 内部账户体系 (45)§6.7 产品化模式 (47)§6.7.1 设计目标 (47)§6.7.2 产品分类 (47)§6.7.3 产品结构设计 (47)§6.8 7×24小时营业设计 (49)§6.8.1 不间断营业设计架构 (49)§6.8.2 7×24小时营业任务序列 (50)§6.8.3 7×24小时营业设计要求 (51)§6.9 统一冲销模式设计 (52)§6.9.1 实现方式 (52)§6.9.2 反交易的编写 (53)§6.9.3 存储过程调用 (54)§6.10 权限管理 (56)§6.10.1 设计思路概述 (56)§6.10.2 交易权限设计 (56)§6.11 复核模式设计 (64)§6.11.1 概述 (64)§6.11.2 表结构 (65)§6.11.3 记帐录入流程 (67)§6.11.4 复核流程 (67)§6.11.5 后台接口 (68)§6.11.6 复核权限控制 (69)§6.12 收费设计 (69)§6.12.1 公共收费流程 (70)§6.12.2 费用计算 (70)§6.12.3 服务收费配置 (71)§6.13 清算模式 (71)§6.13.1 清算系统结构 (71)§6.13.2 清算系统与其他各系统之间关系 (73)§6.13.3 核算模式及术语解释 (74)§6.13.4 数据结构设计 (74)§6.13.5 应用接口(ClsMainApi) (76)§6.14 批量调度 (78)§6.14.1 运行周期交易调度 (78)§6.14.2 周期交易录入 (79)§6.14.3 生成周期调度方案 (84)§6.14.4 周期调度运行 (86)§7 业务功能组件划分 (92)§7.1 100000-客户服务 (92)§7.1.1 110000-客户信息 (92)§7.1.2 120000-存款业务 (93)§7.1.3 130000-贷款业务 (97)§7.1.4 140000-结算业务 (100)§7.1.5 150000-外汇买卖 (103)§7.1.6 160000-债券业务 (103)§7.1.7 170000-银行卡业务 (105)§7.2 200000-柜台零售 (108)§7.3 300000-内部运营 (108)§7.3.1 320000-内部账管理 (108)§7.3.2 330000-现金管理 (109)§7.3.3 340000-凭证管理 (110)§7.3.4 360000-系统内资金上存借调 (111)§7.4 500000-交易工具 (112)§7.5 600000-内部管理 (114)§7.5.1 640000-机构管理 (114)§7.5.2 650000-柜员管理 (114)§7.5.3 660000-业务量管理 (115)§7.6 700000-业务咨询 (115)§7.7 800000-代理业务 (116)§1综述在全面覆盖传统银行业务的基础上,突出“金融产品”概念,银行可方便定制新的业务品种或更改业务模式;系统整合了银行的业务服务渠道,方便银行增值服务范围的扩展,在无须更改系统内核的情况下方便实现与外部系统的互联互通。

系统在深化“大集中”、“大会计”、“一本帐”、“以客户为中心”、“综合柜员制”等成熟的设计思想的基础上,建立了从“客户”、“产品”到“服务”、“渠道”的集约化经营管理模式,提供了真正的面向客户的服务模式,作到了为客户定制差别化的服务。

从而实现了银行集中经营、规范业务、个性服务、丰富渠道、减少风险、辅助决策、降低成本的目标。

系统实现原则满足了银行业务系统所要求的:先进性、实时性、可靠性、完整性、安全性、网络化、开放性、易扩展性、易维护性、易移植性。

§2系统总体结构§2.1系统运行环境●主机/操作系统HP UNIX 或IBM-RS6000 AIX●前置机/操作系统HP UNIX 或IBM-RS6000 AIX●数据库INFORMIX 或DB2●中间件CICS 或TUXIDO●网点前台PC SCOUNIX●应用数据维护服务器PC SERVER Windows2000/XP TOMCA T(或WEBSPHERE)通过IE登录访问§2.2 系统网络总体架构管理系统管理中心IDS业务机2M SDH2M SDH前置机日志审计前置机电话银行区系统§2.3应用逻辑结构§3核心系统技术结构§4综合前置系统构架Kiosk POS IC§5系统设计总体目标§5.1技术设计思想§5.1.1三层结构,从面向交易过渡到面向客户、面向服务系统设计分为三层结构:核心管理层、应用服务层和服务渠道层。

核心管理层是整个系统的数据中心,存放着客户信息数据、总帐会计数据、公用信息数据,控制信息数据等,负责会计核算、客户信息管理、授信额度管理、资金清算管理、费率管理、机构管理、库房管理和公共数据管理等;应用服务层由存款系统、贷款系统、结算系统、卡业务系统、中间业务系统、资金市场系统、外汇市场系统等应用系统组成,分别完成银行对客户的各种不同服务手段;通过多渠道接入平台系统连接着各种各样的服务渠道,包括柜员界面、客户经理界面、ATM、POS、电话银行界面、自助银行界面、网络银行界面等,是核心业务系统的客户界面,是银行柜台业务的延伸。

这样的层次结构划分,可以使得系统的数据更加集中、更加安全,使系统的核心尽可能的坚固和稳定;可以使得系统对客户的应用服务更加具有可拓展性,满足市场快速变化和银行因应增加服务品种的需要;可以使得系统支持的服务渠道更加广泛;从而达到由以前的面向交易过渡到现在的面向客户、面向服务的目标。

§5.1.2全面贯彻以客户为中心的设计思想建立具有深度和广度的关系型客户信息中心,降低银行的客户风险;为实现更高级的客户管理方式(如客户信用等级制度的建立),为实现客户分析提供了全面基础信息。

采用面向客户提供差别化服务的设计思想,根据来自客户经理的分析资料及时地给操作人员以客户关怀提示或风险预警;根据管理分析系统提供的客户等级评定接口、根据产品定价系统提供的客户优惠价格接口在核心系统中提供个性化服务及控制。

§5.1.3 多渠道接入平台系统的采用系统采用了多渠道接入平台VisionBanking MCP来完成各种终端设备(字符终端、图形终端)和自助服务设备(A TM、POS、电话银行、手机银行、自助银行、网络银行等)的接入、管理功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