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训练(含单元评价卷)语文八年级上册答案
【免费下载】基础训练含单元评价卷语文八年级上册答案
与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配套
基础训练(含单元评价卷)语文八年级上册
参考答案
课时练习部分参考答案
第一单元
1 新闻两则
第一课时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预习反馈
一、1.溃 2.签 3.督
二、1.锋利无比,不可抵挡,形容我军英勇善战。 2.已经。
三、1.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语 2.人物时间地点事件发生的原因
经过结果
四、1.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2.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从一千余华里的战线上,冲破敌阵,横渡长江。西起九江(不含),东至江阴,均是人民解放军的渡江区域。
3.第一层:(二十日夜起——已渡过三十万人):写中路军渡江的时间、地点、人数。第二层:(二十一日下午五时起——不起丝毫作用):写西路军渡江的情况,并加以评价。
第三层:(汤恩伯认为——结束):写东路军渡江情况。
感知探究
一、1.中路军首先发起渡江作战,所以先说。西路军和中路军所遇敌情一样,敌军抵抗甚为微弱,而东线敌军抵抗较为顽强,所以西路军接着中路军说。最后说东路军激战,这样文章既合情理,又可掀起高潮。 2.这篇新闻,作者很注意一层与一层之间的衔接。中路和西路,都从时间说起,中路一层开头是“二十日夜起”,西路一层开头是“二十一日下午五时起”,这样并列,层次分明,又紧相衔接。说了西路战况之后,又合起来有所议论,议论最后一句“不料正是汤恩伯到芜湖的那一天,东面防线又被我军突破了”,话题从“西面”转向“东面”,很巧妙很自然地转到了下一层。因此,全文非常流畅,一气呵成。
3.例如,“冲破”与“突破”词义有所区别,“冲破敌阵”“突破安庆、芜湖线”“东面防线又被我军突破了”,都运用得非常准确。另外,一个词往往还有程度的差别。有时需要说明程度,表达才算准确。例如,“此处敌军抵抗较为顽强”一句中的“较为”一词就十分准确。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基础试卷(含答案)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基础试卷
一、积累与运用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1) hào hàn( )的大海可以做证:为了这一梦想成真,古老的中华民族,已经等了近百年。
(2)长髯覆盖了两颊,遮住了嘴唇,遮住了皱似树皮的yǒu hēi ( )脸膛。
(3)街上行人mó jiān jiēzhǒng( ),络绎不绝。
(4)把草茎松毛择净,撕成蟹腿肉粗细的丝, 和青辣椒同炒,入口便会使你zhāng mù jié shé( )。
2.选择
(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公孙衍(yán) 傅说(yuè) 胶鬲(ɡé) 百里奚(xī)
B.万仞(rèn) 始龀(chèn) 箕畚(běn) 孀(shuānɡ)妻
C.智叟(sōu) 穷匮(kuì) 朔(suò)东彀(ɡòu)弓弩
D.诏(zhào)令驱(qū)驰介胄(zhòu) 嗟(jié)叹
(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无误的一项是( )
A.固国(国策)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泛指武器装备)之利。
B.富贵不能淫(过多),贫贱不能移(移动),威武不能屈(弯曲)。
C.寒暑易(更替)节,始一反(同“返”,往返)焉。
D.曩(先前)者霸上、棘门军,若儿戏耳,其将固(本来)可袭而虏也。
二、文学积累
(1)陶渊明在《饮酒》(其五)中采用问答形式表明内心清静就能远离喧嚣之意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杜甫在《春望》中写因战事不断,跟家人难通音信的两句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学情评估试卷 附答案 (12)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综合素质评价
(限时:120分钟满分:120分)
一、语言积累与运用(30 分)
1. 下列各句中加点字注音和加点词语书写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 在春寒料俏
....中,大家簇.(cù)拥着他,饶有兴.(xīng)味地来到这家电影院。
B. 翘.(qiáo)首企盼的人终于回来了,但他还是有些胆怯.(qiè),甚至有一
点儿窒息
..。
C. 晚上妈妈总忘不了给我擦点儿驱虫辟.(pì)邪的雄黄酒,香味缭绕
..,伴我悄.(qiǎo)然入眠。
D. 古老的文明,镌.(juān)刻在残茅断戟
....上,勇敢与忠诚也记载.(zài)在历史的每一页上。
2.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 多么宁静的世界哟,万籁俱寂
....,没有百鸟啾啾,没有树叶沙沙……
B. 今年的跨年晚会,大牌云集,节目精彩纷呈,让人张目结舌
....。
C. 写文章的最高境界是妙手偶得
....、自然天成。
D. 这片草原坦荡如砥
....,正是纵马驰骋的好去处啊!
3. 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不少粤港澳三地居民第一时间体验了大湾区‘一小时生活圈’的便捷。”
这个句子的主干是:居民体验了便捷。
B. “别在那儿偷偷笑了!”“我走了,到那边来信!”这两个句子都属于感
叹句。
C. “幻灭”“莫非”“情愿”“意图”都是动词。
D. “历史悠久、阳光明媚、前途远大、猿鸟乱鸣”这几个短语的类型不相
同。
4.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
A. 我省要全面加强森林生态文明建设,提高森林资源开发利用的效率和范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学情评估试卷 附答案 (11)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综合素质评价
[时间:150分钟满分:150 分(其中卷面书写占 5 分)]
一、语文积累与运用(35 分)
1. 默写。(10 分)
(1)《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中,指出决定战争胜负的三要素的关系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饮酒》(其五)中蕴含只要有高尚的精神境界,即使身居喧嚣扰攘的尘世也无喧嚣之
感的哲理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3)李贺在《雁门太守行》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渲
染了敌军兵临城下,我军严阵以待的紧张氛围。
(4)晏殊在《浣溪沙》一词中表达对春光逝去的惋惜,流露出对光阴流逝的无限惆怅的名
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欧阳修《采桑子》中描写船动惊禽,打破了湖面的平静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请运用积累的知识,完成(1)~(4)题。(13 分)
未长成的蝉的地下生活,至今还是个秘密。不过在它来到地面以前,地下生活所经过的时间我们是知道的,大概是四年。以后,在阳光中的歌唱只有五星期。
四年黑暗中的苦工,一个月阳光下的xiǎng 乐,这就是蝉的生活。我们不应当讨厌它那喧嚣的歌声,因为它掘土四年,现在才能够穿起漂亮的衣服,长起可与飞鸟匹敌的翅膀,沐.浴在温暖的阳光中。什么样的钹.声能响亮到足以歌 sòng 它那来之不易的霎那欢愉呢?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综合素质评价试卷附答案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综合素质评价
[时间:150分钟满分:120分]
一、积累和运用(共6小题,计17分)
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2 分)
A. 牛犊.(dú) 搀.扶(chān) 炽.红(zhì) 情不自已.(jǐ)
B. 颓.唐(tuí) 拭.干(shì) 遏.制(è) 潜.滋暗长(qiǎn)
C. 秀颀.(qí) 辟.邪(bì) 菌.子(jùn) 恹.恹欲睡(yān)
D. 鲜腴.(yǔ) 濒.临(bīn) 暮.年(mù) 张目结.舌(jié)
2. 下列词语中,汉字书写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2 分)
A. 茸毛星晨倦怠连绵不断
B. 调谢踌躇篱笆坦荡如坻
C. 马褂狼籍蹒跚不折不挠
D. 消逝琐屑开垦纵横决荡
3. 【2021·西安月考】请从所给的三个词语中,选出一个最符合语境的填写在横线上。(2 分)
(1)历史不会因时代变迁而改变,事实也不会因巧舌________(抵赖诬赖推辞)而消失,
南京大屠杀带给国人的痛永远不会被忘记。
(2)人一旦有了可以选择的空间,反而会_________________(头晕眼花目不暇接眼花缭
乱),不知道该如何取舍,因此凡事并不是“多多益善”。
4. 经典诗文默写。【在第(1)~(7)题中,任选五题;在第(8)~(10)题中,任选一题】(6 分)
(1)神龟虽寿,____________________。(曹操《龟虽寿》)
(2) ____________________,似曾相识燕归来。(晏殊《浣溪沙》)
(3) ____________________,寄身于草野。(曹植《梁甫行》)
2023-2024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检测试卷及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检测试卷
试卷满分120分
一、积累与运用(25分)
1.下列句子语序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①究其根本,离不开民众日益增长的传统文化需求和现代审美情趣。
②还得益于创作者对传统文化及传统节日的艺术结合和创新表达。
③只有让传统文化“活”起来,才能让卫视节目“走入寻常百姓家”
④河南卫视“中国节日”系列节目何以频频出圈?
⑤这不仅得益于中原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带来原创输出的文化自信。
A.①③④⑤②
B.①④②⑤③
C.④⑤②①③
D.④①⑤②③
2.下列加粗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挑衅(xìn)劫掠(lüè)惨绝人寰(yuán)
B.矢志(shǐ)国殇(shāng)无处遁形(dùn)
C.慰藉(jì)铸造(zhù)颠倒黑白(diān)
D.呓语(yì)初衷(zhōng)振聋发聩(guì)
3.12月13日是我国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为铭记日本侵华战争给中国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激励同学们为国家的发展做出贡献,学校举办了“勿忘国耻,振兴中华”主题活动,同学们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下列发言中,语言不得体的一句是()(2分)
A.学生甲: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我们难道不该牢记历史吗?
B.学生乙:我非常赞同设立国家公祭日,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我们不能忘记历史。
C.学生丙:要避免历史悲剧重演,我们还要百尺竿头,更进一步,继续增强国家实力。
D.学生丁:我们应该珍惜和平,走和平发展道路,行百里者半九十,我们丝毫不能懈怠!
4.下列各句中加粗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2分)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学情评估试卷 附答案 (12)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综合素质评价
(限时:120分钟满分:120分)
一、语言积累与运用 (40 分)
1. 阅读下面的语段,完成练习。(6分)
万盏花灯齐放,十里秦淮通明。在人们的翘.首期待中,享誉全国、美不胜收的秦淮灯会如期而至。夫子庙灯光cuǐ càn,令人目旋神迷。中华门城堡上的古代人物灯组,配合大形灯光秀,讲述着金陵往事,演yì着时代潮流。传统灯艺与现代科技的完美结合,为春节增添了浓浓的喜庆气氛.。
(1)给加点的字注音。(2分)
翘.首( ) 气氛.( )
(2)根据拼音写字词。(2分)
cuǐ càn( ) 演yì( )
(3)找出并改正语段中的错别字。(2分)
________改为________ ________改为________
2. 下列句子中的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此种情况:一方面由于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锐不可当;另一方面,这
和国民党反动派拒绝签订和平协定,有很大关系。
B. “妙!妙极了!”站在我们旁边的一名外国记者跳了起来。
C. 为了这一着,面对技术封锁,多少人殚精竭虑,青丝变白发,多少人顽
强攻关,累倒在试验场,多少人无怨无悔,默默奉献……今天,终于有
了一个圆满的结果,能不激动吗?
D. 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中国一以贯之的和平誓言,
彰显坚定的信念,磅礴的力量。
3. [2022·湖南衡阳·中考真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6分)
2022年4月24日是第七个“中国航天日”。近日,全国各地的航天开放日、知识竞赛、科普讲堂等各类线上线下活动__________。航天日期间的科普氛围显得格外浓厚,人们为我国航天事业所取得的巨大成就__________________。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单元评价检测试题(含答案)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单元评价检测试题(含答案)
第四单元单元评价检测
一、积累与运用(20分)
1.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2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水幽境清的小石潭让遭贬谪的柳宗元倍感悄怆()(),承天寺如水的月光让苏轼心胸顿时huò()然开朗;海峡那边的阿里山风光如画,堪称世之明珠;异国他乡的水城威尼斯别具mèi()力,自有神韵;这一山一水莫不使人赏心悦目,获得美的享受。
答案:qiǎochuànɡ豁魅
2.下列各组词语解释无误的一项是(2分)()
A.谛听(仔细听)教化(教育感化)
善男信女(善良诚实的人们)清洌(清澈)
B.堪称(可以称为;称得上)瑰丽(美丽的玫瑰)
魅力(很能吸引人的力量)佁然(愣住的样子)
C.斑斓(灿烂多彩)瑰宝(特别珍贵的东西)
悄怆(寂静得使人感到忧伤)俶尔(忽然)
D.山岚(高大的山峰)幽情(深远的感情)
莽莽(形容无边无际的样子)空明(清澈透明)
【解析】选C。A项中“善男信女”应为“信仰佛教的人们”,B项中“瑰丽”应为“异常美丽”,D项中“山岚”应为“山中的雾气”。
3.下面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
A.《阿里山纪行》一文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交错使用整句与散句,形成了轻松、舒展、迂曲、鲜明的节奏,富有音乐美。
B.《美丽的西双版纳》以五个小标题串起全文,截取了西双版纳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中最鲜明的片段,突出了“美丽”这一中心。
C.《记承天寺夜游》以凝练含蓄的语言,描写了如诗如画的月色,描画了一个冰清玉洁的透明世界,着实令人神往。
D.《蓝蓝的威尼斯》一文的标题中,“蓝蓝”二字,是指威尼斯的色彩。【解析】选D。“蓝蓝”不仅突出了威尼斯的色彩,也体现了作者对威尼斯的总体印象。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综合素质评价附答案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综合素质评价
(限时:120分钟满分:120分)
一、语言积累与运用 (40 分)
1. 阅读下面的两个语段,完成下面的小题。(6分)
语段一:
正值北风凛洌、寒气溯.流而上之时,孤山梅树亭亭玉立、蓬蓬勃勃,开满了密密匝.匝的花朵,梅花从树枝开到树梢,不留一点儿空隙,竟这样饱满,这般豪放和烂漫,带着狂野和自信。山间好鸟相鸣,婴婴成韵。孤山景色在唐朝已闻名暇迩,如唐朝诗人白居易便有“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的佳句。
语段二:
《富春山居图》被誉为“画中之兰亭”,是元代大画家黄公望所绘,后来此画被焚为两段,分别收藏于浙江省博物馆和台北故宫博物院。当年,
黄公望为了画好这幅画,终日奔波在富春江两岸,观察烟云变幻
..之奇,领
略江山风景之美,随时写生。扎实的生活基础,加上他晚年那炉火纯青
....的
笔墨技法,使他落笔从容。昔日,八旬老人黄公望未因等待和犹豫而禁锢
..
自己的灵魂;今天,年轻的我们,更需要摧枯拉朽
....的行动力、坚持不懈的毅力和超越自我的勇气。
(1)语段一中加点字的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 溯sù匝zā贾jiǎ
B. 溯shù匝zā贾jiǎ
C. 溯shù匝zhā贾jiǎ
D. 溯shù匝zā贾gǔ
(2)关于语段一中的错别字,下列选项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 “蓬蓬勃勃”改为“篷篷勃勃”,“婴婴成韵”改为“缨缨成韵”,“暇
迩”改为“遐迩”。
B. “凛洌”改为“凛冽”,“婴婴成韵”改为“嘤嘤成韵”,“暇迩”改为
“遐迩”。
C. “蓬蓬勃勃”改为“篷篷勃勃”,“婴婴成韵”改为“嘤嘤成韵”,“暇
八年级上册语文单元评价卷答案
八年级上册语文单元评价卷答案
【篇一: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综合测试卷含答案】
班级姓名得分
一、积累与运用。(29分)
1、阅读下面语段,按要求回答问题。(4分)
响彻云宵分)
我已歼灭及击溃一切抵抗之敌,扬中、镇江、江阴诸县的广大地区,并______江阴要塞,________长江。
a.占有牵制封锁 b.占领控制封锁 c.占领控制封闭d.占
有牵制封锁 5、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
a.小强自从告别了网吧以后,爸爸妈妈的脸上终于现出久违的笑容。
b.成熟的人考虑问题时,往往都以实际利益为出发点,并且依照经验保
守行事。
c.这家化工厂排出大量废气和噪声,严重污染了环境,周边居民纷纷打
电话向有关部门投诉。 d.这种从瑞士引进的花皮茄子,不仅价格便宜,
而且味道鲜美,深受广大消费者所喜爱。 6、下面表述的课文相关内容,正确的一项是:()(3分)
d.雨果是英国作家,他愤怒地谴责了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的罪行,表达了对被侵略、被掠夺者的巨大同情。 7、默写。(9分) 1),。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2),。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3)《长歌行》中劝勉人们珍惜青春,应及时努力的诗句:,。3)伴随着战争,产生了丰富的战争文化。请你展示:(3分) a有关战争的成语: ____(至少写一个)
b有关战争的诗句: 8、根据下面的内容,用简洁的语言拟写一个新闻标题(不超过15个字)。(2分)
据台湾媒体报道宋楚瑜率领亲民党大陆访问团于13日下午3时40
分许返抵台北。亲民党主席宋楚瑜在桃园机场发表谈话表示,亲民
党带着两岸同胞共同追求和平的愿望回到台湾。宋楚瑜说,这次访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学情评估试卷 附答案 (10)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综合素质评价
(限时:150分钟满分:120分)
一、积累和运用 (共5 小题,计17 分)
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2 分)
A. 经纶.(lún) 纤.云(qiān) 轩邈.(miǎo) 不见曦.月(xī)
B. 属.引(zhǔ) 藻荇.(xìng) 驱犊.(dú) 沿溯.阻绝(shù)
C. 燕.然(yān) 横柯.(kē) 缥.碧(piǎo) 素湍.绿潭(tuān)
D. 未寝.(qǐn) 飞漱.(shù) 绝 (xiàn) 芳草萋.萋(qī)
2. 下列词语中,汉字书写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2 分)
A. 桐庐薄暮略无阙处四时俱备
B. 襄陵征蓬重岩叠嶂沉鳞竟跃
C. 凄异泠泠负势竞上婴婴成韵
D. 蔽日东皋林寒涧肃鸢飞唳天
3. 经典诗文默写。【在(1)~(7)题中,任选五题;在(8)~(10)题中,任选一
题】(6 分)
(1)东皋薄暮望,____________________。 (王绩《野望》)
(2)晴川历历汉阳树,____________________。 (崔颢《黄鹤楼》)
(3) ____________________,此地空余黄鹤楼。 (崔颢《黄鹤楼》)
(4) ____________________,归雁入胡天。 (王维《使至塞上》)
(5)月下飞天镜,____________________。 (李白《渡荆门送别》)
(6)最爱湖东行不足,____________________。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7) ____________________,志在千里。 (曹操《龟虽寿》)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测评试卷(含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测评试卷
(含答案)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沿溯(sù)藻荇(xìng)飞漱其间(shù)与其奇者(yǔ)....
B.XXX(tuān).
C.未寝(qǐn).
D.缥碧(piǎo).XXX(XXX).竹柏(bǎi).霜旦(dàn).夕日欲颓(tuí).无与为乐(wéi).互相轩邈(miǎo).属引凄异
(zhǔ).鸢飞戾天(lì).千转不穷(zhuǎn).
2.下列对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2分)
A.鸢飞戾天者(鸟叫)不见曦月(日光,这里指太阳)..
B.至于夏水襄陵(冲上、漫上)属引凄异(延长)..
C.念无与为乐者(考虑,想到).徙倚欲XXX(徘徊)..
D.沉鳞竞跃(指水中潜游的鱼)乘奔御风(飞奔的马)..
3.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2分)
A.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B.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C.蝉则千转不穷。
D.属国过居延。
4.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2分)
A.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B.自非亭午/夜分。
C.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
D.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XXX。
5.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2分)
A.《野望》的作者是唐代诗人XXX,号东皋子。首句“东皋薄暮望”中,“东皋”即诗人自己。
B.《黄鹤楼》的作者是唐朝诗人XXX,XXX曾评价“眼前有景道不得,XXX题诗在上头”。
C.“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居延”在这里并非实指,是用来泛指辽远的边塞地区。
D.《钱塘湖春行》的作者是唐代现实主义诗人XXX,字乐天,晚年号香山居士,著有《白氏长庆集》。
基础训练(含单元评价卷)语文八年级上册答案
第一单元
1 新闻两则
第一课时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预习反馈
一、1.溃 2.签 3.督
二、1.锋利无比,不可抵挡,形容我军英勇善战。 2.已经。
三、1.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语 2.人物时间地点事件发生的原因
经过结果
四、1.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2.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从一千余华里的战线上,冲破敌阵,横渡长江。西起九江(不含),东至江阴,均是人民解放军的渡江区域。 3.第一层:(二十日夜起——已渡过三十万人):写中路军渡江的时间、地点、人数。第二层:(二十一日下午五时起——不起丝毫作用):写西路军渡江的情况,并加以评价。第三层:(汤恩伯认为——结束):写东路军渡江情况。
感知探究
一、1.中路军首先发起渡江作战,所以先说。西路军和中路军所遇敌情一样,敌军抵抗甚为微弱,而东线敌军抵抗较为顽强,所以西路军接着中路军说。最后说东路军激战,这样文章既合情理,又可掀起高潮。 2.这篇新闻,作者很注意一层与一层之间的衔接。中路和西路,都从时间说起,中路一层开头是“二十日夜起”,西路一层开头是“二十一日下午五时起”,这样并列,层次分明,又紧相衔接。说了西路战况之后,又合起来有所议论,议论最后一句“不料正是汤恩伯到芜湖的那一天,东面防线又被我军突破了”,话题从“西面”转向“东面”,很巧妙很自然地转到了下一层。因此,全文非常流畅,一气呵成。
3.例如,“冲破”与“突破”词义有所区别,“冲破敌阵”“突破安庆、芜湖线”“东面防线又被我军突破了”,都运用得非常准确。另外,一个词往往还有程度的差别。有时需要说明程度,表达才算准确。例如,“此处敌军抵抗较为顽强”一句中的“较为”一词就十分准确。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基础试卷(含答案)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基础试卷
一、积累与运用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1)(他)pán shān( )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
(2)但是它wěi àn( ),正直,朴质,严肃,也不缺乏温和。
(3)地面上的小草,它们是那样bēi wēi( ),那样柔弱。
(4)不是lián mián bú duàn( ),下起来没完,而且并不使人气闷。
2.请从所给的三个词语中,选出一个最符合语境的填写在横线上。(1)历史不会因时代变迁而改变,事实也不会因巧舌__________ (抵赖诬赖推辞)而消失,南京大屠杀带给国人的痛永远不会被忘记。(2)人一旦有了可以选择的空间,反而会______________ (头晕眼花目不暇接眼花缭乱),不知道该如何取舍,因此凡事并不是“多多益善”。
二、文学积累
(1)《与朱元思书》中与“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有异曲同工之妙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王维的《使至塞上》一诗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句描绘了奇特壮美的塞外风光,画面开阔,意境雄浑。
(3)王绩的《野望》中,借用典故表达自己归隐田园,隐居不仕的愿望
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晏殊的《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中,感叹时光流逝、花儿凋零、燕子归来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综合测试题(带答案)
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测试卷
时间:120分钟 满分:120分
一、基础清(15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颁.发(
B ān ) 溃.
退(ku ì)
刹.那(C h à) 悄.
然不惊(qi āo )
B .遗嘱.(zh ǔ) 泄.
气(xi è)
翘.首(qi ào ) 一丝不苟.
(g ǒu )
C .要塞.(s ài ) 咆.
哮(p áo )
娴.熟(xi án ) 殚.
精竭虑(D ān )
D .轨.迹(gu ǐ) 澎湃.
(B ài )
镌.刻(ju ān ) 屏.
息敛声(B ǐng )
2.下列选项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3分)
A .督战
拨款 催枯拉朽 震耳欲聋 B .仲裁
由衷 锐不可当 眼花缭乱 C .潇洒
浩翰 白手起家 惊心动魄 D .桅竿 默契 迎风招展 梦想成真
3. 【2019•岳阳改编】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
A .我国首次在海上进行航天发射,填补了我国运载火箭海上发射的空白,
为我国进入快速太空提供了新的方式.
B .2019年6月3日,国务院新闻办宣布,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
活动标识的所有权属于国务院新闻办.
C .中国是在美留学生人数约占在美留学生总人数的三分之一左右.
D .一座大型冰川湖一夜之间突然干涸,通过对湖床的进一步勘察,使科学
家认为裂缝是湖水巨大的压力造成的.
4.读语段,找出表述有误的一项()(3分)
人生有一首诗,当我们拥有它的时候,往往并没有读懂它;而当我们能够读懂它的时候,它却早已远去.这首诗的名字叫青春.
青春是那么美好,在这段不可复制的旅途当中,我们拥有独一无二的记忆.( )它是迷茫的、孤独的、不安的,还是欢腾的、炽热的、理想的,它( )是最闪亮的日子.
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综合练习卷附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综合练习卷
(满分:120分,时间:120分钟)
一、积累与运用(22分)
1.古诗文默写(10分)
(1)牧人驱犊返,________________。(王绩《野望》)
(2)________________,浅草才能没马蹄(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3)________________,芳草萋萋鹦鹉洲。(崔颢《黄鹤楼》)
(4)晓雾将歇,________________。(陶弘景《答谢中书书》)
(5)李白《渡荆门送别》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用游动的视角来描写景物的变化。
(6)王维《使至塞上》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描绘了古丝绸之路上大漠雄奇壮丽的风光。
(7)《记承天寺夜游》中苏轼与友共赏中庭月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了月光澄碧中竹影斑驳的幽静迷人夜景。
2.下列加点词解释全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夕日欲颓.(坠落)鸢飞戾.天者(叫)
B.不见曦.月(日光,文中指太阳)相与
..步于中庭(共同,一起)
C.沿溯.阻绝(顺流而下)良.多趣味(甚,很)
D.四时俱.备(都)夹岸高山,皆生寒树
..(寒冷的树)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分)()
A.属引.凄异下车引.之
B.哀转久绝.天下独绝.
C.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D.未复有能与.其奇者与.蒙论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与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配套
基础训练(含单元评价卷)语文八年级上册
参考答案
课时练习部分参考答案
第一单元
1 新闻两则
第一课时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预习反馈
一、1.溃 2.签 3.督
二、1.锋利无比,不可抵挡,形容我军英勇善战。 2.已经。
三、1.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语 2.人物时间地点事件发生的原因
经过结果
四、1.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2.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从一千余华里的战线上,冲破敌阵,横渡长江。西起九江(不含),东至江阴,均是人民解放军的渡江区域。 3.第一层:(二十日夜起——已渡过三十万人):写中路军渡江的时间、地点、人数。第二层:(二十一日下午五时起——不起丝毫作用):写西路军渡江的情况,并加以评价。第三层:(汤恩伯认为——结束):写东路军渡江情况。
感知探究
一、1.中路军首先发起渡江作战,所以先说。西路军和中路军所遇敌情一样,敌军抵抗甚为微弱,而东线敌军抵抗较为顽强,所以西路军接着中路军说。最后说东路军激战,这样文章既合情理,又可掀起高潮。 2.这篇新闻,作者很注意一层与一层之间的衔接。中路和西路,都从时间说起,中路一层开头是“二十日夜起”,西路一层开头是“二十一日下午五时起”,这样并列,层次分明,又紧相衔接。说了西路战况之后,又合起来有所议论,议论最后一句“不料正是汤恩伯到芜湖的那一天,东面防线又被我军突破了”,话题从“西面”转向“东面”,很巧妙很自然地转到了下一层。因此,全文非常流畅,一气呵成。
3.例如,“冲破”与“突破”词义有所区别,“冲破敌阵”“突破安庆、芜湖线”“东面防线又被我军突破了”,都运用得非常准确。另外,一个词往往还有程度的差别。有时需要说明程度,表达才算准确。例如,“此处敌军抵抗较为顽强”一句中的“较为”一词就十分准确。
二、1.“均是”两个字概括了战线之长、胜利之大,洋溢着革命的豪情
2.“至发电时止”用语确切,便于读者理解。“余部”是军事术语,用在报道战况中,既准确又得体。
3.“督战”“丝毫”两词充满嘲讽意味,形象地勾画出汤恩伯的狼狈相。
三、1.不能。因为是“广大地区”,所以应该用“占领”;江阴要塞险要,所以用“控制”。因为用火力使敌人无法从江面上逃窜,所以用“封锁”;敌人从铁路上逃跑的希望也成了泡影,所以用“切断”。 2.用第一人称,语气更亲切,充满了自豪之感。
拓展提升
一、略。
二、1.第①句(英勇的人民解放军二十一日已有大约三十万人渡过长江)人物:人民解放军时间:二十一日人数:大约三十万人事件:渡过长江 2.导语:第①句话。概述我中路军“胜利南渡长江”这一主题。主体部分为②③④⑤句。每句为一层。第②句:概述我军对敌发动进攻的时间,突破敌人防线的地点。第③句:概述敌军防线不堪一击,士气低沉以及败逃情况。第④句:正面描写我中路军渡江作战的情况,概述战斗所花的全部时间,战斗的结果以及发展趋势。第⑤句:综述人民解放军坚决执行命令,将革命进行到底的坚强意志和英雄气概。
3.摧枯拉朽、军无斗志、纷纷溃退。万船齐发、直取(对岸)、突破(敌阵)、占领、进击、英雄式的战斗。
4.人民解放军正以自己的英雄式的战斗,坚决地执行毛主席、朱总司令的命令。表达了作者对人民解放军“打过长江去,解放全中国”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的高度赞扬。
第二课时中原我军解放南阳
预习反馈
一、1.xiù 2.suí 3.Huáng 4.Wén
二、B
三、1.B E F 2.B A E
四、人物:中原我军。时间:1948年11月4日下午。地点:南阳。事件发生的原因:蒋军因全局败坏,被迫将整个南部战线近百个师的兵力集中于以徐州为中心和以汉口为中心的两个地区。在强大的野战军和地方军的配合打击下,困守南阳的蒋军不得不弃城南逃。经过与结果:自去年7月,南阳解放军开始向敌后进军,大量歼敌,壮大了武装力量,孤立了敌人。南阳守敌王凌云弃城南逃,我军占领南阳。
感知探究
1.不能互换。“恢复”是指歼灭敌军后恢复原有而遭破坏的根据地,“建立”则是指建立新根据地,它们和前面先后建立起来的根据地相连,不能换。“扩大”后面只能接“老根据地”,它和“创立”如果互换,搭配不当。
2.“树木”指分散的根据地;“森林”指联成一片的根据地。“树木”和“森林”还可以有多种喻义,如个人与集体、局部与整体、个别与普遍等。
3.南阳解放,是南线人民解放军一年多来取得伟大胜利的必然结果,所以南阳解放之日正是总结一年多来伟大胜利的最好时机。另一方面,总结一年多来的战绩,也可以说明蒋军为什么弃城南逃。
4.用两则史料说明南阳自古以来在军事上具有重要战略地位。
拓展提升
一、示例:真正的“武”是永远停止动用武器。表现了古人对战争的厌恶,对和平的向往。(言之成理即可)
二、1.导语:第①段;主体:其余七段。 2.第②段进一步解释第①段所叙事件,第
③段解释日本是怎么投降的,第④段解释日本为什么投降。这三段都是进一步解释第①段的内容。 3.“在这种情况下”是指日本遭到有史以来第一枚原子弹的轰炸,而且俄国也对日本宣布作战。4.以便尽早举行接受日本投降的正式签字仪式。
2 芦花荡
第一课时
预习反馈
一、1.diàn 2.yào 3.jìn 4.cǎn 5.cuān 6.zè 7.qiú
8.cuò
二、1.dī tí 2.yào nüè 3.hè hē
三、1.浮 2.轮 3.躲开 4.飘撒
四、序曲:介绍老英雄的工作环境、任务和性格。开端:写老英雄载了两个女孩子回芦花荡。发展:写老英雄船上的大女孩挂花了。高潮:写老英雄独自一人把十几个鬼子打得头破血流。结局:写小女孩目睹这场英雄行为的经过。
感知探究
一、表现在他爱国抗日的热情、老当益壮的气概上;表现在他具有爱憎分明的强烈感情上;表现在他的过于自信和自尊上;表现在他智勇双全的英雄行为上。
二、1.轻盈、轻快的特点。这是一个有着娴熟的水上经验的撑船人。 2.由远到近,由粗到细。抓住精明强干、特别有精神、敏锐、机智、英勇、果敢等特点来描写。 3.“过于”有过分、过头的意思。暗示后文老头子的失误,这是老英雄性格的核心,全文情节、老英雄的全部功过都是由这一点生发出来的。
第二课时
感知探究
一、1.老头子智斗日本鬼子。 2.突出老头子活动的特定环境,为下文人物活动、情节发展作铺垫。 3.“在那里,鲜嫩的芦花,一片展开的紫色的丝绒,正在迎风飘撒。”突出了芦花荡的美丽,增强了文章的诗意,也增强了抒情
的韵味。 4.如写船头莲蓬,突出表现了白洋淀的地方特色。
二、作者用强烈的反差来渲染老英雄的传奇色彩。一方面写外在情况,敌人监视封锁非常严密,老英雄年近六十,身体非常干瘦,而且不带一把枪。另一方面,写老英雄的精神与业绩。精神:悠闲自得,异常自信;业绩:使敌人的封锁线全然落空,保证了苇塘里的队伍得到充足的给养。两个方面的巨大反差,渲染出老英雄的传奇色彩。
三、【示例】二菱目睹老头子的英雄行为时,她想这位老同志昨天说的话可不是放空炮,自己真是小看了这位老同志,别看他这么大年纪,真是老英雄啊!你看他,面对十几个鬼子,毫不畏惧。想不到他足智多谋,原来把一大捆莲蓬放在船头,自己有滋有味剥着莲蓬吃,是在引诱鬼子。他驾船的本领神了,好像牵着鬼子的鼻子在转。鬼子在水里转来转去怎么会不敢动弹了呢?怎么一股一股血水冒上来呢?老同志还没动手,鬼子怎么就流血了呢?定然是水下设了什么机关,他真有点子。原来他真有本事,不用枪,一个人就能对付十几个鬼子,叫鬼子只能挨打,没有还手之力。老英雄砸得好,狠狠砸!让他们头破血流。大菱的仇算是报了,回去告诉大菱,让她知道这英雄的故事,让她早日养好伤,向老英雄学习,打败日本鬼子。
拓展提升
一、【示例】这里的树却是山一般高,翡翠一般绿,摇曳的树枝在空中四下展开。
二、1.夫妻话别。 2.展示了荷花淀的地域风貌,勾画出恬静的充满诗情画意的艺术境界;烘托人物形象,展现人物的精神面貌,反映了女主角对劳动、对幸福生活、对美丽家乡的热爱,更激发了人们对破坏这幸福生活的日寇的仇恨,为后面情节发展作了铺垫。 3.不好。“怎么了,你”是一个倒装句,运用倒装句更能表现水生嫂的机敏和对丈夫的关心与体贴。 4.细节描写,以看似细小的动作描写来表现水生嫂的心理变化:听到丈夫要去打仗的消息时极其震惊。 5.水生思想豁达开通,大敌当前,没有过多地惦记家事,而是以国事为重,毅然决然地去抗日杀敌。
3 蜡烛
预习反馈
一、1.bǎo 2.fú 3.lì 4.jiào 5.pú fú 6.yè
二、1.sàn 散布 sǎn 散文 2.xiāo 削去 xuē剥削 3.jiān 间距 jiàn 间歇 4.pò迫不及待 pǎi 迫击炮 5.huàng 摇晃 huǎng晃眼 6.dàn 子弹
tán 弹簧
三、B 【解析】“副”意思是“符合”。
四、二战期间,红军要偷袭南斯拉夫的一座桥,遭德军炮火猛烈轰炸,一位战士牺牲在桥附近的方场上。住在方场上地窖里的老妇人发现了他的遗体并克服重重困难埋葬了他,老妇人还拿出珍藏多年的喜烛点燃在他的坟头,守护着他。文章通过这件事表达了老妇人对红军战士的敬爱之情,赞美了反法西斯阵营军民用血肉凝成的情谊。
感知探究
一、1.老妇人渴望解放、和平,对红军烈士满怀敬意,奉献爱意,表现出深沉强烈的母亲般的爱。 2.老妇人饱受法西斯侵略之苦,满怀深仇大恨,她渴望解放、和平,对红军充满敬意;战士牺牲,她心情无比沉痛。 3.象征红军烈士的生命之光。寄托着南斯拉夫人民对烈士的哀思,是两国人民战斗友谊的象征。 4.面对法西斯最后的疯狂,老妇人从容辗转于战场之中,显示了在法西斯面前,一切正义的人们坚强不屈、同仇敌忾的铁一般的意志,以及反法西斯军民用血肉凝成的情谊。
二、1.表现了敌人的凶残,表明“方场”区域处在危险的境地,更衬托出战士的勇敢和老妇人不顾危险安葬战士的爱心。 2.因为看到战死的士兵,老妇人有失去亲人般的悲痛,情感郁积于心,所以“很想把这件事告诉什么人”。
3.“直着身子”是因为她年老,不能匍匐,也不能快跑。这一举动表现了老妇人“一定要为战死的孩子祈祷、安葬,哪怕牺牲生命”的心理。
4.【示例】多年轻、多勇敢的孩子啊!我不能让你孤零零地在这儿。(答案不唯一,符合情理即可)
三、一是环境危险,炮火连天;二是老妇人年老体弱,掩埋烈士非常吃力;三是老妇人像掩埋亲人一样掩埋烈士;四是点在坟上的蜡烛有特殊意义。作者在叙述过程中,凡是写到这四点的,都着力描写,造成了感人的效果。
四、1.这句话描写了老妇人的动作。虽然没有说话,但是此时她的心情是极为复杂的,有对烈士牺牲的哀痛,也有对红军战士的敬意。因为她饱受法西斯的侵略之苦,对侵略者怀有深仇大恨,所以她渴望解放,渴望和平。对这些为了南斯拉夫人民幸福而不顾自己生命的战士,她深怀敬意,所以她对红军战士“庄严”地“深深一鞠躬”。 2.“这一点火焰”是指那微弱的烛光,“不会熄灭”“永远燃着”是有象征意义的。象征着老妇人对烈士的敬意,象征着红军战士为了和平而献出了生命;也象征着两国军民的情谊,象征着一个母亲对儿子的深情——这是人类最美好的情感,不分国籍,情同母子。
五、蜡烛象征了生命之光,寄托了哀思,表达了情谊。老妇人珍藏了45年的结婚纪念物点燃了异国人民反法西斯的友谊之火。蜡烛还是贯穿全文的线索。
拓展提升
一、示例:奉献——蜡炬成灰泪始干友谊——何当共剪西窗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