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标准轴承用铜钢复合双金属板
GB-T 1174-92[1]铸造轴承合金
0 01 .
02 .5
P0 土 .口
50 1 . 0
1 O
余
2 0卜 .
0. 1 0
07 .5
25 .甘
02 .
00 . 1
02 . 5
IO 1 P . 0
50 1 . 0
1 .0
0 0 . 1
02 .
0 3 .
00 .2
.0 . 8 0 5 0 0 5 0 打)PO 0 .
I0 .
0 3 .5
户 、 .
0 01 .
00 .1
50
一
日
0 1 .
00 . 8
0 1 .
C l 1 ̄ d .
16 .
0. 3
卜  ̄
0. 4
产,
0 1 -
F + A1 e
卜Z n
0 6 .
0. 7
落0 1 . 5
0. 1
o0 . 3
01 .
0 5 .5
国家技术监督局 1 9 门 1 0 批准 92 一5
1 9 一 0 0 实施 9 31 一1
GB T 1 4 9 / 17 一 2
阵一 二川
试样加工要求
巳8 } 0 .
I O R
理度翻定舰定: B1/5/0 H 0 208
3 } 3 I 15 0 0 1
铸造锡基、 铅基轴承合金硬度试样图 422 铸造锡基、 ., 铅基轴承合金在与衬背结合过渡层中所允许的结合缺陷— 脱胎( 锡基、 铅基等轴承 合金层与衬背金属间结合不好或没有结合) 可按附录A( 参考件) 7 中A 条规定进行检验。 423 铸造铜基轴承合金力学性能的单铸试样按G 17 的规定。 .. B 6 1 424 铸造铝基轴承合金力学性能的单铸试样按 G 17 的规定。 .. B 3 1 425 检验铸造轴承合金力学性能亦可以使用附铸试样。 -. 43 除上述以外, . 对轴承合金提出其他力学性能、 物理性能等特殊要求。 由需方在图样或有关技术文件
轴承行业国家标准
轴承行业国家标准:GB 10448-1989 滑动轴承单层和多层轴承用铸造铜合金滑动轴承单层和多层轴承用铸造铜合金Plain bear ings-Copper alloys-Cast copper alloys for solid and multilayer plain bearings本标准参照采用ISO 4382/1-1982《滑动轴承——铜合金——第1部分:单层和多层轴承用铸造铜合金》。
1 主题内容本标准规定了用于制造单层和多层轴承的铸造铜合金的化学成分、机械物理性能、试验方法及标记。
2 引用标准GB 228 金属拉伸试验法GB 10451 滑动轴承薄壁轴承用金属多层材料GB 10452 滑动轴承单层轴承减摩合金的硬度检验方法GB 10453 滑动轴承多层轴承减摩合金的硬度检验方法3 化学成分和机械物理性能3.1 化学成分铸造铜合金的化学成分见表1和表2,表中单个数值表示允许最大含量。
其他铸造铜合金材料由供需双方协商。
化学元素的分析可以按照有关标准进行,或由供需双方协商。
3.2 机械物理性能铸造铜合金标准试棒的机械物理性能见表1和表2表中的屈服强度Qo.2、弹性模量E、热膨胀系数all热导率A、密度P作为推荐值供设计者选用。
注:1)含Ni2)对连续铸造,经协商磷的含量可增至1.5%。
3)磷的含量可以经协商确定4 机械性能试验方法铸造铜合金的拉伸试验按照GB 228的规定进行。
铸造铜合金的硬度检验按照GB10452和GB10453的规定进行5 代号和标记5.1 代号GS —砂型铸造;GM —金属型铸造;GZ —离心铸造;GC —连续铸造;α—抗拉强度试验;αδ—抗拉强度和伸长率试验;HB —布氏硬度检验。
5.2 标记示例轴承合金为CuPb10Sn10、工艺为连续铸造(GC)、要求抗拉强度和伸长率试验(as)的标记示例: 轴承合金 GB 1 04 48-GC-CuPb10Sn10-a86 一般用途铸造铜合金的一般用途见附录A(参考件)。
SF-1复合轴承的结构特性和标准规格
SF-1复合轴承的特性和结构SF-1复合轴承由金属基板,青铜粉和聚四氟乙烯(PTFE )组成。
其中金属基板(钢基/不锈钢基/铜基/铝基STEEL /STAINLESS STELL / BONZE/ALUMINUMBACKING )是提供较高的机械强度,烧结在钢板表面的0.2mm~0.3mm 厚度的青铜层将表面的聚四氟乙烯和钢板机械地结合起来,提高尺寸的稳定性,并能增强散热能力,表层的聚四氟乙烯和耐磨纤维的混合物则提供了很好的自润滑、耐磨损、低摩擦的性能,并且在正常使用过程中不会出现抱轴、卡轴的现象。
轴承的外表面电镀铜层或锡层(TIN-PLATING or COPPER PLATING ),有效地提高了轴套整体的耐腐蚀性能,同时方便了轴承的拆装与更换。
SF-1复合轴承材料构造图聚四氟乙烯(Polyteraflouroethylene )缩写为PTFE ,也称为teflon ,中文商品名称为“特氟隆”,“铁氟龙”,“特富隆”等,是目前为止,固体物质中摩擦系数较小的一种材质,可以不需要外界润滑,而摩擦系数却很低且有较好的化学稳定性。
该材料是有四氟乙烯经聚合而成的高分子化合物,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的工程塑料,具有较广的温度使用范围,优异的化学稳定性,表面不粘性、突出的自润滑性能,优异的尺寸稳定性,极好的热稳定性。
SF-1复合轴承表面的面聚四氟乙烯和耐磨纤维的混合物,在正常的工作中呈现非常低的摩擦系数和磨损率,其和其它轴承材料的耐磨性能对比见表1.表1:在PV=336Kg/cm 2*m/min 的条件下试验。
材料 试验时间/h 磨损量/mm SF-1材料 1000 <0.025 含石墨的青铜 158 0.25 含油多孔性青铜 105 0.25 含油MoS 2的酚醛塑料 73 0.125 减磨石墨24 0.125 石棉物浸渍含MoS 2 0.8 0.125 尼龙 0.30.25SF-1复合轴承的物理机械性能SF-1复合轴承,它比单一塑料轴承,可提高承载能力20倍;导热系数50倍;降低线胀系数75%,从而改善了尺寸的稳定性,提高PV 值20倍左右。
行业标准《冷却设备用压延厚铜板》-编制说明(预审稿)
《冷却设备用压延厚铜板》标准(预审稿)编制说明1任务来源根据全国有色金属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有色标委[2018] 33号文件《关于转发2018年第一批有色金属行业、协会标准制(修)订项目计划的通知》其中附件:1《2018年第一批有色金属行业标准项目计划表》序号第101项(计划号:2018-0600T-YS)《冷却设备用压延厚铜板》行业标准由汕头华兴冶金设备股份有限公司、北京科技大学、安徽楚江科技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浙江花园铜业有限公司负责起草制定,完成年限2020年。
2工作简况2.1立项目的和意义目前,火法冶金、化工等诸多行业工况都是在高温环境运行,比如铁合金矿热炉、炼钢电弧炉、工业硅矿热炉、电石矿热炉、有色冶炼炉、煤气化炉等。
为了保持生产持续正常运行,提高装备寿命,需使用一些冷却设备辅助降温。
冷却设备的材料种类比较多,材质根据使用要求以钢材和铜材为主。
因铜的导热性能远高于钢,冷却设备材质选择用铜是当前最优选择。
国外冷却设备制造商采用压延厚铜板的居多,有些国外企业利用他们自身部分技术优势,提高或限制冷却设备用压延厚铜板技术要求。
比如国外某企业利用其可以做到Cu含量≥99.99989%的优势,大肆夸大Cu成分达到99.99989%的优点,而国内针对高炉冷却壁用铜板有标准,但是其它行业冷却设备用厚铜板没有相应的行业标准,一定程度上影响国内企业在冷却设备制造行业内的竞争力。
因此,制定冷却设备用压延厚铜板标准很有必要。
2.2申报单位简况汕头华兴冶金设备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华兴股份”)是高新技术企业、广东省创新型企业、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
专业从事高效铜冷却设备、铜板风口和精密铜件的研发、制造和销售。
高炉、电炉铜冷却设备,精密铜件的研发、生产与销售。
为用户提供各种铜冷却设备的综合解决方案。
公司产品广泛应用于宝钢、首钢、武钢、美钢联、ArcelorMittal、印度Tata、JSW、Bhilai、中国中车等国内外多家知名企业,且与中冶赛迪、中冶南方、新日铁、奥钢联、达涅利、PW等多家跨国工程公司建立紧密合作关系。
国家标准无油轴承用铜合金板
国家标准《无油轴承用铜合金板》预审稿编制说明一、工作简况1、任务来源根据国标委《国家标准委关于下达2016年第三批国家标准制修订计划的通知》(国标委综合〔2016〕76号)、《国家标准委关于下达《高碳铬不锈轴承钢》等62项国家标准制修订计划的通知》(国标委综合〔2016〕89号)和工信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关于印发2016年第三批行业标准制修订计划的通知》(工信厅科〔2016〕152号)文件,《无油轴承用铜合金板》国家标准由宁波兴业盛泰集团有限公司、宁波兴业鑫泰新型电子材料有限公司负责起草制定,并要求2018年全面完成指标制定工作。
2、立项目的和意义无油轴承是各类机电产品的重要基础件,具有性能稳定可靠、使用寿命长以及维修保养简便等优点。
铜合金因其具有承载能力强、熔点高、耐热性能好、耐热性能好、耐磨损性能高等特点,逐渐成为了无油轴承的主导材料。
磷青铜合金中含有一定的锡含量,由于锡具有自润滑的效果,锡含量越高其自润滑效果越好,使其广泛应用于轴承中。
QSn6.5-0.1、QSn8-0.3、QSn10-0.3合金中锡含量从6.5-10%不等,具有非常好的自润滑及导热能力,加之具有良好的耐磨损特性及抗疲劳性能,致使其在无油轴承市场广泛应用。
目前我国轴承市场用铜约10000吨/年,无油轴承出口占比较大,但主要以低端产品为主,高端产品仍主要依赖进口,而国内对于高锡磷青铜板研发投入不足,高锡磷青铜合金板仍产品质量不稳定,致使高端轴承材料目前仍难以产业化生产,因此发展适应于高端无油轴承用铜合金材料就显得十分重要。
目前,我国铜加工业进入新常态,也进入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大力发展高端无油轴承用铜合金材料对于我国有色金属工业改变传统模式、摆脱过剩产能、扩大有色金属应用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现有基础通用的铜及铜合金板国家标准中,对于无油轴承用铜合金板的晶粒度没有具体规定,其规格、尺寸公差等均不适用于无油轴承用材料对于铜合金板工艺的要求。
复合轴承材料
复合轴承材料
复合轴承材料是一种由金属基体和复合材料层组成的轴承材料,它具有高强度、耐磨损、耐腐蚀等优良性能,被广泛应用于机械设备、汽车、航空航天等领域。
本文将从复合轴承材料的组成、性能特点、应用领域等方面进行介绍。
首先,复合轴承材料的组成主要包括金属基体和复合材料层。
金属基体通常采
用铜、铝、铁等金属材料,具有良好的导热性和导电性,能够承受较大的载荷。
复合材料层则由树脂、纤维等材料复合而成,具有良好的耐磨损、耐腐蚀性能。
这种双层结构使得复合轴承材料既具备了金属材料的强度,又具有了复合材料的优异性能,能够满足各种复杂工况下的使用要求。
其次,复合轴承材料具有优良的性能特点。
首先,它具有高耐磨损性能,能够
在高速高负荷条件下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延长使用寿命。
其次,复合轴承材料具有良好的自润滑性能,能够减少摩擦损失,提高工作效率。
此外,它还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能,能够在恶劣环境下长期稳定工作。
综合这些性能特点使得复合轴承材料在各种机械设备中得到广泛应用。
复合轴承材料在机械设备、汽车、航空航天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在机械设
备中,复合轴承材料能够承受高速高负荷的工作条件,保证设备的稳定运行。
在汽车领域,复合轴承材料能够减少摩擦损失,提高发动机效率,降低能耗。
在航空航天领域,复合轴承材料能够满足轻量化、高强度的要求,保证飞行器的安全可靠运行。
综上所述,复合轴承材料具有双层结构、优良的性能特点和广泛的应用领域,
是一种性能优越的轴承材料。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相信复合轴承材料将在未来得到更广泛的应用和发展。
轴承钢材检验标准
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实施规范CCGF 504.2—2010轴承钢材2011—02—10发布 2011—03—01实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轴承钢材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实施规范1 范围本规范适用于轴承钢材产品质量国家监督抽查,针对特殊情况的专项国家监督抽查、县级以上地方质量技术监督部门组织的地方监督抽查可参照执行。
监督抽查产品范围包括高碳铬轴承钢(圆钢产品)、高碳铬轴承钢(钢管产品)、轴承钢管等产品,本规范内容包括产品分类、术语和定义、企业规模划分、检验依据、抽样、检验要求、判定、异议处理复检及附则。
注:针对特殊情况的专项国家监督抽查是指应急工作需要而进行的或者由于某种特殊情况(或原因)仅需要对部分项目进行抽样检验的专项监督抽查。
2 产品分类2.1 产品分类及代码表1 产品分类及代码产品分类一级分类二级分类三级分类分类代码 5 504 504.2分类名称工业生产资料金属材料轴承钢材2.2产品种类根据“轴承钢材”产品标准,本规范涉及三个产品种类,见表2。
表2 产品种类序号产品种类名称产品标准1 高碳铬轴承钢(圆钢产品)GB/T 182542 高碳铬轴承钢(钢管产品)GB/T 182543 轴承钢管YB/T 4146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规范。
3.1 复验样:在本规范的规定中,检验机构抽取的复验样指的是检验机构依据被检验产品标准中有关复验规定抽取的一组复验样,复验样仅用于复验用。
4 企业规模划分根据轴承钢材产品行业的实际情况,生产企业规模以被抽查企业上年度轴承钢材产品年销售额为标准划分为大、中、小型企业。
见表3。
表3 企业规模划分企业规模大型企业中型企业小型企业销售额/万元≥30000 ≥3000且<30000 <30005 检验依据下列引用的文件,其最新版本或修改单均适用于本规范。
GB/T 18254-2002 高碳铬轴承钢(圆钢产品)GB/T 18254-2002 高碳铬轴承钢(钢管产品)YB/T 4146-2006 轴承钢管相关的法律法规、部门规章和规范经备案现行有效的企业标准及产品明示质量要求6 抽样6.1抽样型号或规格检验机构抽查某个“产品种类”的产品时,由检验机构抽样人员按企业成品仓库内或者市场上产品情况随机确定实际抽取产品的牌号、规格。
行业标准《轴承用铜钢复合双金属板》
行业标准《轴承用铜钢复合双金属板》送审稿编制说明任务来源及要求根据工信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年第一批行业标准制修订计划的通知》(工信厅科〔〕号)文件,以及全国有色金属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下发《关于转发年第二批有色金属国家、行业、协会标准制(修)订项目计划的通知》(有色标委【】号),《轴承用铜钢复合双金属板》(计划编号)行业标准由南宁钛银科技有限公司、广西壮族自治区冶金产品质量检验站负责起草制定,柳州凯通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参与起草,并要求年完成标准制定工作。
立项目的和意义铜钢复合板,铜钢材料的结合能力强,具有钢的机械性能与铜的耐磨、耐腐蚀性能,既可以制作螺母、轴套、涡轮、衬套,取代铜制品,适用于各类机械上的滑动件和全铜构件,又可以制作化工、石油、制药、制盐等行业制造耐腐蚀压力容器和真空设备等,节省铜、降低造价,市场需求极大。
轴承是各类机电产品的重要基础件,铜轴承具有性能稳定可靠、使用寿命长以及维修保养简便等优点,致使其在轴承市场广泛应用,特别是无油铜轴承领域。
铜合金因其具有承载能力强、熔点高、耐热性能好、耐磨损性能高等特点,逐渐成为了轴承的主导材料。
目前我国重载滑动轴承市场用铜材约万吨年,仅国内外制糖榨机重载滑动轴承就有万多件,轴承出口占比较大,但主要以低端产品为主,高端产品仍主要依赖进口,因此发展适应于高端轴承用铜合金材料就显得十分重要。
目前,我国铜加工业进入新常态,提质增效进入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大力发展高端轴承用铜合金材料对于我国有色金属工业改变传统模式、摆脱过剩产能、扩大有色金属应用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铜钢复合板集铜及铜合金板与钢板的优势于一身,得到广泛的应用。
同时,各种细分、功能性铜钢复合板不断涌现。
以稀土铜合金等为代表的力学性能优良、耐磨、耐热、耐腐蚀的铜合金材料出现,并应用于轴承领域,给铜钢复合板发展、应用带来了更广阔的空间。
采用富含稀土、铝、镍、锰、钛的铜合金新材料为轴承的工作面,基材钢为优质钢,轴承将减少~动力消耗,使用寿命比传统产品提高~倍,承载强度比传统的铜轴承提高~倍,并可节省铜材以上,解决了传统锡青铜轴承等的承载强度低、磨损快、易开裂、寿命短、材耗高、维护费用高等缺点。
铜钢复合板的简介及应用
铜钢复合板的简介及应用铜/钢复合材料在工程使用中的比较:材料项目复合材料不锈钢碳钢+涂层衬层安全性优优可用可用耐蚀性优一股不适良结构材料优一般可用可用适用范围宽宽窄窄建造优一般可用可用使用寿命长中短短等温熔接法生产铜包钢复合材料,是一种全新的生产工艺方法。
其复合质量巳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生产实践证明是可行、可靠的。
因此,投资建设用等温溶接法生产铜包钢复合材料,有以下明显的优势:1、节约铜材料,减少我国铜的对外依赖性。
2、复合质量好,接口为冶金结合,提高了的使用价值。
3、与冶金行业相比,投资少,风险小,利润高,见效快。
4、该技术可复合各种型材。
比其它复合方法先进。
5、铜钢复合后,各自的性能优势互补,扩大了使用范围。
6、扩展铜的应用领域,进一步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7、本方法已荻国家级发明专利,受法律保护,其技术的先进性,可靠性,使其产品具有很强的竞争力。
8、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国家战略发展的精神以及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
一、为什么要扶持铜钢复合材料项目1、该项目属于新兴材料产业。
生产铜、铝、镍钢复合材料的企业,有望成为黑色金属产业与有色金属产业相结合的新型龙头企业,成为生产基础材料的源头企业。
它的发展空间相对较大。
因此,它的主动性、导向性强,自主性较强。
用等温熔接法生产的铜钢复合材料从工艺上更显出独特技术优势,是其它方法不能相比的,是创目前世界一流水平。
用此种工艺技术方法,生产出的铜钢复合板材、管材、棒材、线材及异型材均显出极大的优点。
2.铜钢复合结构新产品用途十分广泛。
1)从机械加工性能看:该技术在确保铜材化学成份的情况下,可直接复合和调整任一工作面及铜层厚度。
材料结合力强,具有钢的机械性能和铜的减磨性能。
完全可以制做螺母、蜗轮、轴套、衬套等,可大部取代全铜制品。
适用于各类、各型机械设备上的滑动件和全铜构件,节省用铜、降低造价,市场需求量极大。
根据市场实际需求量和初步市场信息情况,单看周边机床行业(包括车床、铣床、磨床等)年产量约50万台,市场需求量约4亿元以上;加油机行业,合计年产量约30万台,市场需求量约3300万元;潜水电泵行业,年产量约200万台,市场需求量约2亿元;潜油泵行业,年产约200万台,市场需求量约2亿元;石油抽油机行业的主轴套及油封,年需求量约50万套,需求量约1.5亿元;农用车辆及收获机等农机行业,年需各类轴套约100万套,需求量约1.5亿元;还有复印机轴套、工程机械、机车止推轴承、印刷机械、纺织机械等等,仍有数亿元的市场配套量。
双金属复层耐磨板的详细解析
双金属复层耐磨板的详细解析双金属复合耐磨钢板由低碳钢板和合金耐磨层两部分组成,抗磨层一般占总厚度的1/3-1/2。
工作时由基体提供抵抗外力的强度、韧性和塑性等综合性能,由耐磨层提供满足指定工况需求的耐磨性能。
耐磨钢板合金耐磨层和基体之间是冶金结合。
通过专用设备,采用自动焊接工艺,将高硬度自保护合金焊丝均匀地焊接在基材上。
复合层数一层至两层以至多层,复合过程中由于合金收缩比不同,出现均匀横向裂纹,这是耐磨钢板的显著特点。
耐磨层主要以铬合金为主,同时还添加锰、钼、铌、镍等其它合金成份,金相组织中碳化物呈纤维状分布,纤维方向与表面垂直。
碳化物显微硬度可以达到HV1700-2000以上,表面硬度可达到HRc58-62。
合金碳化物在高温下有很强的稳定性,保持较高的硬度,同时还具有很好的抗氧化性能,在500℃以内完全正常使用。
双金属复层耐磨钢板是专供大面积磨损工况使用的板材产品,是在韧性、塑性很好的普通低碳钢或者低合金钢表面通过堆焊方法复合一定厚度的硬度较高、耐磨性优良的耐磨层而制成的板材产品。
耐磨钢板合金耐磨层和基体之间是冶金结合。
通过专用设备,采用自动焊接工艺,将高硬度自保护合金焊丝均匀地焊接在基材上。
复合层数一层至两层以至多层,复合过程中由于合金收缩比不同,出现均匀横向裂纹,这是耐磨钢板的显著特点。
耐磨钢板具有很高耐磨性能和较好冲击性能好,能够进行切割、弯曲、焊接等,可采取焊接、塞焊、螺栓连接等方式与其他结构进行连接,在维修现场过程中具有省时、方便等特点,广泛应用于冶金、煤炭、水泥、电力、玻璃、矿山、建材、砖瓦等行业,与其他材料相比,有很高的性价比,已经受到越来越多行业和厂家的青睐。
耐磨板根据硬度,焊接工艺等不同主要牌号有:NM360,NM400,NM450,NM500。
材质厚度宽度长度备注NM360 8 2200 8000 四切理计NM360 10 2200 8000 舞钢NM3601522008000四切理计NM400 12 2200 8000 四切理计NM500 16 2200 8000 四切理计NM360 20 2200 10300 四切理计NM450 25 2200 12050 四切理计NM400 30 2200 8000 四切理计NM360 35 2090 10160 四切理计NM400 40 2200 8000 四切理计NM400 45 2200 8000 四切理计NM400 50 2200 8000 四切理计NM360 60 2200 7000 舞钢NM360 182********电议NM400 70 2200 9500 四切理计NM400 80 2200 8000 四切理计耐磨板的厚度规格和常用焊丝一般有哪些:耐磨板一般有3+3、4+2、5+3、5+4、6+4、6+5、6+6、8+4、8+5、8+6、10+5、10+6、10+8、10+10、20+20等;耐磨板常用的焊丝型号:LZ570、LZ590、LZ601、LZ606、LZ650等(焊丝直径:2.4-3.2);(LWP150型号类)型号焊丝等级含量母材厚度合金层厚度硬度LWP150LZ570 A 8-13 3-20 3-20 52-58 LWP150LZ590 B 15-20 3-20 3-20 55-60 LWP150LZ601 C 20-25 5-20 5-20 56-62 LWP150LZ606 D 25-30 5-20 5-20 58-62 LWP150LZ650 E 30-35 5-20 5-20 60-65 (LWP235型号类)型号焊丝等级含量母材厚度合金层厚度硬度LWP235 LZ570 A 8-13 3-20 3-20 52-58 LWP235 LZ590 B 15-20 3-20 3-20 55-60 LWP235 LZ601 C 20-25 5-20 5-20 56-62 LWP235 LZ606 D 25-30 5-20 5-20 58-62 LWP235 LZ650 E 30-35 5-20 5-20 60-651)火电厂:中速磨煤机筒体衬板,风机叶轮窝壳,除尘器入口烟道,灰渣导管,斗轮机衬板,分离器连接管,碎煤机衬板,煤斗及破碎机衬板,燃烧器烧嘴,落煤斗和漏斗衬板,空预器支架护瓦,分离器导向叶片。
铜铝复合板带规定
铜铝复合板带规定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铜铝复合板带的术语、定义、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志、包装、运输、贮存、质量证明书和订货单(或合同)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电力、通讯、电子、建筑、导热等行业用铜铝复合板带。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228.1-2010 金属材料拉伸试验第1部分:室温试验方法GB/T 232 金属材料弯曲试验方法GB/T 2423.22 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N:温度变化GB/T 3190 变形铝及铝合金化学成分GB/T 4340.1 金属材料维氏硬度试验第一部分:试验方法GB/T 5121(所有部分)铜及铜合金化学分析方法GB/T 5231 加工铜及铜合金牌号和化学成分GB/T 6462 金属和氧化物覆盖层厚度测量显微镜法GB/T 7999 铝及铝合金光电直读发射光谱分析方法GB/T 8165-2008 不锈钢复合钢板和钢带GB/T 8888 重有色金属加工产品的包装、标志、运输、贮存和质量证明书GB/T 16475 变形铝及铝合金状态代号GB/T 20975(所有部分)铝及铝合金化学分析方法GB/T 26303.3 铜及铜合金加工材外形尺寸检验方法第3部分:板带材GJB 446 胶粘剂90度剥离强度试验方法(金属与金属)YS/T 482 铜及铜合金分析方法光电发射光谱法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铜铝复合板带copper clad aluminum plate, sheets and strips以铝及铝合金为基层,采用连续铸造半熔态轧制复合方法或者其他方法,在其一面或两面连续复合一定厚度铜及铜合金板带的复合材料,其复合界面为冶金结合。
3.2冶金结合metallurgical bond是指两种金属的界面间原子相互扩散而形成的结合。
铜钢复合材料生产工艺及军工应用前景
研究与探讨esearch and discussion铜钢复合材料生产工艺及军工应用前景一、简介金属复合材料技术可以发挥组元材料各自的优势,实现各组元材料资源的最优配置,节约贵重金属材料,实现单一金属不能满足的性能要求, 它既可以替代进口并填补国内空白,又具有广阔应用范围,具有很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因使用需要,枪炮弹壳应该使用铜板或铜包钢板冲压而成。
相比于钢,铜属于相对紧缺和贵重资源,所以目前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采用铜钢复合材料制造弹壳。
铜钢复合可以通过多种工艺手段获得:1、热浸镀铜复合法。
2、热渗铜复合法。
3、铜-钢爆炸复合法4、铜-钢带轧制复合法。
5、铜粉末-钢带轧制复合法。
二、工艺比较与分析1、热浸镀铜工艺热浸镀铜是将钢板(带)热浸在铜液中,使钢板(带)表面附着厚度40-150μm金属铜或铜合金;热浸镀铜的铜钢复合材料其表面复合的铜层厚度受到限制,一次性热浸镀的复合铜层厚度不超过150μm,如果工艺不严格,表面容易出现针孔,水纹、气泡、浮,渣、沙眼等情况,影响其耐腐蚀性,因此必须增加封孔工艺。
该工艺容易产生脆性化合物,对变形处理不利。
2、热渗铜工艺该工艺是将钢(铁)工件用含铜粉的渗剂埋起来,在一定温度下经过较长时间使铜渗入钢件表面;热渗铜使铜钢复合材料表面出现脆性金属间化合物,影响产品的机械性能,热渗铜工件外表层含铜量一般不大于30%,此工艺方法只适合铸钢件或铸铁件及渗铜后不再变形的工件,不适用变形材料。
3、爆炸复合工艺爆炸复合工艺包括单一爆炸复合和爆炸+轧制复合两种方法。
该工艺是将金属铜或铜合金板带与钢板(带)通过爆炸或爆炸+轧制复合。
铜钢爆炸复合法是一种最成熟的生产工艺,建国后我国在宝鸡等地已建成多条生产线。
该复合法存在以下几个重大缺陷:只能单张板生产,且每次只能单面复合,生产效率极低;带来严重环境污染;表面复合层厚度较厚,一般复合层厚度不低于1.5毫米,生产成本高。
4、层状(板与板)轧制复合层状轧制铜钢复合只适用于薄板带生产,不适于中厚板带生产。
轴承行业标准
轴承行业标准一、综合基础标准目录标准化管理、质量管理(7个)设计管理、工艺管理(6个)二、技术基础标准目录机械制图(47个)结构要素(12个)三、滚动轴承国家标准目录四、滚动轴承机械行业标准目录五、滚动轴承机械行业标准(内部使用)目录六、全国滚动轴承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技术文件目录七、材料系统标准目录黑色金属部分(45个)有色金属部分(16个)非金属部分(2个)力学性能试验方法(26个)金相检验方法(23个)无损检验方法(9个)材料保护(4个)金属化学分析方法(25个)八、轴承工业采用国际标准情况一览表ISO/TC4标准ISO/TC4标准ISO/TC4标准ISO/TC4技术报告非ISO/TC4标准九、轴承工业采用国外先进标准情况一览表国外先进国家或协会标准国外先进国家或协会标准国外先进国家或协会标准国外公司标准或规范国外公司标准或规范一、综合基础标准目录标准化管理、质量管理(7个)序号新标准编号旧标准编号标准名称备注1 JB/T 3750—1984 —产品种类划分2 JB/T 5057—1991 —机械工业企业产品质量事故分类3 JB/T 5058—1991 —机械工业产品质量特性重要度分级导则4 JB/T 5059—1991 —特殊工序质量控制导则5 JB/T 8514.1—1997 JB/ZZ90.1—1987 企业标准化工作导则总则6 GB/T 19001—2000 —质量管理体系要求7 GB/T 19023—1996 —质量手册编制指南设计管理、工艺管理(6个)序号新标准编号旧标准编号标准名称备注1 JB/T 5054.2—2000 JB/T 5054.2—1999 产品图样及设计文件图样的基本要求2 JB/T 5054.7—2001 JB/T 5054.7—1991 产品图样及设计文件标准化审查3 JB/T 5054.8—2001 JB/T 5054.8—1991 产品图样及设计文件通用件管理办法4 JB/T 5054.9—2001 JB/T 5054.9—1991 产品图样及设计文件借用件管理办法5 JB/T 5055—2001 JB/T 5055—1991 机械工业新产品开发设计基本程序6 JB/T9169.1—1998 JB/Z 338.1—1988 工艺管理导则总则二、技术基础标准目录机械制图(47个)序号新标准编号旧标准编号标准名称备注1 GB/T 131—1993 GB 131—1983 机械制图表面粗糙度符号、代号及其注法2 GB/T 157—1989 GB 157—1983 锥度与锥角系列3 GB/T 324—1988 GB 324-1980 焊缝符号表示法4 GB/T 1031—1995 GB 1031—1983 表面粗糙度参数及其数值5 GB/T 1800.1—1997 GB 1800—1979部分极限与配合基础第1部分:词汇6 GB/T 1800.2—1998 GB 1800-1979部分极限与配合基础第2部分:公差、偏差和配合的基本规定7 GB/T 1800.3—1998 GB 1800—1979部分极限与配合基础第3部分:标准公差和基本偏差数值表8 GB/T 1800.4—1999 —极限与配合标准公差等级和孔、轴的极限偏差表9 GB/T 1801—1999 GB 159~174-1959GB 1801-1979 极限与配合公差带和配合的选择10 GB/T 1803-1979 GB 159~174-1959 公差与配合尺寸至18mm孔、轴公差带11 GB/T 1804-2000 GB/T 1804-1992GB 1335-1989GB 3177-1982 一般公差未注公差的线性和角度尺寸的公差12 GB/T 1182-1996 GB 1182-80GB 1183-80 形状和位置公差通则、定义、符号和图样表示法13 GB/T 1184-1996 GB 1184-80 形状和位置公差未注公差值14 GB/T 3177-1997 GB 3177-1992 光滑工件尺寸的检验15 GB/T 3505-2000 GB/T 3505-1983 产品几何技术规范表面结构轮廓法表面结构的术语、定义及参数16 GB/T 4096-1983 —棱体的角度与斜度系列17 GB/T 4249-1996 GB 4249-1984 公差原则18 GB/T 4380-1984 —确定圆度误差的方法两点、三点法19 GB/T 4457.4-1984 GB 126-1974 机械制图图线20 GB/T 4457.5-1984 GB 126-1974 机械制图剖面符号21 GB/T 4458.1-1984 GB 128-1974 机械制图图样画法22 GB/T 4458.2-1984 GB 128-1974 机械制图装配图中零部件的序号及其编排方法23 GB/T 4458.3-1984 GB 128-1974 机械制图轴侧图24 GB/T 4458.4-1984 GB 129-1974 机械制图尺寸注法25 GB/T 4458.5-1984 GB 130-1974 机械制图尺寸公差与配合的注法26 GB/T 4459.1-1995 GB 4459.1-1984 机械制图螺纹及螺纹紧固件表示法27 GB/T 4459.2-1984 GB 133-1974 机械制图齿轮画法28 GB/T 4459.3-2000 GB/T 4459.3-1984 机械制图花键画法29 GB/T 4459.4-1984 GB 133-1974 机械制图弹簧画法30 GB/T 4459.5-1999 GB 4459.5-1984 机械制图中心孔表示法31 GB/T 4459.7-1998 GB 4458.1-1984 机械制图滚动轴承表示法32 GB/T 5371-1985 —公差与配合过盈配合的计算和选用33 GB/T 7220-1987 —表面粗糙度术语参数测量34 GB/T 7234-1987 —圆度测量术语、定义及参数35 GB/T 7235-1987 —评定圆度误差的方法半径变化量测定36 GB/T 11334-1989 —圆锥公差37 GB/T 11336-1989 —直线度误差检测38 GB/T 11337-1989 —平面度误差检测39 GB/T 12212-1990 —技术制图焊缝符号的尺寸比例及简化表示法40 GB/T 13319-1991 —形状和位置公差位置度公差41 GB/T 14689-1993 GB 4457.1-1984 技术制图图纸幅面和格式42 GB/T 14690-1993 GB 4457.2-1984 技术制图比例43 GB/T 14691-1993 GB 4457.3-1984 技术制图字体44 GB/T 14692-1993 —技术制图投影法45 GB/T 15754-1995 —技术制图圆锥的尺寸和公差注法46 GB/T 17450-1998 —技术制图图线47 GB/T 17451-1998 —技术制图图样画法视图结构要素(12个)序号新标准编号旧标准编号标准名称备注1 GB/T 3-1997 GB 3-1979 螺纹收尾、肩距、退刀槽、倒角2 GB/T 145-1985 GB 145-1959 中心孔3 GB/T 158-1996 GB 158-1984 机床工作台T形槽和相应螺栓4 GB/T 1569-1990 GB 1569-79 圆柱形轴伸5 GB/T 1570-1990 GB1570-79 圆锥形轴伸6 GB/T 6403-1986 —零件结构要素7 GB/T 192~197-1981 GB 192~197-63 普通螺纹8 GB/T 1167-1996 GB 1167-1974 过渡配合螺纹9 GB/T 1415-1992 GB 1415-1978 米制锥螺纹10 GB/T 14791-1993 GB 2515-1981 螺纹术语11 GB/T 15054.1~15054.5-1994 GB 192~195-1963 小螺纹12 GB/T 15756-1995 —普通螺纹极限尺寸二、技术基础标准目录机械制图(47个)序号新标准编号旧标准编号标准名称备注1 GB/T 131—1993 GB 131—1983 机械制图表面粗糙度符号、代号及其注法2 GB/T 157—1989 GB 157—1983 锥度与锥角系列3 GB/T 324—1988 GB 324-1980 焊缝符号表示法4 GB/T 1031—1995 GB 1031—1983 表面粗糙度参数及其数值5 GB/T 1800.1—1997 GB 1800—1979部分极限与配合基础第1部分:词汇6 GB/T 1800.2—1998 GB 1800-1979部分极限与配合基础第2部分:公差、偏差和配合的基本规定7 GB/T 1800.3—1998 GB 1800—1979部分极限与配合基础第3部分:标准公差和基本偏差数值表8 GB/T 1800.4—1999 —极限与配合标准公差等级和孔、轴的极限偏差表9 GB/T 1801—1999 GB 159~174-1959GB 1801-1979 极限与配合公差带和配合的选择10 GB/T 1803-1979 GB 159~174-1959 公差与配合尺寸至18mm孔、轴公差带11 GB/T 1804-2000 GB/T 1804-1992GB 1335-1989GB 3177-1982 一般公差未注公差的线性和角度尺寸的公差12 GB/T 1182-1996 GB 1182-80GB 1183-80 形状和位置公差通则、定义、符号和图样表示法13 GB/T 1184-1996 GB 1184-80 形状和位置公差未注公差值14 GB/T 3177-1997 GB 3177-1992 光滑工件尺寸的检验15 GB/T 3505-2000 GB/T 3505-1983 产品几何技术规范表面结构轮廓法表面结构的术语、定义及参数16 GB/T 4096-1983 —棱体的角度与斜度系列17 GB/T 4249-1996 GB 4249-1984 公差原则18 GB/T 4380-1984 —确定圆度误差的方法两点、三点法19 GB/T 4457.4-1984 GB 126-1974 机械制图图线20 GB/T 4457.5-1984 GB 126-1974 机械制图剖面符号21 GB/T 4458.1-1984 GB 128-1974 机械制图图样画法22 GB/T 4458.2-1984 GB 128-1974 机械制图装配图中零部件的序号及其编排方法23 GB/T 4458.3-1984 GB 128-1974 机械制图轴侧图24 GB/T 4458.4-1984 GB 129-1974 机械制图尺寸注法25 GB/T 4458.5-1984 GB 130-1974 机械制图尺寸公差与配合的注法26 GB/T 4459.1-1995 GB 4459.1-1984 机械制图螺纹及螺纹紧固件表示法27 GB/T 4459.2-1984 GB 133-1974 机械制图齿轮画法28 GB/T 4459.3-2000 GB/T 4459.3-1984 机械制图花键画法29 GB/T 4459.4-1984 GB 133-1974 机械制图弹簧画法30 GB/T 4459.5-1999 GB 4459.5-1984 机械制图中心孔表示法31 GB/T 4459.7-1998 GB 4458.1-1984 机械制图滚动轴承表示法32 GB/T 5371-1985 —公差与配合过盈配合的计算和选用33 GB/T 7220-1987 —表面粗糙度术语参数测量34 GB/T 7234-1987 —圆度测量术语、定义及参数35 GB/T 7235-1987 —评定圆度误差的方法半径变化量测定36 GB/T 11334-1989 —圆锥公差37 GB/T 11336-1989 —直线度误差检测38 GB/T 11337-1989 —平面度误差检测39 GB/T 12212-1990 —技术制图焊缝符号的尺寸比例及简化表示法40 GB/T 13319-1991 —形状和位置公差位置度公差41 GB/T 14689-1993 GB 4457.1-1984 技术制图图纸幅面和格式42 GB/T 14690-1993 GB 4457.2-1984 技术制图比例43 GB/T 14691-1993 GB 4457.3-1984 技术制图字体44 GB/T 14692-1993 —技术制图投影法45 GB/T 15754-1995 —技术制图圆锥的尺寸和公差注法46 GB/T 17450-1998 —技术制图图线47 GB/T 17451-1998 —技术制图图样画法视图结构要素(12个)序号新标准编号旧标准编号标准名称备注1 GB/T 3-1997 GB 3-1979 螺纹收尾、肩距、退刀槽、倒角2 GB/T 145-1985 GB 145-1959 中心孔3 GB/T 158-1996 GB 158-1984 机床工作台T形槽和相应螺栓4 GB/T 1569-1990 GB 1569-79 圆柱形轴伸5 GB/T 1570-1990 GB1570-79 圆锥形轴伸6 GB/T 6403-1986 —零件结构要素7 GB/T 192~197-1981 GB 192~197-63 普通螺纹8 GB/T 1167-1996 GB 1167-1974 过渡配合螺纹9 GB/T 1415-1992 GB 1415-1978 米制锥螺纹10 GB/T 14791-1993 GB 2515-1981 螺纹术语11 GB/T 15054.1~15054.5-1994 GB 192~195-1963 小螺纹12 GB/T 15756-1995 —普通螺纹极限尺寸三、滚动轴承国家标准目录(61个)序号新标准编号旧标准编号标准名称备注1 GB/T 271-1997 GB 271-87 滚动轴承分类GB(十二)2 GB/T 272-1993 GB 272-88 滚动轴承代号方法GB(八)3 GB/T 273.1-1987 GB 273.1-81 滚动轴承圆锥滚子轴承外形尺寸方案GB(五)4 GB/T 273.2-1998 GB 273.2-87 滚动轴承推力轴承外形尺寸总方案GB(十二)5 GB/T 273.3-1999 GB 273.3-88 滚动轴承向心轴承外形尺寸总方案GB(十三)6 GB/T 274-2000 GB 274-91 滚动轴承倒角尺寸最大值GB(十三)7 GB/T 275-1993 GB 275-84 滚动轴承与轴和外壳的配合GB(七)8 GB/T 276-1994 GB 276-89GB 277-89GB 278-89GB 279-89GB 4221-84 滚动轴承深沟球轴承外形尺寸GB(九)9 GB/T 281-1994 GB 281-84GB 282-87 滚动轴承调心球轴承外形尺寸GB(九)10 GB/T 283-1994 GB 283-87GB 284-87 滚动轴承圆柱滚子轴承外形尺寸GB(九)11 GB/T 285-1994 GB 285-87 滚动轴承双列圆柱滚子轴承外形尺寸GB(九)12 GB/T 288-1994 GB 287-87GB 288-87 滚动轴承调心滚子轴承外形尺寸GB(九)13 GB/T 290-1998 GB 290-89 滚动轴承冲压外圈滚针轴承外形尺寸GB(十二)14 GB/T 292-1994 GB 292-83GB 293-84GB 295-83 滚动轴承角接触球轴承外形尺寸GB(九)注:“备注”栏内指明该标准所在的滚动轴承标准合订本。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行业标准《轴承用铜钢复合双金属板》讨论稿编制说明一、任务来源及要求根据工信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关于印发2017年第一批行业标准制修订计划的通知》(工信厅科〔2017〕40号)文件,以及全国有色金属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下发《关于转发2017年第二批有色金属国家、行业、协会标准制(修)订项目计划的通知》(有色标委【2017】31号),《轴承用铜钢复合双金属板》行业标准由南宁钛银科技有限公司、广西壮族自治区冶金产品质量检验站负责起草制定,柳州凯通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参与起草,并要求2019年完成标准制定工作。
二、立项目的和意义铜钢复合板,铜钢材料结合能力强,具有钢的机械性能和铜的耐磨、耐腐蚀性能,既可以制作螺母、轴套、涡轮、衬套,取代铜制品,适用于各类机械上的滑动件和全铜构件,又可以制作化工、石油、制药、制盐等行业制造耐腐蚀压力容器和真空设备等,节省铜、降低造价,市场需求极大。
轴承是各类机电产品的重要基础件,铜轴承具有性能稳定可靠、使用寿命长以及维修保养简便等优点,致使其在轴承市场广泛应用,特别是无油铜轴承领域。
铜合金因其具有承载能力强、熔点高、耐热性能好、耐磨损性能高等特点,逐渐成为了轴承的主导材料。
目前我国重载滑动轴承市场用铜材约3万吨/年,仅国内外制糖榨机重载滑动轴承就有5万多件,轴承出口占比较大,但主要以低端产品为主,高端产品仍主要依赖进口,因此发展适应于高端轴承用铜合金材料就显得十分重要。
目前,我国铜加工业进入新常态,提质增效进入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大力发展高端轴承用铜合金材料对于我国有色金属工业改变传统模式、摆脱过剩产能、扩大有色金属应用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铜钢复合板集铜及铜合金板与钢板的优势于一身,得到广泛的应用。
同时,各种细分、功能性铜钢复合板不断涌现。
以稀土铜合金等为代表的力学性能优良、耐磨、耐热、耐腐蚀的铜合金材料出现,并应用于轴承领域,给铜钢复合板发展、应用带来了更广阔的空间。
采用富含稀土、铝、镍、锰、钛的铜合金新材料为轴承的工作面,基材钢为优质钢Q235,轴承将减少10~15%动力消耗,使用寿命比传统产品提高5~6倍,承载强度比传统的铜轴承提高2~3倍,并可节省铜材60%以上,解决了传统锡青铜轴承等的承载强度低、磨损快、易开裂、寿命短、材耗高、维护费用高等缺点。
现有基础通用的《铜钢复合板》、《铜及铜合金板材》等国家标准,对于轴承用铜钢复合板的合金成分等没有具体规定,特别是稀土、铝、镍、锰、钛等关键元素,其规格、尺寸公差等均不适用于轴承用材料对于铜合金板工艺的要求。
因此,急需制订统一的轴承用铜钢复合双金属板行业标准,规范轴承用铜钢复合双金属板生产、贸易和使用。
本标准的制定主要解决了我国高端、重载轴承用铜钢复合双金属板没有执行标准的问题,对于行业发展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本标准为首次制订。
三、编制过程(包括编制原则、工作分工、征求意见单位、各阶段工作过程等)1、本标准的编制原则铜及铜合金板是一种用途广泛的有色金属产品,与钢板一样,在国内外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铜钢复合板集铜及铜合金板与钢板的优势于一身,也得到广泛的应用,各种细分、功能性铜钢复合板不断涌现。
铜及铜合金板、铜钢复合板都有相关的国家标准,如GB/T 2040-2017《铜及铜合金板材》、GB/T 13238-1991《铜钢复合板》。
本标准通过对国内外现状及发展趋势的分析,在原标准GB/T 13238-1991《铜钢复合板》的基础上,结合国内实际生产情况,收集生产、检验数据、市场需求及客户要求等信息,确定了标准的编制原则:1)查阅相关标准和国内外客户的相关技术要求;2)根据轴承用铜钢复合双金属板应用领域的消费特点,力求做到标准的合理性与实用性;3)根据产品工艺的成熟与完善、技术发展水平及测试数据确定技术指标取值范围;4)符合性:完全按照GB/T 1.1《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和有色加工产品标准和国家标准编写示例的要求进行格式和结构编写。
5)先进性:本标准填补国内轴承用铜钢复合双金属板标准的空白,满足轴承用铜钢复合双金属板的生产、使用及贸易行业的要求。
2、工作过程2.1立项批准2017年4月12日,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下发《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关于印发2017年第一批行业标准制修订计划的通知》(工信厅科【2017】40号)。
2017年9月11日,全国有色金属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下发《关于转发2017年第二批有色金属国家、行业、协会标准制(修)订项目计划的通知》(有色标委【2017】31号),标准项目计划号:计划号2017-0234T-YS ,完成时间2019年。
2.2 任务落实1)根据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工信厅科【2017】40号”、全国有色金属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有色标委【2017】31号”文件精神,于2017年10月在山东省泰安市召开有色标准工作会议,会议代表就“轴承用铜钢复合双金属板”行业标准(计划号:计划号2017-0234T-YS)起草有关问题进行热烈的讨论,全国有色金属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进一步明确各责任单位(人)的具体工作安排。
起草单位协商一致,分工如下:南宁钛银科技有限公司为牵头起草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冶金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站等为起草单位。
起草工作计划于2019年12月前完成。
3、各阶段工作过程1)2017年11月,在接到标准制定任务后,我们成立了《轴承用铜钢复合双金属板》行业标准起草小组,组长为南宁钛银科技有限公司隆成柱高级工程师,成员有南宁钛银科技有限公司隆小柱工程师、杨庆勇工程师,陈凤婕工程师,广西壮族自治区冶金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站黄肇敏教授级高级工程师、胡永玫工程师,柳州凯通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吴坚,广西壮族自治区机械工业研究院黄卫华高级工程师等。
明确各起草人及工作任务。
2)2017年11月~2017年12月,标准起草小组首先整理、由南宁钛银科技有限公司研发生产的轴承用铜钢复合双金属板产品的技术要求及产品使用现状,为本标准全面、系统、有效的制定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3)2017年12月~2018年4月,起草小组成员分头收集相关信息,查询国内外相关资料,并对广西、广东、福建、浙江等地对轴承用铜钢复合金属板进行了全面的生产、贸易和用户的调研,特别是制糖行业为代表所用的重载、耐磨、耐热的轴承用铜钢复合双金属板,全面准确地了解了市场上不同客户的需求以及产品未来的发展趋势,了解目前生产厂商的生产水平和现状。
4)2018年4月,通过查阅了国内外有关的技术资料,结合主要用户的技术要求,经过多次讨论和广泛征求意见,初步形成了标准讨论稿及编制说明。
5)2018年5月,标准起草小组对标准讨论稿初稿进行了修改、补充、完善,形成标准讨论稿。
6)2018年5月,标准讨论稿在挂网。
四、主要技术指标确定依据1、牌号和规格本标准根据所用基材钢的牌号,分为TGⅠ、TGⅡ两个产品牌号。
根据重载轴承用行业常规的要求,规定规格为:总厚度20~100 mm、铜层厚度10~50 mm、钢层厚度10~50 mm、宽度100~1000 mm、长度500~1500 mm。
3、外形尺寸及允许偏差的确定本标准根据轴承用铜钢复合双金属板的要求制定。
主要是对板材的总厚度、铜层厚度、钢层厚度、宽度、长度等外形尺寸进行规定。
通过该指标的推行,能够促使企业加强对产品板形的管控,不仅能够提升产品整体质量,使其能够适合不同领域的轴承用铜钢复合双金属板的使用需求,为企业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更能够促进整个行业朝着更良性的方向发展。
外形尺寸及允许偏差见表1。
表1 外形尺寸及允许偏差总厚度铜层、钢层厚度长度宽度总公称厚度/mm 允许偏差/% 公称厚度/mm 允许偏差/% 长度/mm 允许偏差/% 宽度/mm 允许偏差/%20~100 +5-1 10~50 ±2 500~1500+8-5100~1000+6-5此外,双金属板材的长度和宽度按50mm的倍数进级,定尺板尺寸由供需双方协商;双金属板材的铜层厚度应在合同中注明,经需方同意,铜层厚度超过正偏差亦可交货;根据需方要求,经供需双方协议,可以供应推荐公称尺寸以外的其他尺寸的双金属板材。
4、化学成分本标准根据轴承用铜钢复合双金属板的要求制定。
基材钢层的化学成分由所有钢号确定,铜层采用了专用的稀土铜合金。
4.1 钢层采用Q235A、Q235B,化学成分(熔炼分析)符合GB/T 700的规定,钢层成品化学成分允许偏差应符合GB/T 222的规定。
表2为钢层化学成分表。
表2 钢层的化学成分化学成分(质量分数)/%,不大于牌号钢层 C Si Mn P STGⅠQ235A0.22 0.35 1.40 0.045 0.050TGⅡQ235B 0.20 0.35 1.40 0.045 0.0454.2 铜层采用高性能铜合金,即采用1号电解铜添加稀土元素镧和铈、铝、锰、镍、钛,经高温熔融、等温熔覆在基材钢层而成。
化学成分符合表3的规定。
表3 铜层的化学成分化学成分(质量分数)/%Cu La Ce Al Mn Ni Ti 82.50~86.50 3.25~3.90 1.75~2.10 5.00~6.00 1.00~1.50 1.50~2.50 1.00~1.50注:根据需方要求,经供需双方协议,可以供应表3以外的其它铜层化学成分的轴承用铜钢复合双金属板。
5、力学性能的确定本标准根据轴承用铜钢复合双金属板的要求,参考GB/T 13238-1991铜钢复合板、GB/T 2040-2017《铜及铜合金板材》标准制订。
轴承用铜钢复合双金属板的室温力学性能符合表4规定。
表4 力学性能抗拉强度RmMPa 断后伸长率A%≥500 ≥15弯曲试验条件及结果符合表5的规定。
表5 弯曲试验条件及结果总厚度/mm 试样宽度弯曲角度弯心直径d 内弯曲试验结果≤60 2a 180° 1.5a 弯曲部分的外侧不得产生裂纹,复合层不开裂>60~100 2a 180° 2.5a注:a为弯曲试样总厚度。
6、内部质量轴承用铜钢复合双金属板内部质量主要采用超声波探伤,未结合缺陷符合GB/T7734 I等级要求。
此外,断口致密、无缩尾、复合层不开裂。
7、表面质量本标准根据轴承用铜钢复合双金属板的要求制定。
规定板材的表面应光滑、清洁,不允许有任何影响使用的缺陷。
五、标准水平分析本标准与GB/T 13238-1991《铜钢复合板》、GB/T 2040-2017《铜及铜合金板材》、ASTM B248M-2017《加工铜及铜合金板、薄板、带材及轧制的条材一般要求》、EN 1652:1998《铜及铜合金一般用途的板材、薄板材、带材和圆形材》、ASTM B103M-2015《磷青铜厚板、薄板、带材和轧制条材》、JIS H3110-2012《磷青铜和镍银合金薄板、板材和带材》标准对比如下:标准对比如下:1、适用范围本标准为专用标准,适用于制作轴承用铜钢复合双金属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