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五首练习带答案
八年级上学期语文第13课《唐诗五首》同步练习(含答案)
八年级上学期语文第13课《唐诗五首》同步练习一、基础知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东皋.(gāo) 驱犊.(dú) 萋.萋(qī)B.鹦.鹉(yīng) 燕.然(yàn) 荆.门(jīng)C.贾.亭(jiǎ) 徙.倚(xǐ) 千载.(zǎi)D.征蓬.(péng) 萧.关(xiāo) 白沙堤.(dī)2.下列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晓雾将歇.(歇息)B.素湍绿潭,回.清倒影(回旋)C.未复有能与.其奇者(参与,这里有“欣赏”“领悟”的意思)D.念.无与为乐者(考虑,想到)3.下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A.《使至塞上》中颈联气势雄伟,眼界宽广,极富画面感,体现了王维诗作“诗中有画”的特点。
B.《黄鹤楼》一诗的颔联将时间和空间组合,产生了历史的纵深感和空间的开阔感,抒发了诗人对岁月难再、世事茫然的空幻感,催生乡愁。
C.《钱塘湖春行》一诗的尾联通过借景抒情,侧面烘托,抒发了诗人对钱塘湖暮春美景的喜爱之情。
D.《野望》颔联写远景、静态,侧重宏观描绘。
颈联转而写人,写动态、近景。
因作者心绪的原因,本是恬淡自然的田园景物,染上一层忧郁、孤独和清冷的色彩。
4.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A.本周约有5万把共享雨伞现身杭州街头,它们分布在杭城的火车站、地铁站、商场、公共区域等地。
(将“公共区域等地”改为“等公共区域”)B.坦桑尼亚信息服务部部长哈桑·阿巴西表示,来自中国的影视作品是坦桑尼亚民众了解中国经济发展与城市生活。
(在句末加上“的重要途径”)C.为了孩子的前途和未来,逼得众多父母必须“押”着孩子去做很多事。
(删去“逼得”)D.选择散养的父母一定要实时检视自己的理论是否过期,教育方式要符合孩子的特点,等等。
(将“教育方式”改为“教育模式”)5.下列句子中,使用典故的一项是()A.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B.征蓬出汉塞,归雁人胡天。
C.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唐诗五首习题带答案
一课两练·基础闯关【基础练】1.直接默写(1)东皋薄暮望,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猎马带禽归。
(3)黄鹤一去不复返,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芳草萋萋鹦鹉洲。
(5)征蓬出汉塞,________________。
(6)________________,都护在燕然。
(7)山随平野尽,________________。
(8)________________,万里送行舟。
(9)________________,谁家新燕啄春泥。
(10)乱花渐欲迷人眼,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徙倚欲何依(2)牧人驱犊返(3)白云千载空悠悠(4)晴川历历汉阳树(5)归雁入胡天(6)萧关逢候骑(7)江入大荒流(8)仍怜故乡水(9)几处早莺争暖树(10)浅草才能没马蹄2.理解默写(1)王绩在《野望》中引用典故,表现诗人身处乱世,前途无望,孤独抑郁心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2)《野望》一诗中能够表现出秋意颇浓的山野景色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3)崔颢在《黄鹤楼》一诗中情景交融,抒发了游子悲苦的思乡之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4)《黄鹤楼》中以写景出名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5)《使至塞上》以比喻表达诗人惆怅、抑郁心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6)《使至塞上》以传神之笔勾画出一幅塞外雄浑景象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7)李白在《渡荆门送别》一诗中,化静为动,表现雄浑开阔的意境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诗五首练习题及答案
诗五首练习题及答案一、填空题1. 杜甫的《春望》中,“国破山河在”的下一句是“______”。
答案:城春草木深2. 李白的《静夜思》中,“床前明月光”的下一句是“______”。
答案:疑是地上霜3. 王之涣的《登鹳雀楼》中,“白日依山尽”的下一句是“______”。
答案:黄河入海流4. 苏轼的《水调歌头》中,“明月几时有”的下一句是“______”。
答案:把酒问青天5. 李清照的《如梦令》中,“昨夜雨疏风骤”的下一句是“______”。
答案:浓睡不消残酒二、选择题1. 下列诗句中,哪一句出自白居易的《琵琶行》?A. 春眠不觉晓B. 举头望明月C. 独在异乡为异客D. 同是天涯沦落人答案:D2.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出自哪位诗人的哪首诗?A. 杜甫《望岳》B. 李白《庐山谣》C. 王维《终南山》D. 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答案:A3.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是苏轼的哪首词中的名句?A. 《念奴娇·赤壁怀古》B.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C.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D. 《卜算子·我住长江头》答案:B三、简答题1. 请简述李白《静夜思》的意境和情感表达。
答案:《静夜思》通过描述夜晚宁静的月光和思乡之情,表达了诗人对故乡和亲人的深切思念。
诗中“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描绘了月光如霜的清冷,而“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则表达了诗人抬头仰望明月时,心中涌起的乡愁。
2. 请简述苏轼《水调歌头》中“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这两句诗的内涵。
答案: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亲人和朋友的深情厚意,即使相隔千里,也希望能与他们共享明月,寓意着无论距离多远,真挚的情感都能跨越空间的界限,共同感受美好时光。
四、论述题1. 请结合王之涣的《登鹳雀楼》和杜甫的《望岳》,分析两首诗在表达诗人情感和思想上的异同。
答案:《登鹳雀楼》和《望岳》都是表达诗人对自然景观的赞美和个人情感的抒发。
诗五首练习题及答案
诗五首练习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下列诗句中,哪一项不是出自《静夜思》?A. 床前明月光B. 疑是地上霜C. 举头望明月D. 低头思故乡2.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出自哪位诗人之手?A. 李白B. 杜甫C. 王维D. 孟浩然3.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中的“黄河”指的是:A. 长江B. 黄河C. 珠江D. 淮河4.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中,“红豆”通常象征着什么?A. 爱情B. 友情C. 亲情D. 忠诚5. “床前明月光”中的“床”指的是:A. 睡觉的床B. 窗前的桌子C. 古代的坐具D. 古代的躺椅二、填空题6. “________,江枫渔火对愁眠。
”(《枫桥夜泊》)7. “________,夜泊牛渚怀古。
”(《夜泊牛渚怀古》)8. “________,万径人踪灭。
”(《江雪》)9. “________,独怆然而涕下。
”(《登高》)10. “________,春江水暖鸭先知。
”(《惠崇春江晚景》)三、简答题11. 请简述《静夜思》中所表达的情感及其意象。
12. 描述《春晓》中诗人如何通过自然景象表达对春天的喜爱。
13. 请解释《登鹳雀楼》中“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所蕴含的哲理。
14. 阐述《相思》中“红豆”的象征意义及其在诗中的作用。
15. 《望岳》中“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志向?四、论述题16. 论述《静夜思》中“床前明月光”与“举头望明月”两句诗在情感表达上的异同。
17. 分析《春晓》中“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所体现的诗人对春天的感悟。
18. 探讨《江雪》中“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所描绘的景象对读者心灵的影响。
19. 评述《登高》中“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所表达的壮阔景象与诗人的心境。
20. 论述《惠崇春江晚景》中“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所蕴含的自然美与生活哲理。
答案:1. D2. D3. B4. A5. C6. 月落乌啼霜满天7. 夜来风雨声8. 千山鸟飞绝9. 念天地之悠悠10. 竹外桃花三两枝11. 《静夜思》表达了诗人在寂静的夜晚,对故乡的深深思念之情。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12课 唐诗五首 练习(含答案和解析)
闲上山来看野水,忽于水底见青山。
2. (5分) 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下列各题。
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①
唐•李白
一为迁客去长沙,西望长安不见家。
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②.
【注释】①郎中:官名,为朝廷各部所属的高级部员。钦:当是史郎中名。一作“饮”。②落梅花:即
古代笛曲名《梅花落》,此因押韵倒置,亦含有笛声因风散落之意。
A.首联交代了踏春的去处,简洁明快地勾勒了西湖早春的轮廓 B.颔联抓住了“争”、“啄”两个动词,描绘了一幅早莺争暖、新燕啄泥的画面 C.颈联用“没马蹄”写出了西子湖畔春草深密、绿色醉人的景象 D.尾联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春行钱塘湖的喜悦心情 11. (3分) 下列对诗歌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黄鹤楼
13. (3分) 下列对诗歌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使至塞上 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A.第一、二句叙事,写诗人以使者的身份,轻车简从,要到遥远的西北边塞去慰问将士。 B.第三、四句叙事兼抒情,以“蓬”“雁”自比,暗写诗人被排挤出朝廷的孤寂、飘零之感。 C.第五、六句“直”“圆”两字精炼传神,线条简约,描绘的景物不多,但画面开阔、意境雄浑。 D.第七、八句写诗人经过长途跋涉到达边塞,侦察兵萧关却骑马来报:“长官正在燕然前线。”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12课 唐诗五首 练习(含答案和解析)
姓名:
得分:
一、阅读题
1. (6分) 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后面问题。
野 望
翁 卷
一天秋色冷晴湾①,无数峰峦远近间。
闲上山来看野水,忽于水底见青山。 (注释)①湾:水流弯曲的地方。
唐诗五首
第一首:《野望》的练习题一、填空:1、东皋薄暮望,。
2、,猎马带禽归。
3、树树皆秋色,。
4、相顾无相识,。
5、描写了秋天的色彩缤纷分景色的诗句:。
6、运用典故,表达了诗人孤独苦闷之情的语句:。
7、交代了诗人观赏地点,刻画了孤独徘徊身影的诗句:。
8、描写了一副动态的、充满生机的秋景。
9、《野望》的作者,朝诗人,字无功,号东皋子。
10、“薄暮”在诗中的意思是什么?11、第一句“东皋薄暮望”,说明了试题。
地点:_____,时间:_____。
事情_____。
字统领全文。
二、阅读理解:1、请从动静和写景顺序的角度赏析中间两联。
2、结合全诗内容,简析诗人“长歌怀采薇”的原因。
3、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4、诗人在傍晚野望时,描绘出了怎样的景色?用了什么手法?答:5、首联“望”字意蕴丰富,请简析它的双重意蕴。
(3分)三、选择题: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首联借陶渊明“登东皋以舒啸”的诗句,暗含诗人归隐之后,尝耕东皋之意。
B.颔联和颈联运用工笔细描的表现手法,精细地描画出了农村生活的真实场景。
C.颔联和颈联运用动静结合的表现手法,使诗歌充满画面感,突出了乡村气息。
D.尾联表明了诗人在现实当中难觅知音,孤苦无依,只好追怀古代的高士贤人。
第二首:《黄鹤楼》一、默写诗句,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
晴川树,。
,烟波江上使人愁。
二、翻译全诗:三、填空1.本诗作者是(朝代)诗人(人名),本诗选自。
2.“历历”的意思是指。
3.诗中的“萋萋”形容。
4.诗中“乡关”的意思是5. 诗中诗人从传说入笔,以虚实结合的手法描写景物的诗句:6. 诗中能够表达诗人对世事变迁的无限感慨之情的诗句:7.诗中情景交融,道尽无限思乡之愁/诗中表现诗人怀念家乡的惆怅之情的诗句:8.本诗中以写景出名的诗句是:9.诗中能够诗人触景生情而起思乡之愁的诗句:10.诗中与马致远《天净沙·秋思》中“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3课《唐诗五首》同步练习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文字版,含答案)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3课《唐诗五首》同步练习包括:《野望》《黄鹤楼》《使至塞上》《渡荆门送别》《钱塘湖春行》一、基础知识1.补写出下列名句的上句或下句。
(1),长歌怀采薇。
(王绩《野望》)(2),白云千载空悠悠。
(崔颢《黄鹤楼》)(3),长河落日圆。
(王维《使至塞上》)(4)月下飞天镜,。
(李白《渡荆门送别》)(5)几处早莺争暖树,。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2.根据提示写出相应的名句。
(1)王绩《野望》中描写秋意正浓的山野景色的诗句是:,。
(2)崔颢《黄鹤楼》中直抒胸臆,抒发游子悲苦的思乡之情的诗句是:,。
(3)王维《使至塞上》中以“征蓬”写自己飘零之感的诗句是:,。
《渡荆门送别》中用游动的视角来描写山的变化的诗句是:,。
(4)(5)《钱塘湖春行》中正面写典型的江南春湖的湖光水色的诗句是:,。
二、课内阅读【一】使至塞上王维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3.根据你的理解,在下面横线上填写恰当的内容。
(2分)本诗的开头叙述诗人①,接着记录沿途的自然风光,结尾用人物问答的方式叙写了②。
4.列出第二联构成对偶的词语,简要分析这一联运用对偶的表达效果。
(3分)【二】黄鹤楼崔颢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5.颈联中的“芳草萋萋”写出了“芳草”_____________的特点。
6.诗歌前两联有实写,有虚写,请对此作简要赏析。
【三】渡荆门送别李白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7.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2分)A.本诗借景打情,写出诗人前往楚地途中的所见所感。
B.首联写诗人乘舟到“荆门外”,交代了诗人的行踪。
C.颔联描写长江两岸特有的景色,体现山水的静志美。
初中八年级上册语文《唐诗五首》练习题 附加答案
唐诗五首练习(一)渡荆门送别李白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1.此诗是诗人出蜀至荆门时所作,首联____________,颔联、颈联写景,尾联抒情,含蓄地抒发了______________之情。
2.诗句“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给我们描绘了怎样的景象?请你加以描绘。
(不超过100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古人用语往往一字传神。
“山随平野尽”中哪个字用得好?试作简要赏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本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钱塘湖春行白居易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1.全诗以“行”为线索,从“孤山寺北贾亭西”起,到“___________________”终。
以“_____________________”说明自然美景美不胜收,诗人意犹未尽的感受给读者无穷的回味。
(请用诗中的原句填空)2.颔联中有两个动词用得极妙,请找出来作简要赏析。
(1)颔联中两个用得极妙的动词:______、______。
(2)赏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一) 1.叙事思乡2.诗人乘舟而下,两岸连绵起伏的群山像画卷一样伴随小舟而展开,它们在广阔的原野处消失了;浩浩荡荡的长江水,奔涌向前,流入了广阔无际的原野,诗人的视野顿时变得开阔了,心情也喜悦开朗了。
人教统编版八年级上学期语文第13课《唐诗五首》同步练习(含答案解析)
人教统编版八年级上学期语文第13课《唐诗五首》同步练习(含答案解析)人教统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学期13课《唐诗五首》同步练习一、基础知识积累(共11题;共54分)1.《黄鹤楼》选自《________》,崔颢(hào)(约公元704—754年),________代诗人,他才思敏捷,善于写诗,以《黄鹤楼》诗,颇令李白折服。
其作品________、________。
2.《使至塞上》作者________,字________,________诗人,画家,晚年无心仕途,专诚奉佛,故后世人称其为“________”。
3.《钱塘湖春行》本诗选自________,作者________是________代大诗人,字________,晚年又叫________。
4.《钱塘湖春行》以________为线索,描写了西湖________的明媚风光,抒发了诗人________的感情。
第________句和第________句是颔联,________联运用了________的修辞手法。
5.王维,________代诗人字________,人称“________”,其山水诗成就很高,和________ 并称为“王孟”。
本诗从体裁上看是________诗,从内容上看,文学史上称之为“________”诗。
6.李白,字________,号________,唐朝诗人。
是屈原之后最具个性特色、最伟大的________诗人。
有“________”之美誉,与杜甫并称“________”。
7.下面对王维的《使至塞上》一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以简练的笔墨写此次出使的经历:诗人轻车简从,要到远在西北边塞的居延去慰问边境将士。
B. 颔联写自己过了居延,就像“征蓬”一样,飞出了汉家的边塞,又像北归的大雁一样飞人胡天的上空,蕴含了作者内心的激动和兴奋之情。
C. 尾联写作者经长途跋涉,在萧关遇到了骑兵,却没有遇到将官,(一问才知道),将官此时正在燕然前线。
唐诗五首练习带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诗, 然后回答问题。
(8分)野望王绩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倚。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注】王绩,唐诗人,字无功,自号东皋子,时称“斗酒学士”,后弃官归隐而终。
(1)“薄暮”在诗中的意思是什么?(太阳将要落山的时候。
)(2)第一句“东皋薄暮望”,说明了试题。
地点:_____,时间:_____。
事情_____。
(东皋薄暮望)(3)颔联写薄暮中的“秋夜静景”,山对树、____对____,____对______。
(皆、惟色、晖)(4)第三联描写眺望到的景象,那是怎样的景象?(牧人赶着牛羊,猎人骑着马带着许多狩猎所得,回家了。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A.首联借陶渊明“登东皋以舒啸”的诗句,暗含诗人归隐之后,尝耕东皋之意。
B.颔联和颈联运用工笔细描的表现手法,精细地描画出了农村生活的真实场景。
C.颔联和颈联运用动静结合的表现手法,使诗歌充满画面感,突出了乡村气息。
D.尾联表明了诗人在现实当中难觅知音,孤苦无依,只好追怀古代的高士贤人。
(2)请从“景”与“情”关系的角度,赏析本诗的颔联。
(3分)(1)B(应是白描的手法,以质朴的语言描画。
)(2)诗歌颔联妙在融情于景。
(1分)诗中描写了漫山遍野,树叶枯黄,更兼残阳尽染的萧瑟衰败景象,(1分)景中寄寓了诗人孤独落寞的情怀。
(1分)4."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情?答:(景与人)动静结合,活现一幅浓浓的秋暮晚归图。
5.“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答:举目四望,树林和山峦一片秋色,在夕阳的余晖中越发显得萧瑟。
整个画面萧瑟恬静。
6.“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答:抒发了孤独抑郁的心情和避世退隐的愿望。
7、首联“望”字意蕴丰富,请简析它的双重意蕴。
(3分)答:“望”既写诗人眺望之意,(1分),又暗指诗人内心的期望,(1分)希望觅得知音,得到理解、赏识和重用。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第13课《唐诗五首》综合练习题及答案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第13课《唐诗五首》综合练习题及答案一、积累运用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东皋(gāo)千载(zài)燕然(yān)鹦鹉洲(yīng)....B.落晖(huī)萋萋(qī)属国(shǔ)逢候骑(qí)....C.驱犊(dú)徙倚(xǐ)汉塞(sài)沙堤(tī)....D.XXX(wēi)征蓬(péng)XXX(hào)没马蹄(mò)....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东皋薄暮望薄:.(2)徙倚欲何依徙倚:..(3)白云千载空悠悠悠悠:..(4)晴川历历汉阳树历历:..(5)芳草萋萋鹦鹉洲萋萋:..(6)单车欲问边问边:..(7)长河落日圆长河:..(8)来从楚国游从:.(9)将入大荒流大荒:..(10)仍怜田园水怜:.(11)水面初平云脚低初:.(12)几处早莺争暖树暖树:..3.文学常识填空。
(1)《野望》的作者XXX,字________,唐代诗人。
贞观初,以疾罢归河渚间,躬耕东皋,故自号“________”。
(2)《黄鹤楼》的作者________,汴州(今河南开封)人,唐代诗人。
XXX对此诗曾有“眼前有景道不得,XXX题诗在上头”的感叹。
(3)《使至塞上》的作者XXX,字________,号________,唐朝诗人,尤善五言,多咏________,与XXX合称“XXX”,有“________”之称。
书画特臻其妙,后人推其为南宗山水画之祖。
XXX评价其诗画:“味摩诘之诗,________;观摩诘之画,________。
”(4)《渡荆门送别》的作者XXX,字________,号________,唐代伟大的________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________”,与XXX并称为“XXX”(5)《钱塘湖春行》的作者XXX,字________,晚年号________,唐代诗人,有“________”之称,著有《白氏长庆集》。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诗词五首》练习题含答案含答案
《饮酒》一、选择。
1、对这首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A这首诗歌颂了热闹的田园生活,突出地表现了诗人与大自然相契合的心理。
B“悠然见南山”一句中“见”字用的极好,表现出诗人不是有意而为之,而是在采菊时,山的形象无意中映入了眼帘。
C这首诗在艺术上的特点是情、境、理三者的浑然融合。
在幽美淡远的景和悠然自得的情构成的境界中,蕴涵着万物各得其所的哲理。
D“真意”与“忘言”的关系是说此情此境中让人体会到生活的真谛,而这种“真意”只能用心灵去感受,因而诗人只好“忘言”了。
2、下列对诗句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而无车马喧”意思是没有那些人来人往的喧嚣,没有世俗的困扰。
B“心远地自偏”意思是只要居所偏僻安静,心就会远离喧闹的尘世。
C“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写出了心与自然的会意与亲近,达到了一种物我合一的境界。
D“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此句写出了诗人面对良辰美景神往而又迷惘的情形。
3、下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A《饮酒》主要表达了诗人如何从大自然里悟出人生的真正意义,获得恬静的心境这一内容。
B“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句与杜甫《望岳》中“荡胸生层云,决眦人归鸟”都借归鸟来写诗人陶醉自然而不愿做官的感受。
C“此中有真意”与《归园田居(其三)》中“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都表达了诗人返朴归真的人生理想。
D陶渊明爱菊,菊花成了远离尘俗、洁身自好的品格象征;周敦颐说莲,莲花象征着君子美好的品德。
他们都托物言志,寄托了一种高洁的情致。
4、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这首诗叙写宁静闲适的田园生活乐趣,表现诗人归隐田园后安贫乐道、悠然自得的心境。
B.本诗在客观景物的描写中融合对人生哲理的领悟,情、景、理自然融合,意境深邃。
C“心远地自偏”形象地道出这样一个道理:环境的偏僻幽静方能使人恬淡舒适。
D诗人善于捕捉生活中的细节来赋予特殊的意蕴。
例如菊花,具有超凡脱俗、高傲纯洁的象征意义;而诗人“采菊”,则表现诗人热爱自然的情趣。
13 《唐诗五首》课后习题参考答案[4页]
13 《唐诗五首》课后习题参考答案一、《野望》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联系作者的生平,说说你对诗作思想感情的理解。
参考答案:《野望》一诗中间两联主要写景,描绘了诗人薄暮时分于东皋所见的田园风光。
夕阳余晖晕染下,每一棵树,每一座山,都呈现着浓浓的秋意;放牧的人赶着牛返回,猎人骑着马带着猎获的禽鸟归来。
诗歌首联“徙倚”二字,点明作者徘徊无依的孤独心境。
颔联和颈联写的都是恬淡自然的田园景物,但因作者心绪的原因,都染上了一层忧郁、孤独和清冷的色彩。
尾联抒发感情,田园生活的静谧和安闲冲淡不了诗人的忧郁,他感觉自己并不能融入这诗一般的田园山水,只好从先贤那里寻找慰藉。
诗人的彷徨、孤独和苦闷,可能是因为仕途的不得志,感觉前途渺茫,所以他三仕三隐,寄情于诗酒。
二、《黄鹤楼》一诗是怎样将神话传说与眼前景物融为一体的?抒发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参考答案:《黄鹤楼》前两联,均是先写神话传说,再写眼前景物,虚中有实,抚今追昔,写出诗人对世事变化难以预料的感慨;以神话传说起笔,则增添了黄鹤楼的神异色彩,大大丰富了诗歌的内容。
首联从神话传说落笔,起笔高远,回到现实情境,又仿佛黄鹤从天而降一样,神秘莫测。
颔联先写黄鹤之杳然不见,在远望天际,寻觅黄鹤踪影之时,顺势转换为对天际白云的描绘,转换自然,毫无痕迹。
从句中两个“空”字,可以体会到诗人吊古伤今,无限怅惘的情感。
三、《使至塞上》的颈联被誉为“独绝千古”,清人黄培芳认为其妙处在于“‘直’‘圆’二字极锤炼,亦极自然”。
你怎么理解这一说法?你觉得这两句诗好在哪里?参考答案:这两句诗充分体现了王维诗歌“诗中有画”的特色,非常讲究景物的画面感。
首先,它有绘画一样的构图,空间阔大,层次丰富。
其次,它有绘画一样讲究的线条,一望无际的大漠上,纵的是烟,横的是河,圆的是落日,寥寥几笔,就用简约的线条勾勒出了景物的基本形态,概括性极强,仿佛抽象派的作品。
最后,这两句在色彩上也很鲜明,落日、大漠、黄河、烽烟,各有色彩,引人想象。
初二唐诗五首试题及答案
初二唐诗五首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下列哪首诗是杜甫的作品?A. 《静夜思》B. 《春望》C. 《登鹳雀楼》D. 《望岳》答案:B2.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是哪位诗人的诗句?A. 李白B. 杜甫C. 王维D. 孟浩然答案:A3.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出自哪位诗人之手?A. 李白B. 杜甫C. 王维D. 孟浩然答案:C4.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是哪位诗人的诗句?A. 李白B. 杜甫C. 王维D. 孟浩然答案:B5.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是哪位诗人的诗句?A. 李白B. 杜甫C. 王维D. 孟浩然答案:D二、填空题6. 李白的《静夜思》中,“举头望明月,________。
”答案:低头思故乡7. 杜甫的《春望》中,“国破山河在,________。
”答案:城春草木深8. 王维的《登鹳雀楼》中,“白日依山尽,________。
”答案:黄河入海流9. 孟浩然的《望岳》中,“会当凌绝顶,________。
”答案:一览众山小10. 李白的《望庐山瀑布》中,“日照香炉生紫烟,________。
”答案:遥看瀑布挂前川三、简答题11. 请简述李白的《静夜思》中所表达的情感。
答案:《静夜思》表达了诗人在夜晚看到明月时,思念家乡和亲人的深切情感。
12. 杜甫的《春望》一诗中,诗人是如何描绘战争给国家带来的破坏的?答案:在《春望》中,杜甫通过“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等诗句,描绘了战争给国家带来的破坏,表达了对和平的向往。
四、论述题13. 比较李白和杜甫的诗歌风格,并举例说明。
答案:李白的诗歌风格豪放、奔放,如《将进酒》中的“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展现了诗人的豪情壮志。
而杜甫的诗歌则以深沉、忧国忧民著称,如《春望》中的“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反映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忧虑。
结束语:通过这份试题,我们不仅复习了初二所学的唐诗五首,还深入理解了这些诗歌的内涵和诗人的情感表达。
第13课 唐诗五首(基础训练)(解析版)
第13课唐诗五首【基础训练】一、选择题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沿溯.阻绝(sù)晴初霜旦.(dàn)飞漱.其间(sù)水皆缥.碧(piǎo)B.解.衣欲睡(jiě)能与.其奇者(yū)竹柏.影(bǎi)泠.泠作响(líng)C.亦未寝.(qǐn)夕日欲颓.(tuí)素湍.绿潭(tuān)鸢飞戾.天(lì)D.林寒涧.肃(jiàn)藻、荇.交横(xìng)都.护(dōu)属.引凄异(zhǔ)【答案】C【详解】考查对汉字字音的辨析。
A项。
“漱”应读“shù”。
B项。
“与”应读“yù”。
D项。
“都”应读“dū”。
2.下列加点字注音和字形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牧人驱.(qǖ)犊返,猎马带禽.(qín)归。
B.萧.(xiāo)关逢候骑,都护在燕.(yàn)然。
C.渡远荆.(jīng)门外,来从楚.(chǔ)国游。
D.几处早莺.(yīng)争暖树,谁家新雁.(yàn)啄春泥。
【答案】C【详解】此题考查学生对字音字形的掌握情况,这就要求学生平时的学习中注意字音的识记和积累,特别是形近字、多音字。
关于字形,要求学生平时的学习中注意字形的识记和积累,特别是形近字。
辨析字形既要注意平时的积累,也要联系整个词语的意思。
A项。
“驱”应读“qū”。
B项。
“燕”应读“yān”。
D项。
“雁”应为“燕”。
3.下列诗句中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东皋薄暮望,徙.(xǐ)倚欲何依。
B.牧人驱犊.(dú)返,猎马带禽归。
C.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qī)萋鹦鹉洲。
D.萧关逢候骑.(qí),都护在燕然。
【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字形的掌握情况,对汉字字形的正确书写能力。
这就要求学生平时的学习中注意字形的识记和积累,特别是形近字。
辨析字形既要注意平时的积累,也要联系整个词语的意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阅读下面这首诗, 然后回答问题。
(8分)野望王绩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倚。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注】王绩,唐诗人,字无功,自号东皋子,时称“斗酒学士”,后弃官归隐而终。
(1)“薄暮”在诗中的意思是什么?(太阳将要落山的时候。
)(2)第一句“东皋薄暮望”,说明了试题。
地点:_____,时间:_____。
事情_____。
(东皋薄暮望)(3)颔联写薄暮中的“秋夜静景”,山对树、____对____,____对______。
(皆、惟色、晖)(4)第三联描写眺望到的景象,那是怎样的景象?(牧人赶着牛羊,猎人骑着马带着许多狩猎所得,回家了。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A.首联借陶渊明“登东皋以舒啸”的诗句,暗含诗人归隐之后,尝耕东皋之意。
B.颔联和颈联运用工笔细描的表现手法,精细地描画出了农村生活的真实场景。
C.颔联和颈联运用动静结合的表现手法,使诗歌充满画面感,突出了乡村气息。
D.尾联表明了诗人在现实当中难觅知音,孤苦无依,只好追怀古代的高士贤人。
(2)请从“景”与“情”关系的角度,赏析本诗的颔联。
(3分)(1)B(应是白描的手法,以质朴的语言描画。
)(2)诗歌颔联妙在融情于景。
(1分)诗中描写了漫山遍野,树叶枯黄,更兼残阳尽染的萧瑟衰败景象,(1分)景中寄寓了诗人孤独落寞的情怀。
(1分)4."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情?答:(景与人)动静结合,活现一幅浓浓的秋暮晚归图。
5.“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答:举目四望,树林和山峦一片秋色,在夕阳的余晖中越发显得萧瑟。
整个画面萧瑟恬静。
6.“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答:抒发了孤独抑郁的心情和避世退隐的愿望。
7、首联“望”字意蕴丰富,请简析它的双重意蕴。
(3分)答:“望”既写诗人眺望之意,(1分),又暗指诗人内心的期望,(1分)希望觅得知音,得到理解、赏识和重用。
(1分)8、本诗的颔联和颈联在描写景物上有何特点?请简要赏析。
(4分)答:颔联和颈链主要采用了动静结合的手法,颔联写远山近树,一片秋色,在夕阳的余晖中越发显得苍茫静穆,颈联写牧人和猎马的出现,使整个画面活动了起来,动静结合,描写了一幅略显苍凉的田园牧歌式的山村秋晚图。
(答对手法2分,分析2分)黄鹤楼崔颢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凄凄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1.解释下面的词语。
1历历:2乡关:2.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正确的打“Ⅴ”,错误的打“Ⅹ”A.诗的前两句从传说入笔,写由黄鹤楼生发的联想。
()B.诗的五六句写昔人乘着黄鹤见到的汉阳晴川和鹦鹉洲的景致。
()C.诗的七八句写出了诗人悲苦凄凉,日暮思归的哀怨愁绪。
()D.传说崔颢登黄鹤楼本欲赋诗,因见此诗而作罢,感慨道:“眼前有景道不得,李白题诗在上头。
”1.1指(汉阳林木)清晰可数(或“分明的样子”)2故乡2.A.ⅤB。
ⅩC。
ⅩD。
Ⅹ、对《黄鹤楼》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崔颢的诗风历来雄浑奔放,风骨凛然。
B、诗中最后一句运用倒装的句式,使之读起来更显气势。
C、这首诗情景交融,气势恢宏,令人读后回味无穷。
D、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漂泊异地,思念故乡的情怀。
7、下列关于诗歌《黄鹤楼》的说法,错误的一项是()A、这是一首吊古怀乡的诗歌,流露出作者对故乡的向往之情。
B、据说李白为此诗折服,当时发出这样的感叹:“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
C、诗中“萋”与“凄”意思相近,说的是凋零的草木叫人伤心。
D、“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写出了诗人对岁月不再的遗憾和世事茫茫的感慨。
3. (2005年湖北省咸宁市中考题)诗中最能概括作者感情的是哪一个字?在对全诗整体感悟的基础上,请简要分析诗人在尾联中是如何表达这种感情的。
答:“愁”字。
全诗意境开阔,吊古伤今,虚实相映,情景交融。
尾联将“乡愁”之情与“日暮”“烟波’’之景相交融,由景生情,融情于景,表达了诗人萦回无尽、百感茫茫的忧思之情。
5.五、六句写登楼所见的实景,请用自己的语言将画面描述出来。
天气晴好,江北汉阳的树木清晰分明,鹦鹉洲上的青草繁茂浓绿。
使至塞上王维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9.诗中表明作者轻车简从奉命出使边塞的句子是:,。
(1分) 【答案】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10.对本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2分)【答案】B。
A.这首诗首尾叙事,中间写景,融写景、叙事、抒情于一体。
B.颔联既言事又写景,更在叙事写景中传达出诗人出汉塞入胡天时激动、自豪的情感。
C.这首诗中最值得称颂的是颈联,它充分体现了王维诗歌“诗中有画”的特色。
D.这首诗形象生动地描绘出壮丽、奇特、别致的塞外风光,动静结合,意境雄浑。
9、对这首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征蓬”两句,既表述了诗人前往边境慰问将士之事,又描写了边塞独特之景,更在叙事写景中传达出自己被排挤出朝廷的幽微难言的内心情感。
B、诗人以传神的笔墨刻画了明媚秀丽的塞外风光,其中“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两句,更是脍炙人口的千古名句。
C、诗中的“圆”字与“直”字,都用得逼真传神,非常讲究景物的画面感,充分体现了王维“诗中有画”的特色。
D、“都护在燕然”和前面的“属国过居延”遥相呼应,点明了诗人此次出使路途1.从景物描写和表达的思想感情两个方面,说说你对“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的理解。
随风而去的“征蓬”和进入胡天的“归雁”,也是远赴边塞的诗人自己的写照;诗人以“蓬”、“雁”自比,从中透露出诗人内心忧怨难言的激愤抑郁之情。
2.用自己的话描写“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所展示的“千古壮观”。
烽火台上燃起的一道孤烟在广阔的沙漠上冲天而起,蜿蜒曲折的黄河将落日映衬得更红更圆。
渡荆门送别(李白)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1.这首诗前六句着重叙事写景,后两句抒情,抒发了诗人思乡的感情。
(2分)2.请对“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作简要赏析。
(2分)长江流过荆门以下,河道迂曲,流速减缓。
晚上,江面平静时,俯视月亮在水中的倒影,好像天上飞来一面明镜似的;日间,仰望天空,云彩兴起,变幻无穷,结成了海市蜃楼般的奇景。
3、请写出表达作者思想感情的句子。
(1分)4、“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一联,历来被人们称道。
请任选一个角度进行赏析。
(2分)①绘意境:苍莽起伏的山峦随着平原旷野的延伸。
渐渐消失得无影无踪,一泻千里的长江水奔赴茫茫无际的辽阔平原。
作者为我们展示了一幅气势磅礴的万里长江图。
②赏字词:“随”表现出群山与平野的位置逐渐变换、推移,写出空间感和流动感:“入”渲染出江水奔流的磅礴气势,展示了诗人的广阔胸襟。
④品技巧:运用了借景抒情的方法,抒发了作者初出荆门时的喜悦、激动的心情。
更是诗人开阔的胸怀,开朗的心境和蓬勃朝气的形象写照5、.《渡荆门送别》是一首五言律诗,首联交代远渡的地点和此行的目的,尾联抒发了作者思乡的感情。
(2分)6.古人用语往往一字传神。
“山随平野尽”句中哪个字用得好?试作简要赏析。
(2分) 答:“随”字化静为动(或“以静写动”),写出群山随着平原的出现而不复见,形象地描绘了渡过荆门后的壮阔景象,表现了诗人喜悦开朗的心情。
阅读白居易《钱塘湖春行》,完成12题(5分)钱塘湖春行白居易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12.(1)对本诗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A.本诗精选了如水面初平、早莺暖树、新燕春泥、乱花浅草等富有早春特征的景物。
B.“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与本诗的意境一致。
C.本诗流露出诗人喜爱之中隐含的惋惜之情。
D.尾联中“行不足”说明诗人看不够美景,陶醉在美好的湖光山色之中。
【答案】C”隐含的惋惜之情”理解错误,因为《钱塘湖春行》通过写西湖早春明媚风光的描绘,抒发了作者早春游湖的喜悦和对钱塘湖风景的喜爱,更表达了作者对于自然之美的热爱之情,毫无“惋惜之情”。
所以选C。
【练习与检测】(共30分)1.本诗选自__________,作者_______是___代大诗人,字______,晚年又叫______ ____。
(5分)2.《钱塘湖春行》以_________为线索,描写了西湖________的明媚风光,抒发了诗人________的感情。
第______句和第______句是颔联,______联运用了________的修辞手法。
(7分)3.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开头两句写诗人行径孤山寺和贾亭时所看到的山光水色,勾勒出西湖早春的轮廓。
B.三四两句从莺、燕的动态中,把春天的活力,大自然从秋冬沉睡中苏醒过来的春意生动地描绘了出来。
C.五六两句写骑马游春的人们,包括诗人自己。
以人们的感受写西湖的春景。
D.结尾两句详写湖东的白沙堤,在绿杨荫里,更是美不胜收。
4.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这是一首七言律诗。
它描绘了刚刚披上春装的西湖生意盎然的景色,抒写了作者对西湖美好春光的喜爱。
B.三、四句中,诗人抓住了“争”、“啄”这两个极具表现力的词语,勾画、渲染了一幅早莺争向暖树、新燕啄泥衔草的动态画面。
C.五、六两句,作者看到的是一派繁花盛开、花团锦簇的美丽景象,而浅浅的小草,翠绿如茵,刚刚能将马蹄埋没。
D.结尾处写诗人来到绿树成荫的白沙堤上,这里的景色美不胜收,让人久久不忍离去,他不禁发出“最爱”这样的赞叹。
5、找出诗中体现初春特点的词语(任选两个),并加以品析。
(4分)6、在钱塘湖所有的景致中,作者最迷恋的是。
(2分)7、这首诗的第二联和第三联分别从怎样的角度来描写钱塘湖初春景色?(2分)8、本诗以“春”为着眼点,抒发了是。
(2分)9、诗歌第二联中“几处”“谁家”用得极其精妙,换作“处处”“家家”就没有这种效果。
联系全诗,说说为什么?(4分)【练习与检测参考答案】1.《白氏长庆集》白居易唐乐天香山居士2.诗人行踪早春喜悦三四对偶3.D 4.C5、"初平",写出了春水新涨,几与岸平的情景。
"几处""谁家" ,表现飞鸟不多,候鸟还未都从南方返回。
"早莺""新燕"说明刚刚从南方飞回。
"渐"写出了野花渐开渐多的情态。
"浅草""才能"表现了草刚萌发的情形。
6、绿杨阴里白沙堤。
7、第二联主要从动态方面进行描写,第三联主要从静态方面进行描写,如从动物的变化、植物的变化角度回答也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