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CA2相关男性乳腺癌的生物学特性

合集下载

遗传变异可能导致BRCA1和BRCA2突变,男性乳腺癌和前列腺癌风险增加

遗传变异可能导致BRCA1和BRCA2突变,男性乳腺癌和前列腺癌风险增加

遗传变异可能导致BRCA1和BRCA2突变,男性乳腺癌和前列腺癌风险增加男性乳腺癌很罕见,但确实会发生。

所有乳腺癌中只有不到1%发生在男性身上。

对于男性来说,被诊断患有乳腺癌的平均终生风险大约是千分之一。

与女性一样,男性可以在BRCA1和BRCA2基因中发生突变。

每个人都有BRCA1和BRCA2基因。

BRCA基因的功能是修复细胞损伤并保持乳腺癌,卵巢癌和其他细胞正常生长。

但是当这些基因含有代代相传的异常或突变时,这些基因就无法正常运作,乳腺癌,卵巢癌,前列腺癌和其他癌症风险也会增加。

具有异常BRCA2基因的男性患乳腺癌的风险高于未患BRCA2基因的男性,在他们80岁时大约为8%。

这大约是平均值的8倍。

BRCA1基因异常的男性患前列腺癌的风险略高。

BRCA2基因异常的男性比没有异常基因的男性患前列腺癌的可能性高7倍。

其他癌症风险,例如皮肤癌或消化道癌,在具有突变的BRCA1或BRCA2基因的男性中也可能略高。

研究人员知道,其他遗传变异,称为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也与乳腺癌和前列腺癌有关。

尽管如此,每个SNP对人患癌症的整体风险的贡献微乎其微。

SNP是最常见的遗传变异类型。

每个SNP是DNA的单个构建块(称为核苷酸)的差异。

SNP通常在我们的DNA中发生,科学家估计SNP每300个核苷酸发生一次,这意味着人类基因组中有大约1000万个SNP。

大多数SNP对健康或发育没有影响,但有些(如与乳腺癌和前列腺癌相关的SNP)可能对健康有影响。

超过100个SNP与男性前列腺癌和女性乳腺癌相关。

到目前为止,只有两个SNP与男性乳腺癌有关,但有证据表明,与女性乳腺癌相关的SNP可能会影响男性患乳腺癌的风险。

一项研究将102名与乳腺癌相关的SNP和103名与前列腺癌相关的SNP的风险合并为单一风险因素,称为多基因风险评分,以更好地估计患有BRCA1或BRCA2突变的男性患乳腺癌和前列腺癌的风险。

在这项研究中,研究人员在277名被诊断患有乳腺癌的男性,212名被诊断患有前列腺癌的男性和1,313名未被诊断患有前列腺癌的男性中,基本上添加了与乳腺癌相关的102个SNP和与前列腺癌相关的103个SNP的信息。

乳腺癌的男性患者和特殊情况

乳腺癌的男性患者和特殊情况

乳腺癌的男性患者和特殊情况乳腺癌通常被认为是女性的疾病,然而,男性也可以罹患乳腺癌。

虽然男性乳腺癌的发病率较低,但仍然存在特殊情况需要关注。

本文将探讨乳腺癌的男性患者以及相关特殊情况。

一、男性乳腺癌的概述乳腺癌是一种以乳腺组织中的恶性肿瘤为特征的疾病。

尽管男性乳腺癌的发病率仅占所有乳腺癌病例的1%,但仍然是一种需要重视的疾病。

男性乳腺癌的病因尚不明确,但有几个因素被认为与男性乳腺癌风险的增加相关,包括年龄、家族史、睾丸疾病、某些遗传突变等。

男性乳腺癌的症状与女性类似,如肿块、乳头溢液、皮肤改变等。

二、特殊情况:遗传突变的影响与女性相比,男性患者中的乳腺癌往往与遗传突变相关性更高。

有几种遗传突变与男性乳腺癌风险的增加密切相关,其中最常见的是BRCA2基因突变。

BRCA2基因突变与男性乳腺癌的高增加风险相关,男性携带这种突变的风险约为男性总体人群的80倍。

因此,男性乳腺癌患者及其家族成员应重点检测BRCA2基因突变,以及其他可能存在的遗传突变,以便早期发现和管理风险。

三、特殊情况:乳腺癌的发现和诊断由于男性乳腺癌的发病率较低,很多男性对乳腺癌的认知相对较差。

因此,男性乳腺癌的发现和诊断通常较晚。

男性乳腺癌的早期症状往往不明显,病变通常在肿块或疼痛出现后才被发现。

这使得男性乳腺癌的诊断常常较晚,导致治疗的机会减少。

因此,男性应该了解乳腺癌的常见症状,并保持定期乳腺自检,以早期发现异常。

四、特殊情况:治疗选择和管理男性乳腺癌的治疗与女性类似,包括手术切除、放疗、化疗和内分泌治疗等。

但由于男性乳腺组织较小,乳腺癌通常已经在淋巴系统中发展,因此手术切除后通常需要进行淋巴结清扫。

男性乳腺癌的治疗方案应根据患者个体特点进行制定。

遗传突变积极家族成员可能需要更密切的随访和管理,以及遗传咨询和检测。

五、特殊情况:心理和社会支持男性乳腺癌的患者可能面临更多的心理和社会困扰。

乳腺癌通常被视为女性的疾病,男性患者因此常常面临身份困惑和社会歧视。

乳腺癌的细胞生物学与分子机制

乳腺癌的细胞生物学与分子机制

乳腺癌的细胞生物学与分子机制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也可以发生在男性身上。

它的发病率一直呈上升趋势,给人们的健康带来了严重的威胁。

乳腺癌是一种复杂的疾病,其发展过程涉及到多种细胞生物学和分子机制的调控。

一、乳腺癌的细胞生物学机制乳腺癌来源于乳腺上皮细胞的恶性转化。

在乳腺组织中,乳腺上皮细胞起着重要的生理功能。

但当这些细胞发生遗传或环境等因素的突变时,它们可能会开始异常增殖和分化,并逐渐形成肿瘤。

乳腺癌的细胞增殖能力是其恶性特征之一。

正常情况下,细胞会受到多种因素的调控,包括生长因子和抑癌基因等。

然而,在乳腺癌中,这些调控机制失去了平衡,导致了细胞无限增殖的能力。

同时,乳腺癌细胞还具有癌细胞特有的侵袭性和转移能力,这使得病情更加复杂和危险。

乳腺癌的细胞分化也是其研究的重点之一。

乳腺上皮细胞正常情况下会经历不同程度的分化,分化程度越高,细胞的功能越成熟。

然而,在乳腺癌中,这种分化过程受到了干扰,细胞的分化程度降低,表现为细胞形态的混乱和功能的失调。

二、乳腺癌的分子机制乳腺癌的发生发展涉及多种分子机制的改变。

研究人员发现,乳腺癌的发生与多个基因的突变密切相关。

其中,BRCA1、BRCA2是最为典型的乳腺癌易感基因。

BRCA1和BRCA2基因的突变会导致DNA修复能力降低,增加细胞遭受损害的风险,从而增加乳腺癌的患病率。

此外,乳腺癌细胞中还存在许多其他基因的异常表达,例如HER2基因的扩增,以及雌激素受体(ER)和孕激素受体(PR)的异常表达。

乳腺癌的发生还涉及到一系列信号通路的改变。

例如,PI3K/AKT 信号通路在乳腺癌发生发展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该信号通路的激活可以促进细胞增殖和生存,并抑制细胞凋亡。

其异常激活与乳腺癌的发生和耐药性有着密切的关系。

此外,乳腺癌的肿瘤微环境也对其分子机制有重要影响。

肿瘤微环境包括间质细胞、免疫细胞和血管等。

这些细胞可以分泌多种生长因子、细胞因子和组织因子,直接或间接地参与乳腺癌的发展过程,并影响乳腺癌细胞的增殖、侵袭和转移。

brca2基因突变位点

brca2基因突变位点

brca2基因突变位点BRCA2基因突变位点是指BRCA2基因中出现的突变,这些突变位点可以影响基因的功能,导致遗传性乳腺癌和卵巢癌等恶性肿瘤的发生。

BRCA2基因是人类体内一种重要的抑癌基因,它位于第13号染色体上,编码一种蛋白质,可以参与细胞DNA修复、细胞凋亡和细胞周期调控等多种生物过程。

BRCA2基因突变位点主要有以下几类:1.错义突变:指由于单个核苷酸改变而导致氨基酸序列发生改变。

这些突变可能会影响蛋白质结构和功能。

2.无义突变:指由于单个核苷酸改变而导致密码子转化为终止密码子。

这些突变会导致蛋白质合成提前终止,从而影响其功能。

3.插入/缺失:指在BRCA2基因中插入或删除一个或多个核苷酸。

这些突变会导致DNA序列发生改变,进而影响蛋白质合成和功能。

4.剪切位点突变:指BRCA2基因中的剪切位点发生突变,导致mRNA的剪切出现异常,从而影响蛋白质合成。

BRCA2基因突变位点与遗传性乳腺癌和卵巢癌密切相关。

研究表明,BRCA2基因突变位点是导致遗传性乳腺癌和卵巢癌的主要原因之一。

在BRCA2基因突变携带者中,乳腺癌和卵巢癌的发生率明显高于普通人群。

此外,BRCA2基因突变还与其他类型的恶性肿瘤如胰腺癌、前列腺癌、胆囊癌等有关。

目前,针对BRCA2基因突变的检测已经成为了临床上预防和治疗乳腺癌和卵巢癌的重要手段之一。

通过检测患者是否携带BRCA2基因突变位点,可以预测其患乳腺癌或卵巢癌的风险,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预防或治疗。

总之,BRCA2基因突变位点是引起遗传性乳腺癌和卵巢癌的重要原因之一。

了解BRCA2基因突变位点的类型和影响,有助于预测患者患病风险,并采取相应的预防和治疗措施。

易感基因BRAC

易感基因BRAC

1 BRCA的结构和功能乳腺癌易感基因(BRCA)属于肿瘤抑制基因,分为BRCA1和BRCA2两种,大部分遗传性乳腺癌和少量散发性乳腺癌的发生与BRCA基因结构和功能的异常密切相关。

BRCA1基因定位于人染色体17q21,编码含1 863个氨基酸的蛋白质,分子量为220万道尔顿,是一种DNA结合蛋白。

BRCA2基因定位于人染色体13q12,编码含3 418个氨基酸的蛋白质[1~4]。

正常情况下在细胞周期S期和G2期中,BRCA1、BRCA2与Rad51(RNA聚合酶Ⅱ的组成部分)分布于细胞核周边组成复合体,共同参与受损DNA的修复[4~6]。

BRCA1蛋白质有3个重要的与DNA修复相关的结构域:N 端的锌指结构域,即DNA 结合区域;C 端的BRCT基序;中间部位的Rad51结合区。

三者任一区域发生突变,都会导致BRCA1的DNA修复功能障碍。

BRCA2则主要具有Rad51结合区域。

BRCA 在调节细胞周期进程、DNA损伤修复、细胞生长与凋亡及转录活化与抑制等多种生物学途径都起重要作用[4~7]。

BRCA1基因突变妇女45岁时患乳腺癌的危险性为50%,其一生的危险性为85%。

在70岁之前患第2原发乳腺癌的危险性为65%,但与男性乳腺癌无关。

BRCA1基因突变也增加卵巢癌的危险性,但限于较小的范围[8~10]。

BRCA2编码的蛋白比较庞大,对细胞生长的调节起重要作用,且表现出细胞周期依赖性。

BRCA2基因突变可导致其转录产物的改变。

BRCA2与BRCA1同样在静止期的细胞中表达较低,当细胞进入S期时表达增加。

在BRCA2突变中,碱基的缺失较常见,而点突变较少见。

约有40%的遗传性乳腺癌伴有BRCA2突变[1~6]。

BRCA 2突变携带者终生发生乳腺癌的危险性低于BRCA 1携带者,乳腺癌的累积危险性估计50岁为45%,70岁为60%。

在BRCA 2连锁家族,男性携带者乳腺癌累积危险性估计70岁为6.3%。

乳腺癌易感基因BRCA1与BRCA2的研究进展

乳腺癌易感基因BRCA1与BRCA2的研究进展

乳腺癌易感基因BRCA1与BRCA2的研究进展邹晓;李振凤;程广;邱文生;宫磊;苏天慧;赵辉;慕强【摘要】@@ 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近年来其发病率不断上升,且有年轻化趋势,严重威胁着广大妇女的身体健康.乳腺癌是多因素、多基因和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其家族遗传性早已被人们所认识,研究发现5%-10%的乳腺癌患者具有家族聚集性和遗传倾向性.随着科学技术以及细胞与分子生物学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乳腺癌发病机制有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其中乳腺癌易感基因是目前研究的热点.BRCA1、BRCA2是迄今为止研究较为确切的与乳腺癌发生有密切关系的易感基因,国内外学者均对其进行了深入研究.【期刊名称】《青岛医药卫生》【年(卷),期】2011(043)004【总页数】4页(P286-289)【作者】邹晓;李振凤;程广;邱文生;宫磊;苏天慧;赵辉;慕强【作者单位】青岛市中心医院乳腺外科,266042;青岛市中心医院乳腺外科,266042;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青岛市中心医院乳腺外科,266042;青岛市中心医院乳腺外科,266042;青岛市中心医院乳腺外科,266042;青岛市中心医院乳腺外科,266042【正文语种】中文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近年来其发病率不断上升,且有年轻化趋势,严重威胁着广大妇女的身体健康。

乳腺癌是多因素、多基因和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其家族遗传性早已被人们所认识,研究发现5%~10%的乳腺癌患者具有家族聚集性和遗传倾向性。

随着科学技术以及细胞与分子生物学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乳腺癌发病机制有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其中乳腺癌易感基因是目前研究的热点。

BRCA1、BRCA2是迄今为止研究较为确切的与乳腺癌发生有密切关系的易感基因,国内外学者均对其进行了深入研究。

1 BRCA1、BRCA2的定位及结构1990年,Hall等[1]通过对23个乳腺癌家族进行基因连锁分析研究发现,染色体17q21与早发性家族性乳腺癌相关。

1例男性乳腺癌报告

1例男性乳腺癌报告

1例男性乳腺癌报告王娜1,黄明2(1•湖北科技学院五官医学院,湖北咸宁437100;2.湖北科技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咸宁市中心医院中心医院甲乳外科)关键词:乳腺癌;男性中图分类号:R737.9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4646(2021)02-0168-02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DOI:10.16751/ki.20954646.2021.02.0168男性乳腺癌(male breast cancer,MBC)是一种发病率偏低的恶性肿瘤,占男性所患癌症的1%⑴左右,由于MBC发病率极低,目前关于男性乳腺癌的文献报道也不多。

MBC呈地域性分布,不同国家、不同人种之间的发病率也存在较大差异⑵。

很多患者甚至一些医护人员对该疾病的认识也远远不够,所以患者就医迟,治疗效果也不甚满意。

现将某三甲医院收治的1例男性乳腺癌患者临床资料总结如下。

1病例资料患者,男,67岁,咸宁人,既往无心脏病、高血压、糖尿病病史,否认结核、肝炎等传染病病史, 2020年8月因“左侧乳腺肿块1月余入院”。

2020年7月,患者无意中发现自己左侧乳房长一肿块,红枣大小,按压疼痛。

于27日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查乳腺B超提示:左侧乳腺乳头后方可见1.7cm X1.4cm低回声,形态不规则,纵横比大于1。

患者为咸宁人,为求进一步诊治,于8月3日来我院门诊,以“左侧乳房肿块”收入院。

入院查体:生命体征正常,专科检查提示:双乳发育正常,双侧乳头对称平齐,乳头无明显内陷,左侧乳头后方可触及大小约2.0cm X1.0cm肿块,质地中等,表面光滑,边界清,活动度尚可。

左乳皮肤无明显红肿、发热,无桔皮样变,无酒窝征,右乳未扪及明显肿块。

双侧腋下、锁骨上淋巴结未及明显肿大。

入科后完善相关检查。

5日复查B超结果提示:左侧乳腺低回声灶伴钙化(BI-RADS:4b类)。

根据患者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乳腺B 超和我院B超结果,主任查房后考虑乳房肿块,需行手术活检。

男性乳腺癌

男性乳腺癌

男性乳腺癌
白海燕
【期刊名称】《基础医学与临床》
【年(卷),期】2006(026)011
【摘要】男性乳腺癌是一种罕见的疾病,其发病高峰在71岁。

家族病例常有BRCA2基因突变而无BRCA1突变。

职业风险因素包括高温环境和废气,而与电
磁场没有关系。

Klinefelter综合征所导致的高雌性激素水平、性腺功能紊乱、肥胖、酗酒,同辐射一样都可增加致病风险,而男子女性型乳房则并不增加发病风险。

表现通常是出现肿块或乳头内陷,但常已属晚期。

此时,超过40%的患者到了三
期或四期。

大多数男性乳腺癌发生于导管内,10%是管内原位癌。

实施乳房切除
及腋下或前哨淋巴腺活检的外科手术通常是主要的治疗方法。

分阶段的放射治疗指征与女性乳腺癌患者相同。

【总页数】1页(P1280)
【作者】白海燕
【作者单位】无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37.9
【相关文献】
1.男性乳腺癌的诊治探讨(1例男性乳腺癌报告) [J], 朱沭
2.男性乳腺癌患者患病体验质性研究的Meta整合 [J], 马硕;江昱;徐东娥
3.胡陵静教授从肝脾肾论治男性乳腺癌验案举隅 [J], 李逸蓝;胡陵静;曾玲玉;罗颖;李航
4.25例男性乳腺癌临床病理特征及生存分析 [J], 张英;刘青;周馨;杨猛;李利亚;万冬桂
5.1例男性乳腺癌报告 [J], 王娜;黄明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BRCA2基因在免疫杀伤肺癌细胞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BRCA2基因在免疫杀伤肺癌细胞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BRCA2基因在免疫杀伤肺癌细胞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张群贵赖剑平李晓静黄立(赣州市肿瘤医院,赣州341000)中图分类号R73-3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0-484X(2024)01-0134-04[摘要]目的:研究BRCA2基因对免疫细胞杀伤肺癌的作用及分子机制。

方法:siRNA敲减肺癌细胞中的BRCA2基因,qPCR及Western blot技术检测BRCA2表达;MTT及CCK-8法检测细胞生长;将外周血单核细胞与肺癌细胞共培养,酶标法检测GFP荧光强度,评估肺癌细胞杀伤效率。

结果:BRCA2基因在肺癌细胞A549与H1299中表达,与肺上皮细胞BEAS-2B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当细胞A549与H1299中BRCA2基因被成功敲减后,细胞增殖率与对照组相比显著升高;外周血单核细胞对A549与H1299细胞的杀伤效率与对照组相比显著增强,ATM、RAD51、RAD50分子表达与对照组相比显著减少,而P53蛋白表达是对照组的7.2倍。

结论:敲减BRCA2基因后,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对肺癌细胞的杀伤更强,干预BRCA2与单核细胞有协同抑制肺癌效应,并且调控ATM信号通路分子表达。

[关键词]RNAi技术;BRCA2基因;外周血单个核细胞;肺癌Role and mechanism of BRCA2 gene in immune killing of lung cancer cells ZHANG Qungui, LAI Jianping, LI Xiaojing, HUANG Li. Ganzhou Cancer Hospital, Ganzhou 341000, China [Abstract]Objective:To study the effect and molecular mechanism of BRCA2 gene on the killing of lung cancer by immune cells. Methods:siRNA was designed to reduce BRCA2 gene in lung cancer cells;BRCA2 expression was detected by qPCR and Western blot; cell growth was detected by MTT and CCK-8 methods; 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s were co-cultured with lung cancer cells,and GFP fluorescence was detected by enzyme labeling method. Killing efficiency of lung cancer cells was evaluated. Results:BRCA2 gene was expressed in moderate abundance in lung cancer cells A549 and H1299, and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compared with lung epithelial cells BEAS-2B (P>0.05). When the BRCA2 gene in A549 and H1299 cells was successfully knocked down, the cell proliferation rate was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compared with control group; the killing efficiency of 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s to lung cancer cells A549 and H1299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the expression of ATM, RAD51 and RAD50 were significantly reduced, while the expression of P53 protein was 7.2 times of the control group. Con⁃clusion:After knockdown of BRCA2 gene, peripheral blood monocytes are more effective in killing lung cancer cells. Intervention of BRCA2 and monocytes can synergistically inhibit lung cancer and regulate the expression of ATM signaling pathway molecules.[Key words]RNAi technology;BRCA2 gene;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s;Lung cancer肺癌是高发恶性肿瘤。

brca突变检测标准

brca突变检测标准

brca突变检测标准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BRCA基因是人体中一种重要的癌症易感基因,其突变可导致乳腺癌和卵巢癌等恶性肿瘤。

BRCA突变检测成为了预防和早期筛查这些癌症的重要手段之一。

为了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国际上制定了一系列的BRCA突变检测标准,以指导实验室进行检测工作,保障患者的权益。

BRCA突变检测标准主要包括实验室资质认证和技术规范。

实验室应当具备相关资质认证,如ISO15189认证,以确保实验室设备和人员的资质符合要求。

实验室应当严格按照标准操作程序进行检测工作,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应当采用双重检测方法,对阳性结果进行复核确认,以减少漏诊和错诊的风险。

BRCA突变检测标准还涉及样本采集、保存和运输的规范。

样本采集是BRCA检测的首要步骤,只有确保样本质量和标记的准确性,才能保证后续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标准规定了样本采集的时间、温度和处理方法,以保证样本的完整性和稳定性。

样本的保存和运输也需要严格遵守规范,避免样本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而导致检测结果失真。

BRCA突变检测标准还规定了检测结果的解读和报告的要求。

实验室应当根据标准方法对检测结果进行解读,确保准确性和可靠性。

对于阳性结果,应当向患者提供详细的遗传咨询和风险评估,帮助患者及时采取预防措施。

对于阴性结果,也应当向患者说明可能存在的假阴性率,建议患者定期进行复查。

检测报告也应当包括检测方法、结果解读、质控信息等内容,方便患者和医生了解检测情况。

BRCA突变检测标准是保证检测结果准确性和可靠性的重要保障措施,实验室和医疗机构应当严格遵守相关标准,提高检测质量和服务水平,为患者提供更加精准的预防和诊疗服务。

【2000字】第二篇示例:BRCA突变检测标准是指针对BRCA1和BRCA2基因进行的一种遗传检测,用于预测个体是否携带这两个基因的突变,从而评估其遗传性乳腺癌和卵巢癌的风险。

BRCA1和BRCA2基因是通过特定的家系传递的,它们被证实与乳腺癌和卵巢癌的遗传性风险密切相关。

乳腺癌的遗传因素研究

乳腺癌的遗传因素研究

乳腺癌的遗传因素研究乳腺癌是女性中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也可发生在男性身上。

近年来,随着基因研究的不断深入,科学家们开始关注乳腺癌的遗传因素。

乳腺癌的发生和发展不仅与环境因素相关,还与遗传因素密切相关。

本文将就乳腺癌的遗传因素进行探讨。

乳腺癌是一种复杂性疾病,其遗传因素具有多基因、多因素的特点。

研究发现,家族聚集现象是乳腺癌遗传的重要证据之一。

据统计,乳腺癌患者中约10%~15%患者有家族遗传史,即一级亲属中有乳腺癌病例。

另外,研究还发现,早发性乳腺癌的发病率往往较高,大多与基因突变有关。

科学家们通过对乳腺癌患者家族中突变的基因进行研究,发现了与乳腺癌遗传相关的基因变体。

其中,最常见的突变基因是BRCA1和BRCA2基因。

这两个基因是人体内DNA修复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突变会导致DNA修复机制失去功能,从而增加乳腺癌的风险。

除了BRCA1和BRCA2基因,还有其他的突变基因与乳腺癌的遗传相关。

例如,PALB2基因突变与乳腺癌风险升高有关。

在最近的研究中,科学家发现CHEK2、ATM、TP53等基因的突变也可能增加乳腺癌的患病风险。

这些基因突变的发现为乳腺癌的早期筛查和预防提供了新思路。

此外,遗传因素与乳腺癌的诊断和治疗也有着密切的关系。

根据个体不同的基因表达,研究人员可以进行乳腺癌的分类和个体化治疗。

通过分析乳腺癌患者的遗传信息,可以确定治疗方案的选择和疗效评估,从而为患者提供更好的个体化治疗。

尽管乳腺癌的遗传因素已经取得了一些突破,但仍有很多未知的遗传因素需要进一步探索。

除了单个基因的突变外,科学家们还发现乳腺癌的遗传性风险与复杂的基因组变异有关。

例如,基因组的DNA甲基化、非编码RNA的调控等,也可能对乳腺癌的遗传和发病有一定的影响。

此外,环境因素与乳腺癌遗传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也值得关注。

环境暴露可以影响基因的表达,从而改变乳腺癌遗传因子的功能。

因此,乳腺癌的遗传研究必须综合考虑环境和遗传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

可手术男性乳腺癌的临床分析

可手术男性乳腺癌的临床分析

可手术男性乳腺癌的临床分析作者:曹永晋蔡伟华郑敏来源:《中国医药科学》2013年第07期[摘要] 目的探讨男性乳腺癌的临床特点、诊断、治疗及预后。

方法回顾性分析收治的7例男性乳腺癌的临床资料。

结果 7例均经病理确诊,治疗采用手术为主,辅以术后化疗、放疗及内分泌治疗。

结论早期诊断和治疗是提高男性乳腺癌生存率的关键,治疗上应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

[关键词] 男性乳腺癌;临床特点;综合治疗[中图分类号] R737.9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2095-0616(2013)07-62-02男性乳腺癌(male breast cancer,MBC)是一种较为少见的恶性肿瘤,发病率为乳腺癌的0.38%~1.5%,平均1%,近年来发病率呈上升趋势[1]。

由于MBC病例较少,其临床治疗多参考少量回顾性研究及女性乳腺癌的指南。

现对2005年2月~2011年12月本院7例男性乳腺癌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分析。

1 资料与方法本组7例患者,年龄43~76岁,中位年龄61岁。

全部患者均以自行触及乳腺肿块为首发症状,6例肿块位于乳晕下方,1例位于内上象限就诊。

其中外院门诊行肿块局部切除经术后病理证实1例。

术前均行乳腺彩超检查,并行肺部、上腹部CT及全身骨显像检查排除远处转移。

同期治疗的女性乳腺癌患者1179例,男性乳腺癌占全部腺癌病例的0.59%。

2 结果2.1 病理特点及临床分期本组7例均经病理证实,浸润性导管癌6例,黏液癌1例。

浸润性导管癌镜下可见致密的纤维组织间质中癌细胞排列成不规则的巢状或条索状浸润性生长(图1);而黏液癌镜下可见到大片黏液弥散在间质中,形成黏液湖,黏液湖间有纤细的纤维间隔,黏液中漂浮着小簇癌细胞,癌细胞排列呈腺管状或乳头状(图2)。

其中5例出现同侧腋窝淋巴结转移,占71.4%,转移1~3个4例,转移4~10个1例,肿瘤病理分期采用2011年美国国立综合癌症网络(national comprehensive cancer network,NCCN)的TNM分期法:ⅡA期2例,ⅡB期4例,ⅢC期1例。

首诊腋下肿物男性乳腺癌一例并文献复习

首诊腋下肿物男性乳腺癌一例并文献复习

首诊腋下肿物男性乳腺癌一例并文献复习发表时间:2019-07-23T09:41:35.473Z 来源:《医师在线(学术版)》2019年第10期作者:俞红梅[导读] 桐乡市第一人民医院甲乳外科2018年度共收治乳腺癌80余例,其中男性乳腺癌2例,其中有1例首诊为左腋下肿物,现将病例报道如下。

桐乡市第一人民医院甲乳外科,浙江嘉兴 314500关键词:乳腺癌;男性;激素受体乳腺癌在女性中发病率高,并非只有女性才会罹患乳腺癌,男性同样有乳腺组织,也有罹患乳腺癌的可能。

男性乳腺癌在全部乳腺癌中所占比例<1%。

一项流行病学研究显示,男性乳腺癌的发病率每年增加1%,且随着年龄逐渐升高[1]。

桐乡市第一人民医院甲乳外科2018年度共收治乳腺癌80余例,其中男性乳腺癌2例,其中有1例首诊为左腋下肿物,现将病例报道如下。

一.临床资料患者,男,54岁,患者因发现腋下肿物4年余,疼痛2天于2018-01-10收住入院。

患者4年前无意间发现左腋下肿物,当时肿块约黄豆大小,质地较韧,活动度可,无疼痛不适,无红肿、破溃,未予重视,未予治疗,4年来肿块渐增大,2天前左腋下出现疼痛才来本院就诊,B 超检查示:左侧腋下见3.6*2.4囊性暗区,内液混。

左侧腋下可触及肿物一枚,大小约3*4cm,质地较韧,边界尚清,活动度一般,皮肤稍红肿,无破溃。

双乳对称,外观正常,双乳触诊未触及明显肿块。

患者为已婚中年男性,既往体健,个人史及家族史无特殊。

完善术前检查,排除手术禁忌证,于2018年1月11日行左腋下肿物切除术,病理提示为转移来源肿瘤。

结合免疫组化考虑为大汗腺或乳腺来源恶性肿瘤,遂进一步完善全身检查,排除其他转移灶。

乳腺B超示:左乳头后方见0.91*0.60*0.76cm低回声结节,边界欠清,形态欠规则,内部血流信号较丰富。

2018-01-24在全麻下行左乳肿块切除术+术中冰冻,术中冰冻提示浸润性乳腺癌,遂行左乳癌改良根治术,术后常规病理:左乳外下象限浸润为主型,浸润性导管癌。

brca2基因突变位点

brca2基因突变位点

brca2基因突变位点
BRCA2基因突变位点是指BRCA2基因中出现的突变、缺失或插入等变异现象所位于的特定基因位置。

BRCA2基因编码BRCA2蛋白,是DNA修复途径中的重要基因,其突变可导致遗传性乳腺癌和卵巢癌的发生。

BRCA2基因突变位点的检测可用于乳腺癌和卵巢癌的预测和预防。

目前已知的BRCA2基因突变位点有数百个,其中部分突变位点与特定人群的乳腺癌和卵巢癌风险密切相关。

例如,BRCA2 6174delT突变
位点在亚洲人和犹太人中较为常见,其携带者乳腺癌和卵巢癌风险显著增加。

BRCA2基因突变位点的检测可通过多种方法进行,包括PCR、测序、芯片技术等。

早期的基因突变位点检测主要依赖家族史和临床症状来进行,但现在也可以通过基因测序技术直接检测突变位点。

BRCA2基因突变位点的发现为乳腺癌和卵巢癌等遗传性癌症的筛查和防治提供了重要的基础。

但目前仍存在着诊断技术不完善、检测费用较高、突变位点分类和解释标准不一等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和探索。

- 1 -。

乳腺癌实验动物模型综述

乳腺癌实验动物模型综述

乳腺癌实验动物模型综述乳腺癌是全球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严重威胁女性的健康。

为了更好地理解乳腺癌的发病机制、评估治疗效果和开发新的治疗策略,建立乳腺癌实验动物模型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综述乳腺癌实验动物模型的发展历程、种类和特点。

基因工程模型:基因工程模型是通过改变实验动物的基因来模拟人类乳腺癌的发生和发展。

这些基因包括BRCABRCAp53等与乳腺癌发生密切相关的基因。

基因工程模型具有可控性强、发病机制明确等优点,但需要一定的时间和技术条件。

化学诱导模型:化学诱导模型是通过给予实验动物化学物质来诱导乳腺癌的发生。

常用的化学物质包括DMBA、DES等。

化学诱导模型具有操作简单、发病时间短等优点,但发病机制不如基因工程模型明确。

移植模型:移植模型是将人类乳腺癌组织移植到实验动物体内,从而建立乳腺癌模型。

移植模型具有发病机制明确、实验周期短等优点,但需要严格的无菌条件和操作技术。

发病机制研究:乳腺癌实验动物模型可用于研究乳腺癌的发病机制,如细胞增殖、凋亡、血管生成等。

药物筛选:乳腺癌实验动物模型可用于筛选抗乳腺癌药物,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放疗和化疗研究:乳腺癌实验动物模型可用于研究放疗和化疗对乳腺癌的治疗效果和副作用。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乳腺癌实验动物模型将更加精细和多样化,为乳腺癌的研究和治疗提供更多的可能性。

同时,我们也需要加强伦理审查和规范实验动物的使用,确保实验动物的福利和数据的可靠性。

未来,我们期待通过使用先进的基因编辑技术和干细胞技术,创建更加真实的乳腺癌实验动物模型,以推动我们对乳腺癌发病机制的理解和治疗策略的开发。

乳腺癌实验动物模型在研究乳腺癌的发病机制、评估治疗效果和开发新的治疗策略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不同的乳腺癌实验动物模型各有其优点和局限性,需要根据具体的研究目的和条件选择合适的模型。

我们也需要实验动物的福利和使用规范,确保实验结果的可靠性。

未来,随着科技的发展,我们期待创建出更加精细和多样化的乳腺癌实验动物模型,以推动我们对乳腺癌的理解和治疗。

男性乳腺癌怎么回事(二)

男性乳腺癌怎么回事(二)

男性乳腺癌怎么回事(二)引言概述:男性乳腺癌是一种罕见但却存在的疾病。

尽管男性乳腺癌相较于女性乳腺癌的发病率较低,但对于患者来说,仍需及早了解该疾病的病因、症状、诊断和治疗方法。

本文将深入探讨男性乳腺癌的相关知识,以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和面对这一健康问题。

1. 病因:- 遗传因素:部分个案的男性乳腺癌与基因变异有关,如BRCA1和BRCA2基因突变。

- 荷尔蒙失衡:男性乳腺癌与雌激素的异常水平和失衡有关。

- 环境因素:某些环境污染物和化学物质可能增加男性乳腺癌的风险。

2. 症状:- 乳房肿块:单侧乳腺出现硬块或肿块。

- 乳头溢液:出现乳头溢乳,溢液颜色可能为血液或浑浊的液体。

- 乳房肿胀或变形:乳房表面皮肤出现皱褶、颜色改变或增厚。

- 乳头疼痛或瘙痒:乳头感觉异常,出现疼痛或瘙痒等不适症状。

- 腋窝肿块:腋下淋巴结肿大。

3. 诊断:- 乳房检查:包括触诊、乳房超声和乳房X线检查。

- 乳腺穿刺活检:使用细针抽吸或穿刺活检来获取乳腺组织样本进行病理学分析。

- 乳腺核磁共振成像:提供更详细的乳腺图像,帮助鉴别良性和恶性肿瘤。

4. 治疗方法:- 手术治疗:根据肿瘤大小和扩散情况,可能进行乳房部分切除术或全乳房切除术。

- 放疗:运用高能射线杀灭癌细胞,减少复发和转移的风险。

- 化疗:使用抗癌药物来杀灭癌细胞。

- 靶向治疗:利用针对癌细胞特定蛋白质的药物来抑制肿瘤生长。

- 内分泌治疗:通过调整激素水平来控制癌细胞的生长。

5. 预防措施和生活方式:- 定期自我检查:学会正确的乳房自检方法。

- 维持健康生活方式:包括均衡饮食、适度运动和避免有害物质的接触。

- 定期体检:定期到医院进行乳房检查和其他健康检查。

- 高风险群体的筛查:对于具有家族乳腺癌史或携带乳腺癌相关基因突变的男性,建议进行更频繁的筛查。

总结:了解男性乳腺癌的病因、症状、诊断和治疗方法对于患者的早期诊断和正确治疗至关重要。

预防措施和健康的生活方式也能有助于减少男性乳腺癌的风险。

乳腺癌易感基因多态性进展

乳腺癌易感基因多态性进展

乳腺癌易感基因多态性研究进展乳腺癌是女性中常见的恶性肿瘤,全球每年有120万名妇女患乳腺癌,50万人死于乳腺癌。

我国乳腺癌发病率是较低的,但近几年有明显上升趋势。

其发病因素是复杂的,有研究表明5-10%是遗传倾向的,随着细胞生物和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近十年来乳腺癌基因多态性与遗传易感性得到了深入研究。

易感基因即在适宜的环境刺激下能够编码遗传性疾病或获得疾病易感性的基因。

本文就乳腺癌易感基因研究现状作如下综述。

一、brca1/brca2基因1.brca1基因brca1的分子结构和生物学功能: hall等通过基因连锁分析,发现位于17q21的乳腺癌易感基因。

narod等调查验证了此基因并命名为brca1。

brca1 基因是一个约100kb 的大基因,人类brca1 蛋白由1863个氨基酸残基组成,分子量为180 000-220 000,其n-末端有一个126残基的锌指区,位于第3-5外显子之间。

brca1 蛋白具有以下特征性结构域:①brca1蛋白质n 端为锌指结构域,具有泛素连接酶的作用。

②c 末端为一酸性结构域,对细胞周期监控dna 损伤修复起重要作用。

两个brct 交界处形成疏水沟区域常在乳腺癌中常发生突变。

③rad51 结合区,与dna 损伤修复蛋白rad51结合。

④转录活性区,brca1 蛋白c端富含酸性氨基酸,提示该区具有转录激活作用。

brca1编码蛋白在维持细胞正常增殖、分化中发挥重要作用。

①参与dna损伤修复。

②brca1 具有转录活化和转录抑制的双重作用。

③参与细胞周期调控。

④参与细胞凋亡。

另外有研究表明brca1 的磷酸化能调节紫外线诱导的凋亡中caspase-3的激活作用。

另外,joukov等研究表明bard1/brca1 复合物在有丝分裂纺锤体形成过程中,对于维持染色体的稳定性及抑制肿瘤生长起重要作用。

流行病学资料证实 brca1 基因与乳腺癌关系十分密切,特别在家族性乳腺癌中占重要地位。

中国家族遗传性肿瘤临床诊疗专家共识(2021年版)(1)—家族遗传性乳腺癌要点

中国家族遗传性肿瘤临床诊疗专家共识(2021年版)(1)—家族遗传性乳腺癌要点

申国家族遗传性肿瘤临床诊疗专家共识(2021军版}(1}一家族遗传性乳腺癌要点乳腺癌发病率居全球女性恶性肿瘤的第1位,据最新的研究报道,中国乳腺癌年发病人数为42万例,业已证实真中约10%的乳腺癌患者由己知的乳腺癌易感墓因致病性胚系突变所致,称为遗传性乳腺癌。

遗传性乳腺癌常呈现家族聚集发生,即家系一级至三级亲属中常有多个(如2例或2例以上)原发性乳腺癌和(或)卵巢癌患者,因此称之为家族遗传性乳腺癌。

尽管不是所高的遗传性乳腺癌均有乳腺癌家族史,但乳腺癌家族史对遗传性乳腺癌的风险评估、预防干预以及临床处理起着重要的作用。

家族遗传性乳腺癌真高独特的发病机制及临床病理学特征,与散发性乳腺癌相比,家族遗传性乳腺癌常高家族多个成员发病、发病年龄旱、对侧(或双{则)乳腺癌发病率高等临床特点,个人或家族成员罹患真他相关肿瘤风险也可能升高。

因此家族遗传性乳腺癌的预防干预、阜诊和治疗策略不同于散发性乳腺癌。

迄今业已证实,约10多个男感基因的致病性胚系突变与乳腺癌遗传易感相关。

结合国外研究及中国的人群数据,目前认为BRCA1、BRCA2、TP53和P A L B2是高度外显率的乳腺癌易感基因,携带上述墓因的突变,增加至少5倍以上的乳腺癌冈险;旦携带上述基因致病性突变的患者和健康个体,||笛床上可以采用治疗和干预措施。

1 BRCA 1/2突变的家族遗传性乳腺癌1.1 乳腺癌中BRCA1/2突变频率及临床病理学特征1.2 B RCA 1/2突变乳腺癌的对侧乳腺癌发病凤险1.3 携带BRCA1/2突变健康女性的乳腺癌发病风险1.4 BRCA 1/2基因检测1.4.1 BRCA1/2适检人群1 );再乳腺癌病史的个体且具备下列任意条件:发病年龄至50岁*(*中国人群数据提示,该年龄段的乳腺癌患者BRCA1/2墓因突变频率>5%1三阴性乳腺癌。

男性乳腺癌。

发病年龄>50岁,且家系中另高到例乳腺癌、卵巢癌、膜腺癌或前列腺癌。

高复发风险的HER-2阴性的可手术的原发性乳腺癌患者*,无论是否再乳腺癌或真他肿瘤家族史(*相关定义参考OlympiA临床试验LHER-2阴性的转移性乳腺癌。

乳腺癌的基因突变

乳腺癌的基因突变

乳腺癌的基因突变乳腺癌的基因突变:深入探讨引言乳腺癌是女性中最常见的癌症之一,但也可以发生在男性身上。

虽然乳腺癌的病因多种多样,但其中基因突变是一个备受研究关注的重要领域。

本文将深入探讨乳腺癌的基因突变,探讨它们如何影响疾病的发展、预测和治疗,以及未来的研究方向。

第一部分:乳腺癌的基因突变概述乳腺癌的基因突变是导致正常乳腺细胞发生恶性转化的关键因素之一。

这些突变可以分为两大类别:遗传性和获得性突变。

遗传性突变是由于个体的遗传背景,如家族史中存在乳腺癌的情况,而获得性突变则是由于环境暴露或其他因素引起的。

不同基因的突变会在乳腺癌的发病机制中扮演不同的角色。

第二部分:BRCA1和BRCA2基因突变BRCA1和BRCA2基因是与乳腺癌风险密切相关的两个主要基因。

这两个基因的突变可以显著增加个体患乳腺癌的风险。

BRCA1和BRCA2基因编码蛋白质,它们在DNA修复和细胞凋亡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

当这些基因发生突变时,细胞的DNA修复机制受到影响,导致了乳腺癌的发展。

因此,检测这些基因的突变对于乳腺癌的风险评估和预防至关重要。

第三部分:HER2基因突变HER2(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是另一个与乳腺癌相关的基因。

HER2是一种受体蛋白,参与了细胞生长和分化的信号传导。

在一些乳腺癌患者中,HER2基因会发生突变或过度表达,导致肿瘤的恶化。

因此,HER2突变的检测成为乳腺癌治疗策略中的一个重要部分。

第四部分:药物治疗和靶向疗法基因突变的发现不仅有助于了解乳腺癌的发病机制,还为药物治疗提供了新的方向。

靶向疗法是一种根据肿瘤的遗传变化来选择治疗药物的方法。

对于BRCA1、BRCA2和HER2等基因的突变,已经开发出一些靶向药物,如奥拉帕尼布、帕珠单抗等,它们可以有针对性地干预肿瘤的生长和扩散。

这些药物在一些乳腺癌患者中取得了显著的疗效,为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机会。

第五部分:基因突变与治疗反应不同乳腺癌患者的肿瘤基因组存在差异,因此他们对治疗的反应也会不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例 , B R c A I 为 4 例 ) 的研 究 L ' 9{发现 , 在 B R e A Z 阳
-
一4 0 % 的 M Bc 患 者 携 带 有
性 患 者 中 , 中位 发 病 年 龄 为 5 8 .9 岁 , 3 1 例有一级 乳 腺癌 或 卵 巢 癌 家 族 史 , 1 2 例有其他癌症个 人史
列「 川 。B R c A Z 基 因是 一 个 重 要 的抑 癌 基 因 , 在 细
倾 向于表 现 为 H E R Z 阳性 , 尽 管 免 疫 组 化 显 示 E R 阳性 , 但 是 与 E R 信 号 有 关 的基 因 相 关 性 低 , L um inal M Z ( 约 占 30 % , 20/66 ) 以 与免 疫 反 应 相 关 的基 因 ( 如 H L A I ) 和 E R 信 号 相关 的基 因高 表 达 为特 征 , 前 者 表现 出更 高 的侵 袭性 和 差 的预 后 。 这 两个 亚型 与 以前 在 F B C 中分 出的分子 亚型 有 明显 的 分子 生物学 特 征差异 , 并 可能 只在 M B C 中表 现 。 M B C 是 多种 危险 因素共 同作 用 的结 果 , 其 中特 别值 得关 注 是 B R C A Z 基 因 的突 变 。 在 F B C 中 , 已 经很好 的证 实 B R C A 相 关乳 腺癌 倾 向 于表 现 出基 因 型 一表 现 型 的 特 殊 关 系 , 尤 其 是 B R C A I 相关 的 FB C , 它有 着不 同 的形 态学 特 征 并 倾 向于 表现 为 三
小 的单 个研 究 , 并 且数 据 匾 乏 , 目前 尚 没 有 M B C 的最 佳治疗 方 案 7 。 M B c 的死 亡 率 一 直 相 对稳 定 , M B c 的生 存率 存 在 种族 差 异 :'{ 。M B c 较 F B c 的预 后差 , 总生 存 率 相 对 较 低 , 这 可 能 与 M B C 诊 断 时 年龄偏 大 和较晚 的临床 分期有 关 ' 〕 。
8 .4 % } '“一 71 , 有 4 % ' BR c A Z
阴性 乳腺癌 , 而 在 B R C A Z 相 关 女性 乳 腺 癌 中并 没 有 明确这些 特征 ' 」 。 目前关 于 B R C A 相 关 M B C 的 表 现 型 的认 识 仍 不清楚 。一 项来 自意大 利 全 国多 中心 的 3 8 2 例 M Bc 患者 (其 中 B R C A 基 因突变 者 5 0 例 , B RCA Z 为 4 6
转移 的基 因 ( 如 H O X 基 因 ) 表 达 上 调 密切 相 关 ,
(BR CA I 、 BR CAZ 和 BR CA 3 组 成 ) , 其 与 BR CA I 的突 变与 乳 腺 癌 发 生 的关 系 密 切 。 B R C A Z 定 位 于 13q lZ 一3 , 由 10254 个 核 昔 酸组 成 , 包 含 26 个 外 显子 , 一 半 的 编 码 序 列 位 于 第 1 外 显 子 m RN A 长度 为 1 0 .Z kb , 编 码 蛋 白 含 有 34 1 8 个 氨基 酸 序
增 加而 上 升 , 60 岁左 右达 到 发 病 高 峰 ”
最近的
病 机制及 病 因尚不 清楚 , 主要危 险 因素 包括 生活方 式 (肥胖 、 饮 酒 、 服用 雌 激 素 ) 、 职 业 暴 露 于 高 温 环境 和 汽车尾 气 、 疾 病 情 况 ( 肇丸 疾病 、 肝 病 、 胸 部 放疗 等 ) 、 遗 传 因 素 ( K linef e lten 综 合 征 、 C 。 ,w den 综合 征 、 乳 腺 癌家 族 史及 B R C A I / 2 等基 因突 变 等 ) 。 其 中 B R C A Z 突 变 明 显增 加 M B C 发 病 风 险 ,
通 信作 者 (C o二 spon ` l i ng aul h。 ,r) , e一 nl ai l:x别 an@ nju.e. l u. ` ,,1
O N C O 1 0 C Y P R ()G R E S S . Jal一 2 0 13 ,
V ()1. 1 ] , N性 相关 , 其 中 B R C A Z 突 变与 MB C 发病 风险 的关 系最 为显 著 ' ,6一 7· “一 '“ 。 B RCA Z 基 因 是 BR CA 家族 的 重 要一 员
B R C A Z 相 关男性 乳 腺 癌 表 现 出特 有 的 生物 学 特性 ,
流行 病 学 研 究 显 示 , M B C 的 发 病 率 正 在 逐 年 上 升 ` 一 ' , 近2 5 年来 , 其 发病率增 加 了约 2 6 % 6一
由于 M B C 在 世 界 范 围 内 属 于 少 见病 , 目前 M B C 的 诊疗 规 范 多 源 自 F B C 的 经 验 和 少 量 的 回顾 性 研究 。 相 对女性 而言 , 在男 性 中诊 断 出 的乳腺 癌
组 中的功 能 与 D N A 修 复蛋 白 R a d 5 I 有密 切 的 关 系 ,
B R C A Z 外 显子 11 编 码 的 B R C 基序也 可与 R aol sl 发 生 特异性 的相互作 用 。 BR CA Z 基 因人 群突 变 率 为 0.1 2 % 一0.6 9 % , 而在 德 系犹 太 人 中 B R C A I / 2 基 因突 变 率 都 明显 较 高 , 约 为 2.5 % , 在 不 同 的地 理地 区 和种 族 有 所 不 同厂 ”: , 这 可能 与 M B c 在 犹 太人 发 病 率 相 对较 高 以 及不 同地 区 发 病 率 差 异 相 关 。 男 性 B R C A Z 基 因突 变 携 带 者 一 生 中 乳 腺 癌 的 发 病 风 险 为 6 .8 %
( 特别 是 前 列 腺 癌 ) , 7 例 有 对 侧 乳 腺 癌 史 , 而 在
突 变基 因 !' 6; , B R c A Z 基 因突 变 可 经 常染 色
体遗 传方式 传递 给 下一代 。
B R C A I 患者 中并 没 有 显 示 相 关 的个 人 疾 病 史 。 46 例 B RC AZ 相关 M BC 中 , 大 部分是 浸润性 导管癌
男性 乳腺 癌是 一种 少 见病 , 一 项来 自国际人 口 的研究 显 示 其 国 际标 准 化 的 年 发 病 率 约 为 0.4/ 1 0 万 , 不到女性 发 病 率 的 l% , 其 发病 年 龄 比女 性 偏 大 , 中位 发 病 年 龄 约 为 6 9 .6 岁 ( 女 性 为 6 1 .7 岁 ) {'一 。 在不 同 的种 族 及 地 理 地 区 , 其 发病 率 差 异 较 大 , 如在 犹 太人 ( 年 发病 率 约 为 2.3八0 万 ) 和 一些 寄生虫 肝病 高发 的 国家 相 对常 见 , 如埃 及 、 赞 比亚 等一 2 , 这 可 能与犹 太人 中 B R c A 基 因 突变 率相 对较 高和这 些地 区肝 病 引起 的雌激 素 水平 上 调 等 因 素有 关 。 M B C 与 女性 乳 腺 癌 ( f e m a一 e breasr ` an(无 · r, FB C ) 在世 界 范 围 内的 分 布 很相 似 , M B C 在 北 美 、 非洲 和欧 洲发病 率相 对 较高 , 而 在亚 洲 较低 ” 〔 与 FB C 的双峰分 布年 龄不 同 , M B C 发病率 随着 年龄 的
l% L'。 」 。 目前 , 关 于 M B c 的 分 子 生 物 学 特 征 方 面 的信 息 大多是 未知 的 。 近几 年 来 , 不 少学 者 开 始 关 注这 方 面的研 究 , 通过 男性 乳 腺癌 独特 的生 物学 行 为找出 更 多 的 分 子 亚 型 , Jo h a n ssa n Z '一 等通过 对 6 例 M B C 的基 因表 达谱 不 同 的研 究 发 现 了两 个 独 特 的分 子 亚 型 , L um inal M I 和 L um inal M Z , L um inal l M 亚型 (约 占 7 0 % , 46/ 66 ) 与肿瘤 发生 、 侵袭
管晓翔 “
南 京军 卜 _ 南 京总 医 院 肿瘤 内科 , 南 京 2 1 ( ) 0
关键词 : 男性乳月 泉 癌 ; Bl 飞 C A Z : 生物学特性 中图分类号 : R 7 3 7 .9
文献 标 志 码 : A
男性 乳 腺 癌 ( m al e l,reast (· an eer , M B C ) 的 发
R E , 5 , Jan 20 13 , \o} 11. N o l ()N C( 〕 L()G 丫 P R 〔 )(子
《癌症进展 》 20 13 年 l 月第 一 ] 卷第 l 期
* 乳 腺 偏 靶 分 子 专栏 *
BRCA Z
相 关 男性 乳 腺癌 的生 物 学特 性 ■
汪泽 兴
南 京 大学 医 学 院 临 床学 院
手段有 手术 、 放疗 、 抗雌 激素 治 疗 和辅 助 化疗 等联 合治疗 , 其 中 手术治疗仍 是 主 要 的治 疗 方式 。 由于
M B C 就诊 相对较 晚和 男性 的解剖 学特 点 , 行根 治 术
的患 者明显 多于 女 性 。 因有 关 M B C 的数 据 来 源 于
M B C 的流 行 病 学
的 M Bc 有 遗 传 倾 向 ,
A R 、 C Y P 17 、 BR CA I 、
B R C A Z 、 P A L B Z 、 B R IP I 等 基 因 的 突 变 、 K linef e lter
综 合征 、 C ow den 综 合 征 以 及 相 关 基 因 的 单 核 昔 酸
丛金 项 目 : 国 家 自然 科 学基 金 (81272252 ; 8 11 4 1094 ) ; 宁 I 苏 省 自然 科 学 基 金 (B K20 ll656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