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公英说课稿
说课稿之蒲公英
说课稿之蒲公英一、教学目标通过本次蒲公英主题的教学,让学生了解蒲公英的生长习性、传播方式和生态作用,并学会使用观察和实验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操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二、教学内容1.蒲公英的基本特征和生长习性。
2.蒲公英的传播方式和繁殖生态。
3.蒲公英在生态环境中的作用。
4.使用实验方法观察探究蒲公英的特点和生态作用。
三、教学过程1. 导入环节:引出蒲公英的好奇心引出蒲公英这个主题的好奇心,让学生思考:在春天的草地上,最先长出来的是什么?我们在草地上经常能够看到哪种植物?2. 知识点讲解1.蒲公英的基本特征和生长习性通过介绍蒲公英的形态、根、茎、叶、花、果实等基本特征,让学生了解蒲公英生长的习性和生态环境需要的条件。
2.蒲公英的传播方式和繁殖生态让学生了解蒲公英传播的两种方式,包括通过风力传播和蒴果传播。
同时让学生了解蒲公英的繁殖生态,包括花的授粉和种子的萌发。
3.蒲公英在生态环境中的作用让学生了解蒲公英在生态环境中的作用,包括防风固沙、保湿保肥、消除垃圾等。
3. 实验环节1.实验目的观察探究蒲公英的种子萌发和生态作用。
2.实验步骤1)收集蒲公英的种子,将其放在花盆里的土里并轻轻浇水。
2)观察蒲公英的种子生长过程,并记录数据。
3)在花盆里加入沙子和石子,然后在花盆的表面撒一层干叶子或枯草,观察蒲公英在经历风和雨之后的生态作用。
4. 总结评价在本次教学结束后,总结课上所学知识点,让学生结合实验结果来评价蒲公英的生长和生态作用。
四、教学评价通过本次活动,学生可以初步了解蒲公英的基本特征、传播方式和生态作用,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操作能力,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
同时,也可以提高学生对生态环境的认识和保护意识,促进学生对自然界的尊重和珍惜。
小学三年级语文《蒲公英》教案、说课稿及教学反思
小学三年级语文《蒲公英》教案、说课稿及教学反思【#三年级# 导语】语文是语言和文化的综合科。
语言和文章、语言知识和文化知识的简约式统称等都离不开它。
它是听、说、读、写、译、编等语言文字能力和知识,文化知识的统称。
也可以说,语文是口头和书面的语言和言语的合称,是语言规律和运用语言规律所形成的言语作品的言语活动过程的总和。
以下是整理的小学三年级语文《蒲公英》教案、说课稿及教学反思相关资料,希望帮助到您。
1.小学三年级语文《蒲公英》教案一、领悟教材把握重点《蒲公英》是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五册第四单元中的讲读课文。
这是一篇以植物蒲公英为题的语言故事。
全文采用拟人的手法,写出了成熟的蒲公英种子对太阳公公的嘱咐所持的态度、所作出的选择不相同,结果他们的命运也截然不同,从而告诫人们作任何事都不要被表面现象所迷惑,不要有不切实际的幻想,而应该听从前辈的正确教导,实事求是,脚踏实地。
根据课文和学生的特点,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及重点、难点。
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有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可爱”、“亲切”造句。
3、通过学习、理解课文,知道做任何事情都必须实事求是,脚踏实地,不要被表面现象所迷惑,不要有不切实际的幻想。
教学重点: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会用“可爱”、“亲切”造句。
教学准备:图片、小黑板、录音磁带、投影片二、精选教法激趣乐学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为了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本课借助录音故事导入新课,调动学生的情绪,把学生领入乐学氛围。
2、本着新课程标准中“起点低,要求严,训练实”的要求,紧紧抓住课文中每一美的要素和亮点,激发学生去咀嚼,品味,感悟,欣赏,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读中有所悟,在读中受到感情的熏陶,使学生的主体状态得到激活。
3、根据儿童学习书面语言的规律,在制定教学目标时,将朗读复述课文等吸收积累语言的训练放在首要位置,将吸收和积累范文语言作为主要教学目标,将知识、活动和审美融为一体三、讲究学法贵在探究新课程标准强调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教者应创设一定的情境,引导学生主动探究,自主学习,培养学生探究未知的兴趣、习惯和能力。
蒲公英说课稿
蒲公英说课稿蒲公英说课稿1一、说教材《蒲公英》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苏教版学校语文第五册第三组的第一篇课文。
本单元选取了三个好玩的故事,每一个故事都说明白一个道理,分别告知同学怎样正确熟悉自己,怎样理智看待别人,怎样拿出实际行动。
《蒲公英》是一则童话故事,全文采纳拟人的手法,写蒲公英的种子对太阳公公的叮嘱有不同的想法和做法,结果他们的命运也各有不同,从而揭示出了深刻的人生道理,那就是做事不要被外表现象所迷惑,要实事求是,不要有不切实际的幻想。
在认真对教材进行分析解读基础上,根据课文特点及同学的实际状况,确定本课教学目标:1、方法性目标: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和运用词语;通过理解关键词语来理解课文内容,读好人物对话;通过多种形式的读来理解课文。
2、情感性目标:通过课文的学习,明白做人要脚踏实地、实事求是,不要被外表现象所迷惑。
3、力量性目标:以初读、细读、精读、赏读为主线,在不同方式朗读训练的基础上,让同学在“多读多想、读懂课文,读书感悟”的同时,提高自身的朗读力量和理解力量。
教学重点:通过对语言文字的朗读、感悟来理解课文,读好课文。
教学难点:深刻体会故事的含义,明白做人要脚踏实地、实事求是,不要被外表现象所迷惑。
教学突破:采纳多种形式的读,让同学读出理解,读出感受,并创设情景让同学敢想敢说。
二、说教法1、信息收集法《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同学应“初步具备收集处理信息的力量”。
课前,我让同学多渠道多途径搜集有关蒲公英传播种子、发芽生长等方面的资料进行阅读了解,这既为上课做好了预备,又培育了同学收集处理信息的力量。
2、情趣盎然法在同学沟通的基础上,老师适时创设情景谈话激趣,拨动同学心中的理智的琴弦,由此“披情入文”,到达“未成曲调先有情”的效果。
课堂中,老师的谈话也必不行少,或指导、或点拔、或解疑、或释惑,将同学的思维不断引向深化。
3、体验教学法让同学走进课文,当太阳公公、当“小降落伞们”、当那两颗小种子,通过不同的角色体验,与文本绽开零距离的对话,实现“三维一体”的教学。
《蒲公英》说课稿
《蒲公英》说课稿一、教材分析《蒲公英》是一篇关于蒲公英的科普文章,通过对蒲公英的生态特点、生长环境以及繁殖方式的介绍,让学生对蒲公英有更深入的了解。
本文适用于初中生阅读,具备科普性质,能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科学思维能力。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通过学习本文,使学生了解蒲公英的生态特点、生长环境和繁殖方式。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和观察力,能够通过观察和实验,分析和推理生物的特点和行为。
3. 情感目标:通过了解蒲公英的生命力和繁殖能力,培养学生对生命的敬畏之情。
三、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教会学生蒲公英的生长环境和繁殖方式。
2.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实验分析能力。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幅蒲公英的图片,引起学生对蒲公英的兴趣,并鼓励学生谈谈对蒲公英的了解。
2. 阅读:让学生阅读文章,并组织学生回答以下问题:(1) 蒲公英的生长环境是什么?(2) 蒲公英的繁殖方式有哪些?(3) 请尝试将蒲公英的繁殖方式进行画图解释。
3. 分析:通过学生的回答,引导学生分析蒲公英的生长环境和繁殖方式,并强调蒲公英适应力强的特点。
4. 实验:安排学生进行蒲公英的观察实验。
(1) 要求学生收集蒲公英的种子,并观察种子的形态和特点。
(2) 学生根据观察结果,提出蒲公英的繁殖方式。
(3) 学生进行实验验证,通过将蒲公英的种子撒在适当的环境中观察其生长情况。
5. 总结:总结蒲公英的生长环境和繁殖方式,并根据实验结果进行总结验证。
6. 拓展:鼓励学生观察其他植物的生长环境和繁殖方式,并进行类似蒲公英实验的设计和验证。
五、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对蒲公英的生长环境和繁殖方式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实验环节的设计能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实验分析能力。
但是,由于时间有限,学生可能没有进行充分的实验观察,可以在之后的实验课上进行深入的实验设计和验证。
同时,对于学生的观察结果和总结,也要进行及时的提问和引导,确保学生对蒲公英的学习达到预期目标。
蒲公英说课稿
蒲公英说课稿一、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能够理解和运用蒲公英的生长过程和繁殖方式,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实验能力,以及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蒲公英的生长过程和繁殖方式。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实验能力,以及科学探究精神。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蒲公英的图片、实物、实验材料、投影仪等。
2. 学生准备:笔记本、铅笔、放大镜等。
四、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出示蒲公英的图片,引发学生对蒲公英的认知和兴趣。
通过提问,让学生谈谈自己对蒲公英的了解和观察。
2. 导入(5分钟)教师出示实物蒲公英,让学生观察蒲公英的形态特征,并请学生用铅笔在笔记本上画出蒲公英的形状。
3. 探究(20分钟)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实验,观察蒲公英的繁殖方式。
教师将蒲公英的花朵放在放大镜下,让学生观察花朵的细节,了解蒲公英的花粉和花药。
然后,教师示范如何吹飞蒲公英的种子,并让学生自己尝试吹飞蒲公英的种子。
学生们可以用放大镜观察蒲公英种子的结构和特点。
4. 归纳总结(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回顾实验过程,总结蒲公英的生长过程和繁殖方式。
学生们可以用自己的话描述蒲公英的生长过程和繁殖方式,并将重点内容写在笔记本上。
5. 拓展延伸(10分钟)教师出示蒲公英的种子图片,让学生思考蒲公英的种子如何传播。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究蒲公英种子的传播方式,并让学生用自己的话描述蒲公英种子的传播过程。
6. 小结(5分钟)教师对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进行小结,并强调学生在观察和实验中培养的能力和科学探究精神的重要性。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实物、进行实验和小组讨论等方式,让学生全面了解蒲公英的生长过程和繁殖方式。
通过实践探究,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实验能力,以及科学探究精神。
同时,通过引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进一步拓展蒲公英的相关知识,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蒲公英说课稿
蒲公英说课稿一、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了解蒲公英的生长环境和特点,掌握蒲公英的繁殖方式,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通过观察和实践来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使学生了解蒲公英的繁殖方式和生长环境。
2.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
三、教学准备1. 教学材料:PPT、蒲公英模型、种子、土壤、花盆。
2. 教学环境:课堂、室外教学区域。
四、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蒲公英模型引起学生的兴趣,学生观察模型并描述它的特点和形态。
2. 探究(15分钟)通过PPT展示蒲公英的生长环境和生理特点,引导学生参与讨论,并给予合理的引导,帮助学生归纳总结蒲公英的繁殖方式,如风传播、落地生根,以及细分的过程。
3. 实践操作(30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分发一盆装有土壤的花盆和一包蒲公英的种子,要求学生按照所学的繁殖方式,模拟实际情况进行种子播种和观察。
指导学生逐步完成以下步骤:- 将土壤均匀地铺在花盆里。
- 将蒲公英种子均匀撒在土壤上。
- 轻轻浇水使土壤湿润。
- 观察种子在花盆中的变化,记录观察结果。
4. 总结(10分钟)帮助学生归纳总结实验结果。
引导学生思考蒲公英的繁殖过程中的关键因素和适宜条件。
让学生回答以下问题:- 为什么蒲公英的种子可以飞行?- 蒲公英的种子如何落地生根?5. 拓展延伸(10分钟)让学生通过自主查询了解蒲公英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以及蒲公英可以制作的简单实用工艺品和药用价值。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和实践,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
学生通过种植蒲公英并观察其繁殖过程,加深了对蒲公英繁殖方式和生长环境的理解。
同时,通过拓展延伸环节,促使学生主动探索蒲公英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和价值,拓宽了学生的视野。
整体来说,本节课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蒲公英说课稿
蒲公英说课稿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能够:1. 理解蒲公英的生长特点和繁殖方式;2. 掌握观察和描述蒲公英的方法;3.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4.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二、教学重点1. 蒲公英的生长特点和繁殖方式;2. 观察和描述蒲公英的方法。
三、教学准备1. PowerPoint课件;2. 蒲公英植物标本;3. 实验用具:显微镜、玻璃片、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手镜;4. 实验材料:蒲公英的花、种子、茎、叶。
四、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引入蒲公英的话题,让学生回顾并描述自己见过的蒲公英的形态和生长环境。
2. 新知讲授(10分钟)通过PPT展示蒲公英的生长特点和繁殖方式,包括蒲公英的花、种子、茎、叶等部份的特点和功能。
同时,讲解蒲公英的繁殖方式,如风力传播种子等。
3. 实验操作(30分钟)3.1 观察蒲公英的花部份将蒲公英的花放在显微镜下,让学生观察花的形态和结构,并用手镜放大观察花的细节。
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描述蒲公英花的特点。
3.2 观察蒲公英的种子将蒲公英的种子放在显微镜下,让学生观察种子的形态和结构,并用手镜放大观察种子的细节。
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描述蒲公英种子的特点。
3.3 观察蒲公英的茎和叶将蒲公英的茎和叶放在显微镜下,让学生观察茎和叶的形态和结构,并用手镜放大观察茎和叶的细节。
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描述蒲公英茎和叶的特点。
4. 实验总结(10分钟)让学生回顾实验过程,总结观察蒲公英的方法和技巧。
引导学生思量蒲公英的生长特点和繁殖方式对其适应环境的意义。
5. 拓展延伸(10分钟)通过PPT展示其他植物的生长特点和繁殖方式,与蒲公英进行比较,让学生了解不同植物的适应策略。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蒲公英的生长特点和繁殖方式七、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实验操作,学生能够亲自观察和描述蒲公英的花、种子、茎和叶的特点。
通过观察和描述,学生的观察力得到了培养和提高。
同时,通过合作实验,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也得到了锻炼。
蒲公英说课稿
蒲公英说课稿引言概述:蒲公英是一种常见的野生植物,其花朵飘散的种子象征着希翼和自由。
在教育领域,蒲公英也象征着教师对学生的引导和启示。
本文将从蒲公英的特点出发,探讨如何用蒲公英的精神来进行一堂生动有趣的说课。
一、灵便性1.1 蒲公英的种子可以随风飘散,具有灵便性和适应性。
1.2 说课稿应该具有灵便性,能够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变化。
1.3 在说课过程中,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反应和需求,随时调整教学方法和内容。
二、启示性2.1 蒲公英的种子可以生根发芽,具有启示性和生长力。
2.2 说课稿应该具有启示性,能够激发学生的思维和创造力。
2.3 在说课中,教师应该通过启示式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思量和探索。
三、轻盈感3.1 蒲公英的种子飘飘荡荡,具有轻盈感和自由飞翔的特点。
3.2 说课稿应该具有轻盈感,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
3.3 在说课中,教师应该通过生动活泼的语言和形象,给学生带来愉悦的学习体验。
四、传播力4.1 蒲公英的种子可以传播到各个角落,具有传播力和影响力。
4.2 说课稿应该具有传播力,能够让学生在课堂之外也能受益。
4.3 在说课中,教师应该通过精彩的讲解和案例分享,让学生对知识有更深刻的理解和应用。
五、希翼与自由5.1 蒲公英的种子象征着希翼和自由,寓意着夸姣的未来。
5.2 说课稿应该给学生带来希翼和自由,激发他们对知识的热爱和追求。
5.3 在说课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让他们在自由的学习氛围中茁壮成长。
结语:蒲公英说课稿不仅是一堂课的设计和展示,更是一种教育理念和精神的传达。
通过灵便性、启示性、轻盈感、传播力和希翼与自由的特点,我们可以打造一堂生动有趣的说课,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获得知识和启迪,茁壮成长。
愿我们都能像蒲公英一样,散发希翼和自由的种子,让教育之花在每一个学生心中绽放。
《蒲公英》说课稿
《蒲公英》说课稿一、说教材《蒲公英》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一篇课文,课文以优美的语言,描绘了蒲公英从早晨到傍晚的不同形态,以及它传播种子的方法,表达了作者对蒲公英的喜爱之情。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体会作者是如何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写蒲公英的,并学习作者观察事物、抓住事物特点进行描写的写作方法。
二、说学情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能够通过自主阅读,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同时,他们对自然界的事物充满好奇心,乐于观察和描述。
然而,学生的生活经验相对有限,对于文中一些描写蒲公英形态和习性的词语和句子可能难以理解。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结合图片、视频等多种手段,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本内容。
三、说教学目标基于以上对教材和学情的分析,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认识“蒲、公、英”等12个生字,会写“地、 方”2个生字。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复述课文内容。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自主阅读、合作探究等方式,学习作者观察事物、抓住事物特点进行描写的写作方法。
尝试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使自己的语言更加生动形象。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感受蒲公英的美丽和有趣,体会作者对蒲公英的喜爱之情。
培养学生热爱生活、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美的能力。
四、说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体会作者是如何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写蒲公英的,并学习作者观察事物、抓住事物特点进行描写的写作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作者赋予蒲公英的“旅行”的含义,体会作者对蒲公英的喜爱之情。
五、说教法学法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通过播放蒲公英的图片和视频,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进入文本情境。
问题导学法:通过设置层层递进的问题,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思考,并尝试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对文本的理解。
合作探究法:将学生分组,鼓励他们合作探究,共同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问题,例如分析蒲公英的形象、体会作者的感情等。
三年级《蒲公英》说课稿
三年级《蒲公英》说课稿导语本文档是关于三年级《蒲公英》的说课稿,旨在帮助老师准备该课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本说课稿共分为以下几个部分: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准备、教学活动设计及评价方式。
教材分析《蒲公英》是三年级语文的一篇散文课文,主要描写了蒲公英的生长繁衍过程,以及蒲公英的自由精神和无畏冒险的品质。
通过形象生动的描写和情感的渗透,这篇课文旨在引导学生积极向上、勇敢自信地面对生活和困难。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 了解蒲公英的特点和生长过程。
- 理解蒲公英的自由精神和无畏冒险的品质。
能力目标- 能够用正确的语音、语调朗读课文。
- 能够理解课文主题和情感内涵。
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 帮助学生理解蒲公英的特点和生长过程。
- 引导学生体会蒲公英的自由精神和无畏冒险的品质。
教学难点- 帮助学生理解课文中的比喻和修辞手法。
- 引导学生运用课文内容,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思考。
教学准备- 教师:教材《蒲公英》、授课计划、教学课件、相关图片或视频素材。
- 学生:课本、笔记本、铅笔等。
教学活动设计1. 创设情境,导入课文。
- 利用图片或视频素材展示蒲公英的生长过程,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 引导学生观察图片或视频,提问激发思考,预测蒲公英的故事情节。
2. 阅读和讲解课文。
- 学生带着问题阅读课文,通过讨论解答问题。
- 解释课文中的生词和句型,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3. 听读与朗读训练。
- 播放课文朗读录音,让学生跟读。
- 分组练课文朗读,注重语音语调的正确表达。
4. 情感交流和思考。
- 引导学生分享自己对蒲公英的理解和感受。
- 讨论蒲公英的品质对学生自身的启示和影响。
5. 总结归纳和评价。
- 整理学生的思考和讨论,总结课文的主题和情感内涵。
- 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鼓励积极参与和思辨思考。
评价方式- 学生的课堂表现和参与度。
- 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 学生对蒲公英品质的思考和反思能力。
总结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将能够了解蒲公英的特点和生长过程,理解蒲公英的自由精神和无畏冒险的品质。
《蒲公英》说课
《蒲公英》说课
一、学习目标
1.了解诗歌《蒲公英》的背景及作者;
2.理解诗歌中所表达的情感和主题;
3.学习如何鉴赏和欣赏诗歌;
4.提升写作能力和思维能力。
二、课程内容
1. 诗歌背景和作者
《蒲公英》是昆明市第五中学教师高玉珍创作的一首诗歌。
这首诗歌描述了蒲公英的成长过程和飘散旅程,并表达了对自由和梦想的向往。
高玉珍是一位多次获得教学奖励的优秀教师,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这也是她创作这首诗歌的初衷。
2. 诗歌分析及欣赏
(1)诗歌结构
本诗歌结构简洁明了,共分为三段,每段有四句。
每句诗的字数相同,中止于停顿或着重点,使得整个诗歌表现出平稳,均衡的节奏。
(2)诗歌表达
作者通过描写蒲公英的成长、开花和飘散,来表达对自由和梦想的向往,同时也通过这样的描写方式表达了对生命的敬畏和珍惜。
(3)诗歌意义
通过描述蒲公英植物的成长和飘散过程,这首诗歌让我们不仅能够欣赏和享受美,还能够领悟到生命的意义。
在这首诗中,蒲公英所代表的飞翔自由之意,让我们不断追求梦想和自由。
3. 创作思考
从本诗歌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蒲公英的自由和梦想,那么每个人身上是否有着自己心中的蒲公英呢?我们可以从中吸取灵感,思考自己的人生,对于未来的规划和梦想有何想法?从而不断追求自己心中的自由和梦想。
三、总结
《蒲公英》这首诗通过描绘蒲公英生长开花,飘散荒野的形象,表达了对自由、梦想的向往,歌颂了生命的美好与珍贵。
我们在欣赏诗歌的同时,也可以从中汲取灵感,思考自己人生,希望大家都能够拥有自己身上的一朵蒲公英,不断追求自由和梦想。
《蒲公英》说课稿一等奖3篇
《蒲公英》说课稿7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大班语言活动《蒲公英》,下面我将从五个方面来说一说这节课。
第一个方面:说教材1、教材分析《蒲公英》这篇散文应用了儿童的视角来描写,它应用了生动形象的词语来形容蒲公英,如有趣的、雪白的、轻盈的等词语,这些词语把蒲公英的形象写活了,它用生动活泼的语句是的这篇散文如同一幅幅画卷跳跃在幼儿面前,充分引起了幼儿对散文的兴趣。
2、学情分析蒲公英是一种生活中常见的植物,这篇散文用了生动的语句描写了蒲公英从开花到结出种子的过程,使幼儿对蒲公英产生浓厚的兴趣。
本教材采用从在生活中来的知识,它接近幼儿的实际感受容易引起幼儿的兴趣,也容易让幼儿所接受。
第二个方面:说活动目标、教学准备(一)活动目标:《纲要》指出:语言能力是在运用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发展幼儿的语言关键是创设一个使幼儿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并能得到积极应答的环境。
根据散文内容,和大班幼儿年龄特点和发展水平,让幼儿在学习的过程中充分锻炼幼儿的语言能力。
于是我从能力、认知、情感三方面提出了本次活动的目标。
1、能够初步感知散文内容,并有感情的朗诵散文(能力)2、通过散文阅读,感知散文的优美,并会用动作来表达(认知)3、通过认识蒲公英的美,萌发幼儿热爱大自然的情感(情感)本次活动的重点:《纲要》指出:要让幼儿充分接触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实质感受语言的丰富和优美,并通过多种活动加深幼儿对作品的体验和理解。
所以我把本次活动的重点设为:通过散文阅读,感知散文的优美,并会用动作来表达(认知)难点是:能够初步感知散文内容,并有感情的朗诵散文(能力)(二)教学准备1、物质准备蒲公英花的图片、蒲公英种子图片、图谱、轻柔音乐2、经验准备:幼儿见过蒲公英知道蒲公英的外形,知道蒲公英种子会飞第三个方面:说教法学法根据单板幼儿语言学习的特点,我运用的主要教学方法有视听讲结合法、动作表演法、图谱演示法等来引起幼儿对本次活动的兴趣。
蒲公英说课稿
蒲公英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我是来自XX学校的XX,今天我要为大家展示的是我的说课稿《蒲公英》。
在开始之前,请允许我先向大家介绍一下我的课堂设计理念和教学过程。
一、说课标我的说课内容是《蒲公英》,这是小学英语五年级下册的一篇阅读课文。
根据课程标准,本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文章的基本信息,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并学会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简单的英语交流。
二、说教材《蒲公英》是一篇充满童趣的课文,通过描绘蒲公英种子随风飘荡的情景,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敬畏和对生活的热爱。
文章语言简洁明了,富有节奏感,是培养学生英语阅读兴趣和听说能力的良好素材。
三、说学情教学对象为小学五年级的学生,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和听说能力,对自然和生活充满好奇。
由于年龄较小,他们对文章的理解能力和想象力仍有待提高。
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章内涵,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四、说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让学生掌握文章中的生词和新短语,理解文章的基本内容。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英语阅读理解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培养他们的环保意识和团队协作精神。
五、说教学重难点重点:让学生掌握文章中的关键词汇和句型结构,理解文章的深层含义。
难点: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引导他们用自己的话描述蒲公英的生活。
六、说教法与学法1. 教法:采用情景教学法和任务型教学法相结合的方式,通过创设情境、设置任务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2. 学法:鼓励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角色扮演、朗读背诵等方式学习课文,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精神。
七、说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播放一段关于蒲公英的动画视频,引起学生的注意和兴趣。
然后提问:“你们见过蒲公英吗?它是什么样的?”引导学生分享自己对蒲公英的了解和感受。
2. 新课呈现(10分钟):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蒲公英的生长过程和特点,让学生观察并描述。
蒲公英说课稿
蒲公英说课稿蒲公英说课稿蒲公英的说课稿应该怎么写?说课稿有利于提高教师理论素养和驾驭教材的能力,也有利于提高教师的语言表达能力,因而受到广大教师的重视,登上了教育研究的大雅之堂。
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蒲公英的说课稿,欢迎大家阅读。
蒲公英的说课稿篇1:一、说教材分析《蒲公英》是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五册第三组的第一篇课文。
《蒲公英》是一则童话故事,全文采用拟人的手法,写蒲公英的种子对太阳公公的嘱咐有不同的想法和做法,结果他们的命运也各有不同,从而揭示出做任何事都必须实事求是,脚踏实地,不要被表面现象所迷惑,不要有不切实际的幻想的深刻的人生道理。
二、说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会分角色朗读朗读课文。
2、理解文中一些词语的意思,会用“嘱咐”造句。
3、读懂课文内容,懂得做任何事都必须实事求是,脚踏实地,不要被表面现象所迷惑,不要有不切实际的幻想。
三、说教学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会分角色朗读朗读课文。
会用“嘱咐”造句。
四、说教学难点:懂得做任何事都必须实事求是,脚踏实地,不要被表面现象所迷惑,不要有不切实际的幻想。
五、说教法1、创设情景法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教师适时创设情景谈话激趣,拨动学生心中的理智的琴弦,由此“披情入文”,达到“未成曲调先有情”的效果。
课堂中,教师的谈话也必不可少,或指导、或点拔、或解疑、或释惑,将学生的思维不断引向深入。
2、体验教学法让学生走进课文,当太阳公公、当“小降落伞们”、当那两颗小种子,通过不同的角色体验,与文本展开零距离的对话,实现“三维一体”的教学。
3、读书指导法在本课的教学中,我通过“精读、分角色读、默读”等对学生的读进行读书指导,让学生的读步步深入,在教材中走几个来回,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六、说教学过程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我设计了以读为主的课堂教学策略,让学生读出一方新天地。
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教师讲述一段和课文相关的语言,带领学生走进课文的第一自然段。
《蒲公英》说课稿.doc
《蒲公英》说课稿
一、教学目标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活动,让学生了解《蒲公英》这首诗歌的意境和情感,并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和表达能力。
引导学生学习诗歌的韵律和节奏,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和朗读能力。
培养学生对自然和美的感知和欣赏能力。
二、教学重点
通过教学活动,让学生了解《蒲公英》这首诗歌的意境和情感,并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和表达能力。
引导学生学习诗歌的韵律和节奏,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和朗读能力。
三、教学准备
准备《蒲公英》这首诗歌的相关教学材料和音频。
了解学生对《蒲公英》这首诗歌的认知和问题,为教学活动做好准备。
准备相关的朗读和表演材料。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
通过播放《蒲公英》这首诗歌的音频,引发学生对诗歌的兴趣和好奇。
2. 感知和表达
引导学生感知和表达《蒲公英》这首诗歌所传达的意境和情感,让他们学会欣赏和表达美。
3. 韵律和节奏
讲解诗歌的韵律和节奏,引导学生学习诗歌的朗读和表演技巧,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4. 创作和表演
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想象和创意创作与《蒲公英》这首诗歌相关的作品,并进行表演和分享。
五、教学延伸
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其他与诗歌和表演相关的活动,如诗歌朗诵比赛、戏剧表演等。
可以引导学生学习其他与文学和艺术相关的知识,提供个性化的指导和支持。
《蒲公英》说课稿
《蒲公英》说课稿各位领导、老师、同志们:大家下午好!下面我将《蒲公英》一课在设计和实施过程中的一些想法和做法向大家做以简单汇报,请大家批评指正。
我的汇报共四个方面:一、关于教材及其教学目标的确定《蒲公英》一课是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六册第三单元中的一篇讲读课文。
文本以童话的形式讲述了蒲公英安家的故事,教育学生不要被表面现象所迷惑,不要有不切合实际的幻想,懂得适合自己的选择才是最好的选择。
本课的教学目标很明确:一要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二要能够正确理解文中的关键词语和课文内容;三要让学生明白,不要被表面现象所迷惑,不要有不切合实际的幻想,学会选择。
根据以上教学目标,结合学生的学习实际和生活实际,我把教学重点确定为,理解太阳公公话语的深刻内涵;把教学难点确定为,引导学生明白什么是表面现象,什么是不切合实际的想法,如何学会选择。
二、对学生年龄特征与教学过程之间制约关系的认识遵循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规律,是确保课堂实现教学目标的前提和基础。
《蒲公英》教学中,我对学生年龄特征、认知规律及其与教学过程之间的制约关系,主要把握了以下三个方面的主要内容:1、小学三年级学生正处于形象思维占主导地位的思维水平阶段,抽象理解能力比较弱,这就决定了他们对课文中所蕴藏的人生哲理在理解上有一定的难度,所以就必须采取一定的教学策略,让学生在易于接受的特定情境中去学习,去理解,去感悟。
2、小学三年级学生也处在语言训练的关键时期,其记忆类型正向意义记忆过度,但还有明显的机械记忆的痕迹,这就给教师的讲授提出了明确要求:只有在形象化的基础上引入适当的思考,才能激发学生对文本内涵的探索。
3、他们好奇心强,善于观察,善于提问,给我们的课堂过程提供了理想的切入点,只有抓住他们的这些特点设计教学,才能有效驾驭课堂,让教师的指导作用在教学程序中游刃有余,进退自如。
三、对学生学习方法的策划与设计本节课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整体策划比较丰富,形式灵活多样,符合学生的学习规律,且不同方法的组合搭配合理,与教学内容相一致,达到了激发学习兴趣,降低学习难度,提高学习效率的目的。
《蒲公英》教案优秀7篇
《蒲公英》教案优秀7篇《蒲公英》教案篇一一、教学要求: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全文和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的生字。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可爱亲切造句。
3、朗读课文内容,懂得着任何事都必须实事求是、脚踏实地,不要被表面现象所迷惑,不要有不切实地的幻想。
二、教学时间:二课时第一课时一、看图揭示课题1、出示蒲公英图片。
图上画的是什么植物?谁能说说蒲公英的样子及其有关知识。
2、教学生字:蒲绒降伞3、板书课题:二、初读课文。
出示自读要求。
1、出示自读要求。
(1)自由轻读练读课文两至三遍。
(2)画出生字词,练读生字字音。
(3)标出自然段的序号,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2、检查自学情况。
(1)读出下面生字词。
(2)指导朗读长句子。
(3)师生共同纠正读错的地方。
3、范读课文。
三、细读第1自然段。
1、指名读课文。
2、讨论:小降落伞指什么?它们在蓝天白云下随风飘荡要去干什么?3、指导朗读。
指图1,小朋友看,你们看蒲公英的种子在微风的吹拂下离开了妈妈的怀抱。
他们要到广阔的天地去,它们的心情多么激动,多么愉快。
我们读第一自然段时,要用什么语气?四、作业。
1、描红。
2、练读课文。
第二课时一、复习检查1、抽读词语卡片。
2、按要求填空。
二、细读课文。
1、学习第二自然段。
(1)自由轻声读课文,思考:这一段主要写什么?(2)读后指名回答。
(3)理解词语。
金光闪闪,银花朵朵,黑黝黝(4)指导朗读。
要求用亲切的语气读。
2、细读第3自然段。
(1)自由读课文。
思考:小降落伞听了太阳公公地话,有什么不同地说法?(2)读后讨论上述思考题。
(3)理解重点句。
①出示投影片。
这黑黑的泥巴有什么意思!瞧那金光闪闪的地方一定有数不清的宝贝。
到那儿去,我在就会变成百万富翁。
这颗种子说了几句话?这黑黑的泥巴有什么意思!这句话还可以怎么说?后面是什么标点符号?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指导用蔑视的语气读这句话。
这颗种子认为哪儿有意思?它为什么认为那儿有意思?理解百万富翁指导用肯定的语气、兴奋的感情来读2、3两句话。
《蒲公英》说课稿
《蒲公英》说课稿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一篇课文《蒲公英》。
本文是一篇科普童话,通过讲述蒲公英种子的旅行,向学生介绍了蒲公英的生长特点和传播方式,同时引导学生理解生命的可贵和自然规律。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了解蒲公英的生长特点和传播方式。
2.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小组合作、讨论的方式,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积极思考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珍惜生命的情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了解蒲公英的生长特点和传播方式。
难点:蒲公英种子的旅行过程中所涉及的科学知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课文插图、蒲公英种子实物或图片。
学具:课本、笔记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教师播放PPT,展示蒲公英美丽的图片,引导学生欣赏蒲公英的美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初读课文:学生自读课文,注意生字的认读,教师适时指导。
3. 精讲细读:教师带领学生深入学习课文,引导学生理解蒲公英的生长特点和传播方式,解答学生的疑问。
4. 小组合作:学生分小组讨论,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谈谈对蒲公英的认识。
5. 练习巩固:教师设计随堂练习,检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6. 情感升华:教师引导学生思考生命的可贵,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珍惜生命的情感。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蒲公英生长特点:根、茎、叶、花、种子传播方式:风、动物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结合课文内容,画出蒲公英的生长过程图。
答案: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画出蒲公英的生长过程图。
2. 作业题目:课后查找有关蒲公英的资料,了解蒲公英的更多知识。
答案:学生查阅资料,了解蒲公英的更多知识,并与同学分享。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拓展延伸:教师引导学生关注大自然,观察身边的植物,了解它们的生长特点和传播方式。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了解蒲公英的生长特点和传播方式。
《蒲公英》教案(通用3篇)
《蒲公英》教案(通用3篇)《蒲公英》教案1教学要求:1学会本课生字。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叮嘱造句。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懂得着任何事都需要实事求是、脚踏实地,不要被表面现象所迷惑,不要有不切实地的幻想。
第一课时一、介绍蒲公英1你们喜爱植物吗?请同学们打开课本,46页,看看题目左边的图上,那个小伙伴在干什么?2自读第一自然段。
谁能从课文下面的图中指住蒲公英、花托、绒球和小降落伞?在读的过程中划诞生字词。
(1)学习生字词:花托(tuo):花的组成部分之一,是花梗顶端长花的部分。
(2)绒(rong)球降(jiang)落伞:原来指凭借空气阻力使人或物体从空中缓慢下降着陆的伞状装置。
课文指蒲公英种子。
3介绍蒲公英:多年生草本植物。
冬至春初时抽花茎,顶端生一头状花序,开黄色舌状花,结瘦果,褐色,有白色软毛,果实成熟时样子像一个白色绒球,有毛的果实可随风飘散。
生于路旁、田野、山坡。
产于全国各地。
别名黄花地丁、婆婆丁、奶汁草。
采制春至秋季花初开时连根挖出,除去杂质,洗净,晒干。
性味性寒,味苦、甘。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消肿散结,利尿通淋。
用于乳痈、瘰疬、疔疮肿毒、咽痛、肺痈、肠痈、目赤、湿热黄疸、热淋涩痛。
有爱好的同学可以在课下查找资料,了解有关蒲公英的更多资料。
3指名读第一自然段,师生共同订正读错的地方。
二、初读指导1、轻声读第二自然段,自同学字词。
叮嘱记住表面沙漠迷惑湖泊黑黝黝借助拼音认读,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叮嘱、记住:结合实际理解:表面黑黝黝沙漠:地面完全被沙子所掩盖,缺少流水。
气候干燥,植物稀有的地区。
湖泊:被陆地围着的大片积水。
迷惑:辨不清施肥,摸不着头脑。
2、用自己喜爱的方式读第三、四自然段自同学字词:瞧 (看)百万富翁(拥有百万家财的有钱的人) 波光粼粼(在阳光照射下,水面银光闪闪的样子。
粼粼:形容水清亮)3、小组自同学字,留意笔画和笔顺。
4、默读全文,标出自然段。
《蒲公英》教案最新8篇
《蒲公英》教案最新8篇《蒲公英》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学习本课生字新词,准确理解词句的意思。
读准生字,积累词汇。
2、了解课文是按照事情的发展写的,读懂课文内容,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3、朗读课文,使学生了解环境污染的危害,自觉增强环保意识。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了解课文是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写的,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了解环境污染的危害,自觉增强环保意识。
教学时间:3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1、认识生字,朗读课文。
2、了解课文内容,理解蒲公英的心情和感受。
教学过程:一。
谈话导入,学习“梦”:1.师生共同板书课题中的“梦”字。
2.学习“梦”:如何记忆?3.谈话:你做过什么梦?在什么情况下容易做梦?4.课文写的是谁做了一个梦?-----(板书课题)5.给“蒲”注音:强调“蒲”读“pú”,不是“pǔ”。
6、引入:蒲公英做的什么梦?她为什么会做这样的梦?让我们一起来读课文。
[激发情趣是学生上好一节课的前提。
课前以梦为题谈话,容易以引起学生的思考,激活学生的思维,便于结合自己的感受来理解蒲公英的感受。
]二、自读课文,自学生字。
1、默读课文,标出自然段。
2.自主识字。
借助注音认识生字,记住本课要求会认的字。
(略)3.小组讨论、交流识字方法。
4.两人互相检查。
[充分利用自己已有的识字能力、挖掘学生的合作学习的潜能,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
]5.检查识字掌握情况。
6.指名分别读每个自然段。
评估朗读效果,看他们是否读得正确,有没有读不准的字词,帮助纠正朗读的`错误。
巩固识字。
三、了解课文大致内容。
1、自由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课文主要讲的什么事?2、再读课文,发现问题,请同学们提出不理解的地方。
四、作业:书读课文、查找解决问题的资料。
第二课时教学要求:1、了解课文是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写的,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增强学生环保意识。
2、有感情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默读课文:思考:蒲公英做了一个怎样的梦?为什么会做这样的梦?你对课文中的蒲公英产生了怎样的感觉?[课文主要写的是蒲公英在城市里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中的困扰和对美好环境的渴望,因此,从一开始进入学习引导学生整体感知课文,进入情境,才能使学生感同身受,更好地理解课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蒲公英》说课稿
一、说教材
《蒲公英》是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三组的第一篇课文。
《蒲公英》是一则童话故事,全文采用拟人的手法,写蒲公英的种子对太阳公公的嘱咐有不同的想法和做法,结果他们的命运也各有不同,从而揭示出了深刻的人生道理,那就是做事不要被表面现象所迷惑,要实事求是,不要有不切实际的幻想。
在仔细对教材进行分析解读基础上,依据课文特点及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本课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会用“可爱”“亲切”造句。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3.读懂课文内容,懂得做任何事情都必须实事求是、脚踏实地,不要被表面现象所迷惑,不要有不切实际的幻想。
教学重点:
通过对语言文字的朗读感悟来理解课文,理解人物特点。
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明白做事要实事求是,不要被表面现象迷惑。
二、说教法
1.信息收集法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应“初步具备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课前,我让学生多渠道多途径搜集有关蒲公英传播种子、发
芽生长等方面的资料进行阅读了解,这既为上课做好了准备,又培养了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2.情趣盎然法
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教师适时创设情景谈话激趣,拨动学生心中的理智的琴弦,由此“披情入文”,达到“未成曲调先有情”的效果。
课堂中,教师的谈话也必不可少,或指导、或点拔、或解疑、或释惑,让学生不断深入的了解文章。
3.读书指导法
“文章思有路,遵路识其真”。
如何带领学生走近文本、感悟文本、超越文本,读书指导十分重要。
在本课的教学中,我通过“初读、细读、精读、综合训练”对学生的读进行四个层面的指导,让学生的读步步深入,在教材中走几个来回,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三、说学法
1.读书入境法
朗读是十会古老而又富有生命力的学习方法。
新课标尤其强调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实现素质的全面提升。
学习《蒲公英》过程中,我着力于创设情境,开展多层次、多视角的读,如初读、精读、赏读,个人读、小组读、齐读,指名读、比赛读、分角色读等等,让学生读中入情入境,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从而优化自身的综合素养。
2.多元评价法
在课堂学习评价中,我尝试让自评与他评、师评与生评相结合,让评价主体多元;让总结性与商讨性评价相结合,让评价方式多元;让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让评价项目多元。
通过积极、有效的评价,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在“评价”中成长。
四、说教学流程
(一)课前预习
刚升入三年级的学虽然已经知道课前要预习,但缺乏目标性、计划性。
为了培养学生的预习能力,提高预习实效,我事先为学生设计了预习卡内容:1、我读了()遍课文,已经把课文读得流利了;2、我已经找出了本课的生字,并在课文中标上了音节,并把它们记住了。
3、我已经找出了含有生字的词语,通过联系上下文、生活实际或工具书已经理解的是()这几个词语,还不理解的是();
4、再读课文,边读边想,我知道本文主要的主要内容是()。
对于不懂的地方在文中打上小“?”。
(二)教学流程
初读
1.学生自由读课文,边读边回顾预习中的收获和疑惑。
2.检查预习:第一步出示本课生字词,指名读并交流。
第二步检查读课文。
第三步初步了解学生通过预习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
细读
增加密度,开阔视野,引导学生自主探究。
这个环节主要是引导学生边读边理清文章的脉络。
读第一小节时结合挂图师问:图上画
的是什么?谁能看图向我们介绍这种植物?从而引导读第一自然段。
读第二小节时引导的问题是:可爱的降落伞们究竟会飘落到哪里去呢?在学生反复读的基础上让他们交流读懂了什么?然后指导朗读。
突出:别也不要只有……才……等词。
读第三小节听了太阳公公的嘱咐,小降落伞齐声答到:……(引读第一句),再问绝大部分的种子听了太阳公公的话,到泥土中去生长了,可是,有两颗小种子却不这样想,它们是怎样想的呢?而读第四小节则过渡:种子的选择不同,它们的结果怎么样呢?最后再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精读
这一环节是第二课时教学的重点,读第一小节时采用图文对照的办法,首先读读课文,利用实物和课文插图理解“花托”,“洁白”,“绒球”,“降落伞”,“随风飘荡”等词语,然后利用课件演示蒲公英种子在蓝天白云下随风飘荡的动态画面,引导学生想象成熟的蒲公英种子脱离母亲的怀抱后无忧无虑、自由自在地飞向广阔天地的愉快心情,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读第二、三小节时,可以抓住课文中的一些关键词语,图文对照帮助学生理解,并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指导读好人物的对话。
第二小节中抓住“嘱咐”这个词,先联系孩子的生活实际想一想平时生活中谁嘱咐过你,从而把握太阳公公嘱咐蒲公英种子的语气。
指导读太阳公公的话时先理解“金光闪闪的沙漠”和“银花朵朵的湖泊”以及“黑黝黝的泥土”,帮助学生想象画面,进入意境,从而体会太阳公公对蒲公英种子的亲切关怀。
第三小节重点指导学生抓住“黑黑的
泥巴”、“金光闪闪”、“波光粼粼的湖面”、“宝贝”、“百万富翁”、“得意”、“欢乐”等词语,领会两颗种子脱离实际、想入非非好自以为是的心态。
通过朗读,指导学生把自己当作蒲公英的种子,和他一起思想,一起说话,一起行动,从而实现语像同构、语情同构和语义同构。
精读第四小节时,采用联系上下文的方法来学习,联系上文太阳公公的嘱咐,联系蒲公英种子面对太阳公公嘱咐的不同想法和做法,来理解他们的不同结局。
指导朗读时抓住“早已干死”、“早已淹死”、“茁壮成长”、“竞相开放”等词语和生动的课件展示,引导学生体会脱离实际、想入非非并被表面现象所迷惑的两颗小种子命运的悲惨,感受记住太阳公公嘱咐并作出正确选择“把大地装点得更加美丽”的种子的幸运和快乐。
综合训练
实践延伸:想一想,蒲公英的种子还会落在哪些地方?假如你是去过一次沙漠和湖泊的小种子,你会怎样劝告不愿落在泥土里,而要落在别处的种子呢?创设情境:如高高的楼房顶上、有趣的儿童游乐场里、平坦的高速公路上等。
五、布置作业:
1.抄写生字,并用生词造句。
2.结合课堂内容,合理展开想象,写一篇《小种子历险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