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你走进新加坡生活化的课程教学
教你10招快速融入地道的新加坡式生活的方式

教你10招快速融入地道的新加坡式生活的方式曾有人将新加坡比作是一个“拥有死刑的梦幻乐园”,虽然这里拥有苛刻的处罚,但也有着让人难以抗拒的迷人魅力。
然而,无论你是长居此地还是只做短暂停留,想要很好地融入新加坡人的生活并容易。
下面新加坡留学专家给大家带来十个小技巧,它们将会帮助你轻松地融入当地生活!如何在小贩中心“抢座”在新加坡,出门前一定要记得带上一包纸巾,它不仅可以用来擦汗,同时也可以帮你在小贩中心抢座位。
这是一个不成文的规定,大家都心知肚明,如果看到一张空桌子上放着一包纸巾,千万不要拿掉纸巾后自顾坐下。
同样,如果你看到桌子上放着一只手机,这并不意味着机主忘了将手机带走,而是意味着这张桌子已经被人占了。
如果你很着急,而小贩中心又没有空位置,通常你站得离食客越近,他们就会越快地吃完自己的食物,然后将位置空出来给你,下次你可以试试哦!如何使用当地语言虽说英语是新加坡的官方语言,新加坡英语才是当地人常用的语言。
新加坡英语是由英语和其他多种语言融合而来的,当地人说话时常会蹦出一些特殊的词汇,如:用“siao”来表示“疯狂”,用“meh”来表示惊奇,用“oi”来吸引别人的注意。
当你遇到问题时,你可以在新加坡英语字典中查阅一些词汇,如果还是感到困惑,你可以重点掌握“lah”(啦)的用法。
无论是陈述句、疑问句还是感叹句,新加坡人常常会在句子结尾处用上“啦”这个词,例如:“今天很热啦!”,“请问最近的地铁站在哪里啦?”,“我发誓我没有结婚啦。
”等等。
如何跳舞新加坡居民偏爱大规模的集体舞蹈,这使新加坡高度控制的公共形象顿时暗淡了不少。
老年人往往喜欢穿上皮套裤,戴上牛仔帽加入公共排舞的行列;而年轻人则更喜欢随着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旋律整齐地晃动手臂,跳一些常规的舞步。
其中,贝琳达.卡莱儿的“Circle in the Sand”, Al Corley的“Square Rooms”和Rick Astley的“Never Going to Give you Up”是大众比较喜欢的舞蹈旋律。
新加坡课程标准

新加坡课程标准
新加坡的课程标准以双语教育为核心,采用三向分流的双语教学模式。
其具体内容如下:- 双语课程的理念:将英语作为第一语言来教学,学生所操的母语作为第二语言来教学(除10%最优秀的学生之外)。
- 双语课程的框架:依据学生的学业水平,让学生分别进入三种课程学习。
小学阶段有三种双语课程分流,正式分流从小学四年级开始:
- EM1:学生修读的英文和母语都作为第一语言。
- EM2:英文为第一语言,母语为第二语言。
- EM3:英文为第一语言,母语主要是听说会话。
学生小学毕业后进入中学,再进入三种双语课分流进行学习:
- 特选双语课程:会考优秀的10%的学生兼修两种语言(均为第一语言水准)。
- 快捷双语课程:会考较优的30%的学生兼修两种语言(英文为第一,母语为第二语言水准)。
- 普通双语课程:会考后余下的40%的学生,兼修两种语言(其中母语水准又降一等要求)。
- 双语课程总目标:通过学校制度确保学生的双语能力;促进作为中立语言的英语的使用,以使所有种族平等竞争;促进母语的使用,以确保对传统文化及价值观的了解和认同。
总的来说,新加坡的课程标准注重双语教育,旨在培养学生的双语能力和文化素养。
新加坡中小学的课程和教学

新加坡中小学的课程与教学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教育局教研室徐惠仁新加坡自1965年独立建国以来,坚持推行教育立国、人才强国方针,促使国民教育事业迅速发展。
经过多年的改革发展,已经拥有成熟的教育体制和先进的教育设施,已经建立起既关注全面提高又突出个性发展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原则。
2008年11月,本人参加了我区教育局组织的中小学校长“中外教育比较研究”培训班,对新加坡的教育进行了近十天的学习考察,所见所闻,颇多感触。
这里就新加坡中小学的课程与教学作一些分析,谈一些思考。
一、统一而又灵活的课程体系为有效培养精英人才,也为了使广大青少年都能接受基础教育,新加坡从小学开始,就实施分流制度。
分流制度就是在培养目标、教学要求、学习水平上对不同学力的学生区别对待,既有培养目标、发展方向上的分流意向,更是在课程设置、教学内容上的分层要求、因材施教。
注:◇小学离校考试(也即升入中学的分流考试)科目为语文、数学、科学。
包括课程辅助活动在内的其他科目,由学校考核,计算学分。
◇每天上午上半天课,下午用于课外活动、个别辅导、基础课程补习。
新加坡在初中阶段进一步实施分流,根据小学离校考试成绩和其他学习领域的考核情况,学生分别进入三个不同层面的课程就读:第一层次是特别课程/快捷课程,4年结束后参加‘O’水准考试,报读初级学院(大学先修)。
第二层次是普通(学术)课程,4年结束后参加‘N’水准考试,主要报读理工学院(大专),成绩优秀者可多修一年参加‘O’水准考试,报读初级学院和高中。
第三层次是普通(工艺)课程,4年结束后通过‘N’水准考试,可报读工艺教育学院(中专)。
三个层面的课程要求是根据不同的学习能力与培养目标而设定。
注:按一般情况,特别/快捷课程的学生在新加坡-剑桥普通教育证书‘O’水准(普通水准)会考中,必须选考七至八个科目。
‘N’水准为初级水准。
在新加坡,要进入大学本科学习,就必须通过新加坡-剑桥普通教育证书‘O’水准(普通水准)考试,升入初级学院或高中学习。
新加坡高中课程体系

新加坡高中课程体系新加坡的高中课程体系,哎呀,说起来真的挺有意思的!一开始可能会觉得有点复杂,但其实它就像一盘精心调制的炒饭,里面的每一粒米都有它的意义,每一种配料都能让你吃得津津有味。
你要是刚从中国或者其他地方来到新加坡,肯定会对这个体系感到有点儿眼花缭乱。
不过没关系,慢慢来,咱们一点一点儿理清楚。
先说说新加坡的高中的课程结构吧。
新加坡的高中教育有点儿像那种慢慢搭积木的过程。
你从中学二年级开始,一直到十二年级,每一年的课程内容都会逐步增加难度。
你想,刚开始大家的选择很简单,差不多就是基础的数学、科学、英语和一些语言课。
而且啊,新加坡高中其实是有点像是“分层次”的,不同的学校给学生的课程内容也稍有不同。
但总体来说,差不多都会有一些必修课程,像数学、英语、母语(比如中文、马来语或泰米尔语)这些是必修的。
虽然你说,你英语水平不咋地,中文倒是还可以,可是你也不能跳过母语课哦,毕竟这可关系到国民身份呢。
说到数学,不得不提,新加坡的数学真的是以其高难度著称!它那种“深不见底”的感觉,简直让人怀疑自己到底是不是在做数学题。
特别是高年级,像是微积分、概率论这些课程,真的是挑战你的思维极限。
很多人都说,学了新加坡的数学,回头再学其他地方的数学,简直就像是在“玩儿”一样轻松。
但你要知道,这个体系也正是通过这些课程,培养了学生的严谨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才让新加坡在全球范围内,尤其是在数学和科学领域,站稳了脚跟。
不过,除了这些硬核课程,语言类的课程也是相当有意思的。
你想,在新加坡这种多语言、多文化的环境中,语言可不是一个小问题。
不同于我们国内只有一门母语,新加坡的学生基本上都要学两种语言:一个是英语,一个是母语。
而且这里的英语有时候真让人哭笑不得。
你说它是英语吧,又不是那种纯正的美式或英式英语,更多的是带着“新加坡口音”的英语,听起来有点像是把中文和英语“搅拌”在一起的感觉。
比如说,“Can you pass me the book?” 变成了“Can you pass me the boook?”, 这差别你得适应一段时间。
新加坡教案大班

新加坡教案大班教案标题:新加坡教案大班教案目标:1. 通过本教案,学生将能够了解新加坡的文化、地理和历史。
2. 学生将能够掌握一些基本的新加坡华语词汇和表达方式。
3. 学生将能够通过多种活动和游戏加深对新加坡的认识和理解。
教案概述:本教案适用于大班学生,旨在引导学生了解新加坡的文化、地理和历史,并通过多种活动和游戏加深对新加坡的认识和理解。
教案包括以下几个部分:导入活动、知识讲解、活动设计和总结。
教案步骤:1. 导入活动:- 利用图片、地图或实物引入新加坡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兴趣。
- 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例如:“你知道新加坡在哪个洲?它是一个国家还是城市?你知道新加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吗?”2. 知识讲解:- 介绍新加坡的地理位置和特点,例如:新加坡位于东南亚,是一个城市国家,有着多元文化和美食。
- 介绍新加坡的历史,例如:新加坡曾是英国的殖民地,后来独立成为一个国家。
- 教授一些新加坡华语词汇和表达方式,例如:新加坡的国名是“新加坡”、问好的方式是“你好”。
3. 活动设计:- 分组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他们对新加坡的印象和了解。
- 制作新加坡地图,让学生标出新加坡的主要地标和特色。
- 进行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扮演新加坡的居民,模拟日常生活对话。
- 进行游戏,例如:“猜猜我在新加坡”或“新加坡文化问答”,加深学生对新加坡的认识。
4. 总结:-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让学生用自己的话总结对新加坡的认识和了解。
- 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并回答,澄清他们对新加坡的疑惑。
- 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了解新加坡的文化和历史。
教案评估:1. 观察学生在小组讨论和角色扮演活动中的参与程度和表现。
2. 评估学生对新加坡地理、历史和文化的理解程度,可以通过口头问答或书面练习进行评估。
3. 评估学生在游戏中对新加坡的认识和记忆能力。
教案扩展:1. 邀请新加坡华人学生或家长来班级分享他们的经验和文化。
2. 利用多媒体资源,让学生观看关于新加坡的视频或幻灯片,进一步了解新加坡的文化和风景。
直通加新港 二. 走进新加坡

走近新加坡第一节:新加坡教育制度新加坡的教育同时吸收了东西方文化的精华,采用灵活的教学方法使学生的潜能得到培养和发展。
小学教育小学头四年一律课程统一,四年后实行分流,分流是以学生的语文能力而分为三种不同课程。
分流为的是让学生能以自己的进度学习,使其潜质获得充分发挥。
小一到小四是奠基阶段,宗旨是给学童在英文、母语和数学三方面打好稳固的基础。
主要修读科目有英文、母语和数学。
平均来说,在四年里有33%的时间用于英文的学习、27%用于学习母语、另20%用来学习数学,其余是美术、手工、音乐和体育等科目。
小五和小六是定向阶段,学童将被分配入三种主要语文源流中的一种。
每一种源流的课程将使学童能配合中学教育的课程,学童在修完小六后参加小六离校考试。
中学教育学生通过小学离校会考者可以升上中一,中学又分特别班、快捷班和普通班三种课程。
前两种课程学生可在中学第四年参加普通教育文凭“普通”水准会考。
普通班学生成绩好的可在中学第五年参加这项考试。
特别班以第一语文水准教授英文和母语,只收小学离校会考成绩优异者,每年约有百分之五的小学毕业生选读特别班。
小学毕业生有一半以上(占百分之五十六)升入快捷班,百分之三十八升入普通班。
两班学生读的母语只是第二语文水准而已,约有百分之七十五普通班的学生参加普通教育文凭“N”水准会考取得令人满意的成绩而升上中五。
中学课程分为四种:特别课程:4年制课程,学生可以修读高级母语,高级母语和英语两者之一可以为第一语文;快捷课程:4年制课程,学生只能修读快捷母语课程,其他课程与特别课程相同,英语为第一语文;普通学术课程:5年制课程,学生在第四年参加剑桥N水准考试,通过后可以修读第五年的课程,然后与特殊/快捷课程学生一起参加剑桥普通文凭考试;普通技术课程:4/5年制课程,学生有2门主课,英语和数学,第四年参加剑桥N水准考试,大多数学生在N水准考试后不再修读第五年课程,而直接进入技术学院。
新加坡中小学一般采用半天制,和中国教育制度相比,课堂课没有那么繁忙。
解读新加坡的中小学教育制度

解读新加坡的中小学教育制度新加坡的中小学教育制度一直以来备受关注,因为它在全球教育排名中表现出色。
本文将对新加坡中小学教育制度进行解读,从其核心特点、学制、课程设置、评估方式以及师资培训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核心特点新加坡的中小学教育制度的核心特点有三个方面:普及性、综合性和国际化。
首先,新加坡致力于普及教育,确保每个学生都能接受到良好的教育。
其次,新加坡的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多元能力,注重学术、体育、艺术和领导力等多个方面的综合素质发展。
最后,新加坡注重与国际接轨,鼓励学生参与国际竞赛和交流活动,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全球胸怀的年轻人。
二、学制新加坡的中小学教育从小学一年级开始,共分为小学、初中和高中三个阶段。
小学为6年制,初中为4年制,高中为2年制。
学生经过初中毕业后,可以选择升入普通高中或职业学校继续学业。
三、课程设置新加坡的中小学教育课程设置非常丰富多样,主要包括核心学科、选修学科和课外活动。
核心学科包括语文、数学、科学和母语,是学生必须学习的基础学科。
选修学科则根据学生的兴趣和能力进行选择,包括人文科学、社会科学、商务、艺术和体育等。
此外,新加坡注重丰富的课外活动,包括体育运动、艺术表演、社区服务等,旨在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领导力。
四、评估方式新加坡的中小学教育注重评估学生的学业水平和能力发展,主要通过考试和评估来进行。
学生会参加一系列的标准化考试,如小学毕业考试、初中毕业考试和高中毕业考试。
此外,学生的课堂表现、参与度和课外活动也会被评估。
这种评估方式旨在鼓励学生全面发展,并为他们的未来学习和职业发展做出准确的评价。
五、师资培训新加坡注重培养优秀的教师队伍,为此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
首先,新加坡设立了教师培训学院,为教师提供系统的培训和学习机会,使其具备专业的教学知识和技能。
其次,新加坡鼓励教师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参加学术研讨会、教学交流等活动。
此外,新加坡还为教师提供良好的薪酬待遇和职业发展机会,以吸引和留住优秀的教师。
新加坡主题教案设计

新加坡主题教案设计标题:探索新加坡文化的主题教案设计教案目标:1. 了解新加坡的地理位置、历史和文化特点。
2. 探索新加坡的多元文化和宗教信仰。
3. 学习新加坡的传统节日和庆典。
4. 培养学生对新加坡文化的兴趣和尊重。
教学时长:5个课时教案步骤:第一课时:介绍新加坡1. 导入:通过展示图片或视频引起学生对新加坡的兴趣。
2. 学习目标:解释学生将要学习的内容和目标。
3. 地理位置:介绍新加坡的地理位置、国土面积和人口。
4. 历史背景:简要介绍新加坡的历史发展和重要事件。
5. 文化特点:讨论新加坡的多元文化和宗教信仰,以及对社会的影响。
6. 小结:复习所学内容,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和分享观点。
第二课时:多元文化的新加坡1. 导入:回顾上节课学习的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学习目标:明确学习重点,引导学生思考多元文化的意义。
3. 多元文化:介绍新加坡的主要族群和语言,以及他们的传统习俗和风俗。
4. 宗教信仰:探讨新加坡的主要宗教信仰,如佛教、伊斯兰教和基督教等。
5. 民俗传统:讲解新加坡的传统节日和庆典,如春节、淡米尔新年和圣诞节等。
6. 活动:组织学生展示自己的文化特点,促进跨文化交流和理解。
第三课时:新加坡的传统节日1. 导入:回顾上节课学习的内容,激发学生对新加坡传统节日的兴趣。
2. 学习目标:明确学习重点,引导学生了解新加坡传统节日的重要性。
3. 春节:介绍新加坡的春节庆祝活动和习俗。
4. 淡米尔新年:讲解新加坡的淡米尔新年庆祝活动和传统习俗。
5. 圣诞节:探讨新加坡的圣诞节庆祝活动和文化特点。
6. 活动:组织学生参与传统节日相关的手工制作或游戏,加深对新加坡文化的理解。
第四课时:新加坡的庆典活动1. 导入:回顾上节课学习的内容,激发学生对新加坡庆典活动的兴趣。
2. 学习目标:明确学习重点,引导学生了解新加坡庆典活动的意义。
3. 国庆日:介绍新加坡国庆日的庆祝活动和文化背景。
4. 淡马锡日:讲解新加坡淡马锡日的庆祝活动和历史意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带你走进新加坡生活化的课程教学
根据共同价值观教育的精神,新加坡教育
部还颁布了《公民道德教育大纲》,规定所有中小学都必须按照大纲进行切实有效的道德教育和人才培养。
中学阶段公民道德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高尚品格、善良性情,使之具有强健的体魄,优良的生活习惯;使学生具有爱国爱民的意识和民族团结的精神,成为国家和社会所需要的中坚力量。
针对学生的年龄特征,教育部特别蝙写了一套完整的教材,名曰《公民与道德教育》。
在该套教材中,每个年级的学习内容包括6个范畴,分别阐述课程标准中所列明的各种主题;每一个范畴又划分为若干单元。
该套教材的编排与我国的《思想品德》和《政治》课本有着天壤之别。
翻开国内的课本,密密麻麻的文字充斥着整个页面,给人一种呆板、凝重之感。
与之相反的是,当你翻阅新加坡学校的《公民与道德教育》课本时,看到的更多是配图和大幅的空白页面。
明明是教材为何没有具体内容?难道要学生自己填写不成??
的确如此,首先让我们看看中学三年级上学期的第一个章节——“终身学习与我”。
课文的一开关就让学生思考终身学习的含义,并将自己所想到的填写在课本空白处;接着的第二个活动,就是让学生回忆自己成长中发生的变化,自己是如何适应这些变化的,结果又是如何等;末尾部分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意愿设计自己终身学习的目标和计划。
这种看似简单的活动,却需要学生花费大量时间来思考这些问题。
除了编排格式方面的差异之外,教材重点也让人耳目一新,深受启发,比方说,中学一年级上学期的课程目标在于:引导学生培养自己的个性、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关爱家庭。
这些内容在我国的教材里是鲜为人见的。
《公民与道德教育》读本宣扬的不是勤劳朴实、见义勇为的大道理,而是鼓励学生修身养性,不断提高自己,成为一个有竞争力的好公民。
正所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它强调的道德教育,不是仅仅着重于价值观导向的统一性和绝对性,而是更强调培养学生的首创精神和主体性发散思维,并教人学会如何做出正确的选择。
活泼多样的教学模式也与我国单向的灌输教学形成鲜明对比。
课堂上,老师通常采用讲故事、讨论、角色扮演、辩论和小组活动等方法,让学生有机会主动参与富有心智刺激的团体活动,使学生觉得道德教学是富有挑战和趣味的学习。
在新加坡,对于道德两难问题的讨论特别受到学生的青睐。
比如,美国人该不该向日本的长畸和广岛投放原子弹,植物人是否应该被实施安乐死,牺牲个人生命保护公共财产是否人道,冒死救人该不该索要报酬,等等。
通过对这些两难话题的讨论,老师有机会在课堂上向同学们展示同时涉及两种道德规范且二者不能兼顾时的道德取向,从而引起学生的道德认知冲突和讨论,并让学生因此接触到更高层次的道德推理方式,寻找自认为正确的答案。
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道德判断能力也被大大提高了。
尤其重要的是,学生们在讨论中会慢慢培养出多方位思考和倾听他人意见的习惯。
通过这种教育,他们在面临抉择时,往往会在做出最终选择前进行更周详的思考。
课堂上,老师还经常播放多媒体课件,将同学们带入一些特殊的道德情境,或者通过角色扮演来突出“人”与“己”
之间的距离,从而让学生学会设身处地为他人设想,了解他人的感觉、需要和利益,注重为社会所接受的行为标准以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原文摘自:
http://www.iedu.sg/show-69-792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