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节性甲状腺肿临床诊疗体会

合集下载

59例结节性甲状腺肿合并甲状腺癌的临床诊治体会

59例结节性甲状腺肿合并甲状腺癌的临床诊治体会

59例结节性甲状腺肿合并甲状腺癌的临床诊治体会目的:探讨结节性甲状腺肿合并甲状腺癌的治疗原则与措施,研究二者之间可能存在的联系。

方法:回顾分析本院5年间接受手术治疗的结节性甲状腺肿合并甲状腺癌的5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病例的临床及病理特点。

结果:59例接受手术治疗的结节性甲状腺肿合并甲状腺癌患者,其中乳头状癌28例;滤泡癌12例;乳头状癌合并滤泡癌10例;髓样癌7例;未分化癌2例。

所有患者经过1~7年的随访,有4例复发。

结论:结节性甲状腺肿与甲状腺癌有着密切的关系,其中以甲状腺乳头状癌最为常见,对于术前难以诊断的微小癌,可以借助术中快速冰冻病理提高甲状腺癌的检出率,选择合理的手术方式和手术范围可以提高甲状腺癌的疗效。

标签:结节性甲状腺肿;甲状腺癌;针刺细胞学结节性甲状腺肿(nodular goiter)是甲状腺结节中最常见的一种良性病变,由单纯性甲状腺肿发展而来,广泛见于世界各地,常见于离海较远的高原山区,该病与碘的摄入有很大关系[1],人群发病率达4%~17%[2],其中5%的患者有癌变的可能。

临床对结节性甲状腺肿合并甲状腺癌诊断困难,大多数患者是术后经病理发现的[3]。

笔者所在医院2007年10月-2012年10月共收治结节性甲状腺肿合并甲状腺癌的患者64例,其中59例经手术治疗,取得较满意的效果,现对该病的诊断和治疗过程进行回顾性分析,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笔者所在科自2007年10月-2012年10月共收治406例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术前经彩色超声或针刺细胞学诊断(FNA),51例高度怀疑并经合并甲状腺癌;13例经术中快速冰冻病理诊断为结节性甲状腺肿合并甲状腺癌。

术后经常规石蜡病理诊断证实64例合并甲状腺癌,占16.58%,其中女23例,男41例,年龄27~75岁,平均42.2岁。

本组病例患者多因偶然发现颈部结节或体检发现颈部结节就诊,部分患者有声音嘶哑、呼吸困难、压气感、吞咽困难等临床症状。

结节性甲状腺肿并存恶性变34例临床诊疗体会

结节性甲状腺肿并存恶性变34例临床诊疗体会
至 1 O年 。
32 检查资料 I
超声检查是评估 甲状 腺结 节最有价值 的
影像学检查方法 , 它不仅可用于判 断结 节的性质 、 大小和范 围, 3 4例患者 均以发现颈部包块就诊 ,其 中 也可用 于引导 F A, N 是首选 的常规检查 。随着超声技术 的不断
1 术前评估 . 2
的敏感性就大大提 高。颈 部 C T对 甲状腺肿有其独特优 势 , 包
括: 囊壁环状强化 、 厚薄不均 、 内呈 岛状强化等 , 囊 同时可 观察
病变与周围结构 的关系 , 显示气管 、 血管受压情况。 血清促 甲状 腺激素 、 游离 甲状腺素 、 血清 降钙素等 的检测对 术前判 断结节 性 甲状腺肿并存 恶性变 的可能有一定 帮助 。 S T H检测法敏感性
文回顾性分析 我 院 2 0 年 5月一 2 1 01 0 0年 4月经手 术治疗 的
3 4例结节性 甲状腺肿并存恶性变患者 的临床 资料 ,就其术前 评估及手术方式进行探讨 。
1 资 料 与 方 法
11 一般 资料 .
2 0 年 5月一2 1 01 O 0年 4月我 院共 收治
本 组多数病例术前难 以确诊 , 有报 道称 没有典 型临床表现 的患 者在病史上也有一定 的规律 , 即年龄较大 、 病史 较长 的结节性
存恶性变 。其 中以乳头状 癌为 主 2 7例 , 滤泡 状癌 3例 , 髓样 癌 3 未分化癌 1 年龄分布 :5 ~ 5 1 例, 例。 2 岁 3 岁 4例,5 ~ 5岁 3岁 4 1 ,5岁 ~ 5岁 5例 ,5岁 ~ 2岁 4例。病灶 限于一侧 有 1例 4 5 5 6 2 6例。累及双侧有 8 ; 例 病灶直径 < m2 , c ~ c 例 , 1 c 0例 1 m 2 m9 2 m 4c 例 。均未行淋 巴结 清扫 , 5 c m 其中术后到上级医院行二

32例甲状腺结节的临床诊断与治疗体会

32例甲状腺结节的临床诊断与治疗体会

3 2例 甲状 腺 结 节 的 临床 诊 断 与治 疗体 会
左 志 远 河 南清丰县人 民医院外科
清丰 4 5 7 3 0 0 霉
【 摘要】 目的 探讨甲状腺结节的诊断和外科治疗体会。方法 对 3 2 例甲状腺结节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术
中病理切片结果示 1 5 例为结节性 甲状腺 肿( 5 例伴钙化 ) , 8 例患者 为甲状腺腺瘤 , 6 例 为 甲状 腺乳 头状囊性 腺瘤伴 囊 内出血 例患 者为分化型 甲状腺癌 , 其 中乳头状癌 2 例、 滤泡状癌 1 例 。患者均接受手术治疗 。平均 住院时间 ( 5 . 8 2 ± 2 . 6 0 ) d 。两例 患者 术省 出现
[ 4 ] 陈彦 才 , 胡 王宏 . 小 切 口治疗 甲状 腺腺 瘤 4 2例临 床观 察 [ J ] . 中国实用 医药 , 2 0 1 0 , 5 ( 2 6 ) : 1 0 4—1 0 5 .
现甲状 腺变形或 甲状腺 功能 降低 I 3 。由于 甲状腺 位与 气管和 食管 紧邻 , 喉返神经 、 甲状旁 腺 紧贴 甲状腺 后 方 , 加之 甲状 腺组
片检查能做 出明确诊 断。甲状腺 良性 瘤体 可对 甲状 腺周 围器官
造成压 迫 , 压迫血管可造成 甲状 腺缺 血 , 严 重压 迫组织者 可能 出
疗前沿 , 2 0 1 l , 6 ( 7 ) : 3 8 . [ 3 ] 杨 国荣. 甲状腺全切除术 治疗 双侧结节性 甲状腺肿 的临床 疗效观察 [ J ] . 中国实用医药 , 2 0 1 3 , 8 ( 2 0 ) : 8 6—8 7 .
藏 Leabharlann 【 中图分类号】 R 6 5 3 【 文献标识码】 B 【 文章编号】 1 0 7 7 — 8 9 9 1 ( 2 0 1 4 ) 0 6— 0 0 6 1 — 0 2

结节性甲状腺肿43例手术治疗体会

结节性甲状腺肿43例手术治疗体会

结节性甲状腺肿43例手术治疗体会发表时间:2014-08-12T15:07:36.950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4年第24期供稿作者:朱丰宽[导读] 结节性甲状腺肿是甲状腺的多发病和常见病[1],一般表现为多发结节性病变,病理组织学检查示甲状腺上皮细胞形成不同形态的滤泡。

朱丰宽(辽宁省鞍山市岫岩满族自治县中医院普外科 114300)【摘要】目的:探讨结节性甲状腺肿的手术治疗体会。

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2月-2014年2月收治的43例甲状腺肿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针对术前不同诊断分别采取相应的手术方式治疗,术后随访1年观察疗效。

结果:术后病理证实均为结节性甲状腺肿。

痊愈22例(51.16% ),显效20例(46.51% ),无效1例(2.33%),有效率为97.67%。

并发症为2例占(4.65%)(其中甲状腺功能低下1例,声音嘶哑1例)。

术后随访有1例出现结节复发,复发率为2.33%。

结论:结节性甲状腺肿采用不同的切除方式进行治疗是安全有效的,并发症少,疗效良好,复发率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结节性甲状腺肿手术治疗效果【中图分类号】R58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085(2014)24-0261-02 结节性甲状腺肿是甲状腺的多发病和常见病[1],一般表现为多发结节性病变,病理组织学检查示甲状腺上皮细胞形成不同形态的滤泡。

治疗结节性甲状腺肿的重要手段仍为手术主,当有压迫食管、气管、喉返神经和精神大静脉症状时,要及早进行手术治疗[2]。

选取我院2013年2月-2014年2月收治的43例甲状腺肿患者进行手术治疗,在临床取得较好的效果,现将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3年2月-2014年2月收治的43例甲状腺肿患者,其中男11例,女32例,年龄16-55岁,平均年龄(42.5±2.1)岁。

双侧结节性甲状腺肿24例,单纯结节性甲状腺肿19例。

超声诊断结节性甲状腺肿110例临床体会

超声诊断结节性甲状腺肿110例临床体会

超声诊断结节性甲状腺肿110例临床体会摘要】目的:探讨结节性甲状腺肿声像图特征与病理关系,提高超声显像对本病的诊断率。

方法:采用超声显像对110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进行检查,观察甲状腺的大小、内部回声强度、均匀程度、结节声像图特点及不同类型的结节血流供应情况。

结果:病变周围甲状腺组织回声增强、增粗。

彩色多普勒检查显示结节性甲状腺肿血流供应特点随结节增大而血流信号减少,小结节和弥漫型血流供应轻度增多。

结论:超声显像对结节性甲状腺肿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结节性甲状腺肿;超声诊断;病理学改变Clinical experience of ultrasound diagnosis nodular goiter 110 casesZeng Yan【Abstract】 Objective: Study the nodular goiter ultrasonographic feature and pathological relation, improve the ultrasonography diagnosis of this disease. Methods: Using ultrasonography by surgical pathology in 110 cases of patients with nodular goiter, observing the size, thyroid, echogenicity strength and uniformity degree, nodules ultrasonographic characteristics and different types of nodules blood supply situation. Results: Lesions thyroid organization echogenicity, around thickening coarse. Color doppler scan showed the characteristic of the blood supply of nodular goiter was along with the increasing nodular the signals of blood flow reduced. Conclusion:It is very important of ultrasonography diagnosis nodular goiter.【Keywords】 nodular goiter ultrasonography pathologic abnormality【中图分类号】R55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2523(2011)04-0055-01随着人们生活工作节奏的加快,碘过多、碘缺乏等环境因素的影响,甲状腺疾病日益增多。

甲状腺诊疗经历总结范文

甲状腺诊疗经历总结范文

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甲状腺疾病已经不再像过去那样令人谈之色变。

以下是我亲身经历的甲状腺诊疗过程,希望通过我的分享,能为同样面临此类问题的朋友提供一些参考。

一、初诊与诊断2023年4月,我因嗓子疼痛和颈部肿块,前往当地医院就诊。

医生通过触诊和初步检查,怀疑我患有甲状腺结节。

为了确诊,医生为我安排了甲状腺彩超和血常规等检查。

结果显示,我的甲状腺结节较大,存在一定的恶性风险。

二、寻求治疗方案得知检查结果后,我深感忧虑。

为了寻求最佳治疗方案,我先后咨询了多家医院的专家。

经过对比,我选择了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进行进一步诊疗。

在医院,医生为我进行了详细的问诊和检查,包括颈部B超、CT、MRI等。

经过综合评估,医生认为我的甲状腺结节性质不明,建议进行活体穿刺检查以明确诊断。

三、手术与康复在充分了解病情和手术风险后,我决定接受手术治疗。

手术过程顺利,医生为我实施了甲状腺全切手术。

术后,我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和护理,按时服用药物,并定期复查。

四、术后感受与总结经过一段时间的康复,我的身体状况逐渐好转。

回顾这段经历,我有以下几点感悟:1. 及早发现、及时治疗是关键。

甲状腺疾病早期症状不明显,容易被忽视。

因此,定期体检和关注身体变化非常重要。

2. 选择合适的医院和医生至关重要。

在治疗过程中,我深切体会到专业医生的精湛技术和丰富经验对于患者康复的重要性。

3. 积极配合治疗和康复是成功的关键。

在术后康复期间,我严格按照医嘱进行饮食、休息和运动,逐渐恢复了正常生活。

4. 心态调整同样重要。

面对疾病,保持乐观的心态有助于提高治疗效果。

在治疗过程中,我积极与病友交流,分享彼此的经验和心得,共同战胜病魔。

总之,甲状腺疾病的诊疗过程虽然曲折,但通过科学的治疗和良好的心态,我们完全有能力战胜病魔。

在此,我希望我的经历能对广大患者有所帮助,愿我们都能拥有健康的身体,迎接美好的未来。

20例结节性甲状腺肿手术治疗临床体会

20例结节性甲状腺肿手术治疗临床体会

20例结节性甲状腺肿手术治疗临床体会目的:对结节性甲状腺肿手术治疗临床体会进行探讨。

方法:选取自2013年4月到2014年5月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20例结节性甲状腺肿病人,对其接受手术治疗后的临床特点、所采用的手术方法以及预后情况进行了回顾性分析。

结果:20例结节性甲状腺肿病人全部顺利完成手术治疗,没有出现喉上神经损伤、切口感染以及呼吸困难等并发症,20例病人在接受手术治疗后均痊愈出院。

结论:在手术治疗结节性甲状腺肿病人时,要准确把握手术指证,以确保手术治疗的疗效。

标签:结节性甲状腺肿;手术治疗;临床体会从近年来的临床统计资料可以发现,甲状腺疾病的病人就诊率出现了明显的上升趋势,在外科疾病中,结节性甲状腺肿属于一种多发病种,位列甲状腺疾病的首位。

对结节性甲状腺肿进行治疗时,手术方式是当前最为主要的手段,但是选择适当的手术适应证以及手术方式能够对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产生重要的影响。

本次研究选取了自2013年4月到2014年5月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20例结节性甲状腺肿病人,对其临床治疗报告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自2013年4月到2014年5月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20例结节性甲状腺肿病人,其中男性病人2例,女性病人18例,年龄集中在17到71岁之间,年龄的平均值为(51.7±3.1)岁;其中9例病人为单侧位置的结节性甲状腺肿,11例病人为双侧位置的结节性甲状腺肿。

20例病人中有16例无临床症状,3例病人存在吞咽哽噎感,1例病人声音嘶哑。

全部病人均接受B超检查,结果显示结节直径在0.4到7厘米之间,全部为良性的甲状腺病变。

1.2 手术方法随着手术治疗结节性甲状腺肿的实践与经验不断丰富,其临床治疗手段已经趋于成熟,主要采用的手段为全麻或颈丛神经阻滞麻醉。

具体手术方法:10例病人行甲状腺部分切除术一侧,10例病人行次全切一侧、对侧大部切除或者是次全切。

手术中对结节冰冻病理进行常规性检查,手术后病人需要进行常规的甲状腺素片药物口服,并对血T3、T4以及TSH水平进行复查,此外,还需要同病人个体激素的实际水平相结合以给予替代治疗。

甲状腺有关疾病诊断体会

甲状腺有关疾病诊断体会

甲状腺有关疾病诊断体会在临床病理活检中,甲状腺疾病很常见,特别是近年甲状腺肿瘤发病率上升较快,首先要区分良恶性,甲状腺常见恶性肿瘤主要有乳头状癌、滤泡型癌、髓样癌和未分化癌,甲状腺乳头状癌恶性程度低,十年生存率高,甲状腺未分化癌为最恶性肿瘤之一,作出正确的组织学分类显得尤为重要;同时甲状腺腺瘤与结节性甲状腺肿不应该混淆,实际工作中往往因为两者都是良性病变,对其鉴别诊断不够重视,但术后的复发、恶变率不同,特别是腺瘤性甲状腺肿较易癌变,故有必要把两者区分开来,现将多年工作中的工作经验和学习体会总结如下:甲状腺乳头状癌诊断,镜下必须见到特征性组织结构;真性乳头,即具有二级以上细长乳头、无一定方向,纤维血管轴心、表面覆单层或复层立方状或低柱状细胞;乳头状癌细胞核的特征,(1)毛玻璃状核:表现为染色质细致而弥散,核染色淡、苍白,水洗样透明,核圆或卵圆,核仁小或不明显,紧靠核膜下,需注意:冰冻切片或细胞涂片很少见到;(2)核内假包涵体,表现为胞突入核内的嗜酸性包涵体;(3)核沟,核形状高度不规则,核膜折叠而成,部分广泛纤维化的病例中,可见砂粒体,在冰冻切片和细胞涂片中见到砂粒体,可作为甲状腺乳头状癌的重要诊断线索,要广泛取材,防止直径小于或等于1CM的乳头状微小癌遗漏,完全或大部分有滤泡构成的癌,具有典型乳头状癌的细胞核特征,应归入乳头状癌,需要注意的乳头状癌常为多灶性,有时为双侧。

滤泡型癌由分化程度不同的滤泡构成,分化差的形成血窦样结构,分化好,似正常甲状腺,无乳头形成,癌细胞可有不同程度间变,核分裂不多见,主要的诊断依据是包膜和/或血管侵犯,确定包膜侵犯必须见到肿瘤组织冲断包膜全层,或大于包膜厚度的一半以上,瘤细胞必须与包膜垂直或有一定的角度,确定包膜有无侵犯必须在肿瘤周围沿包膜处多取材并结合肉眼,确定切片中的结缔组织是包膜还是肿瘤内组织,血管浸润最重要的依据是癌细胞穿透血管壁伴血管腔被肿瘤堵塞,瘤栓附于血管壁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著·临床论坛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半月刊2010年第12期(第12卷总第237期) 53 结节性甲状腺肿临床诊疗体会罗泽斌515000广东汕头市潮阳区大峰医院普外科摘 要 目的:探讨结节性甲状腺肿(N G )的外科手术治疗疗效及其复发的防治。

方法:N G 患者56例,均采用手术配合口服左甲状腺素治疗,随访2年。

结果:56例手术均顺利完成,出现并发症3例,喉返神经损伤1例,甲状旁腺损伤1例,永久性甲状腺功能减退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5.36%;随访时间2年,有2例出现结节复发,复发率为3.57%。

结论: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根据其病灶位置、大小、数目具体情况采用不同的手术切除方式治疗,术后服用左甲状腺素能明显降低复发率,减少并发症发生率。

关键词 结节性甲状腺肿 手术 左甲状腺素d o i :10.3969/j .i s s n .1007-614x .2010.12.058A b s t r a c t O b je c t i v e :T o e x p l o r e n o d u l a r g o i -t e r (N G )s u r g i c a l t h e r a p y a n dr e l a p s ep r e -v e n t i o n .M e t h o d s :J a n u a r y 2006~M a r c h 2009o nt h eN G p a t i e n t sa d m i t t e dt oo u r h o s p i t a l 56c a s e s ,a l lw i t hs u r g e r yof o r a l l e v o t h y r o x i n e t r e a t m e n t ,f o l l o w u po f 2y e a r .R e s u l t s :56p a t i e n t s w e r eo p e r a t e ds u c c e s s -f u l l y c o m p l e t e d ,3c a s e so f c o m p l i c a t i o n s ,2c a s e s r e c u r r e n t l a r y ng e a l n e r v e i n j u r y ,a n d 1c a s e p e r m a n e n t th y r oi d d y s f u n c t i o n ,t h e c o m p l i c a t i o nr a t e w a s 5.36%;i nt w o -y e a r f o l l o w u pp e r i o d ,2p a t i e n t s h a dn o d u l e sr e -c u r r e n c e ,t h er e c u r r e n c er a t ew a s 3.57%.C o n c l u s i o n :T h e p a t i e n t s w i t hn o d u l a r g o i t e r l e s i o n sa c c o r d i n g t o t h e i rl o c a t i o n ,s i z e ,n u m b e ro fs p e c i f i c c o n d i t i o n so fd i f f e r e n t m e t h o d s o f s u r g i c a l r e s e c t i o nt h e r a p y ,t h e n t a k i n g l e v o t h y r o x i n e c a n s i g n i f i c a n t l y r e d u c e t h er e l a p s e r a t e ,r e d u c e t h ei n c i d e n c e o f c o m p l i c a t i o n s .K e yWo r d sN o d u l a r g o i t e r ;S u r g e r y ;L e v o -t h y r o x i n e结节性甲状腺肿(N G )是外科常见疾病之一,占甲状腺疾病外科就诊率首位,可并发其他甲状腺疾病,包括甲状腺癌(T C )[1]。

目前对其诊断及治疗争议较多,临床容易出现误诊。

手术切除是治疗N G 的主要手段,但术后复发率较高。

合理选择手术适应证、手术方式以及药物治疗是影响手术治疗效果的关键。

资料与方法2006年1月~2009年3月收治N G 患者56例,男12例,女44例,男女之比为1:3.67;年龄15~67岁,平均34±6.1岁;病程4周~17年,平均7.9±3.1年。

均以颈前区肿大或扪及结节肿块就诊。

彩超或C T 检查示肿块位于单侧者9例,其中左侧5例,右侧4例,位于双侧者47例,肿块直径为1.0~7.0c m ,甲状腺Ⅱ度肿大21例,Ⅲ度或以上肿大35例。

伴有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状3例,吞咽哽噎感6例,声嘶2例,呼吸困难3例。

细针穿刺检查排除甲状腺癌患者,术后均行病理检查无甲状腺癌。

所有患者术前均行T 3、T 4、TS H 检查。

方法:手术采用颈丛神经阻滞麻醉或气管插管全麻,患者肩颈垫高,头后仰,充分显露颈前部,于胸骨切迹上2c m 沿皮纹做弧形切口,依次切开皮肤、皮下组织及颈阔肌,潜行游离皮瓣,上至甲状软骨切迹水平,下至胸骨上窝,沿颈白线切开并拉开颈前肌群,必要时切断颈前肌群,充分显露甲状腺,术中根据探查甲状腺病灶具体情况,选择不同手术方式。

腺叶切除创面下置细胶管引流,逐层缝闭切口。

术中行冰冻检查除外甲状腺癌。

56例中行单侧或双侧甲状腺大部切除术9例,单侧次全切除术5例,单侧全切2例,一侧全切加峡部切除加对侧次全切11例,双侧次全切26例,双侧近全切3例,术中均探查残余甲状腺组织无残留结节。

术后给予口服左甲状腺素片(优甲乐),每天50~150μg ,从小剂量开始,每3~6个月复查甲状腺功能,根据血清T 3、T 4、T S H 水平调节药物剂量,使T S H 达到或接近于零,坚持服用1年。

结 果56例手术均顺利完成,出现并发症3例,发生率为5.36%。

其中喉返神经损伤1例,为甲状腺次全切除术,患者术后出现声嘶,经治疗3个月后发音及患侧声带运动恢复正常,无永久性喉返神经麻痹;甲状旁腺损伤1例,为甲状腺一侧全切加峡部切除加对侧次全切除术,患者术后出现一过性口唇及双手部麻木感,经静脉滴注葡萄糖酸钙等对症处理后症状消失;有1例出现永久性甲状腺功能减退,为甲状腺近全切除术,长期服用左甲状腺片替代治疗。

均未发生切口感染、出血、喉头水肿等并发症,所有患者伤口一期愈合后出院。

本组51例获得随访,随访率为91.07%,随访时间2年,有2例出现结节复发,复发率为3.57%,经二次手术切除甲状腺结节,效果满意。

术后病理检查均证实N G 诊断。

讨 论N G 一般为多发结节性病变,治疗方法以外科手术治疗为主。

目前,对于N G 手术方式切除范围各方观点不一,有学者主张腺体部分切除,多数主张行患侧次全切除或全切除,也有学者认为复发性结节性甲状腺肿与其手术切除范围密切相关,对于需要手术的结节性甲状腺肿,如能术中清晰地显示喉返神经和保留甲状旁腺及其血供,至少做一侧全切加峡部切除加对侧次全切,以免再次手术造成永久性损伤[2]。

多数N G 病理改变分布广泛,若切除范围不足,残留腺体内微小结节,可致复发[3]。

此外,甲状腺术后患者因反馈性机制,促进垂体分泌T S H 作用于甲状腺,促使甲状腺滤泡分裂增生,分泌更多的F T 3、F T 4,甲状腺滤泡增生的同时甲状腺结节亦在增生,最终导致了N G 的复发[4]。

左甲状腺素片可抑制T S H 的分泌,使甲状腺结节或可能形成结节的甲状腺组织失去生长的动力,从而达到预防N G 复发的目的。

国内报道术后复发率为10%~30%[5]。

本组治疗中根据患者病灶位置、大小、数目具体病情,采用相应的手术方法,结合术后口服足量左甲状腺素片,随访2年,患者的复发率为3.57%,较国内其他报道明显降低。

本组患者出现并发症3例,喉返神经损伤1例,甲状旁腺损伤1例,永久性甲状腺功能减退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5.36%。

喉返神经损伤和甲状旁腺功能低下是甲状腺疾病手术最常见的、最严重论著·临床论坛C H I N E S EC O MM U N I T YD O C T O R S54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半月刊2010年第12期(第12卷总第237期)锁骨钩钢板治疗肩锁关节脱位37例疗效分析田晓东 魏振山122100辽宁北票市第一人民医院摘 要 目的:总结应用锁骨钩钢板治疗T o s s y Ⅲ型肩锁关节脱位的临床效果。

方法:58例均为T o s s y Ⅲ型肩锁关节脱位,应用锁骨钩钢板内固定治疗,修复关节囊及肩锁韧带。

结果:37例患者未出现切口感染,钢板松脱、断裂,肩锁关节无再脱位等并发症。

结论:锁骨钩钢板固定牢靠,可以不用修复喙锁韧带,并发症少,是治疗肩锁关节脱位的较好方法。

关键词 肩锁关节脱位 锁骨钩钢板d o i :10.3969/j .i s s n .1007-614x .2010.12.059资料与方法2004年9月~2009年9月应用A O 锁骨钩钢板治疗T o s s y Ⅲ型肩锁关节脱位患者43例,其中37例获得随访,男26例,女11例;年龄20~70岁,平均41.5岁。

高处坠落伤15例,车祸伤12例,摔伤10例。

1例合并脾破裂,1例合并踝关节骨折。

所有患者均为新鲜脱位,患肩伤后均有疼痛、肿胀,伤肢外展或上举困难,琴键征阳性,术前X 线均显示锁骨外端向上翘起。

手术至受伤时间3小时~10天。

手术方法:采用全麻或颈丛神经阻滞麻醉。

患者取仰卧位,伤肩垫高,头部转向健侧。

沿锁骨外段并绕过作弧形切口长8~9c m ,切开皮肤及皮下组织,作骨膜下分离,将斜方肌和三角肌附着外端切开,分离,显露肩锁关节,清除关节内血肿及碎骨块,选择合适的锁骨钩钢板并适当塑型,将钩端插入肩峰后下方,按压锁骨外段使其复位,并将其置于锁骨钩钢板近端以下,用复位钳临时固定,逐一钻孔、攻丝,拧入配套螺钉固定,修复断裂的肩锁韧带及关节囊,同时注意修复断裂的三角肌、斜方肌在锁骨上的止点,大多数喙锁韧带呈薄片状无法修复,一般不修复喙锁韧带。

术后常规使用抗生素3~5天,无需外固定,术后第3天开始进行肩关节功能锻炼,术后每月复查X 线片1次,平均10个月取出内固定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