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点推荐】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综合
人教新版高一化学必修一知识点汇总
人教新版高一化学必修一知识点汇总一、介绍在高中化学学习中,必修一是学生们打开化学大门的第一步。
本文将从整体、基本概念开始,逐步深入,全面总结人教新版高一化学必修一的知识点,帮助学生们系统地理解化学的基础知识。
二、物质的结构与性质1. 物质的组成在学习化学的过程中,我们首先要了解物质的组成。
物质由原子构成,原子又由质子、中子和电子组成。
通过学习原子结构,我们可以深入理解不同元素之间的差异,为后续学习打下基础。
2. 元素周期表元素周期表是化学中非常重要的工具,通过元素周期表,我们可以了解元素的周期性规律、性质以及应用。
掌握元素周期表的知识,对于理解元素之间的关系和规律非常有帮助。
3. 化学键和分子化学键是物质中原子之间的结合方式,有离子键、共价键和金属键等不同类型。
而分子是由原子通过化学键结合而成的。
通过学习化学键和分子,我们可以深入探讨物质的性质与结构。
三、化学研究中的基本方法和思想1. 分离技术在化学实验和研究中,分离技术是至关重要的。
比如蒸馏、结晶、过滤等分离技术的应用可以帮助我们获得纯净的物质,进一步进行化学实验和分析。
2. 化学反应的描述和反应热学习化学反应的描述和反应热,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化学反应的过程,以及反应中释放或吸收的能量。
这对我们理解化学反应的动力学过程和能量转化至关重要。
3. 化学实验的基本方法化学实验是化学学习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通过化学实验,我们可以直观地观察化学变化过程,巩固理论知识,培养实验技能和科学精神。
四、离子反应与电解质1. 电离和离子反应在化学学习中,我们会接触到电离和离子反应的知识,了解物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过程,掌握离子反应方程式的起草方法和平衡等。
2. 水溶液的电导性学习水溶液的电导性,可以帮助我们理解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的区别,为进一步学习电化学打下基础。
3. 溶解度与溶解平衡通过学习溶解度和溶解平衡,我们可以了解物质在溶液中的溶解过程,溶解度与温度、浓度的关系,为化学平衡和溶解过程提供基础知识。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全册复习全套教学课件
解析 选项中的四种标志是常用危险化学品的标志。浓 H2SO4是一种强腐蚀性液体,只有B项符合题意。
答案 B 跟踪练习3 下列试剂的保存方法中正确的是( ) A.浓硫酸难挥发,可以敞口放置 B.铜片放在细口瓶中 C.浓硝酸保存在无色广口瓶中 D.酒精可以密封在无色试剂瓶中 答案 D
• 第四章 非金属及其化合物
•
第一节 无机非金属材料的主角——硅
•
第二节 富集在海水中的元素——氯
•
第三节 硫及其氮的氧化物
•
第四节 氨 硫酸 硫酸
第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章 从实验学化学
第一节 化学实验基本方法
三维目标
第1课时 化学实验安全
知识与技能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 与价值观
1.了解实验安全的重要性 2.了解化学实验的安全常识(重点)
跟踪练习1 下列实验操作中,主要不是从安全因素考 虑的是( )
A.酒精灯在不使用时,必须盖上灯帽 B.给试管里的固体加热,应将管口略微向下倾斜,外 壁干燥后再预热
C.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试管口应向上倾斜,外壁干 燥后再预热
D.用CO还原Fe2O3时,应先通一会儿CO,再加热 Fe2O3
答案 A 知识点2: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例2.下列实验基本操作中正确的是( ) A.稀释浓硫酸时,将水沿器壁缓慢注入浓硫酸中 B.过滤时,漏斗里液体的液面要高于滤纸边缘 C.胶头滴管的管口直接伸入试管里滴加液体,以免外溅 D.实验室取用液体药品做实验时,如没有说明用量, 一般取1~2 mL
解析 因为浓硫酸被稀释时会放出大量的热,且浓 H2SO4的密度比水大,所以稀释浓硫酸时为防止液体飞溅, 应将浓硫酸沿器壁缓缓加入水中,并不断地用玻璃棒搅拌, 使放出的热量及时散发出去,所以A不正确;过滤时应使漏 斗内液体的液面略低于滤纸边缘,否则过滤不完全,故B不 正确;胶头滴管的正确使用方法是:滴液时滴管应与试管口 垂直,不可伸入试管内,尖嘴部分应位于试管口上方1~2 cm 处,故C不正确。只有D的操作正确。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择性必修第1册 全书综合测评
全书综合测评(满分:100分;时间:90分钟)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江苏扬州高二上期末)据报道,科学家开发出了利用太阳能分解水的新型催化剂。
下列有关水分解过程的能量变化示意图正确的是(深度解析)2.(山东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期中)1913年德国化学家哈伯发明了以低成本制造大量氨的方法,从而大大满足了当时日益增长的人口对粮食的需求。
下列是哈伯法的流程图,其中为提高原料转化率而采取的措施是( )A.①②③B.②④⑤C.①③⑤D.②③④3.某科学家利用二氧化铈(CeO2)在太阳能作用下将H2O、CO2转变为H2、CO。
其过程如下:①mCeO2(m-x)CeO2·-x)CeO2·xCe+CeO2+xH2+xCO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过程中CeO2没有消耗B.该过程实现了太阳能向化学能的转化C.下图中ΔH1=ΔH2+ΔH3D.以CO和O2构成的碱性燃料电池的负极反应式为CO+4OH--2e-C O32-+2H2O4.(山西朔州怀仁重点中学高二上期末)为探究锌与稀硫酸的反应速率[以v(H2)表示],向反应混合液中加入某些物质,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加入NH4HSO4固体,v(H2)不变B.加入少量硫酸钠固体,v(H2)减小C.加入CH3COONa固体,v(H2)减小D.滴加少量CuSO4溶液,v(H2)减小5.(黑龙江牡丹江一中高二上月考)在-50℃时,液氨的电离跟水的电离相似,存在平衡2NH3(l)N H4++N H2-,N H4+的平衡浓度为1×10-15mol·L-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在液氨中加入NaNH2,可使液氨的离子积变大B.在液氨中加入NH4Cl,液氨的离子积不变C.此温度下液氨的离子积K为1×10-30D.在液氨中加入金属钠可能有NaNH2生成6.化学中常用图像直观地描述化学反应的进程或结果。
人教版 高中化学 必修一 全册综合 测试含答案
绝密★启用前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全册综合测试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第Ⅰ卷一、单选题(共10小题,每小题4.0分,共40分)1.下列分散系属于胶体的是()A.石灰水B.豆浆C.泥水D.蔗糖水2.氯气的氧化性比硫的氧化性强,能证明这一结论的事实是()A.通常情况下硫为浅黄色固体,而氯气为黄绿色气体B.硫不溶于水,而氯气能溶于水C.与金属反应时,硫被还原为-2 价而氯被还原为-1价D.与同一种金属反应时,金属被硫氧化成低价态,但被氯气氧化成高价态3.将一枚洁净的铁钉浸入稀硫酸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①铁钉表面产生气泡②溶液由无色逐渐变为浅绿色③铁钉的质量减轻④溶液的质量减轻A.②③B.①②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4.下列操作中最终可以得到氢氧化铝的是()A.氧化铝与水混合加热B.金属铝与水反应C.过量的烧碱溶液加入到氯化铝溶液中D.过量的氨气通入到氯化铝溶液中5.金属钠在空气中燃烧时,产生的现象和生成物是()A.产生白烟,生成氧化钠B.产生黄色火焰,生成氧化钠C.产生黄色火焰,生成过氧化钠D.产生白光,生成过氧化钠6.下列各组中两溶液间的反应,不能用同一离子方程式来表示的是()A. Na2CO3+HCl; K2CO3+HNO3B. Fe+HCl;Fe+H2SO4C. BaCl2+Na2SO4;Ba(OH)2+H2SO4D. NaOH+H2O;Ba(OH)2+HCl7.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鉴别氢氧化铝胶体(无色)和食盐水,可以不用任何试剂B.鉴别白糖水和食盐溶液,可以不用任何试剂C.鉴别粉笔末与水、豆油与水组成的浊液,可以不用任何试剂D.鉴别氯化钠溶液与硫酸铜两种溶液,可以不用任何试剂8.对于某些离子的检验及结论正确的是 ()A.加盐酸有无色气体产生,该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原溶液中一定有HCO3−B.加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再加盐酸,淀淀不消失,原溶液中一定有Ag+C.加氢氧化钠溶液加热产生的气体使湿润红色石蕊试纸变蓝,原溶液中一定有NH4+ D.加入少量的氢氧化钠后溶液中产生白色沉淀,原溶液中一定有Mg2+9.在下列溶液中,各组离子一定能够大量共存的是()A.使酚酞溶液变红的溶液:H+、Cl-、、Ba2+B.澄清透明的溶液:、Al3+、、K+C.强碱性溶液:K+、Mg2+、、D.无色的溶液:、、Cu2+、10.用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统编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第一册《本册综合》优秀教学PPT课件
石蕊溶液滴入 氯水中
Na2S溶液滴入 AgCl浊液中
加热盛金属钠的 坩埚
现象
产生白色沉淀, 随后变为红褐 色
溶液变红,随 后迅速褪色
沉淀由白色逐 渐变为黑色
融化成银白色的 小球,最后变成 黄色固体
任务4典型试题回顾
基础性:学以致用
任务4典型试题回顾
基础性:用氧化还原理论分析所学反应,定量分析
任务4典型试题回顾
C.用 CuCl2 溶液做导电实验,灯泡发光: CuCl2 通电 Cu2+ 2Cl
D.Al 片溶于 NaOH 溶液中,产生气体: 2Al 2OH 2H2O 2AlO2 3H2↑
注重化学用语的工具性、应用性;
任务4典型试题回顾
4. 下列实验中的颜色变化,与氧化还原反应无关的是
A
B
C
D
实验
NaOH溶液滴入 FeSO4溶液中
落实基础——掌握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任务3再阅读课本,有什么收获?
案例2
为什么?能用化学性质解释吗? -化学视角看问题
案例3
能从实验现象证实该反应有氢气生成吗? 金属钠如何保存? 金属钠着火如何灭火?
任务3再阅读课本,有什么收获?
案例4
Na2CO3和NaHCO3有哪些重要的用途?
Na2O2有什么重要用途?
案例5
这样两个实验说明钠具有何
➢氯水中有哪些微粒存在?氯水有 什么样的性质?
➢氯水如何保存?
氯水的性质
参与反 所加试剂 实验现象 离子方程式或解释
应微粒
Cl- AgNO3溶液 白色沉淀 Ag+ + Cl- = AgCl↓
H+
最新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全册知识点汇编
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第一节化学实验基本方法1.化学实验中,手上不小心沾上浓硫酸应立即用大量水冲洗,然后涂上3%~5%的NaHCO3;不小心沾上烧碱应立即用大量水冲洗,然后涂上硼酸溶液;洒在桌面上的酒精燃烧,应立即用湿抹布或沙土扑盖;水银洒在桌面上,可洒上硫粉进行回收;误食重金属离子,可服用大量鸡蛋、牛奶等含蛋白质的食物进行解毒;误食钡盐溶液,可服用Na2CO3(不可用Na2SO4)解毒。
实验中要做到“五防”:防爆炸,防倒吸,防暴沸,防失火,防中毒。
有毒、有腐蚀性的药品取用时做到“三不”,即不能用手接触药品、不能把鼻孔凑到容器口去闻药品的气味、不能尝药品的味道。
常见的需要水浴加热的实验有:银镜反应、乙酸乙酯的水解。
以混合物的形式存在。
把混合物中的各组分开的操作叫混合物的分离,把某物质中所含杂质除去的操作叫提纯。
分离固体和液体混合物。
使用的装置叫过滤装置。
它常由漏斗、烧杯、玻璃棒、铁架台、滤纸组装而成。
该装置组装和操作时应做到“一贴二低三靠”,一贴:滤纸紧贴漏斗内壁,二低:滤纸边缘低于漏斗边缘,漏斗中的液面低于滤纸边缘,三靠:烧杯紧靠玻璃棒,玻璃棒紧靠三层滤纸,漏斗的下端紧靠接收滤液的烧杯内壁。
适用于可溶性固体混合物的分离,使用的装置叫蒸发装置,一般由蒸发皿、铁架台、酒精灯、玻璃棒等仪器组装而成。
应注意:加入蒸发皿的液体不应超过蒸发皿容积的2/3;在加热过程中,用玻璃棒不断搅拌,防止由于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滴飞溅;接近蒸干前应停止加热,利用余热把溶剂蒸发完。
适用于提纯或分离沸点不同的液体混合物。
写出装置中各仪器的名称(编号和名称要对应):①酒精灯、②蒸馏烧瓶、③铁架台、④温度计、⑤冷凝管、⑥尾接管(牛角管)、⑦锥形瓶、⑧石棉网。
该装置中温度计的水银球要和蒸馏烧瓶支管处齐平,测得收集蒸气的温度,以确保收集到的馏分的纯净;冷凝水下进上出,以达到良好的冷却效果;烧瓶中盛饭的液体不能超过容器的2/3;使用前要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实验时要在蒸馏烧瓶中加入沸石,防止液体暴沸。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1(全册知识点考点梳理、重点题型分类巩固练习)(基础版)(家教、补习、复习用)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知识点梳理重点题型(常考知识点)巩固练习化学实验基本方法【学习目标】1.树立安全意识,初步形成良好的实验习惯,并能识别一些化学品安全标识。
2.通过粗盐提纯实验,进一步掌握溶解、过滤、蒸发等基本操作,在此基础上练习蒸馏、萃取等分离方法。
3.通过实验中杂质离子的检验与除杂方法的讨论,加深对提纯原理和方法的理解。
重点:混合物的分离与离子的检验难点:物质检验试剂的选择,蒸馏、萃取的操作,分离与提纯过程的简单设计。
【要点梳理】要点一:化学实验安全(一)、避免实验事故,进行实验应注意的问题1.遵守______________。
当你走进化学实验室时,首先要认真阅读并牢记实验室的安全规则。
2.了解____________。
了解危险化学药品在存放和使用时的注意事项,着火、烫伤和化学灼伤的处理、如何防止中毒、意外事故的紧急处理方法,以及灭火器材、煤气、电闸、报警电话等的位置和使用方法等。
3.掌握________________。
例如,掌握仪器和药品的使用、加热方法、气体收集方法等。
4.重视并逐步熟悉污染物和废弃物的处理方法。
答案: 1.实验室规则 2.安全措施 3.正确的操作方法(二)、基本实验操作及应注意问题1.药品的取用(1)固体药品粉末状或小颗粒状药品:用________取用;块状药品:用________取用。
(2)液体药品少量液体:用____________吸取;一定量液体:用________量取;较多量液体:可____________。
2.加热(1)给液体加热时,可使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给固体加热时,可使用________或________。
(3)加热时,容器外壁不能有水,底部不能与灯芯接触。
烧得很热的容器,不能立即用冷水冲洗或直接放在冷桌上以防止骤冷炸裂。
3.收集气体的方法根据被收集气体的性质的不同,可选用不同的收集方法,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新版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综合测试卷附答案
新版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综合测试卷附答案一、单选题1.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工业可用二氧化硫漂白纸浆、毛、丝、草帽辫等,也可用于杀菌消毒B.医用消毒酒精中乙醇的浓度(体积分数)为95%C.燃煤中加入CaO 可以减少酸雨的形成却不能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D.天然气和液化石油气是我国目前推广使用的清洁燃料2.在2020年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战役中,化学品发挥了重要作用。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医用消毒酒精中乙醇的浓度为75%B.“84”消毒液、二氧化氯泡腾片可用作环境消毒C.生产医用防护口罩的原料聚丙烯纤维属于有机高分子材料D.洗手液都能够杀死病毒起到消毒作用3.下列实验装置进行的相应实验,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图1装置:吸收少量C12B.图2装置:从KI和I2的固体混合物中回收I2C.图3装置:制取少量CO2气体D.图4装置:分离CCl4萃取碘水后的有机层和水层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储热材料是一类重要的能量存储物质,单位质量的储热材料在发生熔融或结晶时会吸收或释放较大的热量B.Ge(32号元素)的单晶可以作为光电转换材料用于太阳能电池C.Ba2+浓度较高时危害健康,但BaSO4可服入体内,作为造影剂用于X-射线检查肠胃道疾病D.纳米铁粉可以高效地去除被污染水体中的Pb2+、Cu2+、Cd2+、Hg2+等重金属离子,其本质是纳米铁粉对重金属离子较强的物理吸附5.根据已有知识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为防止月饼等富脂食品因被氧化而变质,常在包装袋中放入硅胶B.汽车使用乙醇汽油与传统汽油相比可以减少尾气污染C.浸泡过高锰酸钾溶液的硅藻土与水果放在一起可以保鲜水果D.鸡蛋煮熟过程中蛋白质变性6.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用大豆酿制酱油时,蛋白质水解生成了氨基酸B.医用防护口罩中使用的聚丙烯熔喷布,其生产原料来自石油裂解C.氨氮废水(含NH4+及NH3)可用化学氧化法或电化学氧化法处理D.古代烧制瓷器的主要原料是石灰石和石英砂7.某同学想用实验证明高锰酸钾溶液的紫红色是MnO4-离子的颜色,而不是K+离子的颜色,他设计的下列实验步骤中没有意义的是A.将高锰酸钾晶体加热分解,所得固体质量减少B.观察氯化钾溶液没有颜色,表明溶液中K+无色C.在氯化钾溶液中加入适量锌粉振荡,静置后未见明显变化,表明锌与K+无反应D.在高锰酸钾溶液中加入适量锌粉振荡,静置后见紫红色褪去,表明MnO4-离子为紫红色8.化学与生产、生活、环境等密切相关。
高中化学必修一知识点整理【史上最全】--人教版(K12教育文档)
(完整)高中化学必修一知识点整理【史上最全】--人教版(word版可编辑修改) 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完整)高中化学必修一知识点整理【史上最全】--人教版(word版可编辑修改))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完整)高中化学必修一知识点整理【史上最全】--人教版(word版可编辑修改)的全部内容。
高一化学必修1知识点综合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一、常见物质的分离、提纯和鉴别1.常用的物理方法——根据物质的物理性质上差异来分离。
混合物的物理分离方法i、蒸发和结晶蒸发是将溶液浓缩、溶剂气化或溶质以晶体析出的方法.结晶是溶质从溶液中析出晶体的过程,可以用来分离和提纯几种可溶性固体的混合物。
结晶的原理是根据混合物中各成分在某种溶剂里的溶解度的不同,通过蒸发减少溶剂或降低温度使溶解度变小,从而使晶体析出.加热蒸发皿使溶液蒸发时、要用玻璃棒不断搅动溶液,防止由于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滴飞溅.当蒸发皿中出现较多的固体时,即停止加热,例如用结晶的方法分离NaCl和KNO混合物。
3ii、蒸馏蒸馏是提纯或分离沸点不同的液体混合物的方法.用蒸馏原理进行多种混合液体的分离,叫分馏。
操作时要注意:①在蒸馏烧瓶中放少量碎瓷片,防止液体暴沸。
②温度计水银球的位置应与支管底口下缘位于同一水平线上.③蒸馏烧瓶中所盛放液体不能超过其容积的2/3,也不能少于l/3。
④冷凝管中冷却水从下口进,从上口出。
⑤加热温度不能超过混合物中沸点最高物质的沸点,例如用分馏的方法进行石油的分馏。
iii、分液和萃取分液是把两种互不相溶、密度也不相同的液体分离开的方法。
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知识点汇总
第一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一、物质的分类1、六大强酸:HCl、H2SO4、HNO3、HBr、HI、HClO4(最强酸)2、四大强碱:KOH、Ca(OH)2、NaOH、Ba(OH)23、常见酸性氧化物:CO2、SO2、SO3、SiO2、P2O5等。
常见酸性气体:CO2、SO2、Cl2、HCl、HBr等。
(其水溶液具有酸性)4、同素异形体:同种元素形成的不同单质互称为同素异形体。
如:O2和O3;金刚石和石墨等。
5、溶解性:钾钠铵硝盐易溶;盐酸盐除氯化银;硫酸盐除钙钡银;碳酸盐都不溶;碱类溶钾钠铵钡。
6、分散系本质区别:分散质粒子直径大小。
7、丁达尔效应(胶体的特性):用一束强光照射胶体,有一条光亮的通路。
(区别胶体和溶液)8、Fe(OH)3胶体的制备方法:将饱和FeCl3溶液滴入沸水中,继续加热至体系呈红褐色,停止加热,得到Fe(OH)3胶体。
9、制备胶体的方程式:FeCl3+3H2O==Fe(OH)3(胶体)+3HCl二、离子反应10、物质导电原因分析:①金属导电的原因是:有自由移动的电子。
②电解质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能导电:有自由移动的阴、阳离子。
11、电解质: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能够导电的化合物。
12、常见电解质:酸、碱、盐、水、金属氧化物。
13、非电解质:在水溶液里和熔融状态下都不导电的化合物。
14、常见非电解质:非金属氧化物、非金属氢化物(NH3)、大多数有机物(酒精、葡萄糖、蔗糖等)。
15、溶液导电性强弱判断:溶液中自由移动离子浓度的大小。
16、电离方程式书写:①左边写化学式,右边写离子符号;②强酸的酸式酸根拆,弱酸的酸式酸根不能拆;(例如:NaHSO4(aq)=Na++H++SO42-, NaHCO3=Na++HCO3-)③强电解质写“=”,弱电解质写“⇌” 注意:NaHSO4(熔融)=Na++HSO4-17、离子反应方程式书写步骤:①写:正确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②拆:把易溶于水、易电离的物质拆写成离子形式;不拆:单质、氧化物、气体、沉淀、水、弱酸、弱碱、浓硫酸等。
人教版高一必修一化学知识点归纳(K12教育文档)
人教版高一必修一化学知识点归纳(word版可编辑修改)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人教版高一必修一化学知识点归纳(word版可编辑修改))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人教版高一必修一化学知识点归纳(word版可编辑修改)的全部内容。
人教版高一必修一化学知识点归纳一、化学实验安全1、(1)做有毒气体的实验时,应在通风厨中进行,并注意对尾气进行适当处理(吸收或点燃等)。
进行易燃易爆气体的实验时应注意验纯,尾气应燃烧掉或作适当处理.(2)烫伤宜找医生处理。
(3)浓酸撒在实验台上,先用Na2CO3(或NaHCO3)中和,后用水冲擦干净。
浓酸沾在皮肤上,宜先用干抹布拭去,再用水冲净.浓酸溅在眼中应先用稀NaHCO3溶液淋洗,然后请医生处理。
(4)浓碱撒在实验台上,先用稀醋酸中和,然后用水冲擦干净。
浓碱沾在皮肤上,宜先用大量水冲洗,再涂上硼酸溶液。
浓碱溅在眼中,用水洗净后再用硼酸溶液淋洗。
(5)钠、磷等失火宜用沙土扑盖。
(6)酒精及其他易燃有机物小面积失火,应迅速用湿抹布扑盖.二.混合物的分离和提纯分离和提纯的方法分离的物质应注意的事项应用举例过滤用于固液混合的分离一贴、二低、三靠如粗盐的提纯蒸馏提纯或分离沸点不同的液体混合物防止液体暴沸,温度计水银球的位置,如石油的蒸馏中冷凝管中水的流向如石油的蒸馏萃取利用溶质在互不相溶的溶剂里的溶解度不同,用一种溶剂把溶质从它与另一种溶剂所组成的溶液中提取出来的方法选择的萃取剂应符合下列要求:和原溶液中的溶剂互不相溶;对溶质的溶解度要远大于原溶剂用四氯化碳萃取溴水里的溴、碘分液分离互不相溶的液体打开上端活塞或使活塞上的凹槽与漏斗上的水孔,使漏斗内外空气相通。
(人教版最新)高中化学必修第一册 第一章综合测试02
第一章综合测试1.分类法是化学学习中的一种重要方法,下列分类图正确的是( )ABCD2.下列分类或归类正确的是( ) ①液氮、氨水、干冰、碘化银均为纯净物 ②2CaCl 、NaOH 、HCl 、IBr 均为化合物 ③明矾、水银、烧碱、硫酸均为电解质 ④火碱、纯碱、碳酸钙都是电解质 ⑤碘酒、淀粉、云雾、纳米材料均为胶体 A .①③④ B .②③ C .②④ D .②③④⑤3.分类法在化学学科发展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下列分类依据合理的是( ) ①根据氧化物的性质将氧化物分成酸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和两性氧化物等 ②根据反应中是否有电子转移将化学反应分为氧化还原反应和非氧化还原反应 ③根据分散系是否有丁达尔效应将分散系分为溶液、胶体和浊液 ④根据组成元素的种类将纯净物分为单质和化合物⑤根据电解质的水溶液导电能力的强弱将电解质分为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 A .②④⑤ B .②③④ C .①③⑤ D .①②④4.在甲、乙两烧杯溶液中,分别含有下列离子中的三种:3Fe +、K +、H +、24SO -、23CO -、OH -。
已知甲烧杯的溶液呈黄色,则乙烧杯的溶液中大量存在的离子是( ) A .23CO -、OH -、24SO -B .+K 、OH -、23CO -D .+K 、H +、24SO -5.某同学在实验室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 .利用过滤的方法,可将Z 中固体与液体分离B .X 、Z 烧杯中分散质相同C .Y 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3232323CaCO 2Fe 3H O 2Fe(OH)3CO 3Ca +++++↑+胶体D .Z 中能产生丁达尔效应6.表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A .锌与稀硫酸反应:22Zn H Zn H ++++↑B .向43NH HCO 溶液中加入少量NaOH 溶液:2332HCO OH CO H O ---++C .硫酸镁与氯化钡溶液反应:2244MgSO Ba Mg BaSO ++++↓D .向澄清石灰水中通入少量2CO :23CO OH HCO --+; 7.CuSO ,溶液中加入过量KI 溶液,产生白色CuI 沉淀,溶液变棕色(产生2I )。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全册(共414张PPT)
(2)固体药品的取用 ①取用固体药品一般用药匙或纸槽,镊子是用来夹取块 状固体的。 ②往试管里装入固体粉末时,为避免药品沾在管口和管 壁上,一般先使试管倾斜,把盛有药品的药匙(或用小纸条折 叠成的纸槽)小心地送入试管底部,然后使试管慢慢直立起来, 让药品全部落入试管底部。 ③块状药品或密度较大的金属颗粒放入玻璃容器时,应 先把容器横放,把药品或金属颗粒放入容器口以后,再把容 器慢慢竖立起来,使药品或金属颗粒滑到容器底部以免打破 容器。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第2课时 混合物的分离和提纯(一)
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过滤和蒸发所使用的仪器及操作要 领(重点)
2.掌握SO的检验(重点)
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过滤和蒸发等方法的学习,掌握一 定的分离、提纯操作技能
情感、态度 与价值观
在了解分离、提纯原则和掌握技能的基础 上,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实事求是、 一丝不苟的科学作风,养成良好的实验习 惯
(3)液体药品的取用 ①取用液体药品时,可用试管、移液管等器具,也可用 倾注法。使用倾注法取用试剂时,应先拿下瓶塞,倒放在桌 上,把试剂瓶口紧靠另一只手所持的试管口,让药品缓缓地 注入试管内,注意不要让残留在瓶口的药液流下来腐蚀标签。 一般往大口容器或漏斗里倾注液体时,应用玻璃棒引流,倒 完液体,应立即盖好原瓶塞。 ②取用一定量的液体药品时,可用量筒,量液时,量筒 必须放平,视线要跟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 再读出体积数。 ③用胶头滴管取液时,胶头滴管应在试管口稍上部悬空, 不能插入欲加液试管内。
答案 D
跟踪练习2 下列有关药品取用的操作中不正确的是
() A.往试管里装固体粉末时,最好借助于纸槽 B.将锌粒放入试管时,应先将试管横放,把锌粒放入
高中化学必修一知识点整理【史上最全】人教版
高一化学必修1知识点综合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一、常见物质的分离、提纯和鉴别1.常用的物理方法——根据物质的物理性质上差异来分离。
混合物的物理分离方法i、蒸发和结晶蒸发是将溶液浓缩、溶剂气化或溶质以晶体析出的方法。
结晶是溶质从溶液中析出晶体的过程,可以用来分离和提纯几种可溶性固体的混合物。
结晶的原理是根据混合物中各成分在某种溶剂里的溶解度的不同,通过蒸发减少溶剂或降低温度使溶解度变小,从而使晶体析出。
加热蒸发皿使溶液蒸发时、要用玻璃棒不断搅动溶液,防止由于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滴飞溅。
当蒸发皿中出现较多的固体时,即停止加热,例如用结晶的方法分离NaCl 和KNO3混合物。
ii、蒸馏蒸馏是提纯或分离沸点不同的液体混合物的方法。
用蒸馏原理进行多种混合液体的分离,叫分馏。
操作时要注意:①在蒸馏烧瓶中放少量碎瓷片,防止液体暴沸。
②温度计水银球的位置应与支管底口下缘位于同一水平线上。
③蒸馏烧瓶中所盛放液体不能超过其容积的2/3,也不能少于l/3。
④冷凝管中冷却水从下口进,从上口出。
⑤加热温度不能超过混合物中沸点最高物质的沸点,例如用分馏的方法进行石油的分馏。
iii、分液和萃取分液是把两种互不相溶、密度也不相同的液体分离开的方法。
萃取是利用溶质在互不相溶的溶剂里的溶解度不同,用一种溶剂把溶质从它与另一种溶剂所组成的溶液中提取出来的方法。
选择的萃取剂应符合下列要求:和原溶液中的溶剂互不相溶;对溶质的溶解度要远大于原溶剂,并且溶剂易挥发。
在萃取过程中要注意:①将要萃取的溶液和萃取溶剂依次从上口倒入分液漏斗,其量不能超过漏斗容积的2/3,塞好塞子进行振荡。
②振荡时右手捏住漏斗上口的颈部,并用食指根部压紧塞子,以左手握住旋塞,同时用手指控制活塞,将漏斗倒转过来用力振荡。
③然后将分液漏斗静置,待液体分层后进行分液,分液时下层液体从漏斗口放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
例如用四氯化碳萃取溴水里的溴。
iv、升华升华是指固态物质吸热后不经过液态直接变成气态的过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化学学习材料
(精心收集**整理制作)
差量法是依据化学反应前后的某些“差量”(固体质量差、溶液质量差、气体体积差、气体物质的量之差等)与反应物或生成物的变化量成正比而建立的一种解题法。
此法将“差量”
看作化学方程式右端的一项,将已知差量(实际差量)与化学方程式中的对应差量(理论差量)列成比例,其他解题步骤与化学方程式列比例式解题完全一致。
用差量法解题的关键是正确找出理论差量。
【适用条件】
(1)反应不完全或有残留物。
在这种情况下,差量反映了实际发生的反应,消除了未反应物质对计算的影响,使计算得以顺利进行。
(2)反应前后存在差量,且此差量易求出。
这是使用差量法的前提。
只有在差量易求得时,使用差量法才显得快捷,否则,应考虑用其他方法来解。
【用法】 A ~ B ~Δx
a b a-b
c d
可得a/c=(a-b)/d 已知a、b、d即可算出c=a*d/(a-b)
化学方程式的意义中有一条:化学方程式表示了反应前后各物质间的比例关系。
这是差量法的理论依据。
【原理】
在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差和参加该反应的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质量成正比例关系,这就是根据质量差进行化学计算的原理。
【步骤】1.审清题意,分析产生差量的原因。
2.将差量写在化学反应方程式的右边,并以此作为关系量。
3.写出比例式,求出未知数。
【分类】
(一) 质量差法
例题:将某Na 2CO 3和NaHCO 3的混合物2.74克,加热至质量不再变化时,剩余
物质的质量为2.12克,求原混合物中Na 2CO 3的质量分数?
2NaHCO 3 Δ
== Na 2CO 3 + H 2O + CO 2↑ Δm (CO 2、H 2O )
168 106 168-106= 62
? 2.74-2.12=0.62
m(NaHCO 3)=1.68
m(Na 2CO 3)=2.74-1.68=1.06g
∴ω(Na 2CO 3)=
74
.206.1×100%≈38.7% (二)体积差法 例题1:1体积CO 2与O 2的混合气体通过足量的Na 2O 2后,剩余气体的体积为原来的
3/4,求原混合气体中CO 2的体积分数。
解析:本题中没有给出CO 2的体积,而是给出混合气体总体积的变化。
所以,若用常
规法解题较麻烦。
CO 2和Na 2O 2的反应是一个体积减小的反应,用体积差较简单。
设原混合气体中CO 2所占体积为x 可由反应前后的体积差求解
2Na 2O 2 + 2CO 2 = 2Na 2CO 3 + O 2 ΔV
2 1 2-1
x 1-3/4
x =2×1/4=0.5
∴二氧化碳的体积分数为0.5/1×100%=50%
例题2:使4.48LCO 2气体迅速通过Na 2O 2固体后得到3.36L(标准状况下)气体。
这3.36L
气体的质量是多少克?(三调考试题)
解析:如果题中给出的CO 2完全反应,根据方程式最终气体应该变为原体积的一半,
而实际比一半要多,证明CO 2没有完全反应。
所以,若用常规法解题较麻烦。
CO 2和Na 2O 2的反应是一个体积减小的反应,用体积差较简单。
设反应消耗CO 2体积为x ,生成O 2的体积为y ,可由反应前后的体积差求解
2Na 2O 2 + 2CO 2 = 2Na 2CO 3 + O 2 ΔV
44.8L 22.4L 44.8-22.4=22.4L
x y 4.48-3.36=1.12L
x=2.24L y=1.12L
n(CO2)=0.1mol n(O2)=0.05mol
∴气体的质量为0.05*32+(4.48-2.24)/22.4*44=6g
(提示:此题也可根据直接利用物质的量差法进行计算)
【练练手吧】
一.把6.1g干燥纯净的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放在试管里加热,当完全分解、冷却后称得剩余固体质量为4.2g,求原混合物里氯酸钾有多少克?
〔分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混合物加热后减轻的质量即为生成的氧气质量
(W混-W剩=WO2),由生成的O2即可求出KClO3。
〔解答〕混合物中氯酸钾质量为4.85g
二.把质量为10g的铁片放在50g硫酸铜溶液中,过一会儿取出,洗净、干燥、称重,铁片的质量增加到10.6g,问析出多少克铜?原硫酸铜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分析〕在该反应中,单质铁变成亚铁离子进入溶液,使铁片质量减少,而铜离子被
置换出来附着在铁片上。
理论上每56g铁参加反应后应能置换出64g铜、铁片净增加
质量为64-56=8g。
现在铁片增重10.6-10=0.6g并非是析出铜的质量,而是析出铜的质
量与参加反应的铁的质量差。
按此差量即可简便进行计算。
〔解答〕有质量为4.8g铜析出,原硫酸铜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4% 三.向50gFeCl3溶液中放入一小块Na,待反应完全后,过滤,得到仍有棕黄色的溶液45.9g,则投入的Na的质量为A、4.6g B、4.1g C、6.9g D、9.2g
[解析] Na投入到FeCl3溶液发生如下反应
6Na+2FeCl3+6H2O=6NaCl+2Fe(OH)3↓+3H2↑ 若2mol FeCl3与6molH 2O反应,则
生成6molNaCl,溶液质量减少82g,此时参加反应的Na为6mol;现溶液质量减少
4.1g,则参加反应Na应为0.3moL,质量应为6.9g。
答案为(C)
四.同温同压下,某瓶充满O2共重116g,充满CO2时共重122g,充满某气体共重114g,则该气体相对分子质量为()A、28 B、60 C、32 D、14
[解析] 由“同温同压同体积下,不同气体的质量比等于它们的摩尔质量比”可知此题中,气体质量之差与式量之差成正比。
因此可不计算本瓶的质量,直接由比例式求解:
(122-116)/(44-32)=(122-114)/(44-M )(气体)解之得,M(气体)=28。
故答案为(A)
五.向10g氧化铜通氢气,加热一段时间后,测得剩余固体的质量为8.4g 。
判断剩余固体的成分和各自的质量。
[解析]剩余固体的质量为8.4g 则失去氧的质量10 - 8.4 = 1.6g 则还原生成铜的质量
1.6×64/16 = 6.4g 剩余固体的成分氧化铜8.4 - 6.4 = 2g 铜6.4g
六.将一定质量的铁放入100g的稀硫酸中,充分反应后测得溶液的质量为105.4g,求加的铁的质量
[解析]增重105.4 - 100 = 5.4g 则铁物质的量5.4/(56-2) = 0.1mol 铁的质量0.1×56 = 5.6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