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窗教案

合集下载

《天窗》教案(9篇)

《天窗》教案(9篇)

《天窗》教案(9篇)《天窗》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读准多音字“藉”,理解“慰藉、一瞥”的意思。

2、理清课文脉络;概括“这时候”的内容。

3、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相关小节。

4、感受天窗带给“我”的慰藉,体会到天窗带给孩子的乐趣。

教学过程:一、出示课题,通过读文划句理清课文的脉络,并通过联系上下文了解什么是天窗。

(一)出示图片,初步了解“天窗”,引出课题。

1、出示图片,初步了解天窗。

2、齐读课题。

(二)预习反馈,通过读带有“天窗”的句子,梳理课文脉络。

1、回顾预习要求,交流文中带有“天窗”一词的句子。

2、引导学生思考找出这些句子的原因。

(有助于我们了解作者的思路,理清课文的脉络。

)3、尝试为课文分段,并说说理由。

4、:从这几句句子中,我们了解到作者先向我们介绍了什么是天窗,然后又介绍了天窗给我的快乐,最后说发明天窗的人是应该感谢的。

(三)学习一、二节,了解什么是天窗及它的作用。

1、引读:这句话告诉我们天窗就是——联系1、2节说说大人们开天窗的原因。

2、交流、:天窗的作用就是采光。

二、学习4、6节,理解什么时候天窗是“慰藉”,为何是“唯一”的慰藉。

(一)通过读句子,引导质疑。

1、过渡:原本为了采光用的天窗却给我的童年带来了快乐。

到底它带给我什么快乐,以至在离开了家乡,成年之后仍常常想起这一方小小的空白?下面我们就要重点学习文章的第二段。

2、朗读第二部分中划出的句子,体会作者当时的心情,读出语气。

3、理解“唯一的慰藉”,引导质疑。

(二)了解什么时候天窗成了我唯一的慰藉。

1、读第二段,找找哪几小节告诉我们“这时候”指的是什么时候。

2、交流读句,用自己的话来简要说说什么时候天窗成为我唯一的慰藉。

3、理解作者为什么说这时候,天窗是“唯一”的慰藉。

三、深入学习5、7节,展开想象,感受天窗带给我的快乐。

(一)读课文,初步感受作者是如何写天窗给我慰藉的。

1、透过这小小的空白,我到底得到了哪些快乐呢?让我们再来读读5、7小节,体会体会作者感受到的快乐。

《天窗》教案8篇

《天窗》教案8篇

《天窗》教案8篇《天窗》教案篇1教学目标:1、通过有感情的朗读,体会“安慰”的含义。

2、体会天窗的奇妙以及给孩子带来的安慰,领悟“无”中看出“有”、“虚”中看出“实”的真谛,理解对天窗的非常感情。

3、学会课文中比方、排比的修辞手法,培育同学丰富的想象和联想。

教学重点和难点: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小小的天窗是“孩子们安慰”,感悟“这一方小小的空白是奇妙的!”并唤起孩子们与课文的共鸣。

2、理解课文第九段,进而领悟“无”中看出“有”、“虚”中看出“实”的真谛,感悟写作上的独具匠心。

教具预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步骤:一、导入每栋房子都离不开——窗,可是在很多年前的中国南方农村,窗是怎样的呢?(出示图片)乡下的房子只有前面一排木板窗。

温和的晴天,木板窗怎样?(同学齐声回答:木板窗扇扇打开,光线和空气就都有了。

)碰着大风大雨,或者北风呼呼叫的冬天,木板窗又会怎样?(同学齐声回答:木板窗只好关起来,屋子就黑得像地洞似的。

)于是乡下人在屋顶上面开一个小方洞,装一块玻璃,叫做——天窗。

出示:天窗这样一扇简陋的,只能透些阳光和空气的天窗到底有什么魅力吸引茅盾先生写下这篇文章呢?这小小的一方空白又对活泼好想的孩子们意味着什么呢?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

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语句。

二、初读感知1、通过同学们的自读,谁来说说你觉得这是一块怎样的天窗?你是从那一段看出来的?你能读一读这样的句子吗?(指名读,分组读,齐读,轻声读)2、情境描述,感悟天窗是孩子们的安慰。

①当夏天阵雨来临,你被父母勒令不得外出淋雨时,随着木板窗一块块被关起来的时候,眼前一片黑暗,如同地洞。

那小小的天窗是什么?(安慰) 晚上,当你被逼着上床去休息的时候,你辗转反侧不能入眠。

你偷偷地从帐子里伸出头来,你仰起了脸。

那小小的天窗又是什么?(安慰) 当你忘不了雨中的玩耍,草地河滩上玩耍,当你满肚子委屈,孤枕难眠,无言以对时。

那小小的天窗还是什么?(安慰)②的确,这简陋的,在黑暗中透出些许阳光和空气的天窗,是你可以看到外界的窗,它又怎能不是安慰呢?那么谁给“安慰”找一个近义词? (劝慰、抚慰、安抚、宽慰)③谁来说说你在什么情形下,最需要安慰?三、精读体悟1、配乐朗读4-7段。

小学四年级语文《天窗》备课教案

小学四年级语文《天窗》备课教案

小学四年级语文《天窗》备课教案《天窗》表达了孩子们对大自然神秘的憧憬与追求,表现了其丰富的(想象力)和制造力。

下面就是我给大家带来的学校(四年级语文)《天窗》备课教案,盼望能关心到大家!学校四年级语文《天窗》备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关心同学积累词语,学习课文把事物描述得更形象、生动。

2、指导同学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懂“小小的天窗是你的安慰”。

体会对天窗的特别感情。

3、培育同学的观看力和丰富的想象力。

教学重、难点:理解“小小的天窗是你的安慰”,体会对天窗的特别感情。

教学预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谈话揭题。

1、通过谈话简要了解(文章)的及创作背景。

2、指名同学分段读课文,检查读书状况,留意正音。

二、发觉文中的语言密码,积累语言,学习写法。

1、在文章的字里行间,还向我们展现了很多景物、动物。

屋子闪电云彩星蝙蝠夜莺猫头鹰2、学习比方句在文中是怎样形容它们的呢?地洞似的屋里带子似的闪电很多像山似的、马似的、巨人似的奇幻的云彩理解比方词“似的”3、引导同学绽开想象,仿说比方句。

4、出示写夜色的一组星闪闪耀烁可爱的星蝙蝠灰色的蝙蝠夜莺会(唱歌)的夜莺猫头鹰霸气十足的猫头鹰男、女分角色读竖着读5、比一比这两(组词)语,(说说)自己的感受。

三、学习课文,理解主要内容。

好的读者还要会问。

猜一猜,学习这篇文章,老师可能会问那些问题?同学自主学习自主发问,老师重点指导1、什么是天窗?2、为什么说创造这天窗的大人们是应得感谢的,活泼会想的孩子,怎样从无中看出有、虚中看出实。

好,课文的那几自然段详细写了透过小小的天窗孩子们从“无”中看出了“有”、“虚”中看出了“实”。

板无有虚实3、结合课文理解“这时候,小小的天窗是你的安慰。

”“安慰”是什么意思?(句子)中的“你”指的是谁?“这时候”指的是什么时候?(夏天阵雨来了时)小小的天窗是孩子们的安慰(晚上,当他们被逼着上床去“休息”是)小小的天窗又是孩子的安慰。

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理解“”。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天窗》教案(8)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天窗》教案(8)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天窗》教案(8)
一、教学目标
1.能够理解诗词《天窗》的意思,感受诗词的美。

2.能够朗读诗词《天窗》。

3.能够用自己的话描述诗词《天窗》中描绘的画面。

4.能够运用诗歌中的词语表达自己的感受。

二、教学重点
1.理解诗词《天窗》的意思。

2.朗读诗词《天窗》。

3.描述诗词《天窗》中的画面。

三、教学难点
1.运用诗歌中的词语表达自己的感受。

2.理解诗歌的抽象意义。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
教师播放一段相关的画面视频,引导学生进入诗词《天窗》的情境。

2. 学习诗词
让学生跟读诗词《天窗》,并解释其中的生字词语,帮助学生理解诗歌的意思。

3. 分组讨论
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一起讨论诗词《天窗》中描绘的画面,每组提出自己
的看法。

4. 组内表演
每组挑选一名同学表演诗词《天窗》中的情景,其他同学猜测表演内容对应的
诗句。

5. 个人感悟
让学生用自己的话描述诗词《天窗》中的画面,表达自己对诗歌的感受和理解。

6. 小结
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诗词的美和表达方式,引导学生对诗歌产生兴趣。

五、作业
1.背诵诗词《天窗》。

2.写一篇感想,说说自己对诗歌的理解和感受。

六、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多种形式引导学生理解和表达诗歌《天窗》,激发学生对诗歌的兴
趣和理解能力。

但在实际教学中,需要更加灵活地运用多媒体资源和互动形式,提高教学效果。

以上就是本节课的教案内容,希望学生在学习《天窗》这首诗词时能够有所收获,感受到诗歌之美。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天窗》教案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天窗》教案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天窗》教案课时目标本节课教学目标为:1.理解诗词《天窗》的内容,并能背诵诗词。

2.通过学习《天窗》,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激发学生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3.培养学生观察细节的能力,提高学生对诗歌的审美能力。

教学准备1.课文《天窗》课件。

2.背景音乐。

3.天窗模型或图片。

4.黑板、彩色粉笔。

教学过程1. 导入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天窗?在我们身边有哪些地方是像天窗一样的呢?”通过学生的讨论,引入本节课的主题。

2. 学习诗词《天窗》1.听诗词《天窗》的朗读录音或老师朗读,让学生感受诗歌的韵律和意境。

2.阅读诗词,学生跟读,理解诗歌内容。

3.解释生词和难句,帮助学生理解诗歌更深刻。

4.分段理解,讨论诗歌的意境和表达手法。

3. 背诵与朗读让学生分组背诵诗歌《天窗》,并进行小组朗读比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4. 情感体验通过图片或模型展示天窗的样子,引导学生产生对大自然的向往和感受,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5. 创设情境设想学生置身于诗中的情境,让学生描述自己看到的天窗,激发学生对美好事物的感悟和表达能力。

6. 诗歌赏析指导学生观察诗歌的用词和意象,分析诗歌的美感所在,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总结与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不仅学会了诗歌《天窗》,还培养了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赏析能力。

在未来的学习中,希望学生能够保持对美好事物的敏感,加深对诗歌的理解和热爱。

以上就是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希望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诗歌《天窗》,并培养他们的审美情感和思维能力。

《天窗》教案优秀5篇

《天窗》教案优秀5篇

《天窗》教案优秀5篇《天窗》教学设计篇一教学要求:1学习课文,理解作者对天窗的特殊感情,因为天窗对孩子来说是神奇的,是的慰藉,并可以此引发无限的遐思。

2正确读写本课的生字及词语。

3继续学习比喻句,体会比喻的好处。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5培养学生有丰富的想象和联想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学习比喻句,体会比喻句的好处;让学生体会作者对天窗的特殊感情,激发学生看世界的情趣。

课前准备:课件教学时间:二课时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1这是茅盾,我国现代的作家,他写了子夜,林家铺子等长篇小说。

他写的一篇散文《白杨礼赞》很有名。

今天我们要学习他写的另一篇优美的散文《天窗》。

出示课题。

齐读课题二初读课文,了解内容1我们已经预习了课文,请同学来读一下课文。

其他同学认真听,并思考:课文围绕“天窗”写了哪些内容?2交流:1天窗的来历;2天窗是孩子们的慰藉;3天窗是神奇的。

三讲读第一段1自读课文1--3节,完成填空。

为了所以人们要装天窗。

天窗就是2交流3齐读过渡:大人们在屋面开了天窗,在木板窗关上时,是天窗给漆黑的屋子带来了的一点亮光。

这方小窗竟成了孩子们的慰藉,“慰藉”什么意思?(板书:慰藉)1默读4----7节,思考:什么时候,天窗成了孩子们的慰藉?天窗又是怎么给孩子们带来慰藉的呢?(示刚才的两个问题)2交流:(一)1 1什么时候天窗成了孩子们的慰藉?(第四节)2示比喻句:“孩子们跟着木板窗的关闭,也就被关在地洞似的屋里了。

”读一读讨论:这句话是怎么写的?写出了什么?(用比喻的手法,把屋子比作地洞,写出了关闭木板窗后,屋子一片漆黑,四周严严实实的情景。

)读一读,体会当时的情景。

小结:屋子四周严严实实的,只有通过天窗看世界,因此天窗成了孩子们的慰藉。

2交流:这时,天窗给孩子们带来了怎样的慰藉?示:透过小小的玻璃。

闪电一瞥。

小结:在作者的眼里雨点是可爱的,会跳跃,闪电像顽皮的孩子似的看了一眼就逃走了,天窗外面多么有趣啊!(板:雨脚跳雷电闪)小小的天窗给作者带来了丰富的想象,作者想象到什么呢?女生读。

《天窗》教案(精选11篇)

《天窗》教案(精选11篇)

《天窗》教案(精选11篇)《天窗》教案篇1教学目标:1、能辨析“卜”、“瞥”、“藉”等字的读音、字形,重点理解并积累“慰藉”、“扫荡”、“神奇”、“真切”等词语。

2、从“天窗是什么样的”和“天窗成了孩子们的慰藉”两个方面来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天窗的神奇以及给孩子带来的慰藉,通过质疑、解答,领会“无”中看出有”,“虚”中看出“实”的含义。

3、体会课文中比喻、排比的修辞手法的作用。

培养丰富的想象和联想,根据“说写双通道”的练习,开展说话训练。

背诵课文第7节。

4、理解作者对天窗的喜爱之情,感受想象的乐趣。

教学重点:从“天窗是什么样的”和“天窗成了孩子们的慰藉”两个方面来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领会“无”中看出“有”,“虚”中看出“实”的含义。

教学难点:通过有感情地朗读,体会课文中比喻、排比的修辞手法的作用。

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和联想,进行说话训练。

教学准备:老师课件学生1、读课文,自学下列词语:“慰藉”、“扫荡”、“神奇”、“真切”等2、依据“阅读新体验”要求预习课文3、查找资料:认识作家——茅盾教学过程:一、激发兴趣,揭示课题1、演示:天窗(1)启发学生思考:“天窗”的特别之处(2)出示:于是乡下人在屋面开一个小方洞,装一块玻璃,叫做天窗。

齐声读2、在许多年前的中国农村,这样的窗户随处可见。

给在那里的活泼好想孩子带去了不一般的生活。

一位作家也对它留下深刻印象,写下了__《天窗》。

板书课题说明通过图片引入加深学生对天窗的感性认识,使思考更直接,直奔主题,为感知环节的学习做好准备。

二、整体感知,概括课文内容过渡:天窗为什么要开在屋顶上呢?这样一扇简陋的天窗对孩子们意味着什么,究竟有什么魅力吸引作家写下这篇__呢?(一)自读课文思考天窗是什么样的?天窗在什么情况下成了孩子们的慰藉?1、交流问题一,出示课文1-3节(1)师引读:乡下的房子只有——碰到大风大雨,或者北风呼呼叫的冬天——于是——(2)出示句子,再读:乡下人为了采光在屋面开一个小方洞,装一块玻璃,叫做天窗。

《天窗》教案3篇 《天窗》优质课教案

《天窗》教案3篇 《天窗》优质课教案

《天窗》教案3篇《天窗》优质课教案下面是分享的精选《天窗》教案3篇《天窗》优质课教案,供大家参考。

精选《天窗》教案1教材分析《天窗》是我国现代著名作家矛盾写的一篇抒情散文,描写的是乡下孩子透过屋顶上小小的天窗看到和听到的点点滴滴,无尽的遐想丰富了孩子们的想象,这小小的天窗成了孩子们唯一的慰藉,成了孩子们心灵飞翔的窗户。

表达了孩童时代对大自然奥秘的向往与追求。

学情分析这篇文章文笔生动流畅、情感真挚,内容看似简单,实则含蓄,所包含的思想富有哲理,意义深远。

由于写作时间已久远,现代儿童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教学中,我注意通过引导质疑、情景创设来增加学生的感悟,体会作者对天窗的特殊情感。

同时借助语言训练激发学生想象的兴趣,学习文中想象的方法,展开自己丰富的想象。

针对课文难点,运用演化、发掘策略,通过启发联想和表情朗读、自主默读等阅读指导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使其感情与作者产生共鸣,得到心灵的熏陶。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掌握“藉、蝙”等生字,理解“慰藉、恶霸”等词语;2.抓住“小小的天窗是唯一的慰藉”理解课文内容;3.培养想象能力。

过程与方法:1.学会抓住关键词句理解文章内容;2.让学生通过朗读领悟作者感情。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深刻理解作者对天窗的特殊情感。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感悟小小的天窗是“孩子们唯一的慰藉”,感受天窗给乡下孩子们带来的无尽遐想和无穷快乐。

难点:理解8、9自然段中难懂的句子,体会“这小小一方的空白是神奇的!”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设疑激趣我们每个人都有快乐而美好的童年,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文学大师矛盾先生以自身的童年生活为题材写的一篇散文——天窗。

(板书课题并播放投影)看完这个课题之后,你有什么疑问?(问题预设:什么是天窗?天窗有什么作用?作者为什么要写天窗?)看来,同学们心中都有许多疑问,请同学们翻开书本,快速默读课文,了解课文大体内容。

(自读课文时播放相关投影)(设计意图:针对课题引导学生质疑,使学生的思维与课文内容产生碰撞,学会质疑方法的同时,产生阅读的欲望。

《天窗》教案

《天窗》教案

《天窗》教案一、教学目标1.认识本课的生字新词,理解“慰藉、依稀、神往、静谧”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天窗”给孩子们带来的乐趣。

3.学习作者按照顺序叙述的方法,理解课文中关键词句的作用。

4.了解天窗给乡下孩子们带来的无尽遐想和无穷快乐,教育孩子们到生活中去观察、去体验、去发现美好的事物。

二、教学重点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天窗”给孩子们带来的乐趣。

2.学习作者按照顺序叙述的方法,理解课文中关键词句的作用。

三、教学难点1.了解天窗给乡下孩子们带来的无尽遐想和无穷快乐,教育孩子们到生活中去观察、去体验、去发现美好的事物。

2.结合课文内容和生活实际,理解课文重点句子的意思。

四、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课件及有关天窗的图片和资料。

2.学生准备:预习课文,了解有关天窗的知识。

五、教学时间:一课时。

六、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1.同学们,你们见过天窗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天窗》这篇课文。

(板书课题)2.齐读课题,质疑:天窗是什么意思?课文会写些什么内容?(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指名读课文,纠正字音和语调。

3.交流初步感知:通过读课文,你知道了什么?解决预习中的问题。

学生可能会说“天窗是小小的方形天棚上的一个窗”,可能会说“天窗给乡下的房子带来了光明和慰藉”,可能会说“天窗让孩子们产生了丰富的想象和联想”,等等。

教师随即板书:光明慰藉想象联想。

4.过渡:为什么说天窗是孩子们唯一的慰藉呢?让我们再读读课文。

(三)细读课文,品读词句1.自主研读课文,边读边思考:为什么说天窗是孩子们唯一的慰藉?画出有关语句。

2.小组交流讨论,互相学习。

引导学生结合课文内容和生活实际进行深入思考,体会天窗给孩子们带来的乐趣。

教师重点指导学生理解以下语句:(1)“发明这‘天窗’的大人们,是应得感谢的。

因为活泼会想的孩子们知道怎样从‘无’中看出‘有’,从‘虚’中看出‘实’。

《天窗》教案范文汇总8篇

《天窗》教案范文汇总8篇

《天窗》教案范文汇总8篇《天窗》教案篇1教学目标:1、学习课文中出现的生字,理解课文中的新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理解课文中的重点语句,体会作者对天窗的特殊感情,激发学生通过“天窗”看世界的情趣。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感悟小小的天窗是“孩子们唯一的慰籍”,唤起学生与课文共鸣。

教学难点:理解第八、九自然段中难懂的句子,体会“这小小一方的空白是神奇的!”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揭示课题,导入新课。

1、齐读课题。

(教师板书课题)2、说说你对天窗的了解,你还想了解一些什么?过渡:天窗到底是什么呢?请同学们自由读读课文,看看课文的哪部分内容可以回答这个问题?3、指名读课文第一到第三自然段。

说说你读懂了什么?(乡下的房子只有一排木板窗,但碰上大风大雨或冬天,木板窗一关,屋子里就像黑洞似的。

乡下人在屋顶开一个小方洞,装一块玻璃,叫做天窗。

) 引导学生看课文中的插图,加深对天窗的理解。

齐读课文第一到三小节。

今天我们所学习的课文《天窗》是著名作家茅盾所写的。

二、自读课文,学习生字、新词。

1、自学生字词。

藉、霸、宙。

2、理解词语。

(说说通过自学,你理解了哪些词语?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联系上下文、等方式理解新的词语。

你还有哪些不懂的词语,和同学一起交流一下。

)3、自由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

三、默读课文,理清课文层次。

(默读课文后,教师引导全班交流,理清课文层次。

)第一段:(1—3)乡下人在屋顶开一个小方洞,装一块玻璃叫做天窗。

第二段:(4—7)夏天阵雨来了时,晚上,小小的天窗是孩子们唯一的慰藉。

第三段:(8—9)天窗是神奇的,想象丰富的孩子会因此产生种种联想。

四、布置作业:1、抄写字词。

2、朗读课文,把课文读流利。

第二课时一、浏览课文,整体感知。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茅盾的名篇《天窗》。

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

说说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懂得了哪些内容?(学生读课文后简单交流自己已经读懂的内容。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天窗教案(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天窗教案(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天窗教案(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天窗教案第1篇】天窗教学目标1.认识“慰、藉”等3个生字,会写“慰、藉”等10个字,会写“慰藉、扫荡”等13个词语。

2.默读课文,抓住“小小的天窗是你唯一的慰藉”,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天窗给孩子们带来的无尽遐想和无穷快乐。

3.发挥想象,和同学交流孩子们透过天窗还会看到什么,想到什么。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回忆生活:同学们,童年生活是美好的,一起回忆一下你最喜欢的是什么。

2.导入新课:今天我们所学习的这篇课文《天窗》是著名作家茅盾写的,这是一篇优美的散文。

下面我们就一同来领略一下天窗的乐趣。

请齐读课题。

(板书课题)二、初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

1.自由朗读课文,要求:小声读课文,遇到生字要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2.认读生字新词。

着重指导:慰藉(jiè) 一瞥(piē)3.指导书写课后田字格中的字。

课件出示生字,指名读,同位读,小组朗读。

着重分析、指导“慰、藉”。

教师在黑板上的田字格中示范指导,学生仿写。

(“慰”是上下结构,上边是“尉”。

“藉”是上下结构,上边是“艹”,一定不能写成“”。

)三、再读课文,了解天窗。

1.学生朗读课文,说说从中了解到什么。

2.学生讨论、交流:天窗开在哪里(乡下人在屋顶开一个小方洞,装一块玻璃,叫作“天窗”。

)四、朗读课文,小组交流。

1.自由朗读课文,思考:为什么要开天窗用直线画出相关的句子。

(碰着大风大雨……黑得像地洞里似的。

)2.学生把自己画出的段落和同组的同学交流交流,并进行批注,还可以写写发现的问题或者自己的感受。

五、课堂小结。

谈谈读完课文后的感受。

(天窗的神奇、有趣)- 第二课时 -一、复习故知,导入新课。

1.课件出示生字新词,指名朗读,检查学生对生字新词的掌握情况。

2.导入新课: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感受到了天窗的趣味。

这一节课我们要继续学习这篇课文,看看天窗到底有何神奇之处。

部编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3.天窗》教案(含2课时)

部编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3.天窗》教案(含2课时)

部编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3.天窗》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课文《天窗》的内容,把握故事情节;2.掌握“天窗”的含义,初步理解喻意;3.能够正确朗读课文,感受语言的韵律和节奏;4.能够简单表达对故事的感受和理解。

过程与方法1.通过朗读、解读、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2.通过教师引导和学生合作,促使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3.通过分组互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表达能力;4.通过情境导入,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激发学生的创造力。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理解课文《天窗》的主要内容和情节;2.掌握“天窗”的含义,初步领会喻意。

教学难点1.帮助学生理解课文中抽象的概念和含义;2.引导学生进行深层次的思考和探索,启发学生的想象力。

三、教学准备1.课文《天窗》的课文材料和课件;2.学生课本和练习册;3.黑板、粉笔或白板、马克笔等教学工具;4.学生课桌椅、讲台等教学场所设备。

四、教学步骤第一课时1. 情境导入教师播放与课文主题相关的动画片段或图片,引入话题,激发学生的兴趣。

2. 导入课文教师朗读课文《天窗》,让学生跟读,感受课文的节奏和韵律。

3. 讲解词语解释并讨论课文中出现的生僻词或难词,帮助学生理解词语含义。

4. 合作探究分组讨论课文中的关键问题,引导学生展开思考。

第二课时1. 复习内容学生进行课文内容复述或短文填空,巩固对课文的理解。

2. 创设情境教师设计情境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或小品表演,加深对“天窗”含义的理解。

3. 总结讨论引导学生回顾课文内容,分享自己的感受和理解,形成小结。

4. 作业布置布置课后作业,巩固对课文的掌握和理解。

五、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课文《天窗》有了更深入的理解,提高了语文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但在教学过程中也发现学生对抽象概念的理解有一定困难,需要进一步引导和巩固。

教师在后续教学中应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进行差异化教学,帮助每个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

《天窗》教案六篇

《天窗》教案六篇

《天窗》教案六篇《天窗》教案篇1【教学设想】1.抓住“小小的天窗是唯一的慰藉。

”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天窗给乡下小朋友们带来的无尽遐想和无穷快乐。

2.体会作者对天窗的特殊感情,激发学生通过“窗户”看世界的情趣。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激发兴趣,揭示课题1.每栋房子都离不开——窗,可是在近百年前的中国南方农村,窗是怎样的呢?出示课文1—3自然段。

(1)读读这三段话,用自己的话说说什么是天窗?人们在屋顶上开天窗的目的是什么?(2)这样一扇简陋的,只能透进些许光亮的天窗却是著名作家茅盾(板书:茅盾)儿时最美好的回忆,于是,他写下了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散文——天窗。

(3)板书课题:天窗(4)齐读课题2.简介茅盾3.天窗为何让茅盾魂牵梦萦?它的魅力在哪里?让我们带着问题走进课文。

(二)初读课文,检查预习1.自由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2.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读懂每个自然段的意思。

3.出示生字、新词,指名认读。

(三)再读课文,理清条理1.快速浏览课文,思考:__写了哪几个内容?2.完成填空:《天窗》首先交代了(天窗的由来或为什么有了天窗),接着写了当(夏天阵雨来了)时或(晚上被逼上床“休息”)时,这小小的天窗是孩子们在地洞似的屋里的(唯一的慰藉),想到应该(感谢发明天窗的大人们)。

3.依据这样的条理给__分为三段。

(四)复习巩固,布置作业1、抄写生字,熟读课文。

2、摘抄文中描写屋子、闪电、云彩、星、蝙蝠、夜莺、猫头鹰的短语。

第二课时一、复习检查,导入新课1.检查,指名学生朗读课文。

2.谈话导入新课: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课文的最后一自然段,领略了天窗的神奇。

这节课,我们将继续跟随茅盾先生,去感受童年时代天窗带给他的快乐和慰藉。

二、精读课文,重点感悟。

1.默读课文,说说天窗在哪儿,为什么要开天窗?预设:乡下人在屋顶开一个小方洞,装了一块玻璃,叫作天窗。

预设:因为乡下的房子里只有一排木板窗,碰到大风大雨的天气或者冬天,木板窗一关,屋子里就黑得像地洞一样,开天窗,显得屋里亮堂一些。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天窗教案(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天窗教案(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天窗教案(优选3篇)【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天窗教案第1篇】教学目标1.会认本课“慰、藉、卜”3个字,会写“慰、藉、卜、锐”等11个生字,正确读写慰藉、海滩、闪烁”等词语。

2.默读课文,理解天窗是孩子们“唯一慰藉”的原因。

3.抓住关键句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天窗给乡下小朋友们带来的无尽遐想和无穷快乐。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天窗给乡下小朋友们带来的无尽遐想和无穷快乐。

教学难点能抓住重点词句体会课文所表达的情感。

教学过程一、激发兴趣,导入1.观察,对比以前南方农村的窗与现在的窗有什么不同呢?预设:形状、位置、亮度。

今天我们就要学习著名作家茅盾写的这篇优美散文——《天窗》,(板书)齐读课题。

看到课题,你们有什么想问的吗?预设:什么是天窗?为什么要开天窗?(设计意图:出示引发学生的好奇,对题目进行质疑,使其产生阅读的欲望。

)你们想要的答案就在课文中。

下面让我们和作家茅盾一起去体验天窗的魅力。

2. 简介作者(设计意图:了解作者,有助于学生理解课文,感受真情)二、初读课文,自学字词1.自由朗读课文,完成以下要求。

(1)给课文标出自然段。

(2)运用所学识字方法自主识字,读不通顺的地方多读几遍。

2.认读本课生字组成的词语先借助拼音读一读,指读、正音(或教师范读)。

师生参评价,重点强调“慰藉jiè”--狼藉jí(了解,本课不要求掌握);多音字“卜”。

“卜”①bǔ-卜落(拟声词,物件连续着地的碎响)-组词:未卜先知(占卜)、卜算子(词牌名)②bo-萝卜3.指导书写:“慰”“藉”“霸”笔画较多,书写时要注意笔画的穿插避让,“藉、霸”又都是上合下分的字型,这种字型我们应该着重关注下面两个部件。

比如“藉”这个字,在写之前,我们要先观察整体,“藉”是由草字头+左下“耒”(古代的一种农具)+昔组成,它的形近字大家想到了吗?“籍”——书籍,两个字部首不同,义也就千差万别。

所以,要注意形近字的区分。

四年级下学期第一单元《天窗》教案

四年级下学期第一单元《天窗》教案

四年级下学期第一单元《天窗》教案授课目标1.了解什么是天窗;2.能够描述天窗的形状和位置;3.能够了解和掌握一些与天窗相关的知识;4.能够发挥自己的想象,创作一些有关天窗的作品。

授课重点1.天窗的定义及形状、位置等;2.天窗与阳光、风、雨水的关系等。

授课难点1.天窗的形状、位置、大小等;2.天窗与地理知识的联系。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2.学生准备笔记本或笔记纸。

教学过程Part 1 课前准备(5分钟)教师通过幻灯片或图片向学生展示一些天窗的照片,引入天窗的主题,并简要介绍天窗的定义和相关知识。

Part 2 天窗的介绍(20分钟)1.知识点讲解教师介绍天窗的形状、位置、大小,以及天窗与阳光、风、雨水的关系等。

2.案例分析教师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更多与天窗相关的知识,如天窗的发展历史、在生活中的应用等。

Part 3 创作作品(30分钟)1.创作题目教师为学生提供一些创作题目,如画一幅有天窗的图画、写一篇有关天窗的文章等。

2.创作指导教师在指导学生创作作品时,可以结合天窗的相关知识,引导学生提高创作水平。

Part 4 分享作品(15分钟)1.交流作品学生互相交流创作的作品,并就作品的优缺点进行讨论。

2.总结评价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总结评价,给予肯定和鼓励,并提出改进意见,以便下次提高创作水平。

Part 5 总结反思(5分钟)教师再次强调学习目标,让学生对本次课程进行总结反思,以便加深对天窗的认识和理解。

拓展阅读1.《阳光房挑选关键》:介绍了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阳光房;2.《屋顶花园——城市中的绿色空间》:介绍了屋顶花园的优点和发展,以及与天窗的关系等。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第3篇课文《天窗》教案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第3篇课文《天窗》教案

天窗一、教学目标1.了解课文《天窗》的背景故事及主要情节。

2.理解课文所传达的主题和寓意。

3.进一步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4.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引导学生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

二、教学重点1.理解课文中隐含的含义。

2.分析课文中人物的性格及行为动机。

3.探讨课文中的人与自然关系。

三、教学难点1.理解课文中的暗示与寓意。

2.分析故事情节中人物的心理活动。

四、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熟悉课文内容,准备故事背景介绍和相关问题。

2.学生准备:提前阅读课文,并做好相关笔记。

五、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5分钟)1.教师介绍课文《天窗》的背景故事,引起学生兴趣。

2.提出开放性问题,激发学生思考,引出主题。

第二步:学习课文(15分钟)1.带领学生朗读课文,重点解释生词和句子。

2.分组或个别阅读,讨论理解课文情节。

第三步:课文分析(15分钟)1.通过提问,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中人物性格和行为动机。

2.探讨课文中人与自然的关系,理解作者的用意。

第四步:活动设计(15分钟)1.安排小组讨论,就课文中的冲突及解决办法展开思考。

2.演绎课文中的情景,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第五步:课堂总结(5分钟)1.教师对学生的讨论和表现进行评价,总结课文的故事情节和主题。

2.引导学生发表对《天窗》的看法和感想。

六、作业布置1.搜集类似主题的故事,做阅读并写下自己的感想。

2.准备下节课的参与讨论问题。

七、板书设计•课文名称:《天窗》•主题:人与自然的关系•重点:人物性格分析•注意:情感态度培养八、教学反思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表现和问题,及时调整教学步骤和方式,确保教学目标的达成。

同时,鼓励学生多思考、多表达,培养其独立思考和分析能力。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希望学生在阅读理解能力上有所提升,同时对人与自然的关系有更深入的思考和认识。

以上为本次教案内容,希望能为课堂教学提供一定帮助。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天窗》教案(2)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天窗》教案(2)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天窗》教案(2)一、教学目标1.了解《天窗》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和情节。

2.能理解《天窗》中的一些诗句和成语的意思。

3.能够通过阅读《天窗》来感受诗意和美。

4.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点1.课文中重点诗句和成语的解释和理解。

2.通过《天窗》这篇文章感受诗意和美。

三、教学难点1.部分古诗词和成语的理解。

2.如何引导学生从《天窗》中感受诗意和美。

四、教学准备1.课文《天窗》的课本或复印件。

2.教学PPT。

3.参考资料:《天窗》相关的诗词及解释。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引导学生谈论天空、阳光等话题,导入课文《天窗》,让学生对课文内容有一定的预期和感受。

2. 预习导入教师利用图片或课文中的插图,让学生先猜测《天窗》是关于什么的,引起学生的兴趣。

3. 阅读课文让学生轮流朗读课文,教师解释生词和重点诗句的意思,引导学生理解整篇文章。

4. 分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共同讨论课文中的一些问题,比如课文中作者想要表达的主题是什么,学生对课文中哪句诗句印象最深刻等。

5. 学习诗句和成语教师带领学生学习课文中的一些重点诗句和成语,让学生理解其含义并能够灵活运用。

6. 朗诵练习让学生分组进行《天窗》的朗诵练习,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朗诵技巧。

7. 总结提升回顾本节课学习的重点内容,让学生总结课文的主要内容和自己的收获。

鼓励学生多读一些优美的诗词,感受文学之美。

六、作业布置1.背诵本节课学习的诗句和成语。

2.写一篇读后感,描述自己对《天窗》的理解和感受。

七、教学反思本节课注重了课文的理解和诗意的感悟,但在课堂互动和学生表现方面还有待加强,下节课继续调整教学策略,提升教学效果。

通过《天窗》这篇课文的学习,希望学生能够培养对文学之美的感悟和欣赏能力,提升自己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学素养。

《天窗》教案【13篇】

《天窗》教案【13篇】

《天窗》教案【13篇】《天窗》教案篇一教学目标:引导学生逐段学习,讨论交流,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

理解重点句的含义。

教学难点:感悟、学习作者的表达方法。

教学用具:课件教学方法:导析法教学过程:一、交流再读课文后的收获1.小组内交流。

2.全班交流。

(1)课文围绕"天窗",写了哪些内容?①天窗的来历及作用。

②雨天,天窗是唯一的慰藉。

③晚上,天窗又是你唯一的慰藉。

④从天窗得到的认识。

(2)你标出了文中的带性的重点句吗?(标出几处是几处,不求全找到,鼓励学生大胆说)二、学习课文第1-3自然段1.自由读课文,归纳主要内容。

2.从这一部分中,你读懂了什么?(1)天窗的来历及作用:透光。

(2)形状、材料:屋顶开一个小方洞,装一块玻璃。

(3)天窗在乡下人的生活中很重要。

3."屋子里就黑得地洞里似的。

"是什么意思?4.指名读。

读出没天窗时的压抑和有了天窗后的开朗。

三、学习第4-5自然段1.指名读。

归纳主要内容。

2.这两个自然段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为什么这样说?3.交流。

(这两个自然段是围绕"这时候,小小的天窗是你唯一的慰藉。

"这句话来写的。

因为透过天窗,此时会"看到…""想象到……""小小的天窗会使你的想象锐利起来!")4.引导理解句子:(1)小小的天窗是你唯一的慰藉。

(关在地洞似的屋子里的孩子们,只有通过天窗,才能体会、想象雨天带来的快乐和感受)(2)小小的天窗会使你的想象锐利起来!(从"小小的天窗"里看到的景物有限,但孩子们的思维活跃,想象力丰富,会想到更多。

天窗可以激发孩子的想象力)一、学习第6、7自然段1.教师:雨天,天窗是你唯一的慰藉;晚上,小小的天窗又是你唯一的慰藉。

2.自由读第6,7自然段,归纳主要内容。

3.思考:为什么"在晚上,小小的天窗又是你唯一的慰藉呢"74.:晚上,透过天窗看到的"一粒星""一朵云",能想象到夜的美丽神奇。

《天窗》教案教学设计

《天窗》教案教学设计

《天窗》教案教学设计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目标学生能够理解课文《天窗》的基本内容,掌握相关词汇和句子结构。

1.2 技能目标学生能够运用所学词汇和句子进行简单的交流和表达,提高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

1.3 情感目标通过学习课文《天窗》,培养学生对自然景色和文化的热爱,激发学生对阅读和写作的兴趣。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课文内容本节课文《天窗》主要描述了一个小镇上的天窗,以及作者通过天窗观察到的自然景色和文化氛围。

2.2 词汇和句子本节课文将涉及到一些关键词汇,如:天窗、小镇、自然、文化、观察等。

学生还将学习到一些常用句型,如:Look at the sky through the window. I can see 第三章:教学方法3.1 讲授法教师通过讲解课文内容和相关词汇,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

3.2 互动式教学法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互动,鼓励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活动,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合作能力。

第四章:教学步骤4.1 导入教师通过展示图片或相关问题,引导学生关注本节课文的主题。

4.2 阅读理解教师引导学生阅读课文,让学生回答相关问题,检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4.3 词汇和句子学习教师讲解课文中的关键词汇和句子结构,让学生进行模仿和练习。

4.4 小组讨论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感受,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合作能力。

第五章:作业与评价5.1 作业教师布置相关的阅读和写作作业,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

5.2 评价教师通过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和考试成绩等方面,综合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

第六章:教学延伸活动6.1 观看相关视频教师可以播放与课文内容相关的视频,帮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课文中所描述的自然景色和文化氛围。

6.2 参观实地如果可能的话,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观当地的自然景观或文化遗迹,让学生亲身体验和感受,提高他们对本地文化的了解和热爱。

第七章:教学反思7.1 教师自我评估教师在每节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评估教学目标的实现情况,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的适用性,以及学生的学习效果。

《天窗》教案五篇

《天窗》教案五篇

《天窗》教案五篇《天窗》教案篇1【教材分析】《天窗》是语文s版教材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一篇课文。

本单元的主题为“名著之旅”。

课文选自茅盾的一篇抒情散文,描写的是乡下的孩子在夏日里下雨或夜晚时,被关在屋里,透过天窗展开想象的情景。

表达了孩子们对大自然奥秘的好奇与向往,表现了其丰富的想象力与创造力。

五年级的孩子已经具有了一定的学习能力,具备了阅读感悟的基础。

但学生对文本的整体感悟不深,对于较深层次的内容很难把握。

因此,教师着重引导学生品读课文,在品读中理解课文、学习阅读的方法;在品读中感悟情趣、放飞自己的想象;在品读中培养语感、欣赏名家的语言;在品读中积累语言、体验阅读名著的乐趣。

教学中要注意通过引导质疑、创设情境等来深化学生的感悟,体会作者对天窗的特殊感情。

要让学生有充分朗读、默读和思考时间,优化、活用教材,加强听说读写的联系,在愉快的学习旅程中爱上阅读,并乐于表达自己的独特感悟。

【教学目标】1蓖ü朗读、品味、想象,读懂课文内容,体会小小的天窗是“孩子们唯一的慰藉”,感悟“这小小一方的空白是神奇的”。

2毖习本课的生字新词,感悟学习方法,积累好词佳句,完成课后作业。

【教学重点难点】理解课文内容,感悟“慰藉”,唤起共鸣,突破难懂语句的难点,体会想象的神奇。

【教学准备】学生学习准备:预习课文,运用已掌握的识字方法,自学生字新词,理解不懂的词语,搜集有关作者茅盾的资料。

教师教学准备:①制作多媒体课件。

②在课前交流中,了解学情,沟通师生情感。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揭示课题,导入新课1笔ι交流对窗的了解,说说见过什么窗,它们有什么作用?2苯樯芴齑暗亩捞匾约八的奥妙与神奇,激发学生的阅读期待。

师:《天窗》是茅盾先生以自己的童年生活为题材撰写的抒情散文。

这里有对天窗的介绍与赞美,有乡下孩子的生活与快乐,有想象的放飞与神奇。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弊远量挝摹⒔饩錾字新词。

2狈蠢∽匝Ы峁。

(1)检查生字新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文S版五年级上册第26课《天窗》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一、教材分析《天窗》是我国现代著名作家矛盾写的一篇抒情散文,描写的是乡下的房子只有前面一排木板窗,夏日里下雨、夜晚孩子们被逼着去睡觉时,所有的木板窗都关闭起来,屋子里黑洞洞的,这时候,屋顶上小小的天窗便成了孩子们唯一的慰藉,透过小小的天窗看到的点点面面,听到的点点声音,都能使孩子们的想象丰富起来,这小小的天窗便成了心灵飞翔的窗户。

表达了孩子们对外面的世界的向往与追求,表现了其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课文共有九个自然段,可分为三个部分。

这篇课文感情真挚、文笔生动、流畅,写作时间已久远。

课文看似简单,实则含蓄,所包含的思想富有哲理,意义深刻,对于现代儿童来说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

因而,教学中要在引导学生学习理解文本,体会作者对天窗的特殊情感上下功夫。

文章文笔优美,想象丰富奇妙,教学时要借助朗读训练、语言训练激发学生想象的兴趣,学习文中想象的方法展开自己丰富的想象,只有深深地融入课文,才能使孩子们得到心灵的陶冶。

二、教学目标1、学习本课“慰、蝙、蝠、霸、宙”等5个生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2、通过有感情地朗读、句子比较,体会“慰藉”“扫荡”“神奇”等词语的意思。

3、感悟4—9自然段,体会天窗的神奇以及给孩子们带来的唯一慰藉;领会“无”中看出“有”,“虚”中看出“实”的真谛,理解作者对天窗的特殊感情,让学生感受到通过“天窗”看世界的情趣。

4、学习课文中比喻、排比的修辞手法,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和联想。

三、教学重点、难点重点:精读4—7自然段,弄明白为什么“小小的天窗是孩子们唯一的慰藉”。

难点:体会句子“因为活泼会想的孩子们,会知道怎样从‘无’中看出‘有’,从‘虚’中看出‘实‘,比任何他看到的更真切,更阔达,更复杂,更确实”的深刻含义。

四、学情分析通过预习,学生可以知道本课主要写了透过小小的天窗看到的点点画面,听到的点点声音,使孩子们的想象丰富起来,课文重点写了“夏天阵雨来时”和“晚上躺在床上”两个场景。

至于作者文字表达的准确生动,文章结尾两段话的含义,还需要教学时做深做细。

五、教学时间:2课时六、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课时目标1、通过读文,了解什么是“天窗”。

2、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理清文章脉络,学习生字、词语。

二、课时重点将课文读通读顺,对文章内容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三、课时难点理清文章脉络。

四、教学过程(一)激发兴趣,揭示课题1、每栋房子都离不开——窗,可是在近百年前的中国南方农村,窗是怎样的呢?出示课文1—3自然段。

(1)读读这三段话,用自己的话说说什么是天窗?人们在屋顶上开天窗的目的是什么?(2)这样一扇简陋的,只能透进些许光亮的天窗却是著名作家茅盾(板书:茅盾)儿时最美好的回忆,于是,他写下了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散文——天窗。

(3)板书课题:天窗(4)齐读课题2、简介茅盾3、天窗为何让茅盾魂牵梦萦?它的魅力在哪里?让我们带着问题走进课文。

(二)初读课文,检查预习1、自由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2、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读懂每个自然段的意思。

3、出示生字、新词,指名认读。

(三)再读课文,理清条理1、快速浏览课文,思考:文章写了哪几个内容?2、完成填空:《天窗》首先交代了(天窗的由来或为什么有了天窗),接着写了当(夏天阵雨来了)时或(晚上被逼上床“休息”)时,这小小的天窗是孩子们在地洞似的屋里的(唯一的慰藉),想到应该(感谢发明天窗的大人们)。

3、依据这样的条理给文章分为三段。

(四)复习巩固,布置作业1、抄写生字,熟读课文。

2、摘抄文中描写屋子、闪电、云彩、星、蝙蝠、夜莺、猫头鹰的短语。

第二课时一、课时目标1、感悟4—9自然段,体会天窗的神奇以及给孩子们带来的唯一慰藉;领会“无”中看出“有”,“虚”中看出“实”的真谛,理解作者对天窗的特殊感情,让学生感受到通过“天窗”看世界的情趣。

2、学习课文中比喻、排比的修辞手法,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和联想。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二、课时重点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天窗给乡下的孩子带来的无穷快乐和无限遐想;在品读课文中进行语言文字训练。

三、课时难点体会句子“因为活泼会想的孩子们,会知道怎样从‘无’中看出‘有’,从‘虚’中看出‘实’,比任何他看到的更真切,更阔达,更复杂,更确实”的深刻含义。

四、教学活动(一)复习引入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天窗是怎么来的。

请你用自己的话说说人们为什么发明了天窗?2、导入:(1)出示最后一个自然段:发明这“天窗”的大人们,是应该被感谢的。

因为活泼会想的孩子们,会知道怎样从“无”中看出“有”,从“虚”中看出“实”,比任何他看到的更真切,更阔达,更复杂,更确实!师:课文的最后,茅盾先生说,发明这“天窗”的大人们,是应该被感谢的,因为——(生接读)(2)你怎么理解“无”“有”“虚”“实”?(3)简要说说自己对这句话的理解。

(4)引入中心问题:小小的天窗是怎样让孩子们从“无”中看出“有”,从“虚”中看出“实”的?发明这“天窗”的大人们,为什么是应该被感谢的?让我们走进课文4—7自然段。

(二)细读课文夏天阵雨时1、指名读第4自然段,设身处地想一想:孩子们此时的心情是怎样的?用“三角符号”标出最能表现孩子们心情的词语。

2、屋子,被关上了,天窗,却无法关上;身体,被锁住了,想象却无法锁上!透过这扇天窗,文中的孩子看到了什么?又想到了什么?请用横线和波浪线分别在文中画出相关语句。

3、课件出示第5段。

我们合作,把孩子们看到的和想到的连起来读一读,注意老师的引读。

透过那小小的天窗,你会看到(),你会看到()。

你会不由自主地想象到(),你想象()。

4、语言训练:这风雨雷电怎样猛厉地扫荡了这世界,作者没有具体描写,想象一下,这会是怎样的一个画面?5、夏天阵雨来了时,这一方小小的天窗抚慰了孩子们沮丧孤寂的心灵。

因而,作者说——(生接读)发明这“天窗”的大人们,是应该被感谢的。

因为活泼会想的孩子们,会知道怎样从“无”中看出“有”,从“虚”中看出“实”,比任何他看到的更真切,更阔达,更复杂,更确实!晚上,被逼上床“休息”时1、出示学习向导:(1)读课文第6自然段,想一想:当孩子们被大人们逼上床“休息”的时候,心情又是怎样的?你是从哪些词语中体会出来的?(2)默读第7自然段,用横线勾画出孩子们透过天窗看到的是事物,用波浪线勾画出孩子们由看到的事物想象到的景象。

2、学生读书,思考,勾画。

3、品读交流(1)天黑了,孩子们还留恋着月光下的草地游戏或河滩上的追逐戏闹,却被大人们逼着上床“休息”,这时候,心情是怎样的?(抓“忘不了”“偷偷”体会孩子们的无奈和不甘)(2)然而,躺在床上,孩子们的思绪却扯得很远很远。

请根据你对第7自然段的理解,完成下面的语言训练:孩子们透过天窗,看到的是(一颗星),想象到的是(无数闪闪烁烁可爱的星);看到的是(),想象到的是();看到的是(),想象到的是();看到的是(),想象到的是()。

(3)小结:孩子们的想象是丰富的,他们将零星的、分散的星、云,稍纵即逝的一条黑影,通过奇妙的想象组成一体,构成一个美丽、神奇的夜的世界。

4、师生合作朗读6、7自然段。

5、语言训练:如果是你,也一定和作者一样有着丰富的想象!让我们走进那一间黑得像地洞似的屋子,仰望天窗那一方小小的阵雨的天空;当我们扫兴地躺在床上,面对那一方小小的夜空……我们的思绪又会是怎样的呢?让我们展开想象的翅膀,描绘出一幅幅奇妙的画面吧!(1)我会从那小玻璃上面的一朵云,想象到无数奇幻的云彩,有的像(),有的像(),有的像()。

(2)我会从那小玻璃上面掠过一条黑影,想象到这也许是(),也许是(),也许是()。

(3)我会从那小玻璃上面的一颗星,想象到无数闪闪烁烁可爱的星,它们也许是(),也许是(),也许是()。

6、晚上,躺在床上,孩子们的思想却没有“休息”。

这一方小小的天窗让孩子们想象出了一个美丽而又广阔的世界。

因而,作者说——(生接读)发明这“天窗”的大人们,是应该被感谢的。

因为活泼会想的孩子们,会知道怎样从“无”中看出“有”,从“虚”中看出“实”,比任何他看到的更真切,更阔达,更复杂,更确实!(三)总结升华1、是的,这小小一方的空白是神奇的!它会使你看见了——(生接读)“若不是有了它你就想不起来的宇宙的秘密”它会使你想到了——(生接读)“若不是有了它你就永远不会联想到的种种事件!”2、所以,发明这“天窗”的大人们,是应该被感谢的。

因为——(生接读)活泼会想的孩子们,会知道怎样从“无”中看出“有”,从“虚”中看出“实”,比任何他看到的更真切,更阔达,更复杂,更确实!3、比较句子:A、发明这“天窗”的大人们,是应该被感谢的。

B、发明这天窗的大人们,是应该被感谢的。

(1)这两个句子有什么不同?(2)“天窗”加不加引号,表达的意思同不同?(3)文中加了引号的“天窗”有什么深刻的含义?(四)拓展练笔天窗虽小,却能开人心窍!茅盾先生为我们打开一扇人生的智慧之窗,又带给你怎样的想象空间呢?老师这里也留下一方空白,请你大胆地想象,完成小小练笔。

1、雨天或是雪天,透过玻璃窗看着外面的世界,你看到了什么,又想到了什么?2、乘汽车、火车或是飞机时,看着窗外的世界,你想到了什么?温馨提示:选择一个情境,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学习第7自然段的写法写一段话,文段中请用上“也许……也许……也许……”的句式。

(五)布置作业1、完成练笔。

2、背诵4—9自然段。

板书设计:26、天窗小小的空白神奇的世界夏天阵雨“无”“有”被逼上床唯一的慰藉“虚”“实”教学反思:别样的风景——《天窗》教后小记今早的《天窗》,果然和预想的一样,最后时间会有点紧。

快下课了,还应该有一个内容,就是通过比较让学生知道“天窗”加了引号的深刻含义。

怎么办?在备课的时候也想过,一定要学生弄明白那个“天窗”的深意实在难,并且说真的,说“天窗”是苦闷时的一线天云云,有些牵强,这么大的孩子也未必真正懂得。

迫于时间的压力,我毫不犹豫地删掉了这个内容,并且事后我也不想补,我只想让学生透过文字去感受生活的美好,去学习作者那种越嚼越有味道的文字表达。

反思今天的四十分钟,这三五分钟是完全可以节约出来的,只要在学生说孩子们的心情的时候少说两个人,或是在新课开始时对“无”“有”“虚”“实”的理解时再拽一拽,后面的环节就不会那么紧张了。

可是,我真的不后悔,哪怕我的课在别人眼里一无是处,我仍然觉得在那时那境,我需要停一停,我需要孩子们真正的走进文本里去,需要给他们留下一道一道震撼心灵的印记,而不是把教学变成表演或者是在执行我的教学设计。

写了设计之后,一直觉得第7自然段的语言很有特点,那样划过去辜负了茅盾这样的大家。

思考了很久,苦于时间的压力,迟迟做不出在这做一做文章的决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