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模块’建构式课堂”指要》

合集下载

建构主义6个教学模式

建构主义6个教学模式

建构主义6个教学模式
1. 合作式学习模式: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共同探讨问题、解决问题,促进彼此之间的交流和合作,达到共同学习的目的。

2. 问题导向学习模式:教师引导学生提出问题,通过问题解决的过程来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和知识积累。

3. 项目式学习模式:学生以项目为单位进行学习,通过实际项目的设计和完成来提升学习效果和能力。

4. 任务驱动学习模式:教师设定任务,学生通过完成任务来学习知识和技能,从而提高学习的主动性和实践能力。

5. 情境教学模式:教学内容与学生实际生活和社会环境相结合,通过情境化的教学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动力。

6. 社区学习模式:学校与社区合作,将社区资源和经验引入课堂教学,促进学生的实践和社会参与能力的提升。

潘胜 视导汇报材料

潘胜 视导汇报材料

“没有最好,但求更好”——灌云县下坊中心小学教学工作汇报(2010——2011学年度第一学期)“没有最好,但求更好”——题记“没有最好,但求更好”,这就是我们下坊人提出的工作口号。

“没有最好,但求更好。

”我们是这样说的,我们更是这样做的。

由于总总原因,导致下坊中心小学曾经一度低迷过,但是我们在分析了各方面原因之后,决定要洼地崛起,要重振下坊中心小学的辉煌,思想统一了,目标明确了,我们的视野开阔了,我们下坊人信心百倍的行走在教师专业发展年的大道上。

我们以市“教师专业发展年”活动为契机,以科学的教育理论为指导,认真贯彻市、县教研室的工作思路,以规范办学行为为抓手,以构建“六模块”建构式课堂为重点,以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工作目标,创造性的开展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积极构建“六模块”建构式课堂、促进教师专业成长1.加强“六模块”建构式课堂学习(1)领导重视、成立组织为了更好的开展好构建“六模块”建构式课堂学习实践活动,我校专门成立了构建“六模块”建构式课堂领导小组,有臧诗军校长亲自任组长,副校长杨学武、潘胜、霍中君任副组长,统筹规划开展相关活动,把构建“六模块”建构式课堂活动不断推向新高。

(2)开展学习实践“六模块”建构式课堂系列活动①熟知利用:本学期以来,我校在校构建“六模块”建构式课堂领导小组的正确领导下,以市“教师专业发展年”活动为契机,认真组织教师学习贯彻连云港市教研室颁发的《“‘六模块’建构式课堂”指要》,积极构建契合学科实际的,推进课堂教学改革,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要求人人熟读《“‘六模块’建构式课堂”指要》,做到烂记于心,熟练运用与自己的课堂教学。

②重视培训:在杨学武、潘胜校长的正确领导下,我校组织全乡教师参加“‘六模块’建构式课堂”专题培训,通过培训学习,全乡老师从理论的高度对“‘六模块’建构式课堂”有了一个比较明晰的认识,从思想上认识到三案六环节的模式的先进性,会后,全乡教师纷纷表示,今后在教学中,一定要认真总结学习成果,积极进行模式应用和模式研究,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数学写作——“‘六模块’建构式”课堂中思维的书面对话

数学写作——“‘六模块’建构式”课堂中思维的书面对话
织他 们 的思想 ,并提炼学过 的知识和方 法 ;写作过程 中 ,学生则得到 了表达思
想 的实践经验 。
七下 《 单项式的乘法》),某一小组交
流展示的 内容是 [ _ ) 【 y ) 。 3( y 】2( 】 _
1 _
教字探蹊
JA U T N l I0X E A X
说明 了两点 :其 一是学生受到很 多教辅 资料影响 ,对相 反量 中的哪一个 为正形
成了定势思维 ;其二 是学生对 “ 反意 相 义的量 ”与 “ 负”之间 的关 系还 没有 正
可 以发挥 重要的作 用,是 充分展示 学生思维过程 ,促进 学生 自主 、合作 、探 究学 习
的 有 力 工具 。
个小组将完全平方公式推导至 四项式平
方 ,并充分考虑了各项 的正负对结果 的 影响 ;而另一个小组则关注 了二项式 的 二次 以上 的乘方 ,并 由此几乎推 导出了
二项式定理。
这说明实际上学生对 这种底数互为相反 数 的单项式 的乘 法理解得不够深入 ,这 种问题解决 的根本 只需要 将它们的底数 化为一致 。这个 问题 如果进一步拓展为 更多包含互 为相 反数的底数 的项相乘 , 那么学生将会 怎么处理呢?很可能多次 出现将 ( — )的幂转化为 ( ) y y 的幂 , 而后又化 回头的情形 ,很有可能在转化 过程 中出现 了符 号上的错误 。如果在拓 展 时,我们就让 学生写 出对 问题 的整个
是如果学生对 知识理解 的深度 不够或者 对知识 点之间 的联 系把握不准 ,从 写作
学写作 ,进行 书面的交流有利 于培养学 生的数学思维 ,对 互动探究模块 和交流 展示 模块 的作用也 有很大程度上 的加 强 作用 。 在一节市级观摩课 上 ( 苏科版数学

浅探“‘六模块’建构式课堂”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浅探“‘六模块’建构式课堂”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浅探“‘六模块’建构式课堂”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摘要:在当前“‘六模块’建构式课堂”教学改革的背景下,对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探究一方面需要在理论层面进行梳理和积累,另一方面则要关注解决在探究过程中出现的操作性问题,从而更好地为教学服务。

关键词:“六模块”建构式课堂;生物教学;有效性教育部课程改革专家组核心成员余文森教授认为: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获得发展。

“有效”是教学的本质特性,也是当前课程改革的核心思想,更是教育内涵发展的必然要求。

教学的有效性是教学的生命,有效的课堂教学应是教师永恒的追求。

“‘六模块’建构式课堂”是本学期初市教研室在“三案·六环节”教学模式的基础上提出的,是对“三案·六环节”教学模式的拓展和延伸。

六模块是指:自学质疑模块、交流展示模块、互动探究模块、精讲点拨模块、矫正反馈模块、迁移运用模块。

这几个模块互为基础,相互作用,只有善于发现其内在的联系,才能不断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一、转变观念,深入学习,走出误区“三案·六环节”模式的提出,从开始很多教师的不理解到后来得到绝大多数教师的认可,并应用到课堂教学,大家发现该模式颠覆了传统的教学结构,让大多数教师走出了“满堂灌”的误区,走向了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能力的道路。

但是受该模式的影响,部分教师死搬教条,不管什么样的课堂,都按“六环节”的顺序来,从而导致在教学中被模式困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大打折扣,甚至无效,学生对该学科的兴趣也大大降低。

而“六模块”建构式课堂明确指出: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要依据不同学科、不同教学内容、不同班级的学情等实际需要,灵活选择、整合与建构。

实现课堂由统一模式到多种变式,从单一到多元的转变,切实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

这句话从根本上道出了生物教学有效性的真理。

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根据学生学习和发展的实际需要,灵活选择由学生到学习结果的一条或几条途径进行课堂建构,如在学生先学的基础上课堂上只有交流展示与精讲点拨,或只有交流展示、互动探究与迁移应用模块。

高中课程六大模块教案模板

高中课程六大模块教案模板

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本模块的核心知识和基本技能。

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学科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本模块的核心知识和基本技能。

2.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 通过提问、图片、视频等方式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 引导学生回顾上一节课的内容,为新课学习做好铺垫。

2. 课堂讲解- 教师讲解本模块的核心知识和基本技能,注重讲解与学生的互动。

- 通过举例、分析、讨论等方式,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

3. 实践操作- 安排学生进行实践操作,巩固所学知识。

-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在操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4. 课堂小结- 教师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和难点。

- 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知识,巩固记忆。

5. 课后作业- 布置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 作业形式包括:练习题、实验报告、小论文等。

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的参与度、互动情况,评价学生的学习态度。

2. 实践操作:评价学生的动手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

3. 课后作业:评价学生的完成情况,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五、教学资源1. 教材:本模块的教材,包括课文、习题、实验指导等。

2. 课件:多媒体课件,用于课堂讲解、演示等。

3. 网络资源:相关学科网站、论坛、博客等,用于拓展知识面。

六、教学反思1. 教学效果: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反思,总结优点和不足。

2. 学生反馈:了解学生对本节课的评价,为今后的教学提供参考。

3. 教学改进: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提高教学水平。

以下为教案模板的具体示例:高中课程六大模块教案模板示例——物理模块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牛顿运动定律、功和能、动量和动量守恒等基本物理概念。

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推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个要素”教学模式

“六个要素”教学模式

“六个要素”教学模式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课堂是抓好质量的主阵地。

为了落实“弘扬传统,与时俱进,实现学校持续发展;彰显特色,丰厚底蕴,提升百年优质品牌”的办学目标,让教学方法符合新课程的要求,符合教学的内在要求,全力打造高效课堂,我们提出了“六要素”课堂教学模式,即课前自主预习,课中质疑导学,小组合作探究,注重双基训练,重视拓展延伸,实现当堂检测。

一、课前自主预习——发现问题所谓预习,指学生课前自学,一般是指在老师讲课以前,自己先独立地学习新课内容,做到初步理解,以便做好上课的准备。

古人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意即如此。

因此,新课标强调让学生拥有学习的过程与方法,强调学生在个体研读课本,有了自己的体会和感受之后进行再进行对话和交流。

学生通过预习,对新课的学习才有目标。

有目标的学习,才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学生预习后,教师在课堂上就不需要花很多时间去讲解与分析,只需检测预习的情况,针对学生存在的疑难之处作重点精解,而不必面面俱到地传授内容,节省了“讲”的时间,增加了“练”的时间,取得精讲多练的效果。

学生在课堂上也成为学习的主人,而不是通过教师的讲解来被动地接受知识。

二、课中质疑导学——分析问题古人云:“学源于思,而思源于疑。

”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

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就是他们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

现代教育心理学研究也表明:激励质疑不仅能使学生迅速地由抑制到兴奋,而且还会使学生把学习视为一种“自我需要”。

“疑”是开启知识大门的钥匙,有疑点,有问题,才能有思考,有创造。

学生一旦对所发现的问题倾注了兴趣,就会产生精神活动,进而激励他们有所创新。

当一个学生具备了良好问题意识,便会通过自己的双眼去发现,运用自己的大脑去分析,去创造。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

”因此,课堂合作学习中应把质疑作为教学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引导学生带着疑问去学习,去合作讨论,从而激发学生在小组学习中共同探索,合作解决问题的求知欲望。

高效课堂实施方案优秀7篇

高效课堂实施方案优秀7篇

高效课堂实施方案优秀7篇高效课堂实施方案篇一一、指导思想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以快速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为核心,更新校长治教理念,有效提升学校文化品位和自主发展能力,强化师德建设,促进专业化成长,引领教师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进一步推进素质教育,努力促进教育内涵的发展。

二、目标任务1、遵循“六模块”理念下的“先学后教,已学定教,已学促教,能学不教”教学原则。

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扩大课堂容量,全力保证所有学生掌握课标规定的课堂教学内容,将德育、美育贯穿课堂全过程。

2、计划三年时间,所有学科老师的绝大部分课堂打磨成优课。

3.20XX—20XX学年度,30%的老师课达到优课。

村小达15%。

以后每年增加10个百分点。

4、三年后学生的优秀率要在先有基础上翻一番,合格率达90%。

低分率减半。

5.20XX年—20XX年度要消灭不合格课。

三、具体措施1、实行三次集体备课,优化课堂教学环节,以过程的优化求取“高效课堂”。

(1)优化集体备课。

加强集体备课的管理,把三次备课落到实处。

集体备课,重在首备。

教师个人首备,要自己认真研读教材,有选择的参考相关资料,独立设计教案,杜绝照抄别人教案的现象发生。

备课要由重备“教”转变到重备“学”,备学生、备学情、备学法。

教研组备课,要备教学预习案以及预习效果检查方法,备好每堂课检测作业。

教师课后要针对课堂教学进行反思,写出有价值的教学后记,要把课堂检测效果反馈给教研组,以便分析原因与调整检测内容。

强化对集体备课过程的监控,力争做到目标有效、环节有效、活动有效、指导有效、训练有效,坚决避免集体备课流于形式。

(2)优化课堂教学。

教师上课,要有强烈的目标意识、质量意识、效益意识。

教师进课堂要精神饱满,将微笑带进课堂。

教学做到“三要”:目标要明确,容量要充足,重点要突出;“三互”:师生互动,三维(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互举,(课堂)内外互延;确保学生实现“三有”:课课有得、课课有思、课课有悟。

创新教学方法提升学生句子续写能力

创新教学方法提升学生句子续写能力

小学语文课堂的深度剖析使我们不得不面对我们教育工作者的内心世界,我们在给予孩子们什么样的知识,在给予孩子们什么样的人生态度,在给予孩子们什么样的生命意义?每一次课堂上,我们都热情地解读文本,熟练地加以剖析,在建构了成人世界的知识体系后去建构一个不属于孩子们自由发展的知识结构。

我们真的做得对吗?孩子们的世界是属于生命的,是属于一个完全属于他们的成长世界。

我们到底在讲述什么,我们用我们的眼光去解读整个世界,而孩子们是不是也在追问,追问一个完全不值得去思索的问题?因此,我们语文教师要创新教学方法,采用六模块建构式课堂提升学生句子续写能力。

六模块建构式课堂是指教师依据《课程标准》和学生实际,确定适宜的教学目标,围绕教学目标系统把握教材和适当整合其他教学资源,灵活选择运用自学质疑、交流展示、互动探究、精讲点拨、矫正反馈、迁移运用六模块,建构促进自主学习,实现对话交流、动态生成、合作共享,实现学生知识、能力与情感协同发展的课堂。

一、自学质疑应当成为学生生命思维的开端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

”小学生对于知识的求证与求解是基于他们已有的知识结构中的,独立学习,既包括了独立阅读又涵盖了独立思考和提出疑问,对于小学生整个小学阶段的思维训练已然提前进入了锻铸的阶段。

自学,有多种含义,可以是指人的自我吸收接纳事物和知识的能力,也指一种状态,即自我在没有接受专人指导和教育的情况下掌握某种技能。

质疑是提出疑问,请人解答。

自学质疑就是指学生通过自我阅读、自我思考、自我学习,生出疑问,提出问题。

它旨在培养学生养成独立学习、独立阅读、独立思考、独立提问的学习习惯。

自学质疑无疑成为了学生发展生命思维的开端。

二、交流展示应当成为学生生命才华的舞台《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学生应“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

课堂上的学习就是学生交流与展示的舞台。

石桥二小下学期校本教研总结

石桥二小下学期校本教研总结

石桥镇第二中心小学2010-2011学年度第二学期校本教研工作总结一、校本教研的指导思想落实到位这个学期以来,我校在校本教研上坚持以教师专业素质提升年为契机,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连云港市中小学教学常规管理要求》和县教研室工作计划为指导,以提高教师实施新课程的能力和水平为重点,以提升教师的整体素质为目的,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目标,利用“专业引领、同伴交流、自我反思”的方式,采取边实验、边研究、边提高的途径,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促进教学、研究、师训一体化,把学校建立成学习型组织,提高学校实施和开发新课程的能力,推动新课程实施方案的全面落实。

二、校本教研的基本目标具体达标在开学初,我们就根据学校教师的具体情况,根据市教育局关于《六模块建构式课堂教学的要求》,制订符合学校实际的校本教研目标,切实提高教师的专业理论与专业能力,具体做法与要求如下:1、在学习中提升理论在校本教研活动中,坚持以理论为支撑,让教师以先进的教育理论为指导,对教师的教学进行诊断和评价、研究与分析,使广大教师端正教育思想,转变教育观念,改进教学方法和学生的学习方式,改革人才培养模式,为学生的终生发展奠定基础。

在这个学期中,配合市教研室关于六模块建构式课堂教学的要求,在学期初就组织教师认真学习,并根据实际情况撰写学习体会,使广大教师学习中理论上有所提升,在反思时理论得到内化,在教学时理论加以应用,切实提高了学习的时效性。

2、在应用中提高能力对于六模块建构式课堂教学,尽管在前面有“三案六环节”的实践,但面对新的文件要求,教师的心中还是没有底,根据这一情况,我们学校组织了一系列活动促进教师对于六模块建构式课堂教学的文件精神内化。

(1)骨干教师示范课——让新理念落实在课堂教学中骨干教师对新的教学要求有着很强的领悟能力,在工作中能够很好的落实,在这个学期,我们加强骨干教师的带动力量,给骨干教师加压,让骨干教师带动教科研,在定期的示范课中,有许多的年轻教师脱颖而出,成为学校教科研的中流砥柱。

有效探究 激活课堂

有效探究 激活课堂

有效探究激活课堂[摘要]互动探究模块是“‘六模块’建构式课堂”的关键模块。

在高中政治课堂教学中,恰当选择互动探究的问题,灵活采用多样的互动探究的形式,正确处理好几对“关系”,有利于激活课堂,培养学生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素质,活跃学生的思维,提高探究的有效性。

[关键词]探究政治课互动探究模块操作一、互动探究的理论依据《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明确指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

”新课程改革强调课堂教学不再是单一的接受式学习,而更多的是互动式学习,强调知识与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者的统一。

建构主义认为,学生学习不单是知识由外到内的转移和传递,而是学习者主动地建构自己的知识经验的过程,是在师生互动过程中自主探究,在探究过程中生成知识、能力、情感、觉悟的过程。

二、互动探究中师生角色的定位新课程改革的核心是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

以前的课堂教学,教师是主角,学生是配角,教师是表演者,学生是参与者,不利于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为突破传统落实新的课堂教学模式,我在政治课堂教学上从形式到内容都做了大胆改变。

首先,在思想上更新观念,在课堂教学中进行角色转换,让学生来唱主角,教师甘当配角。

教师不再大篇幅的讲授,把课堂上的大部分时间还给学生,让他们大胆探究,在探究中学会思考、探索、合作。

三、互动探究的内容和形式1.恰当选择互动探究的问题互动探究模块要选择具有探究价值的质疑问题,组织学生进行互动探究。

所谓有探究价值的问题就是有一定思维含量的问题,通过探究有利于巩固基础知识,有利于培养学生能力,有利于训练学生的思维。

探究的问题可以是课堂生成的问题,可以是有助于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达成的预设的问题,也可以是教师根据教学重难点预设的问题。

例如,笔者在复习个人收入的分配时,设计了两个探究题:一个是有助于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达成的预设的问题:(1)我国的分配制度与我国现阶段的生产力、基本经济制度有什么关系?(从理论上分析我国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的客观必然性),通过探究有利于学生进一步理解我国现阶段实行这一分配制度的客观必然性,突破教学重难点。

六模块总结

六模块总结

墩尚镇刁疃小学2010-2011学年度第一学期实施“‘六模块’建构式课堂”教学工作总结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教学工作是学校的中心工作,为进一步务实推进“‘六模块’建构式课堂”教学,我们立足校情,在客观分析学校课堂教学中的优势与不足的基础上,进一步以课堂为基点,通过“理念导引、模块探讨、规范定位”的做法,让探索“‘六模块’建构式课堂”教学实施的过程成为广大师生成长的推力,让课堂真正成为师生进发生命个性光彩的舞台,让师生在和谐、开放的育人氛围中结伴同行,共同实现梦想。

一、不断加强理论学习,用先进教育理念武装教师。

为务实推进“‘六模块’建构式课堂”,深入理解市教研室颁发的《“‘六模块’建构式课堂”指要》精神,完成从“三案六环节”教学模式到“六模块”建构式课堂的实践提升,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9月6日下午,我校以学科教研组为单位,开展了“‘六模块’建构式课堂”通识培训。

学校为每位教师印发了一份《“‘六模块’建构式课堂”指要》,要求教师利用课余时间认真自学,初步认识“六模块”建构式课堂。

培训会上,先是各学科教研组长对“六模块”的基本理念、操作要求以及整体把握作了深入细致的解读,接着老师们根据自己的理解,结合教学实践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我们在先后对学校中层领导、教研组长及全体教师进行分层培训的基础上,于9月25日组织开展了务实推进“‘六模块’建构式课堂”教学研讨会,组织参加了县教研室组织的教导主任、备课组长、教研组长务实推进“‘六模块’建构式课堂”教学研讨会,通过对上学期推进情况的总结与反思,总结成功的经验,查找存在的问题,探求改进的方法,为进一步务实推进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10月12日组织了教师学习“‘六模块’建构式课堂”知识检测。

借助知识检测活动的开展,使广大教师正确领会“三案·六环节”的教学思想,逐步形成我校“以生为本、关注体验,先学后教、以学定教,活泼紧张、当堂达标,师生互动、共同发展”的教学理念。

从课堂走向远方——江苏省连云港市区域推进高效课堂的探索

从课堂走向远方——江苏省连云港市区域推进高效课堂的探索

2 0 1 4 年 第 1 期 因
物致 知” 出发 , 走 向“ 修 身 治 国平 天 下 ” , 最 终达成 “ 化 民”
力 发 展 ,其 灵 魂 为 自我 反 思 、交 流 碰
从课堂 走向 远方
一 韩 金

高 效 课 堂 成 果 。2 0 1 2年 , 在 全 市 教 学
撞 ,其 最高境 界为师 生忘我 、融江苏省连云港市区域推进高效课堂建设的探索 为一 工 作 会 议 上 ,启 动 课 程 基 地 建 设 . 全 体 。从课 堂走 向远方 . 既是连云港市 区
航线 , 设计推广 范式 。

是。 构 建方案 , 初 步 实 施 高 效 课
堂 。2 0 1 0年 , 在全市教 学工作会 议上 , 解 读 高 效 课 堂 教 学 结 构 和精 神 .要 求
既有实体 的意义 , 更有 心灵 的意义。其
二, “ 远方 ” 具有 时间维度 . 意 指 未 来 的
衡水 , 南 下泰兴 、 丹阳, 与课 堂 教学 改革 先进 学校 亲 密 接触, 取经悟 道 。 进而组织 全市基础教 育专家 、 名师 , 研 究 兄弟市 区学校 的先 进经验 , 领悟 名校之 神 . 筹 划远航
在我国古代 . 教育被赋予“ 化 民成俗 ” “ 兴 国立业 ” 的 神圣使命 。 如《 大学》 提 出的“ 格物致知” 、 “ 修身治 国平天 下” 等。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 就是要 回归教育原点 , 从“ 格
域 推 进 高 效 课 堂 建 设 的 主 旨 .引 领 着 全 市 基 础 教 育 人 拼 搏 奉 献 :更 是 连 云 港 市 基 础 教 育 课 程 改 革 的成 果 ,凝 聚 着 全 市 基 础 教 育 人 的汗 水 和智 慧 。

如何构建“‘六模块’建构式教学”

如何构建“‘六模块’建构式教学”

浅谈如何构建“‘六模块’建构式教学”摘要:“‘六模块’建构式教学”教学的实质是激发和利用学生的本能,先学后教,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素质,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建立以学生为本的高效教学模式。

其关键是编制出高效导学案,紧紧抓住课堂教学这块主阵地,鼓励学生大胆展示,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其核心是用好学习案,落实学习案。

关键词:学习案;模式;主题作用“‘六模块’建构式教学”中的“三案”指教案、学案、巩固案。

“六模块”指的是“自学质疑,交流展示,互动探究,精讲点拨,矫正反馈,迁移应用”这六个模块。

“‘六模块’建构式教学”教学模式的实质就是要激发和利用学生的本能,先学后教,建立以学生为主线的高效教学模式。

那么如何根据教学内容实际需要、教学目的、学生的认知水平、知识经验等合理实施“‘六模块’建构式教学”教学模式呢?本文笔者根据对该教学模式的试行,浅谈一下如何构建“‘六模块’建构式教学”的教学模式。

一、“‘六模块’建构式教学”的关键在于“学习案”的编制1.学习案学习目标要具体、明确学习案的编制,要清楚完整地反映一节课所要求掌握的知识点以及应该培养的能力。

而学习目标的设置既要与新课程理念下的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三维”目标相吻合,又要切实可行,内容明确具体,能激发学生的本能。

2.学习案要准确把握学习的重点和难点重点和难点是学习案的咽喉所在,贯穿于整个学案过程中,控制着导学的方向,能激励学生想方设法突破重难点,因此我们要准确把握学习的重点和难点。

3.学习案的制定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学习案的常规学习过程可以按照“情景引入——知识建构——知识应用”这样的模块进行。

设计恰当的问题是引导学生探索求知的重要手段,是“学习案”设计的关键所在。

问题的设置要根据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和综合素质,有一定的科学性、启发性、趣味性和实用性,还要具有一定的层次和难度,让学生通过分析和讨论能够得到不同程度的解答。

通过对这些问题的解答可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名师评选笔试试题

名师评选笔试试题

名师评选笔试试题1、一堂好课的标准?1教学目标要明确、恰当。

教学目标是上课的出发点和归宿,目标明确、恰当是一节好课的首要条件。

明确,是指师生对一堂课应达到的目的、方向要有共同的认识。

恰当,主要指要符合年段的特点,符合教材的要求,符合学生的实际2.教学的重点、难点要突出。

教师要能深刻地理解、正确地把握教材,并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引领学生理解重点,突破难点3.学生的主体地位要得到尊重。

学生主体地位是否得到尊重,是以一定的参与度为标准的。

学生参与的程度,就广度而言,要看是不是全体学生都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了,是不是在每个环节都参与了;就深度而言,要看学生是被动、应付地学习还是积极主动地学习,要看理解程度、学习质量是否得到提升。

4.教学方法要得当。

教师是否善于通过多种教学方法的相互配合、灵活运用,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的学习成为紧张、有趣的生成过程。

其中,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运用要恰当、适度5.教学效果要好。

包括教学气氛要和谐,师生关系要融洽,训练要扎实有效。

学生在知识、能力、方法、习惯等方面学有所得,哪怕是一课一得。

2、绿色课堂绿色是生命之色,她是和谐、健康、安全、幸福的象征。

绿色教育理念体现在教学工作上,就是要打造高效的绿色课堂。

“绿色课堂”就是“以人为本”、充满活力与生机、教与学达到高度和谐的课堂。

“绿色课堂”提倡的是人文素养和科学精神相容的教育,追求的是全面和谐的教育,注重的是基于民主的对个性的尊重的教育,崇尚的是健康的、无污染的、可持续发展的教育,落实的抓手和显性体现就是科学实践六模块建构式课堂的教学主张。

绿色课堂的标准是(七个适合于):1、适合于学生获取信息;2、适合于学生真实沟通;3、适合于学生自立行动;4、适合于学生解决问题;5、适合于学生群体合作;6、适合于学生独立思考;7、适合于学生探究创造。

3、有效课堂1、课前做好充分准备(研读文本)2、课堂上给学生创设一个安全自由的心理空间3、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013年10月27、28日这两天,我有幸成为濮阳市骨干教师培训班的一员,这也给我提供了这个再学习、再提高的机会。

初中化学三案六环节教学模式展示

初中化学三案六环节教学模式展示

初中化学“‘六模块’建构式”课堂展示(二)简报实施“‘六模块’建构式课堂"是在“三案六环节”教学模式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课堂教学改革的新举措,它的实施可以更好地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规范办学行为、提升素质教育的质量。

为了用先进典型引领全市初三化学教师改变教学行为,打造建构式课堂,市教研室于2010年11月25日在赣榆县罗阳中学举行了连云港市初中化学“‘六模块’建构式课堂”展示活动(二)。

来至全市百所学校的教师和部分县区化学教研员共165人参加了本次活动.活动中,先由赣榆县罗阳中学的王新祝老师和赣榆实验中学范曰清老师分别上了一节观摩课,课题都是“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1)”,属于同课异构。

接下来,由东海县教育局教研室王愫懿老师作题为“‘同课异引’案例与效果评析”的讲座,再接下来与会教师畅所欲言对课进行研讨,交流着各自的理解,最后,由市教研室殷志宁老师结合教学案例对“‘六模块’建构式课堂”的重要环节进行分析,整个活动下午3:30结束.本次活动得到了赣榆县教育局教研室、赣榆罗阳中学领导的大力支持,两位刘主任亲临现场指导,学校顾校长等领导为活动提供了周到的安排和优质的服务,罗阳中学化学组的老师们也为本次活动付出了辛勤的劳动。

在此对他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两位老师的引课新颖自然,王老师用美国大片《后天》的片段向学生展示了温室效应给人类带来的冰川融化、海平面升高等严重后果,激发学生保护自然环境的责任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范老师用大屏幕呈现的一簇木炭燃烧的旺火点燃了同学们的学习热情,接下来,很自然地问道:“木炭完全燃烧和不完全燃烧分别生成什么?",同学们回答后,大屏幕上呈现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分子微观结构示意图,从而引出课题,显得非常巧妙。

两位老师都采用小组合作实验的形式,从物理性质到化学性质都尽量采用设计实验、动手实验的方法进行学习,他们不是强势地把知识告诉学生,而是从方法上引导学生怎样猜想、怎样探究,从过程上进行把控,必要时给学生指出思维的方向,倡导学生主动建构。

浅析高效课堂六模块‘3+X’建构式课堂模式

浅析高效课堂六模块‘3+X’建构式课堂模式

浅析高效课堂六模块‘3+X’建构式课堂模式作者:张绪清来源:《课程教育研究·上》2013年第07期【摘要】“六模块”是:1.“问题指向,预习先行”模块;2.“呈现目标,任务导学”模块;3.“互动探究,合作求解”模块;4.“交流展示,适度拓展”模块;5.“反馈矫正,尊重差异”模块;6.“强化训练,当堂达标”模块。

“3+X”建构式课堂是:教师依据课程标准和学生实际,确定适宜的教学目标,围绕教学目标系统把握教材,适当整合其他教学资源,在保证1、2、6模块的前提下,依据不同学科、不同教学内容、不同年级的学情等实际需要整合与建构,灵活选择运用3、4、5模块。

【关键词】高效课堂六模块…3+X‟建构式课堂模式【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7-0020-01课堂是智慧生成的地方,课堂是自由开放的地方,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是“高效课堂”的落脚点。

课堂的“高效”是一种理念,是一种目标,它要求的是单位时间内效率的最大化和效益的最优化,但最终都需要在课堂上体现出来。

如何在课堂上把教学效率的最大化和教学效益的最优化体现出来呢?通过两年的高效课堂实践教学,我们学校现在实施“六模块…3+X‟建构式课堂”教学模式。

一、六模块…3+X‟建构式课堂模式(一)六模块“六模块”是:1.“问题指向,预习先行”模块;2.“呈现目标,任务导学”模块;3.“互动探究,合作求解”模块;4.“交流展示,适度拓展”模块;5.“反馈矫正,尊重差异”模块;6.“强化训练,当堂达标”模块。

(二)3+X建构式课堂“3+X”建构式课堂是指:教师依据课程标准和学生实际,确定适宜的教学目标,围绕教学目标系统把握教材,适当整合其他教学资源,在保证1、2、6模块的前提下,依据不同学科、不同教学内容、不同班级的学情等实际需要整合与建构,灵活选择运用3、4、5模块。

二、具体操作(一)“问题指向,预习先行”模块教师在一节课结束前,将下一节课的学案下发给学生,让学生带着问题结合课本预习。

如何在学生自学基础上激发其质疑能力

如何在学生自学基础上激发其质疑能力

如何在学生自学基础上激发其质疑能力在课堂教学中,能使学生带着浓厚的兴趣去主动思考、讨论、探究,这种境界是每一位教师都求之不得的。

为了这种境界,教师们想出了许多办法,其中创设问题情境就是人们常用的办法。

可惜的是,那些太多、太直、太平的“满堂问”引不起学生多大的兴趣,收不到应有的效果。

如何才能使问题富有吸引力呢?这需要我们去精心设计。

有位老师在教学《鲁提辖拳打镇关西》一文时,别出心裁地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今天,我们来讨论这样一个问题:鲁达是如何撒泼行凶,接连伤害两人后逃脱法律制裁的。

”学生听后,一片惊异,纷纷责问老师。

老师随即反问:“如果不是这样,那你们说鲁达是怎样的一个人?请摆出你们的理由好吗?”处于亢奋之中的学生争先恐后地发表自己的意见,从文中找出种种理由,以证明鲁达是一个嫉恶如仇、打抱不平的人。

一堂课的任务在一片活跃的气氛中顺利地完成了。

应该说这位教师创设情境的方法是非常巧妙的,其特点是:教师先提出一个有悖常理的问题,引起学生的质疑,待学生的注意力和兴奋点高度集中后,教师再加以引导,使学生在活跃的气氛中,积极主动地去解决问题。

这就是“师生质疑碰撞效应”在课堂教学中的有效应用。

一、实施“师生质疑碰撞效应”的前提是让学生先自学再质疑1.学生对课文必须有一定的理解,即需要有自学的前提,如果学生对课文一无所知,任凭教师提出什么问题,学生也不会产生质疑。

因此,在“先学后教”的基础上使用“师生质疑碰撞效应”比较好。

2.学生必须具备一定的质疑反驳能力。

对那些平时习惯于教师“满堂灌”的学生来说,“师生质疑碰撞效应”不会给他们带来多大的刺激。

因此,教师平时要培养学生自学质疑的好习惯,训练他们大胆发表见解的能力。

3.教师提出的问题必须涉及到教学的“焦点”问题。

学生最关注的问题才能引起他们的兴趣,在他们最感兴趣的问题上出了谬理,他们才会格外质疑。

二、“师生质疑碰撞效应”的主要环节1.定题教师在备课时,要努力吃透教材和学生,把握住教材的重点和难点。

“‘六模块’建构式课堂”指要

“‘六模块’建构式课堂”指要

“‘六模块’建构式课堂”指要经过一年的理论探索和教学实践,各基层学校针对学科特点,进行了多维度、多层次、多环节的课堂教学改革和课堂观察研究,“三案·六环节”教学模式在教学实践过程中逐渐被全体教师理解、认可、接受、施用和创新。

“三案·六环节”教学模式是适合我市教情、学情的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是改变学生学习方式的高效学习模式。

该教学模式的最大特点是把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有机结合起来,突出学生的自主学习,自主发展。

该教学模式的深入实施有效地推进了我市课堂教学改革,转变了教师的教学方式,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有力地促进了课堂教学结构的变化,有效地落实了新课程的教学理念,“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已成为学生常态的学习方式。

由于“模式”往往带有很强的限制性和单一性,不同地区、不同学校、不同学科、不同的教学内容运用统一的教学形式,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课堂的生成和创新,这背离了我们推广该教学模式的本意。

因此,我们在前期实施“三案·六环节”教学模式的基础上,提出实施“‘六模块’建构式课堂”。

一、实践提升:从教学模式到建构课堂由于受“环节”、“模式”影响,部分教师把“三案”简单理解为一节课的三案,把“六环节”理解为一节课必需具备的六个操作步骤,教学缺乏整体性、系统性、创造性,造成部分课堂教学环节机械、僵化,部分教师不能根据学习内容、学习情境灵活选择不同“环节”建构课堂,阻碍了该模式的推进,影响了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

我们经过深入的课堂观察、调查研究、专家引领,反思提升,将“三案·六环节”教学模式提升为“‘六模块’建构式课堂”。

新课程理念强调确立“学生主体观”,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以促进学生的终身发展。

而建构主义理论正是倡导学生主动建构,自主学习。

建构主义是极富前景的学习理论,它对指导新课程改革的探索与实践有着深远的意义。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教学不是通过教师向学生单向传递知识就可以完成的,知识不只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的。

推进方案

推进方案

亲爱的朋友,很高兴能在此相遇!欢迎您阅读文档推进方案,这篇文档是由我们精心收集整理的新文档。

相信您通过阅读这篇文档,一定会有所收获。

假若亲能将此文档收藏或者转发,将是我们莫大的荣幸,更是我们继续前行的动力。

推进方案推进方案范文10篇推进方案篇1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要求,根据《国务院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关于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的决定》(国发[20xx]28号)等重大政策和规定,进一步强化全县国土资源系统依法行政工作,结合我局实际,制定此方案。

一、指导思想和基本目标指导思想:以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要求为指针,认真贯彻国务院《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以下简称《纲要》),从加强和改进我县国土资源行政管理工作、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民主法制建设的需要出发,完善制度、制衡权力、改进服务、提高效率。

基本目标:把依法行政作为我县国土资源法制工作的核心,建立健全体现合法、合理、公正、公平、效率、便民原则的依法行政的制度和程序,建立一支廉洁、勤政、务实、高效的队伍。

二、推行依法行政的内容(一)按照科学、民主、法制的要求,建立新型的依法决策制度。

要按照民主集中制的原则,对重大问题实行民主决策。

建立重大决策出台前的听证制度和必要的专家咨询制度,每一项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国土资源管理的重大决策出台前,都要广泛听取群众和行政管理相对人的意见。

(二)按照公平、公正、效率、便民的原则,建立现代行政程序。

依法行政的主要标志,就是形成一套合理、适当、严格的行政程序。

要遵循“规范服务、方便群众、自我约束、廉洁高效”的原则,建立高效、快捷的国土资源管理行政程序。

(三)严格规范行政审批,健全权力制衡机制。

要严格按照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行使权力。

不得在法律之外自授和增设任何行政许可事项。

要强化权利的内部制约机制,对法定审批(许可、核准等)事项要落实内部会审制度或举行听证,将审批事项涉及的内容在规定时限内进行审查,并对本部门审查内容的合法性负责。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市教育局《“‘六模块’建构式课堂”指要》(一) 经过一年的理论探索和教学实践,各基层学校针对学科特点,进行了多维度、多层次、多环节的课堂教学改革和课堂观察研究,“三案·六环节”教学模式在教学实践过程中逐渐被全体教师理解、认可、接受、施用和创新。

“三案·六环节”教学模式是适合我市教情、学情的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是改变学生学习方式的高效学习模式。

该教学模式的最大特点是把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有机结合起来,突出学生的自主学习,自主发展。

该教学模式的深入实施有效地推进了我市课堂教学改革,转变了教师的教学方式,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有力地促进了课堂教学结构的变化,有效地落实了新课程的教学理念,“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已成为学生常态的学习方式。

由于“模式”往往带有很强的限制性和单一性,不同地区、不同学校、不同学科、不同的教学内容运用统一的教学形式,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课堂的生成和创新,这背离了我们推广该教学模式的本意。

因此,我们在前期实施“三案·六环节”教学模式的基础上,提出实施“‘六模块’建构式课堂”。

一、实践提升:从教学模式到建构课堂由于受“环节”、“模式”影响,部分教师把“三案”简单理解为一节课的三案,把“六环节”理解为一节课必需具备的六个操作步骤,教学缺乏整体性、系统性、创造性,造成部分课堂教学环节机械、僵化,部分教师不能根据学习内容、学习情境灵活选择不同“环节”建构课堂,阻碍了该模式的推进,影响了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

我们经过深入的课堂观察、调查研究、专家引领,反思提升,将“三案·六环节”教学模式提升为“‘六模块’建构式课堂”。

新课程理念强调确立“学生主体观”,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以促进学生的终身发展。

而建构主义理论正是倡导学生主动建构,自主学习。

建构主义是极富前景的学习理论,它对指导新课程改革的探索与实践有着深远的意义。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教学不是通过教师向学生单向传递知识就可以完成的,知识不只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的。

建构主义认为:首先,学习者不是空着脑袋走进教室的,在他们生活、学习和交往活动中,逐步形成了自己对各种现象的理解和看法。

其次,强调学生学习知识是一个主体建构的过程,要突出学习者的主体作用。

教师不能直接将知识传递给学生,而是要组织、引导,使学生参与到整个学习过程中去。

再次,关注学生学习的个性化特征,使学生在知识的学习中获得合理的个人经验的内化。

还要看到,知识的建构不仅是个人的,也是社会的。

因此,课堂上师生交互和生生交互活动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学习共同体”的形成以及对课堂社会环境和情境的营建成为获得学习成效的重要途径。

现代教学理内容或对核心内容的理解不可缺少的。

对多个问题进行探究时可分配给不同的学习小组,使每个小组都有明确的探究任务,通过小组各个成员的合作,把自己负责的主要问题探究透彻,在下一步交流互动中让全班共享探究过程和探究结论。

师生行为:鼓励个人先独立思考、自主探究,形成一定的自主意识和自主学习能力,在此基础上,组长组织组内认真讨论,逐步形成解决问题方案,并按方案去解决问题。

还可讨论形成本组的交流展示方案,为交流作准备。

教师在此阶段内应巡视班级各小组的活动,主动参与1个或几个小组的探究活动,关注探究过程中遇到的疑难问题或奇特想法,及时把握学情,一是为下一步的交流掌握第一手材料,二是可适时调控各组的探究进展和探究方向。

在班级交流时注意适时点评(有时需要精讲),不能放任,应中肯、恰当评价,使评价既有利于调动积极性,又有利于形成正确的观点和解题思路等。

4.精讲点拨模块本模块要针对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进行精讲点拨,要注重剖析知识要点,分析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突出解决问题的思维方法和思维过程;还要针对学生学习的疑难问题进行点拨,对疑难问题点拨时要注意学习层次,注意点拨的范围,注意把握教学难度等。

教师行为:针对课堂上学生的学习活动进行评价、精讲点拨或调控。

如,各组完成任务中的精彩表现,不足之处,教师要予以激励性评价和矫正性评价;有些知识与方法,学生难以在现有的认知水平上去认识和体会的,教师要予以精讲点拨、补充。

精讲点拨要到位而不越位,要把握好度;要把握时机适时进行,不要频频打断学生的发言;教师语言要简洁、精炼,准确、规范,形象、生动;讲解重点要突出,要有变式讲解;例题要归纳出解决问题的思路;难点突破要有阶梯设计;要给学生留有消化、思考的空间。

对难以理解的问题可以迂回一下,设计阶梯性的思考题,引导学生逐步达成学习目标。

可以结合多媒体课件适时引导学生突破学生自学不会、探究不出的疑难问题,充分发挥多媒体的辅助功能,同时要注意发挥传统教学手段(如板书、板图、挂图、模型等)在教学中的作用。

5.矫正反馈模块本模块要注意收集反馈信息,完成反馈习题,进行针对性的矫正教学。

要重视“双基”的矫正反馈,确保三维教学目标的达成。

矫正反馈要注意突出针对性、及时性、层次性和有效性。

在此模块,对学困生的辅导工作要做到“三优先”,即优先辅导学困生;优先表扬学困生;优先让学困生交流展示。

反馈体现在学案收改时、抽查时,在学生交流展示时,在互动探究情况的把握时,在课堂生成问题的解决时,在二次上交学案时等,矫正可随时进行,也可专段时间进行,可在精讲点拨前进行,也可在下节课开始前进行。

6.迁移应用模块本模块要完成巩固案中的习题,及时巩固学习效果,拓展思维,形成相关技能。

迁移应用的题型要多样,要有书面的和操作性、实践类问题。

还可设置思考题、必做题、选做题等。

要让学生通过一定的迁移应用训练,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同时进一步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信息的提取与处理能力。

在进行迁移应用训练时,要注重独立性、规范性,要及时反馈、收交和批改。

对迁移应用中发现的问题,要及时矫正,及时进行变式练习。

五、整体把握:各案、各模块在建构式课堂中的作用与联系“三案”的设计与使用是“‘六模块’建构式课堂”实施的基础。

“三案”中的“学案”是“‘六模块’建构式课堂”实施的关键,是自学质疑模块开展的依托,其主要作用是通过问题引导学生自学、建构、质疑,为交流展示、互动探究、精讲点拨等模块开展提供话题、主题等;“教案”是“‘六模块’建构式课堂”实施的保证,其主要作用是明晰课堂建构思路,设计指导学生自学质疑,组织学生交流展示和互动探究的方法,预设课堂可能生成的问题及处理方法,准备精讲点拨的内容和矫正反馈的练习,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建构;“巩固案”是迁移运用模块功能体现的方式之一,其主要作用是突出学以致用,通过必要的习题与实践作业等巩固知识、能力与情感协同发展的学习结果,培养学生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进一步提升学生学习水平。

“六模块”中,自学质疑模块主要在学生完成学案的过程中体现,它是建构式课堂的核心模块,其中学案的自学引导部分主要以问题的形式和知识建构的形式呈现,对学生的自主学习和自主发展起引导作用,其中的质疑部分提倡学生质疑问难,旨在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本模块同时还可初步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信息的提取与处理能力,让学生在自学质疑模块主要进行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交流展示模块由学生在自学质疑的基础上进行,要充分发挥学生学习小组的作用,让学生先在学习小组内积极思考、大胆交流,然后在班级交流展示,交流展示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倾听、观察,并思考应对方案,让学生在交流展示模块主互动探究模块可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学习的实际需要选用,教师要提供必要的探究素材和方法指导,让学生在互动探究模块主要进行探究学习;精讲点拨模块可随教学的实际需要灵活选用,注意把握及时、适时、适度的原则,目的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发展的顺利进行;矫正反馈模块突出对学生学习过程的矫正与反馈,形成学生对知识的真正理解和促进学生能力的发展;迁移运用模块突出对学生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的拓展运用,注意密切联系实际,发展学生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进一步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信息的提取与处理能力等。

教学中要根据各模块的功能,依据教学的实际需要灵活选用一个或几个模块,进行课堂建构,要切实发挥建构式课堂的优势,全面提高学生知识、能力与情感协同发展的水平,提升课堂教学的质量。

念“以学生发展为本”和建构主义观点是一致的。

课堂是学生学习的场所,是育人的主渠道,这里所说的课堂不仅指常规意义上的课堂45分钟,还包括课前和课后,涵盖学习的完整过程。

课堂的本质应该是学生生命成长的原野,课堂应该是系统的、动态的、不断建构生成完善的。

因此,以建构主义理论为依托,将“三案•六环节”教学模式提升为“‘六模块’建构式课堂”,继续进行课堂教学改革,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建构课堂:从模式到变式,从单一到多元“‘六模块’建构式课堂”是“三案•六环节”教学模式的完善和升华,基本理念和核心“要素”不变,在使用时更突出灵活、实用、科学、有效,更具有易于接受和便于操作的优点。

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要依据不同学科、不同教学内容、不同班级的学情等实际需要,灵活选择、整合与建构。

实现课堂由统一模式到多种变式,从单一到多元的转变,切实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

六模块是指:自学质疑模块、交流展示模块、互动探究模块、精讲点拨模块、矫正反馈模块、迁移运用模块。

六模块建构式课堂是指:教师依据课程标准和学生实际,确定适宜的教学目标,围绕教学目标系统把握教材和适当整合其他教学资源,灵活选择运用自学质疑、交流展示、互动探究、精讲点拨、矫正反馈、迁移运用六模块,建构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实现对话交流、动态生成、合作共享,实现学生知识、能力与情感协同发展的课堂。

六模块建构式课堂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实现学生知识、能力与情感协同发展的良性循环机制示意图如下:六模块建构式课堂的教学流程示意图如下:说明:六模块建构式课堂的教学流程示意图中,教师可根据学生学习和发展的实际需要,灵活选择由学生到学习结果的一条或几条途径进行课堂建构。

图中的箭头尝试性地表示了各模块间的先后顺序和逻辑关系。

三、基本理念:从被动听讲走向教师引导下的主动学习、主动发展传统教学有很多优点,但也存在一个弊病:以教师为中心,只强调教师的“教”而忽视学生的“学”,全部教学设计理论都是围绕如何“教”而展开,很少涉及学生如何“学”的问题。

按这样的理论设计的课堂教学,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机会少,大部分时间处于被动接受状态,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很难发挥,更不利于创造型人才的成长。

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和规范办学的背景下,以改进教与学的方式为宗旨,立足学生的主动发展,以“学”为中心开展课堂教学,遵循“先学后教,以学定教,以学促教,能学不教”的基本原则,充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展示欲,努力创设“活动的课堂,开放的课堂”,力争实现“把时间和空间还给学生,把兴趣和爱好还给学生,把快乐和健康带给学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