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解钢铁过剩产能是一场持久战

合集下载

钢铁行业化解过剩产能实现脱困工作方案

钢铁行业化解过剩产能实现脱困工作方案

钢铁行业化解过剩产能实现脱困工作方案钢铁行业产能过剩一直是中国经济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

近年来,随着国内经济增速的放缓和国际钢铁市场的不景气,我国钢铁行业面临产能过剩、价格下跌、利润减少等诸多挑战。

为了促进钢铁行业的健康发展,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化解过剩产能,实现行业的脱困。

下面是钢铁行业化解过剩产能实现脱困的工作方案。

一、加强政府引导1. 完善宏观调控机制。

加强对钢铁行业的宏观调控,完善产能调减、产业布局等政策,确保市场供需平衡。

2. 加大对钢铁企业的财税支持。

给予符合条件的钢铁企业一定的减税、补贴和贷款支持,降低企业的经营成本,提升企业的竞争力。

3. 鼓励企业进行技术创新。

加强技术创新支持,推动钢铁企业开展新技术、新产品的研发和应用,提高产品质量和附加值。

二、加强市场调整1. 淘汰落后产能。

对技术落后、环保设备不达标、效益较低的钢铁企业进行淘汰,减少市场竞争压力,促进行业整体效益的提高。

2. 推进产业转型升级。

通过引导钢铁企业进行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推动高端产品、高新技术的应用,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3. 扩大对外市场开放。

积极拓展国际市场,增加出口,缓解国内过剩产能压力。

同时吸引外资企业进入中国市场,引导产能转移到国际市场。

三、加强环保治理1. 提高环保标准。

加强钢铁企业的环保要求,推动企业实施清洁生产,减少对环境的污染,提高行业整体的环境质量。

2. 加强排污治理。

对钢铁企业进行排污管理,加强对废水、废气等排放的监管和治理,减少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3. 推动循环经济发展。

加强废钢铁资源的回收利用,推广循环经济模式,减少钢铁行业对新原料的需求,降低资源浪费。

四、加强企业自身管理1. 提高经营管理水平。

加强企业的内部管理,优化生产流程,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

2. 加强员工培训和激励机制。

提高员工的技能水平,增强员工的创新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建立激励机制,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3. 加强企业合作与联盟建设。

关于钢铁产业化解过剩产能的几点思考

关于钢铁产业化解过剩产能的几点思考

关于钢铁产业化解过剩产能的几点思考作者:河北省人大财经委化解过剩产能课题调研组来源:《公民与法治》 2016年第22期河北省人大财经委化解过剩产能课题调研组“十二五”期间,河北省压减炼铁产能3391万吨、炼钢产能4106万吨,如今年按期完成压减任务,共化解炼铁产能5117万吨、炼钢产能5529万吨。

“十三五”期间河北省仍面临炼铁产能4790万吨、炼钢产能4893万吨的压减任务。

经过近三年来大刀阔斧去产能,河北省钢铁产业停产半停产,设备陈旧,能耗、水耗、排放超标的产能已经化解殆尽,现有钢铁企业的装备状况、能耗排放、综合效益、产品品种质量等都处于达标和先进水平,今后去产能关键是如何坚持正确的思维,坚持科学的方法,坚持完善体制机制保障。

为此,我们在前期调研的基础上,提出以下几点思考。

一、坚信坚定三个思维一是精准的思维。

化解过剩产能进入新的阶段,精准是成败的关键,是保证工作质量,顺利实现化解目标的根本要求。

精准化解需要市场、政府两只手共同发力,以发挥市场作用为基本,政府搞好组织、协调和指导。

精准化解需要从实际出发,一企一策,宜转则转,宜退则退,宜并则并,宜留则留。

二是更好更快发展的思维。

去产能不是简单做减法,而是通过去产能实现新旧动能的转换,成为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的过程。

“腾笼换鸟”以新项目代替旧项目,兼并重组,多种形式联合,实现钢铁产业的脱困转型、提质增效和升级发展。

各级政府要变消极为主动,变慢为快,切实抓住转型升级、大有作为的宝贵机遇。

三是改善生态和发展环境的思维。

化解过剩产能不仅仅是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手段,就河北省而言,去产能对于改善生态和发展环境,更具重要性和紧迫性。

化解过剩产能的要义在于减少能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作为硬杠杆、硬约束,发挥好绿色发展“指挥棒”作用,把人民群众对生态和发展环境的满意度作为根本标准。

二、突出抓好五个举措(一)抓住机遇,转型发展要作为第一选择。

钢铁产能过剩是不争的事实,市场疲软犹如水落石出,困难和矛盾凸显,道路和方向也更加明确,是转型发展的最佳时机。

钢铁行业中产能过剩问题的缓解方案

钢铁行业中产能过剩问题的缓解方案

钢铁行业中产能过剩问题的缓解方案一、背景介绍钢铁是现代工业发展的重要支撑,但长期以来,我国钢铁行业一直面临产能过剩的问题。

这不仅给企业经营带来压力,也对环境造成了严重影响。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需要寻找科学可行的缓解方案。

下文将从提高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强市场化机制建设和促进转型升级三个方面进行细致论述。

二、提高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水平1. 淘汰落后产能通过淘汰落后生产能力,可以有效减少钢铁产能过剩。

政府应制定相关政策并监督执行,推动不符合环保标准和安全条件的企业退出市场。

同时,要加大对优质、新技术和高附加值产品的支持力度,引导企业加快产品升级换代。

2. 推进钢铁行业兼并重组鼓励企业之间进行兼并重组,增强规模效益和市场竞争力。

可以通过提供税收优惠、财务政策扶持等方式,推动兼并重组进程。

同时,要加强政府的监管和引导作用,确保兼并重组符合市场规律和公平竞争原则。

三、加强市场化机制建设1. 完善市场准入机制建立统一的市场准入门槛和产能调整机制,避免新建冒然扩大产能。

政府应制定更严格的产能审批标准,加强对新项目的审查,提高市场准入门槛,防止过剩产能再度增长。

2. 建立健全的价格形成机制推动钢铁价格形成机制改革,使市场发挥基础性决定作用。

通过逐步放开价格管制、鼓励竞争和市场化交易等手段,实现钢铁产品价格真正反映供需关系,并引导企业根据市场信号调整生产。

四、促进转型升级1. 加大技术创新力度鼓励企业增加研发投入,推动技术创新。

政府可通过财政补贴、知识产权保护等措施支持创新活动。

同时建设技术创新平台和研发中心,提供技术支持和专业服务。

2. 转向高附加值产品生产钢铁企业应该从低附加值的大宗商品型钢铁生产转向高附加值的特种材料和高端制造业。

政府可以提供贷款支持、税收优惠等激励措施,鼓励企业发展新产品、新技术,提高产品档次。

五、总结面对钢铁行业中产能过剩问题,提高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水平、加强市场化机制建设和促进转型升级是缓解方案的重要举措。

钢铁行业产能过剩解决建议

钢铁行业产能过剩解决建议

钢铁行业产能过剩解决建议钢铁行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然而由于长期以来的产能扩张,我国钢铁行业面临着严重的产能过剩问题。

这不仅给行业发展带来了巨大挑战,也严重影响了经济结构的优化和可持续发展。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

以下是我对解决钢铁行业产能过剩问题的建议。

一、淘汰落后产能首先,应该通过淘汰落后产能来缓解产能过剩问题。

对于那些技术落后、污染严重、能源消耗高的钢铁企业,应该采取强有力的措施进行淘汰。

这可以通过设立补偿机制,为这些企业提供合理的退出策略和补偿方案,同时鼓励新能源和清洁技术的采用,推动行业的升级和转型。

二、加强供给侧改革其次,要加强供给侧改革,优化供需结构。

通过放松市场准入、推进产业整合和优化布局,减少无序竞争和重复建设,实现产能的合理配置。

同时,要加大对高端产品和高附加值产品的研发和生产力度,提高行业的竞争力和盈利能力。

三、推进钢铁产业国际化合作第三,要积极推进钢铁产业的国际化合作。

通过加强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合作,开展技术交流和市场开拓,寻求国际市场的机遇和合作伙伴。

同时,还要进一步参与国际钢铁产能合作与输出,促进我国钢铁产业的产能过剩问题在全球范围内得到合理化解。

四、加强行业监管和政策引导此外,要加强行业监管和政策引导。

政府应制定和完善相关政策,包括减免税费、降低融资成本、优化贸易环境等,为钢铁企业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和支持。

同时,要加强对行业的监管和约束力度,加大违法违规行为的惩罚力度,规范市场秩序,防止产能过剩问题再次出现。

五、发展高附加值钢铁产品最后,要加大对高附加值钢铁产品的发展力度。

通过提供技术支持、政策扶持和市场推广等措施,鼓励企业加大对高端装备制造、汽车、船舶、能源等领域的研发和生产。

这不仅可以提高行业的附加值和利润空间,也有助于提升行业的竞争力和稳定发展。

综上所述,解决钢铁行业产能过剩问题需要多方面的努力和协作。

通过淘汰落后产能、加强供给侧改革、推进国际合作、强化监管和政策引导、发展高附加值产品等措施的实施,可以有效促进钢铁行业的转型升级,实现产能过剩问题的解决,为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钢铁行业化解过剩产能实现脱困发展实施方案

钢铁行业化解过剩产能实现脱困发展实施方案

钢铁行业化解过剩产能实现脱困发展实施方案中国钢铁行业是世界上最大的钢铁生产和消费国之一,然而,长期以来该行业一直面临过剩产能和环境污染等问题,严重制约了其脱困发展。

为了实现钢铁行业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制定一系列的方案来化解过剩产能。

以下是一个关于钢铁行业化解过剩产能实施方案的提议:1.加强政策引导:政府应积极引导钢铁企业尽快淘汰落后产能,制定一系列激励措施,鼓励企业进行技术改进和结构调整。

例如,通过给予税收优惠、财政补贴和资金支持等方式来鼓励企业投资环保设备和新兴产业,帮助企业实现绿色转型。

2.建立联合整合机制:推动钢铁企业间的整合和合作,通过联合重组、合并等方式减少过剩产能。

同时,建立一个行业协作机制,促进各企业之间的技术研发、信息共享和资源配置,提高整个行业的生产效率。

3.提高市场准入门槛:加强对新建钢铁项目的准入管控,确保新建项目的技术先进、环保达标,避免新的过剩产能。

同时,加强对老旧企业的监管,对环保和能源消耗等指标不达标的企业加大处罚力度。

4.加强资源和环保管理:钢铁行业是一个资源密集型行业,为了减少对自然资源的过度消耗,应加强对钢铁企业的资源管理和监管。

建立资源节约型的生产模式,推广循环经济,鼓励企业开展废弃物的再利用和能源的综合利用。

此外,还要加强环境保护工作,加大对污染物的治理和排放的监督,推动钢铁企业向绿色低碳方向发展。

5.强化产业不同化:钢铁行业过去主要依赖于基础建设和房地产业的需求,为了降低对市场周期性波动的依赖,应推动产业结构的多元化发展。

加大对新兴行业的支持力度,鼓励企业转型升级,发展高端特种钢材、特种合金等高附加值产品,提高产业竞争力。

6.加强人才培养和技术创新:加强对钢铁行业人才的培养和技术创新的支持,提高整个行业的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

政府应加大对钢铁行业科研机构和高校的支持力度,鼓励企业加大技术研发投入,改善企业技术创新环境。

总之,实现钢铁行业的脱困发展需要从政策引导、联合整合、市场准入门槛、资源和环保管理、产业不同化以及人才培养和技术创新等多个方面入手。

钢铁行业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钢铁行业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钢铁行业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案概述:钢铁行业作为国民经济中的重要支柱产业,在促进经济增长、就业创造和推动工业现代化方面起到了关键作用。

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市场竞争的加剧,钢铁行业也面临着一系列问题。

本文将探讨当前钢铁行业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并提出相应解决方案。

一、过剩产能问题由于需求下滑和投资过度等原因,我国钢铁行业普遍存在严重的过剩产能问题。

这导致了市场供应大于需求,价格持续低迷,企业利润降低甚至亏损。

这种现象不仅影响了企业持续健康发展,还对整个经济产生了负面影响。

解决方案:为解决过剩产能问题,政府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 加强调控机制:加大宏观调控力度,通过准入门槛和退出机制来规范市场秩序,并建立合理有序竞争环境。

2. 促进结构调整:引导企业优化产业结构,推动企业向高附加值产品和技术密集型方向转型升级。

同时,鼓励企业进行合并重组,提高行业集中度。

3. 减少新投资:限制新增产能的建设,并扶持具备创新能力和竞争力的企业发展。

此外,引导钢铁行业转向绿色低碳发展模式。

二、环境污染问题钢铁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废气、废水和固体废弃物等污染物质。

长期以来,环境污染一直是钢铁行业面临的严峻挑战之一。

随着社会对环保要求不断提高,未解决好这个问题可能导致企业受到更多的管理和法律压力。

解决方案:为应对环境污染问题,需要采取以下措施:1. 推进节能减排:在生产过程中采用先进节能技术,并改进现有工艺流程以减少排放量。

同时加大监管力度,对违规排放行为依法严惩。

2. 强化环保投入:鼓励企业增加投资,在处理废气、废水和固体废弃物等环保设施建设上加大力度。

同时提高企业环保责任意识,落实企业环境责任。

3. 加强政府监管:完善监测体系,加强对钢铁行业的日常监管和执法力度,确保环保标准严格执行。

三、技术创新能力不足问题当前中国钢铁行业在技术创新方面相对滞后,与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着较大差距。

这种差距导致了我国很难在全球市场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并制约了其未来可持续发展能力。

钢铁行业化解过剩产能实现脱困工作方案

钢铁行业化解过剩产能实现脱困工作方案

钢铁行业化解过剩产能实现脱困工作方案钢铁行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之一,但近年来由于经济下行,市场需求萎缩等原因,导致钢铁行业产能过剩,销售利润大幅下降,行业陷入严重的困境。

为了化解这一危机,实现钢铁行业的脱困和可持续发展,国家相继出台了一系列的调控政策和工作方案。

一、加大供给侧改革力度当前,我国经济发展已经进入到了一个全新的阶段,各行各业都面临着严峻的市场竞争。

为了适应新的市场情况和满足消费者不断升级的需求,进一步推动供给侧改革,钢铁行业必须顺应市场需求,对产能进行精准调整,实行有效的市场化调节。

二、严格限制新增产能如何化解过剩产能,防止再次出现过剩的情况?一方面,政府将通过减少钢铁企业的新增投资和出台严格的产能政策来控制产能的增长,这样可以有序地减少过剩产能的供应,从而达到行业平衡和稳定。

三、实施优化升级另一方面,要对现有的钢铁企业进行优化升级,提高产业链的质量,提升市场竞争力,促进市场供求平衡。

通过技术创新和品牌升级,钢铁企业不断提升产品质量和附加值,从而提高了市场竞争力,提高钢厂的盈利能力。

四、调整企业结构在产能过剩的情况下,不少企业都面临着严重的生存压力和经营困难。

为了保持社会稳定和行业健康发展,政府将通过积极引导钢铁企业进行并购重组,促进优势企业的发展,消除一些缺陷企业对市场的冲击,使钢铁行业整体的竞争力和生产效率不断提高。

五、加强环保治理钢铁生产过程中,大量的排放标准化化合物给环境和人类带来了巨大的威胁。

为了打造绿色钢铁行业,加强环保治理工作非常关键。

政府需加大对钢铁企业的环保监督和执法,促进钢铁企业实现清洁生产,减少污染排放,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六、推进钢铁供给侧改革示范区建设并不是所有的钢铁企业都能够快速适应供给侧改革,只有少数具有规模优势的企业才能够在供给侧改革中赢取竞争优势。

因此,政府将在一些特定的区域,探索和建立一些钢铁供给侧改革示范区,以促进优势企业发展和行业调整。

总之,加大供给侧改革力度,控制和调整产能,提高钢铁企业自我调节能力是钢铁行业实现脱困的根本途径。

钢铁行业产能过剩及其应对策略

钢铁行业产能过剩及其应对策略

钢铁行业产能过剩及其应对策略我国钢铁行业是一个重要的基础产业,对国家经济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然而,近年来钢铁行业产能过剩问题日益突出,给行业带来了诸多挑战。

本文将就钢铁行业产能过剩问题及其应对策略展开论述。

1. 产能过剩问题的背景分析过去几年,我国钢铁行业经历了高速发展期,大量投资和扩张带来了巨大的生产能力。

然而,随着国内经济增速放缓和国际贸易摩擦加剧,市场需求逐渐下滑,导致产能过剩问题日益严峻。

过剩产能不仅浪费资源,还给企业和相关利益方带来了严重的经济压力。

2. 钢铁行业产能过剩的影响钢铁行业产能过剩对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带来了多方面的影响。

首先,过剩的产能导致钢铁价格下降,企业盈利能力下降,甚至出现亏损。

其次,过剩的产能加剧了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给生态环境保护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此外,过剩的产能还影响了行业的技术升级和创新能力,阻碍了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3. 应对钢铁行业产能过剩的策略为了有效应对钢铁行业产能过剩问题,需要采取一系列的策略和措施。

以下是几点应对策略供参考:3.1 中央政府的引导中央政府应加强对钢铁行业的宏观调控,确保市场稳定和企业秩序。

通过制定和落实相关政策措施,引导行业实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企业的兼并重组和优胜劣汰,减少过剩产能。

3.2 优化企业布局钢铁企业应通过优化企业布局,提高市场竞争力。

对于产能严重过剩的企业,可以采取减少产能、停产冷拔等措施,以减少市场过度竞争带来的压力。

同时,鼓励企业加大技术改造和产品升级力度,提高产品附加值和市场占有率。

3.3 拓展国际市场面对国内市场需求疲软的情况,钢铁企业应积极拓展国际市场。

通过加强对外贸易合作,开拓新兴市场,减少对国内市场的依赖,以缓解产能过剩问题。

3.4 加强行业协会和企业自律钢铁行业应加强行业协会的作用,促进企业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共同制定和维护行业规范。

同时,企业应自觉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加强企业自律,防止过度扩张和乱竞争,促进行业健康有序发展。

钢铁行业产能过剩应对策略

钢铁行业产能过剩应对策略

钢铁行业产能过剩应对策略钢铁行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对国家经济发展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然而,近年来钢铁行业内部存在严重的产能过剩问题,给行业发展带来了许多挑战和隐患。

为了有效应对这一问题,需要采取一系列的策略和措施,以实现产能调整和结构优化。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探讨钢铁行业产能过剩的原因及相应的应对策略。

一、产能过剩的原因钢铁行业产能过剩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过去几年国内钢铁行业发展过快,投资膨胀导致产能快速扩张,远远超过市场需求的增长。

其次,技术更新不及时,部分企业生产工艺和设备落后,生产效率低下,难以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

第三,钢铁行业市场竞争激烈,企业之间盲目扩张、重复建设,没有进行充分的市场调研和分析,导致产能过剩。

第四,国际经济形势不佳,出口市场需求下降,部分出口型钢企业面临产能过剩的困境。

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成为治理钢铁行业产能过剩的重要战略。

该改革通过降低行业过剩产能,实现行业转型升级,提高钢铁产品的品质和附加值。

首先,要积极推进钢铁企业的淘汰出局,通过市场化手段和经济激励措施,引导那些效益低下、环境污染严重的企业退出市场。

其次,要优化市场竞争环境,加强监管和执法力度,打击非法违规经营行为,维护市场的公平竞争秩序。

另外,还可以鼓励企业进行技术创新和升级改造,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和生产效率。

三、加强产能调控与海外市场拓展钢铁产能调控是缓解过剩问题的重要手段。

政府可以通过市场化的方式,制定合理的产能指标,引导钢铁企业合理布局,避免重复建设和过度扩张。

同时,要加强与相关部门的沟通配合,建立健全的信息发布和监测体系,及时发现和解决产能过剩的问题。

此外,还应积极拓展海外市场,降低对国内市场的依赖,推动钢铁产品出口,减少国内产能需求。

四、促进供需结构平衡钢铁行业产能过剩问题实质上是供需结构不平衡的表现。

因此,需要通过调整产业结构,优化供需关系,实现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一方面,要鼓励发展新兴产业,推动钢铁行业向高端、特色化方向转型,提高产品附加值。

钢铁行业过剩产能问题的解决策略

钢铁行业过剩产能问题的解决策略

钢铁行业过剩产能问题的解决策略一、概述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的加速,钢铁行业一度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

然而,随之而来的是行业发展中出现的产能过剩问题,在国家引导下,钢铁行业过剩产能问题逐渐得到了解决。

本文将从产能过剩的根源、政府引导钢铁行业去产能的措施、钢铁企业化解过剩产能的策略方面进行分析,以期在钢铁行业过剩产能问题的解决中起到一定的参考作用。

二、产能过剩的根源1. 出口市场需求不稳定钢铁是国际贸易的重要产物,而市场需求的波动对钢铁行业的影响十分巨大。

此外,国际贸易的强烈竞争和贸易摩擦等因素也给钢铁行业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2. 国内市场失衡在市场的长期竞争中,钢铁行业内部产能配置失衡,一些企业产能过剩,大量的低端产品出现和恶性竞争造成行业供需失衡。

3. 政府引导不当在我国的经济转型过程中,对钢铁行业的过度投资和保护,以及市场混乱和环保法规不完善等因素也给产能过剩的问题埋下了伏笔。

而政府相关政策的引导不当,导致了行业产能过剩问题的加剧。

三、政府引导钢铁行业去产能的措施为解决钢铁行业的产能过剩问题,我国从国家层面上制定了一系列针对性的政策。

具体来说,政府引导钢铁行业去产能的主要措施包括:1. 减少新建立产能在钢铁行业产能过剩的形势下,政府开始严格审批钢铁企业的新建立产能项目。

同时,政府也开始逐步收紧资金流入市场的管控,有效的控制了一些企业的新建立产能数量。

2. 合并重组企业政府通过向企业提供资金和技术等方面的支持,鼓励企业加强整合,实现资源优化和规模化经营,加强集约化管理,以达到整个行业的产能过剩问题得到解决的目标。

3. 推进产业升级政府依托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推动钢铁行业从大量民用低端产品转向高新科技发展方向,增加附加值,提高品质,实现产业转型和升级发展。

四、钢铁企业化解过剩产能的策略1. 市场分工和竞争钢铁企业应该明确市场定位,划分市场领域,采取专业化、详细化、细分化的经营策略,通过企业市场竞争实现产能的优化配置,促进钢铁行业市场化发展。

钢铁行业产能过剩问题逐步解决

钢铁行业产能过剩问题逐步解决

钢铁行业产能过剩问题逐步解决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钢铁行业在中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然而,由于过去几年间的高速发展,钢铁行业产能过剩问题逐渐浮现,给整个行业带来了不小的挑战。

然而,随着相关政策的出台和钢铁行业内部结构性调整的不断推进,产能过剩问题正在逐步得到解决。

首先,要解决钢铁行业产能过剩问题,需要加强政府的宏观调控。

政府应该加大对钢铁行业的监管力度,通过减少新的钢铁项目的投入、提高市场准入门槛等手段,阻止产能过剩问题进一步恶化。

政府还应该完善相关的产业政策,加大对技术创新、产业升级的支持力度,促进钢铁行业向高端、智能化方向发展。

其次,钢铁行业内部也需要进行结构性调整。

一方面,需要淘汰落后的产能,通过市场化的方式将不具备竞争力的企业淘汰出局。

这需要政府对产能过剩企业进行严格的监管,同时提供相应的退出机制和补偿政策,确保淘汰产能的平稳进行。

另一方面,钢铁行业应该加大技术创新和自主研发的力度,提高产品品质和附加值,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此外,还需要加强行业之间的合作和协同发展。

在市场竞争激烈的环境下,单一企业很难独立面对挑战。

因此,钢铁企业应该加强合作,形成产能互补和协同发展的格局。

可以通过联合生产、共享资源等方式,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整体效益。

同时,可以加强行业之间的信息共享和技术交流,从而促进行业的共同进步。

除了内部的结构性调整,钢铁行业的可持续发展也需要依靠外部环境的支持。

政府应该通过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和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拉动钢铁产品的需求,缓解供需矛盾。

同时,还要加强环境保护工作,推动钢铁行业向绿色、低碳发展的方向转变,减少对环境的不良影响。

总之,钢铁行业产能过剩问题的解决需要政府、企业和市场的共同努力。

政府要加强宏观调控,通过监管和政策引导,防止产能过剩问题进一步扩大。

企业要加大技术创新和结构性调整的力度,提高自身的竞争力。

市场要加强合作与协同,形成共同发展的格局。

通过各方的共同努力,相信钢铁行业产能过剩问题将逐步得到解决,为行业的健康发展奠定基础。

2022年钢铁行业现状:化解钢铁过剩产能要多措并举

2022年钢铁行业现状:化解钢铁过剩产能要多措并举

2022年钢铁行业现状:化解钢铁过剩产能要多措并举虽然钢铁煤炭等过剩行业经过2022年去产能,价格回升,行业效益好转,但是企业的资产负债率并没有消失明显下降。

2022年钢铁行业的资产负债率仅仅下降了0.95%,仍旧高达69.6%,而煤炭行业平均资产负债率也仍在67%左右。

“去杠杆、降低债务是中央企业今后一段时间要重点关注的问题。

”国资委主任肖亚庆3月12日在“两会部长通道”表示,将从制度建设、监管执行力度、发生债务危急苗头监测以及消失了违规追究责任等方面加强监管。

据了解,在102家央企当中,煤炭、钢铁、有色企业长期是亏损重灾区,是推动央企杠杆率居高不下的重要行业。

全球钢铁产能过剩据2022-2022年中国大型钢铁行业市场需求与投资询问报告表明,2022年1月,我国钢材出口742万吨,同比下降23.2%,连续6个月同比负增长。

除了受国家去产能的大背景影响,贸易摩擦是我国钢材出口下滑的主要缘由,并且相对集中,呈现加剧的趋势。

美国华盛立刻间2月2日,美国商务部就对华不锈钢板带材反倾销和反补贴调查做出终裁,裁定中国企业63.86%~76.64%的反倾销税率和75.6%~190.71%反补贴税率。

据商务部的中国贸易救济信息案件数据库统计显示,2022年我国钢铁行业遭受52起贸易救济案件,同比增加40.54%,具有以下特点:一是案件发起相对集中。

这些案件由21个国家或地区发起,其中35起贸易摩擦案件由印度、巴西、越南、泰国、南非等16个进展中经济体国家或地区发起,占比67.31%;其余17起案件由美国、欧盟、加拿大、新西兰和澳大利亚等5个发达经济体发起,占比32.69%。

二是案件类型相对集中。

反倾销案件主要由进展中经济体国家发起,总数达到34起,占比为65%;反补贴案件主要由发达经济体国家发起,总数达到11起,占比为21.15%;保障措施案件均由进展中经济体发起,总数达到8起,占比为15.38%。

三是案件产品相对集中。

钢铁行业化解过剩产能实现脱困工作方案

钢铁行业化解过剩产能实现脱困工作方案

钢铁行业化解过剩产能实现脱困工作方案近年来,钢铁行业产能过剩问题已经成为了中国经济结构调整的瓶颈之一。

在宏观经济政策、工业政策、企业改革等方面的综合治理下,中国钢铁行业出现了逐渐趋向稳定发展的迹象。

本文就钢铁行业如何化解过剩产能进行探讨。

一、现状分析随着我国宏观经济政策和工业政策的逐渐调整,在去产能过程中,煤钢行业治理成果显著。

2017年底,全国粗钢产能没有超过1.15亿吨,是2013年底的3/4。

然而,2019年1月份,钢价却有所回升,行业发展略为回暖。

钢铁行业产能过剩问题关系到国家的基础建设和制造业的发展,是一个极其重要的问题。

长期以来,钢铁产能过剩问题一直是中国钢铁行业发展的一个制约因素。

截至2019年上半年,中国钢铁行业的产能利用率仅有70%左右,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的85%。

同时,随着炼钢厂的增加和装备的更新换代,产能过剩问题也日益凸显。

二、化解过剩产能的工作方案1.政策方面:从宏观层面入手政府通过宏观经济政策实现钢铁行业发展需求的引导和调控。

因此,在化解钢铁行业产能过剩的过程中,国家政策的指导和帮助是至关重要的。

(1)巩固去杠杆,大力压缩企业杠杆率,加强供给侧改革。

(2)控制新增产能,明确公告关停市场出售,有序淘汰落后产能。

(3)完善钢材出口主管部门,开展贸易救济行动,强化钢材产业监管。

2.企业组织方面:加强自律和协同(1)重视标准化管理,合理调整销售结构,降低产能过剩。

(2)加强与相关企业的协调和沟通,避免互相竞争,协商化解过剩产能所带来的负面影响。

(3)培养员工的自觉性和自律性,加强管理层与员工的沟通和协商。

3.科技方面:创新技术、加强管理科技创新是化解过剩产能的重要一环,在钢铁行业中尤为重要。

(1)推动科技创新,研发高新技术,提高产能利用率。

(2)加强视力管理,通过人性化管理,减少因视力的原因引起的工伤。

(3)提高员工素质,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和生产质量。

化解过剩产能是钢铁行业发展的当务之急,需要在政府、企业和科技创新方面共同努力。

钢铁行业中过剩产能的缓解策略

钢铁行业中过剩产能的缓解策略

钢铁行业中过剩产能的缓解策略一、问题背景与现状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钢铁行业作为基础性行业,在社会建设和工业生产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近年来出现了严重的过剩产能问题,导致了行业内竞争激烈、价格下跌等一系列负面影响。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钢铁生产国之一,过剩产能问题对中国钢铁行业造成了巨大压力。

根据统计数据,2019年中国钢铁企业的总产能超过10亿吨,但实际需求量只有6亿吨左右,相当数量的生产设备被闲置,造成了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

二、去产能政策措施为解决钢铁行业过剩产能问题,中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积极有效的政策措施。

1. 关停淘汰落后产能:政府通过确定淘汰规划和目标,鼓励企业主动退出市场,并给予相应优惠政策。

同时加强对落后企业进行监督管理,确保实施效果。

2. 市场化债转股:政府引导金融机构进行债务重组,将部分债务转化为企业股权。

这种市场化的方式可以降低企业负债率,增加盈利能力,提高企业竞争力。

3. 改善产能结构:政府鼓励钢铁企业优化产品结构,加大技术和装备创新力度。

推动普钢向特钢、特种钢等高附加值领域发展,减少低端产品生产。

4. 治理非法建设:加大对非法新增产能的打击力度,通过严格执法、罚款和吊销许可证等措施,遏制非法建设现象。

三、缓解过剩产能的效果评估上述政策措施在一定程度上帮助了钢铁行业缓解过剩产能问题。

首先,在关停淘汰落后产能方面,通过政府的监督管理和优惠政策支持,很多落后企业主动退出了市场。

据统计数据显示,在2016年至2020年间,中国关停超过5亿吨的落后产能。

这使得整个行业的供给量有了一定程度的减少。

其次,市场化债转股政策为钢铁企业减轻了负债压力。

部分企业通过债务重组,成功降低了企业的负债率,并获得了更多的融资渠道。

这为企业提供了发展和改善产能结构的资金保障。

另外,钢铁行业的技术进步和产品升级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过剩产能问题。

政府的支持和鼓励使得企业逐渐加大对技术研发和创新的投入,生产出更具竞争力和附加值较高的产品。

钢铁行业化解过剩产能实现脱困工作方案

钢铁行业化解过剩产能实现脱困工作方案

钢铁行业化解过剩产能实现脱困工作方案
随着经济发展的不断推进,钢铁行业经历了快速增长期后,迎
来了产能过剩的时刻。

目前,我国钢铁行业产能利用率普遍偏低,
行业效益下降,产能过剩严重,面临着巨大的困境。

钢铁行业如何
化解过剩产能,实现脱困,成为当前钢铁行业所必须面临和解决的
关键问题。

一、加快淘汰落后产能
加快淘汰落后产能是化解过剩产能的重要途径。

近年来,我国
大力推进钢铁行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积极关闭落后产能,优化行
业结构。

但仍需增强淘汰落后产能的力度,在现有基础上加快步伐,以达到调节供需关系、优化行业结构的目的。

对于那些严重污染、产能退化、资源消耗大而产值低的厂家,
应给予强制退出的指导,推动企业淘汰落后产能、优化生产结构。

同时,为防止强制退出带来的社会问题,政府应做好退工人、兑现
环保和安全保障等方面的工作。

二、创新技术降低成本
实现产业升级、提高技术含量,是解决钢铁行业过剩产能问题
的重要途径。

钢铁行业技术的改进和更新,将降低生产成本、提高
产品质量,同时也减少了排放,使行业更加绿色可持续。

政府应在相关研发等方面加大扶持力度。

企业也要加强技术创新,不断提高产品品质,采用高效节能的新技术,加强环境保护,
以提高市场竞争力,促进钢铁行业的健康发展。

2024年钢铁行业化解过剩产能实现脱困工作方案

2024年钢铁行业化解过剩产能实现脱困工作方案

2024年钢铁行业化解过剩产能实现脱困工作方案____年钢铁行业化解过剩产能实现脱困工作方案引言:近年来,我国钢铁行业面临产能过剩的严重问题,不仅给钢铁企业带来了巨大的经营困境,也给环境保护带来了巨大挑战。

钢铁行业的产能过剩不仅仅是产能过剩,更重要的是产能结构的问题,即产能过剩的是低端粗放型产能,而中高端精细型产能却供不应求。

在新的一年里,我们必须采取有力措施,推进钢铁行业的产能过剩问题的化解,实现脱困。

本文将从优化产能结构、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大技术创新力度等方面提出具体的工作方案。

一、优化产能结构产能结构优化是化解钢铁行业产能过剩问题的根本出路。

为了实现钢铁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我们需要调整产能结构,减少低端粗放型产能的产出,提高中高端精细型产能的供给。

(一)严控新增产能。

停止批准新增产能建设项目,严格控制新增产能的规模和分布。

特别是对高能耗、高污染、低效益的项目,必须坚决予以制止。

(二)淘汰落后产能。

加大对落后钢铁企业的淘汰力度,通过市场化和法治化的手段,督促企业退出市场,使得产能过剩的问题得到根本解决。

(三)支持中高端产能发展。

加大对中高端钢铁企业的支持力度,通过国家政策的引导和资金的扶持,促进中高端产能的发展,提高钢铁行业的技术水平和附加值。

二、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实现钢铁行业脱困的关键。

通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可以有效解决钢铁行业长期面临的问题,提高钢铁企业的竞争力和盈利能力。

(一)深化产业转型升级。

通过推进技术改造,提高装备的自动化水平和智能化水平,提升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增强企业的竞争力。

(二)降低企业成本。

通过减税降费、降低用能成本、压缩人力成本等措施,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提高企业的盈利能力,促进产能过剩的缓解。

(三)推进企业兼并重组。

鼓励钢铁企业进行兼并重组,通过规模效应的发挥,降低产业链上的成本,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三、加大技术创新力度技术创新是钢铁行业走向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

钢铁行业化解过剩产能实现脱困工作方案范文

钢铁行业化解过剩产能实现脱困工作方案范文

钢铁行业化解过剩产能实现脱困工作方案范文钢铁行业是中国制造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关键支柱之一。

然而,由于过去的投资过度和需求下滑,钢铁产能严重过剩,导致行业面临困境。

为了化解过剩产能,实现钢铁行业的脱困,我认为可以采取以下工作方案。

一、淘汰落后产能在化解过剩产能的过程中,首先要淘汰落后产能。

钢铁行业存在许多技术、设备、管理落后的企业,这些企业的产能利用率低,环境污染严重,效益较差。

因此,我们应该加大对这些企业的淘汰力度,对不符合环保要求、高耗能、低效益、质量差的企业进行整顿或关停。

同时,还要采取一些政策措施,引导这些企业退出市场,减少过剩产能。

二、提高企业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钢铁行业面临的一个问题是技术水平相对较低,创新能力不足。

为了实现脱困,必须提高企业的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

政府应该加大对钢铁企业的技术改造和装备升级的支持力度,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提高核心技术的自主创新能力。

同时,加强企业间的技术交流和合作,促进技术创新的共享和互补,提高整个行业的技术水平。

三、优化钢铁产业结构由于过去的投资导致产能过剩,钢铁行业的结构也比较单一,过度依赖低端产品。

为了实现脱困,我们应该加大对高端产品的研发和生产力度,推动钢铁行业由大而全向强优精转变。

同时,加强对中小钢铁企业的扶持,培育一批具有竞争力的中小企业,增强产业的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四、拓宽市场空间在化解过剩产能的同时,还要进一步拓宽钢铁行业的市场空间。

一方面,可以加强与国内其他行业的协作,提高钢铁产品的附加值和竞争力。

另一方面,还可以加大出口力度,通过国际市场的竞争获取更多的订单和市场份额。

同时,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合作,拓展国际市场。

五、加大环保治理力度钢铁行业的产能过剩与环境污染密切相关,在化解过剩产能的同时,还要加大对环境污染的治理力度。

政府应该出台更加严格的环保标准和政策,在技术改造和装备升级中要求企业达到更高的环保要求。

中国钢铁行业产能过剩原因及化解之道

中国钢铁行业产能过剩原因及化解之道

中国钢铁行业产能过剩原因及化解之道关于中国钢铁行业产能过剩的原因已经有许多分析文章,但尚未有人提及公司治理不完善与资本市场资源配置的低效是重要原因之一,应对之策自然是治标不治本。

在既成事实的前提下,化解产能过剩的关键在于资本退出之道。

一、从不同角度正确认识产能过剩的诸多原因,是找到有效解决对策的前提第一,从产业生命周期看问题几乎所有的产业都要经历初创、成长、成熟和衰退四个时期,不同产业各阶段经历的时间长短或许不同,但成熟期的一个普遍现象就是产能过剩。

适度的产能过剩有利于行业的充分竞争,有利于行业的优胜劣汰和转型升级。

依供需理论看来,供不应求时,商品价格上升,吸引更多资本进入该领域;供给大于需求,就会导致价格下降,从而减产甚至有资本退出,价格重回均衡。

但钢铁行业是技术、资本密集型行业,进入壁垒不高但退出很难。

2000年之后,中国经济和钢铁行业逐步回暖,企业效益蒸蒸日上,销售利润率和吨钢利润率不断攀升,2007年达到顶峰。

这吸引大量资金进入钢铁行业,钢铁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出现爆炸式增长,2003年增速曾达到87.2%。

粗钢产量增速维持在20%以上,2007年更是接近30%。

由于建设投产的滞后性,已经开工的项目仍在继续建设,这解释了尽管行业亏损严重,产能依然在增长。

第二、计划经济管理模式难以适应市场变化2004年7月16日国务院发布投资体制改革以前,国家对钢铁等行业一直实行批准制,但计划经济的管理思路、方式、手段总是跟不上市场的变化。

很多时候,解决问题的办法就是导致新问题的根源。

早在2004年2月,国务院曾召开严格控制部分行业过度投资的电视电话会议,要求各地对钢铁投资等建设项目进行认真清理,核心内容是提高钢铁产业的准入门槛、停止批准新建钢铁厂。

3月,国家发改委宣布,原则上不再批准新建钢铁联合企业和独立炼铁厂、炼钢厂。

4月28日,国务院下令查处江苏铁本钢铁违规上项目事件。

杀鸡儆猴式的恫吓并没有吓退新建增产的热情,2005年粗钢产能同比达到30%左右,创1979年以来的历史新高。

钢铁行业的产能过剩问题原因分析和解决方案探讨

钢铁行业的产能过剩问题原因分析和解决方案探讨

钢铁行业的产能过剩问题原因分析和解决方案探讨产能过剩是指市场供给大于需求所造成的问题,这在钢铁行业尤为突出。

本文将分析钢铁行业产能过剩背后的原因,并提出解决方案。

一、产能过剩的原因分析1.需求端减弱随着世界经济的不景气和全球贸易保护主义的抬头,钢铁产品的需求量不断下降。

国内市场由于投资放缓和消费结构升级,对钢铁的需求大幅度减少,导致产能过剩。

2.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彻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解决产能过剩问题的重要手段,但在钢铁行业,改革的成效有限。

许多落后的钢铁企业依然存在,产能多、技术落后、效益低下。

这些企业没有被有效淘汰,导致产能过剩问题长期得不到根本解决。

3.地方政府的过度支持一些地方政府为了吸引投资和增加地方经济发展速度,大量投入资金和优惠政策支持钢铁行业的扩张。

这种过度支持导致了产能过剩,严重扰乱了市场。

4.国际市场竞争加剧钢铁产品是国际贸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国际竞争的加剧,国内钢铁企业面临来自国外的竞争压力。

一些发达国家的钢铁企业拥有更先进的技术和生产能力,使得国内企业难以在市场中获得竞争优势,从而加剧了产能过剩问题。

二、解决产能过剩问题的方案探讨1.加强产能调控政府应加强对钢铁行业的产能调控,依法依规对过剩产能进行清退。

通过优化和整合企业,淘汰落后的产能,减少市场供给,使供求达到动态平衡。

2.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钢铁行业需要加快结构性改革的步伐。

政府要引导企业加大技术创新和绿色生产的力度,提高钢铁产业的技术水平和附加值,转型升级成为高质量发展的引擎。

3.优化市场竞争环境政府要进一步加强对市场的监管,打击不正当竞争行为,维护市场秩序。

同时,加强国内钢铁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培养,提高企业的自主创新和国际化经营水平,提升国产品牌和形象。

4.加强国际合作钢铁产能过剩问题是全球性的挑战,国际合作是解决问题的重要途径。

政府可以积极参与国际钢铁产能合作与机制建设,促进国际市场合作与规则制定,实现全球范围内的供需平衡。

钢铁业如何化解产能过剩问题

钢铁业如何化解产能过剩问题

钢铁业如何化解产能过剩问题钢铁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产业,对于国家的现代化建设和经济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近年来,产能过剩成为了困扰钢铁业发展的一个突出问题。

这不仅导致了资源的浪费和市场的无序竞争,也给整个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那么,钢铁业究竟应该如何化解产能过剩问题呢?要解决钢铁业的产能过剩问题,首先需要深入了解其产生的原因。

一方面,过去在经济高速增长的时期,对钢铁的需求旺盛,各地纷纷上马钢铁项目,导致产能迅速扩张。

另一方面,一些企业在投资决策时缺乏充分的市场调研和科学规划,盲目跟风,使得产能增长超出了实际需求。

此外,部分地区为了追求经济增长和税收,对钢铁项目的审批不够严格,也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产能过剩的局面。

从政策层面来看,政府应当加强宏观调控,严格控制新增产能。

对于新建钢铁项目,要进行严格的审批和监管,确保项目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环保要求。

同时,要加大淘汰落后产能的力度,对于那些技术落后、能耗高、污染严重的产能,坚决予以关停。

通过制定和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建立健全钢铁行业的准入和退出机制,引导企业合理投资和生产。

在市场机制方面,要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

加强市场监管,打击不正当竞争行为,维护市场秩序。

建立公平、透明的市场环境,让企业在市场竞争中优胜劣汰。

同时,要推动钢铁企业的兼并重组,提高产业集中度。

通过兼并重组,可以整合资源,优化产能布局,实现规模效应,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大型钢铁企业可以通过收购、合并小型企业,实现产能的优化整合,减少重复建设和无序竞争。

钢铁企业自身也需要积极转型升级,提高产品质量和附加值。

加大技术研发投入,开发高端产品,满足市场对高品质钢铁的需求。

例如,在汽车、航空航天、机械制造等领域,对高强度、高韧性、耐腐蚀的钢铁材料有着较高的需求。

企业可以通过技术创新,生产出满足这些特殊需求的产品,提高市场占有率。

同时,要注重节能减排,降低生产成本。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化解钢铁过剩产能是一场持久战
世界上发达国家和地区(如欧洲、美国、日本)均经历过钢铁产能过剩阶段,他们花了20年~30年的时间才慢慢化解掉过剩产能。

更何况,中国钢铁产能过剩还有自身政策性的原因,如号召“提高板管比”,致使大型板带企业规模增多; 当然也有企业本身追求扩大规模的原因。

从总结经验教训出发,化解产能过剩也要从长计议。

其次,化解产能过剩应主要靠市场机制发挥作用。

今天,产能过剩在中国的各个行业都存在,原材料行业如水泥、玻璃,机械行业如汽车、造船,新兴产业如光伏、风电等,都有产能过剩的现象,产能利用率大约都在70%左右,但汽车行业甚至水泥行业的效益都好于钢铁行业。

即使在钢铁行业内部,也不是每个企业都亏损。

实际上,在市场经济环境下,产能过剩是正常现象,因为这样才能形成竞争,才能优胜劣汰。

因此,化解产能过剩还是主要靠市场机制起作用,政府应负责创造条件引导不合规的企业有序退出。

再次,关于通过“一带一路”的战略机遇来化解过剩钢铁产能,还需要量力而行。

笔者认为,“一带一路”战略下会涉及很多钢铁项目,我国钢企应当积极参加,量力而行,或“挑大梁”,或“添砖加瓦”。

而且工信部近日为钢铁工业正名为“优质产能”,有利于提高钢企在国外的正面形象,有利于钢企“走出去”。

但是,转移产能出去,实际上只能转移设备,转移不了固定资产及大批职工。

而且随“一带一路”转移过剩产能,还要看国外市场的具体情况。

当年,我国从美国、德国等国引进二手设备,是因为我国高速发展,抢时间,引进二手设备可以加快建设进度。

现阶段,一些发展中国家没有向我们提出这种需要。

例如,近来中石油在中亚某国建设螺旋焊管企业,他们声称不接受过剩产能的螺旋焊管设备,要新制设备。

但其实,我国石油系统过剩的焊管设备装备水平很先进,已经达到世界一流水平。

最后,有经济学家提出,不赞成用“消灭”的方法处理过剩的产能,值得我们深思。

现在钢铁行业所说的产能过剩引起低价竞争,导致效益低下,实际上是产品同质化引发了低价竞争。

但是,与之相对的是,一些高端钢材品种还需要进口。

产品同质化背后的实质问题是技术创新、产品创新能力薄弱,导致无论是低端产品,还是高端产品都趋同化。

化解过剩产能的最佳途径还是靠技术和产品创新。

工信部提出,扩大内需要推广钢结构,促进高强建筑钢材的运用。

事实上,不仅建筑行业有转型升级的要求,机械、电力、化工、汽车、船舶、海洋工程……各个下游行业的用钢需求都有新的要求。

这些不是压减产能所能解决得了的。

恰恰相反,这需要我国钢铁工业紧紧抓住下游用户转型升级的要求,抓紧技术创新,这才是正确的方向。

当然,技术创新、产品创新、产业结构调整、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不能操之过急。

化解钢铁产能过剩,从心态上要“冷静观察,沉着应对”。

[本文来源:中钢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