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品德教育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与作用
德育教育在学校教育中的核心地位
德育教育在学校教育中的核心地位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人。
学校教育是以德育教育为核心的五育并举的教育,缺少了德育教育的学校教育是失败的教育,培养出来的是利欲熏心,铜嗅味极浓的唯我主义者,一个没有基本道德观念的人,他的知识再丰富,能力再强,也只能是个才,而不能成为一个真正的人,一个国家的建设,社会的发展需要的是人才,德育教育就是育人的教育,而道德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养成的,它是一个长期的、全面的工程。
德育教育是需要学校教育不断强化的教育,也是国家建设和国家富强的要求,是一个民族素养的综合提现,所以学校教育要注重化信息为知识,化知识为智慧,化智慧为德性的轨道上来,一个人的素质最终提现在品德行为上,这才是学校教育的理性体现。
中小学生思想品德的教育首先是要以养成教育为主,它是社会主义教育的基础工程,它体现一个民族的文化素养,任何东西都可以进口,但民族的素养是靠本民族的每一个公民的修养和文化底蕴所决定的,这些修养和文化底蕴是在学生时代修养成的,一个青少年如果有良好的行为习惯,最是有利于他们的健康成长,能够使之终身受益,中小学时期是良好道德品质形成的关键时期,这一阶段必须抓好养成教育,养成教育要从细微入手,从学生平时的行为习惯入手。
教师在学生的德育教育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在这里教师首先要弄明白一个道理,那就是教师责任的重大,教师的一只手抓着学生今天,另一只手却抓着祖国的明天,所以教师的教育观念直接关系着每一个家庭和整个国家的未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就是学生心中的榜样,教师的言行,道德观念,价值观念都直接影响着学生。
教师对学生的影响有些是显性的,有些是隐性的。
例如教师上课迟到这个问题,看拟一个小问题,但久而久之对学生就产生了负面影响,在学生心目中就会形成上课可以迟到的心理体验,在以后的上课过程中也会迟到,这种隐性的教育对学生的成长起着很大的负面影响,不过教师良好的行为习惯,高雅的言语,礼貌举止和好的素养也能给学生带来好的影响。
德育在素质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 2
它们统一在一个培养目标上,互相渗透、互相依存、互相制约、互为条件,其中的德育占有主导地位,是素质教育的核心,这是由德育的本质决定的。
2、从未来社会的要求看,二十一世纪的人才要求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在“德智体美劳”五育中,德育处于领先地位,是“智体美劳”的动力和支撑点,这是大家所公认了的。
而良好心理素质、劳动技能和习惯的培养,都离不开德育。
展望二十一世纪,人类面临的挑战仍然同二十世纪一样是全方位的。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二十一世纪人类的物质生活水平会有极大的提高,丰富的物质生活未必能提高人们的道德水平,提高人们的精神境界。
相反,丰富的物质生活有可能给人们带来理想的泯灭、道德的沦丧。
面对这一切,学生应作出怎样的判断,怎样的选择,这是决定国家前途与命运的大事。
因此,面向未来,我们必须要教育、帮助青年一代树立科学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树立更高境界的理想、信念与责任感,具有更高的道德水平,这是使我们国家挤身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奠基工程。
二、德育在素质教育中的不可替代作用素质教育注重培养或提高学生的素质,突出素质形成过程中的主体内化机制,使学生获得的知识和能力经过自身的“消化”,内化在心理层面里,最终积淀于学生身心组织之中而形成素质。
德育在素质教育中有以下几种作用。
1、德育在素质教育中起着定向和导向作用德育在素质教育中起着定向作用,是指德育对学生在素质形成、发展及其成长过程中给予方向性的影响,使他们朝着党的教育方针和德育目标发展。
定向要解决学校培养的学生“为什么学”的问题。
德育能够在素质教育中发挥定向作用,这是由它自身的内涵所决定的。
德育要解决学生的立场、观念、思想、道德、行为、习惯乃至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对人、对国家、对自然的准则等问题。
这些问题体现着学生的思想意识倾向,对他们的心理活动和行为活动起到定向作用。
德育虽然只是学生思想素质、政治素质、道德素质等形成和发展的外化因素,但它的方向性决定了其对学生素质的导向力量。
第三章德育的功能
第三章德育的功能德育是指通过教育方法和途径使学生在思想道德、人格品质、社会行为等方面得到全面发展的过程。
德育有着重要的功能,对人的成长和社会的发展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首先,德育能够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
德育以道德教育为核心,通过道德规范和道德模范的示范作用,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通过道德教育,学生能够明辨是非,培养良好的品德和道德修养,形成健康的行为准则和行为习惯,从而在人际关系中更好地表现出自己的个性和价值。
其次,德育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共意识。
德育不仅关注个体的道德修养,更注重学生在社会中的行为表现和责任担当。
德育教育学生要履行自己的社会责任,关心他人,参与公共事务,培养对社会问题的敏感性和批判性思维。
通过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共意识,可以使他们在成长过程中注重公益事业,关心社会问题,为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贡献力量。
此外,德育还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综合素养。
德育强调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使其在认知、情感、意志和行为等方面全面发展。
德育教育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鼓励他们积极探索、勇于尝试,培养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能力,促进个性的独立发展,充分发挥个人的潜力和创造力。
此外,德育还能促进学校的和谐发展和校园文化建设。
德育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关注个体的道德品质和行为规范,但也不仅仅是教育个体。
德育要培养学生良好的人际关系和团队合作意识,促进校园环境的和谐与稳定。
同时,德育注重学校精神文明的建设,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倡导学校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形成积极健康的校园文化氛围。
最后,德育对社会的发展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德育培养的是社会的未来建设者和接班人,在人才培养方面具有重要的责任和使命。
德育能够培养具有正确价值观和道德观的人才,为社会提供具有道德修养和社会责任感的人才资源。
同时,德育还能提高社会治理水平,减少社会问题和矛盾,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
综上所述,德育具有许多重要的功能。
培养学生的品德教育
培养学生的品德教育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变革,培养学生的品德教育变得愈发重要。
品德教育是培养学生良好道德品质和价值观的过程,它不仅关乎学生个人的发展,也与整个社会的和谐稳定息息相关。
本文将探讨品德教育的重要性,以及一些可行的方法和策略。
一、品德教育的意义学生成长过程中,除了学习知识外,品德教育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首先,品德教育有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
通过品德教育,学生能够明确什么是正确的、什么是错的,明白如何去选择和行动。
其次,品德教育能够塑造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道德品质。
培养学生积极向上、有益社会、有责任心和同理心的品质,不仅有助于他们在个人发展中获得成功,也能为社会的发展贡献力量。
最后,品德教育对于维护社会秩序和和谐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只有在社会各个层面普遍注重品德教育,才能减少犯罪行为和社会混乱现象的发生。
二、品德教育的方法和策略1. 家庭教育:家庭是孩子最早接触到的社会单位,家庭教育对于培养孩子良好的品德素养至关重要。
家长应该扮演好榜样的角色,注重培养孩子的道德观念和价值观。
在家庭中,可以通过讲故事、提出道德问题、进行日常的道德引导等方式,潜移默化地引导孩子的品德发展。
2. 学校教育:学校是培养学生品德的重要场所。
学校可以通过开展各种形式的品德活动和课程来加强学生的品德教育。
例如,组织志愿者服务活动、举办道德讲座和培训等。
此外,学校还应该建立健全的品德评价制度,将品德教育纳入综合评价体系中,以激励学生的品德提高。
3. 社会教育:社会是学生学习和成长的重要环境。
社会教育机构和组织可以通过开展各类品德教育活动来引导学生的品德发展。
例如,社区组织可以组织志愿者服务活动,培养学生的奉献精神和责任感;文化机构可以组织有益身心健康的活动,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品质。
4. 教师引导:教师是学生的重要引路人,他们可以通过自身的言传身教来引导学生的品德发展。
教师在课堂上不仅仅要传授知识,更应该关注学生的道德教育。
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培训手册
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培训手册一、引言德育工作在中小学教育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本手册旨在为中小学德育工作提供指导和培训,帮助教师更好地开展德育工作,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和综合素质。
二、德育工作概述德育工作是指针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旨在培养他们正确的价值观、道德观和行为习惯。
德育工作的目标是培养学生健康发展、具有社会责任感和创新能力的优秀公民。
三、德育工作原则1. 科学性原则:德育工作应基于科学的教育理论和心理学原理,针对学生的成长发展规律进行科学设计。
2. 整体性原则:德育要渗透到学校教育各个方面,形成全员参与、全方位发展的格局。
3. 个性化原则:尊重每个学生的个性差异,因材施教,注重培养个体的特长和潜能。
4. 实践性原则:德育工作要结合实际生活和学习环境,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德育意识和实践能力。
5. 协同性原则:德育工作需要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共同合作,形成育人合力。
四、德育工作内容1. 学校文化建设:以学校核心价值观为指导,营造积极向上、团结互助的学校文化氛围。
2. 师德师风建设:教师要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以身作则,成为学生道德行为的榜样。
3. 学生日常管理:落实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和管理制度,培养学生的自律意识和遵纪守法的习惯。
4. 课堂德育教育:将德育内容融入各学科教学,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和人文素养。
5. 校园文化活动:组织形式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培养学生的文化修养和审美能力。
6. 优秀品德典型培养:树立典型榜样,通过表彰、宣传等形式激励学生向优秀品德典型看齐。
7. 心理健康教育: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成长,提供心理支持和辅导服务。
五、德育工作方法1. 面向问题:德育工作要贴近学生的实际需求和问题,针对性地开展教育活动和引导。
2. 寓德于学:将德育融入学科教学过程,培养学生的德育意识和道德判断能力。
3. 以身作则:教师要做学生的良师益友,通过自身言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道德感召力。
4. 多样化教育:采用多种形式和方法进行德育教育,如讲座、小组讨论、社会实践等。
学校教育学生品德的重要性
学校教育学生品德的重要性品德教育是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的目的不仅在于传授知识技能,更需要在品德上进行引导和培养。
因此,学校教育必须注重品德教育,从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入手,为学生未来的成长和社会发展作出贡献。
首先,品德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
学校教育最根本的目的是为社会培养有用的人才,学生的品德就是他们发展为社会有用的人才的基础。
一个有良好品德的学生不仅能够遵纪守法,尊重他人,更能够具备高尚的情操和强大的自我修养,成为社会的栋梁之才。
因此,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
其次,品德教育是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必由之路。
品德教育并不是对学生进行道德灌输,而是要通过对学术、体育、实践等各个领域的教育,培养学生的自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培养学生有意识地帮助他人、关心社会、积极参与社会实践、热爱妇女儿童等特征,不仅能够不断推动社会的进步,而且能够让学生具有完善的道德情操和更广阔的人生格局,更有文化素养。
再次,品德教育是培养学生正确世界观的重要途径。
在学校里,学生往往受到大量的知识刺激,这就需要品德教育来帮助学生确定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价值观。
通过品德教育,让学生感受到道德的美好和卓越性,让他们在实践中认识到优秀品德的价值和意义,并努力践行。
这样不仅能够让学生自我感觉上得到廓清,同时也能够让他们认识到,只有在遵循道德,尊重社会,才有可能成为一个智慧、文化、能干和有责任感的社会人才。
最后,品德教育也是学校教育的社会责任。
学校教育既是对学生的投资也是对社会的投资,品德教育不仅是培养学生素质的必由之路,更是学校责任的体现。
品德教育是一种人才培养综合能力的体现,学校必须积极负起社会责任,方能为社会的延续和发展做出一份贡献。
综上所述,学校教育必须加强品德教育,让学生在品德方面有很好的积累。
这样不仅能够让学生在成长进程中发扬尊重个人、关注社会、服务他人的积极品质,同时也能够为社会发展作出有益的贡献。
思想品德教育在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中的作用
思想品德教育在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中的作用思想品德教育在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中的作用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教育也逐步成为一个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而在教育中,思想品德教育作为教育的重要元素之一,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在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中,思想品德教育所扮演的角色也越来越重要。
本文将探讨思想品德教育在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中的作用。
一、思想品德教育的定义思想品德教育是指通过学校教育,培养学生的道德意识,使其确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发扬社会主义优良道德风尚,树立正确的人生理想和追求,形成个性发展、全面协调的人格。
思想品德教育是全面的,它不仅包括思想教育,还涉及到情感教育、价值教育、修养教育等方面。
思想品德教育由于其广泛性和深远性,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二、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定义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是指根据学生的学业、品德、身心健康等方面的表现,对学生的全面发展进行综合评价。
综合素质评价以学生的多元能力为评价重点,与传统的单一学科评价相比,它更能反映学生的综合素质,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三、思想品德教育在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中的作用1. 培养品德素质品德是一个人最基本的素养,是人在社会生活中的立身之本。
在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中,品德素质占有很大的比重。
思想品德教育是培养学生品德素质的重要途径。
通过开展各种形式的品德教育活动,学生能够逐渐形成自主学习、自我管理、自我约束的个性特征,从而培养起优良的品德素质。
2. 培养道德修养道德修养是人与人相处中应当具备的一种道德修养。
在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中,道德修养也占有很大的比重。
通过开展各种形式的守法概念教育、礼仪规范教育等方面的教育,可以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水平。
通过这些教育,学生可以逐渐形成自尊、自爱、自强、自立、自信等良好的道德修养,使得他们在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时能够更加尽职尽责。
3. 培养思想独立性在当今社会,思想独立性非常重要。
思想独立性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面对社会复杂的挑战,更加理性地看待问题。
德育教学在学校教育中占首要地位
德育教学在学校教育中占首要地位,这是无可非议的,但在大多数老师中则认为德育只是在思想品德课、语文课的教学中进行,寓德于教,或在班队课中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这是天经地义的。
数学是自然科学,一就是一,二就是二,一加一等于二,有什么德育可教呢?我认为此言差矣。
赫尔巴特曾经说过:“我想不到任何‘无教育的教学’,正如相反方面,我不承认有任何‘无教育的教学’”。
德育教学如细雨,润物无声,各科教学是沙土,无时无处不渗透着细雨之水;学生似小草,吮吸着沙土里的水份。
因此,数学教学中也可以无时无刻都渗透得教育。
数学教学中德育渗透,就是将德育本身的因素与数学学科所具有的德育因素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德育内容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逐步内化为学生个体的思想品德。
一、充分挖掘数学教材中的德育因素,渗透德育教育《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新课程的培养目标应体现时代要求。
要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和革命传统……”小学数学教材的例题、习题、注释中,有不少进行德育教育的、形象生动的图画和有说服力的数学材料。
因此我们将小学数学教材,作为融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思想品德教育为一体的综合性载体,深入挖掘其中的精神品质素养教育的因素,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教材中有许多的数学史料或插图,介绍我国古代数学家对数学研究的突出贡献,如:“早在二千多年前,我国劳动人民就会计算土地面积”、“我国在2000多年前用算筹记数”、“小数是我国最早提出和使用的”、“大约在2000年前,我国数学名著《九章算数》中的方田章就论述了平面图形面积的算法。
”、“约1500年前,中国有一位伟大的数学家和天文学家祖冲之,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把圆周率的值的计算精确到6位小数的人。
思想政治教育在学校的应用总结
思想政治教育在学校的应用总结
思想政治教育在学校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以下是对其应用的总结:
1. 教学内容和方法
思想政治教育应包括以下内容:国家法律法规、宪法和国情教育、民主和法治教育、公民道德教育等。
同时,应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讲授、讨论、案例分析和角色扮演等,以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理解力。
2. 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
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之一是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
学校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公民意识,以及尊重他人、遵守法律和道德等品质。
3. 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能力
思想政治教育应该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能力,使他们能够独立思考和分析问题。
学校可以通过讨论和辩论等活动来锻炼学生的思辨能力,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和判断能力。
4. 建立良好的校园文化
思想政治教育应该与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
学校应该营造积极向上、和谐友善的校园氛围,倡导学生遵守校规校纪,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和社交技巧。
5.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为了有效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学校需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培养专业的思政教师,提供他们专业化的培训和发展机会,以提高他们的教学水平和专业素养。
思想政治教育在学校中的应用需要综合各方面的因素,通过合理的教学内容和方法,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和批判思维能力,建立良好的校园文化,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思想品德课在实施素质教育中的重要性
思想品德课在实施素质教育中的重要性作者:沈金莲来源:《新课程·中学》2009年第12期全面提高中小学生的整体素质,是学校素质教育的根本任务,也是全社会的共同目标。
培养跨世纪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需要学校各学科教师的共同努力和社会、家庭教育的密切配合,在这中间,思想品德课作为一门社会科学教育课同时又是一门德育课,在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具有特别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一、思想品德课在实施素质教育中的核心地位和作用实施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要让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因此各科教学都承担着既要向学生传授知识,又要向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任务。
然而其他学科都是根据各科教学大纲关于思想品德教育的要求和教材中的德育因素,按各科自身的教学特点,有机地在课堂教学中渗透思想品德教育。
只有思想品德课才是向学生比较系统地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和道德判断能力,以指导他们行为的专门课程,这是任何其他课程所无法取代的,其系统性就决定了它是向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中的主渠道。
二、思想品德课的内容决定了它在实施素质教育中承担着重大责任思想品德课的内容决定了要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学生具有正确的思想素质、良好的道德素质、健康稳定的心理素质、高尚的美学素质和坚实的文化素质等,由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来推动和激励其他方面素质的健康发展。
用通俗的说法就是,思想品德课的任务是要教育学生堂堂正正做人,兢兢业业做事。
只有牢固树立堂堂正正做人的思想,才能有信心和毅力去学习兢兢业业做事的本领,通过兢兢业业做事,才能体现出堂堂正正做人的思想道德素质。
三、思想品德课的核心作用表现在它的情感性素质教育是要让学生得到主动发展,因此要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中学生的学习动力主要来源于信念和需要,而小学生的学习动力则主要来源于情感和兴趣,所以在基础教育阶段,素质教育在某种程度上讲,也可以说是一种情感教育,斯霞的母爱教育和李吉林的情感教育之所以获得成功,其奥妙之处就在于有情。
思想品德教育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与作用思想品德课教材地位
思想品德教育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与作用思想品德课教材地位思想品德教育简称德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的要求和学生思想品德形成发展的客观规律,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学生施加系统的道德、思想和政治影响,使一定的社会意识和道德规范转化为个体的思想品德的活动。
正确理解德育的概念对德育的理论建设和实践具有重要的意义。
德育的定义主要包含:(1)德育是全面发展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具有学校教育的一般特征,即目的性、计划性、系统性和长周期性,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活动为中介的定向影响和培养过程。
(2)德育主要解决的矛盾是如何根据思想品德形成发展的规律,有目的、有计划地把一定社会的思想意识、政治准则、道德规范转化为个体的思想品德。
(3)学校德育不能满足于 __的灌输和行为规范的机械训练,必须着眼于唤醒和发展学生的自我意识,致力于正确的价值导向,培养学生自省、自律、自强的自我教育能力。
德育体现学校教育的性质、制约学生发展的方向,在学校教育中具有首要而又特殊的地位。
学校教育作为一种社会实践形式,其根本目的在于通过培养一定社会、一定阶级所需要的人来为社会服务。
集中反映统治阶级的意志,因此,德育把一定社会、阶级占支配地位的政治、思想和道德意识传授给年轻一代,使其具有一定社会和阶级所要求的思想品德。
它所要解决的是“为谁服务”“能否更好地服务”和“如何服务”的问题,因而它是体现学校教育性质的决定因素,占学校教育的首位。
我国古代教育以伦理为中心,把德育提高到施政、为政的高度。
孔子主张“为政以德”,他对学生的学习也要求把道德修养放在首位。
资本主义兴起后,由于生产发展的需要,各国普遍重视自然科学的教学,重视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训练,但德育在学校教育中依然居于首要的位置。
人类社会发展到今天,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社会生活日趋现代化,许多国家认识到,不仅重视智力投资,更要加强道德教育,这是社会稳定、文明进步、生产发展的首要条件。
因此,加强道德教育成为世界各国进行教育改革的共同趋势。
德育教育在学校教育中的重要地位(精简篇)
德育教育在学校教育中的重要地位德育教育在学校教育中的重要地位1.百年大计,教育为本;育人大计,德育为先。
2.学校德育工作开展得好与坏直接关系到学生能否健康成长。
3.学校必须坚持德育为先的原则。
4.学校应多渠道开展德育教育活动。
5.可利用主题班会对学生开展德育教育。
6.要充分发挥党支部、团支部和少先队的先进模范作用开展德育教育。
7.要建立健全良好的德育评价机制。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
学校教育,育人为本;学校育人,德育为先。
学校德育工作的成功与失败,直接关系到学校的生存与发展,影响到学校的生源和学生的成长,影响依法治国方略的实施,影响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能否顺利实现,影响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影响到社会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的实现,关系到学校的生存与发展,关系到学生能否成为有用人才、成为社会的可造之才。
因此,德育教育在学校教育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一、学校必须把德育工作放在学校工作的重要位置具有高尚的道德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无论何时何地永远都不能丢。
一个人若失去了德,谈不上有任何能力,也谈不上有才,更说不上为国家、社会和家庭作贡献,也无法主持正义、维护社会公平和维护法律公平,无法报效祖国、回报社会。
具有爱心、爱国之心和感恩之心的人必须具有高尚的素养。
因此,学校必须制定好育人目标、育人计划和育人方案,在制定学校工作计划时首先必须考虑怎样做好德育工作,同时认真研究德育教育计划和实施方案,制定相关的措施,切实抓好学校德育工作,确实把学校德育工作落到实处,把德育作为考核学校工作的重要目标,树立坚信人人成才,激励人人进步的育人观念。
二、多渠道、多途径开展学校德育教育工作1.利用国旗下的讲话、集会、重大活动、节假日等活动对学生开展德育教育。
学校领导必须认真准备,认真研究,安排好各项活动的内容,抓住典型,树立典范,促进学校德育工作的正常开展,结合爱国主义、革命传统教育、公民基本道德教育、法律法规教育、安全教育、爱护环境教育、可持续发展教育和双创双建教育、文明礼仪教育、《中学生守则》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等规范学生的行为习惯,教育学生从小事做起,自己承担社会责任,对自己的行为负责,自觉服务社会,做一位遵纪守法、文明礼貌的好公民。
关于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法律法规与政策依据
关于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法律法规与政策依据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法律法规与政策依据德育工作在中小学教育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能够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和道德观念,促进他们全面发展。
为了有效开展德育工作,教育部制定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文件,为中小学德育工作提供了具体的依据。
本文将分析和介绍一些关键的法律法规与政策,以期加深对中小学德育工作的了解。
一、教育部关于德育工作的基本要求教育部《关于加强中小学思想品德建设的意见》明确提出了中小学德育工作的基本要求和重点任务。
根据该文件的指导,学校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加强道德规范的引导,推动学生全面发展。
此外,教育部还要求学校建立健全德育工作机制,提高德育工作的质量和水平。
二、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法律法规1. 义务教育法《义务教育法》是我国中小学教育的基本法规,其中第二十八条明确规定,“学校应当加强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培养社会主义劳动道德、集体主义意识和公民道德,教育学生遵纪守法、文明礼貌。
”2.附属中小学办学条例《附属中小学办学条例》中明确规定了中小学德育工作的具体规范。
该法规要求中小学要在课程设置、教育环境、教师职责等方面加强德育工作,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三、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政策文件1. 中小学道德与法治教育课程标准教育部颁布了《中小学道德与法治教育课程标准》,该标准明确规定了中小学道德与法治教育的内容和目标。
根据这个标准,学校可以有针对性地制定课程,培养学生的法治观念和法律意识。
2. 学校德育规划各地教育部门要求中小学根据本地实际情况制定德育规划,规定了德育工作的目标、内容和措施。
根据学校德育规划,学校可以有针对性地开展德育活动,提高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四、中小学德育工作实施的困难与建议虽然有了以上的法律法规与政策依据,但中小学德育工作仍然面临一些困难。
首先,德育工作的成效难以评估,缺乏科学的评价体系。
其次,一些学校在德育工作中存在重视形式、忽视实效的问题。
浅谈初中生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性
浅谈初中生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性初中阶段是孩子成长的关键时期,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在这个阶段,学生的身心发展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的时期,他们开始建立自己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所以思想品德教育对于初中生的成长至关重要。
思想品德教育有助于提高青少年的道德水平。
初中生正值青春期,他们对各种事物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和理解,而道德水平的提高是他们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通过思想品德教育,学生们能够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树立正确的行为规范和道德操守。
这样,在面对挑战和诱惑时,他们能够坚守底线,做出正确的选择,为自己的未来奠定良好的基础。
思想品德教育有助于培养学生的人格品质。
初中生正处于形成自我认知和社会适应的时期,人格品质的培养对他们的成长至关重要。
通过思想品德教育,学生们可以学会尊重他人、理解他人、包容他人,培养亲和力和合作精神,提高自我管理和自我控制能力。
这些品质对于学生未来的人际交往、个人成长和职业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可以帮助他们成为一个有社会责任感和团队合作精神的人。
思想品德教育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情感管理能力。
初中生正处于情感发展的时期,他们的情感比以往更加复杂和丰富。
通过思想品德教育,学生们可以学会正确的情感表达和情感处理方法,学会理解自己和他人的情感,避免情绪的偏激和情感的消极。
这样,他们可以更好地处理人际关系、减少情感冲突,对自我成长和学业发展都具有积极的影响。
思想品德教育对于初中生成长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在这个关键时期,学校和家庭都应该给予学生足够的关注和指导,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培养健康的人格品质和道德水平,提高情感管理和自我认知能力。
这样,他们才能够健康快乐地成长,为社会主义事业的未来做出积极的贡献。
思想品德教育重要性和必要性
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内容提要】一个人即使知识水平多高,多么有才华,如果没有为社会服务思想品德,他可能不但不会造福社会,相反的还会充分自己的知识显耀自己,甚至危害社会。
现在的高级犯罪危害国家,出卖国家利益,不是没有文化,而是没有为国为民的思想品德。
从物质决定意识,意识作用于物质关系看。
因此思想品德教育是文化教育中的根本。
中小学思想品德课德育教育必须引起全社会的重视和家庭理性的呵护。
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
加强对青少年的政治思想品德教育关系到国家的命运和民族的前途。
可见,思想品德教育在现代教育中占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加强思想品德教育,尤其是中学思想品德教育,是一个不容忽视的课题。
下面,就思想品德教育谈一谈我个人看法:一、中小学思想品德课得不到足够的重视在倡导素质教育的今天,我国大部分地区的教育仍处于应试教育,大部分学校都只注重学生的知识水平,把学业成绩看成是教育成功与否的标准来衡量。
各校的招生计划中,也把学生的品行分抛至九宵云外,学校与学校之间的较量也都把德育工作排除在外。
学生的思想品德没能得到很好的发展,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造成了很大的危害。
素质教育就是要全面发展、面向全体学生;真正做到人人发展,人人进步;就是要培养能力、开发学生潜力;就是要教育学生学会做人。
二、思想品德课经常被语文、数学所谓的主科挤占的现象普遍存在在中小学,“思想品德”这一门科目小学是不参加考试的,初中是参加考试只是划等级,因此老师们就不太重视了。
再说,在农村小学,很多学校没有专业的思想品德课老师,一般都由语文或数学老师兼任。
而语文、数学现在是主科,所以就拿“思想品德”课来上语文、数学课了。
有时候,可能一个学期都不上一节“思想品德”课,有时候,一上就是好几个单元。
初中中考思想品德只是划等级,学生不在意,教师轻视思想品德教育。
三、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缺乏沟通学校成立的家长学校没有充分发挥其功能,相当一部分的学校以每学期召开一次家长会来代替家长学校,家长会上学校只有通报学生的学习成绩,而对学生的思想品德表现等方面只是轻描淡写,或者没有反馈。
浅谈德育工作在学校管理中的重要性
浅谈德育工作在学校管理中的重要性在学校管理中,德育工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德育工作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管理工作的基础,承载着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道德情操和社会责任感的重要使命。
它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对学校的教育质量、学风建设和管理水平具有重要影响。
德育工作在学校管理中的重要性体现在对学生思想品德的核心作用。
思想品德是人的灵魂,也是学生成长中最重要的一部分。
学校德育工作以培养学生的良好思想品德为根本目标,努力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和价值追求的信念。
德育工作以道德教育为主线,围绕人格修养、行为规范、心理健康、家庭教育等方面进行有机整合,引导学生形成积极向上、乐观向善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念,提升其情感智慧和社会责任感,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精神,引导学生增强社会责任感和社会参与意识。
德育工作在学校管理中的重要性还体现在对学校内部管理的支撑作用。
学校德育工作不仅是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更是对学校内部管理的支撑。
德育工作通过约束和规范学生的行为,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团队协作、规范学生的日常生活和行为习惯,为学校创造出一个和谐、安全、稳定的教育环境。
德育工作还能够加强学生与学校之间的沟通和联系,提高学生对学校管理规章制度的认同和遵守,为学校建立规范有序的管理机制,稳固学校管理基础。
在学校内部管理中,德育工作是学校管理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直接关系到学校管理水平和发展方向。
德育工作在学校管理中的重要性还体现在对学风建设和教学质量的影响。
学校德育工作是学风建设的基础,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动力、学习方法等方面起着重要的引导和促进作用。
德育工作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建设和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强化校园精神文明建设,提升学校的整体文化软实力,塑造校园的积极向上、向善美好形象。
德育工作还通过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引导学生积极向上,塑造学生的健康的心理状态、稳定情绪,增强学生的上进心和自觉学习主动性,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和学习质量。
如何发挥思想品德课在学校德育工作中的作用
知识点 ?同时 , 我把评价制度也延 伸到课外 。如 : 比谁 的
作业完成得最好?比谁课 前预习做得最棒 ?比谁 收集 的 材料更齐全?……因为我相信“ 多一把 尺子 , 就会多 出一 批好学生” 。我们的最终 目的 , 是通过激励促进学生建立 起学习 的 自信心 、 做人 的 自尊 心 , 养成 良好 的学习习惯 、
记 了“ 以德 为主” 的原则 。这样 做的结果 , 势必影 响青 少 年学生 的健康成 长 , 响科教兴 国战略的实施 和社会 主 影 义现代化建设 事业顺利进行 。 思想 品德课是 向学生 系统地进 行社会 主义 思想道 遵纪守法 的好品质。 作为学校德育教育 的主力军——思想 品德课教师 , 应如何在教学 中发挥思想 品德课优势 进行德育教育呢? 以下是本 人一些粗浅 的看法 。
为习惯 , 把个人成才同祖 国前途 、 社会需要结合起来 , 形 成 爱党爱 国 、 心集体 、 关 尊敬师长 、 勤奋好学 、 团结互 助 、
后 者就像建 造高楼大 厦 , 没有夯学生 。让学 生对一节课应 该掌握 的知 识进行 思考 与提 问 , 发问 的对 象可 以是老 师 , 也可 以是 同学 。 这个环节实际上是一次课 堂小结 和巩 固知识 的过
新 论视 窗 Z O G U n XE A K o H N X E o U c N A
如 何 发 挥 思想 品德 课 在 学 校德 育 工作 中的作 用
广西马 山县 古零初 级 中学( 3 6 0 蒙家福 500 )
德育教育是一切教育工作 的基础 , 在素质 教育 中居 于核心地位 ,是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的中心环节 和保障 , 是素质教育 的灵魂 , 应摆在学 校教育 的首要 地位 , 其他 各项工作都应服从和服务于德育工作 , 任何 时候 都不能 动摇。但 由于应 试教育思想的影响 , 部分教师往往 只是 关 心学生的考试 成绩 , 忽视学生思想品德教育 。不少学 校 仍存在不 同程度 的“ 智轻德 ” “ 重 、急功 近利 ” 的做法 , 只注重对知识 的积 累 ,却常 常忽视对 人的品质培养 , 忘
浅谈小学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作用
浅谈小学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作用1. 引言1.1 小学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性小学阶段是孩子性格和行为习惯形成的关键时期,而思想品德教育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他们的良好品德和道德修养。
这对孩子的未来成长和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小学思想品德教育可以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的提升。
通过思想品德教育,学生不仅可以学会做人做事的道理,还可以培养自身的情感、意志、思维等各方面能力,使其全面发展,更好地适应社会的需求。
小学思想品德教育还可以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让他们认识到自己身为社会一员应该承担的责任和义务,培养他们乐于助人、关心集体荣誉的品格,使其具备为社会贡献力量的意识和能力。
小学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性不可忽视,它直接关系到学生的身心健康和综合素质的提升。
只有注重思想品德教育,才能培养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1.2 小学思想品德教育的现状目前,小学思想品德教育在我国教育体系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现实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
由于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的不完善,导致小学生在思想品德教育中缺乏系统性和连贯性的学习。
许多学校在教育过程中更注重学生的知识学习,而忽视了思想品德的培养。
部分学生的家庭教育存在缺失,家长对于孩子的思想品德教育也不够重视,导致学校在这方面的努力难以取得理想效果。
社会上也存在一些消极不良的价值观念和行为,对小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形成了一定的干扰和负面影响。
在这样的现状下,加强小学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性愈发显现。
只有全面认识到问题的存在,才能更好地引导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促进他们健康、全面、和谐地成长。
有效地解决小学思想品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努力提高教育质量和效果,是当前教育工作者和家长们共同努力的方向。
【字数:299】2. 正文2.1 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品德观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品德观是小学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
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正确的价值观和品德观是他们行为准则的基础,也是他们未来成功的重要保证。
教育德育工作肯定
教育德育工作肯定
教育德育工作在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和道德素养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肯定教育德育工作的重要性,并从教师、学校和社会三个方面阐述其价值。
教师的角色
教师是教育德育工作的中坚力量。
教师通过示范和引导,培养学生正确的道德观念和行为习惯。
他们不仅在课堂上传授知识,还在言传身教中成为学生的榜样。
教师的责任是教育学生不仅仅是学术方面的知识,更是塑造他们的品德和价值观。
学校的支持
学校作为教育德育的重要场所,应该提供良好的环境和资源来支持这一工作。
学校应该制定明确的德育目标和计划,并落实到实际行动中。
通过开展各种德育活动和课程,学校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和接受正确的道德观念,并培养他们的道德判断力和行为规范。
社会的参与
教育德育工作需要社会的广泛参与和支持。
家庭、社区和社会各界应该共同合作,共同肯定并促进德育工作的开展。
家庭是培养学生道德品质的第一课堂,父母应该与学校密切合作,共同培养孩子的道德意识和行为习惯。
社区和社会各界可以为学校提供资源和支持,共同创造良好的德育环境。
教育德育工作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至关重要。
通过教育德育工作,学生能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行为准则。
教师、学校和社会都应该共同努力,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德育教育,以培养有道德修养和社会责任感的新一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思想品德教育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与作用
思想品德教育简称德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的要求和学生思想品德形成发展的客观规律,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学生施加系统的道德、思想和政治影响,使一定的社会意识和道德规范转化为个体的思想品德的活动。
正确理解德育的概念对德育的理论建设和实践具有重要的意义。
德育的定义主要包含:(1)德育是全面发展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具有学校教育的一般特征,即目的性、计划性、系统性和长周期性,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活动为中介的定向影响和培养过程。
(2)德育主要解决的矛盾是如何根据思想品德形成发展的规律,有目的、有计划地把一定社会的思想意识、政治准则、道德规范转化为个体的思想品德。
(3)学校德育不能满足于意识形态的灌输和行为规范的机械训练,必须着眼于唤醒和发展学生的自我意识,致力于正确的价值导向,培养学生自省、自律、自强的自我教育能力。
德育体现学校教育的性质、制约学生发展的方向,在学校教育中具有首要而又特殊的地位。
学校教育作为一种社会实践形式,其根本目的在于通过培养一定社会、一定阶级所需要的人来为社会服务。
集中反映统治阶级的意志,因此,德育把一定社会、阶级占支配地位的政治、思想和道德意识传授给年轻一代,使其具有一定社会和阶级所要求的思想品德。
它所要解决的是“为谁服务”“能否更好地服务”和“如何服务”的问题,因而它是体现学校教育性质的决定因素,占学校教育的首位。
我国古代教育以伦理为中心,把德育提高到施政、为政的高度。
孔子主张“为政以德”,他对学生的学习也要求把道德修养放在首位。
资本主义兴起后,由于生产发展的需要,各国普遍重视自然科学的教学,重视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训练,但德育在学校教育中依然居于首要的位置。
人类社会发展到今天,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社会生活日趋现代化,许多国家认识到,不仅重视智力投资,更要加强道德教育,这是社会稳定、文明进步、生产发展的首要条件。
因此,加强道德教育成为世界各国进行教育改革的共同趋势。
美国前总统里根认为,美国之所以存在教育问题,是由于没有把足够的人力、物力、财力花在德育上,主张增加“德育投资”。
英国政府认为,只有不吝啬地在品德教育上花钱,才能够使智力更有效地发挥作用。
由此,不论哪个社会,哪个阶级都非常重视德育,总把德育摆在学校教育的首位。
德育对于稳定社会,发展生产,巩固政权具有极为显著的功能。
我国的社会主义教育事业,一贯重视思想品德教育。
曾颁发的《中学德育大纲》(试行稿)指出:“中学德育工作是关系到社会主义事业成败,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和命运的一项战略任务。
”因此,能否摆正德育在学校教育中的位置,实质上是能否坚持学校的社会主义性质和方向的重大原则问题。
传统的德育观念往往只强调德育的社会功能而忽视德育在个体发展中的作用,把人当作实现政治目的或经济目的的工具,而不是目的的本身。
即没有把为社会服务、为国家服务同人的自我完善和个人幸福很好地统一起来,没有把人的社会化和个性化完美地结合起来。
个体的发展表现在许多方面,德育对个体发展
的作用主要表现在完美个性的塑造上。
作为学校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德育,正是通过形成一定的思想品德来制约学生发展方向的。
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培养全面发展的、和谐的个性过程就在于:教育者在关心人的每一方面、特征的完善的同时,任何时候也不要忽视这样一种情况,即人的所有各个方面和特征的和谐,都是由某种主导的、首要的东西所决定的。
在这个和谐里起决定作用的、主导的成分就是思想品德。
”可见德育在人的个性形成乃至全面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初中阶段教育本身的地位和特点决定了学校德育的特殊地位。
一方面要巩固学生在小学阶段已经获得的道德观念和道德行为习惯,加深他们对道德概念、行为习惯的认识与理解,另一方面还要加强对学生的职业指导,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帮助他们把今天的学习和明天参加的社会生活、社会劳动紧密的联系起来,为顺利担任社会角色做好准备。
从学生心理发展看,初中阶段处于少年期,这是身心发展的各个方面正处于新旧交替、充满矛盾、变化激烈、动荡分化状态的非常特殊的年龄阶段。
在这个时期,不仅早期形成的心理结构会发生根本性的变化,会出现新的内容,而且会奠定自觉行为的基础;在形成道德观念和社会定势方面会确定总的方向。
可见,加强中学德育,尤其是初中阶段的德育,具有特殊的意义。
现代科技的进步促使生产力得到飞速发展,同时对人的素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不仅需要相应的文化科学知识,更需要相应的道德素质,生产的发展提高了人们对思想品德方面的要求;同样科技的进步和生产的发展不是削弱了学校德育的地位和作用,而是赋予了它更大的历史责任。
所以,学校德育要主动适应社会进步与发展的要求,突破传统德育的狭隘观念,立足于培养适应现代和未来社会所必备的各种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