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击地压_防_治
冲击地压及其防治
冲击地压及其防治 一、冲击地压冲击地压是指在开采过程中,积聚在煤炭体中的能量,瞬间释放出来,产生一种以突然、急剧、猛烈破坏为特征的动力现象。
特征:常伴随有很大的声响、岩体震动和冲击波,在一定范围内可以感到地震;有时向采掘空间抛出大量的碎煤或岩块,形成很多煤尘,释放出大量的瓦斯。
根据原岩(煤)体应力状态不同,冲击地压可分为3类:重力型冲击地压、构造应力型冲击地压、中间型或重力一构造型冲击地压。
重力应力型冲击地压:主要受重力作用,没有或只有极小构造应力影响的条件下引起的冲击地压。
构造应力型冲击地压:主要受构造应力(构造应力远远超过岩层自重应力)的作用引起的冲击地压。
中间型或重力~构造型冲击地压:主要受重力和构造应力的共同作用引起的冲击地压。
根据冲击的显现强度分类:(1)弹射:一些单个碎块从处于高应力状态下的煤或岩体上射落,并伴有强烈声响,属于微冲击现象。
(2)矿震:它是煤、岩内部的冲击地压,即深部的煤或岩体发生破坏,煤、岩并不向已采空间抛出,只有片带或塌落现象,但煤或岩体产生明显震动,伴有巨大声响,有时产生矿尘。
较弱的矿震称为微震。
(3)弱冲击。
煤或岩石向已采空间抛出,但破坏性不很大,对支架、机器和设备基本上没有损坏;围岩产生震动,一般震级在2.2级以下,伴有很大声响;产生煤尘,在瓦斯煤层中可能有大量瓦斯涌出。
(4)强冲击。
部分煤或岩石急剧破碎,大量向已采空间抛出,出现支架折损、设备移动和围岩震动,震级在2.3级以上,伴有巨大声响,形成大量煤尘和产生冲击波。
根据震级强度和抛出的煤量分类:(1)轻微冲击:抛出煤量在10t 以下,震级在1级以下的冲击地压。
(2)中等冲击:抛出煤量在10t~50t 以下,震级在1级~ 2级的冲击地压。
(3)强烈冲击:抛出煤量在50t以上,震级在2级以上的冲击地压。
一般面波震级Ms=1时,矿区附近部分居民有震感;Ms=2时,对井上下有不同程度的破坏;Ms>2时,地面建筑物将出现明显裂缝破坏。
冲击地压防治
冲击地压防治第一节一般规定第二百二十五条在矿井井田范围内发生过冲击地压现象的煤层, 或者经鉴定煤层(或者其顶底板岩层)具有冲击倾向性且评价具有冲击危险性的煤层为冲击地压煤层.有冲击地压煤层的矿井为冲击地压矿井.第二百二十六条有下列情况之一的,应当进行煤岩冲击倾向性鉴定:(一)有强烈震动、瞬间底(帮)鼓、煤岩弹射等动力现象的.(二)埋深超过4 0 Om的煤层,且煤层上方1 0 Om范围内存在单层厚度超过1 0 m的坚硬岩层.(三)相邻矿井开采的同一煤层发生过冲击地压的.(四)冲击地压矿井开采新水平、新煤层.第二百二十七条开采具有冲击倾向性的煤层,必须进行冲击危险性评价. 第二百二十八条矿井防治冲击地压(以下简称防冲)工作应当遵守下列规定:(一)设专门的机构与人员.(二)坚持“区域先行、局部跟进”的防冲原则.(三)必须编制中长期防冲规划与年度防冲计划,采掘工作而作业规程中必须包括防冲专项措施.(四)开采冲击地压煤层时,必须采取冲击危险性预测、监测预警、防范治理、效果检验、安全防护等综合性防治措施.(五)必须建立防冲培训制度.第二百二十九条新建矿井和冲击地压矿井的新水平、新采区、新煤层有冲击地压危险的,必须编制防冲设计.防冲设计应当包括开拓方式、保护层的选择、采区巷道布置、工作而开采顺序、采煤方法、生产能力、支护形式、冲击危险性预测方法、冲击地压监测预警方法、防冲措施及效果检验方法、安全防护措施等内容.第二百三十条冲击地压矿井应当按防冲要求进行矿井生产能力核定.提高矿井生产能力和新水平延深时,必须进行论证.采取综合防冲措施后不能消除冲击地压灾害的矿井,不得进行采掘作业.第二百三十一条冲击地压矿井巷道布置与采掘作业应当遵守下列规定:(一)开采冲击地压煤层时,在应力集中区内不得布置2个工作面同时进行采掘作业.2个掘进工作面之间的距离小于1 5 Om时,采煤工作而与掘进工作面之间的距离小于3 5 Om时,2个采煤工作而之间的距离小于5 0 Om时,必须停止其中一个工作面.相邻矿井、相邻采区之间应当避免开采相互影响.(二)开拓巷道不得布置在严重冲击地压煤层中,永久爾室不得布置在冲击地压煤层中.煤层巷道与嗣室布置不应留底煤,如果留有底煤必须采取底板预卸压措施.(三)严重冲击地压厚煤层中的巷道应当布置在应力集中区外.双巷掘进时2条平行巷道在时间、空间上应当避免相互影响.(四)冲击地压煤层应当严格按顺序开采,不得留孤岛煤柱.在采空区内不得留有煤柱,如果必须在采空区内留煤柱时,应当进行论证,报企业技术负责人审批,并将煤柱的位置、尺寸以及影响范围标在采掘工程平而图上.开采孤岛煤柱的,应当进行防冲安全开采论证;严重冲击地压矿井不得开采孤岛煤柱.(五)对冲击地压煤层,应当根据顶底板岩性适当加大掘进巷道宽度. 应当优先选择无煤柱护巷工艺,采用大煤柱护巷时应当避开应力集中区,严禁留大煤柱影响邻近层开采.巷道严禁采用刚性支护.(六)采用垮落法管理顶板时,支架(柱)应当有足够的支护强度,采空区中所有支柱必须回净.(七)冲击地压煤层掘进工作面临近大型地质构造、采空区、其他应力集中区时,必须制定专项措施.(八)应当在作业规程中明确规定初次来压、周期来压、采空区“见方”等期间的防冲措施.(九)在无冲击地压煤层中的三而或者四面被采空区所包围的区域开采和回收煤柱时,必须制定专项防冲措施.第二百三十二条具有冲击地压危险的高瓦斯、突岀煤层的矿井,应当根据木矿井条件,制定专门技术措施.第二百三十三条开采具有冲击地压危险的急倾斜、特厚等煤层时, 应当制定专项防冲措施,并由企业技术负责人审批.第二节冲击危险性预测第二百三十四条冲击地压矿井必须进行区域危险性预测(以下简称区域预测)和局部危险性预测(以下简称局部预测)•区域与局部预测可根据地质与开采技术条件等,优先采用综合指数法确定冲击危险性.第二百三十五条必须建立区域与局部相结合的冲击地压危险性监测制度.应当根据现场实际考察资料和积累的数据确定冲击危险性预警临界指标. 第二百三十六条冲击地压危险区域必须进行日常监测.判定有冲击地压危险时,应当立即停止作业,撤出人员,切断电源,并报告矿调度室. 在实施解危措施、确认危险解除后方可恢复正常作业.停采3天及以上的采煤工作面恢复生产前,应当评估冲击地压危险程度,并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第三节区域与局部防冲措施第二百三十七条冲击地压矿井应当选择合理的开拓方式、采掘部署、开采顺序、采煤工艺及开采保护层等区域防冲措施.第二百三十八条保护层开采应当遵守下列规定:(一)具备开采保护层条件的冲击地压煤层,应当开采保护层. (二)应当根据矿井实际条件确定保护层的有效保护范围,保护层回采超前被保护层采掘工作面的距离应当符合本规程第二百三十一条的规定. (三)开采保护层后,仍存在冲击地压危险的区域,必须采取防冲措施. 第二百三十九条冲击地压煤层的采煤方法与工艺确定应当遵守下列规定:(一)采用长壁综合机械化开采方法.(二)缓倾斜、倾斜厚及特厚煤层采用综采放顶煤工艺开采时,直接顶不能随采随冒的,应当预先对顶板进行弱化处理.第二百四十条冲击地压煤层采用局部防冲措施应当遵守下列规定:(一)采用钻孔卸压措施时,必须制定防止诱发冲击伤人的安全防护措施.(二)采用煤层爆破措施时,应当根据实际情况选取超前松动爆破、卸压爆破等方法,确定合理的爆破参数,起爆点到爆破地点的距离不得小于3 0 0 m.(三)采用煤层注水措施时,应当根据煤层条件,确定合理的注水参数, 并检验注水效果.(四)采用底板卸压、顶板预裂、水力压裂等措施时,应当根据煤岩层条件,确定合理的参数.第二百四十一条冲击地压危险工作面实施解危措施后,必须进行效果检验,确认检验结果小于临界值后,方可进行采掘作业.第四节冲击地压安全防护措施第二百四十二条进入严重冲击地压危险区域的人员必须采取特殊的个体防护措施.第二百四十三条有冲击地压危险的采掘工作面,供电、供液等设备应当放置在采动应力集中影响区外.对危险区域内的设备、管线、物品等应当采取固定措施,管路应当吊挂在巷道腰线以下.第二百四十四条冲击地压危险区域的巷道必须加强支护,采煤工作而必须加大上下出口和巷道的超前支护范围和强度.严重冲击地压危险区域,必须采取防底鼓措施.第二百四十五条有冲击地压危险的采掘工作面必须设置压风自救系统,明确发生冲击地压时的避灾路线.。
冲击地压防治管理制度
2023冲击地压防治管理制度•冲击地压防治管理体系•冲击地压防治技术措施•冲击地压现场管理与监测•冲击地压应急管理与处置目•冲击地压防治培训与演练•冲击地压防治管理制度的完善与修订录01冲击地压防治管理体系1冲击地压防治管理组织架构23由公司领导、安全监察、生产技术等部门组成,负责决策、协调和指导工作。
冲击地压防治领导组负责日常管理,组织协调各单位冲击地压防治工作。
冲击地压防治办公室负责技术研究、方案制定、监测预警等工作。
冲击地压防治技术中心冲击地压防治职责分工公司主要负责人是冲击地压防治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对防治工作全面负责。
生产技术部门负责提供技术支持和指导,协同其他部门开展工作。
安全监察部门负责监督、检查冲击地压防治工作的落实情况。
基层单位负责具体实施冲击地压防治措施,保障工作效果。
冲击地压防治管理流程方案制定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冲击地压防治方案,明确具体措施和责任人。
监测预警利用监测系统对冲击地压危险区域进行实时监测,及时预警并采取措施。
实施治理按照方案采取治理措施,确保工作效果。
反馈调整根据评估结果进行反馈和调整,持续改进冲击地压防治管理制度。
效果评估对治理效果进行评估,确保治理措施落实到位。
02冲击地压防治技术措施采用国内外行业认可的冲击地压防治技术标准,包括工程设计、施工、监测、验收等环节的标准。
冲击地压防治技术标准制定符合矿井实际情况的冲击地压防治规范,明确防治流程、技术要求和责任分工等。
防治规范冲击地压防治技术标准与规范预测预报利用先进的地质勘查技术和设备,对矿井冲击地压危险区域进行预测和评估,确定危险等级和影响范围。
数据监测与分析安装监测设备,对矿井围岩和设备运行状态进行实时监测,及时分析监测数据,发现和预测冲击地压危险。
冲击地压预测与评估工程设计根据矿井实际情况和冲击地压危险评估结果,进行有针对性的防治工程设计,包括巷道布置、支护方式、排水系统等设计。
施工管理加强施工过程中的技术指导和现场管理,确保防治工程按照设计要求施工,达到预期的防治效果。
冲击地压灾害防治宣传材料之:冲击地压灾害防治知识问答 (一)
冲击地压灾害防治宣传材料之:冲击地压灾害防治知识问答 (一)冲击地压灾害是一种常见的非常规灾害,它会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严重威胁。
为了更好地防治冲击地压灾害,我们需要了解一些冲击地压灾害的基本知识。
以下是冲击地压灾害防治知识问答。
一、什么是冲击地压灾害?冲击地压灾害是指在煤、矿山等地下开采中,由于巷道、工作面支护等有缺陷或支护不稳定,导致地表向内突进并压紧煤、矿石和支护物而引起的灾害。
主要表现为地面突陷、地表裂缝、地裂缝明显等特征。
冲击地压灾害具有突发性、危害性和广泛性等特点。
二、冲击地压灾害的危害有哪些?冲击地压灾害对煤、矿产资源开采和矿山井巷生产、人员财产安全等方面都带来极大的威胁和危害。
1. 损失煤、矿石等矿产资源,影响矿山经济效益;2. 损坏巷道、支护设施、矿山井巷及相关设施,进一步加大矿山的经济负担;3. 损失人员生命财产及矿山现场的工作效率;4. 应急处理不当更会带来二次灾害,甚至情况变得更加严重,如淤积、堵塞等。
三、哪些原因会导致冲击地压灾害?1. 采动影响:采动范围广泛、覆岩厚度大、岩性结构复杂、采场巷道等支护措施不到位等会导致冲击地压灾害;2. 岩体耦合力破裂:弹性势能超过极限、应力突然释放等原因会导致岩体的耦合力破裂;3. 大规模钻爆破:煤巷内进行大规模钻爆破工作,采动工作不规范等都会导致冲击地压灾害;4. 地质构造影响:地质构造松动、活动等原因都会对煤矿的开采安全带来一定风险;5. 工作面自身条件:工作面的支护和强制通风措施不到位、工作面风量过小、煤柱过大等原因都会造成工作面顶板的松动和下沉。
四、如何预防和防治冲击地压灾害?1. 加大科学煤矿设计、合理布置采煤工作面和巷道;2. 加强煤矿坚固支护工程,增加边角支护;3. 选用高质量支护材料,加强巷道预支护;4. 根据煤的耐压性,合理安排采场;5. 强制通风,排除废气;6. 及时进行测量监测,发现问题及时处理;7. 健全煤矿监测体系和灾害应急体系,提高煤矿安全监管水平。
冲击地压事故的预防和处理
冲击地压事故的预防和处理井下煤巷掘进工作面受埋深、地质构造、煤层及顶底板物理性质影响,处于较高的静载应力水平,随着掘进、顶板运动等多因素叠加影响,易发生冲击地压显现现象,造成巷道底鼓、炸帮、顶板下沉、锚杆、锚索拉断等情况,严重时可造成设备损坏,威胁职工生命财产安全。
第一节冲击地压事故的隐患分析一、埋深大,应力集中现象明显当前工作面顺槽掘进期间,煤层虽然具有矿压显现,但由于煤体应力不大,未能达到临界破坏条件,因而不会出现动力灾害事故。
随着掘进深度的加大,煤岩体中聚积的弹性能也因此增加,矿压显现程度将不断升高。
整体来看,xx井田范围内煤层埋深呈西部大,东部小的趋势。
井田大部分区域埋深均远超xx矿区冲击地压临界深度。
尤其xx背斜轴部西侧及井田东南部区域,煤层埋深接近1000m。
xx煤矿受大埋深影响,冲击地压危险性会明显增强。
二、煤层厚度变化造成应力集中程度高井田范围内2煤、5煤及8煤层厚度变化较小,规律稳定,但也出现了煤层局部缺失,出现无煤区,无煤区边缘区域属于煤层厚度变化带,势必存在应力局部集中,冲击地压危险性会明显增强。
其次,在煤层等厚线图中,曲线密集位置煤层厚度变化较大,也容易形成高应力集中区。
在采掘过程中应加强高应力集中区域的地质预测预报,以提高冲击危险性评价的准确性。
三、煤层顶板坚硬层岩层对冲击地压的影响在xx背斜轴部副井及井田西南部,2煤层顶板近距离出现厚度超过36m的半坚硬型岩层,尽管该类砂岩强度不高,但由于厚度较大,容易积聚较大能量而引起冲击地压的发生。
井田内其他大部分区域,在煤层上方50m范围,出现多层较薄的砂质泥岩、泥岩、泥质粉砂岩,强度不高,未出现厚硬顶板。
总体来讲,再出现较厚半坚硬型顶板区域,顶板因素会造成冲击地压危险性明显增强。
四、地质构造对冲击地压的影响根据xx井田煤炭勘探报告,井田主要受xx背斜和里河向斜控制,两条构造走向大致相同,两翼倾角较小。
其余6个褶曲均为长度1km左右的宽缓构造。
冲击地压及防治技术培训
冲击地压及防治技术培训兴隆庄煤矿冲击地压及防治技术培训本培训共分为六讲第一讲冲击地压概述第二讲冲击地压发生的机理第三讲冲击地压的影响因素第四讲冲击地压预测方法第五讲冲击地压防治措施1 冲击地压概述1.2 冲击地压的显现特征(1)突发性:冲击地压发生前一般无明显前兆,冲击过程短暂,难以确定发生的时间、地点的强度。
(2)多样性:一般表现为煤爆(煤壁爆裂、小块抛射)、浅部冲击和深部冲击。
最常见的是煤层冲击,也有顶板冲击和底板冲击,少数矿井发生岩爆。
(3)破坏性:往往造成煤壁片帮、顶板可能有瞬间明显下沉;有时底板突然鼓起甚至接顶;常常有大量煤块甚至上百立方米的煤体突然破碎并从煤壁抛出,堵塞巷道,破坏支架;从后果来看冲击地压往往造成人员伤亡和巨大的生产损失。
(4)复杂性:在自然地质条件上,除褐煤以外的各种煤种都记录到冲击现象,采深从200~1000m,各种地质条件都发生过冲击地压。
在生产技术条件上,各种采煤方法都出现了冲击类型:第一类:底板冲击(鼓起)型:东滩矿42轨3#提(两次修复)、43上07轨顺、143上06(西)工作面;第二类:顶板冲击(下沉)型:东滩矿43上04(北)工作面运顺、济三矿6300工作面辅助顺槽,东滩矿4305工作面切眼导硐;该类冲击具有顶板活动诱发冲击的特点。
第三类:巷帮冲击型:济三矿6303工作面辅助顺槽;北京:门头沟煤矿是我国冲击地压最严重的矿井之一,现在是木城涧、大安山矿和房山矿具有冲击危险。
黑龙江:鸡西、鹤岗。
辽宁:抚顺矿务局,胜利矿为最早,而龙凤矿最为严重,现在是老虎台矿较严重。
阜新(五龙、孙家湾)、北票(台吉、冠山)。
开滦:唐山矿,开滦矿务局唐山矿的冲击地压大多发生在两面或三面临空的半岛形或孤岛形煤柱中。
徐州矿务局,三河尖矿为“三硬”矿区,冲击地压危害较严重。
旗山矿与权台矿同属“三软”矿井,事实上这两个矿都曾发生了较为严重的冲击地压事故。
四川:砚台、天池。
山西:大同。
山东省从1960年到2004年共在13个矿井发生231次冲击地压、死亡25人,重伤46人。
浅谈冲击地压的危害和防治
冲击地压防治措施
四川省龙泉煤矿有限公司
邻水龙泉煤矿
冲击地压防治措施
地质科
2014年4月
冲击地压防治措施
1、开采解放层。
首先采取上行或下行方法开采无冲击地压的煤层,对顶板大面积高层位的卸压。
这是在煤层间距20~80m之间的防治冲击地压的最好方法。
2、推广大断面施工。
支护采用整体性和防护能力强的可缩性支
以增加抗冲击地压能力,其顶板管理尽量采用全部垮落法。
3、坚持合理的开采顺序。
不能形成孤岛煤柱;避免两个掘进面
相向掘进或掘与采相向推进,这样会造成高应力集中。
4、优化开采布置。
推行无煤柱开采,尽量少留或不留煤柱;布
置工作面时将顺槽沿采空区布置,留设不大于3m的小煤柱,避免形成应力集中区。
5、采用矿压法、电池辐射仪、钻屑法、微珍法、应力区划法、
综合指数法对冲击地压进行监测,若发现应力集中区域异常
情况应有的放失进行解危处理。
6、解危措施
⑴煤层注水
⑵煤层卸压爆破
⑶煤层间距6~8m打8~i0m深孔控制
7、建立冲击地压监测系统,做到对煤矿冲击地压灾害预测预报。
矿井防治冲击地压的要求
矿井防治冲击地压的要求矿井防治冲击地压的要求【规程条文】第二百二十八条矿井防治冲击地压(以下简称防冲)工作应当遵守下列规定:(一)设专门的机构与人员。
(二)坚持“区域先行、局部跟进”的防冲原则。
(三)必须编制中长期防冲规划与年度防冲计划,采掘工作面作业规程中必须包括防冲专项措施。
(四)开采冲击地压煤层时,必须采取冲击危险性预测、监测预警、防范治理、效果检验、安全防护等综合性防治措施。
(五)必须建立防冲培训制度。
【执行说明】(一)冲击地压矿井应当设立专门的防治冲击地压(以下简称防冲)机构,负责冲击地压防治工作,并配备专职防冲技术人员与专职施工队伍。
冲击地压矿井应当完善各项防冲管理制度,明确各级管理人员工作岗位责任制,开展防冲工作。
(二)区域先行是指从采掘布局、开采设计等方面避免或降低采掘区域应力集中,防止冲击地压发生。
采掘作业前应当开展采掘区域危险性评价、危险区域划分、防冲设计、冲击危险性监测与治理方案制定、区域性监测预警等工作。
局部跟进是在采掘作业过程中,根据监测信息、冲击地压防治效果和新揭露的地质条件等动态信息,优化调整冲击地压监测和防治技术体系。
(三)冲击地压矿井中长期防冲规划应当对待开采区域进行冲击危险性评价,划分冲击危险区域,明确冲击地压防治技术措施。
冲击地压矿井年度防冲计划应当确定年度采掘范围内冲击地压危险区域,制定防治专项措施。
防冲专项措施应当包括作业区域冲击危险性的评价与区域划分、地质构造说明与简明图表,周边(包括上、下层)开采位置及其影响范围图,掘进与回采方法及工艺,巷道及采煤工作面的支护,爆破作业制度,冲击地压防治措施及发生冲击地压灾害时的应急措施、避灾路线等。
(四)防范治理包括区域防范治理和局部解危措施。
区域防范治理包括开采保护层、优化生产布局、合理调整开采顺序、确定合理开采方法、降低应力集中、提前采取卸压措施等。
局部解危措施包括煤层注水、钻孔卸压、爆破卸压、水力压裂等。
效果检验是对冲击危险区域解危效果有效性的评价。
《煤矿安全规程》(冲击地压部分)修订稿140625
第八章冲击地压防治(初稿)第一节一般规定第一条在矿井井田范围内发生过冲击地压的煤层,或经鉴定煤层或其顶板岩层具有冲击倾向性,且评价具有冲击危险性的煤层为冲击地压煤层;在矿井的开拓、生产过程中有冲击地压煤层的矿井为冲击地压矿井。
新建矿井应当根据井田地质动力条件和地质勘探部门提供的基础资料进行冲击危险性评估;经评估有冲击地压危险的矿井,应对其开采煤层进行冲击倾向性鉴定。
煤岩冲击倾向性鉴定,由煤矿企业委托具有冲击倾向性鉴定资质的机构进行。
煤矿企业应当将鉴定结果报煤炭行业管理部门、煤矿安全监管部门备案。
第二条有下列条件之一的,应当进行煤岩冲击倾向性鉴定。
鉴定未完成前,应当按照冲击地压矿井管理:(一)冲击地压矿井开采新水平、新采区、新煤层;(二)有强烈震动、瞬间底(帮)鼓、煤岩弹射等动力现象的;(三)埋深超过400米的煤层,且煤层上方100米范围内存在单层厚度超过10米的坚硬顶板岩层;(四)相邻矿井开采的同一煤层发生过冲击地压的;第三条开采具有冲击倾向性的煤层,必须进行冲击危险性评价。
冲击危险性可划分为严重冲击危险、中等冲击危险、弱冲击危险和无冲击危险四级。
第四条冲击地压矿井应设专项的防治冲击地压(简称防冲,下同)机构与人员负责防冲工作。
冲击地压矿井必须编制中长期防冲规划与年度防冲计划,作业规程中必须包括防冲专项措施。
开采冲击地压煤层时,必须进行冲击危险性评价与预测、监测预警、防范治理、效果检验、安全防护等。
冲击地压矿井应进行区域危险性预测(简称区域预测)和局部危险性预测(简称局部预测),应进行区域监测和局部监测预警。
冲击地压防范治理应坚持“区域性防范措施先行,局部防冲措施跟进”的原则。
冲击地压矿井必须配备专用的监测预警及防冲装备。
冲击地压矿井必须建立防冲培训制度。
第五条有冲击地压危险的新建矿井和冲击地压矿井的新水平、新采区、新煤层,必须编制防冲设计。
防冲设计应有开拓方式、保护层的选择、采区巷道布置、工作面开采顺序、采煤方法、生产能力、支护形式、冲击危险性预测方法、冲击地压监测预警方法、防冲措施及效果检验方法、安全防护措施等内容。
煤矿井下冲击地压事故的预防措施(完整版)
冲击地压事故的预防一、冲击地压防治措施1.从采区设计、巷道布置、生产接续上合理安排,避免形成应力集中区,采取综合治理措施,降低冲击地压发生的可能性和强度。
2.采掘工作面采取迎头、帮部、爆破卸压等综合治理措施,保证工作面的安全生产,一般情况:(1)对于弱冲击危险区域:两帮每隔3m各实施一个大直径钻孔,钻孔直径113 mm,距底板0.5~1.5m,钻孔垂直于煤帮并沿煤层倾向,迎头布置1个大直径钻孔,孔高0.5~1.5m,孔深20~50m,工作面迎头始终保持卸压保护带宽度不小于10m。
(2)对于中等冲击危险区域:两帮每隔2m各实施一个大直径钻孔,钻孔直径113mm,距底板0.5~1.5m,钻孔垂直于煤帮并沿煤层倾向,迎头布置2个大直径钻孔,孔间距2.4m,孔高0.5~1.5m,孔深20~50m,工作面迎头始终保持卸压保护带宽度不小于10m。
(3)对于强冲击危险区域:两帮每隔1m各实施一个大直径钻孔,钻孔直径113 mm,距底板0.5~1.5m,钻孔垂直于煤帮并沿煤层倾向,当卸压孔距离迎头超规定距离时必须停止迎头掘进,待卸压完成后方可掘进施工,迎头布置3个大直径钻孔,孔间距2.4m,呈三花孔布置,孔高0.5~1.5m,孔深20~50m,工作面迎头始终保持卸压保护带宽度不小于10m。
(4)掘进工作面留底煤超过1m,底煤厚度超过1.0m,必须采取断底卸压。
钻孔间排距均为1.4m,深度见岩为止。
(5)特殊情况根据冲击地压危险性评价和防冲设计报告巷道卸压有大直径钻孔和爆破卸压两种手段,在现场施工时优先选用大直径钻孔卸压,若大直径钻孔卸压无法起到相应的卸压效果时,则选用爆破卸压。
3.充分利用微震、地音监测系统监测记录冲击地压发生的次数、冲击地压释放的能量和顶板活动规律等,综合分析各项指标,预测预报冲击地压发生的趋势及应力释放情况,根据监测数据的变化趋势预报冲击地压危险,及时采取科学合理的防治措施。
4.工作面生产过程中应及时评价冲击地压危险程度,进行效果检验,确认微震、地音、应力在线监测预警等监测指标低于临界值后,方可生产。
冲击地压防治措施_整改措施_
冲击地压防治措施冲击地压是威胁煤矿安全生产的重大灾害之一。
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资料,仅供参考,欢迎阅读。
冲击地压防治措施(一)对上下平巷采取超前卸压处理措施工作面生产后,对上下平巷超前200m实施煤层钻孔卸压工作,始终将打钻卸压范围控制在工作面超前压力影响范围以外。
1、在上巷上帮煤壁距顶板1.5米左右位置每隔10米打一深眼,进行卸压爆破,炮眼与上帮煤壁呈13°打入,眼深15米;在上巷下帮煤壁距顶板1米左右处每隔5米打一深眼,进行卸压爆破,炮眼向下扎角不小于13°打入,眼深15米;在下巷上帮煤壁距顶板1.5米左右位置每隔5米打一深眼,进行卸压爆破,炮眼与上帮煤壁呈13°打入,眼深15米。
打眼前先加固好附近支架,打眼人员相互配合一致,匀速推进,及时排出煤(岩)粉。
2、炮眼打好后,要逐眼装药、连线、放炮,每眼装药量为40节;第一个起爆药卷装在距眼底4米处,第二个起爆药卷装在距眼底7米处,眼内各个药卷必须接压,眼内炮泥封孔长度不少于4米,为了确保炮眼内药包的完全引爆,炮眼采用连续偶合方式装药,采用双雷管引爆,2个雷管采用并联连接,每个眼单独正向起爆。
3、放炮使用MFB-100型起爆器,一次起爆个数为1个。
爆破时警戒线距离至少200m,躲炮时间不得少于30min。
如果煤层钻孔顺利钻进12米则表明卸压效果达到要求,否则应继续爆破卸压。
(二)解危措施当电磁辐射仪监测到冲击危险后,应立即对工作面冲击危险区域实施爆破卸压。
钻孔布置方式: ⑴钻孔布置在上平巷下帮时,钻孔俯角沿煤层倾斜向下布置,孔口距顶板1.0m。
⑵钻孔布置在上或下平巷上帮时,钻孔仰角沿煤层倾斜向上布置,孔口距顶板1.5m;卸压孔深10米,间距5米。
炸药用矿用乳化炸药,每孔装药量为4Kg,用2发毫秒延期电雷管,正向装药起爆,每孔用三只水炮泥,其余用黄泥封实,单孔内并联连炮,孔与孔之间串联连炮。
每次引爆3-5个卸压孔,以提高卸压效果。
防治冲击地压防治措施
冲击地压防治措施煤矿冲击地压防治措施的主要原则是及时查明冲击危险煤层,及时采取综合防治措施。
它包括区域性防范措施和局部性解危措施。
前者旨在消除产生冲击地压的条件,具有时空上的长期性和区域性。
后者旨在对已形成冲击危险的区段进行解危处理和安全防护,属于暂时的局部性措施。
优先考虑使用区域性防范措施,但局部性解危措施也必不可少。
常用的冲击地压防治措施如图5-1所示。
图5-1 常用的冲击地压防治措施一、冲击地压防范措施由于冲击地压问题的复杂性和我国煤矿生产地质条件的复杂性,增加了冲击地压防治工作的困难。
为了有效地防范冲击地压危害,应当根据具体条件因地制宜地优先采取防范措施。
在大范围内降低应力集中程度,控制弹性能积蓄和释放的外部条件,以及从改变煤岩体本身结构和力学性质入手,消除和减缓其积聚和突然释放弹性能的内部条件。
二、采用合理的开拓布置和开采方式采用合理的开拓布置和开采方式,对防治冲击地压至关重要。
它包括在勘探和矿井设计阶段,就力图尽早查明冲击危险煤层和区段,可以在设计中就考虑和规定冲击地压防治措施,并在开拓和准备阶段中实现合理的开拓开采方式和顺序,以便完全消除冲击地压危险,或把它减小到最小程度。
经验表明,多数矿井的冲击地压是由于开采技术不合理造成的。
不正确的开拓开采方式一经形成就难以改变。
所以煤炭部颁布的《冲击地压煤层安全开采暂行规定》的总则中明确规定:冲击地压矿井有关的长远规划和年度计划中必须包括防治冲击地压措施;开采冲击地压煤层的新水平,必须以冲击倾向鉴定等资料为基础,编制包括冲击地压防治措施的专门设计;已开采的煤层一经确定为冲击地压煤层,对正在开采的水平,必须在三个月内补充编制专门设计;开采冲击地压煤层必须采取防治冲击地压的生产技术措施和专门措施,在采掘工作前必须编制包括防治冲击地压内容的掘进和回采作业规程和专项防治措施的实施规程。
冲击地压矿井的开采设计原则,开采冲击地压煤层的专门设计内容和规范,掘进和回采工作的专项措施等,必须遵照执行《煤矿安全规程》和《暂行规定》的有关条文规定。
防治煤矿冲击地压细则范文(三篇)
防治煤矿冲击地压细则范文煤矿冲击地压防治细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煤矿冲击地压的防治工作,确保煤矿生产安全和矿工的身体健康,制定本细则。
第二条本细则适用于各类煤矿的冲击地压防治工作。
第三条冲击地压防治应遵循“预测、预防、控制和处置”的原则。
第四条冲击地压防治应综合运用技术、管理和法律手段,全面提高煤矿冲击地压的防治水平。
第五条煤矿冲击地压防治应根据煤层地质条件、采矿方法和工作面参数等因素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和设计。
第六条冲击地压防治工作应落实责任,明确各级管理人员、矿工和相关人员的职责和义务。
第七条冲击地压防治工作应加强科学研究和技术攻关,不断推进冲击地压防治技术和设备的创新。
第二章预测与评价第八条冲击地压的预测应结合地质勘察、地质灾害历史资料和工作面的采矿参数等数据进行。
第九条冲击地压的评价应综合考虑煤层的岩性、厚度、倾角、构造及应力等因素,并按照规范化的方法进行。
第十条冲击地压的预测和评价结果应及时上报煤矿管理部门,并作为决策制定的依据。
第三章预防与控制第十一条冲击地压的预防应首先从采矿方法和工作面参数等方面入手,合理布置采矿工作面,减少冲击地压的发生。
第十二条冲击地压的预防应建立健全的管理体系,确保各类防护设施有效运行。
第十三条冲击地压的预防和控制应推广应用安全矿柱、支护和固定装置等技术措施,防止采动区域发生大面积塌陷。
第十四条冲击地压的预防和控制应加强巷道支护和负荷控制,确保通风和人员疏散通道的安全。
第四章应急处置第十五条冲击地压事故发生时,煤矿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织进行救援和处置工作。
第十六条冲击地压事故的救援工作应按照优先救援人员和控制事故扩大的原则进行。
第十七条冲击地压事故的处置工作应迅速进行,调查事故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整改措施。
第五章监督与管理第十八条煤矿冲击地压防治工作应设立专门的机构或部门,负责冲击地压防治的监督和管理工作。
第十九条冲击地压防治工作应定期进行检查和评估,及时发现和解决存在的问题。
冲击地压防治措施十六字方针
冲击地压是矿山开采中一种常见的地质灾害,对矿井和工人安全构成严重威胁。
为了有效地防治冲击地压,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
以下是冲击地压防治措施的十六字方针:
预测预报:通过地质勘察和矿压观测,预测采掘工作面及周边区域可能发生冲击地压的时间、地点和强度,为防治决策提供依据。
合理布局:合理安排采掘工程,避免开采集中于某一区域或开采顺序不合理,以减少冲击地压发生的风险。
强制解危:在采掘工程接近可能发生冲击地压的区域时,采取强制解危措施,如钻孔卸压、爆破卸压等,以降低应力集中程度,避免冲击地压的发生。
强化支护:对可能发生冲击地压的区域采用加强支护措施,如增加支柱密度、使用高强度材料等,以增强巷道的抗冲击能力。
改变地质条件:采取合理的设计方案和施工工艺,如采用分层开采、充填采空区等,以改善采场的地质条件,降低冲击地压发生的风险。
优化开采顺序:合理安排相邻采区的开采顺序,避免采区之间相互影响,以减少冲击地压发生的风险。
监测预警:利用各种监测手段,如应力在线监测、声发射监测等,对可能发生冲击地压的区域进行实时监测预警,以便及时采取防治措施。
制定应急预案:针对可能发生的冲击地压事故,制定完善的应急预案,包括应急组织、救援装备、人员培训等方面,确保在事故发生时能够迅速响应并有效处置。
以上是冲击地压防治措施的十六字方针,旨在通过预测预报、合理布局、强制解危、强化支护、改变地质条件、优化开采顺序、监测预警和制定应急预案等措施,有效地防治冲击地压,保障矿山安全生产。
浅谈冲击地压的危害和防治
浅谈冲击地压的危害和防治摘要::本文对矿井冲击地压形成、危害及防治各种方法进行了阐述,对煤矿冲击地压预防和治理提出了合理化建议。
关键词:冲击地压危害综合防治1 冲击地压现象及形成原因冲击地压是在指开采过程中,积聚在煤岩体中的弹性变形能量,在一定的条件下瞬间释放出来,产生一种以突然、急剧、猛烈破坏为特征的动力现象。
常伴有很大的响声、煤岩体震动和冲击波,在一定范围内可以感到地震;有时向采掘空间抛出大量的煤块或岩块,形成很多煤尘,释放出大量的瓦斯。
冲击地压的形成是由于煤岩体在高应力作用下内部积聚有大量的弹性能,同时部分岩体接近极限平衡状态。
当采掘工作面接近这些地方时,岩体力学平衡状态被破坏,积聚的弹性能突然释放。
因此,冲击地压的形成和煤岩层中的应力变化和积聚的弹性潜能密切相关。
2 冲击地压的危害2.1 冲击地压对人员安全的危害由于冲击地压在瞬间发生,站在底板上的人有可能被弹起甩出,造成伤害;或被颠覆的设备挤伤;巷道或工作面抛出的煤块也可能击打人员造成伤害;或被抛出的煤岩体掩埋。
2011年11月3日河南义马煤业集团千秋矿发生冲击地压事故,致使75人被困,虽经全力救援仍造成10人死亡。
2.2 冲击地压对设备的破坏冲击地压发生的煤层片帮或抛出的煤块会挤倒或打倒支柱,顶底板的剧烈震动会造成瞬间猛烈加载压坏支架、支柱,使其泄液或鼓缸而失去支撑作用,发生倾倒或损坏。
输送机、轨道等设备可能被震动、推移及变形。
2.3 冲击地压对地表建筑的影响高强度的冲击地压还可能对地表建筑物造成破坏,轻则导致建筑物产生裂隙,重则引起建筑物开裂、倒塌,甚至可能会造成像地震一样的灾难性后果。
3 防冲击地压综合防治方法由于冲击地压发生机理比较复杂,发生前往往没有明显宏观预兆而极难预防。
同时冲击地压种类繁多,任何单独的防治措施都不能完全消除冲击地压危险。
因此必须采取综合防治的办法减少冲击地压的危害。
3.1 采用正确的开采方法(1)开采保护层。
煤矿冲击地压防治
新瓦斯爆炸事故是由于冲击地压造成瞬间瓦斯大量涌 出引发的。
5
五龙矿冲击地压事故案例
2013年1月12日22时30分,阜矿集团五龙 矿与兴阜矿之间发生2.0级地震,两矿之间发 生冲击地压事故。事故发生后,五龙矿中央 变电室值班人员立即切断了井下除局部扇风 机专用电以外的所有电源,22时31分,工作 面瓦斯监测系统发出警报。
冲 破 坏 长 度/m
19
冲击地压系由于积聚的弹性变形能于脆性破坏瞬间 骤然释放而形成的动力现象,首先取决于煤岩本身的 特性。三类指标可判别煤岩积蓄能量和产生冲击破坏 的能力。 1、按煤岩的动态破坏时间: ≤50ms( 强) 50~500ms( 中等 ) >500ms(弱)
20
2、按弹性变形能指数:指煤岩样在破坏前的受力过
造带以及煤层厚度变化较大等区域 。
鲍店矿“9.6”矿震事故原因
3层煤上部91m处赋存厚度为94.27m的坚硬中砂岩; 四周采空面积大; 停采线外侧断层落差10m,将巨厚中砂岩切割,使 其处于动态平衡状态; 2305煤柱凸角破坏诱发矿震。 专家结论:事故是由采空区上位巨厚中砂岩大面积 运动形成的矿震引起的,具有不可预测性。
确定发生的时间地点和强度。 2.瞬时震动性 发生过程短暂,象放炮一样,有
声响和强烈的震动,震动波及范围可达几公里,至几 十公里,地面有地震感觉。
3.巨大破坏性 有时顶板瞬间明显下沉,有时底 板突然开裂鼓起甚至接顶,造成设备损坏和人身伤害。
4.复杂性 发生原因复杂、防治措施复杂。
15
③
冲击矿压
顶板型冲击地压
兖州矿区冲击地压(矿震)事故成因
煤(岩)层具有冲击倾向:3煤为弱~强冲击,煤层顶板为 弱冲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上下顺糟∶ 1、锚、背、网柔性支护。 2、150m范围内少逗留,不得 放置闲杂物料、备用设备; 风水管路用软管;电器设备 必须有固定措施。
(九)开采支护∶ 1、一次多放炮,一个面可2-3次放完。 2、支护形式见四回一,柱距 0.6米;加强端头出口、切顶 排、煤壁和超前支护。
(十)实用措施∶ 1、开采解放层; 2、进行超前预注水; 3、分析圈定冲击煤层、区域; 4、确定冲击危险程度; 5、诱发冲击、释放能量; 6、卸压解危检验。
(三)防冲队伍 1、专人负责,落实责任。 2、购置设备仪器。
3、编制防冲实施细则、规划。
4、采掘作业规程专门防冲措施。
(四)解危方法∶ 1、煤层注水,湿润15天。 2、卸压松动爆破。 3、开掘卸压巷道。 4、大直径钻孔卸压。
(五)掘进∶ 1、双巷掘进错距不得小于 50m;相向掘进相距30m时, 必须停止一个头掘进; 2、采用宽巷掘进。
3、地音、微震、电磁幅射 4、顶板动态监测法 5、含水率测定法 6、地质动力区划法
五.冲击地压防治措施∶
(一) 设计原则∶ 1、开采解放层。 2、开拓巷道及永久峒室布置。 3、优化采场布局,合理顺序开采。 4、冒落法长壁开采。 5、无煤柱护巷。 6、减少揭穿冲击地压煤层次数。
(二)冲击倾向性鉴定 1、开采冲击地压新水平必须进 行冲击倾向性鉴定。 2、一经确定为冲击地压煤层, 必须在三个月编制专门设计。
兖州
冲击地压发生的原因
(二) 主观∶ 1、采煤方法,短壁、残采、串采 2、开采强度大。 3、采掘顺序,相向采掘,追采。 4、放炮诱发冲击。 5、顶板来压。(两头50m)
四. 冲击危险的预测
(一)分级∶ 一级为严重冲击危险区 二级为中等冲击危险区 三级为无冲击危险区
(二)预测∶ 1、经验类比法∶ 分析相似条件采区;煤层、顶底 板、孤岛、煤柱、煤厚、倾角、 构造等。 2、钻粉法∶ 指标、卡钻、喷煤粉等。
结论
冲击地压是极其复杂的矿山动力 现象,而机理问题又是其中最困 难的理论问题。我省广大技术人 员近三十年来不懈努力,不断总 结现场实用防治技术措施,已安 全采完近二十多个采煤面,采出 煤炭三千多万吨。实践证明,冲 击地压灾害是可以防治的。
结 语
“间于天地之间,莫贵于人” “祸故多藏于隐蔽,而发于人之所忽” 只要我们认真总结经验教训,分析 原因,找出规律,采取措施,超前 预防,综合治理,就一定能实现安 全生产的长治久安。
(三)显现特点
• 突然、剧烈 • 冲击波力量巨大 • 瞬间摧毁巷道、采煤面和设 备,伤及人员 • 是目前采矿界的难题之一。
三、冲击地压发生的原因:
(一) 客观∶ 1、煤层具有冲击危险。 2、顶、底板坚硬。 3、开采深度大(陶庄480m,华丰600m, 矿区600m,古城900m,欢城400m)。 4、存有构造残余应力。 5、开拓布置不合理,孤岛煤柱。
(六)回采∶ 1、相邻错距不小于150m; 2、背向采空区、煤柱区及大的地质构 造带开采。 3、相邻开切眼、停采线对齐,避免梯 形、三角形、齿形等不规则煤柱。 4、停采应采取防爆抗冲击密闭。
(七)复合型事故防治 冲击地压事故发生,导致通 风系统瘫痪,瓦斯积聚,煤 尘飞扬,极可能引发通防灾 害事故,即发生复合型重特 大事故。
煤矿安全培训课程之一
冲击地压 防 治
一、冲击地压的概念、显现 形式、显现特点及类型
(一)概念∶冲击地压是采场周围煤岩 体,在其力学平衡状态破坏时,由 于弹性变形能的瞬间释放而产生一 种以突然、急剧、猛烈破坏为特征 的动力现象。 是一种特殊矿压显现。
(二)显现形式
岩爆、煤炮、弹射、冲 击波、弹性振动、矿震、 弱冲击、强冲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