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山西省榆社中学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合集下载

【历史】山西省晋中市榆社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解析版)

【历史】山西省晋中市榆社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解析版)

山西省晋中市榆社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一、选择题(本题共30道小题,每小题 2.5分,共75分)1. 《荀子·儒效篇》记载:“(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

”该材料反映了西周分封制A. 同姓亲族的封地居于富庶之地B. 同姓亲族的封地处在战略要地C. 同姓亲族是分封的主体D. 通过分封,周人的势力范围不断扩大【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据材料“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分封制下同姓亲族是分封的主体,故C正确。

材料无法体现同姓亲族的封地居于富庶之地,故A排除。

材料也未涉及同姓亲族的封地处在战略要地,故B排除。

材料也没有反映通过分封,周人的势力范围不断扩大,故D排除。

2. 请仔细观察下表,按照西周宗法制的规定,有资格继承王位的是【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以及与教材内容联系的能力。

宗法制度最基本最核心的一项原则是嫡长子继承制,即王位和财产必须由嫡长子继承,嫡长子是嫡妻(正妻)所生的长子,从表格中信息可以判断应该由A来继承王位。

根据西周宗法制中“立子以贵不以长”的原则,妾一、妾二的儿子虽然比妻的儿子大,且成年了,但妾的地位不如妻高贵,排除BCD三项。

故选A。

3. 战国以前,“百姓”是对贵族的总称;战国以后,“百姓”成为民众的通称。

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 分封制的加强B. 宗法制的衰落C. 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D. 井田制的推行【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战国时期宗法制及其概况。

结合所学知识判断选项:姓名体现的是血缘关系的现象,D项符合材料的描述,正确;A项是政治上的体现不是血缘关系的体现,排除;B项提及的是土地制度,与题干信息无关,排除;C项是思想上的,与题干信息无关,排除。

故选D。

4. 从整个中国历史的角度看,西周作为短暂的一瞬消失了,但创始于斯的宗法组织和宗法结构并没有随之在政治制度上一起消失。

山西省高一上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

山西省高一上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

山西省高一上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25题;共50分)1. (2分)《宋代官职大辞典》中写道:“干德三年(965年)三月,朝廷遣官立转运使,总一道之财赋。

这一举措在政治方面产生的主要影响是A . 保证了地方的财政收入,稳定了地方安定局面B . 加强了对地方财政管理,从而加强对人民统治C . 导致对人民掠夺更加残酷,加剧了社会的矛盾D . 削弱了地方割据了物质基础,有利于中央集权2. (2分) (2017高一上·双鸭山期中) 秦朝时为避“赢政”的讳,将“正月”改为“端月”,西汉时因项伯有功而汉高祖刘邦赐其姓刘,这主要反映出()A . 重视人才B . 皇权独尊C . 尊崇自然D . 宗法观念3. (2分) (2019高二下·深圳期中) 王国维《殷周制度论》载:“盖诸侯之于天子,犹后世诸侯之于盟主……逮克殷(商)践奄,灭国数十,而新建之国皆其功臣、昆弟、甥舅……其在丧服,则诸侯为天子斩衰三年,与子为父、臣为君同。

”由此可见,西周时期()A . 国家政权逐渐由松散趋向严密B . 宗法关系成为维系皇权的纽带C . 分封的主体是功臣和先代贵族D . 血缘分封推动了中央集权形成4. (2分) (2018高二下·南京期末) 周公东征以后,“封建亲戚,以藩屏周”,诸如“文之昭”、“武之穆”、“周公之胤”等分封在全国各地。

据说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焉”。

这说明周初大规模分封诸侯()A . 实际是宗族内部权力的再分配B . 反映了扩大疆域的战略需要C . 旨在建立天下共主的政治格局D . 以先代贵族为主要分封对象5. (2分) (2017高一上·江西期中) 传说古代先王在阴历一月决定一年的政事,所以阴历一月叫政月。

到了秦朝,由于贏政出生于一月,就把政月改为正月,又因“正”字的读音同他的名字同音,就下令把“正月”读作“征月”。

山西省晋中市榆社中学2018年高一历史联考试题含解析

山西省晋中市榆社中学2018年高一历史联考试题含解析

山西省晋中市榆社中学2018年高一历史联考试题含解析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 古代中国商业的发展推动了社会经济的进步,关于其发展的特点,叙述正确的是:()A.政府重视是商业发展的主要原因B.商业逐渐占据了古代经济的主导地位C.古代都会因商业的繁荣而兴起D.明清时期海外商运发展迅速参考答案:C2. 鸦片战争以后“洋棉每百斤需洋三十三元,印度棉也在三十元内外,而华棉每百斤需十二、三元,多至十七八元而止。

故近年洋船回国,多购中国棉花,压载出口。

”这一现象从本质上反映了( )A.中国沦为欧美工业国的原料产地B.中国在对外贸易中逐步取得优势C.棉花种植成为中国农民的主业D.中国棉花价廉物美,畅销海内外参考答案:A3. 战国时期,越王勾践曾下令,孕妇临产时官府派医生看护,生男孩赏两壶酒一条狗,生女孩赏两壶酒一头猪,一胎生三孩派给乳母,一胎生两孩供给口粮。

这一人口政策反映了A.两性地位日趋平等的现实 B.诸侯重视农业,富国强兵的要求C.儒家“仁政”思想逐渐被接受D.诸侯重视人口与资源的协调发展参考答案:B两性地位平等是指男女在政治、经济、教育等方面享有平等权利,战国时期随着生产力的提高妇女的地位明显下降,两性日趋平等的现实与史实不符,材料也没有涉及到,故A 项错误;据材料越国的人口政策是为了增加人口总量,从事农业生产,发展农业,实现富国强兵,故B项正确;“仁政”思想在战国时期没有被接受,因为它不适应诸侯争霸的需要,不符合史实,故C项错误;人口与资源协调发展材料没有涉及到,故D项错误。

4. 柏拉图说:“在这种国家里自由到了极点……这里什么东西都充满了自由精神……只要有谁建议稍加约束,他们就会觉得受不了,就要大发雷霆。

他们真的不要任何人管了,连法律也不放在心上,不管成文的还是不成文的。

”柏拉图意在强调A.法律约束了自由B.雅典民主制存在弊端C.雅典人崇尚自由D.雅典人崇尚理性精神参考答案:B本题主要考查对材料的理解能力。

山西省高一上期第一次月考文综历史试卷

山西省高一上期第一次月考文综历史试卷

山西省高一上期第一次月考文综历史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12题;共24分)1. (2分) (2018高三上·黑龙江月考) 下图是1986年在北京房山琉璃河燕国遗址中出土的青铜器克罍,其铭文大意为周王说:太保(指周召公),你用盟誓和清酒来供你的君王。

我非常满意你的供奉,命(你的儿子)克做燕地的君侯。

该考古成果可用于研究()A . 禅让制B . 分封制C . 礼乐制D . 郡县制2. (2分)历史学家钱穆形容分封制为:“鲁、齐诸国皆伸展东移,……。

周人(都城在镐京)从东北、东南张其两长臂,怀抱殷宋(宋国为殷族遗民之国)。

”其主要含义是()A . 西周重视对殷商遗民的防范B . 镐京与宋成为两大政治中心C . 西周疆域向南北方向扩大D . 突出鲁、齐在诸侯国中的政治地位3. (2分) (2017高三上·桂林月考) 据《左传》记载:“春秋时期晋平公之母为杞国女子。

晋国(周成王弟弟叔虞的封国)因此帮助杞国(夏禹后代东楼公的封国)修筑城墙。

郑国批评说:‘晋国不恤周宗之阙,而夏肄是屏,其弃诸姬,亦可知也己。

诸姬是弃,其谁归之?是谓离徳。

’”对以上材料理解最准确的是()A . 周王室对各诸侯国不分亲疏B . 宗法制度影响西周封国间的关系C . 当时强调同宗族的国家相互帮助D . 周王和诸侯是宗法制的核心所在4. (2分) (2016高一上·太原月考) 有史学家指出:“战国的一个重大变化是逐渐用郡县制替代了分封制。

”相对于分封制,郡县制()A . 解决了贵族权力继承的矛盾B . 利于选拔人才,扩大统治基础C . 削弱了相权,加强君主专制D . 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垂直管理5. (2分) (2017高三上·黄陵开学考) 秦公一号大墓是迄今为止中国发掘的最大古墓,墓主是春秋时期的秦景公。

墓内发现了186具人殉,另有3000多件珍贵文物,但铁器只有很简陋的几件。

山西省高一上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

山西省高一上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

山西省高一上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25题;共50分)1. (2分)“大地在我脚下……夷平六国是谁,哪个统一称霸,谁人战绩高过孤家?”请问这首主题歌所描写的是中国古代的哪位帝王()A . 秦始皇B . 唐太宗C . 汉武帝D . 康熙2. (2分) (2017高一上·许昌期中) 历史学家周一良说:“中国的祖先崇拜起源极早,古代人们祭祀求福的对象首先而且最主要的就是祖先。

”这在很多出土的对祖先的甲骨卜辞和铭文中也能得到证实。

这里其实要证实的是()A . 礼乐制的萌芽B . 宗法制的起源C . 分封制的形成D . 世袭制的来源3. (2分)唐朝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杀兄害弟,夺得皇位,历来为史学家所非议。

这是因为他违反了()A . 内外服制度B . 分封制度C . 宗法制度D . 礼制4. (2分) (2019高二下·内蒙古期中) 在周代分封制下,墓葬有严格的等级规定。

考古显示,战国时期,秦国地区君王墓葬规模宏大,其余墓葬无明显等级差别;在经济发达的东方六国地区,君王、卿大夫、士的墓葬等级差别明显。

这表明()A . 经济发展是分封制度得以维系的关键B . 分封制中的等级规定凸显了君主集权C . 东方六国仍严格遵行西周的分封制度D . 秦国率先消除分封体制走向集权统治5. (2分) (2016高一上·江苏月考) 史料记载:琅琊王氏,从东晋的王导到南齐的王俭,“六世名德,海内冠冕”,当宰相的接二连三,甚至连白痴也可出任高官。

这种现象的出现主要是因为()A . 郡县制的推行B . 科举制的设置C . 九品中正制的实施D . 中央集权的加强6. (2分) (2017高二下·三明期中) 白寿彝在《中国通史》中认为,(西周)所有新建的封国人都是少数周族的贵族统治多数被征服族人,其土既非周人所有,其民也与周人不类,这些新来者的统治地位,如果没有坚强的武力作其后盾是支持不住的。

山西省高一上学期历史第一次月考试试卷

山西省高一上学期历史第一次月考试试卷

山西省高一上学期历史第一次月考试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单选题 (共44题;共88分)1. (2分) (2016高一上·揭阳月考) 《左传》记载:“(周)王夺郑伯(郑庄公)政,郑伯不朝。

秋,王以诸侯伐郑,郑伯击之……(周)王卒大败,祝(郑庄公的臣下)射王(周王)中肩。

”这一事件反映的是()A . 武王克商B . 平王东迁C . 王室衰微D . 诸侯争霸2. (2分)西周分封制在中国历史上影响深远。

下列省、自治区中,其简称源自西周封国国名的是()A . 山东、山西B . 湖南、湖北C . 河南、河北D . 广东、广西3. (2分) (2017高一上·哈尔滨期中) 《吕氏春秋·审分览》载:“立适子,不使庶孽疑焉。

疑生争,争生乱。

”这表明实行宗法制的目的是()A . 维护宗族内部的稳定B . 消除诸子矛盾C . 保证各级贵族的特权D . 实现长治久安4. (2分) (2016高一上·浙江期中) 在封建社会,皇帝与丞相之间容易产生矛盾。

从秦至元,历代皇帝曾经采取过的限制相权的措施包括:()①秦朝时期御史大夫兼理监察事务②唐朝的三省长官同为宰相,使之相互牵制③北宋增设“参知政事”为副相,分割宰相的行政权④元朝设置宣政院,分割宰相的军权A . ①②B . ②③C . ③④D . ①③5. (2分)著名学者王国维在《殷周制度论》中提出:“殷周间之大变革,自其表言之,不过一姓一家之兴亡与都邑之移转;自其里言之,则旧制度废而新制度兴,旧文化废而新文化兴。

……与注目于一姓一家之兴亡的后世帝王迥异。

”由此可见“殷周间之大变革”()A . 打破了传统的部落政治B . 与后世王朝的更替本质相同C . 尚未实现权力高度集中D . 从贵族政治走向官僚政治6. (2分) (2018高二下·邯郸开学考) 如果周天子和一般贵族还保持着比较密切关系的话,那么秦汉时代的皇帝与一般贵族和地主之间就已经存在着一条前所未有的鸿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榆社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月考历史试卷第I卷(选择题)一、选择题(本题共30道小题,每小题2.5分,共75分)1.《荀子·儒效篇》记载:“(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

”该材料反映了西周分封制A.同姓亲族的封地居于富庶之地 B.同姓亲族的封地处在战略要地C.同姓亲族是分封的主体 D.通过分封,周人的势力范围不断扩大2.请仔细观察下表,按照西周宗法制的规定,有资格继承王位的是()3.战国以前,“百姓”是对贵族的总称;战国以后,“百姓”成为民众的通称。

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分封制的加强 B.宗法制的衰落C.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 D.井田制的推行4.从整个中国历史的角度看,西周作为短暂的一瞬消失了,但创始于斯的宗法组织和宗法结构并没有随之在政治制度上一起消失。

自秦以后的中国封建杜会,承袭了宗法观念和宗法传统,使中国封建政治呈现出诸多特征,这些特征又都具有浓厚深刻的宗法色彩。

材料主要说明了A.宗法制存在于整个封建社会B.宗法制有效地维护了西周的统治C.宗法制深刻影响了封建统治D.宗法制保证了封建统治的稳定性5.有人认为,中国古代政治从宗周时代的“礼仪政治”到大秦帝国时代的郡县制、官僚制和法律控制手段,无疑体现了政治形态的一种“现代化”趋势。

这里的“现代化”内涵是()A.从贵族政治到平民政治 B.从君主专制到君民共主C.国家管理制度化、有序化 D.从礼仪规范到中央集权6.国学大师钱穆认为中国古代史“前一段落为秦以前的封建政治,后一段落为秦以后之郡县政治”。

以下对这两大“政治”的理解正确的是A.前者是贵族政治,后者是官僚政治 B.都是地方制度,加强了中央集权C.都以血缘为纽带,实现了权力的高度集中 D.都顺应了历史潮流,维护了封建统治7.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认为,“与印度文明的不统一和间断相比,中华文明的特点是统一和连续”。

下列制度中最有利于维护古代中国政治实体统一与连续的是( )A.分封制B.三省六部制C.君主专制D.中央集权制8.典故“指鹿为马”出自《史记·秦始皇本纪》:“赵高欲为乱,恐群臣不听,乃先设验,持鹿献于二世,曰:‘马也,’二世笑曰:‘丞相误邪?谓鹿为马。

’问左右,左右或默,或言马以阿顺赵高。

”该典故反映的本质问题是A.司马迁讽刺秦二世无能B.丞相位高权重威胁了皇权C.丞相制度实行不合时宜D.秦朝面临着被灭亡的危险9.三省六部制的沿革经历了漫长的过程。

从魏晋南北朝以尚书省为宰相机构,到隋唐之际三省共同构成宰相权力系统,再到北宋时期以中书门下为宰相机构。

这一演变反映了( ) A.相权集团逐渐从内朝走向外朝 B.分割相权加强皇权成为发展趋势C.通过调整相权结构以对抗皇权 D.帝相共享决策权的机制逐渐完善10.君主专制加强的重要表现一般体现在君权对相权的分割及君主建立有效的权力转移和分散机制上。

下列有关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沿革的史实,不符合这一特点的是A.汉武帝组建内外朝 B.隋唐三省六部制的形成C.元朝行省制度的形成 D.明清分别设置内阁和军机处11.钱穆认为:唐代“在三省体制下,决策不再是单纯的皇帝个人行为,皇帝的最后决定权包含在政务运行的程式中”,这句话强调了“三省体制”( )A.大大削减了宰相的决策权力 B.对皇权有一定的制约作用C.并没有改变君主专制的本质 D.确保相权与皇权并驾齐驱12.中国古代有这样一类官员,他们充当皇帝私人顾问,其权力来自与皇帝的私人关系。

属于这类官员的有( )A.秦朝御史大夫B.汉朝丞相C.唐朝六部尚书D.明朝内阁大学士13.钱穆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称:“皇室的权,总是逐步升,政府的权,总是逐步降。

这也是中国传统政治上的大毛病。

”下列史实可以为此观点的成立提供依据的是( ) A.秦朝推行郡县制 B.汉武帝颁布推恩令C.北宋文官任知州 D.明朝废除丞相制度14.清代的军机处设在隆宗门内、乾清门两侧,严禁外人进入。

皇帝召见军机大臣时,连太监也须退出。

这体现了该机构的特点是 ( )A.机构简单 B.处事机密 C.位高权重 D.职能法定15.汉武帝颁布“推恩令”,规定诸侯王死后,除了嫡长子继承王位外,其他子弟也可以受封土地为列侯。

此项措施的实施使得()A.汉初以来的分封制被废除 B.宗法制得以重新确立C.王国问题得到了妥善处理 D.土地兼并更加严重16.以下有关选拔官员的方式与主要依据搭配正确的是军功授爵制——察举制——九品中正制——科举制( )A.功绩——考试成绩——品行才学——门第声望B.考试成绩——功绩——门第声望——品行才学C.考试成绩——品行才学——门第声望——功绩D.功绩——品行才学——门第声望——考试成绩17.我国古代官僚机构中,下列选项中最早具备监察职能的是()A.节度使B.御史大夫 C.提刑按察使司 D.刺史18.汉武帝平定闽越国后,在闽越故都设立“东部侯官”,隶属会稽郡;会稽郡则处于扬州刺史的管辖范围。

扬州刺史对其行使的权力是()B A.行政权B.监察权C.军事权D.经济权19.古罗马法律规定公民对官员的惩罚决定拥有上诉权。

公元前509年《瓦勒甩法》规定“任何执政官不得处死或鞭笞已经提出申诉的罗马市民”。

这反映出在当时的罗马A.少数法学家垄断立法和司法活动 B.通过立法手段限制官员的权力C. 政治对话的方式取代了暴力镇压 D.行政实践中注重保护公民权利20.雅典公民大会的决议有的尚需经陪审法庭审议并最后批准;五百人会议主要是一个行政机构,但它又拥有一定的立法权和司法权。

据此可知,雅典的国家机构A.成为近代美国民主共和体制确立的基础 B.权力分工不明确,缺乏权威性决策机构C.充分调动了全体公民参政议政的积极性 D.体现了三权分立原则下权力制约与平衡21.在法律哲学的深度与高度上,罗马人远不如希腊人,他们不重视法的形而上学的研究。

罗马的法学家多是法官、律师,他们更多的解答具体的法律问题。

这说明罗马法A.更加注重法律的实用性 B.与希腊文化并无关联C.独特的法学家立法原则 D.明显落后于希腊法律22.古罗马著名法学家西塞罗说:“事实上有一种真正的法律﹣﹣即正确的理性﹣﹣与自然相适应,它适用于所有的人并且是永恒不变的……人类用立法来抵消它的做法是不正当的,限制它的作用是任何时候都不被允许的,而要消灭它则是更不可能的。

”从中可以看出()A.西塞罗发展了古希腊智者学派的自然法思想B.自然法是适用于罗马各族人民得具体法律条文C.自然法继承了古希腊“主权在民”的思想传统D.西塞罗认为自然法高于一切人定法和人为权利23.恩格斯指出:“在社会发展某个很早的阶段,产生了这样的一种需要:把每天重复着生产、分配和交换产品的行为用一个共同规则概括起来,设法使个人服从生产和交换的一般条件.这个规则首先表现为习惯,后来便成了法律.”上述观点的最有力论据是()A.制定《十二铜表法》 B.编纂《民法大全》C.颁布《拿破仑法典》 D.万民法的形成24.德国文学家歌德说,罗马法“如同潜入水下的一只鸭子,虽然一次次将自己隐藏于波光水影之下,但却从来没有消失,而且总是一次次抖擞精神地重新出现”,对此的正确理解应是,罗马法()A.是近代欧洲大陆国家法律的基础 B.为欧洲近代社会确立了行为规范C.所维护的民主制度历史影响深远 D.不断地改变了欧洲历史发展方向25.古罗马《民法大全》:“父亲的罪名或所受的惩罚不能玷污儿子的名声,因为每一方的命运均取决于自己的行为,而任何一方都不得被指定为另一方所犯罪行的继承人。

”材料体现的原则是()A.保护弱者 B.人人平等 C.公正合理D.注重证据26.伯利克理说:“我可断言,我们每个公民,在许多生活方面,能够独立自主;并且在表现独立自主的时候,能够特别地表现温文尔雅和多才多艺”其中的“公民”是()A.全体国民 B.全体成年国民C.所有的成年男子 D.祖籍本邦,拥有数量不等财产的成年男性27.“这些城邦显得具有某种个性,这种个性愈是高度发展,愈是强烈地被意识到,就愈不愿意哪怕是部分地牺牲它……每个城邦向它的邻邦要求它的自由和自治,要求有权按照它自己的意愿处理它自己的事务。

”据此可以看出希腊城邦的特点是()A.小国寡民B.轮番而治C.人民主权 D.独立自治28.亚里士多德在《雅典政制》中写道:“雅典宪法完全是寡头政治的,贫民本身以及他们的妻子儿女事实上都成为富人的奴隶,他们被称为被保护民和六一汉……如果他们交不起地租,那么他们自身和他们的子女便要被捕,所有借款都用债务人的人身为担保,这样的习惯一直流行到梭伦之时为止。

”为改变此状况,梭伦的做法是 ( )A、废除债务奴隶制B、确立陪审法庭为最高司法机关C、实行财产等级制D、确定公民大会为最高权力机关29.古雅典官员任职期间,“任何公民都可因他行为不敬或侵占公款、叛国,共谋或其他严重犯罪活动而启动一种‘指控程序’来反对他,如果情况属实,他就被判处死刑。

案件首先由议事会来判决,但更严重的案件通常由议事会交由陪审法庭来做最终判决,极其严重的案件,像叛国罪,由公民大会来审问”。

这说明古雅典()A、对政治权力实行严格的制约B、公民大会是最高司法机构C、官员贪污腐败现象比较严重D、司法审判程序缺乏合理性30.苏格拉底说:“如果做鞋或评判鞋的好坏要请教具有专门知识的鞋匠,为什么治理国家和评判政治的好坏却不去请教具有专门政治知识的人,而去请教只具有制鞋、做马具等手艺的人,甚至并无任何专门知识可言的人呢?”他这是在批评雅典()A.公民参政方式的弊端 B.参政公民的范围太广C.民主政治的有名无实 D.民主监督机制的缺乏第II卷(非选择题)二、主观题(本题共2道小题,第31题12分,第32题13分,共25分)3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唐初每事先经由中书省,中书做定将上,得旨再下中书,中书付门下。

或有未当,则门下缴驳,又上中书,中书又将上,得旨再下中书,中书又下门下。

若事可行,门下即下尚书省,尚书省但主书填“奉行”而已。

——《朱子语类》材料二、云人尝谓辅臣(内阁大臣)拟旨,几于擅国柄,乃大不然。

见其所拟,帝一一省览窜定。

有不留数字者,虽全当帝心,亦必更易数字示明断。

有不符意,则驳使再拟;再不符意,则谯让随之矣。

故阁臣无不惴惴惧者。

——谈迁《国榷》材料三:“倘使我们说,中国传统政治是专制的,政府由一个皇帝来独裁,这一说法,用来讲明清两代是可以的。

”——钱穆《国史新论》(1)根据材料一,指出唐初一道旨意主要包含了哪些人的意见。

试评述此举的意义。

(4分)(2)结合上述材料,简述我国中央集权制度的主要特点、基本矛盾和发展趋势分别是什么。

(6分)(3)用明清相关史实说明材料三中“政府由一个皇帝来独裁”的观点。

(2分)3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