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揭阳市第一中学高中语文 第1单元 屈原《湘夫人》赏析二 新人教版选修《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合集下载

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一单元《湘夫人》ppt课件

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一单元《湘夫人》ppt课件

•将腾驾兮偕逝。
• 我将飞快的驾车啊,与她同行远去
•筑室兮水中,
• 构筑宫室啊,在那绿水之中,
•葺之兮荷盖。
• 修盖屋顶啊,用那翠绿的荷叶。
•荪(sūn)壁兮紫坛, • 荪草装点墙壁啊,紫贝铺砌庭坛。
•播芳椒(jiāo)兮成堂。• 撒满香椒啊,用来装饰厅堂。
•桂栋兮兰橑(lǎo), • 桂木作栋梁啊,兰木为房椽,
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第一 单元《 湘夫人 》ppt课 件
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第一 单元《 湘夫人 》ppt课 件
娥皇和女英的眼泪,洒在了九嶷山的竹子上,竹竿上便 呈现出点点泪斑,有紫色的,有雪白的,还有血红血红的,这 便是“湘妃竹”。竹子上有的像印有指纹,传说是二妃在竹子 上抹眼泪印上的;有的竹子上有鲜红鲜红的血斑,那是两位妃 子眼中流出来的血泪染成的。人们为了纪念他们,就叫这种竹 子为湘妃竹。
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第一 单元《 湘夫人 》ppt课 件
通 读 文 辞 , 感 知 内 容
阅读注释,了解内容
•帝子降兮北(zhǔ), • 湘夫人降临在北洲之上,
•目眇眇兮愁予。
• 极目远眺啊,使我惆怅。
•袅袅兮秋风,
• 萧瑟的秋风啊,徐徐地吹拂着,
•洞庭波兮木叶下。
• 洞庭湖扬起微波啊,落叶飘零。
•登白薠(fán)兮骋望, • 站在长满白薠的地方啊,纵目远望,
•与佳期兮夕张。 pín •鸟何萃(cuì)兮蘋中?
• 我与佳人相约啊,今晚张设罗帐。 • 鸟雀啊,为何聚集在水草之处?
•罾(zēng)何为兮木上? • 鱼网啊,为何挂结在高高的树梢上?
•沅有芷兮澧(lǐ)有兰, • 沅水有白芷啊,澧水有幽兰,

高中语文 第1单元 第2课《湘夫人》课件1 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高中语文 第1单元 第2课《湘夫人》课件1 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散布 疏远
以金龙进上,细疏其能 分条陈述
ppt精选
29
2、词类活用
①洞庭波兮木叶下 ②罔薜荔兮为帷 ③合百草兮实庭 ④目眇眇兮愁予
3、通假字
罔薜荔兮为帷
名词用作动词 起波 名词用作动词 编织 形容词用作动词 充满 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使……发愁
“罔”通“网” 编织
ppt精选
30
当堂训练
1. 帝子降兮北渚,目眇眇兮愁予。 2. 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3. 登白薠兮骋望,与佳期兮夕张。 4. 鸟何萃兮苹中,罾何为兮木上? 5. 沅有芷兮澧有兰,思公子兮未敢言 6. 荒忽兮远望,观流水兮潺湲。 7. 麋何食兮庭中,蛟何为兮水裔? 8. 朝驰余马兮江皋,夕济兮西澨。 9. 闻佳人兮召予,将腾驾兮偕逝。(翻译) 10. 筑室兮水中,葺之兮荷盖。 11. 荪壁兮紫坛,播芳椒兮成堂。 (翻译) 12. 罔薜荔兮为帷,擗蕙櫋兮既张。 (翻译) 13. 捐余袂兮江中,遗余褋兮醴浦。 14. 搴汀洲兮杜若,将以遗兮远者。 15. 时不可兮骤得,聊逍遥兮容与。 (翻译)
遗余褋兮澧浦。
我把那单衣扔到澧水旁。
ppt精选
22
搴汀洲兮杜若,
我在小洲上啊采摘着杜若,
将以遗兮远者。
将用来馈赠给远方的姑娘。
时不可兮骤得,
美好的时光啊不可多得,
聊逍遥兮容与。
我姑且悠闲自得地徘徊游逛。
ppt精选
23
•筑室兮水中, •葺之兮荷盖。 •荪壁兮紫坛, •播芳椒兮成堂。 •桂栋兮兰橑, •辛夷楣兮药房。 •罔薜荔兮为帷, •擗蕙櫋兮既张。 •白玉兮为镇, •疏石兰兮为芳。 •芷葺兮荷屋, •缭之兮杜衡。 •合百草兮实庭, •建芳馨兮庑门。
ppt精选

广东省揭阳市第一中学高中语文 第1单元 《湘夫人》赏析忧伤缠绵的恋歌素材 新人教版选修《古代诗歌散文

广东省揭阳市第一中学高中语文 第1单元 《湘夫人》赏析忧伤缠绵的恋歌素材 新人教版选修《古代诗歌散文

广东省揭阳市第一中学高中语文第1单元《湘夫人》赏析-忧伤缠绵的恋歌新人教版选修《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湘夫人》是《楚辞·九歌》组诗中的第四首,是一首忧伤缠绵的恋歌。

湘君和湘夫人是湘水中的一对配偶神。

湘君是男神,旧说指舜帝;湘夫人是女神,本是尧帝的女儿。

民间相传尧舜时代尧帝的两个女儿娥皇和女英都嫁给了舜帝。

有一年舜帝南巡死于苍梧,二妃寻至,自投湘水,遂化为湘水女神,即湘夫人。

《湘夫人》把原来抽象的神的概念,化作两个飞扬灵动的文学形象,并艺术地表现了湘君对湘夫人的殷切思慕和相约却不能相遇的无限惆怅。

《湘夫人》突出的特征就是寓情于景,悲怨交织。

诗歌的第一段写湘君带着虔诚的期盼,久久徘徊在洞庭湖岸边,渴望湘夫人到来。

“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诗句极力渲染深秋凄清的气氛,构成一个优美而惆怅的意境,点染了抒情主人公的心情。

“秋风”这个意象,在古代诗词中往往被赋予特定的感情色彩,例如汉武帝《秋风辞》中的“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汉乐府歌《古歌》中的“秋风萧萧愁杀人。

出亦愁,入亦愁”等,其中的“秋风”无不具有悲凉的愁绪。

“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中的“秋风”与抒情主人公落寞、孤寂之情相融相切:瑟瑟秋风,似乎寒意渗透心间;落叶纷纷,犹如心境渐渐下沉;微波荡漾,犹若心波起伏不平。

面对烟波浩淼的洞庭湖,心绪茫然,愁绪四溢。

在如此的环境和氛围中湘君对湘夫人的思念顷刻如泉涌出。

当主人公思念急切,无法倾吐蕴藏在内心的深厚情感时,只能注情于水:“荒忽兮远望,观流水兮潺湲。

”只见沅水和澧水正在缓缓地向着远方流淌,可是他所约会的恋人却没有随流水俱来。

诚如清人戴震所说:“此章言思望之甚,但见流水潺湲,不见神之来也。

”流水无情,不会带来意中人,但诗人却变无情之物为有情,弥见其思之切切,又有一种流动的意态。

长久不见恋人到来,湘君的心情可想而知。

然而,诗歌没有作正面抒写,却巧妙地摄入了另一番景象:“麋何食兮庭中?蛟何为兮水裔?”麋鹿竟跑到庭院里来觅食,蛟龙竟来到江岸上游荡,客观的景象发生了变化,这是主人公在极度懊丧的心情下的视觉假象——被扭曲了的客观景象。

《湘夫人》作品赏析 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湘夫人》作品赏析 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湘夫人》■屈原:面向风雨的歌者不管怎么说,屈原仍然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伟大的诗人。

“第一位”,盖因他之前尚无称得上伟大的诗人,甚至连“诗人”也不易觅得。

《诗经》中可考的作者也有多位,有几位还颇有几首诗保存在这被称之为“经”的集子中,但我总觉得,《诗经》之伟大,乃是整体之伟大,如果拆散开来,就每一首诗而言,可以说它们精致、艺术、有个性,但绝说不上“伟大”。

“伟大的诗人”须有伟大的人格精神,可以滋溉后人;须有绝大的艺术创造,可以标新立异,自成格式,既垂范后人,又难以为继。

应该说,在这两点上,屈原都当之无愧。

就前一点而言,屈原已成为一种精神的象征,虽然对他的精神价值,根据不同的时代需要,代代有不同的理解,比如有时我们理解为“忠君”,有时我们理解为“忠民”,有时我们又理解为“爱国”,总之,他已是我们在不同历史时期精神力量的来源之一、重要的思想资源之一、人格精神的诱导之一。

就后一点来说,“屈平词赋悬日月,楚王台榭空山丘”,他在后半生人生绝境中的数量不多的艺术创造,已胜过楚国王族——也是他的祖先——几百年创下的世俗政权的勋业。

他寄托在他诗歌创造中的志向与人格,“虽与日月争光,可也”——这是刘安和司马迁的共同评价。

我们知道,司马迁对历史人物的评价,是一言九鼎的。

而屈原的艺术创新,“轩翥诗人之后,奋飞辞家之前”,超经越义,自铸伟辞,“衣被词人,非一代也”——这又是中国历史上最杰出的文论家刘勰对他的评价。

一个史界的司马迁,一个文论界的刘勰,两个在各自领域中顶尖的人物,对他的精神与艺术、人格与风格,做这样至高无上的推崇,屈原之影响人心、之折服人心,于斯可见。

其实,屈原作品的数量并不多。

班固在《汉书•艺文志》中列出的数目为25篇。

这些作品,可以分成三类:《离骚》《九章》《远游》《卜居》《渔父》为一类,是屈原政治生活、社会生活的记录,是他公共生活形象的写真,是他的心灵史、受难史、流浪史,是他生的伟大、死的光荣的见证。

《九歌》11篇为第二类,这是一组深情绵绵的情爱类作品,取之于楚国巫风中的娱神歌曲,屈原把它们改造了,变成了他自己的独创,因为他把自己那一往情深的心灵寄托在了里面。

【高二选修】诗歌散文欣赏《湘夫人》

【高二选修】诗歌散文欣赏《湘夫人》
一屈生原经,历名楚平威,王字、原楚,怀战王国、末楚期 顷楚砥襄国砺王人不三,懈个伟,时大特期的立,爱独对国行内诗,积人在极,逆变浪境 法漫中,主敢对义于外诗坚联人持合的真抗代理秦表。。,“后开举遭创世小了皆人浊, 诬“屈陷楚原而辞独被体清楚”。王。”疏远。秦灭楚, 屈原自沉汨罗,以身殉国。
补充:“斑竹”意象: 斑竹一枝千滴泪,红霞万朵百重衣。毛泽东《七律·答友人》 血染斑斑成锦纹,昔年遗恨至今存。杜牧《斑竹筒簟》 一枝斑竹渡湘沅,万里行人感别魂。元稹《斑竹》 九处烟霞九处昏,一回延首一销魂。 因凭直节流红泪,图得千秋见血痕。 ——[唐] 汪遵《斑竹祠》 古木苍山掩翠娥,月明南浦起微波。 九疑望断几千载,斑竹泪痕今更多。—— [唐] 许浑《过湘妃庙》
“《九歌》中大多数诗篇 都包含有神与神或人与神 相恋的情节。这些恋爱, 在诗中又都呈现会合无缘、 彷徨怅惘的状态,透出对 生命的执着追求,和追求 不得的忧伤怀疑。这里面 也许包含着屈原自己人生 失路、孤独凄凉的心情。”
—— 章培恒、骆

语文12《湘夫人》(2)(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PPT课件

语文12《湘夫人》(2)(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PPT课件
• 开创了新诗体——楚辞,突 破了《诗经》的表现形式,极 大地丰富了诗歌的表现力 6


• 指楚地的歌辞。
• 屈原创建的一种具有浓厚地方色彩的新诗体。 “产于楚地,用楚方言,歌楚之音,记楚之物”,语 言词汇地方色彩较浓。
• 来源:楚地原始神话和巫祝的宗教活动中的乐曲 和民歌(《越人歌》)。
• 突破了四言的定格,六言、七言句式参差错落, 自由灵活而富于变化。
• 悲秋
• 士不遇
• 忠怨:忠君爱国;
昏君形象的曲折表现。
9
《九 歌》
• 屈原根据楚国民间祭歌的形式创作的 一组清新优美的抒情诗
• 《九歌》者,屈原之所作也。昔楚国 南郢之邑,沅、湘之间,其俗信鬼而好祠。 其祠必作歌乐鼓舞以乐诸神。 ——王逸《九歌序》
10
• 艺术特色: 一、拟人化的自然神形象(写的是
为迎接湘夫人众神如流云一样。
18
铺叙湘君筑室水中以迎娶湘夫人的情景。 先写筑室建房、美饰洞房,再写彩
饰门廊、迎接宾客,极尽排场,百般美 化,物色华丽,情调欢快,充分显现出 湘君对理想爱情生活的执著追求。
19
鸟何萃兮萍中, 罾何为兮木上 麋何食兮庭中, 蛟何为兮水裔
因情造景,象征寓意
以不可能存在的假想景象,来自我比 况和烘染自身的尴尬处境和懊恼心情, 暗示了失望的必然结果。
20
我把那外衣抛到江中去,
我把那内衣丢在澧水旁。

我在小岛上采摘杜若,

将送给远方的人儿表衷肠。
段 :
美好的时机不容易多次得到, 译
我姑且逍遥自在度时光。

写湘君离开约会地点的行为和心境。
21
捐余袂兮江中,遗余褋兮澧浦
这衣袖、单衣本不是湘君自己的,而是湘夫人 送给湘君的信物。因此,湘君把他它珍爱的穿在身 上来赴约,但想不到湘夫人没有来赴约。因而湘君 心里对湘夫人有些抱怨,一气之下就把这些信物抛 弃了。

高中语文 第一单元《湘夫人》 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高中语文 第一单元《湘夫人》 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野麋寻食,为何来到庭院?蛟龙游戏,为何来到浅滩? 清晨我骑马在江边奔驰,傍晚我渡大江西岸旁。 听说佳人召唤我,我将快速飞驰与你同往。 把我们的房屋建造在水中,又将荷花叶子苫在房顶上; 用荪草饰墙,紫贝饰坛,撒布香椒,充满整个中堂; 桂树作栋,兰树作椽,辛夷楣门,白芷铺房; 编结薜荔作帷帐,分开蕙草做隔扇已安放; 洁白的美玉做镇席,散放石兰传播芬芳; 荷叶做的屋顶呵,加盖芷草,再把杜衡缠绕在房屋四方。 汇合各种香草充满庭院,放置各种香草播满门廊。 九嶷山的众神都来欢迎,为迎接湘夫人众神如流云一样。
解析第三段
1、铺叙湘君筑室水中以迎娶湘夫人的情景。 先写筑室建房、美饰洞房,再写彩饰门廊、迎接 宾客,极尽排场,百般美化,物色华丽,情调欢 快,充分显现出湘君对理想爱情生活的执著追求。
2、鸟何萃兮萍中,罾何为兮木上 麋何食兮庭中,蛟何为兮水裔 因情造景,象征寓意 以不可能存在的假想景象,来自我比况和烘染自 身的尴尬处境和懊恼心情,暗示了失望的必然结 果。
人,如杜甫的“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 来”;晏殊的“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 尽天涯路”。
沅水有白芷,澧水有幽兰, 怀念湘君啊无法讲。 心思恍惚,望穿秋水, 只见那洞庭水慢慢流淌。
解析第二段
1、等待、期盼,彷徨迷惘。
2、找出本段中的比兴手法? 沅有芷兮澧有兰
芷、兰象征高洁的君子,用来赞美 湘夫人。 沅水有芷的陪伴,澧水有兰的陪伴, 可是公子没有如期赴约,表达对湘 夫人的思念之情。
幽怨、哀婉
湘夫人将要降临北洲上, 放眼远眺呵使我分外惆怅。 秋风阵阵,柔弱细长, 洞庭波涌,落叶飘扬。 登上长满白薠的高地放眼望。 我与佳人约会,一直忙得月昏黄。 鸟儿啊为何聚集在苹草边? 鱼网啊为何挂到树枝上?
解析第一段

高中语文-第1单元-屈原《湘夫人》赏析二-新人教版选修《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高中语文-第1单元-屈原《湘夫人》赏析二-新人教版选修《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广东省揭阳市第一中学高中语文第1单元屈原《湘夫人》赏析二新人教版选修《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一、《九歌》的来源及其演变《九歌》的发展和形成经历了漫长的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称为“原始《九歌》”或“巫术《九歌》”;第二阶段是“中原《九歌》”,我们称之为“夏代经典《九歌》”;第三阶段是“楚地《九歌》”,也称“民间《九歌》”;第四阶段是“屈原《九歌》”。

我们解读《九歌》最大的难点就是要把这四个层次理清楚,如果不能把这四个层次理清楚,把屈原的《九歌》和夏代《九歌》等同或跟原始《九歌》等同,那样就不能很好的解读《九歌》。

《九歌》的名称起源很早,《离骚》中讲到的“启《九辩》与《九歌》兮”,是说夏代开国君王夏启,把天庭乐歌《九歌》偷回人间。

其实在夏代《九歌》之前还有“原始《九歌》”或“巫术《九歌》”。

到目前为止,我们还没有发现楚国人把《九歌》作为国家所用的祭歌的记载,但《九歌》和国家的祭祀还是有一些关系的。

北京大学教授金开诚曾说,《九歌》可能是大型祭礼的余续,是大型祭礼结束以后再来唱的,既有大型祭祀典礼的肃穆与端庄,又有娱人的作用。

这种说法我人为是比较有力的。

《九歌》既和国家祀典有关,又和国家祀典有所区别,但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发现《九歌》与楚国的国家祭典有直接的关系。

屈原在楚地民间祭歌的基础之上创作了《九歌》。

屈原在长期流放的过程中能够感受到,也能够接触到楚国的传统祭歌。

屈原创作《九歌》的摹本,可以毫无疑问地说就是楚地民间《九歌》,这在东汉王逸的《楚辞章句》和宋代朱熹的《楚辞集注》中都有明确论述。

屈原在楚地民间《九歌》的基础上创作了组诗《九歌》,而楚地的民间《九歌》显然保留了夏代中原《九歌》和巫术《九歌》以及原始《九歌》的某些内容和风格,因此我们从屈原《九歌》中能发现原始《九歌》和夏代《九歌》的一些痕迹。

因此,对于屈原的《九歌》,可以这样表述:屈原《九歌》是在原始《九歌》、中原《九歌》、楚地《九歌》基础之上的独立的文学创作。

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一单元《湘夫人》教学课件

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一单元《湘夫人》教学课件
捕捉物象,采用白描,使秋风、水 波、木叶这些最富于悲愁色彩的事物, 组成一幅广阔而悲怆的画面。林庚先生 说:“自从屈原吟唱出这动人的诗句, 它的鲜明的形象,影响了此后历代的诗 人们,许多为人传诵的诗篇正是从这里 得到了启发。” (《说木叶》)
袅袅兮秋风, 洞庭波兮木叶下
•融情入景,以景染情 •秋水的绝唱
❖ 当秦兵攻破楚都消息传出后,他大失所望,悲 愤投汨罗江,以身殉国,这天正是五月初五。
屈原的人格理想
❖ 1、砥砺不懈、特立独行 的节操
❖ 2、在逆境中敢于坚持真 理,敢于反抗黑暗统治的 精神
举 众世 人混 皆浊 醉而 而我 我独 独清 醒, 。
路 漫 吾漫 将其 上修 下远 而兮 求, 索 。
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第一 单元《 湘夫人 》教学 课件
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第一 单元《 湘夫人 》教学 课件
可以说,这个名称,这种竹子形象化 了一段凄迷的叫人生死相许的爱情。这段 爱情神话,在民间广为流传,屈原以此为 题材,写成了诗歌:《湘君》《湘夫人》。
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第一 单元《 湘夫人 》教学 课件
熟知字音
渚(zhǔ)
眇(miǎo)薠(fán) 蘋(pín)
罾(zēng) 芷 (zhǐ) 澧(lǐ) 潺湲(yuán)
麋mí 皋(gāo) 澨(shì) 葺(qì)
荪 (sūn) 橑(lǎo) 薜荔(bìlì)擗(pǐ) 櫋(mián) 庑(wǔ) 嶷(yí) 袂(mèi)
遗(wèi)
汀(tīng)
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采之欲遗谁? 所思在远道。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 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
(《古诗十九首》)
“搴(qiān)汀洲兮杜若,将以遗兮远者”,为 什么要写这么多香草,为什么要采香草送给姑 娘?

屈原《湘夫人》的意思及赏析

屈原《湘夫人》的意思及赏析

屈原《湘夫人》的意思及赏析屈原《湘夫人》的意思及赏析湘夫人(节选)屈原帝子①降兮北渚,目眇眇兮愁予。

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登白薠②兮骋望,与佳期兮夕张。

鸟何萃③兮苹中,罾④何为兮木上?①帝子:天帝的儿女,指湘夫人。

②薠(fán):草名,多生在秋季沼泽地。

③萃:聚集。

④罾(zēng):渔网。

高贵的公主将要光临北岸,我满怀愁绪望眼欲穿。

秋风吹来啊阵阵,洞庭波光粼粼啊落叶飞舞。

我踩着白薠啊频频向远处眺望,相约在黄昏啊张罗着见面。

鸟儿啊为何要聚在萍中?渔网啊为何挂在树枝上?【顾盼之美】《湘夫人》是由传说中的一位男神演唱的歌词,赴约的湘君来到约会地,却不见湘夫人,不仅惆怅迷惘。

这里节选的一段,就是湘君盼望湘夫人到来时候的情景。

本来湘君与湘夫人都是屈原想象出来的天神,但是他们也和凡人一样,有着一爱一憎之情。

看见等待的人没有来,湘君一会儿登上白薠,一会儿张罗布置,一会儿又是浮想联翩。

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这样的场景更是形象地描写出天神与凡人的一面。

【赏析】想象是对现实的加工和重组,屈原所写的《湘夫人》,其实也是在描写凡人之间的情感,不过借着湘君与湘夫人这两位天神的口吻,使故事讲得更加一浪一漫而已。

明清小说中的“四大名著”中的《西游记》表面上也是在讲神妖的故事,不过依然能看出一些现实生活中争斗、用心计等的原形来。

当我们对现实生活中的故事还不太满意的时候,也可以创造出一个并不存在的主人公来进行述事。

【启示】《湘夫人》的作者屈原是一个一爱一国诗人,他一心想要报效君王,却没有得到信任。

诗人由于一性一格与贵族的孤高心态相悖,最终导致他跳下汨罗一江一,成为悲剧。

现实和理想总是会有一些差距,面对不如意的时候,不能过于沉溺在自己的世界中,勇敢地走出去,就会遇到更好的事物。

最新《湘夫人》古诗词鉴赏

最新《湘夫人》古诗词鉴赏

《湘夫人》古诗词鉴赏《湘夫人》是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的作品《楚辞·九歌》组诗十一首之一,是祭湘水女神的诗歌,和《湘君》是姊妹篇。

湘君、湘夫人这对神祇反映了原始初民崇拜自然神灵的一种意识形态和“神人恋爱”的构想。

全篇以湘君思念湘夫人的语调去写,诗歌明暗对应,相辅相成,构成一种情景交融的境界。

描绘出那种驰神遥望,祈之不来,盼而不见的惆怅心情。

湘夫人帝子降兮北渚,目眇眇兮愁予。

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白薠兮骋望,与佳期兮夕张。

鸟萃兮苹中?罾何为兮木上?沅有芷兮澧有兰,思公子兮未敢言。

荒忽兮远望,观流水兮潺湲。

麋何食兮庭中?蛟何为兮水裔?朝驰余马兮江皋,夕济兮西澨。

闻佳人兮召予,将腾驾兮偕逝。

筑室兮水中,葺之兮荷盖。

荪壁兮紫坛,匊芳椒兮成堂。

桂栋兮兰橑,辛夷楣兮药房。

罔薜荔兮为帷,薜蕙櫋兮既张。

白玉兮为镇,疏石兰兮为芳。

芷葺兮荷屋,缭之兮杜衡。

合百草兮实庭,建芳馨兮庑门。

九嶷缤兮并迎,灵之来兮如云。

捐余袂兮江中,遗余褋兮澧浦。

搴汀洲兮杜若,将以遗兮远者。

时不可兮骤得,聊逍遥兮容与。

翻译:湘夫人降落在北洲之上,极目远眺啊使我惆怅。

树木轻摇啊秋风初凉,洞庭起波啊树叶落降。

踩着白薠啊纵目四望,与佳人相约啊在今天晚上。

鸟儿为什么聚集在水草之处?鱼网为什么挂结在树梢之上?沅水芷草绿啊澧水兰花香,思念湘夫人啊却不敢明讲。

神思恍惚啊望着远方,只见江水啊缓缓流淌。

麋鹿为什么在庭院里觅食?蛟龙为什么在水边游荡?清晨我打马在江畔奔驰,傍晚我渡到江水西旁。

我听说湘夫人啊在召唤着我,我将驾车啊与她同往。

我要把房屋啊建筑在水中央,还要把荷叶啊盖在屋顶上。

荪草装点墙壁啊紫贝铺砌庭坛。

四壁撒满香椒啊用来装饰厅堂。

桂木作栋梁啊木兰为桁椽,辛夷装门楣啊白芷饰卧房。

编织薜荔啊做成帷幕,析开蕙草做的幔帐也已支张。

用白玉啊做成镇席,各处陈设石兰啊一片芳香。

在荷屋上覆盖芷草,用杜衡缠绕四方。

汇集各种花草啊布满庭院,建造芬芳馥郁的门廊。

高中语文 第02课 湘夫人(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高中语文 第02课 湘夫人(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第02课湘夫人1.作家作品屈原,名,字。

战国末期楚国人,杰出的和,是我国诗歌传统的奠基人,“”(另有波兰的哥白尼、英国的莎士比亚、意大利的但丁)之一。

屈原一生经历了楚威王、楚怀王、顷襄王三个时期,而主要活动于楚怀王时期。

这个时期正是中国即将实现大一统的前夕,“横则秦帝,纵则楚王。

”屈原因出身贵族,又明于治乱,娴于辞令,故而早年深受楚怀王的宠信,位为左徒、三闾大夫。

屈原为实现楚国的统一大业,对内积极辅佐怀王变法图强,对外坚决主张联齐抗秦,使楚国一度出现了一个国富兵强、威震诸侯的局面。

但是由于在内政外交上屈原与楚国腐朽贵族集团发生了尖锐的矛盾,由于上官大夫等人的嫉妒,屈原后来遭到群小的诬陷和楚怀王的疏远。

顷襄王二十一年(公元前278),秦将白起攻破郢都,屈原悲愤难捱,遂自沉汨罗江,以身殉了自己的政治理想。

屈原的作品有《离骚》《天问》《九歌》(11篇)、《九章》(9篇)、《招魂》,凡23篇。

其中,_______是屈原的代表作,也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最长的一首浪漫主义的政治抒情诗。

是古今罕见的奇特诗篇,它以问语一连向苍天提出了172个问题,涉及了天文、地理、文学、哲学等许多领域,表现了诗人对传统观念的大胆怀疑和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

本篇选自《楚辞·九歌》。

“九歌”本是古乐章名,在《楚辞》中则是一组诗歌的总称,包括《国殇》《湘君》《湘夫人》等十一首诗歌。

《九歌》是在民间祭歌的基础上加工而成的一组祭神乐歌,诗中创造了大量神的形象,大多是人神恋歌。

因为作《九歌》之曲,上陈事神之敬,下见己之冤结,托之以风谏。

——王逸《九歌序》。

写的是神界的爱情生活,但处处流溢着人间的现实情味——人间众多痴男怨女的投影。

2.背景介绍洞庭湖特殊的自然景观,由于其独特的美景以及瑰丽的神话传说以及一些古代的文人(如范仲淹等)在文章中的赞美和歌颂,因而就显得特别有名。

在我们所知道的历代文人中和洞庭湖关系最密切的,影响最早的就是屈原的神话悲剧故事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广东省揭阳市第一中学高中语文第1单元屈原《湘夫人》赏析二新人教版选修《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一、《九歌》的来源及其演变《九歌》的发展和形成经历了漫长的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称为“原始《九歌》”或“巫术《九歌》”;第二阶段是“中原《九歌》”,我们称之为“夏代经典《九歌》”;第三阶段是“楚地《九歌》”,也称“民间《九歌》”;第四阶段是“屈原《九歌》”。

我们解读《九歌》最大的难点就是要把这四个层次理清楚,如果不能把这四个层次理清楚,把屈原的《九歌》和夏代《九歌》等同或跟原始《九歌》等同,那样就不能很好的解读《九歌》。

《九歌》的名称起源很早,《离骚》中讲到的“启《九辩》与《九歌》兮”,是说夏代开国君王夏启,把天庭乐歌《九歌》偷回人间。

其实在夏代《九歌》之前还有“原始《九歌》”或“巫术《九歌》”。

到目前为止,我们还没有发现楚国人把《九歌》作为国家所用的祭歌的记载,但《九歌》和国家的祭祀还是有一些关系的。

北京大学教授金开诚曾说,《九歌》可能是大型祭礼的余续,是大型祭礼结束以后再来唱的,既有大型祭祀典礼的肃穆与端庄,又有娱人的作用。

这种说法我人为是比较有力的。

《九歌》既和国家祀典有关,又和国家祀典有所区别,但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发现《九歌》与楚国的国家祭典有直接的关系。

屈原在楚地民间祭歌的基础之上创作了《九歌》。

屈原在长期流放的过程中能够感受到,也能够接触到楚国的传统祭歌。

屈原创作《九歌》的摹本,可以毫无疑问地说就是楚地民间《九歌》,这在东汉王逸的《楚辞章句》和宋代朱熹的《楚辞集注》中都有明确论述。

屈原在楚地民间《九歌》的基础上创作了组诗《九歌》,而楚地的民间《九歌》显然保留了夏代中原《九歌》和巫术《九歌》以及原始《九歌》的某些内容和风格,因此我们从屈原《九歌》中能发现原始《九歌》和夏代《九歌》的一些痕迹。

因此,对于屈原的《九歌》,可以这样表述:屈原《九歌》是在原始《九歌》、中原《九歌》、楚地《九歌》基础之上的独立的文学创作。

二、《九歌》的内容《九歌》是组诗,尽管我们一直认为它是可以唱的。

王国维、闻一多都认为《九歌》是中国戏剧的萌芽,但我们应该看到,《九歌》的戏剧因素并不明显,而是实实在在的组诗。

闻一多研究《九歌》一共做了两件事。

第一、他认为《九歌》中的末篇《礼魂》只有五句,是前十首每篇唱完后的共享唱词,相当于我们今天音乐的“过门”曲。

在前十篇中,除《东皇太一》是祭祀至上神,《国殇》是祭祀卫国牺牲的将士外,其余八篇中的神灵可以配成四对:湘君与湘夫人,大司命与少司命,河伯与山鬼,东君和云中君。

后来姜亮夫认为东君和云中君配成一对很勉强,于是就认为《九歌》中的神灵可以配成三对。

其实,《九歌》中真正能够配成对的神灵只有湘君和湘夫人,其它都是牵强的,但闻一多和姜亮夫对《九歌》研究的最大贡献是,他们都发现了《九歌》中的八篇都涉及到男女之情。

《九歌》是借男女情爱来表达人生体悟,人生追求和人生苦恼的观点显然是没有问题的。

闻一多《九歌》研究的另一件比较重要的成果就是写了《九歌歌舞剧悬解》,可能他自己也不太有把握,所以说“悬解”。

他把《九歌》中的神灵都转换成戏剧角色,然后用戏剧分幕的方式把《九歌》改写了。

这种方式启发了我们现在很多人对于从戏剧的角度研究《九歌》的兴趣。

实际上还是王国维说得比较准确,《九歌》仅仅是戏剧的萌芽,是戏剧的化石,但它本身不是戏剧,所以我研究的结论是:“《九歌》是一组诗。

”《九歌》中留下了原始婚姻男女自由约会的痕迹。

人类早期的爱情多以水边为背景。

在甲骨文中就有“妻人于河”的记载,在河边祭祀就是把漂亮的女孩子扔到河里去。

大家所熟知的《西门豹治邺》讲的就是这样的事情。

《湘君》、《湘夫人》从内容上看就是讲他们两个人约会不成的事情。

用我们今天的话来说,就是有一个时间差而造成了他们的爱情悲剧。

对于他们的爱情悲剧,我把它理解为:第一,这是人间正常生活的反映。

像湘君、湘夫人这样约会而不能见面的情况,在生活中是非常常见的。

第二,也是更主要的,屈原是受到了古代大舜和他的两个妻子娥皇、女英悲剧故事的制约。

屈原正是在这个古代神话故事的基础之上创作了《九歌》中的《湘君》、《湘夫人》。

我们现在学习《九歌》的任何一篇,要想把它解释的比较通达,能够自圆其说,就肯定要把它和原始《九歌》,夏代《九歌》和楚地民间祭歌联系起来。

三、《湘君》《湘夫人》的故事背景在中国文学史上,总有一些特殊的地点,由于一些特殊的故事和一些名人之作跟它联系在一起,使它成为千百年的名胜古迹。

《湘夫人》故事发生的自然景观背景就是八百里烟波浩淼的洞庭湖。

自古以来,洞庭湖的“洞庭”就是“神仙洞府”之意,洞庭湖的最大特点就是湖外有湖湖中有山,景色极其优美。

它的北面是长江,因此洞庭湖的水是流入长江里面的。

洞庭湖有四条有活水流入的支流,古代称为湘水、沚水、沅水、澧水,也就是现在的湘江、沚水、沅江、澧江。

我们在中学里学过的范仲淹的《岳阳楼记》中写的“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可见洞庭湖景色之美丽。

洞庭湖中有君山,又叫洞庭山。

君山得名的由来就是和尧的两个女儿,舜的两位妻子娥皇女英的神话传说有关。

山上有二妃墓和湘妃寺,这都和《九歌》中的湘君、湘夫人神话传说有关。

在二妃墓和湘妃寺周围生长着高低起伏,郁郁葱葱,苍翠茂盛的斑竹,在这些竹子上长满泪痕似的斑点,有人说这是全国乃至全国世界独一无二的景观。

神话传说中,娥皇女英追到君山,听说虞舜已经死在苍梧之野,她们投江而死之前哭泣的泪痕就化成了现在的斑竹。

由于对屈原及楚辞的研究和实地考察,我对这一带的美景是深有体会的。

值得指出的是,汨罗江就是湘江的一条支流,屈原最后流放的地点就是汨罗江一带。

他渡过了长江,经过了洞庭湖,来到了沅江,又来到湘江,最后来到汨罗江北边的玉石山,这就是屈原最后的流放地点。

对于屈原自沉的汨罗江,我下水过三次,由于水流湍急,虽然江面只有五十多米宽,我被水流向下游冲走了两百多米最终也没有游到对岸,虽然我是从小在长江边长大的,很会游泳,但我也没能够潜到汨罗江的江底,可见,江水是极深的。

因此我相信,当年屈原自沉以后,人们打捞他的尸体是绝对捞不到的。

后来我沿着汨罗江一直走到头,发现它的尽头不是湘江而是洞庭湖,我拿着地图左看右看不明白是怎么回事,因为地图明明白白标着汨罗江是流入湘江的。

经过询问当地人,证明我看到的是对的,原来1958 年兴修水利,已把汨罗江直接引入洞庭湖。

湘江是一条非常大的河流,它是横贯整个河南省甚至还流经河北的一些地方的一条大河。

洞庭湖特殊的自然景观,由于其独特的美景以及瑰丽的神话传说以及一些古代的文人(如范仲淹等)在文章中的赞美和歌颂,因而就显得特别有名。

我们要讲的《湘夫人》就是跟洞庭湖有关。

在我们所知道的历代文人中和洞庭湖关系最密切的,影响最早的就是屈原的神话悲剧故事《湘君》和《湘夫人》。

根据《山海经》、《尚书》的记载,在传说的三皇五帝时代,尧考察他的接班人舜,用了二十年的时间,还把自己的两个女儿娥皇和女英嫁给舜,后来舜外出巡行生了重病,娥皇、女英就赶去看望他,当她俩赶到洞庭湖中君山的时候,那边传来消息说大舜已经崩于苍梧,娥皇女英悲痛哭泣,然后就投江而死。

正因为这个故事太感人了,再加上我们的社会是一个以男性作家为创作主体的社会,所以后代以这个神话传说创作的作品可以说是数不胜数。

在以男性作家为主的文坛上,这样的题材多少寄予了作者对社会、对人生、对婚姻爱情的一种期待、理解和渴望,所以这个题材历久不衰。

如果我们撇开这个题材的共同性再来看屈原的创作,就可以发现它处在了一个很高的层次。

他没有流于这个题材的这样的一个悲剧故事传说,而是虚拟了两位湘水配偶神的约会。

《湘君》是写湘夫人到达约会地点没有见到湘君而对湘君的思念;《湘夫人》是写湘君前来和湘夫人约会儿没有见到湘夫人而对湘夫人的思念。

相比较而言,我觉得两篇当中《湘夫人》更好一些,所以我们选讲《湘夫人》。

在这一篇中,屈原以湘君这个男性的视角来写,所以写的很有层次,也很有变化。

1922 年,梁启超在东南大学(也就是南京大学的前生)演讲时说:“最感到奇怪的是屈原在他的作品种有丰富细腻的爱情婚姻体验而从不涉及他的家人。

”在这里,梁启超点出了一个问题,就是屈原没有为我们留下任何有关他自己爱情婚姻和家庭的线索,他把自己丰富细腻的爱情婚姻体验转到对古典神话传说及民间文学的继承上,并把它塑造出生动典型的艺术形象。

这就是我们解读《湘君》、《湘夫人》的背景。

九嶷、斑竹、娥皇、女英、二妃墓、大舜等仅仅时屈原创作这两首诗的原型和背景。

在此原型和背景上,屈原进行了再创造,从而创作出优美的诗篇。

北京大学的林庚教授(他自己就是一位诗人)曾经讲过,湘君、湘夫人的神话传说完全可以把它故事化,但在屈原的笔下完全被诗化了。

在《湘君》《湘夫人》中,只有一个瞬间的情节——一个约会的片段,别的都是丰富的内心活动。

屈原正式截取这个悲剧故事的一个片段,凭着精神的流动而创作了这两首优美的诗篇。

四、《湘夫人》解读《湘夫人》一共有四十句,我将它分成三段。

第一段为前十八句,即从开头到“将腾驾兮偕逝”第二段十四句,即从“筑室兮水中”至“建芳馨兮庑门”。

第三段是余下的八句。

每段可以用一个字来概括:第一段写“望”;第二段写“迎”,即作迎接的种种准备;第三段写“等”。

我的段落划分跟现在所有注本或研究性文章的划分都不相同。

第一段是采用一种跳跃性的节奏,来写对湘夫人的盼望。

叙述在这里呈跳跃性、倒装性的不规则状态。

在这种跳跃性、不规则的叙述状态下,强烈地抒发了渴望和期待之情。

有人说,“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落叶下”抵得上了唐人绝句千万首,它的特点就在于跳跃的、不规则的节奏。

从叙事的角度,第一段的最后两句“闻佳人兮召予,将腾驾兮偕逝”才是叙事的起点。

湘君约会湘夫人不得,却先说降临北渚看到的是落叶飘零,洞庭湖水漂渺无边,失望的思绪和眼前的景色融为一体,然后说登高远望,布置陈设,最后说听到湘夫人约见的音讯自己毫不犹豫,马上前往。

可见倒装的痕迹非常明显。

如果讲“诗眼”的话,“偕逝”就是这首诗的诗眼,正因为对方没有到来,整个的痛苦就只能有一个人承担,第一段中的第二个情节点是“朝驰余马兮江皋,夕济兮西澨”。

在古诗中,诗人比较喜欢用“早”“晚”来表示时间的快速流逝。

例如《木兰诗》只中用了四句话,两个“旦”和两个“暮”就写出了木兰不远万里,离别家乡奔赴前线的漫长的时间和空间跨度。

“驰”是使动用法,使自己的马快速奔驰,是对上句“腾驾”的形象化描写。

“江皋”,江边的高地,“济”,抵达。

让我的马在江边的高地上飞驰,傍晚就到达了西边的渡口“帝子降兮北渚,目眇眇兮愁予。

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落叶下。

”这应该是第一段诗歌的第三个情节点。

写出了湘君等待湘夫人时那种久等不至,怅然若失的失落和焦急的心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