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战略总要求的理论分析
深入理解乡村振兴战略的总要求
深入理解乡村振兴战略的总要求(大家手笔)李周《人民日报》(2018年02月05日07 版)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必然要求。
深入理解乡村振兴战略的总要求,才能科学制定战略规划,走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
乡村振兴战略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升华版。
从总要求来看,它用“产业兴旺”替代“生产发展”,要求在发展生产的基础上培育新产业、新业态和完善产业体系,使农村经济更加繁荣;用“生态宜居”替代“村容整洁”,要求在治理村庄脏乱差的基础上发展绿色经济、治理环境污染并进行少量搬迁,使农村人居环境更加舒适;用“治理有效”替代“管理民主”,要求加强和创新农村社会治理,使农村社会治理更加科学高效,更能满足农村居民需要;用“生活富裕”替代“生活宽裕”,要求按照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和分两步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目标,使农民生活更加富裕、更加美满;“乡风文明”四个字虽然没有变化,但在新时代,其内容进一步拓展、要求进一步提升。
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相比,乡村振兴战略的内容更加充实,逻辑递进关系更加清晰,为在新时代实现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指明了方向和重点。
产业兴旺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基石。
发展现代农业是产业兴旺最重要的内容,其重点是通过产品、技术、制度、组织和管理创新,提高良种化、机械化、科技化、信息化、标准化、制度化和组织化水平,推动农业、林业、牧业、渔业和农产品加工业转型升级。
一方面,大力发展以新型职业农民、适度经营规模、作业外包服务和绿色农业为主要内容的现代农业;另一方面,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促进农业产业链延伸,为农民创造更多就业和增收机会。
生态宜居是提高乡村发展质量的保证。
乡村振兴战略总要求是什么
乡村振兴战略总要求是什么乡村振兴战略总要求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经济振兴:乡村振兴战略总要求是实现乡村产业兴盛、农村经济繁荣的目标。
通过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农村产业发展水平,实施农村创新发展战略,推进农村产业转型升级,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同时,要加强农民就业培训和创业扶持,提高农民收入水平,解决农村贫困问题,实现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2. 生态保护:乡村振兴战略总要求是推动绿色发展,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加强农村生态环境保护,修复和改善农村生态环境,提高农村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
通过完善农田、水域、森林等生态环境管理制度,推进农村生态农业、生态旅游等发展,保护和发展农村优质生态资源,实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产业发展。
3. 农村治理:乡村振兴战略总要求是完善农村基层治理体系,提高农村社会自治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
通过建立健全村级组织和村民自治机制,加强农村社会管理,推进政府和村民共治,提高农村社会治理能力,实现农村社会稳定和农村居民安居乐业。
4. 公共服务:乡村振兴战略总要求是促进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水平提高,缩小城乡差距。
通过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村公共服务设施的覆盖率和质量,保障农民的基本生活需求和公共服务权益,提高农民的幸福感和满意度,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
5. 文化传承:乡村振兴战略总要求是弘扬农耕文化和乡村精神,推进农村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和创新。
通过加强乡村文化资源保护和传承,挖掘和培育乡村人才,弘扬乡村精神和价值观念,推动农村文化创新和乡村旅游发展,提升农村文化软实力,实现乡村文化繁荣和乡村振兴。
总之,乡村振兴战略总要求是以经济振兴为核心,以生态保护为前提,以农村治理为基础,以公共服务为保障,以文化传承为支撑,全面推进农村发展,实现乡村振兴的目标。
乡村振兴战略的总要求和主要内容
乡村振兴战略的总要求和主要内容乡村振兴战略作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举措,旨在实现城乡协调发展、促进农业农村全面进步、增加农民收入和改善农村面貌。
下面,将详细介绍乡村振兴战略的总要求和主要内容。
乡村振兴战略的总要求有三个方面。
首先,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
这是乡村振兴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要把农业农村这个基础零部件做好,为整个国家的现代化建设提供充足和可靠的物质基础。
其次,坚持城乡融合发展。
传统的农业主导型发展模式已经无法满足乡村发展的需求,要推进城乡要素有序流动、要素市场化配置,实现城乡良性互动和共同发展。
第三,坚持市场导向和政府引导相结合。
市场是资源配置的基础,应充分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和农民创造力,同时政府也要加大对乡村振兴的顶层设计和政策引导,落实好各项政策措施,保障乡村振兴战略的有序推进。
乡村振兴战略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要加强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加强农田水利、农村公路、农村电网等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改善农村交通条件,提高农民生活水平。
其次,要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推进农业产业转型升级,推动农业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提高农业生产力和农产品质量。
第三,要发展现代农业。
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加强农业信息化和智能化技术应用,提升农业现代化水平,推动农业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
第四,要促进农村产业发展。
发展壮大乡村特色产业,提高农民收入,增加就业机会,推动农村经济多元发展。
第五,要改善农村生态环境。
加强土壤污染治理、农药使用管理等,保护农田生态环境,推动绿色农业发展。
第六,要加强农村治理体系建设。
优化乡村人才队伍结构,完善乡村社会养老、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体系,提高农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乡村振兴战略的总要求和主要内容在很大程度上关乎中国现代化建设的成败。
只有实现农业农村的高质量发展,才能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
因此,政府和社会各界应高度重视乡村振兴战略,积极推动其全面实施,为乡村振兴奠定坚实基础。
全面振兴乡村战略的总要求
全面振兴乡村战略的总要求全面振兴乡村战略是当前中国发展的重要战略之一,也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关键途径。
其总要求主要包括以下两方面:一、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建立健全现代产业体系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是全面振兴乡村战略的关键要求之一。
具体来说,需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加快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现代农业发展。
同时,还需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农村人居环境,提高农村生产生活条件。
建立健全现代产业体系是推进全面振兴乡村战略的重要措施之一。
具体来说,应加强农村产业发展,优化农村产业布局,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同时,在推进乡村振兴的过程中,重视发挥城市的辐射作用,加强城乡互动,促进城乡融合发展。
二、推进乡村治理现代化,落实生态文明建设推进乡村治理现代化是全面振兴乡村战略的另一要求。
具体来说,应完善和落实乡村治理机制,建立健全农村社会管理体制,提高村级组织管理水平。
同时,加强农村基层民主自治,增强农民参与治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落实生态文明建设是推进全面振兴乡村战略的重要任务之一。
具体来说,应高度重视保护生态环境,实施农村生态建设,落实“绿色发展”理念。
在此基础上,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基础设施建设,推进生态产业发展,努力打造生态优美宜居的乡村环境。
以上即为实现全面振兴乡村战略的总要求。
这些要求将成为未来推进全面振兴乡村战略的行动指南,为实现乡村振兴提供重要支撑和保障。
只有不断加强农村现代化建设,进一步振兴乡村经济,在加强社会治理的基础上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才能够实现全面振兴乡村的目标。
全面振兴乡村战略的总要求是依据中国当前的国情和乡村现状所制定的规划。
其进一步的实施还需要考虑市场的角度以及乡村自身的特殊性质。
从市场角度来看,要落实乡村振兴战略需要优化农村经济发展,进一步开展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加强农村农产品贸易与流通等相关方面的工作。
在实现全面振兴乡村的过程中,应严格贯彻“百年大计,乡村振兴战略”,强化政策导向,着力推动乡村治理和保障农村人民的合理利益。
乡村振兴战略的理论基础与实践路径
乡村振兴战略的理论基础与实践路径乡村振兴战略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一项重大战略举措,旨在实现城乡发展一体化,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本文将从理论基础和实践路径两个方面,探讨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效实施。
一、乡村振兴战略的理论基础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乡村振兴战略紧密联系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实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伟大目标的背景下,乡村振兴战略成为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抓手。
2.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理论乡村振兴战略的理论基础之一,是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理论。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村是国家实现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可以提升农业产业,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村基础设施,推动乡村现代化。
3.人民农业的本质属性在中国的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中,必须充分把握人民农业的本质属性。
人民农业是为人民服务的农业,其基本目标是保障国家的粮食安全和人民的基本生活需求。
因此,乡村振兴必须始终以人民的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实现人民的共同富裕。
二、乡村振兴战略的实践路径1.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途径。
这需要从种植结构、养殖结构、农产品加工和流通体系等方面入手,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效益。
2.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另一个重点是农村土地制度改革。
这包括土地使用权流转、承包期限延长、土地股权合作社等措施,以激发农村土地资源的巨大潜力,推动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
3.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需要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包括交通、电力、通信、水利等方面的投资和建设,以提高农村交通便利度,改善农村电力供应,加强农村信息化建设,提升农村水利设施。
4.农村产业扶贫贫困地区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点对象。
通过培育特色产业、发展农村旅游、壮大乡村企业等,推动贫困地区产业的发展,带动贫困人口增收脱贫,实现乡村振兴的目标。
5.农民生活水平的提升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需要关注农民的生活水平。
乡村振兴的战略的总要求
乡村振兴的战略的总要求乡村振兴是指在社会、经济、文化和环境等方面全面提高乡村发展水平,实现城乡协调发展,建设美丽乡村,让农民有更好的发展前景和充分的获得感。
实现乡村振兴需要制定全面的战略规划,以下是乡村振兴战略的总要求:一、统筹城乡发展。
在乡村振兴的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城市的引领作用,将城市和乡村紧密结合起来,通过发展产业、建设基础设施等方式,提升乡村与城市的互动和协调性,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
二、注重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
乡村地区是中国的生态屏障和重要的生态资源,因此在乡村振兴过程中,必须注重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实现乡村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并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三、加快农业现代化。
农业是中国的基础产业,乡村振兴战略的重点之一是加速农业现代化进程,推广新技术、新品种,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人才培养,增强农业的科技含量和现代化水平,提高农业的产业竞争力和综合效益。
四、发展乡村产业。
乡村地区资源丰富,是发展产业的优秀区域。
推进乡村产业的发展,要广泛依托土地、水资源、旅游资源等,发展特色产业,促进农业、林业、渔业等产业升级,促进区域的绿色发展。
五、提升乡村人才素质。
乡村地区人才资源丰富,但在人才培养、吸引和留住方面还面临很多挑战。
因此在乡村振兴过程中,需要注重提高乡村人才素质,强化人才培训、引才、留才机制,吸引更多的优秀人才回到乡村,促进乡村的发展和繁荣。
六、促进乡村文化和社会建设。
乡村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瑰宝,发扬乡村文化、弘扬优秀传统是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方面。
同时,在社会、教育、医疗、养老等方面加强乡村建设,促进农民的健康生活和幸福感,推动乡村社会文明的发展。
总之,乡村振兴战略需要在各方面的建设和协调中不断进行,并且需要不断的创新和拓展,为乡村的发展注入新的动力,最终实现乡村振兴和全面小康的目标。
七、完善乡村基础设施。
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对于乡村振兴至关重要。
在现代化的发展进程中,先进的基础设施建设是必不可少的。
乡村振兴战略的基本理论
乡村振兴战略的基本理论乡村振兴战略,作为一个重要的国家战略,目标是推动农村全面发展、提升农民生活水平、实现城乡共同发展。
本文旨在探讨乡村振兴战略的基本理论,以及如何实现这一战略目标。
一、乡村振兴战略的意义乡村振兴战略的制定具有重要的意义。
首先,农村是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农村经济的发展与城市经济的发展密切相关。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可以有效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促进城乡经济协调发展。
其次,乡村振兴战略可以缓解农村贫困问题,改善农村居民的生活条件,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
此外,乡村振兴战略还可以促进农村文化、教育、医疗等社会事业的发展,提升农村居民的综合素质。
二、乡村振兴战略的基本原则1. 产业兴旺乡村振兴战略的核心是要发展农村产业,提高农村经济的整体竞争力。
在产业兴旺方面,政府应制定扶持政策,支持农村农业转型升级,推动农业产业化、农村产业结构优化。
同时,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产品的生产效率和质量,扩大农产品市场。
2. 农民富裕乡村振兴战略的目标是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实现农民的富裕。
政府应加大农村金融支持力度,提供贷款、补贴等金融服务,帮助农民解决资金问题。
同时,加强农民职业培训,提高农民的技能水平,增加农民的就业机会。
3. 生态宜居乡村振兴战略不仅要追求经济的发展,还要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与建设。
政府应加强农村环境治理,改善农村生态环境质量,提高农民居住环境的舒适度。
此外,政府还应推动农村教育、医疗、文化等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提升农民的生活品质。
三、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途径1. 加强政策支持要实现乡村振兴战略,政府应加强政策支持,制定有针对性的扶持政策。
政府要加大投入,提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所需的资金支持,同时加强农村金融服务,提供贷款、信贷等金融支持。
此外,政府还应加大农村农业技术推广力度,提供技术培训和咨询服务,提高农民的生产技术水平。
2. 推动农村产业发展要实现乡村振兴战略,需要推动农村产业的发展。
深入理解乡村振兴战略的总要求
深入理解乡村振兴战略的总要求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必然要求。
深入理解乡村振兴战略的总要求,才能科学制定战略规划,走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
乡村振兴战略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升华版。
从总要求来看,它用“产业兴旺”替代“生产发展”,要求在发展生产的基础上培育新产业、新业态和完善产业体系,使农村经济更加繁荣;用“生态宜居”替代“村容整洁”,要求在治理村庄脏乱差的基础上发展绿色经济、治理环境污染并进行少量搬迁,使农村人居环境更加舒适;用“治理有效”替代“管理民主”,要求加强和创新农村社会治理,使农村社会治理更加科学高效,更能满足农村居民需要;用“生活富裕”替代“生活宽裕”,要求按照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和分两步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目标,使农民生活更加富裕、更加美满;“乡风文明”四个字虽然没有变化,但在新时代,其内容进一步拓展、要求进一步提升。
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相比,乡村振兴战略的内容更加充实,逻辑递进关系更加清晰,为在新时代实现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指明了方向和重点。
产业兴旺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基石。
发展现代农业是产业兴旺最重要的内容,其重点是通过产品、技术、制度、组织和管理创新,提高良种化、机械化、科技化、信息化、标准化、制度化和组织化水平,推动农业、林业、牧业、渔业和农产品加工业转型升级。
一方面,大力发展以新型职业农民、适度经营规模、作业外包服务和绿色农业为主要内容的现代农业;另一方面,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促进农业产业链延伸,为农民创造更多就业和增收机会。
生态宜居是提高乡村发展质量的保证。
其内容涵盖村容整洁,村内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完善,以保护自然、顺应自然、敬畏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纠正单纯以人工生态系统替代自然生态系统的错误做法,等等。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总要求是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总要求是: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
从总要求来看,它用“产业兴旺”替代“生产发展”,要求在发展生产的基础上培育新产业、新业态;用“生态宜居”替代“村容整洁”,要求在治理村庄脏乱差的基础上发展绿色经济、;用“治理有效”替代“管理民主”,要求加强和创新农村社会治理;用“生活富裕”替代“生活宽裕”,要求按照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和分两步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目标,;“乡风文明”四个字虽然没有变化,但在新时代,其内容进一步拓展、要求进一步提升。
内容更加充实,逻辑递进关系更加清晰,为实现农业全面升级、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指明了方向和重点。
一是坚持党管农村工作。
毫不动摇地坚持和加强党对农村工作的领导,健全党管农村工作领导体制机制和党内法规,确保党在农村工作中始终总揽全局、协调各方,为乡村振兴提供坚强有力的政治保障。
二是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
把实现乡村振兴作为全党的共同意志、共同行动,做到认识统一、步调一致,在干部配备上优先考虑,在要素配置上优先满足,在资金投入上优先保障,在公共服务上优先安排,加快补齐农业农村短板。
三是坚持农民主体地位。
充分尊重农民意愿,切实发挥农民在乡村振兴中的主体作用,调动亿万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把维护农民群众根本利益、促进农民共同富裕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促进农民持续增收,不断提升农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四是坚持乡村全面振兴。
准确把握乡村振兴的科学内涵,挖掘乡村多种功能和价值,统筹谋划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注重协同性、关联性,整体部署,协调推进。
五是坚持城乡融合发展。
坚决破除体制机制弊端,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推动城乡要素自由流动、平等交换,推动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加快形成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全面融合、共同繁荣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
乡村振兴战略总要求
乡村振兴战略总要求乡村振兴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
乡村振兴战略总要求如下:一、全面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农业农村现代化是乡村振兴的核心任务,要加强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业生产力水平,推动农业科技创新,加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行动计划,促进农民多劳多得,推动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引导农民逐步转变为脱贫致富的主体。
二、完善乡村治理体系。
要创造条件推进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加强乡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推进农村社会治理创新,提高农民自治水平和居民自治能力,构建积极、民主、法治的乡村治理体系,不断提升农村社会治理水平。
三、促进乡村产业发展。
要发展农村现代产业体系,通过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农村一二三产业协同发展,推动农村产业转型升级,培育壮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高农业供给质量和效益,构建现代农业发展新格局,为农民增收提供更多机会。
四、改善乡村环境面貌。
要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推进乡村环境整治,加大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力度,改善农村公共服务设施,提升农村居民生活水平和幸福感。
五、推进乡风文明建设。
要坚持以人为本,加强农村道德建设和公共文化服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文明乡风、健康生活方式,加强公共文化设施建设,丰富乡村文化活动,提升乡村文化软实力。
六、加强乡村组织建设。
要加强党对农村的领导,加强村级组织建设,推动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促进农村社会组织健康发展,构建全面覆盖、组织有序、服务高效的乡村组织体系。
七、加强乡村基层干部队伍建设。
要加强农村干部队伍建设,优化干部配备,提高基层干部培养培训水平,加强乡村干部作风建设,落实乡村振兴工作责任制,打造一支信念坚定、业务精湛、廉洁高效的乡村干部队伍。
乡村振兴战略总要求从多方面提出了加强农业农村现代化、完善乡村治理体系、促进乡村产业发展、改善乡村环境面貌、推进乡风文明建设、加强乡村组织建设、加强乡村基层干部队伍建设等七个方面的任务,对于实现农村全面振兴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乡村振兴战略总要求是什么
乡村振兴战略总要求是什么乡村振兴战略是中国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推动农村地区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的全面发展。
乡村振兴战略的总要求是建设富裕宜居美丽幸福的现代农村,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乡村振兴战略提出了一系列的总要求,本文将对这些要求进行详细阐述。
一、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乡村振兴战略的首要要求是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
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和支柱,农村是维系广大农民群众生活的重要基石。
因此,必须高度重视农业农村发展,加大对农业农村的投入和支持,优化农业结构,提升农业科技水平,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提升农民收入水平,实现农业农村的可持续发展。
二、坚持生态保护与建设乡村振兴战略的第二个要求是坚持生态保护与建设。
中国拥有广袤的农田和丰富的自然资源,但也面临着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
为了实现乡村振兴,必须加强对农村生态环境的保护和修复,推动绿色农业发展,倡导可持续的农村生活方式,提高农村生态环境质量,建设美丽乡村,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存。
三、坚持产业振兴和城乡融合发展乡村振兴战略的第三个要求是坚持产业振兴和城乡融合发展。
传统的农村经济模式已经难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因此,乡村振兴需要通过产业振兴来推动农村经济的转型升级。
这包括发展现代农业产业,培育壮大乡村产业,推动乡村产业的数字化、智能化和绿色化发展。
同时,要加强城乡之间的互联互通,打破城乡二元结构,促进资源要素的优化配置和流动,实现城乡融合发展。
四、坚持民生改善和社会治理乡村振兴战略的第四个要求是坚持民生改善和社会治理。
乡村振兴不仅仅是经济发展的问题,更是关系到农民群众生活质量和幸福感的问题。
因此,必须加大对农村教育、医疗、养老、文化等基本民生事业的投入和支持,改善农村公共服务水平,提高农民的基本生活保障,增强农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同时,要加强农村社会治理体系建设,提升基层自治、法治、德治水平,构建和谐稳定的农村社会环境。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总要求和现实意义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总要求和现实意义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总要求和现实意义1.引言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任务,是指在改革开放的新时代背景下,积极推动农村全面振兴,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
乡村振兴战略的总要求和现实意义,关系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顺利实现,也是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提高的关键。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综合评估乡村振兴战略,并探讨其深度和广度,并总结和回顾相关问题,以期提供有价值的意见和建议。
2.乡村振兴战略的总要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总要求是指在解决农村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的基础上,全面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增强农民持续增收能力,改善农民生产生活环境,推动城乡融合发展。
总体目标是实现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建设美丽乡村,提高农民收入水平。
3.乡村振兴战略的现实意义乡村振兴战略的现实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3.1 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乡村振兴战略的核心任务是推进农业现代化,提高农产品供给质量和效益。
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是维护国家经济社会稳定发展的重要基础。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将促进农业生产的绿色、可持续发展,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农业科技创新能力,为国家粮食安全提供有力保障。
3.2 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乡村振兴战略的目标之一是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实现农村经济的多元化。
通过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乡村旅游业的发展,可以有效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提高农民收入水平。
完善农村金融体系,加大对农村产业发展的支持力度,也将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良好的资金保障。
3.3 提升农民生产生活环境乡村振兴战略的另一个重要任务是改善农民生产生活环境,提高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水平。
改善农村生活水平,加强农村环境治理,对于积极引领农民发展生产,提高生活质量意义重大。
改善农村基础设施设施,提供更好的教育、医疗、文化等公共服务,将有助于促进农村居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4.个人观点和理解乡村振兴战略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总要求是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总要求是乡村振兴战略是解决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必然要求,对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具有全局性和历史性意义。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有着明确的总要求,即“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
这五个方面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共同构成了乡村振兴的有机整体。
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重点。
农业强,产业必须强。
产业兴旺意味着要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完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实现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
要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推进农业由增产导向转向提质导向,提高农业创新力、竞争力和全要素生产率,加快实现由农业大国向农业强国转变。
同时,不能仅仅局限于农业,还要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延伸农业产业链,拓展农业多种功能,发展乡村新产业新业态,让乡村经济更加多元化和富有活力。
比如,利用乡村的自然风光和人文资源,发展乡村旅游、休闲农业、文化创意等产业,为农民创造更多的增收渠道。
生态宜居是乡村振兴的关键。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农村最大优势和宝贵财富。
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推动乡村自然资本加快增值,实现百姓富、生态美的统一。
要加强农村生态保护和修复,加大生态系统保护力度,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严守生态保护红线。
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推进农业清洁生产,实现投入品减量化、生产清洁化、废弃物资源化、产业模式生态化。
同时,要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农村厕所革命、垃圾处理、污水治理等,打造美丽宜居乡村。
让乡村成为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美好家园。
乡风文明是乡村振兴的保障。
乡村振兴,既要塑形,也要铸魂。
要加强农村思想道德建设,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普及科学知识,推进农村移风易俗,反对封建迷信,倡导健康文明生活方式。
乡村振兴政策的理论与实践分析
乡村振兴政策的理论与实践分析近年来,乡村振兴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
乡村振兴政策以提高农村经济发展水平、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为目标,为农村地区带来了新的机遇和变革。
本文将从总体概述、政策理论、政策实践、效果评估等十个方面对乡村振兴政策的理论与实践进行分析。
一、总体概述乡村振兴政策是指以城乡一体化为基础,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和生态文明协调发展的综合性政策体系。
乡村振兴政策的提出根植于我国农村发展面临的诸多问题,旨在推动农村变革、发展农业现代化。
二、政策理论乡村振兴政策的理论基础主要包括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以及城乡一体化等理论。
农村优先发展理论强调农村发展的基本地位和农村问题的重要性,为政策提供了重要的思想支撑。
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理论则指出了传统农业经济模式的短板和转变的方向。
城乡一体化理论则强调了城乡一体的发展模式的必要性。
三、政策实践乡村振兴政策的实践过程中,我国政府着重解决了土地问题、农技推广、农民收入增长等关键问题。
在土地问题上,政府加大了土地承包政策的改革力度,提高了土地使用效率。
在农技推广方面,政府增加了农技专家培训力度,推动了农业技术的快速普及。
在农民收入增长方面,政府积极引导农民创业创新,推动农村经济结构调整。
四、效果评估乡村振兴政策的实施已经取得了一系列成效。
首先,在农村经济方面,农产品产量和质量得到了提升,农民收入稳步增长。
其次,在农村社会建设方面,农村教育、医疗和文化等公共服务设施得到了加强。
最后,在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方面,乡村的生态环境得到了有效保护和恢复。
五、挑战与困难乡村振兴政策的实践过程中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困难。
首先是农村人才流失问题,由于农村资源有限,吸引人才回乡发展仍面临一定困难。
其次是农业现代化进程中的不平衡问题,一些地区农业现代化进程较慢,与他地差距较大。
六、政策应对为了解决乡村振兴面临的困难,政府应加大对农村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力度。
通过提供良好的发展机会和条件,吸引更多有志于发展农村的人才回乡投资和创业。
乡村振兴战略的理论与实践探索研究
乡村振兴战略的理论与实践探索研究乡村振兴是中国经济新常态下的重大战略,涉及农村经济、社会文化和生态环境等多个方面。
本文将从理论与实践两个角度,探讨乡村振兴战略的发展。
一、理论基础的建构乡村振兴战略的理论基础,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指引下建构起来的。
习近平总书记在农村工作座谈会上提出了“三农”问题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美丽乡村建设等目标,为乡村振兴战略的理论构建提供了重要思想指引。
二、振兴路径的多元探索乡村振兴战略的路径非常多元化,不同地区采用不同模式进行发展。
有的地区注重发展农村旅游,通过丰富的乡村文化资源和景区开发,为乡村带来了新的经济增长点;有的地区致力于发展特色农产品,通过打造品牌和开展电商销售,提升了农民的收入水平;还有一些地区注重发展现代农业,通过科技创新和土地整合,实现了农业产业链的升级。
三、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农村基础设施是乡村振兴的重要保障。
近年来,我国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上加大了投入力度,包括道路、水电、通信、物流等方面的建设。
同时,也推动了农村生活环境和社会服务设施的改善,提高了农民的生活质量。
四、土地制度的改革土地制度是乡村振兴的核心问题之一。
我国农村土地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长期以来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近年来,中国政府推出一系列土地制度改革措施,如农村土地承包制度改革、农村土地流转等,为发展农村经济创造了良好的制度环境。
五、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产业结构优化是乡村振兴的重点任务之一。
要实现农村经济的发展,必须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培育新的支柱产业,并且加强农业与工业、服务业的融合,形成多种经济形态的互补共赢。
六、农村金融体系的完善完善农村金融体系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
当前,我国农村金融体系相对薄弱,农村信贷难以满足农民的需求。
因此,需要加大对农村金融的支持力度,发展乡村金融合作社、农村银行等金融机构,提供多样化的金融服务。
七、人才引进与培养乡村振兴需要大量具备现代管理和创新能力的人才。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总要求是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总要求是一、引言乡村振兴战略是党和政府为了实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实现城乡统筹发展而制定的一项重要战略。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总要求是什么呢?别急,让我用最简单易懂的语言给大家讲讲。
二、乡村振兴战略的总要求1.产业兴旺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基础。
我们要把农业做大做强,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推广现代农业技术,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我们还要发展乡村特色产业,让农村有更多的致富路子。
比如,我们可以发展乡村旅游、特色农产品加工等产业,让农民在家门口就能赚到钱。
2.生态宜居生态宜居是乡村振兴的目标。
我们要保护好农村的生态环境,加强农村污染治理,提高农村绿化水平。
我们还要改善农村基础设施,提高农村公共服务水平。
比如,我们可以加强农村道路建设、农村水利设施改造等项目,让农村变得更美更宜居。
3.乡风文明乡风文明是乡村振兴的灵魂。
我们要加强农村文化建设,传承发扬优秀传统文化,培育新时代农民道德风尚。
我们还要加强农村法治建设,维护农村社会稳定。
比如,我们可以开展农村文明礼仪教育、农村法治宣传等活动,让农村成为一个文明和谐的地方。
4.治理有效治理有效是乡村振兴的保障。
我们要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提高农村基层治理能力。
我们还要加强农村党风廉政建设,严肃查处农村腐败问题。
比如,我们可以加强农村党组织建设、农村纪检监察工作等,确保农村各项工作有序推进。
三、结语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总要求就是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把乡村振兴战略真正落到实处,让农村变得更加美好。
让我们一起努力,为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目标而奋斗!。
乡村振兴战略总要求是什么
乡村振兴战略总要求是什么乡村振兴战略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一项重要战略,旨在促进农村发展、改善农民生活水平、促进新农村建设和实现农业现代化。
乡村振兴战略总要求涵盖了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要加强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农村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基础设施的支持,包括道路、电力、通信等。
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需要加强投入,提高农村的生产效率和发展速度。
其次,要优化乡村产业结构。
乡村振兴战略要求通过推动农村产业结构的升级和调整,实现农村经济的多元化发展。
要发展壮大特色农业、乡村旅游、农村文化创意产业等,促进农村经济的转型升级。
第三,要改善农民生活品质。
乡村振兴战略要求不仅要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更要关注提高农民的生活品质。
通过改善农村生态环境、提高农民的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服务水平,营造良好的农村居住环境,提高农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第四,要加强农村治理体系建设。
乡村振兴战略要求建立健全农村治理体系,加强农村社会组织建设和农村自治能力建设,提高农村的自治、法治和德治水平。
第五,要推进农业现代化。
农业现代化是乡村振兴的核心任务。
要加强农业科技创新,提高农村基本生产力水平;加强农村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保障农产品安全和农民利益;发展现代农业产业,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和生活品质。
第六,要加强乡风文明建设。
乡风文明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内容,要加强农村道德建设,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动农村的精神文明建设。
第七,要加强农村党建工作。
党的领导是乡村振兴战略的根本保证。
要加强农村党组织建设,加强农民党员队伍建设,提高党组织在农村工作中的号召力、凝聚力和战斗力。
乡村振兴战略总要求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各级党委和政府、农民群众共同努力。
只有全面贯彻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总要求,才能够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实现乡村振兴的宏伟目标。
总的来说,乡村振兴战略总要求是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优化乡村产业结构、改善农民生活品质、加强农村治理体系建设、推进农业现代化、加强乡风文明建设和加强农村党建工作。
乡村振兴战略的理论基础与政策实施研究
乡村振兴战略的理论基础与政策实施研究随着中国经济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乡村地区面临着一系列问题和挑战。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中国政府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该战略旨在改善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实现城乡协调发展。
本文将探讨乡村振兴战略的理论基础和政策实施。
1. 农村经济转型的必要性农村经济一直是中国经济发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传统的农业模式已不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农村生活需求。
此外,农村人口的大规模外流也对乡村地区的产业和社会发展造成了很大的压力。
因此,推动农村经济转型变得迫切。
2. 农村振兴战略的理论基础乡村振兴战略的理论基础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根据这一理论体系,乡村是中国工业化和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基础,农业农村经济的发展与城市经济的发展密切相关。
因此,通过推动乡村振兴,可以促进城乡发展协调。
3. 乡村振兴战略的政策目标乡村振兴战略的政策目标是实现农村经济的现代化和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在政策实施方面,政府将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农业科技创新的投入,加强农民职业培训,推动农村企业的发展,并积极引导农村劳动力返乡创业。
4. 政策实施的具体措施为了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政策目标,政府将采取一系列具体措施。
首先,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提高农村的交通、通信、水利等基础设施水平。
其次,加强农业科技创新,提高农产品的产量和品质。
此外,政府还将加强对农民的职业培训,提高其就业技能。
5. 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土地问题一直是中国乡村发展的瓶颈之一。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政府采取了一系列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措施,如承包地“三权分置”,实施农村土地要素市场化改革,推动土地的流转和集约化利用。
6. 民众参与乡村振兴乡村振兴需要广大农民的积极参与和支持。
因此,政府应加强与农民的沟通和互动,鼓励他们发挥自身的主体作用,参与乡村的规划、决策和管理。
7. 金融支持和创业创新乡村振兴需要充足的金融支持和创业创新。
政府应加大对农村金融机构的支持力度,为农村企业和农民提供融资便利。
乡村振兴战略的理论逻辑,科学内涵与实现路径
乡村振兴战略的理论逻辑,科学内涵与实现路径以乡村振兴战略的理论逻辑、科学内涵与实现路径为标题,写一篇3000字的中文文章乡村振兴是当前中国农村发展的核心战略,是实现农业现代化和乡村社会现代化的关键所在。
深入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激发乡村活力,促进乡村社会可持续发展,构建农业强镇、乡村美丽、人居宜居的现代乡村社会,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也是当前农村发展的主要工作。
乡村振兴是一个全面而深远的改革,需要有较强的理论基础和科学逻辑,并提出深刻的实现路径。
首先,我们要建立较好的理论框架,如国家的乡村振兴战略框架,以及农村经济发展理论、农村公共管理理论、农业可持续发展理论等。
这些理论为乡村振兴战略提供了科学的依据和科学的内涵,有助于指导乡村振兴的详细构想、思路和实施策略。
其次,我们要明确目标,就是要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全面拓展农民收入渠道,充分发挥农村社会组织结构,加快乡村旅游和特色产业发展,促进社会稳定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高乡村人居环境和信息化水平,以及开展乡村生态保护等。
要想实现这一目标,就必须全面完善我国乡村振兴的实施路径。
首先,要加强乡村发展规划,突出重点,加快实施战略任务,把农业现代化和乡村社会现代化结合在一起;其次,要提升政策科学性和完善性,建立完善的乡村振兴体系,加强政策的持续性、可操作性和有效性;第三,要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把乡村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到一个新的水平;第四,要加强公共服务能力建设,深化农村公共服务改革,完善农村公共服务设施;第五,要加强金融服务能力建设,加大农村金融投入,扩大农村金融市场规模;第六,要完善乡村治理体系,加大县、镇和村级管理力度,加强乡村治理水平;最后,要建立健全乡村振兴监督制度,推动乡村振兴工作落到实处。
乡村振兴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必须有理论基础和科学内涵,把乡村振兴这项战略植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农业现代化和乡村社会现代化的基础上,建设起具有中国特色的农村现代化社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乡村振兴战略总要求的理论分析
作者:杨建彩
来源:《中国集体经济》2020年第07期
摘要:“三农”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党的十九大报告首次提出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因地制宜建设美丽乡村。
文章对乡村振兴战略总要求进行理论上的分析,为建设美丽乡村提供理论支持。
关键词:乡村振新;美丽乡村建设;总要求
在2017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习总书记发表了重要讲话,深刻阐述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任务和目标要求,明确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20字方针总要求,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 ;。
一、产业兴旺
产业兴旺,建设增产增质产业体系生态化。
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之根基,发展生产,让农民富有,是建设美丽乡村的第一任务,相比之下,比生产发展的内涵更丰富,目标更高,建设过程中需要付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
“生产发展是美丽乡村建设的物质前提,也是推动美丽乡村精神文明进步的重要基础,只有生产发展,才能提高广大人民的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水平,才能推动农村事业的全面发展”。
全面发展农村经济,发展农业现代化,第一、二、三产业融合协调发展,立足优势,发展特色农家乐产业,加快发展第二、三产业,通过大力发展生产,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实现产业兴旺,为美丽乡村建设提供保障。
在建设过程中,需要结合生态发展理念,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经济发展与生态建设齐飞,实现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果。
农业产业生态化具有科學性、效益性和整体性,农业的发展既要考虑经济效益,建立提质增效的产业体系,同时也要考虑对生态系统的影响,不可忽视生态环境保护。
我国农业生产力低下,缺乏发展活力,需要建设高效高质的产业体系生态化。
以资源为基础,协调城镇、县域经济发展,突出重点和亮点,大力宣传,建立激励机制,注重财政引导,培育产业建设者,推动优势特色产业可持续发展;发展乡村休闲农业,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生活节奏也越来越快,来自各方面的压力增大,休闲农业以农业为依托,结合现代旅游,充分利用农业资源,一方面通过农事体验、景区资源、生态度假等形式来缓解人们心中的浮躁,回归自然;另一方面能合理开发利用农业资源,实现农民增收;鼓励农民创业,营造平台,支持农民大胆创业,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农民创业能力,加快经济的增长速度;推进乡镇企业转型,乡镇企业对农业的发展作用至关重要,支持了农业的发展,增加农民的收入,通过多方面的改造建设,改善农村的社会条件;此外,建设“生态宜居”工程,为农村产业发展注入新活力,实现产业兴旺目标,最终实现美丽乡村的致富梦。
二、生态宜居
生态宜居,发展可持续自然化。
生态宜居是乡村振兴之重要要求,与之前提出的村容整洁相比,有了更高的新要求。
“村容整洁,是指村庄布局合理、基础设施完善、服务设施齐全、生态环境良好,实现村庄布局优化、道路硬化、路灯亮化、饮水净化、庭院美化、环境绿化,构建人与自然和谐的适于人类生存和发展的人居环境。
村容整洁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外显状态” 。
村容整洁在美丽乡村建设的“五个五”中意义重大,它是经济发展的前提,有了良好的环境,生产发展才能顺利进行,是生活富裕的要义之一,是乡风文明的载体,也是民主管理的实践,村容整洁自然化建设是改善农村脏、乱、差的有效方法,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发展经济的前提,开展村庄环境垃圾、污水治理、河道清理,提高多种资源利用率,推进乡村居民改造,加强基础设施科学规划、分类指导建设,进行农田环境保护,实现布局合理;推进旧村改造,提高生态景观,鼓励农户进行庭院绿化,实现生态良好的局面。
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重点实施环境优先战略、环境基底保护、环境友好宜居、生态文明、环境安全保障制度建设工程,深入开展生态示范区建设和重点生态功能保护区建设,积极推进社会物质财富和乡村生态财富共增长,实现可持续自然化,人与自然和谐统一,和谐共处,最终实现美丽乡村的绿色安居梦。
三、乡风文明
乡风文明,弘扬多样地域特色化。
乡风文明是乡村振兴之保障,“作为农村的一种区域文化,乡风文明直接反映了人们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法,是社会关系最外在的表现形式” 。
乡村文明建设贯穿于美丽乡村建设的全过程,是美丽乡村建设的灵魂。
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的乡风文明建设,树立农村良好精神风貌,具有先进的品格文化,也是美丽乡村建设的精神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国文化历史悠久,乡风文明的形成是一个历史过程,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需要挖掘优秀传统文化习俗,并弘扬多样地域文化特色产业,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广泛获取筹资渠道,选拔并培训出更多的文体优秀人才,培养有文化懂技术的新时代新农民。
加强农民基本道德规范,是形成乡风文明的基础,大力宣传文明创建活动,立足现实,从身边模范出发,塑造典型,学习先进,形成良好的乡风氛围。
发展各具特色的乡村休闲旅游,弘扬地方乡土文化,最终实现美丽乡村的乡土梦。
四、治理有效
治理有效,实现社会安定和谐化。
治理有效是乡村振兴之保证,美丽乡村建设要坚持三治(德治、法治、自治)相结合。
其中,自治是基础、法治是保障、德治是支撑,三者相互联系,共同作用。
乡村治理是我国整体治理的基础,不断健全自治,依靠法治,鼓励德治,建立完善的自治体系。
当前存在很多民生问题,如上学难、就业难、养老难、住房难等。
美丽乡村建设要提升科学教育水平、加大教学投入、提高教师和教学质量;实现管理民主和谐化,需要创新民主选举,搭建村民自己的连心桥,创新民主决策,真正做到以人为本,创新民主管理,建设和谐的农村家园,创新民主监督,为美丽乡村建设保驾护航,明确“两委”职能,保障村民
自治,实现村委会和乡政府的良性互动,确保基层政治稳定。
实现民主管理和谐化机制,通过多种治理方式,落实到生活中,创建和谐、有序、安全、幸福的环境,有了农村安定有序的发展,国家的大局才能稳步前进,新时代下,农民的幸福,国家的安定,美丽乡村和谐梦的实现,都离不开有序的治理。
五、生活富裕
生活富裕,打造生活现代化。
生活富裕是乡村振兴之核心目的。
生活富裕现代化,是全面贯彻落实五大发展理念的要求。
生活富裕现代化,主要体现在:其一,消费方式的日趋城市化,形成现代的消费方式,合理消费,注重健康,住房条件改善,农村和城市的消费方式差距缩小;其二,闲暇方式多样化,结合农户需求,改变原来的看电视、听广播等旧方式,逐渐转为各种体育项目锻炼,读书、上网,开发健康的娱乐活动,提升自我,兼顾老年人群体;其三,社交方式开放化,加大农户与外界的联系,突破原有的农业中交流,现代科技的迅速发展,可利用手机、电脑等形成开放的交流平台,在交流中学习,与时俱进,发展自我。
要实现乡村振兴,首先要实现富民,农民经济富裕,农户的收入水平高,有一定的投入能力,生活热情度高,居住条件好,生活舒适,衣食住行方便、无忧,城乡差距缩小,实现城乡共同富裕,让老百姓过上幸福美好的日子。
进一步改善基础设施建设,转变人民的生活方式,利用现代技术,生产高效、优质的农产品,树立品牌;开发农业潜力,培育新型农民;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完善公共设施建设,逐步提升乡镇公共服务水平,实现鄉村亮化目标;加大政府的资金投入,提高农民生活水平,缓解就业压力,增加农民收入,调动社会各方力量做好扶贫攻坚工作,引导农民积极投入各项美丽乡村建设。
选择正确的路径,树立富民为先的理念,大力发展农业,最终实现美丽乡村的幸福梦。
参考文献:
[1]唐珂.美丽乡村建设理论与实践[M].中国环境出版社,2015.
[2]乡村振兴战略编写组.乡村振兴战略150问[M].中国农业出版社,2014.
[3]唐珂.美丽乡村:亿万农民的中国梦[M].中国环境出版社,2013.
[4]徐文辉.美丽乡村规划建设理论与实践[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6.
[5]习近平.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讲话[N].人民日报,2017-12-30.
[6]陶良虎,陈为,卢继传.生态乡村建设的理论与实践案例[M].人民出版社,2014.
[7]董忠堂.建设社会主义论纲[M].人民日报出版社,2006.
[8]骆世明,刘伟民.中国梦·美丽乡村建设乡风民风[M].广东科技出版社,2016.
*本文是教育部高校示范马克思主义学院和优秀教学科研团队建设项目阶段性成果(项目批准号:19JDSZK043)。
(作者单位:德宏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