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内科高级职称面试复习资料5资料

合集下载

神经内科高级职称面试复习资料精选

神经内科高级职称面试复习资料精选

神经病学高级职称面试复习资料精选第一章二简答题1何谓嗜睡?嗜睡为意识障碍的早期表现,唤醒后定向力基本完整,能配合检查,停止刺激即又入睡.2何谓昏迷?昏迷是意识水平严重下降,是病理睡眠样状态,患者对刺激无意识反应,不能被唤醒.3昏迷程度的分级?可分为浅昏、中昏和深昏迷.4去皮质综合片的姿势特点?表现上肢屈曲性、下肢伸直性强直。

5何谓闭销综合征?双侧皮质脊髓束和皮质核束受损引起四肢瘫及脑桥以下脑神经瘫,不能讲话、吞咽,可自主睁眼或用眼球垂直活动示意,看似昏迷,实为清醒。

6Broca失语症的特点?口语表达障碍最突出呈非流利型口语。

表现语量少,讲话费力、发音和语调障碍和找词困难等,口语理解相对较好,复述、命名、阅读及书写不同程度受损。

优势半球Broca区(额下回后部)病变所致。

7Wernicke失语的特点?口语理解严重障碍最突出,流利型口语,表现语量多,讲话不费力、发音清晰、语调正常和有适当的注法结构,错语多,答非所问,复述和听写障碍,以及不同程度的合名、阅读障碍。

优势半球Wernicke区(颞上回后部)病变所致。

8什么是失语症?失用症是脑部疾病患者既无瘫痪、共济失调、肌张力障碍和感觉障碍,也无意识障碍和认知障碍,当个图做有目的或精细动作时不能准确执行所了解的随意动作,或不能在全身动作配合下天确运用部分肢体功能被动局面本已形成的习惯动作,但病人在不经意情况下却能够自发地做这些动作。

10命名性失语的临床特点?以命名不能为突出特点。

口语表达表现找词困难,缺乏实质词,常描述物品功能代替说不出的词,赘语和空话较多。

优势半球颞中回后疗或枕颞交界区病变。

11什么是失认症?失认症是脑损害患者无视觉、听觉、躯体感觉、意识及认知障碍,但不能通过某一种感觉辨认以往熟悉的物体,却能通过其它感觉识别。

12什么是构音障碍?构音障碍是纯口语语音障碍,患者具有语言交流必备的语言形成及接受能力,听理解、阅读和书写正常,只是由于发音器官神经肌肉病变导致运动不能或不协调,使语言形成障碍,表现发音困难、语音不清、单调及语速异常等。

神经内科高级职称面试试题与答卷(4)

神经内科高级职称面试试题与答卷(4)

• 11.小脑有何生理功能。 11.①原始小脑即小脑绒球小结叶部分,与 前庭核的活动相协调,从而维持姿势平衡; ②旧小脑,尤其是前叶与肌紧张调节有关。 在进化过程中,小脑前叶肌紧张抑制作用 逐渐减弱,而肌紧张的易化作用逐渐占优 势;③新小脑主要是小脑半球,与随意运 动的协调有关。
12.简述大脑皮层感觉代表区的分布及其投射规律。 • (1)中央后回的体表感觉投射特征为:交叉投射,但头面部为双侧 投射;倒置安排,下肢代表区在顶部,头面部代表区在底部,但 头面部代表区内部安排是正立的;投射区域大小与感觉精细程度 有关,感觉越精细,代表区越大。 (2)人中央前回与岛叶之间,有体表感觉的第二感觉区,其投射呈 正立安排,双侧性投射,能对感觉粗糙分析,并与痛觉有较密切 的关系。 (3)肌肉本体感觉投射至中央前回(4区)运动区。 (4)内脏感觉:可投射到第一、第二感觉区,运动辅助区和边缘系 统的皮层部位。 (5)视觉投射到枕叶皮层内侧面距状裂上、下两缘,一侧皮层接受 同侧眼颞侧视网膜和对侧眼鼻侧视网膜的投射。 (6)听觉投射在颞上回和颞横回,呈双侧性投射。 (7)嗅觉和味觉:嗅觉投射区为梨状区皮层前部,杏仁核的一部分 等区域;味觉投射区在中央后回头面部感觉区之下侧。
• 21.第二信号系统21.人类在社会劳动和交往中产生了语言、文字,它 们是具体信号的抽象,由这些抽象信号刺激所建立的条件反射称第二 信号系统。 22.条件反射的消退22.在条件反射建立后,如反复给予条件刺激而不 再与非条件刺激相结合(强化),条件反射便会逐渐减弱,以致完全不 出现。 23.语言优势半球 23.左侧大脑半球在语言活动功能上占优势,所以称 之为优势半球或主要半球,右侧半球为次要半球。 24.中枢延搁 24.兴奋通过突触所发生的时间延搁。反射中枢通过的突 触数目越多,则中枢延搁时间越长。 25.后发放 25.刺激停止后,反射仍持续一段时间称后发放。 26.兴奋性突触后电位 26.突触后膜的膜电位在递质作用下发生去极 化改变,使该突触后神经元对其他刺激的兴奋性升高,这种电位变化 称为兴奋性突触后电位。 27.抑制性突触后电位27.突触后膜电位在递质作用下产生超极化改变, 使该突触后神经元对其他刺激的兴奋性下降,这种电位变化称为抑制 性突触后电位。

神经内科高级职称面试试题学习资料

神经内科高级职称面试试题学习资料

1 4.强光照射正常人的眼会引起双侧瞳孔缩小,是为瞳孔对 光反射,试分析此反射的反射通路。当左侧视神经或动眼神 经损伤后,此反射各会有什么表现?
• .瞳孔对光反射的反射通路:光线→视杆、视锥 细胞→双极细胞→神经节细胞→视神经→视交叉 →视束→顶盖前区→双侧动眼神经副核→动眼神 经→睫状神经节→节后纤维→瞳孔括约肌。左侧 视神经损伤,左眼直接对光反射消失,间接对光 反射存在;左侧动眼神经损伤,左眼直接和间接 对光反射都消失。
7、试述皮质脊髓束的行程。
• 皮质脊髓束发自中央前回上2/3部和中央旁 小叶前部皮质的锥体细胞,其轴突组成皮 质脊髓束,经内囊后脚、中脑、脑桥下行 到延髓锥体,其中大部分纤维经锥体交叉 到对侧脊髓外侧索形成皮质脊髓侧束,下 行止于脊髓各节段的前角细胞;小部分纤 维不交叉,则沿脊髓下降,形成皮质脊髓 前束。经白质前连合并交叉至对侧脊髓前 角。此束只达脊髓胸节。脊髓前角细胞发 出轴突经脊神经至四肢、躯干的骨骼肌。
13.十二对脑神经中哪几对含有一般内脏运动(副交感)神经纤 维?它们分别起于何神经核?经过何神经节换元?支配何结构?
第ⅲ、ⅶ、ⅸ、x对脑神经内含有内脏运动(副交感)纤维。 第ⅲ对脑神经中的副交感节前纤维发自动眼神经副(交 感)核,经睫状神经节换元,节后纤维支配瞳孔括约肌 和睫状肌。第ⅶ对脑神经的副交感节前纤维发自上泌 涎核,一部分经翼腭神经节换元,节后纤维支配泪腺 及鼻腭黏膜腺体;另一部分经下颌下神经节换元,节 后纤维支配下颌下腺和舌下腺。第ⅸ对脑神经的副交 感节前纤维发自下泌涎核,经耳神经节换元,节后纤 维支配腮腺。第x对脑神经的副交感节前纤维发自迷走 神经背核,在颈部及胸、腹腔器官附近或壁内的副交 感神经节(器官旁节或器官内节)换元,节后纤维分布于 相应的器官,支配不随意肌和腺体。

神经内科高级职称面试参考资料5

神经内科高级职称面试参考资料5

神经内科高级职称面试参考资料5儿童良性癫痫伴中央颞区棘波儿童良性癫痫伴中央颞区棘波发病年龄为3~13岁,75%在5~10岁间起病。

男女患病比例为3:2。

多数围产期无异常事件,精神运动发育正常,神经系统检查正常,头颅CT或MRI无结构性脑损伤。

临床上人们通常将以局部性发作为主,临床呈良性经过的儿童特发性癫痫称为儿童良性局部性癫痫,其具有下列特征:①年龄相关性发病,首发始于儿童期,多数在青春期后自发缓解;②部位相关性症状,以局部性发作为主,发作多出现在睡眠期,无长时间的发作后状态;③发病前后精神运动发育正常,无明显智力缺陷;④无脑损伤病史,神经系统检查正常,神经影像学无异常结构性病变;⑤EEG背景活动正常,部位相关性的限局性异常,多在睡眠中出现或增多,EEG 异常在青春期后消失;⑥多数对抗癫痫药物治疗反应良好;⑦常有良性惊厥家族史,提示和遗传有关。

有些特发性部位相关性癫痫具有特殊的诱发因素,也属于反射性癫痫的范畴。

本节介绍儿童良性癫痫伴中央颞区棘波及其变异型。

一、儿童良性癫痫伴中央颞区棘波儿童良性癫痫伴中央颞区棘波(benign childhood epilepsy with centro-temporal spikes,BECT),又称良性Rolandic癫痫,是儿童期最常见的癫痫综合征之一,约占儿童癫痫的15%~24%,人群发病率为21/100,000。

【病因学】 BECT的临床症状提示发作起源于感觉运动皮层及外侧裂周围皮层(Rolandie区)。

7%~10%的BECT患儿在婴幼儿期有热性惊厥史。

40%的患儿家族成员中有热性惊厥、部分或全身性癫痫发作,或仅有EEG异常。

推测中央颞区棘波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或多基因遗传,伴年龄依赖性外显。

基因缺陷的位点可能与常染色体15q14连锁。

【临床表现】BECT的发病年龄为3~13岁,75%在5~10岁间起病。

男女患病比例为3:2。

多数围产期无异常事件,精神运动发育正常,神经系统检查正常,头颅CT或MRI无结构性脑损伤。

神经内科高级职称面试试题与答卷5

神经内科高级职称面试试题与答卷5

• 5 比较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的异同点。 • 答: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的相同点有: • (1)两者都分布到平滑肌、心肌和腺体。 • (2)到达支配的器官前都要换一次神经元。 • 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的不同点有: • (1)低级中枢部位不同,交感神经低级中枢位于脊髓胸1~腰3节段灰质侧角;
副交感神经中枢位于脑干和脊髓骶部2~4节段。 • (2)周围神经节的位置不同。交感神经节位 于椎旁和椎前,分别称椎旁神
• 孤束核 迷走神经背核的腹外侧 一般和特殊内脏感觉核 舌前2/3的味觉冲动
• 前庭神经核 前庭区深方
特殊躯体感觉核 平衡觉冲动
• 蜗神经核 听结节的深方
特殊躯体感觉核 听觉冲动
• 四、简答:
• 1. 名称 出脑部位
出颅部位
• Ⅲ 动眼神经 脚间窝
• 疑核
延髓网状结构深部 特殊内脏运动核 支配茎突咽肌的运动
• 副神经核 延髓网状结构深部 特殊内脏运动核 支配胸锁乳突肌 和斜方肌
• 动眼神经副核 动眼神经核的背内侧 一般内脏运动核 睫状肌 瞳孔扩约肌
• 上泌涎核 脑桥网状结构 特殊内脏运动核 泪腺 舌下腺 下颌下腺
• 下泌涎核 脑桥网状结构 特殊内脏运动核 腮腺
为前正中沟,前外侧沟,后正中沟,后外侧沟,其中前外 侧沟和后外侧沟内由脊神经的前根和后根通过。
• 5 简述脊神经的组成和分布特点
• 答:脊神经共有31对,通过前根和后根纤维与脊髓相连。 前根由脊髓前角运动细胞发出的运动神经纤维组成,后根 由脊神经节发出的感觉性神经纤维组成,后根较前根略粗, 两者在椎间孔处汇合而成脊神经。为此,脊神经的性质属 于混合神经,即包括躯体感觉神经 和内脏感觉神经,躯
经节和椎前神经节; 副交感神经节位于所支配器官附近和器官壁内,分别称 为器官旁节和器官内节。因此,交感神经节前纤维短,节后纤维长,而副交 感神经相反。

神经内科高级职称面试试题学习资料学习资料之五

神经内科高级职称面试试题学习资料学习资料之五
V\侧脑室V组成) 基底静脉(由大脑前V \大脑中V \下纹状体V组
成) 下矢状窦接受大脑镰静脉注入直窦
深\浅两组静脉血液经乙状窦由颈内静脉出颅
侧面观
上面观
图8-5 颅内静脉窦:示上矢状窦\下矢状窦\直窦\海绵窦\横窦 \乙状窦(侧面观及上面观)
脑血液循环调节&病理生理
成人脑重约1500g, 占体重的2%~3% 血流量丰富(750~1 000ml/min), 占心搏出量20% 代谢极旺盛, 脑组织耗氧量占全身的20%~30% 能量主要来源于糖有氧代谢, 几乎无能量储备 脑组织对缺血\缺氧十分敏感 氧分压&血流量显著↓可引起脑功能严重损害
脑卒中危险因素
不可干预的危险因素包括
高龄 性别 种族 气候 卒中家族史
脑卒中预防
一级预防 有卒中倾向、尚无卒中病史的个体 预防发生脑卒中
二级预防 已发生卒中或有TIA病史的个体 预防脑卒中复发
针对脑卒中主要危险因素综合防治
缺血性卒中预防用药 阿司匹林\氯吡格雷(clopidogrel)
脑血液循环调节&病理生理
脑血流(cerebral blood flow, CBF) 自动调节机制
CBF与脑灌注压成正比, 与脑血管阻力成反比
缺血&缺氧病理状态 自动调节机制紊乱→血管扩张→脑水肿&ICP↑ 缺血区过度灌注&脑内盗血
颅外(椎动脉\锁骨下动脉\无名动脉)狭窄&闭塞 →脑外盗血, 如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
促进快速急性脑缺血的治疗 更准确反映缺血脑损害 与心绞痛和心肌梗死的概念一致
发病机制
TIA主要病因与发病机制常分为 1. 血流动力学型 2. 微栓塞型

神经内科高级职称面试试题学习资料ppt课件

神经内科高级职称面试试题学习资料ppt课件

12. 试述分布于视器的神经。
分布于视器的神经:①视神经分布于视网膜。 ②动眼神经分布于大部分眼外肌、瞳孔括 约肌、睫状肌。③滑车神经分布于上斜肌。 ④展神经分布于外直肌。⑤三叉神经(眼神 经)管理眼部的一般感觉。⑥面神经肌支支 配眼轮匝肌运动;面神经的副交感纤维岩 大神经在翼腭神经节换元后,节后纤维管 理泪腺分泌;交感神经管理瞳孔开大肌。
2019 2
2、右膝关节屈曲状态下,试述判定屈曲状态的神经 冲动的传导通路。
• 答:当右膝关节处于屈曲状态时,关节周围的肌肉、肌腱、 关节韧带的深感觉器受到位置觉的刺激,其第一级神经元 在腰、骶部脊神经节内,节内细胞周围突参与深感觉器的 构成,冲动循此纤维内传,经股神经、闭孔神经和坐骨神 经传向腰骶丛,经后根、脊髓后外侧沟人脊髓后索上行, 形成薄束。此束到延髓的薄束核(为第二级神经元)换元 后发纤维呈弓形向前(内弓状纤维),在中央管腹侧通过 内侧丘系交叉后上行,即内侧丘系上行。在延髓经锥体深 方中线左侧、穿脑桥的斜方体、中脑红核后外向上达丘脑 腹后外侧核(第三级神经元),由此核发纤维形成丘脑皮 质束(丘脑中央辐射),经内囊后肢终至中央前后回上 1/3区。
2019 10
10. 试述分布于舌的神经的名称、性质、分布范围 及与脑神经核的联系。
• 分布到舌的神经有:①三叉神经下颌神经的舌神经, 分布到舌前2/3黏膜,管理舌前2/3黏膜的一般感觉), 一级感觉神经元胞体在三叉神经节,中枢突入脑干, 终止于三叉神经脑桥核和三叉神经脊束核;②面神经 的味觉纤维,经鼓索、舌神经分布到舌前2/3味蕾, 管理舌前2/3黏膜的味觉(特殊内脏感觉),一级感觉 神经元胞体在面神经膝神经节内,中枢突入脑干,终 止于孤束核头端;③舌咽神经的舌支,管理舌后1/3 黏膜的一般感觉和味觉,接受一般内脏感觉和味觉(特 殊内脏感觉),一级感觉神经元胞体在舌咽神经下神经 节,中枢突入脑干,终止于孤束核中上段;④舌下神 经,躯体运动纤维发自延髓舌下神经核,分布于舌, 支配舌内、外肌的运动。交感神经管理舌的血管平滑 2019 11 肌。

神经内科神经病学高级职称考试复习笔记定稿版

神经内科神经病学高级职称考试复习笔记定稿版

神经内科神经病学高级职称考试复习笔记精编W O R D版IBM system office room 【A0816H-A0912AAAHH-GX8Q8-GNTHHJ8】神经内科神经病学高级职称考试复习笔记2☆亨廷顿舞蹈病临床特点:①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②中年发病;主要症状包括运动障碍和精神障碍两个方面,在成人神经系统症状主要是以舞蹈样动作为主,智能改变主要是认知功能障碍逐渐演进为痴呆;③慢性进行性舞蹈样动作最具有诊断价值。

④无特殊治疗方法,主要是对症治疗。

☆抽动秽语综合征是一种多发性抽动和语言痉挛为典型表现的运动障碍,儿童及青少年多见。

☆抽动秽语综合征诊断标准:①发病年龄2—21岁;②重复性不自主快速无目的动作,涉及多组肌肉;③多发性发音抽动;④可受意志控制达数分钟至数小时;⑤数周或数月内症状可有波动;⑥病程持续至少1年。

★脑干反射包括:头眼反射、睫脊反射、眼前庭反射、紧张性颈反射。

▲重症肌无力是一种神经肌肉接头传递功能障碍的获得性自身免疫疾病。

主要由于神经肌肉接头突触后膜上乙酰胆碱受体受损引起。

临床主要表现为部分或全身骨骼肌无力和极易疲劳,活动后症状加重,经休息和胆碱脂酶抑制剂治疗后症状减轻。

▲重症肌无力发病年龄两个高峰:20-40岁,女性多于男性,40-60岁,男性多于女性。

▲重症肌无力危象指呼吸肌受累时出现咳嗽无力甚至呼吸困难,需用呼吸机辅助通气,是致死的主要原因。

△婴儿痉挛症(West综合征)出生一年内发病,男孩多见,波及头、颈、躯干或全身频繁肌痉挛、精神发育迟滞和脑电图上高幅失律构成本病特征性的三联征。

治疗用ACTH 和泼尼松等糖皮质激素。

△急性脊髓炎的药物治疗包括:①大剂量糖皮质激素冲击治疗;②大量免疫球蛋白;③维生素B族;④抗生素预防和治疗泌尿系统和呼吸道感染。

△急性脊髓炎恢复期轻微腹部刺激或膀胱充盈时,出现双下肢屈曲,伴有腹肌收缩,膀胱和直肠排空及病变平面以下竖毛、出汗、举阳等,称为总体反射。

2022年神经内科职称面试参考资料(2)

2022年神经内科职称面试参考资料(2)

神经内科职称面试参照资料18第一节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一、感染性疾病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由脑膜炎双球菌引起旳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病变特点:脑脊髓膜炎旳急性化脓性炎。

病变部位:软脑膜、蛛网膜。

临床体现:高热、头痛、呕吐、皮肤淤点,颈项强直。

1.病因及发病机理病原菌:脑膜炎双球菌(G-)传染源:病人或带菌者传播途径:呼吸道传染病人或带菌者筛状板自嗅N外套鼻咽渗出物(细菌) 飞沫抵御力↓(正常5—10%带菌,呼吸道粘膜血→脑脊髓膜↓多数隐性感染2.病理变化一般型分类爆发型(一)一般型—最常见,分三期1、上呼吸道炎症期病理:鼻咽部粘膜充血,肿胀,少许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浸润,腺体分泌↑。

临床:咽痛,流鼻涕……2、败血症期病理:血管内皮损伤、小血管炎、细菌性栓塞、血栓形成。

临床:皮肤粘膜瘀点、瘀斑。

—80%血液涂片可找到脑膜炎双球菌。

(选择新鲜瘀点处、无菌针头挑破,挤出液体涂片)3、脑膜炎期—软脑膜和蛛网膜旳化脓性炎肉眼:脑脊髓膜血管高度扩张充血,蛛网膜下腔充斥灰黄色脓性渗出物,脑沟回构造被脓液掩盖,以大脑额叶和顶叶明显,脑底亦有较多脓液积聚,脑室常有扩张。

镜下:蛛网膜血管高度充血,蛛网膜下腔增宽,内含大量中性白细胞、纤维素(纤维蛋白),少许单核细胞,淋巴细胞浸润,革兰氏染色可在中性白细胞及单核细胞胞浆内外查见脑膜炎双球菌。

脑实质充血、水肿。

(二)爆发型—急、凶、死亡率高1、败血症型①多见于小朋友,重要体现为败血症,脑膜炎症型②皮粘膜广泛性瘀点或瘀斑,伴周围循环衰竭,③内脏粘膜广泛瘀点或瘀斑,伴周围循环衰竭。

④尤其是肾上腺皮质大片出血引起急性肾上腺皮质功能衰竭。

2、脑膜炎型①脑膜炎+脑炎(脑组织中性细胞浸润,组织坏死)→脑水肿,颅内压→脑疝形成(海马沟回疝,枕骨大孔疝)。

3. 临床病理联络(一)上呼吸道感染症状,咽痛,流鼻涕(二)败血症体现:高热、出血性皮疹(三)脑膜刺激征“颈项强直,克氏征阳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神经内科高级职称面试复习资料5神经系统的功能:控制和协调机体内部各系统的活动,使机体成为一个完整的统一体,是机体内起主导作用的系统。

可感受外界各种刺激,引起各种反应,使机体与外界环境保持统一。

与内分泌腺共同完成机体的神经体液调节。

N系统的活动方式:反射反射弧:五个环节感受器感觉N 中枢运动N 效应器神经系统的区分中枢神经系统神经系统周围神经系统神经系统的组成神经系统的基本组织是神经组织。

神经组织神经元神经元的构造:神经元:是神经组织中具有传导神经冲动功能的基本单位。

神经元神经纤维:神经元较长的突起被髓鞘和神经膜所包裹称为神经纤维。

神经纤维神经元的分类:根据神经元突起的数目分类根据神经元的功能分类根据神经元合成、分泌化学递质的不同分类三、神经系统的常用术语灰质和皮质:中枢神经内神经元的胞体和树突聚集的部位,在新鲜标本上呈灰色,称灰质。

在大脑半球和小脑由于大量神经元胞替和树突形成的灰质集中于表层,特称为皮质。

白质和髓质:中枢神经内神经纤维聚集的部位,因多数纤维具有髓鞘而成白色,称白质。

大脑半球和小脑部位的白质因被皮质所包绕而位于深方,特称为髓质。

神经核和神经节: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其它的地方,形态与功能相似的神经元,其胞体常聚集在一起形成一定形状的灰质团块,称为神经核。

在周围部神经元胞体聚集于神经节。

纤维束和神经:在中枢神经内行程与功能相同的纤维走在一起,称为纤维束。

周围神经中神经纤维形成粗细不等的神经纤维束,称为神经。

网状结构:在中枢神经内,神经纤维交织成网状,网眼内含有分散的神经元或较小的核团,这些区域称为网状结构。

第十七章中枢神经系统第一节脊髓(低级中枢) Spinal cord脊髓的外形:位置:位于椎管内,呈扁圆柱状,粗细不等。

上端:枕骨大孔与延髓相接,下端:成人平L1、儿童平L3高度变细,称为脊髓圆锥,向下延为无神经组织的终丝,止于尾骨背面。

全长两个膨大:颈膨大(C4~T1)、腰骶膨大(L2~S3)2、形态:表面:前正中裂,后正中沟,前外侧沟(前根)、后外侧沟(后根)脊N 节、节段(31节):C8节、T12节、L5节、S5节、CO1节,脊髓节段与椎骨的对应关系:(粗略的推算法)C1~4 与同序的椎骨相对应C5~8 与同序椎骨减1T1~4T5~8 与同序椎骨减2T9~12 与同序椎骨减3L1~5 平T11~12高度S1~5CO1 、平L1马尾:是腰、骶、尾、脊N的前、后根。

二、脊髓的内部结构:(重点)从横切面:灰质:前角、后角、侧角、中间带、灰质前连合、灰质后连合白质:前索、后索、外侧索、白质前连合网状结构:灰、白混合交织一)灰质:据Rexed法,分十个板层,后角:Ⅰ层:从后角开始,很薄,缘层,称后角边缘核,接受后根的穿入纤维。

Ⅱ层:是胶状质,分析、加工脊髓的感觉信息特别是疼觉。

Ⅲ层:与Ⅱ层相比,胞体略大,细胞的密度略小,含有髓纤维。

Ⅳ层:较厚,以圆形、三角形和星形细胞较多。

Ⅲ层和Ⅳ层中较大的细胞群,称后角固有核,接受大量的后根穿入纤维。

Ⅰ~Ⅳ向上与脑干的三叉神经脊束核的尾端相延续。

Ⅴ层:在后角颈部的外侧部,与白质交织形成网状结构,内侧部有脊髓丘脑束的交叉纤维,大脑皮质的大量下行纤维束终止于此层。

Ⅵ层:后角基底部,分内外部,内侧部由中小型细胞、外侧部由三角形和星形细胞组成。

Ⅴ层和Ⅵ层接受后根本体感觉性初级传入纤维,以及大脑皮质运动区、感觉区和皮质下结构的大量下行纤维。

Ⅶ层:占中间带,面积大,核团多,结构复杂。

胸核:(背核)Clarke柱,C8-L3,上行到小脑。

中间内侧核:占脊髓全长,接受后根的内脏感觉。

中间外侧核:T1~L2(L3),是交感N的低级中枢。

骶付交感核:S2~4Ⅶ层的外侧,是副交感N的低级中枢。

Ⅷ层:脊髓胸段,位于前角底部,颈腰膨大部位于前角内侧部,为中间神经元。

Ⅸ层:1、内侧群:支配躯干的骨骼肌2、外侧群:支配四肢肌的运动,α运动神经元:支配跨关节的梭外骨骼肌纤维,引起关节运动。

γ运动神经元:支配梭内骨骼肌纤维,与调节肌张力有关。

前角运动N元损伤:出现骨骼肌瘫痪,萎缩等,称迟缓性瘫痪。

Ⅹ层:围绕中央管周围,包括灰质前、后连合。

二)白质:组成:上行纤维束,下行纤维束,固有束。

上行纤维束:分别投射到丘脑、小脑、脑干。

1)薄束和楔束:薄束:位于后索内侧,T5以下的脊神经节细胞的中枢突。

功能:传导同侧中胸部以下肢体深感觉和精细触觉。

楔束:位于后索外侧,T4以上的脊神经节细胞中枢突组成楔束。

功能:传导同侧中胸部以上肢体深感觉和精细触觉。

后索内纤维排列有明确的定位:自外向内依次是颈、胸、腰、骶的纤维。

脊髓小脑后束:位于外侧索周边的后部。

本体感受器3)脊髓小脑前束:位于脊髓小脑后束的前方。

本体感受器脊髓丘脑束:位于外侧索前半部,此束止于背侧丘脑腹后外核,痛、温、粗触觉感受器功能:传导痛、温、触、压、(浅感觉)纤维定位:由内向外依次是颈、胸、腰、骶的纤维。

下行纤维束:皮质脊髓束:皮质脊髓侧束灰质板层Ⅳ~Ⅸ大脑皮质中央前回椎体不交叉皮质脊髓前束前角运动神经元不交叉 Barne 前外侧束颈髓前角功能:对前角C有重要的影响,控制骨骼肌随意运动。

临床:上运动N元损伤:皮质脊髓束下运动N元损伤:前角C2)红核脊髓束:位于外侧索,起于中脑红核交叉越边到对侧止于灰质板层Ⅴ~Ⅶ层。

功能:支配同侧的屈肌运动N元。

3)前庭脊髓束:位于前索外侧部。

起于:同侧延髓前庭外侧核,止于:灰质Ⅷ层和部分Ⅶ层功能:兴奋同侧躯干肌及肢体伸肌。

4)网状脊髓束:前索和外侧索前内侧部。

起于:脑干网状结构止于:灰质Ⅶ、Ⅷ层功能:控制躯干和肢体近端肌肉的运动。

5)顶盖脊髓束:位于前索内。

起自中脑上丘交叉越边止于上颈髓板层Ⅵ、Ⅷ层。

功能:兴奋对侧颈肌,抑制同侧颈肌。

6)内侧纵束:位于前索起自中脑中介核、后连合核、网状结构及前庭神经核,止于灰质板层Ⅶ、Ⅷ层。

功能:协同眼球的运动和头颈部的运动。

三、脊髓反射和损伤表现脊髓的功能:1)上、下行传导路径的中继站;2)反射中枢一)脊髓反射:单突触反射:一个传入神经元和一个传出神经元(节段内反射)多突触反射:传入神经元、中间神经元、传出神经元(节段间反射)躯体反射:骨骼肌的反射(牵张反射、屈曲反射、浅反射)内脏反射:躯体内脏反射、内脏内脏反射、和内脏躯体反射(竖毛反射、膀胱排尿反射、直肠排便反射)1、牵张反射:属于单突触反射,第二节脑brain一、位置:位于颅腔内,从胚胎发育过程,可分为:包括端脑、间脑、中脑、后脑、延髓端脑和间脑和称前脑。

后脑与延髓合称菱脑,中脑、脑桥、延髓合称脑干二、脑干:(一)外形:1、延髓:前:椎体、椎体交叉、橄榄体、延髓沟、后:薄束结节:薄束核、迷走N三角、楔束结节:楔束核、舌下N三角2、脑桥:后:小脑上脚、小脑中脚、小脑下脚、菱形窝3、中脑:前:大脑脚:脚间窝、后:上丘、下丘、上、下丘臂、第四脑室底(菱形窝):上外侧界:小脑上脚;下外侧界:薄束结节、楔束结节、小脑下脚正中沟、界沟、蓝斑、内侧隆起(面神经丘)第四脑室:第四脑室脉络丛借第四脑室正中孔,外侧孔与蛛网膜下腔相通。

(二)脑干内部结构:脑神经核、非脑神经核、长的上下行纤维束、网状结构1、脑神经核:特点:1)灰质不再连贯成细胞柱,而变成断续的核团2)很多纤维束在脑干内交叉传导,打扰了脊髓原来灰白质的界限。

3)延髓上部中央管向后敞开为第四脑室的底,因此原来脊髓前角和后界的腹背关系变成内外侧关系,即界沟内侧为运动神经柱、界沟外侧为感觉神经柱。

4)脑干中央区出现较大范围的网状结构。

脑神经核的性质和分类:脑神经感觉核:接受脑神经传入纤维的核团。

脑神经运动核:发出脑神经传出纤维的核团。

(一)脑干神经核的排列规律,自界沟由内向外:①一般躯体运动柱:肌节衍化的骨骼肌。

②特殊内脏运动柱:支配由腮弓演化的咀嚼肌,表情肌、咽喉肌。

③一般内脏运动柱:支配头、颈、胸腹部的平滑肌、心肌和腺体。

④一般内脏感觉柱:接受心血管、脏器的初级感觉纤维。

⑤特殊内脏感觉柱:接受味觉的初级感觉纤维。

⑥一般躯体感觉柱:接受头、面部皮肤,口、鼻腔粘膜的初级感觉纤维。

⑦特殊躯体感觉柱:接受听和平衡感受器的初级感觉纤维。

“一般”:性质上脊髓和脑干中共有的核团,互为延续。

“特殊”:仅见于脑干,与特殊感觉器和鳃弓衍化物有关的核团。

2)脑神经核机能柱及所属各脑神经核的位置及功能:(1)躯体运动柱:①动眼神经核:支配上睑提肌、上直肌、内直肌、下斜肌、下直肌。

②滑车神经核:交叉出脑,支配上斜肌。

③展神经核:外直肌。

④舌下神经核:舌内、外肌。

(2)特殊内脏运动柱:①三叉神经运动核:咀嚼肌、下颌舌骨肌、二腹肌前腹、腭帆张肌、鼓膜张肌②面神经核:面肌、颈阔肌、二腹肌后腹、茎突舌骨肌、蹬骨肌③疑核:纤维加入舌咽、迷走、副神经支配咽喉肌。

④副神经核:脑根并入迷走神经,支配喉肌和腭肌,脊髓根即副神经,支配胸锁乳突肌和斜方肌。

(3)一般内脏运动柱:①动眼神经副核:瞳孔扩约肌睫状肌。

②上涎泌核:纤维加入面神经支配泪腺舌下腺下颌下腺及口腔鼻腔的腺体。

③下泌涎核:纤维加入舌咽神经经耳神经节支配腮腺的分泌。

④迷走N背核:纤维经迷走神经,换元后支配颈胸腹腔脏器及心的活动。

(4)内脏感觉柱:孤束核(味觉核、心-呼吸核)面神经、舌咽神经、迷走神经中的初级味觉纤维舌咽神经、迷走神经中的初级一般内脏感觉纤维(5)一般躯体感觉柱:①三叉神经脑桥核:上行支中传递触觉冲动的粗纤维部分传递痛觉冲动的细纤维功能:头面部皮肤、口腔软组织核牙的触、压觉以及痛觉。

②三叉神经脊束核:传递痛、温觉细纤维传递触觉的粗纤维面、舌咽、迷走神经的一般躯体及一般内脏感觉纤维③三叉神经中脑核:咀嚼肌的本体感觉三叉神经中脑束三叉神经中脑核脑桥核、脊束核、网状结构腹后内侧核大脑皮质(6)特殊躯体感觉柱:①蜗神经核(蜗腹侧核+蜗背侧核):二级听觉纤维外侧丘系(对侧)蜗神经初级听觉纤维蜗神经核上橄榄核、外侧丘系核三、四级听觉纤维外侧丘系(双侧)②前庭神经核(前庭下核、内侧核、外侧核和上核)丘脑腹后核大脑前庭皮质内侧纵束、前庭脊髓内侧束眼球运动、头部姿势前庭神经初级平衡觉纤维前庭神经核群前庭脊髓外侧束躯干、四肢的姿势反射小脑下脚小脑脑干网状结构2、非脑神经核:(1)延髓的非脑N核:①薄束核、楔束核:薄束薄束核楔束楔束核功能:向高级脑部传递躯干和四肢意识性本体感觉和精细触觉的重要中继核团。

②下橄榄核:下橄榄主核和背、内侧副橄榄核组成脊髓全长的上行投射纤维、脑干感觉性中继核的纤维大脑皮质、丘脑、基底核、红核、导水管的下行纤维小脑下脚小脑功能:参与修饰小脑对运动的控制,并参与小脑对运动的学习记忆和对反射的修饰。

③楔束副核(楔外侧核)位置:内侧丘系交叉至橄榄中部平面,延髓背外侧部,楔束核的背外侧。

同侧颈髓、上部胸髓后根粗纤维楔束副核楔小脑束小脑下脚小脑功能:将同侧躯干上部核上肢肌梭的本体感觉和皮肤触压觉传递给小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