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22 手指 教案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22《手指》教案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22《手指》教案一. 教材分析《手指》是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通过描述作者对手指的观察和思考,展现了手指的多样性和独特性,同时蕴含了人们对事物的认知和理解。
课文语言优美,富有诗意,充满想象力,适合五年级学生阅读。
本文旨在引导学生感受手指的美丽和作者对手指的热爱,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想象力,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对生活中的事物有了一定的认知和观察。
但针对手指的多样性和独特性,学生可能缺乏深入的了解和思考。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观察、思考手指的特点,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掌握生字词。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思考手指的特点,培养学生对事物的认知和理解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感受手指的美丽和作者对手指的热爱,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想象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掌握生字词。
2.难点:手指的多样性和独特性的理解,以及对课文内涵的感悟。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引导学生观察、思考、讨论,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六. 教学准备1.课文音频、视频或图片素材。
2.生字词卡片。
3.小组讨论话题。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音频、视频或图片素材,引导学生关注手指的多样性和独特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5分钟)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让学生感受语言的韵律美。
同时,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所描述的手指的特点,如长度、粗细、形状等。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小组,讨论手指的多样性和独特性,分享自己的观察和思考。
教师巡回指导,给予学生反馈和鼓励。
4.巩固(10分钟)教师出示生字词卡片,引导学生认读、拼写。
学生互相检查,确保生字词掌握到位。
5.拓展(10分钟)教师提出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如:“你们还知道哪些手指的特点和作用?”引导学生发挥想象,进行创作。
2020统编教材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22 手指【教案】
22 手指▶教学目标1.会认“弦、揿、搔”等13个生字,读准1个多音字“薄”,会写“拇、搔、痒”等15个字,正确读写“拇指、接触”等8个词语。
2.了解五根手指的作用,体会课文风趣的语言。
3.感悟作者笔下的五根手指分别与生活中的哪些人有相似之处。
4.会仿照课文的表达特点,从人的五官中选一个,写一段话。
▶教学重难点1.了解五根手指的作用,体会课文风趣的语言。
2.感悟作者笔下的五根手指分别与生活中的哪些人有相似之处。
▶教学策略1.识字写字重点指导学生读准“秽”的字音,学生容易错读为“岁”;“窈窕”二字可让学生在理解词义的基础上进行识记;指导学生读准多音字“薄”。
指导学生正确书写“搔”“貌”和“庸”字,其他的字学生可以自学。
2.阅读理解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通过表格的呈现,帮助学生全面地认识事物,感悟文本所蕴含的道理。
3.语言运用引导学生摘抄课文中风趣的语句。
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地指导学生仿照课文的表达特点,从人的五官中选一个,写一段话。
▶教学准备1.预习提纲:完成《状元大课堂·好学案》对应课文预习作业。
2.准备资料: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2课时第1课时▶课时目标1.会认“弦、揿、搔”等13个生字,读准1个多音字“薄”,会写“拇、搔、痒”等15个字,正确读写“拇指、接触”等8个词语。
2.了解五根手指的作用,体会课文风趣的语言。
▶教学过程板块一谜语激趣,导入新课我们来猜一个谜语。
课件出示:五个兄弟,生在一起,有骨有肉,长短不齐。
(猜器官)指名学生猜谜底。
(手指)2.“人有两件宝,双手和大脑。
”这句话足以说明手对一个人是多么重要,可是我们有没有仔细地观察过自己的五根手指呢?对这样五根平平常常的手指,作家丰子恺写了一篇有趣而意味深长的文章《手指》。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板书:手指)3.引导学生依次说出五根手指的名称。
伸出你们的一只手,让我们来叫出这五根手指的名称吧!4.教师小结:这五根手指我们时时看到,常常用到,却很少有人去仔细想它们,丰子恺先生就仔细研究过它们,并且把它们想象成具有不同姿态、不同性格的人。
2020统编教材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22《手指》 教案
22手指导学案设计课题手指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1.认识“拇、弦”等13个生字,会写“拇、搔”等15个字,读准多音字“薄”,会写“拇指、接触”等9个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了解五个手指的特点,领悟作者描写手指的方法。
3.领悟课文蕴含的“任何事物都各有所长,各有所短”“团结就是力量”的道理。
教学重点了解五个手指的特点,体会作者的表达手法。
课前准备1.准备字卡、词卡,制作多媒体课件。
(教师)2.搜集作者资料,了解作者及作品。
(学生)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环节教师指导学生活动教学提示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用时:5分钟)1.出示谜语:“五个兄弟,住在一起,有骨有肉,长短不齐。
”2.导入新课,板书课题:手指。
3.引导学生观察自己手指的形状,说说哪个最好看,哪个最有用。
1.交流猜出谜底:手指。
2.齐读课题。
3.初步交流自己认为哪个手指好看,哪个手指作用大。
引导学生观察自己的手指有什么特点,为下一步体会文章内容和感悟作者写法,做好铺垫。
二、初读课文,集中识字(用时:15分钟) 1.引导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注意读准字音,读顺句子。
遇到不理解的词可以查查字典、词典。
2.检查课前生字预习成果。
(1)课件按照结构分组出示会认字和会写字,指导学生认读,师生共同纠正字音。
(2)讲解“拧”字的不同读音及意思。
(3)引导学生讨论识字好方法。
3.检查词语的朗读、理解情况:出示易读错的词语:搔( )痒、窈( )窕( )、爱憎( )、附()庸、秽( )物、养尊处( )优、薄( )弱、渺( )小。
(1)指名逐行朗读,有针对性地进行正音。
(2)引导学生用多种方法理解词语1.自由朗读课文,借助拼音读正确、读流利。
2.读生字,识记字形。
(1)指名认读、齐读生字,共同纠正字音。
注意下面这几个字的读音:搔(sāo)痒、窈(yǎo)窕(tiǎo)、养尊(zūn)处(chǔ)优、爱憎(zēnɡ)。
(2)读准多音字,如“拧”在本课的读音是nǐnɡ,区分“拧”读nǐnɡ、nìnɡ与nínɡ时的意思。
部编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22.手指》教案
部编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22.手指》教案一. 教材分析《手指》是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课文以作者对自家兄弟手指的描绘为线索,展现了手指的多样性和独特性,同时通过手指的比喻,表达了兄弟之间团结互助、和睦共处的重要性。
课文语言朴实,情感真挚,富有教育意义。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能够独立理解课文内容,并通过自己的思考得出结论。
但部分学生在理解抽象比喻方面可能存在一定困难,需要教师引导。
此外,学生对家人的感情深厚,容易产生共鸣,有利于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把握。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手指的多样性和兄弟之间的团结互助。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方式,学会提取信息、概括总结,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家人之间的亲情,学会关爱他人,培养良好的家庭观念。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手指的多样性和兄弟之间的团结互助。
2.难点:理解课文中的比喻手法,体会作者对家人的深厚感情。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音乐等手段,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2.自主学习法:鼓励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究,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合作学习法: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4.情感教学法:以情感人,引导学生感受家人之间的亲情,培养良好的家庭观念。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制作与课文内容相关的课件,包括图片、音乐等。
2.课文朗读录音:提前录制课文朗读音频,便于学生跟读、欣赏。
3.分组安排: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便于合作学习。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手指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手指的形态、功能等方面的特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让学生感受课文的语言美和情感美。
学生跟读,注意语音语调的把握。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总结课文中所描述的手指的多样性和特点。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22课《手指》优秀教学设计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22课《手指》优秀教学设计精选3篇设计一:22.手指教学目标1.会认14个生字,会写15个生字,能正确读写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了解五个手指的各自特点,了解作者描写手指的方法。
3.学习作者留心生活、善于观察、勤于思考,从司空见惯的事物中得到启示的习惯。
4.懂得任何事物都各有所长,各有所短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1.了解五个手指的各自特点,了解作者描写手指的方法。
2.懂得任何事物都各有所长,各有所短的道理。
教学课时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同学们,手指长在每个人的手上,时时看到,常常用到,不过也许很少有人会去关注它们。
我国漫画家丰子恺先生以手指为对象,写出了一篇有趣而意味深长的文章。
他眼中的手指究竟有什么特别之处呢?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看看吧!(板书课题)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同桌互读、互查课文朗读情况,出示要求。
(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不漏字,不错字。
(2)做到流利:自然停顿,朗读通畅,不回读。
(3)互相解答不懂的词语。
2.教师检查。
(指名读)重点指导“弦”“轧”“薄”“憎”“窈窕”等字词的读音。
3.默读课文,理清脉络。
(1)思考: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出示课件,口头填空:课文先总写一只手上的五根手指,然后分别具体写,最后总结写。
)(2)引导学生根据填空的内容,找出分别对应的文章所在段落,体会文章的写作顺序和方法。
4.文章的中心句是哪一句?(引导学生在文中画出来)(一只手上的五根手指,各有不同的姿态,各具不同的性格,各有所长,各有所短。
)5.作者要说明的道理是什么?找出文中相关的句子。
(明确:手指的全体,同人群的全体一样,五根手指如果能团结一致,成为一个拳头,那就根根有用,根根有力量,不再有什么强弱、美丑之分了。
)6.本文的整体结构是什么?(文章采用了“总——分——总”的结构模式。
)三、指导写字1.师出示会写字,生观察规律。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22《手指》教案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22《手指》教案一、教学目标1.能理解课文内容,感受课文情感,会背诵课文。
2.能正确朗读课文,讲述课文中的主要内容。
3.能通过课文学习了解手指的结构、功能及重要性。
4.能用所学知识描述手指的作用,体会手指的重要性。
二、教学重点1.识记并理解课文内容。
2.掌握手指的结构和功能。
3.认识到手指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三、教学难点1.帮助学生理解课文中的抽象概念和情感。
2.让学生明白手指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四、教学过程A. 导入1.师生共同欣赏手指的图片或手势,引出“手指”话题。
2.引导学生谈谈手指的作用,为后续学习做铺垫。
B. 学习课文1.师生共同阅读《手指》课文,了解故事内容并讨论。
2.学生独立阅读课文,用自己的话语描述故事情节。
C. 深化学习1.老师介绍手指的结构,让学生了解手指的构成。
2.讨论手指的功能,引导学生发表自己对手指的认识。
D. 回顾梳理1.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让学生梳理知识点。
2.鼓励学生表达自己对手指的观点,展示手指在生活中的作用。
五、课后作业1.背诵《手指》课文。
2.简单绘画手指的结构。
3.思考手指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写下自己的看法。
六、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注重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学生不仅能理解课文内容,还能对手指的特点和作用有更深入的认识。
希望学生通过这节课的学习,能够关注和珍惜自己的手指,明白手指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
部编版(统编)五年级语文下册22《手指》教学教案
部编版(统编)五年级语文下册22《手指》教学教案一. 教材分析《手指》是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的一篇课文,课文以幽默诙谐的语言,描述了五个手指头的特点和性格,通过手指头的相互配合,告诉我们团结就是力量的道理。
课文语言生动有趣,情节富有教育意义,适合五年级学生阅读。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对于课文内容能够进行简单的分析和理解。
但部分学生对课文中的幽默语言和比喻手法可能理解不够深入,需要教师进行引导和解释。
此外,学生对于团结协作的概念可能有所了解,但通过具体课文内容来感悟团结的重要性还需要教师的引导。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掌握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
2.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课文,学会通过比喻和拟人手法进行写作。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懂得团结协作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掌握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
2.难点:理解课文中的幽默语言和比喻手法,感悟团结协作的重要性。
五. 教学方法采用启发式教学法、情景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引导学生通过阅读、讨论、写作等方式,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课文朗读录音带2.与课文内容相关的图片或视频资料3.课文重点词语和句子的卡片4.小组合作学习记录表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播放课文朗读录音带,让学生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然后引导学生谈谈对课文的理解和感受,引出本课的主题——手指的团结协作。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与课文内容相关的图片或视频资料,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课文内容。
同时,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的幽默语言和比喻手法,如“大拇指是个勤劳的农民”,“无名指和小指像是一对孪生兄弟”等。
3.操练(10分钟)教师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通过讨论、朗读等形式,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第22课《手指》教案(第一课时)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第22课《手指》教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掌握《手指》这篇课文的内容,理解文章的主题和中心思想。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3.情感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引导学生热爱生活,珍惜身体,爱护自己的手指。
二、教学重点1.让学生理解文章的主题和中心思想。
2.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三、教学难点1.能够用自己的话简单描述手指的功能和重要性。
四、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利用师生互动的方式,引导学生与手指有关的日常生活经历,引发学生对手指的重要性的思考。
2. 学习课文《手指》(15分钟)•教师逐段阐述课文,让学生理解文章的主题和中心思想。
•解释生词,帮助学生理解文章内容。
3. 情感认识(10分钟)•引导学生思考手指在生活中的作用,并进行小组讨论。
•让学生展示自己的手指,描述自己对手指的感受。
4. 锻炼表达能力(15分钟)•让学生围绕手指的功能和重要性,进行小组讨论,鼓励学生积极表达自己的看法。
•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话简单描述手指的功能和重要性。
5. 总结(5分钟)•整理学生的学习收获,总结课文《手指》的重点内容。
•引导学生再次体会手指的重要性,对今天的学习进行总结。
五、作业完成课后练习《手指》相关内容,复述自己对手指的认识和感受。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相信学生们对手指的重要性会有更深的认识,也会懂得珍惜自己的身体。
让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时刻关注并爱护自己的手指,让它们为我们服务更好地。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第22《手指》集体备课教案(含2课时)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第22《手指》集体备课教案(含2课时)一、教学目标1.了解文学名著《手指》的情节和主题。
2.掌握《手指》中生词和词语的意思。
3.能够运用课文中的语言进行表达和写作。
4.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审美情趣和批评能力。
二、教学重点1.熟悉《手指》的文本,理解故事情节和主题。
2.掌握生词和词语的意思,并能正确运用。
3.进行听、说、读、写能力的训练,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三、教学内容第一课时1. 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或实物引入话题:“手指在我们的生活中扮演着什么角色?”2. 学习文本(20分钟)•听读课文《手指》,理解主要情节。
•解释生词和生词短语,确保学生理解。
•分析文章结构,以及作者想要表达的主要意思。
3. 讨论和小组活动(15分钟)•分组讨论文章中的人物性格、情节变化等,并进行总结。
•小组展示自己的分析,交流学习。
4. 语言运用(10分钟)•操练文章中的重点语句,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第二课时1. 复习(5分钟)•复习前一节课的内容,巩固学习成果。
2. 写作训练(20分钟)•请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写一篇关于“手指”的作文。
•注重学生的写作结构和逻辑性,提高写作能力。
3. 朗读和评析(15分钟)•学生进行朗读课文或自己的作文,进行评析和互相指导。
4. 总结和作业布置(10分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梳理重点。
•布置作业:写作内容延伸,可以写一篇关于自己的手指的作文。
四、教学反思本节课以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第22课《手指》为教学内容,通过深入分析课文,引导学生理解文章的情节和主题,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审美情趣。
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小组讨论、写作训练等多种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培养他们的文字表达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此教案旨在通过文学教学,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引导学生发现生活的美好之处,并用心体会和感悟文学作品带来的启示和感动。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22课《手指》教案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22课《手指》教案一. 教材分析《手指》是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的一篇课文,通过描述作者童年时与手指有关的趣事,引发读者对人类手指的奥秘的思考。
课文语言幽默风趣,情节生动,富有童趣,适合五年级学生阅读。
本文主要从生物学的角度来探讨手指的奥秘,旨在引导学生关注身体的每一个部分,了解其功能和作用,并培养他们热爱生活、珍惜身体的态度。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对于幽默风趣的课文容易产生兴趣。
但部分学生对于课文中所涉及的生物学知识可能较为陌生,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
此外,学生对于自己身体的认识可能仅停留在表面,对于手指的奥秘了解不多,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课文内容,掌握手指的基本功能和作用,理解作者对于手指的奥秘的思考。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积极思考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珍惜身体的态度,增强对生物学知识的兴趣。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掌握手指的基本功能和作用。
2.教学难点:对于课文中所涉及的生物学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有趣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探究。
2.互动式教学法: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3.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课文中的案例,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手指的功能和作用。
六. 教学准备1.课文课件或黑板报。
2.与手指相关的图片或视频资料。
3.生物学知识卡片。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或视频资料,展示各种手指的形态和动作,引导学生关注手指的奥秘。
2.呈现(10分钟)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让学生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3.操练(10分钟)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讨手指的基本功能和作用。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部编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手指》教案(优秀9篇)
部编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手指》教案(优秀9篇)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
教案要怎么写呢?该页是作者编辑给大伙儿找到的部编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手指》教案【优秀9篇】,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部编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手指》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认识本课生字,并能正确书写。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说说老奶奶是怎样培育出纯白色的金盏花的。
3、懂得从不放弃、坚持不懈、充满信心就会成功的道理。
教学重点: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2、懂得只要具有坚定信念、永不放弃的精神,就会取得成功的道理。
教学难点:理解“我们应该有自己的主见”这句话的意思,初步培养自主意识。
教学准备:1、课文录音。
2、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两课时教学过程:一课时教学目标:1、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2、认识本课生字,并能正确书写。
一、学习课文一自然段。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检查读书效果。
二、再读课文,理清文章脉络学习课文一自然段三、小结1、同学们,我们的双手有什么作用呢?你们注意过我们的手指是什么颜色的吗?板书课题:6绿手指2、出示问题:“绿手指”指的是什么?人们为什么称她为“绿手指”?出示生字卡片练读。
注意读好翘舌音、平舌音、前鼻音和后鼻音。
指名分段朗读,教师正音。
3、再读课文,思考:你读明白了什么?还有哪些问题不明白?读完课文,我们回忆一下,每一段讲了什么意思?现在请你们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
请小组代表发言。
请你找出自己喜欢的段落在小组内读一读,说说喜欢的原因。
4、齐读课文一自然段,注意读正确、流利。
你读懂了什么?是呀,简简单单的三个字,说出了人们对园丁的称赞,被人们称为“绿手指”可真不简单,那你们知道这位老奶奶为什么被人们成为“绿手指”吗?我们下节课继续学习课文。
5、学生自由发言6、读课题,对课题质疑。
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结合上下文理解词语:绿手指、称赞、金盏花、伺弄、沮丧、满怀信心、兑现、验证。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手指》教学设计(教案)精选9篇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手指》教学设计(教案)精选9篇篇一:教材分析:本文开门见山指出每个人都有十根手指,一只手上的五根手指各有所长,各有所短。
接着就以风趣幽默的语言具体描写五根手指的不同姿态和性格。
最后阐明了一个道理,“五根手指如果能团结一致,成为一个拳头,那就根根有用,根根有力量,不再有什么强弱、美丑之分了”。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提示课题1、俗话说“人有两个宝,双手和大脑”,足见手对一个人是多么重要。
可是我们有没有仔细地观察过自己的手呢?对这样五根平平常常的手指,著名作家丰子恺先生写了一篇有趣而意味深长的文章,题目就叫手指。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2、教师:请大家看看“阅读提示”给我们提出了哪些问题呢?[出示“阅读提示”]作者写出了五个手指的什么特点。
手指带给我们什么启示?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自由读课文,明确要求:首先,读的时候,把易读错的字音,不理解的词语自己解决,可以借助工具书,也可以相互交流;其次,边读边想,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好,下面就请大家开始预习)2、出示口头填空,指名回答。
三、自学感悟,读文明理过渡:让我们带着“阅读提示”中的两个问题开始学习这篇课文吧!1、想想作者写了五个手指的什么特点?默读批划重点语句,填写下列表格。
把自己觉得有意思的部分多读几遍,想想平平常常的手指带给我们什么启示。
2、学生自学,出示表格。
3、汇报交流。
4、快速浏览全文,看看作者运用了什么表达方法表现手指特点的?5、学生汇报6、教师小结:抓住手指各自的特点,运用拟人、排比等多种表达方法,语言风趣幽默;在文末直接表达感悟。
四、联系实际,感悟道理1、准备一支笔,一本厚书要求:用任何一根手指去拿这只笔,看能不能拿起来。
用二根、三根、四根、五根手指去拿,你会有什么发现?2、做了这个游戏后,你认为和文中的哪段话相符,找出来读一读。
3、指名读最后一个自然段,想想:作者通过描写五根手指各自不同的特点,想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4、教师小结:手指需要团结合作,才能扬长避短,发挥最优效果,从而帮助主人完成各项任务;那么,自然界、生活中这样的例子也很多,你能举一个类似的例子吗?(a.造房子,既需要房梁也需要椽子、砖块……方有方的好处,圆有圆的作用。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22 手指 》教案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22 手指》教案一. 教材分析《手指》是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的一篇课文,课文以作者对自己手指的描绘为例,介绍了手指的形状、功能和特点,并通过手指的比喻,揭示了人们在不同场合下的表现和性格。
课文语言生动有趣,富有教育意义,适合五年级学生阅读。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能够独立理解课文内容。
但是,对于一些比喻和象征意义的句子,可能还需要引导和解释。
此外,学生对于自己手指的认识可能仅仅停留在表面,需要通过课文的学习,深入了解到手指的功能和特点。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掌握一些重点词汇和句型。
2.过程与方法:通过课文的学习,培养学生观察和描述的能力,学会运用比喻和象征的修辞手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珍惜自己的身体,了解手指的功能和特点,激发学生对于科学的兴趣。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掌握一些重点词汇和句型。
2.难点:对于一些比喻和象征意义的句子,需要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和感悟。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互动教学法和启发式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观察描述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课文相关的图片和视频,用于引导学生观察和理解课文内容。
2.准备课文原文,方便学生朗读和理解。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手指的图片和视频,引导学生观察手指的形状、功能和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朗读课文,学生自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在此过程中,教师可以帮助学生理解一些生词和句型。
3.操练(10分钟)教师提出一些问题,引导学生通过讨论的方式,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例如:课文中的手指比喻了什么?为什么作者要通过手指的比喻来表达这个意思?4.巩固(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运用课文中的词汇和句型,进行简单的描述和写作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22 手指》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22 手指》一. 教材分析《22手指》这篇课文是部编版五年级下册的一篇讲读课文。
课文通过讲述作者对母亲的感激之情,表达了亲情的可贵和孝道的的重要性。
本文语言朴实,情感真挚,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有助于学生理解亲情的力量,培养学生的感恩之心。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能够理解课文的大意,感受作者的情感。
但在理解课文深层含义,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进行思考方面还需要引导。
此外,对于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式,学生可能需要进一步的讲解和操练。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体会作者对母亲的感激之情。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方式,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学会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进行思考。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亲情的力量,培养学生的感恩之心。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体会作者的情感。
2.教学难点:理解课文深层含义,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进行思考。
五. 教学方法采用自主学习、合作学习、讲读结合的方法,引导学生通过阅读、讨论、思考,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情感。
六. 教学准备1.课文朗读录音。
2.与课文内容相关的图片或视频资料。
3.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式。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或视频资料,引导学生回忆母亲为自己做过的事情,激发学生对母亲的感激之情。
2.呈现(10分钟)学生自读课文,理解大意。
教师提问,检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程度。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注意体会作者的情感。
教师指导,纠正发音,提示语气、情感。
4.巩固(10分钟)学生讨论:课文中的哪些事情让你感受到了作者对母亲的感激之情?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你想对母亲说些什么?5.拓展(10分钟)学生分享自己为母亲做过的事情,或者打算为母亲做的事情。
教师引导学生体会到亲情的力量,培养学生的感恩之心。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22 手指》教案教案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22 手指》教案教案一. 教材分析《22 手指》是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材中的一篇课文。
这篇课文通过讲述作者小时候与手指相关的趣事,引发出对手指的深入思考,从而告诉我们手指的多样性和重要性。
课文语言幽默风趣,富有童趣,贴近学生的生活,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同时,课文中的生词和语言表达方式也能够丰富学生的词汇量和语言表达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对于幽默风趣的课文更容易产生兴趣。
但是,学生对于手指的多样性和重要性可能还没有深入的认识,因此需要在教学中进行引导和启发。
此外,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还有待提高,需要通过教学活动进行锻炼和提升。
三. 教学目标1.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手指的多样性和重要性。
3.学会生词和语言表达方式,丰富词汇量和语言表达能力。
4.培养观察和思考的能力,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生词和语言表达方式的掌握。
2.对手指多样性和重要性的理解。
3.观察和思考能力的培养。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有趣的情境,引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
2.互动教学法: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提高思维能力。
3.观察教学法:通过观察手指的多样性和重要性,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思考能力。
六. 教学准备1.课文课件或黑板。
2.与手指相关的图片或实物。
3.生词卡片。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与手指相关的图片或实物,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手指的多样性和重要性。
2.呈现(10分钟)老师朗读课文,学生认真听,感受课文的语言风格。
3.操练(10分钟)学生跟读课文,注意模仿发音和语调。
老师适时纠正发音,巩固生词。
4.巩固(10分钟)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加强语言表达能力。
老师提问,引导学生对课文内容进行思考和讨论。
5.拓展(10分钟)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手指的多样性和重要性,并展示讨论结果。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 22 手指》(教学设计)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22手指》(教学设计)一、教学设计背景《22手指》这篇故事是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主要通过一个爷爷和孙子之间的温馨故事,引导孩子们思考亲情、关爱、体谅等主题。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旨在帮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故事内涵,培养学生的情感认知和阅读能力。
二、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通过阅读《22手指》,了解故事情节及故事主题;2.掌握生字词:鼻涕、珍惜、鞠躬、温暖;3.能初步理解故事的含义,并进行简要复述。
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和表达能力;2.提高学生的文字理解和感悟能力;3.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增强团队合作意识。
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的爱心和关爱意识;2.启发学生对家庭亲情的重视;3.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理解故事情节,把握故事主题;2.学习并掌握生字词的意思和用法。
难点1.对故事中的情感描写进行深入理解;2.复述故事时能够准确表达作者的用心。
四、教学内容和方法教学内容1.课文学习:逐段解读故事内容,分析细节描写;2.生字词学习:学习生字词的意思和用法;3.情感指导:引导学生从故事中感受亲情、关爱。
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老师的讲解,帮助学生理解故事;2.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故事情节和主题;3.合作学习:小组合作,共同完成教学任务;4.情感渗透:通过情感导入,引导学生产生共鸣。
五、教学流程安排第一步:导入(5分钟)1.利用图片或故事背景介绍,引入故事内容;2.提出教学目标,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第二步:课文学习(15分钟)1.阅读《22手指》,分段解读故事;2.分析故事情节,让学生理解故事主题;3.学习生字词及其意思。
第三步:情感体会(10分钟)1.引导学生回顾故事情节,让学生表达对爷爷孙子之间的感受;2.引导学生思考亲情、关爱的意义。
第四步:团体讨论与展示(10分钟)1.进行小组讨论,探讨故事背后的含义;2.每组选择一名学生代表汇报讨论成果。
2020统编教材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22《手指》教案
3. 推荐阅读丰子恺的《白鹅》或其 他 3. 查找丰子恺的《白鹅》或其他作
好习惯。
作品。
教师指导
品。 第二课时
学生活动
教学提示
1. 导入:同学们回家阅读了丰子恺 的 1. 借助回家阅读图书表格,简要介
4. 组织学生练写生字,全班巡视, 个 别指导。 5. 利用实物投影展示学 「生的书写情 况,集体评议。 1. 小结这节课的学习情况,提岀努 力 方向。
结写 (五根手指一致团结,根根有
用)。
3. 结构方式:总 分
总。
1. 逐个岀示要书写的生字, 让学生 细观察,找岀容易写错的笔画。 2. 仔细观察“貌、庸”的书写演 示, 记住笔顺和字形。 3. 仔细观察生字的间架结构,如
“团结就是力量”的道理。
1.准备字卡、词卡,制作多媒体课件。 2.搜集作者资料,了解作者及作品。 2 课时
(教师 ) (学生 )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师指导
学生活动
教学提示
1. 岀示谜语:“五个兄弟,住在一
1. 交流猜岀谜底:手指。
弓 1 导学生观察自己的手
一、谈话导入, 起,有骨有肉,长短不齐。”
指有什么特点,为下一步体 会
1.自由朗读课文,借助拼音读正
二、初读课文,
集中识字 ( 用 时: 15 分钟 )
准字音,读顺句子。遇到不理解的 词可以查查字典、词典。 2.检查课前生字预习成果。 (1) 课件按照结构分组出示会认字 和会写字,指导学生认读,师生共 同纠正字音。
(2) 讲解“拧”字的不同读音及意 思。
(3) 引导学生讨论识字好方法。
1. 在识字教学中,教师要发
正字音。注意下面这几个字的读
挥指导作用,以读生字、读
2020统编教材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22手指教案.
手指课文分析本文是丰子恺先生写的一篇散文。
文章开门见山指出每个人都有十根手指,一只手上的五根手指各有所长,各有所短。
接着就以风趣幽默的语言具体描写五根手指的不同姿态和性格。
最后阐明了一个道理:“五根手指如果能一致团结,成为一个拳头,那就根根有用,根根有力量,不再有什么强弱、美丑之分了。
”文章语言风趣幽默,结构清晰严谨,主题鲜明突出。
全文紧紧围绕五根手指不同的姿态和性格进行描写,运用多种表达方法,刻画出了姿态栩栩如生、性格迥然不同的五根手指。
教学时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是要抓住文章第一自然段和最后一个自然段进行整体理解,了解课文主要写的是五根手指各自不同的姿态和性格,各有所长,各有所短,领会作者的写作意图;二是要抓住最能反映五根手指特点的句段,进行重点体会。
教学目标1.会认14个生字,掌握1个多音字“薄”,会写15个生字;重点理解“试探、养尊处优”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课文内容,理清行文思路,了解五根手指的不同特点及作者描写手指的方法。
3.学习作者留心生活、善于观察、勤于思考,从司空见惯的事物中得到启示的习惯。
4.体会到任何事物都各有所长,各有所短的道理,以及团结合作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1.把握课文内容,理清思路,了解五根手指各有什么特点,作者是如何表现这些特点的。
2.领悟课文蕴含的道理,感悟人生哲理。
教学难点1.了解五根手指的不同特点,了解课文的写作顺序及写作方法。
2.体会到任何事物都各有所长,各有所短的道理,明白团结一致的重要性。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会认“拇、弦、揿”等14个生字,掌握1个多音字“薄”,会写“搔、痒、秽”等15个生字;正确读写“拇指、搔痒、强硬”等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整体把握课文内容,划分段落。
【教学重难点】1.学习生字新词,交流识记字词的方法。
2.把握课文内容,划分层次,明确重点。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1.教师出示谜语,激发学生的兴趣,导入课题。
统编教材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22《手指》教案
统编教材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22《手指》教案一、教学内容分析本节课学习的是统编教材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22课《手指》。
本文讲述了手指的形态、功能和作用,通过学习本课,学生能够认识到手指的重要性,培养动手、动脑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手指的形态、功能和作用。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认真细致的学习态度。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手指的尊重和珍惜。
三、教学重难点•重点:了解手指的形态、功能和作用。
•难点: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灵活运用所学的知识。
四、教学准备1.教材:统编教材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材。
2.教具:图片、视频等多媒体教具。
3.教辅:教学参考书籍等。
4.学具:学生手册等。
五、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展示手指的图片或视频,让学生讨论手指的作用,并引出本课的主题。
2. 学习1.学生跟读课文,学习手指的形态和功能。
2.可以通过提问,让学生发散思维,思考手指的作用。
3. 拓展1.提供一些与手指有关的拓展知识,让学生了解更多关于手指的信息。
2.可以进行实践训练,比如通过手工制作让学生体验手指的灵活性。
4. 总结让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手指的形态、功能和作用,并让学生分享对手指的感悟。
六、课堂评估1.以小组形式让学生展示他们对手指的认识。
2.教师观察学生的表现,评价学生的课堂表现和参与度。
七、作业布置布置以手指为主题的作业,如写一篇手指的作用或手指的形态的小作文,或者完成一些手指相关的手工活动。
八、板书设计•主题:手指•形态:五根手指•功能:握物、摸物•作用:指点迷津九、教学反思本节课主要围绕手指的形态、功能和作用展开,通过多种教学手段让学生全面了解手指的重要性。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启发学生,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以上就是本节课的教案设计,希望可以在实际教学中得以有效运用,引导学生全面认识手指的重要性。
部编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22.手指》教案
部编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22.手指》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手指的构造和功能。
2.能够正确描述手指的作用。
3.提高学生的观察和思考能力。
4.启发学生对身体器官的保护意识。
二、教学重点1.掌握手指的构造和功能。
2.理解手指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
三、教学内容1. 手指的构造手指是人体肢体的一部分,由骨骼、关节、皮肤、神经和血管等组成。
手指主要包括指尖、指节和指根部分,可以灵活地弯曲和伸直,具有精细操作的能力。
2. 手指的功能手指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它们可以用来触摸、捏取、握持物品,执行精细的动作,如书写、绘画等。
手指还可以帮助我们感知外部环境,是我们与世界接触的重要工具。
四、教学方法1.教师讲解结合图示展示手指的构造和功能。
2.带领学生进行观察实验,让学生动手操作感受手指的灵活性和实用性。
3.开展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使用手指的经历和体会。
五、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教师通过展示图片或视频引发学生对手指的兴趣,让学生自由讨论手指的作用和重要性。
第二步:学习1.教师讲解手指的构造和功能。
2.学生观察自己的手指,感受手指的灵活性和实用性。
第三步:实践1.学生进行手指的灵活性实验,如捏取小物体、握笔书写等。
2.学生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的使用手指的经历和体会。
第四步:总结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学到的知识,强调手指在我们生活中的重要性。
六、作业根据今天的学习内容,写一篇关于手指的作用和重要性的短文。
七、教学反思本节课重点在于让学生认识手指的构造和功能,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感受手指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
通过小组讨论和实验操作,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掌握知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以上是部编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22.手指》教案内容,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希望能够增强学生对手指的认识,进一步激发学生对自身身体结构的兴趣和保护意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2.手指备课素材【教材分析】这是丰子恺先生写的一篇散文。
文章开门见山指出每个人都有十根手指,一只手上的五根手指各有所长,各有所短。
接着就以风趣幽默的语言具体描写五根手指的不同的姿态和性格。
最后阐明了一个道理,“五根手指如果能团结一致,成为一个拳头,那就根根有用,根根有力量,不再有什么强弱、美丑之分了”。
文章语言风趣幽默,结构清晰严谨,主题鲜明突出。
全文紧紧围绕五根手指不同的姿态和性格进行描写,运用多种表达方法,刻画出了姿态栩栩如生、性格迥然不同的五根手指。
本文是一篇精读课文,选编这篇课文的目的是:在了解课文主要内容的基础上,感受课文中风趣的语言,认识五根手指的不同特点,体会手指带给我们的启示,了解作者采用的表达方法。
教学这篇课文,重点感受课文中风趣的语言,理解五根手指有什么特点,作者运用什么表达方法表现这些特点的。
难点是领悟其中的道理。
【作者介绍】丰子恺(1898—1975)原名丰润、丰仁,浙江崇德县石门湾(今桐乡县石门镇)人。
1914年入杭州浙江省第一师范学校,从李叔同学习音乐和绘画。
1919年师范学校毕业后,与同学数人在上海创办上海专科师范学校,并任图画教师。
1921年东渡日本学习绘画和音乐,与朱自清、朱光潜等人结为好友。
1924年在上海创办立达中学。
1925年创办立达学会,参加者有茅盾、陈望道、叶圣陶、郑振铎、胡愈之等人。
1929年被开明书店聘为编辑。
1931年,他的第一本散文集《缘缘堂随笔》由开明书店出版。
七七事变后,率全家逃难。
解放后曾任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上海中国画院院长、上海对外文化协会副会长等职。
主要作品有散文集《缘缘堂随笔》《缘缘堂再笔》《子恺近代散文集》等十余种,画集《子恺漫画》《绘画鲁迅小说》等多种,另有学术论著和翻译作品多部,对我国的艺术教育作出了巨大贡献。
丰子恺最负盛名的是他的散文作品。
他的散文注意用语言状物绘形,表现视觉色彩。
他写散文,总是选取自己熟悉的生活题材,以自己的感受,用最质朴的文字坦率地表达出来,在朴素到接近白描的文字中,倾注了一股真挚而又深沉的情感,很容易打动读者的心灵而引起共鸣。
丰子恺的散文,在中国新文学史上也有较大的影响。
主要作品有《缘缘堂随笔》《辞缘缘堂》《缘缘堂再笔》《告缘缘堂在天之灵》《随笔二十篇》《甘美的回忆》《艺术趣味》《率真集》《护生画集》(共9部)等。
《白鹅》被编入初中一年级、四年级课文、《竹影》被编入初中一年级课文,《手指》被编为初中、小学课程。
这些作品除一部分艺术评论以外,大都是叙述他自己亲身经历的生活和日常接触的人事。
由于是同辈中唯一的男孩子,他自小时候便被包围在脉脉的温情中,使他总是以温柔悲悯的心来看待事物,发散在他的笔下,就变成平易的文字和纯真的画风。
【与文章相关的资料介绍】五个手指的故事一天,五个手指头聚在一起讨论谁的本领大。
大拇指首先站起来趾高气扬地说“这个问题很简单,当然是我的本领最大,要不怎么我排在第一呢?”食指不干了,急忙说:“我最了不起,人们不论干什么,都是用我来指指点点的,哪儿有你们什么事?”中指没等二拇指说完,连忙站起来分辩说“快看快看,伸直五个手指头,比比谁最高。
”……无名指、小指也不甘示弱,都拿出自己的看家本领,与他们争论。
他们的争吵声被角落里的花皮球听见了,花皮球给他们提了个建议:看谁能拿动它,谁就最有功劳。
五个手指头互相看了看,都觉得这个建议可行,于是他们各个摩拳擦掌,挨个试,可他们谁都没能拿起来。
花皮球又提了一个建议:如果你们五个手指头一起来拿,会是怎么样?五个手指头齐上阵,果然轻轻一拿就拿起来了。
五个手指头你看我,我看你,都不好意思的笑了。
他们终于明白了“团结就是力量”。
五个手指的故事“唉!又忙碌了一天,简直把我累死了!”大拇指伸了个懒腰,有气无力地说。
“难道我就不累吗?”大拇指的这句话被不服气的食指给听到了,“我的腰都累弯了。
”这是怎么一回事呢?原来这是在一个夜深人静的夜晚,小主人玲灵的手指在谈话!它们的对话,被高个儿的中指,纤细的无名指和瘦弱的小拇指听到了,于是五兄弟开始窃窃私语起来……“唉!”大拇指又叹了一口气,说道,“要数最累的,那这冠军肯定就是我和食指老弟了。
小主人上了高中后,学习压力大,作业繁多,每次小主人写作业,我俩都要用力地捏住笔头,跟着小主人不同的作业和要求旋转,有时是中文汉字,有时是英文字母,有时是数学符号,有时是美术风景……把我们俩转得头晕目眩,一工作就是好几个小时。
瞧,我俩原先圆凸凸的表面,都被压扁了。
”“还不止呢,小主人的握姿又不够正确,总喜欢把你压在我的脸上,害得我都快喘不过气了。
”食指气愤地补充道。
“咳!大拇指食指老兄,小主人写字,我必须弓着腰同你们二人合作,用脖子去支撑笔杆,看,这儿都磨掉了一大块肉。
还不止呢,我还要经常忍受着烧伤的痛苦。
”中指禁不住叫了一声,“有一次,要将燃烧过的试管中的溶液除去,但必须等到试管不烫后才能用水清洗,否则会使试管破裂,但主人总是迫不及待地就习惯性地伸出最长的我去触碰那试管壁,在碰到的一刹那,我的整个身体都像被烙铁烙了一样,有一种很疼痛的烧灼感!现在想起来还觉得非常可怕呢!”说着,中指竟呜呜地哭了起来。
无名指坐了起来,帮食指擦干眼泪,接着说道:“咱们都是同病相怜啊!”“嘿,无名指小哥,你脖子上挂的是什么啊,还挺耀眼的。
”小拇指看着无名指上的圆圈问。
“唉,别提了,它可差点要了我的命。
您大概有所不知,情人节那天,小主人的男友硬要把这个戒指送给她。
小主人戴上它后,视它如珍宝,每天抚摸着这个戒指,然后就是一阵幸福地发呆。
可是这个戒指,从此以后,像个铁环一样套着我,让我动弹不得,呼吸也变得很困难。
这枚戒指对我来说并不是很合身,戴上它时,我有些上气不接下气,可是昨天,小主人为了清洗它,不顾我的感受,硬是把它从我身上扯出。
你看,我身上竟留下了一段深深的勒痕……”还未说完,无名指哽咽了。
“咱们的命真是太苦了!”大家纷纷说。
“可是不管怎么说你们都有显示自己身手的机会,可我呢,主人看不起我,从来不用我,我觉得自己好没用啊。
”小指伤心地说。
四兄弟安慰它:“你别这样想,平日里似乎没有你独挡一面的时候,但我们帮助小主人搬东西,提书包,拧毛巾,少了你,那可费力极了!况且如果少了你,人们只有4个手指,那是多么别扭、多么难看呀!”小拇指没有回答,似乎陷入了沉思。
屋子里一下变得寂静了。
朦胧的月光透过窗子,怜悯地轻抚着五兄弟的脸,兄弟5人伸展着疲惫的身躯,慢慢地进入了梦乡。
明天也许还会有着更多、更新的任务等待着它们呢……(作者:王凡选自:福州日报)丰子恺的文章杨柳因为我的画中多杨柳,就有人说我喜欢杨柳;因为有人说我喜欢杨柳,我似觉自己真与杨柳有缘。
但我也曾问心,为什么喜欢杨柳?到底与杨柳树有什么深缘?其答案了不可得。
原来这完全是偶然的:昔年我住在白马湖上,看见人们在湖边种柳,我向他们讨了一小株,种在寓屋的墙角里。
因此给这屋取名为“小杨柳屋”,因此常取见惯的杨柳为画材,因此就有人说我喜欢杨柳,因此我自己似觉与杨柳有缘。
假如当时人们在湖边种荆棘,也许我会给屋取名为“小荆棘屋”,而专画荆棘,成为与荆棘有缘,亦未可知。
天下事往往如此。
但假如我存心要和杨柳结缘,就不说上面的话,而可以附会种种的理由上去。
或者说我爱它的鹅黄嫩绿,或者说我爱它的如醉如舞,或者说我爱它像小蛮的腰,或者说我爱它是陶渊明的宅边所种,或者还可引援“客舍青青”的诗,“树犹如此”的话,以及“王恭之貌”“张绪之神”等种种古典来,作为自己爱柳的理由。
即使要找三百个冠冕堂皇、高雅深刻的理由,也是很容易的。
天下事又往往如此。
也许我曾经对人说过“我爱杨柳”的话。
但这话也是随缘的。
仿佛我偶然买一双黑袜穿在脚上,逢人问我“为什么穿黑袜”时,就对他说“我喜欢穿黑袜”一样。
实际,我向来对于花木无所爱好;即有之,亦无所执着。
这是因为我生长穷乡,只见桑麻、禾黍、烟片、棉花、小麦、大豆,不曾亲近过万花如绣的园林。
只在几本旧书里看见过“紫薇”“红杏”“芍药”“牡丹”等美丽的名称,但难得亲近这等名称的所有者。
并非完全没有见过,只因见时它们往往使我失望,不相信这便是曾对紫薇郎的紫薇花,曾使尚书出名的红杏,曾傍美人醉卧的芍药,或者象征富贵的牡丹。
我觉得它们也只是植物中的几种,不过少见而名贵些,实在也没有什么特别可爱的地方,似乎不配在诗词中那样地受人称赞,更不配在花木中占据那样高尚的地位。
因此我似觉诗词中所赞叹的名花是另外一种,不是我现在所看见的这种植物。
我也曾偶游富丽的花园,但终于不曾见过十足地配称“万花如绣”的景象。
假如我现在要赞美一种植物,我仍是要赞美杨柳。
但这与前缘无关,只是我这几天的所感,一时兴到,随便谈谈,也不会像信仰宗教或崇拜主义地毕生皈依它。
为的是昨日天气佳,埋头写作到傍晚,不免走到西湖边的长椅子里去坐了一会。
看见湖岸的杨柳树上,好像挂着几万串嫩绿的珠子,在温暖的春风中飘来飘去,飘出许多弯度微微的S线来,觉得这一种植物实在美丽可爱,非赞它一下不可。
听人说,这种植物是最贱的。
剪一根枝条来插在地上,它也会活起来,后来变成一株大杨柳树。
它不需要高贵的肥料或工深的壅培,只要有阳光、泥土和水,便会生活,而且生得非常强健而美丽。
牡丹花要吃猪肚肠,葡萄藤要吃肉汤,许多花木要吃豆饼;但杨柳树不要吃人家的东西,因此人们说它是“贱”的。
大概“贵”是要吃的意思。
越要吃得多,越要吃得好,就是越“贵”。
吃得很多很好而没有用处,只供观赏的,似乎更贵。
例如牡丹比葡萄贵,是为了牡丹吃了猪肚肠只供观赏,而葡萄吃了肉汤有结果的原故。
杨柳不要吃人的东西,且有木材供人用,因此被人看作“贱”的。
我赞杨柳美丽,但其美与牡丹不同,与别的一切花木都不同。
杨柳的主要的美点,是其下垂。
花木大都是向上发展的,红杏能长到“出墙”,古木能长到“参天”。
向上原是好的,但我往往看见枝叶花果蒸蒸日上,似乎忘记了下面的根,觉得其样子可恶;你们是靠它养活的,怎么只管高踞在上面,绝不理睬它呢?你们的生命建设在它上面,怎么只管贪图自己的光荣,而绝不回顾处在泥土中的根本呢?花木大都如此。
甚至下面的根已经被斫,而上面的花叶还是欣欣向荣,在那里作最后一刻的威福,真是可恶而又可怜!杨柳没有这般可恶可怜的样子:它不是不会向上生长。
它长得很快,而且很高;但是越长得高,越垂得低。
千万条陌头细柳,条条不忘记根本,常常俯首顾着下面,时时借了春风之力,向处在泥土中的根本拜舞,或者和它亲吻。
好像一群活泼的孩子环绕着他们的慈母而游戏,但时时依傍到慈母的身边去,或者扑进慈母的怀里去,使人看了觉得非常可爱。
杨柳树也有高出墙头的,但我不嫌它高,为了它高而能下,为了它高而不忘本。
自古以来,诗文常以杨柳为春的一种主要题材。
写春景曰“万树垂杨”,写春色曰“陌头杨柳”,或竟称春天为“柳条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