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单元 版痕印迹的艺术(一)
我们身边的痕迹(教案)人美版(2012)美术二年级上册
教案标题:我们身边的痕迹教材版本:人美版(2012)美术二年级上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认识生活中的痕迹,学会观察和发现身边的美好。
2. 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学生的美术表现能力。
3. 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艺术的情感,增强学生对美术学科的兴趣。
教学内容:1. 认识生活中的痕迹,如脚印、车辙、指纹等。
2. 学会观察和发现身边的美好,如大自然的痕迹、动物的痕迹等。
3. 学会运用线条、色彩等美术元素表现痕迹,创作一幅以痕迹为主题的美术作品。
教学重点:1. 学会观察和发现身边的痕迹。
2. 学会运用线条、色彩等美术元素表现痕迹。
教学难点:1. 如何引导学生发现并观察身边的痕迹。
2. 如何运用美术元素表现痕迹。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相关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
2. 学生准备画纸、画笔、颜料等绘画工具。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出示一张图片,让学生观察图片中的痕迹,引发学生的兴趣。
2. 学生分享自己身边的痕迹,如脚印、车辙、指纹等。
二、观察与发现(1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大自然中的痕迹,如树叶的纹理、动物的脚印等。
2. 学生分享自己的观察发现,教师总结并给予肯定。
三、学习表现方法(15分钟)1. 教师示范如何运用线条、色彩等美术元素表现痕迹,如用线条勾勒出脚印的轮廓,用色彩填充脚印的内部。
2. 学生跟随教师一起练习,掌握表现痕迹的方法。
四、创作实践(20分钟)1. 教师布置作业:以痕迹为主题,创作一幅美术作品。
2. 学生独立创作,教师巡回指导。
五、展示与评价(10分钟)1. 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分享创作心得。
2. 教师组织学生互相评价,给予肯定和建议。
六、总结与拓展(5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观察和发现身边痕迹的重要性。
2. 学生分享自己课后将继续观察和发现身边的痕迹,将所学知识运用到生活中。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和发现身边的痕迹,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浅谈版画特有的绘画语言魅力——刀痕和印迹
如斯先生在《 简明中华印刷史通》中认为 : 版 画是一种经 过刻板再进 行 “
印 刷 的 图 画 。它 的 特 点 是作 者用 刀 或 毛 笔 等 工 具 , 不 同 的 材 料 版 面 上 在
进行刻画制成印版 , 直接 印刷 复制。就版 画性 质 可分 为凸版 、 再 凹版、 平 板 等 , 以所 用 材 料 分 类 , 木 版 画 、 版 画 、 版 画 等 ” 。 黑 崎 彰 、 或 如 铜 石 … 张
— —
刀痕 和 印 迹
郑春银
6 04 ) 10 1
( 南 民族 大 学 艺 术 学 院 四川 西 I成 都
摘 要:任何形式的绘画创作都离不开表现 方式和呈现载体 , 油画的魅力在 于油彩 的色泽 、 触和承栽它们的厚重而有弹性的亚麻布 ; 笔 国画 的 气韵 在 于 宣纸 对 笔 墨 和 意 韵 地 自然 显现 ; 而版 画 的 美感 正 是 各 种 板 材 的 或 粗 旷 或 细腻 的特 点和 通 过 印 的制 作 质 感 以 及 印 刷 显 现 出 来
现 的 。刀 法 至 于版 刻 , 如 同 笔 墨 之 于 国 画 宣 纸 , 就 亦如 其 他 绘 画 形 式 中 色
珂 、 松 儒 在 《 界 版 画史 》中对 版 画 的解 释是 : 版 画 是 在 各 种 各 样 的 材 杜 世 “ 料 上 , 作 出 可 以 和不 可 以涂 抹 颜 料 和 油 墨 的 版 面 , 后 再用 纸 来 进 行 转 制 然 写 的一 种 绘 画 表 现形 式 ” 。在 目前 现 有 的 版 画 研 究 文 献 中 , 版 画 的 对 定 义 众 说 纷 纭 , 是 在 这 里 我 们 只需 要 知 道 版 画 创 作 离 不 开 版 、 和 印 但 刀
一年级美术《美丽的印纹》教案
一年级美术《美丽的印纹》教案1.通过用手、树叶等有纹理的物体进行沾印,让学生初步了解自然世界中各种各样的纹理。
2.体验造型乐趣并获得视觉感受。
《美丽的印纹》3.理解绘画形式的多样性。
《美丽的印纹》教学重点、难点体验用手、树叶等物体沾印产生的肌理效果。
利用肌理效果,组织画面美丽的印纹。
准备工作全开纸、水粉颜料(统一分配)、不同的树叶及图例等。
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二、导人1.让学生观察自己的手心来发现手的纹理,教师用手沾上颜料,在纸上印出美丽的印纹手纹,板书:eilideinen 美丽的印纹。
2.在黑板上挂一张全开纸,让学生沾上自己喜欢的颜料上台按印,体验印的乐趣,并让学生简单表述自己手上纹理的特征及手沾色彩、按印的感受。
《美丽的印纹》3.让学生讨论并说说除了手之外,还可以用什么东西来印。
三、布置作业1.团结协作;2.注意卫生;3.比一比,哪一组印得最美丽。
四、学生练习巡视指导,及时发现问题;展示小组作业,引导学生观摩,比一比,哪一组的图案最有意思。
五、小结生活中有各种各样的物品,每一种物品都会有自己独特的纹理(出示有肌理效果的花瓶),我们可以利用这些纹理来美化我们的生活,在我们创作美术作品的时候,也可以充分利用它们。
1观察手心印纹,并说出自己的感受。
2.上台沾颜料按印,简述自己手上纹理的特征及手上沾色彩、按印的感受。
3.讨论。
分组协作、完成作业观摩作业,比一比,谁的作业最有趣,图案最有意思。
寻找生活中可以用来制作美丽纹理的物品第一时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用手、树叶等有纹理的物体初步进行印纹练习,让学生了解绘画形式的多样性。
2.体验造型乐趣并获得视觉和触觉的感受,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提高审美能力。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用手、树叶等印纹创造肌理效果,并有意识地进行画面组织。
教具准备:全开白纸、水粉颜料(统一分配)、不同树叶、图例等。
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边听轻音乐)。
二、导入:1.让学生观察自己的手心来发现手上的纹理,教师用手沾上颜料,往白纸上一印,出现漂亮的手纹,导入题:美丽的印纹(板书具有纹理的字)。
岭南版初中美术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版痕印迹的艺术》4课时教学设计
第五单元版痕印迹的艺术第 1 课个性鲜明的木刻肖像(2 课时)一、教学目标通过课上对浮雕这种造型手段的了解,使学生初步对浮雕的制作过程以及制作手法有一个大体的了解,结合上节课的自画像作业进行制作浮雕。
二、教学重点以及难点重点是如何把头型制作好。
难点是注意整体作品的造型协调。
三、课前准备学生课前准备:从图书、画册以及通过上网查出一些相关浮雕作品的照片并了解浮雕的特点。
每人带一面小镜子、陶泥、小勺、牙签等小工具。
一、教学设计教学过程:组织教学(按常规进行)。
引入新课:我们在讲美术的分类时已经讲过了什么是浮雕,那么怎么制作浮雕呢?浮雕又能传达出什么样的美呢?板书课题:个性鲜明的木刻肖像同学们,在我们的生活周围有许多艺术品在点缀着我们的生活,其中也有不少的浮雕作品,同学们能不能说出在你身边的浮雕作品呢?(学生回答略) 浮雕是一种半立体的艺术形式,在平面上塑造立体的空间是它的特点,那么它是怎么制作出来的呢? 我们知道了浮雕制作的大体方法,我们都知道了浮雕应该把人物的形象与背景托开这一特点,也就是说注意背景是浮雕制作的第一步空间制作的关键。
那么既然背景制作是十分重要的,我们可不可以想一些快捷、方便、迅速的制作方法,把背景制作得既美观又容易制作呢?(学生回答略)正像同学们说的,运用不同的工具会使得浮雕背景的制作效率事半功倍,如用一些钮扣、小图章印制的方法,还可以利用刀子刻、刮、铲、削的方法制作,还可以通过树叶印制的方法,包括我们前面讲泥塑时学过的用剪刀剪的方法。
总之对于背景的制作方法希望大家动脑筋,发挥我们丰富的想象力去创作各种方法,做到既美观又好操作。
除了上面我们说过的背景制作的方法之外,对于人物脸型以及发型的制作也学要针对每一位同学的不同情况进行分析,对照我们每人带来的小镜子进行观察,自己属于哪一种脸型和发型,所以今天在正式制作之前,我们还有一件重要的事要作:那就是对照镜子再好好修改自己的自画像,不要盲目的就开始制作。
人教版一年级美术上册《美丽的印纹》教案
人教版一年级美术上册《美丽的印纹》教案一. 教材分析《美丽的印纹》是人教版一年级美术上册的一课,主要让学生通过观察、实践,了解和掌握印纹的产生和表现方法,培养学生对美的感知能力和创造能力。
教材内容主要包括印纹的定义、印纹的产生方法、印纹的表现技巧等。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具有较强的好奇心和动手能力,但对于印纹的概念和表现方法可能较为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通过生动的讲解和示范,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印纹的相关知识。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印纹的产生和表现方法。
2.培养学生对美的感知能力和创造能力。
3.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印纹的产生和表现方法。
2.难点:如何运用印纹表现自己心中的美丽图案。
五. 教学方法1.生动讲解:通过简明扼要的语言,让学生理解印纹的相关知识。
2.示范操作: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印纹的产生和表现方法。
3.小组合作:让学生在小组内共同探讨和创作,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能力。
4.引导思考:通过问题引导,让学生思考和探索印纹的表现技巧。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掌握印纹的相关知识,准备示范作品。
2.学生准备:带齐美术用品,如画纸、颜料、画笔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些美丽的印纹作品,引发学生的兴趣,然后简要介绍印纹的定义和产生方法。
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自己制作的印纹作品,并讲解制作过程,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印纹的产生和表现方法。
3.操练(10分钟)学生按照教师示范的方法,自己动手尝试制作印纹作品。
教师在过程中给予个别指导,帮助学生解决问题。
4.巩固(10分钟)学生小组内互相展示作品,共同讨论和总结印纹的制作技巧。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运用印纹表现自己心中的美丽图案。
5.拓展(10分钟)学生自由创作,运用所学到的印纹制作技巧,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完成自己的作品。
6.小结(5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印纹的产生和表现方法,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发现和创造美丽的印纹。
语文八年级上人教部编版第五单元“文明的印迹”拓展阅读:《宣纸》
宣纸①宣纸的原产地——安徽泾县,唐代隶属宣州府,宣纸因而得名。
②宣纸的制作方法与一般纸有很大的不同。
一般纸的制法是利用造纸机把纸浆平铺在网上而形成薄薄的纸页,再经过烘干而卷成纸卷。
宣纸却是用传统方法手工焊成一张张湿纸,贴在墙上干燥而成。
由于这点不同,宣纸的性能也与一般纸不一样。
③那么,宣纸有哪些特性呢?④宣纸有润墨性。
落墨于宣纸时,纸面会产生“发涸”的效果。
普通纸发涸会使字或线条模糊不清,也不会出现晕状化开现象。
而宣纸发涸会使墨色随水分逐渐向周围扩散,呈近似圆形的波浪式的变化,如果水墨掌握得当,就能获得层次分明、色彩丰富的艺术妙味。
⑤宣纸有耐久性。
宣纸的寿命至少是1050年,而普通纸大约在两三百年后就会因自然老化而破损。
新闻纸的“寿命”更短,五六十年后就会变黄、发脆。
所以,宣纸算是纸中的“老寿星”了。
⑥宣纸的耐久性与它的pH值有着密切的关系。
经测定,绝大多数宣纸pH值都在8.3左右,呈碱性状态。
因为宣纸呈碱性,这使其能够抵抗空气中“酸性气体”的侵蚀,其纸内纤维才不易发生化学变化,纸也不易出现颜色变黄、强度下降等情况,所以宣纸的耐久性远超普通纸。
⑦宣纸有变形性宣纸能够随自然环境的变化适当伸长或收缩。
它不怕折揉,可以重新装裱,即使折揉很多次,一经装裱便能整洁如新。
(选文有改动)1.(2分)宣纸的性能与一般纸不一样,是由于。
2. (3分)宣纸有哪些特性?3.(2分)指出下面这句话使用的说明方法。
宣纸的寿命至少是1050年,而普通纸大约在两三百年后就会因自然老化而破损。
( )( )4.(3分)为什么宣纸的耐久性远超普通纸?参考答案1.(2分)宣纸的制作方法与一般纸有很大的不同2.(3分)宣纸有润墨性、耐久性和变形性。
3.(2分)作比较列数字4.(3分)因为宣纸呈碱性,这使其能够抵抗空气中“酸性气体”的侵蚀,其纸内纤维才不易发生化学变化,纸也不易出现颜色变黄、强度下降等情况,所以宣纸的耐久性远超普通纸。
岭南版八年级美术上下册课程目录与教学计划表
岭南版初中八年级美术上下册课程目录与教学计划表
教材课本目录是一本书的纲领,是教与学的路线图。
不管是做教学计划、实施教学活动,还是做学习计划、复习安排、工作总结,都离不开目录。
目录是一本书的知识框架,要做到心中有书、胸有成竹,就从目录开始吧!
课程目录教学计划、进度、课时安排
八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美术馆与艺术市场
1 走进艺术博物馆
2 艺术博览会与艺术品拍卖
第二单元奇妙的水墨世界
3 鸟语花香
4 水墨探索
第三单元情与意的交融
5 情景交融的山水画
6 传神写照的人物画
第四单元绿色的梦
7 图形·联想·创意
8 地球·绿洲·家园
第五单元我们的T型舞台
9 服装设计
10 青春风采
第六单元让生活插上翅膀
11 传统纹饰·民族风格
12 装扮生活·吉祥幸福
本册综合
课程目录教学计划、进度、课时安排
八年级下册
第一单元走近古典艺术
1 沉雄瑰丽的中国青铜艺术
2 典雅优美的古希腊雕塑
第二单元汽车畅想曲
3 汽车的造型
4 想象的汽车
第三单元光与影的交响曲
5 明暗的造型
6 色彩的表现
7 瞬间的表情
第四单元版痕印迹的艺术
8 个性鲜明的木刻人像
9 富有特色的藏书票
第五单元学当美术小编辑
10 手绘校园小报
11 书籍封面设计
第六单元校园的节日
12 七彩科技节
13 校园艺术展
本册综合。
2024年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教案第五单元 文明印迹单元素养
单元备课说明一、单元学习主题基于《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阐述,此单元是“实用性阅读与交流”这一发展型学习任务群的“阅读叙事性和说明性文本”单元。
结合2022年版课标要求,学生将通过此单元的学习,了解我国古代文明的卓越成就,增强民族自信、文化自信,激发科学探索的兴趣。
人文主题主要指向“文化的传承与理解”的语文核心素养。
要把握说明对象的特征,了解文章是如何使用恰当的方法来说明的;还要体会说明文语言严谨、准确的特点,增强思维的条理性和严密性。
二、单元教材分析此单元所选的五篇课文,以“文明的印迹”为人文主题。
五篇课文内容不同,各有特色,可以让学生了解我国人民在建筑、园林和绘画艺术等方面的成就,感受前人的非凡智慧和杰出的创造能力。
其中有关动物的课文,可引导学生发现自然的奥秘,激发科学探索的兴趣,引发学生对生命的思考。
了解说明方法,让学生学会抓住特征来说明事物。
体会说明文语言严谨、准确的特点,增强思维的条理性与严密性。
此单元的课文,可增进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特别是建筑艺术和绘画艺术的了解,增强民族自豪感;激发学生探索自然和社会的兴趣,培养科学精神和科学素养。
三、单元学情分析此单元是说明文单元,也是学生初中阶段首次遇到说明文,老师要引导学生掌握一定的说明文知识,为以后的说明文学习打下基础。
八年级学生有一定的阅读和理解能力,但是分析和概括能力还较弱,因此老师要帮助学生分析课文,并指导学生学以致用。
同时八年级学生的思维活跃,逻辑思维从具体形象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观察能力与想象能力也不断提高,因此应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四、单元学习目标1.感受说明文求真求实的理性精神,激发对自然与社会的探索兴趣。
2.把握说明文的文体特征,了解常见的说明方法,学会抓住特征来说明事物。
3.体会说明文语言准确、周密的特点,增强思维的条理性与严密性。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美术《美丽的印纹》教案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美术《美丽的印纹》教案教材简析:本课第一课时通过不同物品的印纹游戏,使学生体会印纹的形式美感,并通过添加创作成画;第二课时通过简易的自制图章,培养学生创造性的思维能力。
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用手、树叶等有纹理的物体初步进行印纹练习,让学生了解绘画形式的多样性。
2、体验造型乐趣并获得视觉和触觉的感受,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提高审美能力。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体验用手、树叶等印出的印纹的肌理效果,并有意识的进行画面组织。
教学准备:教具:范作数幅、白纸、水粉颜料、水彩笔,瓶盖等能盖印的东西。
学具:白纸、水粉颜料、水彩笔、瓶盖等。
教学过程:一、引导阶段回忆冬天玻璃窗上布满水汽时用手在上面印手印的快乐情景。
教师用大拇指蘸颜料在白纸上印出一个指印,再用水彩笔添画几笔,使其成为一个正在打球的小孩,导入课题:美丽的印纹(板书具有纹理的字)。
二、发展阶段1、在黑板上挂一张大纸,让全班学生蘸上自己喜欢的颜色上台用手按印。
让学生体验印的乐趣。
并让学生简单的表述自己手上纹理的特征及手蘸色彩、按印的感受。
2、找找身边还有什么东西可以印出漂亮的印纹?试着在自己的纸上印一下。
通过尝试敲印找到出现纹理效果的原因物体上凹凸不平的表面造成了神奇的效果。
三、创作阶段分小组合作,用手、树叶、瓶盖等进行印纹练习,注意色彩的协调及疏密的安排,还可以用水彩笔将印纹略作添加,或加上彩纸剪贴的物体,成为一幅幅有趣的画。
教学要点:1、是否发现物体上的纹理与敲出的印纹之间的关系。
2、能否简单的运用敲印的方法组织画面。
3、能否团结合作、注意卫生。
四、展示每组作业,引导观摩,让学生谈谈观摩感受并表达出来。
五、收拾与整理督促学生收拾工具和材料,整理桌面,保持教室环境的卫生与整洁。
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在上一节课的基础上,学习自制简易的印章,并进行拓印,感受造型的乐趣。
2、学习操作方法,培养动手能力。
教学难点:指导学生自制印章的技巧及拓印的方法,让他们大胆、自由的表现自己的感受。
小学美术《美丽的纹印》教案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纹印的基本概念、分类、制作技巧以及在生活中的应用。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我们加深了对纹印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发现和创造更多的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五、教学反思
在今天的教学中,我尝试通过不同的方式让学生们了解和掌握《美丽的纹印》这一章节的内容。首先,我发现导入环节提出的问题很好地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他们积极参与,分享了自己在生活中遇到的纹印实例,这为接下来的教学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纹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和纹印作品。
本节课将结合课本内容,引导学生感受纹印的魅力,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创造力。
二、核心素养目标
《美丽的纹印》课程的核心素养目标如下:
1.美术表现:通过纹印制作,培养学生对美术工具和材料的运用能力,提高学生的造型表现力和色彩搭配能力。
2.创意实践:鼓励学生观察生活,激发创意思维,将个人想法通过纹印形式表现出来,提升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2)色彩搭配:在纹印作品中,如何选择合适的颜色进行搭配,使作品更具视觉冲击力。
难点解析:教授色彩搭配的基本方法,如对比色、类似色等,并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学会运用到自己的作品中。
(3)纹印技巧的掌握: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可能难以掌握纹印的均匀力度和细节处理。
难点解析:通过反复练习,指导学生掌握纹印的力度控制和细节描绘技巧,提高纹印作品的完成度。
幼儿小班美术版画教案能留下印迹的物品
幼儿小班美术版画教案能留下印迹的物品教案目标:1.帮助幼儿了解和认识不同材料的印迹特点。
2.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
3.激发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4.培养幼儿的艺术鉴赏能力。
教学准备:1.不同材料的印迹小道具,如橡皮泥、海绵块、纸杯、水彩笔等。
2.工作台、画纸、颜料、画笔。
3.幼儿图书、图片或视频资源,介绍印图的相关知识。
教学过程:引入活动:1.教师可通过图片、视频或实物向幼儿介绍版画及其特点,并引导幼儿观察不同的印迹。
2.引导幼儿思考并讨论:哪些物品能够留下印迹?为什么会留下印迹?实践活动:1.放置小道具:在工作台上放置几个不同的能留下印迹的物品,如橡皮泥、海绵块、纸杯等。
2.让幼儿自由发挥,用手指或工具在画纸上体验这些物品的印迹特点,如压印、擦拭、摁压等。
3.导入创作:教师可提供一幅简单的画面或主题,引导幼儿运用不同的印迹物品,在画纸上完成自己的小作品。
同时,鼓励幼儿尝试组合不同材料的印迹,创造出新的效果。
展示与分享:1.让幼儿逐个展示自己的作品,并对其进行评价和鼓励。
2.教师组织幼儿分享自己创作过程中的心得和体会。
艺术鉴赏:1.教师可利用幼儿图书、图片或视频资源介绍一些著名的版画作品,如梵高的《星夜》等。
2.引导幼儿观察和描述这些作品中的印迹特点,并提出问题,如:这幅作品是如何创作的?你喜欢作品中的哪些印迹特点?3.鼓励幼儿尝试模仿或变换其中的印迹元素,创作自己的小作品。
课堂总结与延伸:1.教师可与幼儿一起总结今天学习的内容,并提出问题,如:今天你们学到了什么?通过印迹可以表达出什么样的效果?2.鼓励幼儿在家或自由玩耍的时候,继续尝试使用一些能留下印迹的物品进行创作。
教学扩展:1.可在其他艺术活动中引入版画元素,如拼贴画、手工制作等。
2.可邀请专业艺术家或美术老师来学校进行进一步的版画教学或指导。
教学评价:1.观察幼儿的参与程度和交流表达能力。
2.观察幼儿完成的作品,评估其创作活动中的动手能力和艺术表现力。
岭南版八年级美术下册教学计划
岭南版八年级美术下册教学计划八年级美术下册教学计划在过去一年的学习中学生的审美意识有所提高。
因此在这基础上可以进行新知识的学习,并且有旧知识的支持,可以温故而知新。
但是由于学生的基础差、起步慢,我在课中着重抓基础训练,并根据各自的性格特点和掌握基础的层次不同而采用多种训练方法,尽可能使他们感觉到在快乐的玩耍中掌握技术和技能,不至于丢了美术兴趣。
特制订计划如下:一、指导思想提高学生审美水平,充分发挥学生的特长,培养高尚的审美情操,发展健康个性,充分发挥学生潜能,使学生全面地发展。
二、学情分析初二共有四个班,学生对美术的学习兴趣较高,但美术基本技能掌握较低,有一种盲目性,部分学生有一定的美术特长,有待于进一步发掘提高。
三、基本内容分析本册划分为六个单元,共18课时,内容如下:第一单元《走进古典艺术》:欣赏不同时期的中国青铜器造型与纹饰的特点,运用美术术语与手绘形式感受青铜器的审美特征;运用“描述、分析、解析、评价”的欣赏程序与方法,感知古希腊雕塑艺术的风格与形式。
第二单元《汽车畅想曲》:运用几何形体的透视知识,以手绘方式表现汽车的造型结构;运用汽车的造型元素以及手绘表现形式,创意设计一幅未来的环保汽车图。
第三单元《光与影的交响曲》:运用物体明暗变化的基础知识,以各种表现形式进行绘画造型练习;学习色彩表现原理,尝试运用色彩混合法、点彩画法进行色彩练习;尝试借助摄影手法,运用光与影的造型语言表现人物的瞬间神态。
第四单元《版痕印迹的艺术》:感受藏书票丰富的文化内涵,掌握套色藏书票的设计、印制方法。
第五单元《学当美术作者辑》:运用手绘小报的设计制作方法,创作校园小报;学习书籍封面设计,了解书籍装帧设计的一般知识。
第六单元《校园的节日》:围绕“校园科技节”活动及其主题,了解并学习视觉形象识别系统的设计。
四、课时安排第一单元:2课时第二单元:约4课时第三单元:约4课时第四单元:约4课时第五单元:约2课时第六单元:约2课时五、具体措施1、认真学习课程标准,钻研教材,把握课改理念,因材施教,改革教学方法。
《第6课 美丽的印纹》作业设计方案
《美丽的印纹》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1. 帮助学生掌握印纹的制作方法,了解印纹的艺术特点。
2.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提高他们的审美素养。
3. 引导学生通过印纹制作,感受生活的美好,增强对自然和文化的热爱。
二、作业内容作业名称:制作美丽的印纹作业材料:各种颜色的纸张、铅笔、橡皮、尺子、剪刀、胶水等。
作业步骤:1. 观察: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常见的印纹,如树叶的纹理、瓷砖的花纹等,了解印纹的基本特征和美感。
2. 模仿:让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印纹样本,尝试用铅笔在纸上绘制出相应的印纹轮廓。
3. 创新: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设计出具有个人特色的印纹图案。
4. 制作:根据设计好的印纹图案,使用剪刀和胶水将纸张剪切、粘贴,制作出美丽的印纹作品。
5. 展示:将学生的印纹作品展示在教室或走廊,相互欣赏和学习。
三、作业要求1. 每位学生需完成一份印纹作品,作品内容应包括观察、模仿、创新和制作四个环节。
2. 作业完成后,需在作品上附上简短的创作说明,包括创作思路、灵感来源等。
3. 作业应按时完成,不得抄袭或使用他人作品。
4. 鼓励学生在创作过程中发挥想象力,尝试不同的印纹设计,展示个性特点。
5. 鼓励学生在创作过程中与他人合作,共同完成一件作品,培养团队协作精神。
四、作业评价1. 评价标准:作品创意性、美观程度、完成情况等。
2. 评价方式:教师评价与学生互评相结合。
教师对每位学生的作品进行评分和简要评语,同时组织学生相互观摩、学习和交流,让同学们对彼此的作品进行评价,评选出优秀作品进行展示和奖励。
3. 评价结果:根据评价结果,对表现优秀的学生进行表扬和奖励,对需要改进的学生提供指导和建议。
同时,将评价结果纳入学生的美术课程成绩中,作为对学生学习成果的反馈和激励。
五、作业反馈1. 学生反馈:学生在完成作业后,可以通过教师或同学之间的交流,了解自己的优点和不足,及时调整学习方法和态度。
教师也可以根据学生的反馈,对教学内容和方法进行改进,提高教学质量。
美丽的印纹教案设计
美丽的印纹教案设计教案名称:发现美丽的印纹教学目标:1.了解印纹的种类和特点;2.观察并发现身边的印纹;3.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注意力;4.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教学重难点:1.让学生了解印纹的种类和特点;2.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细致观察的习惯。
教学准备:1.图示印刷品(如报纸、杂志等);2.相关的图片资料;3.印刷品展示区域。
教学过程:一、导入(10分钟)1.教师出示一些印刷品,让学生观察并说出上面的印纹;2.引导学生思考,印纹是什么?为什么会有印纹?它们有什么特点?二、学习和讨论(20分钟)1.教师通过投影或展示图片的形式,给学生展示不同类型的印纹,如动物印纹、植物印纹、建筑印纹等;2.引导学生讨论印纹的特点和作用,比如动物印纹可以提醒人们危险、植物印纹可以吸引昆虫传粉等;3.教师可以给学生讲解一些知名建筑和艺术作品中的印纹,让学生感受印纹在艺术中的运用。
三、观察和发现(30分钟)1.教师给每个学生发放一张纸和铅笔,教室内的墙壁、桌椅等都是有印纹的,让学生用手感受并描绘桌子、椅子等物品上的印纹;2.学生可以选择自己身上的部位,发现并记录身上的印纹;3.学生在教室内或学校周围的环境中寻找其他具有印纹的事物,记录下来。
四、展示和交流(20分钟)1.学生将自己记录的印纹展示出来,进行交流;2.学生可以从自己的记录中选择一些印纹,进行描绘和设计,可以加上自己的想象;3.学生将自己的作品展示给全班同学。
五、总结和延伸(10分钟)1.教师引导学生总结今天学到的关于印纹的知识;2.学生分享自己在本课中观察到的美丽的印纹;3.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继续观察和发现美丽的印纹,并记录下来。
教学反思:通过本次教学活动,学生可以增加对印纹的认识和理解,并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审美能力。
同时,通过自己的参与和创作,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认真观察和思考,给予他们足够的思考时间和空间。
小学美术《美丽的印纹》教案设计模板—印纹素材带来的无限想象
小学美术《美丽的印纹》教案设计模板—印纹素材带来的无限想象一、教学内容及目标教学内容:美丽的印纹教学目标:1.了解印纹的基本知识;2.激发学生的创意思维;3.在实践中增强学生的美术技能。
教学重点:1.了解印纹的基本知识;2.了解印纹的分类及特点;3.学会运用印纹素材进行艺术创作。
教学难点:1.培养学生的创意思维能力;2.让学生对印纹素材的运用有更深刻的理解。
二、教学方法及手段教学方法:情境教学、讨论、实践、展示。
教学手段:PPT演示、教师讲解、学生互动、实践操作。
三、教学过程阶段一:导入(5分钟)教师以生动的语言及PPT展示的形式,介绍印纹的基本概念及分类,引导学生关注印纹素材在生活、插画、建筑等方面的应用,引起学生的兴趣。
阶段二:讨论(10分钟)教师以探讨图中既有之后的画面为主,鼓励学生在思考之后将其灵活运用到不同主题的话题上进行创作。
阶段三:实践(30分钟)为保证学生的艺术创作质量,学生先要观看一些印纹作品,以理解其特点、运用方式及不同主题下的表现。
之后,学生需要在白纸上使用不同的印纹素材进行创作。
教师会在一旁进行指导,引导学生在实践中解决各种难题。
学生们可运用想象、记忆及经验,发挥自己的想象力。
鼓励学生大胆尝试,不怕失败。
阶段四:展示(15分钟)学生们将自己的作品拿到全班面前进行展示及讨论,从不同角度欣赏评价他人的作品(如:构图、运用印纹素材的创新性及复合能力、话题表达等)。
每个学生在展示自己作品的同时,都可以在这样的交流中积累经验和提高自己的艺术创作技巧。
此外,展示环节也可以促进学生如何欣赏艺术的能力。
阶段五:总结(5分钟)通过本次课的学习,学生掌握了印纹的基本知识、印纹素材的运用、具有艺术创作的能力和勇气、促进了自信心与学习兴趣的增强。
四、教学要求1.学生能够观察及感知印纹的表现形式。
2.学生能够了解和掌握印纹的分类及特点。
3.学生能够对印纹素材进行艺术创作。
4.学生能够欣赏和评价不同的印纹艺术作品、促进自我审美的提高。
一年级上册美术教学设计-印迹的联想1-沪教版
一年级上册美术教学设计-印迹的联想1-沪教版教学目标本节课旨在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想象和创作,培养对印迹的联想和创造能力,提高学生的美术素养和审美意识。
通过实践活动,学生能够:1. 知识与技能:了解印迹的基本概念,掌握简单的印迹技巧,如拓印、滚印等。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想象、实践,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兴趣和热爱,增强学生的审美意识和艺术修养。
教学内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印迹的联想。
教师将引导学生观察不同的印迹,如树叶、指纹、硬币等,让学生发挥想象力,创作出具有个人特色的印迹作品。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 印迹的基本概念和技巧:让学生了解印迹的来源、种类和应用,掌握拓印、滚印等基本技巧。
2. 联想与创造: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将印迹与实际生活、故事等相结合,创作出具有个人特色的印迹作品。
难点1. 技巧的掌握: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掌握印迹技巧可能有一定难度,需要教师的耐心指导和示范。
2. 想象力的发挥: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将印迹与实际生活、故事等相结合,创作出具有个人特色的印迹作品。
教具与学具准备- 教具:各种印迹样品,如树叶、指纹、硬币等;美术教材;多媒体设备。
- 学具:美术纸、彩笔、颜料、拓印滚筒等。
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展示不同的印迹样品,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激发学生的兴趣。
2. 基本概念讲解:教师讲解印迹的基本概念、种类和应用,让学生对印迹有初步的了解。
3. 技巧演示:教师演示拓印、滚印等基本技巧,并指导学生进行实践操作。
4. 联想与创作:教师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将印迹与实际生活、故事等相结合,创作出具有个人特色的印迹作品。
5. 作品展示与评价: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教师进行评价和指导,鼓励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应简洁明了,突出重点。
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 一年级上册美术教学设计-印迹的联想12. 重点概念:印迹、拓印、滚印3. 创作步骤:观察、想象、实践4. 作品展示:学生的印迹作品作业设计作业设计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美丽的印纹》教案
《美丽的印纹》教案教学目标:1、通过不同物品印纹尝试试验,引导学生,养成擅长观看的习惯。
2、利用敲印的表现手法,使学生对由于底面不平而产生印纹的美观从而感受形式美感。
3、学习操作方法,培育动手力量教学重、难点:学生是否能简洁地运用敲印的方法组织画面。
教具学具:收集自然界中外表粗糙、有凹凸的物件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二、讲授新课:1、引导阶段:用自然界中有dash;—物体上凹凸不平的外表造成了奇妙的效果。
2、进展阶段:(1)让学生用自己的小手蘸上颜料后敲印以及用各类拥有纹理的物品敲印,提示学生认真观看、探究,从而找出产生纹理的缘由。
(2)利用印纹制作画面时要留意颜色的协调、疏密的安排(可以是没有详细物象的)。
(3)利用纸片的重叠制作图章时,先剪出图形的外轮廓,再剪出图形中所需的小部件,随后粘贴,要留意纸片厚薄的变化(厚薄明显的地方线条光滑而清楚),最终留意图案在图章中要构图饱满,从而产生丰富的图案形象。
三、小组合作,教师指导。
四、学生评价作品,小结。
五、课后拓展:1、用印纹和彩纸剪贴来组织画面,譬如:用叶脉敲印出草丛,配上彩纸剪贴的蝴蝶,可以产生另一种作品的效果。
2、对印出的纹理进展联想,看看能成为什么……然后再通过简洁的添加,完成作品的创作。
《漂亮的印纹》教案2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用手、树叶等有纹理的物体初步进展印纹练习,漂亮的印纹让学生了解绘画形式的多样性。
2.体验造型乐趣并获得视觉和触觉的感受,漂亮的印纹培育学生的制造意识,提高审美力量。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用手、树叶等印纹制造肌理效果,并有意识地进展画面组织。
教具预备:全开白纸、水粉颜料(统一安排)、不同树叶、图例等。
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边听轻音乐)。
漂亮的印纹二、导入:1.让学生观看自己的手心来发觉手上的纹理,教师用手沾上颜料,往白纸上一印,消失美丽的手纹,导入课题:漂亮的印纹(板书具有纹理的字)。
2.在黑板上挂一张大白纸,让全班学生沾上自己喜爱的颜色上台按印。
印迹的联想(教案)沪教版美术一年级上册
教案标题:印迹的联想教材版本:沪教版美术一年级上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印迹的概念,并能够识别和创造印迹。
2.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他们的艺术表现能力。
3. 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兴趣和热爱,增强他们的审美意识。
教学内容:1. 印迹的概念和特点2. 印迹的制作方法和技巧3. 印迹的联想和应用教学重点:1. 印迹的制作方法和技巧2. 印迹的联想和应用教学难点:1. 印迹的制作方法和技巧2. 印迹的联想和应用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示范用的印迹制作工具和材料,PPT课件,教学视频等。
2. 学生准备:纸张、画笔、水彩颜料、剪刀、胶水等美术用品。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通过PPT展示一些有趣的印迹图片,引起学生的兴趣。
2. 教师提出问题:“你们知道这些图片是怎么来的吗?”引导学生思考印迹的概念。
二、新课导入(10分钟)1. 教师简要介绍印迹的概念和特点,让学生对印迹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2. 教师示范印迹的制作方法和技巧,让学生了解印迹的制作过程。
三、实践操作(20分钟)1. 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印迹的制作练习。
2. 学生可以自由选择不同的材料和方法,制作出自己喜欢的印迹。
四、作品展示和评价(10分钟)1. 学生展示自己的印迹作品,并分享制作过程中的体验和感受。
2. 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给予肯定和鼓励,并提出改进的建议。
五、印迹的联想和应用(1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印迹的联想,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2. 学生可以尝试将印迹运用到绘画、拼贴等不同的美术作品中。
六、总结和拓展(5分钟)1. 教师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印迹的制作方法和技巧。
2. 教师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运用印迹进行创作,并鼓励学生进行拓展和尝试。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让学生了解印迹的概念,并亲自动手制作印迹,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每个学生充分的展示和表达的机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单元版痕印迹的艺术
第一节个性鲜明的木刻肖像
一、课业类别:技能课
二、课时:一节
三、教学目的:
1、学习探究木刻版画独特的艺术语言,体现版痕印迹的乐趣。
2、感悟优秀木刻肖像艺术所表现的人文精神内涵
3、让学生大胆尝试运用自己的手法来表现、传达自己的思想情感。
四、教学重点:学习以人物肖像为题材的木刻版画创作技法
五、教学难点:创作构思及木刻版画刀法技巧的运用。
六、教学方法:欣赏比较法、演示法、讨论法
九、课后反思:
本节课让学生有目的地收集资料,主动感受画家刀下人物的鲜明个性。
从名人生平中学习他们的精神,学习木刻家怎样把握他们鲜明个性的。
通过欣赏木刻肖像的经典作品和认识传统木刻版画工具:刀具、版材、纸张,以及学习木刻版画制作步骤,让学生大胆尝试运用自己的手法来表现、传达自己的思想情
感。
使学生掌握基本创作技能,体验实际操作与成功的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