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数学上册总复习:数的组成

合集下载

新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九单元《总复习》单元教案

新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九单元《总复习》单元教案

新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九单元《总复习》单元教案(详案)第1课时1~20各数的认识教学内容:教材P104~105第1题,完成教材P107~110“练习二十五”第1、2、16题。

教学目标:1.掌握20以内数的顺序、组成,进一步巩固基数与序数的含义。

2.培养学生数数、读数、写数以及比较数的大小的能力。

3.培养学生观察、整理的能力。

教学重点:20以内数的序数含义、数的顺序及数的组成。

教学难点:基数与序数含义的区别。

教学过程:一、创建成长小档案师:同学们,时间过得真快,一转眼小学生活的第一个学期就要结束了。

在这一学期中,我们一起学习了很多数学本领。

下面我们一起来回顾整理一下,创建自己的成长小档案,在小组内说说这学期你学习了哪些知识。

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目录,先组内讨论再全班交流。

【预设】教师指导学生阅读教材目录,从中学会有条理地回顾整理的方法。

引导学生说出:学习了20以内的数、20以内的加法和20以内的不退位减法、位置、认识钟表和认识图形。

师:想一想,在学习中遇到的最有趣的事情是什么?(学生自由发言)今天我们先复习20以内的数。

二、复习20以内的数师:学习数学离不开数,这学期我们认识了哪些数?学生回答,教师板书各数。

师:用你喜欢的方式读一读这些数。

【预设】学生可能会1个1个地按顺序或倒序读数,2个2个或5个5个地读数,按单数、双数读数等。

师:在这些数中找到一个数,你能用不同的方式表示这个数吗?【预设】学生选择一个数,可能用小棒摆出来,也可能画图表示,还可能用计数器拨出来。

(教师追问:你能说说它的意思吗?指导学生说说它的意思和组成。

)课件出示教材P105第1题第(1)~(5)题。

学生独立完成教材P105第1题第(1)~(5)题。

指名汇报。

【预设】第(1)题:学生能清楚地知道一个数前面的数比它少1,后面的数比它多1。

第(2)题:指导学生准确数数,找到第几行,区分第几和几。

第(3)题:教师引导学生根据第二行出示的“3、5、7、9、11”填出缺少的“2、4、6、8、10”;根据第三行出示的“4、6、8、10、12”填出缺少的“3、5、7、9、11”……学生可能有多种走法,要求学生一边读数一边画出路线。

7、8、9的组成

7、8、9的组成

7~9各数的组成马兰庄镇小曹靖涛教学内容:冀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第30、31页。

教材分析:教材呈现了3种颜色的花片,提出“拿出两种颜色的花片,使它们合起来是7个”的问题,本例题有以下三个目的:1、总结7的组成;2、增大信息量,使学生不仅需要思考数量关系,而且需要选择颜色;3、复习已有知识,和后面例题的提问形式形成对比。

接着教材设计了“同桌两人分8个黄色花片,可以怎样分?”的问题,首先在对比的基础上,深刻理解“分”的含义,然后通过动手操作、合作交流,总结8的组成。

试一试提出了分9个黄色花片的问题,蓝灵鼠提示“先说一说怎样分,再填空”的要求,旨在引导学生逐步通过思考替代动手操作,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学情分析:学生已经学习了6以内数的组成。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在动手分的基础上,能根据“分”的过程和结果,知道并写出7~9的组成。

过程与方法:在同桌合作交流、实际操作的学习过程中,经历把一个整体分成两部分的操作过程,掌握7~9的组成。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在数学游戏中获得积极的体验,体会数的“奥妙”,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重点:在动手分的基础上,知道并写出7~9的组成。

难点:使学生在数学游戏中获得积极的体验,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

学科素养培养:引导学生逐步通过思考替代动手操作,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课前准备:红、黄、蓝色花片各7个,每桌一套1——8的数字卡片。

教学方案:3.观察分析学生的不用做法,然后归纳出7的组成式。

由摆花片得出7的组成后完成填空练习,让学生经历由具体到抽象的过程,体验到数学愿与生活有服务于生活。

师:这是刚才大家的不用做法,现在老师把花片去掉,你看一看还有几种,说一说是什么。

生1:1个和6个、6个和1个、2个和5个、5个和2个,3个和4个……生2:老师,我认为还有3种,因为1个和6个、6个和1个可以看成同一种。

师:这样行不行?生:行。

师:我也同意这个意见,那请同学们试着完成下面的组成式。

冀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2-6各数的组成》合与分

冀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2-6各数的组成》合与分

3
2
5
2 在□里填上合适的数。
24
6
12 3
51
6
第十二页,共二十一页。
3 看数画 。
5
4
6
第十三页,共二十一页。
2-6各数的组成
11 2
12 3
21 3
13 4
2 23 1
4
4
1 4 2 33 2 4 1
5
5
5
5
1 52 43 34 2 5 1
6
6
6
6
6
第十四页,共二十一页。
1 想一想,填一填。
4 填一填。
5
4
2
3
31
6
第二十页,共二十一页。
5 数一数,再回答问题。
从上往下数,哪两层合起来是6根?
1 2 3
4
5
6
第1层和第5层合起来是6根,第2 层和第4层合起来也是6根。
第二十一页,共二十一页。
4
1
2
3
3
2
1
第十五页,共二十一页。
1 想一想,填一填。
5
1
2
3
4
4
3
2
1
第十六页,共二十一页。
1 想一想,填一填。
6
1
2
3
4
5
5
4
3
2
1
第十七页,共二十一页。
2 哪两张卡片上的点数合起来是6?连一连。
第十八页,共二十一页。
3 在□里填上合适的数。
22
4
13 4
32
5
14 5
33
6
51 6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总复习----数与代数(1)》教学课件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总复习----数与代数(1)》教学课件

练习巩固
1 tián yi tián 填 一 填。
(1) ( 7 ) 10
(15) (18) 20
①上面的数中,最接近20的数是( 18 ), 与这个数相邻的数是( 17 )和( 19 )。
②20前面的第5个数是( 15 )。 ③大于10小于20的数有( 9 )个。
(2)17里面有( 7 )个一和( 1 )个十。 (3)有( 7 )个 , 比 少( 4 )
9 11 12
15 17 18
是(15),它是由( 1 ) 个十和( 5 )个一组成的。
第10行 10 12 14 16
出口
9 zǐ xì guān chá xià biǎo wán chéng biǎo hòu de wèn tí 仔 细 观 察 下 表,完 成 表 后 的 问 题。(教材P105第1题)
1~19的顺序从入口走到 出口。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第10行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出口
9 zǐ xì guān chá xià biǎo wán chéng biǎo hòu de wèn tí 仔 细 观 察 下 表,完 成 表 后 的 问 题。(教材P105第1题)
A.1时
B.快1时了
C.1时过一点儿
(4)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B )。 A. 比 多4只 B. 比 少2只 C. 和 同样多
3 xuǎn yi xuǎn 选 一 选。
(5)小兔拔的萝卜比17个多,比20个少,它不可能拔( C )
个。
A.18
B.19
C.15
(6)小朋友排队做操,小林排在第3,小云排在第7,小林和

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5.3《10的认识和组成》教案

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5.3《10的认识和组成》教案
9. 教学反馈表:设计一份教学反馈表,收集学生对课堂教学的反馈意见,以便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提高教学质量。
10. 家长通知:提前通知家长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目标,引导家长关注学生的学习进度,并鼓励家长参与学生的学习过程。
四、教学资源准备
1. 教材:确保每位学生都有本节课所需的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教材。
- 拓展学习:利用老师提供的拓展资源,进行进一步的学习和思考。
- 反思总结:对自己的学习过程和成果进行反思和总结,提出改进建议。
教学方法/手段/资源:
- 自主学习法:引导学生自主完成作业和拓展学习。
- 反思总结法:引导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和成果进行反思和总结。
作用与目的:
- 巩固学生在课堂上学到的10的认识和组成知识点和技能。
-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
2. 课中强化技能
教师活动:
- 导入新课:通过故事、案例或视频等方式,引出“10的认识和组成”课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 讲解知识点:详细讲解10的认识和组成知识点,结合实例帮助学生理解。
- 组织课堂活动:设计小组讨论、角色扮演、实验等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10的组成技能。
2. 题型二:用数字组成10
- 例题:请用数字组成10,但不能使用数字1、2、3。
- 答案:可以用数字4、5、1、4组成10,即4+5+1+4=10。
3. 题型三:找出10的不同组成
- 例题:请找出以下数字中可以组成10的不同方式。
- 数字:1、2、3、4、5、6、7、8、9
- 答案:可以组成10的不同方式有:1+9、2+8、3+7、4+6、5+5。
4. 题型四:组成10的数字排序

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整理和复习

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整理和复习

3
4
5
1 11 21 31 4 2 12 22 3 3 13 2 41
3. 在卡片上写出学过的加减法算式并进行整理。
0
(1)说一说左面的加法
1 2
算式是怎样排列的。
3
(2)任意指一道算式,
4
快速地说出得数。
5
(3)计算第一列算式,
任何数加上 0 还得原数。
你发现了什么?
0
(1)说一说左面的减法
1
6. 看谁算的对。 2−1= 1 3−0= 3 1+3= 4 5−3= 2 5−4= 1 4+0= 4
4−2= 2 2+3= 5 2−2= 0
课后作业
1 . 从课后习题中选取; 2 . 完成练习册本课时的习题。
数学
人教版 一年级上册
3 5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
整理和复习
2023年新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
一 整体回顾 1~ 5的认识和加减法
1~5的 比 第 分 加 减 0
认识 大 几 与 法 法


二 知识梳理 1~ 5的认识
生活中个数是 1 - 5 的物体,都可以用 1 - 5 各数表示。
1 - 5 各数按从前往后的顺序排列是 1 、2 、 3 、4 、5 ,从后往前是 5 、4 、3 、2 、1 。
算法:
倒着数。
4 −1 =3ຫໍສະໝຸດ 利用数的组成计算。减号
想加算减。
读作: 4 减 1 等于 3 。
0 “ 0”的含义:表示什么也没有。
表示起点。 书写: 0 读作“零”
两个相同的数相减,得数是 0 。 任何数加上 0 或减去 0 ,还得原数。
三 综合应用 1. 数一数,比一比。

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九单元《总复习》全部教学设计

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九单元《总复习》全部教学设计

生:我还认识了0-20,我认识了加减法……师:本学期同学们都有了不少收获,这节课我们就来梳理一下本学期的知识点。

[设计意图:首先让学生简单回忆一下本学期知识,大体了解重点知识,为后面环节知识点详细复习做铺垫,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让学生畅所欲言,引起学生兴趣,提高学生自信心。

]【环节二:梳理知识,巩固练习】(1)20以内数的顺序师:同学们有关20 以内的数,你能回忆起那些知识点?生:我们学习了数的组成,知道了1个十是10个一……生:我还会从0数到20……师:同学们,让我们一个一个从0数到20 (生齐数)师:你会2个2个的数吗?5个5个的呢?(生齐数)师:老师要来考考大家对数的组成掌握的怎么样了,你们有信心吗?(PPT出示题目)(2)“20 以内的加法和20 以内的不退位减法”的复习。

师:同学们还记得我们本学期学的加法吗?你能将加法分分类吗?生:有进位加法和不进位加法。

师:你能举个例子吗?生:比如9+2=11就是进位加,用凑十法计算。

11+3=14就是不进位加,直接用各位和个位相加结果写在个位。

师:让我们来练习一下吧!(PPT出示题目,学生口答)师:老师将20以内的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整理了一下,同学们跑火车口答。

(3)“认识钟表”的复习。

师:除了数字,本学期我们还学习了一位生活总很重要的帮手,谁想起来了?生:钟表!师:下面的钟表,你认识吗?判断是几时的方法是什么?(PPT出示题目)生回答问题。

师:下面这个钟表不是几整了,你还会认吗?(PPT出示题目)生:回答问题。

(4)“认识图形”的复习。

师:本学期我们还学习了几个图形,谁想起来了?生: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

追问:你知道他们的特点吗?生回答特征,师及时补充。

教学难点:1.根据加、减法的意义和算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理解20以内的进位加法的算理。

学习活动设计教师二次设计【环节一:回顾复习,导入新课。

】回顾导入:亲爱的同学们,我们这学期已经进入了复习阶段,请大家回忆一下,这学期你都学会了哪些新知识?通过上节课的复习,我们可以怎样进行梳理?你在学习中有哪些有趣的事情要和大家一起分享呢?根据所学知识进行汇报,其他学生进行补充。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归纳总结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归纳总结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归纳总结第一单元:数的认识在数数活动中,学生可以初步了解数数的方法,同时也能了解学校生活,激发学生研究数学的兴趣。

此外,通过数数活动还可以渗透思想品德教育。

比多少是一个重要的数学概念,通过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物体的多少,学生可以初步知道“同样多”、“多”、“少”的含义。

同时,这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互相合作精神,以及用数学的意识。

第二单元:空间方位感在认识上下和前后方位时,通过观察,学生可以初步理解上下、前后的方位,并能应用于实际生活。

这有助于培养学生初步的空间方位感。

在认识左右方位时,通过观察和动手操作,学生可以初步理解左右的位置关系,并且能够联系生活实际,解决生活中有关简单的问题。

第三单元:数的加减在1-5的认识中,学生可以认识1~5各数表示物体的个数,知道1~5的数序,会正确读写1~5各数。

这有助于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以及体验与同伴互相交流研究的乐趣。

比多少是一个重要的概念,在这一单元中,学生可以认识符号“>”、“<”和“=”的含义,知道用词语(大于、小于、等于)来描述5以内数的大小。

同时,这也有助于初步建立学生的数感,培养学生与人合作、交流,动手操作的能力。

在几和第几的认识中,学生可以学会区分基数和序数的概念,理解几个和第几的不同,并通过生活实例使学生充分感知无论第几都只有一个,它表示事物的次序,而几个则表示事物的多少。

这有助于初步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推理、判断的能力,以及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发散学生的思维,培养创新意识。

在分与合的认识中,学生可以掌握5以内数的组成,培养有序的分析问题的能力。

在加法的认识中,学生可以初步了解加法的含义,认识加号和等号,能正确读出加法算式。

同时,学会加法的计算方法,能熟练口算得数是5以内的加法,培养仔细计算的良好惯。

在1~5的加法中,学生可以进一步认识加法的意义,会正确计算5以内的加法,并且初步体会用数的组成来计算5以内的加法是最简便的方法。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全册知识要点及重难点题型汇总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全册知识要点及重难点题型汇总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知识点汇总1. 数一数点数法:数数时,要按一定的顺序来数,从1开始,数到最后一个事物所对应的是几,即最后数到几,事物的总数就是几。

数图中物体的数量时,要按一定的顺序来数,比如可以按从上到下,从左到右,从远到近等顺序来数数。

各种事物的数量都可以用一个数表示。

比如1面红旗,2本书,3块面包等。

但有时数字也可以表示多个数量的同一种事物分成的几类或几个整体。

比如1群大雁,4个小组的学生,3袋糖果等。

2. 比多少同样多:两种事物一一对应后都没有剩余,就说这两种事物的数量同样多。

比多少:两种事物一一对应后,如果一种事物有剩余,那么有剩余的那种事物就多,没有剩余的那种事物就少。

描述物体多或少时,不能只说谁多谁少,应该说“谁比谁多”或“谁比谁少”。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知识要点1. 认识上、下上是指位置在高处的,与下相对;下是指位置在低处的,与上相对。

2. 判断上、下位置关系的方法:首先确定参照物,再确定所描述的物体是在参照物的上面,还是在参照物的下面。

上、下是两个具有相对关系的方位,两者相互依存,不能单独存在。

不能单独说某物体在上面或下面,应说某物体在另一物体的上面或下面。

3. 认识前、后一般面对的方向是前,背对的方向是后。

4. 判断前、后位置关系的方法:以参照物为标准,参照物面向的方向是前,背对的方向是后。

前、后是两个具有相对关系的方位,两者相互依存,不能单独存在。

不能单独说某物体在前面或后面,应说某物体在另一物体的前面或后面。

同一物体相对于不同的参照物,上、下、前、后的位置关系会发生变化。

因此,确定两个以上物体的上、下、前、后位置关系时,要找准参照物,选择的参照物不同,相对的上、下、前、后位置关系会发生变化。

5. 认识左、右左手所在的一边是左边,右手所在的一边是右边。

要点提示:。

《数的组成、写数》(教案)- 一年级上册数学苏教版

《数的组成、写数》(教案)- 一年级上册数学苏教版

《数的组成、写数》(教案)- 一年级上册数学苏教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能够正确地读写10以内的数字,并理解数字的含义。

2. 过程与方法:通过数的组成和写数的学习,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团队合作精神。

二、教学内容1. 10以内数字的读写。

2. 10以内数字的组成。

3. 10以内数字的大小比较。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0以内数字的读写和组成。

2. 教学难点:10以内数字的大小比较和运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数字卡片、计数器、多媒体课件。

2. 学具:彩色笔、剪刀、胶水、练习本。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一些生活中的数字,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这些数字。

2. 新课导入:教师出示数字卡片,引导学生学习10以内数字的读写和组成。

3. 活动一:分组进行数字接龙游戏,巩固10以内数字的读写。

4. 活动二:用计数器进行10以内数字的组成练习,引导学生理解数字的含义。

5. 活动三:分组进行数字大小比较,巩固10以内数字的大小顺序。

6. 总结: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10以内数字的读写、组成和大小比较。

7. 课堂练习:布置一些10以内数字的读写、组成和大小比较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六、板书设计1. 课题:《数的组成、写数》2. 教学内容:- 10以内数字的读写- 10以内数字的组成- 10以内数字的大小比较3. 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10以内数字的读写和组成- 教学难点:10以内数字的大小比较和运用4. 课堂练习:- 10以内数字的读写、组成和大小比较练习题七、作业设计1. 请学生用彩色笔写出10以内数字,并给数字涂上自己喜欢的颜色。

2. 请学生用剪刀剪出10以内数字,并粘贴在练习本上。

3. 请学生和家长一起进行10以内数字的大小比较游戏。

八、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使学生掌握了10以内数字的读写、组成和大小比较。

苏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总复习教案及知识点总结(全册)

苏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总复习教案及知识点总结(全册)

总复习第1课时认数和认识图形【教学内容】教材第102~103页期末复习第1~6题。

【教学目标】1.能熟练地数、读、写20以内的数,进一步理解20以内数的意义和数的组成,掌握20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大小。

2.使学生进一步了解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特征,能判断图形表示的形状,在不同的物体中找出同类形状的物体。

【教学重点】复习认数、认识物体。

【教学难点】数的读写与组成。

【教学准备】PPT课件、小棒、计数器。

教学过程教师批注一、复习谈话,引入课题同学们,我们在以前的学习中,已经认识了一些数,你能从1数到20,再从20数到1吗?二、数数、数的读写和组成1.数数。

(1)请小朋友拿出小棒,一边数一边摆,从1数到10(学生一起数数)。

提问:数出10根就是数满了10个一,就要怎么办?(让学生捆成1捆)这一捆表示几个十?(一个十)1个十就是?(10个一)板书:1个十就是10个一。

你能接着一根一根地数到20吗?数满20时要怎么办?(学生捆一捆)课时教案[教师用书] 一年级数学上·新课标(江苏)2.在里填上合适的数。

10> 14< 15-3.做期末复习第6题。

讨论:第6题里一共有几个物体?有几种形状?每种形状有几个?五、复习小结今天复习了20以内数的哪些内容?你有哪些新的收获?六、布置作业相关习题。

【板书设计】【教学反思】[成功之处]通过数数、观察、思考和交流等活动,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了课堂氛围,使学生自然而然地融入课堂,掌握了本节课的知识。

[不足之处]对于数的组成,有的学生还是不熟练,稍难点的题目,学生不会动脑思考,如18里面有几个十和几个一,学生能够说出来,如果改成了18里面有几个一和几个十,学生会说1个一和8个十。

[再教设计]再教学时,要注意一定要让学生多说,借助小组合作的优势,让学生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与同伴互相说一说,培养学生自主、合作的意识与语言表达能力。

第2课时10以内的加、减法及10加几和相应的减法【教学内容】教材第103~104页期末复习第7~11题。

一年级数学复习数字

一年级数学复习数字

一年级数学复习数字数字是数学中最基础的概念之一,它们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和解决各种数学问题。

作为一年级学生,了解数字的基本概念和学会使用数字进行计算非常重要。

在本文中,我们将回顾一年级数学的数字内容,包括数字的认识、数的顺序和比较、数的组成以及简单的加法和减法运算。

一、数字的认识认识数字是数学学习的第一步。

在一年级,我们首先学习认识1到10的数字。

数字的样子是由数字字符组成的,例如1、2、3等。

我们可以通过观察数字字符的形状和记住它们的顺序来认识数字。

数字还可以用物体来表示,比如用一个苹果表示数字1,用两个橘子表示数字2,以此类推。

通过将实际物体与数字对应,我们可以更加直观地理解数字的概念。

二、数的顺序和比较在学习数字后,我们需要学习将数字按照大小进行排序和比较。

当我们比较两个数字时,可以通过数字字符的大小来判断,较大的数字会被放在前面,较小的数字会被放在后面。

除了通过数字字符判断大小外,我们还可以使用数量概念进行比较。

例如,如果我们有3个苹果和2个橙子,我们可以发现3比2大,也可以说3多于2。

三、数的组成数字不仅可以表示具体的数量,还可以表示由多个数字组合而成的数量。

例如,数字10由数字1和数字0组成。

数字10可用来表示10个物体,例如10个小球或者10本书。

我们还可以拆分一个数字,例如数字7可以拆分成数字5和数字2的组合。

通过拆分和组合数字,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数字之间的关系。

四、简单的加法和减法运算在一年级,我们开始学习简单的加法和减法运算。

加法是指将两个或多个数字相加,得到一个新的数字。

例如,1+2=3,表示将数字1和数字2相加得到数字3。

减法是指从一个数字中减去另一个数字,得到一个新的数字。

例如,3-1=2,表示将数字1从数字3中减去得到数字2。

通过加法和减法运算,我们可以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例如在购物中计算总价、在分发糖果时分配数量等。

在进行加法和减法运算时,我们需要注意数字的顺序和规律。

例如,在加法运算中,加法的顺序不影响最终的结果,例如1+2和2+1的结果都是3。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上册“复习1-10的认识”优质课件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上册“复习1-10的认识”优质课件
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总复习
复习1—10的认识
一、复习铺垫,激趣引入
8
6 4
2
5 3
二、整理知识,建构网络 数的组成
老师要把这7个 分到两个 盘子里,应该怎么分呢?
2 34 5 6 5 43 21
数的顺序
从左数起,第图形是( )。 第( 6 )个。从右数起,第8个图形是(
在 )。
左边有( 4 )个图形。在 有( 6 )个图形。
右边的
数 的 比 较
5>3
4= 4
( )比( )少
3<5
5>3
读作:五大于三
4=4
读作:四等于四
3<5
读作:三小于五
三、专项训练,巩固知识
第一关、找朋友
第二关、请在 里填上合适的数。 10 9 8 7 6 5 4 3 1 35 7 9 6
第三关、比一比
>
=
<=
<
<
>
>
第四关、我会填
9
5
3
8
1
第五关、按要求做题。
一共有( 8 )只小动物,从前数 排第( 7 ) , 排第( 4 )。 前面有( 7 )只小动物, 后面有( 6 )只小动物。
从右边起圈出3只小动物。
四、综合测评,融会贯通
(一)填空 1、和2相邻的数是( 1 )和( 3 )。 2、8前面的相邻数是( 7 ),
8后面的相邻数是( 9 )。 3、5和7中间的一个数是( 6 )。 4、比8小3的数是( 5 ),( 8 )比2多6,
( 4 )比9少5。
(二)、比较大小
1、把下列数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
6
5
8

数的组成、写数(教案)一年级上册数学苏教版

数的组成、写数(教案)一年级上册数学苏教版

数的组成、写数(教案)一年级上册数学苏教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数的组成,掌握数字的书写方法。

2. 培养学生数数、识数、写数的能力。

3.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总结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10以内数的组成。

2. 10以内数字的书写方法。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数的组成,数字的书写方法。

2. 教学难点:数的组成的理解,数字书写的规范。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数字卡片、计数器、PPT课件。

2. 学具:练习本、铅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PPT展示一些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数一数图片中的物品数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新课导入:讲解数的组成,让学生通过计数器实践操作,理解数的组成。

3. 案例分析:通过PPT展示一些数字,让学生观察并分析数字的书写方法。

4. 实践操作:让学生在练习本上书写10以内的数字,教师巡回指导,纠正错误。

5. 总结讲解:总结数的组成和数字书写方法,强调书写规范。

6. 课堂练习:让学生完成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7. 课堂小结: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

六、板书设计1. 数的组成2. 数字书写方法3. 课堂练习七、作业设计1. 书写10以内的数字,每个数字写5遍。

2. 完成《数的组成、写数》练习题。

八、课后反思1. 教学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观察、分析、总结,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2. 加强课堂练习,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3. 对学生的书写规范进行严格要求,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

4. 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进度,确保教学质量。

总结:本节课通过讲解数的组成和数字书写方法,让学生掌握了10以内数的认识,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分析、总结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的实践操作,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通过课后反思,不断优化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数的组成、写数(教案)一年级上册数学苏教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数的组成,掌握数字的书写方法。

小学苏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数的组成、写数》公开课教案

小学苏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数的组成、写数》公开课教案

小学苏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数的组成、写数》公开课教案一. 教材分析《数的组成、写数》是小学苏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的重要内容,主要让学生通过学习,掌握数的组成和写数的方法,培养学生的数感,为以后学习数学打下基础。

本节课通过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感知数的组成,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掌握写数的方法。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刚刚开始接触数学,对数学充满了好奇和兴趣。

但是,学生的数学基础参差不齐,部分学生可能对数的组成和写数有一定的了解,部分学生可能还没有接触到这些概念。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采用生动有趣的方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数学。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数的组成,能用实物或图片表示数的组成。

2.让学生掌握写数的方法,能正确书写数字。

3.培养学生的数感,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数的组成的理解。

2.写数的方法的掌握。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游戏教学法和分组合作学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六. 教学准备1.准备一些数字卡片,用于学生实践活动。

2.准备一些图片或实物,用于展示数的组成。

3.准备黑板,用于板书。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有趣的故事,引入数的组成和写数的概念。

例如,讲述一个数字王国的故事,数字国王国有许多数字居民,每个数字居民都有自己的特点。

引导学生关注数字的组成和写法。

2.呈现(10分钟)展示一些图片或实物,让学生观察并说出它们的数量。

例如,展示一些苹果,让学生说出有几个苹果。

然后,引导学生思考,这些苹果是如何组成的。

通过这种方式,让学生感知数的组成。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活动,每组选一个数字,用数字卡片展示这个数字的组成。

学生可以通过交换卡片的方式,组成不同的数字。

在活动中,让学生掌握写数的方法。

4.巩固(10分钟)设计一些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巩固数的组成和写数的方法。

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全册知识要点梳理

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全册知识要点梳理

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全册知识要点梳理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全册知识要点梳理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知识点汇总1.数一数点数法:数数时,要按一定的顺序来数,从1开始,数到最后一个事物所对应的是几,即最后数到几,事物的总数就是几。

数图中物体的数量时,要按一定的顺序来数,比如可以按从上到下,从左到右,从远到近等顺序来数数。

各种事物的数量都可以用一个数表示。

比如1面红旗,2本书,3块面包等。

但有时数字也可以表示多个数量的同一种事物分成的几类或几个整体。

比如1群大雁,4个小组的学生,3袋糖果等。

2.比多少同样多:两种事物一一对应后都没有剩余,就说这两种事物的数量同样多。

比多少:两种事物一一对应后,如果一种事物有剩余,那么有剩余的那种事物就多,没有剩余的那种事物就少。

描述物体多或少时,不能只说谁多谁少,应该说“谁比谁多”或“谁比谁少”。

1人教版一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知识要点1.认识上、下上是指位置在高处的,与下相对;下是指位置在低处的,与上相对。

2.判断上、下位置关系的方法:首先确定参照物,再确定所描述的物体是在参照物的上面,还是在参照物的下面。

上、下是两个具有相对关系的方位,两者相互依存,不能单独存在。

不能单独说某物体在上面或下面,应说某物体在另一物体的上面或下面。

3.认识前、后一般面对的方向是前,背对的方向是后。

4.判断前、后位置关系的方法:以参照物为标准,参照物面向的方向是前,背对的方向是后。

前、后是两个具有相对关系的方位,两者相互依存,不能单独存在。

不能单独说某物体在前面或后面,应说某物体在另一物体的前面或后面。

同一物体相对于不同的参照物,上、下、前、后的位置关系会发生变化。

因此,确定两个以上物体的上、下、前、后位置关系时,要找准参照物,选择的参照物不同,相对的上、下、前、后位置关系会发生变化。

25.认识左、右左手所在的一边是左边,右手所在的一边是右边。

要点提示:(1)在确定左右时,一般以观察者的左右为准,当观察者身体方向发生变化时,左边和右边也发生相应的变化。

最新人教部编版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第九单元《总复习》教案及课堂练习题

最新人教部编版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第九单元《总复习》教案及课堂练习题

新版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九单元总复习教案及课堂练习题第一课时总复习(1-20的各数)教学内容:书105页第1题,练习二十五的第1题。

教学目标:1、巩固1-20各数,20以内各数的组成及20以内数的顺序和大小。

2、注重计算速度的提高,注重培养学生从多方面思考问题的能力。

3、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思考问题的习惯。

教学重点:使学生掌握20以内数的顺序、大小和读写方法。

教学难点: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教学准备:计数器,各种卡片。

教学过程:一、知识归纳收获多:1、读数、写数、数数、数序:①、读数。

读数是语文汉字,例如:19读作:十九 8读作:八读作:“一十五”是错误的。

②、写数。

写数时数学数字,例如:十二写作:12 二十写作:20十六写作:“106”是错误的。

③、数数。

A、能按熟练地数出20以内各数。

例如:从7数到15。

从9数到20。

从13数到19。

B、两个两个数,例如:从2数到20。

从4数到14。

④、数序。

基数:“几个”表示物体的个数是多少。

序数:“第几个”表示物体所处的位置。

指特定的那一个。

2、数的组成:①、数位顺序表: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个位,第二位是十位。

②、计数器:表示“11”,这两个“1”的意思不相同。

十位上的“1”表示“1个十”,个位上的“1”表示“1个一”。

③、13是由1个十和3个一组成的。

7个一和1个十组成17。

注意:“个”左边是数学数字,右边是语文汉字。

3、数的顺序、大小:例如:17前面的一个数是16,后面的一个数是18。

12和14中间的数是13。

4、加、减法的含义。

①、加法:用实线圈起来表示合起来用加法计算。

“+”—加号②、减法:用虚线圈走或者用斜线划掉的表示去掉,用减法计算。

“-”—减号。

③、根据图写出两个加法和两个减法算式。

注意:把两部分合起来用加法。

减法是用全部数量减掉虚线圈走的或斜线划掉的。

④、大括号“”表示合起来。

“”?表示求一共的,用加法计算。

“?”表示求其中一个部分,用减法计算。

一年级数学上册数的分解组成

一年级数学上册数的分解组成

一年级数学上册数的分解组成数字是数学中非常重要的基本概念之一。

在一年级的数学课程中,数的分解组成是一个重要的学习内容。

通过学习数的分解组成,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字的结构和运算规律。

本文将介绍一年级数学上册关于数的分解组成的相关知识和学习方法。

首先,让我们来了解数的分解组成的意义和目的。

当我们说一个数字的分解组成时,意味着将这个数字拆解成几个部分的和。

例如,我们可以将数字8分解成5和3的和,即8 = 5 + 3。

这样的分解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数字的构成和运算的方式。

在一年级数学上册,数的分解组成主要集中在个位数和十位数的范围内。

学生将通过分解十位数和个位数,来理解数字的构成。

以数字37为例,我们可以将其分解为30和7的和,即37 = 30 + 7。

通过这样的分解,学生可以更清晰地看到数字37的构成和数位之间的关系。

另外,数的分解组成还可以帮助学生进行加法和减法运算。

例如,对于加法运算,我们可以将两个数分解后再进行相加。

以数字23 + 15为例,我们可以先将23分解为20和3,将15分解为10和5,然后将这些部分进行相加,即20 + 10 + 3 + 5 = 38。

这样的分解组成方法可以简化加法运算,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和计算。

对于减法运算,数的分解组成同样起到重要的作用。

以数字56 - 28为例,我们可以将56和28都进行分解,然后再进行减法运算。

将56拆解为50和6,将28拆解为20和8,然后进行相减,即50 + 6 - (20 +8) = 50 + 6 - 20 - 8 = 28。

通过这样的分解组成,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减法运算的过程和原理。

在学习数的分解组成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采用一些教学方法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相关知识。

首先,教师可以通过使用教具或者图片等视觉辅助工具,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数字的分解组成过程。

其次,教师还可以设计一些练习题,让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和计算,巩固所学的知识和技能。

最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一些拓展探究,例如让学生自行找出数字的其他分解形式,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复习卷(一)——数的组成
一年班姓名:学号:
一、看数画珠子,并填空
1、12读作(),“2”在()位上,表示()
个();“1”在()位上,表示()个()。

2、15读作(),“5”在()位上,表示()
个();“1”在()位上,表示()个()。

3、19读作(),“9”在()位上,表示()
个();“1”在()位上,表示()个()。

4、20读作(),十位上是(),个位上是()。

20里面有()个十;
二、填一填
1、11里面有()个十()个一。

16里面有()个十()
个一。

15里面有()个十()个一。

18里面有()个十()
个一。

12里面有()个十()个一。

13里面有()个十()
个一。

17里面有()个十()个一,去掉4个一,还剩()个十
()个一。

14里面有()个十()个一,添上2个一,现在是()。

19里面有()个十()个一,19后面的数是(),前面的数
是()。

2、2个十合起来是()。

7个一1个十合起来是()。

1个十9个一合起来是()。

4个一1个十合起来是()。

1个十5个一合起来是()。

3个一1个十合起来是()。

1个十6个一合起来是(),添上3个一是()。

8个一1个十合起来是(),去掉5个一是()。

1个十1个一合起来是(),再多3个一是()。

2个一1个十合起来是(),减少1个十是()。

3、20里面有()个十,20去掉1个十是()。

10里面有()个十,10添上1个十是()。

4、10里面有()个一。

20里面有()个一。

5、14读作(),“4”在()位上,表示()个();
“1”在()位上,表示()个()。

13读作(),“3”在()位上,表示()个();
“1”在()位上,表示()个()。

17读作(),“7”在()位上,表示()个();
“1”在()位上,表示()个()。

(12)
(15)
(19)
(20)
16读作(),个位上是(),表示()个();十位上是(),表示()个()。

18读作(),十位上是(),表示()个();个位上是(),表示()个()。

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