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石家庄创新国际学校八年级语文上册27《答谢中书书》晚测(无答案)新人教版

合集下载

文言文之《答谢中书书》 过关练习-2021-2022学年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

文言文之《答谢中书书》 过关练习-2021-2022学年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

《答谢中书书》过关练习一、文学常识本文作者,字通明,号华阳隐居,(朝代)著名文学家、思想家、医药家,被称为,著有《陶隐居集》。

中书,古代掌朝廷机密文书的官。

书,即。

二、词语解释1.答.谢中书书.答:谢中书:中书:书:2.山川之.美山川:之:3.古来共谈共谈:4.五色交辉:这里形容石壁色彩斑斓,交相辉映五色:古代以青黄黑白赤为正色交辉:5.青林翠竹青林:翠竹:6.四时俱.备四时:俱:7.晓雾将歇.歇:8.猿鸟乱.鸣乱:9.夕日欲颓.:太阳快要落山了颓:10.沉鳞竞.跃:潜游在水中的鱼争相跳出水面沉鳞:竞跃:11.实.是欲界之仙都实:是:欲界之仙都:即人间仙境欲界:仙都:12.自康乐以来自:康乐:指南朝著名山水诗人谢灵运,他继承他祖父的爵位,被封为康乐13.未复.有能与.其奇.者复:与(yù):奇:三、句子翻译1. 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译:2. 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

3. 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译:四、文意理解1.“山川之美,古来共谈”内含作者什么感情?答:2.作者从听觉与视觉的角度来写一天中的景物变化的句子是,猿鸟乱鸣;,沉鳞竞跃。

3.陶弘景发表议论抒发感情的句子是,。

4.作者从哪几个方面描绘自己隐居地所在山川的的秀美景色?5.“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这两句描写了哪些景物?是从哪些角度来写的?6.“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试用形象的语言描绘其画面,并说说这几句描写取得怎样的表达效果?7.作者是怎样进行动静结合的景物摹写的?8.本文表达了作者什么思想感情?答:9.全文抓住哪一个字去写?共描写了哪些景物?这些景物有哪些特点?答:10.文中所提到的“康乐”是指谁?作者举他有什么深意?答:11.“猿鸟乱鸣”一句中的“乱”字用得好,好在哪里?答:12.“沉鳞竞跃”一句中的“竞”字用得也好,好在哪里?答:13.作者描写景物有什么特点?这样写有什么好处?14. 本文实在是一篇美文。

【八年级】八年级语文上册第27课答谢中书书第一二学时导学案无答案新人教版1

【八年级】八年级语文上册第27课答谢中书书第一二学时导学案无答案新人教版1

【关键字】八年级答谢中书书(第一二学时)课题:答谢中书书(第一二学时)课型新知预展学习目标:1、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疏通课文内容。

2、能够当堂背诵课文。

3、通过品味优美语言,理解作品意境,说出文中蕴涵的思想感情(至少两点)。

学习重点:1.背诵并默写全文。

2.说出文中蕴涵的思想感情(至少两点)。

知识链接:1、资料交流:书:即书信,古人的书信又叫“尺牍”或曰“信札”,是一种应用性文体。

但是,中国的应用性文体从来不排斥审美的文学属性,尤其是书信一体,多记事陈情,中国古代的抒情散文即始于书信,书信的实用性和审美性的结合十分完美。

《答谢中书书》是陶弘景给谢征的一封问信。

2、写作背景:南北朝时,因政局动荡,矛盾尖锐,不少文人往往遁迹山林,从自然美中寻求精神上的解脱。

因而他们在书信中常常描山画水,表明自己所好,并作为对友人的安慰,如吴均的《与顾章书》《与朱元思书》,都属此类。

这类作品虽没有表现积极进步的政治观念,但却以高超的艺术笔力,创作了具有相当美学价值的精品,具有较高的鉴赏意义。

3、作者:陶弘景(452-536),字通明,南朝梁时丹徒秣陵人。

他曾经担任诸王的侍读,因看透了混浊的人世,“虽在朱门,闭影不交外物,唯以批阅为务。

”后隐居句曲山,课时“国家每有吉凶征讨大事,无不前以咨询,月中常有数信,时人为“山中宰相”。

陶弘景给谢征的这封回信,称道江南山水之美,笔笼山川,纸纳四时,文辞清丽,为六朝山水小品名作。

自主预习:1、熟读课文,给不认识的字标上注音:a读准字音和节奏,四字句两两停顿,导入:1、美:对全文的概括,以美点明中心,引起下文。

2、先仰视“高峰如云”,再俯视“清流见底”,又平看“两岸石壁”“青林翠竹”,最后又分“晓”“夕”两层来写,一句一景,次第井然。

同时注意了色彩的配合、晨夕的变化、动静结合,视觉听觉结合。

3、实欲界之仙都、自谢灵运以b实是/欲界之仙都。

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2、结合课下注释和工具书疏通文意。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27课《短文两篇》同步练习及答案.docx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27课《短文两篇》同步练习及答案.docx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27课《短文两篇》同步练习及答案.docx第 27 课《短文两篇》同步练习【课文导读】这两篇短文,《答谢中书书》是作者陶弘景写给朋友谢中书的一封书信,文章宛如一幅清丽的山水画,又像一首流动的山水诗,语言精练而生动。

阅读本文要由景入情,去体验作者与自然相融洽的生命愉悦,领会作者酷爱自然,归隐林泉的态趣。

《记承天寺夜游》是苏轼的一篇小品文,写于作者被贬黄州期间。

文章仅84 字,却创造了一个清幽宁静的艺术境界,传达了作者复杂微妙的心境,语言凝练,含蓄深沉,精美传神。

【学习重点】1.能正确流畅的美读全文,在读的过程中把握文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从优美的语言中欣赏文中所描绘的画面,感受大自然的纯净美好,并想象课文景象。

3.背诵全文,并积累优美的写景词句。

【学法指导】这两篇山水游记应该运用诵读学习法。

陶弘景《答谢中书书》景色优美,语言精美,描写生动;苏轼的《记承天寺夜游》月夜静谧,语言朴素,诗情画意。

在朗读时,读准字音,读通文句,读出节奏、韵律、情调,在诵读中仔细品味文章的语言,深入作品意境,获得美的享受。

这两篇短文作者不同、题材不同、语言风格也不同。

在学习中可对比欣赏两篇写景短文的画面,品味不同的语言风格,体会不同的思想感情。

同时要结合自己脑海中对这类美景的积累,充分发挥想象力,用自己的语言说出对这些景物的感受,从中也学一点山水游记的写法。

【训练提升】一、基础巩固1. 下列加点字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A. 夕日欲颓(t ú)B..沉鳞竞跃(j ìng)C. 藻荇交横(xìng)D. 何处无松柏(bǎi)...2.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拼音写词语,然后有感情地朗读。

水之韵,既风姿绰约,妩媚动人,又刚烈pi āo h àn(),不惧一切;既温文尔雅,彬彬有礼,又落拓不羁,极具个性;既沉稳含蓄,静若处女,又气宇xu ān áng(),满腔豪情;既婉约如诗,豪放如词,严厉起来又如一篇气势恢宏的战斗檄文,,3.根据课文内容,在括号内填上恰当的词,并在横线上解释该词。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10短文二篇《答谢中书书》测试题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10短文二篇《答谢中书书》测试题

《答谢中书书》测试题
1.请解释课题的含义,并解释“书”的文体特征。

解析:
回复谢中书的一封信。

“书”即书信,古人的书信又称“尺牍”或者“信札”,是一种应用性文体,且具有文学性。

古代的抒情散文即始于书信,因此也就决定了“书传情”的特点。

2.请通过赏析式批注法,赏析文中写景的精妙词语。

解析:
例如:A.“高峰入云”的“入”字,与杭州西湖十景之一的“双峰插云”中的“插”字作一对比,体现峰峦入云的柔美和谐之态。

B.交辉(交相辉映):写出了两岸石壁五彩斑斓之美景,有动态之美感。

C.将歇(将要消散):写的是早晨的雾气快要消散却还未消散的情境,尽显朦胧之美。

D.乱鸣(此起彼伏地鸣叫):通过此起彼伏的鸣叫,写出了鸟儿们蓬勃的生机。

E.欲颓(想要坠落)、竞跃(争相跃出):动静结合,写出了夕阳西下的静态之美及鱼儿争相跃出水面的动态之美。

3.陶弘景通过本文想要表达怎样的情感?
解析:
表达了作者沉醉山水的愉悦之情及能与古今山水知音共同欣赏山水的自豪之情;还表达了对世人热衷于功名利禄、无暇欣赏美景的感叹惋惜之情。

八上27短文两篇(《答谢中书书》《记承天寺夜游》)同步解析与测评分析

八上27短文两篇(《答谢中书书》《记承天寺夜游》)同步解析与测评分析

第一1题
• 考点分析: • 失误分析: • 解题思路:
• 《短文两篇》(《答谢中书书》《记承 天寺夜游》)生字的注音
• 平时没记忆 • 本题目4个小题,4个字的注音。第(1)题, 千万别读成tū;第(2)题,千万别读成yǔ;第 (3)题,注意平舌音;第(4)题,千万别读成 háng。
• 正确答案:

判断修辞手法
• 没有掌握修辞手法的类型及作用 • 本题目要求找对偶和比喻句,只要懂得这两种 修辞手法的概念,不 难判断。
• 正确答案:
二、课内阅读, 5个小题
• 考察内容: • 分析景物描写的特点 • 写景的观察角度 • 分析文章中心
• • • • 题号 1 2 3 、4
第二1题
• 考点分析: • 概括能力(景物的特点)(名句背诵) • 失误分析: • 判断、答题不准确 • 解题思路:
• 首先要理解诗句的意思,其次才能 判断其所写的内容。
• 正确答案:
第二2题
• 考点分析: • 写景的观察角度 • 失误分析: • 没有理解观察角度的概念。 • 解题思路: • 写景的观察大概要从在 哪里观察(立足点) 和怎么观察(平视、仰视、俯视、环视、远 眺、近看)来考察。本题目,只要读读句子, 想想这些景物是怎么看到的,就很容易回 答。 • 正确答案:
第一3题
• 考点分析: • 文言句子的翻译 • 失误分析: • 关键词语没有翻译出来,没有直译。 • 解题思路:
• 直译,把关键词语译出来。第(1)句“共谈”, (2) 句“四时”‘“俱”“备 ”;第(3)句“ 相与”, “于”,第(4)句“盖”,这些都要准确翻译出来。 • 正确答案:
第一4题
• 考点分析: • 失误分析: • 解题思路:

八年级语文上册 27《答谢中书书》课件 新人教版

八年级语文上册 27《答谢中书书》课件 新人教版
两 岸 石 壁, 五 色 交 辉。 两岸的石壁,色彩斑斓,交相辉映。
青 林 翠 竹, 四 时 俱 备。 青葱的林木,翠绿的竹丛,四季长存。
晓 雾 将 歇, 猿 鸟 乱 鸣; 清晨的薄雾将要消散的时候,传来猿、鸟此起彼伏的鸣叫声;
夕 日 欲 颓, 沉 鳞 竞 跃。 太阳快要落山了,潜游在水中的鱼儿争相跳出水面。 实是欲界之仙都。 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答谢中书书
陶弘景
泰山之雄峻
黄山之幽奇
匡庐之韶秀
峨嵋之清凉
黄河之浑茫
长江之浩渺
西湖之妩媚
洱海之绚丽
学习目标
1.积累文言字词。 2.朗读课文,品读文章,
赏析文章的语言美、结构 美、意境美和情感美。
文学常识
陶弘景,字___,号____, 丹阳秣(Mò)陵(现在江 苏南京)人。______(时 代)文学家、道教思想家、 医学家。好读书,喜道术。 遍游名山大川。陶弘景一 生纵情山水,修身养性, 留下许多经典作品,有 《_______》。《答谢中书 书》选自《______》。
沉醉山水的愉悦之情 与古今知音共赏美景的得意感。
背 诵 课 文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背 诵 课 文
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背 诵 课 文
两岸石壁, 五色交辉。
背 诵 课 文
青林翠竹, 四时俱备。
背 诵 课 文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
背 诵 课 文
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背 诵 课 文
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 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这实在是人间仙境。从谢灵运以来,就再也没有能欣赏 这奇异景色的人了。
品味美点
语言美 结构美 意境美 情感美
品一品 语言美 四字骈句 整齐生动 清丽明朗

2019-2020年八年级语文上册《第27课 短文两篇》答谢中书书练习 新人教版

2019-2020年八年级语文上册《第27课 短文两篇》答谢中书书练习 新人教版

2019-2020年八年级语文上册《第27课短文两篇》答谢中书书练习新人教版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实是欲界之仙都。

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一、给文中加点字注音。

二、注解。

1.答:______。

谢中书:即谢徵,字元度,陈郡阳夏(河南太康)人。

曾任中书鸿胪(掌朝廷机密文书),所以称之为谢中书。

书:即书信,古人的书信又叫“______”或“______”,是一种应用性文体,多记事陈情。

陶弘景,字通明,号华阳隐居,____________时期的道教思想家、医药家、炼丹家、文学家。

人称“__________”,丹阳秣陵(今江苏南京)人。

有《__________》。

2.五色交辉:五色,交辉,3.四时:4.歇:5.夕日欲颓:颓,6.沉鳞竞跃:沉鳞,7.欲界之仙都:欲界是指没有摆脱世俗的七情六欲的众生所处境界,即指人间。

仙都,8.与:三、翻译。

山川景色的美丽,自古以来就是文人雅士共同欣赏赞叹的。

巍峨的山峰耸入云端,明净的溪流清澈见底。

两岸的石壁色彩斑斓,交相辉映。

青葱的林木,翠绿的竹丛,四季长存。

清晨的薄雾将要消散的时候,听到猿、鸟此起彼伏的鸣叫声;夕阳快要落山的时候,潜游在水中的鱼儿争相跳出水面。

这里实在是人间的仙境啊。

自从南朝的谢灵运以来,就再也没有人能够欣赏这种奇丽景色了。

四、问题。

1.理解性默写。

⑴《答谢中书书》中总领全文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

⑵本文中极力描写山之高、水之净、境界清新(山水相映之美)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本文中写景物色彩配合之美的语句是:__________, 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⑷本文中写晨昏景物变化之美(动景)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27短文两篇学案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27短文两篇学案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
学习方法
朗读法、引导法


(8分钟)
一、独学:
1.充分预习课文,圈画出富有哲理的句子。
2.自查工具书,识记字词,疏通课文大意。
3.要充分预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勾画文中重要的文言字词和语句,自主进行释词和译句。
二、互学:
1.文学常识填空:
《记承天寺夜游》作者,字,号,谥号,眉州眉山人,(朝代)著名、。他与其父,其弟合称“三苏”,同为“”之列。他的词笔力雄健,气势磅礴,意境开阔,开创了词风。
(3)相与步于中庭()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拓展:
积累咏月的诗句。
26.《记承天寺夜游》学案设计统编课时NO
课题
年级.学科
课型
教学课时
学生姓名
评价
《记承天寺夜游》
八年级上册语文
新授课
N0 02
学习目标
1.通过品读和揣摩课文,理解作者复杂微妙的感情。
2.学习借景抒情的写作方联、歌词等。
26.《记承天寺夜游》学案设计统编课时NO
课题
年级.学科
课型
教学课时
学生姓名
评价
《记承天寺夜游》
八年级上册语文
新授课
N0 01
学习目标
1.重点词、句的理解与翻译;2.学习抓住特征描写景物的方法;3.学习古人写景抒情的方法。
学习重点
学习抓住特征描写景物的方法;
课型
教学课时
学生姓名
评价
《答谢中书书》
八年级上册语文
新授课
N0 02
学习目标
1.熟读课文,理解文章的主旨。
2.学习文章凝练的语言,感受优美的意境。
学习重点
熟读课文,理解文章的主旨。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27短文两篇同步练习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27短文两篇同步练习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

27.短文两篇1.填空题。

《答谢中书书》作者________,字通明,号________,有《》。

2.默写课文。

,猿鸟乱鸣;夕日欲颓,。

3.判断下列说法的正确与否,对的打“√”,错的打“×”。

A.“月色入户”把月光拟人化,写得自然而生动。

月光似乎懂得这位迁客的寂寞无聊,主动地与他作伴,有意慰藉我们这位失意的诗人。

()B.“念无与为乐者”写出作者被贬期间难寻知己,迫不得已才去找了一下正好也睡不着的叫张怀民的人。

()C.“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短短三句话,没有写一个月字,却无处不是皎洁的月光。

作者采用的是动静结合,正面形容与侧面烘托相结合的方法。

()D.“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寥寥数语,感慨深长。

它包含着作者宦海沉浮的悲凉之感和由此领悟到的人生哲理,在痛苦中又得到某种慰藉的心情。

()(一)语段点将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词。

①遂至承天寺:。

②积水空明:。

③盖竹柏影也:。

④但少闲人:。

2.“庭下如积水空明”是一个比喻句,从前后文来看,这个比喻句的本体是________。

3.文中写“竹柏影”,实际上是从侧面描写________。

4.本文的语言有何显著特征?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迁移过关与朱元思书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

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返。

八年级语文上册人教版:第10课短文两篇—答谢中书书检测题(无答案)

八年级语文上册人教版:第10课短文两篇—答谢中书书检测题(无答案)

东康中学初二语文《答谢中书书》检测题一、理解性默写并翻译。

1、文中总领全文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总结全文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写四时“山川之美”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写早晚“山川之美”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写山川的色彩搭配之美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俯仰结合,写山高水清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解释词语交辉四时歇颓沉鳞仙都与欲界3、《与谢中书书》作者__________,_______时期人,被当时的人们称为“山中宰相”。

《与谢中书书》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文章通过描写________,表达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本文的结构是_______________。

概括各层意思。

一、文本把握1、“山川之美”,“美”在哪四方面?2、“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包含着哪些情感?3、赏析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4、下面对文章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山川之美,古来共谈”文章感慨起笔,囊括了山水,纵览了古今。

B“高峰入云,清流见底”,极力描写山之高,水之清,突出了山水映衬之美。

C“猿鸟乱名”突出了猿、鸟的鸣叫传入耳际,繁多杂乱。

D“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描绘出色彩纷呈,绚丽动人的景象。

5.这篇文章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课外拓展(甲)——陶弘景《答谢中书书》(乙)仆去月谢病,还觅薜萝①。

八年级语文上册 27《短文两篇 答谢中书书》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

八年级语文上册 27《短文两篇 答谢中书书》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

27.《短文两篇》《答谢中书书》【学习目标】1、背诵并默写课文。

2、品味、积累写景的优美语言。

3、理解作品意境,体会文中蕴含的思想感情。

【课前探究】1、查找资料,掌握下面的知识(1)“书”这种文体的有关知识,写下来(2)陶弘景(3)谢中书【预习交流】1、字词含义(1)五色交辉()(2)夕日欲颓()(3)沉鳞竞跃()(4)晓雾将歇()(5)未复有能与其奇者()2、翻译句子:(1)未复有能与其奇者(2)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3、填空:《答谢中书书》中的第二个“书”的意思是。

本文宛如一幅清丽的,又像一首流动的,语言凝练且生动。

4、总领全文景观的句子是。

点名作者写作意图的句子是。

【互助提升】1、结合注释翻译句子(1)重点字词五色交辉晓雾将歇夕阳欲颓四时俱备能与其奇者(2)请一个小组接龙翻译短文。

2、背诵方法指导:翻译记忆法(在读懂词句含义的基础上记忆);情境再现法(将内容想象为丰富的画面方便记忆);举纲张目法(抓住文章脉络记诵,就能条理清晰地记住全文内容);关键词句记忆法(抓住句中一些关键的字词带动全句的记忆)。

3、作者是怎样进行动静结合的景物摹写的?4、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试用形象的语言描绘其画面,并说说这几句描写取得怎样的表达效果?5、本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最能体现作者思想感情的语句是什么?【体验成功】理清短文结构层次,尝试背诵短文。

为了方便记忆,我们不妨一起看看作者是按怎样的思路来写的。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总领全文,从古至今,以“共谈”概说人人皆爱,以“美”点明全文中心。

当中部分则具体叙写山川之美。

最后殿以“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先以感叹总括前文,复以名人证实此说。

这样,首尾呼应,议叙结合,使文章主体部分更为鲜明突出。

文中的写景部分,先仰视“高峰人云”,再俯瞰“清流见底”,复平看“两岸石壁”、“青林翠竹”,最后又分“晓”与“夕”两层来写,一句一景,一景一意,次序井然。

《答谢中书书》同步练习 2022年部编版语文八上附答案

《答谢中书书》同步练习 2022年部编版语文八上附答案

10.............《答谢中书书》同步练习一、填空....《答谢中书书》宛如一幅清丽的山水画,又像一首流动的山水诗,美不胜收。

你能否再找出........................................两句写山或水的优美诗文?............①.,.。

.②.,.。

.二、给以下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五色交辉......消散四时俱备......争相晓雾将歇......交相夕日欲颓......坠落沉鳞竞跃....季.三、翻译以下句子。

.........①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②晓雾将歇,猿鸟乱鸣。

...........③实是欲界之仙都。

.........四、根据课文答复以下问题。

.............①.,.。

.,.。

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实是欲界之仙都。

...........................................②.,.。

.1...《.答谢中书书》选自《..,号..。

.....,字.........》,作者2...填补原文空白。

.......3...这篇短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参考答案:.....一、①“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王安石《书湖阴先生壁》②“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王湾《次北固山下》③“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郦道元《三峡》④“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李白《望天门山》二、..三、①两岸的石壁色彩斑斓,交相辉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答谢中书书》
晚测要求:1.按照语文课上的层级分配,A层同学小资消费与贵族消费必做;C层同学大众消费与小资消费必做;B层同学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任选两种消费水平必做。

余下的一种选做。

2.做完后到小组处领取晚测答案,双色笔修改。

一、大众消费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夕日欲颓.( ) 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 晓雾将歇.( )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1)答谢中书书.( ) (2)五色交.辉( )
(3)四时俱.备( ) (4)晓.雾将歇.( )( )
(5)夕日欲颓
..( ) (6)沉鳞.竞跃()
3. 填空题。

《答谢中书书》中总领全文的句子是:。

极力描写山之高、水之净的句子是:。

4.翻译下列语句。

(1)晓雾将歇,猿鸟乱鸣。

(2)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二、小资消费
1. 选出加点词意义不同的一项( )
A.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B.实是欲界之.仙都
C.渔人甚异之.
D.水陆草木之.花
2. 阅读《答谢中书书》,回答下列问题。

(1)本文第一句话“山川之美,古来共谈”在全文结构上起什么作用?
(2)全文抓住哪一个字来写?共描写了哪些景物?这些景物在描写上有哪些特点?
(3)说说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妙处。

猿鸟乱.鸣
沉鳞竞.跃
三、贵族消费
(甲)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实是欲界之仙都。

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陶弘景《答谢中书书》
(乙)仆去月谢病,还觅薜萝①。

梅溪之西,有石门山者,森壁争霞,孤峰限日,幽岫含云,深溪蓄翠;蝉吟鹤唳,水响猿啼,英英②相杂,绵绵成韵。

既素重幽居,遂葺宇其上。

幸富菊花,偏饶竹实。

山谷所资,于斯已办③。

仁智所乐,岂徒语哉!——吴均《与顾章书》
注释:①薜( bì)萝:薜荔与女萝,皆为香草。

后人常以薜萝为隐者服饰。

②英英:声音和盛之貌。

③办:具
备。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四时俱备前人之述备矣B.遂葺宇其上择其善者而从之
C,仆去月谢病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日D.未复有能与其奇者邑人奇之2.展开联想与想象,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下面语句所表现的情景,(!分)
森壁争霞,孤峰限日。

幽岫含云,深溪蓄翠。

3.两文写景的方法有什么相同之处?其作用是什么?(2分)
4.对画线语句所表现出的共同的处世态度,你是怎样理解和评价的?(2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