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南》背景下幼儿园音乐教育游戏化的思考
浅谈《指南》引领下幼儿课程游戏化的实施策略
浅谈《指南》引领下幼儿课程游戏化的实施策略
《指南》是一部描绘了游戏化教学方式的书籍,它不仅仅是一本教育理论的著作,更是一本关于游戏化教育实践的指南。在教育领域,尤其是幼儿教育领域,游戏化教学方式已经成为一种受欢迎的教学方式。通过引入游戏元素,幼儿课程不仅能够提高教学效果,还能够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本文将结合《指南》中的理论指导和实践案例,为大家介绍幼儿课程游戏化的实施策略。
1.深入了解幼儿的认知特点和学习需求
在实施幼儿课程游戏化的教学策略之前,首先需要深入了解幼儿的认知特点和学习需求。幼儿的认知水平和学习兴趣是与年龄段密切相关的。他们的学习方式主要是通过感知觉和模仿,因此游戏化教学在幼儿教育中可行性极高。
2.制定具体的游戏化课程计划
制定游戏化课程计划是实施幼儿课程游戏化的第一步。在设计游戏化课程计划时,需要考虑课程目标、内容安排、游戏规则和评估方式等方面。要确保游戏化课程计划充分贴合幼儿的认知水平和学习需求,提高幼儿的学习积极性和参与感。
3.选择适合幼儿的游戏化教学工具
游戏化教学工具是幼儿课程游戏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选择一些适合幼儿的游戏化教学工具,比如互动教学软件、益智玩具、游戏故事书等。这些工具可以帮助幼儿更好地理解和接受课程内容,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4.利用丰富的游戏元素设计课程活动
在实施游戏化课程的过程中,需要充分利用丰富的游戏元素设计课程活动,比如游戏角色、游戏场景、游戏道具等。这些游戏元素可以帮助幼儿更好地参与课程活动,增加课程的趣味性和吸引力。
在新《指南》指导下幼儿园主题活动游戏化的发展策略
在新《指南》指导下幼儿园主题活动游戏化的发展策略
发布时间:2023-02-21T01:43:59.451Z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2年19期第9月作者:贺文惠
[导读] 随着人们对于幼儿教育关注度的不断提升,为了全面提升幼儿教育质量,需要积极开展主题
贺文惠
甘肃省庆阳市合水县南区幼儿园,745400
摘要:随着人们对于幼儿教育关注度的不断提升,为了全面提升幼儿教育质量,需要积极开展主题活动。主题活动是建设特色幼儿教育体系的重要构成,同时,游戏化教学的有效开展能够全面提升教学的趣味性,因此,幼儿园主题活动游戏化也是当下幼儿教育中最主要的教学模式之一,对于幼儿学习积极主动性的培育有着非常积极的促进作用。新《指南》下将幼儿园主题活动进行游戏化,能够全面提升幼儿教育的有效性。基于此,本文首先分析幼儿园主题活动的现状,其次论述幼儿园主题活动进行游戏化的意义,最后对主题活动游戏化的策略进行探讨。
关键词:幼儿园;主题活动;游戏化
幼儿阶段处于教育的最初阶段,教师需要在幼儿阶段帮助幼儿打下坚实的基础,因此幼儿阶段的教育尤为重要。对于幼儿来说,游戏是最能吸引幼儿兴趣的,因此,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游戏化的概念,并且在实践中取得了较为良好的成效。幼儿的主题活动也是幼儿教育的重要环节之一,因此主题活动的游戏化也是必要的。在目前幼儿园的主题活动中还存在着诸多不足,教师们需要结合幼儿实际情况,及时地调整自己的课程设计,这样能够培养幼儿的各项能力,提高幼儿的综合素质。
一、幼儿园主题活动现状
(一)幼儿缺乏兴趣
在幼儿园以前的主题活动中,部分教师所制定的教学计划较为随意,对幼儿的培养缺乏针对性,导致主题活动的效果并不能达到预期的情况。幼儿在不同的阶段对活动的兴趣是处于不同的角度,教师需要注意这个问题,在进行主题活动的教学准备时才能够把握幼儿兴趣点,否则幼儿会对主题活动的内容失去兴趣。教师需要了解,小班和中班的幼儿喜欢简单有童趣的活动;大班的幼儿喜欢相对较为复杂且有趣的活动,部分教师在音乐的选择上没有针对幼儿的特点进行选择,导致幼儿对主题活动缺乏兴趣[1]。
《指南》背景下小班幼儿节奏乐活动的实践与思考
《指南》背景下小班幼儿节奏乐活动的实践与思考
在《指南》背景下,小班幼儿节奏乐活动的实践是为了促进幼儿的身
心发展、培养幼儿的音乐兴趣和才能,以及增强幼儿社交能力等。小班幼
儿节奏乐活动的实践应该注重以下几个方面的思考。
首先,针对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兴趣特点,设计适合他们的节奏乐
活动。小班幼儿的年龄一般在3-4岁之间,他们的注意力较短,喜欢动感
的活动。因此,在设计节奏乐活动时,可以选择一些节奏明快、旋律简单
容易上手的音乐,结合动作、游戏等元素,使活动更加有趣、易于参与。
其次,注重幼儿的参与性和互动性。小班幼儿活动应注重培养幼儿的
主动参与意识和能力,鼓励幼儿通过活动表达自己的情感和创造力。可以
通过分组游戏、合奏和互动唱歌等方式,鼓励幼儿与他人合作、相互支持,培养他们的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
另外,尊重幼儿的个体差异和发展水平,给予他们适当的挑战与支持。在小班幼儿节奏乐活动中,每个幼儿的音乐天赋和兴趣不同,发展水平也
各有差异。教师应该根据幼儿的个别需要和潜力,为他们提供适当的学习
机会和资源,创设一个宽松、尊重、支持的学习环境,鼓励幼儿尝试新的
动作或音调,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和创造力。
最后,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营造积极的学习氛围。在小班幼儿节奏
乐活动中,教师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应该与幼儿建立良好的亲密关系,倾
听他们的意见和想法,引导他们积极参与。教师还可以利用表扬、激励、
引导等方法,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和动力,帮助他们克服困难,取得进步。
总之,在《指南》背景下,小班幼儿节奏乐活动的实践应注重培养幼
儿的音乐兴趣和才能,发展他们的身心和社交能力。通过合适设计的活动,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背景下幼儿园音乐教育活动的组织与实施
-117-2022
年
第8期(总第312期)
美育一、音乐教育活动概述
音乐是对社会生活的反映,它不是直接描绘生活,而是通过音乐家将人们对生活的观点和感悟用旋律表达出来,反映社会审美。人们所吟唱的歌曲,其中的歌词不仅是对生活的展示,还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态度。音乐来源于生活,所以它能够有效提升幼儿的欣赏能力和感悟能力,并能达到提升幼儿音乐素养的目的。
音乐教育活动反映的是教育教学的组织过程。教师的引导和幼儿的学习,形成教与学的关系,由此构成音乐教育活动。在音乐教育活动中,教师与幼儿产生互动,体现了音乐教学活动的组织过程。总的来说,音乐教育活动体现教师与幼儿的互动性,有效的互动生成教育活动的实效性,体现教育活动的积极发展状态。
二、幼儿园音乐教育活动现状
(一)以“教会”为目的而轻视孩子的体验感受当下,幼儿园在组织音乐教育活动时,纯粹以“教会”为目的,如教师追求幼儿唱会一首歌、学会一个舞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只注重机械式的灌输教学,幼儿被动接受,虽然能够达到“学会”的目的,但是仅仅以“教会”为目的的教学活动忽略了幼儿的音乐学习感受。而《指南》强调,我
们要注重音乐教学活动中学生的感受和倾听,即通过音乐教学活动,幼儿不仅要达到学会知识的目的,而且能够在学习的过程中有所感悟、有所理解,形成对音乐教育教学活动的较好认知。
(二)不注重与其他领域的结合
部分幼儿音乐教育活动在实施过程中仅仅注重自身学科体系的构建,未注重与其他领域的结合,如忽略了音乐可以与语言、美术等领域相结合。《指南》指出,音乐教育活动属于艺术的范畴,但未单独形成一个领域。也就是说,幼儿音乐教育活动还应体现出学科综合性,这样才符合当下素质教育的教学目标,有利于幼儿的全面发展。
浅谈《指南》引领下幼儿课程游戏化的实施策略
浅谈《指南》引领下幼儿课程游戏化的实施策略
《指南》是中国国家幼儿园教育教学指导纲要,旨在规范和引领幼儿园教育教学的发展。近年来,游戏化教学模式逐渐被广泛接受和应用,并且与幼儿教育密切相关。本文将
从《指南》的角度出发,探讨游戏化在幼儿教育中的实施策略。
首先,游戏化教学的前提是要符合幼儿的发展特点。幼儿在3-6岁阶段,正处于身体
和认知能力突飞猛进的发展时期。因此,在游戏化教学中,教师需要根据幼儿的发展特点,选择合适的游戏,提升幼儿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同时,教师也应该注重游戏本身,使游
戏成为幼儿认知发展的有机组成部分。
其次,游戏化教学需要注重幼儿教育的实践。幼儿的学习方式主要是通过感性认知和
实践经验来获取知识。因此,在游戏化教学中,教师需要注重实践性任务,让幼儿通过实
践经验来获取知识和技能。例如,在游戏化课程中,教师可以设置一些生活情境,如购物、烹饪、医疗、交通等,让幼儿在参与游戏的过程中体验实践操作,获取相关知识。
再次,游戏化教学需要注重教育的终极目的。尽管游戏化教学注重幼儿的兴趣和实践,但其根本目的仍然是鼓励幼儿通过游戏学习知识和技能。因此,在游戏化教学中,教师需
要明确教育目标,以确保幼儿学习的可持续性。例如,当幼儿参与数学类游戏时,教师需
要把基础的数学概念和技能纳入游戏中,以确保幼儿在游戏中学会数学知识和技能。
最后,游戏化教学需要注意游戏的丰富性和多样性。幼儿对新鲜事物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因此,教师需要注重游戏的变化和多样性。在教学过程中,可以设置多个不同的游戏
场景,使幼儿在不同的环境中参与游戏,体验不同的学习体验。此外,可以选择不同形式
论回归幼儿立场的幼儿音乐游戏生成与优化——以《指南》为指引
论回归幼儿立场的幼儿音乐游戏生成与优化——以《指南》为指引摘要
作为幼儿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音乐培养了幼儿的审美意识,提升了其思
想情操,是幼儿园全面教育的体现。和其他年龄段学生相比,游戏是幼儿认知世
界的主要方式,其对于培育幼儿的音乐兴趣,增强音乐感受力,发展音乐创新力
有重要作用。但现今幼儿教师缺乏地幼儿认知理解能力的了解,设计的音乐游戏
单调枯燥,效果难以使人满意。教师应当意识到这一点,回归幼儿立场,优化音
乐游戏。本文首先简要说明了现今幼儿音乐游戏存在的不足,接下来结合教学实践,探讨了回归幼儿立场的幼儿音乐游戏生成与优化。希望能为广大幼儿教师提
供参考和帮助。
关键词:幼儿立场;幼儿音乐游戏;幼儿教学
引言
作为幼儿园教育的“地图”,《3—6 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明确提出了
充分创造机会,辅助幼儿感受美、发现美、创造美的教育目标。音乐是幼儿园美
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幼儿教师应当响应《指南》目标,将幼儿作为教育的主体,
积极利用幼儿爱玩好动的天性,创设音乐游戏,将音乐的美融合进游戏活动当中。并以幼儿的视角思考,以幼儿的立场展开教学,实现幼儿美育的熏陶,助力其健
康全面成长。
一、幼儿音乐游戏存在的不足
1、音乐游戏不受重视
虽然《指南》中明确提出了借助音乐、美术等形式培养幼儿审美观念,引导
幼儿进行美的创造等要求,但在实际幼儿园教学中,仍以传统的教师讲解教学为
主,游戏化教学仍然很不完善。此外,也有一些家长着重于孩子智力水平的提高,忽视了美学教育,同样为音乐游戏的推进和创新带来了阻碍。因此,幼儿园教师
应当秉承美育教育理念,加强对音乐游戏的宣传和推广,使得更多人明白音乐游
在《指南》背景下开展“幼儿园游戏化教学”的探索
在《指南》背景下开展“幼儿园游戏化教学”的探索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和《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明确规定:幼儿园应“以游戏为基本活动”。这一定位确定了游戏在幼儿园教育活动中的地位与作用,也为我们开展幼儿园课程游戏化教学提供了重要的依据。根据市教研室教研活动安排,在全市开展“幼儿园游戏化教学的研究”。为探索教学游戏化,教育多元化,把游戏融入于幼儿园一日生活中,促进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我院在《指南》背景下开展了“幼儿园游戏化教学”的探索与实践,取得了可喜的成绩,现将活动情况汇报如下:
一、幼儿一日生活做到游戏化
目前,幼儿的游戏活动有多种形式,如:体育游戏、智力游戏、娱乐游戏、民间游戏、音乐游戏等等。因此,我们将游戏贯穿在幼儿一日活动的各个环节,设计符合幼儿身心发展规律,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游戏活动,以保教结合,开发幼儿智力、陶冶幼儿情操、锻炼幼儿的体格为宗旨,提高幼儿一日活动质量。
1.晨间活动游戏化、自主化。晨间活动是幼儿一日活动的基础。我院一贯重视幼儿晨间锻炼活动的开展,在室外操场上设置了大型的体育运动区域,提供了具有多种功能的体育器械(滑轮、平衡车、跳绳、跨栏、飞盘、沙包、毽子、
拉力器、平衡木和各种球类)等30多种,按大、中、小年级分室内区角活动和室外体育锻炼活动进行。在室外,幼儿除了按自己的意愿自主选择各种体育器械进行锻炼外,还有老师集体组织的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体育游戏。
2.区域活动游戏化。区域游戏是幼儿在活动区域中所进行的可自主选择、自主探索、自主操作和学习的一种特定活动。我院始终重视区域活动开展与探索,要求每个班级根据本班幼儿的认知水平和年龄特点创设不少于五个种类的区域角:有阅读吧、建构区、手工区、娃娃超市、益智区、自然角、表演区等等,幼儿可根据自己的兴趣自主选择所喜爱的各种活动进行游戏。
浅谈《指南》引领下幼儿课程游戏化的实施策略
浅谈《指南》引领下幼儿课程游戏化的实施策略
《指南》是一本以游戏化教育为核心理念的著作。它提出了一种全新的教育思路,即
通过游戏化的方式来引导幼儿的学习和发展。游戏化教育不仅可以增加幼儿学习的乐趣,
还可以促进他们的认知、社交和情绪发展。许多学校和教育机构开始尝试将游戏化教育引
入幼儿课程中。本文将探讨在《指南》的引领下,如何实施幼儿课程的游戏化教育策略。
要制定适合幼儿的游戏化教育内容和活动。幼儿的认知和智力发展处于关键阶段,因
此游戏化教育内容和活动需要紧密贴合他们的年龄特点和发展需求。可以利用幼儿喜欢的
卡通形象、角色扮演和故事情节,设计富有趣味和挑战性的游戏化教育内容,激发幼儿的
学习兴趣和潜能。在制定内容时要确保内容丰富多样,有利于幼儿的多方面发展,如语言、数学、认知、社交等。
要提供多样化的游戏化教育环境。幼儿的学习不仅仅局限在教室中,游戏化教育应该
贯穿于他们的生活和学习环境。学校和幼儿园可以设计各种不同形式的游戏化教育活动,
如户外探险、主题游戏、角色扮演等,给幼儿提供一个开放、自由的学习空间,让他们在
游戏中体验和学习。教师和家长也应该积极参与到游戏化教育中,成为孩子们的游戏伙伴
和指导者,与他们共同互动和学习。
要树立正确的游戏化教育观念。游戏化教育并非是简单的娱乐活动,而是一种有意识
的学习方法。教师和家长在实施游戏化教育时要有正确的观念和态度。他们需要认识到游
戏化教育是以幼儿的兴趣和需求为出发点,通过游戏的方式引导幼儿学习和发展,而并非
仅仅追求游戏的快乐和消遣。也要注意调整好游戏与学习的平衡,确保游戏化教育既有助
《指南》背景下课程游戏化专题培训心得
《指南》背景下课程游戏化专题培训心得
《指南》背景下课程游戏化专题培训心得月日,我有幸参加市教育局举行的《指南》背景下游戏化主题培训活动,在启动仪式中每位领导的重要讲话,让我感受到课程游戏化对教师提出更高的要求。
这次有意义的活动让我受益匪浅,特别是苏州幼师孟校长给我们带来的《优化实习场活动,提升幼儿园课程质量》中关于幼儿园实习场的专题讲座。
她提出了幼儿在园要有一定的游戏体验,高质量的游戏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我谈谈自己的一些想法。
所谓实习场,就是让幼儿在拟真的环境中操作体验和创造,从而理解知识发展能力,利用所创设的拟真环境来引导幼儿探究性尝试性甚至创造性的学习,引导幼儿合作学习共同学习,引导幼儿进行解决问题的学习。
对我班现在开展的区域游戏有很好的指导作用。
一做整体游戏的设计师。
根据幼儿健康社会性认知语言艺术等方面发展的需要,站在幼儿的角度,从孩子的心理出发,为孩子创设了科学探索区美工区语言区益智区阅读区音乐表演区等不同形式的区域游戏。
为幼儿提供了动手动脑并且能按照自己的兴趣和能力进行活动的场所和施展才能的机会。
本着合理布局便于流动的原则,根据活动室的特点,将阅读区美工区等区域设为固定区,其余设为活动区。
在区域游戏环境的创设方面,我认识到区域游戏必须创设能鼓励幼儿自由选择,大胆操作,大胆探索的环境,更好地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和谐的发展。
二区域游戏前材料的投放。
首先,在区域材料投放上,以满足并尊重幼儿发展的个体差异为原则,合理利用空间和大量丰富的材料,开放性地创设区域游戏的环境和投放材料,可以使每一个孩子找到适合自己的位置和游戏内容。
浅谈《指南》背景下幼儿园音乐教育活动的实践研究
浅谈《指南》背景下幼儿园音乐教育活动的实践研究【摘要】
这篇文章主要研究了在《指南》的指导下,幼儿园音乐教育活动的实践。首先介绍了幼儿园音乐教育的重要性,然后探讨了《指南》对幼儿园音乐教育的指导作用。接着详细分析了幼儿园音乐教育活动的设
计与实践,以及这些活动对幼儿的影响。最后总结了音乐教育活动的
改进与发展方向,并展望了未来的发展方向。通过对幼儿园音乐教育
活动的实践研究,可以更好地了解如何提高幼儿的音乐素养,促进其
全面发展。本文旨在为幼儿园音乐教育活动的实践提供一定的参考和
借鉴,以推动幼儿园音乐教育的不断发展和完善。
【关键词】
幼儿园音乐教育、《指南》、实践研究、音乐教育活动、幼儿园、设计、影响、改进、发展、总结、发展方向、展望。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幼儿园音乐教育是孩子们全面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而随着社会
的进步和家长对孩子教育的重视,幼儿园音乐教育活动变得愈发重要。目前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比如教育方案不够科学系统、教育资源匮
乏等。有必要对幼儿园音乐教育活动进行深入研究,以提高教育质量,更好地促进幼儿的发展。
1.2 研究目的
研究目的是通过对幼儿园音乐教育活动的实践研究,探讨在《指南》的指导下如何更好地开展幼儿园音乐教育,提升幼儿的音乐素养和审
美能力。具体包括:1.分析音乐教育活动在幼儿身心发展中的作用和意义;2.探索如何有效地设计和实施幼儿园音乐教育活动,以培养幼儿的音乐兴趣和才能;3.评估音乐教育活动对幼儿的影响,包括对情感、社交能力、认知能力等方面的影响;4.探讨如何改进和完善幼儿园音乐教育活动,促进音乐教育的持续发展。通过本研究,旨在为提高幼儿园
幼儿园《指南》指导下幼儿课程游戏化教学交流会总结
幼儿园《指南》指导下幼儿课程游戏化教学交流会总
结
会议背景
本次交流会针对幼儿园教育领域中的一个热点话题——如何将幼儿
课程游戏化教学,更好地引导幼儿学习,培养他们的兴趣、责任感和
自主性。会议主旨是通过幼儿园《指南》的指导,分享具体幼儿课程
游戏化教学的案例和经验,促进游戏化教学理念在幼儿教育中的落地。
会议内容
会议开场由主持人进行简短介绍,然后邀请与会嘉宾报告自己幼儿
园中推行游戏化教学的情况。各位嘉宾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分享了
以下几点经验:
1. 设计课程目标和游戏规则
在游戏化教学中,设定课程目标和规则就显得尤为重要。首先,需
要通过考察教材内容和幼儿感兴趣的内容,确定课程目标。然后,在
此基础上设计游戏规则,增强互动性和趣味性。例如,在沟通类课程中,可以设置角色扮演游戏,让幼儿扮演医生、患者、护士等来表达
自己的想法和观点,增强语言表达和协作能力。
2. 考虑幼儿发展特点
幼儿发展特点是幼儿教育中最核心的概念,因此,在游戏化教学中
也应该考虑幼儿的发展特点。例如,在幼儿阶段,观察、模仿和操作
是他们学习的主要方式,所以,游戏化教学要注重活动设计,尽量让
幼儿通过动手操作、体验实际情况、模仿和互动等方式来学习,更好
地与课程内容相结合。
3. 提升教师素养和参与度
教师的素质是影响幼儿课程游戏化教学效果的主要因素之一。因此,在实施游戏化教学的过程中,需要教师拥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和知识,
并且可以发挥自己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为幼儿创造更多的游戏化学习
机会。教师应该扮演好“参与者”的角色,与幼儿一同分享游戏乐趣,增强幼儿与教师、幼儿之间的情感联系。
《指南》背景下课程游戏化培训反思
给孩子一个游戏的童年
——《指南》背景下课程游戏化培训有感6月6日下午,我有幸参加了教育局举办的《指南》背景下课程游戏化培训,聆听了黄进老师关于游戏的解读。下午的培训中,黄老师就“幼儿在游戏中得到了什么?”“幼儿园要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和“游戏策略在教学过程中的使用”三个方面实行了详细阐述。
《指南》中明确提出:要以游戏为幼儿园的基本活动。课程游戏化即以游戏贯穿幼儿教学的目标,幼儿教学游戏化,是指把幼儿教育的目标、内容、要求融于各种游戏之中,教学游戏化的内涵是让幼儿成为学习的主体和发展的主体。我们的孩子在幼儿园的一日活动虽然紧凑,但真正让孩子游戏的时间又有多少呢?
除去户外游戏和区域游戏的时间不说,每个环节之间的转换是否能够是游戏?早晨的点名能不能用游戏的方法呢?我们正在提倡的游戏化教学,不过在集体教学活动中,游戏又占了多少比重?这些都是让我深思的问题。
回忆小班刚带这群孩子时,为了让他们尽快熟悉幼儿园的环境,我每天寻找各种游戏,变着法地和孩子们找游戏玩,就连盥洗的时候都会玩一玩手指游戏和音乐游戏,不过进入中班发现,孩子们的游戏变少了,玩来玩去也就那几个了,是孩子们对游戏没兴趣了吗?不是,是我自己无视了孩子的游戏。黄老师给我们看了一段美国孩子早晨点名的环节,教师和孩子一边唱歌一边点名,虽然我们的点名不单单是报名字喊“到”,但却缺少了游戏的因素。各个环节之间的转换有充足的时间让孩子们去游戏,我们应该用一些语言游戏、音乐游戏甚至是数学小游戏去引导孩子实行过渡,而不是在桌子旁消极等待。
在集体教学活动中,我们会使用一些游戏的教学手法,如角色扮演,黄老师举的一个案例正是我们平日教学活动的真实写照:我们往往为了活动而创造角色,不过创造的这个角色所做的事情确实不符合幼儿生活经验的事,比方数学活动中为了让幼儿理解一一对应,扮演角色去小兔家做客,一开始幼儿的兴趣还很浓厚,不过到了小兔家,小兔子却不在家,还要让小朋友帮她数萝卜……完成了很多很多任务,最后孩子们是理解了一一对应,不过游戏在哪?角色扮演的乐趣在哪?长此以往,孩子们可能会对游戏有着不一样的理解了。
《指南》背景下幼儿园“以游戏为基本活动”方向的研究与思考
2016年1月上旬刊
《教育大辞典》中指出“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是适合幼儿年龄特点的一种有目的、有意识,提供模仿和想象,反映周围现实生活的一种独特的社会活动。《指南》背景下“以游戏为基本活动”该何去何从,与传统意义的游戏有什么区别,是我们面对的一个新的课题,也是我们应该研究的方向。
一、游戏的定义
柏拉图的游戏定义:游戏是一切幼子(动物的和人的)生活和能力跳跃需要而产生的有意识的模拟活动。
亚里斯多德的游戏定义:游戏是劳作后的休息和消遣,本身不带有任何目的性的一种行为活动。
拉夫·科斯特的游戏定义:游戏就是在快乐中学会某种本领的活动。
胡氏的游戏定义:游戏是一种自愿参加,介于信与不信之间有意识的自欺,并映射现实生活跨入一种短暂但却完全由其主宰的,在某一种时空限制内演出的活动或活动领域。
辞海定义:游戏是以直接获得快感为主要目的,且必须有主体参与互动的活动。
这里所指的是幼儿的游戏,是指儿童运用一定的知识和语言,借助各种物品,通过身体运动和心智活动,反映并探索周围世界的活动。
二、“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的重要性
“以游戏为基本活动”是以幼儿为本的要求。
《规程》明确提出幼儿园应当“以游戏为基本活动”。
《纲要》提出要“尊重幼儿的人格和权利”,而游戏是儿童的基本权利之一。
《指南》在说明部分提出实施《指南》时要理解幼儿的学习方式和特点,要珍视游戏和生活的独特价值,创设丰富的教育环境、合理安排一日生活;游戏才是幼儿适宜的学习方式。
教育部“关于规范幼儿园保育教育工作防止和纠正‘小学化’现象的通知”进一步明确要求幼儿园要坚持以游戏为基本活动,遵循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科学制定保教工作计划,合理安排和组织幼儿一日生活。
《指南》背景下幼儿课程游戏化教学的实践研究
《指南》背景下幼儿课程游戏化教学的
实践研究
摘要:本文以《3-6岁儿童发展指南》为背景,探讨了幼儿课程游戏化教学的实践研究。通过分析幼儿发展的特点和需求,以及游戏化教学在幼儿教育中的潜力,本文提出了将游戏化教学应用于幼儿课程的策略。研究结果表明,游戏化教学能够提高幼儿的学习积极性和参与度,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发展指南;游戏化教学;幼儿课程;实践研究
引言:
幼儿期是儿童发展的关键阶段,也是塑造他们学习态度和养成学习习惯的重要时期。《3-6岁儿童发展指南》是根据儿童发展心理学原理和教育实践经验,为幼儿教育提供了指导。在这个阶段,幼儿的注意力、好奇心和动手能力得到了显著的发展,他们对于游戏和探索具有强烈的兴趣。因此,将游戏化教学引入幼儿课程,可以更好地满足幼儿的需求。
一、幼儿课程游戏化教学问题分析
1.传统教学模式下的问题:传统的教学模式往往以教师为中心,强调知识传授和考试成绩,忽视了幼儿的主动参与和探索需求,限制了他们的发展潜力。
2.缺乏个性化教学:幼儿的兴趣和学习能力有所差异,但传统教学模式往往无法满足个性化的需求,导致一些幼儿学习兴趣的丧失和学习动力的下降。
3.儿童智力开发不足:幼儿期是儿童智力发展的关键时期,但传统教学模式往往忽视了儿童智力开发的重要性,未能充分激发幼儿的智力。
4.学习内容缺乏趣味性:传统的教学内容往往过于抽象和理论化,难以引起幼儿的兴趣和积极性,导致学习效果不佳[1]。
二、加强《指南》背景下幼儿课程游戏化教学的实践策略
(一)基于游戏化教学的课程设计
通过角色扮演,幼儿能够在虚拟的角色中体验不同的社会角色和情境,从而加深对学习内容的理解和应用。这种亲身参与的学习方式不仅培养了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还提供了一种实践性的学习体验。
浅谈《指南》引领下幼儿课程游戏化的实施策略
浅谈《指南》引领下幼儿课程游戏化的实施策略
《指南》是一本经典的幼儿教育著作,其中提供了许多优秀的教学方法和实施策略。
随着时代的变迁和教育理念的更新,越来越多的教育者开始将游戏化教育应用于幼儿课程中。本文将从《指南》的角度,探讨如何引领下幼儿课程的游戏化实施策略。
1. 游戏化教育的理论基础
游戏化教育是指将游戏元素融入到教育中,通过游戏的方式来进行教学。游戏化教育
能够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增强他们的参与性和主动性,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在《指南》中,Montessori提出了“自由选择”的教育理念,强调给予幼儿自主学习的机会,游戏化教育正是这一理念的延伸和实践。游戏化教育与《指南》的教育理念是一脉相承的。
(1)设定清晰的学习目标
在实施游戏化教育时,首先需要设定清晰的学习目标。这些目标应该符合幼儿的发展
特点和学习需求,能够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并与课程内容相互贯通。在设定学习目标时,可以参考《指南》中提出的“教育三要素”:环境、方法和材料。通过提供合适的环境、
方法和材料,引导幼儿参与游戏化学习,达到预期的教育效果。
(2)设计丰富多样的游戏任务
游戏是幼儿学习的天然方式,因此在实施游戏化教育时,应设计丰富多样的游戏任务
来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这些游戏任务可以涵盖认知、语言、社交、运动等多个领域,既
满足幼儿的需求,又促进其全面发展。游戏任务的设计应该符合幼儿的认知特点和发展规律,避免过于复杂或过于简单,保持适度挑战,引导幼儿逐步提升自己的能力。
(3)提供个性化的学习支持
在实施游戏化教育时,教育者需要提供个性化的学习支持,满足每个幼儿的学习需求。这可以通过分组、个别辅导、小组合作等方式来实现。可以借助技术手段,例如数字化学
刍议《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背景下的幼儿园游戏活动
理论篇誗幼教论坛
刍议《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背景下的
幼儿园游戏活动
刘流
(扬州大学幼教中心第一幼儿园,江苏扬州)
幼儿园游戏活动可以帮助幼儿培养优秀的核心素养,促进幼儿的智力发展,保证幼儿的身心健康成长。
一、幼儿园游戏活动的教学意义
(一)增强学习趣味
游戏活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让幼儿在短时间内更快地理解知识,提高对课程学习的积极性,为培养学习兴趣奠定基础。教学改革的方向是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让幼儿全身心地融入教学氛围中,在课后仍保持着对课堂的兴趣,并且在课下主动探索知识的未知区域,拓展知识的宽度,增加知识储备量。幼儿园教师应该在幼儿学习教育课程设计中帮助幼儿拓展思维,给幼儿不同的学习体验,根据教材内容设计生动活泼的游戏活动,从而促进幼儿思维活跃,引导幼儿发自内心地热爱学习,正确地看待学习的意义。
(二)游戏可以给幼儿带来丰富的情感体验
幼儿的心智发育还在萌芽阶段,这个时候的幼儿做事往往会偏情绪化,受到外界的影响也会非常大,所以秩序性太过强烈的教育方式在实施的过程中就会有很多障碍。因此,游戏教育显得尤为重要。幼儿教师在精心设计的游戏活动中,要充分考虑幼儿的情绪体验感和兴趣所在,还要保证幼儿能在游戏中既放松身心、锻炼身体,又能学到知识。幼儿在语言类的游戏中能够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在角色扮演类的游戏中能够体会到所扮演角色的性格特点,掌握与人沟通的方法,拥有丰富的情感体验。
二、幼儿园游戏活动的教学策略
(一)利用游戏促进幼儿智力的发展
游戏不仅仅是简单的活动,它可以营造轻松的课堂气氛,也可以促进学生思想和心理的认知和发展,启迪学生的智力。教师要根据幼儿的认知和智力发育水平设计游戏内容和难度,在游戏过程中重视引导,给幼儿足够的自我展示和思考的空间。游戏设计不能过难或过易,要对不同年龄段的幼儿设计不同难度的内容。举例来说,对于小班的幼儿可以进行一些最基本的游戏,教师准备一些有动漫图案的卡片,卡片上写上1~10的数字,让幼儿根据数字的大小为动漫人物进行排序,比拼谁排好的速度最快,对于完成最快的幼儿给予小红花的奖励。这样的游戏可以让幼儿熟练地掌握数字的排列顺序。对于大班的幼儿,可以准备一些简单的寓言小故事,让幼儿分角色进行表演,这样他们对故事内容和角色形象的了解会更加深刻,满足表现欲望,训练各方面的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指南》背景下幼儿园音乐教育游戏化的思
考
摘要:游戏是幼儿的主要活动方式,是幼儿把握世界的主要手段。如何更好地体现音乐教育游戏化?本文通过对传统音乐教育的现状进行分析,发现主要存在四个方面的教育误区:教育内容选择、教育方法的运用、教育方式的设计和教育要求的体现。在现状分析中探索总结出音乐教育游戏化相对于传统音乐教育的优势,如音乐教育游戏化,有效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音乐教育游戏化,让孩子的学习有“和玩一样的感觉”;音乐教育游戏化,有助于孩子用自己的方式进行表现和创造。
关键词:幼儿教育音乐教育游戏化
热爱音乐是幼儿的天性,游戏是幼儿的主要活动方式,是幼儿把握世界的主要手段。《指南》中提到:游戏是对幼儿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形式。游戏是一种集自由、需要、快乐、满足于一体,以幼儿为主体的积极主动的活动过程。任何活动的开展都需要游戏支持。国内外的儿童音乐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表明,音乐、游戏、儿童是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游戏化是婴幼儿早期教育最适合、最有效的教育方式。广大幼教工作者明白了音乐教育游戏化相对于传统音
乐教育的优势,纷纷开始了对音乐教育游戏化模式的使用及探索。我园以课题《创建艺术教育为特色的幼儿园的实践研究》为载体,对幼儿园音乐教育游戏化进行探索,对幼儿园音乐教育现状进行分析,进一步证明音乐教育游戏化在幼儿教育中的显著优势和积极意义。
一、传统音乐教育的误区
(一)教育内容选择上。
在艺术教育内容选择上,强调学科知识体系的逻辑性,注重艺术模仿教育,把技能技巧的训练放在首要位置,忽视幼儿的情感体验和表现。
(二)教育方法运用上。
以往的音乐教学活动,大部分是以老师教幼儿学为主,方法单一、呆板,如一首歌曲老师反复教唱,幼儿机械练习,一个舞蹈或者音乐游戏都是老师活动前设计好动作,手把手教给孩子,幼儿对于这些动作的学习只是对老师示范的简单复制,不难发现幼儿在机械模仿过程中缺少对作品的理解,也忽视了幼儿在生活中的情感体验。这种以老师教幼儿学的传统教学模式,大大禁锢了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也在很大程度上扼杀了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三)教育方式设计上。
以往音乐教学活动中,更注重知识的简单传授,而忽视幼儿的操作和探索;注重对活动结果的简单评价,而忽视
幼儿在活动过程中的主体性发展;如唱歌活动,关注的是幼儿是否学会完整演唱,而忽视对作品的感受和欣赏,更谈不上表现和创造,有时为了追求一次音乐活动效果的完美而压缩了幼儿对音乐的感受与探索的过程,呈现出“拔苗助长”式超前教育。
(四)教育要求体现上。
多年来幼儿园音乐教学基本沿用了专业音乐院校的方法,无论是在教学内容上,还是教学要求上,都受到专业音乐院校的影响。幼儿不但要学习唱歌、欣赏音乐作品,还要掌握如节奏、音符、音程和多种音乐记号,再加上许多知识点,这一切已经超出了幼儿的承受能力,而且枯燥、机械的训练违背了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幼儿毫无兴趣可言。
二、音乐教育游戏化的优势
(一)音乐教育游戏化,有效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幼儿的学习关键在于兴趣。游戏之所以能够让孩子喜欢,其魅力凸显在它的游戏性上。“孩子生来好动,是以游戏为生命的”,这是我国著名教育学家陈鹤琴先生说的话,这句话言简意赅,深刻诠释了孩子的特性。这说明游戏是幼儿最喜欢、最符合幼儿年龄特点和接受能力的活动。如小班幼儿百玩不厌的音乐游戏《小兔和狼》,老师运用动画、故事、头饰、图谱等手段,帮助他们理解作品,知道兔子活泼可爱、狼笨重凶猛,还会把可爱的小兔子
吃掉……幼儿游戏的时候,教师扮演角色(兔妈妈或狼)跟孩子们一起玩,还可以在音乐的伴奏下融入游戏情景:“草地上来了一群活泼可爱的小兔子,他们跳一跳、吃青草,停下来、听一听,再跳一跳、吃青草,再停下来、看一看、听一听,这时,从树后面窜出了一只饥饿、凶猛的大灰狼,吓得小兔们赶紧躲到洞里去……”从中启发幼儿用不同的动作表现兔子的可爱和狼笨重凶猛的形象,孩子们紧张又兴奋的尖叫声已告诉我们这个活动受喜爱的程度。这种音乐教育游戏化的形式,不但能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更能体现《指南》引领下让幼儿感受美、表现美的精髓。
(二)音乐教育游戏化,让孩子的学习“和玩一样的感觉”。
游戏是幼儿园的主要活动,也是幼儿最乐于接受的活动方式,因为在游戏中幼儿是快乐的、是放松的、是没有任何压力的。许卓娅教授在《学前儿童音乐教育》一书中提出:学前儿童音乐教育中的游戏性,不仅体现在教育内容中含有“音乐游戏”这样的特殊成分,而且体现在它的一切形式、方法都比较自由、灵活、丰富多彩,具有游戏和类似游戏的特性,使儿童经常体验到“和玩一样的感觉”。如在学习歌曲《小鸭洗澡》时,我创设“小鸭洗澡”的情境,帮助幼儿理解歌曲的内容;进行互动游戏“小鸭找朋友”,进一步熟悉歌词,让孩子们边唱边找伙伴,体验歌曲中小鸭洗澡的快
乐;再次,逐步加入适宜挑战性的游戏演唱,让歌曲本身成为一种游戏情境,让孩子在这样的氛围中,主动学习,享受歌唱的快乐;最后,鼓励孩子们在创设的真实游戏情境中大胆表达与表现,引导他们用小椅子围成池塘,并扮演小鸭边唱边到池塘洗澡。当唱到“跳到小河里”时,孩子们情绪高涨,扮演小鸭的孩子着实体验了一把小鸭洗澡的快乐,有了此快乐做基础,幼儿还可以继续创编出更多小鸭洗澡的动作。这种游戏化教学让孩子在游戏化的语言、游戏化的角色、游戏化情境中,更自如地表达与表现自己对歌曲的理解,更乐意在游戏的氛围中创造性地演唱与表演。此时孩子们体验到的不是枯燥的学习,而是“和玩一样的感觉”。
(三)音乐教育游戏化,有助于孩子用自己的方式进行表现和创造。
《指南》指出:每个幼儿的心里都有一颗美的种子。我们不仅要充分创造条件和机会,萌发幼儿对美的感受和体验,而且要尊重他们的想法,丰富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引导他们学会用心灵感受和发现美,用自己的方式表现和创造美。音乐教育游戏化,形式有趣、自由、灵活,能让孩子在游戏状态下感受和体验音乐的内涵,同时感到亲切、易学、易记、易接受。教师更容易引导、启发他们用心灵感受美,用不同的方式表现美、创造美。如在歌曲《小树叶》活动中,我用小故事和课件演示的引领把幼儿带入了一个充满童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