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奥尔夫音乐教师课堂全套教案

合集下载

幼儿园奥尔夫音乐教案(精选21篇)

幼儿园奥尔夫音乐教案(精选21篇)

幼儿园奥尔夫音乐教案〔精选21篇〕幼儿园奥尔夫音乐教案〔精选21篇〕幼儿园奥尔夫音乐教案篇1设计意图:《小星星》这个音乐活动简单又富有兴趣,贴近幼儿的生活,幼儿对小星星这首歌曲已经耳熟能唱,通过猜测、讨论,倾听,使幼儿更好地熟悉歌曲节奏。

在幼儿已有经历的根底上,我们通过巧妙提问,运用幼儿熟悉的奥尔夫音乐教具,让幼儿在游戏中从听觉感知节奏型,乐于用好听的声音和节奏去进展伴奏,感受声音的奇特。

并通过与同伴的合作表演尝试制造简单的声音效果在增加幼儿乐趣的同时,使其对节奏的表现才能和创造才能得到开展。

活动目的:1、学习在音乐的伴奏下用奥尔夫乐器敲击出乐曲的节奏。

2、体验同伴合作表演的快乐。

3、理解儿歌的含义。

4、通过学唱歌曲,体验歌曲的气氛。

5、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开展幼儿的表现力。

活动重难点分析^p活动重点:体验同伴合作表演的快乐活动难点:学习在音乐的伴奏下用奥尔夫乐器敲击出乐曲的节奏活动准备:经历准备:熟悉歌曲《小星星》物质准备:1、串铃假设干,三角铁假设干2、黑色夜空,星星假设干活动过程:一、星星舞会1、老师出示黑色的夜空,讲述夜空孤单的故事2、出示一颗星星在黑色的夜空和夜空对话,决定请出星星家族举办星星舞会,让夜空不再孤单二、星星舞会筹备可是缺少音乐伴奏,介绍今天使用的奥尔夫乐器:三角铁和串铃,请他们来为我们的音乐进展伴奏三、练习舞会节奏1、那么怎么练?看老师想了一个方法,把舞会的节奏画下来了,小朋友请看× × ︳× × ︳× × ︳× - ‖2、集体拍手一起练习节奏;3、师敲三角铁,幼儿拍手,完毕局部加上串铃动作;4、出示图谱,师敲三角铁,请个别幼儿摇铃配合;三、合作表演小星星说小朋友敲出的节奏真好听,让我们一起来跟着音乐吧1、老师和幼儿集体合作用音乐加伴奏(师用三角铁,幼儿用串铃)2、老师觉得串铃的声音很好听,也想试一试,和小朋友交换下伴奏3、舞会正式开场,请所有幼儿随音乐合作伴奏表演4、舞会真热闹,星星们可开心了,还想在跳一会,你们还可以再给它们伴奏吗?幼儿交换乐器随音乐伴奏。

幼儿园音乐奥尔夫教案精选6篇

幼儿园音乐奥尔夫教案精选6篇

幼儿园音乐奥尔夫教案精选6篇奥尔夫音乐教案篇一一.设计意图:“森林狂想曲”是一首以森林中多种动物鸣叫以及动物们发出声音合成的音乐,旋律清幽抒情,潺潺流水,轻快鸟鸣,让人身临其境,感受自然,这首音乐很适合奥尔夫音乐的教学,于是我选择以打击乐的形式表现此乐曲,我们班的幼儿接受能力强,经过我一段时间的培养,对音乐的感受能力有一定的基础。

所以我选用了沙锤,木鱼,双铃铛三种乐器让孩子们表现出各种动物的声音以及与大自然融为一体的快乐。

二.活动目标:1、初步让幼儿熟悉音乐,掌握音乐节奏。

2、根据图谱能进行简单的乐器分配,学会能跟着指挥,看着图谱进行乐器演奏,并能试着用多种乐器进行合奏。

3、享受打击乐活动带来的乐趣。

三.活动重点:让幼儿能初步掌握音乐的节奏。

四.活动难点:让幼儿用乐器表现不同的角色进行合奏。

五:活动准备:碰铃,沙锤,木鱼,音乐(森林狂想曲),图谱,ppt六:活动过程:㈠导入,激发幼儿兴趣。

新年到了,到处都是喜气洋洋的,咱们幼儿园上个星期也举行了元旦汇演,小朋友你们开不开心呀?那你们知道吗。

森林里的小动物们也想要举行一个音乐会,小动物们想邀请你们一起去参加音乐会,你们愿意吗?那好,我们一起去听听小动物们的音乐吧。

⑴师幼共同欣赏音乐一遍,提问:孩子们,你们听出了有哪些小动物来了吗?㈡出示图谱到底今天有哪些小动物会来参加我们的音乐会呢?请看我们的节目单。

第一个为我们表演节目的是谁?(青蛙),对,是大嘴青蛙,那青蛙是怎么叫的?他要表演的节目是唱歌,他唱歌的节奏是怎么样的?X XX︱X XX︱X XX︱X XX第二个表演的是谁?(小黄鸡),对,小黄鸡的脚尖尖的最喜欢跳芭蕾舞了。

他今天为我们表演的就是他最擅长的芭蕾舞,那他又是怎么跳的?X X ︱X X ︱XX XX︱XX XX第三个表演的是谁?(小孔雀),那小孔雀最漂亮的动作是什么?X — ︱~~~︱X X︱X X1、看着图谱,听着音乐用拍手的方法进行演奏。

幼儿园中班教案《奥尔夫音乐》5篇

幼儿园中班教案《奥尔夫音乐》5篇

幼儿园中班教案《奥尔夫音乐》5篇幼儿园中班教案《奥尔夫音乐》1活动目标:1.感知音的强弱,以丝巾为媒介进行表现。

2.在熟悉音乐结构和乐曲主要特点的基础上掌握音乐的强与弱,并进行表演。

活动准备:音乐、丝巾活动过程:一、引入课题1.看!老师手里拿的是什么?(丝巾)别小看它,我的丝巾在音乐里会跳舞哦!我们一起来听听看2.幼儿听音乐。

二、音乐分析--提问:谁来说说看,音乐中的丝巾从头到尾跳的舞一样吗?哪里不一样?幼儿根据讲述进行动作创编--提问:听上去感觉很有力的这部分音乐你的丝巾怎么来跳舞?出示图谱除了做这样的动作,同样有力的音乐还可以用什么动作来跳?(播放音乐大家一起来做一做,各自做各自想做的动作)--提问:播放轻柔的音乐(方法同上)出示图谱总结:听上去很有力的部分是音乐的强,听上去很轻柔的部分是音乐的弱。

三、一起来条丝巾舞1、丝巾准备好,请幼儿跟着音乐一起来跳丝巾舞,注意强弱的区分。

(幼儿分别根据图谱展示)3.分角色游戏引导幼儿自定游戏规则:有力的部分由谁来演合适(男孩子),轻柔的部分呢?(女孩子),好!那就让我们开始吧!反复游戏数次结束。

中班奥尔夫音乐《快乐的丝巾舞》活动反思整个教学过程由于在上一天进行了试教,部分环节在黄老师和学科组长的指导下有了调整和改动,所以整个教学过程进行得比较顺利。

教师的引导语恰当,对幼儿的情绪调动很到位。

但是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太注重个别儿童的发言,忽视了对其他幼儿的关注和表现,这也是作为一个青年教师缺乏教学经验和临场应变的能力,担心没有举手的孩子会回答错问题,导致教师无法顺利的展开下面的教学环节,影响教学展示的效果。

其次,这节课如果能增加形象的图谱,对于幼儿的记忆和表现会更有帮助的。

幼儿园中班教案《奥尔夫音乐》2一、活动目标(1)通过歌曲“骑转马”音乐游戏,让幼儿体验活动带来的快乐。

(2)通过听钢琴伴奏、看音乐图谱,让幼儿听辨上行、下行、重复音。

(3)通过语词替换,培养幼儿应变能力。

幼儿园奥尔夫音乐教师课堂教案

幼儿园奥尔夫音乐教师课堂教案

幼儿园奥尔夫音乐教师课堂全套教案第一章:认识奥尔夫音乐1.1 教学目标:了解奥尔夫音乐的基本概念和特点认识奥尔夫音乐的乐器和演奏方法1.2 教学内容:介绍奥尔夫音乐的起源和发展讲解奥尔夫音乐的基本原理和教学方法演示奥尔夫乐器演奏技巧1.3 教学活动:观看奥尔夫音乐表演视频尝试演奏奥尔夫乐器小组合作创作简单的奥尔夫音乐作品第二章:声音和节奏训练2.1 教学目标:培养幼儿对声音和节奏的感知能力提高幼儿的音准和节奏感2.2 教学内容:讲解声音和节奏的基本概念演示声音和节奏的训练方法引导幼儿进行声音和节奏的练习2.3 教学活动:听音乐并模仿声音和节奏使用奥尔夫乐器进行节奏练习小组合作创作简单的声音和节奏作品第三章:歌曲学习3.1 教学目标:培养幼儿对歌曲的兴趣和爱好提高幼儿的音准和表达能力3.2 教学内容:选择适合幼儿的奥尔夫音乐歌曲讲解歌曲的旋律和歌词演示歌曲的演唱技巧3.3 教学活动:听歌曲并模仿演唱学习歌曲的旋律和歌词小组合作表演歌曲第四章:打击乐器演奏4.1 教学目标:培养幼儿对打击乐器的兴趣和操作能力提高幼儿的节奏感和合作能力4.2 教学内容:介绍打击乐器的种类和特点讲解打击乐器的演奏技巧演示打击乐器的合奏方法4.3 教学活动:尝试演奏不同的打击乐器学习打击乐器的演奏节奏小组合作进行打击乐器的合奏第五章:音乐游戏5.1 教学目标:培养幼儿对音乐的兴趣和参与度提高幼儿的音乐感知和反应能力5.2 教学内容:讲解音乐游戏的基本规则和玩法演示音乐游戏的示范动作引导幼儿参与音乐游戏5.3 教学活动:学习音乐游戏的基本动作和节奏参与音乐游戏并进行角色扮演小组合作进行音乐游戏表演第六章:音乐欣赏与创作6.1 教学目标:培养幼儿对音乐的欣赏能力激发幼儿的音乐创作潜能6.2 教学内容:讲解音乐欣赏的基本方法演示如何创作简单的音乐作品引导幼儿进行音乐欣赏和创作6.3 教学活动:欣赏各种类型的奥尔夫音乐作品学习分析音乐作品的结构和要素小组合作创作简单的音乐作品第七章:音乐与舞蹈7.1 教学目标:培养幼儿对舞蹈的兴趣和协调能力提高幼儿的音乐与舞蹈的综合表现能力7.2 教学内容:讲解音乐与舞蹈的关系演示音乐与舞蹈的结合表演引导幼儿进行音乐与舞蹈的练习7.3 教学活动:学习舞蹈动作与音乐节奏的配合进行音乐与舞蹈的组合练习小组合作进行音乐与舞蹈的表演第八章:音乐与戏剧8.1 教学目标:培养幼儿对戏剧的兴趣和表现力提高幼儿的音乐与戏剧的综合创作能力8.2 教学内容:讲解音乐与戏剧的关系演示音乐与戏剧的结合表演引导幼儿进行音乐与戏剧的练习8.3 教学活动:学习戏剧表演的基本技巧进行音乐与戏剧的组合练习小组合作进行音乐与戏剧的表演第九章:音乐与绘画9.1 教学目标:培养幼儿对绘画的兴趣和创造力提高幼儿的音乐与绘画的综合表达能力9.2 教学内容:讲解音乐与绘画的关系演示音乐与绘画的结合创作引导幼儿进行音乐与绘画的练习9.3 教学活动:学习绘画技巧与音乐主题的配合进行音乐与绘画的组合创作小组合作进行音乐与绘画的作品展示第十章:综合音乐活动10.1 教学目标:培养幼儿对综合音乐活动的兴趣和参与度提高幼儿的音乐综合表现能力10.2 教学内容:讲解综合音乐活动的基本概念和玩法演示综合音乐活动的示范动作引导幼儿参与综合音乐活动10.3 教学活动:学习综合音乐活动的基本动作和节奏参与综合音乐活动并进行角色扮演小组合作进行综合音乐活动的表演重点和难点解析一、认识奥尔夫音乐重点环节:奥尔夫音乐的基本概念和特点难点解析:奥尔夫音乐涉及的音乐理论和实践操作较为广泛,需要教师对奥尔夫音乐有深入的了解,以便于准确传递给幼儿。

幼儿园奥尔夫音乐教师课堂教案2

幼儿园奥尔夫音乐教师课堂教案2

幼儿园奥尔夫音乐教师课堂教案(全套)第一章:认识奥尔夫音乐一、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奥尔夫音乐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2. 培养幼儿对音乐的兴趣和热情。

二、教学内容:1. 介绍奥尔夫音乐的起源和发展。

2. 讲解奥尔夫音乐的基本元素:节奏、音高、和声、旋律。

三、教学活动:1. 观看奥尔夫音乐表演视频。

2. 教师示范演奏奥尔夫乐器。

3. 幼儿跟随教师一起演奏奥尔夫乐器。

四、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对奥尔夫音乐的兴趣和参与程度。

2. 评估幼儿对奥尔夫音乐基本元素的掌握情况。

第二章:节奏训练一、教学目标:1. 培养幼儿的节奏感和协调能力。

2. 提高幼儿的音乐理解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讲解节奏的基本概念和符号。

2. 学习简单的节奏练习。

1. 观看节奏训练视频。

2. 教师示范节奏练习。

3. 幼儿跟随教师一起进行节奏练习。

四、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的节奏感和协调能力。

2. 评估幼儿对节奏练习的掌握情况。

第三章:音高训练一、教学目标:1. 培养幼儿的音高感和听觉能力。

2. 提高幼儿的音乐理解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讲解音高的基本概念和符号。

2. 学习简单的音高练习。

三、教学活动:1. 观看音高训练视频。

2. 教师示范音高练习。

3. 幼儿跟随教师一起进行音高练习。

四、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的音高感和听觉能力。

2. 评估幼儿对音高练习的掌握情况。

第四章:和声训练1. 培养幼儿的和声感和音乐感知能力。

2. 提高幼儿的音乐理解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讲解和声的基本概念和符号。

2. 学习简单的和声练习。

三、教学活动:1. 观看和声训练视频。

2. 教师示范和声练习。

3. 幼儿跟随教师一起进行和声练习。

四、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的和声感和音乐感知能力。

2. 评估幼儿对和声练习的掌握情况。

第五章:旋律训练一、教学目标:1. 培养幼儿的旋律感和音乐感知能力。

2. 提高幼儿的音乐理解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讲解旋律的基本概念和符号。

奥尔夫音乐教案(优秀3篇)

奥尔夫音乐教案(优秀3篇)

奥尔夫音乐教案(优秀3篇)奥尔夫音乐活动教案篇一活动目标:一、培养幼儿对4|4拍强弱的规律和感受二、利用说白节奏进行语词的创作游戏三、感受顽固节奏活动准备:教学CD、幼儿用书、节奏卡活动过程:一、律动感受1、故事导入:“小朋友的家里有小狗吗?天,老师也带来一只小狗。

”2、根据故事内容做动作。

3、结合音乐律动。

4、教师引导幼儿创编动作。

5、教师整合幼儿创编的动作,结合音乐练习,并在说白的时候拍手。

6、教师引导幼儿进行身体乐器的创编。

二、强弱规律的游戏1、教师做出强弱的声音。

如跺脚与拍手。

并让幼儿分辨。

2、说说白并结合强弱。

如:跺脚时说小、拍肩时说眼睛。

3、引导幼儿创编强弱的动作。

(1)身体乐器---如:拍手、拍腿等动作进行(2)生活乐器---地板、桌子、等物体为节奏型伴奏。

4、结合音乐练习。

三、感受顽固伴奏1、语词创作:运用幼儿用书的提示引导幼儿进行语词的创作。

如:小黄狗,眼睛花天天都要去看花,我爱花我看花就是不要去摘花2、语词的呼应:问:小黄狗怎样叫?答:汪汪汪汪汪汪汪叫3、出示节奏卡,结合节奏卡进行练习。

4、节奏练习1)先一起练习顽固伴奏。

2)分组练习一组:说白节奏型一组:顽固伴奏四、乐器合奏1、出示乐器2、乐器练习1)一起练习说白节奏型2)一起练习顽固伴奏3、乐器合奏:说白节奏型与顽固伴奏。

幼儿用书使用说明:1、教师引导幼儿将图画节奏型转化为音符节奏型,画在小狗的下面2、教师与幼儿一起进行的语词创编。

3、请幼儿把小狗的节奏型演奏出来,并注意强弱拍的表现4、请家长在右上角记录小朋友的创作表现奥尔夫音乐教案篇二活动目标1、感知AB两段不同的音乐,感应AB曲式。

2、尝试乐器演奏,学会正确的演奏方式。

活动准备1、道具准备:彩色沙巾若干、手摇铃人手一个、配套音乐和挂图。

2、情感经验准备:有观察云的经验。

活动过程一、故事导入。

教师播放音乐,同时讲诉白云在天上一会一个样,一会儿变成什么,一会儿变成什么和白云乘着风在天上飘动的故事,让幼儿感知音乐。

幼儿园大班奥尔夫音乐精品教案(5篇

幼儿园大班奥尔夫音乐精品教案(5篇

幼儿园大班奥尔夫音乐精品教案(5篇一、教学内容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通过参与音乐活动,培养音乐节奏感和旋律感,提高音乐素养。

2. 培养幼儿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表达能力,增强自信心。

3. 激发幼儿对音乐的兴趣,培养音乐欣赏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节奏游戏“动物快车”中的复杂节奏,音乐故事“小猫钓鱼”中的角色分配和表演。

2. 教学重点:培养幼儿的节奏感和旋律感,以及音乐欣赏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奥尔夫乐器(如小鼓、木鱼、铃铛等)、动物头饰、小鸟道具、音乐播放设备。

2.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胶水。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带领幼儿模仿各种动物的动作和叫声,引导幼儿感受自然界中的音乐节奏。

2. 节奏游戏“动物快车”(15分钟)a. 教师示范游戏,让幼儿跟随节奏击打奥尔夫乐器。

b. 分组进行游戏,每组扮演不同动物,按照节奏进行表演。

c. 教师巡回指导,纠正节奏错误。

3. 旋律探索“小鸟歌唱家”(15分钟)a. 教师演示旋律,让幼儿用手指在空中模拟小鸟飞行动作。

b. 教师带领幼儿学唱旋律,并用小鸟道具进行表演。

c. 分组进行旋律探索,每组创作一句小鸟歌唱的旋律。

4. 音乐故事“小猫钓鱼”(10分钟)a. 教师讲述故事,引导幼儿关注故事中的角色和情节。

b. 分角色进行表演,让幼儿在表演中体验音乐故事。

c. 教师点评,给予鼓励和指导。

六、板书设计1. 在黑板上画出动物快车的简笔画,标注节奏符号。

2. 在黑板上写出“小鸟歌唱家”的旋律,标注音高。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创作一首以动物为主题的节奏旋律。

节奏: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模仿小马奔跑)旋律:1 2 3 4 5 6 5 4 3 2 1(模仿小鸟飞翔)2.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教师应关注幼儿在课堂上的表现,针对幼儿在节奏、旋律等方面的掌握情况进行课后反思。

针对幼儿的兴趣和需求,设计相关的拓展活动,如参观动物园,观察动物的动作和叫声,进一步激发幼儿对音乐的兴趣。

幼儿园中班教案《奥尔夫音乐》【10篇】-最新

幼儿园中班教案《奥尔夫音乐》【10篇】-最新

幼儿园中班教案《奥尔夫音乐》【10篇】教案是教师为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根据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和教科书要求及学生的实际情况,以课时或课题为单位,对教学内容、教学步骤、教学方法等进行的具体设计和安排的一种实用性教学文书。

以下是人见人爱的分享的10篇《幼儿园中班教案《奥尔夫音乐》》,如果能帮助到您,将不胜荣幸。

奥尔夫音乐教案篇一活动目标1、让幼儿知道歌曲的名称,熟悉歌曲的旋律及歌词内容。

2、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贺琼一、生活活动1、午睡:提醒幼儿起床,穿好衣服,鼓励幼儿主动整理自己的床铺。

提醒幼儿喝水。

2、午操:做徒手操时动作到位、精神饱满。

3、午点:提醒幼儿洗手,排好队擦手。

要求幼儿吃点心保持安静,尽量快点吃完自己的一份点心。

有特殊饮食需要的孩子能主动与老师沟通(换牙、身体不舒服的孩子)。

4、餐后活动:学习玩安静的游戏,会主动找同伴下五子棋。

二、音乐活动:Old MacDonald教学目标:1、感受Old MacDonald的乐曲曲式,了解乐曲形式为:A-A-B-A2、初步学习Old MacDonald 的轮奏与合奏的节奏型。

合奏的节奏型:XX XX X轮奏的节奏型:XX X XX X XX XX XX XX辅导能力强的幼儿用沙锤左右手轮流打击乐器。

3、愉快地与同伴玩音乐游戏《帆船》,体验与老师们分享游戏的快乐。

教学准备:1、已学习过Old MacDonald的歌曲。

节奏图谱挂在奥尔夫主墙。

2、音乐准备:Old MacDonald、《帆船》的音乐。

3、乐器准备:手鼓、单响筒、响棒、沙锤教学过程:一)、歌曲Old MacDonald:1、幼儿欣赏音乐,启发幼儿随音乐一起唱歌。

2、了解乐曲形式为:A-A-B-A分句感受Old MacDonald的乐曲曲式。

二)、学习合奏和轮奏的节奏型1、合奏的节奏型:XX XX X1、用身体乐器练习。

结合图谱,练习打击节奏。

2、轮奏的节奏型:XX X XX X XX XX XX X将歌曲中B段的节奏单独用身体乐器练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幼儿园奥尔夫音乐教师课堂全套教案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是当今世界最著名、影响最广泛的三大音乐教育体系之一。

在奥尔夫的音乐课堂中,孩子们有机会进入丰富的艺术世界,音乐不再仅仅是旋律和节奏,而是与儿歌说白、律动、舞蹈、戏剧表演甚至是绘画、雕塑等视觉艺术相联系。

他们可能在老师的引导下去关注特定的一个声源,去倾听,辨别,想象来自生活和自然界的不同的声音。

[摘自百度百科]幼儿园奥尔夫音乐教师课堂全套教案,运用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的教育原理对小朋友进行的潜能开发课程。

其中包括:音乐聆听游戏、音乐语言游戏、音乐节奏快车、音乐小舞曲、音乐热身游戏、音乐歌唱游戏、乐器玩玩看、音乐律动游戏、音乐回声游戏等众多奥尔夫音乐经典内容。

幼师们再也不用担心如何去上奥尔夫课了。

教案具体活动样本如下:小班音乐活动一《粉刷匠》●老师接待工作:课前两分钟接待小朋友进入活动室,两位教师同时在门口迎接小朋友及家长。

配课教师负责接待,主课教师引导小朋友进入活动室做准备活动。

●音乐活动环节:一.音乐活动名称:《粉刷匠》二.音乐教学目标:1、热身音乐律动让小朋友愉快高兴的进入音乐氛围2、声势、乐器感受《粉刷匠》语词节奏3、培养幼儿亲自参与音乐表演,感受音乐的愉悦情绪三.音乐教学重点:1.声势、乐器感受《粉刷匠》语词节奏四.音乐教具准备:1.CD:《蛙蛙快乐颂》、《粉刷匠》、《再见歌》2.乐器:节奏棒3.旧报纸做的刷子、画好的粉刷图片、彩色贴纸五.音乐教学内容:A.音乐热身律动:《蛙蛙快乐颂》(5分)1.主班老师请小朋友站到自己的位置(地板上贴好的标记)2.配班老师放音乐,主班老师带领小朋友随音乐一起做音乐律动3.做完音乐律动后,主班老师请小朋友坐在自己的位置上4.音乐提示:刚开始,小朋友只要跟着音乐动起来就可以B.音乐聆听游戏(10分)1.唱名字老师依次用强弱不同的声音叫小朋友的名字,请小朋友用动作或声音作出回应例如:(老师)××××│×××(幼儿)做动作:站起来、举手;贝贝贝贝在哪里?或者说“哎”“到”“这儿”等话回应2.音乐问候老师和小朋友拍手互相进行音乐问候例如:(老师)唱:1 23 4︱5-︱5 43 2︱1-‖小朋友们好小朋友们好(小朋友)唱:1 23 4︱5-︱5 43 2︱1-‖老师好老师好3.听《粉刷匠》伴奏音乐①师:老师的手真灵巧,喜欢跟着音乐跳。

小朋友认真听,认真看,老师的手跟着音乐怎么跳舞的?一会儿老师请你们的小手跟着音乐一起跳舞。

②配班老师放音乐,主班老师手有节奏的做动作③老师请小朋友一起跟音乐模仿做手的动作④老师鼓励、表扬小朋友们的表现附手的律动:第一个乐句:胸前拍手第二个乐句:前平举左右晃手第三个乐句:前平举双手交替上下做刷墙动作第四个乐句:伸出食指,双手分别交替点自己的鼻子C.音乐语言游戏(10分)1.猜谜语:①师:喜欢猜谜吗?我说你们猜一猜,仔细听好了“两棵树,十个叉,不长叶,不开花,吃饭劳动全靠它”。

(手)②师:说说你们的小手能干什么?2.能干的小手:①师:下面看看老师的手能干什么?(拍手、扫地、洗衣服、刷牙、洗脸、粉刷)②师:小朋友真聪明,一看就知道老师的手在做什么?我们一起来做一做,看谁的小手最能干?3.音乐语词节奏①师:小朋友,老师把刚才粉刷墙壁的动作编成了一首动听的儿歌,你们仔细听(边念边拍语词节奏)我是一个粉刷匠,粉刷本领强。

我要把那新房子,刷的很漂亮。

刷了房顶又刷墙,刷子飞舞忙。

哎呀我的小鼻子,变呀变了样。

(语词节奏型)××××│×××│××××│×-‖②老师说一句,小朋友模仿说一句(边念边拍语词节奏)③播放音乐,老师和小朋友拍手跟唱音乐语词D.音乐节奏快车(20分)1.动作节奏配音(教师用旧报纸折成刷子在墙壁上做粉刷的动作)①师:小朋友,看看老师粉刷房子时的动作请你们给我的刷子配上声音,先瞧瞧Ⅹ老师(配班)是怎么给我的刷子配声音的?(刷的长,配上唰-的节奏;刷的短,配上唰的;总的节奏型:××××│×××│××××│×-‖)唰唰唰唰唰唰唰唰唰唰唰唰②请小朋友一起给我的刷子配上更好听的声音(还可以用嚓、沙沙替换)③老师给粉刷时配上好听的音乐,请小朋友和老师边手做粉刷地面动作边跟唱歌词(双跪坐,双手随音乐节拍前后刷动)2.老师介绍乐器节奏棒,示范操作方法,提出注意事项3.播放音乐,老师和小朋友一起用节奏棒为音乐配上好听的伴奏(重复2遍)E.音乐小舞曲(10分)1.音乐律动表演(重复4遍)第一个乐句:双手伸直于胸前做上下交替粉刷动作第二个乐句:双手叉腰,双肩做上下耸动动作第三个乐句:双手叉腰,屁股左右扭动动作第四个乐句:双手并拢,手心朝向脸部,做画圆式动作;最后双手于胸前摊开(变呀变了样时)2.身体不同部位创编粉刷律动①师:“小朋友,你们用什么粉刷啊?”(手)“大家想想我们还可以用什么部位粉刷呢?(胳膊、肩膀、后背、腿等)我们跟着粉刷音乐都试一试吧!“②小朋友模仿老师分别随音乐做不同部位粉刷的动作F.爱的叮咛(4分):老师表扬每位小朋友的表现,并亲手为小朋友贴上代表荣誉的彩色贴纸G.再见歌(1分):1.音乐中老师和大家一起唱再见歌.2..送园环节:两位老师面带微笑向每位家长和小朋友说再见六.帮帮宝提示:1.音乐语言游戏环节老师要求小朋友一定要有节奏的朗诵儿歌2.节奏棒敲奏时注意节奏棒的演奏方法,避免伤害幼儿小班音乐活动二老师接待工作:课前两分钟接待小朋友进入活动室,两位教师同时在门口迎接小朋友及家长。

配课教师负责接待,主课教师引导小朋友进入活动室做准备活动。

音乐环节:一.音乐活动名称:《粉刷匠》二.音乐教学目标:1.热身音乐律动让小朋友愉快高兴的进入音乐氛围2.音乐环境中锻炼小手精细动作,进行折、粘的动作训练3.进行语言、动作和表演创编,培养幼儿的参与意识,创新意识三.音乐教学重点:1.进行语言、动作和表演创编,培养幼儿的参与意识,创新意识四.音乐教具准备:1.CD:《蛙蛙快乐颂》、《粉刷匠》、《再见歌》2.乐器:砂球3.彩色纸箱、旧报纸若干、双面胶五.音乐教学内容:A.音乐热身律动:《蛙蛙快乐颂》(5分)1.主班老师请小朋友站到自己的位置(地板上贴好的标记)2.配班老师放音乐,主班老师带领小朋友随音乐一起做音乐律动3.做完音乐律动后,主班老师请小朋友坐在自己的位置上4.音乐提示:刚开始,小朋友只要跟着音乐动起来就可以B.音乐聆听游戏(10分)1.唱名字老师依次用强弱不同的声音叫小朋友的名字,请小朋友用动作或声音作出回应例如:(老师)××××│×××(幼儿)做动作:站起来、举手;贝贝贝贝在哪里?或者说“哎”“到”“这儿”等话回应2.音乐问候老师和小朋友拍手互相进行音乐问候例如:(老师)唱:1 23 4︱5-︱5 43 2︱1-‖小朋友们好小朋友们好(小朋友)唱:1 23 4︱5-︱5 43 2︱1-‖老师好老师好3.听听哪里不一样?①老师请小朋友认真听改编以后的音乐,说说哪里不一样?(放伴奏带)我是一个粉刷匠,粉刷本领强。

呦!我要把那新房子,刷的很漂亮。

呦!刷了房顶又刷墙,刷子飞舞忙。

呦!哎呀我的小鼻子,变呀变了样。

呦!②小朋友说出不一样的地方,并跟老师一起唱唱改编后的音乐语词C.音乐语言游戏(10分)1.音乐语词创编①师:小朋友,动动脑筋,你们还可以把“呦”换成什么样的词呢?(啊、噢、咦等)2.老师和小朋友分别一起尝试唱出创编后的音乐语词例如:我是一个粉刷匠,粉刷本领强。

啊!我要把那新房子,刷的很漂亮。

啊!刷了房顶又刷墙,刷子飞舞忙。

啊!哎呀我的小鼻子,变呀变了样。

啊!3.老师和小朋友分角色表演唱,(老师唱歌曲,小朋友念语气词)4.老师和小朋友跟伴奏带唱歌曲和语气词D.音乐节奏快车(10分)1.老师请小朋友分别用声势在唱语气词时拍出节奏(拍手、拍膝、跺脚等)老师示范,小朋友模仿例如:我是一个粉刷匠,粉刷本领强。

啊!(拍手)我要把那新房子,刷的很漂亮。

啊!(拍手)刷了房顶又刷墙,刷子飞舞忙。

啊!(拍手)哎呀我的小鼻子,变呀变了样。

啊!(拍手)2.老师介绍乐器砂球,示范操作方法,提出注意事项3.老师请小朋友用砂球在唱语气词时摇奏出节奏老师示范,小朋友模仿例如:我是一个粉刷匠,粉刷本领强。

啊!(摇奏)我要把那新房子,刷的很漂亮。

啊!(摇奏)刷了房顶又刷墙,刷子飞舞忙。

啊!(摇奏)哎呀我的小鼻子,变呀变了样。

啊!(摇奏)4.老师请小朋友用砂球摇奏出语气词节奏(不唱语气词)老师示范,小朋友模仿例如:我是一个粉刷匠,粉刷本领强。

Ⅹ(摇奏)我要把那新房子,刷的很漂亮。

Ⅹ(摇奏)刷了房顶又刷墙,刷子飞舞忙。

Ⅹ(摇奏)哎呀我的小鼻子,变呀变了样。

Ⅹ(摇奏)E.音乐小制作(20分)(循环放《粉刷匠》歌曲)1、巧手折刷子①师:小朋友们,你们想和老师一样拥有一把自己的刷子吗?(每人发一张大小一样的旧报纸)2、教师教学生折刷子。

3、动手折纸帽。

4.用做好的道具(纸帽、刷子)进行装扮F.音乐小舞曲(10分)1.把用彩色的纸张包好的纸箱摆成一幢幢小房子。

(配班老师进行摆放)2.放《粉刷匠》音乐,小朋友分两组边唱边表演不同粉刷房子的动作(根据已有经验)3.比一比哪一小组的“粉刷匠”本领高G.爱的叮咛(4分):老师表扬每位小朋友的表现,并亲手为小朋友贴上代表荣誉的彩色贴纸H.再见歌(1分):1.音乐中老师和大家一起唱再见歌.2.送园环节:两位老师面带微笑向每位家长和小朋友说再见六.帮帮宝提示:1.老师和小朋友常语词创编后的歌曲时,速度要放慢2.动手制作环节,老师要进行个别知道,尤其是基础较差的幼儿小班音乐活动三《王老先生有块地》老师接待工作:课前两分钟接待小朋友进入活动室,两位教师同时在门口迎接小朋友及家长。

配课教师负责接待,主课教师引导小朋友进入活动室做准备活动。

音乐环节一.音乐活动名称:《王老先生有块地》二.音乐教学目标:1.热身音乐律动让小朋友愉快高兴的进入音乐氛围2.听辨和模仿各种小动物的叫声3.体验“伊呀伊呀哟”的节奏×××××-三.音乐教学重点:1.体验“伊呀伊呀哟”的节奏×××××-四.音乐教具准备:1.CD:《蛙蛙快乐颂》、《王老先生有块地》、《再见歌》2.乐器:圆舞板3.小鸡、小鸭、小羊、小猪动物图片五.音乐教学内容:A.音乐热身律动:《蛙蛙快乐颂》(5分)1.主班老师请小朋友站到自己的位置(地板上贴好的标记)2.配班老师放音乐,主班老师带领小朋友随音乐一起做音乐律动3.做完音乐律动后,主班老师请小朋友坐在自己的位置上4.音乐提示:刚开始,小朋友只要跟着音乐动起来就可以B.音乐聆听游戏(10分)1.唱名字老师依次用强弱不同的声音叫小朋友的名字,请小朋友用动作或声音作出回应例如:(老师)××××│×××(幼儿)做动作:站起来、举手;贝贝贝贝在哪里?或者说“哎”“到”“这儿”等话回应2.音乐问候老师和小朋友拍手互相进行音乐问候例如:(老师)唱:1 23 4︱5-︱5 43 2︱1-‖小朋友们好小朋友们好(小朋友)唱:1 23 4︱5-︱5 43 2︱1-‖老师好老师好3.小动物的叫声①老师分别模仿小鸡、小鸭、小羊、小猪的叫声,请小朋友说出它们的名字②小朋友模仿它们的叫声,并作出一些小动物的动作(叽叽、嘎嘎、咩咩、哼哼)C.音乐语言游戏(10分)1.讲故事导入①师:小朋友知道小鸡、小鸭、小羊、小猪住在什么地方吗?老师请你们仔细听一段好听的故事,你们就知道可爱的小鸡、小鸭、小羊住在那里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