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灯泡亮了教案
大班科学《小灯泡亮了》教案
大班科学《小灯泡亮了》教案
大班科学《小灯泡亮了》教案1
活动目标:
1. 对导电现象感兴趣,喜欢和同伴合作探索使灯泡发亮的方法。
2. 探索用电线等物连接电池使灯泡发亮的方法,初步感知金属的物体可以导电,并能大胆用完整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操作过程和结果。
3. 提高合作探索与用符号记录表达的能力;知道日常生活中的用电平安,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活动准备:
1. 经验准备:观察过班级电灯的线路与构造;熟悉实验材料的名称与特征;已初步了解电池、电线的特征;练习两两合作常规。
2. 物质准备:学具:第一次--两人一盘材料:电池、电线〔连着灯泡〕;第二
次--增加两人一盘材料:布条、毛线、塑料绳三选一,回形针、铜钥匙、铁丝三选一,黄、蓝记录纸各一张、笔等。教具:小兔房子情景图、老鼠玩具一只、断电线一截、学具一套、猜测图、梳理图、展示板两块、亮与不亮图标以及"√、×"的符号标志。
活动过程:
一、谈话引题。
〔引导幼儿结合生活经验大胆表达自己的见解〕
1. 出示情景图,激发兴趣:
师:今天小兔搬新家了,可是到了晚上屋里就黑乎乎的,怎么回事呀?装电灯需要些什么呢?
2. 鼓励幼儿大胆表达,初步了解使电灯亮起来的条件。
二、探索活动"怎样让灯泡亮起来"。
〔引导幼儿合作实验,探索电线与电池连接使灯泡发亮的方法,大胆交流自己的探究过程与结果〕
1. 教师介绍实验材料:
师:今天老师要请你们来做实验,老师为你们准备了电池和一头缠着灯泡的电线,想一想,你们怎样让灯泡亮起来呢?
2. 教师介绍实验操作步骤与方法:
〔1〕两个人一盘材料,请你们合作进行实验;
小学科学18灯泡亮了(教案)
小学科学18灯泡亮了(教案)小学科学18灯泡亮了
引言:
科学教育在小学教育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能够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实验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本教案以“18灯泡亮了”为主题,旨在通过一系列实验活动来帮助学生理解电路中的串联与并联概念,并提高他们的实验操作能力。
一、教学目标
1. 让学生了解并学会运用电路中的串联与并联概念。
2. 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和实验操作能力。
3. 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准备
1. 18个小灯泡
2. 1个电池
3. 电线
4. 万用表
5. 实验记录表格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引发兴趣)
(引导学生观察一盏灯泡的组成部分和形状,并以问题形式提出)
问题:这盏灯泡是如何发光的呢?电路中的灯泡是如何亮起来的呢?
2. 概念讲解
(通过简单的比喻将电流、电路、电源、电线等概念讲解清楚)
电流像是水流一样,在电路中流动;电路就像是水管一样,为电流提供通道;电源就像是供水的水泵,产生电流;而电线就像是输水管道,将电流传输到各个装置中。
3. 实验设计
(准备18个灯泡,1个电池、电线,并按照图示的样子连接)
图示:
[图示]
注意:保证连接的电线与灯泡之间无松动。
4. 观察与记录
(学生观察并记录)
让学生观察电路中的灯泡,记录每个灯泡的情况(亮或不亮)。
5. 引导探究
(将学生的观察结果用白板或大屏幕进行展示,引导学生发现规律)
引导学生观察到有部分灯泡是亮的,有部分是不亮的。询问学生是否注意到了什么规律,并引导他们进行思考与讨论。
6. 理论解释
(引导学生回忆电路的串联与并联概念,并进行解释)
提示学生回忆串联电路与并联电路的概念,然后解释为什么有些灯泡亮了而有
小学科学《灯泡亮了》教案
小学科学《灯泡亮了》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让学生了解并掌握灯泡的工作原理,知道灯泡发光的原因。
2. 培养学生动手实验、观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引导学生关注科学现象,培养学生的科学兴趣。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灯泡的工作原理,灯泡发光的原因。
难点:如何设计实验,观察和分析灯泡发光的原因。
三、教学准备:
1. 实验材料:灯泡、电池、导线、开关等。
2. 教学工具:PPT、黑板、粉笔等。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通过一个有趣的科学现象,引发学生对灯泡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探究:引导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灯泡在不同条件下的发光情况,让学生通过实验现象,分析灯泡发光的原因。
3. 讲解:根据学生的实验结果,讲解灯泡的工作原理,解释灯泡发光的原因。
4. 巩固:通过一些灯泡相关的问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五、课后作业:
1. 完成一份关于灯泡的实验报告。
2. 思考:还有哪些因素会影响灯泡的发光效果?如何设计实验来验证?
3. 预习下一节课内容。
六、教学评估:
1. 通过实验报告和课堂提问,评估学生对灯泡工作原理的理解程度。
2. 观察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动手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3. 收集学生对科学现象的兴趣和好奇心方面的反馈。
七、教学反思:
1. 反思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参与度,以及是否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2. 思考如何改进教学方法,以便更有效地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灯泡的发光原理。
3. 考虑如何在后续课程中继续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思维习惯。
八、拓展活动:
1. 邀请电工师傅来校讲解电路基础知识,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灯泡与电路的关系。
《点亮小灯泡》教案(精选4篇)
《点亮小灯泡》教案(精选 4 篇)
第一篇:《点亮小灯泡》教案
《点亮小灯泡》教案
一、我们许多城市的夜景非常美丽,现在老师和大家一起欣赏美丽的夜景。大家想一想是什么把漆黑的夜装扮的如此美丽呢?你知道小灯泡是怎样亮起来的吗?
2.同学们都知道通电灯泡会亮,那你知道这个电路具体是怎样连接的吗?同学们不是很清楚,那么这节课我们就学习简单电路,一起来探究小灯泡是怎样亮起来的。
二、1.首先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电路元件,有灯泡、电池、导线。请小组长从器材区拿出小灯泡、电池、导线,小组成员共同观察电路元件的结构,观察完毕把器材放回器材区。
2.学生汇报,介绍灯泡结构。最外面圆形透明的是玻璃制成的,叫玻璃泡,不通电。里面的金属丝做灯丝,下面是金属壳是螺纹形的,上面有个连接点,最下面有一个深色的锡点,也是金属制成的,也可以通电。灯泡各部分有什么作用呢?我们把灯泡剖开看一下。
3.介绍电池、导线结构。功能:电池:两端是金属,有突起的一方是正极,平的一方是负极,分别用加减号标示,实验用的电池是安全电压在 1.5V,把电池剖开铜帽、碳棒(可以让电流通过)、锌筒。导线:金属芯、绝缘外皮,我们实验用的两端加上了半月形的金属片,更容易连接。
三、1.我们认识了电路元件,接下来就动手让灯泡亮起来,不过动手之前先动脑思考,设计一下,怎样连接灯泡可以亮,把你的想法与小组其他成员交流,然后把最佳连接方案画在实验报告单一上。(学生上台画)
2.设计不一致,怎么办?实验逐一验证经过刚才的实验哪一种能亮?(第三种)我们看第三种连接方式,将灯泡的两个连接点分别与电池的正负极相连,这样灯泡就能亮起来了。
小学科学教案《点亮小灯泡》(3篇)
小学科学教案《点亮小灯泡》(3篇)
小学科学教案《点亮小灯泡》 1
教学目标:
1、科学知识:知道电流可以使灯泡发光,懂得短路对电路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经历使用电线、电池、让一个小灯泡发亮的活动;学会检查电路装置,避免短路现象的发生;通过观察体会到电流的路线。
3、情感态度价值观:懂得用电安全知识,体验到合作成功的喜悦。教学重点:
认识小灯泡的结构特点;用不同的方法连接能使小灯泡发光的电路。教学难点:
1、理解电路中电流的流动路线。
2、区分短路和断路。
教学准备:
小灯泡、电池、导线、记录纸、、水彩笔、剪刀(教师用)
教学过程:
一、观察材料,认识结构
师:(出示一个小灯泡)知道这是什么吗?
生:小灯泡(师板书:小灯泡)
师:小灯泡是由哪些部分组成的呢?观察之后再告诉我。(小灯泡装在桌上的信封里,大家可以打开它)
生:小灯泡由金属架、灯丝、玻璃泡、连接点组成。
(课件出示小灯泡剖面图,进一步了解小灯泡的构造。)
师:为什么要有两个连接点?
生:这样,电流可以从一个连接点进去后,从另一个连接点出来。
师:如果要点亮小灯泡,(板书:点亮)你还需要什么材料?
生:电源。
师出示一个干电池,问:这个可以吗?
生:可以。
(师用小灯泡接触干电池的两端)问:小灯泡亮了吗?
生:没有。还需要电线。
师:(课件出示电池和导线图片)它们在构造上又有什么特点呢?
生:电池的一端突出,另一端是平的。
生:一端是正极,有一个“+”号,另一端是负极,有一个“-”号。
生:导线的里面是金属丝,外面包着一层塑料。
二、大胆猜测,绘线路图
师:如果现在老师给你们每组发一个小灯泡、一根导线和一节干电池,你们是否能让小灯泡发出光来?
小学科学 灯泡亮了教案
《19 灯泡亮了》实验课教案
一、实验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通过灯泡亮了,认识完整的电路结构。
2、学习设计最简单的电路,懂得电是怎样传到千家万户的,用电时应该注意什么。(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导线、灯泡等材料设计简单的电路进行实验并做实验记录。
2、能应用已有知识经验对断路、短路做假设性解释。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体会对周围事物进行有目的、细致地观察的乐趣。
2、激发进一步探究电的兴趣。
二、实验重点
正确连接小灯泡,绘画完整电路图。
三、实验难点
通过完整电路的分析,认识什么是:回路、断路、短路。
四、实验课时安排
1课时
五、实验教具准备
小灯泡、干电池、导线、电池及手电筒等
六、实验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2分钟1.猜谜语:屋里有根藤,藤上结个瓜,一到太阳落,瓜里开红花。猜一日常用品。
(灯泡和电灯)
2.PPT:P54-55第六单元电的本领,19 灯泡亮了:学习目标
电灯给世界带来了光明,它们是怎么亮起来的?
3.观察实验道具有哪些?
实验流程:
一、怎样让小灯泡亮起来? 8分钟
实验一拆装手电筒:
老师演示手电筒开关及拆分,且指导学生手电筒开关与拆分,要求认真观察与分析:为什么亮?为什么不亮?
1.自主学习P56页,了解感知: 3
我认识这些器材,通过拆分手电筒,结合课文,完成填空:
①小灯泡的结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注意:金属架连接点有两个点在哪里?最重要的是要通过()而不能直接相通。
②你们知道小灯泡中是哪一个结构发光的吗?应该是()。
小学科学_ 灯泡亮了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小学科学_ 灯泡亮了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
分析课后反思
【灯泡亮了教学设计学情分析】
一、学情分析
在进行灯泡亮了教学设计之前,需要先进行学情分析,了解学生的背景知识、学习能力和学习兴趣等方面的情况,以便更好地设计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1. 学生背景知识
小学生对于电路和灯泡的原理可能了解较少,需要通过教学来引导他们了解灯泡亮起的原因。他们可能已经学习过一些基础的科学知识,如电流、电压等,但对于电路的概念和构成还不够清晰。因此,在教学设计中要考虑到学生的背景知识水平,适当引导他们建立正确的概念。
2. 学生学习能力
小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思维方式还在发展中,他们对抽象概念的理解可能相对较弱。因此,在设计教学过程中,需要采用具体形象的实验和例子,匡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相关的知识。
3. 学生学习兴趣
小学生对于科学实验和探索性学习通常具有较高的兴趣。通过设计有趣的实验和互动性强的教学活动,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他们的参预度和积极性。
二、教材分析
在进行灯泡亮了教学设计之前,需要对相关的教材进行分析,了解教材的内容和结构,以便更好地进行教学设计和教学安排。
1. 教材内容
教材中应包含有关电路和灯泡亮起原理的基础知识,如电流、电压、电阻等概念的引入和解释。同时,教材应该提供一些实例和案例,以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
2. 教材结构
教材的结构应该合理,内容有机衔接,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学习过程。教材中应该有一定的练习和巩固部份,以便学生能够巩固所学知识和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课后反思
在完成灯泡亮了教学设计之后,需要进行课后反思,总结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以便改进和提高今后的教学效果。
小学科学第18课灯泡亮了教案
小学科学第18课灯泡亮了教案引言:
小学科学课程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重要一环,其中涉及到的实验课程对于学
生的认知和思维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本文将依据小学科学第18课的内容设计一
份灯泡亮了的教案,旨在帮助学生深入理解电路和灯泡亮起的原理。
目标:
1. 学生能够理解电流在电路中的流动和闭合电路的作用。
2. 学生能够通过实验观察和实际操作,探索灯泡亮起的原理。
3.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对实验现象,并培养观察和记录实验结果的能力。
教学步骤:
步骤一:引入概念(10分钟)
a. 通过引导问题和讨论,引入电流和闭合电路的概念。
b. 使用简单的例子解释电流的流动和闭合电路的作用。
步骤二:实验设计(20分钟)
a.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都会收到一个电池、一根导线、一个开关和一个
灯泡。
b.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连接这些元件以使灯泡亮起。
c. 鼓励学生自行设计和布置电路,并提供必要的帮助和指导。
步骤三:实验操作(30分钟)
a. 学生开始实验操作,按照自己设计的电路进行连接。
b. 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并进行记录,记录实验中的变化和结果。
步骤四:实验结果分析与解释(20分钟)
a. 学生将观察到的实验现象进行分析,并得出结论:当电路闭合时,电流会流动,使灯泡亮起。
b. 引导学生解释为什么灯泡只有在电路闭合时才能亮起,提醒学生思考灯泡的工作原理。
步骤五:总结与拓展(15分钟)
a. 引导学生总结实验过程中所学到的知识和经验。
b. 引导学生思考其他电路元件的作用,以及如何改变电路来控制灯泡的亮度等问题。
c. 提供一些拓展性问题,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创新。
小学科学11灯泡亮了(教案)
小学科学11灯泡亮了(教案)【教案】小学科学11灯泡亮了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了解灯泡的发光原理,理解电流在电路中的作用。
2. 能力目标:能够根据实验结果总结电流在电路中的作用。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科学实验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总结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 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电流在电路中的作用,明白灯泡发光的原理。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观察并总结实验结果,能够用简单的语言解释实验现象。
三、教学准备
1. 实验器材:灯泡、电池、导线、电池盒、开关、铜片等。
2. 实验环境:安全的室内环境,保证学生能够集中注意力进行实验。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引入(5分钟)
通过一个问题引入本课实验的主题:“为什么灯泡会发光?”引导学生思考与猜测,激发他们的探索欲望。
2. 实验探究(20分钟)
a. 实验步骤:
步骤1:将电池盒、开关、灯泡、导线等器材放在桌子上。
步骤2:按照老师示范的方法,将导线与灯泡以及电池连接在一起。
步骤3:打开开关,观察灯泡是否发光。
步骤4:关闭开关,再次观察灯泡是否还发光。
步骤5:总结实验结果,回答为什么灯泡会发光。
b. 指导问题:
1)实验中打开开关时灯泡是否发光?
2)实验中关闭开关时灯泡是否还发光?
3)实验结果是什么?为什么会这样?
3. 实验总结(15分钟)
a. 学生总结实验结果,回答为什么灯泡会发光的问题。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进行解释,并组织学生展示自己的总结。
b. 教师根据学生总结的结果,引导学生理解电流在电路中的作用。简单易懂地解释电流通过导线到达灯泡,使灯泡中的丝发热,产生光亮的现象。
小学科学18《灯泡亮了》教案
小学科学18《灯泡亮了》教案灯泡亮了:小学科学18《灯泡亮了》教案
引言:
学习内容名称:灯泡亮了
适用年级:小学科学18
文章长度:2000字左右
教学目标:
1. 了解并描述电能的转换过程,理解灯泡亮起来的原理;
2. 学会使用电池、导线和灯泡搭建简单电路,并观察灯泡亮起来的现象;
3. 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观察、思考和合作的能力。
教学准备:
1. 教师:电池、导线、灯泡、夹子、切割板、细纸板、铜箔纸、剪刀、胶带等。
2. 学生:同样的实验器材,一份学习材料。
教学过程:
一、导入(5分钟)
1. 让学生回忆并描述自己家里有哪些电器?这些电器都需要什么才能工作?
2. 引出问题:灯泡为什么能亮起来?是什么让灯泡发光?
二、探究实验(25分钟)
1.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实验,目的是给灯泡供电,使其亮起来。
2. 实验步骤:
a. 小组长发给每位小组成员一个电池、一个导线、一个灯泡,让学生先借用切割板将它们固定。
b. 学生使用细纸板、铜箔纸等制作开关,将灯泡与电池相连并固定,形成一个简单的电路。
c. 学生先安装开关,并检查灯泡是否亮起来。
d. 学生交替拆卸开关和灯泡,观察灯泡的状态。
3. 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并提出问题:是什么让灯泡发光?
三、思考与总结(10分钟)
1. 由学生进行思考和探讨:灯泡为什么能发光?是什么能让电流通过导线、灯泡形成一个闭合的电路?
2. 引导学生总结:是电能将电流送到灯泡内部,使其加热,从而发光。
四、拓展实验(15分钟)
1. 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用铁丝代替铜导线,实验结果有什么变化?
2. 给学生提供不同材料的导线,让他们实验并观察现象,然后总结不同材料对电流的影响。
四年级下学期科学《灯泡亮了》教案
四年级下学期科学《灯泡亮了》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让学生了解并掌握电路的基本知识,知道灯泡发光的原理。
2.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实验的能力,提高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精神,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 教学重点:让学生通过实验,了解并掌握电路的基本知识和灯泡发光的原理。
2. 教学难点:让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分析并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方法
采用实验法、问题驱动法、小组合作法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合作意识。
四、教学准备
1. 学生分组,每组准备一套实验器材:灯泡、电线、电池等。
2. 教师准备PPT,用于讲解和展示实验过程。
五、教学过程
1. 导入新课
教师通过展示PPT,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所学的电路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实验探究
教师引导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要求学生按照实验步骤进行操作,观察灯泡是否发光。
3. 交流分享
实验结束后,教师组织学生进行交流分享,让学生谈谈实验过程中的发现和感受。
4. 讲解分析
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验结果,讲解并分析灯泡发光的原理,引导学生理解电路中各部分的作用。
5. 巩固练习
教师设计一些有关电路和灯泡发光的问题,让学生回答,以巩固所学知识。
6. 课堂小结
7. 课后作业
教师布置一些有关电路和灯泡发光的练习题,让学生课后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反思
教师在课后对教学效果进行反思,分析学生在实验操作、知识掌握和问题解决等方面的表现。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为后续教学做好准备。七、教学评价
教师通过学生的实验操作、课堂回答、课后作业等方面,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评价内容包括学生的知识掌握、实践能力和合作意识等。
大班科学《灯泡亮了》教案
大班科学灯泡亮了教案
教案一:《小灯泡亮了》
活动目标:
1、能探究选用适宜的材料让小灯泡亮起来。
2、了解电池的不同用途。生疏不同型号的电池、及电池的正负极。
3、学习合作玩小灯泡亮起来。
核心要素:
观看、探究;解决问题。
活动重难点:
重点是生疏电池,知道电池有正负极,
难点是把两节电池正负极连接,使其和电线与小灯泡连接成一个回路,让小灯泡亮起来。
活动预备:
1、电池〔1、
2、5、7〕电线、小灯泡等。
2、一些以电池为能源的物品,如电动玩具,手电、钟表等。
3、幼儿集体作业单,电池的简洁图卡。
活动过程:
一、创设探究环境,让幼儿生疏电池,知道电池有不同型号,它们都有正负极。
1、为幼儿供给各种以电池为能源玩电动玩具及生活用品,请幼
儿自由的玩,通过操作引起幼儿对电池的兴趣。
教师观察幼儿玩玩具的状况,并请幼儿演示给大家看。
师:你的玩具能干什么?
师:为什么会动?〔唱歌或发光〕
师:知道里面装的是什么?
请幼儿感知,答复。通过提问使幼儿了解电池的用途。
教师小结:电池可以向外供电能让电筒亮起来;让电动玩具动起来;让录音机响起来……
2、请幼儿把电池取出来,观看、觉察并描述电池。
师:电池的两头是一样的吗?什么地方不一样?
幼儿通过观看、觉察这些电池的一头都有一个小突起,另一头都是平的。有小突起的一头有一个“+”的图案,另一头平平的,有一个“—”的图案。
教师依据幼儿的答复小结:“+”的这边是正极;“—”的这边呢,我们叫它负极。请小朋友找找看手中的电池的正负极。
生疏电池的“+”“—”标记,
3、请幼儿将自己的电池与同伴的电池进展比较,觉察电池的型号不一样 1 号、2 号、5 号、7 号。
小学科学《灯泡亮了》教案
小学科学《灯泡亮了》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让学生了解电路的基本概念,掌握灯泡亮灭的原理。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 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二、教学内容
1. 电路的基本组成:电源、导线、开关、灯泡。
2. 电路的两种状态:通路和断路。
3. 灯泡亮灭的原理。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1. 教学重点:电路的基本组成,灯泡亮灭的原理。
2. 教学难点:电路的两种状态,灯泡亮灭的原理。
四、教学方法
1. 采用实验演示法,让学生直观地了解电路的组成和灯泡亮灭的原理。
2. 采用分组讨论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3. 采用提问法,激发学生的思考,巩固所学知识。
五、教学准备
1. 教具:电源、导线、开关、灯泡、电池等。
2. 学具:每组一份实验套件。
3. 课件:灯泡亮灭的动画演示。
4. 实验场地:实验室或教室。
六、教学过程
1. 导入新课:通过一个有趣的灯泡小故事,引发学生对灯泡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探究电路: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连接电路,观察灯泡的亮灭现象,总结电路的组成和灯泡亮灭的原理。
3. 讲解与演示:教师通过课件和实验演示,讲解电路的组成和灯泡亮灭的原理,让学生进一步理解。
4. 实践操作:学生独立或小组合作,完成电路连接,观察灯泡的亮灭,巩固所学知识。
5. 总结与拓展: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提出问题,激发学生对科学知识的探究欲望。
七、课堂练习
1. 填空题:电路由____、____、____和____组成。
2. 选择题:灯泡亮灭的主要原因是____(A. 电流B. 电压C. 电阻D. 功率)。
灯泡亮了教案
灯泡亮了教案
教案标题:灯泡亮了
教学目标:
1. 了解电能转化为光能的原理。
2. 掌握如何搭建简单的电路。
3. 发展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培养学生的科学观察和实验记录的能力。
教学资源:
1. 电池、导线、灯泡、开关等实验装置;
2. 相关的教学展示素材,例如图片或视频。
教学步骤:
1. 导入(5分钟):
- 利用图片或视频向学生展示灯泡亮起来的场景,引发学生的兴趣。 - 提问:你知道灯泡为什么会亮起来吗?
2. 知识讲解(10分钟):
- 讲解电能转化为光能的原理,简要介绍电路的搭建。
- 引导学生思考:电能是如何转化为灯泡的光能的?
- 让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教师进行适度引导和讲解。
3. 实验操作(30分钟):
- 向学生分发实验器材,包括电池、导线、灯泡和开关。
- 教师示范如何搭建一个简单的电路,并点亮灯泡。
- 学生跟随示范进行实验操作。
- 引导学生观察、记录实验现象和实验结果。
4. 实验讨论(10分钟):
- 引导学生对实验结果进行讨论,总结电能转化为光能的过程。
- 提问:实验中有哪些因素影响了灯泡是否亮起来?为什么?
- 引导学生思考和交流,发展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5. 拓展探索(15分钟):
- 提供更复杂的电路元件,如多个灯泡、开关等。
- 让学生自主探索并搭建不同的电路,观察实验结果。
- 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问题和猜想,并进行进一步的实验验证。
6. 总结与评价(5分钟):
- 综合学生的实验结果和观点,总结电能转化为光能的关键因素。 - 教师对学生的表现给予评价,并针对学生的不足提出指导性意见。
大班科学《灯泡亮了》教案
大班科学《灯泡亮了》教案
大班科学《灯泡亮了》教案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时常需要用到教案,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大班科学《灯泡亮了》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大班科学《灯泡亮了》教案1
活动目的:
1.在观察、探索活动中,发现灯泡发亮的电路和金属材料的导电现象。
2.能在情景中,通过实验完成对简单科学现象的探索和认知,乐于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所发现的结果。
3.充分体验“科学就在身边”,产生在生活中发现、探索和交流的兴趣。
4.发展动手观察力、操作能力,掌握简单的实验记录方法。
5.初步了解其特性。
物质准备:
1.教具:一块展示板(图一),电池、电线、灯泡、杯子的图片各一。
2.学具:电池、电线、灯泡、杯子、积木、钥匙、晨检牌、纸片等若干。
经验准备:通过PPT对电池有了初步的认识。
活动过程:
1.导入:以问题的形式,激趣引题。
(1)教师打开没有插上电源的录音机,咦,今天录音机出了什么问题?(“录音机没有电”、磁带坏了……。)
(2)教师插上电源,验证幼儿猜测的结果。
(3)师:电能让录音机转动起来,电还有什么用呢?(电能让电动玩具动起来,电能使灯泡亮起来,电可以让电风扇转动……。)
2.尝试:选择材料,探索灯泡发亮的电路。
(1)师:老师这儿准备了一些材料,出示图一,在这么多的材料中,有二样材料可以让小灯泡亮起来,请你仔细看一看、想一想,你认为是那二样?最好能说出理由。
(2)师:这二样材料是不是真能让灯泡亮呢?请小朋友自己动手试一试。
(3)幼儿尽情地操作,教师观察、鼓励、引导(图二)。
青岛版小学科学《灯泡亮了》教案
一、教案基本信息
1. 科目:小学科学
2. 年级:四年级
3. 教材版本:青岛版
4. 课题:《灯泡亮了》
5. 课时:2课时
二、教学目标
1. 让学生了解并掌握简单电路的组成和原理。
2.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 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和分析生活中的科学现象,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三、教学内容
1. 电路的概念及其组成
2. 电池、灯泡、导线的连接方法
3. 电路的闭合与断开
4. 灯泡亮灭的原因
5. 生活中的电路应用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
1. 重点:电路的组成、连接方法及灯泡亮灭的原因。
2. 难点:电路的闭合与断开,生活中的电路应用。
五、教学方法与手段
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探究电路的奥秘。
2. 利用实验器材,让学生亲身体验电路的组成和原理。
3. 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展示生活中的电路应用。
4. 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生活中各种灯泡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灯泡的亮灭现象,激发学生探究电路的兴趣。
2. 探究电路:介绍电路的概念及其组成,引导学生理解电路的基本原理。
3. 动手实践: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连接简单的电路,观察灯泡的亮灭现象。
4. 讨论交流:引导学生思考并分析灯泡亮灭的原因,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思考能力。
5. 总结提升: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电路的组成和灯泡亮灭的原因。
第二课时:
1. 复习导入:通过复习上节课所学内容,引导学生进入本节课的学习。
2. 拓展探究:介绍电路的闭合与断开,让学生理解电路的工作原理。
3. 动手实践: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电路的闭合与断开对灯泡亮灭的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灯泡亮了》
教材分析:
随着科学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电与人们的生活、生产关系越来越密切,像灯泡亮了这种现象更是学生司空见惯的。本课重点在于使学生利用熟悉的生活场景,借助已有的生活经验,走进电的世界,满足与生俱来的好奇心和强烈的探究欲望。通过解暗箱的方式对灯泡亮了这一科学现象的探究,经历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情趣,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学情分析:
三年级的学生对日常生活的简单电学知识有了一定的了解,声、光、电知识对学生的吸引力非常强烈,学生探究的欲望很高,需要科学的引导。希望通过本课的科学探究经历,能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教学目标:
1、探究目标:
能用导线、灯泡等设计简单的电路进行实验并做实验记录;能应用已有知识和经验对所观察的现象做假设性解释;能制作简易科学模型。
2、情感目标:
对电能提出想知道的问题;体验与人合作的愉快和科学探究的乐趣;愿意合作交流;善于用学到的知识改善生活。
3、知识目标
知道一个完整的电路主要由电源、开关、导线、用电器等四部分组成;能用导线、灯泡、电池等连接一个简单的电路;知道开关的功能。
教具学具:
学生用:手电筒8个,电池、灯泡、开关、电池夹、导线、灯座各5套,灯泡5个。
教师用:自制PPT
教学过程:
课前交流:
师:“人有两件宝”,同学们知道是什么吗?
生:双手和大脑。
师:大家带来了吗?
生:带来了。
8
/ 1
师:请同学们挺直腰板(教师演示)。今天老师非常想知道同学们是怎样思考问题,回答问题的,我们猜几个脑筋急转弯,好吗?
生:好。
师:一片大草地?
生:
生:
师:又一片大草地?
师:熊猫最大的梦想是什么?
师:假如你有一双翅膀,你会做什么?
生:飞。
生:想飞。
生:到蓝天上看一看。
生:想把它拔下来。
生:飞到白云上。
师:同学们的想像非常丰富。假如你们真的有一双翅膀,同学们一定会放飞自己的想像,实现自己的梦想。
一、创设情景,发现暗箱【4分钟】
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几幅夜幕下的滕州的图片,想不想看?请同学们认真观看并思考,你看到了什么?
(播放图片)
师:谁来说一下,当你看到如此美丽夜景,你想到了什么?
生1:滕州夜晚的景色。
生2:灯。
8
/ 2
生3: 灯泡亮了很美。
生4:夜晚有灯点亮真的很漂亮。
生5:
……
师:看来,同学们对灯充满了好奇,灯能让夜晚变得更加的美丽,那你想更深入的研究它们吗?
生:想
师:老师今天就把它给带来了,认识吗?
生:手电筒
师:对,是手电筒,会用吗?
(学生自由回答)
师:(演示)对,只要把开关轻轻往上一推,怎么样?
生:灯泡亮了。
师:对,灯泡亮了。(板书课题。)
师:对于手电筒,你有什么要研究的问题?
生1:手电筒里有什么?
生2: 手电筒为什么会亮?
生3:灯泡为什么会亮?
……
二、依据事实,猜测暗箱【5分钟开始】
师:灯泡为什么会亮呢?手电筒里面究竟有什么秘密?请大家猜一猜。
生:我认为里面有灯泡,电池,开关,导线,镜片,铁皮……
师:你们认为手电筒里有这么多东西,那请同学们想一想,这些材料,怎样组装起来,灯泡才会亮呢?请小组的同学先讨论讨论,试着把你的猜想画下来,好吗?
8
/ 3
(生画,师指导)
师:请同学们坐好,刚才老师发现同学们画得都很认真,谁愿意把你画得给大家展示展示?
生上台展示。(把记录单放在投影上展示)
师:你来讲一讲,为什么要这样画?你是怎么想的?
生讲解。
师:还有哪位同学愿意上来讲一讲?
(学生自由上台讲解)
师:同学们想一想,要使小灯泡亮起来,关键需要哪些材料?生:要有电池。师:(实物讲解)电池分为正极和负极,知道哪是正极哪是负极吗?介绍电池夹师:还需要什么?
生:我认为还需要灯泡。
师:把电池的两端同灯泡的螺纹和下面的小白点用电线分别连起来,只有这样连接时,电流才能通过灯丝,灯泡才能亮。介绍灯座
生:开关。
师:画开关的时候,我们可以先画两个小圆圈,再画一条斜线。(师演示)师:要想把它们连起来,还需要什么材料?
生:导线。
师:电线又叫导线。
三、模拟验证,揭示暗箱
14 )制定方案(1 【分钟开始】
师:把这些材料组合起来,小灯泡就能亮吗?
生:能(或者不能)。
8
/ 4
师:想不想试试?
生:想。
师:同学们可用老师给你们准备这些材料,组装一下,看看灯泡能否亮起来?为了方便大家操作,老师还为同学们准备了一些辅助材料,这是一个电池夹,它是
用来固定电池的,它叫小灯座,可以固定小灯泡。(师边讲边演示,并点明电池放的位置,怎样插导线等)
师:大家小组内要注意合作,就利用这些材料来实现你的想法,看看灯泡能亮吗?听好要求:不要用导线直接连接电池的正负极。小组合作,共同完成。我们要比一比看那个小组的同学最先揭开手电筒的秘密。
(2)实施探究
生分组实验,师巡回指导。(适当加一些鼓励性的语言,你们小组的小灯泡已经亮了,你们太棒了,可以帮一帮其他同学)。
)展示交流【第24分钟开始】(3师:通过大家努力,各个小组的灯泡都亮起来了,大家真了不起!哪个小组先说说你们组是怎样连接的?刚才老师发现同学们合作的非常认真,你们是怎样把小灯泡接亮的?哪个小组上来讲一讲?师:真的亮了!你们是怎么连的?给大家讲一讲吧!
生讲解。我们把电池放在电池盒里,灯泡放在灯座上,用导线再连上开关,灯泡就亮了。
师:他们不仅连的好,讲得也好。(掌声鼓励)
师:还有哪个小组上来展示一下?
师:刚才这些小组都把他们的小灯泡接亮了,有没有不亮的?大家帮着找找原因。(师生共同找不亮的原因)【第27分钟开始】
师:通过以上实验,你们发现了什么?
8
/ 5
生:只要将开关、电池、小灯泡用导线依次连接起来,灯泡就会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