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上下册之文言古诗学案
九年级下册文言文复习 教案教学设计(苏教版九年级下册)
九年级下册文言文复习教案教学设计(苏教版九年级下册)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复习,使学生掌握九年级下册的文言文知识点,提高学生的文言文阅读理解能力。
2. 过程与方法:采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回顾文言文学习过程,巩固所学知识。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回顾九年级下册的文言文知识点,提高学生的文言文阅读理解能力。
2.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过程:1. 课堂导入:回顾已学过的文言文,引导学生思考文言文的特点和魅力。
2.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复习九年级下册的文言文知识点,总结学习心得。
3. 合作探究:分组讨论,互相提问,解答彼此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4. 教师讲解:针对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讲解和指导。
5. 课堂练习:选取适量的文言文阅读材料,进行阅读理解训练。
6. 总结提升:对本节课的复习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文言文学习的重要性和方法。
四、课后作业:1. 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 选取一篇文言文进行阅读,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五、教学评价:1. 学生自评:评价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总结优点和不足。
2. 同伴评价:互相评价,给出建设性意见。
3. 教师评价: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评价,鼓励优秀,指导不足。
4. 课后反馈:了解学生课后作业完成情况,针对问题进行针对性辅导。
六、教学策略:1. 对比分析法:通过对比现代文和文言文,让学生了解文言文的语言特点和表达方式。
2. 案例分析法:选取典型的文言文案例,分析其语法、句式、修辞等特点。
3. 迁移训练法:将所学文言文知识运用到实际阅读中,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七、教学准备:1. 教材:苏教版九年级下册语文教材。
2. 参考资料:文言文阅读手册、文言文语法教程等。
3. 教学工具: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等。
九年级语文文言文单元复习课教案
九年级语文文言文单元复习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复习,使学生掌握本单元的文言文基础知识,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
2. 过程与方法:采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对文言文进行深入分析,提高学生的文言文理解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感受文言文的美。
二、教学内容:1. 文言文基础知识:词汇、语法、句式等。
2. 文言文阅读理解:文章内容、主题、作者观点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文言文基础知识的掌握,文言文阅读理解能力的提升。
2. 难点:文言文中特殊句式、一词多义等现象的理解。
四、教学方法:1.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复习文言文基础知识,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
2. 合作探究:分组讨论,共同分析文言文阅读理解问题,培养合作精神。
3. 讲解辅导:针对学生存在的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讲解和辅导。
五、教学过程:1. 课前准备:让学生提前复习本单元的文言文基础知识,了解文章内容。
2. 课堂导入:简要回顾本单元的学习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复习文言文基础知识,教师巡回指导。
4. 合作探究:分组讨论,共同分析文言文阅读理解问题。
5. 讲解辅导:针对学生存在的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讲解和辅导。
7. 课后作业:巩固课堂所学,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2.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的课后作业完成情况,评估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3. 文言文阅读测试:定期进行文言文阅读测试,了解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进步情况。
七、教学资源:1. 文言文教材:九年级语文教材中有关文言文的学习内容。
2. 参考书籍:文言文阅读指南、语法解析等参考书籍。
3. 网络资源:利用互联网查找相关文言文学习资料,丰富教学内容。
八、教学进度安排:1. 第一周:复习文言文基础知识,分析文章内容。
九年级语文下册古文二则学案新版语文版
古文二则Ⅰ. 外古背【原文】夜上受降城笛李益回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
【析】本是一首写景抒怀的七言句。
前两句写景。
沙白似雪,映白了回城旁的烽火台,月色如霜,罩受降城。
后两句抒怀。
不知何响起芦笛声,惹起征人的悲,彻夜地希望家。
本真实地再了征人凄楚伤心之情,感人至深。
Ⅱ . 前准一、生字(zh ì): 安排;定。
如:。
辟: 1.(p ì) ①开拓。
如:各家开拓出地。
②透。
如:精髓。
③ 斥或除掉。
如:辟。
除掉。
如:辟邪。
②帝王召并授与官。
如:辟。
本文取此。
(y è): 。
涿 (zhu ō): 地名。
(zh é): 是,就。
便 (bi àn):1.方便,便利。
如:便。
本文取此。
2. 非方式的,平时的。
如:便。
尿。
如:大便。
2.(b ì) ①3. 排泄屎、(qu è): 恭,。
藉: 1.(jiè)在下边的西。
如:枕藉。
2.(jí)①践踏;欺侮。
②盛多;乱。
二、辟:征召。
当:当⋯⋯候。
:推,拔。
之:往,到。
迁:荣膺或官。
故:以前。
:送。
或:有人。
厚:厚。
廉价:指国家有益的事。
方:比作,比。
:然。
用:任用。
竟:整。
选举:选贤任能。
三、预习见效反响1.“故所举荆州茂才王密为昌邑令”的理解。
2.用现代汉语表述“使后代称为清白吏后代”。
3.如何理解“岂可谓无私乎?”4.讲解以下句子中加粗的词语。
①举茂才:②不受私谒:③吏人奏记及廉价者:④时人方以前朝贡禹:5.填空。
①《四知》选自于,作者,史学家,字。
②《私心》,选自于,主人公是,是复姓。
Ⅲ . 课堂跟讲一、背记知识随堂笔录1. 范晔,字,南朝宋时有名,主要作品。
2. 《后汉书》以为体例,与、同样。
它分、、,合为百篇。
二、整体掌握板书设计(一)板书设计四知拒放手下贿赂——四知: 天知,神知,我知,子知拒绝为后代开家产——使后代称为清白吏后代私心(二)段落层次《四知》1. 开头到“密愧而出” :。
九年级古诗文复习学案
九年级文言古诗文复习学案【课程标准】国家教育部颁发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评价学生阅读古代诗词和浅易文言文,重点在于考查学生记诵积累过程,考查他们能否凭借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诗文大意,而不应考查对词法、句法等知识的掌握程度。
”根据这一精神,随着中考改革的逐步深入,对文言实词的考查将更加注重理解和运用。
【命题透视】近几年中考对文言实词的考查有以下特点:①实词的考查集中在古今异义、一词多义、词类活用、古今通假几个考点上面;②命题方式多种多样,常见的考查方式主要有三种:具体释义、单项选择和判断正误;③有些题虽然表面上考翻译,实际上是考查对于几个关键的实词、虚词的理解和运用,是对词语综合运用的考查。
根据《课程标准》、各地考试大纲及近年来的中考试卷分析,今年及今后对文言实词的考查将呈这样几个不变的趋势。
一是对文言实词考查将更加注重理解和运用的趋势不变;二是考查对象为常见的实词的趋势不变;三是题型重具体释义(含句子翻译),轻选择、判断的趋势不变;四是命题的文本材料由课内向课外迁移的趋势不变(但考查的知识点仍是课内文本材料中的知识点)。
【考点梳理】文言实词的考查是中考的重点,主要是对常见的实词在文中含义的理解,理解时必须结合具体语境,即我们平常所说的“根据上下文” 来理解词义。
进行文言实词的复习,应重点注意以下四种情况:一是古字通假现象。
古汉语中,有些字可以用声音相同或相近(有时形体也相近)的字来代替,这种现象就叫通假。
表示了准确的意义,但未出现的字是本字,代替本字出现的即是通假字。
古字通假现象可分为以下四种类型:①用形声字的声旁代替形声字本身。
如“满__坐y_寂然,无敢哗者”,“坐”通“座”;②用形声字代替声旁字。
如“食之不能尽其材”,“材”通“才”;③声旁相同的形声字相互替代。
如“发闾左適戍渔阳九百人”,“適”通“谪”;④读音相同但字形不同。
如“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指”通“直”。
九年级语文文言文单元复习课教案
九年级语文文言文单元复习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复习,使学生掌握九年级语文文言文的基本知识点,提高学生的文言文阅读理解能力。
2. 过程与方法:采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对文言文进行深入分析,培养学生的文言文思维习惯。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文言文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中华文化的情感,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
二、教学内容1. 文言文基本知识点的复习,如实词、虚词、特殊句式等。
2. 重点文言文篇目的解析,分析文章内容、结构、写作手法等。
3. 针对性地进行文言文阅读训练,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三、教学过程1. 课堂导入:回顾已学过的文言文知识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复习文言文基本知识点,巩固已学内容。
3. 合作探究:分组讨论重点文言文篇目的解析,共同分析文章的内涵和写作手法。
5. 阅读训练:布置针对性的文言文阅读练习,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四、课后作业1. 复习本节课所学知识点,整理笔记。
2. 完成课后阅读练习,巩固阅读理解能力。
3. 预习下一节课内容,准备课堂讨论。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2.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
3. 阅读理解能力:通过课后阅读练习的完成情况,评估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4. 期中期末考试:检验学生的学习成果,对学生的综合能力进行评估。
六、教学策略1. 案例分析:挑选具有代表性的文言文案例,让学生通过分析案例来理解和掌握文言文知识点。
2. 互动教学:鼓励学生提问和发表见解,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思考,提高课堂的互动性。
3. 对比教学:将文言文与现代文进行对比,让学生了解文言文的特点和魅力。
4. 情境创设:创设相关的情境,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和运用文言文。
七、教学资源1. 教材:九年级语文教材中的文言文篇目。
2. 参考书籍:文言文阅读指南、文言文解析等。
九年级下册文言文复习 教案教学设计(苏教版九年级下册)
九年级下册文言文复习教案教学设计(苏教版九年级下册)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复习,使学生掌握九年级下册文言文的基本知识点,包括词语、句式、语法等。
2. 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运用多种复习方法,如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练习巩固等,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回顾九年级下册文言文的基本知识点,包括词语、句式、语法等。
2. 分析文言文中的重点难点,如一词多义、词类活用、特殊句式等。
3. 通过对文言文的阅读和理解,培养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
三、教学过程1. 课堂导入:简要回顾九年级下册文言文的学习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复习文言文的基本知识点,如词语、句式、语法等。
3. 合作交流:学生之间相互讨论,解答疑问,共同提高。
4. 练习巩固:教师出示练习题,学生解答,巩固所学知识。
5. 课堂小结:教师总结课堂内容,提醒学生注意复习重点难点。
四、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2. 练习成绩:评估学生在练习题中的表现,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
3. 课后反馈:收集学生的学习反馈,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困惑。
五、教学资源1. 教材:苏教版九年级下册语文教材。
2. 教辅:相关文言文复习资料、练习题等。
3. 课件:教师自制的课件,用于辅助教学。
4. 网络资源:可用于拓展学习的相关文章、视频等资源。
六、教学策略1. 案例分析:挑选典型的文言文案例,分析其语言特点、表达技巧等,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文言文知识。
2. 对比学习:将文言文与现代文进行对比,让学生了解两者之间的差异,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
3. 情景创设:创设相关的情境,让学生在具体语境中体会文言文的使用,增强语感。
4. 启发引导: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文言文中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七、教学方法1. 讲授法:教师讲解文言文知识点,为学生提供系统的学习资料。
九年级上册语文文言文古诗词复习学案
九上第10课《岳阳楼记》复习学案一、作家作品《岳阳楼记》的作者是________,字希文,苏州吴县人。
_______(朝代)杰出的政治家、文学家。
谥号“_________”,世称范文正公。
代表作《范文正公集》。
二、给下列生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出汉字1.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2. 浩浩汤.汤()3.淫雨霏霏.() 4. 日星隐yào()5.qiáng倾jí摧() 6. 岸芷汀.兰()7. xián远山()8.朝晖.夕阴()9. 迁客骚.人()10.山岳潜.形()11. 薄.暮冥冥()12.皓.月当空()13. 宠辱偕.忘()14.心旷神yí()15. 嗟.夫()三、重点文言实词解释1. 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________2.越.明年:________3. 予观夫巴陵胜.状: ________4.若夫淫雨..霏霏:________5. 浊浪排.空:________6.宠辱偕.忘:________7. 横无际涯..:________ 8.朝晖.夕阴:________9. 迁.客骚人:________ 10.日星隐曜.:________11.樯倾.楫摧.:___;_____ 11.薄暮冥冥..:________13.长烟一.空:________ 14.予尝求.古仁人之心:_______15.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________四、文言现象1.通假字(1)百废具.兴 ______通______ 含义:____________(2)属.予作文以记之 ______通______ 含义:____________2.古今异义词。
(1)增其旧制.古义:________ 今义:________(2)前人之述备.矣古义:________ 今义:________(3)去国.怀乡古义:________ 今义:________(4)春和景明..古义:________ 今义:________(5)微.斯人古义:_____________ 今义:_________________(6)薄.暮冥冥古义:_______ 今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7)连月不开.古义:______________ 今义:________(8)退.亦忧古义: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________(9)把.酒临风古义:________ 今义:____________________3.词类活用。
九年级下文言文复习教案
九年级下文言文复习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复习,使学生掌握九年级下册的文言文知识点,提高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
2. 过程与方法:采用讲解、讨论、练习等方式,帮助学生巩固文言文基础知识,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培养对传统文化的热爱,提高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内容:1. 文言文基础知识:词类活用、古今异义、一词多义、通假字等。
2. 文言文阅读理解:文章内容、人物形象、故事情节、道理感悟等。
3. 文言文翻译:句子翻译、段落翻译、文章翻译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文言文基础知识的学习与运用,文言文阅读理解能力的提高。
2. 难点:文言文翻译,尤其是句子和文章层面的翻译。
四、教学方法:1. 讲解法:讲解文言文基础知识,分析文章内容,解答学生疑问。
2. 讨论法:分组讨论,共同探讨文言文阅读理解问题。
3. 练习法:课后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五、教学安排:1. 第一课时:回顾九年级下册文言文基础知识,分析文章内容,解答学生疑问。
2. 第二课时:分组讨论,共同探讨文言文阅读理解问题。
3. 第三课时:讲解文言文翻译方法,进行句子和文章层面的翻译练习。
4. 第四课时:课后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通过提问,了解学生对文言文知识点的掌握情况。
2. 课后作业:布置有关文言文阅读和翻译的作业,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
3. 单元测试:进行文言文阅读理解测试,评估学生的阅读能力。
七、教学资源:1. 文言文教材:九年级下册语文教材。
2. 参考资料:文言文译文、解析、相关故事背景等。
3. 教学工具: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等。
八、教学进度:1. 第一周:回顾文言文基础知识,分析文章内容。
2. 第二周:讨论文言文阅读理解问题,讲解翻译方法。
3. 第三周:进行句子和文章层面的翻译练习。
4. 第四周:课后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九、教学反思:2. 关注学生的学习进度,针对性地进行辅导。
初中文言文九年级阅读教案
初中文言文九年级阅读教案年级:九年级教学目标:1. 能够理解并背诵《出师表》全文。
2. 掌握文中的重点字词和句式,理解其含义。
3. 了解《出师表》的历史背景,理解诸葛亮忠诚报国的思想感情。
4. 培养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提高文学素养。
教学重点:1. 重点字词和句式的解释。
2. 《出师表》的历史背景和作者思想。
教学难点:1. 文中一些特殊句式的理解。
2. 对文中表达的思想感情的深入理解。
教学准备:1. 课文录音带。
2. 《出师表》译文。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之前学过的三国历史,了解诸葛亮的事迹。
2. 提问:同学们对诸葛亮有什么印象?他的主要事迹有哪些?二、自主学习(10分钟)1. 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注意生僻字词的读音和含义。
2. 学生互相交流,讨论课文中的难点。
三、课堂讲解(20分钟)1. 讲解课文中的重点字词和句式,如“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等。
2. 解释“出师表”的含义,介绍其历史背景。
3. 分析诸葛亮的忠诚报国之心,引导学生学习他的精神。
四、课堂练习(10分钟)1. 让学生翻译课文中的重点句子。
2. 讨论如何更好地理解文言文,提高阅读能力。
五、总结(5分钟)1. 让学生复述课文内容,检查学习效果。
2. 强调诸葛亮的忠诚报国精神,鼓励学生学习他的品质。
六、课后作业(回家作业)1. 背诵课文。
2. 完成《出师表》译文。
3. 写一篇关于诸葛亮的短文,可以是对他的评价,也可以是学习他的体会。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发现学生在阅读文言文时,对于一些特殊句式和生僻字词的理解还存在困难。
在今后的教学中,应更加注重对这些重点内容的讲解和练习,提高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
同时,也要加强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让他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古代文学作品。
九年级古诗文言文讲解教案
九年级古诗文言文讲解教案教案标题:九年级古诗文言文讲解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古诗文言文的基本特点和写作风格;2. 学习古诗文言文的阅读技巧和理解方法;3. 培养学生对古诗文言文的兴趣和欣赏能力;4. 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1. 学习古诗文言文的基本知识和技巧;2. 分析古诗文言文的意境和修辞手法;3. 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文言文的解读和写作。
教学难点:1. 理解古诗文言文的意境和情感表达;2. 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文言文的解读和写作。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教案、教学课件、古诗文言文的教材和参考书籍;2. 学生准备:课前预习古诗文言文的基本知识。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学习的内容,提问:你们对古诗文言文有什么了解?古诗文言文的特点是什么?二、知识讲解(15分钟)1. 介绍古诗文言文的基本特点和写作风格,包括古诗的格律、文言文的语言特点等;2. 分析古诗文言文的意境和修辞手法,如比喻、夸张、对仗等;3. 解读一首古诗文言文,引导学生理解其中的意义和情感表达。
三、示范演练(20分钟)1. 选择一首适合九年级学生的古诗文言文,进行解读和讲解;2. 引导学生分析古诗文言文的结构和修辞手法;3. 给学生一定的时间阅读古诗文言文,然后进行小组讨论和分享。
四、巩固练习(15分钟)1. 给学生几道与古诗文言文相关的练习题,包括理解题和写作题;2. 学生独立完成练习,并相互交流讨论答案。
五、总结归纳(5分钟)1. 总结古诗文言文的基本知识和技巧;2. 强调学生在学习古诗文言文时要注重理解和欣赏。
六、作业布置(5分钟)1. 布置古诗文言文的阅读作业,要求学生选择一首自己喜欢的古诗文言文进行阅读和解读;2. 鼓励学生写下自己的感受和理解,可以选择写一篇读后感或写一首类似的古诗文言文。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古诗文言文的基本知识和技巧,引导学生理解古诗文言文的意境和情感表达。
通过示范演练和巩固练习,提高学生对古诗文言文的阅读和写作能力。
九(上)第三单元文言文古诗教案
教学此单元,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熟读成诵,积累、掌握课文中的文言实词和名言警句,并体会文言虚词在关联文意、传达语气等方面的作用。
1.单元(或主题)整体教学思路(教学结构图)
本单元围绕“写景记游”主题编排了《岳阳楼记》《醉翁亭记》《湖心亭看雪》《诗词三首》4篇古代名家诗文。通过学习,体会作者在景物描写中寄寓的政治理想和思想情感。
1.作业与拓展学习设计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2分)
①去国怀乡( ) ②把酒临风( )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与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感极而悲者矣 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B.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殚其地之出
C.然则何时而乐耶 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
D.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二、教师范读课文
1. 听读(注音)
2. 同桌互读(正音)
3. 全班齐读(订正字音、营造气氛、感知内容)
4. 同桌互读,让彼此听出停连、重音的处理,特别是对偶的音律节奏。
激发学生的情绪,进入课文的学习/
调动学生已知,初步感知文章内容。/
学生感受本文骈散结合、错落有致的特点。
环节二:
品析词语,落实实词
着重朗读 2—4 自然段,品析文章的用词,通过具体词语含义,再勾连上下文,说说不同段落带给你的感受。
《岳阳楼记》2课时/ 《醉翁亭记》2课时/ 《湖心亭看雪》1课时/ 《诗词三首》3课时
教学方法:朗读法 比较法 体验法
第1课时教学设计(其他课时同)
课题
岳阳楼记(第1课时)
课型
新授课√ 章/单元复习课□ 专题复习课□
习题/试卷讲评课□ 学科实践活动课□ 其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九年级上册之文言文《陈涉世家》司马迁陈胜者,阳城人也,字涉。
吴广者,阳夏人,字叔。
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辍(成语)耕之()垄上,怅()恨久之曰:“苟()富贵,毋相忘。
”佣者笑而应曰:“若()为佣耕,何富贵也?”陈涉太息曰:“ !”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谪()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
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
会()天大雨,道不通,度(成语)已失期,失期,法皆斩。
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成语)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
吾闻二世子少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扶苏以数(成语)谏故(成语),上使外将兵。
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
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
项燕为楚将,数(成语)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
或以为死,或以为亡。
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成语),宜多应者。
”吴广以为然()。
乃行卜,卜者知其指意(),曰:“足下事皆成,有功。
然足下卜之鬼乎!”陈胜、吴广喜,念(成语)鬼,曰:“此教我先威()众耳。
”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成语)人所罾()鱼腹中,卒买鱼烹(成语)食,得鱼腹中书(),固(成语)以怪()之矣。
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
卒皆惊恐。
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吴广素(成语)爱人,士卒多为用者。
将尉醉,广故()数(成语)言欲亡,忿恚()尉,令辱之,以激怒其众。
尉果笞()广。
尉剑挺,广起,夺而杀尉。
陈胜佐()之,并()杀两尉。
召令徒属曰:“公等遇雨,皆已失期,失期当斩,借()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
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 !”徒属皆曰:“敬受命。
”乃诈称公子扶苏、项燕,从()民欲()也。
袒右,称大楚。
为坛而盟,祭以尉首。
陈胜自立为将军,吴广为都尉。
攻大泽乡,收而攻蕲。
蕲下,乃令符离人葛婴将兵徇蕲以东。
行收兵。
比()至陈,车六七百乘,骑千余,卒数()万人。
攻陈,陈守令不在,独守丞与战谯门中。
弗胜,守丞死,乃入据陈.数日,号令召三老,豪杰与皆来会计事.三老,豪杰皆曰:"将军身被(成语)坚执锐,伐无道,诛暴秦,复立楚国之社稷(),功宜为王。
陈涉乃立为王,号张楚。
当此时,诸郡县苦秦吏者,皆刑其长吏,杀之以应陈涉。
1.在原文横线处默写出相应的句子,并解释加线的实词。
2.本文选自,作3()②皆刑其长吏()以①扶苏以数谏故())③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④吴广以为然()⑤固以怪之矣()⑥以激怒其众()⑦祭以尉首()⑧杀之以应陈涉()之①辍耕之()垄上②怅恨久之()复立楚国之社稷③然足下卜之鬼乎()④固以怪之矣()⑤又间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⑥令辱之()而①佣者笑而应曰()夺而杀尉()②为坛而盟()4.划节奏并译句①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燕子麻雀怎么知道天鹅的志向呢?②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现在果真把我们这些人冒充称作公子扶苏、项燕队伍。
③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又暗地派吴广到驻地旁丛林中的祠庙里④扶苏/以数谏故,上/使(之)外将兵:扶苏因为屡次劝谏的缘故,皇上派他在外将兵。
⑤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王侯将相难道有天生的贵种吗?⑥为坛/而盟,祭/以尉首:筑坦盟誓,用军官的头祭天。
⑦发/闾左谪戍渔阳/九百人:征发九百个贫民去驻守渔阳。
⑧天下苦秦/久矣:天下苦于秦的统治很久了。
4.用原文语句回答问题。
1.①默写陈胜年轻时的远大抱负起义的直接原因“”起义的根本原因“”起义的口号“”为起义所作的舆论准备有、;陈胜不信宿命,发出了“”的呼唤。
5.陈胜为起义做了哪些准备?体现了陈胜怎样的才能?6.陈胜怎样发动起义?体现了陈胜怎样的才能?7.结合文章内容,评价陈涉的人物形象。
8.比较阅读(一):[甲]《陈涉世家》[乙](陈胜)斩木为兵,揭竿为旗。
天下云集响应,赢(背)粮而景(通影,像影子一样)从。
山东豪杰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节选自贾谊《过秦论》)①划分句子节奏山东豪杰遂并起而亡秦族矣②下面句子中的“乃”与“陈胜、吴广乃谋曰”一句中的“乃”用法相同()A. 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B.乃行卜 C.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 D.尽其肉,乃去③下面句子中加点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 陈胜,吴广皆次当行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B.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车六七百乘,骑千余,卒数万人C.复立楚国之社稷,宜为王宜多应者D.乃丹书帛曰“陈胜王”得鱼腹中书④甲乙两文中对起义有着相同的预见,分别是甲文:乙文:⑤甲乙两文都是写陈胜吴广起义,但在表现内容上各有侧重,请分别说明。
《出师表》诸葛亮①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
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②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③侍中、侍郎郭攸之、费依、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④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之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
愚以为营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也。
⑤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也,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⑥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⑦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付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
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袆、允等之任也。
⑧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复之言,则责攸之、袆、允等之慢,以彰其咎。
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
臣不胜受恩感激!⑨今当远离,临表涕泣,不知所云。
1.实词:崩殂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成语殊遇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妄自菲薄引喻陟罚臧否成语作奸犯科成语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使内外异法成语此皆良实成语是以简拔遗陛下愚以为悉以咨之裨补阙漏晓畅军事成语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贞良死节愿陛下计日而待布衣躬耕成语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成语由是遂许先帝驱驰后值倾覆尔来二十有一年夙夜成语恐付托不效成语不毛庶竭驽钝成语驽钝攘除此臣所以报先帝讨贼兴复之效不效以彰其咎成语成语咨诹雅言临表成不知所云2)②欲报之于陛下也()③试用之于昔日)④躬耕于南阳()⑤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⑥苟全性命于乱世()⑦三顾臣于草庐之中()⑧受任于败军之际()以①以光先帝遗德()②以塞忠谏之路也()③以昭陛下平明之理()④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⑤先帝不以臣卑鄙()⑥咨臣以当世之事()⑦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⑧以伤先帝之明()⑨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之①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②欲报之于陛下也()③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①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②渐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3.划节奏①今天下三分(一处)②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一处)③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两处)④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每句1处)⑤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每句1处)⑥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三处)⑦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两处)4.译句①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②陟罚臧否,不宜异同③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④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⑤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⑥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⑦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5.出自本文的成语6.诸葛亮向后主刘禅提出了那三条建议其中最主要的一条是。
“盖追先帝之殊遇”对诸葛亮而言,先帝的“殊遇”主要指两件大事,一是二是7.默写文中关键句:①赏罚要坚持统一标准②两汉兴衰的经验教训③诸葛亮淡泊的志向④成语“三顾茅庐”的出处⑤诸葛亮临危受命的句子⑥出师的目标是8.第一段诸葛亮分析蜀国内外的利弊形势,其目的是9.第五段所说“愿陛下亲之、信之”,作者认为“陛下亲之、信之”的具体做法是(原文)和10.结合具体历史事例谈谈你对文中划线句的理解。
11.第五段作者写两汉兴衰的经验教训的目的是什么?作者认为“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的条件是什么?12.第六段作者写了哪几方面的内容?从中看出诸葛亮、刘备各有怎样的品质?13.“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第七段中最能体现“老臣心”的句子是14.第七段中“报先帝”呼应了哪两件事?15.“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16.结合全文,说说诸葛亮为什么要在出师前竭力规劝刘禅任用贤能?17.写出有关诸葛亮的成语四个;写出有关诸葛亮的故事四个;写出古人对诸葛亮评价的诗句说;写出你对诸葛亮的评价比较阅读(一):[甲]《出师表》[乙]臣受命之日,寝不安席,食不甘味。
思惟北征,宜先入南,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
并日而食(两天吃一天的饭),臣非不自惜也,顾王业不可偏安于蜀都,故冒危难以奉先帝之遗意,而议者谓为非计(不正确的计谋)。
今贼适疲于西,又务于东,兵法乘劳,此进趋之时也。
(节选自诸葛亮《后出师表》)1.划分节奏:顾王业不可偏安于蜀都,故冒危难以奉先帝之遗意(各两处)2.下面句子中的“以”与“故冒危难以奉先帝之遗意”一句中的“以”用法相同()A. 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B.以昭陛下平明之理C.以伤先帝之明D.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3.甲乙两文均提到受命以来的心情,北伐的准备及有利条件,分别找出,并说说其中包含作者怎样的感情?甲:心情:乙:心情:出师准备:出师准备:有利条件:有利条件:感情:4.“故冒危难以奉先帝之遗意”中“先帝之遗意”指什么?(甲文句子回答)唐雎不辱使命《战国策》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成语)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安陵君曰:“大王加惠(),以大易小,甚(成语)善(成语);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秦王不说()。
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秦王谓唐雎曰:“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且秦灭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