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学创伤(课堂PPT)
合集下载
外科学创伤ppt课件
第9章 创伤
病例分析
某多发伤伤员,存在窒息、腹腔内脏脱出、股 骨开放性骨折,伤员血压低、脉弱而快。急救时应 如何实施。 1. 先抢救窒息,因其可危及伤员生命 2. 积极抗休克(如建立静脉通道、输液等) 3. 处理股骨骨折,如临时固定(注意:如 果股骨骨折仍有明显出血,可先用止血带止血,再 行抗休克处理) 4. 最后处理腹腔内脏脱出,给予保护性包 扎
第9章 创伤
创伤的处理
镇静止痛:哌替啶75~100mg 或 盐酸吗啡5~10mg 防治感染:破伤风抗毒素, 抗生素 密切观察:监测和进一步检查 支持治疗:维持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 营养支持
第9章 创伤
创伤的处理
• 急救程序
迅速评估伤情 有无威胁生命的紧急情况
有 无
通气、心肺复苏、止血等
<9分,轻或中度伤;10~16分,重伤;>17分,极重伤
第9章 创伤
创伤病理
局部反应:炎症反应 全身反应:非特异性应激反应 伤口愈合: 一期愈合-清洁伤口的愈合 二期愈合-感染伤口的愈合
第9章 创伤
一期愈合伤口 (疤痕组织少,多见于清洁 伤口愈合)
二期愈合伤口 (特点是疤痕组织多, 多见于感染伤口愈合)
创伤分类
第9章 创伤
创伤分类
按伤后皮肤完整性: 闭合伤-挫伤、挤压伤、扭伤、震荡伤、 关节脱位和半脱位、闭合性骨折、 闭合性内脏伤等。 开放伤-擦伤、撕裂伤、切割伤、砍伤、刺伤 按伤情轻重:轻、中、重伤
第9章 创伤
根据伤口(伤道)情况可分为: 切线伤:体表切线方向沟槽伤道 贯通伤:有入口和出口 盲管伤:有入口无出口(也称穿透伤) 反跳伤:入口和出口集中于一点
第9章 创伤
创伤外科学PPT课件
24~48h有血管内皮细胞增生,形成新生毛细血管 ➢ 组织塑形 瘢痕内胶原和其他基质有一部分转化吸
收,使软化并保持张力强度
成纤维细胞,内皮细胞、新生血管共同构成肉 芽组织充填裂隙,最后变为纤维组织(瘢痕)
创伤
( Trauma )
山西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 外科教研室
1
创伤-现代文明的孪生兄弟
➢ 交通伤、高能量损伤、突发、高科技事故多 ➢ 多发伤多、复合伤多 ➢ 伤情复杂、伤势重、危重患者多、死亡率高
2
➢ 创伤占急诊病人的 30% ➢ 创伤 50% 以上由交通事故引起 ➢ 全国每年因交通死亡人数超过 7万 ➢ 创伤占 1~4 岁儿童死亡率 52% ➢ 国际上 34 岁以下人群中,创伤是第 1 位死因
(1)体温 创伤较重可有发热,原因有三: ①炎性介质作用于体温中枢 ②并发感染 ③体温中枢受累,发生高热和低温
27
创伤病理
神经、内分泌变化
由于疼痛、紧张、失血、失液,下丘脑垂体轴、 交感N和肾上腺髓质轴可出现应激效应。体内ACTH、 抗利尿激素(ADH)、生长激素、胰高血糖素、儿 荼酚胺等释出增多,还可有酫固酮、肾素、甲状 腺素分泌增加。
➢ 闭合性创伤 ➢ 开放性创伤
——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
14
创伤的分类
常见的开放性创伤
➢ 擦伤 ➢ 撕裂伤 ➢ 切伤和砍伤 ➢ 刺伤
15
创伤的分类
常见的闭合性创伤
➢ 挫伤 ➢ 挤压伤 ➢ 扭伤 ➢ 震荡伤 ➢ 关节脱位和半脱位 ➢ 闭合性骨折 ➢ 闭合性内脏伤
16
创伤的分类
按伤情轻重分类
指组织器官受破坏的程度及对全身影响大小, 分轻伤、中等伤与重伤。
9
创伤的分类
按致伤原因分类
收,使软化并保持张力强度
成纤维细胞,内皮细胞、新生血管共同构成肉 芽组织充填裂隙,最后变为纤维组织(瘢痕)
创伤
( Trauma )
山西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 外科教研室
1
创伤-现代文明的孪生兄弟
➢ 交通伤、高能量损伤、突发、高科技事故多 ➢ 多发伤多、复合伤多 ➢ 伤情复杂、伤势重、危重患者多、死亡率高
2
➢ 创伤占急诊病人的 30% ➢ 创伤 50% 以上由交通事故引起 ➢ 全国每年因交通死亡人数超过 7万 ➢ 创伤占 1~4 岁儿童死亡率 52% ➢ 国际上 34 岁以下人群中,创伤是第 1 位死因
(1)体温 创伤较重可有发热,原因有三: ①炎性介质作用于体温中枢 ②并发感染 ③体温中枢受累,发生高热和低温
27
创伤病理
神经、内分泌变化
由于疼痛、紧张、失血、失液,下丘脑垂体轴、 交感N和肾上腺髓质轴可出现应激效应。体内ACTH、 抗利尿激素(ADH)、生长激素、胰高血糖素、儿 荼酚胺等释出增多,还可有酫固酮、肾素、甲状 腺素分泌增加。
➢ 闭合性创伤 ➢ 开放性创伤
——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
14
创伤的分类
常见的开放性创伤
➢ 擦伤 ➢ 撕裂伤 ➢ 切伤和砍伤 ➢ 刺伤
15
创伤的分类
常见的闭合性创伤
➢ 挫伤 ➢ 挤压伤 ➢ 扭伤 ➢ 震荡伤 ➢ 关节脱位和半脱位 ➢ 闭合性骨折 ➢ 闭合性内脏伤
16
创伤的分类
按伤情轻重分类
指组织器官受破坏的程度及对全身影响大小, 分轻伤、中等伤与重伤。
9
创伤的分类
按致伤原因分类
创伤讲课PPT精选课件
64
2.胸部损伤
常见有肋骨骨折和血气胸,病人可有不同程度 的呼吸困难、气促、咳血、紫绀等。严重创伤 可诱发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一般 在伤后1-2天后出现。值得注意的是,长管状 骨骨折,未能及时有效固定时,可发生脂肪栓 塞。而其中50%~70%的患者可进而发生 ARDS。胸部X线片可发现是否存在肋骨或胸 骨骨折,是否有血气胸或肺不张存在,心脏纵 隔有否移位。发生ARDS时可见两肺有“雪花 状”阴影。横膈破裂时可见腹部空腔脏器影入 胸腔内。
A 无压痛 有压痛 肌紧张,连枷胸或有穿通伤
M 正常,运动自如 对疼痛有反应 无反应或不能动
S 自动讲话 谵言 讲不清完整的词语
记分
2 1 0 2 1 0 2 1 0 2 1 0 2 1 0 21
院内评分
简明创伤分度(AIS) 损伤严重评分(ISS) 综合评分方案
22
损伤严重评分
轻度
体表 全身疼痛;小裂伤,小挫伤,擦伤(需包
面部 失去一眼或视神经撕脱伤;有移位的面骨骨 折或涉及副鼻窦和眼眶的骨折
25
胸部 四根以下多发性肋骨骨折,但无呼吸困难; 血胸或气胸;膈肌破裂;肺挫伤;胸椎骨折, 不伴神经损伤
腹部 腹腔脏器挫伤;腹膜外膀胱破裂;腹膜后出 血;输尿管撕脱伤;腰椎骨折,不伴神经损伤
四肢和骨盆 有移位的长骨骨折,或多发性手、足 骨折;单纯长骨开放性骨折;骨盆粉碎性骨折; 大关节脱位;多发性指、趾截断伤;四肢主要 神经血管撕裂伤或血栓形成
18
为便于记忆,以CRAMS代表 每项正常记2分, 轻度异常记1分, 严重异常为0分, 总分小于等于8为重伤。 CRAMS记分是总分越小,伤情越重,
总分小于8分应收入院治疗
19
创伤指数(TI)
2.胸部损伤
常见有肋骨骨折和血气胸,病人可有不同程度 的呼吸困难、气促、咳血、紫绀等。严重创伤 可诱发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一般 在伤后1-2天后出现。值得注意的是,长管状 骨骨折,未能及时有效固定时,可发生脂肪栓 塞。而其中50%~70%的患者可进而发生 ARDS。胸部X线片可发现是否存在肋骨或胸 骨骨折,是否有血气胸或肺不张存在,心脏纵 隔有否移位。发生ARDS时可见两肺有“雪花 状”阴影。横膈破裂时可见腹部空腔脏器影入 胸腔内。
A 无压痛 有压痛 肌紧张,连枷胸或有穿通伤
M 正常,运动自如 对疼痛有反应 无反应或不能动
S 自动讲话 谵言 讲不清完整的词语
记分
2 1 0 2 1 0 2 1 0 2 1 0 2 1 0 21
院内评分
简明创伤分度(AIS) 损伤严重评分(ISS) 综合评分方案
22
损伤严重评分
轻度
体表 全身疼痛;小裂伤,小挫伤,擦伤(需包
面部 失去一眼或视神经撕脱伤;有移位的面骨骨 折或涉及副鼻窦和眼眶的骨折
25
胸部 四根以下多发性肋骨骨折,但无呼吸困难; 血胸或气胸;膈肌破裂;肺挫伤;胸椎骨折, 不伴神经损伤
腹部 腹腔脏器挫伤;腹膜外膀胱破裂;腹膜后出 血;输尿管撕脱伤;腰椎骨折,不伴神经损伤
四肢和骨盆 有移位的长骨骨折,或多发性手、足 骨折;单纯长骨开放性骨折;骨盆粉碎性骨折; 大关节脱位;多发性指、趾截断伤;四肢主要 神经血管撕裂伤或血栓形成
18
为便于记忆,以CRAMS代表 每项正常记2分, 轻度异常记1分, 严重异常为0分, 总分小于等于8为重伤。 CRAMS记分是总分越小,伤情越重,
总分小于8分应收入院治疗
19
创伤指数(TI)
创伤【外科】 ppt课件
创伤
概述
(一)定义 是指机械性致伤因子引起的损伤, 为动力作用造成的人体组织结构连续 性破坏和功能障碍
(二)分类
按致伤原因:利于评估伤后的病理 变化 如:刺伤、挫伤、挤压伤等
按受伤的部位:利于判断损失可能 涉及的软组织、骨骼或脏器 如:颅脑、胸腔、腹腔、肢体
按皮肤完整性:利于了解创伤部位 有无污染 1、开放性 2、闭合性
按受伤程度:利于评估创伤对全身 的影响 1、轻伤 2、重伤
(三)病理生理 直接造成组织破坏和功能障碍 创伤炎症反应 细胞增生
组织修复
(一)修复过程 创伤修复
纤维蛋白充填 细胞增生
组织塑型
(二)创伤修复类型
一期愈合 以原来性质的细胞为主 二期愈合
以纤维组织为主
(三)创伤修复的不利因素
感染
异物残留或失活组织过多
创伤的处理
(一)急救
抢救生命为主
循环、呼吸支持 伤口止血、包扎、固定 迅速转院
(二)后纠正水、电解质、酸碱失衡 抗生素应用 重要器官功能的维护
功能锻炼及健康教育
清创术
是处理沾染伤口的一种方法, 是创伤外科常用的基本技术
目的
清除伤口内的污染组织, 切除失活组织,除去伤口内异物,修 复其有功能的组织,变沾染伤口为清 洁伤口,促使创伤早日愈合
血液循环障碍 局部制动不够 全身因素 缝合技术
心理压力
创伤的诊断 [临床表现]
1、局部表现 疼痛 肿胀 功能障碍
2、全身表现
体温升高
脉搏、血压、呼吸的改变
并发症 1. 化脓性感染 2. 创伤性休克 3. 器官功能衰竭
3、辅助检查
实验室检查 影像学检查 穿刺 内镜检查 其它:血管造影、手术探查等等
概述
(一)定义 是指机械性致伤因子引起的损伤, 为动力作用造成的人体组织结构连续 性破坏和功能障碍
(二)分类
按致伤原因:利于评估伤后的病理 变化 如:刺伤、挫伤、挤压伤等
按受伤的部位:利于判断损失可能 涉及的软组织、骨骼或脏器 如:颅脑、胸腔、腹腔、肢体
按皮肤完整性:利于了解创伤部位 有无污染 1、开放性 2、闭合性
按受伤程度:利于评估创伤对全身 的影响 1、轻伤 2、重伤
(三)病理生理 直接造成组织破坏和功能障碍 创伤炎症反应 细胞增生
组织修复
(一)修复过程 创伤修复
纤维蛋白充填 细胞增生
组织塑型
(二)创伤修复类型
一期愈合 以原来性质的细胞为主 二期愈合
以纤维组织为主
(三)创伤修复的不利因素
感染
异物残留或失活组织过多
创伤的处理
(一)急救
抢救生命为主
循环、呼吸支持 伤口止血、包扎、固定 迅速转院
(二)后纠正水、电解质、酸碱失衡 抗生素应用 重要器官功能的维护
功能锻炼及健康教育
清创术
是处理沾染伤口的一种方法, 是创伤外科常用的基本技术
目的
清除伤口内的污染组织, 切除失活组织,除去伤口内异物,修 复其有功能的组织,变沾染伤口为清 洁伤口,促使创伤早日愈合
血液循环障碍 局部制动不够 全身因素 缝合技术
心理压力
创伤的诊断 [临床表现]
1、局部表现 疼痛 肿胀 功能障碍
2、全身表现
体温升高
脉搏、血压、呼吸的改变
并发症 1. 化脓性感染 2. 创伤性休克 3. 器官功能衰竭
3、辅助检查
实验室检查 影像学检查 穿刺 内镜检查 其它:血管造影、手术探查等等
创伤外科学PPT课件
代谢反应
神经内分泌反应
心血管反应
脏器反应
血液系统反应
27
创伤病理
全身性反应--应激效应及炎性介质 和大量细胞因子释放
(1)体温 创伤较重可有发热,原因有三: ①炎性介质作用于体温中枢 ②并发感染 ③体温中枢受累,发生高热和低温
28
创伤病理
神经、内分泌变化
由于疼痛、紧张、失血、失液,下丘脑垂体轴、
外科学
1
创
伤
( Trauma )
薛旭红 讲师 山西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 外科教研室
2
创伤-现代文明的孪生兄弟
交通伤、高能量损伤、突发、高科技事故多
多发伤多、复合伤多
伤情复杂、伤势重、危重患者多、死亡率高
3
创伤占急诊病人的 30%
创伤 50% 以上由交通事故引起 全国每年因交通死亡人数超过 7万 创伤占 1~4 岁儿童死亡率 52%
若为开放性损伤,细菌可进伤口致污染或感染,
加重炎症反应。
无感染,创伤性炎症反应3~5d消退
23
创伤病理
• 局部反应:炎症反应
– 疼痛-----组织内压增高、缓激肽释放 – 局部肿胀 ----充血渗出 – 临床症状的程度大多在48~72h达到高峰
24
炎症对组织修复的有利作用
WBC、补体、抗体吞噬和杀灭细菌
国际上 34 岁以下人群中,创伤是第 1 位死因
4
创伤外科
逐步发展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院前急救—— 创伤的诊断和急救技术
5
学习内容
创 伤( Trauma )
创伤的定义、分类 创伤的病理生理及其修复的特点 创伤的诊断与治疗原则 浅部软组织创伤
神经内分泌反应
心血管反应
脏器反应
血液系统反应
27
创伤病理
全身性反应--应激效应及炎性介质 和大量细胞因子释放
(1)体温 创伤较重可有发热,原因有三: ①炎性介质作用于体温中枢 ②并发感染 ③体温中枢受累,发生高热和低温
28
创伤病理
神经、内分泌变化
由于疼痛、紧张、失血、失液,下丘脑垂体轴、
外科学
1
创
伤
( Trauma )
薛旭红 讲师 山西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 外科教研室
2
创伤-现代文明的孪生兄弟
交通伤、高能量损伤、突发、高科技事故多
多发伤多、复合伤多
伤情复杂、伤势重、危重患者多、死亡率高
3
创伤占急诊病人的 30%
创伤 50% 以上由交通事故引起 全国每年因交通死亡人数超过 7万 创伤占 1~4 岁儿童死亡率 52%
若为开放性损伤,细菌可进伤口致污染或感染,
加重炎症反应。
无感染,创伤性炎症反应3~5d消退
23
创伤病理
• 局部反应:炎症反应
– 疼痛-----组织内压增高、缓激肽释放 – 局部肿胀 ----充血渗出 – 临床症状的程度大多在48~72h达到高峰
24
炎症对组织修复的有利作用
WBC、补体、抗体吞噬和杀灭细菌
国际上 34 岁以下人群中,创伤是第 1 位死因
4
创伤外科
逐步发展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院前急救—— 创伤的诊断和急救技术
5
学习内容
创 伤( Trauma )
创伤的定义、分类 创伤的病理生理及其修复的特点 创伤的诊断与治疗原则 浅部软组织创伤
最新(大四外科学课件创伤
➢头部:头皮、颅骨、瞳孔、耳道、鼻腔、神经反射、 肢体运动、肌张力
➢腹部: 触痛、腹肌紧张、压痛、反跳痛、移动性浊 音、肝区浊音和肠鸣音等
➢胸部:肋骨叩痛、双侧呼吸音是否对称、胸廓挤压 征等
➢四肢:肿胀、畸形或异常活动、骨擦音或骨导音、 肢端脉搏、感觉及运动等
24
伤口检查
➢形状、大小、边缘、深度及污染、出血的性状、 外露组织、异物存留及伤道位置等
初步检查
➢精神(心理)状态,适当劝慰以缓解其紧张情绪 ➢注意TPR、BP以及意识、面容、体位姿势 ➢如体温过低、意识失常、呼吸急促或困难、脉搏微弱、脉率过 快或心律不齐、收缩压或脉压过低、面色苍白或口唇、肢端发 绀等,需深入检查
详细检查
➢检诊程序:心、肺、腹部、脊柱、头部、骨盆、肢 体、动脉、神经依脑-垂体-肾上腺皮质轴 交感神经-肾上腺髓质轴 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
代谢变化
➢ 基础代谢率增高 ➢ 能量消耗增加 ➢ 分解代谢增强,糖异生增加 ➢ 负氮平衡 ➢ 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
组织修复和创伤愈合
repair of trauma
组织修复方式
完全修复:组织缺损完全由原来性质的细 胞修复,恢复原有的结构和功能
(A) and the wound edges are reapproximated (B) with sutures, staples, or
adhesive strips. C, Minimal scarring is the end result.
Bottom, Secondary intention healing: the wound is left open to heal (A and
应激性溃疡(stress ulcer)
➢腹部: 触痛、腹肌紧张、压痛、反跳痛、移动性浊 音、肝区浊音和肠鸣音等
➢胸部:肋骨叩痛、双侧呼吸音是否对称、胸廓挤压 征等
➢四肢:肿胀、畸形或异常活动、骨擦音或骨导音、 肢端脉搏、感觉及运动等
24
伤口检查
➢形状、大小、边缘、深度及污染、出血的性状、 外露组织、异物存留及伤道位置等
初步检查
➢精神(心理)状态,适当劝慰以缓解其紧张情绪 ➢注意TPR、BP以及意识、面容、体位姿势 ➢如体温过低、意识失常、呼吸急促或困难、脉搏微弱、脉率过 快或心律不齐、收缩压或脉压过低、面色苍白或口唇、肢端发 绀等,需深入检查
详细检查
➢检诊程序:心、肺、腹部、脊柱、头部、骨盆、肢 体、动脉、神经依脑-垂体-肾上腺皮质轴 交感神经-肾上腺髓质轴 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
代谢变化
➢ 基础代谢率增高 ➢ 能量消耗增加 ➢ 分解代谢增强,糖异生增加 ➢ 负氮平衡 ➢ 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
组织修复和创伤愈合
repair of trauma
组织修复方式
完全修复:组织缺损完全由原来性质的细 胞修复,恢复原有的结构和功能
(A) and the wound edges are reapproximated (B) with sutures, staples, or
adhesive strips. C, Minimal scarring is the end result.
Bottom, Secondary intention healing: the wound is left open to heal (A and
应激性溃疡(stress ulcer)
外科学总论--创伤ppt
2. 创伤愈合类型 分为:一期愈合和二期愈合
一期愈合(healing by first intention) 组织修复以原来的细胞为主,仅含少量纤 维组织,局部无感染﹑血肿或坏死组织, 再生修复过程迅速,结构和功能修复良好. a 创口小 ,不感染,组织破坏少; b 经缝合,创缘对合,炎症反应轻; c 表皮再生,少量肉芽组织; d 瘢痕少。
伤后下丘脑分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 CRH
垂体前叶释放促肾上腺皮质激素 ACTH
肾上腺皮质分泌糖皮质激素
血糖升高;脂肪分解产生能量;
减轻炎症损害
下丘脑-垂体后叶轴反应:
创伤后低血容量
ADH分泌增加 肾远曲管和集合管 对水的吸收增加 维持循环血量
(3)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 肾素-醛固酮(renin-aldosterone) 血管紧张素原(angiotensinogen ) 血管紧张素Ⅰ(angiotonin Ⅰ)
创 伤
trauma
第一节 创伤概论
一、概念与分类
(一)概念:
广义:指机械、物理、化学或生物等因 素造成的机体损伤。 狭义:机械性致伤因素作用于机体所造 成的组织结构完整性破坏或功能障碍称 为创伤(trauma)。
(二)创伤的分类(classification)
1. 按致伤原因: 擦伤 撕裂伤 刺伤 切割伤 挫伤 火器伤 爆震伤 冲击伤等. 2. 按受伤部位、组织器官区分: 颅脑伤、颌面部伤、颈部伤、胸(背)部伤、腹 (腰)部伤、脊柱脊髓伤和四肢伤等。
(四)创伤并发症
1. 2. 3. 4. 5. 6. 感染 休克 脂肪栓塞综合症 应激性溃疡 凝血功能障碍 器官功能障碍
三、创伤的临床表现
1 局部表现:
创伤课件-PPT文档资料
❖ 3.体液变化:创4伤.、结失血—血果容量不足—垂体、肾上腺轴兴奋—
抗利尿激素、醛固酮增加—尿量减少。交感神经兴奋—心跳加快、末
梢血管收缩(皮肤5、.肌讨肉、肾、内论脏)保障心脑供血。组织间液部分
回流血管—保障血容量。呈现;心跳加快、面色苍白、尿量减少。 ❖ 此外发生:免疫下降,易感染:与淋巴细胞减少、吞噬功能降低、
脑水肿、缺氧:重型颅脑损伤、脑干损伤、心肺复苏、 急性呼衰。
凝血物质消耗、缺乏:纤溶亢进 休克 DIC
第三节 创伤的诊断、治疗
创伤诊断:局部表现+全身表现 ❖ (四)辅助检查。
化验检查 血脑常规、血糖、电解质,生化 血气、酸碱紊乱判
断。
穿刺导管 影像学
胸、腹、心包穿刺,导尿管置入,测尿量,观颜色,中 心静脉压非常重要:休克 肾衰竭 判断血容量和心功能
损伤,使关节活4动.范结围异常,果如膝踝关节、腰扭伤
3)挤压伤:人体尤其是躯干、四肢受重物的挤压作用、造
成肌肉软组织肿5胀.、讨变性、坏论死,已发生休克和急性肾衰
竭。
第一节 创伤的分类
(一)、按伤后皮肤完整性分类
闭合伤分为5类
4)震荡伤:惯性作用、使体腔内组织受到损伤,一过性 功能障碍。脑震荡、脊髓震荡。
5)关节脱位或半脱位:肢体受到暴力牵拉、推动、或在 动力失衡的情况下,导致构成关节的骨端失去正常的解剖
对织合扭关伤系,,如如韧肩带4肘和.关关结节节脱囊位的。扭果脱伤位。时常合并关节周围软组 组织挫的裂破伤裂:,浅边表5缘的.不讨挫齐裂,伤组:织论强挫大伤暴严力重,。同深时部造者成:皮皮肤肤软完
外露,污染严重。
第一节 创伤的分类
(一)、按伤后皮肤完整性分类
2.闭合伤:闭合伤的皮肤、黏膜完整。根据致伤
抗利尿激素、醛固酮增加—尿量减少。交感神经兴奋—心跳加快、末
梢血管收缩(皮肤5、.肌讨肉、肾、内论脏)保障心脑供血。组织间液部分
回流血管—保障血容量。呈现;心跳加快、面色苍白、尿量减少。 ❖ 此外发生:免疫下降,易感染:与淋巴细胞减少、吞噬功能降低、
脑水肿、缺氧:重型颅脑损伤、脑干损伤、心肺复苏、 急性呼衰。
凝血物质消耗、缺乏:纤溶亢进 休克 DIC
第三节 创伤的诊断、治疗
创伤诊断:局部表现+全身表现 ❖ (四)辅助检查。
化验检查 血脑常规、血糖、电解质,生化 血气、酸碱紊乱判
断。
穿刺导管 影像学
胸、腹、心包穿刺,导尿管置入,测尿量,观颜色,中 心静脉压非常重要:休克 肾衰竭 判断血容量和心功能
损伤,使关节活4动.范结围异常,果如膝踝关节、腰扭伤
3)挤压伤:人体尤其是躯干、四肢受重物的挤压作用、造
成肌肉软组织肿5胀.、讨变性、坏论死,已发生休克和急性肾衰
竭。
第一节 创伤的分类
(一)、按伤后皮肤完整性分类
闭合伤分为5类
4)震荡伤:惯性作用、使体腔内组织受到损伤,一过性 功能障碍。脑震荡、脊髓震荡。
5)关节脱位或半脱位:肢体受到暴力牵拉、推动、或在 动力失衡的情况下,导致构成关节的骨端失去正常的解剖
对织合扭关伤系,,如如韧肩带4肘和.关关结节节脱囊位的。扭果脱伤位。时常合并关节周围软组 组织挫的裂破伤裂:,浅边表5缘的.不讨挫齐裂,伤组:织论强挫大伤暴严力重,。同深时部造者成:皮皮肤肤软完
外露,污染严重。
第一节 创伤的分类
(一)、按伤后皮肤完整性分类
2.闭合伤:闭合伤的皮肤、黏膜完整。根据致伤
创伤演示课件
检查伤者的呼吸道是否通畅,如有异物应及 时清除,确保呼吸顺畅。
止血
对于出血的伤口,应迅速采取止血措施,如 使用干净的纱布、绷带等进行包扎。
固定伤肢
对于疑似骨折的伤肢,应进行临时固定,以 减轻伤者痛苦并避免进一步损伤。
转运途中注意事项
选择合适的转运工具
监测生命体征
根据伤者的伤情和现场条件,选择合 适的转运工具,如救护车、担架等。
06 总结回顾与展望 未来发展趋势
本次课程重点内容回顾
创伤的定义、分类和评估
01
深入了解了创伤的概念,掌握了不同类型的创伤及其评估方法
。
创伤的生理和心理反应
02
学习了创伤后生理和心理的反应机制,以及应对这些反应的策
略。
创伤的急救与处理技术
03
掌握了基本的创伤急救技能,如止血、包扎、固定等,以及高
02 临床表现与诊断 方法
症状与体征
01
02
03
04
疼痛
创伤部位常出现剧烈疼痛,程 度因个体差异和损伤程度而异
。
肿胀
受伤部位因炎症反应和组织液 渗出而出现肿胀。
瘀斑
皮下或肌肉内出血导致皮肤出 现瘀斑,颜色由红变紫再变黄
。
功能障碍
受伤部位的功能可能受到不同 程度的影响,如关节活动受限
、肌肉力量减弱等。
在转运途中,应持续监测伤者的生命 体征,如呼吸、脉搏、血压等,及时 发现并处理异常情况。
保持伤者稳定
在转运过程中,应确保伤者的稳定, 避免颠簸和过度移动,以免加重伤情 。
医院内治疗方案
全面评估伤情
清创与缝合
伤者送到医院后,医生会对伤情进行全面 评估,包括伤口情况、骨折情况、内脏损 伤等。
止血
对于出血的伤口,应迅速采取止血措施,如 使用干净的纱布、绷带等进行包扎。
固定伤肢
对于疑似骨折的伤肢,应进行临时固定,以 减轻伤者痛苦并避免进一步损伤。
转运途中注意事项
选择合适的转运工具
监测生命体征
根据伤者的伤情和现场条件,选择合 适的转运工具,如救护车、担架等。
06 总结回顾与展望 未来发展趋势
本次课程重点内容回顾
创伤的定义、分类和评估
01
深入了解了创伤的概念,掌握了不同类型的创伤及其评估方法
。
创伤的生理和心理反应
02
学习了创伤后生理和心理的反应机制,以及应对这些反应的策
略。
创伤的急救与处理技术
03
掌握了基本的创伤急救技能,如止血、包扎、固定等,以及高
02 临床表现与诊断 方法
症状与体征
01
02
03
04
疼痛
创伤部位常出现剧烈疼痛,程 度因个体差异和损伤程度而异
。
肿胀
受伤部位因炎症反应和组织液 渗出而出现肿胀。
瘀斑
皮下或肌肉内出血导致皮肤出 现瘀斑,颜色由红变紫再变黄
。
功能障碍
受伤部位的功能可能受到不同 程度的影响,如关节活动受限
、肌肉力量减弱等。
在转运途中,应持续监测伤者的生命 体征,如呼吸、脉搏、血压等,及时 发现并处理异常情况。
保持伤者稳定
在转运过程中,应确保伤者的稳定, 避免颠簸和过度移动,以免加重伤情 。
医院内治疗方案
全面评估伤情
清创与缝合
伤者送到医院后,医生会对伤情进行全面 评估,包括伤口情况、骨折情况、内脏损 伤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物理作用
注:烧伤有 时也可由化 学作用引起, 如酸、碱烧 伤
火器伤 (火器作用)
冲击伤 (冲击波作用)
核放射伤(射线作用)
毒剂伤 (化学作用)
化学作用
复合伤 (多因素作用) 多因素作用
5
第9章 创伤
创伤分类
• 按受伤部位:
颅脑伤
颌面部伤
颈部伤
胸(背)部伤
腹(腰)部伤
骨盆伤
脊柱脊髓伤
四肢伤 多发伤
一:头部;二:颈部;三:脊柱;四:胸背部; 五:腹腰部;六:骨盆部;七:上肢;八:下肢
5
6
受伤部位
四肢
背部
胸部
头、颈、腹
损伤类型
撕裂伤
挫伤
刺伤
钝器伤、子弹伤
循环状态
外出血
BP 60~97
BP <60
BP测不到
心率
100~140
>140
<50
呼吸状态
胸痛
呼吸困难
发绀
无呼吸
意识状态
嗜睡
恍惚
半昏迷
深昏迷
<9分,轻或中度伤;10~16分,重伤;>17分,极重伤
9
第9章 创伤
创伤病理
• 局部反应:炎症反应 • 全身反应:非特异性应激反应 • 伤口愈合:
止
以止住出血为度,不宜扎或绞得过紧
血
应注明使用时间
法
使用时间不宜超过5小时
绞 棒 止 血 法
26
第9章 创伤
止血带(视频) 请移至网络增值服务平台观看此视频 本视频来自第三军医大学第三附属医院野战外科研究所《战伤自救互救2》7
第9章 创伤 包扎
三角巾头部包扎法
三角巾风帽式包扎法
28
()
第9章 创伤
托
颏
下
法
颌
通
法
气
通
气
口咽通气管通气
21
第9章 创伤 喉罩通气
环甲膜穿刺通气
22
第9章 创伤
环甲膜切开通气
23
第9章 创伤
本视频来自第三军医大学第三附属医院野战外科研究所《战伤自救互救》 24
第9章 创伤
止血
指压止血法 (用于动脉 出血的临时
止血)
25
第9章 创伤
橡
皮
注意:
止 血 带
止血带须置伤口近心端 止血带下应垫以衬垫
一期愈合-清洁伤口的愈合 二期愈合-感染伤口的愈合
10
第9章 创伤
一期愈合伤口
(疤痕组织少,多见于清洁 伤口愈合)
二期愈合伤口 (特点是疤痕组织多, 多见于感染伤口愈合) 11
第9章 创伤
• 创伤并发症 感染 休克 脂肪栓塞综合征 应激性溃疡 凝血功能障碍 器官功能障碍
严重创伤如出现 凝血功能异常、 低体温、酸中毒 (死亡三联征), 则预后不良,应 积极防治
12
第9章 创伤
第二节 创伤的诊断与治疗
13
第9章 创伤
创伤的诊断
• 受伤史 受伤情况: 致伤原因 受伤的时间和地点 受伤时的体位 伤后表现及其演变过程 伤前情况
14
第9章 创伤
创伤的诊断
• 体格检查 初步检查:呼吸、脉搏、血压、体温、意识状态、 面容、体位姿势等 详细检查:CRASHPLAN检诊程序 心脏(A)、呼吸(R)、腹部(A)、脊柱(S)、 头部(H)、骨盆(P)、肢体(L)、动脉(A)、 神经(N) 伤口检查:伤口形状、大小、边缘、深度及污染情 况、出血的性状、外露组织、异物存留 伤道位置,入口和出口,
外科学
1
创伤
肖南 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
2
第9章 创伤
知识要点和重点
• 创伤分类 • 创伤诊断
伤情判断,初步检查,进一步检查 • 创伤处理
急救技术,救治程序,开放伤处理,清创 术 • 火器伤处理原则
3
第9章 创伤
第一节 创伤概论
4
第9章 创伤
创伤分类
• 按致伤因素: 烧伤 (热力作用) 冷伤 (冷作用) 挤压伤 (机械压迫) 刃器伤 (机械作用)
18
第9章 创伤
口对口人工呼吸
简易呼吸器人工呼吸
19
第9章 创伤
通气 呼吸道阻塞原因 ①异物阻塞:多见于颌面部及颈部伤 ②血肿压迫:多见于颈部血管伤 ③气管受损:多见于颈部伤 ④伤员昏迷:多见于颅脑伤 ⑤喉及气道黏膜水肿:多见于吸入性烧伤 ⑥肺出血或支气管损伤:多见于肺爆震伤
20
第9章 创伤
提
三 角 巾 胸 背 包 扎 法
三 角 巾 腹 部 包 扎 法
29
第9章 创伤 三角巾手部包扎法
三角巾上肢悬吊包扎法
30
第9章 创伤
绷带回返包扎法
绷带螺旋反折包扎法
31
第9章 创伤
脑组织及腹腔脏器脱出包扎法
32
第9章 创伤
固定
卷式可塑性夹板固定方法 (该方法一般作为现场临时 固定,到达医院后应改用制 式固定)
17
第9章 创伤
创伤的处理
• 急救 复苏:用于心跳、呼吸骤停时
胸外心脏按压 一手掌根部置于伤员胸骨中、下 1/3交界处,另一手掌呈直角交叉 压于其上;前臂与伤员胸部垂直, 以上身前倾的力量向脊柱方向按 压。速度为每分钟100次,按压/ 松开时间1:1,每按压30次,行 人工呼吸2次。 必要时行电击除颤。
(圆点代表伤处,条形部位代表应固定的范围)
36
第9章 创伤
固定(视频) 请移至网络增值服务平台观看此视频 本视频来自第三军医大学第三附属医院野战外科研究所《战伤自救互救3》7
33
第9章创伤
前臂夹板固定法 上臂夹板固定法 下腿固定于健肢 小腿夹 板固定
34
第9章 创伤
股骨骨折夹板固定法 骨盆骨折简易固定法
35
第9章 创伤
指 手 腕 前臂 肘 上臂 肩关节 胸、脊柱 骨盆 髋 大腿 膝 小腿 踝 足 趾
指手腕前肘上肩躯腹骨髋大膝小踝足趾
臂关臂
干
盆关腿关腿
节
节
节
固定范围示意图
15
第9章 创伤
创伤的诊断
• 辅助检查 实验室检查: 常规检查,电解质检查 穿刺和导管检查 影像学检查: X线平片,MRI,CT
16
第9章 创伤
创伤的诊断
• 创伤检查的注意事项 ①首先抢救危重情况(窒息、大出血、心搏骤停
等) ②检查步骤尽量简捷,勿因检查而加重损伤 ③重视症状明显的部位 ④接收批量伤员时,不可忽视异常安静的患者 ⑤密切观察,争取尽早确诊
8
第9章 创伤
SBP 脉搏 呼吸 意识状态 其它
0 >100 51~119 正常 正常
院前指数(PHI)评定方法
1
2
3
86~100 75~85
0~74
≥120
浅或费力
模糊或烦燥
4 合并穿透伤
5
<10或须插管 言语不能理解
总分 0~20分;0~3分,轻伤;4~20分,重伤
创伤指数(TI)评定方法
1
3
颅脑、颌面、颈部也通常合并为头颈部
6
第9章 创伤
创伤分类
• 按伤后皮肤完整性: 闭合伤-挫伤、挤压伤、扭伤、震荡伤、 关节脱位和半脱位、闭合性骨折、 闭合性内脏伤等。 开放伤-擦伤、撕裂伤、切割伤、砍伤、刺伤
• 按伤情轻重:轻、中、重伤
7
第9章 创伤
根据伤口(伤道)情况可分为: 切线伤:体表切线方向沟槽伤道 贯通伤:有入口和出口 盲管伤:有入口无出口(也称穿透伤) 反跳伤:入口和出口集中于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