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冲刺:广东省华南师大附中高考历史临门一脚

合集下载

2020年广东省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考临门一脚物理试卷含解析〖含高考模拟卷15套〗

2020年广东省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考临门一脚物理试卷含解析〖含高考模拟卷15套〗

2020年广东省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考临门一脚物理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如图所示,虚线表示某电场的等势面,等势面的电势图中已标出。

一带电粒子仅在电场力作用下由A 点运动到B 点,粒子的运动轨迹如图中实线所示。

设粒子在A 点时的速度大小为A v 、电势能为pA E ,在B 点时的速度大小为B v 、电势能为pB E 。

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 .粒子带正电,AB v v >,pA pB E E < B .粒子带负电,A B v v >,pA pB E E >C .粒子带正电,A B v v <,pA pB E E <D .粒子带负电,A B v v <,pA pBE E >2、在上海世博会上,拉脱维亚馆的风洞飞行表演,令参观者大开眼界若风洞内总的向上的风速风量保持不变,让质量为m 的表演者通过调整身姿,可改变所受的向上的风力大小,以获得不同的运动效果,假设人体受风力大小与正对面积成正比,已知水平横躺时受风力面积最大,且人体站立时受风力面积为水平横躺时受风力面积的1/8,风洞内人体可上下移动的空间总高度为H .开始时,若人体与竖直方向成一定角度倾斜时,受风力有效面积是最大值的一半,恰好可以静止或匀速漂移;后来,人从最高点A 开始,先以向下的最大加速度匀加速下落,经过某处B 后,再以向上的最大加速度匀减速下落,刚好能在最低点C 处减速为零,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有( )A .由A 至C 全过程表演者克服风力做的功为mgHB .表演者向上的最大加速度是34gC .表演者向下的最大加速度是4gD .B 点的高度是47H 3、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由状态A 沿平行T 轴的直线变化到状态B ,然后沿过原点的直线由状态B 变化到状态C ,p -T 图像如图所示,关于该理想气体在状态A 、状态B 和状态C 时的体积V A 、V B 、V C 的关系正确的是( )A .ABC V V V == B .A B C V V V <= C .A B C V V V >>D .A B C V V V <<4、如图所示,虚线a 、b 、c 是电场中的一簇等势线(相邻等势面之间的电势差相等),实线为一α粒子(重力不计)仅在电场力作用下通过该区域时的运动轨迹,P 、Q 是这条轨迹上的两点,据此可知( )A .a 、b 、c 三个等势面中,a 的电势最高B .电子在P 点具有的电势能比在Q 点具有的电势能小C .α粒子在P 点的加速度比Q 点的加速度大D .带电质点一定是从P 点向Q 点运动5、如图所示,圆环固定在竖直平面内,打有小孔的小球穿过圆环.细绳a 的一端固定在圆环的A 点,细绳b 的一端固定在小球上,两绳的联结点O 悬挂着一重物,O 点正好处于圆心.现将小球从B 点缓慢移到B'点,在这一过程中,小球和重物均保持静止.则在此过程中绳a 的拉力( )A .一直增大B .一直减小C .先增大后减小D .先减小后增大6、科学家通过实验研究发现,放射性元素23892U 有多种可能的衰变途径:23892U 先变成21083Bi ,21083Bi 可以经一次衰变变成81Ti a ,也可以经一次衰变变成210X b (X 代表某种元素),81Ti a 和210X b 最后都变成20682Pb ,衰变路径如图所示。

高考冲刺:广东省华南师大附中高考历史临门一脚分析

高考冲刺:广东省华南师大附中高考历史临门一脚分析

华南师大附中高三历史临门一脚一、文综考试模式的八大矛盾(黄牧航)命题“带着镣铐来跳舞”⏹广度与深度的矛盾⏹信度与效度的矛盾⏹难度与区分度的矛盾⏹效率与公平的矛盾⏹专题史与通史的矛盾⏹必修与选修的矛盾⏹基础知识与思维能力的矛盾⏹人材选拔与教学改革的矛盾【说明】难度不会太大,“得选择题得天下”二、近五年广东高考材料题基本类型与解题思路(一)“概括”、“归纳”类【基本特征】对给定史料的内容要点、精神主旨、思想意义进行提炼,并用简明的语言加以概述。

这类试题在提问方式上多使用“归纳”、“概括”、“概述”、“简述”“指出”等关键词。

【解题思路】根据分值和材料数量,对材料分层概括;大胆运用材料中的关键词;问答类试题需要结合所学知识进行概括。

【考题再现】1、(2011广东高考,38)材料一:中国古代史书多以纪传体编撰而成。

“盖纪者,编年也;传者,列事也。

编年者,历帝王之岁月……;列事者,录人臣之行状。

”——据(唐)刘知几《史通》历史者,“叙述人群进化之现象而求得其公理公例者也”;史家必探察“国民全部之经历及其相互之关系”;史学者,“国民之明镜也,爱国心之源泉也”。

——据梁启超《饮冰室合集》(1)据材料一,古代纪传体史书记载的主要内容是什么?梁启超的史学观受到哪些思想的影响?(8分)内容:统治者的活动。

(2分)思想:①西方民主平等思想;②进化论思想;③救亡图存思想。

(6分)2、(2011广东高考,39)20世纪70年代以来,世界范围内兴起了经济调整之风。

概括指出20世纪70年代西方发达国家经济政策进行了怎样的调整;简述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的表现。

(8分)西方:适当减少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2分)中国:①农村首先进行改革,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2分)②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中心环节是增强企业活力(2分)③党的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2分)(二)“背景”、“原因”型【基本特征】历史背景是指历史事件发生的原因、条件、国内和国际环境等。

高考冲刺华南师范大学附中文数临门一脚

高考冲刺华南师范大学附中文数临门一脚

华师附中2012临门一脚(文数笔记)试题难度预测考试大题预测,及相关趋势预测冲刺阶段复习建议和答题策略提示【考前准备工作】同学们在考前做好以下三项准备工作——读、清、练。

1、命题者与考生的共同财富——数学课本。

命题是在课本的基础上,源于课本又高于课本,因此,在考前应回归课本,将课本上的定义、定理、公式等重点内容“熟读”备用!(公式熟了吗?)2、数学题在这之前已做得不少,试卷上有我们辛勤的血汗,更有我们的经验和教训。

此时此刻建议同学们将这些宝贵财富充分利用——将近期暴露出来的“地雷”逐一清除!(错题本上题目过了吗?)3、数学题要天天练。

解数学题尤如“练歌”——天天练,“歌词”不记而熟;不练而突击死背,没有丝毫效果;建议同学们这几天每天完成部分选择题、填空题、中档解答题,练笔熟手!(你练了吗?)【考试答题策略】——选择题选择题将以集合、简易逻辑、函数、三角、数列、立体几何、解析几何、概率、向量、复数、算法等为素材,编制颇具基础性、送分性和挑战性的小型综合题。

其指导原则是:“三个结合”,即审题时,把“题干和选择支相结合”;选择解法时,把“特殊方法和一般方法相结合”; 最终做题时,把“准确度和速度相结合”。

做选择题的一般方法有直接法。

特殊方法有:特殊值法、排除法、检验法、数形结合、估算法等。

“不择手段”是解选择题的明智之举!方法一:直接法1、已知ABC ∆的顶点,B C 在椭圆2213x y +=上,顶点A 是椭圆的一个焦点,且椭圆的另外一个焦点在BC 边上,则ABC ∆的周长是( )..6..12A B C D【技巧点拨】直接法涉及数学定理,定义,法则,公式的应用问题,从题干出发,通过严密的推理、计算而最终得到正确的答案。

直接法是解客观题最基础的方法,大多数客观题可以采取这种方法来求解。

对某些题来说,这可能是唯一的解法。

方法二:筛选法(排除法)根据数学选择题的特点:一题只有唯一的一个答案,利用题设的条件把不符合条件的选择项逐一加以否定,最后剩下一个选择必是正确的。

2024届广东省广州市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考语文押题试卷含解析

2024届广东省广州市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考语文押题试卷含解析

2024届广东省广州市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考语文押题试卷注意事项1.考生要认真填写考场号和座位序号。

2.试题所有答案必须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第一部分必须用2B 铅笔作答;第二部分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作答。

3.考试结束后,考生须将试卷和答题卡放在桌面上,待监考员收回。

1、汾河的圆月萧红黄叶满地落着。

小玉的祖母虽然是瞎子,她也确确实实承认道已经好久就是秋天了。

因为手杖的尖端触到那地上的黄叶时,就起着她的手杖在初冬的早晨踏破了地面上的结着薄薄的冰片暴裂的声音似的。

“你爹今天还不回来吗?”祖母的全白的头发,就和白银丝似的在月亮下边走起路来,微微地颤抖着。

“你爹今天还不回来吗?”她的手杖格格地打着地面,落叶或瓦砾或沙上都在她的手杖下发着响或冒着烟。

“你爹,你爹,还不回来吗?”她沿着小巷子向左边走。

邻家没有不说她是疯子的,所以她一走到谁家的门前,就听到纸窗里边咯咯的笑声,或是问她:“你儿子去练兵去了吗?”她说:“是去啦,不是吗!就为着那芦沟桥……后来人家又都说不是,说是为着‘三一八’什么还是‘八一三’……”“你儿子练兵打谁呢?”假若再接着问她,她就这样说:“打谁……”“你没见过?”“那还用看,有眼睛的要看,没有眼睛也必得用耳听,看不见,还没听人说过……”“你听谁说的?”“听谁说的!你们这睁着眼睛的人,比我这瞎子还瞎……人家都说,瞎子有耳朵就行……我看你们耳眼皆全的……耳眼皆全……皆全……”汾河边上的人对于这疯子起初感到趣味,慢慢地厌倦下来,接着就对她非常冷淡。

也许偶而对她又感到趣味,但那是不常有的。

今天这白头发的疯子就空索索地一边嘴在咕鲁咕鲁地象是鱼在池塘里吐着沫似的,一边向着汾河边走。

小玉的父亲是在军中病死的,这消息传到小玉家是在他父亲离开家还不到一个月的时候。

祖母从那个时候,就在夜里开始摸索,嘴里就开始不断的什么时候想起来,就什么时候说着她的儿子是去练兵练死了。

可是从小玉的母亲出嫁的那一天起,她就再不说她的儿子是死了。

2014广东华南师大附中高考临门一脚历史

2014广东华南师大附中高考临门一脚历史

2014广东华南师大附中高考临门一脚历史整理资料升华感悟理解命题——近七年广东新高考主观题一览表近七年广东高考卷文综(历史)卷命题特点今年是广东省新高考文综考试的第四年,2013年高考广东文综(历史)卷充分体现了广东省单独命题以来命题思路和技巧的一贯风格,朴实而不平庸,稳重而不失灵动,继承中又有创新,立意高远,重视主干知识、思维创新和史学价值观的引领。

近四年广东高考的文综历史试题,基本保持了以下四个特点:学术性(尽量反映学术前沿和研究热点)情境性(设计新材料新情境,重视史料证据,发挥历史的特有功能)时代性(隐形考查社会热点,以史为鉴,体现人文关怀和社会良知)基础性(源于课标“教材”,高于教材,考查教材的主干知识和学科多种能力)提示:把近七年尤其是2010—2013年的广东高考试卷订在一起,经常研究,将会收获巨大。

万变不离其宗,广东高考题材料和命题角度很新颖,你肯定没有见过的(见过的话也是一种感觉)。

但答案很朴实,都是重要概念和主干知识,很大气的内容。

联系答案时,要理解命题者意图。

与平时考试的内容相挂钩,要灵活掌握;与平时老师总结的小归纳相联系;与那段时间发生的政治、经济、思想的重大事件相联系(把握阶段特征),把分散在教材不同的内容要组合在一起。

第一部分背诵考纲,回归基础,把握主干“收缩复习”抓“线索主干”,粗线条、多循环看标题,同时看重点问题寻找灵感。

一、教材目录、黑标题(单元归纳);横向、纵向知识联系默写考纲导言;本课要旨上午集中两个小时理解记忆二、重要历史概念列举概念,掌握内涵(名词解释)平时小专题归类(第一轮和第二轮复习中总结的);平时讲卷,反思总结三、历史线索和阶段特征(中外14个转型时期)结论句、关键词关注第二轮复习中提到的社会转型时期的政治、经济、思想、社会和科技文化(相互关系)四、关注时事,以史为鉴,联系教材,组合主题(见20个“主题”归类)货币;城市化;社会群体等从考查方式看,古代史侧重于考查史实、重要概念;近现代史侧重于考查因果关系和阶段特征。

广东省华附、省实、广雅、深中四校2024年高考压轴卷历史试卷含解析

广东省华附、省实、广雅、深中四校2024年高考压轴卷历史试卷含解析

广东省华附、省实、广雅、深中四校2024年高考压轴卷历史试卷考生请注意:1.答题前请将考场、试室号、座位号、考生号、姓名写在试卷密封线内,不得在试卷上作任何标记。

2.第一部分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需将答案写在试卷指定的括号内,第二部分非选择题答案写在试卷题目指定的位置上。

3.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

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12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48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 1.启蒙运动提倡“社会契约”,“行政权的受托人不是人民的主人,而是人民的办事员;人民能如心所愿地使他们掌权和把他们拉下台;对受委托人来说,不存在契约的问题,只有服从”。

这反映启蒙运动A.维护人权,追求公平B.宣传了资产阶级自由平等C.提出了理想社会的蓝图D.反对专制,强调人民主权2.明代法律规定:监察官员索要收受他人财物,罪加二等;“于各衙门嘱托公事”,比常人罪加三等。

这些规定A.降低了监察官员的政治地位B.有效遏制了各级官员的腐败C.有利于监察体系的正常运转D.标志着古代监察机制的成熟3.孟子曰:“左右皆曰贤,未可也;诸大夫皆曰贤,未可也;国人皆曰贤,然后察之;见贤焉,然后用之。

”据此可知,孟子A.主张君主应该任人唯贤B.认为贵族政治开始崩溃C.主张重视国人选官意见D.认为军功爵制已经出现4.罗斯福在《向前看·在路上》写道:“由于被剥夺了进入美国市场的机会,为了支持其自身工业发展并照顾其自身的失业问题,其他工业国家不得不寻求发掘新的市场。

”材料表明作者()A.认同社会救济的作用B.强调恢复银行信用的意义C.肯定美元贬值的效果D.认可调整农产品结构的影响5.此表为不同史籍关于唐武德元年同一事件的历史叙述。

据此能够被认定的历史事实是A.皇帝李世民与薛举战于泾州B.刘文静是战役中唐军的主帅C.唐军与薛举在泾州作战失败D.李世民患病导致了战役失败6.“廷寄交片依葫芦,万端政务效葫芦”反映的是A.明朝内阁强化皇权B.清朝内阁形同虚设C.清军机处强化皇权D.明朝厂卫强化皇权7.如图为美国报刊协会网站刊登的一幅时政漫画:特朗普总统正在用“关税”砖头和“贸易战”水泥砌一口井。

2014广东省广州市华附高三临门一脚文综历史卷

2014广东省广州市华附高三临门一脚文综历史卷

2014广东省广州市华附高三临门一脚文综历史卷一、选择题:本题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

12.文王世子之制,是指周文王在位之时便指定周武王作为自己的继承人。

当时这种制度还处在初创时期,其后,这种世子制度逐渐成为成文制度,择立太子的标准也逐渐明确起来,其中最主要的一条就是“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这样做的目的是()A.保证贵族血统的纯正B.解决财产的继承和分配,稳定统治C.确立嫡长子的最高地位D.防止内部纷争,加强君主专制13.明代于慎行《读史漫录》中记载:"汉至武帝以后,柄归中朝,政去两府。

所谓中朝者,大司马、大将军、侍中、常侍、散骑诸吏也。

所谓外朝者,承相、御史、二千石、九卿等也。

盖武帝决事禁中,希见卿相。

"由此可知,"中朝"( )A.掌握军政大权,是独立的决策机构 B.分享承相行政权,处理政事C.担任行政职务,有名无实 D.协助皇帝决策,削弱相权14. 古希腊著名戏曲家阿里斯托芬在《骑士》一剧里,描绘了一个将军试图劝说一个卖香肠的人去夺取民主派的领袖克里昂的职位,这则材料主要反映了古希腊时期( )A.自由民从业自由 B.经商环境宽松 C. 民主制度的缺陷 D.公民参政积极15. 独立战争后的美国被人们形象的比喻为“头脑听从四肢的动物”。

为了改变这种状况,1787年宪法规定美国( )A.实行两党制 B.建立中央集权制度 C.采取联邦制 D.确立三权分立体制16.鸦片战争后,清政府的官僚体系发生了一些变化,出现了“五口通商大臣”、“总税务司”、“总理衙门”’等官职或机构。

这些变化( )A.说明原有的官僚体系必须否定 B.是殖民主义冲击专制主义禁锢的结果C.是中国社会半封建化的表现 D.无益于近代中国的发展17.1938年,地处长江三峡的湖北宜昌,由民生公司总经理卢作孚指挥船队,抢运战时物资和人员到四川,亲历了宜昌大撤退的晏阳初说,“这是中国实业史上的‘敦刻尔克’,在中外战争史上,这样的撤退只此一例。

2024届广东省高考冲刺模拟(三)历史试卷(含解析)

2024届广东省高考冲刺模拟(三)历史试卷(含解析)

2024年广东高考冲刺模拟卷(三)(本卷共20小题,满分100分,考试用时50分钟)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1.下列选项中,材料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正确的是()选项材料结论A龙山文化朱封大墓内,发现有各种精美陶器、骨器、玉器等随葬品的单人木椁墓。

龙山文化已经出现私有财产B 《尚书梓材》:“若兹监,惟曰欲至于万年,惟王子子孙孙永保民。

”商朝时期原始民主传统形成C《春秋左传正义·定公十年》:“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

”春秋时期流行华夏认同观念D 《史记·商君列传》:“民有二男以上不分异者,倍其赋。

”战国时期赋役加重趋势明显A.A B.B C.C D.D2.下图描述的是汉代前期军功阶层担任三公九卿、王国相和郡太守等官职的变化趋势,其趋势表明当时()A.君主集权不断加强B.实行重文轻武方针C.政治清明社会稳定D.道家学说地位稳固3.据如图可推知当时()A.南北方人口与经济水平存在差距B.黄河流域社会动荡及战争频繁C.南方地区郡县势力逐渐超过北方D.郡县制的实施引发了新的矛盾4.唐朝前期,土地若因人户逃逸而抛荒,官府通常会保护逃户对于土地的所有权,严厉禁止他人“盗耕种”。

到了宋朝,官府通常会将这些土地暂时代管,出租给农民耕种。

这一变化反映了()A.赋税制度的重大变革B.农民人身依附关系增强C.不抑兼并政策的推动D.朝廷面临严重财政危机5.朱熹主张“格物”应“穷天理”,不可“兀然存心于一草一木、一器用之间”。

明末清初学者方以智则强调“律历、声音、医药”乃至“草木虫蠕”皆可“格物穷理”。

据此可知,方以智的思想()A.蕴含唯物主义色彩B.传播近代科技知识 C.承袭陆王心学D.背离程朱理学6.中国古代的“丁”多指成年男性,但清中期以后某些册籍中表示“丁”的数量却出现了小数,如道光年间《保宁府志》载当地丁数实为“15232.6894664丁”,又或者对“丁”的统计使用“升”“合”“勺”“撮”等粮食计量单位。

华师附中高考文科综合考前压轴题能力测试卷(历史部分)人教版

华师附中高考文科综合考前压轴题能力测试卷(历史部分)人教版

华师附中高考文科综合考前压轴题能力测试卷(历史部分) 国家统一是中外历史上各朝、各国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重要前提。

据所学知识回答第12~15题:12.关于“国家统一”,以下各项的表述正确的是A.秦汉、隋唐、宋元明清都是中国古代的统一王朝B.万里长城、南北大运河的两次大规模的修缮都是在国家统一的时期进行的C.诗、词、曲是中国古代国家统一时期取得的主要文学成就D.国家的统一为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奠定了重要基础13.以下对维护国家统一有利的制度是A.郡国制B.募兵制C.封建地主土地私有制D.行省制14.以下与实现国家统一有直接关系的历史人物是A B C D15.下列选项体现了“国家的统一,社会的安定,有利于社会发展”的有①日本明治维新的成功②德意志帝国的诞生③美国南北战争的胜利④郑成功从荷兰殖民者手中收回台湾A.①②③B.①②④C. ②③④D. ①②③④科学技术对人类社会的发展与进步起到了巨大的作周。

据所学知识回答第16-19题:16.关于中国古代四大科技发明,以下表述正确的是A.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三大发明在宋代有划时代的发展B.蔡侯纸是目前世界上所知最早的纸C.唐朝末年火药开始用于军事,突火枪是最早的火药武器D.四大发明对欧洲航海家发现美洲和实现环球航行提供了重要条件17.与人类历史上三次工业革命相对应的科学理论成就排序正确的是①道尔顿的原子论②爱因斯坦的相对论③法拉第证明电磁感应现象④达尔文确立进化论⑤X射线和放射性的发现⑥牛顿力学体系A.⑥⑤①B.④⑤①C.⑥③②D.③④⑤18.与右图处于同一时代的科技革命成就是A.机器制造业的出现B.人工合成材料的出现C.化学工业的出现D.交通工具的出现19.以下关于科技与社会发展关系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英国对科技的重视程度直接决定了它在第一次和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发展速度B.人类从蒸汽时代发展到电气时代,再到信息时代,是得益于三次工业革命的推动C.第三次科技革命方兴未艾,正推动全球经济迅速发展,促使各地区、各国经济差距缩小,为经济全球化打下了基础D.美国参与了三次工业革命,实现了国家的飞跃发展古今中外的大小战争给人类社会的发展带来了深刻影响。

2024年广东历史高考冲刺题

2024年广东历史高考冲刺题

主题:2024年广东历史高考冲刺题一、植根于岭南文化的古代广东1. 从黄帝南巡、岭南文化的形成谈起2. 珠江三角洲地区的文化特点及其对广东历史的影响3. 广东在古代海上丝绸之路中的地位和作用二、清代广东的开埠与改革1. 鸦片战争前后广东对外贸易的发展情况2. 广东各地开埠的历史演变及其对当地经济文化的影响3. 清末广东改革运动及其影响三、近现代广东的工业与改革开放1. 广东近现代工业的发展历程2. 改革开放以来广东对外开放的政策及其效果3. 广东在我国改革开放中的地位和作用四、当代广东的经济社会发展和对外交往1. 当代广东的经济结构变化及其对社会的影响2. 广东对外交往的渠道和政策3. 广东在国际合作与交流中的地位和作用五、未来广东的挑战与发展1. 长三角一体化对广东的挑战和机遇2. 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影响和发展前景3. 在全球化进程中,广东应如何提升自身竞争力六、历史高考冲刺题的应试技巧1. 如何针对性地复习古代广东的内容2. 如何梳理清代和近现代广东的重要事件和改革3. 如何准确理解当代广东的社会经济发展和对外交往的内容以上所列题目中的细节可以作为广东历史高考冲刺题的习题,希望同学们参加历史高考前,认真理解和复习以上内容,确保在考试中能够应对自如。

也希望同学们在复习历史的注重提升文学功底和写作水平,以便更好地应对历史高考中的论述题和分析题。

祝同学们在历史高考中取得优异成绩!很抱歉,我之前的回答出现了一些重复。

我将在接下来的内容中扩展有关广东历史的新材料。

如果您有任何特定的主题或内容要求,请告诉我,我会根据您的要求进行调整。

感谢理解。

七、南宋时期的广东经济与文化繁荣1. 广东在南宋时期的经济状况南宋时期,广东成为重要的商业和海洋贸易中心,这主要得益于岭南地区的地理位置优势,珠江三角洲地区成为交通枢纽,对外贸易兴盛。

广东在南宋时期发展了茶叶、丝绸、瓷器等商品贸易,其中广州更是成为南宋时期我国最具活力的对外贸易港口之一,与东南亚地区、阿拉伯和波斯等地的贸易通联十分密切。

2024广东省华南师大附中高三下学期4月高考适应性练习历史及答案

2024广东省华南师大附中高三下学期4月高考适应性练习历史及答案

华南师大附中高考适应性练习(4月)历史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考古学家在黄河流域的西水坡遗址出土了蚌塑的龙;在辽西地区的红山文化遗址出土了有“中华第一龙”美称的C 形玉龙(下左图);在长江流域的安徽凌家滩遗址出土了龙形玉牌(下右图)。

这可用于说明( )A. 龙文化成为区域间交流桥梁B. 龙是中国先民共同的信仰C. 中华文明具有多元一体特征D. 黄河流域是中华文明源头2. 战国时期,自耕农大量涌现,国家直接委派官员管理各地的赋税徭役,政府与民众的联系日益紧密。

在这种情况下,原本由中下层贵族主持祭祀的“置社”,逐渐转化为由地方行政长官主持的里社、隧社、乡社。

这一变化( )A. 反映出礼乐文化的发展 B. 说明中央集权日益加强C. 得益于儒家思想的传播D. 折射出社祭习俗的变迁3. 据下表中两则史料可知,汉代( )史料出处徐闻、合浦船行可五月,有都元国;又船行可四月,有邑卢没国;又船行可二十余日,有谌离国;步行可十余日,有夫甘都卢国。

自夫甘都卢国船行可二月余,有黄支国……自武帝以来皆献见《汉书·地理志》(雷州)徐闻县,本汉旧县……汉置左右侯官,在县南七里,积货物于此,铁其所求,与交易有利《元和郡县图志》A. 对外政策比较开放B. 海路是中外交流主要通道C. 地方制度有所变革D. 加强了对岭南地区的控制4. 宋代福建路建宁境内的小农“多费良田以种瓜植蔗”;福州侯官县因大范围种植甘蔗而被誉为“甘蔗洲”;泉州“王孙、走马埭及斗门诸村皆种蔗煮糖”。

材料折射出,宋代福建地区()A城市经济职能日益增强 B. 制糖技术取得重大突破C. 农产品商品化趋势凸显D. 地域之间经济差距扩大5. 清朝接受并发展了“大一统”思想:它抽去了传统理论中“华夷之辨”的内容,将传统“大一统”观念改造为四海之内共尊一君的君主专制“大一统”观念;形成以推崇“大一统”政权为核心、以政权承绪关系为主线、以取消华夷之别为特征的正统论,并将其贯彻于历史评断之中。

广东省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2届高三历史考前热身试题(含解析)

广东省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2届高三历史考前热身试题(含解析)
10.在《大宪章》中,“liberties”(复数)是“特权”的意思,指贵族对“国王权力的限制”。后来,为了反对斯图亚特时期的专制统治,“liberty”(单数)被赋予“自由”的含义,《大宪章》成为反对专制的武器。这反映了
A. 《大宪章》的性质发生了变化
B. 政治制度因时而变不断创新
C. 历史解读不可避免带有主观性
点睛:注意材料“1935年”“1936年”“1937年”这几个时间点;然后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出答案。
9.法国著名学者Vidal Naquet在论及希腊城邦公共空间的作用时说:“城邦创造了一个全新的社会空间一—一个以市政广场及其公共建筑为中心的公共空间。在这里,人们就涉及共同利益的问题进行争论。权力不再仅限于王宫,而是置于这个公共的中心。”该现象
A. 体现城邦民主普遍
B. 导致城邦走向衰落
C. 推动人文精神兴起
D. 不利工商航海发展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题干可知,希腊公民可以在公共空间共同直接参与城邦事务讨论,有利于公民城邦公民主体意识的发挥,推动人文主义的兴起,故C项正确。A项,题干不能反映城邦民主政治的普遍性,排除。B项,题干现象有利于推动城邦政治经济的繁荣,排除。D项,希腊城邦民主根源于希腊工商业的发展,并有力的推动了希腊商品经济繁荣,排除。
2.在古代,尽管帝王在“罪己诏”中罗列了诸多罪责,并反复强调“万方有罪,在予一人”,但他们永远不会引咎辞职或将皇位禅让给别人。帝王的“罪己诏”实质是
A. 天人感应思想的反映
B. 加强君主专制的策略
C. 体现民本的治国原则
D. 强化集权的需要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题干结合所学可知,“罪己诏”的颁布实际上反映了天子受命于天,代表天意统治天下,若天子违背天意,不仁不义就会出现灾异进行谴责与警告,人君必须仿效天道进行统治,故“罪己诏”本质上属于加强皇权的思想策略,B项正确。A项为对材料的现象阐述,但未深入实质进行分析,排除。C项,题干未体现民本治国理念,排除。D项,题干现象与加强集权无关,排除。

广东省广州市华南师大附中高考数学“临门一脚”试卷 理(含解析)

广东省广州市华南师大附中高考数学“临门一脚”试卷 理(含解析)

广东省广州市华南师大附中2015届高考数学“临门一脚”试卷(理科)一、选择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15分)1.(3分)定义:分子为1且分母为正整数的分数称为单位分数.我们可以把1分拆为若干个不同的单位分数之和.如:1=++,1=+++,1=++++,…依此类推可得:1=++++++++++++,其中m≤n,m,n∈N*.设1≤x≤m,1≤y≤n,则的最小值为()A.B.C.D.2.(3分)定义区间(a,b),[a,b),(a,b],[a,b]的长度均为d=b﹣a,多个区间并集的长度为各区间长度之和,例如,(1,2)∪[3,5)的长度d=(2﹣1)+(5﹣3)=3.用[x]表示不超过x的最大整数,记{x}=x﹣[x],其中x∈R.设f(x)=[x]{x},g(x)=x﹣1,当0≤x≤k 时,不等式f(x)<g(x)解集区间的长度为5,则k的值为()A.6 B.7 C.8 D.93.(3分)设A是整数集的一个非空子集,对于k∈A,如果k﹣1∉A且k+1∉A,那么称k是A 的一个“孤立元”,给定S={1,2,3,4,5,6,7,8},则S的3个元素构成的所有集合中,其元素都是“孤立元”的集合个数是()A.6 B.15 C.20 D.254.(3分)在如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O﹣xyz中,一个四面体的顶点坐标分别为(0,0,2),(2,2,0),(1,2,1),(2,2,2),给出的编号为①,②,③,④的四个图,则该四面体的正视图和俯视图分别为()A.①和②B.③和①C.④和③D.④和②5.(3分)现安排甲、乙、丙、丁、戌5名同学参加上海世博会志愿者服务活动,每人从事翻译、导游、礼仪、司机四项工作之一,每项工作至少有一人参加.甲、乙不会开车但能从事其他三项工作,丙丁戌都能胜任四项工作,则不同安排方案的种数是()A.152 B.126 C.90 D.54二、填空题(共3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9分)6.(3分)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过点P(﹣5,a)作圆x2+y2﹣2ax+2y﹣1=0的两条切线,切点分别为M(x1,y1),N(x2,y2),且+=0,则实数a的值为.7.(3分)设(x﹣1)4(x+2)8=a0x12+a1x11+…+a n x+a12,则a2+a4+…+a12=.8.(3分)给n个自上而下相连的正方形着黑色或白色.当n≤4时,在所有不同的着色方案中,黑色正方形互不相连的着色方案如图所示:由此推断,当n=6时,黑色正方形互不相邻的着色方案共有种,至少有两个黑色正方形相邻的着色方案共有种,(结果用数值表示)三、解答题(共15小题,满分122分)9.已知在△ABC中,角A,B,C所对的边分别为a,b,c,b(b﹣c)=(a﹣c)(a+c),且∠B为钝角.(Ⅰ)求角A的大小,并求出角C的范围;(Ⅱ)若a=,求b﹣c的取值范围.10.(12分)已知函数(x∈R)的图象经过点.(1)求函数f(x)的解析式;(2)设α,,,,求cos(α﹣β)的值.11.(12分)为备战2016年奥运会,甲、乙两位射击选手进行了强化训练,现分别从他们的强化训练期间的若干次平均成绩中随机抽取8次,记录如下:甲:8.3,9.0,7.9,7.8,9.4,8.9,8.4,8.3;乙:9.2,9.5,8.0,7.5,8.2,8.1,9.0,8.5.(1)现要从中选派一人参见奥运会封闭集训,从统计学角度,你认为派哪位选手参加合理?简单说明理由;(2)若将频率视为概率,对选手乙在今后的三次比赛成绩进行预测,记这三次成绩中不低于8.5分的次数为ξ,求ξ的分布列及均值E(ξ).12.如图,直二面角D﹣AB﹣E中,四边形ABCD是边长为2的正方形,AE=EB=,F为CE上的点,且BF⊥CE,G为AC中点.(Ⅰ)求证:AC⊥平面BGF;(Ⅱ)求二面角B﹣AC﹣E的平面角正弦的大小;(Ⅲ)求点D到平面ACE的距离.13.已知四棱锥P﹣ABCD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其中正(主)视图与侧(左)视为直角三角形,俯视图为正方形.(1)求四棱锥P﹣ABCD的体积;(2)若E是侧棱PA上的动点.问:不论点E在PA的任何位置上,是否都有BD⊥CE?请证明你的结论?(3)求二面角D﹣PA﹣B的余弦值.14.(14分)等边三角形ABC的边长为3,点D、E分别是边AB、AC上的点,且满足(如图1).将△ADE沿DE折起到△A1DE的位置,使二面角A1﹣DE﹣B成直二面角,连结A1B、A1C (如图2).(1)求证:A1D丄平面BCED;(2)在线段BC上是否存在点P,使直线PA1与平面A1BD所成的角为60°?若存在,求出PB 的长;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15.(14分)已知数列{a n}是公比为的等比数列,数列{b n}满足a1=b1=1,且a n+12=,b n+1=1+,n∈N+,若c n=;(1)求证:数列{c n}是等差数列,并求出{c n}的通项公式;(2)记数列{c n}的前n项和为S n,若对于∀n∈N+,不等式a i≤k﹣恒成立,求实数k的取值范围.16.(14分)将数列{a n}中的所有项按每一行比上一行多一项的规则排成如下数表.记表中第一列数a1,a2,a4,a7,…构成的数列为{b n},b1=a1=1.S n为数列{b n}的前n项和,且满足2b n=b n S n ﹣S n2(n≥2,n∈N*).(1)证明数列{}是等差数列,并求数列{b n}的通项公式;(2)图中,若从第三行起,每一行中的数按从左到右的顺序构成等比数列,且公比为同一个正数.当a81=﹣时,求上表中第k(k≥3)行所有数的和.17.已知各项均为正数的数列{a n}的前n项和为S n,且4S n=a n2+2a n(n∈N*).(1)求a1的值及数列{a n}的通项公式;(2)记数列{}的前n项和为T n,求证:T n<(n∈N*).18.已知圆C:(x﹣1)2+(y﹣1)2=2经过椭圆Γ:+=1(a>b>0)的右焦点F和上顶点B.(Ⅰ)求椭圆Γ的方程;(Ⅱ)过原点O的射线l与椭圆Γ在第一象限的交点为Q,与圆C的交点为P,M为OP的中点,求•的最大值.19.(14分)如图,已知点S(﹣2,0)和圆O:x2+y2=4,ST是圆O的直径,从左到右M、O和N依次是ST的四等分点,P(异于S,T)是圆O上的动点,PD⊥ST,交ST于D,=λ,直线PS与TE交于C,|CM|+|CN|为定值.(1)求点C的轨迹曲线Γ的方程及λ的值;(2)设n是过原点的直线,直线l与n垂直相交于Q点,l与轨迹Γ相交于A,B两点,且||=1.是否存在直线l,使•=1成立?若存在,求出直线l的方程;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20.(14分)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已知A,B,C是椭圆+=1(a>b>0)上不同的三点,A(3,),B(﹣3,﹣3),C在第三象限,线段BC的中点在直线OA上.(1)求椭圆的标准方程;(2)求点C的坐标;(3)设动点P在椭圆上(异于点A,B,C)且直线PB,PC分别交直线OA于M,N两点,证明•为定值并求出该定值.21.设函数f(x)=(1﹣ax)ln(x+1)﹣bx,其中a和b是实数,曲线y=f(x)恒与x轴相切于坐标原点.(1)求常数b的值;(2)当0≤x≤1时,关于x的不等式f(x)≥0恒成立,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3)求证:()10000.4<e<()1000.5.22.(14分)已知函数f(x)=2(a﹣1)ln(x﹣1)+x﹣(4a﹣2)lnx,其中实数a为常数.(Ⅰ)当a=2时,求函数f(x)的单调递减区间;(Ⅱ)设函数y=f(e x)有极大值点和极小值点分别为x1、x2,且x2﹣x1>ln2,求a的取值范围.23.(14分)已知函数f(x)=x﹣xlnx,g(x)=f(x)﹣xf′(a),其中f′(a)表示函数f(x)在x=a处的导数,a为正常数.(1)求g(x)的单调区间;(2)对任意的正实数x1,x2,且x1<x2,证明:(x2﹣x1)f′(x2)<f(x2)﹣f(x1)<(x2﹣x1)f′(x1);(3)对任意的n∈N*,且n≥2,证明:.广东省广州市华南师大附中2015届高考数学“临门一脚”试卷(理科)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15分)1.(3分)定义:分子为1且分母为正整数的分数称为单位分数.我们可以把1分拆为若干个不同的单位分数之和.如:1=++,1=+++,1=++++,…依此类推可得:1=++++++++++++,其中m≤n,m,n∈N*.设1≤x≤m,1≤y≤n,则的最小值为()A.B.C.D.考点:归纳推理.专题:计算题;推理和证明.分析:由题意,m=13,n=4×5=20,则=1+,可得y=1,x=13时,取得最小值.解答:解:由题意,m=13,n=4×5=20,则=1+,∵1≤x≤m,1≤y≤n,∴y=1,x=13时,的最小值为,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归纳推理,考查学生的计算能力,取得m,n的值是关键.2.(3分)定义区间(a,b),[a,b),(a,b],[a,b]的长度均为d=b﹣a,多个区间并集的长度为各区间长度之和,例如,(1,2)∪[3,5)的长度d=(2﹣1)+(5﹣3)=3.用[x]表示不超过x的最大整数,记{x}=x﹣[x],其中x∈R.设f(x)=[x]{x},g(x)=x﹣1,当0≤x≤k 时,不等式f(x)<g(x)解集区间的长度为5,则k的值为()A.6 B.7 C.8 D.9考点:函数单调性的性质;函数的值域.专题:计算题;新定义.分析:先化简f(x)=[x]•{x}=[x]•(x﹣[x])=[x]x﹣[x]2,再化简f(x)<g(x),再分类讨论:①当x∈[0,1)时,②当x∈[1,2)时③当x∈[2,3)时,从而得出f(x)<g(x)在0≤x≤k时的解集的长度,依题意即可求得k的值.解答:解:f(x)=[x]•{x}=[x]•(x﹣[x])=[x]x﹣[x]2,g(x)=x﹣1,f(x)<g(x)⇒[x]x﹣[x]2<x﹣1即([x]﹣1)x<[x]2﹣1,当x∈[0,1)时,[x]=0,上式可化为x>1,∴x∈∅;当x∈[1,2)时,[x]=1,上式可化为0>0,∴x∈∅;当x∈[2,3)时,[x]=2,[x]﹣1>0,上式可化为x<[x]+1=3,∴当x∈[0,3)时,不等式f(x)<g(x)解集区间的长度为d=3﹣2=1;同理可得,当x∈[3,4)时,不等式f(x)<g(x)解集区间的长度为d=4﹣2=2;∵不等式f(x)<g(x)解集区间的长度为5,∴k﹣2=5,∴k=7.故选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抽象函数及其应用,同时考查了创新能力,以及分类讨论的思想和转化思想,属于中档题.3.(3分)设A是整数集的一个非空子集,对于k∈A,如果k﹣1∉A且k+1∉A,那么称k是A 的一个“孤立元”,给定S={1,2,3,4,5,6,7,8},则S的3个元素构成的所有集合中,其元素都是“孤立元”的集合个数是()A.6 B.15 C.20 D.25考点:分类加法计数原理;元素与集合关系的判断;排列、组合的实际应用.专题:集合;排列组合.分析:若集合S的子集的3个元素都是“孤立元”,则三元素两两不相邻,可采用间接法,即先不考虑相邻与否,算出S的所有三元素子集的个数,再从中去掉只有两个元素相邻和三个元素都相邻的三元素子集个数.解答:解:S的所有三元素子集共有个,三元素中只有两个相邻的有两类:一是若1、2,或7、8相邻,则只需再从与之不相邻的5个元素中任取一个,共有2=10个;二是若2、3或3、4或4、5或5、6或6、7相邻,则需从与之不相邻的四个元素中再任取一个,共5=20个;三元素都相邻的共有6个(即:123,234,345,456,567,678);所以符合题意三元素子集共﹣10﹣20﹣6=20个.故选C点评:这个题以集合知识为载体,重点考查利用组合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4.(3分)在如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O﹣xyz中,一个四面体的顶点坐标分别为(0,0,2),(2,2,0),(1,2,1),(2,2,2),给出的编号为①,②,③,④的四个图,则该四面体的正视图和俯视图分别为()A.①和②B.③和①C.④和③D.④和②考点:简单空间图形的三视图.专题:计算题;空间位置关系与距离.分析:在坐标系中,标出已知的四个点,根据三视图的画图规则,可得结论.解答:解:在坐标系中,标出已知的四个点,根据三视图的画图规则,可得三棱锥的正视图和俯视图分别为④②,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三视图的画法,做到心中有图形,考查空间想象能力,是基础题.5.(3分)现安排甲、乙、丙、丁、戌5名同学参加上海世博会志愿者服务活动,每人从事翻译、导游、礼仪、司机四项工作之一,每项工作至少有一人参加.甲、乙不会开车但能从事其他三项工作,丙丁戌都能胜任四项工作,则不同安排方案的种数是()A.152 B.126 C.90 D.54考点:排列、组合的实际应用.专题:计算题.分析:根据题意,按甲乙的分工情况不同分两种情况讨论,①甲乙一起参加除了开车的三项工作之一,②甲乙不同时参加一项工作;分别由排列、组合公式计算其情况数目,进而由分类计数的加法公式,计算可得答案.解答:解:根据题意,分情况讨论,①甲乙一起参加除了开车的三项工作之一:C31×A33=18种;②甲乙不同时参加一项工作,进而又分为2种小情况;1°丙、丁、戌三人中有两人承担同一份工作,有A32×C32×A22=3×2×3×2=36种;2°甲或乙与丙、丁、戌三人中的一人承担同一份工作:A32×C31×C21×A22=72种;由分类计数原理,可得共有18+36+72=126种,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排列、组合的综合运用,注意要根据题意,进而按一定顺序分情况讨论.二、填空题(共3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9分)6.(3分)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过点P(﹣5,a)作圆x2+y2﹣2ax+2y﹣1=0的两条切线,切点分别为M(x1,y1),N(x2,y2),且+=0,则实数a的值为3或﹣2.考点:圆的切线方程.专题:计算题;直线与圆.分析:两者的和实质上是一个斜率与另一个斜率的倒数和,进而可得两斜率乘积为﹣1,可得P,Q,R,T共线,即可求出实数a的值.解答:解:设MN中点为Q(x0,y0),T(1,0),圆心R(a,﹣1),根据对称性,MN⊥PR,===,∵k MN=,+=0∴k MN•k TQ=﹣1,∴MN⊥TQ,∴P,Q,R,T共线,∴k PT=k RT,即,∴a2﹣a﹣6=0,∴a=3或﹣2.故答案为:3或﹣2.点评:本题考查实数a的值,考查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考查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属于中档题.7.(3分)设(x﹣1)4(x+2)8=a0x12+a1x11+…+a n x+a12,则a2+a4+…+a12=7.考点:二项式系数的性质;二项式定理的应用.专题:计算题.分析:分别令x=1与x=﹣1即可求得a0+a2+a4+…+a12的值,而a0=1,从而可得答案.解答:解:∵(x﹣1)4(x+2)8=a0x12+a1x11+…+a11x+a12,∴当x=1时,a0+a1+a2+…+a12=0,①当x=﹣1时,a0﹣a1+a2﹣…﹣a11+a12=16,②①+②得:2(a0+a2+a4+…+a12)=16,∴a0+a2+a4+…+a12=8;又含x12项的系数为1,即a0=1,∴a2+a4+…+a12=7.故答案为:7.点评:本题考查二项式定理的应用,考查二项式系数的性质,突出赋值法的应用,属于中档题.8.(3分)给n个自上而下相连的正方形着黑色或白色.当n≤4时,在所有不同的着色方案中,黑色正方形互不相连的着色方案如图所示:由此推断,当n=6时,黑色正方形互不相邻的着色方案共有21种,至少有两个黑色正方形相邻的着色方案共有43种,(结果用数值表示)考点:归纳推理;计数原理的应用.专题:计算题;压轴题.分析:根据所给的涂色的方案,观测相互之间的方法数,得到规律,根据这个规律写出当n 取不同值时的结果数;利用给小正方形涂色的所有法数减去黑色正方形互不相邻的着色方案,得到结果.解答:解:由题意知当n=1时,有2种,当n=2时,有3种,当n=3时,有2+3=5种,当n=4时,有3+5=8种,当n=5时,有5+8=13种,当n=6时,有8+13=21种,当n=6时,黑色和白色的小正方形共有26种涂法,黑色正方形互不相邻的着色方案共有21种结果,∴至少有两个黑色正方形相邻的着色方案共有64﹣21=43种结果,故答案为:21;43点评:本题考查简单的排列组合及简单应用,考查观察规律,找出结果的过程,是一个比较麻烦的题目,当作为2015届高考题目比前几年的排列组合问题不难.三、解答题(共15小题,满分122分)9.已知在△ABC中,角A,B,C所对的边分别为a,b,c,b(b﹣c)=(a﹣c)(a+c),且∠B为钝角.(Ⅰ)求角A的大小,并求出角C的范围;(Ⅱ)若a=,求b﹣c的取值范围.考点:余弦定理;正弦定理.专题:解三角形.分析:(Ⅰ)把已知的等式变形,然后利用余弦定理求得cosA,再结合角A的范围求A,再由∠B为钝角可得C的范围;(Ⅱ)利用正弦定理得到b=sinB,c=sinC,代入b﹣c后利用辅助角公式化积,再由C的范围得答案.解答:解:(Ⅰ)由b(b﹣c)=(a﹣c)(a+c),得,得,于是.又A∈(0,π),∴A=∵B为钝角,于是A+C,又A=,∴;(Ⅱ)由正弦定理可知,,∴b=sinB,c=sinC.=,又0,,∴.点评:本题考查三角形的解法,考查了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的应用,训练了两角和与差的余弦公式,是中低档题.10.(12分)已知函数(x∈R)的图象经过点.(1)求函数f(x)的解析式;(2)设α,,,,求cos(α﹣β)的值.考点:由y=Asin(ωx+φ)的部分图象确定其解析式;两角和与差的余弦函数.专题:计算题;三角函数的求值.分析:(1)由函数f(x)的解析式,代入点的坐标,解得a的值,从而可求函数f(x)的解析式.(2)由f(x)=可由解得sinα的值,利用三角函数恒等变换化简可得sinβ的值,结合范围,利用同角三角函数关系式可求cosα,cosβ的值,由两角和与差的余弦函数公式即可得解.解答:(本小题满分12分)解:(1)由函数f(x)的图象经过点,则.解得a=﹣1,因此.(2)==,∵,∴,∵,∴,又,∴,,∴.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由y=Asin(ωx+φ)的部分图象确定其解析式,两角和与差的余弦函数公式,同角三角函数关系式的应用,属于中档题.11.(12分)为备战2016年奥运会,甲、乙两位射击选手进行了强化训练,现分别从他们的强化训练期间的若干次平均成绩中随机抽取8次,记录如下:甲:8.3,9.0,7.9,7.8,9.4,8.9,8.4,8.3;乙:9.2,9.5,8.0,7.5,8.2,8.1,9.0,8.5.(1)现要从中选派一人参见奥运会封闭集训,从统计学角度,你认为派哪位选手参加合理?简单说明理由;(2)若将频率视为概率,对选手乙在今后的三次比赛成绩进行预测,记这三次成绩中不低于8.5分的次数为ξ,求ξ的分布列及均值E(ξ).考点:离散型随机变量的期望与方差;极差、方差与标准差;离散型随机变量及其分布列.专题:计算题;概率与统计.分析:(1)求平均数=8.5,=8.5;再求标准差S甲≈0.52,S乙≈0.64;从而确定;(2)对于乙射击选手,每次射击不低于8.5分的概率为,从而求ξ分布列及数学期望.解答:解:(1)==8.5,==8.5;S甲=≈0.52,S乙≈0.64;甲射击选手更稳定一些,故派甲选手参加合理.(2)对于乙射击选手,每次射击不低于8.5分的概率为,故ξ分布列为ξ 0 1 2 3P故E(ξ)=+×2+×3=.点评:本题考查了离散型随机变量的期望及分布列的求法,计算量比较大,属于中档题.12.如图,直二面角D﹣AB﹣E中,四边形ABCD是边长为2的正方形,AE=EB=,F为CE上的点,且BF⊥CE,G为AC中点.(Ⅰ)求证:AC⊥平面BGF;(Ⅱ)求二面角B﹣AC﹣E的平面角正弦的大小;(Ⅲ)求点D到平面ACE的距离.考点:二面角的平面角及求法;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判定;点、线、面间的距离计算.专题:空间位置关系与距离;空间角.分析:(1)证明CB⊥平面ABE.然后证明BF⊥AC.BG⊥AC.利用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判定定理证明AC⊥平面BGF.(2)连结BD交AC于G,连结FG,说明∠BGF是二面角B﹣AC﹣E的平面角,通过求解直角△BFG,得到二面角B﹣AC﹣E的平面角正弦值.(3)过点E作EO⊥AB交AB于点O,OE=1.利用V D﹣ACE=V E﹣ACD,求解点D到平面ACE的距离.解答:(1)证明:∵二面角DABE为直二面角,且CB⊥AB,∴CB⊥平面ABE.∴CB⊥AE.又∵AE=EB=,AB=2∴EB⊥AE.∴AE⊥平面BCE.∴BF⊥AE.又∵BF⊥CE.∴BF⊥平面ACE∴BF⊥AC.又∵BG⊥AC.∴AC⊥平面BGF;…(4分)(2)解:连结BD交AC于G,连结FG,∵正方形ABCD边长为2,∴BG⊥AC,BG=.∵BF⊥平面ACE,由三垂线定理的逆定理得FG⊥AC,∴∠BGF是二面角B﹣AC﹣E的平面角.…(6分)由(1)AE⊥平面BCE,又∵AE=EB,∴在等腰直角三角形AEB中,BE=.又∵直角△BCE中,,BF===,∴直角△BFG中,sin∠BGF===.∴二面角B﹣AC﹣E的平面角正弦值为:;…(10分)(3)解:过点E作EO⊥AB交AB于点O,OE=1.∵二面角D﹣AB﹣E为直二面角,∴EO⊥平面ABCD.设D到平面ACE的距离为h,∵V D﹣ACE=V E﹣ACD,∴=S△ACD•EO.…(12分)∵AE⊥平面BCE,∴AE⊥EC.∴h===.∴点D到平面ACE的距离为.…(14分)点评:本题考查二面角的平面角的求法,找出二面角的平面角是求解角的关键,同时考查点、线、面之间距离,考查几何体的体积的求法,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判定定理的应用,考查空间想象能力以及计算能力.13.已知四棱锥P﹣ABCD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其中正(主)视图与侧(左)视为直角三角形,俯视图为正方形.(1)求四棱锥P﹣ABCD的体积;(2)若E是侧棱PA上的动点.问:不论点E在PA的任何位置上,是否都有BD⊥CE?请证明你的结论?(3)求二面角D﹣PA﹣B的余弦值.考点:由三视图求面积、体积;棱柱、棱锥、棱台的体积;与二面角有关的立体几何综合题.专题:计算题;转化思想.分析:(1)根据三视图的数据,结合三视图的特征直接求四棱锥P﹣ABCD的体积;(2)若E是侧棱PA上的动点.不论点E在PA的任何位置上,都有BD⊥CE,说明BD⊥平面PAC,都有CE⊂平面PAC,即可.(3)在平面DAP过点D作DF⊥PA于F,连接BF.说明∠DFB为二面角D﹣AP﹣B的平面角,在△DFB中,求二面角D﹣PA﹣B的余弦值.解答:解:(1)由三视图可知,四棱锥P﹣ABCD的底面是边长为1的正方形,侧棱PC⊥底面ABCD,且PC=2∴S正方形ABCD•PC=.(4分)(2)不论点E在何位置,都有BD⊥AE(5分)证明:连接AC,∵ABCD是正方形,∴BD⊥AC∵PC⊥底面ABCD,且BD⊂平面ABCD,∴BD⊥PC.(6分)又∵AC∩PC=C,∴BD⊥平面PAC(7分)∵不论点E在何位置,都有CE⊂平面PAC.∵不论点E在何位置,都有BD⊥CE.(9分)(3)在平面DAP过点D作DF⊥PA于F,连接BF∵,AD=AB=1,∴Rt△ADP≌Rt△ABP∴∠PAD=∠PAB,又AF=AF,AB=AD从而△ADF≌△ABF,∴BF⊥AP.∴∠DFB为二面角D﹣AP﹣B的平面角(12分)在Rt△ACP中,故在Rt△ADP中,.又,在△DFB中,由余弦定理得:.所以二面角D﹣PA﹣B的余弦值为.(14分)点评:本题是基础题,考查几何体的三视图,几何体的体积的求法,准确判断几何体的形状是解题的关键,同时注意:空间想象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14.(14分)等边三角形ABC的边长为3,点D、E分别是边AB、AC上的点,且满足(如图1).将△ADE沿DE折起到△A1DE的位置,使二面角A1﹣DE﹣B成直二面角,连结A1B、A1C (如图2).(1)求证:A1D丄平面BCED;(2)在线段BC上是否存在点P,使直线PA1与平面A1BD所成的角为60°?若存在,求出PB 的长;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考点:用空间向量求直线与平面的夹角;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判定;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专题:计算题;空间角;空间向量及应用.分析:(1)等边△ABC中,根据得到AD=1且AE=2,由余弦定理算出DE=,从而得到AD2+DE2=AE2,所以AD⊥DE.结合题意得平面A1DE⊥平面BCDE,利用面面垂直的性质定理,可证出A1D丄平面BCED;(2)作PH⊥BD于点H,连接A1H、A1P,由A1D丄平面BCED得A1D丄PH,所以PH⊥平面A1BD,可得∠PA1H是直线PA1与平面A1BD所成的角,即∠PA1H=60°.设PB=x(0≤x≤3),分别在Rt△BA1H、Rt△PA1H和Rt△DA1H中利用三角函数定义和勾股定理,建立等量关系得12+(2﹣x)2=(x)2,解之得x=,从而得到在BC上存在点P且当PB=时,直线PA1与平面A1BD所成的角为60°.解答:解:(1)∵正△ABC的边长为3,且==∴AD=1,AE=2,△ADE中,∠DAE=60°,由余弦定理,得DE==∵AD2+DE2=4=AE2,∴AD⊥DE.折叠后,仍有A1D⊥DE∵二面角A1﹣DE﹣B成直二面角,∴平面A1DE⊥平面BCDE又∵平面A1DE∩平面BCDE=DE,A1D⊂平面A1DE,A1D⊥DE∴A1D丄平面BCED;(2)假设在线段BC上存在点P,使直线PA1与平面A1BD所成的角为60°如图,作PH⊥BD于点H,连接A1H、A1P由(1)得A1D丄平面BCED,而PH⊂平面BCED所以A1D丄PH∵A1D、BD是平面A1BD内的相交直线,∴PH⊥平面A1BD由此可得∠PA1H是直线PA1与平面A1BD所成的角,即∠PA1H=60°设PB=x(0≤x≤3),则BH=PBcos60°=,PH=PBsin60°=x在Rt△PA1H中,∠PA1H=60°,所以A1H=,在Rt△DA1H中,A1D=1,DH=2﹣x由A1D2+DH2=A1H2,得12+(2﹣x)2=(x)2解之得x=,满足0≤x≤3符合题意所以在线段BC上存在点P,使直线PA1与平面A1BD所成的角为60°,此时PB=.点评:本题给出平面翻折问题,求证直线与平面垂直并探索了直线与平面所成角的问题,着重考查了线面垂直、面面垂直的判定与性质和直线与平面所成角的求法等知识,属于中档题.15.(14分)已知数列{a n}是公比为的等比数列,数列{b n}满足a1=b1=1,且a n+12=,b n+1=1+,n∈N+,若c n=;(1)求证:数列{c n}是等差数列,并求出{c n}的通项公式;(2)记数列{c n}的前n项和为S n,若对于∀n∈N+,不等式a i≤k﹣恒成立,求实数k的取值范围.考点:数列递推式;数列的求和.专题: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不等式的解法及应用.分析:(1)把b n+1=1+右边通分后两边平方,与a n+12=两边作积即可证得数列{c n}是等差数列,由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求其通项公式;(2)求出数列{c n}的前n项和为S n,代入a i整理,利用错位相减法求其和,由不等式a i≤k﹣分离k后求得函数的最大值得答案.解答:(1)证明:递推关系可变形为:,(n∈N*),两式相乘得:(n∈N*),即c n+1=c n+1(n∈N*),又,∴.∴数列{c n}是首项为,公差为1的等差数列,故{c n}的通项公式:;(2)解:由(1)知道,,,∴a i=.记①②由①﹣②得:=.∴.∴,即对于任意的正整数n,不等式恒成立,∴k≥,当n=1时,.∴k的范围是[).点评:本题考查数列递推式,考查了等差关系的确定,训练了错位相减法求数列的和,考查了数列的函数特性,属中高档题.16.(14分)将数列{a n}中的所有项按每一行比上一行多一项的规则排成如下数表.记表中第一列数a1,a2,a4,a7,…构成的数列为{b n},b1=a1=1.S n为数列{b n}的前n项和,且满足2b n=b n S n ﹣S n2(n≥2,n∈N*).(1)证明数列{}是等差数列,并求数列{b n}的通项公式;(2)图中,若从第三行起,每一行中的数按从左到右的顺序构成等比数列,且公比为同一个正数.当a81=﹣时,求上表中第k(k≥3)行所有数的和.考点:数列的求和;等差关系的确定.专题:综合题;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分析:(1)由n≥2时,2b n=b n S n﹣S n2,得2(S n﹣S n﹣1)=(S n﹣S n﹣1)S n﹣=﹣S n S n﹣1,两边同除以S n S n﹣1整理后得,由此可知数列{}是等差数列,从而可求得S n,根据S n与b n的关系可求得b n;(2)设上表中从第三行起,每行中的数构成的等比数列的公比都为q,且q>0.易判断a81所在的行和列,借助b n可求得公比q,再根据等比数列的求和公式可求得结果;解答:解:(1)由已知,当n≥2时,2b n=b n S n﹣S n2,又S n=b1+b2+b3+…+b n,∴2(S n﹣S n﹣1)=(S n﹣S n﹣1)S n﹣=﹣S n S n﹣1,∴,又S1=b1=a1=1.∴数列{}是首项为1,公差为的等差数列.∴,则.∴当n≥2时,b n=S n﹣S n﹣1==﹣,∴;(2)设上表中从第三行起,每行中的数构成的等比数列的公比都为q,且q>0.∵1+2+…+12==78,∴表中第1行至第12行共含有数列{a n}的前78项,故a81在表中第13行第3列,∴.又,∴q=2.记表中第k(k≥3)行所有数的和为S n,则=﹣•=.点评:本题考查等差关系的确定、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及数列的求和,属中档题,考查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17.已知各项均为正数的数列{a n}的前n项和为S n,且4S n=a n2+2a n(n∈N*).(1)求a1的值及数列{a n}的通项公式;(2)记数列{}的前n项和为T n,求证:T n<(n∈N*).考点:数列的求和;数列递推式.专题:点列、递归数列与数学归纳法.分析:(1)通过4S n=a n2+2a n,令n=1可得首项,当n≥2时,利用4a n=a n2+2a n﹣(a n﹣12+2a n ﹣1)可得公差,进而可得结论;(Ⅱ)通过令n=1可得T1<满足结论,当n≥2时,利用放缩法可得<[•﹣•],并项相加即得.解答:(1)解:当n=1时,4a1=4S1=+2a1,解得a1=2或a1=0(舍去);当n≥2时,4S n=a n2+2a n,4S n﹣1=a n﹣12+2a n﹣1,相减得4a n=a n2+2a n﹣(a n﹣12+2a n﹣1),即a n2﹣a n﹣12=2(a n+a n﹣1),又a n>0,∴a n+a n﹣1≠0,则a n﹣a n﹣1=2,∴数列{a n}是首项为2,公差为2的等差数列,∴a n=2n;(Ⅱ)证明:当n=1时,T1===<;当n≥2时,==<==•={+[﹣]}=[•﹣•],∴T n<+[﹣+﹣+…+•﹣•]=+(﹣•)<+•=+=;综上,对任意n∈N*,均有T n<成立.点评:本题考查求数列的通项、判断数列和的取值范围,注意解题方法的积累,属于中档题.18.已知圆C:(x﹣1)2+(y﹣1)2=2经过椭圆Γ:+=1(a>b>0)的右焦点F和上顶点B.(Ⅰ)求椭圆Γ的方程;(Ⅱ)过原点O的射线l与椭圆Γ在第一象限的交点为Q,与圆C的交点为P,M为OP的中点,求•的最大值.考点:直线与圆锥曲线的综合问题.专题:圆锥曲线中的最值与范围问题.分析:(Ⅰ)在圆(x﹣1)2+(y﹣1)2=2中,令y=0,得F(2,0),令x=0,得B(0,2),由此能求出椭圆方程.(Ⅱ)设点Q(x0,y0),x0>0,y0>0,则==x0+y0,又,设b=x0+y0,与联立,得:,由此能求出的最大值.解答:解:(Ⅰ)在圆C:(x﹣1)2+(y﹣1)2=2中,令y=0,得F(2,0),即c=2,令x=0,得B(0,2),即b=2,∴a2=b2+c2=8,∴椭圆Γ的方程为:.(Ⅱ)设点Q(x0,y0),x0>0,y0>0,则==(1,1)•(x0,y0)=x0+y0,又,设b=x0+y0,与联立,得:,令△≥0,得16b2﹣12(12b2﹣8)≥0,解得﹣2.又点Q(x0,y0)在第一象限,∴当时,取最大值2.点评:本题考查直线、圆、椭圆、平面向量、分式函数等基础知识,考查直线与圆锥曲线的位置关系,考查运算求解能力、推理论证能力,考查数形结合、化归转化及函数与方程等数学思想.19.(14分)如图,已知点S(﹣2,0)和圆O:x2+y2=4,ST是圆O的直径,从左到右M、O和N依次是ST的四等分点,P(异于S,T)是圆O上的动点,PD⊥ST,交ST于D,=λ,直线PS与TE交于C,|CM|+|CN|为定值.(1)求点C的轨迹曲线Γ的方程及λ的值;(2)设n是过原点的直线,直线l与n垂直相交于Q点,l与轨迹Γ相交于A,B两点,且||=1.是否存在直线l,使•=1成立?若存在,求出直线l的方程;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考点:轨迹方程;直线与圆锥曲线的关系.专题:综合题;圆锥曲线的定义、性质与方程.分析:(1)设出点的坐标,得,根据|CM|+|CN|为定值,建立条件关系即可求λ的值及点C的轨迹曲线E的方程;(2)分类讨论,根据•=1,||=1,进行转化,将y=kx+m代入椭圆方程,利用x1x2+y1y2=0,即可得出结论.解答:解:(1)由题意,T(2,0),M(﹣1,0),N(1,0),设P(x0,y0),C(x,y),则E(x0,),直线PS与TE交于C,故x≠±2,①且,②①②相乘得,又点P是圆O上的动点,故,(4分)要使|CM|+|CN|为定值,则4﹣=1,解得λ=.此时(x≠±2).即λ=时,点C的轨迹曲线E的方程为(x≠±2).(2)设A,B两点的坐标分别为(x1,y1),(x2,y2),假设使•=1成立的直线l存在,(ⅰ)当l不垂直于x轴时,设l的方程为y=kx+m,由l与n垂直相交于Q点且||=1.得=1,即m2=k2+1∵•=1,||=1.∴•=(+)•(+)=0即x1x2+y1y2=0,将y=kx+m代入椭圆方程,得(3+4k2)x2+8kmx+(4m2﹣12)=0。

广东省华南师大附中高考语文临门一脚试题

广东省华南师大附中高考语文临门一脚试题

2015届高三语文临门一脚系列训练之一语文基础、作文(1)训练一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A.拱手/供述揭榜/劫难强行/强制B.湛蓝/斟酌憋闷/别扭量力/量刑C.杠杆/内讧舐犊/伺机螳臂当车/安步当车D.精粹/猝然稽查/畸形冠冕堂皇/张冠李戴2.下面语段中画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羊年的春节,派发微信红包成为让老百姓大快人心的问候新方式。

诚然,互联网红包的走俏和盛行捕捉到了大众的心理与趣味,却在一定程度上冲淡了传统节庆的味道,模糊了传统红包那份真挚祝福、祝愿的内涵,使得人与人之间多了小屏幕上的互动,少了现实中的交流。

其实,任何一种新民俗若不能稳固亲情,恐怕只会昙花一现。

A.大快人心B.诚然C.冲淡 D.昙花一现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在“一带一路”国家战略影响下,未来5年,中国对外投资将超过5000亿美元以上,出境游客数量约5亿人次,周边国家以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将率先受益。

B.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不仅将经济增长动力引擎的基础设施建设,还会提高亚洲资本的利用效率及对区域发展的贡献水平。

C.2014“寻找最美乡村教师”活动继续围绕中国梦为主题开展,在推选出“最美乡村教师”的同时,特别增设一个团队奖,授予那些积极参与志愿支教的大学生团队。

D.李光耀是深谙东西方文化的政治家,他将东方的儒家文化和西方现代的法制、民主思想融合,创立了别具一格的新加坡发展模式。

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词语,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没有怀疑,就没有创新。

,。

,。

①就连怀疑本身也大可怀疑②因为在极端的怀疑主义者眼中③没有什么是确定无疑的④超出这个度,就会走向其反面⑤怀疑一切,和没有怀疑一样是不可取的⑥但是,怀疑也要不失理性和尺度A.⑥④⑤②①③B.⑥④②③①⑤C.②①⑥④⑤③D.③①②④③⑤训练二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的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A.妃嫔./殡.葬龌.龊/优渥.强.人所难/强.颜欢笑B.掠.影/虐.待舐.犊/胼胝.安步当.车/螳臂当.车C.麻痹./疲敝.肥膘./飞镖.塞.责/塞.翁失马D.攻讦./劫.难渎.职/疑窦.供.应/呈堂口供.2. 下面语段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近日网上流传着香港的一份要求填上“草菅人命”形容警方才能得分的中文科测验卷。

广东省重点中学高三临门一脚试题(历史)

广东省重点中学高三临门一脚试题(历史)

2014届临门一脚历史试题(2014-05-24)本试卷共10页,41小题,满分300分。

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和考生号、试室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A)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

将条形码横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

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2.中国人很早就对“王”有了敬畏和崇高的认识,在殷商甲骨文中,曾多次出现“王”字。

董仲舒曰:“古之造文者,三画而连其中谓之王。

三者天地人也。

而参通者,王也”。

下列对甲骨文“王”字的书写所反映的政治含义理解正确的是A.殷王的统治至高无上B.早期国家已经出现政治集权C.宗族关系成为基本的政治关系D.神权与王权相结合13.秦严格以律例断案,汉代以《春秋》作为断案的主要依据,俗称“春秋决狱”。

促成这一变化的是A.宗法血缘制度逐渐瓦解B.儒学已成为统治哲学C.仁政理念深入人心D.汉承秦制的发展14.宋朝法律确认地主、自耕农的土地私有权,发给他们“红契”,作为土地私有权的凭证。

宋代,买卖田宅必须经过“立契”的法定程序,凡加盖官印的称为“红契”,表示官府确认,不加官印的称为“白契”。

这说明宋代A.“经土地而井牧其田野”B.“计口授田”C.“贫富无定势,田宅无定主”D.“丁口滋众,盲无宋田”15.一位传教士曾经这样描述他:他是“一个彻头彻尾的中国人”,对他来说,“没有一个国家比得上中国,没有人比得上中国人,也没有宗教比得上儒学。

广东省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1月综合测试(二)历史含答案

广东省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1月综合测试(二)历史含答案

2025届高三综合测试(二)历史满分:100分时间:75分钟2024.11本试卷共6页,20小题,满分100分。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的相应位置填涂考生号。

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

4.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

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仰韶文化时期,黄河中游的彩陶风格影响所及,东到辽西和山东,南到江汉平原。

而具有江浙地区崧泽文化特点的陶器群也广泛出现在北至山东,西抵洞庭湖东岸的广大地带。

长江中游大溪文化风格的彩陶和刻纹白陶,出现在岭南直至珠江三角洲地带。

这反映了此时期的中国A.形成多元一体发展趋势B.区域间的交往与联系扩大C.中原地区主导文化发展D.社会经济发展具有地域性2.《诗经·大雅·假乐》开篇即谈道:“假(嘉)乐君子(周王),显显令德(美德),宜(适合)民(庶民)宜人(群臣),受禄于天。

”其中“宜民宜人”“受禄于天”等表述在后世的官方祭典和文人祝词中被反复引用。

该作品被后世所推崇,主要得益于其A.承载了天人合一的理想追求B.蕴含了无为而治的政治智慧C.体现了德主刑辅的施政理念D.阐释了以民为本的治国方针3.“及元狩元年,博望侯张骞使大夏来,言居大夏时见蜀布、邛竹杖,使问所从何来,曰‘从东南身毒国,可数千里,得蜀贾人市’。

……骞因盛言大夏在汉西南,慕中国,患匈奴隔其道,诚通蜀,身毒国道便近,有利无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华南师大附中高三历史临门一脚一、文综考试模式的八大矛盾(黄牧航)命题“带着镣铐来跳舞”⏹广度与深度的矛盾⏹信度与效度的矛盾⏹难度与区分度的矛盾⏹效率与公平的矛盾⏹专题史与通史的矛盾⏹必修与选修的矛盾⏹基础知识与思维能力的矛盾⏹人材选拔与教学改革的矛盾【说明】难度不会太大,“得选择题得天下”二、近五年广东高考材料题基本类型与解题思路(一)“概括”、“归纳”类【基本特征】对给定史料的内容要点、精神主旨、思想意义进行提炼,并用简明的语言加以概述。

这类试题在提问方式上多使用“归纳”、“概括”、“概述”、“简述”“指出”等关键词。

【解题思路】根据分值和材料数量,对材料分层概括;大胆运用材料中的关键词;问答类试题需要结合所学知识进行概括。

【考题再现】1、(2011广东高考,38)材料一:中国古代史书多以纪传体编撰而成。

“盖纪者,编年也;传者,列事也。

编年者,历帝王之岁月……;列事者,录人臣之行状。

”——据(唐)刘知几《史通》历史者,“叙述人群进化之现象而求得其公理公例者也”;史家必探察“国民全部之经历及其相互之关系”;史学者,“国民之明镜也,爱国心之源泉也”。

——据梁启超《饮冰室合集》(1)据材料一,古代纪传体史书记载的主要内容是什么?梁启超的史学观受到哪些思想的影响?(8分)内容:统治者的活动。

(2分)思想:①西方民主平等思想;②进化论思想;③救亡图存思想。

(6分)2、(2011广东高考,39)20世纪70年代以来,世界范围内兴起了经济调整之风。

概括指出20世纪70年代西方发达国家经济政策进行了怎样的调整;简述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的表现。

(8分)西方:适当减少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2分)中国:①农村首先进行改革,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2分)②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中心环节是增强企业活力(2分)③党的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2分)(二)“背景”、“原因”型【基本特征】历史背景是指历史事件发生的原因、条件、国内和国际环境等。

常见的提示语有“请分析该历史事件发生的历史背景(时代背景、历史原因、历史条件、历史依据、历史/社会/经济/政治/文化根源)等【解题思路】历史背景(国际+国内)(政治+经济+思想+科技+文化……);先确定时间、空间范围;史论结合,多角度分析;如果分值很多,适当扩大时间空间范围。

【考题再现】1、(2010广东文综,38)(3)近代中国工人群体产生于19世纪中期。

五四运动时期中国工人阶级为何能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20世纪50年代中国工人地位大幅提高的历史背景是什么?(9分)原因:经济:“一战”期间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工人力量壮大;(2分)政治:在民族危机、学生运动、十月革命影响下,政治上觉醒;(3分)背景:政治:新中国成立,确立了工人阶级的领导地位;(2分)经济:新中国工业化进程加快。

(2分)2、(2012广东文综,38)材料三:2005年底,美国财经记者莎拉发现,自己家里的鞋、袜子、玩具、台灯等用品都产自中国,其他普通美国家庭亦大多如此。

——《离开中国制造的一年》(3)材料三中莎拉发现的现象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时无法想象的,为什么?中国产品后来大量进入普通美国家庭的历史原因有哪些?(10分)原因:五六十年代:政治:处于冷战时期,中美两国彼此敌对;(2分)经济:中国经济相对落后;(2分)后来:政治:70年代中美关系正常化;(2分)经济:中国改革开放,成为制造业大国;中国加入世贸。

(2分)国际: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强;(2分)3、(2013广东文综,38)(2)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与18世纪相比,19世纪欧洲和中国在世界经济贸易中的相对地位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并分析促成这一变化的政治、经济原因。

(12分)变化:欧洲上升;中国下降。

(2分)原因:①政治:A、欧洲:建立资产阶级代议制;(2分)B、中国:仍坚持封建专制统治;(2分)②经济:A、欧洲:进行工业革命;对外殖民扩张;充分利用既有经济贸易体系;(3分)B、中国:自然经济仍占主导地位;闭关锁国政策;遭受西方侵略。

(3分)(三)“影响”、“评价”类【基本特征】影响或评价是指对历史事件、人物、观点等进行分析、评判,作出正确的、符合客观规律的论断。

【解题思路】影响或评价:(积极+消极)(国际+国内)(政治+经济+思想+科技+文化……);一分为二;多角度评价。

【考题再现】1、(2014广东文综,39)材料一18世纪的学者孔多塞将15世纪中叶至17世纪初作为一个历史阶段。

他对这一历史阶段作了如下概述:印刷术的发明,推广了人类的智慧成就,把教育从各种政治束缚和宗教束缚中解放出来;君士坦丁堡被攻陷后,许多学者迁居欧洲,推动了科学的发展;地理大发现增进了人们的知识;宗教革命促进了思想自由。

(1)结合材料一分析孔多塞是从什么角度概述历史的?请从不同于孔多塞的角度,简述“地理大发现”的历史影响。

(8分)角度:知识进步角度,孔多塞描述历史事件时注重它们对知识的影响。

(4分)影响:对世界:增进世界各地的交往和文明融合;对西欧:西欧崛起;对殖民地:殖民掠夺给殖民地带来灾难。

(4分)(四)“论证”“说明”类【基本特征】论证类问题一般是命题者出示一则或数则说明观点的材料,要求对这些观点提出支持或反对意见,并论证自己所选择的观点的合理性。

(1)给出现成的正确观点,然后加以论证。

(2)给出一段材料,让你判断这个材料观点的正误,然后进行论证。

要求做到:确定观点;第二,通过对史实的概括提炼,以充分的论据支持观点;第三,要做到史论结合,有论有据;第四,论述要全面,切忌绝对化。

【解题思路】观点明确;角度分明;史论结合【考题再现】1、(2010广东文综,39)材料一:17、18、世纪,英国的纺织业靠着差不多100℅关税的保护,避免了廉价的印度纺织品的进口冲击。

直到成为全世界生产效率最高的国家,英国才拆掉这些壁垒。

即使在19世纪末自由贸易的鼎盛期,印度作为英国殖民地,仍然是自由贸易的禁区,多种工业品的市场基本上只准英国人插足。

(1)根据材料和所学的知识,判断在英国是“自由贸易成就了工业革命”还是“工业革命成就了自由贸易”,并说明理由。

(8分)观点:工业革命成就了自由贸易。

(2分)理由:①在贸易保护政策下英国完成工业革命(3分)②工业革命后,英国竞争力增强,采取贸易自由政策。

(3分)2、(2011广东文综,38)材料三:20世纪60年代以来我国出版的世界通史教材,对世界近现代史的分期先后出现两种主要做法:①近代史开始于1640年,现代史开始于1917年;②近代史开始于1500年前后,现代史开始于1900年前后。

(3)任选材料三中的一种分期方法,分析其史实依据。

(8分)分期①:近代史: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开启资本主义新时代;(4分)现代史:1917年十月革命,建立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4分)分期②:近代史:1500年前后新航路开辟,世界从分散孤立走向统一整体;(4分)现代史:1900年前后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形成;(4分)3、(2012广东文综,38)材料二:“(清末)旧工业之衰落日甚一日。

今试任入一人家,观其日常所服用者,无论为必要品为奢侈品,其来自他国者恒十有八九。

”——《饮冰室合集》(2)材料二中的“旧工业”指什么?简要说明其衰落与工业革命的历史联系。

(9分)旧工业:传统手工业。

(1分)联系:①工业革命后西方的入侵,中国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传统手工业逐渐瓦解;(4分)②受西方工业文明影响兴起的洋务企业与民族工业,也冲击着中国传统手工业;(4分)4、(2013广东文综,38)有学者在研究世界经济贸易关系时提出了以下论点,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3)结合史实说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

(9分)说明:A、形成以美国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促进全球经济向着体系化和制度化方向发展;(3分)B、建立了北美自由贸易区、亚太经合组织、欧盟等,区域集团化趋势不断加强;(3分)C、冷战结束、世界贸易组织建立,越来越多国家融入世界市场,经济全球化趋势不断加强。

(3分)(五)“变化”、“趋势”类【基本特征】“变化”类试题通过某个历史事件或历史活动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具体表现,要求将历史事实在不同阶段出现的原因、表现、特点、结果、影响等要素掌握清楚,通过比较得出正确的认识。

【解题思路】必须答出“变化”前和“变化”后的两种情况,变化(趋势):由……到……;越来越……;上升or下降;增加or减少;XX化等。

【考题再现】1、(广东2010年,39)(2)根据材料二,指出1926—1985年美国进口关税率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的知识分析变化的原因。

(9分)低—高一低。

(3分)低—高的原因;1929—1933年的世界经济危机;(2分)高—低的原因:美国经济实力提高;倡导自由贸易。

(4分)2、(2013广东文综,38)(2)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与18世纪相比,19世纪欧洲和中国在世界经济贸易中的相对地位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并分析促成这一变化的政治、经济原因。

(12分)变化:欧洲上升;中国下降。

(2分)原因:欧洲①建立资本主义政治体制;(2分)②进行工业革命;对外殖民扩张;充分利用既有的经济贸易体系;(3分)中国①仍坚持封建专制统治;(2分)②自然经济仍占主导地位;实行闭关锁国政策;遭受西方侵略。

(3分)(六)“启示”、“认识”类【基本特征】一般设在材料题的最后,围绕某一主题设问,常含有“认识”“启示”、“借鉴”、“经验教训”、“建议”、“态度”、“感想”等。

【解题思路】一是紧扣考查主题或话题,切忌空谈理论,要有针对性;二是适合不同时代或不同地域,具有普遍适用性和规律性;三是为社会现实服务,具有借鉴意义。

认识=是什么(现象描述)+为什么(结合历史背景分析原因)+怎么样(评价)+怎么办(启示)【考题再现】1、(2011广东文综,39)材料:许多人“对苏俄表示同情之美感,有的甚至替它大事鼓吹,以为苏俄成功之秘诀,在于它的社会经济制度,因为这个制度是有计划的,有组织的。

”——据《东方杂志》(1933年)“在内外层层叠叠的高压状态底下的中国”,最急需的是“整个地实行社会主义的统制经济(计划经济)和集体生产”。

——据《申报月报》(1933年)“左倾的也好,右倾的也好,大家都承认放任经济的末日到了。

” ——据《独立评论》(1934年)4)通过上述探究学习,你获得什么历史启示?(3分)①经济体制改革必须从国情出发,不能照搬别国经验;②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都要根据经济实际发展状况适时调整经济政策;③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调节的手段,可以相互借鉴。

2、(2013广东文综,39)(4)通过以上问题的回答,你认为历史认识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3分)①认识者的立场②思想观念③所处时代环境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