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45分钟课时检测练 0分
化学人教版(2024)版九年级上册3.1 分子和原子 课时练 含答案01
3.1 分子和原子一、选择题1.从微观粒子的角度解释闻到花香的原因A.分子总是在不断运动B.分子间有间隔C.分子的质量和体积很小D.同种分子的化学性质相同2.相同质量的固态氮和气态氮所占的体积不同,原因是因为它们A.分子间隔不同B.分子体积不同C.分子数量不同D.分子质量不同3.酒精易挥发,酒精灯使用后应及时盖上灯帽,酒精挥发成酒精蒸气的过程中,没有发生变化的是:①分子的构成②分子的运动速率③分子间的排列方式④分子的质量⑤分子的化学性质⑥分子之间的间隔A.②③⑥B.①④⑤C.①②④⑤D.③④⑤⑥4.在加压条件下,25m3石油气可以装入0.024m3钢瓶中,由此可以说明A.分子的质量很小B.分子之间有间隔C.分子由原子构成D.分子在不断地运动5.下列事实的微观解释中,不正确的是A.墙内开花墙外可闻到花香——分子在不断地运动B.蔗糖放入水中溶解——蔗糖分子变小了C.氧气和液氧都能支持燃烧——物质的分子相同,其化学性质相同D.水壶中的水烧开沸腾后,壶盖被顶起——水分子间的间隔增大6.2022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三位科学家,他们研究功能分子,搭建出复杂的分子结构。
下列关于分子的说法正确的是A.物质一定是由分子构成的B.通常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C.水变成冰以后分子停止了运动D.水变成水蒸气后水分子本身发生改变7.下列有关分子和原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分子在不断运动,原子静止不动B.分子是保持物质性质的最小粒子C.分子的质量一定比原子的质量大D.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原子不可再分8.下列表示物质组成的微观示意图,表示由原子直接构成的物质的是A.B.C.D.9.下列物质中,由分子构成的是A.金刚石B.碳酸钙C.氯化钠D.干冰10.下列图示中,不能表示纯净物的是A.B.C.D.11.下列客观事实对应的微观解释错误的是选项客观事实微观解释A走过花圃闻到花香分子在不停运动B O2和O3性质存在差异分子的构成不同C水银温度计指示温度原子的间隔改变D吹氢气球,气球胀大分子的体积变大A.A B.B C.C D.D 12.下列关于“化学之最”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天然存在的最硬的物质是金刚石B.化学变化中最小的粒子是原子C.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铝元素D.形成化合物种类最多的元素是碳1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B.有些物质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C.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D.原子中不存在带电粒子,故原子不带电14.如图为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一种小球代表一种原子)。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期末测试题(一)
期末测试题(一)时间:45分钟 满分:100分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O —16 Cl —35.5 Ca —40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1.(沈阳中考)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C )A .汽油挥发B .干冰升华C .光合作用D .石蜡熔化 2.(遂宁中考)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 )3.(岳阳中考)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有关空气成分的描述正确的是( B ) A .氧气:可以作保护气 B .氮气:空气中体积分数最大的气体C .二氧化碳:空气中的一种污染物D .稀有气体:化学性质不稳定 4.(苏州中考)下列物质属于氧化物的是( B )A .O 3B .SO 3C .NaOHD .K 2SO 45.(绥化中考)根据反应方程式3Cu +8HNO 3(稀)===3Cu(NO 3)2+2X ↑+4H 2O ,推测X 的化学式是( A )A .NOB .N 2O 3C .NO 2D .N 2O6.(昆明中考)从下图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中,获得的信息错误的是( B )A .参加反应的一种物质的化学式为C 2H 4B .该反应的生成物为混合物C .参加反应的两种物质的分子个数比为1∶1D .中碳、氢、氧原子个数比为2∶6∶17.(荆门中考)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C )A .CO 2、O 3、CH 4、氟氯代烷都能产生温室效应B .液化气、汽油、煤油都是石油的加工产品C .超市里卖的纯净水是纯净物D .露天焚烧垃圾会增加空气中的PM 2.5 8.(荆门中考)下列化学符号书写不正确的是(A)A .三个铁离子:3Fe 2+B .n 个一氧化碳分子:n COC .氧化镁中,镁元素显+2价:Mg +2O D .四个氢原子:4H9.(青岛中考)青岛是一座美丽的海滨城市,海洋资源非常丰富。
如图为海水中富含的钠元素和氯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C)A.氯是一种非金属元素B .钠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22.99C .钠原子的中子数为11D .氯元素的原子序数为1710.根据如图的微粒结构示意图,所获取的信息不正确的是(D)A.②、③表示的是同种元素的微粒B .④表示的元素在化合物中通常显-1价C .①、③、④表示的是原子D .②、③化学性质相同11.在化学反应2X +Y 2===3Z 中,已知20 g X 和足量Y 2充分反应后,生成30 g Z 。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年中考45分钟课时检测练(解析版):第四单元自然界的水第2课时化学式与化合价.docx
45分钟课时检测练100分第2课时化学式与化合价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1.下列化学试剂瓶标签上的化学式书写错误的是( )【解析】选C。
本题考查化学式的书写。
碳酸钠中钠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碳酸根的化合价为-2价,故碳酸钠的化学式应为Na2CO3。
【方法指南】“十字交叉法”书写化学式要点一排顺序二标价,三是关键要交叉;下标能约要化简,最后一步是检查。
2.下列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A.两个氢原子:2HB.碳酸钠:NaCO3C.镁离子:Mg+2D.氧元素显-2价:【解析】选A。
表示多个该原子,应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A正确;钠元素显+1价,碳酸根显-2价,碳酸钠的化学式为Na2CO3,B错误;离子的表示方法是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号在后,C错误;由化合价的表示方法,在其化学式该元素的上方用正、负号和数字表示,正、负号在前,数字在后,D错误。
3.(2016·汕头澄海模拟)乙烷是重要的燃料和化工原料。
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乙烷由碳、氢元素构成B.每个乙烷分子中有8个原子核C.乙烷分子中含有两种原子D.此分子中质子数等于电子数【解析】选A。
由乙烷的分子结构模型可知,其化学式为C2H6。
乙烷是由乙烷分子构成的,而不是由元素构成的,A错误;由乙烷的化学式可知,每个乙烷分子是由2个碳原子和6个氢原子构成的,每个原子只有一个原子核,故每个乙烷分子中含有8个原子核,B正确;由乙烷的化学式可知,乙烷分子中含有碳原子和氢原子两种原子,C正确;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在原子中质子数等于电子数,故分子中质子数也等于电子数,D正确。
4.地震过后,防疫部门常用到一种高效安全灭菌消毒剂,该消毒剂可表示为RO2,主要用于饮用水消毒。
实验测得该氧化物中R与O的质量比为71∶64,则RO2的化学式为( )A.CO2B.NO2C.SO2D.ClO2【解析】选D。
(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全册课时检测
(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全册课时检测(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全册课时检测·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绪言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绪言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测试时间:15分钟一、选择题1、下列物品的主要材料需通过化学方法生产的是()答案A制作课桌的木材、用来雕刻的石料和冰都是自然界中存在的物质,属于天然材料。
塑料是人类利用化学方法加工而成的。
2、如果没有化学的发展,世界就不可能像现在这样丰富多彩,下列事实与化学没有密切关系的是()A、食物、服装等生活用品的丰富B、深海潜水艇“蛟龙”号新材料的开发和利用C、特效药的研制D、研究历代王朝的兴衰答案D化学是在分子、原子层次上研究物质的性质、组成、结构与变化规律的科学。
化学在材料、医药等研究领域及工农业生产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研究历代王朝的兴衰与化学没有密切关系,故选D。
3、黑乎乎的石油可以变成绚丽多彩的衣物。
下面提出的问题中不属于化学研究范畴的是()A、石油的组成成分是什么B、石油通过怎样的变化才能变成做衣物的纤维C、石油可以燃烧,那么由它制成的衣物能否燃烧D、通过什么方法从地下得到石油答案DA 项研究的是物质的组成,B项研究的是物质的变化,C项研究的是物质的性质,只有D项研究的内容与化学无关。
4、化学在能源利用、环境保护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下列有关做法不正确的是()A、将地沟油转化为航空油,变废为宝B、使用新型的可降解塑料,减少白色污染C、改进汽车尾气净化技术,减少有害气体排放D、加高化工厂的烟囱排放废气,防止形成酸雨答案D加高烟囱并不能减少废气的产生和排放,不能防止酸雨的形成。
5、人类认识化学经过了漫长的过程。
下列物质能反映这一过程的排列顺序是()A、②③④⑤①B、①②④③⑤C、②①③④⑤D、②①④③⑤答案A瓷器起源于新石器时代初期;青铜器早于黑火药的发明;塑料是在20世纪初合成的;纳米铜则是新材料。
6、xx年10月17日,载人飞船载着我国培养的宇航员景海鹏和陈冬升入太空,在轨飞行30天。
化学人教版(2024)版九年级上册1.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课时练 含答案01
1.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一、选择题1.下列关于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A.爆炸一定属于化学变化B.有明显现象的变化一定属于化学变化C.物质发生化学变化后一定有新物质生成D.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是是否发光、放热、生成气体或沉淀2.下列现象主要由化学变化引起的是A.海水晒盐B.汽油挥发C.红磷燃烧D.瓜果飘香3.下列属于物质物理性质的是A.稳定性B.氧化性C.延展性D.还原性4.下列对酒精性质的描述,属于化学性质的是A.无色液体B.有特殊气味C.易挥发D.能燃烧5.2024年5月3日,嫦娥六号探测器由长征五号运载火箭在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成功发射,开启世界首次月球背面采集月壤样品之旅。
下列探月过程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点火起航B.箭器分离C.月背着陆D.采集月壤6.中华民族的发明创造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巨大贡献。
我国的下列古代发明及应用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烧制陶瓷B.火药爆炸C.粮食酿酒D.活字印刷7.蜡烛燃烧过程中发生的变化是A.只有化学变化B.只有物理变化C.既有化学变化又有物理变化D.没有变化8.下列过程没有发生化学变化的是A.活性炭吸附B.高粱酿酒C.百炼成钢D.烧制瓷器9.下列过程中,一定发生化学变化的是A.酒精挥发B.冰雪融化C.食物腐烂D.矿石粉碎10.中国古籍文房四宝指的是“笔、墨、纸、砚”,其中“墨”的主要成分是炭黑。
炭黑的下列性质属于化学性质的是A.燃烧变成灰色B.可燃性C.难溶于水D.熔点高11.中国酒文化源远流长。
下列酿酒过程中一定发生化学变化的是A.选料B.发酵C.蒸馏D.罐装12.山西八路军太行纪念馆收藏了许多革命文物,有草鞋、彩陶罐、石雕方砚、木板漆画等,制作这些物品的过程中,与物质化学性质有关的是A.编织草鞋B.烧制陶罐C.雕刻石器D.锯断木板A.A B.B C.C D.D13.我们生活的物质世界充满变化。
生活中的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A.酒精燃烧B.冰雪融化C.铁钉生锈D.动物呼吸14.下列物质性质的描述中,不属于物理性质的是A.牛奶:白色液体B.汞:有毒C.冰块:密度小于水D.氧气:无味15.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开水中加入少量的糖,水变甜了B.白炽灯泡用久了,灯泡内壁变黑了C.自行车骑过一段时间后,车圈生锈了D.湿衣服经晾晒后,衣服变干了二、非选择题16.完成下列填空:(1)化学性质:物质在中表现出来的性质。
中考化学45分钟课时检测练 9
温馨提示:此套题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答案解析附后。
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
45分钟课时检测练100分第九单元溶液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1.(2015·上海宝山区模拟)下列生活中常见的物质属于溶液的是( )A.蒸馏水B.石灰浆C.牛奶D.生理盐水【解析】选D。
溶液是一种均一、稳定的混合物。
蒸馏水属于纯净物,石灰浆与牛奶不具有溶液的均一性和稳定性,只有生理盐水属于溶液。
2.用下列物质清洗油污时,发生乳化现象的是( )A.汽油B.氢氧化钠溶液C.加洗涤剂的水D.热水【解析】选C。
加入洗涤剂的水清洗油污时,可以使油污以细小的液滴均匀分散在水中,形成乳浊液,这种现象叫做乳化作用,故C正确。
【知识归纳】溶液和乳浊液的比较3.(2015·上海松江区一模)一定温度下,向图1烧杯中加入一定量的水,现象如图2所示,则所得溶液与原溶液相比,一定正确的是( )A.所得溶液是饱和溶液B.所得溶液颜色变浅C.溶质的质量增加D.溶质溶解度变大【解析】选C。
向图1烧杯中加入一定量的水,硫酸铜晶体溶解,所以所得溶液可能是饱和溶液,也可能是不饱和溶液;如果是饱和溶液,溶液的颜色不变;硫酸铜晶体溶解,所以溶质的质量增加;溶质溶解度与温度有关,温度不变,溶解度不变。
4.(2015·北京海淀区模拟)如图所示装置气密性良好,要使注射器中的活塞向右移动,使用的液体M和固体N可能是( )①稀盐酸和石灰石②稀硫酸和锌③水和氢氧化钠④水和硝酸铵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②③④【解析】选B。
①稀盐酸和石灰石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使瓶内压强增大,注射器中的活塞向右移动,故可能;②稀硫酸和锌反应生成氢气,使瓶内压强增大,注射器中的活塞向右移动,故可能;③氢氧化钠溶于水放热,使瓶内压强增大,注射器中的活塞向右移动,故可能;④硝酸铵溶于水吸热,使瓶内压强减小,注射器中的活塞向左移动,故不可能。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年中考45分钟课时检测练(解析版):第四单元自然界的水第2课时化学式与化合价
45分钟课时检测练100分第2课时化学式与化合价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1.下列化学试剂瓶标签上的化学式书写错误的是( )【解析】选C。
本题考查化学式的书写。
碳酸钠中钠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碳酸根的化合价为-2价,故碳酸钠的化学式应为Na2CO3。
【方法指南】“十字交叉法”书写化学式要点一排顺序二标价,三是关键要交叉;下标能约要化简,最后一步是检查。
2.下列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A.两个氢原子:2HB.碳酸钠:NaCO32−C.镁离子:Mg+2D.氧元素显-2价:O【解析】选A。
表示多个该原子,应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A正确;钠元素显+1价,碳酸根显-2价,碳酸钠的化学式为Na2CO3,B错误;离子的表示方法是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号在后,C错误;由化合价的表示方法,在其化学式该元素的上方用正、负号和数字表示,正、负号在前,数字在后,D错误。
3.(2016·汕头澄海模拟)乙烷是重要的燃料和化工原料。
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乙烷由碳、氢元素构成B.每个乙烷分子中有8个原子核C.乙烷分子中含有两种原子D.此分子中质子数等于电子数【解析】选A。
由乙烷的分子结构模型可知,其化学式为C2H6。
乙烷是由乙烷分子构成的,而不是由元素构成的,A错误;由乙烷的化学式可知,每个乙烷分子是由2个碳原子和6个氢原子构成的,每个原子只有一个原子核,故每个乙烷分子中含有8个原子核,B正确;由乙烷的化学式可知,乙烷分子中含有碳原子和氢原子两种原子,C正确;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在原子中质子数等于电子数,故分子中质子数也等于电子数,D正确。
4.地震过后,防疫部门常用到一种高效安全灭菌消毒剂,该消毒剂可表示为RO2,主要用于饮用水消毒。
实验测得该氧化物中R与O的质量比为71∶64,则RO2的化学式为( )A.CO2B.NO2C.SO2D.ClO2【解析】选D。
九年级上册化学课时练人教版
九年级上册化学课时练人教版说起来九年级上册的化学,那可是个让人又爱又恨的科目。
记得那会儿,咱们用的还是人教版,那课本厚得跟砖似的,里头的知识点密密麻麻,跟蜂窝煤似的,看得人眼花缭乱。
不过,要说起来,化学这东西,还真是挺有意思的,尤其是做那些课时练,简直就是一场场思维的冒险。
记得有一天,阳光正好,教室里头静悄悄的,只有翻书的沙沙声和偶尔传来的笔尖划过纸张的“唰唰”声。
我捧着那本九年级上册的化学课时练,心里头那个忐忑啊,就跟怀里揣了只兔子似的,七上八下的。
第一题,还算简单,就是些基础的化学方程式,我三下五除二就给解决了,心里头那个得意啊,就跟中了彩票似的。
可到了第二题,嘿,这难度就上去了。
什么“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计算反应后各物质的质量”,我当时就懵了,心里头那个乱啊,就跟被猫抓了似的。
我瞅瞅旁边的小王,他正眉头紧锁,嘴唇都快咬破了,看来也是被这道题给难住了。
我暗暗给自己打气:“刘震云啊刘震云,你可不能在这儿栽了跟头,得好好琢磨琢磨。
”于是,我就开始在那儿冥思苦想,手不自觉地挠着头,头发都快被我薅下来了。
突然,我灵光一闪,想起了老师上课讲的那个例子,心里头那个激动啊,就跟发现了新大陆似的。
我赶紧拿起笔,开始“唰唰”地写起来,不一会儿,答案就出来了。
我瞅瞅旁边的小王,他还在那儿抓耳挠腮呢,我得意地冲他笑了笑,小声说:“嘿,哥们儿,搞定了!”他一脸惊讶地看着我,瞪大了眼睛,就跟见了鬼似的,然后凑过来说:“你是怎么做到的?快教教我!”我嘿嘿一笑,说:“这你就不懂了吧,关键是要理解质量守恒定律,然后再结合题目中的信息,一步步推导出来。
”他听完,若有所思地点点头,然后也开始埋头苦干起来。
就这样,一节化学课就在我们这种时而困惑、时而兴奋、时而得意、时而互相帮助的氛围中结束了。
我合上那本厚厚的课时练,心里头那个满足啊,就跟吃了顿大餐似的。
虽然有时候化学会让人头疼,但那种解开难题后的成就感,真的是让人欲罢不能。
现在回想起来,那时候的化学课时练,不仅让我学到了知识,更让我学会了如何面对困难、如何独立思考、如何与人合作。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45分钟课时检测练 0分.docx
45分钟课时检测练100分第十二单元化学与生活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1.下列物质不是人体所需营养素的是( )A.尼古丁B.水C.蛋白质D.维生素【解析】选A。
人体所需的营养元素为水、无机盐、蛋白质、脂肪、糖类、维生素,故选A。
2.(2016·合肥模拟)小莉周末和家人聚餐,点了自己最喜欢吃的紫薯,已知紫薯中富含淀粉、蛋白质、维生素、钾、铁、钙、硒等元素,具有特殊的保健功能。
下列所含物质中不含有机物的是( )A.维生素B.蛋白质C.淀粉D.矿物质【解析】选D。
矿物质中不含有机物,维生素、蛋白质、淀粉中都含有机物。
3.(2016·广州中考)下列物品所使用的材料中,不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 )【解析】选C。
有机合成材料包括塑料、合成橡胶、合成纤维。
其中C选项陶瓷花盆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
4.(2016·武汉模拟)2015年11月,央视《经济半小时》曝光了“氢化油”对人体健康的极大危害,“氢化油”(也被叫作植物奶油)日益成为国人关注的话题,食用后会增加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风险,世界各国已纷纷限制。
我国很多“美味”中都含有这种低成本的奶油。
下列食品可以认为有益健康的是( )A.奶酪B.冷冻甜品C.生日蛋糕D.果蔬肉蛋【解析】选D。
果蔬肉蛋中不含“氢化油”,含有人体必需的营养元素,有益于人体健康,其他物质中都含有“氢化油”。
5.材料与人类生活紧密相关。
下列物品与所用材料的对应关系不正确的是( )A.羊绒衫——天然纤维B.汽车轮胎——塑料C.食品袋——塑料D.不锈钢餐具——铁合金【解析】选B。
羊毛是天然纤维,食品袋用的材料是塑料,不锈钢是铁的合金,所以A、C、D对应关系都是正确的;汽车轮胎所用的材料是合成橡胶,不是塑料,B 对应关系不正确。
6.(2016·邵阳中考)人体缺乏必需的元素易患疾病,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缺铁易引起贫血B.缺氟会引起甲状腺肿大C.青少年预防佝偻病,应适量补锌D.碘元素摄入量不足易患骨质疏松症【解析】选A。
中考化学45分钟课时检测练阶段综合检测(一)含解析
中考化学45分钟课时检测练阶段综合检测(一)含解析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O-16 K-39 Mn-55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1.(20xx·佛山中考)认识物质及其变化对把握自然规律至关重要。
下列与其他物质变化类型不同的一项是( )【解析】选B。
A、C、D所发生的变化都是物质的状态或形状发生了改变,而物质本身都没有变化,都属于物质的物理变化;B是由于浓硫酸具有脱水性,发生了化学变化。
2.(20xx·贵港中考)生活中处处有化学,在实际生活中下列物质的用途与其物理性质有关的是( )A.稀有气体用作焊接保护气B.铜用作导线C.氮气用作食品防腐剂D.氧气用作医疗急救【解析】选B。
物质的化学性质是指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物质的物理性质是指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铜用作导线是利用铜的导电性,属于其物理性质。
3.(20xx·黄冈中考)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解析】选D。
A选项中试管口与瓶口要紧挨着,不正确;B选项中应把浓硫酸倒入水中,不正确;C选项中液体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1/3,不正确;D选项中符合“左物右码”的原则,正确。
【知识链接】托盘天平的常见误差分析1.未调节天平平衡便称量2.指针未指到中央便读数3.称量时,药品和砝码的位置放反了:药品的质量=砝码质量-游码示数。
4.20xx年6·5世界环境日的主题是“促进可持续的生活方式”。
下列有关环境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μm的颗粒物B.雾霾是一种自然现象,对人体健康影响不大C.二氧化碳是主要的温室气体之一D.汽车尾气是城市空气的污染源之一【解析】选B。
雾霾是由空气污染造成的,其中含很多危害人体健康的物质。
5.下列对分子、原子、离子的认识正确的是( )【解析】选B。
原子得失电子形成离子,离子带电荷,分子和原子不带电,A错误;分子、原子、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如水由分子构成,铁由原子构成,氯化钠由离子构成,B正确;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再分,C错误;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D错误。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年中考45分钟课时检测练(解析版):第四单元自然界的水第1课时自然界的水.docx
45分钟课时检测练100分第四单元自然界的水第1课时自然界的水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1.2016年3月22日是第二十三届“世界水日”,我国纪念2016年“世界水日”和“中国水周”活动的宣传主题为“节约水资源,保障水安全”。
下列认识和做法不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A.洗菜、洗衣、淘米的水用来浇花、拖地、冲厕所B.加强工业废水的排放监控,坚持达标排放C.合理使用农药、化肥,以减少水体污染D.淡水资源丰富,所以淡水可以取之不尽、用之不竭【解析】选D。
洗菜、洗衣、淘米的水用来浇花、拖地、冲厕所属于一水多用,有利于节约用水;工业废水达标排放、合理使用农药和化肥都是防止水污染的有效措施;地球上储水量丰富,但能供人类利用的淡水资源匮乏,所以在生产和生活中应节约用水。
2.关于水的净化过程描述错误的是( )A.加入明矾使小颗粒凝聚B.通入氯气杀菌消毒C.通过过滤装置除去可溶性杂质D.通过活性炭吸附部分有害物质【解析】选C。
明矾可以吸附一些小的悬浮颗粒而沉降,达到净水的目的;通入氯气能进行杀菌消毒;不能通过过滤装置除去可溶性的杂质,因为过滤只能过滤掉不溶性的杂质;利用活性炭的吸附性可以除去异味和一些可溶性的杂质。
3.炎炎夏日,上海世博会装了直饮水机,大大方便了来参加世博会的市民。
其中水处理的过程如图所示,步骤②对应的作用是( )A.吸附杂质B.过滤C.杀菌消毒D.蒸馏【解析】选B。
超滤膜可以除去不溶性的杂质,所以步骤②对应的操作是过滤。
4.下列关于水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水是一种常见的溶剂B.长期饮用蒸馏水不利于人体健康C.明矾可促进水中悬浮杂质的沉降D.过滤能除去天然水中所有的杂质【解析】选D。
水是一种最常见的溶剂,A正确;因蒸馏水中缺少营养元素,所以长期饮用蒸馏水不利于身体健康,B正确;明矾溶于水形成的胶体具有吸附性,能将水中悬浮的不溶性固体小颗粒吸附在其表面转化成不溶性固体大颗粒易于沉降,C正确;过滤是分离不溶性固体和液体的方法,不能除去水中的可溶性物质以及细菌、微生物,D错误。
中考化学45分钟课时检测练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含解析)
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一、选择题(本题包括9小题,每小题4分,共36分)1.下列有关质量守恒定律的认识,不正确的是()A。
质量守恒定律揭示了化学变化中宏观物质之间的质量关系,与微观过程无关B。
通过化学变化,只能改变世界上物质的种类,不能改变物质的总质量C.质量守恒定律为定量揭示化学变化的规律提供了理论依据D.随着科技的发展,精密仪器为我们定量研究化学变化创造了条件【解析】选A.质量守恒定律不仅揭示了化学变化中宏观物质之间的质量关系,这种质量关系也可以用微观知识来解释和验证,A错误;化学变化有新物质生成,但依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B正确;质量守恒定律揭示了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这一反应规律,C正确;精密仪器对于准确称量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变化尤为重要,D正确.2。
(2016·广东揭西期末)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老师的指导下,用炉甘石(主要成分是ZnCO3)、赤铜(Cu2O)与木炭粉混合加热到800℃,得到了多种物质。
其中不可能得到的物质是()A。
锌 B.金C。
铜 D.二氧化碳【解析】选B。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炉甘石、赤铜与木炭中主要含有Zn、Cu、C、O,生成物中也应含有这些元素,不会生成由金元素组成的物质金。
3。
1月3日,北京遭遇2016年首次雾霾天气。
取暖燃煤是造成“雾霾锁城”的主要原因之一.煤燃烧还会排放SO2、NO2等有毒气体,某发电厂处理NO2的反应原理为CH4+2NO2CO2+X+2H2O,则X的化学式是()A。
C B.N2 C.CO D。
O2【解析】选B。
根据化学反应前后,各元素的原子个数不变,可推知X的化学式为N2。
4.从2H2+O22H2O中获取的信息错误的是()A。
在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没有变化B.常温下氢气与氧气混合就可以发生反应C.4 g氢气与32 g氧气完全反应,可以生成36 g水D.在反应前后,氢原子和氧原子的数目没有改变【解析】选B。
中考化学45分钟课时检测练阶段综合检测(二)含解析
B.水加热变成水蒸气,体积变大——水分子体积变大C.液氧和氧气都能助燃——同种分子化学性质相同D.水电解生成氢气和氧气——分子分成原子,原子重新结合成分子【解析】选A.水变成水蒸气时是分子间的间隔变大,分子大小不变;液氧和氧气属于同种分子的不同状态,都能助燃,说明同种分子化学性质相同;水电解属于化学变化,化学变化的本质是反应物分子分成原子,原子重新组成生成物分子的过程.6.下列有关化合价的叙述正确的是( )A.化合价与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无关B.氨气(NH3)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C.氧气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D.有些元素在不同条件下可表现出不同化合价【解析】选D.本题考查化合价的相关知识.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常见元素的化合价及化合价的规律.元素的化合价取决于原子最外层的电子数,A不正确;氢在化合物中显+1价,根据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可求得氨气(NH3)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B不正确;单质中元素的化合价为零,C不正确;有些元素化合价存在变价,在不同条件下可表现出不同化合价,D正确.7.(2016·益阳中考)下图是实验室依次制备、收集、验证、验满CO2的装置,其中正确的是( )【解析】选D.制取二氧化碳时长颈漏斗下端要伸入液面以下,A不正确;收集二氧化碳应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B不正确;验证二氧化碳应用澄清的石灰水,不能用燃烧的木条,C不正确;验满时将燃着的木条放在瓶口处,D正确.8.(20__·孝感中考)如图的反应中,甲、乙、丙三种分子的个数比为1︰3︰2,则从图示中获得的信息正确的是( )A.生成物一定属于氧化物B.原子种类在化学反应中发生了变化C.该反应不可能是分解反应D.乙分子中A与B的原子个数比为1∶2【解析】选C.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A不正确;原子种类在化学反应中不会改变,B不正确;该反应的反应物是两种,不是分解反应,C正确;根据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与数目不变,可以确定乙分子是由2个B原子构成的,D不正确.9.下列有关水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水(H2O)和过氧化氢(H2O2)分子中都含有氢气分子B.用肥皂水可以区分软水和硬水C.常用吸附、沉淀、过滤和蒸馏等方法净化水D.实验室中含有盐酸的废水不可以直接倒入下水道(铸铁管道)【解析】选A.本题综合考查水的组成、净化和软水、硬水的区分.水(H2O)和过氧化氢(H2O2)属于纯净物,其中不含有其他分子;用肥皂水可以区分软水和硬水,产生泡沫多的是软水,产生泡沫少的是硬水;吸附、沉淀、过滤和蒸馏等是净化水时常采用的方法;含有盐酸的废水能腐蚀下水道,不能直接倾倒.10.下列实验操作先后顺序不正确的是( )A.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实验结束时,先停止通一氧化碳,后停止加热B.点燃甲烷、一氧化碳、氢气等可燃性气体时,先验纯,后点燃C.木炭还原氧化铜结束时,先把导管从盛有石灰水的试管中取出,后停止加热D.用托盘天平称量药品时,先调平,后称量【解析】选A.本题考查一些常见实验操作的注意事项.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实验结束时,如果先停止通一氧化碳,后停止加热,铜粉会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点燃可燃性气体前先验纯以防爆炸;木炭还原氧化铜结束时,先把导管从盛有石灰水的试管中取出,后停止加热,以防止发生倒吸;用托盘天平称量药品时,应先调平,后称量.【知识归纳】初中化学实验经常涉及的操作先后的问题1.用试管加热时,应先预热,然后再集中加热.2.固体液体混合时,应先加固体,再加液体.3.制取气体时,应先检验装置气密性,再加入药品.4.点燃可燃性气体,应先检验可燃性气体的纯度,再点燃.5.实验室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时,收集完毕应先撤出导管,再撤酒精灯.6.氢气或一氧化碳还原金属氧化物实验,应先通入氢气或一氧化碳,再用酒精灯加热.11.根据下面的实验现象推断,黑色粉末可能是( )A.CuO和CB.CuOC.Fe3O4D.MnO2和C【解析】选A.由实验现象可以判断,黑色粉末物质加热时反应生成Cu和CO2,说明该黑色粉末中含有铜、碳、氧3种元素.12.下列关于碳及其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CO2是引起酸雨的主要气体B.CO高温条件下可以与Fe2O3反应生成Fe和CO2,体现了CO的氧化性C.固态二氧化碳可用于人工降雨D.凡是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都是有机物【解析】选C.SO2、NO2是引起酸雨的主要气体,CO在高温条件下与Fe2O3的反应,体现了其还原性;固态二氧化碳易升华,吸热,使周围空气中水蒸气冷凝成水滴,所以常用于人工降雨;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是有机物,如一氧化碳、二氧化碳.13.(20__·赤峰中考)对于下列几种化学符号,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①N②Na+③④P2O5⑤KC lO3A.表示物质组成的化学式有①④⑤B.表示阳离子的有②③C.④中数字“5”表示五氧化二磷中有5个氧原子D.⑤中各元素的质量比为1∶1∶3【解析】选B.①N不能表示氮气的化学式,A错误;②Na+带1个单位的正电荷,属于阳离子;③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阳离子,B正确;标在化学式中元素右下角的数字表示一个分子中所含原子的数目,P2O5中的“5”表示1个五氧化二磷分子中含有5个氧原子,C错误;KClO3中钾、氯、氧三元素的质量比为39∶35.5∶48,D错误.14.(20__·黄冈中考)在密闭容器中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的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分数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丁一定是化合物B.丙一定是这个反应的催化剂C.该反应可能是碳酸钙的分解D.参加反应的甲的质量一定等于生成的丁和乙的质量之和【解析】选D.A项,丁的含量增加,但不一定是化合物,错误;B项,丙的含量没有变,可能是催化剂,也可能是杂质,错误;C项,若为100 g混合物,甲由48%减少到30%,则减少18 g,乙和丁的质量分别增加16 g和2 g,不符合CaCO3的分解比例,错误;D项,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反应的物质的质量等于反应后生成物质的总质量,正确.15.(20__·永州中考)对二甲苯(化学式为C8H10,简称P_)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合成中间体,属于低毒化合物.下列有关对二甲苯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对二甲苯属于有机物B.对二甲苯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06C.对二甲苯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48∶5D.一个对二甲苯分子由8个碳原子和5个氢分子构成【解析】选D.本题考查化学式的意义和计算.对二甲苯中含有碳元素,属于有机物,A正确;对二甲苯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2_8+1_10=106,B正确;对二甲苯中碳元素与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2_8)∶(1_10)=48∶5,C正确;一个对二甲苯分子由8个碳原子和10个氢原子构成,D错误.二、填空与简答题(本题包括7小题,共41分)16.(5分)(20__·梅州中考)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现有水、氮气、甲烷、硫酸、碳酸钙五种物质,用对应物质的化学式填空:(1)钟乳石的主要成分是.(2)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3)汽车用铅蓄电池中含有的酸是.(4)充入食品包装袋内用于防腐的是.(5)生命的孕育和维系需要的氧化物是.【解析】(1)钟乳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2)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3)汽车用铅蓄电池中含有的酸是硫酸.(4)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充入食品包装袋内用于防腐.(5)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属于氧化物,是生命的孕育和维系需要的物质.答案:(1)CaCO3 (2)CH4 (3)H2SO4(4)N2 (5)H2O17.(5分)(20__·东营中考)水和空气都是人类重要的资源.(1)人类一刻也离不开空气,空气看不见,摸不着,如何验证我们这个空间确实有空气的存在;要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设计实验原理时要考虑哪些因素、 (答出两条即可).(2)人如果不吃饭,也许还能活上几周,但如果没有水,却只能活几天.我市是一个水资源短缺的城市,因此,我们要节约用水,提高用水效率.请你提出一条节约用水的措施.(3)水曾被误认为是一种“元素”.下列实验能证明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是.a.水的电解b.水的蒸发c.氢气在氧气中燃烧(4)使用硬水会给生活和生产带来许多麻烦.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常用的方法来降低水的硬度.如果想知道得到的水是软水还是硬水,我们可以用来检验.【解析】(1)我们能够感觉到风,风是空气的流动、用手推针筒的活塞挤压针筒内的空气,能够感受到空气的压力等都可以让我们感受到空气的存在;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时,应注意以下几点:反应物不能为气体,且能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的产物不能有气体,否则会造成反应后压强变化不大,无法正确测量空气中氧气的含量.(2)节约用水的措施有很多,如洗菜水冲马桶,洗脸时减少水龙头水的流量,单件衣服不用洗衣机洗等.(3)水电解生成氢气和氧气,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水,根据反应前后元素的质量不变,两个实验都可以证明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4)日常生活中人们常用煮沸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常用肥皂水来检验水是硬水还是软水,泡沫多的为软水,泡沫少的为硬水.答案:(1)风是空气的流动;吹气球;用手推针筒的活塞挤压针筒内的空气,感受空气的压力(合理答案均可) 反应物易与氧气反应产物中不能有气体生成(任写两条,合理答案均可)(2)用洗菜的水冲马桶(合理答案均可)(3)a、c (4)煮沸肥皂水18.(5分)(20__·资阳中考)碳及碳的化合物间的转化关系可表示为CCOCO2,由此可写出各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硫及硫的化合物间的转化关系可表示为SSO2SO3.(1)模仿碳及碳的化合物间转化反应方程式的书写,写出硫及硫的化合物转化反应中指定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反应①:;反应③:.(2)反应②中,V2O5在反应前后的质量均为m,则V2O5在该反应中起作用.(3)上述反应中,属于化合反应的有(填反应序号).(4)实验室因操作不当,将浓硫酸滴在书页上,一会书页出现了黑色,且由糊状至烂洞状.这是因为浓硫酸具有.【解析】(1)硫燃烧生成的是二氧化硫;三氧化硫与水反应生成硫酸.(2)V2O5是反应中的催化剂,它在化学反应前后质量不变,起催化作用.(3)化合反应的反应物是两种或两种以上,生成物是一种,故①②③属于化合反应.(4)浓硫酸具有脱水性,能脱去纸张等物质中的水分,生成黑色的碳.答案:(1)S+O2SO2SO3+H2OH2SO4(2)催化(或催化剂的)(3)①②③(4)较强的脱水性19.(5分)在神舟十号宇宙飞船中安装有盛放过氧化钠(Na2O2)颗粒的装置,它的作用是再生氧气,供宇航员呼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2O2+_CO22Na2CO3+O2.(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推测_的数值为.(2)如果用超氧化钾(KO2)来替代过氧化钠,也可与CO2反应,生成K2CO3和氧气,写出其化学方程式: .【解析】(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不变,借助碳原子或氧原子的个数不变,可求得_为2;(2)根据题目所给信息,反应物为KO2和CO2,生成物为K2CO3和O2,利用奇数配偶法配平化学方程式即可.答案:(1)2 (2)4KO2+2CO22K2CO3+3O220.(5分)20__年3月22日是第二十三届“世界水日”,水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利用已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1)含磷洗涤剂因含有Na5P3O10造成水生植物大量繁殖而导致水质恶化,因此我们提倡使用无磷洗涤剂.Na5P3O10中磷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是.(2)天然水里含有许多杂质,可利用吸附、沉淀、过滤和蒸馏等方法进行净化,其中净化程度最高的是,除去硬水中过多的Mg2+和(填离子符号)就可得到软水.(3)ClO2常用于饮用水消毒,制取ClO2的化学方程式为2NaClO2+_2ClO2+2NaCl,则_的化学式为;NaClO2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价.【解析】(1)Na5P3O10中磷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是(31_3)∶(16_10)=93∶160.(2)蒸馏的方法可以得到纯水,该方法的净化程度最高;硬水中含有过多的Mg2+和钙离子,钙离子的符号为Ca2+.(3)化学反应前后各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根据化学方程式2NaClO2+_2ClO2+2NaCl可知生成物中有2个钠原子、4个氧原子、4个氯原子,反应物中有2个钠原子、4个氧原子、2个氯原子,还少2个氯原子,所以_的化学式为Cl2;钠显+1价,氧显-2价,设NaClO2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_,根据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则(+1)+_+(-2)_2=0,解得_=+3.答案:(1)93∶160 (2)蒸馏Ca2+ (3)Cl2 +321.(8分)(20__·咸宁中考)“低碳”是全世界的主题,以下流程是通过控制化学反应的条件来促进或抑制化学反应,实现“低碳”,从而更好地通过化学反应为人类造福.根据上述流程回答下列问题:(1)上述流程中可循环利用的物质是.(2)除去机动车尾气中一氧化碳,下列方法中不正确的是.a.把混合气体通过灼热的氧化铜b.把混合气体点燃c.把混合气体倾倒到另一个容器中(3)甲醇(CH3OH)燃烧除了生成二氧化碳外,还生成一种常温下为液态的化合物,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如何证明燃烧产物中含有二氧化碳,你设计的实验方法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解析】(1)由上述流程可知,可循环利用的物质是二氧化碳.(2)一氧化碳与灼热的氧化铜反应生成了二氧化碳和铜,能除去一氧化碳,a正确;虽然一氧化碳能燃烧,但由于二氧化碳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所以不能点燃一氧化碳,b错误;由于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混合在一起,把混合气体倾倒到另一个容器中,不能除去一氧化碳,c错误.(3)甲醇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所以证明燃烧产物中含有二氧化碳的实验方法是在火焰的上方罩一只内壁涂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答案:(1)二氧化碳(2)b、c(3)2CH3OH+3O22CO2+4H2OCa(OH)2+CO2CaCO3↓+H2O22.(8分)(20__·泰兴洋思中学质检)已知A、B、C三种物质含有同种金属元素,其中A是大理石的主要成分,B为氧化物;D、E、F三种物质含有同种非金属元素,其中F是单质,E是易与血液中血红蛋白结合的有毒气体.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有些转化关系,反应条件等略去),试回答:(1)写出E、F的化学式:E ;F .(2)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以下转化关系:A→D ;C→A .【解析】A是大理石的主要成分,故A为碳酸钙,E是易与血液中血红蛋白结合的有毒气体,所以E是一氧化碳.由图可知E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D,所以D是二氧化碳,又D、E、F三种物质含有同种非金属元素,F是单质,则推知F是碳.又知B为氧化物,由图中A、B、C的关系可得B为氧化钙,C为氢氧化钙.答案:(1)CO C (2)CaCO3CaO+CO2↑Ca(OH)2+CO2CaCO3↓+H2O【方法归纳】推断题的常见解题方法1.顺推法:通常以题首为突破口,按照物质的性质,以及物质间的相互反应为依托逐步深入下去,直至顺利解题.2.逆推法:通常以题给的结论或实验现象为突破口,从题尾入手依次向前逆推,从而获得问题的答案.3.分层法:将整个推断过程分层进行,先得出每层的结论,再统筹整理.4.剥离法:根据已知条件把推断过程中存在的有明显特征的未知物质先剥离出来,再将其作为已知条件来逐个推断其他物质.三、实验与探究题(本题包括2小题,共19分)23.(7分)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用矿泉水瓶取回浑浊的溪水水样,带到化学实验室进行了如下探究,请你一起参与并回答有关问题:【初步处理】小组同学将水样放置一会儿观察到瓶底有一层泥浆,小军同学建议采取过滤的方法进行处理.(1)组装过滤器时需要将圆形滤纸折叠处理,下列图示中不该出现的情形是(填序号).(2)小军正确组装好过滤器后,按图进行如下过滤操作:①将一瓶水样摇匀后,倒入烧杯中;②用玻璃棒在烧杯中搅拌数次后,沿玻璃棒转移到过滤器中;③当过滤器中液体略低于滤纸边缘,暂停加入液体;④为加快过滤,用玻璃棒在过滤器内搅拌.小军的操作中不合理的有(填序号,下同),小军过滤后,发现滤液仍然浑浊,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可能是.【分析与讨论】在同学的帮助下,小军对实验进行改进,重新过滤后得到略带红色的澄清液体.如果要除去水的颜色,可利用除去.【改进实验】在讨论的基础上,小军利用身边的一些材料,设计并制作了一个简易净水器(如图所示),其中小卵石和石英砂的作用是.利用自制的简易净水器对另一瓶水样处理得到无色透明的液体.【反思】经简易净水器处理后的水(填“能”或“不能”)代替蒸馏水用于实验室配制试剂.请说明理由: .【解析】结合组装过滤器时圆形滤纸折叠处理方法,图示中的D不该出现;过滤时不能用玻璃棒在过滤器内搅拌,滤纸破损或承接滤液的烧杯不干净等都会造成过滤后的滤液浑浊;活性炭具有吸附性,要除去水的颜色,可利用活性炭除去;自制净水器中小卵石和石英砂起过滤作用,一些可溶性杂质不能被净水器除去,所以经简易净水器处理后的水不能代替蒸馏水用于实验室配制试剂.答案:【初步处理】(1)D(2)④滤纸破损(或承接滤液的烧杯不干净等)【分析与讨论】活性炭【改进实验】过滤【反思】不能一些可溶性的杂质不能被除去24.(12分)(20__·汕尾中考)下图是实验室常用的装置,请根据要求回答问题:(1)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O2的化学方程式为,选用的气体发生装置是(填装置序号).反应结束后,若要过滤分离出二氧化锰,除了玻璃棒外,还需要补充的玻璃仪器名称是、.(2)实验室可用氧化钙固体与浓氨水在常温下混合制取氨气(NH3),选用的气体发生装置是(填装置序号).(3)上图中的C、D、E三种装置,均可用右图的F装置代替.若用F装置进行排空气法收集CO2,CO2从F装置的(填“a”或“b”,下同)口通入;若用F装置进行排水法收集O2,可先在F装置中装满水,然后将O2从F装置的口通入.(4)将CO2通入紫色石蕊溶液中,溶液变成红色,加热后溶液又变成紫色.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加热后溶液又变成紫色的原因.【解析】(1)氯酸钾在二氧化锰的作用下,加热分解生成氯化钾和氧气.加热固体制取气体,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A,过滤操作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漏斗、玻璃棒.(2)固体和液体常温下反应制取气体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B.(3)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的大,应从b口进入,氧气的密度比水的小,应从a口进入.(4)碳酸在加热条件下分解生成水和二氧化碳,溶液由酸性变成中性,石蕊溶液在酸性溶液中变成红色,在中性溶液中不变色.答案:(1)2KClO32KCl+3O2↑ A 烧杯漏斗(2)B (3)b a(4)H2CO3CO2+H2O四、计算题(本题包括2小题,共10分)25.(3分)(20__·怀化中考)20__年4月25日,尼泊尔发生了8.1级地震.为了防止灾后疫情发生,防疫人员使用了多种消毒剂对环境进行消毒,亚氯酸钠(NaClO2)是其中的一种消毒剂.试计算:(1)亚氯酸钠的相对分子质量.(2)亚氯酸钠中钠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解析】(1)根据亚氯酸钠的化学式可以计算该相对分子质量为23+35.5+16_2=90.5;(2)亚氯酸钠中钠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23∶(16_2)=23∶32.答案:(1)90.5 (2)23∶3226.(7分)(20__·宜宾中考)有关资料介绍,制取氧气有多种方法,其中氧化铜与氯酸钾混合加热,也能很快产生氧气.现将2.5 g氧化铜与24.5 g氯酸钾的混合物充分加热,残余固体经冷却、称量,质量为17.4 g.然后将固体溶于65.1 g水中,充分搅拌,过滤得到滤液和黑色的滤渣.滤渣又经过洗涤、烘干、称量,质量为2.5 g.(不考虑过程中物质的损失,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1)该反应中氧化铜起作用.(2)生成的氧气为克.(3)所得滤液中溶质是,其质量分数为 .(4)向所得滤液中加入质量分数为16%的AgNO3溶液恰好完全反应,需AgNO3溶液的质量为多少克?(列出必要的计算过程)【解析】(1)加热氯酸钾和氧化铜的混合物制取氧气,氧化铜为催化剂;(2)加热后减少的质量为氧气的质量:2.5 g+24.5 g-17.4 g=9.6 g;(3)氯酸钾加热得到氯化钾和氧气,剩余物质溶于水得到氯化钾溶液,氧化铜不溶于水,依据化学方程式,已知氧气的质量可以求出氯化钾的质量,进而可求出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4)氯化钾与硝酸银反应生成氯化银和硝酸钾,已知氯化钾的质量可求出硝酸银的质量,根据公式可求出硝酸银溶液的质量.答案:(1)催化(2)9.6 (3)氯化钾18.6%(4)设需要AgNO3的质量是_KCl+AgNO3AgCl↓+KNO374.5 17014.9 g __==34 g需要AgNO3溶液的质量是=212.5 g答:需要AgNO3溶液的质量是212.5 g.。
(含答案)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课时练《实验活动1 氧气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2)
答卷时应注意事项1、拿到试卷,要认真仔细的先填好自己的考生信息。
2、拿到试卷不要提笔就写,先大致的浏览一遍,有多少大题,每个大题里有几个小题,有什么题型,哪些容易,哪些难,做到心里有底;3、审题,每个题目都要多读几遍,不仅要读大题,还要读小题,不放过每一个字,遇到暂时弄不懂题意的题目,手指点读,多读几遍题目,就能理解题意了;容易混乱的地方也应该多读几遍,比如从小到大,从左到右这样的题;4、每个题目做完了以后,把自己的手从试卷上完全移开,好好的看看有没有被自己的手臂挡住而遗漏的题;试卷第1页和第2页上下衔接的地方一定要注意,仔细看看有没有遗漏的小题;5、中途遇到真的解决不了的难题,注意安排好时间,先把后面会做的做完,再来重新读题,结合平时课堂上所学的知识,解答难题;一定要镇定,不能因此慌了手脚,影响下面的答题;6、卷面要清洁,字迹要清工整,非常重要;7、做完的试卷要检查,这样可以发现刚才可能留下的错误或是可以检查是否有漏题,检查的时候,用手指点读题目,不要管自己的答案,重新分析题意,所有计算题重新计算,判断题重新判断,填空题重新填空,之后把检查的结果与先前做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
亲爱的小朋友,你们好!经过两个月的学习,你们一定有不小的收获吧,用你的自信和智慧,认真答题,相信你一定会闯关成功。
相信你是最棒的!九年级人教版化学上册《实验活动1氧气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课时练一、选择题(共14题)1.实验室制取某些气体的装置如图。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装置①和④组合可以用来制取氧气B.装置②和⑤组合可以用来制取氢气C.装置②和③组合可以用来制取二氧化碳D.装置②可以随时添加液体药品2.如图是实验室氧气制备、收集、验满、验证性质的操作,其中正确的是A.B.C.D.3.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有如下操作步骤:①加热:②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③装药品:④用排水集气法收集:⑤从水槽中取出导气管:⑥熄灭酒精灯;⑦连接仪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5分钟课时检测练100分
第十二单元化学与生活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
1.下列物质不是人体所需营养素的是( )
A.尼古丁
B.水
C.蛋白质
D.维生素
【解析】选A。
人体所需的营养元素为水、无机盐、蛋白质、脂肪、糖类、维生素,故选A。
2.(2016·合肥模拟)小莉周末和家人聚餐,点了自己最喜欢吃的紫薯,已知紫薯中富含淀粉、蛋白质、维生素、钾、铁、钙、硒等元素,具有特殊的保健功能。
下列所含物质中不含有机物的是( )
A.维生素
B.蛋白质
C.淀粉
D.矿物质
【解析】选D。
矿物质中不含有机物,维生素、蛋白质、淀粉中都含有机物。
3.(2016·广州中考)下列物品所使用的材料中,不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
是( )
【解析】选C。
有机合成材料包括塑料、合成橡胶、合成纤维。
其中C选项陶瓷花盆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
4.(2016·武汉模拟)2015年11月,央视《经济半小时》曝光了“氢化油”对人体健康的极大危害,“氢化油”(也被叫作植物奶油)日益成为国人关注的话题,食用后会增加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风险,世界各国已纷纷限制。
我国很多“美味”中都含有这种低成本的奶油。
下列食品可以认为有益健康的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