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2017_2018学年高中地理第四单元区域综合开发与可持续发展4.3经济发达地区的可持续发展__以珠江三角洲地
高中地理第四单元区域综合开发与可持续发展第三节经济发达地区的可持续发展第2课时珠江三角洲地区发展中
耕地面积不
耕地
城市土地的利
断扩大
用率
主要问题
产生原因
解决措施
珠江水质 工业废水和污水直 提高污水处理率,实
生态 环境 问题 日趋 严重
恶化
接排放
行达标排放
酸雨现象 严重
火电厂排放大量的 大力推广洁净煤燃 二氧化硫等酸性气 烧技术;发展核电等
体,随雨水降落 新能源;节约用电
城市固体 废弃物污
染加剧
人口增加、生活水 平提高,产生大量
本部分内容讲解结束
按ESC键退出全屏播放
答案:(1)城市化水平不断上升;20 世纪末城市化速度加快。 (2)苏南、苏中、苏北存在着明显的区域差异,城市化水平自苏 南向苏北逐渐降低。影响因素:地理位置、交通状况、经济基 础、科教水平等。 (3)①水资源问题:由于污染严重,存在水质性缺水现象;②能 源问题:常规能源短缺,能源需求量大,能源供需不平衡;③ 土地资源问题:人口稠密,人均土地资源少,且工业化与城市 化导致耕地大量减少;④环境污染严重:工业“三废”的排放 量大,治理投入跟不上。
【方法总结】
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分析思路 (1)工业化与城市化相互之间的关系: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是两 股相互促进的力量,区域工业化必然带来城市化,城市化反过 来又会促进工业化。 (2)一般发展中国家推进工业化和城市化的途径:通过优惠政策, 鼓励少数有条件的区域率先推进工业化与城市化,以带动相邻 区域以至全国其他地区工业化与城市化。
(2)下列关于珠江三角洲地区城市化过程中产生问题的叙述,正 确的是( ) A.珠江三角洲地区城市化水平低,故城市化过程中产生的问 题较少 B.珠江三角洲地区城市化速度如果合理一些,某些城市化问 题可以避免 C.限制城市发展是解决珠江三角洲地区城市化问题最有效的 途径之一 D.城市化过程中产生的问题仅存在于发达国家
高中地理 第四单元 区域综合开发与可持续发展 4.3 经济发达地区的可持续发展 经济发达地区的可持续
4.3经济发达地区的可持续发展——以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内容目标:1.了解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关系,及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所起的作用。
2.分析导致珠江三角洲工业化和城市化快速推进的诸多因素,并通过比较,认识到对外开放政策是其中的关键因素。
3.分析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中的问题及措施。
教学重难点:1.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进程的两个主要阶段即及主要发展特点2.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中的问题及调整措施和发展方向教学方法:比较法、案例分析法等情景导思:材料:1997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崛起座座城,奇迹般聚起座座金山…………——摘自《春天的故事》导入:歌词记录了我国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英明的抉择造就了深圳的辉煌,进而带动了珠江三角洲经济腾飞。
弹指一挥间,已到2008年,珠三角经济发展又如何呢?请随我来吧!(珠江三角洲地区是我国改革开放起步最早、经济发展创造的奇迹最多的前沿地带,是我国一个富有特色的地理区域。
珠江三角洲有狭义和广义之分,广义珠三角包括港澳地区在内,狭义的不包括。
这里所讲的珠三角指狭义的珠江三角洲。
)自主学案:一.预习:教材99页至105页,思考以下问题:1.珠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发展的优势条件2.珠江三角洲地区产业结构和工业体系概况3.珠三角城市化的进程4.促进珠江三角洲地区城市化的主要动力?原因?表现?5.存在的问题6.对策预习课本知识,并记录预习过程中遇到的疑难问题。
二.教师讲解:1.珠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发展的优势条件⑴地理区位:广东省东南部海,毗邻港澳,与东南亚相邻。
⑵自然条件:地形平坦开阔;气候温暖湿润;河网密布,水源充足;土壤肥沃.⑶社会经济条件:人口与城市:人口稠密,城市密集,很多地方是著名的侨乡。
历史因素:资本主义萌芽早,历史经济基础比较好,人们思想观念比较开放。
政策因素:国家对珠江三角洲地区实施了“对外开放,优先发展”(设特区,全开放)的策略。
高中地理第4单元区域综合开发与可持续发展第3节经济发达地区的可持续发展课件鲁教版必修3
第三十九页,共49页。
[课堂·小结]
第四十页,共49页。
对点训练 1 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发展特征
珠江三角洲地区是我国主要的工业基地之一,也是我国第二大城市密集区。 据此回答 1~2 题。
第四十一页,共49页。
第二页,共49页。
[基础·初探]
教材整理 1 经济发展快
阅读教材 P99~P102 上面读图思考,完成下列问题:
第三页,共49页。
1.优势条件 区位优势明显
毗港邻澳(ɡǎnɡ,ào与) 东南亚相邻
自然条件优越
平原广阔 热量(rèliàn丰g)富,降水丰沛
河流纵横交错
人口稠密,城市密集,经济、文化发达
可持续的空间协调发展模式
第十四页,共49页。
正误判断: (1)城市化与工业化产生的问题均侧重在环境方面。( ) (2)珠江三角洲不存在水资源短缺的现象。( ) (3)珠江三角洲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民工潮”和“民工荒”的本质是一 样的。( )
第十五页,共49页。
【提示】 (1)× 工业化产生的问题侧重在环境方面;城市化产生的问题, 不仅体现在环境质量下降,还体现在交通拥堵、住房紧张、就业困难等。
第三十二页,共49页。
【解析】 第(1)题,工业化过程中由于工业用地和第三产业用地等的增加, 农业用地会减少。第(2)题,珠江虽然流量大,但由于工业和生活污水的排放量 大,对珠江的污染很严重,使珠江水质不断恶化。
【答案】 (1)C (2)C
第三十三页,共49页。
珠江三角洲地区(dìqū)
第三十四页,共49页。
第三十六页,共49页。
[体验评价] 3.读“珠三角都市圈示意图”,回答(1)~(2)题。
2017-2018学年高中地理 第4单元 区域综合开发与可持续发展单元检测B 鲁教版必修3
第四单元区域综合开发与可持续发展(B)(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读下图,回答1~3题。
1.图中山脉M为( )A.雪峰山 B.武夷山 C.巫山 D.贺兰山2.图中P处水能资源丰富,主要原因是( )①该地位于我国地势的第一、二级阶梯的过渡地带,河流落差大②该地位于我国地势的第二、三级阶梯的过渡地带,河流落差大③该地位于我国季风区,降水丰沛,河流径流量大④该地位于山地迎风坡,降水丰沛,河流径流量大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3.图中Q为我国重要的钢铁工业城市,该城市兴起的主要原因是( )A.邻近大冶铁矿,原料丰富B.位于嘉陵江与长江交汇处,水运便利C.位于京广线与陇海线交会处,是重要的铁路枢纽D.地处成都平原商品粮基地,农业经济基础好中新社2009年1月13日电:记者从长江水利委员会工作会议上获悉,尽管去年长江流域降雨基本正常,干流水量平稳,但汛期局部地区强降雨引发的灾害,导致流域内近300人死亡,直接经济损失超过345亿元人民币。
据此回答4~5题。
4.长江流域发生的洪水与下列哪些因素有关( )①流域的地理位置②流域的形状③流域的面积④流域所处的气候特征⑤支流分布特征⑥流域内的人类活动A.④⑤ B.③④⑤ C.②③④⑤ D.①②③④⑤⑥5.下列哪些行为可以从根本上减少或减轻流域内产生的特大洪灾( )A.加强流域内用水管理,加强防汛预警预报B.修筑河堤,整治中下游河道C.加强全流域绿化,搞好水土保持D.围湖造田,发展农业东北地区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和林业基地。
据此回答6~8题。
6.下列关于东北地区自然环境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东北地区包括黑龙江、吉林、辽宁三个省份,自然地域单元完整B.属于温带湿润、半湿润季风气候,水热配合协调,南北没有热量差异C.有我国最大的平原、最肥沃的黑土地和最大的天然林区D.区内河流水量丰富,季节变化不大,含沙量很小7.下列关于东北土地资源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土壤有机质含量高②平原地区耕作层厚度大③三江平原西部是黑钙土的主要分布区④地势平坦,适于大规模机械化耕作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8.有关东北地区农业生产和布局的叙述,正确的是( )A.农业结构比较完整,林业占主导地位B.吉林省是我国最大的木材调出省C.农业布局自东向西的趋势是林→农→牧D.东北地区是全国最重要的冬小麦产区9.东北地区平原广大,一首诗歌曾提到“……这里的土地肥到家,插上根筷子会发芽,栽上块柴禾也开花……”足见其土壤肥沃。
高中地理 第四单元 区域综合开发与可持续发展 4.3 经
模式
推动力
区位条件
特点
存在问题
珠江三角洲模式
对外开放、外资拉动
毗邻港澳,国家政策优惠
外向型经济为主,城市化进程快
城市间功能重复,协调性差;“城中村”现象
苏南
模式
大城市扩散、乡镇企业发展
经济基础好,城市密度高,交通发达
生产因素集聚,产品市场的获得依赖地域内部和国内市场,城市等级较合理
环境污染较严重,产业升级应加快
温州
模式
小商品经营、个体私营企业发展
区位条件较差,虽在沿海,但远离经济中心,山区丘陵地带交通闭塞
不贪大求全,小企业做大做强,具有一定的品牌效应,中心城市发展快
企业
森林、矿产资源丰富,国家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政策
钢铁、机械、建材、化工、森林工业
资源枯竭,环境污染,产业结构单一
2017-2018学年高中地理 第4单元 区域综合开发与可持续发展单元活动1 鲁教版必修3
高中地理 第4单元 区域综合开发与可持续发展单元活动1 鲁教版必修3 学习目标 以某区域为例理解探究区域开发与整治的相关内容。
一、了解区域开发与整治的一般过程1.确定研究的⑨________,以开展开发和整治的各项活动;2.确定⑩________并收集资料;3.资料的整理与分析:分类⑪____,综合分析,⑫____分析,归纳区域的基本特征;4.总结区域特征,揭示区域⑬______________;5.对比分析和⑭__________,寻找一条适合本地的开发与整治之路;6.综合整治的措施:包括⑮__________、产业结构、社会事业、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国家的⑯__________。
7.分组讨论。
基础达标练知识点 区域开发与整治1.有关区域综合开发与整治实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尽可能地开发利用区域资源,促进区域经济发展B .限制工业的发展,以保护区域的生态环境C .是从区域的角度,建立和谐的人地关系D .合理利用区域资源,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2.我国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根本目的是( )A .解决西部地区的农业生态问题B .加快西部地区的资源开发利用C .治理风沙,减少其对东部地区的灾害D .缩小东、西部地区的经济差异方法技巧练地理区域研究的基本方法阅读西部大开发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 自1999年11月15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西部大开发列为2000年经济工作重点之一以后,西部成为世纪之交中国最令人瞩目的地区。
(1)西部大开发的地域范围,除了图中的10个省、市、自治区外,还包括东部经济地带的____________________和中部经济地带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国中西部地区与东部沿海地带相比,差距较大的自然原因:从气候、地形上讲,中西部地区大多为____________________,对农业的发展不利。
从地理区位上讲,中西部地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中地理第四单元区域综合开发与可持续发展单元整合4ppt课件全省公开课一等奖
【典例2】结合材料和图,利用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东北地区山环水绕,沃野千里,自然地域完整,农业生态 类型多样,生产部门齐全,是我国主要的商品农业生产基地。 材料二 下图为东北地区图。
(1)图中甲、乙两地气温年较差较大的是
,试分析其原因。
(2)东北地区是我国主要的商品粮基地,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
断上升;促进该商品粮基地发展的措施可从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发
展科技、加强农田水利建设等方面分析。第(3)题,丙地位于三江平
原,该地地势低平、沼泽广布;沼泽的生态功能可从它对大气圈、
水圈、生物圈的影响分别进行描述。
答案:(1)甲地 原因:甲地较乙地的纬度高,甲地的昼夜长短和正 午太阳高度较乙地的年变化大;甲地比乙地距海洋远,夏季和冬季 的升温、降温较乙地快;甲地冬季受冬季风的影响更大,冬季降温 幅度更大。
(2)地位将不断上升。 措施:加强农业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建设;大力发展农业科技,培育 良种;延长农业的生产链,提高商品粮的附加值;加大政策的支持力 度,提高农民生产商品粮的积极性;加强农田水利建设,减轻自然灾 害对商品粮生产的影响。 (3)特征:地势低平,沼泽广布。 功能:调节气候;调节径流;蓄洪防旱;降解污染物;保护生物多样性 等。
单元整合
一、流域开发条件分析 流域既是一个自然区域又是一个经济区域,区域内自然因素之间、 自然因素与经济因素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由 此构成了流域的整体性特征,因此我们在进行流域开发的自然背景 分析时,应紧紧围绕流域的整体性表现去分析,如下图所示。
自然特征包括气候、地势地形、植被、土壤等因素,对流域开发 的影响如下图所示。
(1)结合材料,说明卢瓦尔河易发生洪涝的自然原因。 (2)“卢瓦尔河大自然计划”中提出放弃3座大型水电站的修建,你 是否赞同?为什么? (3)在卢瓦尔河综合治理的过程中,除了防洪和水能开发,我们还 应关注哪些方面的工作? 解析:第(1)题,自然原因可从流域降水特征、水系形状、流经地 区的地形特征等方面回答。第(2)题,并不是开放性题目,“卢瓦尔河 大自然计划”中提出放弃3座大型水电站的修建的观点是正确的,应 从减轻对自然环境的压力和该河流本身并不具备丰富的水能资源 方面回答。第(3)题,河流的综合治理应体现在多方面,应在经济、 社会、环境效益方面强化对河流的综合治理。
【小初高学习]2017-2018学年高中地理 第四单元 区域综合开发与可持续发展 第三节 经济发达地
第三节经济发达地区的可持续发展——以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1.珠江三角洲地区发展的优势条件、经济快速发展的特点。
2.经济发达地区可持续发展的措施。
一、经济发展快1.经济发展的优势条件2.经济发展的成就(1)目前,珠江三角洲地区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增长最快、最富生机活力的地区之一。
(2)重要的经济区:为我国重要的商品农业基地、轻工业基地、外贸出口基地。
二、城市化水平高1.进程(1)改革开放前:城市规模小,缺乏大、中型城市;且城市密度很低。
2.动力:工业化是珠江三角洲地区城市化的主要推动力。
三、发展中的问题及对策1.问题生态环境形势严峻,人地矛盾加剧,重复建设突出。
2.对策[问题探究]读珠江三角洲地区示意图,探究下列问题。
探究1 珠江三角洲的位置和范围分别是什么?提示:珠江三角洲位于广东省,包括广东省惠州、深圳、东莞、广州、中山、珠海、佛山、江门、肇庆(仅包括肇庆市区、高要、四会)九个市,以及香港、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
探究2 珠江三角洲地理位置优越性表现在哪些方面?提示:地处我国南部沿海,毗邻港澳,靠近东南亚。
[总结深化]1.珠江三角洲经济发展条件珠江三角洲地区的经济发展与本区优越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密切相关。
2.工业化对城市化的推动作用工业化是珠江三角洲地区城市化的主要推动力。
一方面城市有较高的收入和优越的生活条件,对农村人口有较大的吸引力;另一方面工业的迅速发展提供众多的就业机会,吸引人口、科技、文化、交通以及各项经济活动向城镇集聚,促使珠江三角洲地区城镇规模不断扩大。
可用图示法理解如下:3.我国区域城市化的几种典型模式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飞速发展,其中较为典型的几种城市发展模式如下:[对点演练]图示地区经济发展迅速与其优越的条件密不可分,据此回答1~3题。
1.下列不属于图示地区经济快速增长的优势条件是( )A.水热充足,雨热同期B.矿产资源丰富C.地理区位优势D.国家改革开放政策2.改革开放以来图示地区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水平迅速提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人口自然增长率高②国家的对外开放政策③良好的区位条件④发达国家和地区的产业结构调整⑤工业基础雄厚A.①②③B.③④⑤C.①④⑤ D.②③④3.图示地区与长江三角洲和京津唐等地区相比,对外资的吸引力正在下降,其原因是( )A.国家对长江三角洲地区和京津唐地区实行了更优惠的政策B.受地区产业基础和市场腹地等条件限制C.长江三角洲地区和京津唐地区劳动力资源更为丰富、廉价D.长江三角洲地区和京津唐地区水资源、矿产资源比图示地区更丰富解析:1.B 2.D 3.B 第1题,根据图中信息可确定该地区为珠江三角洲,该地区矿产资源并不丰富,由于矿产资源缺乏,成为地区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
2017-2018学年高中地理第四单元区域综合开发与可持续发展第一节流域综合开发与可持续发展——以长江流域为
知识点二 长江流域的开发与整治
情景导入先思考
“流域、梯级、滚动、综合”是我国流域开发的一种重要 模式。“流域”就是由单个业主负责整个河流或河段的开发;“梯 级”就是由业主按规划的梯级方 案以及规划确定的开发时序组织 实施; “滚动”就是利用母体电 站或先期电站开发获得的收益用于 后续电站的开发; “综合”就是要 充分发挥流域开发的发电、防洪、 灌溉、供水、航运等多重效益。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流 域开发也提出了流域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促进地方经济发展 等新的要求。
知识点一 长江流域的自然和社会经济概况
情景导入先思考 “你从雪山走来,春潮是你的风采;你向东海奔去,惊涛是 你的气概;你用甘甜的乳汁,哺育各族儿女;你用健美的臂膀, 挽起高山大海。我们赞美长江, 你是无穷的源泉;我们依恋长江, 你有母亲的情怀。啊,长江!啊, 长江!”
(1)歌词中反映出长江什么资源丰富? 提示:水资源和水能资源。 (2)长江流域还有哪些优势自然资源? 提示:森林、矿产、旅游资源等。
核心要点掌握好
一、长江流域的自然环境
要素
特征
地貌类型多样,高原(青藏高原、云贵高原)、山地(横断山 地形 脉)、丘陵(东南丘陵)、盆地(四川盆地)和平原(长江中下游
平原)均有分布
气候 多数地区为亚热带季风气候(源头部分地区属非季风区),温 和湿润,但年降水量差异大,年降水量自东南向西北递减
水资 水量丰富,位居我国首位。中下游河网稠密、湖泊(洞庭湖、 源 鄱阳湖)密布
游
③四川盆地特别是成都 钢铁等工业中心;
平原附近土壤肥沃
③成都平原为我国重要的商
品粮基地
有利条件
发展现状
①多平原,地势平坦、土地肥沃; 中农
②气候温暖湿润;③河湖密布,水 游业
2017-2018学年高中地理 第四单元 区域综合开发与可持续发展 第二节 农业与区域可持续发展——
课时1 东北地区的自然环境 土地资源及其开发[学习目标] 运用地理图表、文字、数据等资料,会分析某区域农业生产的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
(一)自然环境1.范围:黑龙江、吉林、辽宁三省及内蒙古自治区东部。
2.基本特征:山环水绕、沃野千里。
3.自然条件 (1)错误!错误! (2)气候温带湿润半湿润季风气候⎩⎪⎨⎪⎧南北热量差异较大:自南向北跨暖温带、中温 带、寒温带三个温度带降水:自东南向西北递减(3)植被:以寒温带针叶林和针阔混交林为主,并分布有冻土和沼泽。
(二)土地资源及其开发 1.土地资源的优势(1)土壤肥沃⎩⎪⎨⎪⎧黑土:松嫩平原的东部和北部、三江平原 西部黑钙土:松嫩平原的中西部(2) 土地资源丰富⎩⎪⎨⎪⎧耕地面积大,人均耕地量全国最高,集中分布在松嫩平原、辽河平原和三江平原,适合机械化作业宜农荒地多,主要分布在黑龙江省、内蒙古自 治区2.土地开发(1)开发:进行水利建设,建立国营农场(2)保护沼泽湿地⎩⎪⎨⎪⎧不再开垦三江平原的荒地已开垦荒地退耕还林、还草、还湿地(3)现状:进入良性循环阶段。
思考 东北地区的农业生产条件不如南方地区,为什么成为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 答案 东北地区地广人稀,耕地面积广大,而且土壤肥沃,农业机械化程度高,所以人均产粮多,粮食的商品率高,达60%以上,约占全国商品粮总量的1/4,对我国的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虽然东北的农业生产条件不如南方地区,但仍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
读“东北地区略图”,回答问题。
(1)填出图中字母代表的平原、山脉名称:A____________(山脉),B____________(山脉),C____________(山脉),D____________(平原),E______________(平原),F____________(邻国)。
(2)填写下表,并对东北地区农业生产自然条件作出评价(有利、不利条件)。
(3)东北优质粳米营养丰富、色味俱佳,受到越来越多的人的青睐,目前,粳稻种植面积占全国的46%、产量占50%以上。
18学年高中地理第四单元区域综合开发与可持续发展单元活动4课件鲁教版必修3
3.区域开发与整治的内容和步骤
思考讨论区域开发与整治的最终目的是什么? 提示:实现区域的可持续发展。
二、活动实例——以我国西部开发与整治为例 1.确定研究的地域范围,以开展开发和整治的各项活动。 2.确定研究的主题并收集资料。 3.资料的整理与分析:分类整理,综合分析、对比分析,归纳区域 的基本特征。 4.总结区域特征,揭示区域存在的问题。 5.对比分析和相关借鉴,寻找一条适合本地的开发与整治之路。 6.综合整治的措施:包括基础设施、产业结构、社会事业、生态 环境的保护和国家的具体政策。 7.分组讨论。 思考讨论归纳区域特征时,需要从哪几个方面进行总结? 提示:总结区域的特征一般从自然环境、资源、人口、城市、产 业等方面进行分析和评价。
(1)依据研究阶段Ⅱ成果,推断该区域为图示区域中的 (填代号)
地区。
(2)请你推断该地理学习小组得出阶段Ⅱ成果所必须使用的有关 地图名称。(至少答出四种地图) (3)依据研究思路,结合所学地理知识,帮助该小组完成研究阶段 Ⅲ成果:该区域发展农业生产有利的自然条件是什么?不利条件是 什么?其今后农业发展的方向是什么?
类别 西北 地区 西南 地区
优势 劣势 能源、矿产、光照、旅游资源丰 水资源短缺、交通不便 富;边境线长 春寒、伏旱;土壤性状不 光热水资源、生物品种丰富;土地 稳;红壤、石灰岩广布; 类型多样 耕地面积狭小
↓ 对比分析和相关借鉴—借鉴其他区域或国外的相关经验 ↓ 综合整治的措施—
目
的 基础设施
内 容 社会事业 生态环 境保护 国家政策
名师精讲 以我国西部开发与整治为例,探究区域开发与整治的步骤 确定西部开发与整治的地域范围——内蒙古、陕、甘、宁、青、 新、川、渝、黔、滇、藏、桂 ↓ 确定主题,收集资料—主题:如西部地区生态环境的保护问题收集 资 料的方法:查阅书刊、上网查询、收看(听)新闻 ↓ 整理、分析资料→列表比较西北、西南地区生态环境的差异→
2017-2018学年高中地理第四单元区域综合开发与可持续发展第三节经济发达地区的可持续发展
课时2城市化水平高发展中的问题与对策[学习目标]1.运用有关资料分析珠江三角洲地区城市化的推进过程,并说出其影响因素。
2.举例说明珠江三角洲地区在经济发展中产生的主要问题并分析讨论其相应的对策措施。
3.通过对珠三角的学习,初步掌握分析经济发达地区可持续发展的一般思路与方法。
一、城市化水平高B自主预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 城市化进程(1) 改革开放前:缺乏大、中型城市,城市密度很低。
⑵改革开放以后:城镇人口和城镇数量不断增加;城镇规模不断扩大,形成以广州为中」的城市群。
2. 城市化动力:工业化是珠三角地区城市化的主要推动力。
BI合作探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读教材P103图4 —3- 6,探究下列问题。
(1) 读图查找人口在100万〜400万的城市和人口在400万以上的城市。
(2) 珠江三角洲城市的分布有什么特点?为什么?(3) 珠江三角洲地区城市化水平比较高,其主要推动力是什么?答案(1)深圳、佛山、肇庆、江门、清远。
广州。
(2) 主要分布于珠江下游,珠江口周围,毗邻港澳的区域。
因为这些区域地形平坦,土壤肥沃,靠近水源,适合城市的建设;毗邻港澳,有较好的区位优势;国家政策支持,深圳、珠海为经济特区,广州为政治中心和沿海开放城市。
(3)工业化是珠江三角洲地区城市化的主要推动力。
【知识点拨】1.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城市化进程在珠江三角洲不同历史时期,由于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城市化进程也有不同的特点。
改革开放以前 改革开放以后城市化进程城市化速度慢,水平低城市化速度快,水平高。
城镇人口和城镇数 量不断增加城镇规模小城镇规模不断扩大城市密度小形成了以广州为中心, 包括深圳、中山、珠 海等大中城市在内的城市群原因经济发展缓慢经济发展快速2.工业化对城市化的推动作用S 迁移应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读“三种工业化、城市化模式图”,回答1〜3题。
2017-2018学年高中地理 第四单元 区域综合开发与可持续发展 第一节 流域综合开发与可持续发展
迁移应用
结合教材P77图4-1-2“长江流域”和P78图4-1-4“长江流域主 要资源分布”,从自然和社会经济两个方面,分析长江流域工农业 发展的有利和不利条件。 答案
知识小结
课堂训练
读“我国三江并流图”,回答1~2题。 1.三江并流地区突出的地形特点是
√A.山河相间,山高谷深 答案 解析
B.南高北低,横断东西 C.板块挤压,地壳抬升 D.流水侵蚀、切割作用
(1)简述雅鲁藏布江的水文特征。
答案 解析
径流量大;含沙量低;水位季节变化 大,有夏汛。
雅鲁藏布江位于青藏高原,冰雪融水补给多,且深受来自印度洋的西南 季风影响,降水较多,因此该河流径流量大,流量有明显的季节变化, 汛期在夏季;流域内植被覆盖率高,故河流含沙量低。
(2)结合材料二,简述“一江两河”流 域地区的气候特征。 答案 解析 气候温和,气温年较差小;夏季短暂, 冬季漫长;年降水量适中。
1234 5
5.澜沧江—湄公河是一条国际性的河流,在我国的 河段叫澜沧江,下游叫湄公河。我国境内的澜沧 江流域资源十分丰富,是一个有待开发的资源宝 库。右图为“澜沧江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 (1)澜沧江的流向为__自__西__北__向__东__南__(自__北__向__南__)_;流 域内城镇最集中分布的省区简称是__云__(滇__)__。
1234 5
(4)澜沧江流域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频繁,试分析其主要原因。
答案 解析
地形起伏剧烈,山高谷深坡陡;位于板块交界 处,活动断层多,导致岩体破碎,坡体稳定性 差;降水集中在夏季且强度大;水电、交通等 工程设施建设不当易诱发灾害。
澜沧江流域地势起伏大,山高谷深坡陡;位于 板块交界处,活动断层多,导致岩体破碎,坡 体稳定性差;降水集中在夏季且强度大;水电、 交通等工程设施建设不当易诱发灾害。
高中地理第四单元区域综合开发与可持续发展单元活动探究区域开发与整治课件鲁教版必修3
(1)我国中西部地区与东部沿海地带差距较大的社会经济原因是
①东部沿海地带社会经济基础好于内陆地区 ②东部沿海地区思想观念开
放,竞争意识强 ③东部沿海地区的产业结构优于中西部地区 ④东部沿
海地区改革开放起步早 ⑤东部沿海地区的劳动力丰富且廉价
A.①②③⑤
√ B.②③④⑤ C.①②③④
D.①③④⑤
③ 根据老师的提示抓住老师的思路。老师在教学中经常有一些提示用语,如“请注意”、“我再重复一遍”、“这个问题的关键是····”等等,这些 用语往往体现了老师的思路。来自:学习方法网
④ 紧跟老师的推导过程抓住老师的思路。老师在课堂上讲解某一结论时,一般有一个推导过程,如数学问题的来龙去脉、物理概念的抽象归纳、语 文课的分析等。感悟和理解推导过程是一个投入思维、感悟方法的过程,这有助于理解记忆结论,也有助于提高分析问题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12345
答案
(3)图中省区③存在的最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 是 __土__地__荒__漠__化___ ; 图 中 省 区 ① 存 在 的 最 主 要的生态环境问题是__水__土__流__失__;解决这两 省区生态环境问题的共同措施有_植__树__种__草___ (_或__退__耕__还__林__、__还__草__)_。
6.综合整治的措施:包括 基础设、施产业结构、社会事业、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国
家的
具体政策 。
7.分组讨论。
[思考] 2.区域特征一般从哪些方面去总结? 答案 一般从自然环境、资源、人口、城市、产业等方面进行分析和评价, 然后归纳总结出区域发展的优势和劣势,并找出区域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答案
[思考] 3.正确分析资料是归纳区域地理特征的基础,你认为应如何从庞杂 的资料中归纳出某区域的基本特征? 答案 首先要对收集的基础资料按不同类别或重要程度等分类整理。然后, 再对这些资料进行分析,借助表格或图件等形式,运用综合分析和对比分析 的方法,归纳出区域的基本特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节经济发达地区的可持续发展——以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课后篇巩固探究《珠江三角洲城镇群协调发展规划(2004—2020年)》明确说明:珠江三角洲地区包括广州、深圳、珠海、佛山、江门、东莞、中山、惠州市区惠东县、博罗县、肇庆市区、高要市、四会市,总人口4 230万,土地总面积41 698万平方千米。
据此完成第1~2题。
1.下列不属于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开放后经济快速增长的优势条件是( )A.平原广阔,热量丰富,降水丰沛B.地理区位优势C.能源、矿产资源丰富D.著名侨乡2.关于珠江三角洲的叙述,正确的是( )A.位于广东省西南部B.地形崎岖,热量丰富C.河流纵横交错,自然条件优越D.经济发达,文化落后1题,珠江三角洲地区地理区位优势明显,地形、气候等自然条件优越,改革开放后为沿海经济开放区,经济得到快速发展。
该地区矿产资源,特别是能源资源缺乏。
第2题,珠江三角洲地区位于广东省东南部,平原广阔,文化发达。
2.C读我国“四大经济圈”三大产业结构的变化情况,完成第3~4题。
3.“四大经济圈”2002—2003年产业结构的变化特点是( )A.第一产业比重上升,第二、三产业比重下降B.第一、二产业比重上升,第三产业比重下降C.第二产业比重上升,第一、三产业比重下降D.第一产业比重下降,第二、三产业比重上升4.与其他经济圈相比,珠江三角洲地区单位GDP能源消耗量较低,主要原因是( )A.第一产业比重较低B.第二产业中轻工业比重大C.劳动力素质比较高D.生产设备比较先进3题,根据表中数据可直接得出答案。
第4题,珠江三角洲是我国以轻工业为主的综合性工业基地,而其他三大经济圈的重工业比重都大于珠江三角洲地区。
4.B导学号63794039工业化与城市化是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
下图是我国四个地区区域城市化的典型模式。
读图,完成第5~6题。
5.图中①②③④模式代表的地区依次是( )A.珠江三角洲地区、苏南地区、浙江温州地区、东北地区B.浙江温州地区、苏南地区、东北地区、珠江三角洲地区C.珠江三角洲地区、浙江温州地区、苏南地区、东北地区D.东北地区、珠江三角洲地区、浙江温州地区、苏南地区6.下列世界主要工业区中,可以为④模式进一步发展提供借鉴经验的是( )A.美国“硅谷”B.日本太平洋沿岸及濑户内海沿岸C.德国鲁尔区D.意大利中部和东北部地区5题,依靠对外开放政策,大量外资企业建立,推动工业化、城市化的为珠江三角洲地区;依托小商品经营,个体私营企业的发展,推动工业化、城市化的是浙江温州地区;依托大城市扩散,带动乡镇企业发展,推动工业化、城市化的是苏南地区;依托森林、矿产资源的开发,因有大中型企业的建立,推动工业化、城市化的是东北地区。
第6题,④模式对应传统工业区,可以借鉴德国鲁尔区的发展经验。
6.C《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提出:充分利用现在基础和港口条件,重点发展资金技术密集、关联度高、带动性强的现代装备、汽车、石化等产业。
读图,完成第7~8题。
7.珠江三角洲地区大力发展石化产业的优势条件是( )A.市场广阔,海运便利B.政策优惠C.科技发达D.土地资源丰富8.下列关于珠江三角洲地区重化工业发展举措的叙述,合理的是( )A.积极开发水电,为广东提供重化工业所需的原料和能源B.加强区域间资源调配,积极实施产业转移C.加快城市化进程,提高城市化水平D.培育品牌,开拓国内外市场7题,石化产业为市场指向型产业。
珠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发展较快,对石化产品的需求量大,同时海洋运输便利,为石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条件。
第8题,广东地处珠江下游,水能资源有限;加强省际联系,加大资金和科技的投入,培育品牌,积极开拓国内外市场都利于广东省重化工业的发展。
8.D广佛同城化是指广州和佛山打破行政壁垒,进行区域一体化建设。
据此完成第9~10题。
9.广佛同城化对下列哪些方面影响较大?( )①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城市地域结构②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城市化水平③广州和佛山的城市用地规模④广州和佛山之间的经济联系A.①②B.②③C.①③D.①④10.广佛同城化后,其GDP总量直逼上海,但与上海相比,广佛的不足之处有( )①产业体系不够完善,工业门类不全,轻工业发达,重工业薄弱②人才资源不够丰富,科技与教育力量相对不足③工业用水、电、土地价格和劳动力成本在不断降低④经济辐射能力强,使经济腹地过大A.①②B.②③C.①③D.③④9题,广佛同城化对区域内的城市化水平和城市用地规模影响不大,但对城市地域结构、城市产业布局等的影响显著,同时也会使地区间的经济联系进一步加强。
第10题,广佛同城化会使生产成本下降,经济腹地扩大,这对该地区的经济发展是非常有利的。
10.A11.深圳原是一个小渔村,经过30多年的发展已成为举世瞩目的国际化大都市。
有关深圳优先于其他地区吸引外资的特定国内背景是( )A.良好的港口条件B.国家资金扶持C.优惠的特区政策D.优越的气候条件,享有优惠的特区政策。
12.为发挥区域优势,珠江三角洲地区和港澳地区形成了独特的“前店后厂”模式。
在该合作中,港澳地区主要( )A.提供土地、劳动力和产品,扮演“店”的角色B.进行产品加工、制造,扮演“厂”的角色C.对产品进行市场推广和外销,扮演“店”的角色D.从事样品制造和开发,扮演“厂”的角色,港澳地区负责对产品进行市场推广和外销,扮演“店”的角色;珠江三角洲地区提供土地、劳动力,对产品进行加工、制造,扮演“厂”的角色。
13.珠江三角洲与长江三角洲、京津唐等地区相比,对外资的吸引力正在下降,其原因是( )A.国家对长江三角洲地区和京津唐地区实行了更优惠的政策B.受地区产业基础和腹地等条件限制C.长江三角洲地区和京津唐地区的劳动力资源更加丰富、廉价D.长江三角洲地区和京津唐地区的水资源、矿产资源比珠江三角洲地区更丰富,受南岭阻隔,国内的腹地范围不如长江三角洲地区和京津唐地区广,故对外资的吸引力正在下降。
读不同时期我国民工主要流动方向示意图,完成第14~15题。
14.21世纪初期民工大量迁出甲地,主要是因为甲地( )A.经济危机,企业倒闭B.腾笼换鸟,产业升级C.污染严重,不利于生活D.就业饱和,劳动力过剩15.我国东部地区改革开放初期的“海外接单,沿海加工”模式在新的产业转移中转变为“沿海接单,内地加工”,其主要原因是( )A.劳动力成本的变化B.市场需求的变化C.内部交易成本的变化D.国家政策的变化14题,21世纪初,随着沿海地区产业的升级,大量劳动密集型企业迁往内地,民工也随之内迁。
第15题,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沿海地区的劳动力价格也迅速提高,为了降低生产成本,部分企业选择在劳动力价格较低的内地进行加工生产。
15.A16.导学号6379404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中国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由于具有社会政治稳定、市场潜力巨大、劳动力成本低、产业配套能力强和现代物流发展快等优势,成为接受国际产业转移的主阵地。
而珠江三角洲地区又处于我国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到目前,它已经出现了两次大规模的产业升级与产业转移。
(1)简要分析说明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发展的有利区位因素。
(2)图中字母A代表什么产业?在第一次产业升级与转移中,珠江三角洲地区A产业形成与发展的主要原因是什么?珠江三角洲地区产业结构演变图(3)制约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进一步发展的主要因素是什么?(4)珠江三角洲地区应如何调整产业结构,做好第二次产业升级工作?(1)题,属基础题目,熟练掌握相关知识即可作答,也可按工业区位因素分析思路去总结。
第(2)题,对A产业的判断,应弄清珠江三角洲地区相对于香港的优势。
分析得出,当时珠江三角洲地区劳动力丰富且相对廉价,故A产业为劳动密集型产业。
另外,第一次产业转移,珠江三角洲地区还有土地廉价、政策优惠等优势。
第(3)题,经过第一次产业转移,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工业化迅速发展,也出现了一系列问题,如土地紧张,地价上涨,环境污染加剧,矿产、能源短缺等限制了其进一步发展。
第(4)题,结合图示,珠江三角洲地区产业应向欠发达的相邻地区转移,同时要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第三产业。
毗邻港澳,靠近东南亚,位置优越;水陆交通便利;劳动力丰富;市场机制比较完善;工业基础和自然条件好;侨乡。
(2)A:劳动密集型产业。
原因:大量廉价的劳动力,廉价的土地,优惠的政策。
(3)用地紧张,地价上涨;环境污染加剧;矿产、能源短缺。
(4)劳动密集型、资源加工制造业要逐步向优势明显的周边地区转移;珠江三角洲地区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第三产业。
17.(研究性学习)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步入21世纪,珠江三角洲的经济继续高速发展,2000年珠江三角洲创造的生产总值(GDP)为7 361亿元,2009年为32 105亿元。
为了谋求经济的更快发展,进一步实现珠江三角洲与内地和港澳地区在资源、资金、技术、市场、劳动力等方面的互补,有些专家认为珠江三角洲可以构建联合周边地区的泛珠江三角洲经济区(简称“泛珠三角”)新格局。
甲珠江三角洲和泛珠江三角洲示意图乙珠江三角洲主要工业部门丙珠江三角洲工业产值比重变化丁珠江三角洲三大产业结构变化(1)20世纪80年代,珠江三角洲工业发展的有利条件是什么?(2)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世界新一轮产业结构的调整,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工业体系呈现什么特点?(3)随着经济快速发展,珠江三角洲GDP迅速增长,其产业结构发生了怎样的变化?(4)目前,珠江三角洲地区产业进一步发展面临哪些问题?(5)近年来有些专家主张构建的泛珠江三角洲,包括广东、福建、江西、海南、广西、贵州、四川、和9省区以及香港和澳门特别行政区。
泛珠江三角洲的构建对珠江三角洲发展的积极意义是什么?对新融入地区经济发展的积极意义是什么?(1)题,20世纪80年代,大量廉价劳动力和外来资金、技术,促进了珠江三角洲的发展,重点发展了轻纺工业。
第(2)题,20世纪90年代后,产业调整,开始大力发展技术密集型工业。
第(3)题,第一产业比重大幅度下降,第二、第三产业比重均有上升,尤以第二产业更为明显。
第(4)题,目前面临能源供应紧张、劳动力素质低的困难。
第(5)题,构建泛珠江三角洲地区,可以促进周边落后地区发展,也可促进珠江三角洲和港澳地区的产业升级,实现双赢战略。
廉价的劳动力和土地资源;外来资金、设备与技术。
(2)轻纺工业的比重下降,高新技术工业比重上升。
(3)第一产业比重呈下降趋势,第三产业比重上升,第二产业比重上升并占据主导地位。
(4)①政策优势减弱或消失;②土地价格和工资上涨,高素质劳动力缺乏;③环境污染严重;④产业结构不合理,重化工业比重较低;⑤自主产业比重不大,产业基础不稳;⑥产业层次较低,高耗能、高污染、低效益产业及劳动密集型产业比重占绝对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