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2019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时事热点试题集锦3国民阅读

合集下载

2019年全国高考语文试题及解析-全国卷3

2019年全国高考语文试题及解析-全国卷3

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题3分〕阅读下面旳文字,完成1~3题。

文学中有历史。

当今历史学家大都认为,没有什么文献资料不是史料,不但文学作品,即如佛经、道藏、信札、家谱、账本、碑铭等也无一不是,而且随着史学研究领域旳拓展,史料范围还在不断扩大。

从“三言二拍”里能够看到晚明市井生活旳真实面貌,这关于研究社会史旳人几乎是一个常识。

陈寅恪以诗证史,也为大伙所熟悉。

但在“五四”往常,史料范围并非如此宽泛,文学作品在大多数史学家眼里也并非史料,有些文献到底属于文学依旧史学,一两千年来都没有一致旳看法。

神话传奇确实是如此,其中相当突出旳例子是《山海经》。

神话传奇是文学,史前时代,无文字可征,只有传奇,暂当历史。

三皇五帝至今未曾坐实,但“炎皇子孙”差不多成为口头语,甚至成为历史共识。

新旳传奇还会不断产生,能否成史颇为可疑,但以神话传奇研究历史,却是一种重要旳方法。

在历史上,《山海经》怎么说应归于文学依旧史学,曾是死结。

王国维《古史新证》说“而疑古之过,乃并尧、舜、禹之人物而变疑之,其于怀疑之态度及批判之精神不无可取,然惜于在于史材料未尝为充分之处理也。

”这些古史材料就包括《山海经》《穆天子传》等文献。

在《汉书·艺文志》里,《山海经》列于数术类。

此后该书在名目学里旳角色转换过几次,《隋书·经籍志》将《山海经》列于史部地理类,也确实是将它看成史书了。

历史是讲真实旳,《山海经》一般被视为荒诞不经,连司马迁写《史记》都不敢采纳。

尽管《山海经》里平实旳山川地理内容应归于史部,但其中大量旳神话故事却显然有悖信史,因此清人编《四库全书》,言其“侈谈神怪,百无一真,是直小说之祖耳”,将其改列于子部小说家类。

那个死结直到“五四”以后才大致解开。

解开旳途径有二:一是将《山海经》分而治之,不把它看作一部成于一人一时之书,神话归神话,历史归历史;二是神话中也有历史旳成分在,仍能够之证史或补史。

分而治之者,以为《山海经》中旳《五藏山经》是比较雅正旳部分,谭其骧就写了《<五藏山经>旳地域范围》一文,分析《山经》写作时旳地理知识水平。

2019年全国高考试题语文全国卷Ⅲ 含答案

2019年全国高考试题语文全国卷Ⅲ 含答案

2019年高考全国统一考试语文全国III卷精校版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传统表演艺术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一座蘊藏丰富、有待进一步开发利用的民族民间艺术资源宝库。

经过十几年的努力,一些传统表演艺术项目已走出困境,呈现出新的生机与活力,但仍有一些项目面临着不容忽视的新问题。

传统表演艺术与普通民众生活息息相关,其表演通常具有群体性特征:无论侗族大歌还是壮族山歌,人人都可展示歌喉;无论汉族的秧歌,还是藏民的锅庄,民众欢乐起舞的场面都蔚为大观。

对这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就要坚持其生活性、群体性,而不应仅局限在艺术团体或演出队等小范围内。

广大民众为庆贺丰收、祭祖敬神、禳灾祈福而载歌载舞的即兴表演,寄托着他们深沉的精神追求和丰富情感。

使传统表演艺术“雅化”固然能彰显各类民族民间艺术的特色,但也弱化了传统表演艺术的民俗文化内涵。

当然,各类民间表演艺术经过充分提炼和艺术升华,进而搬上舞台,其成功之作会对此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起到促进作用。

如春晚舞台上,藏族舞蹈《飞弦踏春》、蒙古族舞蹈《吉祥颂》等都曾大放异彩。

然而,在对民间表演艺术进行再创作的过程中,有些实施者没有坚持本真性的原则,将一些传统艺术改编得面目全非。

比如,有些人在改造民乐时套用西方音乐编排方式,被改编的作品便失了自身的魂魄。

因此,对民族民间传统艺术进行“二度创作”,应既不失其本真的艺术特性,又科学地融入现代元素,适应民众新的审美需求。

要做到这一点就需要编导们深谙民间表演艺术的特征,并能进行实地调研、采风,挖掘出民间艺术的基本元素与本质精神。

各种传统表演艺术都是在特定时空中呈现的,靠其演出行为形成艺术作品,实现艺术价值。

这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性决定了应对其实施活态传承与保护,使之以鲜活形态生存于民间。

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抢教保护实践中,有些地区视保存为保护,重视硬件设施,各类场馆及专题博物馆建设颇具规模,民间收集来的各种乐器、道具、面具、服装等都得到妥善收藏。

2019高考语文一轮选练习题(3)(含解析)新人教版.doc

2019高考语文一轮选练习题(3)(含解析)新人教版.doc

人教语文2019高考一轮选练习题(3)李仕才一、语言文字运用1.(成语)下列句子屮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①作为某些个体,人类不乏优秀的悟者;作为群体,人类却是无知的莽汉。

他们在把整个星球推向毁灭的边缘,却乂沾沾白喜地夸耀……• • • •②无论PM2. 5浓度多高,雾霾持续时间多长,只要一刮风下雨,霾就立即销声匿迹,但• • • •是靠天治霾毕竟不是长久之计,优化能源结构才是根本。

③开发商越界从农民的耕地上挖沟,并将污水引向鱼塘,本就理亏;农民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阻止他们继续破坏耕地,当然无可厚非。

• • • •④本届书画交流活动屮,书画名家纷纷献艺,i幅幅书法力透纸背,一幅幅丹青意境深• • • •远,博得观众的连声喝彩。

⑤李密的《陈情表》将自己与祖母相依为命的特殊感情娓娓道来,叙述委婉,辞意恳切, 如泣如诉,悲恻动人,令人不忍卒读。

• • • •⑥每天清晨取柠檬一至两片,用温水冲泡,空腹饮用,长此以往不仅能补充维生素,而• • • •且可排毒养颜。

A.①②④B.①④⑤C.②③⑥D.③⑤⑥解析:选C①沾沾自喜:形容自以为不错而得意的样子。

使用正确。

②销声匿迹:形容消失得无影无踪或藏起来不出声不露面。

不合语境。

③无可厚非:不可过分指责,表示虽有缺点,但是可以原谅。

此处应用“无可非议”。

④力透纸背:形容书法遒劲有力,也形容文章深刻有力。

使用正确。

⑤不忍卒读:意为不忍心读完,常用来形容文章内容悲惨动人。

使用正确。

⑥长此以往:指长久这样下去,多指不好的情况。

不合语境。

2.(病句)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网友尽管不了解现场情况,提出的疑问、批评也有偏激之处,但如此大规模的“挖地救人”显然缺乏科技含量,毕竟生命的凋谢是不可否认的事实。

B.如何使小华民族源远流长的家庭美德通过家风代代相传,为塑造个体人格、形成良好社会风尚提供支撐,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需要我们下一番功夫不可。

C.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购房者越来越重视居住环境,因为坏境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居住者的心情。

2019人教版高考语文一轮选练习题(3)及答案-精选教学文档

2019人教版高考语文一轮选练习题(3)及答案-精选教学文档

2019人教版高考语文一轮选练习题(3)及答案一、语言文字运用1、(2019·东北三省四市一模)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不拘泥于一格一态,以表达创新提升新闻传播力、影响力、引导力,可以让新闻作品成为焕发和丰富人们精神世界的强大力量。

B.据报道,天宫二号和神舟十一号首次完成了我国航天员中期在轨驻留的任务,这标志着我国载人航天工程取得了新的重大进展。

C.现代新儒学力图客观地理解传统儒学,并以此为基础来吸纳融合西学,以谋求中国文化和社会现代化出路的一个学术思想流派。

D.美国歌手鲍勃·迪伦获得了2019年诺贝尔文学奖,以表彰其“在美国歌曲传统形式之上开创了以诗歌传情达意的新表现手法”。

解析:选B。

本题考查辨析病句的能力。

A项,搭配不当,“焕发和丰富人们精神世界”应改为“焕发人们精神、丰富人们精神世界”。

C项,缺少谓语动词,应在“现代新儒学”后加“是”。

D项,偷换主语,应将“获得了”改为“被授予”。

2、(2019·广东惠州调研考试)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今天的人们为什么还要读书呢?唐君毅先生曾经打过一个比方,他说书籍是人类文化的一面大镜子,①________________。

阅读的过程,就是对知识和思想的反复咀嚼、品味、吐哺,这一知识和思想的绵延和再生产过程,将心灵这面镜子转变为凹凸镜:②________________,心灵是凹镜,从四面八方发散地获取中外先贤的广博智慧;传诸后人时,③________________,穷其一生所学所悟聚焦于一点,为知识的累积增长贡献绵薄之力。

如此洞察秋毫而又见微知著,锤炼出思想之纵深。

解析:这段文字介绍的是读书和心灵的关系。

①处,由前文提到的书籍是一面大镜子,后文提到的“将心灵这面镜子转变为凹凸镜”可知,①处可填与“而个人的心灵则是一面小镜子”类似的内容。

2019年高考全国3卷语文试题及答案

2019年高考全国3卷语文试题及答案

2019高考全国III卷语文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这是以人为核心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要求,也戳中了一些地方城镇化软肋。

一些乡村在变为城镇的过程中,虽然面貌焕然一新,但很多曾经让人留恋的东西却荡然无存。

人们或多或少有这样的担忧:快速的、大规模的城镇化会不会使“乡愁”无处安放?要在城镇化进程中留住乡愁,不让“乡愁”变成“乡痛”,一个重要措施是要留住、呵护并活化乡村记忆。

乡村记忆是乡愁的载体,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物质文化的记忆,如日常生活用品、公共活动场所、传统民居建筑等“记忆场所”;另一方面是非物质文化记忆,如村规民约、传统习俗、传统技艺以及具有地方特色的生产生活模式等。

乡村物质文化记忆与非物质文化记忆常常相互融合渗透,构成一个有机整体。

这些乡村记忆是人们认知家园空间、乡土历史与传统礼仪的主要载体。

在城镇化的过程中留住他们,才能留住乡愁。

这实质上是对人的情感的尊重。

至于哪些乡村记忆真正值得保留,这一方面可以借助一些科学的评价体系进行合理的评估,另一方面可以广泛听取民意,然后进行综合甄选。

在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需要做好这方面的前期规划。

仅仅留住乡村记忆而不进行呵护,乡村记忆会逐渐失去原有魅力。

呵护乡村记忆,使其永葆“温度”,就要对相关记忆场所做好日常维护工作,为传统技艺传承人延续传统技艺创造条件,保持乡村传统活动的原有品质。

比如,对一些乡土景观、农业遗产、传统生产设施与生产方法等有意识地进行整理维护。

对于乡村中的集体记忆场所,如村落的祠堂、乡村的入口、议事亭、祭祀场所等,不可因为城镇化就让其全部消亡,而应对这些承载着人的情感和记忆的场所定期维修。

既要让当地居民生产生活更为方便,又要让游子在故乡找到依恋感与归属感。

如果说留住和呵护乡村记忆是一种消极型的留住乡愁的话,那么,活化乡村记忆则是一种积极型的留住乡愁。

活化乡村记忆,就是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深度挖掘乡村记忆与乡村传统产业,进行精细化、产业化升级,将“文”“人”“居”与“产”融合在一起,让原来的乡村记忆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充满生机活力。

2019人教版高考语文一轮选练习题(3)及答案

2019人教版高考语文一轮选练习题(3)及答案

2019人教版高考语文一轮选练习题(3)及答案一、语言文字运用1、(2019·东北三省四市一模)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不拘泥于一格一态,以表达创新提升新闻传播力、影响力、引导力,可以让新闻作品成为焕发和丰富人们精神世界的强大力量。

B.据报道,天宫二号和神舟十一号首次完成了我国航天员中期在轨驻留的任务,这标志着我国载人航天工程取得了新的重大进展。

C.现代新儒学力图客观地理解传统儒学,并以此为基础来吸纳融合西学,以谋求中国文化和社会现代化出路的一个学术思想流派。

D.美国歌手鲍勃·迪伦获得了2019年诺贝尔文学奖,以表彰其“在美国歌曲传统形式之上开创了以诗歌传情达意的新表现手法”。

解析:选B。

本题考查辨析病句的能力。

A项,搭配不当,“焕发和丰富人们精神世界”应改为“焕发人们精神、丰富人们精神世界”。

C项,缺少谓语动词,应在“现代新儒学”后加“是”。

D项,偷换主语,应将“获得了”改为“被授予”。

2、(2019·广东惠州调研考试)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今天的人们为什么还要读书呢?唐君毅先生曾经打过一个比方,他说书籍是人类文化的一面大镜子,①________________。

阅读的过程,就是对知识和思想的反复咀嚼、品味、吐哺,这一知识和思想的绵延和再生产过程,将心灵这面镜子转变为凹凸镜:②________________,心灵是凹镜,从四面八方发散地获取中外先贤的广博智慧;传诸后人时,③________________,穷其一生所学所悟聚焦于一点,为知识的累积增长贡献绵薄之力。

如此洞察秋毫而又见微知著,锤炼出思想之纵深。

解析:这段文字介绍的是读书和心灵的关系。

①处,由前文提到的书籍是一面大镜子,后文提到的“将心灵这面镜子转变为凹凸镜”可知,①处可填与“而个人的心灵则是一面小镜子”类似的内容。

2019语文全国卷3详解

2019语文全国卷3详解
这是一道综合考核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情感的题目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歌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主要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意答题时注意仔细辨析
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 8. 小说中有多处景物描写,请分析其功能。
• 【解析】此题考查学生分析小说环境描写作用的能力。环境描写包括自然环境
和社会环境。社会环境描写的主要作用:交代作品的时代背景。分析社会环境 描写必须结合时代背景,指出文段中环境描写的相关语句揭示了什么样的社会 现实。自然环境描写(景物描写)句的主要作用:交待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 天气,表现地域风光,提示时间、季节和环境特点;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形象
两个乘客 的 【沉答默案】第一问:两个乘客
的 第•一9.问两要个求乘客筛为选什“两么沉个默乘?客小为说什为么什么沉首默尾”。均有关这键一句细:节“?老请赵结提合醒全文他分:析‘老。人 家•,【我解们析走】此吧题!考’”查“老学赵生筛的选声整音合,文柔中和信息得、有把些握异文常章”内以容及、文分章析小倒说数重第要四语段段 内容的,作都用在的能暗力示。赶筛车选老信人息就的是话根使据老一赵定、的目谢的主要任求产,生经触过辨动别,把并相陷关入的沉信息思提。 第二取问出要来求,前分提析是小审说清首题尾目要部求分,细筛节选描出写的信的息作要用与,题首目尾有关都;写而到整两合个信乘息就客是的 沉默根,据既一是定的结目构的上要的求呼,应将文,中也相强关调的了而沉又分默散之的中信含息有集深中起意来;,小并说加在以开处理头。提 示 么“”回,答炼析题,。过 都方形开头 指法成头来 引是简段看 读:洁的一 者先而作看 去筛 正 用选确大,思并的致兴考提答有许这取案:才个文。交有看中理代一似重解事要语情点平信段发故淡息的生事的,作的的 故然用地意 事后,点味 中再一或进般背所”,行从景包结归内,含尾纳容增的、和加又深综结事说刻合构情“不、两的意概方真知味括面实为。、来性什提分;

【推荐】2019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时事热点试题集锦9文化自信

【推荐】2019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时事热点试题集锦9文化自信

文化自信一、现代文阅读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文化类综艺节目《国家宝藏》火了,朋友圈呈现刷屏之势。

这是一个文博探索和普及性节目,由张国立担任主持人,每一期节目都会邀请几个明星担任国宝守护人,负责介绍该国宝,并在小剧场中扮演某个角色,还原该国宝的前尘往事。

《国家宝藏》在豆瓣上的评分都达9.5分,与《见字如面第二季》一并成为今年国产最高分的综艺节目。

有一年的世界博物馆日的主题说得好,“博物馆藏品架起沟通的桥梁”。

博物馆的意义在于“藏品”,也在于“沟通”——让公众经由它实现与文物的沟通,并经由文物,实现与历史的对话、与先人的情感交流。

《国家宝藏》火了,就在于它成功完成了“沟通”这一使命,让文物抵达公众,让公众了解文物。

看了第一期节目,一个感觉就是“燃”。

无论是舞美效果、配乐还是节目编排,再挑剔的观众都会心服口服。

《国家宝藏》在这些外在形式方面做得足够精致、大气、动人。

但更具巧思的是其推介文物的方式。

明星守护人的设定,让严肃的节目有了娱乐的外壳,公众更容易亲近;小剧场的演出,轻松、有趣、形象,有效传递出了文物的历史背景;最后通过漫山遍地采矿的颜料传承人、故宫志愿者、战火中辗转护送文物的家族等素人故事,严肃科普文物的技艺和其他历史信息,并传递一种向匠人礼敬并求索国魂的虔诚精神。

由文物抵达历史和文明,并转化为一种滋养现在和未的“甘泉”,《国家宝藏》成功激起了观众对传统文化的潜在热情,以及一种文化自豪感。

《国家宝藏》的确是精品,但遗憾的是,普通观众更青睐的依旧是不用费脑费力、娱乐休闲的综艺节目,如何在保证文化品位的前提下,让文化真正走进千家万户,让普罗大众喜欢并接受?还任重道远。

(摘编自2017年12月7号《新京报》) 材料二“承古人之创造,开时代之生面”。

去年年底,央视一档文博类综艺节目《国家宝藏》火爆全国。

九大国家级历史博物馆的27件镇馆之宝“走”出陈列馆,登上电视屏幕,呈现在亿万观众面前。

2019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基础系列题13含解析新人教版

2019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基础系列题13含解析新人教版

2019高考语文(人教版)一轮基础系列题(13)一、语言文字运用1.(成语)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①中国需要在国际平台上做一个有相当规模的展览,在一定程度上改变西方艺术界对于中国当代艺术的管见所及.。

②秦始皇的焚书之举及其对诸子百家的禁锢,造成了当时中国社会万马齐喑....的沉闷局面。

③20世纪50年代,黄叶病曾导演过世界香蕉栽培史上最可怕的一场“瘟疫”,结果使一种十分畅销的香蕉品种彻底灭绝。

近两年来,黄叶病又在非洲和拉美一些地区死灰复燃....。

④随着反腐败斗争的不断深入,个别地方酿出了一届领导班子近三成被查、“政治塌方”的恶果,让人痛不欲生.。

⑤市场上假冒伪劣商品比比皆是,鱼龙混杂..,顾客实在难以分辨优劣。

⑥由于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抑制房价的措施,素有金九银十之称的楼市,交易情况不温不.火,价格继续僵持,在平淡中迎来了年内最后一个销售的关键期。

A.①③⑤B.①④⑤C.②③⑥D.④⑤⑥解析:选B①管见所及:是指从管子里看东西,指见识浅陋。

常用于自谦。

②万马齐喑:千万匹马都沉寂无声,比喻人们都沉默,不说话,不发表意见,形容局面沉闷。

③死灰复燃:冷灰重新烧了起来。

原比喻失势的人或物重新得势。

现常比喻已经消失了的恶势力又重新活动起来,贬义。

④痛不欲生:悲痛得不想活下去,形容悲伤到极点。

用在此处不当,应用“痛心疾首”。

⑤鱼龙混杂:比喻坏人和好人混在一起。

⑥不温不火:形容人的性情温和或形容销售行情不火爆。

2.(病句)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句是()A.新华社今天报道,中国检察机关以侵犯商业秘密和参与贿赂活动批准逮捕了矿业巨头力拓公司的四名职员。

B.中国第四大煤炭生产商一一兖州煤业股份有限公司仍在就以31亿美元收购费利克斯资源有限公司一事进行谈判。

C.鲁迅先生的精神在今天依然没有过时,依然为人们提供了观察世界的可贵的角度,而《鲁迅全集》因为已经出版多年,所以现在需要重新出版。

2019年高考全国卷Ⅲ语文试题解析

2019年高考全国卷Ⅲ语文试题解析

2019年高考全国卷Ⅲ语文试题解析一、现代文阅读(36分)传统表演艺术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一座蕴藏丰富、有待进一步开发利用的民族民间艺术資源宝库。

经过十几年的努力,一些传统表演艺术项目已走出困境,呈现出新的生机与活力,但仍有一些项目面临着不容忽视的新问题传统表演艺术与普通民众生活息息相关,其表演通常具有群体性特征:无论侗族大歌还是壮族山歌,人人都可展示歌喉;无论汉族的秧歌,还是藏民的锅庄,民众欢乐起舞的场面都蔚为大观。

对这类非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就坚持其生活性、群体性。

两不仅局限于艺水团体或演出队等小范围内。

广大民众为庆贺丰收、祭祖敬神、禳灾祈福而载歌载舞的即兴表演,寄托着他们深沉的精神追求和丰富情感。

使传统表演艺术“雅化”,固然能彰显各类民族民间艺术的特色,但也弱化了传统表演艺术的民俗文化内涵。

当然,各类民间表演艺术过充分提炼和艺术升华,进而搬上舞台,其成功之作对此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起到促进作用。

如春晚舞台上,藏族舞蹈《飞弦路春》、蒙古族舞蹈《吉祥颂》等都曾大放异彩,然而,在对民间表演艺术进行再创作的过程中,有些实施者没有坚持本真性的原则,将一些传统艺术改编得面目全非。

比如,有些人在改造民乐时套用画方音乐编排方式,被改编的作品便失了自身的魂魄。

因此,对民族民间艺术进行“二度创作”,应既不失其本真的艺术特性,又科学地融入现代元素,适应民众新的审美需求。

要做到这一点就需要编导们深谙民间表演艺术的特性,并能进行实地调研、采风,挖掘出民间艺术的基本元素与本质精神。

各种传统表演艺术都是在特定的时空中呈现的,考其演出行为形式形成艺术价值。

这类非物质文化产的特性决定了应对其实施活态传承与保护、使之以鲜活形态生存于民间,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抢救保护实施中,有些地区視保存为保护,重视硬件设施,各类场馆及专题博物馆建设颇具规模,民间收集来的各种乐器、道具、面具、服装等都得到妥善收藏,这种博物馆式的展示与收藏,虽然能较好地保存民间表演艺术的物质载体,但变活态传承为固态展示,无法从根本上解决件统表演艺术的生存发展问题。

2019高考语文一轮联练题3含解析

2019高考语文一轮联练题3含解析

(人教)语文2019高考一轮联练题(3)含答案一、语言基础知识运用1、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 )A.他是个可怜的孤儿,小时候承蒙我父母照顾,所以现在经常来看望他们。

B.杨老师年过七旬仍然笔耕不辍,作为他的高足,我们感到既自豪又惭愧。

C.这篇文章是我刚完成的,无论观点还是文字都不够成熟,请您不吝赐教。

D.由于路上堵车非常严重,我赶到约定地点的时候,对方早已恭候多时了。

解析:A项,谦敬不当,“承蒙”是敬辞,表示心怀感激地接受,用在自己身上不合适。

B 项,谦敬不当,“高足”是敬辞,赞扬别人的弟子本领高强,用在自己身上不合适。

D项,谦敬不当,“恭候”是敬辞,恭敬地等候(别人),说对方恭候自己不合适。

答案:C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英国政府计划从今年9月开始,推行4到5岁幼童将接受语文和算术能力的“基准测验”,此政策遭到了教师工会的强烈反对。

B.一种观念只有被人们普遍接受、理解和掌握并转化为整个社会的群体意识,才能成为人们自觉遵守和奉行的准则。

C.批评或许有对有错,甚至偏激,但只要出于善意,没有违犯法律法规,没有损害公序良俗,我们就应该以包容的心态对待。

D.今年5月9日是俄罗斯卫国战争胜利70周年,有近30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的领导人参加了在莫斯科红场举行的阅兵式。

解析:A项,成分残缺,“推行”后面缺少与之呼应的宾语,可在“基准测验”后加“的政策”;成分赘余,应把“将”删去。

B项,语序不当,“接受、理解和掌握”应改为“理解、接受和掌握”。

D项,“今年5月9日是……周年”搭配不当,应在“周年”后加“纪念日”;表意不明,“有近30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的领导人”有歧义,具体指“30个国家和国际组织”还是“30个领导人”,表达不明确。

答案:C3、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①他心高气傲,目空一切,总喜欢妄自菲薄....,结果可想而知,没有人愿意同他打交道,他成了大海里的一叶孤舟。

2019高考语文一轮训练选3含解析新人教版

2019高考语文一轮训练选3含解析新人教版

人教语文2019高考一轮训练选(3)含答案一、语言基础知识运用1、下面是四种日常生活交际情景,其中语言表达不得体的一项是( )A.这次校庆承蒙贵集团慷慨解囊,热情相助,取得圆满成功。

他日有托,本人定当投桃报李,全力相助。

B.这本古籍是我的恩师惠赠给我的,我现在把它敬赠给你,希望你能有所收获。

C.小王同学站起来说:“陈教授刚才那番话是抛砖引玉,我下面将要讲的只能算是狗尾续貂。

”D.我们家家教很严,家父常常告诫我们,到社会上要清清白白做人。

解析:C项,“抛砖引玉”比喻用粗浅的、不成熟的意见引出别人高明的、成熟的意见。

该成语是谦辞,只能用于自己,句中把它用在“陈教授”身上,明显不恰当。

答案:C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电子商务是指以信息网络技术为手段,以商品交换为中心的商务活动。

因具有节省交易时间和空间,提高交易效率的特点,它深受工作忙碌的上班族所欢迎。

B.鉴于巴黎遭受恐怖袭击和目前外围恐怖分子对美国本土安全造成的威胁,美国政府计划采取一系列措施,防止恐怖袭击事件的不再发生。

C.针对几乎每年春运都会出现的“一票难求”,百度、360、携程等APP抢票神器可谓“各显神通”,一键式刷票抢票,让用户即使处于离线状态,依旧可以在云端抢票。

D.贵州盲人女教师刘芳无时无刻不心系学生,凭借着超人的毅力,教书、写书、救助贫困儿童,被人称作“中国大山里的海伦·凯勒”。

解析:A项,成分赘余。

去掉“所”。

B项,不合逻辑。

删去“不再发生”中的“不”。

C项,成分残缺。

在“一票难求”后加“的现象”。

答案:D3、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①在诗圣杜甫的诗中确实有不少石破天惊....的警语,发人深思,同时也令人叹服!②17秒时间可以干什么?“手机控”在微信群里抢个红包秀一秀,博尔特跑两次100米,但在战火不断的中东,17秒可以干出惊天动地....的大事,让全世界都为之屏息。

③用文言文写高考作文的这位考生的确不同凡响....,该篇作文立意暗合时代主旋律,行文不蔓不枝,语言犀利凝练,个性化色彩浓厚。

河北地区联考2019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试题及解析

河北地区联考2019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试题及解析

地区联考2019届高考一轮复习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漂流异邦的古代中国人如果不把商亡后箕子东奔朝鲜的传说以及对“徐福东渡”结局的猜测算在内,今天可以确切地指出最早漂流到今中国境外的我们的先人,就应当是西汉前期活动在“大宛”国(在今中亚费尔干纳盆地)的“秦人”了。

据《史记·大宛传》,当西汉军队围攻大宛的国都时,这些“秦人”在断绝了水源的围城之中帮助守军“穿井”。

从司马迁在另一处提到为大宛等国“铸钱、器”的“汉使、亡卒降”来看,所谓“秦人”,很可能也是被匈奴俘掠、后来投奔大宛的西汉军人,其中最有名的自然是李陵。

华北汉地社会中也有被人掳掠,甚至逃亡到匈奴政权下去从事农业生产的,后者成为迄今所知为改变个人生存的经济环境而出走异国的最早的人群,因为在那里他们受到的盘剥较轻。

两汉时因国内政治斗争的失败而出奔匈奴者亦时见于记载。

自东汉末年以来,日本也逐渐成为中国政治流亡者远走高飞的一方天地。

随着隋唐统一帝国的建立,古代中国人寓居他国的活动呈现某种新格局。

由于隋唐政权对突厥和中亚国家持续的军事活动,大批士卒流失在西域固属难免。

禁止汉族居民出家为僧的法令废弛后,汉族僧团的大规模膨胀导致西行求法或东渡弘法的高僧大德人数激增。

除沿着陆上丝绸之路向西推进的商贾之家,通过海路移居东南亚的“唐人”,由唐经宋而入元,也代不乏人。

到了元朝,中国移民在南洋群岛已经相当多了。

东南沿海的中国人向外移民,从晚明的1560年起逐渐形成一个高潮。

明政府在这时开放海禁,使私人出海贸易的规模急剧扩大。

但由于明政府仍明令禁止移民海外,遂使出门在外多年的人不敢归国,实际上对移民潮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17世纪前后,吕宋马尼拉的华人已有两三万人。

清前期为孤立东南抗清力量,重新实行海禁,并对出国归来的人处以死刑,但其收效仍与明末禁止移民海外的政策略同。

鸦片战争前,东南亚的华人总数高达一百万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民阅读一、现代文阅读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2018年4月18日在京发布第十五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报告。

报告显示,2017年我国成年国民各种煤介(包括书报刊和数字出版物)的综合阅读率为80.3%,较2016年的79.9%有所提升;数字化阅读方式(网络在线阅读、手机阅读、电子阅读器阅读等)的接触率为73.0%,较2016年上升了4.8个百分点。

成年国民各介综合阅读率与数字化阅读方式的接触率保持增长势头。

调查还发现,有声阅读成为国民阅读新的增长点2017年,我国成年国民的听书率为22.8%,较2016年的17.0%提高了5.8个百分点0-17周岁未成年人的听书率也有所增长,具体看,成年人群体中,14-17周岁青少年的听书率最高,9-13周岁少年儿童和0-8周岁儿童的听书率相差不大。

同时,听书的方式也很多样。

我国成年国民中,选择通过移动有声应用软件平台听书的人最多,选择通过广播和微信语音推送听书的也占一定比例。

1.用一句话归纳上述消息的主要内容。

不超过30个字。

2.针对上述消息所反映的社会现象,写一段评述性文字。

不超过80个字。

2.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下题。

材料一未,中国智能移动设备将越越普及化,移动阅读市场的活跃度将进一步提高,用户规模的增长将推动整体阅读市场的发展。

预计2017年,中国移动阅读市场规模将达到160亿元,增长率有望达20.4%;2017年移动阅读市场活跃用户将达到7.2亿人,增长率为4.3%。

(摘编自《2016年中国移动阅读行业现状及2017年市场发展预测》) 材料二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发布第十四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结果。

数据显示,2016年我国成年国民各媒介综合阅读率为79.9%。

数字化阅读方式的接触率连续8年上升,达68.2%;图书阅读率为58.8%。

手机接触时长增长显著,人均每天微信阅读时长为26分钟。

我国成年国民每天接触新兴媒介的时长整体上有不同程度的提升,手机阅读接触时间最长。

成年国民手机阅读接触率为66.1%,连续三年超过网络在线阅读接触率,并逐渐拉开距离。

2016年,有62.4%的成年国民进行过微信阅读,较2015年的51.9%上升了10.5个百分点。

(摘编自《中国国民阅读调查人均每天微信阅读26分钟每年读书7.86本》,2017年4月18日新华社) 材料三各媒介综合阅读率为79.9%,纸质读物阅读仍是5成以上国民倾向的阅读方式……这是18日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发布了第十四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结果。

在手机阅读接触率连续8年增长的今天,身处触屏时代,我们该如何阅读?手机阅读能否打开阅读新天地?“逛街或吃饭时,我都会随时拿出手机刷刷朋友圈,看看新闻。

坐地铁时间长的话,我就会看网络小说或电影。

”在北京工作的范跃辉表示。

手机阅读正成为越越多中国人的习惯。

此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结果显示2016年我国66.1%的成年国民进行过手机阅读,较2015年增长了6.1个百分点。

我国成年国民手机阅读接触率、手机阅读时长连续8年增长。

“手机阅读极大扩展了阅读的方便程度,也极大扩展了国人阅读空间,这是对阅读的整体带动,是一个好的起步。

但也要防止碎片化阅读的弊端。

”北京大学文化资研究中心主任张颐武说。

专家认为,经过数字化处理的文化资越越丰富,手机让公众便于接触文字,已变成获取咨询和知识的入口,成为数字化阅读新的增长点。

创新如何让传统阅读回归?为了给读者增加更丰富的文化体验,北京图书大厦每逢节假日都会举办名人签售、专家讲座、主题展览等各类活动,在吸引更多读者的同时,扩大自身影响力。

在北京艺天桥咖啡厅,青年作家与读者谈阅读、谈创作、谈生活;在青岛BCMI美食书店,人们在享受美食、品味咖啡的同时,领略阅读之美,度过一段慢下的愉悦时光;在北京三里屯,老书虫、PageOne、言又几等各色书店吸引了众多年轻人,每逢周末还举办图书交流会、作家见面会等活动,让这里不仅是潮流地标,也成为文化“宝地”。

在徐升国看,传统阅读的回归,在于传统书店不断创新,找到了在数字化背景下人们阅读的兴趣点,即体验式的阅读需求,这是网上书店、在线阅读所不能提供的。

因此,亚马逊、当当、阿里等电商也纷纷扩展线下渠道。

此外,得益于全民阅读的大环境,促使更多人走进书店。

全民阅读如何厚植土壤?“全民阅读关键在于培育民众对阅读的兴趣。

”第五届书香中国·北京阅读季金牌阅读推广人孙慧阳认为,诸如邀请外国专家参与的交流活动、优秀图书作者见面会等具有优质内容价值的阅读活动更能提升公众对阅读的理解和兴趣。

(摘编自《触屏时代,我们该怎样阅读?——全民阅读新观察》)1.下列对材料一和材料二题干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我国移动阅读市场的活跃度进一步提高,主要原因是中国智能移动设备将越越普及化。

B.2017年,中国移动阅读市场规模达到了160亿元,移动阅读市场活跃用户达到了7.2亿人。

C.我国成年国民各媒介综合阅读率较高,其中数字化阅读方式接触率连续上升,手机接触时长增长显著。

D.我国国民手机阅读接触时间最长,是因为每天接触新兴媒介的时长整体上有不同程度的提升。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两项是( )( )A.我国成年国民手机阅读接触率居高不下,连续三年超过网络在线阅读接触率,并呈逐渐拉开距离之势。

B.逛街或吃饭时,随时拿出手机刷刷朋友圈,看看新闻,坐地铁会看网络小说或电影,这都说明了手机已完全控制了人们的生活。

C.无论是在咖啡厅青年作家与读者面对面交流,还是美食书店里人们边享受美食边领略阅读之美,这都是实体书店为了吸引顾客的创新之举。

D.亚马逊、当当、阿里等电商也纷纷扩展线下渠道,是得益于全民阅读的大环境,促使更多人走进书店。

E.孙慧阳认为,邀请外国专家参与的交流活动、优秀图书作者见面会等具有优质内容价值的阅读活动才能提升公众对阅读的理解和兴趣。

3.根据上述材料,分析在当今互联网飞速发展的时期,如何才能使传统阅读得以回归。

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2015年我国成年国民图书阅读率为58.4%,较2014年上升了0.4个百分点。

从阅读量看,2015年我国国民人均纸质图书阅读量为4. 58本•与2014年相比增加了0.02本,但对比2013年的4.77本还有微弱下降。

报纸和期刊阅读量分别为54.76期和4.91期,与2014年相比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降。

移动互联网的蓬勃发展为人们提供了“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任何内容”的阅读环境.随着生活节奏加快. 数字化阅读已成为人们在碎片化时间重要的阅读方式。

据统计,2012年至2015年.我国国民人均电子书阅读量分别为2.35本、2.48本、3.22本和3.26本.呈现出逐年增长的趋势。

受数字媒介迅猛发展的影响,2015年数字化阅读方式的接触率较2014年的58.1%上升至64.0%,提升了5.9个百分点,其中,手机阅读增速最快。

据统计,2015年.我国成年国民人均每天手机阅读时长为62.21分钟.比2014年的33.82分钟增加了28.39分钟。

这是历次统计中首次日均手机阅读时长超过1 小时。

数据监测发现.纸质出版物阅读仍是大多数国民倾向的阅读方式.而年轻人则更倾向于数字化阅读形式。

在数字化阅读用户中,90后成了绝对的主力军, 占比达到53%;80后以22%的占比紧随其后;其他年龄层占比25%。

(摘编自《2016年最新国人阅读大数据分析报告》) 材料二2014年,我国基础教育进一步普及,15岁及以上人口的识字率较2007年增加了3. 48%,大专及以上学历人口较2007年上升4. 97%。

高等教育发展有效提高了国民综合文化素质。

近5年,成年国民图书阅读率与年均图书阅读量均稳步上升。

这反映了随着消费结构升级、居民收入增加、受教育程度提高,国民逐漸养成阅读习惯,不断增长的消费需求支撑图书市场稳步发展。

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人均读书数量较低,发达国家不仅以经济手段支持图书产业发展,还通过多种途径营造社会读书氛围.如韩国颁布《图书馆及读书振兴法》,美国颁布《卓越阅读法》,从立法层面鼓励读书。

随着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国民阅读习惯的养成与深化.中国图书市场有进一步的增长空间。

(摘编自《2017—2022年中国图书零售连锁市场供需预测与投资战略研究报告》) 材料三2015年我国国民人均纸质图书阅读量为4.58 本.这其中还包括教材教辅。

而据不完全统计.犹太人以64本的年人均阅读量雄踞世界首位。

日本、法国、韩国的人均阅读读书量分别为40本、20本和11本。

与曰韩等国相比,我国纸质图书平均阅读量很低。

造成这个问題的原因有很多.其中一大原因是没时间。

首份《中国国民休闲状况调查报告》显示,中国人每天用于休闲的时间仅3.156个小时,而工作时间则达到9.249小时。

有限的休闲时间,国人又大把扔进了应酬、交际中。

此外,网络时代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日益增多,快餐化、娱乐化的阅读方式也令人们很难静下心捧一本书细细品味。

当然,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应试教育影响。

从小学到大学,被强迫学习,读死书, 导致很多人对读书都很抵触,甚至害怕读书。

(摘编自《2016年中国人读书数据》等)1.下列对上述材料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根据材料一,虽然纸质出版物阅读仍是国民喜欢的阅读方式.但数字化阅读更受年轻人的喜爱, 数字化阅读将会取代纸质阅读。

B.从材料一可以看出,2012年到2015年,我国国民人均电子书阅读量逐年上涨。

C.材料二认为,阅读习惯的养成与深化取决于受教育程度的提高,国民不断增长的阅读消费需求将支撑图书市场进一步发展。

D.材料三认为,我国国民纸质图书人均阅读量比日韩等国少的最根本原因,是中国人的工作强度全世界最大.导致国民没有时间读书。

2.下列针对三则材料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显示2013至2015年.我国国民阅读方式中,纸质图书的阅读量呈逐年下降的趋势。

B.材料二中介绍了发达国家通过经济手段、立法方式鼓励国民读书,营造良好的社会读书氛围,促进国民阅读。

C.材料三显示我国人均纸质图书阅读量中还包括了对教材和教辅的阅读.这充分说明了我国广大中小学生对课外阅读的抵触。

D.三则材料从不同角度对我国国民的阅读情况进行了分析,都认为我国国民的阅读情况虽和发达国家相比有差距,但会越越好。

3.请你对提高我国国民阅读量提出两条合理建议,并结合材料简要阐述。

4.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本报讯(记者韩晓东)】由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组织实施的第十一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日前在京发布结果。

调查显示,2013年我国成年国民图书阅读率为57.8%,较2012年上升了2.9个百分点;包括书报刊和数字出版物在内的各种媒介的综合阅读率为76.7%,较2012年上升了0.4个百分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