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现代性思想与我国的现代性重构

合集下载

马克思对现代性问题的解答及其启示

马克思对现代性问题的解答及其启示

马克思对现代性问题的解答及其启示马克思主义,是以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社会学为基本理论,运用科学方法解决现实问题的学科。

它以共产主义为最终目标,将社会的进步视为历史的必然,因此,也有人将马克思主义视为现代性的思想。

现代性是西方文化发展的一个特征,它体现在科学技术的进步、经济的发展、社会的变迁、自由思考的普及和民主自由精神的形成,以及国际政治文化等多个方面。

因此,本文将以马克思对现代性问题的解答和启示为线索,探讨马克思对现代性问题的思想观点。

首先,马克思就现代性问题提出了关于商品经济、市场化经济在社会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的观点,认为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基本要素,也是现代性社会发展的基础。

此外,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强调,要实现社会的自由和平等,必须推翻资产阶级的压迫,推翻资本主义关系,马克思认为,社会的自由和平等是现代性的特征,必须推翻资产阶级的压迫和资本主义关系,才能达到真正的社会自由和平等,才能实现现代性社会。

此外,马克思在思想上对现代性问题也提出了令人值得思考的观点。

马克思认为,现代性是一种社会文化发展的方式,是一种新的生活方式和新的社会文化形式,由于它的特殊性,现代性拥有自己独特的理论思想、实践方法和生活方式,而这些理论思想、实践方法和生活方式,可以作为文化发展及各个社会阶层之间普遍交流的基本共识。

最后,马克思对现代性问题的解答也给出了一些重要的启示。

他把矛盾冲突看做是历史发展的动力,把社会变革看做是自由思想和实践的共同发展,强调国际社会、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号召劳动群体参加社会运动。

他的思想对现代性问题有重要的启示:要充分发挥社会经济的积极作用,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维护国家的独立自主,实现社会的自由和公正。

总之,从马克思思想上来看,现代性是人类历史发展的一个重要特征,从经济、社会、文化等多个方面来看,现代性对人类社会发展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马克思就现代性问题提出了关于商品经济和市场化经济在社会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的观点,强调推翻资本主义关系和实现社会的自由和平等;在思想上提出了现代性是一种社会文化发展的方式,是一种新的生活方式和新的社会文化形式;最后,还给出了一些重要的启示,要充分发挥社会经济的积极作用,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维护国家的独立自主,实现社会的自由和公正。

社会现代性及其建构——以马克思现代性批判思想为视角

社会现代性及其建构——以马克思现代性批判思想为视角

S c a o e n t n t n t a to o i lM d r i a d I s Co sr c i n y
— —

Vii n r m a x’ ii so o r iy s0 f o M r SCrtc fM de n t
F ANG fn ag
( ri td g Cn r A hi oma U i rt, h 40 0 C i ) Max m Sui et , n u N r l nv sy Wuu2 10 ,hn s n e ei a
现代性是对单一的资本现代性 的扬 弃, 实现包括 经济现代性在 内的政治、 以 文化 、 社会与人 的现代 性的协调发展 为 根本 目标。在 " 中国现代性 建构 中, 3代 - 必须扬弃资本现代性 , 建构全面协调发展 的社会现代性。
关 键 词 : 代 性 批 判 ; 本 现代 性 ; 会 现代 性 ; 的 现 代 性 现 资 社 人 中图 分 类 号 :4 3 F 0 文献标志码 : A 文 章 编 号 :0 6— 85 2 1 ) 1 0 4— 4 10 2 1 (0 2 0 —09 0
方 芳
( 安徽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研究 中心 , 安徽 芜湖

2 10 4 00)
要: 资本 现 代 性 的 生 成 , 开启 了世 界 历 史性 进 程 , 动 了 生产 力的 发展 , 来 了 经 济 现 代 化 , 由 于 只 注 重 人 的 推 带 但
物 质 欲 望 的 满 足 , 面追 求 经 济 现 代 性 , 片 资本 现 代 性 又 造 成 社会 片 面发 展 、 会 关 系对 抗 和人 的 物 化 等 问题 。社 会 社
第3 0卷
21 0 2年
总第 16期 2

马克思对于现代性两重批判

马克思对于现代性两重批判

马克思对于现代性两重批判一、马克思学说对于现代性的有原则高度的批判关键词:现代性、有原则高度、批判1、现代性:modernity,有137种定义,可见理解其含义的角度之多,但是马克思揭示的现代性是指现代世界的本质根据、原则和纲领,也就是是现代世界称之为现代世界的某种东西。

具体来讲主要是两点:(1)资本(物质动因):重商主义时代进行大量的货币累积,但是单纯的货币累积并不是资本,只有当货币投入流通,并且产生超出其自身价值之上的价值,才能称之为资本,可见资本要求增殖,因此在此现代性的作用下,现代社会不断进步、增长,并且对于增长高度敏感。

海德格尔说现代社会处于一种“进步强制”的状态,当人们有一天认为增长可有可无,那意味着现代社会行将崩溃。

正是资本增殖的根本属性使得现代社会中的人们必须把增长和进步作为自己的基本法则。

(2)现代形而上学(实现手段):即现代哲学以及以现代哲学为基础的现代科学和技术。

简而言之,即资本以何种方式增殖。

人们可以通过延长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来获取绝对剩余,但是这是一种传统的、非现代的方式。

而现代方式即一种现代形而上学——缩短必要劳动时间,而这要通过提高生产率来实现,提高生产率则是使生产变成科学的生产性应用的过程。

2、有原则高度:马克思并不是批判现代性的第一人,对现代性的批判是伴随着现代社会的产生和发展的。

重农主义就对现代世界进行了批判,认为积累货币是罪恶的根源,一个国家的真正实力在于健康的农村居民,而不是像老鼠一样在地洞里钻来钻去的城市居民。

而卢梭作为伟大的哲学家、思想家更是对于现代性批判的后盾式人物,在《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一书中,卢梭就认为现代世界的原则使人文明起来,使人类没落下去,使人类没落的并非金和银,而是铁和谷物——工业和商业、科学和技术。

这是一种浪漫主义的批判。

海涅曾对浪漫主义者进行过定义:他们设想一个黄金时代,即原始的自然状态,认为那是最优越的,而人类的每一个进步都是没落的。

马克思现代性思想对当代中国新现代性建构的启示

马克思现代性思想对当代中国新现代性建构的启示

前的, 这使现代性 问题得 以充分展开。作为考察现代社 维护 资本 主义秩序 , 这就赋予 了惟一 、 限的个人 的理 有
会的一个思维范式 , 现代性 首先是一个表达与传统断裂 性 以超负荷 的使命 , 因而必 会 引起人 们 的怀疑 。黑
的概念。然而, 现代性既给人类带来 了巨大的进步 , 同 格尔则把理性提 升为超 人 的客观 的绝对 精神 , 理性 但 将 时它也蕴含着 “ 欧洲 中心主义” 西方 中心主义” 或“ 的历 彻底本体化 , 图用这种无 限的、 试 绝对一体化 的理性来 史叙事 , 隐藏着独断主义的权力话语 , 面临着诸多现代人 设置 和安排 现代社会 生 活。他完成 了对 一切 的颠倒 , 完成 了对世界 的“ 理性 的颠倒 ” 。但 是 , 黑格 尔的绝对 生存 的深层 困境和危机 。
起 来 。 ’ ’
现代性 的发 端从 一定 意 义 上 说就 是对 主 体 的发 现, 强调人 的尊严 、 个性 和选择 。但是 , 蒙运 动 以来 启 现代性 的理论 支 撑是理 性形 而上学 , 以马克 思 所
[ 收稿 日期]0 1 0 2 1 — 2—1 5 [ 作者 简介] 张恒( 92一) 男 , 17 , 山西太原人 , 河海大学公共 管理 学院博士研究生 , 南京审计 学院政 治与行政 学院讲 师 , 研
西方的现代化历史实践表 明, 作为对现代化反思和 精神 已经 向启蒙运 动所批判 的超 人 的客观 精神——上
从 暴露 出其 批评的现代性 , 始终与其相伴随, 而这一点也是我们讨论 帝靠拢 , 而使现代 性陷入 自相矛盾 的困境 ,
“ 马克思现代性思想的历史根据。利奥塔曾经指 出,资本 理论 的局限性。正如马克思所指 出的 : 在黑格尔天才 “ 主义是现代性的名称之一” 。马克思虽然没有提 出 地把 1 7世纪的形 而上学 同后来的一 切形而上学及 德国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现代性的建构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现代性的建构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现代性的建构摘要:从我国革命和现代化建设的过程来看,中国共产党人非常注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的研究与应用,成为引领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思想。

将中国现代化建构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思想进行有效衔接,既可以化解我国现代化发展中的重要理论困境,又可以联系实际,指导中国式现代化的健康发展。

因此,着眼于当前发展课题,了解中国现代性追求的历史溯源,通过历史方位的研究,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为切入点,明确中国现代性建构思路是十分重要的。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国现代性建构;具体策略引言:对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过程来讲,既推动了我国的现代化发展,也使中国在发展过程中,快速迎接发展挑战,使中国现代性构建与相关理念的优化达到了相互统一的状态。

在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相关内容进行分析的过程中,要结合我国现代性追求曲折的发展历程,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为重要驱动力,研究当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

因此,本文在探讨过程中,主要结合现代思想启蒙等相关内容,深入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现代性建构的基本发展动向,从而明确当代中国现代性建构的基本要求。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现代性建构的理论概述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研究和解决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中的实际问题,结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以及中国现代性建构的研究内容,深入研究各项切入点,是十分必要的。

主要对以下内容进行有效研究:1.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分析从历史进程研究角度来看,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可以充分顺应中国现代化发展,可以在追赶现代化、优化现代化发展路径的同时,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历史一同联系起来。

在对现代思想和观念进行变革的过程中,可以通过起点任务方向的明确,了解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曲折性。

因此,要对我国现代性观念和历史方位进行全面反思,更好的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建设作为核心任务,完善最新成果的巩固,从而促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发展更加科学全面。

马克思现代性思想及其当代意义

马克思现代性思想及其当代意义
义运动的发展。
启示危机应对
马克思现代性思想对资本主 义经济危机的分析和批判, 为西方国家应对经济危机提 供了重要启示。
对发展中国家影响与启示
要点一
指导现代化进程
马克思现代性思想为发展中国家实现 现代化提供了理论指导和借鉴,有助 于推动发展中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
要点二
揭示全球化陷阱
马克思现代性思想对全球化进程中的 资本主义扩张和剥削进行了深刻批判 ,为发展中国家应对全球化陷阱提供 了重要启示。
历史发展的必然性
马克思指出,现代性的产生和发展是历史发展的必 然结果,具有客观性和规律性。
现代性的进步性
马克思肯定了现代性在推动生产力发展、促 进社会进步方面的积极作用,但同时也揭示 了其内在的矛盾和危机。
共产主义与现代性超越
扬弃私有制
马克思认为,只有通过扬弃私有 制、实现共产主义,才能从根本 上解决现代性的困境,实现人的 自由全面发展。
马克思揭示了资本逻辑下的现 代性困境,即资本追求无限增 殖的本性导致了对自然、社会 和人的全面异化。
马克思认为,在资本主义社会 中,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 的阶级斗争是现代性的主要矛 盾,只有通过无产阶级革命才 能实现现代性的超越。
历史唯物主义视角下的现代性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马克思强调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现代性 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由资本主义生产 方式所决定的。
形成过程与发展阶段
01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在这部著作中,马克思初步阐述了异化劳动理论,揭示了 资本主义制度下劳动的异化本质,为其现代性思想的形成 奠定了基础。
02 03
《德意志意识形态》
在这部著作中,马克思和恩格斯系统地阐述了历史唯物主 义的基本原理,揭示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规律,为 其现代性思想的形成提供了哲学基础。

马克思的现代性思想与当代中国现代性的建构

马克思的现代性思想与当代中国现代性的建构

马克思的现代性思想与当代中国现代性的建构摘要:作为一个彻底的辨证论者,马克思在肯定现代性在世界历史的形成和人的本质自由而全面发展中奠定重要前提的同时,也指出现代性所造成的殖民统治及其人的本质力量的异化。

马克思的现代性思想深刻地阐释了世界历史和全球一体化趋势的客观过程,并揭示了现代性的内在矛盾,为人们辩证地审视现代性问题和全面把握现代社会中人的生存境遇提供了重要的思路,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模式的构建提供了积极的启示。

关键词:马克思;现代性;现代化作为现代化历程的亲历者,马克思所生活的年代恰恰是现代化在西欧迅猛发展时期。

虽然马克思并没有明确提出“现代化”这一概念,但他看到了现代工业的兴起所引发的巨大社会变革,且系统地阐述了现代资本主义社会及其相关的世界历史理论。

马克思把当时的19世纪称为现代,并频繁地使用“现代”这一概念,如“现代资产阶级社会”,“现代资本家阶级”、“现代的工人”、“现代工业”等等。

现代一词并非是当时的泛称,而是指一个特定的历史时代,即资产阶级时代,现代社会特指资本主义社会。

一自第一次工业革命以来,人类社会历史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急剧变革,机器化大生产的采用和社会分工的广泛推进,这一系列的生产方式引起了社会政治经济的重大变化。

从中世纪手工业者到“现代工人”,从历史上自然形成的等级资本到“现代意义上的资本”,从中世纪国家到“现代国家”,资产阶级时代最终得以确立下来并首次开创了现代社会的历史。

工业革命开创了世界历史的新时期,并宣布人类进入到一个全新的历史时期即现代时期。

首先,在现代社会中,人类社会生产方式发生了重大的变化。

由于世界市场的形成,原有的封建的或行会的工业经营方式已经不能满足新市场的需求,工场手工业代替了这种传统的经营方式。

随着世界市场需求的不断扩大和产业革命的不断升级,现代大工业又取代了工场手工业,现代资产阶级逐渐代替了工业的中间等级。

正如《共产党宣言》所描述的那样:“资产阶级,由于一切生产工具的迅速改进,由于交通的极其便利,把一切民族甚至最野蛮的民族都卷到文明中来了。

批判或重建——马克思视野下的现代性

批判或重建——马克思视野下的现代性
收 藕 日期 :O 9 O — 1 2O一 8 8
作者简介 : 胡慧华 , , 男 首都师范大学政法学 院博士研究生 。研究方向 : 马克思主义哲学 ;
刘满 喜 , , 都师 范 大学 政 法 学 院博 士 研 究 生 。 研 究 方 向 ; 克 思 主 义哲 学 。 男 首 马


马 克 思 现 代 性 思 想 探 源
河 北 青 年 管 理 千 部 学 院学 报 20 0 9年 第 6期
批判或重建——马克思视野下的现代性
胡 慧华 ,刘 满 喜
( 都师范大学政法学院 , 京 103) 首 北 0 O 7
摘要 : 涉及 政 治 、 济 、 经 社会 、 文化及人 的 价值 观念 诸 方面的 现代 性是一 个 复 杂的 问题 系。在 对 马克 思的现代 性 思 想和理 论 的研 究 中, 多学者 都是 从 “ 现 代 性 ” 角度 来 思 许 反 的 考和解 读 马克 思的现代 性 思想 和理论 , 至把 马 克 思 关 于现代 性 的思 想 和理 论 与 就 意 味着 他是 反现 代 性 的? 笔者 认 为 , 案 是 否定 的。 答 我 们不 能离开 马克 思 的立场 来 简单 、 象地 理解 马克 思对 现 代性 的批判 , 更应 该把 这种 批判 看作 是一 抽 而
种对 现代 性 的解 答 和重 新建 构 。
马克思 虽没有 明确地 提 出“ 现代 性” 的概念 , 他基 于 对人类 社 会 发展 历史 的历史 唯 物 主义 思 考和 但 考察 , 还是在 他 的许 多 巨著 中阐述 了有关 现代性 的重要 思想 , 对 现代性 作 出了不 同于一般 思维 的实质 并 性 的解读 。如马克 思在许 多地 方提 到“ 资本 主义 社会 ” , 时 总是 在 前 面加上 “ 现代 ” 一修 饰 词 。在 马克 这

论马克思现代性批判与当代中国现代性构建

论马克思现代性批判与当代中国现代性构建
终结 。

等现代 性 的基本 元 素 , 为 现代 价 值 秩 序 提供 了合 法
性基 础 。
经历 了早期 资本 主义 的快 速发 展和 财 富的不 断
现代性 危 机与 马克 思现代 性批 判的 回归

增加 , 这种 作为 现代 性 精 神 支 柱 的禁 欲 主 义 逐 步退 化为 片面追 求 利润 的工具 , 失 去 了价 值 理 性 的 导 引
寻人 类走 向解 放 的符合 各 自意识 形态诉 求 的逻辑 路 径 。 自启蒙运 动 以来 , 西 方 现 代 性 进程 已走 过 了数 百年 , 但 现代 性始 终是无 法终 结 的命题 , 对 现代性 批 判 的思 想洪 流也从 未 间断过 。现 代性 的悖论 不仅 没 有 因为 批判 理论 的层 出不 穷 而 得 到根 本 性 的解决 ,
现代性是指西方蒙运动和现代化历程 中所形 成 的文化 模式 和社 会 运 行 机 理 , 它是 人 类 社 会从 自
然 的地 域性 关 联 中“ 脱域 ” 出来 后 形 成 的 一 种 新 的
[ 收稿 日期 ] 2 0 1 3— 0 9—2 0
和支撑 , “ 大获 全胜 的资本 主义 , 依 赖于机 器 的基 础。 已不再需要这种精神 的支持了” … “ ‘ 在现代
代性 的理 性化 , 人 的独 立价 值 即 自由丧失 了 , 世界 的
祛魅与 自由的丧失成为一种无法逃避的现实 。现代 性在完成 了把人从传统社会解放出来并创造 了辉煌 的现代文 明之后 , 又使人类的精 神世界 陷于风雨凋 零之 中, 引发 了一系列信仰缺失和价值危机 , 两次世 界 大战更 是 将高扬 理 性 主义 和主体 主义 的现 代性 危
生存 的全 部意 义 , 现 代性 也 无 从 谈 起 。启 蒙 运 动 实 现 了现实 生活 的“ 祛魅 ” , 这 种超 越 性 整体 逐 步被 还 原成 自我 决 定 、 自我 负 责 、 自我 实 现 的 主 体 “ 人” 。

马克思现代性思想及其当代意义研究

马克思现代性思想及其当代意义研究
对辩证唯物主义进行重新审视,以应对后现代主义对马克思现代 性思想的质疑。
分析后现代主义的观点
了解后现代主义的观点,以更好地应用马克思主义理论。
探讨后现代社会的特点
探讨后现代社会的特点,分析其对马资本主义社会不平等的加剧与解决方案
资本主义社会不平等的加剧
全球气候变化与可持续发展的路径选择
全球气候变化
马克思对自然环境的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有着深刻的思 考。当前,全球气候变化问题日益严重,需要各国共 同努力解决。
解决方案
采取低碳经济发展模式,减少对化石能源的依赖,鼓 励可再生能源和循环经济的发展。同时,加强国际合 作,共同制定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和措施,实现全球 可持续发展。
反思全球化时代的政治问题
马克思的现代性思想提醒我们全球化时代政治问题的多样性和复杂 性,我们应该加强对全球政治治理的研究和合作。
反思全球化时代的文化问题
马克思的现代性思想提醒我们全球化时代文化问题的多样性和复杂 性,我们应该加强对全球文化治理的研究和合作。
04 马克思现代性思想在当代的挑战与回应
马克思主义在当代面临的挑战
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马克思的现代性思想不仅深刻影响了哲学史和思想史的发展,也深刻影响了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和共产 主义运动的发展。
02 马克思现代性思想的核心概念
现代性
总结词
现代性是马克思现代性思想的核心概念 之一,指涉的是一种社会形态的转变和 发展。
VS
详细描述
在马克思的理论中,现代性是指从封建社 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转型的过程中所形成的 一种新的社会形态。这一概念涉及到经济 、政治、文化等多个领域,揭示了资本主 义社会的本质特征和发展趋势。
重新审视历史唯物主义
01

马克思的现代性思想及其当代价值

马克思的现代性思想及其当代价值
想家们进行 了深刻的反思和剖析。而早在 1 世纪 ,在 9 对资本文明的反思 、批判 巾 ,马克思对现代性的本质
世界市场( 至少是一个轮廓) 和以这种市场 为基 础的生
产” I 。H因而 ,现代生产对现代性具有决定性 意义和基 础作用 ,现代性源于现代生产 。在 马克思看来 ,现代 性说到底是在 现代生产基础上资本运动 的产物 ,是随
又 是它的结果 。可见 ,工 业化是现代性产生 的基 础 , 市场化是现代性 的交往特点 ,全球 化是现代性的拓展
场域。
第二 ,全球性赋予 了现代性的流动特性及其 双重 效应 。在马克思看来 ,全球性的形成和发展史 ,并不 是一部 田园式 的和谐发展史 ,而是一部充满矛盾 、冲 突的历史 。他指 出资本主义的世界性扩张趋势实质上 是资本无 限增殖本性的外在表现 ,它要求 “ 生产 的不 断变革 ,一切社会状况不停 的动荡 ,永远的不安定和
马 克 思 主 义 论 苑 T E RTC L O I N HO EI R O AH Z
马 克 思 的 现 性 思 想 其 当 代价 值 代 及
■张 琳
【 提
要】马克思在 对资本主义社 会的肯定与否定 中,在 对未来社会的设计与追求 中,极其深刻地指明
现 代 性 内 源 于现 代 生 产及 其 资 本 的 逻 辑 之 中 , 处 于历 史 的 流 变 和 矛 盾 裂 变之 中 ,存 在 于全 球 性 的视 阈之 中。 历 史观 点 、矛 盾 学说 以及 全球 化 眼光 ,构 成 了马 克 思 分 析 现 代 性 问题 的 基 本 视 角 ,形 成 了他 关 于 现 代 性 的 辩
进行 了深刻揭示 。至今看来 ,在所有关于现代性 理论
巾,马克思关 于现代性 的思想无疑最为深刻 、辩 证和

浅谈马克思对现代性的批判

浅谈马克思对现代性的批判

浅谈马克思对现代性的批判提要:马克思的现代性思想是基于对资本主义社会生产的考察而得出的社会理论。

尽管他认为这种现代性对社会的发展有着无比的推动作用,但他也更加鲜明的看到这种现代性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通过完成对资本主义现代性意识形态、政治经济学、实践方面的批判,马克思完成了对它的超越。

关键词:现代性;批判;共产主义马克思虽然没有明确提出“现代性”的概念,但是基于对社会历史发展的深入考察,马克思对现代性作出了新的实质性的理解。

他的现代性理论是一种现代性的社会理论。

他所讲的“现代社会”,就是特指资本主义社会。

因为资本主义社会的出现,使人类社会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时代,以致整个社会生活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现代”色彩。

马克思认为这种现代性源于现代生产,现代社会之所以有别于传统社会,最根本的原因就在于生产方式不同。

生产方式作为社会生活的基础以及人的基本存在方式,从根本上制约着社会现代性的生成、演化,制约着观念、文化现代性的发展。

离开了现代生产,很难真正透彻的说明现代性的形成。

应该说,马克思肯定了资本主义现代性对社会历史的巨大推动作用。

马克思指出,资本主义在全球化的历史进程中起着推动作用,具有非常革命的性质。

《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肯定了资本主义所取得的成就:“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

”而且马克思对构建资本主义现代性起重大作用的西方近代的文艺复兴、启蒙运动、宗教改革等所倡导的自由、平等、博爱、理性和解放等价值也十分推崇。

但是,在马克思看来,现代性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现代性的发展确实给人类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物质文明成果;另一方面,现代性又导致了社会裂变等各种异化现象。

在对现代性积极成果赞扬的同时,对于现代性的负面效应,马克思也同样给予了无情的揭露和批判,并由此完成了对它的超越,创建了共产主义理论。

一、对现代性的意识形态批判马克思对启蒙哲学特别是以康德、黑格尔为代表的德国古典哲学进行批判,理清了其中凝结着的启蒙现代性理论,创立了实践唯物主义。

马克思哲学与中国现代性建构——马克思对现代性的诊断及其启示

马克思哲学与中国现代性建构——马克思对现代性的诊断及其启示

马克思哲学与中国现代性建构——马克思对现代性的诊断及其启示摘要:马克思哲学是人类思想史上的重要理论体系之一,其对现代性的诊断对于今天的中国现代性建构仍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本文首先回顾了马克思对现代性的诊断及其内在矛盾,然后探讨了马克思哲学对中国现代性建构的指导意义,最后着重论述了在中国现代性建构中需要克服的困境,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马克思哲学;现代性;内在矛盾;中国现代性建构;困境与对策前言随着中国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如何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性体系成为了学术界和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

在这个过程中,马克思哲学也逐渐成为了一个重要参考框架。

本文旨在通过回顾马克思对现代性的诊断和内在矛盾,探讨马克思哲学对中国现代性建构的指导意义,并提出相应的困境与对策。

马克思对现代性的诊断在马克思看来,现代性是一个复杂的概念,它既包含了人类文明的进步和发展,又包含了人类面临的各种安全性与危机,这种危机是由于内在矛盾的存在所引起的。

首先,马克思概括了现代性的本质特征,认为现代性是由于资本积累带来的市场化、自由竞争等因素所导致的。

这一过程带来了人类文明的进步与发展,但是也使得人类面临了种种危险,如剥削、压迫、异化等。

其次,马克思关注到了人类自身存在的矛盾,尤其是在资本主义社会里,这种矛盾变得更加尖锐和复杂化。

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方式是建立在雇佣劳动和剩余价值的基础上的,这导致了生产和交换活动的异化,自由竞争的结果是经济利益的最大化和利益分配不均,而这些矛盾最终会引致社会增长的不平衡、社会组织结构的崩溃以及社会文化价值观念的扭曲。

因此,马克思认为现代性存在着内在的矛盾,这种矛盾不仅仅是经济上的,还涉及社会、政治以及文化等方方面面。

马克思哲学对中国现代性建构的指导意义在中国现代性建构中,马克思哲学充满了启示意义。

首先,马克思哲学提供了一种对不平衡发展、贫富分化的深刻洞察,这有助于人们理解中国现代社会的发展过程和现状。

论马克思现代性批判理论对建构中国现代性的意义

论马克思现代性批判理论对建构中国现代性的意义

化 、利用和交换 自然力量和精神力量的限制” 。⑧ “ 劳动生产 力 的发展——首 先是 剩余 劳动 的创 造——是资本的价值增加或资本 的价值增殖的必 要条件 。 因此 , 资本作为无 限制地追求发财致富的
质、 人和感性生命 ” 。 ④ 而要走出现代人无处不在的 “ 化 ” 态 的真正 出路就是 无产 阶级 的革命 即现 异 状 实的共产主义运动。所以, 从现代性的视角看 , 马 克 思是在 “ 现代 性 的超越 ” 维度 上来指 证共产 主义 的。“ 共产主义对我们来说不是应当确立的状况, 不是现实应当与之相适应的理想。我们所称为共 产主义 的是那 种 消灭 现 存 状况 的现 实 的运 动 , 这 个运动的条件是 由现有的前提产生的。嘶 以, ” 只 有在这样的状态下,人的生命才能从非人的资本


面 对 过 去 : 助 于 我 们 更 好 地 认识 与 有
应对“ 现代性危机”

可 以说 ,9世 纪 以来思 想 界 就 出现 了众 多关 1 于现 代性 的批 判思潮 ,如黑格 尔对 市 民社 会 的批 判、 韦伯 的合 理化 理论 、 卢卡 奇 的物化理 论 以及霍 克海 默和 阿多诺 的工具 理 性批 判 。在 基本价值 取 向上 , 多数后 现代 主义 者是 否定 现代性 价值 , 大 并 对现代 化运 动持全 盘否 定 的态度 。而西方 马克思 主义 流派 ,可 以说对 于现 代性 问题做 出了独 特而
理论探讨
当代社科视野 21 年第 1 02 期
深刻的批判 , 为我们正确地认识现代性 、 克服现代 性危机等提供了可资借鉴 的积极价值。但从根本
现代性和建构现代性的统一 , 为中国未来走 出“ 现
上看 , 他们并没有找到现代性困境的真正出路。 为 此, 要真正理解现代性和克服“ 现代性危机”还必 , 须回到马克思。马克思的现代性思想与上述西方 近现代批 判 思潮相 比 ,最 大 的不 同在 于—— 马克 思的“ 资本现代性” 理论是站在实践唯物主义的基 础上 , 深入到“ 历史 的本质维度” 是具有原则高 中, 度的现代性批判思想。 概言之, 它对于我们更好地 认识 和应对 “ 现代 性危机 ” 主要 有 以下两 点启示 : 第一 、马克思现代性批判理论始终是从现实 的社会实践出发 ,始终坚持理论批判和实践批判 的统一 , 并最终深刻揭示了“ 现代性危机” 的真正 病因所在。相比于 以往的思辨哲学批判而言 , 马 克思的深刻之处在于 :他是通过揭示现代资本主

发展观的现代性之维——以马克思现代性思想为视角

发展观的现代性之维——以马克思现代性思想为视角

基金项 目: 教 育部 2 0 1 1 年 人 文社 会 科 学研 究 青 年 基 金 项 目“ 世 界 历 史性 视 域 中 的 中 国特 色社会 主 义 ” ( 项 目编 号 : l 1 Y J C 7 1 0 0 o 7 ) 成 果之一 ; 安 徽 师 范 大 学博 士 科 研 资 助 项 目。
中图分 类号 : K 0 2 文 献标 识码 : A 文 章编 号 : 1 0 0 3 — 1 5 0 2 ( 2 0 1 3 ) 0 1 — 0 0 4 6 — 0 5
2 0世 纪 5 0 ~ 6 0年 代 以来 , 世 界 各 国 先 后 掀 起 了 追
其道 , 现 代 大 工 业 也 在 突 飞 猛 进 。大 工 业 的 发 展 , 世 界
自启 蒙 理 性 孕 育 以来 , 在 现 代 社 会 就 存 在 着 发 展 问 题 。随 着 理 『 生 主义 、 个 人 主义 、 科 学主义 等逐渐大行
“ 资 本 通 过 吸 收 上 述 自然 力 而 转 化 为 不 断 膨 胀 的 社 会 物 质生产 系统 , 转 变 成 不 断 发 展 的生 产 力 和 不 断 积 累
用 的无 限 资 源 和 积 极 力 量 ! ” 四 在 资 本 的逻 辑 里 , 自然
失 去 其 审美 功 能 , 只 具有 经 济功 能 , 自然 的 价 值 就 在
下, 发 展 等 同 于 单 纯 的 经 济 增 长 。但 资 本 现 代 性 在 推 进 经 济 增 长 的 同 时 , 又 导 致 了经 济 社 会 发 展 的 不 平
衡、 人的物 化及人 与人 、 人 与社会 、 人 与 自然 关 系的 紧张 等 问 题 。科 学 发 展 观 是 对 旧发 展 观 的扬 弃 , 其 本 质

改革开放以来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现代性关系探讨

改革开放以来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现代性关系探讨

改革开放以来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现代性关系探讨作者:任登昆来源:《群文天地》2013年第04期摘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从马克思进入中国开始,几代革命者不断讨论的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一共历经了三个阶段,其实这些阶段也是在不断的拓展现代性。

新时期以来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在不断地践行某些现代性的内在特质,正在不断地推动现代性往前发展,从而逐步的实现现代化。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现代性一、现代性问题与新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现代性问题的讨论在90年代的后半期曾经是震动思想界的一件大事,所谓的现代性其实就是一个时间概念,现代性源于近代意义上的“启蒙”,它不同于现代化,现代性也可以看做是一种精神,它的外化的形式就是现代化。

而对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来说,这是中国一个悠久的意识形态问题,从马克思进入中国开始,老一辈的革命者就在不断地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的实际相融合,毛泽东思想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成功的结晶。

改革开放以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一共历经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1978-1992)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的恢复阶段,由于先前的文革形势,马克思主义被全面的歪曲,成为封建反革命集团的工具,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央强调实事求是一切向前看,重新确立对人的价值的追求,重新开始在制度内进行逐步的调整,适应变化了的世界形势。

同时对市场经济的理解有了新的认识,认为社会主义可以搞市场经济。

1992年之后为第二阶段,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的深化阶段,开始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世纪之后“三个代表”也提出,讨论着“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根本问题。

第三阶段是2005年以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的学科化阶段,2005年中央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要求积极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研究,并设立“马克思主义”为一级学科,通过对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展开研究来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并积极的推进党的思想理论建设,与此同时在后续文件《关于调整增设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及所属二级学科的通知》对各个二级学科的相关学科、业务范围、培养目标及课程设置进行了说明。

马克思思想的“现代性”情结

马克思思想的“现代性”情结
流。 马 克 思就 是 在 这种 文 化 背 景 下 开 始 思 考 社会 问
现 代 性 的理 念创 造 出 来 的 ,在 “ 代 性 的命 运 ”与 现
“ 资本 主 义 的命运 ”二 者 之 间,存 在着 一种 不 可 分割 的本 质 联系。 马克思 思想 的深层 基 因 即 自由、平 等、

要 :在 西方文化传统 中 “ 代性”是马克 思思想产生 的宏 大话 语背景。 马克思思想 的现 代性情结表观 在:作 现

为继承者 ,秉承 了现代性 的价值 理想和根本精神 ;作 为批判者 ,正视现 代性 的悖谬 ,对现存 资本 主义进行 了深 刻
反思;作 为建构者 ,打 开世界历 史视 阈,把现代性理解为否定资本主义的过程。 关键词:现代性;继承;批 判;建构
第3 2卷 第 1明
2 1 年 2J 01 ]






V o13 O. .2N i Fl e b.2O1 l
J oURNAL oF DA L AN I UNI VERS TY I
马克 思 思 想 的 “ 现代 性 "情 结
天 晏 燕 嚣
( 国防大学 研究生院,北京 1 0 9 ) 0 0 ]
长期 以来 , 我们 在 研 究 马 克 思 思想 时, 往往 注
重 马克 思 思 想 与 西 方文 化 传 统 之 间的 断裂 ,而 忽 略 了其 和 西方 文化 传 统 的继 承 关 系。 在 西 方 文 化传 统
中 “ 代 性 ”是 马 克 思 主 义 产 生 的宏 大 话 语 背 景 , 现 马克 思 主 义 原著 中 虽然 没 有 提 出现 代 性 概 念 ,但 是
就 是 关 于 具体 历 史 事 件 的 具 体 分析 结 论 、关 于 具 体

现代性与近代以来中国人的文化认同危机及重构

现代性与近代以来中国人的文化认同危机及重构

现代性与近代以来中国人的文化认同危机及重构赵剑英干春松内容提要中国人面对近代以来政治社会巨大变革导致的文化认同危机作出的不同反应与艰辛探索,既揭示了一个民族的文化认同方式必然受制于自身的历史传统,又证明了不能简单地回归本土思想资源,必须立足于全球问题背景,以构造性的态度综合创新,才能成功地回应现代性引发的文化认同危机的挑战。

一、现代性与认同危机的发生中国的现代性(注:现代性是一个十分复杂的概念。

我们在本文中强调制度变迁对中国社会的影响,主要是接受了吉登斯的概念,即:“它首先指在后封建的欧洲所建立而在20世纪日益成为具有世界历史性影响的行为制度与模式。

‘现代性’大略地等同于‘工业化世界’;现代性的第二个维度是资本主义,它意指包含竞争性的产品市场和劳动力的商品化过程中的商品生产体系。

”(《现代性与自我认同》,北京三联书店,1998年,16页)有人批评吉登斯的现代性描述忽视了文化问题,“吉登斯不认真对待文化问题,……认为不探讨从目前有关文化的政治、文化资本、文化差异、文化同质性和异质性、族群性、民族主义、种族、性别等等争论中产生的问题,人们也可以合理地说明当代的世界,这整个想法就令人难以臵信。

”(罗兰·罗伯森:《全球化社会理论和全球文化》,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187页)本文的展开或许是参考了这种批评,但始终认为制度的变迁是中国文化认同危机出现的根本的和首要的因素。

)的历史发展是以追求现代化作为重要动力的。

在近代中国面临亡国灭种的危机中,现代化的努力最直接的体现,是对于西方技术的吸收和制度的模仿。

与此同时,科举制的废除和作为数千年来民族文化价值秩序象征的皇权的崩溃,导致了制度层面的巨大断层,即以民族—国家的模式取代传统中国的“天下”模式(注:关于近代中国人对于自我形象的认识是由“文化主义”向“民族主义”转变的详细讨论,可参阅金光耀:《中国的民族主义》,载《近代中国的国家形象与国家认同》,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版,第173—211页。

马克思现代性思想研究的新收获——《马克思现代性思想的当代阐释》评介

马克思现代性思想研究的新收获——《马克思现代性思想的当代阐释》评介

马克思现代性思想研究的新收获——《马克思现代性思想的
当代阐释》评介
黎海波
【期刊名称】《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卷),期】2024(44)2
【摘要】中国式现代化是哲学社会科学的重大课题。

正确认识和理解中国式现代化,不仅要科学总结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经验和发展规律,而且要深入研究中国式现代化理论。

当前,马克思现代性思想已成为学界关注的重点领域。

刘国胜教授所著的《马克思现代性思想的当代阐释》(人民出版社2023年版)反映了学界对马克思现代性思想的整体性探索。

【总页数】1页(PF0003)
【作者】黎海波
【作者单位】中南民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A81
【相关文献】
1.马克思现代性思想对当代中国新现代性建构的启示
2.从启蒙现代性到新现代性:马克思现代性思想的历程、差异、地位
3.经典马克思主义现代性批判的现实运用——本雅明现代性批判思想的阐释
4.运用马克思现代性思想剧本演示中国现代性
故事——《马克思现代性思想探析》评说5.马克思的思想与中国现代性建设的内聚——评《马克思现代性思想探析》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我国, 由于这些年来对西方 后现代主义 思潮的研究 , 对其相对概念 ∃ ∃ ∃ 现代性 自然也引起学界的广泛关注。对 处于现代化进程中的 中国, 从学理上辨明这一进程所要 建成 的现代社会从观念形 态、 制度层面到行为方式诸方面的 本质 特性 , 不仅具有其理论意义 , 而且尤有现 实的意义, 它能 够为 我们社会与文化的现 代性提供一些有益的思想资源 , 并 有助 于我们借鉴其中的历史经验。 1. 中西 现代性概念 产生和论争的不同语境。西方的现 代主义 (m odernist) 哲学面对的首要问题 , 是启蒙以来作 为社 会整合力量的宗教在 思想界的猛烈批评下, 已经逐渐丧 失其 整合作用, 因此需要寻找一个替代物来作为社会思想观 念的 整合之源。哲学家们为 此找到了 理 性 。有如大 家所熟 悉 的, 在启蒙哲学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康德那里, 理性不仅成了 一切现存物批判的法庭 , 而且还是自然的立法者, 道德的立法 者。按照哈贝马斯的说法 , 康德之后的现代性批判分为 两个 传统 , 一是黑格尔的 , 另一是尼采的。由于黑格尔认为在康德 哲学中理性是分裂的, 即它分裂为理论 ( 科学 ) 理性与实践 ( 道 德 ) 理性 , 这种分裂的理性是不可能取代上帝来进行社会整合 的, 因此黑格尔将理性绝对化 , 提出了 绝对理念 的哲学 , 欲 以克服康德哲学的缺陷, 将宗教取而代之。而尼采则批 判了 用理性代替宗教的启 蒙哲学思路以及它所产生的弊病 , 认为 在 上帝死了 之后, 只有艺术的超历史力量 , 即非理性的酒神 精神 , 才能克服现代性的危机 , 取代传统宗教的统一力量。这 两种现代性批判传统 的区分, 有助于我们理解西方现代 性话 语的基本语境, 这就是用什么来替代宗教 的问题。这里 所要 强调的 , 恰恰是在这一现代性问题的背景上, 我们与西方是不 同的。虽然在某种意义上 , 我们也有类似的思想启蒙运动 , 但 中国现代化的思想文 化背景完全不是反宗教的问题 , 而 是摆
,后Biblioteka 现代对现代性的进攻是平面化的 , 他们往往局限于 语言层面 上的 解构 , 缺乏经济、 政治、 社会伦理层面上的批判。这在 后现代主义的激进代表法国解构主义那里表现得最明显。他 们坚信 , 语言 背后 不存在任何东西 , 而所谓 解构 , 只是对 语言的逻辑规则加以 拆解 , 以走向所谓的 前逻辑 。并且 他们只关心此在的或在场的感受 , 凡不在场的语言和语境都 被看作是 ∀虚 # 或 ∀无 # 。 在后现代主义那里 , 语言成了一个 独立的王国。马克思哲学则认为 , 语言是思想的直接现实 , 是 现实生活的表现 和 现实世界的语言 。马克思仿佛预见 到后现代主义的这一思想倾 向似的, 他指出 : 正像哲学家们 把思维变成一种独立的力量那样 , 他们也一定把语 言变成某 种独立的特殊的王国
136
哲学是在批判中产生的, 批判精神是马克思哲学的基本精神, 其批判的锋芒所向就是资本主义社会。无论是 对黑格尔的 辩证法和整个哲学的批判 、 对黑格尔的哲学形式的批判 , 还是 对法国唯物主义的批判 以及 政治经济学批判 , 归根 结底都是对资本主义社会及其异化状况的揭露、 分析和批判。 用后现代主义话语来说 , 就是对资本主义社会进行解构。 德 里达非常重视马克思的 批判的精神和质问的态度 , 以及他 的 对于解放和获救的肯定 。在德里达看来 , 没有马克思就 没有未来, 没有对马克思的 记忆和继承 , 就没有未来。 唯物辩证法是马克思批判理论的主要武器, 因为 辩证法 在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理解中同时包含对现存事物的否定的理 解 , 即对现存事物的必然灭亡的理解; 辩证法对每一种既成的 形式都是从不断的运动中, 因而也是从它的暂时性 方面去理 解 ; 辩证法不崇拜任何东西 , 按其本质来说, 它是批 判的和革 命的。 马克思没有把辩证法当作教条去预测未来 , 而是 希 望在批判旧世界中发现新世界
② ①
B0 - 0
文献标识码 : A
。因此 , 应否 定 迄今为 止的
即 终结形而上学 , 使 哲学面向自己
1001- 490X ( 2007) 4- 136- 03
者 : 首 都 师 范 大 学 政 法 学 院 哲 学 系 博 士 生; 北 京,
时代的现实世界 , 关注 人类世 界 。反对形而 上学是后现代 主义思想家的共识。海德格尔注意到马克思拒斥形而上学的 努力 , 并认为马克思完成 了终结形而上学的工作: 形而上学 就是柏拉图主义。尼采把他自己的哲学标示为颠倒的柏拉图 主义。随着这一已经由卡尔 ! 马克思完成了的对形而上学的 颠倒 , 哲学达到了最极端的可能性。哲学进入了其终结 阶段 了。
从社会根源来说, 后现代理论是对 后工业社会 的一种 文化反映。首先将马克思的名字同后现代联系起来的是美国 著名社会学家丹尼尔 ! 贝尔。在其名著《 后工业社会的来临》 中 , 贝尔认为, 马克思的《 资本论》 第三卷对后工业社会的某些 特征有过惊人的预测。 哈贝马斯认为 , 后现代主义向现代性 的进攻开始于德国古典哲学 , 特别是黑格尔哲学。 既然德国 古典哲学是马克思哲学的理论来源 , 黑格尔对现代 性信仰的 动摇, 当然会对马克思有所影响。 一 马克思现代性思想的后现代意蕴
⑨ ⑧ ⑦
步的必然性 , 而后现代则由于对中心、 本质、 基础的消解 , 尽管 也对前途保持一定的 乐观姿态, 但这种乐观显然缺乏现 实的 和历史的依据。其实 , 任 何一种哲学都免不了要提出或 预设 一种 宏大叙事 , 关键在于这个体系有没有自我批评、 自我超 越的能力。马克思主义显然有这种能力 , 因为马克思哲 学的 本质就是批判的、 革命的。 3. 理论倾向不同 。后现代主义有着反 辩证法的特点 , 它 过分强调差异、 不确定性、 多样性 , 有可能导致意义的崩 溃和 确定性的丧失, 也有陷入否定主义、 相对主义、 虚无主义、 无政 府主义的危险。马克思哲学始终带有唯物的辩证法特性, 始终 都在和片面倾向作斗争。马克思也注重差异、 多样性、 不确定 性等 , 但是 , 他始终从总体上看问题 , 不会导向否定主义、 相对 主义或者虚无主义。马克思哲学着眼于对资本主义的宏观状 况的批判, 而后现代主义着眼于对资本主义的微观领域 的剖 析; 马克思哲学着眼于对资本主义的经济基础和社会制 度的 批判 , 其目的在于从根本上推翻资本主义制度, 而后现代理论 主要是对资本主义主 流意识形态的批判, 而较少涉及这 种主 流意识形态赖以滋生的经济基础 , 尤其是 所有制关系。这种 不同导致马克思主义者指责后现代理论对资本主义的批判实 质上无伤资本主义制 度的宏旨, 而后现代思想家则指责 马克 思哲学对资本主义的批判归根到底仍服膺于资本主义的总体 逻辑。 三 马克思现代性思想对我国现代性重构的理性意义

2. 问题 意识 。马克思哲学的现代性思想具有 问题学 的特征。后现代理论常以 叙事危机、 表征危机、 合法化危机 等指出现代性问题 , 而马克思则以资产阶级时代所面临 的经 济危机、 社会矛盾等表征现代社会的问题。马克思在肯 定资 本主义社会成就的同时 , 更注意其存在的 问题 。他在考察 现代社会时 , 处处看到了它的矛盾和异化。马克思在剖 析现 代社会的政治方面时, 看到的是自由、 平 等的虚假性 , 政 治解 放的局限性 ; 在考察现代社会的经济方面时, 看到的是一般等 价物对人的统治 , 是人与人和人自身的异化 , 等等。值得注意 的是 , 尽管马克思将异化现象严格地限定为对现代性的 资本 主义应用的结果 , 但他并不认为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 关系 的解体 , 现代性本身就不存在 问题 了。在《 哥达纲领批判》 中, 马克思注意到 , 在消除了资本主义私 有制的社会主义 , 资 源匮乏仍然存在, 竞争依然存在 ; 人与人 的平等, 是以默 认事 实上的不平等为前提, 人们还在很大程度上处于工具理性、 市 场逻辑的导引之中。 马克思在谈到时代精神与哲学的关系 时, 认为问题 比答 案更有意义 : 一个时代所提出的问题 , 和任何 在内容上是正 当的因而也是合理的问题 , 有着共同的命运: 主要的困难不是 答案 , 而是问题。 后 现代理 论同样 表现出 一种强烈 的 问 题 意识。实际上 , 在西方, 后现代理 论首先是作为课题 或问 题而存在的 , 它关注的焦点就是现代性本身存在的问题 ; 它并 不是要向人们说出真理 , 而是为了排除通向真理的障碍 , 以去 掉、 摆脱笼罩在现代性身上的假相和迷雾。 3. 批判精神 。马克 思对现代性传统持 批判立场 , 马 克思
。马克思的辩证法克服了一
切形而上学 , 它是彻底的辩证法 , 彻底的生成和变易 , 也是彻 底的否定和批判, 这里没有固定不变的静态 , 也没有固定不变 的 中心 。 二 马克思现代性思想与后现代主义的本质区别
马克思哲学的现代性思想与后现 代主义从根本上说 , 都 是源于对黑格尔哲学乃至西方整个柏拉图主义哲学传统的反 动。二者在思维取向上都是 否定性思维, 都致力于 揭示现实 世界的社会历史性 , 注重现实生活的动态性、 不确定性和变化 发展。但二者的区别也是非常明显的。马克思哲学的现代性 思想不是后现代主义的学说和思想 , 马克思哲学也 不是后现 代主义哲学。 1. 关注的焦点不同 。马克思哲学的基础和关注的重点是 现实社会实践 , 而后现代 主义注重的则是观念和理论。所以 说 , 后现代主义在本质上则是一种空间性的平面模式

马克思对后现代主义所谓 元叙事 , 即对黑格尔式思想 传统和法国启蒙主义思想传统的批判、 对资本主义 异化状态 的批判、 对资本主义的问题意识和危机意识 , 亦即对现代性及 其负面效应的批判 , 都是 其现代性思想的重要内容。在马克 思现代性哲学思想中 , 向来被某些学者所忽略、 抑制乃至遗忘 的部分 , 如马克思哲学对形而上学的批判、 问题 意识、 实践 的观点等, 都得到了彰显。 1. 反对传统形而 上学。如果不是 囿于表面 , 而 是深入马 克思哲学的理论深层的话 , 那么 , 马克思哲学的现代性思想所 展现出来的 , 首先就是它 反对传统的形而上学。马 克思反对 黑格尔哲学中的 旧哲学因素 和旧的形而 上学传 统。我 们知 道 , 以实证主义为开端的反形而上学浪潮 , 是从外部来颠覆哲 学的形而上学。他们是要消 除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的对 立, 试图在科学 革命的背 景下建立一 种以科学 实证方法为 元价 值、 以经验主义为基础的 哲学。从柏拉图以来的形 而上学的 基础在于现象和本质 , 理 想和现实的绝对差距。马 克思则坚 持历史唯物主义, 不主张任何 在场的形而上学 , 在他那里, 没有所谓 现实世界 和 理念世界 的区分。实践本身也并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