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个性在习作中闪光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让个性在习作中闪光
发表时间:2010-11-18T16:08:13.747Z 来源:《教育学文摘》2011年第1期供稿作者:黄少英
[导读] 阅读是吸收,写作是运用。

只有大量地、广泛地阅读吸收,才能有丰富的、自如的写作运用。

黄少英(福建省尤溪县梅仙中心小学365101)
我们知道,作文是最具个性化的。

古语云:“文如其人,言为其声。

”不同的人,即使是对同一事物,感受也不尽相同,写作也应各具特色。

学生的作文过程,往往集中了他全部的生活体验、感知、情感、思维、驾驭语言的能力等,是其内心世界的真实体现,在习作教学中要尊重学生的个性,注意学生个性的发展,让他们的想象力、创造力能极为自由地发展。

这就是说,习作教学要给学生提供一个想怎么写就怎么写的空间,解放其思维束缚,开阔其写作思路,使学生能在习作中尽情地倾吐自己的心声、表达自己的观点。

那么如何进行个性化的作文教学呢?我认为学生的作文离不开老师的指导,教师应利用一切可以挖掘的资源,及时捕捉训练的契机,启迪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发现、感悟,让学生通过独特的眼光观察生活,积累生活的素材,实施个性化的构思,自主地选择表达的内容和形式,努力选取贴近生活、反映真实感受的东西,写出有真情实感、反映自己所见所闻、有个性色彩的习作。

一、引导学生从生活中选择有个性的素材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儿童在生活中充满着好奇心,常常自然地积累丰富的生活体验,这是孩子们写作中源源不断的活水,使其发出强烈的探索欲望。

而校园是孩子们生活的舞台,这里有许多动人的故事深切地影响着孩子们。

作文教学应要充分利用这一片“沃土”,引导学生辛勤耕耘、收获。

除日常教学外,我经常引导学生主动地多获得直接的包括体验在内的经验,不断地让学生感受和认识大自然、自己的学校和家庭生活以及他们周围的社会生活,让学生随时观察并熟悉记叙、描写、说明或议论的对象,掌握第一手材料,使学生“见多识广”,在需要时能随手“采摘”。

比如编墙报、出小报、小制作、小实验等,都是孩子们经常性的动手动脑活动。

要引导孩子在活动中多发现、多思考、多体会,鼓励他们从不同的角度去诉说个人感情,抒写自身情绪。

每逢节日,我总让学生动手制作与节日相关的贺卡送给自己敬爱的师长、远方的朋友或身边的同学,写上自己最想说的话。

这样的活动为学生的习作训练提供了丰富的源头活水,激发了学生的写作热情,为学生积累了较为丰富而个性化的素材。

有一次,我正上着课,突然间狂风大作,大雨倾盆而下,雨声风声盖过了读书声,窗户也摇摇晃晃。

眼看孩子们没心思上课,我便停下了眼前的课,让孩子们隔着玻璃看雨,然后来个“说雨”。

这么大的雨也是难得一见的,犹如一只只快乐的小鸟,孩子们飞到窗前,小脸紧贴着玻璃窗,兴奋地比比划划。

于是,孩子们心中的雨便有了生命。

同一事物,孩子们都有着不同的感受,因此在作文时,要引导学生关注和思考在所喜爱的活动中的体验和感受,这样学生写出来的作文充满了个性。

二、引导学生在阅读教学中抒写个人见解
阅读是吸收,写作是运用。

只有大量地、广泛地阅读吸收,才能有丰富的、自如的写作运用。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作文指导不应只停留在作文训练课上。

我充分挖掘教材这个有利的资源,在阅读中找到与练笔的结合点,引导学生在品读佳作中悟情悟理,在练笔中发展思维,正确表达思想感情,真正做到每读一篇文章,都要学习它的写作方法,把阅读与写作有机地联系起来,做到读写渗透、读写结合,提高写作水平。

例如:课文中有许多地方作者有意留出空间,让读者去想象、揣摩。

教学时,我从这些地方切入,鼓励学生大胆体验和想象感人的话语、精彩的场面、美好的情感等,然后把自己的理解与想象表达出来。

如教学《荷花》一课第四自然段结尾部分:“风过了,我停止舞蹈,静静地站在那儿。

蜻蜓飞过来,告诉我清早飞行的快乐;小鱼在脚下游过,告诉我昨夜做的好梦……”如果你也变成了一朵荷花,想象一下还有哪些小动物会来告诉你什么?学着课文的样子,说一说。

我们每学一篇课文,老师都要讲到一些精彩的句子,含义深刻的句子,老师要让学生在弄懂含义的基础上,还要铭记在心。

写文章时便会逐步懂得必须在具体生动的叙述中把自己的感受——酸甜苦辣、喜怒哀乐融汇在作文中。

这样在读中练习,在写中促读,让阅读与写作相互交融,使学生在与课本的对话中自然而然地倾吐了自己的思想、表达了个人见解。

三、放手让学生在想象中快乐地写作
亚里士多德说过:“没有想象,心灵就不会想。

”想象的特点就是独创性,童年是最具有幻想的年龄,我在教学中根据孩子们的天性,最大限度地调动了他们想象的潜力,让学生能在作文的蓝天上自由翱翔。

因此我在进行作文教学时总是创设各种情境,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创设的情境热热闹闹,学生也兴致勃勃,但是一些学生写起作文来还是有困难,这是为什么呢?其原因在于孩子的无意注意占主导地位,他们容易被表面的形式所吸引,而忽略了对情境内容的体察。

孩子们对事物的观察只是整体的、模糊的,只求大概,不会对事物的细节作细致的观察、深刻的分析。

于是我们就要引导学生细致观察、认真思考、用心体验,养成联想和想像的习惯。

例如写童话故事,我创设了根据音响编写故事的情境。

为了营造氛围,引发学生思维想象的活力,在课前,我录制了各种各样的声音。

在我们的周围声音多得数不清,自然界中有雷声、风声、雨声、流水声、动物的叫声,马路上有汽车的鸣笛声,我们的身边有笑声、哭声、说话声、脚步声等。

上课时,我让学生静静地坐下来,边听声音边想象可能是一种怎样的画面,至于想什么由孩子们自己决定,想到的画面一定要和声音有某种联系。

于是,孩子们听着各种声音快乐地想象着。

听到浪花的声音,可以想到大海,想到水中的鱼儿,想到在大海上航行的船只,想到海鸥,想到发生在大海上的故事;听到牛的叫声,可以想象到田野,想到正在耕地的农民,想到丰收……想象的空间是极其广阔的,声音只是一个凭借,它会勾起一些回忆。

这样富有情趣的想象,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表达潜质,使孩子们的天性得到了最大的发挥,也就产生了许多个性化的作文。

总之,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们要准确把握每个学生的个性、知识经验的具体状况以及他们的特殊需要,最大限度地开发每一个学生的作文潜能,写出个性化的习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