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删定四分僧戒本
律宗简介
“律宗”简介“律宗”简介作者:《中华佛教百科全书》--------------------------------------------------------------------------------●作者:《中华佛教百科全书》中国十三宗之一。
以研习及传持戒律为主。
它所依据的是五部律中的《四分律》,所以又称为四分律宗。
据僧史记载,汉地翻译戒律和实行受戒,始于曹魏·嘉平年中(249~253)。
当时中天竺昙诃迦罗来到洛阳,看见中国僧人只剪落须发而没有受戒,于是译出《僧祇戒心》,即摩诃僧祇部的戒本,以为持戒的准绳。
又请梵僧建立羯磨法(即受戒规则)创行受戒。
不久又有安息沙门昙谛,于正元年中(254~255)来到洛阳,译出昙无德部的受戒作法。
此后又经过二百余年,印度流传的《十诵律》等四部广律,也先后在中国译出。
所谓“律分五部”,只有迦叶遗部的广律没有传来。
接着解释广律的论著也陆续译出,其中比较重要的有《毗尼母论》等五种。
所以此宗的典据通称为“四律五论”。
四律是:(1)《十诵律》:六十一卷,萨婆多部律,姚秦时弗若多罗、鸠摩罗什译。
(2)《四分律》:六十卷,昙无德部律,姚秦时佛陀耶舍、竺佛念译。
(3)《摩诃僧祇律》:四十卷,窟内上座部律,东晋时佛陀跋陀罗、法显译。
(4)《五分律》:三十卷,弥沙塞部律,刘宋时佛陀什、竺道生译。
五论是:(1)《毗尼母论》:八卷,昙无德部,失译人名,早期的佛经目录书都把它附在姚秦译经的条目内。
(2)《摩得勒伽论》:十卷,萨婆多部,刘宋时僧伽跋摩译。
(3)《善见论》:十八卷,南方昙无德部,南齐时僧伽跋陀罗译。
(4)《萨婆多论》:九卷,萨婆多部,失译人名,早期佛经目录书都把它附在姚秦译经条内。
(5)《明了论》:一卷,正量部,陈时真谛译。
四律译出后,流行于南北各地,但其后弘通独盛蔚为一宗的,只有《四分律》。
此律译出六十多年后(北魏孝文帝时代,471~499),先有法聪,在平城开讲此律,口授弟子道覆作《四分律疏》六卷,内容只是大段科文;到了慧光(468~537),对《四分律》的研习弘通才逐渐盛行。
中国嵩山少林寺三坛大戒新戒状况数据分析 看
,
、
,
,
成 为 比丘 比丘 尼 担 当起荷担如 来 家业 弘 扬 佛教正 法的 重 任 诸佛欢 喜 人 天赞叹 ,
, ,
、
,
、
,
“
”
作 为佛教 界 中最重 要 的活 动之 一 此次 二
,
。
部僧 戒 的传 授 引起 各方 广泛关注 应少林 寺 永 信 大和 尚之请 中国人 民大 学 哲学 院佛 与 宗 教
, , , , ,
。
∃ ! 新 戒 比丘 ∋ 岁 以 下 的 占 ∋ ∀ ∋ 岁 到 ∃ 岁 0 / + ∃ 2 ∃ & 之 间 的比 占 ) 1 岁 以上 的 占 ∃ . ∗ . 在女 众 中 & . 这三 个 比例分 别 为 ! ∀ . 0 + ∋
, , , 、 、
。
总 体 看来 ∋ 岁 ∃
,
一
, ,
。
婚 姻状 况 结构分 析 新 戒弟子 的婚姻 状 况 必须 是 没 有世 俗 社 会 的婚姻 关 系 这 是 能够 受 戒的基本条件 本
,
。
令巧令
,
, ,
,
。
新 戒佛子出家 时 间 以五 年 以 下 者 居 多 其 中 # & 男 众 % % 人 女 众 & 人 分 别 占总人 数 的 ) . 和
、 ,
,
& ∀ .
。
男女二 众 的出家时 间结构 大体 一 致 此 次传
,
,
戒 以僧腊在 五 年 以 下 之 戒子 为 主 体
) .∗
共 占总 数 的
,
, , ,
。
,
,
,
建筑 是 目前 全 国最 大 的木 质结构戒坛 为 重 树律幢 令正法久住 少林 寺 再次 申请传戒 中
四分律——精选推荐
四分律——源流释迦牟尼佛成道以後,四方游行,弘扬佛法,弟于日渐增多,形成庞大的僧团。
为了和合僧团,约束僧众,便有了制定戒律的必要。
不过释迦牟尼佛住世时的戒律仅仅是因种种机缘,随境点化,约束弟子的各种规约,也是在随犯随止中产生的。
可是到佛灭度以後,僧徒中渐有不守戒律的事发生,於是佛的大弟子摩诃迦叶会集五百比丘,在王舍城的七叶窟举行了第一次经律结集,由优婆离尊者结集律法,升座诵读,在一夏九旬的日子裏,分作八十次诵出,所以称「八十诵律」,成为三藏中的律藏。
此後一百年间,迦叶、阿难、末田地、商那和修、优婆崛多,五师相承,并无支派。
一百年後,异执纷起,以致於分作二部、五部等。
所谓二部,即上座部、大众部;所谓五部,乃优婆崛多的五位弟子,依各自对於律藏内容的取舍不同,采集起来,各自成立一部,即昙无德部(四分律)、萨婆多部(十诵律)、大众部(僧只律)、弥沙塞部(五分律)、迦叶遗部(解脱律)。
以後,相传又分为二十部、五百部等。
一、律学初傅据僧史记载,律学传人中国,始於曹魏嘉平年间(公元二四九——二五三年)。
当时中天竺昙摩迦罗来到洛阳,看见中国僧人只是剪落须发,身穿缦衣,末禀归戒,更谈不上戒律的约束。
於是在嘉平二年(公元二五O 年)译出《僧只戒心》,即摩诃僧只部的戒本,作为僧众持戒的依据。
又敦请梵僧十位大德,建立羯磨法(即受戒仪式),创立以十大僧传戒法的先例,这是中国有戒律和受戒的开始。
正元年间(公元二五四——二五五年),中亚安息国沙门昙无谛来到洛阳,於白马寺译出昙无德部的受戒作法,这是当时中国比丘羯磨受戒所禀之法。
所以在中国所传的戒法,是采取《四分律》的,这可看作是中国佛教四分律宗的嚆矢。
在五部律中,中国最先译出的是《十诵律》。
《十诵律》是萨婆多部的广律。
姚秦弘始六年(公元四O四年),专精《十诵律》的厨宾沙门弗若多罗来长安,与鸠摩罗什共译《十诵律》。
律文尚未译完,弗若多罗便逝世。
後又昙摩流支携此律梵本来长安,复与罗什共译,成五十八卷。
四分戒本约义
四分戒本约义.txt为什么我们在讲故事的时候总要加上从前?开了一夏的花,终落得粉身碎骨,却还笑着说意义。
四分戒本约义四分戒本约义序昔庚辰岁。
予在杭之真寂。
欲效颦圭峰。
挈毗尼之要以示晚学。
卒以病阻迨今春。
自鼓山来宝善。
谢绝参请。
但弘唱毗尼而已。
诸人以戒本请注作新戒方便。
予曰此宿志也。
故诺之。
发笔于仲秋初旬。
辍笔于孟冬末旬。
凡三阅月。
三脱稿而后成。
其中若事若义。
悉采之四分律藏。
所有开遮亦悉本佛制。
非敢妄以意裁也。
呜呼是书之成。
乃在今日也耶。
今当此乾坤鼎革之际。
草昧未宁之秋。
白刃凌空。
横尸遍野。
居民逃奔山谷。
旦夕莫必其命。
而予乃力疾作此何哉。
盖以人知世运之变其苦为甚。
而不知法运之变其苦为尤甚。
世运之变苦在一时。
法运之变苦在万劫。
一时之苦祸止杀身。
万劫之苦祸极三途。
以此较彼。
岂百千万亿能及其一哉。
但人见已然。
不能见未然故。
于此则惊惶失措。
于彼则怡然苟安也。
予慨自天启以来耆德凋丧。
晚进日趋日下。
如狂澜之莫回。
且又妄逞空见弁髦戒律。
不有防之后将安极。
予所以孳孳亟亟勉成此书。
未敢以世难阻也。
但思行此书于今之世。
正如鼓瑟于齐王之门。
不鄙而嗤之则幸矣。
况敢望其依而习之乎。
虽然此亦告朔之羊也。
或存或去。
是在仁者。
旹岁次丙戌冬一阳月朔旦嗣曹洞正宗沙门元贤题于剑津之宝善庵四分戒本约义目录卷一戒经序四波罗夷法十三僧伽婆尸沙法二不定法卷二三十尼萨耆波逸提法九十波逸提法卷三九十波逸提之余四波罗提提舍尼法卷四众学法七灭诤法七佛偈回向颂目录(终)No. 718四分戒本约义卷一福州鼓山嗣祖沙门元贤述四分者。
一比丘戒。
二比丘尼戒。
并受戒说戒。
三安居自恣等。
四房舍并杂犍度等。
故名四分。
犍度此云法聚。
即分义也。
戒本乃是初分比丘戒中。
佛制戒之语。
半月众所共诵者也。
其源出昙无德部。
昙无德此云法密。
部主之号也。
先是佛成道后三十八年。
赴王舍城国王斋。
斋毕。
罗睺罗洗钵失手堕地。
碎为五片。
佛云此表我灭度后。
诸恶比丘。
将我律分为五部也。
后佛灭度百年后。
四分律序 夫戒之兴的解释
四分律序夫戒之兴的解释四分律序,简称四分律,是佛教律宗的主要经典之一。
它分为四卷,包括戒律、增支、删支和释义等内容,是佛教僧尼戒律的重要法本。
作为佛教律宗的基本法规,四分律的制定旨在引导佛教僧尼在修行中恪守戒律,以达到净化心灵、追求解脱的目的。
戒律对于佛教徒的修行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是修行者迈向菩提道的必经之路。
四分律的第一卷是戒律,全面规定了僧尼在日常生活、修行、僧团内部和与外界的交往等方面的戒律规定。
例如,在日常生活中,僧尼要守持戒律,包括食戒、睡戒、居戒等;在修行中,他们需遵守清净戒规,禁止接触五戒(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所禁止的行为;在僧团内部,戒律还规定了僧尼的等级和职责等;对于僧尼与外界的交往,戒律制定了与信徒、国王等的互动规范,并提出了僧尼应遵守的修行和礼仪规则等。
第二卷是增支,主要是对第一卷戒律内容的补充和详细解释。
增支部分主要包括戒律规定的具体实施细则以及解答僧尼在修行中可能遇到的问题。
通过阐述戒律的具体实施细节,增支对于僧尼修行者的行为提供了更为具体和详尽的指导。
解答问题部分则帮助僧尼解决疑惑,确保他们在修行中能够正确遵守戒律。
第三卷是删支,主要是对戒律内容的删减和修订。
删支对于戒律进行了整理,过滤掉一些已经不适用或过时的规定,以保持四分律的时效性和适应性。
通过删支,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戒律,使其更贴合现代社会和时代潮流,更好地指导佛教僧尼的修行。
第四卷是释义,主要是对戒律进行解释和注释。
戒律的解释和注释对于理解戒律的精神和实质含义非常重要。
释义部分通过解读戒律的背景、意义和内涵,提供了更为深入和全面的理解和领悟。
释义还给予僧尼在遇到特殊情况时的灵活性和自由度,使他们能够因地利人和,寻求最佳方案,并依然能够保持对戒律的尊重和恪守。
总的来说,四分律在佛教中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
它是佛教僧尼修行中必须遵守的戒律规定,不仅为僧尼提供了明确的行为准则,也为佛教信徒们提供了一套可以参考的道德规范。
四分律全文及译文
四分律全文及译文一级标题:四分律全文及译文
二级标题:第一章:删戒
1.菩萨戒七不杀生
2.菩萨戒不偷盗
3.菩萨戒不邪淫
4.菩萨戒不妄语
5.菩萨戒不饮酒
6.菩萨戒不妄语
7.菩萨戒没有离恼
二级标题:第二章:完戒
1.分为十种缘性完戒:
–欲界皈戒
–色界皈戒
–无色界皈戒
–三界见要皈戒
–二十部之教皈戒
–十三人数等皈戒
–十善具足皈戒
–十波罗蜜皈戒
–菩萨本发心皈戒
–菩萨登地菩萨皈戒
2.完戒的重要性和层级
二级标题:第三章:清净戒
1.清净戒的定义和特点
2.清净戒的不同层次
–向善净戒
–弥陀净戒
–净土净戒
二级标题:第四章:持戒
1.持戒的意义和目的
2.持戒的修行方法
–仪轨
–修斋戒
–坐禅持戒
一级标题:结论
通过对四分律全文及译文的探讨,我们了解到菩萨戒的基本内容,以及完戒、清净戒和持戒的重要性。
持戒是佛教修行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它有助于培养清净的心境和道德行为,引领我们走向解脱和觉醒的道路。
我们应该努力遵守和修持戒律,以实现内心的平静和罪业的净化。
只有通过持戒,我们才能真正体验到佛陀的教法带来的益处,并达到智慧和慈悲的彻底开发。
浅谈佛陀制戒的意义(修正叁)(1)(1)
目录目录······························1~1摘要······························1~1引言······························1~1一、制戒的缘起·························3~3(一)过去七佛经验·······················4~4(二)舍利佛请求制戒······················4~4(三)最初制戒的因缘······················5~5二、戒律的名称及作用······················5~5(一)何为戒··························6~6(二)何为律··························7~7(三)戒律的作用························8~11三、制戒的意义·························11~11(一)十种利益·························12~13(二)一大理想,三大意义····················14~15四、当代佛子应如何振兴重律守戒之风···············16~16五、结论····························17~17注释······························17~17参考文献····························17~17杭州佛学院本科毕业论文论文题目:浅谈佛陀制戒的意义学僧法名:释宏航指导老师:照贤法师完成日期: 2014.9目录目录······························1~1 摘要······························1~1 引言······························1~1 一、制戒的缘起·························3~3 (一)过去七佛经验·······················4~4 (二)最初制戒的因缘······················5~5 二、戒律的名称及作用······················5~5 (一)何为戒··························6~6 (二)何为律··························7~7 (三)戒律的作用························8~11 三、制戒的意义·························11~11(一)十种利益·························12~13 (二)一大理想,三大意义····················14~15四、当代佛子应如何振兴重律守戒之风···············16~16五、结论····························17~17 注释······························17~17 参考文献····························17~17浅谈佛陀制戒的意义杭州佛学院学僧——释宏航摘要戒、定、慧是佛法的纲领,而戒为佛法的基础。
四分律删繁补阙行事钞
大正藏第 40 册 No. 1804 四分律删繁补阙行事钞No. 1804 [cf. Nos. 1428, 1805]四分律删繁补阙行事钞序(作者非无标名显别)京兆崇义寺沙门释道宣撰述夫戒德难思。
冠超众象。
为五乘之轨导寔三宝之舟航。
依教建修定慧之功莫等。
住持佛法群籍于兹息唱。
自大师在世偏弘斯典。
爰及四依遗风无替。
逮于像季时转浇讹。
争锋唇舌之间。
鼓论不形之事。
所以震岭传教九代闻之拔萃出类智术而已。
欲明扬显行仪匡摄像教。
垂彝范训末学。
纽既绝之玄纲树已颠之大表者。
可得详而评之。
岂非凭虚易以形声。
轨事难为露洁者矣。
然则前修托于律藏指事披文而用之。
则在文信于实录。
而寄缘良有繁滥。
加以学非精博。
臆说尤多取类寡于讨论。
生常异计斯集。
致令辨析衅戾轻重倍分。
众网维持同异区别。
自非统教意之废兴。
考诸说之虚实者。
孰能辟重疑遣通累。
括部执诠行相者与。
常恨前代诸师所流遗记止论文疏废立问答要抄。
至于显行世事方轨来蒙者。
百无一本。
时有锐怀行事而文在义集。
或复多列游辞而逗机未足。
或单题羯磨成相莫宣。
依文用之不辨前事。
并言章碎乱未可披捡。
所以寻求者非积学不知。
领会者非精炼莫悉。
余因听采之暇顾眄群篇。
通非属意。
俱怀优劣。
斐然作命直笔具舒。
包异部诚文括众经随说。
及西土贤圣所遗此方先德文纪。
搜驳同异并皆穷核。
长见必录以辅博知。
滥述必剪用成通意。
或繁文以显事用。
或略指以类相从。
或文断而以义连。
或征辞而假来问。
如是始终交映隐显互出。
并见行羯磨。
诸务是非。
导俗正仪。
出家杂法。
并皆揽为此宗之一见。
用济新学之费功焉。
然同我则击其大节。
异说则斥其文繁。
文繁谁所乐之。
良由事不获已。
何者。
若略减取其梗概。
用事恒有不足。
必横评不急之言。
于钞便成所讳。
今图度取中务兼省约。
救急备卒。
勒成三卷。
若思不赡于时事。
固有阙于行诠。
则略标旨趣以广于后。
然一部之文义张三位。
上卷则摄于众务成用有仪。
中卷则遵于戒体持犯立忏。
下卷则随机要行托事而起。
并如文具委。
想无紊乱。
但境事寔繁良难科拟。
2022广东小西天佛学院女众部招僧简章
2022广东小西天佛学院女众部招僧简章一、本院简况及培养目标XX佛学院云门学院是由XX省佛协主办、XX寺承办的高级佛教院校。
自XXXX年创办XX培训班,XXXX年升为佛学院,至今已有近三十年的办学历史。
XXX女众部设在XX寺下院小西天内,已经开办20余年,现设有预科、本科和研究班三个层次。
学院环境幽雅,建筑群呈园林式布局。
是出家女众理想的学修场所。
本院旨在培养能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爱国爱教,有一定佛学素养,能适应传统丛林生活,又能面向未来,解行并重、弘法利生的僧才。
二、招生名额XXX女众部今年计划将招收学僧70名。
其中研究生班10名,本科班30名,预科班30名,均要求出家尼众。
学制说明:研究生班三年、本科班四年、预科班两年三、课程设置课程包括戒律学课程和佛法教理课程两个部分。
1、戒律学课程设置研究生班:南山三大部(四分律删繁补阙行事钞、四分律含注戒本疏、四分律删补随机羯磨疏)本科班:四分律藏、四分律比丘尼戒相表记、四分律比丘尼钞、随机羯磨、毗尼作持、梵网经菩萨戒本预科班:沙弥尼律仪、式叉尼戒本南山律在家备览2、教理课程设置本科和预科:遗教三经、二课合解、佛教三字经、淄门崇行录、劝发菩提心文、普贤菩萨行愿品、观世音菩萨普门品、弥陀要解、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八识规矩颂、印度佛教史、中国佛教史、禅林宝训、童蒙止观、六祖坛经、金刚经等四、招生要求1、出家一年以上,爱国爱教,遵纪守法,信仰虔诚,严守律仪的比丘尼或沙弥尼。
2、年龄在18—35周岁之间,无婚恋关系。
3、身体健康,六根具足,无传染病。
4、能随众上殿、过堂、出坡、坐香,本寺一律过午不食。
5、文化程度:(1)研究生班:要求具有佛学院本科文凭,或者XXXX年佛学本科应届毕业生。
(2)本科班和预科班:报考者应具有初中以上文化水平,然后根据实际文化程度和佛学知识水平来分班。
五、报名时间与手续报名时间:从即日起至XXXX年X月1日止。
从戒律自身原因看唐宋敦煌僧人之违戒
的原因。
关键词 :戒律
唐宋
敦煌
僧人
违戒
中图分类号 :B 4 .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 - 5 3 (0 6 4 l6 5 9 72 0 9 30 2 0 )o —0 o —0
对此发展态势本着佛教继续发展与生存的目的戒律自身作出了进一步的调整佛戒尺度逐渐放出现了不少对既成违戒事实让步的现象这是唐宋敦煌僧人违戒现象出现的另一重要原因教初传入中国之时尚保留着浓厚的印度风情与特点体现在戒律中则为戒文与中国社会现实相去较远表现出了一种脱离世俗不近世情的严酷性
维普资讯
从戒 律 自身原 因看唐 宋 敦 煌 僧 人之 违 戒
潘 春 辉
内容提要 :戒 律是 僧人生活中之最高法 旨,具有至高无上 的地位 ,僧 人修行程 度之 高低与是 否能够遵 守
戒律关系密切 。随着佛教中国化进程的推进 ,白印度而来的 佛教戒律 自身也 出现 了某 些松 动 ,这些松 Nhomakorabea却 恰
此外 ,敦 煌有 些僧 人还 有妻 子②。例 如 ,P2 3 .0 2背 ( ) 《 晋 时代 沙州 净 土 寺诸 色 人破 历 算 3 后
会稿》 载 :“ 布八尺 ,索校授弟亡 ,吊索僧正小娘子用” “ , 索僧正小娘子” 即索僧正妻。E2 4 00 背 《 后晋时代沙州净土寺诸色人破历算会稿》 载:“ 布九尺 ,高僧政新妇亡时,吊孝索校检 、索僧
20 00年第 5期 )一文曾论及禅宗之 “ 无相戒法” 对于僧 众违 戒的影响等 。关于此 问题 ,本人 曾撰文 《 唐宋敦煌 僧
人违戒原因述论》 ( 《 西北 师范大学学报》20 0 5年第 5期 ) ,从整体上 对敦煌僧人违戒 原因进行 了论述 ,此外 拙文 《 晚唐五代敦煌僧尼饮酒原 因考》 (《 青海社会科学》2 0 0 3年第 4期)对僧尼违酒戒之原 因进行 了考 释。 ② 《 大正新修大藏经》 卷 加 ,《 四分律删繁补 阙行事钞》 《 随戒 释相篇 》 ,台北佛陀教育基 金会 ,19 90年 ,第 6 9页。( 以下简称 《 大藏经》 ) ③ 唐耕 耦 、陆洪基编 《 敦煌社会 经济文献真迹释 录》 第 2辑 ,全 国图书馆文 献缩微 复制 中心 ,19 9 0年 ,第
从中印佛教历史看戒律的变与不变
二、随方毗尼
随犯随制 佛世12年开始,佛陀制定第一条戒律
三、完备戒律
• 印度佛教历史上第一次佛教经典和律藏的 结集时,由阿难诵出经藏;由优婆离诵出 律藏。于是佛教第一部律藏由是形成,史 称八十诵律。(由于印度是个不太重视历 史、文化的民族,八十诵律就在历史的发 展、流变中彻底遗失)
•宋代明教大师契嵩对“无相戒”称赞道:无相戒者,戒其必觉也,生善灭恶, 莫至乎无相戒,无相戒者,戒之最也。
•《五灯会元》卷二记载,保唐无住禅师倡导:一心不生、具戒定慧。
六、丛林清规:百丈怀海(公元720---814年)
叁
变化缘由
一、提婆达多曾在佛世时,提出改革佛教戒律的“五法”。 乞食、露坐、粪扫衣、不食酥盐、及不食鱼肉等。(他 提出的“五法”是具有朝向苦行发展倾向的修持方法与 佛教戒律观)
(1)佛陀临终教诫;阿难说: 小小戒可舍或微细戒可舍。 大迦叶最后决定:若佛所不 制、不应妄制、若已制者、 不得有违、如佛所教、应谨 学之。---------《五分律》
(2)《四分律》卷二十二记载:佛言:虽我所制、 而余方不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为清静者,皆不应用,虽非我所制,而 余方必应行者,皆不得不行。
五、戒律的特性
《善见律》云:毗尼藏者、佛法寿命、 毗尼藏住、佛法方住
《遗教经》云:汝等比丘,于我灭后, 当尊重波罗提木叉,如暗遇明,贫人得 宝,当知此是,汝之大师,若我住世, 无异此也。
二、正法久住《华严经》云;戒为无上 菩提本,应当具足持净戒,若能具足持 净戒,一切如来所赞叹。《四分律戒本》 云;稽首礼诸佛,及法比丘僧,今演毗 尼法,令正法久住。《梵网经》云:众 生受佛戒,即入诸佛位,位同大觉已, 真是诸佛子。
四、戒律分化
“律宗”简介
“律宗”简介作者:《中华佛教百科全书》--------------------------------------------------------------------------------●作者:《中华佛教百科全书》中国十三宗之一。
以研习及传持戒律为主。
它所依据的是五部律中的《四分律》,所以又称为四分律宗。
据僧史记载,汉地翻译戒律和实行受戒,始于曹魏·嘉平年中(249~253)。
当时中天竺昙诃迦罗来到洛阳,看见中国僧人只剪落须发而没有受戒,于是译出《僧祇戒心》,即摩诃僧祇部的戒本,以为持戒的准绳。
又请梵僧建立羯磨法(即受戒规则)创行受戒。
不久又有安息沙门昙谛,于正元年中(254~255)来到洛阳,译出昙无德部的受戒作法。
此后又经过二百余年,印度流传的《十诵律》等四部广律,也先后在中国译出。
所谓“律分五部”,只有迦叶遗部的广律没有传来。
接着解释广律的论著也陆续译出,其中比较重要的有《毗尼母论》等五种。
所以此宗的典据通称为“四律五论”。
四律是:(1)《十诵律》:六十一卷,萨婆多部律,姚秦时弗若多罗、鸠摩罗什译。
(2)《四分律》:六十卷,昙无德部律,姚秦时佛陀耶舍、竺佛念译。
(3)《摩诃僧祇律》:四十卷,窟内上座部律,东晋时佛陀跋陀罗、法显译。
(4)《五分律》:三十卷,弥沙塞部律,刘宋时佛陀什、竺道生译。
五论是:(1)《毗尼母论》:八卷,昙无德部,失译人名,早期的佛经目录书都把它附在姚秦译经的条目内。
(2)《摩得勒伽论》:十卷,萨婆多部,刘宋时僧伽跋摩译。
(3)《善见论》:十八卷,南方昙无德部,南齐时僧伽跋陀罗译。
(4)《萨婆多论》:九卷,萨婆多部,失译人名,早期佛经目录书都把它附在姚秦译经条内。
(5)《明了论》:一卷,正量部,陈时真谛译。
四律译出后,流行于南北各地,但其后弘通独盛蔚为一宗的,只有《四分律》。
此律译出六十多年后(北魏孝文帝时代,471~499),先有法聪,在平城开讲此律,口授弟子道覆作《四分律疏》六卷,内容只是大段科文;到了慧光(468~537),对《四分律》的研习弘通才逐渐盛行。
四分律讲解广化上人讲
四分律讲解广化上人讲摘要:一、引言二、四分律的背景与意义三、四分律的内容概述四、四分律在佛教中的地位和影响五、四分律对现代社会的启示六、总结正文:一、引言四分律是佛教律宗的重要经典之一,由广化上人讲解,对佛教的发展和传播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对四分律进行详细的解读,以期让读者更好地理解这一经典。
二、四分律的背景与意义四分律,全名《四分律删繁补阙行事钞》,是唐代律宗高僧道宣所著。
道宣以戒律为本,对佛教戒律进行了系统整理和诠释,提出了“四分律”这一律宗理论体系。
四分律对佛教戒律进行了分类,将戒律分为四类:波罗提木叉戒、僧残戒、悔过法戒和威仪戒。
这一体系对后世佛教戒律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三、四分律的内容概述1.波罗提木叉戒:这一部分的戒律主要是关于个人修行和道德品质的要求,包括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等。
2.僧残戒:这一部分的戒律主要是关于僧团和合共住的规定,包括不破僧和和合僧、不诤僧物等。
3.悔过法戒:这一部分的戒律主要是关于僧人犯戒后如何悔过自新的规定,包括布萨、羯磨等。
4.威仪戒:这一部分的戒律主要是关于僧人仪表、威仪的规定,包括穿衣、吃饭、行走等。
四、四分律在佛教中的地位和影响四分律在佛教中的地位举足轻重,它不仅对佛教戒律进行了系统整理,还为佛教修行提供了明确的行为准则。
道宣所创立的四分律体系,对后世佛教戒律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中国佛教中,四分律被奉为律宗的“根本经典”,对禅宗、净土宗等其他宗派的发展也产生了重要影响。
五、四分律对现代社会的启示四分律中蕴含的道德观念和行为准则,对现代社会仍有很大的启示意义。
例如,不杀生、不偷盗等戒律可以引导人们珍爱生命、尊重他人财产;和合共住、不诤僧物等戒律可以引导人们和谐相处、珍惜资源。
通过学习四分律,我们可以从中汲取智慧,为现代社会的道德建设贡献力量。
六、总结四分律是佛教律宗的重要经典,由广化上人讲解,对佛教的发展和传播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新删定四分僧戒本
新删定四分僧戒本序终南山沙门释道宣撰余以贞观二十一有年仲冬。
于终南山丰德寺删定戒本。
故其序曰。
自戒本之行东夏也。
曹魏中世法护创传羯磨乃明戒本盍阙。
姚秦关辅方译广文。
觉明法师首开律部。
因出戒本附译传写。
高齐御历盛昌佛日。
三方释侣二百余万。
法上大统总而维之。
沙门慧光当时僧望。
联班上统摄御是图。
以夫。
振纽提纲修整烦惑。
非戒不立非戒不弘。
更以义求纂缉遗逸。
重出一本广流于世。
则其本首题归敬者是也。
隋运并部沙门法愿鄙光所出宗理爽文。
后学凭附卒难通允。
乃准的律部。
连写戒心。
通被汾晋。
最所倾重。
则其本首题戒德者是也。
参互三本仇校同异。
通会皆附正经。
摘理义无不可。
是以。
先达晚秀奉而莫遗。
意在忘筌。
岂惟文绮。
世有惰学浮侈之徒。
博观未周随言计执同我则审难为易。
异听则达是言非。
比周成俗卒未惩晓。
尝以余景试为通之。
如光所诠我今说戒。
愿之所出云说木叉及披律解木叉戒也。
愿出初戒则云不还。
光所传辞便言不舍。
检律诚释。
违愿附光。
取意统文莫非还净。
如斯举例其相可知。
若夫。
戒德戒宗。
诚明定慧销烦静务。
超世超生。
初涉问津会归舟济。
非文不启非义不通。
妙识两缘双袪二执。
荡焉无累纷诤何从。
令余所述。
还宗旧辙。
芟略繁芜修补乖竞。
辞理无昧投说有踪。
庶几。
言行并传愚智通解。
悠悠来裔。
未达斯归。
略为题引序之云尔。
No. 707四分戒本出昙无德部稽首礼诸佛及法比丘僧今演毗尼法令正法久住戒如海无涯如宝求无厌欲护圣法财众集听我说欲除四弃法及灭僧残法障三十舍堕众集听我说毗婆尸式弃毗舍拘留孙拘那含牟尼迦叶释迦文诸世尊大德为我说是事我今欲善说诸贤咸共听譬如人毁足不堪有所涉毁戒又如是不得生天人欲得生天上若生人中者常当护戒足勿令有毁损如御入险道失辖折轴忧毁戒亦如是死时怀恐惧如人自照镜好丑生欣戚说戒亦如是全毁生忧喜如两阵共战勇怯有进退说戒亦如是净秽生安畏世间王为最众流海为最众星月为最众圣佛为最一切众律中戒经为上最如来立禁戒半月半月说僧集不(答云僧已集)和合不(答云和合)未受具戒者出(若有即遣出答云。
宋初九僧生卒年限订补及其他
姓 名 希 昼 保暹 文兆 行 肇 简 长 惟凤 惠 崇 宇 昭 怀 古
生 年 不 晚 于 971 920至 980 不 晚于 971 922 至 971 953 至 980 953 至 980 921至 966 不 晚 于 980 不 晚 于 980
笔者在此基础上 ,又对惟风 的卒年和怀古 的生年作 了订补 ,对其他部分僧人 的住世时 间或是行迹 也尽可 能 地在琐 细的材料 中寻绎 出线索 ,予 以考辨 。
一 、 希 昼
据 契嵩《游大慈 山书昼上人壁 》及 《法云十咏诗叙 》, 知希昼 晚年在杭 州法云院 。杭州有三法云 院,而希昼所 居乃是 《咸淳 临安志》卷七七所载之 “祖塔法云 院,开 成二年钦 山法 师建。旧名 资庆 ,开运二年 改仁寿 ,太平 兴 国六年 改今额 。”④苏轼 悴杭 时 曾游此院及虎跑泉 ,今 集 中有 《病 中游祖塔 院》《虎跑泉 》等诗 。《西湖游览志》 卷五 《南 山胜迹 》:“又 西南为大慈山定慧禅寺 ,虎跑泉 。 大慈 山去城可十里 ,在龙 山西,其北有樵歌岭 ,戒定岩 。 定慧禅寺 ,俗称虎跑寺 。”@后录苏轼 《病中游祖塔院》 诗 。考契 嵩 《法云十 咏诗叙 》谓 “法云宅大慈 山之 中, 与郭相去迨十里 。北瞰彻浙江 ,南通钱唐湖 。过重 岗复 岭 ,俪然沿溪涉涧 ,水声冷冷 ,云木杳 霭。”正与此 合。 而 《西湖游览志》所谓之 “樵歌岭 ”实是希昼 当年 所取 之名,并为后世沿用 。《法云十咏诗叙 》云 :“(法 云昼 上人 )指其岭之峻绝者 日樵歌岭 ,乐野事 也。”@
龙 《“九僧” 生卒年 限及群体 形成考 》在讨论九僧 的群体 形成原 因之外 ,首 次对 九僧 的生卒年 区间作 了大致的推 定。
在此基础 上 ,笔者 又对怀 古的生年 和惟凤的卒年作 了订补 ,对其他部分僧人 的住世 时 间或是行迹也尽 可能地在琐 细
四分戒本约义
四分戒本约义.txt为什么我们在讲故事的时候总要加上从前?开了一夏的花,终落得粉身碎骨,却还笑着说意义。
四分戒本约义四分戒本约义序昔庚辰岁。
予在杭之真寂。
欲效颦圭峰。
挈毗尼之要以示晚学。
卒以病阻迨今春。
自鼓山来宝善。
谢绝参请。
但弘唱毗尼而已。
诸人以戒本请注作新戒方便。
予曰此宿志也。
故诺之。
发笔于仲秋初旬。
辍笔于孟冬末旬。
凡三阅月。
三脱稿而后成。
其中若事若义。
悉采之四分律藏。
所有开遮亦悉本佛制。
非敢妄以意裁也。
呜呼是书之成。
乃在今日也耶。
今当此乾坤鼎革之际。
草昧未宁之秋。
白刃凌空。
横尸遍野。
居民逃奔山谷。
旦夕莫必其命。
而予乃力疾作此何哉。
盖以人知世运之变其苦为甚。
而不知法运之变其苦为尤甚。
世运之变苦在一时。
法运之变苦在万劫。
一时之苦祸止杀身。
万劫之苦祸极三途。
以此较彼。
岂百千万亿能及其一哉。
但人见已然。
不能见未然故。
于此则惊惶失措。
于彼则怡然苟安也。
予慨自天启以来耆德凋丧。
晚进日趋日下。
如狂澜之莫回。
且又妄逞空见弁髦戒律。
不有防之后将安极。
予所以孳孳亟亟勉成此书。
未敢以世难阻也。
但思行此书于今之世。
正如鼓瑟于齐王之门。
不鄙而嗤之则幸矣。
况敢望其依而习之乎。
虽然此亦告朔之羊也。
或存或去。
是在仁者。
旹岁次丙戌冬一阳月朔旦嗣曹洞正宗沙门元贤题于剑津之宝善庵四分戒本约义目录卷一戒经序四波罗夷法十三僧伽婆尸沙法二不定法卷二三十尼萨耆波逸提法九十波逸提法卷三九十波逸提之余四波罗提提舍尼法卷四众学法七灭诤法七佛偈回向颂目录(终)No. 718四分戒本约义卷一福州鼓山嗣祖沙门元贤述四分者。
一比丘戒。
二比丘尼戒。
并受戒说戒。
三安居自恣等。
四房舍并杂犍度等。
故名四分。
犍度此云法聚。
即分义也。
戒本乃是初分比丘戒中。
佛制戒之语。
半月众所共诵者也。
其源出昙无德部。
昙无德此云法密。
部主之号也。
先是佛成道后三十八年。
赴王舍城国王斋。
斋毕。
罗睺罗洗钵失手堕地。
碎为五片。
佛云此表我灭度后。
诸恶比丘。
将我律分为五部也。
后佛灭度百年后。
四分律简介
四分律简介【四分律(梵Dharmagupta-vinaya)】原四十五卷,现行本六十卷,亦称《昙无德律》(昙无德意译法藏或法密),姚秦·弘始十年(408)罽宾·佛陀耶舍于长安中寺译。
它是汉语系佛教僧尼奉行的一部广律。
收在《大正藏》第二十二册。
《四分律》因全部由四分构成而得名。
初分为比丘戒,第二分为比丘尼戒和二十犍度中的前三个半犍度(北宋、丽藏本,依旧写本如此,南宋、元、明藏本改作前二犍度),第三分为中间十四个半犍度(北宋、丽藏本如此,南宋、元、明藏本改作十六个犍度),第四分为最后二犍度等。
这样的分段,道宣等都以为因结集时分四次诵出,但后来义净说是因梵本分为四筴故称四分。
定宾《饰宗记》从义净说,元照《资持记》则仍依道宣之说。
《四分律》为昙无德部所传,一般称为五部广律之一。
《僧祇律》后记说‘优波崛多后遂有五部名生’,昙无德名列于最初。
故此部律系从优波崛多系统下分出。
唐代玄奘到乌仗那国时,其地还是五部并行,并以昙无德为首(见《西域记》卷三)。
本律原属声闻乘,但律宗学者北魏·慧光即已判为大乘。
唐代道宣更明确的主张《四分律》通于大乘。
像《行事钞》卷上三说︰‘四分宗义当大乘。
’同书卷中之四说︰‘四分律一宗是大乘。
’《羯磨疏》并以五义证‘四分通明佛乘’。
他所引的五义中有劝信颂及戒本回向文,都是昙无德部流传本所加。
《四分律》的译出,据《出三藏记集》说,是秦主姚兴因鸠摩罗什的建议迎佛陀耶舍来长安,因佛陀耶舍能诵《昙无德律》,司隶校尉姚爽就请他翻译。
姚兴怀疑他只凭记忆会有错误,经过测验,耶舍能以三天功夫记忆药方户籍四十余纸,诵出一字不错,才加信服。
译出的时期是弘始十年(408)。
另据《四分律》序说︰支法领曾在于阗遇着佛陀耶舍,知道他通《四分律》等,就在那里写出梵本,于弘始十年偕回中国,姚兴即于其年请耶舍译出此书。
当时有持律沙门三百余人于长安中寺参加,而以支法领的弟子慧辩任校定之事。
这样《四分律》又有校改的一本,唐·定宾作《饰宗记》时,还是已校改本和未校改本并行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删定四分僧戒本序终南山沙门释道宣撰余以贞观二十一有年仲冬。
于终南山丰德寺删定戒本。
故其序曰。
自戒本之行东夏也。
曹魏中世法护创传羯磨乃明戒本盍阙。
姚秦关辅方译广文。
觉明法师首开律部。
因出戒本附译传写。
高齐御历盛昌佛日。
三方释侣二百余万。
法上大统总而维之。
沙门慧光当时僧望。
联班上统摄御是图。
以夫。
振纽提纲修整烦惑。
非戒不立非戒不弘。
更以义求纂缉遗逸。
重出一本广流于世。
则其本首题归敬者是也。
隋运并部沙门法愿鄙光所出宗理爽文。
后学凭附卒难通允。
乃准的律部。
连写戒心。
通被汾晋。
最所倾重。
则其本首题戒德者是也。
参互三本仇校同异。
通会皆附正经。
摘理义无不可。
是以。
先达晚秀奉而莫遗。
意在忘筌。
岂惟文绮。
世有惰学浮侈之徒。
博观未周随言计执同我则审难为易。
异听则达是言非。
比周成俗卒未惩晓。
尝以余景试为通之。
如光所诠我今说戒。
愿之所出云说木叉及披律解木叉戒也。
愿出初戒则云不还。
光所传辞便言不舍。
检律诚释。
违愿附光。
取意统文莫非还净。
如斯举例其相可知。
若夫。
戒德戒宗。
诚明定慧销烦静务。
超世超生。
初涉问津会归舟济。
非文不启非义不通。
妙识两缘双袪二执。
荡焉无累纷诤何从。
令余所述。
还宗旧辙。
芟略繁芜修补乖竞。
辞理无昧投说有踪。
庶几。
言行并传愚智通解。
悠悠来裔。
未达斯归。
略为题引序之云尔。
No. 707四分戒本出昙无德部稽首礼诸佛及法比丘僧今演毗尼法令正法久住戒如海无涯如宝求无厌欲护圣法财众集听我说欲除四弃法及灭僧残法障三十舍堕众集听我说毗婆尸式弃毗舍拘留孙拘那含牟尼迦叶释迦文诸世尊大德为我说是事我今欲善说诸贤咸共听譬如人毁足不堪有所涉毁戒又如是不得生天人欲得生天上若生人中者常当护戒足勿令有毁损如御入险道失辖折轴忧毁戒亦如是死时怀恐惧如人自照镜好丑生欣戚说戒亦如是全毁生忧喜如两阵共战勇怯有进退说戒亦如是净秽生安畏世间王为最众流海为最众星月为最众圣佛为最一切众律中戒经为上最如来立禁戒半月半月说僧集不(答云僧已集)和合不(答云和合)未受具戒者出(若有即遣出答云。
未受具戒者已出。
若无即云。
此众无未受具戒者)不来诸比丘说欲及清净(若有人说欲即云。
说欲及清净已。
若无人传欲即云。
此众无说欲及清净者)谁遣比丘尼来请教诫(答云。
此众无尼来请教诫)。
僧今和合何所作为(答云。
说戒羯磨)。
大德僧听。
今白月十五日(或黑月十五日。
或十四日不定)。
众僧说戒。
若僧时到僧忍听。
和合说戒。
白如是诸大德。
我今欲说波罗提木叉。
诸比丘共集在一处。
当应谛听善思念之。
若有犯者应忏悔。
无犯者默然。
默然故知诸大德清净。
若有他问者。
即应如实答。
如是诸比丘。
在于众中。
乃至三间。
忆念有罪。
不发露者。
得故忘语罪。
佛说故忘语。
是障道法。
彼比丘。
自忆知有罪。
欲求清净者。
当忏悔。
忏悔则安乐。
诸大德。
我已说。
戒经序。
今问诸大德。
是中清净不(三说)诸大德是中。
清净默然故。
是事如是持。
诸大德。
是四波罗夷法。
半月半月说。
戒经中来。
淫戒第一若比丘。
共戒。
同戒。
不舍戒。
戒羸不自悔。
犯不净行。
乃至共畜生。
是比丘波罗夷。
不共住。
盗戒第二若比丘。
在村落中。
若间静处。
不与物。
盗心取。
随不与取法。
若为王。
及大臣所捉。
若缚。
若驱出国。
若杀。
汝是贼汝痴。
汝无所知。
是比丘波罗夷。
不共住。
杀人戒第三若比丘。
故断人命。
持刀与人。
欢誉死。
快劝死。
咄男子。
用此恶活为。
宁死不生。
作如是思惟。
种种方便。
叹誉死。
快劝死。
是比丘波罗夷。
不共住。
大妄语戒第四若比丘。
实无所知。
自称言。
我得上人法。
我已入圣智胜法。
我知是。
我见是。
彼于异时。
若问若不问。
欲自清净故。
作是说。
我实不知不见。
言知言见。
虚诳妄语。
除增上慢。
是比丘波罗夷。
不共住。
诸大德。
我已说四波罗夷法若比丘犯一一法。
不得与诸比丘共住如前。
后犯亦尔。
是比丘得波罗夷罪。
不应共住。
今问诸大德。
是中清净不(三说)。
诸大德是中。
清净默然故。
是事如是持。
诸大德。
是十三僧伽婆尸沙法。
半月半月说戒经中来。
故失精戒第一若比丘。
故弄阴失精。
除梦中。
僧伽婆尸沙。
摩触女人戒第二若比丘。
淫欲意。
与女人身相触。
若触一一身分者。
僧伽婆尸沙。
与女人粗语戒第三若比丘。
淫欲意。
与女人粗恶淫欲语者。
僧伽婆尸沙。
向女叹身索供戒第四若比丘。
淫欲意。
于女人前。
自叹身言。
大妹我修梵行持戒。
精进修善法。
可持是淫欲法供养我。
如是供养第一最。
僧伽婆尸沙。
媒人戒第五若比丘。
往来彼此媒嫁。
持男意语女。
持女意语男。
若为成妇事。
及为私通事。
乃至须臾顷。
僧伽婆尸沙。
无主僧不处分过量房戒第六若比丘。
自求作屋。
无主自为己。
当应量作。
是中量者。
长佛十二磔手。
内广七磔手。
当将诸比丘。
指授处所。
彼应指授处所。
无难处。
无妨处若比丘。
有难处妨处。
自求作屋。
无主自为己。
不将诸比丘。
指授处所。
若过量作者。
僧伽婆尸沙。
有主僧不处分房戒第七若比丘。
欲作大房。
有主为己作。
当将余比丘。
指授处所。
彼应指授处所。
无难处。
无妨处若比丘。
难处妨处作大房。
有主为己作。
不将余比丘。
指授处所者。
僧伽婆尸沙。
无根谤他重罪戒第八若比丘。
瞋恚所覆故。
非波罗夷比丘。
以无根波罗夷法谤。
欲坏彼清净行。
彼于异时。
若问若不问。
知此事无根说。
我瞋恚故。
作是语者。
僧伽婆尸沙。
假根谤戒第九若比丘。
以瞋恚故。
于异分事中取片。
非波罗夷比丘。
以无根波罗夷法谤。
欲坏彼清净行。
彼于异时。
若问若不问。
知是异分事中取片。
便言我瞋恚故。
作是语者。
僧伽婆尸沙。
破僧违谏戒第十若比丘。
欲坏和合僧。
方便受坏和合僧法。
坚持不舍。
彼比丘。
应谏是比丘言。
大德莫坏和合僧。
莫方便坏和合僧。
莫受坏僧法。
坚持不舍。
大德应与僧和合。
欢喜不诤。
同一师学。
如水乳合。
于佛法中。
有增益安乐住。
是比丘如是谏时。
坚持不舍。
彼比丘应三谏。
舍此事故。
乃至。
三谏舍者善。
不舍者。
僧伽婆尸沙。
助破僧违谏戒第十一若比丘。
有余伴党。
若一二三。
乃至无数。
是比丘语彼比丘言。
大德莫谏此比丘。
此比丘。
是法语律语比丘。
此比丘所说。
我等喜乐。
我等忍可。
彼比丘。
应谏是比丘言。
大德莫作是说。
言此比丘。
是法语律语比丘。
此比丘所说。
我等喜乐。
我等忍可。
然此比丘。
非法语律语比丘。
大德莫欲坏和合僧。
汝等当乐。
欲和合僧。
大德与僧和合。
欢喜不诤。
同一师学。
如水乳合。
于佛法中。
有增益安乐住。
是比丘如是谏时。
坚持不舍。
彼比丘应三谏。
舍此事故。
乃至三谏舍者善。
不舍者。
僧伽婆尸沙。
污家摈谤违僧谏戒第十二若比丘。
依聚落若城邑住。
污他家。
行恶行。
俱有见闻。
诸比丘。
当语是比丘言。
大德污他家行恶行。
俱有见闻。
今可远此聚落去。
不须住此。
是比丘语彼比丘言。
大德今僧有爱有恚。
有怖有痴。
有如是同罪比丘。
有驱者有不驱者。
诸比丘谏言。
大德莫作是语。
言僧有爱有恚。
有怖有痴。
有如是同罪比丘。
有驱者有不驱者。
而僧不爱不恚。
不怖不痴。
大德污他家行恶行。
俱有见闻。
是比丘如是谏时。
坚持不舍。
彼比丘应三谏。
舍此事故。
乃至三谏。
舍者善。
不舍者。
僧伽婆尸沙。
恶性拒僧违谏戒第十三若比丘。
恶性不受人语。
于戒法中。
诸比丘如法谏己。
不受谏语言。
诸大德。
莫向我说。
若好若恶。
我亦不向。
诸大德说。
若好若恶。
大德且止。
莫数谏我。
彼比丘谏是比丘言。
大德莫不受谏语。
大德当受谏语。
大德如法谏诸比丘。
诸比丘。
亦如法谏大德。
如是佛弟子众。
得增益展转。
相谏相教忏悔。
是比丘如是谏时。
坚持不舍。
彼比丘应三谏。
舍此事故。
乃至三谏。
舍者善。
不舍者。
僧伽婆尸沙。
诸大德。
我已说十三僧伽婆尸沙法。
九戒初犯。
余至三谏。
若比丘。
犯一一法。
知而覆藏。
应强与波利婆沙。
行波利婆沙竟。
增上与六夜摩那埵。
行摩那埵已。
应与出罪。
当二十僧中。
出是比丘罪。
若少一人。
不满二十众。
是比丘罪不得除。
诸比丘。
亦可诃。
此是时。
今问诸大德。
是中清净不(三说)。
诸大德。
是中清净。
默然故。
是事如是持。
诸大德。
是二不定法。
半月半月说。
戒经中来。
屏处不定若比丘。
共女人。
独在屏覆障处。
可作淫处坐。
说非法语。
有住信优婆夷。
于三法中。
一一法说。
若波罗夷。
若僧伽婆尸沙。
若波逸提。
是坐比丘自言。
我犯是罪。
于三法中。
应一一治。
若波罗夷。
若僧伽婆尸沙。
若波逸提。
如住信优婆夷所说。
应如法治。
是比丘。
是名不定法。
露处不定若比丘。
共女人。
在露现处。
不可作淫处坐。
说粗恶语。
有住信优婆夷。
于二法中。
一一法说。
若僧伽婆尸沙。
若波逸提。
是坐比丘自言。
我犯是罪。
于二法中。
应一一治。
若僧伽婆尸沙。
若波逸提。
如住信优婆夷所说。
应如法治是比丘。
是名不定法。
诸大德。
我已说二不定法今问诸大德。
是中清净不(三说)。
诸大德。
是中清净默然故。
是事如是持。
诸大德。
是三十尼萨耆波逸提法。
半月半月说。
戒经中来。
长衣过限戒第一若比丘。
衣已竟。
迦絺那衣已出。
得长衣经十日。
不净施得畜。
若过者。
尼萨耆波逸提。
离三衣宿戒第二若比丘。
衣已竟。
迦絺那衣已出。
于三衣中。
若离一一衣。
异处宿。
除僧羯磨。
尼萨耆波逸提。
月望衣戒第三若比丘。
衣已竟。
迦絺那衣已出。
得非时衣。
欲须便受。
受已疾成。
若足者善。
若不足者。
得畜经一月。
为满足故。
若过者。
尼萨耆波逸提。
取非亲尼衣戒第四若比丘。
取非亲里比丘尼衣。
除贸易。
尼萨耆波逸提。
使非亲尼浣故衣戒第五若比丘。
使非亲里比丘尼。
浣染打故衣者。
尼萨耆波逸提。
从非亲俗人乞衣戒第六若比丘。
从非亲里居士。
若居士妇。
乞衣除余时。
尼萨耆波逸提。
余时者。
夺衣失衣。
烧衣漂衣。
此是时。
过分取衣戒第七若比丘。
夺衣失衣。
烧衣漂衣。
是非亲里居士。
若居士妇。
自恣请多与衣。
是比丘。
当知足受。
若过者。
尼萨耆波逸提。
劝增衣价戒第八若比丘。
居士居士妇。
为比丘具衣价。
是比丘先不受。
自恣请到居士家。
作如是说。
善哉居士。
辨如是衣与我。
为好故。
若得衣者。
尼萨耆波逸提。
劝二家增衣价戒第九若比丘。
二居士。
居士妇。
与比丘辨衣价。
是比丘。
先不受。
自恣请。
到二居士家。
作如是说。
善哉居士。
辨如是衣与我。
共作一衣。
为好故。
若得衣者。
尼萨耆波逸提。
过限忽切索衣价戒第十若比丘。
若王。
若大臣。
若婆罗门。
居士。
居士妇。
遣使为比丘送衣价。
彼使至比丘所言。
大德今送衣价。
可受取之。
是比丘言。
我所不应。
须衣合时。
清净当受。
彼使报言。
大德有执事人不。
比丘言有。
若僧伽蓝民。
若优婆塞。
此是比丘执事人。
彼使诣执事人所。
与衣价已。
还到比丘所言。
大德所示某甲执事人。
我已与衣价。
大德知时。
往彼。
当得衣。
须衣比丘。
当往执事人所。
若一二三反。
为作忆念得衣者善。
若不得衣。
应四五六反。
在前默然住令彼忆念得衣者善。
若不得衣。
过是求得衣者。
尼萨耆波逸提。
若不得衣。
从所来处。
若自往。
若遣使往。
语言。
汝先遣使送衣价。
与某甲比丘。
是比丘。
竟不得衣。
汝还取莫使失。
此是时。
乞蚕绵作袈裟戒第十一若比丘。
杂野蚕绵。
作新卧具者。
尼萨耆波逸提。
黑毛卧具戒第十二若比丘。
以新纯黑羺羊毛。
作卧具者。
尼萨耆波逸提。
白毛三衣戒第十三若比丘。
作新卧具。
应用二分。
纯黑羊毛。
三分白四分尨。
若比丘。
不用二分。
纯黑羊毛。
三分白。
四分尨。
作新卧具者。
尼萨耆波逸提。
减六年作三衣戒第十四若比丘。
作新卧具。
应满六年持。
若减六年。
不舍故。
更作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