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分尼戒本

合集下载

论弘赞律学撰述及《鼎湖法汇》之编纂

论弘赞律学撰述及《鼎湖法汇》之编纂

论弘赞律学撰述及《鼎湖法汇》之编纂作者:李福标来源:《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02期[摘要]明清之际广东肇庆鼎湖山庆云寺弘赞禅师,一生致力于律学的理论研究与普及实践,撰述宏富,成绩可观,地位崇高,影响颇大,至有“岭海之间以得鼎湖戒为重”之美誉,后世被尊为中国戒律的厘定者。

他学有渊源,远绍唐南山道宣律师,追踪云栖袜宏,其著述均有单行本流通,后被汇编为《鼎湖法汇》。

《鼎湖法汇》之编与成鹫《鼎湖山志》之修相关,为整顿庆云寺道场、提升庆云寺的文化自信力起到了重要作用。

作为“鼎湖戒”的理论基石,《鼎湖法汇》中多种著述在岭南和全国佛教界影响深远。

[关键词]律学;鼎湖法汇;鼎湖戒;鼎湖山志;云栖法汇明清之际,岭南迎来了禅宗的振兴。

其教徒规模之庞大、弘法之热忱,前所未有,可与江南、滇南并称三大法窟。

时活跃于岭南者,要之有曹洞宗博山下以道独、函星为领袖的海云系,和以道丘、弘赞为初祖的鼎湖系,两派高僧辈出,龙象蹴踏,佛教著述颇伙,影响甚巨。

近人冼玉清《广东释道著述考》着录此期释氏文献60余家178种,其中曹洞宗海云系著述38家96种,鼎湖系8家54种,基本反映了当时佛教著述的面目。

然清中叶以还,因政治、文化等诸多外缘导致佛教衰落、佛门文献之被轻忽,故遗佚不为冼氏登录者仍有。

近二十年学界对海云系文献整理与研究有较大进展,取得了可喜成果,但对鼎湖系文献则未加重视。

鼎湖文献一大宗即弘赞撰述,《广东释道著述考》虽已就其大部分予以着录,然未提及弘赞撰述合编《鼎湖法汇》的存在,这就使学界对于弘赞在佛教戒律学上的影响和地位的认识,缺少一个重要的历史环节,故有加以揭橥的必要。

一《鼎湖法汇》简介《鼎湖法汇》是弘赞禅师著述之总录。

弘赞,字在糁,广东新会朱氏子。

崇祯六年(1633)年二十三弃儒而人鼎湖诛茅建庵,并人广州蒲涧寺参博山元来无异下鼎湖栖壑道丘蕹鬟禀戒。

先后住英德西来山、南海宝象林,继席庆云寺为二代住持,康熙二十五年(1686)示寂,年七十六。

律宗简介

律宗简介

“律宗”简介“律宗”简介作者:《中华佛教百科全书》--------------------------------------------------------------------------------●作者:《中华佛教百科全书》中国十三宗之一。

以研习及传持戒律为主。

它所依据的是五部律中的《四分律》,所以又称为四分律宗。

据僧史记载,汉地翻译戒律和实行受戒,始于曹魏·嘉平年中(249~253)。

当时中天竺昙诃迦罗来到洛阳,看见中国僧人只剪落须发而没有受戒,于是译出《僧祇戒心》,即摩诃僧祇部的戒本,以为持戒的准绳。

又请梵僧建立羯磨法(即受戒规则)创行受戒。

不久又有安息沙门昙谛,于正元年中(254~255)来到洛阳,译出昙无德部的受戒作法。

此后又经过二百余年,印度流传的《十诵律》等四部广律,也先后在中国译出。

所谓“律分五部”,只有迦叶遗部的广律没有传来。

接着解释广律的论著也陆续译出,其中比较重要的有《毗尼母论》等五种。

所以此宗的典据通称为“四律五论”。

四律是:(1)《十诵律》:六十一卷,萨婆多部律,姚秦时弗若多罗、鸠摩罗什译。

(2)《四分律》:六十卷,昙无德部律,姚秦时佛陀耶舍、竺佛念译。

(3)《摩诃僧祇律》:四十卷,窟内上座部律,东晋时佛陀跋陀罗、法显译。

(4)《五分律》:三十卷,弥沙塞部律,刘宋时佛陀什、竺道生译。

五论是:(1)《毗尼母论》:八卷,昙无德部,失译人名,早期的佛经目录书都把它附在姚秦译经的条目内。

(2)《摩得勒伽论》:十卷,萨婆多部,刘宋时僧伽跋摩译。

(3)《善见论》:十八卷,南方昙无德部,南齐时僧伽跋陀罗译。

(4)《萨婆多论》:九卷,萨婆多部,失译人名,早期佛经目录书都把它附在姚秦译经条内。

(5)《明了论》:一卷,正量部,陈时真谛译。

四律译出后,流行于南北各地,但其后弘通独盛蔚为一宗的,只有《四分律》。

此律译出六十多年后(北魏孝文帝时代,471~499),先有法聪,在平城开讲此律,口授弟子道覆作《四分律疏》六卷,内容只是大段科文;到了慧光(468~537),对《四分律》的研习弘通才逐渐盛行。

新删定四分僧戒本

新删定四分僧戒本

新删定四分僧戒本序终南山沙门释道宣撰余以贞观二十一有年仲冬。

于终南山丰德寺删定戒本。

故其序曰。

自戒本之行东夏也。

曹魏中世法护创传羯磨乃明戒本盍阙。

姚秦关辅方译广文。

觉明法师首开律部。

因出戒本附译传写。

高齐御历盛昌佛日。

三方释侣二百余万。

法上大统总而维之。

沙门慧光当时僧望。

联班上统摄御是图。

以夫。

振纽提纲修整烦惑。

非戒不立非戒不弘。

更以义求纂缉遗逸。

重出一本广流于世。

则其本首题归敬者是也。

隋运并部沙门法愿鄙光所出宗理爽文。

后学凭附卒难通允。

乃准的律部。

连写戒心。

通被汾晋。

最所倾重。

则其本首题戒德者是也。

参互三本仇校同异。

通会皆附正经。

摘理义无不可。

是以。

先达晚秀奉而莫遗。

意在忘筌。

岂惟文绮。

世有惰学浮侈之徒。

博观未周随言计执同我则审难为易。

异听则达是言非。

比周成俗卒未惩晓。

尝以余景试为通之。

如光所诠我今说戒。

愿之所出云说木叉及披律解木叉戒也。

愿出初戒则云不还。

光所传辞便言不舍。

检律诚释。

违愿附光。

取意统文莫非还净。

如斯举例其相可知。

若夫。

戒德戒宗。

诚明定慧销烦静务。

超世超生。

初涉问津会归舟济。

非文不启非义不通。

妙识两缘双袪二执。

荡焉无累纷诤何从。

令余所述。

还宗旧辙。

芟略繁芜修补乖竞。

辞理无昧投说有踪。

庶几。

言行并传愚智通解。

悠悠来裔。

未达斯归。

略为题引序之云尔。

No. 707四分戒本出昙无德部稽首礼诸佛及法比丘僧今演毗尼法令正法久住戒如海无涯如宝求无厌欲护圣法财众集听我说欲除四弃法及灭僧残法障三十舍堕众集听我说毗婆尸式弃毗舍拘留孙拘那含牟尼迦叶释迦文诸世尊大德为我说是事我今欲善说诸贤咸共听譬如人毁足不堪有所涉毁戒又如是不得生天人欲得生天上若生人中者常当护戒足勿令有毁损如御入险道失辖折轴忧毁戒亦如是死时怀恐惧如人自照镜好丑生欣戚说戒亦如是全毁生忧喜如两阵共战勇怯有进退说戒亦如是净秽生安畏世间王为最众流海为最众星月为最众圣佛为最一切众律中戒经为上最如来立禁戒半月半月说僧集不(答云僧已集)和合不(答云和合)未受具戒者出(若有即遣出答云。

五分戒本

五分戒本

若比丘先与他物。后瞋恚嫌恨还夺取者。尼萨耆波夜提。
若比丘夏三月过。有闰未满八月。寄衣白衣家。乃至六夜应往是衣所。乃至七日晓。尼萨耆波夜提。
若比丘未至岁十日有急施衣。是比丘若须衣得自手取。乃至衣时应畜。若过尼萨耆波夜提。
若比丘春残一月。应求雨浴衣。半月应畜。若过尼萨耆波夜提。
若比丘欲破和合僧。勤方便受持破僧缘事。诸比丘应如是谏。大德当与僧和合。莫勤方便破僧缘事。可与僧和合。所以者何。僧和合故欢喜不诤。一心一学如水乳合安乐行。如是再三谏时舍者善。不舍者僧伽婆尸沙。
若比丘有同意别异语。若一若二。是比丘语诸比丘言。莫谏是比丘。何以故。是比丘知说非不知说。诸比丘应如是谏。大德当助和合僧。莫助破和合僧。所以者何。僧和合故欢喜不诤。一心一学如水乳合安乐行。如是再三谏时舍者善。不舍者僧伽婆尸沙。
若比丘教摈人法。若畜使共事者。波夜提若比丘教摈沙弥法。畜使共事者。波夜提若比丘若宝若似宝。若自取教人取。波夜提。
若比丘着不坏色新衣者。波夜提若比丘减半月内沐浴。除因缘。波夜提若比丘故夺畜生命。波夜提。
若比丘恼乱他比丘。波夜提若比丘以指相击攊。波夜提若比丘以指戏水中者。波夜提。
若比丘与比丘尼同载一船。除因缘。波夜提。
若比丘与比丘尼。独屏覆处坐。波夜提若比丘与非亲里比丘尼衣。波夜提若比丘与非亲里比丘尼作衣。波夜提若比丘与女人独露处坐。波夜提若比丘知比丘尼赞因缘得食。食者。波夜提。
若比丘数数食。波夜提若比丘有余福德处。过一食。波夜提若比丘往白衣家。自恣与䴵麨。得取一钵。过者。波夜提。
诸大德已说二不定法竟。今问。诸大德。是中清净不。(如是三说)诸大德是中清净。默然故。是事如是持。
诸大德是三十尼萨耆波夜提法。半月半月戒经中说。
若比丘三衣具足讫。舍迦絺那衣已。长衣乃至十日应畜。若过者尼萨耆波夜提若比丘三衣具足讫。舍迦絺那衣已。三衣中若离一一衣余处宿。尼萨耆波夜提若比丘三衣具足讫。舍迦絺那衣已。得非时衣乃至一月应畜。若过尼萨耆波夜提若比丘从非亲里比丘尼边取衣。除贸易。尼萨耆波夜提。

四分律——精选推荐

四分律——精选推荐

四分律——源流释迦牟尼佛成道以後,四方游行,弘扬佛法,弟于日渐增多,形成庞大的僧团。

为了和合僧团,约束僧众,便有了制定戒律的必要。

不过释迦牟尼佛住世时的戒律仅仅是因种种机缘,随境点化,约束弟子的各种规约,也是在随犯随止中产生的。

可是到佛灭度以後,僧徒中渐有不守戒律的事发生,於是佛的大弟子摩诃迦叶会集五百比丘,在王舍城的七叶窟举行了第一次经律结集,由优婆离尊者结集律法,升座诵读,在一夏九旬的日子裏,分作八十次诵出,所以称「八十诵律」,成为三藏中的律藏。

此後一百年间,迦叶、阿难、末田地、商那和修、优婆崛多,五师相承,并无支派。

一百年後,异执纷起,以致於分作二部、五部等。

所谓二部,即上座部、大众部;所谓五部,乃优婆崛多的五位弟子,依各自对於律藏内容的取舍不同,采集起来,各自成立一部,即昙无德部(四分律)、萨婆多部(十诵律)、大众部(僧只律)、弥沙塞部(五分律)、迦叶遗部(解脱律)。

以後,相传又分为二十部、五百部等。

一、律学初傅据僧史记载,律学传人中国,始於曹魏嘉平年间(公元二四九——二五三年)。

当时中天竺昙摩迦罗来到洛阳,看见中国僧人只是剪落须发,身穿缦衣,末禀归戒,更谈不上戒律的约束。

於是在嘉平二年(公元二五O 年)译出《僧只戒心》,即摩诃僧只部的戒本,作为僧众持戒的依据。

又敦请梵僧十位大德,建立羯磨法(即受戒仪式),创立以十大僧传戒法的先例,这是中国有戒律和受戒的开始。

正元年间(公元二五四——二五五年),中亚安息国沙门昙无谛来到洛阳,於白马寺译出昙无德部的受戒作法,这是当时中国比丘羯磨受戒所禀之法。

所以在中国所传的戒法,是采取《四分律》的,这可看作是中国佛教四分律宗的嚆矢。

在五部律中,中国最先译出的是《十诵律》。

《十诵律》是萨婆多部的广律。

姚秦弘始六年(公元四O四年),专精《十诵律》的厨宾沙门弗若多罗来长安,与鸠摩罗什共译《十诵律》。

律文尚未译完,弗若多罗便逝世。

後又昙摩流支携此律梵本来长安,复与罗什共译,成五十八卷。

四分尼戒本

四分尼戒本
如两阵共战, 勇怯有进退,
说戒亦如是, 净秽生安畏。
世间王为最, 众流海为最,
众星月为最, 众圣佛为最,
一切众律中, 戒经为上最,
如来立禁戒, 半月半月说。
“僧集?”(答云:“僧集。”)
“和合?”(答云:“和合。”)
“未受大戒者出?”(有者,遣出。遣已,答言:“已出。”无者,答:“无。”)
“若比丘尼,有余比丘尼群党,若一、若二、若三,律语比丘尼。此比丘尼所说,我等心喜乐;此比丘尼所说,我等忍可。’是比丘尼语彼比丘尼言:‘大姊!莫作是说!言:“此比丘尼,是法语比丘尼,律语比丘尼。此比丘尼所说,我等喜乐;此比丘尼所说,我等忍可。”何以故?此比丘尼所说,非法语,非律语。大姊!莫欲破坏和合僧,当乐欲和合僧。大姊!与僧和合,欢喜不诤,同一师学,如水乳合,于佛法中有增益安乐住。’是比丘尼谏彼比丘尼时,坚持不舍。是比丘尼应三谏,舍此事故。乃至三谏,舍者善。不舍者,是比丘尼犯三法应舍,僧伽婆尸沙。
“诸大姊!我已说八波罗夷法。若比丘尼,犯一一波罗夷法,不得与诸比丘尼共住如前,后亦如是,是比丘尼得波罗夷罪,不应共住。
“今问诸大姊:是中清净不?(如是至三)
“诸大姊!是中清净,默然故。是事如是持。
“诸大姊!是十七僧伽婆尸沙法,半月半月说,戒经中来。
“若比丘尼,媒嫁,持男语语女,持女语语男。若为成妇事,若私通事,乃至须臾。是比丘尼犯初法应舍,僧伽婆尸沙。
“若比丘尼,染污心,共染污心男子,从腋已下,膝已上,身相触。若捉摩、若牵、若推、若上摩、若下摩、若举、若下、若捉、若捺。是比丘尼波罗夷,不共住。是身相触也。
“若比丘尼,染污心,知男子染污心,受捉手、捉衣、入屏处、共立、共语、共行、或身相倚、或共期。是比丘尼波罗夷,不共住。犯此八事故。

四分律比丘尼钞诸杂要行篇释义

四分律比丘尼钞诸杂要行篇释义

四分律比丘尼钞诸杂要行篇释义
四分律比丘尼钞是佛教的经典之一,包含了比丘尼应当遵守的戒律及规定。

其中杂要行篇是其重要的一部分,以下是其释义:
1. 護持戒律:比丘尼应当严格護持佛陀所禁止的行为,并且在日常生活中常常冥想戒律,以免违犯。

2. 入止品:比丘尼应当时刻保持专注和冥想,不被感官的诱惑所迷惑,抵制嗜欲的诱惑。

3. 言语品:比丘尼应当尽量避免闲谈,不说过多的话,避免招惹是非,同时也要注意自己的口舌之恶。

4. 行持品:比丘尼应当尽量避免出门,不要过于依赖外界,同时也要注意自己的行为,遵守规矩和习惯。

5. 飲食品:比丘尼应该依据佛教的戒律来选择自己的食物,不食肉、酒等违禁品,保持清净的身心。

6. 病患品:比丘尼在生病的时候也要严格遵守佛陀的戒律,同时也要寻求适当的医疗和照顾。

7. 供养品:比丘尼应当依据佛陀的教诲来接受供养,同时也要注意自己的贪心和贪欲。

8. 乞食品:比丘尼应当谦虚接受信众的施舍,不应该过于依赖,同时也要谨遵戒律。

在实践中,比丘尼应当密切关注这些品类,保持清净的身心,不断深入实践佛教的教义,以实现解脱与觉悟的目标。

四分律序 夫戒之兴的解释

四分律序 夫戒之兴的解释

四分律序夫戒之兴的解释四分律序,简称四分律,是佛教律宗的主要经典之一。

它分为四卷,包括戒律、增支、删支和释义等内容,是佛教僧尼戒律的重要法本。

作为佛教律宗的基本法规,四分律的制定旨在引导佛教僧尼在修行中恪守戒律,以达到净化心灵、追求解脱的目的。

戒律对于佛教徒的修行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是修行者迈向菩提道的必经之路。

四分律的第一卷是戒律,全面规定了僧尼在日常生活、修行、僧团内部和与外界的交往等方面的戒律规定。

例如,在日常生活中,僧尼要守持戒律,包括食戒、睡戒、居戒等;在修行中,他们需遵守清净戒规,禁止接触五戒(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所禁止的行为;在僧团内部,戒律还规定了僧尼的等级和职责等;对于僧尼与外界的交往,戒律制定了与信徒、国王等的互动规范,并提出了僧尼应遵守的修行和礼仪规则等。

第二卷是增支,主要是对第一卷戒律内容的补充和详细解释。

增支部分主要包括戒律规定的具体实施细则以及解答僧尼在修行中可能遇到的问题。

通过阐述戒律的具体实施细节,增支对于僧尼修行者的行为提供了更为具体和详尽的指导。

解答问题部分则帮助僧尼解决疑惑,确保他们在修行中能够正确遵守戒律。

第三卷是删支,主要是对戒律内容的删减和修订。

删支对于戒律进行了整理,过滤掉一些已经不适用或过时的规定,以保持四分律的时效性和适应性。

通过删支,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戒律,使其更贴合现代社会和时代潮流,更好地指导佛教僧尼的修行。

第四卷是释义,主要是对戒律进行解释和注释。

戒律的解释和注释对于理解戒律的精神和实质含义非常重要。

释义部分通过解读戒律的背景、意义和内涵,提供了更为深入和全面的理解和领悟。

释义还给予僧尼在遇到特殊情况时的灵活性和自由度,使他们能够因地利人和,寻求最佳方案,并依然能够保持对戒律的尊重和恪守。

总的来说,四分律在佛教中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

它是佛教僧尼修行中必须遵守的戒律规定,不仅为僧尼提供了明确的行为准则,也为佛教信徒们提供了一套可以参考的道德规范。

四分律含注戒本疏发挥记

四分律含注戒本疏发挥记

四分律含注戒本疏发挥记四分律含注戒本疏发挥记卷第三(起置名不同终正配初篇)天台山寿昌寺沙门释允堪述深下。

以佛足一切智人鉴机施制。

盖不得已而用之。

粗鞭。

即五犯。

对略教称粗也。

闻下。

使闻五篇罪名以息过。

各蒲鞭可类略教。

深酷。

酷。

虐也。

可对广教儒释略齐。

故曰通望。

意云世尊观机立制。

十二年中徒众无过。

但说略教。

自后僧尼根劣。

多有毁破。

须以五篇粗重。

调伏制御。

如上古之时。

人心淳笃。

画地为园扉。

以蒲为鞭。

寻以巧伪竟生。

乃有新旧五刑。

原其俗章。

可鉴佛意也。

下释者即次科也。

有波罗夷等别名故。

如本下。

示通名也。

以俱谓之犯聚制等。

此下。

凡译有二。

一曰正。

二曰义。

今谓无正翻尔。

今古异者。

此则三苗酷烈穆后赎刑。

彼则阿阇行杀瓶沙断指。

皆所谓制不沿习。

彼此均融。

二土世刑。

可为正译。

初罪者。

波罗夷也。

由无圣人降趾故。

泯其制也。

止得取以事类。

约义为译。

无余。

以对下僧残。

是有余故。

文云者。

指律序。

彼具云诸作恶行者。

犹如彼死尸。

众所不容受。

以是当持戒。

又名下佛言有二不共住。

一羯磨。

二说戒。

亦与上众法。

绝分理同也。

失道不独。

失圣果道也。

二种。

即说戒羯磨僧。

生报。

言此身生报不久在世。

何得不畏九百二十一亿六十千岁泥犁之苦。

十下。

彼云堕不如意处。

萨婆多解云。

由与魔斗以犯此戒便堕负处。

事钞。

即篇聚中不明。

别着。

即于此不明。

宜别着。

钞以取解由疏文略也。

谓下。

众僧解上僧伽义。

前与等解上初义。

末后等释上残义。

是则僧是对忏之人。

初残是前后所与之法。

斯乃从境立名也。

以僧能除罪故。

故本律上准钞应先引。

婆沙云。

僧伽者为僧。

婆尸沙者是残方接故。

律下文则显。

本律与婆沙但名僧残。

不同善见更有初义。

由罪下双释僧残义。

有余者不绝义也。

又对初篇是无余故。

又引母论者初喻立名。

理须早救故。

戒律云。

若犯此罪。

应施与波离婆沙等。

由邻重罪故也。

了论下据受利彰称。

此余残者方得故。

十上准事钞。

应加义翻为堕四字。

接下十诵释成堕义。

文旨方具。

应功用者。

了疏立三功用。

一下即功用防守。

谓名种既多。

五分比丘尼戒本

五分比丘尼戒本
若比丘尼好共他斗。僧断其事。便言。僧随爱恚痴畏。诸比丘尼语言。汝莫好共他斗。莫作是语僧随爱恚痴畏。何以故。僧不随爱恚痴畏。汝等舍是语。于佛法中增广得安乐住。如是谏坚持不舍。应第二第三谏。第二第三谏舍是事善。不舍者。是比丘尼三谏。犯僧伽婆尸沙可悔过。
若比丘尼好共他斗。僧断其事。便言。我舍佛舍法舍僧舍戒作外道。余沙门婆罗门亦学戒亦惭愧。我于彼得修梵行。诸比丘尼语言。汝莫好共他斗。莫作是语。我舍佛法僧。何以故。余沙门婆罗门无学戒无惭愧。汝云何于彼得修梵行。汝舍是恶见。于佛法中增广得安乐住。如是谏坚持不舍。应第二第三谏。第二第三谏舍是事善。不舍者。是比丘尼三谏。犯僧伽婆尸沙可悔过。
若比丘尼依聚落住。行恶行污他家。行恶行皆见闻知。污他家亦见闻知。诸比丘尼语是比丘尼。汝行恶行污他家。行恶行皆见闻知。污他家亦见闻知。汝出去不应是中住。彼比丘尼言。诸阿姨随爱恚痴畏。何以故。有如是等同罪比丘尼。有驱者有不驱者。诸比丘尼复语言。汝莫作是语。语诸阿姨。随爱恚痴畏。有如是等同罪比丘尼。有驱者有不驱者。汝行恶行污他家。行恶行皆见闻知。污他家亦见闻知。汝舍是随爱恚痴畏语。汝出去不应是中住。如是谏坚持不舍。应第二第三谏。第二第三谏舍是事善。不舍者。是比丘尼三谏。犯僧伽婆尸沙可悔过。
若比丘尼。不知不。见过人法圣利满足。自称我如是知如是见。是比丘尼后时若问若不问。为出罪求清净故作是言。我不知言知不见言见。虚诳妄语。除增上慢。是比丘尼得波罗夷不共住。
若比丘尼。欲盛变心。受男子种种摩触。发际已下膝已上肘已后。是比丘尼得波罗夷不共住。
若比丘尼。欲盛变心。受男子捉手捉衣共期独共行独共住独共语独共一座坐身亲近男子。八法具者。是比丘尼得波罗夷不共住。
若比丘尼恶性难共语。与诸比丘尼同学戒经。数数犯罪。诸比丘尼如法如律谏其所犯。答言。阿姨汝莫语我若好若恶。我亦不以好恶语汝。诸比丘尼复语言。汝莫作自我不可共语。汝当为诸比丘尼说如法。诸比丘尼亦当为汝说如法。如是展转相教转相出罪成如来众。如是谏坚持不舍。应第二第三谏。第二第三谏舍是事善。不舍者。是比丘尼三谏。犯僧伽婆尸沙可悔过。

四分律全文及译文

四分律全文及译文

四分律全文及译文一级标题:四分律全文及译文
二级标题:第一章:删戒
1.菩萨戒七不杀生
2.菩萨戒不偷盗
3.菩萨戒不邪淫
4.菩萨戒不妄语
5.菩萨戒不饮酒
6.菩萨戒不妄语
7.菩萨戒没有离恼
二级标题:第二章:完戒
1.分为十种缘性完戒:
–欲界皈戒
–色界皈戒
–无色界皈戒
–三界见要皈戒
–二十部之教皈戒
–十三人数等皈戒
–十善具足皈戒
–十波罗蜜皈戒
–菩萨本发心皈戒
–菩萨登地菩萨皈戒
2.完戒的重要性和层级
二级标题:第三章:清净戒
1.清净戒的定义和特点
2.清净戒的不同层次
–向善净戒
–弥陀净戒
–净土净戒
二级标题:第四章:持戒
1.持戒的意义和目的
2.持戒的修行方法
–仪轨
–修斋戒
–坐禅持戒
一级标题:结论
通过对四分律全文及译文的探讨,我们了解到菩萨戒的基本内容,以及完戒、清净戒和持戒的重要性。

持戒是佛教修行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它有助于培养清净的心境和道德行为,引领我们走向解脱和觉醒的道路。

我们应该努力遵守和修持戒律,以实现内心的平静和罪业的净化。

只有通过持戒,我们才能真正体验到佛陀的教法带来的益处,并达到智慧和慈悲的彻底开发。

附录:《四分律行事钞

附录:《四分律行事钞

附录:《四分律行事钞附录:《四分律行事钞·受戒缘集篇》原文夫受戒者,超凡鄙之秽流,入圣众之宝位也。

既慕心弥博,故所缘弥多。

以多缘故,法事攸难。

以难知故,理须详检。

而世情尘染,每昏教法。

为师为匠,实易实难。

但由习俗生常,不思沿革。

恣此无知,乱彼真教。

或但执文谨诵,非相莫知;或前受遮障,无任僧法;或结界漠落,成不混然;或僧数薄恶,不能生信;或衣钵假借,自是非法。

如斯师匠,秉御诚难。

虚受费功,唐劳一世。

后生还尔,永无出期。

故《大集经》云:“我灭度后,无戒满洲。

”此言必实,深须详鍊。

一受已难,不宜再造。

故委显示,至机依准。

四分律行事钞选读·受戒缘集篇第一章具缘成受初明具缘成受,后加教法。

初中五缘。

一、能受有五。

第一节能受有五一、是人道。

以人中受得,余道成难故。

《僧祇》云:“若减七十,不能作事,不得受之。

若过七十,出家时过,一向不合。

”广如沙弥法中。

二、诸根具足。

谓身具众恶病,患聋盲百遮等类。

律中广列一百四十余种,並不应法。

准以求之,则聋瘂狂乱,定不发戒。

余者通滥,有得不得。

如《义钞》中。

三、身器清淨。

谓俗人已来,至於将受,无十三难等杂过。

四、出家相具。

《律》云:“应剃髪披袈裟,与出家人同等。

”五、得少分法。

谓曾受十戒也。

《律》云:“不与沙弥戒与受具者,得戒得罪。

”第二节所对有六第二,所对有六。

一、结界成就。

以羯磨所託必依法界,若作不成,后法不就。

故须深明界相,善达是非,访问元结是谁,审知无滥,方可依准。

不然,舍已更结。

比人行事多不遵用,辄尔寺外结小界受,此是非法,如上已明。

必有此缘,结大界无爽。

若依《毗尼母》云:“直结小界,不以大界围绕,亦不得受。

”中国诸师行事受戒大有尊重。

故传中,凡有受者,多驾船江中作法。

人问其故,答云:“结界如法者少,恐别众非法,不成受戒。

余事容可再造,不成无多过失。

夫欲绍隆佛种,为世福田者,谓受具戒不宜轻脱。

故在静处,事必成就。

”二、有能秉法僧。

由羯磨非别人所秉。

律宗大意

律宗大意

律宗大意黄忏华居士编述第一篇绪论第二篇此宗之律学第三篇此宗之行果律宗大意第一篇绪论第一章此宗之名称及其略史释迦如来一代教典,统分经律论三藏,此宗对经宗论宗释宗,以律藏为主,故名律宗;又以四分律为宗故,名四分律宗。

佛典称如来在世五十年间,随根制戒,灭后,佛弟子优波离尊者,结集为八十诵律大毗尼藏。

灭后一百年间,迦叶、阿难、末田地、商那和修、优波□多,五师相继,如泻瓶水,并无支派。

一百年后,异执渐起。

分为二部五部及二十部乃至五百。

非唯戒律,经论亦分。

五部者,异世五师中第五师优波□多尊者,有弟子五人。

曰昙无德、萨婆多、迦叶毗,弥沙塞、婆粗富罗,各执己见,分为五部。

一昙无德部。

此云法密。

法名四分。

二萨婆多部,此云一切有,法名十诵。

三弥沙塞部,此云不著有无观,法名五分。

四迦叶遗部,此云重空观,法名解脱。

五婆粗富罗部。

此云著有行,亦云犊子,其旧律名摩诃僧祇,此云大众。

僧祇为根本,分出为五部。

诸部律中传于此土者,有四律五论。

四律者,萨婆多部之十诵律,晏无德部之四分律,窟内上座部之僧祇律,弥沙塞部之五分律。

五论者,依萨婆多律之毗尼母论摩得勒伽论,解四分律之善见论,释十诵律之萨婆多论,依正量部之明了论。

此土曹魏嘉平二年,中天竺昙摩伽罗(此云法时)至洛阳,立羯磨受法,为此土受戒元始,经五百五十年,至姚秦弘始六年,弗若多罗共鸠摩罗什译出十诵律,次佛陀耶舍共竺佛念译出四分律,始传广律;此后僧祇五分二律,渐次传译。

犊子律木未至。

伽叶遗部,止传解脱,戒本,广律未传。

至唐时,义净三藏译有部宗律甚多,称为有部新律;此外若毗奈耶律,至赵宋时犹有翻译,然束之大藏,并未有弘传。

四分律乃佛灭后第一百年时由昙无德尊者集诵而出,既来东土,化缘独深,于诸部律,独弘此部。

自佛陀耶舍等译出此论后,古德著述,垂二十家,而以三要疏为最精确。

三要疏者,慧光律师之略疏,相部律师之中疏,智首律师之广疏也。

智首之弟子道宣律师,兼通三藏,精达毗尼,即四分律,成立一乘圆顿之妙戒,作戒本疏羯磨疏行事钞三大部以发明之,合拾毗尼义钞比丘尼钞,称五大部。

结夏安居及律学的现代意义

结夏安居及律学的现代意义

结夏安居及律学的现代意义关键词:安居戒律僧团禅定经行适应性作者简介:果悦,闽南佛学院2001级本科毕业生。

律学,以保持洁净的志行分为止持与作持,结夏安居是戒学中的重要部分,在《四分律藏》中独列一品,名为“安居犍度”1。

“犍度”是梵语,译成汉语意为“法聚”,即把有关安居的法汇聚在一处,是为“安居犍度”。

安居之原由虽为避世人讥诃,但亦是佛陀大慈悲心,令五众弟子得以息缘修道,自行成就,广积弘化资粮,以期随缘度生的行门。

出家人既要自利又要利他,春夏冬一切时人间游行,则身心驰散,容易荒废道业;而偏安一处又不易发起菩提道心,所以佛制三时中结“夏安居”,习律坐禅,培养品格、识量,成办僧团六和,光显佛法清净幢相;余二时可以游化度生,以成利他。

安居中应以研习戒律为主,修学禅净教典为辅,戒律乃佛教最耀眼的一枚图腾,是弘化中不可缺少的工具。

“严净毗尼”方可“弘范三界”2,戒律严净则整个佛法庄严。

佛法不出三无漏学,修学佛道应戒、定、慧次第而进,“由戒生定,因定发慧”3,以“戒是无上菩提本故”4,“欲报佛恩,当持净戒,护持正法。

夫能维持正法,三乘道果相续不断"5。

“出家之人,当先护持清净戒行,戒行清净,则能获得现前三昧,成就无上菩提"6。

而持戒重于通晓止作二持,了达开遮持犯。

在严净毗尼的基础上,以智慧变通,不拘一格,令其适用于时代与不同的地域环境,既不可以凌空大言,亦不应死守一隅。

故印顺导师云:虽然说律是佛制,只好依教奉行,但律是世间悉檀,更着重于时、地、人的适应。

一分重律的,拘于古刹,不知变通,而一分学者,索性轻律不谈7。

所以佛说“五夏以前专精戒律”,意在“洞明二百五十戒开遮持犯”,也为了“常一其心,念无错乱,谓依四念处行道"8,佛之深意可窥。

本文对安居的阐释,旨在提倡僧团安居,进而深研戒律,了达开遮,深明持犯,使僧团和合,僧制建全,自行成就。

倡导安居,亦能僧俗同利,令人的心灵由浮躁走向澄清,社会从动乱变为安宁。

四分戒本约义

四分戒本约义

四分戒本约义.txt为什么我们在讲故事的时候总要加上从前?开了一夏的花,终落得粉身碎骨,却还笑着说意义。

四分戒本约义四分戒本约义序昔庚辰岁。

予在杭之真寂。

欲效颦圭峰。

挈毗尼之要以示晚学。

卒以病阻迨今春。

自鼓山来宝善。

谢绝参请。

但弘唱毗尼而已。

诸人以戒本请注作新戒方便。

予曰此宿志也。

故诺之。

发笔于仲秋初旬。

辍笔于孟冬末旬。

凡三阅月。

三脱稿而后成。

其中若事若义。

悉采之四分律藏。

所有开遮亦悉本佛制。

非敢妄以意裁也。

呜呼是书之成。

乃在今日也耶。

今当此乾坤鼎革之际。

草昧未宁之秋。

白刃凌空。

横尸遍野。

居民逃奔山谷。

旦夕莫必其命。

而予乃力疾作此何哉。

盖以人知世运之变其苦为甚。

而不知法运之变其苦为尤甚。

世运之变苦在一时。

法运之变苦在万劫。

一时之苦祸止杀身。

万劫之苦祸极三途。

以此较彼。

岂百千万亿能及其一哉。

但人见已然。

不能见未然故。

于此则惊惶失措。

于彼则怡然苟安也。

予慨自天启以来耆德凋丧。

晚进日趋日下。

如狂澜之莫回。

且又妄逞空见弁髦戒律。

不有防之后将安极。

予所以孳孳亟亟勉成此书。

未敢以世难阻也。

但思行此书于今之世。

正如鼓瑟于齐王之门。

不鄙而嗤之则幸矣。

况敢望其依而习之乎。

虽然此亦告朔之羊也。

或存或去。

是在仁者。

旹岁次丙戌冬一阳月朔旦嗣曹洞正宗沙门元贤题于剑津之宝善庵四分戒本约义目录卷一戒经序四波罗夷法十三僧伽婆尸沙法二不定法卷二三十尼萨耆波逸提法九十波逸提法卷三九十波逸提之余四波罗提提舍尼法卷四众学法七灭诤法七佛偈回向颂目录(终)No. 718四分戒本约义卷一福州鼓山嗣祖沙门元贤述四分者。

一比丘戒。

二比丘尼戒。

并受戒说戒。

三安居自恣等。

四房舍并杂犍度等。

故名四分。

犍度此云法聚。

即分义也。

戒本乃是初分比丘戒中。

佛制戒之语。

半月众所共诵者也。

其源出昙无德部。

昙无德此云法密。

部主之号也。

先是佛成道后三十八年。

赴王舍城国王斋。

斋毕。

罗睺罗洗钵失手堕地。

碎为五片。

佛云此表我灭度后。

诸恶比丘。

将我律分为五部也。

后佛灭度百年后。

从中印佛教历史看戒律的变与不变

从中印佛教历史看戒律的变与不变
2. 舍利佛祈请制戒
二、随方毗尼
随犯随制 佛世12年开始,佛陀制定第一条戒律
三、完备戒律
• 印度佛教历史上第一次佛教经典和律藏的 结集时,由阿难诵出经藏;由优婆离诵出 律藏。于是佛教第一部律藏由是形成,史 称八十诵律。(由于印度是个不太重视历 史、文化的民族,八十诵律就在历史的发 展、流变中彻底遗失)
•宋代明教大师契嵩对“无相戒”称赞道:无相戒者,戒其必觉也,生善灭恶, 莫至乎无相戒,无相戒者,戒之最也。
•《五灯会元》卷二记载,保唐无住禅师倡导:一心不生、具戒定慧。
六、丛林清规:百丈怀海(公元720---814年)

变化缘由
一、提婆达多曾在佛世时,提出改革佛教戒律的“五法”。 乞食、露坐、粪扫衣、不食酥盐、及不食鱼肉等。(他 提出的“五法”是具有朝向苦行发展倾向的修持方法与 佛教戒律观)
(1)佛陀临终教诫;阿难说: 小小戒可舍或微细戒可舍。 大迦叶最后决定:若佛所不 制、不应妄制、若已制者、 不得有违、如佛所教、应谨 学之。---------《五分律》
(2)《四分律》卷二十二记载:佛言:虽我所制、 而余方不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为清静者,皆不应用,虽非我所制,而 余方必应行者,皆不得不行。
五、戒律的特性
《善见律》云:毗尼藏者、佛法寿命、 毗尼藏住、佛法方住
《遗教经》云:汝等比丘,于我灭后, 当尊重波罗提木叉,如暗遇明,贫人得 宝,当知此是,汝之大师,若我住世, 无异此也。
二、正法久住《华严经》云;戒为无上 菩提本,应当具足持净戒,若能具足持 净戒,一切如来所赞叹。《四分律戒本》 云;稽首礼诸佛,及法比丘僧,今演毗 尼法,令正法久住。《梵网经》云:众 生受佛戒,即入诸佛位,位同大觉已, 真是诸佛子。
四、戒律分化

四分律讲解广化上人讲

四分律讲解广化上人讲

四分律讲解广化上人讲摘要:一、引言二、四分律的背景与意义三、四分律的内容概述四、四分律在佛教中的地位和影响五、四分律对现代社会的启示六、总结正文:一、引言四分律是佛教律宗的重要经典之一,由广化上人讲解,对佛教的发展和传播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对四分律进行详细的解读,以期让读者更好地理解这一经典。

二、四分律的背景与意义四分律,全名《四分律删繁补阙行事钞》,是唐代律宗高僧道宣所著。

道宣以戒律为本,对佛教戒律进行了系统整理和诠释,提出了“四分律”这一律宗理论体系。

四分律对佛教戒律进行了分类,将戒律分为四类:波罗提木叉戒、僧残戒、悔过法戒和威仪戒。

这一体系对后世佛教戒律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三、四分律的内容概述1.波罗提木叉戒:这一部分的戒律主要是关于个人修行和道德品质的要求,包括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等。

2.僧残戒:这一部分的戒律主要是关于僧团和合共住的规定,包括不破僧和和合僧、不诤僧物等。

3.悔过法戒:这一部分的戒律主要是关于僧人犯戒后如何悔过自新的规定,包括布萨、羯磨等。

4.威仪戒:这一部分的戒律主要是关于僧人仪表、威仪的规定,包括穿衣、吃饭、行走等。

四、四分律在佛教中的地位和影响四分律在佛教中的地位举足轻重,它不仅对佛教戒律进行了系统整理,还为佛教修行提供了明确的行为准则。

道宣所创立的四分律体系,对后世佛教戒律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中国佛教中,四分律被奉为律宗的“根本经典”,对禅宗、净土宗等其他宗派的发展也产生了重要影响。

五、四分律对现代社会的启示四分律中蕴含的道德观念和行为准则,对现代社会仍有很大的启示意义。

例如,不杀生、不偷盗等戒律可以引导人们珍爱生命、尊重他人财产;和合共住、不诤僧物等戒律可以引导人们和谐相处、珍惜资源。

通过学习四分律,我们可以从中汲取智慧,为现代社会的道德建设贡献力量。

六、总结四分律是佛教律宗的重要经典,由广化上人讲解,对佛教的发展和传播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分尼戒本(并序)西太原寺沙门怀素集夫戒者,乃是定慧之宏基、圣贤之妙趾,穷八正之道、尽七觉之源。

然既树五制之良规,传须获实;扬六和之清训,学者知诠。

窃寻流行,总有四本,据其理虽复同、会其文则有异,致使弘扬失于宗叙、修奉乖于行仪,亏鹿野之微言、紊龙城之要旨。

故今详捡律本,参验戒心,依于正文录之如左,庶使顺菩提之沙业、成实相之嘉谋,作六趣之舟航、为三乘之轨躅者也。

四分比丘尼戒本后秦三藏佛陀耶舍译稽首礼诸佛,及法比丘僧,今演毗尼法,令正法久住。

戒如海无涯,如宝求无厌,欲护圣法财,众集听我说。

欲除八弃法,及灭僧残法,障三十舍堕,众集听我说。

毗婆尸式弃,毗舍拘楼孙,拘那含牟尼,迦叶释迦文,诸世尊大德,为我说是事,我今欲善说,诸贤咸共听。

譬如人毁足,不堪有所涉,毁戒亦如是,不得生天人。

欲得生天上,若生人间者,常当护戒足,勿令有毁损。

如御入险道,失辖折轴忧,毁戒亦如是,死时怀恐惧。

如人自照镜,好丑生欣戚,说戒亦如是,全毁生忧喜。

如两阵共战,勇怯有进退,说戒亦如是,净秽生安畏。

世间王为最,众流海为最,众星月为最,众圣佛为最,一切众律中,戒经为上最,如来立禁戒,半月半月说。

“僧集?”(答云:“僧集。

”)“和合?”(答云:“和合。

”)“未受大戒者出?”(有者,遣出。

遣已,答言:“已出。

”无者,答:“无。

”)“不来诸比丘尼,说欲及清净?”(有,依法说。

无,答言:“无。

”)“僧今和合何所作为?”(答言:“说戒羯磨。

”)“大姊僧听!今十五日,众僧说戒。

若僧时到,僧忍听,和合说戒。

白如是。

”(“作白成不?”答云:“成。

”)“诸大姊!我今欲说波罗提木叉戒。

汝等谛听,善思念之。

若自知有犯者,即应自忏悔;不犯者,默然。

默然者,知诸大姊清净。

若有他问者,亦如是答。

如是比丘尼在众中,乃至三问,忆念有罪,不忏悔者,得故妄语罪。

故妄语者,佛说障道法。

若彼比丘尼,忆念有罪,欲求清净者,应忏悔。

忏悔得安乐。

诸大姊!我已说戒经序。

“今问诸大姊:是中清净不?(如是至三)。

“诸大姊!是中清净,默然故。

是事如是持。

“诸大姊!是八波罗夷法,半月半月说,戒经中来。

“若比丘尼,作淫欲,犯不净行,乃至共畜生。

是比丘尼波罗夷,不共住。

“若比丘尼,在聚落、若空闲处,不与,怀盗心取;随所盗物,若为王、若王大臣所捉,若缚、若杀、若驱出国:‘汝贼!汝痴!汝无所知。

’若比丘尼作如是不与取,是比丘尼波罗夷,不共住。

“若比丘尼,故自手断人命,若持刀授与人,若叹死、誉死、劝死:‘咄!人用此恶活为?宁死不生。

’作如是心念,无数方便,叹死、誉死、劝死。

此比丘尼波罗夷,不共住。

“若比丘尼,实无所知,自叹誉言:‘我得过人法,入圣智胜法,我知是,我见是。

’后于异时,若问、若不问,欲求清净故,作如是言:‘诸大姊!我实不知、不见,而言我知、我见,虚、诳、妄语。

’除增上慢。

是比丘尼波罗夷,不共住。

“若比丘尼,染污心,共染污心男子,从腋已下,膝已上,身相触。

若捉摩、若牵、若推、若上摩、若下摩、若举、若下、若捉、若捺。

是比丘尼波罗夷,不共住。

是身相触也。

“若比丘尼,染污心,知男子染污心,受捉手、捉衣、入屏处、共立、共语、共行、或身相倚、或共期。

是比丘尼波罗夷,不共住。

犯此八事故。

“若比丘尼,知比丘尼犯波罗夷,不自发露,不语众人,不白大众。

若于异时,彼比丘尼或命终、或众中举、或休道、或入外道众,后作是言:‘我先知有如是如是罪。

’是比丘尼波罗夷,不共住。

覆藏重罪故。

“若比丘尼,知比丘,僧为作举,如法如律,如佛所教,不顺从,不忏悔,僧未与作共住;而顺从。

诸比丘尼语言:‘大姊!此比丘为僧所举,如法如律,如佛所教,不顺从,不忏悔,僧未与作共住;汝莫顺从。

’如是比丘尼谏彼比丘尼时,坚持不舍。

彼比丘尼应第二、第三谏,令舍此事故。

乃至三谏,舍者善。

若不舍者,是比丘尼波罗夷,不共住。

犯随举故。

“诸大姊!我已说八波罗夷法。

若比丘尼,犯一一波罗夷法,不得与诸比丘尼共住如前,后亦如是,是比丘尼得波罗夷罪,不应共住。

“今问诸大姊:是中清净不?(如是至三)“诸大姊!是中清净,默然故。

是事如是持。

“诸大姊!是十七僧伽婆尸沙法,半月半月说,戒经中来。

“若比丘尼,媒嫁,持男语语女,持女语语男。

若为成妇事,若私通事,乃至须臾。

是比丘尼犯初法应舍,僧伽婆尸沙。

“若比丘尼,瞋恚不喜,以无根波罗夷法谤,欲破彼清净行。

后于异时,若问、若不问,是事无根,说:‘我瞋恚故,如是语。

’是比丘尼犯初法应舍,僧伽婆尸沙。

“若比丘尼,瞋恚不喜,于异分事中取片,非波罗夷比丘尼,以无根波罗夷法谤,欲破彼人梵行。

后于异时,若问、若不问,知是异分事中取片。

彼比丘尼住瞋恚故,作如是说。

是比丘尼犯初法应舍,僧伽婆尸沙。

“若比丘尼,诣官言居士、若居士儿、若奴、若客作人,若昼、若夜、若一念顷、若弹指顷、若须臾顷。

是比丘尼犯初法应舍,僧伽婆尸沙。

“若比丘尼,先知是贼女,罪应死,人所知;不问王、大臣、不问种姓,便度出家受具足戒。

是比丘尼犯初法应舍,僧伽婆尸沙。

“若比丘尼,知比丘尼为僧所举,如法如律,如佛所教,不顺从,未忏悔,僧未与作共住羯磨;为爱故,不问僧,僧不约敕,出界外,作羯磨,与解罪。

是比丘尼犯初法应舍,僧伽婆尸沙。

“若比丘尼,独渡水、独入村、独宿、独在后行。

是比丘尼犯初法应舍,僧伽婆尸沙。

“若比丘尼,染污心,知染污心男子,从彼受可食者,及食并余物。

是比丘尼犯初法应舍,僧伽婆尸沙。

“若比丘尼,教比丘尼作如是语:‘大姊!彼有染污心、无染污心,能那汝何?汝自无染污心,于彼若得食,以时清净受取。

’此比丘尼犯初法应舍,僧伽婆尸沙。

“若比丘尼,欲坏和合僧,勤方便受破僧法,坚持不舍。

是比丘尼应谏彼比丘尼言:‘大姊!汝莫坏和合僧,莫方便坏和合僧,莫受破僧法,坚持不舍。

大姊!应与僧和合。

与僧和合,欢喜不诤,同一师学,如水乳合,于佛法中有增益安乐住。

’是比丘尼谏彼比丘尼时,坚持不舍。

是比丘尼应三谏,舍此事故。

乃至三谏,舍者善。

不舍者,是比丘尼犯三法应舍,僧伽婆尸沙(一十)。

“若比丘尼,有余比丘尼群党,若一、若二、若三,乃至无数。

彼比丘尼语是比丘尼言:‘大姊!汝莫谏此比丘尼,此比丘尼,法语比丘尼,律语比丘尼。

此比丘尼所说,我等心喜乐;此比丘尼所说,我等忍可。

’是比丘尼语彼比丘尼言:‘大姊!莫作是说!言:“此比丘尼,是法语比丘尼,律语比丘尼。

此比丘尼所说,我等喜乐;此比丘尼所说,我等忍可。

”何以故?此比丘尼所说,非法语,非律语。

大姊!莫欲破坏和合僧,当乐欲和合僧。

大姊!与僧和合,欢喜不诤,同一师学,如水乳合,于佛法中有增益安乐住。

’是比丘尼谏彼比丘尼时,坚持不舍。

是比丘尼应三谏,舍此事故。

乃至三谏,舍者善。

不舍者,是比丘尼犯三法应舍,僧伽婆尸沙。

“若比丘尼,依城邑、若村落住,污他家,行恶行。

行恶行,亦见亦闻;污他家,亦见亦闻。

是比丘尼谏彼比丘尼言:‘大姊!汝污他家,行恶行。

行恶行,亦见亦闻;污他家,亦见亦闻。

大姊!汝污他家,行恶行,今可离此村落去,不须住此。

’彼比丘尼语此比丘尼作是言:‘大姊!诸比丘尼有爱、有恚、有怖、有痴,有如是同罪比丘尼,有驱者,有不驱者。

’是诸比丘尼语彼比丘尼言:‘大姊!莫作是语:“有爱、有恚、有怖、有痴。

”亦莫言:“有如是同罪比丘尼,有驱者,有不驱者。

”何以故?而诸比丘尼不爱、不恚、不怖、不痴,有如是同罪比丘尼,有驱者,有不驱者。

大姊!污他家,行恶行。

行恶行,亦见亦闻;污他家,亦见亦闻。

’是比丘尼谏彼比丘尼时,坚持不舍。

是比丘尼应三谏,舍此事故。

乃至三谏,舍者善。

不舍者,是比丘尼犯三法应舍,僧伽婆尸沙。

“若比丘尼,恶性不受人语,于戒法中,诸比丘尼如法谏已,自身不受谏语,言:‘大姊!汝莫向我说若好、若恶,我亦不向汝说若好、若恶。

诸大姊止!莫谏我。

’是比丘尼当谏彼比丘尼言:‘大姊!汝莫自身不受谏语。

大姊!自身当受谏语。

大姊如法谏诸比丘尼,诸比丘尼亦当如法谏大姊。

如是佛弟子众,得增益展转相谏,展转相教,展转忏悔。

’是比丘尼如是谏时,坚持不舍。

是比丘尼应三谏,舍此事故。

乃至三谏,舍者善。

不舍者,是比丘尼犯三法应舍,僧伽婆尸沙。

“若比丘尼,相亲近住,共作恶行,恶声流布,展转共相覆罪。

是比丘尼当谏彼比丘尼言:‘大姊!汝等莫相亲近,共作恶行,恶声流布,共相覆罪。

汝等若不相亲近,于佛法中,得增益安乐住。

’是比丘尼谏彼比丘尼时,坚持不舍。

是比丘尼应三谏,舍此事故。

乃至三谏,舍者善。

不舍者,是比丘尼犯三法应舍,僧伽婆尸沙。

“若比丘尼,僧为作呵谏时,余比丘尼,教作如是言:‘汝等莫别住,当共住!我亦见余比丘尼不别住,共作恶行,恶声流布,共相覆罪。

僧以恚故,教汝别住。

’是比丘尼应谏彼比丘尼言:‘大姊!汝莫教余比丘尼言:“汝等莫别住,我亦见余比丘尼共住,共作恶行,恶声流布,共相覆罪。

僧以恚故,教汝别住。

”今正有此二比丘尼共住,共作恶行,恶声流布,共相覆罪,更无有余。

若此比丘尼别住,于佛法中,有增益安乐住。

’是比丘尼谏彼比丘尼时,坚持不舍。

是比丘尼应三谏,令舍此事故。

乃至三谏,舍者善。

不舍者,是比丘尼犯三法应舍,僧伽婆尸沙。

“若比丘尼,趣以一小事瞋恚不喜,便作是语:‘我舍佛、舍法、舍僧。

不独有此沙门释子,亦更有余沙门、婆罗门、修梵行者,我等亦可于彼修梵行。

’是比丘尼当谏彼比丘尼言:‘大姊!汝莫趣以一小事瞋恚不喜,便作是语:“我舍佛、舍法、舍僧。

不独有此沙门释子,亦更有余沙门、婆罗门、修梵行者。

我等亦可于彼修梵行。

”’若是比丘尼谏彼比丘尼时,坚持不舍。

彼比丘尼应三谏,舍此事故。

乃至三谏,舍者善。

不舍者,是比丘尼犯三法应舍,僧伽婆尸沙。

“若比丘尼,喜斗诤,不善忆持诤事,后瞋恚,作是语:‘僧有爱、有恚、有怖、有痴。

’是比丘尼应谏彼比丘尼言:‘妹!汝莫喜斗诤,不善忆持诤事,后瞋恚,作是语:“僧有爱、有恚、有怖、有痴。

”而僧不爱、不恚、不怖、不痴;汝自有爱、有恚、有怖、有痴。

’是比丘尼谏彼比丘尼时,坚持不舍。

彼比丘尼应三谏,舍此事故。

乃至三谏,舍者善。

不舍者,是比丘尼犯三法应舍,僧伽婆尸沙。

“诸大姊!我已说十七僧伽婆尸沙法,九初犯罪,八乃至三谏。

若比丘尼犯一一法,应半月二部僧中行摩那埵。

行摩那埵已,余有出罪,应二部四十人僧中,出是比丘尼罪。

若少一人,不满四十众,出是比丘尼罪,是比丘尼罪不得除,诸比丘尼亦可呵。

此是时。

“今问诸大姊:是中清净不?(如是至三)。

“诸大姊!是中清净,默然故。

是事如是持。

“诸大姊!是三十尼萨耆波逸提法,半月半月说,戒经中来。

“若比丘尼,衣已竟,迦絺那衣已舍,畜长衣,经十日不净施,得持。

若过,尼萨耆波逸提。

“若比丘尼,衣已竟,迦絺那衣已舍,五衣中,若离一一衣异处宿,经一夜,除僧羯磨,尼萨耆波逸提。

“若比丘尼,衣已竟,迦絺那衣已舍,若得非时衣,欲须便受,受已疾疾成衣。

若足者善;若不足者,得畜一月,为满足故。

若过畜者,尼萨耆波逸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