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复习课(第二课时)教学设计(精)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复习课教案设计
用微粒的观点看物质----《物质构成的奥秘》复习课教学内容分析:化学是在分子、原子、离子水平上研究物质及其变化规律的一门科学,因此微粒观是化学学科的最基本观念。
但是微粒是看不见摸不着的,这就需要建立宏观与微观相联系的观念,这也是化学学科特有的思维方式。
因此在设计上有意识地把宏观物质与微观图片相结合,宏观现象与微观粒子的行为相结合。
微粒的知识是零散地分布在各章节中的,通过几组问题,在复习知识的基础上把学生零散的知识汇总起来,通过不断地概括而提炼出微粒观。
复习过程不只是简单地汇总知识,还要在学生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加以提升,使学生的微粒观不断完善。
复习目标:知识与技能:1、认识物质的微粒性,知道原子、分子、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
2、能用微粒的观点解释某些常见的现象。
3、知道原子可以结合成分子、同一元素的原子和离子可以互相转化,初步认识核外电子在化学反应中的作用。
4、了解元素的概念,将物质宏观组成与微观构成的认识统一起来;过程与方法:逐步形成对事物进行抽象概括和定量处理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养成尊重客观实际,认真、严肃的科学态度。
重点难点:重点:学会定性、定量认识单一物质、混合物的组成和构成,建立宏观与微观相联系的思维方式难点:物质组成构成的描述、化学用语的意义教学过程:问题组一、物质是由微粒构成的展示图片:(1)这些物质是由什么微粒构成的?投影图片:常见物质追问:(2)生活中的这些现象,你能从微观角度来解释原因吗?(3)微粒变身:你认识它们吗?你能让它变身吗?【设计意图】把宏观物质与微观图片相结合,有利于学生微粒观的建立。
用微粒的观点解释生活现象,考察学生微粒观点应用。
微粒变身旨在整合化学用语,既是复习化学用语,又对学生化学用语掌握程度进行检验,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提升,丰富学生的微粒观问题组二、从微粒的角度认识物质变化的实质(投影)拆积木【设计意图】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理解化学变化的实质十分之划分为原子,原子重新结合成新的分子,化学反应前后,分子种类改变,原子的种类和个数不变。
(整理)九年级化学《物质构成的奥秘》复习教学设计.
《物质构成的奥秘》复习课教学设计
复习目标:
1、认识物质的微粒性;知道分子、原子、离子等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能用分子、原子的观点解释某些常见的变化和现象。
2、能判断一些常见物质的微粒构成。
3、明确构成物质的微粒间的区别和联系。
4、从微观角度认识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别。
5、了解原子的结构及离子的形成。
6、通过对知识的回忆,在老师的指导下形成知识体系,提高归纳和获取信息的能力。
复习重点:构成物质的微粒及其性质;原子的结构;离子的形成。
复习难点:物质微粒观的建立和知识体系的形成。
复习方法:引导式教学、讲授法、讨论法、多媒体辅助教学。
复习过程:。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3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单元复习课程教学设计
初三化学物质构成的奥秘复习教案复习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分子、原子、离子的概念及基本性质2、掌握三种微粒的表示方法3、认识原子的内部结构及等量关系4、掌握识别原子结构示意图和离子结构示意图的方法5、通过引导学生对问题的分析推理,提高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过程与方法:通过引导学生回顾、分析、归纳,使所学知识系统化,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同时借助练习的分析讲解,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进一步让学生感受物质的可分性观点。
复习重点:1、原子的结构以及等量关系的应用2、分子、原子和离子的表示方法和判断方法复习难点:离子的形成及与原子的转化复习过程:一、引入二、明确本节内容在中考中的地位及考查方式三、知识点梳理教师提问:从微观角度讲,物质是由微观粒子构成的,构成物质的微粒有哪几种?点明学生回答,教师板书:物质的构成微粒——分子、原子、离子(一)、分子1、定义: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一种微粒2、基本性质:①、质量小、体积小②、都在不断的运动③、分子间都有一定的间隔④、同种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种分子性质不同(二)、原子1、定义: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2、用分子原子的观点区分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3、原子结构强调:质子数= 核电荷数= 核外电子数4、原子不显电性的原因:在原子中核内质子数与核外电子数所带电量相等且电性相反,因此原子不显电性。
5、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原子质量=近似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原子不带电,但在化学变化中,一些原子失去电子,一些原子得到电子,从而原子原子核核外电子:一个电子带一个单位负电荷质子:一个质子带一个单位的正电荷中子:不带电12/112⨯-原子的质量一个碳一个该原子的质量使原子带上电荷变为离子。
(三)、离子1、定义:带电的原子和原子团在引出离子的定义之后,让学生思考:①原子得、失电子会变成带不同电性的离子,分析得失电子情况,并判断所形成的离子是阴离子还是阳离子?②离子能否转变成原子,若能该如何转变?点明学生回答,教师补充并板书:2、与原子的转化3、离子符号的写法(元素符号歪戴帽,先写数字后写号)(四)、原子结构示意图和离子结构示意图离子是原子得失电子形成的,质子数并没有发生变化,只是电子数增加或减少,因此原子结构示意图和离子结构示意图有相似之处,如何准确度区分,先让学生看几个微粒结构示意图并加以区分,同时分析理由。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教学设计: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复习教学设计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教学设计: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复习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理解物质的构成是由不同种类的原子组成的。
2.知道原子是非常微小且不可分割的基本单位。
3.能够通过电子结构模型和元素周期表来描述和区分不同元素。
4.理解物质的性质是由原子间的结构和相互作用决定的。
二、教学内容1.元素、原子和分子的概念复习。
2.原子的结构和电子排布的复习。
3.原子核的结构和质子、中子的复习。
4.元素周期表的复习。
5.元素的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的复习。
6.物质的组成和性质的关系的复习。
三、教学方法1.讲授:通过教师讲解和示范,对教学内容进行讲解和阐述。
2.实验观察:通过实验展示和观察,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物质构成及其性质的相关知识。
3.探究式学习:通过提出问题和讨论,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发现知识。
4.案例分析:通过分析现实生活中的案例,让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元素、原子和分子的复习1.导入:通过回顾上节课所学知识,复习元素、原子和分子的概念。
学生可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展示各自的理解。
2.观察实验:通过展示一些化学反应实验,引导学生观察反应前后物质的变化,引出分子的概念。
3.讲解:教师讲解分子的概念和组成原理,并通过实例巩固学生的理解。
4.小结:对本节课进行小结,复习元素、原子和分子的概念,澄清学生可能存在的疑惑。
第二课时:原子的结构和电子排布的复习1.导入:通过提问和展示模型,引导学生回忆原子的结构和电子排布的相关知识。
2.探究活动:学生分组进行实验,通过搭建原子模型并观察电子排布的方式,加深对原子结构和电子排布的理解。
3.讲解:教师讲解原子结构的相关知识,包括原子核、质子、中子和电子的特点和相互关系。
4.练习:通过练习题巩固学生对原子结构和电子排布的理解和记忆。
第三课时:元素周期表的复习1.导入:通过展示元素周期表,引导学生回忆元素周期表的构成和分类规则。
2.讲解:教师讲解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和元素分类的原则,并通过实例讲解元素周期表的应用。
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单元复习课教案-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单元复习课
备课人:授课人:_________ 授课时间:________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认识物质的微粒性,知道原子、分子、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
2)能用微粒的观点解释某些常见的现象。
3)初步认识原子的内部结构、核外电子排布、离子的形成。
知道原子可以结合成分子、同一元素的原子和离子可以互相转化,初步认识核外电子在化学反应中的作用。
4)了解元素的概念,将物质宏观组成与微观构成的认识统一起来;
5)初步认识元素周期表,能根据原子序数在元素周期表中找到指定元素和有关该元素的一些其他信息;
2.过程与方法:
逐步形成对事物进行抽象概括和定量处理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
养成尊重客观实际,认真、严肃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原子的构成,离子的形成,元素,元素符号
教学难点:核外电子排布,物质组成构成的描述
教学方法:讨论回顾与归纳总结相结合
课型:复习课
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新闻回放:2011年3月11日,日本发生9.0级地震引发海啸使福岛核电站爆炸引起核辐射,其中的污染物有碘-131具有放射性,对人体有害,而生活中的碘盐、碘酒所含的碘-127对人体无害,这是由于它们内部的结构不同造成的。
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复习课教案 - 副本
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复习课一、教学背景分析:1.学情分析:本单元学生通过6课时的新课学习,已经初步认识到:物质由元素组成;构成物质的微粒有三种----分子、原子和离子,大多数纯净物是由分子构成的,如氧气、水、二氧化碳等,稀有气体、金属、金刚石等由原子直接构成,氯化钠等物质由离子构成;原子由质子、中子和电子等更微小粒子构成,原子内部有很大的空间,核外电子在原子核分层排布,知道元素的化学性质取决于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知道用原子结构示意图和离子结构示意图来表示原子和离子的结构,知道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工具等有关物质结构方面的知识。
但由于缺乏总体上加深认识和理解,缺乏通过具体的实例加以运用,才能达到熟练运用的目的。
因此,需要作单元整理、归纳等复习。
2.功能与地位:本单元所学习的有关物质构成奥秘的知识是初中化学重要的基础知识,是能从本质上理解物质的性质、用途等化学知识的关键。
因此,有必要通过对本单元的复习课使所学习的物质组成与结构方面的知识系统化、理清知识之间的联系,使学生能够较好地学习化学,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加深对物质组成元素、构成物质的微观粒子(分子、原子和离子)的认识和理解。
(2)进一步认识原子的内部构成及用结构示意图来表示结构,理解原子不显电性和离子带电的原因是粒子的原子核内质子数与核外电子数目的不同。
(3)知道元素的化学性质与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有密切联系的观念,理解稀有气体原子化学性质极不活泼和金属原子、非金属原子在反应中化学性质活泼是由最外层电子数所决定的。
(4)进一步巩固和熟练书写一些常见的元素符号、知道相对原子质量的概念,能从元素周期表中查找有关元素的信息,用于解决实际的化学问题。
2.过程与方法(1)通过单元知识的整理复习,学习比较、归纳等复习巩固知识的方法,提高复习效率。
(2)通过与他人的交流,提高自己的表达能力,形成良好的合作学习习惯。
3.情感态度价值观(1)增进对化学科学的理解,强化用元素观、微粒观统领化学知识的学习的意识和观念。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复习教案新人教版
板书:物质构成的奥秘复习
完成学案的第一部分:分子与原子有哪些区别和
分子 要 点 回 顾 与 交 流 概念 基本 性质 本质 区别 联系
原子 对照表格,回顾交流分子和 原子的相关知识;并加强对比理 解。
问题 3 化学反应的本质是什么?
进一步强化化学变化的实 质,学会熟练地用分子的观点解 释“两变化” 、 “两物质” 。 【方法指导】 (3)化学反应的实质是:在化学 变化中分子分裂为原子,原子又 重新组合为新分子或构成新物 质。 (4) (1)混合物与纯净物(由分 子构成的物质) 混合物:由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 纯净物:由不同种分子构成的物 质。 (2)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 物理变化:当物质发生物理变化 时,分子本身没有发生变化。 化学变化:当物质发生化学变化 时,分子本身发生了变化。
问题 2
怎样画出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
图,在原子结构示意图中每部分分别表 示什么?
学生自行画出钠、镁、氯等原子 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后,回顾交流 核外电子运动特点,及原子结构 示意图的含义。
2
知识点 3:离子 问题 1 类的? 什么是离子?离子是怎样分
联系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的 特点与相对稳定结构,引出离子 的概念及形成过程。
物质构成的奥秘
课题 课题 物质构成的奥秘 课型 复习课
知识与 技能 教学目标 过程与 方法 情感·态 度·价值 观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环 节
(1).认识物质的微粒性。知道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离子等微粒构成 的,知道三种离子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原子的内部结构。 (2)认识化学元素。记住一些常见元素的名称和元素符号,知道元素的 简单分类,初步认识元素周期表。 通过复习锻炼学生的归纳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通过探究学习,培养学生善于合作,勇于探索、严谨求实的科学态 度。通过合作交流培养合作交流能力,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科学 精神。
《第三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第二课时复习课教案
第2课时元素与离子知识梳理一、元素1.元素符号(1)元素符号的意义:既可以表示一种元素,又可以表示这种元素的一个原子。
例如:H的含义为:a. ;b. 。
但是,元素符号前加上化学计量数后,就只能表示该元素原子的个数,不能表示该元素。
(2)元素符号的书写方法a.由一个字母表示的元素符号要大写:如N,O,H,S,K等.b.由两个字母表示的元素符号,第一个字母要大写,第二个字母小写;例如Cu、Ca、Mg 等。
2.元素与原子的比较3.物质与其构成粒子之间的关系组成宏观元索物质只讲种类,不讲个数构成构成微观原子分子既讲种类,又讲个数构成4.元素周期表的结构(1)横行(周期)元素周期表每个横行代表一个周期,共有7个横行,有7个周期。
每个周期左边是金属元素(第1周期除外),中间是过渡金属元素,靠近右边是非金属元素,结尾是稀有气体元素.(2)纵行(族)元素周期表共有18个纵行.划分为16个族.(3)每一格在元素周期表中,每一种元素均占据一格。
每一格均包括元素的原子序数、元素符号、元素名称、相对原子质量等内容.二、离子1.核外电子的分层排布元素性质与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的关系2.离子原子与离子的区别和联系经典例题例1、某矿泉水标签上印有水质成分如下(mg/L):硒:0. 013、锶:0.013、锌:0.00162、钠:18.4、钙:4.69 。
这里的硒、锶、锌、钠、钙是指()。
A.元素B.原子C.单质D.分子例2、下列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中,表示阴离子的是…‟.例3、2003年8月问,齐齐哈尔市发生了重大中毒事件,该字件的“肇事者”是侵华日军遗留下来的被称为“毒气之王”的“芥子气”。
芥子气,学名二氯二乙硫醚,化学式为(C2H4Cl)2S。
下列有关二氯二乙硫醚的说法错误的是()。
A.是有机物B.由C、H、C1、S四种元素组成C.一个分子由15个原子构成D.分子中C、H、Cl、S的原子个数比为2:4:2:1例4、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同一元素的原子和离子电子层数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B.分子、原子、离子都能构成物质C.元素的化学性质主要取决于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D.氯化钠是通过阴、阳离子的静电作用形成的化合物。
第三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复习课教学案(2)
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复习课学案2内容: 1. 元素、2.化学式和化合价考纲要求:1.记住一些常见元素的名称和符号、2.了解元素符号、化学式表示的意义3.识出并能表示常见元素和根的化合价考点1:元素具有相同___________(即核内_________)的一类原子的总称为元素。
考题1.(1)不同种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A、质子数不同B、中子数不同C、电子层数不同D、最外层电子数不同(2)2006年4月19日,温家宝总理批示,严查安徽“杀人奶粉”中蛋白质、钙、锌、磷、铁等的含量严重不足,营养价值比米汤还差,这里的钙、锌、磷、铁是指其()A、原子B、分子C、元素D、单质考点2:元素符号元素符号表示的含义有:(1)表示_____________;(2)表示这一种元素的______________。
考题2.下列符号中,既表示一个原子,又表示一种元素,还表示一种物质的是()A、C60B、AuC、O2D、H考点3:元素周期表考题3.请你根据下图部分元素周期表完成下列题目:已知某氧化物的化学式为M2O3,其相对分子质量为152,那么该元素的名称是______;该原子的核外电子数是_____________;在M2O3中,M元素的化合价是____________。
考点4:描述物质的组成考题4.(1)维生素C(C6H8O6)主要存在于蔬菜和水果中,它能促进人体生长发育,增强人体对疾病的抵抗力。
近年来,科学家还发现维生素C有防癌作用。
下列关于维生素C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维生素C是氧化物B、维生素C是由6个碳原子、8个氢原子、6个氧原子构成C、维生素C中,C、H、O、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9:1:12D、青少年应多吃蔬菜水果,切忌偏食(2)四会生产的翡翠是人们喜爱的一种装饰品,翡翠的主要成分是硬玉[化学式为NaAl(SiO3)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翡翠是一种纯净物B、硅元素的化合价为+4价C、硬玉含有10个原子D、翡翠由钠、铝、硅、氧四种元素构成考点5:化学式考题5.近年来,安徽省合肥等市已开始使用西气东输工程送来的天然气,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CH4。
物质构成的奥秘复习课教学设计
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复习课教学设计
复习目标:
1、通过模型展示,知道分子、原子的区别和联系,会用分子、原子的观点解释生活中常见的现象。
2、通过推导书写常见的离子符号,知道元素的原子、离子可以相互转化。
3、通过观看氯化钠的形成动画,认识物质的微粒性,构建科学的物质观。
4、通过知识框架的整合,认识宏观与微观的辩证关系。
复习重点:分子、原子观点解释日常生活现象。
原子、离子间的转化实质。
复习难点:认识宏观和围观的辩证关系,构建科学的物质观。
教学过程:
角看物质。
物质构成的奥秘。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课题: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教学设计(复习课)
3.设计具有挑战性的化学题目,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或小组合作,运用比较、分类、归纳等学习方法,提高解决实际化学问题的能力。
4.运用信息技术,如多媒体教学资源,增加课堂的趣味性和互动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5.增强学生的科学态度和批判性思维,学会用科学的视角看待问题,勇于质疑,敢于创新。
二、学情分析
九年级学生在经历了前两年的化学学习后,已经掌握了基本的化学知识和实验技能。他们对于物质的性质、变化、分类等概念有了初步的理解,但对于物质构成的深层次知识,如分子、原子、离子等微观粒子的认识尚需巩固和提升。此外,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往往需要加强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的结合,培养科学的思维方法。
1.基础题:针对分子、原子、离子等基本概念,设计填空题、选择题,检验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
2.提高题:涉及物质的量、化学键等难点知识,设计计算题、分析题,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4.导入新课:在学生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引出本节课的主题——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二)讲授新知
在讲授新知识的过程中,我将注重以下方面的教学:
1.概念讲解:详细讲解分子、原子、离子等基本概念,强调它们在物质构成中的作用和相互关系。
2.化学符号:教授化学符号的书写规则,如元素符号、化学式、离子符号等,并通过示例进行演示。
4.理解化学键的类型,包括离子键、共价键和金属键,能够分析常见物质的构成及性质与化学键的关系。
5.通过对物质构成的学习,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特别是在化学方程式的平衡、物质的制备和性质分析等方面。
(二)过程与方法
1.利用引导式教学策略,通过提问、讨论等形式,引导学生主动回顾和总结已学过的知识,形成系统的知识结构。
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复习教案.doc
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 复习教案【学习目标】 1、 原子的构成粒子及电性,并在此基础上能通过分析、推理得出原子不显电性 的原因及核电荷数与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的关系。
2、 复习元素符号、物质的组成和构成.。
3、 复习原子结构示意图及其相关知识 4、 复习化学语言——化学式的书写及其意义。
【自主学习】 1、原了的构成(1)原子结构示意图的认识(2) 在原子屮核电荷数二质了数二核外电了数 (3) 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 原子核 上 (4) 相对原了质量"质了数+中了数(5)三决定「决是元素种类质子数(核电荷数)J 决定元素化学性质最外层电子数 1决定原子的质量原子核说明: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其化学性质不一定都相同(Mg, He 最外层电子数为2) 最外层电了数不同其化学性质有可能相似(He, Nc 均为稳定结构)2、元素(1)定义:具有相同核电荷数(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种元素与另一种元素的木质区别:质子数不同注意:*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单质,(如由02、03组成的混合物或金刚石与石 墨的混合物)不可能是化合物。
(2)表示方法——元素符号——拉丁文名称的第一个字母大写a 、书写方法:注意:*有些元素符号还可表示一种单质如Fe 、He 、C 、Si*在元素符号前加上数字后只能有微观意义,没有宏观意义,如30:只表示3个 氧原子c 、有关元素周期表发现:门捷列夫卩横行(7个周期)各周期电子层数相同,核电荷数逐渐增加*排列依据彳118纵行(16族)各族最电外层电数相同,电了层数逐渐增加(化学性质相似) 注:原了序数二质了数 r 金属元素:如Mg 、Al,最外层电子数特点:<4核内质了数+12) 2 8 2 一 丿丿丿C 原子核 鼓外层上有2 -----------个电子原子Y电子质子 屮子(带正应) (不带电)第一电子层(带负电)b 、土、r 表示某种元素 心 1表示该种元素的一个原了女口 0: 氧元索•个氧原子原f 核出分类{非金属元素:如N、C,戢外层电子数特点:$4 一尹J尸稀有气体元素:如He、Ne o最外层电子数特点:2或8e、兀索乙取:3、离子: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1)表示方法及意义:如Fc3+ :铁离了带3个单位止电荷(2)离子结构示意图的认识注意:与原子示意图的区别:质子数二电子数则为原子结构示意图r质子数>电子数:则为阳离子外如A产*原子数H屯子数为离子结构示意图1 卜(3)与原了的区别与联系质子数v电子数:则为阴离予J, 02二、物质的组成的表示:1、化合价3、写法及意义:\临:镁元素化合价为+2价MgC"氯化镁中镁元素化合价为+2价b、几种数字的含义Fe^每个亚铁离了带两个单位止电荷 3 Fe2+: 3个亚铁离了2H.0两个水分子,每个水分子含冇2个氢原子c、化合物中各元素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d、化合价是元素的原子在形成化合物吋表现出来的性质,所以单质分子屮元素化合价为02、化学式(1)写法:3单质:金属、稀有气体及大多数固态非金属通常用元素符号表示它们的化学式; 而氧气、氢气、氮气、氯气等非金属气体的分子由两个原子构成,其化学式表示为。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三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 复习课(二)》教案
如:表示 3 个二氧化碳分子:3CO2;4H2O:表示 4 个水分子。
A 表示某种物质;B
4、化学式前面的数字的含义:表示分子的个数。例如: 表示某种物质的组成;C
3H2O:3 表示 3 个水分子。
表示某种物质的一个分
元素符号右下角数字的含义:表示一个分子中所含该元 子;D 表示某种物质的一
素的原子个数。例如;H2O:2 表示一个
②物质的构成:物
2、含义:
质由分子(或原子、离
例如:H2O:A 表示水这种物质;B 表示水由氢元素和氧 子)构成
元素组成;C 表示一个水分子;D 表示一个水分子由一个氧
例:水由水分子 构
原子和二个氢原子构成。
成;铁由铁原子构成;
3、分子个数的表示方法:在化学式前面加系数。若化 氯化钠由氯离子和钠离
学式前面有了系数后,这个符号就只能表示分子的个数。例 子构成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3、元素周期表与原子结构的关系:
①同一周期的元素,原子的电子层数相同,电子层数=
周期数
②同一族的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最外层电
讨论并互相纠正
子数=主族数
4、元素最外层电子数与元素性质的关系
金属元素:最外 层电子数<4 易失电子
非金属元素:最外层电子数≥4 易得电子
稀有气体元素:最外层电子数为 8(He 为 2) 不易得
钠离子:Na+。
讨论、总结
4、离子符号表示的意义:表示一个某种离子;表示带 n
个单位某种电荷的离子。例如:Fe3+ :带 3 个单位正电荷的
铁离子
5、元素符号右上角的数字的含义:表示一个离子所带
的电荷数。例如:Fe3.+ :3 表示一个铁离子带 3 个单位的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复习课
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南嘴中学郭灵敏
复习目标:
1、知道原子的构成,了解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
2、掌握核电荷数、质子数、中子数、核外电子数、相对原子质量之间的关系。
3、能根据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判断元素的化学性质, 知道离子的形成过程, 离子符号的书写,意义,会区分原子结构和离子结构。
复习重点:
1、原子的结构及原子内部各粒子数之间的关系。
2、会正确书写各种化学符号。
复习难点:
根据原子结构示意图会判断元素的化学性质,推断离子符号,结构,以及元素的化合价,并能写出简单的化合物的化学式。
复习过程设计:
一、基础过关:(结合指导丛书 P48的复习指导阅读教材 P53-57, 10分钟后合上书完成下列题目,共 15分钟
(带电
(带
1、原子 (不带电
(带电
2、原子核所带的正电荷数与核外电子所带的负电荷数
子。
3、在原子中,原子序数 = =
4、相对原子质量≈ + 。
5、核外电子分层排布的一般规律:第一层不超过
个电子,最外层不超过个电子(第一层为最外层时不超过个。
6、
7、某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该原子中的质子数为
为 , 核外电子数为 , 最外层电子数为 , 该原子在化学反应中电子,成为 ,离子符号是 ,画出该离子的结构示意图。
二、精讲点拨:(来自新课学习中学生遇到的疑难问题, 7分钟
1、同种元素的原子与离子有何异同?分别以 Mg 和 Mg 2+、 Cl 和 Cl -为例加以说圆圈及圈内数字表示和
明。
【解析】 :通过原子结构示意图和离子结构示意图的比较,很明显看出,小圈内的质子数相同, 所以镁原子和镁离子属于同种元素, 氯原子和氯离子属于同种元素;
又根据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决定其化学性质, 它们的最外层电子数不同, 所以化学性质不同, 镁原子和氯原子的结构为不稳定结构, 镁离子和氯离子的结构为稳定结构。
2、根据所给原子的结构如何写化学式
例题:元素 X 原子核外有 4个电子层,最外层有 2个电子,元素 Y 原子核外有 3个电子层,最外层有 7个电子,则 X 和 Y 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最有可能是 (
A.XY
B.X 2Y
C.XY 2
D.Y 2X
【解析】 :X 原子最外层有 2个电子,易失去两个电子,带上两个单位的正电荷, 该元素在化合物中的化合价一般为 +2价,而 Y 原子最外层有 7个电子,易得到 1个电子,在化合物中显— 1价,根据十字交叉法,答案为 C 。
三、当堂检测:(由学生自查自纠完成, 13分钟
1、下列有关原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原子都是由质子、中子和核外电子构成的
B. 原子的类别是由原子核内的质子数所决定的
C. 原子中不存在带电微粒,因而整个原子不显电性
D. 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质子和电子上
2、原子中决定相对原子质量大小的主要微粒是 (
A. 质子数和电子数
B. 质子数和中子数
C. 中子数和电子数
D. 核电荷数
3、我国在 2007年发射了一颗绕月探测卫星,其任务之一是寻找一种新能源—氦 3,其原子核是由一个中子和两个质构成的,其原子核外电子数为 (
A. 1
B. 2
C. 3
D. 4
4、 2014年 5月,一枚用于探伤的放射源铱 192(其原子中含有 77个质子和 115个中子在南京丢失, 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下列关于这种原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A. 该元素属于金属元素
B. 该元素的核电荷数是 192
C. 该原子的核外有 115个电子
D. 该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 192g
5、原子失去最外层电子或在最外层得到电子后,不发生变化的是 (
①元素种类②化学性质③相对原子质量④原子的电性⑤原子核⑥电子层数⑦最外层电子数
A .①③⑤
B .②④⑥⑦
C .②⑤
D .①⑤
6、甲、乙是两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甲是阳离子
B .乙是阴离子
C .甲、乙属于不同种元素
D .甲、乙都属于金属元素
7、下面是五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
(1图中粒子共能表示种元素。
(2A所表示的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 , 该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 (填“ 得到” 或“ 失去” 电子。
(2图中表示的阳离子是 (用离子符号表示 ,表示的阴离子是 (用离子符号表示 ,二者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8、某粒子(原子或离子的结构示意图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若 n=3,则 m= 。
(2若该粒子为电中性,则 n 的最大值为。
(3若 m=12则该粒子对应的元素在化合物中的化合价为价。
(4 若 m=17, 且该粒子为食盐的一种组成粒子, 则该粒子的化学符号为。
四、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的收获有:
还存在的疑问有:
五、课后提升:
1、原子变成离子,一定发生变化的是 (
A. 核外电子的排布
B. 原子的核电荷数
C. 相对原子质量
D. 电子层数
2、据报道,上海某医院正研究用放射性碘治疗肿瘤,这种碘原子的核电荷数是53,相对原子质量是 125,下列关于这种原子的说法错误的是(
A. 质子数是 53
B. 核外电子数是 53
C. 中子数是 53
D. 质子数和中子数之和是 125
3、下列物质由原子构成的是(
A .硫酸
B .氯化钠
C .氧气
D .金刚石
4、下列化学用语既能表示一种元素,又能表示一个原子,还能表示一种物质的是(
A . O
B . Zn
C . N 2
D . CO
5、不同元素间最本质的区别是 (
A. 中子数不同
B. 电子数不同
C. 质子数不同
D. 相对原子质量不同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钠原子失去一个电子就变成稀有气体元素氖的原子
B. 原子最外层电子数少于 4个的元素,一定是金属元素
C. 非金属原子最外层电子数多于或等于 4个,一般不易得到或失去电子
D. 氯原子得到一个电子后,就变成了与氩原子电子层结构相似的阴离子
7、根据下列三种微粒结构示意图,所获取信息不正确的是(
A .②③化学性质相同
B .它们表示两种元素
C .①表示的是原子,②表示的是离子
D .②表示的元素是金属元素
9、根据下列各组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分析, 具有相似化学性质的一组是 (
10、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同一元素的原子和离子电子层数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
B. 分子、原子、离子都能构成物质
C. 元素的化学性质主要取决于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
D. 氯化钠是通过阴、阳离子的静电作用形成的化合物。
因此,氯化钠带有一定的电荷
11、根据图的信息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硫属于金属元素
B .硫原子的核电荷数为 16
C .硫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32.07 g
D .在化学反应中,硫原子容易失去电子
12、在下列示意图表示的粒子中,属于原子的有 (填序号,下同 ,属于阳离子的有 ,属于阴离子的有 ________,属于同种元素的为。
13、 1996年科学家在宇宙深处发现了 H 3+离子和 H 3分子。
请回答:
(1 1个 H 3+离子中含有 ____个质子,
(2构成 H 3分子的原子的结构示意图是 __________(填序号。
14、某粒子结构示意图为
(1 X 表示 ,该粒子有个电子层, Y 与粒子的关系非常密切。
(2当 X-Y=10,该粒子内为 (填类别
(3当 Y=8时该粒子带有 2个单位的负电荷,该粒子的符号为
15、现有 A 、 B 、 C 、 D 四种元素, A 元素的单质是同条件下最轻的气体, B 元素的原子核外有两个电子层,第二层上有 6个电子, C 元素能形成多种单质,其中
一种单质是天然存在的最硬的物质(与木炭的组成元素相同 ,青少年缺乏 D 元素会得佝偻病。
A 元素的单质是 ,它是由 (填“ 分子” 或“ 原子” 构成的; B 、 C 、 D 三种元素的符号是:B 、 C 、 D ; B 、 D 二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是
六、教学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