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个人信息保护问题研究

合集下载

大数据时代个人信息保护的现实困境与路径选择

大数据时代个人信息保护的现实困境与路径选择

大数据时代个人信息保护的现实困境与路径选择大数据时代个人信息保护的现实困境与路径选择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和互联网的普及,个人信息保护已经成为一个全球性的问题。

在大数据时代,每个人都在不知不觉中被汇集到庞大的数据网络中,这种情况给个人信息保护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本文将探讨大数据时代个人信息保护所面临的现实困境,并提出一些可能的路径选择。

一、大数据时代个人信息保护的现实困境1.1 信息泄露风险的增加在大数据时代,个人信息成为了一种无所不在的资源。

各种社交媒体、移动应用和在线服务都在收集和分析个人信息,用于商业目的。

而个人信息的汇集和传播过程中,很容易发生信息泄露的风险。

不法分子可以通过黑客攻击、网络钓鱼等手段窃取个人信息,给个人隐私带来极大威胁。

1.2 个人信息被滥用的可能性大数据技术的广泛应用使得个人信息被越来越多的组织和个人所拥有。

这些数据可以被用于商业目的、政府管理、科学研究等。

然而,随着数据的集中和共享,个人信息的被滥用风险也随之增加。

很多组织未经个人允许将其信息用于广告推销、精准定位等行为,给个人带来了骚扰和侵犯隐私的困扰。

1.3 个人信息保护法律的滞后在大数据时代,个人信息保护法律滞后于技术发展。

传统的个人信息保护法律无法适应新兴的技术和商业模式。

比如,很多互联网公司通过埋藏在隐私政策中的条款将个人信息使用权转让给第三方,这种行为在传统的个人信息保护法律中很难被界定。

此外,由于个人信息的跨境传输,个人信息保护法律之间的差异也给国际合作带来困难。

二、路径选择2.1 加强个人信息保护法律的制定和执行为了应对大数据时代个人信息保护的挑战,各国应加快个人信息保护法律的制定和更新。

这些法律应明确规定个人信息的收集、使用、传输和销毁等方面的要求,并对违法行为给予严厉的惩罚。

此外,政府应加强对个人信息保护法律的执行力度,建立健全的监管机制,对违法行为进行有效监督和打击。

2.2 促进技术创新,提高个人信息安全水平在大数据时代,个人信息的保护需要依赖先进的技术手段。

《个人信息的民法保护问题研究》范文

《个人信息的民法保护问题研究》范文

《个人信息的民法保护问题研究》篇一个人信息民法保护问题研究一、引言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个人信息在日常生活、工作、学习等各个领域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然而,个人信息泄露、滥用等问题也随之产生,严重侵害了个人权益,也威胁了社会的和谐稳定。

因此,个人信息的民法保护问题成为了一个亟待研究和解决的重要课题。

二、个人信息民法保护的背景与意义在信息化时代,个人信息具有极高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

个人信息的泄露和滥用不仅可能导致个人隐私被侵犯,还可能引发财产损失、名誉受损等严重后果。

因此,对个人信息进行民法保护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社会价值。

民法保护个人信息是维护公民合法权益的基本要求,也是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保障。

三、当前个人信息民法保护的立法现状及不足当前,我国在个人信息保护方面已经制定了一系列法律法规,如《网络安全法》、《个人信息保护法》等。

然而,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的深入,现有的法律体系仍存在一些不足和漏洞。

例如,法律条文过于笼统,缺乏具体实施细则;执法力度不够,监管机制不完善等。

这些问题导致个人信息在民法保护方面存在诸多困难和挑战。

四、个人信息民法保护的实践探索为了解决个人信息民法保护存在的问题,学界和实务界进行了诸多实践探索。

一方面,通过加强立法工作,完善法律体系,明确个人信息保护的法律法规和责任主体。

另一方面,加强执法力度,完善监管机制,加大对违法行为的惩处力度。

此外,还通过技术手段加强个人信息的保护,如采用加密技术、匿名化处理等措施。

这些实践探索为个人信息的民法保护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和参考。

五、完善个人信息民法保护的对策建议针对当前个人信息民法保护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出以下对策建议:1. 完善法律法规体系:制定更加具体、细化的法律法规,明确个人信息的定义、范围、收集、使用、保存等方面的规定。

2. 加强执法力度:加大对违法行为的惩处力度,提高违法成本,形成有效的震慑作用。

3. 完善监管机制:建立健全的监管机制,加强对个人信息的监管和检查力度,确保个人信息的合法使用和安全保护。

大数据时代网络的个人信息保护对策

大数据时代网络的个人信息保护对策

大数据时代网络的个人信息保护对策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网络已经成为了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随着网络的普及和应用,个人信息的泄露也成为了一个严重的问题。

个人信息的保护对策变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探讨大数据时代个人信息保护的对策。

加强个人信息保护意识是个人信息保护的基础。

在大数据时代,每个人都应该意识到个人信息的重要性,并且主动保护自己的个人信息。

不随意在任何地方填写个人信息,不轻易公开自己的个人信息,以及不轻易相信陌生人的请求等等。

只有拥有足够的个人信息保护意识,才能有效地保护自己的个人信息安全。

加强网络平台的安全性也是非常重要的。

网络平台作为个人信息的主要存储和处理地,它的安全性直接关系到个人信息的保护。

网络平台应该加强技术措施,确保个人信息的加密和安全传输,并且建立完善的权限控制系统,只有经过授权的人员才能访问和处理个人信息。

网络平台还应该加强对黑客攻击和其他网络安全威胁的防范,及时修复漏洞和强化防火墙,防止个人信息被不法分子窃取和滥用。

加强法律法规的制定和执行也是保护个人信息的重要手段。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发展,个人信息保护已经成为了国家和社会的重要课题。

国家应该加强个人信息保护法律法规的制定,明确规定个人信息的收集、使用、存储和保护的要求。

国家还应该加强对个人信息保护法律法规的执行,加大对个人信息泄露和滥用的追责力度,确保个人信息的合法权益得到保护。

第四,加强个人信息的匿名化和去标识化也是大数据时代个人信息保护的重要手段。

在大数据时代,个人信息的收集和使用已经成为了常态,但是并不是所有的个人信息都需要直接与个人身份相关联。

个人信息的收集和使用应该尽量走向匿名化和去标识化,只统计和分析个人信息的总体趋势,不直接关联到具体个人。

这样既能保护个人隐私,又能有效利用个人信息。

要加强个人信息保护的监管和监督机制。

个人信息的保护不仅仅是个人的责任,也是网络平台和国家的责任。

应该建立健全个人信息保护的监管和监督机制,确保个人信息的合法收集和使用,以及个人信息保护措施的有效执行。

网络信息安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网络信息安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网络信息安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网络的快速发展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便利,然而,随之而来的网络信息安全问题也成为亟待解决的难题。

本文将深入探讨网络信息安全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来保障网络信息的安全性。

一、网络信息安全问题1. 黑客攻击黑客攻击是网络信息安全的主要威胁之一。

黑客通过入侵他人的电脑系统,窃取个人隐私、破坏数据等,给用户的个人和财产安全造成严重威胁。

2. 病毒传播病毒是网络中最常见的恶意软件之一,大量的病毒通过电子邮件附件、下载链接等途径进入用户的计算机系统,导致系统崩溃、文件损坏等问题。

3. 数据泄露数据泄露是指未经授权的个人或组织意外或故意泄露信息,导致敏感数据落入不法分子手中。

这些数据可能是用户的个人信息、商业机密等,给用户的隐私带来严重影响。

4. 虚假信息互联网上存在大量虚假信息,这些信息可能来自于网络欺诈、网络恶意营销等,误导用户做出错误决策,甚至引发经济损失。

二、网络信息安全对策1. 加强网络安全意识教育提高用户的网络安全意识是预防网络信息安全问题的重要基础。

相关部门应加强网络安全知识的宣传,教育用户识别网络攻击、病毒等威胁,并提供相应的防范措施。

2. 建立健全的网络安全法律法规加强网络安全法律法规的建设,制定针对网络信息安全问题的相关法律,明确责任主体,加大对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维护网络信息的安全。

3. 强化技术防护手段加强网络安全技术的研究和开发,提升防火墙、加密技术等安全防护手段的能力,以减少黑客攻击、病毒传播等风险。

4. 改善密码管理密码是保护网络信息安全的重要措施。

用户应选择复杂的密码,并定期更换,同时避免在不安全的公共网络环境下输入敏感信息。

5. 定期备份数据定期备份用户重要数据是防范数据丢失的有效方式。

一旦遭遇病毒攻击或数据损坏,用户可以通过备份数据快速恢复。

6. 加强网络监测和预警建立完善的网络监测系统,及时发现和预警网络威胁,尽早采取相应的防范和处置措施。

7. 加强合作与共享加强国际间的网络安全合作与信息共享,共同应对跨国网络安全问题,打击黑客攻击等犯罪活动。

《大数据时代个人信息的法律保护研究》范文

《大数据时代个人信息的法律保护研究》范文

《大数据时代个人信息的法律保护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个人信息在互联网上的传播与使用愈发普遍,这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便利,同时也带来了新的挑战。

个人信息作为一项重要的资源,其安全与保护问题日益受到关注。

如何在大数据时代下有效保护个人信息,已经成为法律领域研究的热点问题。

本文旨在探讨大数据时代个人信息的法律保护现状、问题及解决策略。

二、大数据时代个人信息的特征与重要性大数据时代,个人信息呈现出数量庞大、类型多样、价值高等特点。

这些信息包括个人的基本信息、行为习惯、社交关系等,涵盖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各个方面。

个人信息的合法获取和使用,可以为政府决策、企业运营等提供有力支持,但其滥用也可能侵犯个人隐私,对个人权益造成严重威胁。

因此,个人信息的法律保护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三、当前个人信息法律保护的现状在法律层面,我国已经制定了一系列法律法规来保护个人信息。

如《网络安全法》、《个人信息保护法》等,这些法律为个人信息的收集、使用、传输等提供了法律依据。

然而,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快速发展,现有的法律体系仍存在一些不足和漏洞,如对个人信息的定义不够明确、监管机制不健全等。

四、个人信息法律保护面临的问题1. 法律制度不完善:现有法律法规对个人信息的保护力度不够,缺乏对个人信息泄露、滥用等行为的明确规定和严厉处罚。

2. 监管难度大:由于大数据的特性和互联网的广泛传播,个人信息的监管难度大,尤其是跨境数据的监管更为复杂。

3. 用户权益保护不足:在大数据时代,用户往往处于弱势地位,其知情权、选择权等权益容易受到侵害。

五、加强个人信息法律保护的策略1. 完善法律法规:应制定更加完善的法律法规,明确个人信息的定义、范围、收集和使用原则等,为个人信息保护提供有力的法律依据。

2. 加强监管力度:政府应加强个人信息保护的监管力度,建立完善的监管机制和处罚制度,对个人信息泄露、滥用等行为进行严厉打击。

3. 提高用户权益保护意识:应加强用户权益保护教育,提高用户的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使其能够更好地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2024年大数据时代个人信息保护研究》范文

《2024年大数据时代个人信息保护研究》范文

《大数据时代个人信息保护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大数据时代已经来临。

大数据不仅为社会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同时也带来了个人信息保护方面的严峻挑战。

在大数据的浪潮中,个人信息的收集、传输、存储和处理变得更为便捷,但这也使得个人信息泄露和滥用的风险显著增加。

因此,如何在大数据时代保护个人信息,维护个人隐私权,已经成为一个亟待研究的课题。

二、大数据时代个人信息的特征与挑战1. 个人信息量的激增:随着互联网、物联网等技术的发展,个人在网络上留下的痕迹越来越多,信息量呈现爆炸式增长。

2. 信息传播速度快:大数据时代的信息传播速度极快,一条信息可以在极短的时间内传播到全球各地。

3. 信息泄露风险高:不法分子通过非法手段获取个人信息,进行买卖或用于其他不法用途,严重侵害个人隐私权。

4. 信息滥用现象严重:部分企业或机构滥用个人信息,不仅侵害个人隐私权,也扰乱了市场秩序。

三、个人信息保护的重要性个人信息是每个人的重要资产,它关乎个人的名誉、财产安全以及社会信用体系的建立。

在大数据时代,个人信息的保护不仅关乎个人的隐私权,也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和和谐。

因此,加强个人信息保护,对于维护社会秩序、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具有重要意义。

四、个人信息保护的措施与策略1. 法律法规的完善:国家应制定更加完善的法律法规,明确个人信息的保护范围、权利义务、处罚措施等,为个人信息保护提供法律保障。

2. 技术手段的加强:采用加密技术、访问控制、数据脱敏等手段,对个人信息进行保护。

同时,加强网络安全技术的研究和应用,提高网络系统的安全性。

3. 企业责任的强化:企业应加强内部管理,建立完善的信息安全管理制度,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不得滥用、泄露个人信息。

4. 个人意识的提升:提高公众对个人信息保护的重视程度,增强个人信息安全意识,学会保护自己的个人信息。

5. 监管力度的加大:政府应加强对个人信息保护的监管力度,对违法违规行为进行严厉打击,维护个人信息安全。

如何保护个人信息提高网络安全意识

如何保护个人信息提高网络安全意识

如何保护个人信息提高网络安全意识在网络时代,个人信息泄露已成为一种常见现象,为了保护自己的隐私安全和提高网络安全意识,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

以下将从强化密码安全、注意隐私设置、谨慎对待陌生链接、及时更新操作系统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强化密码安全在网络中,密码是我们保护个人信息的第一道防线。

因此,我们需要确保密码的安全性。

首先,密码应该设置得十分复杂,包括大小写字母、数字和特殊符号。

其次,密码不应该轻易泄露给他人,更不能使用相同的密码在多个平台上。

同时,定期更改密码也是必不可少的措施,以防止被破解和盗用。

二、注意隐私设置在使用各类社交媒体平台时,务必注意自己的隐私设置。

尽量将个人信息设为仅自己可见,避免在公开场合过多地暴露个人隐私。

另外,对于私密信息,最好不要通过网络传播,以免被不法分子获取。

三、谨慎对待陌生链接在收到陌生邮件、信息或链接时,切勿轻易点击。

这些链接很可能是网络病毒或钓鱼网站,目的是窃取用户的个人信息。

因此,我们在浏览网页时要时刻保持警惕,不要盲目相信来历不明的信息。

四、及时更新操作系统及时更新操作系统和应用软件是保障网络安全的关键之一。

因为软件的漏洞往往是黑客攻击的入侵点。

通过更新系统和软件,可以修复这些漏洞,减少被攻击的可能性。

因此,我们在使用电脑和手机时,要定期进行系统更新,确保自己在最新的安全防护措施下上网。

综上所述,保护个人信息和提高网络安全意识是每个人都应该重视的问题。

只有做好自我防护,才能更好地享受互联网带来的便利。

希望大家都能加强网络安全意识,做到信息安全,保护个人隐私。

愿网络空间更加清朗,用户信息更加安全!。

《大数据时代个人信息的法律保护研究》范文

《大数据时代个人信息的法律保护研究》范文

《大数据时代个人信息的法律保护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个人信息在互联网上的传播与使用日益频繁,个人信息泄露和滥用的问题也日益突出。

如何在大数据时代保护个人信息的安全与隐私,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

本文旨在探讨大数据时代个人信息的法律保护现状、问题及解决对策,以期为完善我国个人信息保护法律体系提供参考。

二、大数据时代个人信息的特征与挑战1. 特征:大数据时代的个人信息具有海量性、动态性、价值性等特点,个人信息在互联网上被广泛收集、处理和利用。

2. 挑战:随着大数据技术的发展,个人信息的收集、处理和利用变得更加便捷,但同时也带来了个人信息泄露、滥用等风险。

三、个人信息法律保护的现状1. 国内法律保护:我国在《宪法》、《网络安全法》、《个人信息保护法》等法律法规中,对个人信息保护作出了规定。

2. 国际法律保护:国际社会也在不断加强个人信息的法律保护,如欧盟的《通用数据保护条例》(GDPR)等。

四、个人信息法律保护存在的问题1. 法律体系不完善:虽然我国在个人信息保护方面制定了一些法律法规,但仍存在法律体系不完善、法律法规之间存在冲突等问题。

2. 监管力度不足:个人信息的监管机构设置不明确,监管力度不足,导致个人信息泄露和滥用现象频发。

3. 公民隐私意识不强:部分公民对个人信息的重视程度不够,缺乏隐私保护意识。

五、加强个人信息法律保护的对策1. 完善法律法规:制定更加完善的个人信息保护法律法规,明确个人信息的收集、处理、利用等方面的规定,保障公民的合法权益。

2. 加强监管:明确监管机构职责,加强监管力度,对违反个人信息保护规定的行为进行严厉处罚。

3. 提高公民隐私意识:加强个人信息保护的宣传教育,提高公民的隐私保护意识,让公民了解个人信息的重要性。

4. 技术手段保障:采用加密技术、访问控制等手段,对个人信息进行技术保障,防止个人信息被非法获取和滥用。

5. 跨部门合作:加强政府各部门之间的合作,形成个人信息保护的合力,共同维护个人信息安全。

网络时代的隐私保护个人信息泄露的风险

网络时代的隐私保护个人信息泄露的风险

网络时代的隐私保护个人信息泄露的风险网络时代的隐私保护:个人信息泄露的风险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互联网的普及应用,网络已经成为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人们可以方便地获取大量信息和便捷的服务,但与此同时,个人信息泄露的风险也日益增加。

本文将探讨网络时代的隐私保护问题,以及个人信息泄露所带来的潜在风险。

一、网络时代个人隐私泄露的现状随着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个人信息成为了各大企业和机构争夺的焦点。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几乎无法避免提供个人信息,无论是在社交媒体平台上发布照片、文字,还是通过在线购物、使用手机APP等方式,都会暴露我们的隐私。

此外,隐私泄露的风险还源于网络犯罪活动的不断增加。

网络黑客和骗子趁势而入,通过各种手段获取他人的个人信息,例如利用网络漏洞、社交工程等方法,使得个人信息的安全性受到了严峻挑战。

二、个人信息泄露的风险个人信息泄露可能导致以下不利后果:1. 身份盗窃:个人信息泄露后,黑客可以利用这些信息冒充被害人进行非法活动,例如盗取银行账户、申请贷款或信用卡等。

2. 经济损失:泄露个人信息后,被黑客滥用个人银行账户或信用卡等,可能导致经济损失。

3. 虚拟身份丧失:在网络时代,个人信息泄露可能导致我们的虚拟身份被剥夺,可能会丧失在网络空间中的权益。

4. 个人声誉受损:个人信息泄露后,黑客可能恶意传播我们的个人隐私,给我们的声誉带来影响,甚至可能导致社交关系的破裂。

三、网络时代的隐私保护保护个人隐私并防止个人信息泄露,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

以下是一些保护个人隐私的措施:1. 加强密码安全:我们应该确保使用安全、复杂的密码,并且定期更改密码以防止被黑客破解。

2. 定期检查隐私设置:社交媒体和其他在线平台往往提供个人隐私设置选项,我们应该定期检查这些设置,并对其进行调整以确保我们的个人信息安全。

3. 谨慎分享个人信息:我们需要审慎地选择与谁分享个人信息,避免在不可信任的平台或网站上提供个人信息。

《大数据时代个人信息的法律保护研究》范文

《大数据时代个人信息的法律保护研究》范文

《大数据时代个人信息的法律保护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个人信息在互联网上的传播与使用日益频繁,个人信息安全问题逐渐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大数据技术的迅猛发展在推动社会进步的同时,也带来了个人信息泄露、滥用等风险。

因此,如何在大数据时代下有效保护个人信息,成为法律领域亟待研究的重要课题。

本文旨在探讨大数据时代个人信息的法律保护现状、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以期为相关法律制度的完善提供参考。

二、大数据时代个人信息的法律保护现状1. 法律法规的制定与实施为应对大数据时代个人信息安全挑战,各国纷纷制定相关法律法规,如欧盟的《通用数据保护条例》(GDPR)、中国的《网络安全法》等。

这些法律法规明确了个人信息的定义、收集、使用、存储和传输等方面的规范,规定了数据处理者的义务和责任,为个人信息保护提供了法律保障。

2. 法律保护的实践成果在法律法规的引导下,个人信息的法律保护实践取得了一定成果。

一方面,数据处理者的合规意识逐渐增强,对个人信息的收集和使用更加谨慎;另一方面,个人信息泄露事件得到了一定程度的遏制,受害者的权益得到了有效维护。

三、大数据时代个人信息法律保护存在的问题1. 法律法规体系不完善尽管有相关法律法规的出台,但在实际操作中仍存在一些法律空白和模糊地带。

例如,对于跨境数据传输、个人信息交易等领域的规定尚不完善,导致个人信息的法律保护存在漏洞。

2. 数据处理者的责任不明确在大数据时代,数据处理者众多,责任分散。

当个人信息发生泄露或滥用时,往往难以确定具体责任人,导致受害者维权困难。

3. 监管力度不足由于大数据的复杂性和动态性,现有的监管手段和机制难以有效应对。

监管部门在面对海量数据时,往往难以全面、准确地掌握数据流动情况,导致监管力度不足。

四、完善大数据时代个人信息法律保护的对策1. 完善法律法规体系应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借鉴先进经验,完善个人信息保护的法律法规体系。

明确个人信息的定义、范围、收集、使用、存储和传输等方面的规范,规定数据处理者的义务和责任。

我国个人信息民法保护问题研究

我国个人信息民法保护问题研究

我国个人信息民法保护问题研究我国个人信息民法保护问题已经成为社会热点话题,尤其是在互联网时代,个人信息泄露的风险更加突出。

在这种情况下,如何保障个人信息安全,维护个人隐私权,已经成为一个迫切的问题。

本文将从最初的保护法律出发,通过分析三个案例,探讨我国个人信息民法保护的问题。

自我保护意识日益增强在法律保护方面,我国于2018年5月1日正式实施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

该法规定,公民的个人信息受法律保护,个人信息的收集、使用、存储、处理等行为应当合法、正当、必要,未经本人同意不得获取个人信息,个人信息泄露、篡改等行为应当受到法律的制裁。

此外,该法还规定了保护公民隐私的具体措施,如要求收集个人信息的机构应当加强技术安全措施,保障个人信息的安全等。

然而,仅仅依靠法律保护是不够的,要加强个人保护意识才能真正保护好自己的个人信息。

比如,不要随意泄露自己的账号密码、姓名、身份证号等隐私信息,不要随意点击不明来源的邮件和网站链接等。

案例一:滴滴事件2018年5月,滴滴打车出现了一起女乘客被司机强奸杀害的事件,引发社会广泛关注。

后经调查发现,犯罪嫌疑人曾通过滴滴打车平台获取到该女性乘客的个人信息。

此事件引起了人们的深刻反思,滴滴公司也在之后加强了对乘客个人信息的收集和保护措施,进一步保障了乘客的安全和隐私。

案例二:曝光滴滴司机身份信息事件2019年,一家名为“佳士得蒙特利尔”的网站公开曝光了数万名滴滴司机的个人信息,包括姓名、电话、车牌等隐私信息。

此事件引起了极大的关注,广大滴滴司机的个人信息遭到泄露,受到了极大的侵犯。

该事件再次提醒大家,个人信息在互联网上的保护问题不容忽视,网络安全也是保障个人信息安全的重要手段之一。

案例三:抖音涉黄事件2021年初,抖音平台上一些低俗、涉黄的视频引发了强烈的社会反响,部分涉事主播被查封,涉事视频被下架。

此次事件中,抖音平台的审核机制被质疑,用户个人信息的保护也广泛受到关注。

网络安全与个人隐私保护研究

网络安全与个人隐私保护研究

网络安全与个人隐私保护研究一、引言随着互联网领域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也越来越离不开网络,但是网络安全和个人隐私保护问题也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本文将从介绍网络安全和个人隐私保护的概念、目前的问题和解决方案、相关法律法规和研究现状等多个方面来探讨网络安全与个人隐私保护研究。

二、网络安全与个人隐私保护的概念1. 网络安全的概念网络安全是指通过控制网络系统内部和外部的各种威胁,保证网络系统连续性、保密性、完整性、可用性的能力。

2. 个人隐私保护的概念个人隐私保护是指在网络系统中,个人对自身信息的掌握和控制,以及保护个人信息不被非法获取、滥用和泄露的过程。

三、目前的问题与解决方案1. 问题(1)网络攻击成为常态黑客技术升级,网络攻击手段日益多样化和危害性加大,成为网络安全的头号威胁。

(2)信息泄露风险加大随着移动互联网快速发展,人们通过社交网络和移动应用获取和交流信息,但是也面临着信息泄露、被第三方滥用等风险。

2. 解决方案(1)建立健全的网络安全体系包括技术措施、管理措施和法规政策。

技术措施主要包括防火墙、入侵检测系统、安全审计系统等;管理措施主要包括信息安全意识教育、访问控制管理、安全事件响应等;法规政策主要包括网络安全法、信息安全等保协议等。

(2)加强信息保护和管理通过密钥加密技术、隐私保护策略等技术手段,保证个人信息安全。

同时,加强对个人信息的归属和使用管理,合理授权,防止被滥用或泄露。

四、相关法律法规1. 《网络安全法》网络安全法明确规定了网络安全的基本要求,包括保护网络安全和个人信息安全、加强安全监管和保护网络服务安全、加强应急响应和措施。

2. 《信息安全技术个人信息安全规范》该规范主要规定了个人信息收集、使用、存储、传输、销毁等方面的标准和措施,明确了个人信息保护的要求和技术保障措施。

五、研究现状1. 国内研究现状近年来,国内针对网络安全和个人隐私保护问题的研究不断增加,涉及技术、法律、政策等多个方面。

网络隐私保护问题研究

网络隐私保护问题研究

网络隐私保护问题研究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网络隐私保护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在这个数字化时代,如何保护我们的个人信息,防止它被滥用或被泄露,成为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

本文将从几个角度探讨网络隐私保护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一、网络隐私保护的重要性网络隐私保护的重要性不容忽视。

在现代社会中,越来越多的人们使用互联网和手机,并存储着自己的大量个人信息,如姓名、电话号码、地址、工作经历、个人照片等等。

如果这些信息被不法分子或恶意软件获取,就会造成极其严重的后果,例如身份盗窃、财务损失、个人声誉受损等等问题。

所以,保护个人隐私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

二、网络隐私泄露的主要原因网络隐私泄露的原因有很多,其中最常见的包括:1.网络病毒感染:一些恶意软件可以在不被察觉的情况下监控和收集用户的信息,例如键盘记录器、屏幕记录器、网络监听器等等。

2.网络诈骗:不法分子通过伪装成其他网站或机构的方式,骗取用户的个人信息,如银行卡号、手机号、邮箱等等。

3.数据泄露:一些网站或公司的安全防护措施不够完善,或者员工轻信陌生人的话,就会导致用户的个人信息被泄露。

三、如何保护网络隐私如何保护个人的网络隐私呢?以下是几种常见的保护方式:1.安装杀毒软件和防火墙:杀毒软件和防火墙可以有效地防止恶意软件的侵入,保护用户的个人信息。

2.勿轻信陌生人的话:不要随意给陌生人发邮件或消息,也不要相信不明来历的文件,防止被骗。

3.定期更换密码:定期更换聊天软件、电子邮箱、社交账号等的密码,密码不要简单易猜。

4.谨慎使用公共网络:在公共场合使用无线网络或电脑时,不要访问敏感信息,最好使用加密技术防止被监听。

四、网络隐私保护的未来趋势随着技术的进步,未来的网络隐私保护将会更加先进和智能化。

以下是几种未来趋势:1.区块链技术:区块链技术可以保证用户的隐私性和安全性,避免个人信息被篡改或泄露。

2.人工智能技术:人工智能技术可以通过识别用户的行为模式,来提高网络安全保障能力,减少网络安全事故的发生。

社交网络中的隐私保护与信息安全研究

社交网络中的隐私保护与信息安全研究

社交网络中的隐私保护与信息安全研究第一章介绍社交网络是互联网时代最热门的应用之一,它已经成为人们交流、分享信息和增进社交联系的主要工具。

然而,由于社交网络本身的本质,一些重要的隐私保护和信息安全问题已成为日益严重的问题。

本文将探讨社交网络中的隐私保护与信息安全研究。

第二章社交网络中的隐私保护隐私保护是社交网络中的一个关键问题,它涉及到用户的个人信息和隐私如何被处理。

社交网络中的隐私保护通常涉及以下问题:1. 隐私政策和隐私设置社交网络通常有一份隐私政策,它描述了如何处理用户的信息及其隐私,并告诉用户了一些他们可以在社交网络上做的事情。

社交网络还提供了一些隐私设置,这些设置允许用户选择哪些人可以看到他们的信息和其他内容。

2. 用户自我保护用户自我保护也是一种重要的隐私保护方法。

首先,用户应该理性地选择通过社交网络发布的信息和内容,以避免泄露自己的私人信息。

其次,用户应该密切关注哪些应用程序和第三方服务可以使用他们在社交网络上的信息,并通过隐私设置拒绝这些应用程序和服务的访问。

3. 隐私保护技术与安全技术类似,技术措施可以帮助保护用户的隐私。

例如,社交网络可以通过加密和匿名化等技术来保护用户的个人信息。

有一些社交网络还提供匿名的私人消息传递功能,以便用户可以匿名讨论某些敏感话题。

第三章社交网络中的信息安全社交网络中的信息安全是另一个关键问题。

由于传输的信息通常包括用户的个人身份和其他敏感数据,而且这些信息可以通过一系列技术手段很容易地被窃取、篡改和传播,因此保护社交网络中的信息安全是至关重要的。

社交网络中的信息安全通常涉及以下问题:1. 密码和身份验证社交网络通常使用密码和身份验证等安全措施来防止非法访问。

但是,这些方法并不总是足够有效,因为很多用户储存不安全的密码,或没有足够的密码强度来保护他们的账户不被攻击。

因此,社交网络需要不断提高密码安全性,并在适当时候引入其他的身份验证技术。

2. 安全协议和加密社交网络可以通过使用加密技术来保护用户数据的传输,确保与其他服务和参与者的通信的加密,从而保护他们的隐私和敏感信息。

互联网安全如何保护个人信息与网络安全

互联网安全如何保护个人信息与网络安全

互联网安全如何保护个人信息与网络安全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发展,个人信息的保护和网络安全问题日益凸显。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的个人信息如何得到保护,如何保障网络安全成为了一个重要的议题。

本文将从个人信息保护和网络安全两个方面探讨互联网安全如何保护个人信息与网络安全。

一、个人信息保护个人信息保护是指保护个人的基本权益,防止个人信息被滥用、泄露或者被不法分子利用。

在互联网时代,个人信息的保护显得尤为重要。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个人信息保护措施:1. 强化密码安全密码是个人信息保护的第一道防线。

我们应该选择强密码,并定期更换密码。

强密码应该包含字母、数字和特殊字符,并且长度不少于8位。

此外,不同的网站和应用程序应使用不同的密码,以防止一旦一个密码被破解,其他账户也受到影响。

2. 谨慎公开个人信息在互联网上,我们应该谨慎地公开个人信息。

不要随意在社交媒体上公开个人手机号码、家庭住址等敏感信息。

同时,我们也要注意不要随意点击不明来源的链接,以免个人信息被盗取。

3. 使用安全的网络连接在使用互联网时,我们应该尽量使用安全的网络连接。

避免使用公共无线网络,因为这些网络往往不安全,容易被黑客攻击。

如果必须使用公共无线网络,我们应该使用VPN等加密工具来保护个人信息的安全。

4. 定期更新软件和操作系统软件和操作系统的漏洞是黑客攻击的入口之一。

为了保护个人信息的安全,我们应该定期更新软件和操作系统,以修复已知的漏洞。

二、网络安全保护网络安全是指保护网络系统和网络数据免受未经授权的访问、使用、披露、破坏、修改或者干扰。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网络安全保护措施:1. 防火墙防火墙是网络安全的第一道防线。

它可以监控网络流量,并根据预设的规则来允许或者阻止特定的网络连接。

通过设置防火墙,我们可以有效地保护网络系统免受未经授权的访问。

2. 权限管理权限管理是网络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们应该根据不同的用户角色和职责来设置不同的权限,以确保只有授权的用户才能访问敏感数据和系统。

个人信息保护在网络时代的实践意义

个人信息保护在网络时代的实践意义

个人信息保护在网络时代的实践意义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和普及,个人信息的泄露和滥用问题愈发凸显。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乐享着网络带来的便利,却也要面对个人信息被侵犯的危险。

因此,个人信息保护在网络时代变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从保护意义、现实挑战和实践措施三个方面来探讨个人信息保护在网络时代的实践意义。

一、保护意义个人信息保护在网络时代具有重要的意义。

首先,个人信息是每个人的隐私,应受到法律和伦理的保护。

个人信息涉及到个体的基本情况、财产状况、社交关系等,其泄露可能导致个人安全、财产、声誉等多方面的损害。

其次,个人信息保护是维护网络安全的基础。

网络攻击、诈骗和网络犯罪等问题时有发生,而这些行为往往以获取个人信息为前提。

保护个人信息能够有效地减少这类恶意行为的发生,保障网络环境的安全和稳定。

最后,个人信息保护与社会和谐稳定息息相关。

个人信息的泄露导致信任的破裂,社会的稳定需要人们的信任。

只有通过保护个人信息,才能建立起公众对网络时代的信任,为社会的发展提供坚实的基础。

二、现实挑战在网络时代,个人信息保护面临许多现实挑战。

首先,技术的发展使得个人信息保护愈发困难。

随着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的兴起,个人信息的采集、存储和处理变得更加便捷和高效,也增加了信息被攻击和滥用的风险。

其次,信息泄露问题时有发生。

无论是个人信息被黑客攻击泄露,还是被企业、政府滥用,都给人们的个人隐私带来了巨大的威胁。

再次,社交媒体的泛滥使得个人信息保护更加复杂。

人们在社交媒体上分享了大量的个人信息,使得信息容易被他人获取,进而导致更多的隐私泄露和滥用。

三、实践措施针对个人信息保护的现实挑战,我们可以采取一系列的实践措施来提高个人信息的保护水平。

首先,加强法律法规的制定和执行。

政府应当积极出台相关的法律法规,明确个人信息的保护要求和责任。

同时,要加强执法力度,对违法行为进行严厉打击。

其次,提高个人信息保护意识。

个人作为信息的主体,应当自觉保护好自己的个人信息,严格遵守信息安全的操作规范,不随意泄露和分享个人信息。

网络安全法与个人信息保护

网络安全法与个人信息保护

网络安全法与个人信息保护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网络安全问题日益突出,个人信息泄露的风险也日益增加。

为了维护公民个人信息的安全和保护互联网的健康发展,许多国家纷纷制定了相关法律法规,其中网络安全法与个人信息保护问题备受关注。

本文将从网络安全法的立法背景、法律原则以及个人信息保护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网络安全法的立法背景网络安全法的立法背景是当前互联网普及程度的提高以及网络攻击事件的频发。

在互联网时代,信息化技术的迅猛发展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诸多便利,但同时也衍生出了一系列的安全问题,例如网络病毒、黑客攻击、个人信息泄露等。

为了保护网络空间的安全和稳定,许多国家开始关注并加强网络安全相关的法规制度。

在中国,网络安全法于2017年6月1日正式实施,成为我国互联网领域的第一部全面规范网络安全工作的法律。

二、网络安全法的法律原则网络安全法核心的法律原则包括依法治理、综合治理以及风险防范。

依法治理是指网络安全工作需要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各方面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开展工作,保证网络安全法律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综合治理具体体现为政府、企业和个人共同参与网络安全的管理,形成多方合力,推动网络安全事业的健康发展。

风险防范则是网络安全工作的重点,包括对网络攻击、侵扰、妨害等风险的识别、评估以及相应的预防和控制措施。

三、个人信息保护网络安全法不仅关注网络空间整体的安全稳定,也对个人信息的保护提出了相应的要求。

个人信息是指与个人身份相关的各种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个人姓名、身份证号码、电话号码、住址等。

个人信息的泄露和滥用可能对个人的财产、声誉和自由造成严重威胁,因此保护个人信息日益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

根据网络安全法规定,个人信息的收集、使用必须符合合法、正当、必要的原则,并且经过信息主体的同意。

个人信息处理者应当采取相应的技术手段和管理措施,确保个人信息的安全。

同时,网络安全法还对个人信息的出境传输进行了规定,要求个人信息出境传输必须符合法律法规的要求,并经过明确的授权。

保护个人信息的网络安全措施

保护个人信息的网络安全措施

保护个人信息的网络安全措施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发展,个人信息泄露的风险也随之增加。

保护个人信息的网络安全措施成为当今社会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本文将从技术措施和个人行为两个方面来探讨保护个人信息的网络安全措施。

一、技术措施1. 强化密码安全密码是个人信息安全的第一道防线。

用户应该选择强度较高的密码,并定期更改密码。

密码长度应大于8位,并包含字母、数字和特殊字符等多种元素的组合。

此外,还可以采用双因素认证技术,提高个人账户的安全性。

2. 使用安全的网络连接避免使用公共无线网络,因为公共无线网络容易受到黑客的攻击,个人信息泄露的风险较高。

建议使用加密的Wi-Fi网络或者通过移动网络进行上网,确保网络连接的安全性。

3. 安装杀毒软件和防火墙杀毒软件和防火墙可以有效阻止恶意软件的入侵,保护个人设备和个人信息的安全。

用户应定期更新杀毒软件和防火墙的版本,确保其功能和数据库能够及时应对新型病毒和攻击手段的威胁。

4. 加密个人信息在使用互联网进行传输时,应采用数据加密技术保护个人信息的安全。

可以使用SSL(Secure Socket Layer)或TLS(Transport Layer Security)等加密协议来加密数据,防止被黑客截取或篡改。

5. 定期备份个人信息定期备份个人信息是防范数据丢失和泄露的重要手段。

用户可以利用云存储服务或外部设备来备份重要文件和个人数据,确保即使遭受黑客攻击或设备损坏,个人信息也能得到有效的保护和恢复。

二、个人行为1. 提高安全意识个人保护个人信息的网络安全措施离不开个体的主动意识。

用户应该加强对网络安全的认知,了解常见的网络诈骗手段和黑客攻击方式,增强警惕性,避免自己成为网络安全问题的受害者。

2. 谨慎公开个人信息在使用网络平台时,用户应该谨慎公开个人信息。

尽量避免公开手机号码、身份证号码、住址等敏感个人信息,避免被不法分子盗用或滥用。

3. 谨慎点击陌生链接和下载附件黑客经常利用钓鱼网站和恶意文件来窃取个人信息。

互联网安全保护个人信息的措施和防范建议

互联网安全保护个人信息的措施和防范建议

互联网安全保护个人信息的措施和防范建议在当今数字化时代,个人信息的保护变得尤为重要。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个人信息泄露的风险也在日益增加。

本文将介绍一些互联网安全保护个人信息的措施和防范建议。

一、加强个人信息保护意识1. 注重信息保密:个人信息包括姓名、身份证号码、电话号码、地址等敏感信息。

我们应该时刻保持警惕,切勿将个人信息随意透露给陌生人或在不安全的网络平台上使用。

2. 密码安全:设置强密码是保护个人信息的第一步。

使用多个字符、包含字母、数字和符号,并定期更新密码,以保障账号的安全。

3. 明智分享:在社交媒体平台上分享信息时,要审慎选择发布的内容,并设置隐私保护选项,限制信息的可见范围。

二、选择可靠的互联网平台和软件1. 更新软件:及时更新操作系统、应用程序和安全软件,以及浏览器等各项软件,以获取最新的安全补丁和功能,提升系统的安全性。

2. 正版软件:使用正版软件可以避免下载和使用未经授权的盗版软件带来的风险,因为盗版软件往往存在潜在的安全隐患。

3. 谨慎下载:只从官方渠道下载软件和应用,避免使用未知来源或可疑的下载链接,以免下载恶意软件和病毒。

三、加强网络隐私保护1. 隐私设置:在使用互联网服务时,要仔细检查和设置个人隐私选项,限制个人信息的收集和使用范围。

2. 防火墙和安全软件:安装并定期更新防火墙和安全软件,以便及时检测和拦截恶意软件和网络攻击。

3. 加密传输:在进行网上支付、登录银行等涉及个人信息的操作时,确保网站采用安全加密协议(如HTTPS),以保护数据在传输过程中的安全性。

四、谨慎使用公共网络和热点1. 避免使用不安全的公共网络:在公共场合使用无线网络时,尽量避免使用不受保护的公共无线网络,以防个人信息泄露。

2. 禁用自动连接功能:确保不要将设备设置为自动连接到任何网络,以免连接到恶意的热点,导致个人信息被窃取。

3. 使用VPN加密:使用虚拟私人网络(VPN)进行网络连接,能够确保数据的安全传输和隐私保护。

个人信息保护措施

个人信息保护措施

个人信息保护措施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人们的个人信息越来越容易受到侵犯。

无论是在日常生活中,还是在线上活动中,我们的个人信息都可能被不法分子利用。

因此,采取适当的个人信息保护措施变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就个人信息保护措施展开讨论,以帮助读者更好地保护自己的个人信息。

1. 了解个人信息的范围首先,我们需要明确个人信息的范围。

个人信息不仅包括姓名、身份证号码、电话号码等直接涉及身份的信息,还包括我们在社交媒体、网购平台等渠道留下的各类信息,如购买记录、浏览历史等。

了解个人信息的范围可以帮助我们更全面地考虑如何保护自己的隐私。

2. 注意隐私设置在使用各类网络应用时,我们应该特别关注隐私设置。

例如,在社交媒体平台上,我们可以设置谁可以查看我们的动态、个人信息等。

合理设置隐私权限可以减少不必要的个人信息泄露风险,建议大家密切关注隐私设置,并根据自己的需求进行调整。

3. 谨慎对待陌生人的请求对于来自陌生人的请求,我们应该保持谨慎。

很多网络诈骗案件都是源于人们不加辨别地接受了陌生人的请求,导致个人信息被盗取。

所以,无论是在社交媒体上还是在线下,我们都应该慎重对待陌生人的请求,尽量避免泄露个人信息。

4. 建立强密码为了保护个人信息的安全,我们必须建立强大的密码。

一个强密码应该是由至少8个字符组成的,包括大写字母、小写字母、数字和特殊字符。

还应定期更换密码,以防止他人通过破译等方式获取我们的个人信息。

5. 定期检查账户活动我们应该定期检查我们的各类账户活动,包括信用卡账户、社交媒体账户等。

通过监控账户的活动,我们可以及时发现异常行为,例如未经自己授权的登录活动等,从而防止个人信息被滥用。

6. 谨慎使用公共网络在使用公共网络时,我们要特别小心。

公共网络通常没有相应的安全保护措施,黑客可以轻易地截取我们通过该网络传输的信息。

因此,在使用公共网络时,我们应该避免登录个人账户、进行网上银行等需要输入个人信息的行为。

7. 合理下载应用在下载应用程序时,我们应该选择权威的应用商店,并查看应用的评价和权限要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网络个人信息保护问题研究
作者:王军
来源:《管理观察》2012年第14期
摘要: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个人信息作为一种战略性资源的地位愈加突出。

本文探讨了网络个人信息保护的立法现状,对我国个人信息保护的模式与措施提出自己的见解。

关键词:网络个人信息侵权
网络个人信息是一个集合了社会、法律和技术等因素的综合概念,是传统经济社会随信息科技发展到信息社会面临的又一重要课题和重大挑战。

顾名思义,网络个人信息是指人们在从事网络活动中产生的能够识别本人的信息,是传统个人信息在网络环境下的延展,是网络化、数字化了的传统个人信息。

也有专家从隐私权角度理解,认为网络个人信息是指公民在网上享有私人生活安宁和私人信息依法受到保护,不被他人非法侵犯、知悉、收集、复制、利用和公开的一种人格权;也指禁止在网上泄露某些个人相关的敏感信息,包括事实、图像以及诽谤的意见等。

1.我国个人信息保护的立法现状
我国没有制定专门的个人信息保护法,而是在一些单行的法律法规中规定了保护个人信息的条款。

比如,2000年12月28日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九次会议通过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第四条规定:“非法截取、篡改、删除他人电子邮件或者其他数据资料,侵犯公民通信自由秘密,构成犯罪的,依照刑法有关规定追究刑事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管理暂行规定实施办法》(1998年3月6日实施)第十八条规定:“不得擅自进入未经许可的计算机系统,篡改他人信息,不得在网络上散发恶意信息,冒用他人名义发出信息,侵犯他人隐私。

”公安部颁布的《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互联网安全保护管理办法》(1997年12月30日实施)第七条规定:“用户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违反法律规定,利用国际互联网侵犯用户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


《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2000年11月7日实施)第十二条规定:“电子公告服务提供者应当对上网用户的个人信息保密,未经上网用户同意不得向他人泄露,但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互联网电子邮件服务管理办法》(2006年3月30日实施)第九条规定:“互联网电子邮件服务提供者对用户的个人注册信息和互联网电子邮件地址,负有保密义务。

互联网电子邮件
服务提供者及其工作人员不得非法使用用户的个人注册信息资料和互联网电子邮件地址;未经用户同意,不得泄露用户个人注册信息和互联网电子邮件地址,但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的除外。


《中华人民共和国邮政法》(2009年10月1日实施)第四条规定:“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

除因国家安全或者追查刑事犯罪的需要,由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或者检察机关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对通信进行检查外,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任何理由侵犯他人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

”第六条第二款规定:“除法律另有规定外,邮政企业和邮政工作人员不得向任何组织或者任何个人提供用户使用邮政业务的情况。


2009年2月28日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通过宪法修正案《七》:“国家机关或金融、电信、交通、教育、医疗等单位的工作人员,违反国家规定,将本单位在履行职责或提供服务过程中获得的公民个人信息,出售或者非法提供别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窃取或者以其他方法非法获得上述信息,情节严重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单位犯前两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各该款的规定处罚。


2.我国个人信息保护的模式与措施
2.1我国个人信息保护模式的选择
立法模式通过将个人信息保护纳入严密的法律法规的规制范围,一方面通过原则性规定确定个人信息收集、利用和处理基本准则,另一方面明确规定信息主体的权利、信息收集者的具体义务以及法律责任等,通过建立起具有强制性的个人信息行为规范,以实现对个人信息收集、利用以及处理进行事前调整和规制,从而达到保护个人信息的目的。

行业自律机制则通过制定建议性行业指引、网络隐私认证以及技术规范等手段,同时借助包括申诉、评估、争端解决、制裁等第三方独立的监督执行机制,以此实现对个人信息保护的目的。

从理论上来说,由于各个行业、各类主体对网络个人信息的具体收集、处理和利用方式和目的都各不相同,对网络个人信息的保护标准和手段、方式的选择也各具特色。

行业自律机制虽然缺乏国家强制力作为保障,而仅仅依靠第三方独立监督、制裁机制作为执行的后盾,但与立法的严格性相比,自律机制具有的灵活性不仅能满足各类行业或主体对个人信息保护方式的需求,同时也能消弭立法的稳定性要求不能适应社会发展要求之间的矛盾。

此外,行业自律机制除了具备特有的灵活性外,还能最大限度地满足既实现个人信息处理、利用的合法化和切实保障信息主体的合法权利的目的。

因此,对网络个人信息保护采取立法模式和行业自律机制相结合的综合模式,同时发挥法律规范的强制力优势和行业自律的灵活性、专业性特点,才能最大限度地保护个人信息、促进个人信息的安全流通,从而达到个人信息保护和个人信息流通之间的平衡,促进电子商务和信息产业的发展。

2.2个人信息保护的措施
(1)积极推进个人信息保护立法和司法,保护个人信息权
侵犯网络个人信息行为依其对网络个人信息侵害程度和承担责任的不同,可以分为民事侵权、行政责任和刑事侵权三种形式,相应地承担民事、行政和刑事三种责任。

在信息时代,互联网的快捷和个人信息自身的特点决定了对网络个人信息侵权行为一旦发生,结果不但不可逆转,而且其结果有可能持续并将影响扩大化。

民事责任作为最广泛而最基本的责任形式,其承担方式一般是通过对受害人经济或精神上的补偿来达到网络个人信息权的保护。

与民事责任相比,行政责任和刑事责任的严厉程度较高,威慑力更强,当通过追究民事责任不足以起到保护个人信息的作用时,就需要国家公权力的介入。

行政保护通过行政手段对个人信息的收集和处理进行干预,同时发布行业行政法规达到对某一行业个人信息进行管制的目的。

一旦发生个人信息侵权,由权力机关通过吊销营业执照、行政罚款等手段对侵权主体进行行政处罚或管制。

刑事责任是三种责任形式中最为严厉的手段,当个人侵犯个人信息的行为达到刑法规定的严重程度时,通过行为主体进行刑事处罚,以起到惩罚犯罪、保护个人信息权和威慑他人的目的。

(2)推进政府引导,建立行业自律机制
考虑到我国互联网行业的发展以及公众个人信息保护意识较弱的情况,加之个人信息保护立法在我国很难一蹴而就,事实上也不可能,另外司法和行政救济体制也不完善,很难在短时间内建立起来,在现阶段发挥行业自律机制的作用,同时积极倡导行业信息伦理,以行业自律来实现非法律的规范手段对个人信息的保护。

自律机制有其独特优势:一方面,如果自律机制得以成功施行,则能够降低个人信息保护的立法资源成本;另一方面,自律规范如果是为某种特定行业大多数企业所公认,在该特定行业内具有广泛的权威性并能够得到较好地遵守,那么这样的自律规范是能够保护个人信息的,并且这种自律规范还能较好地解决特定行业个人信息保护的相关特殊性问题。

加强个人信息保护的行业自律工作,树立正确的个人信息使用观念,在使用过程中遵循道德伦理规范。

通过先行制定个人信息处理的标准,提倡大家依标准处理个人信息,避免因对网络个人信息的滥用而造成网络个人信息侵权。

(3)加大宣传力度,提升信息主体个人信息保护意识
个人信息主体是个人信息权的享有者,信息主体保护意识的强弱关系到个人信息保护的成功或者失败。

信息主体首先应该树立起个人信息权意识,把个人信息权真正作为当今社会中一种极为重要的民事权利来看待,提高对自身个人信息的关注程度,而不是漠不关心或者待被侵权后追悔莫及。

其次,应该树立起较强的维权意识,在遭受个人信息侵权后积极的拿起法律武器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真正发挥法律、法规的威慑力,减少个人信息侵权行为的发生。

总之,重视个人信息保护法律问题,有助于提高公民尊重他人个人信息的法律意识,预防和减少侵犯他人个人信息的违法犯罪行为的发生,有效保护公民、法人的合法权益;有助于推动我国加快关于个人信息保护的立法进程,为有效保护个人信息提供强有力的法律依据和法律
保障;有助于我国加快关于个人信息保护法律制度的构建,最终有助于为全民营造一个和谐、安宁的生活环境和生活空间。

参考文献:
[1]胡皓渊.从网络个人信息资料看网络隐私权保护[D]:华东政法学院,2007.
[2]孙晨.论我国网络个人信息法律保护[J].才智,2011,(3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