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体积测温33
浅析大体积混凝土测温要点
浅析大体积混凝土测温要点大体积混凝土测温要点简介大体积混凝土是指用于基础、桥梁、水利工程等重要建筑项目的混凝土,具有较大的施工体积。
在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过程中,温度控制是非常重要的,因为混凝土的温度变化会对其强度、耐久性和稳定性产生重要影响。
因此,准确测温和合理控制混凝土温度可以确保工程质量和耐久性。
本文将就大体积混凝土测温的要点进行浅析。
一、测温目的和意义测温是为了了解大体积混凝土内部的温度分布情况,以便及时采取适当的措施控制温度。
测温的目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确保混凝土强度:混凝土的强度与温度密切相关。
适当的温度可以促进混凝土的早期强度发展,但过高或过低的温度会对混凝土的强度产生不利影响。
2.控制混凝土收缩和开裂:混凝土的收缩和开裂与温度变化密切相关。
适当的温度控制可以减少混凝土的收缩和开裂,提高结构的耐久性。
3.确保混凝土的质量:温度变化会导致混凝土的干燥收缩、冻融损伤等问题,影响混凝土的质量。
通过测温可以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确保混凝土的质量。
二、测温方法和技术1.测温点的设置:在大体积混凝土结构中,应根据具体情况设置合适的测温点。
一般来说,应选取离表面较远、距离较近的位置作为测温点,以减少外界环境对温度测量的干扰。
2.温度传感器的选择:常用的温度传感器有热电偶、热电阻和红外线测温仪等。
在选择温度传感器时,应考虑其精度、稳定性和适应性,以确保测温数据的准确性。
3.实时数据记录和监测:在大体积混凝土测温过程中,应实时记录和监测温度数据,以便及时分析和判断温度变化趋势,以便及时采取控制措施。
4.数据分析和处理:通过对测温数据的分析和处理,可以了解混凝土内部温度的变化规律,并根据需要调整施工措施,以确保混凝土结构的质量和稳定性。
三、温度控制措施1.施工过程控制:在大体积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应采取适当的施工措施来控制混凝土的温度。
例如,在高温季节可以采取降温措施,如覆盖湿棉被、喷水降温等;在低温季节可以采取加温措施,如设置临时加热设备等。
大体积混凝土测温规范
大体积混凝土测温规范公司标准化编码 [QQX96QT-XQQB89Q8-NQQJ6Q8-MQM9N]
大体积混凝土测温要求:
★内外温差有两个,一个是混凝土中心温度和混凝土表面温度之差,再一个就是混凝土表面温度与大气温度之差。
★《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2008中4.1.27中明确要求:混凝土中心温度和混凝土表面温度之差不应大于25℃,再一个就是混凝土表面温度与大气温度之差不应大于20℃(应注意的是:在GB50108-2001中表面与大气温差不应大于25℃,2008新规范中改为20℃)。
★三个温度感应头位置分别在底板的上、中、下位置,间距不小于500mm,深度分别为表面下200 mm、混凝土中部和混凝土底部上200mm。
测温时间从测点混凝土浇筑完10小时(初凝)后开始,72小时内每2小时测温一次,72小时后每4小时测温一次,7天~14天每6小时测温一次(力求在接近混凝土出现最高和最低温度时测量)测至温度稳定为止。
大体积混凝土测温记录
大体积混凝土测温记录大体积混凝土在现代建筑工程中应用广泛,由于其体积较大,水泥水化热释放集中,内部温升较快,若不加以控制,容易产生温度裂缝,影响结构的安全性和耐久性。
因此,对大体积混凝土进行测温并做好记录,是施工过程中一项至关重要的工作。
大体积混凝土测温的目的主要有两个方面。
一是为了掌握混凝土内部的温度变化情况,及时发现可能出现的温度异常,以便采取有效的温控措施;二是为了验证所采取的温控措施是否有效,为后续类似工程提供经验数据。
在进行大体积混凝土测温之前,需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
首先,要根据混凝土的浇筑方案和结构特点,确定测温点的布置位置和数量。
测温点的布置应具有代表性,能够反映混凝土不同部位的温度变化情况。
一般来说,在混凝土的厚度方向,应布置表面、中部和底部测温点;在平面上,应在混凝土的边缘和中心部位布置测温点。
其次,要选择合适的测温仪器。
目前常用的测温仪器有热电偶测温仪和电子测温仪等,这些仪器具有精度高、操作方便等优点。
在使用测温仪器之前,需要对其进行校准和调试,确保测量数据的准确性。
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就应开始进行测温工作。
测温的时间间隔应根据混凝土的温升情况和施工要求确定。
一般来说,在混凝土浇筑后的前 3 天,每隔 2 小时测温一次;在 3 至 7 天期间,每隔 4 小时测温一次;7 天后,可每隔 8 小时测温一次。
当混凝土内部温度与表面温度之差小于 25℃,且混凝土表面温度与环境温度之差小于 20℃时,可以停止测温。
测温时,要将测温仪器的传感器插入预先埋设好的测温点中,确保传感器与混凝土紧密接触。
读取并记录测温数据时,要认真仔细,避免出现错误。
同时,要对测温数据进行及时的整理和分析。
通过分析测温数据,可以绘制出混凝土内部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直观地反映混凝土的温升情况。
在测温过程中,如果发现混凝土内部温度过高或温度变化异常,应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处理。
常见的温控措施有优化混凝土配合比、降低水泥用量、采用低热水泥、埋设冷却水管、加强保温保湿养护等。
大体积混凝土测温记录表
大体积混凝土测温记录表
一、测温结果应在以下范围中才使砼不易产生裂缝:
混凝土浇筑体在入模温度基础上的温升值不宜大于50°C;
混凝土浇筑块体的里表温差不宜大于25°C;
混凝土浇筑体的降温速率不宜大于2.0°C/d;
混凝土浇筑体表面与大气温差不宜大于20°C。
二、根据混凝土浇注时温度变化的特点,系统设备作以下配置,一台DM6902数字温度仪一台,K型电偶(NICR-NIAL)传感器。
三、入模测温,每台班不少于2次。
配备专职测温人员,按两班考虑,对测温人员要进行培训和技术交底。
测温人员要认真负责,按时按孔测温,前3天每2小时测温1次,每昼夜不得少于4次,不得遗漏或弄虚作假。
测温记录要填写清楚、整洁,换班时要进行交底。
四、测温工作应连续进行,持续测温及混凝土强度达到时间,经技术部门同意后方可停止测温,一般宜连续监测15天左右。
五、测温时发现温度异常,应及时通知技术部门和项目技术负责人,以便及时采取相应措施。
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测温记录表
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测温记录表
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测温记录表
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测温记录表
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测温记录表
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测温记录表
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测温记录表
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测温记录表
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测温记录表
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测温记录表
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测温记录表
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测温记录表
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测温记录表
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测温记录表
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测温记录表。
大体积混凝土简易测温法
大体积混凝土简易测温法在混凝土的生产和施工过程中,混凝土的温度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
混凝土的温度对其强度和耐久性等性能具有很大的影响,因此,在现场施工和混凝土生产过程中需要对混凝土的温度进行实时监测,以确保混凝土的质量。
然而,传统的混凝土温度监测方法通常需要昂贵的仪器和复杂的操作,因此不太适用于现场施工或小规模混凝土生产。
本文介绍一种简易的大体积混凝土测温法,适用于现场施工和小规模混凝土生产。
测温原理混凝土的温度变化是由混凝土的水化反应和外部环境的影响共同作用的结果。
混凝土的水化反应是一个放热过程,会产生大量的热量,导致混凝土的温度升高。
在施工和生产过程中,混凝土表面的温度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如阳光照射、空气温度等等。
因此,混凝土的温度变化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
本文介绍的大体积混凝土简易测温法是基于混凝土内部温度的变化来进行的。
混凝土内部的温度变化比表面温度变化缓慢,更加稳定。
因此,测量混凝土内部温度可以更加准确地反映混凝土的温度变化情况。
测温方法混凝土的内部温度可以通过深层测温孔进行测量。
深层测温孔是一种特殊的孔洞,可以穿过混凝土的整个截面,达到混凝土内部,并保持通畅。
通过深层测温孔,可以将温度探头插入混凝土内部,测量混凝土的内部温度。
深层测温孔的直径和深度需要根据混凝土的截面尺寸和温度变化情况进行选择。
通常,孔的直径为5-10cm,深度为混凝土截面的2/3-3/4。
在孔的底部需要设置一个水平孔,用于放置温度探头。
在进行深层测温之前,需要在混凝土浇注之前准备好深层测温孔,通常需要在混凝土模板中设置孔洞模板。
在混凝土浇注时,需要具有一定的施工技巧和经验,以确保混凝土不会从孔洞模板中流出。
测温仪器混凝土内部温度的测量需要使用专门的温度探头和温度计。
温度探头通常由热敏电阻或热电偶组成,可以将温度变化转化为电信号输出。
温度计则可以接收并显示电信号,以实现对混凝土的温度测量。
常用的测温仪器有数字温度计、多功能温度计等,通过选择合适的温度探头可以适应不同混凝土的测温需求。
大体积混凝土测温方案
1、按照图纸要求,筏板厚度大于800mm长度大于6000mm得混凝土为大体积混凝土,一般要求最小断面尺寸大于2米以上混凝土结构构件视为大体积混凝土。
按照此定义,主楼筏板与柱墩混凝土为大体积混凝土,必须采取相应得技术措施妥善处理温度差值,合理解决温度应力并控制裂缝开展得混凝土结构。
施工混凝土内部热量较难散发,外部表面热量散发较快,内部与外部热胀冷缩过程相应会在混凝土表面产生拉应力。
温差大到一定程度,混凝土表面拉应力超过精品文档,超值下载当时得混凝土极限抗拉强度时,在混凝土表面会产生有害裂缝,有时甚至贯穿裂缝。
另外,混凝土硬化后随温度降低产生收缩,由于受到地基约束,会产生很大外约束力,当超过当时得混凝土极限抗拉强度时,也会产生裂缝。
为了了解基础大体积混凝土内部由于水化热引起得温度升降规律,掌握基础混凝土中心与表面、表面与大气温度间得温度变化情况,以便采取必要得措施。
2、测温得方法:采用采用温度计测温。
具体操作如下:(1)、混凝土浇捣前测出大气温度及入模混凝土温度并作好记录。
(2)、自混凝土入模至浇捣完毕得四天期间内每隔二小时测温一次,以后每隔四小时测温一次。
一般七天后可停止测温,或温度梯度<20度时,可停止测温。
(3)、每测温一次,应记录、计算每个测温点得升降值及温差值。
3、测温导管得具体埋设:1)、测温导管得制作测温导管采用薄壁钢管管制作而成,内径16㎜,上口用胶带封口,下口压扁并用胶带封堵,导管内尽可能不要进水。
长度按照埋设位深度、位置而定。
在同一测温点,按照测温深度上中下分别将三根测温导管插入混凝土(混凝土初凝前)。
2、测温点得布置测温点得布置原则应在有代表性得整个基础底板最深处、底板四个角点及结构尺寸变化较大得地方。
测温点得具体布置为:主楼每个柱墩设置一个测温点,主楼筏板按照距筏板边3米间距每6米设置一个测温点。
详见测温点布置图,测温点分别设置在筏板得下部与中间位置,表面温度在砼面向下5-10㎝部位量取。
大体积混凝土测温方案及测温方法
大体积混凝土测温方案及测温方法大体积混凝土测温方案及测温方法X交通大学第一医院l号、2号高层住宅楼采用筏板混凝土基础,剪力墙结构,地上33层.地下2层(含夹层),建筑高度97.8 m,建筑面积72,469rn2。
1号、20楼筏板混凝土总方量分别约为1 250m 3,筏板强度等级C35,抗渗等级P6。
筏板混凝土厚度为600mm,基础梁l400mm,核心承台1 800mm。
本筏板工程属于大体积混凝土。
大体积混凝土施二r中要求控制混凝土内外温差,混凝土厚度小于2. 0m时,内外温差不宜大于25℃;对于厚度超过2.0m的混凝土,根据已有的经验,只要控制温度梯度小于12.5℃/m。
可适当放宽内外温差至30~ 33℃,否则会产生温差裂缝。
1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的技术要求1.1 本工程大体积混凝±筏板的特点(1)筏板要求具有足够的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等级C35。
水泥、粉煤灰、膨胀剂等胶凝材料在水化过程中将放出大量的热量。
(2)筏板要求具有良好的抗渗性,因此,原材料要严格控制含泥量。
在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中要加入优质的泵送减水剂,提高混凝土密实度,同时掺入膨胀剂,以补偿混凝土收缩。
(3)筏板要求具有良好的整体性,防止贯穿性裂缝产生,同时尽量减少浅层裂缝的出现。
1.2 大体积混凝±施工技术要求本工程采用商品混凝土,l号楼于2O04年5月3日(16:30)至5日(16:00)一次浇筑完毕,混凝土浇筑期间环境温度为10~28℃。
混凝土入模温度15—22℃。
2号楼于2004年6月1日(4:30)至2日(16:00)一次浇筑完毕,混凝土浇筑期间环境温度为16~29 ℃,混凝土入模温度22~3l℃。
白天温度较高的时候只覆盖塑料布保湿,晚上温度较低的时候及时增加覆盖棉毡进行保湿保温养护;如遇大雨天则在混凝土上面再加盖塑料布,防止积水太多(不超过20mm)导致混凝土表面温度太低而加大温差。
经过9d的温度监测,1号楼大体积混凝土筏板的内部最高温度从59.9 ℃降至40℃以下,表面温度相应降至30℃左右;2号楼大体积混凝土筏板的内部最高温度从64. 8℃降至40℃以下,表面温度相应降至30℃左右,已达到安全温度,可不对筏板混凝土进行温度监控。
大体积混凝土测温仪使用说明 测温仪如何操作
大体积混凝土测温仪使用说明测温仪如何操作大体积混凝土测温仪使用说明:■依照测温点数和深度选用规格合适的测温线,测温线以钢筋作为支撑物进行预埋,先将测温线绑在钢筋上,测温线的感温元件应处于测温点位置,并不得与钢筋直接接触。
■在浇筑混凝土前,将绑好测温线的钢筋植入混凝土中,插头留在外面,并用塑料袋罩好,避开潮湿,保持清洁,为便于操作,留在外面的测温线长度应大于20cm,并按上、中、下次序分别绑扎好。
■无线测温时:将留在外面的测温线插头插入无线采集器插座中,无线测温仪主机即可同时显示各测点温度。
有线测温时:按下测温仪主机开关,将各测点插头依次插入主机插座中,主机屏幕上即可显示相应的测点温度。
■认真记录、分析测温数据、并适时向委托单位汇报结果。
相关设备旋转粘度计大体积混凝土测温仪简介:在建筑施工中,大体积混凝土是指具有下属共同特征的混凝土:结构厚实、混凝土用量大、工程条件多而杂、施工技术要求高。
由于水泥水化热可能使结构产生温度变形,所以必需实行相应的技术措施,以尽可能的削减温度变形引起的开裂。
众所周知,大体积混凝土一般显现的问题,不是力学上的结构问题,而是由于温度变化而产生的裂缝,导致混凝土的抗渗、抗裂、抗侵蚀的性能下降,影响整个结构的耐久性。
大体积混凝土测温仪用途:在实际工作中,大体积混凝土的温度变化过程可分为:升温期、降温期和稳定期三个阶段,大量试验数据表明,混凝土在浇筑后1—3天温度处于上升阶段,混凝土内部的高温度多数发生在浇筑后的3—5天内,5天以后混凝土温度处于下降阶段,因此,在混凝土浇筑后1—5天内应紧密观测混凝土温度的变化,每2—4小时测温一次,5天以后每6—8小时测温一次,同时测量大气温度,直至不实行措施而内表温度差、表气温度差均可掌控在规范的要求范围。
此外,对混凝土内部不同深度和表面温度进行测量时,全部测点均应编号,并应适时将测温记录送交工地技术负责人签阅,以便适时实行相应措施,掌控混凝土温度的变化。
大体积砼测温方案(终极版)
大体积混凝土测温方案一、概述大体积混凝土是指混凝土结构物实体最小尺寸不小于1m的大体量混凝土,或预计会因混凝土中胶凝材料水化引起的温度变化和收缩而导致有害裂缝产生的混凝土。
随着我国建筑技术的不断提高,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
大体积混凝土的截面尺寸较大,由荷载引起裂缝的可能性较小,但由于温度产生的变形对大体积混凝土却极为不利。
在混凝土硬化初期,水泥水化的同时释放出较多热量,而混凝土与周围环境的热交换较慢,所以混凝土内部的热量不断增加,使其内部温度不断升高,混凝土的体积膨胀变大。
随着混凝土水化速度减慢,释放的热量也越来越少,积聚在混凝土中的热量由于热交换的进行逐渐减少,混凝土的温度降低,因而产生收缩。
当此收缩受到约束时,混凝土内部产生拉应力(简称主温度应力),此时混凝土的强度较低,如不足抵抗拉应力时,混凝土内部就产生了裂缝。
此外,混凝土的导热系数相对较小。
其内部的热量不易散失,而表面热量易与周边环境进行热交换而减少,从而温度降低,就形成混凝土内外的温差。
如温差较大,则混凝土表里收缩不一致,也使混凝土开裂。
因此,在大体积混凝土中,必须考虑温度应力和温差引起的不均匀收缩应力(简称温差应力)的影响。
而温度应力和温差应力大小,又涉及到结构物的平面尺寸、结构厚度、约束条件、周边环境情况、含筋率、混凝土各种组成材料和物理力学性能、施工工艺等许多因素影响。
故为了保证大体积钢筋混凝土施工质量,国家建设部于2010年颁布的《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 3-2010)中第13.9.6条规定:“大体积混凝土浇筑后,应在12h内采取保湿、控温措施。
混凝土浇筑体的里表温差不宜大于25℃,混凝土浇筑体表面与大气温差不宜大于20℃”。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颁发的《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规范》(GB 50496-2009)中第5.5.1、5.5.3、6.0.1、6.0.2、6.0.3、6.0.6条及《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范》(GB 50666-2011)中第8.5.2、8.5.4、8.5.6、8.7.3、8.7.4、8.7.6、8.7.7条中都对大体积混凝土浇筑后的养护和测温作了明确的规定。
大体积混凝土测温方案
大体积混凝土测温方案随着房地产行业的发展,大体积混凝土的使用越来越广泛。
然而,在浇筑大体积混凝土时,温度的控制成为一个关键问题。
因为温度的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甚至导致开裂。
因此,制定一个有效的大体积混凝土测温方案至关重要。
1.使用温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是大体积混凝土测温的关键工具。
可以使用贴片式温度传感器或插入式温度传感器。
贴片式温度传感器可以直接粘贴在混凝土表面,通过测量混凝土表面温度来推算内部温度。
插入式温度传感器则是将传感器插入混凝土内部,直接测量混凝土内部的温度。
这两种传感器都具有优点和缺点,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合的传感器。
2.测量点布置在测量温度时,应该合理布置测量点,以获取尽可能准确的温度数据。
可以根据实际情况,例如混凝土的体积和形状,以及温度的变化情况,来决定测量点的数量和位置。
通常情况下,应该在混凝土表面和内部设置多个测量点,以确保获取全面的温度数据。
3.数据采集和记录测温方案不仅要求准确测量温度,还需要进行数据采集和记录。
可以使用数据采集设备,将测得的温度数据实时传输到计算机或数据存储设备上。
同时,应该建立完善的数据记录系统,将测温数据进行备份并进行分析,以便后续的温度控制和质量评估。
4.温度控制测温方案的目的是为了控制大体积混凝土的温度,以确保其强度和耐久性。
根据测温数据,可以及时采取措施,如降低或增加环境温度、调节水泥的配比,来控制混凝土的温度。
同时,还需要根据测温数据对施工进度进行调整,以避免温度过高或过低对混凝土造成不利影响。
5.质量评估测温方案还可以用于评估大体积混凝土的质量。
通过对测温数据的分析,可以了解混凝土的温度分布情况,判断是否存在过热或过冷的问题。
同时,还可以对不同测量点的温度变化进行比较,以评估施工质量和温度控制的效果。
总之,制定一个有效的大体积混凝土测温方案对于保证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至关重要。
通过使用温度传感器、合理布置测量点、进行数据采集和记录、根据测温数据进行温度控制和质量评估,可以为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提供可靠的技术支持。
大体积混凝土测温方案
大体积混凝土测温方案标准化管理部编码-[99968T-6889628-J68568-1689N]1、按照图纸要求,筏板厚度大于800mm长度大于6000mm的混凝土为大体积混凝土,一般要求最小断面尺寸大于2米以上混凝土结构构件视为大体积混凝土。
按照此定义,主楼筏板和柱墩混凝土为大体积混凝土,必须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妥善处理温度差值,合理解决温度应力并控制裂缝开展的混凝土结构。
施工混凝土内部热量较难散发,外部表面热量散发较快,内部和外部热胀冷缩过程相应会在混凝土表面产生拉应力。
温差大到一定程度,混凝土表面拉应力超过当时的混凝土极限抗拉强度时,在混凝土表面会产生有害裂缝,有时甚至贯穿裂缝。
另外,混凝土硬化后随温度降低产生收缩,由于受到地基约束,会产生很大外约束力,当超过当时的混凝土极限抗拉强度时,也会产生裂缝。
为了了解基础大体积混凝土内部由于水化热引起的温度升降规律,掌握基础混凝土中心与表面、表面与大气温度间的温度变化情况,以便采取必要的措施。
2、测温的方法:采用采用温度计测温。
具体操作如下:(1)、?混凝土浇捣前测出大气温度及入模混凝土温度并作好记录。
(2)、自混凝土入模至浇捣完毕的四天期间内每隔二小时测温一次,以后每隔四小时测温一次。
一般七天后可停止测温,或温度梯度<20度时,可停止测温。
(3)、每测温一次,应记录、计算每个测温点的升降值及温差值?。
3、测温导管的具体埋设:1)、测温导管的制作测温导管采用薄壁钢管管制作而成,内径16㎜,上口用胶带封口,下口压扁并用胶带封堵,导管内尽可能不要进水。
长度按照埋设位深度、位置而定。
在同一测温点,按照测温深度上中下分别将三根测温导管插入混凝土(混凝土初凝前)。
2、测温点的布置测温点的布置原则应在有代表性的整个基础底板最深处、底板四个角点及结构尺寸变化较大的地方。
测温点的具体布置为:主楼每个柱墩设置一个测温点,主楼筏板按照距筏板边3米间距每6米设置一个测温点。
大体积混凝土测温记录表
计量编号
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测温记录表
工程名称
璟庭二标段12楼
结构部位
混凝土筏板基础
砼强度等级
C30
配合比编号
砼数量m3
1060
砼浇灌日期
2016/10/20 22:22
砼浇灌温度℃
27℃
开始养护温度℃
测温时间
气温℃
各测点温度℃
备注
年/月/日
时、分
测温点
测温点
测温点
测温点
测温点
测温点
测温点
测温点
砼数量m3
1060
砼浇灌日期
2016/10/20 22:22
砼浇灌温度℃
27℃
开始养护温度℃
测温时间
气温℃
各测点温度℃
备注
年/月/日
时、分
测温点
测温点
测温点
测温点
测温点
测温点
测温点
测温点
表
中
表
中
表
中
表
中
表
中
施工负责人: 技术负责人: 测温员:
测温仪器名称
计量编号
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测温记录表
混凝土浇筑体内部相邻两测温点的温度差值不应大于25℃;
混凝土浇筑体的降温速率不宜大于2.0°C/d,当有可靠经验时,降温速率要求可适当放宽;
混凝土浇筑体表面与大气温差不宜大于20°C;
二、根据混凝土浇注时温度变化的特点,作以下配置,采用普通玻璃温度计进行测温;
三、入模测温,每台班不少于2次;配备专职测温人员,按两班考虑,对测温人员要进行培训和技术交底;测温人员要认真负责,按时按孔测温,前3天每4小时测温1次,每昼夜不得少于4次,不得遗漏或弄虚作假;测温记录要填写清楚、整洁,换班时要进行交底;
大体积测温记录
大体积混凝土测温记录
大体积混凝土测温记录
大体积混凝土测温记录
大体积混凝土测温记录
编
大体积混凝土测温记录
大体积混凝土测温记录
大体积混凝土测温记录
大体积混凝土测温记录
编
大体积混凝土测温记录
编号:
大体积混凝土测温记录
大体积混凝土测温记录
大体积混凝土测温记录
编
大体积混凝土测温记录
大体积混凝土测温记录
编
大体积混凝土测温记录
编号
大体积混凝土测温记录
编
大体积混凝土测温记录
大体积混凝土测温记录
编
大体积混凝土测温记录
编
大体积混凝土测温记录
大体积混凝土测温记录
大体积混凝土测温记录
大体积混凝土测温记录
编号
大体积混凝土测温记录
大体积混凝土测温记录
大体积混凝土测温记录
编
大体积混凝土测温记录
大体积混凝土测温记录
大体积混凝土测温记录
编
大体积混凝土测温记录
编
大体积混凝土测温记录
大体积混凝土测温记录
大体积混凝土测温记录
大体积混凝土测温记录
大体积混凝土测温记录
大体积混凝土测温记录
大体积混凝土测温记录
大体积混凝土测温记录
编
大体积混凝土测温记录
编号:。
大体积混凝土测温的要求
大体积混凝土测温的要求
①测温延续时间自混凝土浇筑始至撤保温后为止,同时应不少于20d。
②测温时间间隔,混凝土浇筑后1-3d为2h,4-7d为4h,其后为8h。
③测温点应在平面图上编号,并在现场挂编号标志,测温做详细记录并整理绘制温度曲线图。
温度变化情况应及时反馈。
当各种温差达到18℃时应预警,达到22℃时应报警。
④使用普通玻璃温度计测温,测温管上端应用软木塞封堵,只允许放置或取出温度计时打开。
温度计应系线绳垂吊至管底,停留不少于3min后取出迅速查看。
⑤使用建筑电子测温仪测温,附着与钢筋上的半导体传感器应与钢筋隔离,保护测温探头的插头不受污染,不受水浸,插入测温仪前应擦拭干净,保持干燥以防短路。
第 1 页共1 页。
关于大体积混凝土测温方法
关于大体积混凝土测温方法•韩书坤•5位粉丝•1楼1、首先,我说一下为什么要测温?施工混凝土内部热量较难散发,外部表面热量散发较快,内部和外部热胀冷缩过程相应会在混凝土表面产生拉应力。
温差大到一定程度,混凝土表面拉应力超过当时的混凝土极限抗拉强度时,在混凝土表面会产生有害裂缝,有时甚至贯穿裂缝。
另外,混凝土硬化后随温度降低产生收缩,由于受到地基约束,会产生很大外约束力,当超过当时的混凝土极限抗拉强度时,也会产生裂缝。
为了了解基础大体积混凝土内部由于水化热引起的温度升降规律,掌握基础混凝土中心与表面、表面与大气温度间的温度变化情况,以便采取必要的措施。
2、其次,测温的方法:比较常用的是:采用建筑电子测温仪(JDC-2)配合预埋测温导线进行测温。
具体操作如下:(1)、混凝土浇捣前测出各测温探头的初始温度值,并作好记录。
(2)、混凝土浇捣前测出大气温度及入模混凝土温度并作好记录。
(3)、自混凝土入模至浇捣完毕的四天期间内每隔二小时测温一次,以后每隔四小时测温一次。
一般十~十四天后可停止测温,或温度梯度<20度时,可停止测温。
(4)、每测温一次,应记录、计算每个测温点的升降值及温差值。
3、测温导线的具体埋设:对于这个问题,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我就不评说什么,我来说一下我的具体操作。
竖向导线埋设,我采用的是1根20的钢筋做竖向支撑,记得是:3米的承台砼,竖向共埋设了4根导线(每处),用30mm *30mm*30mm的小木方绑在钢筋上做隔离,然后安装测温导线上的探头,用电工用的相色带绑牢,4个探头的安装高度分别为:底板上部20公分,砼中心处,砼表面下20公分,砼表面。
顶2009-9-3 23:55回复•韩书坤•5位粉丝•2楼电子测温比较贵也麻烦,还是埋设测温管的好。
1、测温管的制作测温管采用PVC管制作而成,内径17㎜,长度按埋设位置的基础筏板厚度加工,下口塞入长600㎜的ф16紫铜管,外面用胶布裹坚实,紫铜管下端用胶布层层封住,PVC管上露200,管内灌入机油,浇筑砼前插入一根ф14的钢筋防止塑料管变形,塞紧管口后胶布密封。
大体积混凝土测温点布置原则
大体积混凝土测温点布置原则大体积混凝土测温点布置原则:一、大体积砼温度的控制不仅要控制内表温差(指砼中心最高温度与之相对应的砼表面温度之间的温差)和表面温差(指砼中心最高温度相对应的表面温度与环境温度之间的温差),更要控制砼的综合降温差(指砼内部的平均降温差)和降温速率(指砼中心温度或表面温度每天的降温幅度)。
二、砼的任一降温差都可以分解为平均降温差及非均匀降温差,前者产生外约束应力,是产生贯穿性裂缝的主要原因,后者引起自约束应力,主要引起表面裂缝。
非均匀降温差主要是控制砼的内表温差。
规范规定大体积砼的内表温差应控制在25摄氏度,该控制值是比较严格的,根据我们的工程实践,该值可根据工程实际情况适当放宽,这主要取决于砼的一些实际物理指标,如:不同龄期的弹性模量、松弛系数和抗拉强度。
因此,在大体积砼施工前,对温度控制指标进行一些理论计算,对施工大有指导意义。
三、测温点的平面布置原则:1)平面形状中心;2)中心对应的侧边及容易散发热量的拐角处。
3)主风向部位。
总之测温点的位置应选择在温度变化大,容易散热、受环境温度影响大,绝热温升最大和产生收缩拉应力最大的地方。
四、测温点的竖向布置:一般每个平面位置设置一组3个,分别布置在砼的上、中、下位置,上下测点均位于砼表面10厘米处,另外在空气,保温层中各埋设1个测温点测量环境温度、保温层内的温度。
大体积混凝土养护一般不少于 7 d,并根据板中心混凝土温度变化及同条件养护的混凝土试块强度确定养护周期。
混凝土的养护应采用保温,保湿及缓慢降温的技术措施,一般在浇筑在厚度大于 3 m 时,要求考虑在大体积混凝土内部设置冷却水循环降温措施,设冷却水管,并通过温度检测控制混凝土中心与表面的温度或混凝土内部与冷却水的温度控制在25℃以内。
2.3 降低水泥水化热和变形(1)在厚大无筋的或少筋的大体积混凝土中,掺加总量不超过20%的大石块,减少混凝土的用量,以达到降低水化热和节省水泥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