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上教师资格证高级语文真题及答案
2016年上半年中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高级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真题试卷
2016年上半年中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高级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真题试卷(总分:44.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15,分数:30.00)1.某必修教材编排有评说历史的专题“历史的回声”,按照该教材“专题内容”单元构成的方式,下列课文属于该专题的是( )。
A.《苏武牧羊》B.《阿房宫赋》√C.《赤壁之战》D.《烛之武退秦师》解析:解析:A项,《苏武牧羊》节选自《汉书.苏武传》,取材自史事“苏武杖汉节牧羊”。
作者重在记叙苏武出使匈奴、身陷匈奴,后历尽艰辛、饱受苦难,持节19年而不改其志的历史典故,突出苏武“威武不屈”的操守,但并未对这一典故及人物进行评说,故不选。
B项,《阿房宫赋》是唐代文学家杜牧创作的一篇借古讽今的赋体散文。
杜牧借阿房宫的兴建及毁灭,生动形象地总结出秦朝统治者骄奢亡国的历史教训,并以此向唐朝统治者发出警告,表现出一个封建时代正直文人忧同忧民、匡时济俗的情怀。
《阿房宫赋》是评说历史的文章。
C项,《赤壁之战》出自北宋司马光所著《资治通鉴》。
本文详细记载了赤壁之战的全过程,其中又以描述战前准备为主。
作者重点捕述了战略决策的巧妙运用、孙刘联盟的结成过程以及最终抗曹计策的制定,但并未对这段历史多作品评,故不选。
D项,《烛之武退秦师》记述的是公元前630年,秦、晋寻衅合攻郑国,而郑国烛之武只身涉险与秦穆公交涉,最终以不卑不亢之态、剖析利弊之言,退秦国之兵的史实。
文中也无品评之论,故不选。
本题当选B项。
2.在校本课程“成语智慧”的学习中。
有同学请教“韦编三绝”“闻鸡起舞”“洛阳纸贵”三个成语分别涉及的人物。
教师的回答,正确的是( )。
A.孔子班超白居易B.司马光祖逖白居易C.司马光班超左思D.孔子祖逖左思√解析:解析:“韦编三绝”出自《史记.孔子世家》,常用以比喻读书勤奋。
《史记》言“孔子晚而喜《易》”“读《易》,韦编三绝”,即赞颂孔子为研究《周易》而反复翻读,以致穿连竹简的牛皮绳都被磨断了好多次。
【教师资格证面试】高中语文真题
【教师资格证面试】高中语文真题《访谈》考题回顾考题解析(一)导入新课请一位同学采访另一位同学。
(采访后,评价)同学访谈的样子很像我们平时看的访谈节目。
可是,有的同学说得很对,他没有听出来这个访谈的目的是什么,而且,在这个过程中,总觉得气氛怪怪的。
很多事情,看起来容易,做起来难。
今天,就让我们重新认识一下访谈,看看如何能把访谈做得专业,做得好。
(板书标题)(二)揭示主题1.什么是访谈?了解情况、获取信息的一种有效途径。
2.访谈的方式有哪些?形式上:当面访谈、电话访谈、网上访谈。
方式上:开门见山、由远及近、由浅入深。
(三)要点指导1.访谈前我们需要做好哪些准备?确立访谈目的、选择和了解访谈对象、设计访谈问题、选择布置访谈环境和准备记录工具等。
2.小组合作,总结访谈时有哪些注意事项。
①营造和维持友好合作信任的谈话氛围。
②根据访谈目的和受访者情况,选择恰当的方式切入话题。
③针对受访者的应答和访谈环境,灵活提问。
④提问要步步深入,寓问于谈,多用求教、商量、探讨的语气。
⑤受访者发言时要认真倾听及时作出必要的回应,同时做好访谈记录。
3.看过《面对面》中张积慧的采访后,小组讨论,你受到哪些启示?①访谈前要做好充分准备,制定访谈计划,拟定好要提出的问题。
②提问需简洁明了、由浅入深,便于被采访者理解和回答。
③认真倾听被采访者的回答,体会其情感变化,灵活应对。
(四)场景模拟小组合作,制定访谈大纲等,模拟电话、网络访谈一位名人。
(五)评价展示1.推选2个小组展示模拟场景2.对学生的场景模拟和整个课程环节的参与度进行评价。
(六)小结作业小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何为访谈,可以有哪些形式进行访谈,在访谈前需要注意什么,在访谈时,应该如何做。
在模拟练习的时候,同学们都能注意到这些问题,不过,还不太熟练,稍显生硬。
课下可多多练习,熟能生巧。
作业:访谈你的一位同学或朋友,了解他的个性特长,兴趣爱好形成的原因。
【板书设计】略【答辩题目解析】1.访谈是一门语言的艺术,你还了解哪些名人有关说话艺术的小故事?【参考答案】1.周恩来有一次接见美国记者,对方不怀好意地问:“总理阁下,你们中国人为什么把人走的路叫马路呢?”他听后没有急于反驳,而是妙趣横生地说:“我们走的是马克思主义之路,简称叫马路。
[职业资格类试卷]2016年上半年中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高级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真题试卷.doc
B.出浴美人
C.出水芙蓉
D.水上盛典
【注】Bathing:洗浴。Beauty:美女。电影《Bathing Beauty》讲述了作曲家史蒂夫为了追求美丽的水上芭蕾舞教练卡罗琳,跟着她学跳水上芭蕾的故事。
答案:C
对上述试题测试目标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
(A)学生英汉互译的语言表达能力
(B观点是正确的!毛泽东的老师徐特立就是靠毛泽东才名扬天下的,而毛泽东没有老师照样可以自学成才。
生2:我不赞成这位家长的意见,因为一个人的成长,离不开老师的辛勤培养,没有老师,就没有当代文明;没有老师,人类只能处在刀耕火种的原始蒙昧时代。
师:同学们的发言反映了对教师的作用有不同的看法。现在我们先研读《师说》的第一自然段,看看韩愈对这个问题有何高见,然后再请同学们深入讨论。
19请指出该作文在论证方面的一个缺点,并结合具体内容进行分析。
三、教学设计题
19阅读文本材料和具体要求,完成问题。
《归去来兮辞并序》原文
归去来兮辞并序
陶渊明
余家贫,耕植不足以自给。幼稚盈室,瓶无储粟,生生所资,未见其术。亲故多劝余为长吏,脱然有怀,求之靡途。会有四方之事,诸侯以惠爱为德,家叔以余贫苦,遂见用于小邑。于时风波未静,心惮远役,彭泽去家百里,公田之利,足以为酒。故便求之。及少日,眷然有归欤之情。何则?质性自然,非矫厉所得。饥冻虽切,违己交病。尝从人事,皆口腹自役?于是怅然慷慨,深愧平生之志。犹望一稔,当敛裳宵逝。寻程氏妹丧于武昌,情在骏奔,自免去职。仲秋至冬,在官八十余日。因事顺心,命篇日《归去来兮》。乙巳岁十一月也。
(A)小草有生命,足下请留情
(B)小草长得好,路过绕一绕
(C)小草绿油油,爱惜记心头
(D)眼前芳香草,千万莫醉倒
2016教师资格高中语文试题(精选)
2016教师资格证中学语文试题一、单选题1.讲解《雨霖铃·寒蝉凄切》一课时,教师要求学生列举学过的关于描写秋天的诗歌,下列不能表现秋悲凉清冷的特点的一项是()A.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B.无言独上西楼。
月如钩。
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C.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D.万里悲秋常做客,百年多病独登台【答案】:C【解析】:A句描写的是思乡惆怅的秋景;B句描写的是孤寂凄冷的秋景;C句描写的是绚烂多彩、充满生机的秋景;D句描写的是悲愤凄切的秋景。
2.下面不符合《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说法的一项是()A.高中语文课程应该具有相对稳定的结构系统,并形成富有弹性的实施机制B.古代诗文的阅读,应指导学生学会使用有关工具书,自行解决阅读中的问题C.写作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D.学会演讲,做到观点鲜明,材料充分、生动,有说服力和感染力,力求有个性和风度【答案】:C【解析】:《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指出: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
3.在讲授《苏武传》一文时,教师指出苏武是作者主要赞颂的人物形象,他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值得后人永远敬仰,并列举很多有关民族气节的诗句。
下列哪一诗句与此民族气节相关()A.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B.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C.粉身碎骨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D.志不强者智不达,言不信者行不果【答案】:C【解析】:A项是关于仁义的诗句,B项是关于品格的诗句,D项是关于志气和诚信的诗句。
3.某教师在高一年设开设名著导读课,引导学生围绕主题“成长的岁月”展开阅读。
下列作品不合适的是()A.《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B.《麦田里的守望者》C.《青春之歌》D.《春风沉醉的晚上》【答案】:D【解析】:A、B、c三项都是有关青年和少年成长的故事。
《春风沉醉的晚上》的作者是郁达夫,该小说表现下层劳动者,描绘他们的苦难,表现他们的抗争,歌颂他们的品德,揭示他们不幸遭遇的根源。
2016年上半年初、高级语文教师资格证真题
一、单项选择题( 本大题共 15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45 分)
1. 教师讲授课文《我的母亲》 时,引导学生联系其他描写亲情的作品,下列适合的
是( )
A. 都德《最后一课》
B. 史铁生《秋天的怀念》
C. 莎士比亚《威尼斯商人》
D. 茹志鹃《百合花》
分,共 40 分)
阅读一位教师讲授八年级课文《 阿长与〈 山海经〉 》 的两个环节,完成第 16 题。
环节一:启发思考
教师提示:文中写到小时候的鲁迅拿到《山海经》时的反应:“霹雳” “ 惊悚”,那
么让他发生如此反应的《 山海经》 是一本什么样的书?
展示 PPT1:
—6—
教师点评:是一本“ 刻印都十分粗拙” 的书;写的是有趣的怪物们。 环节二:比较阅读 教师提问:文中有三次提到《山海经》,文字有什么不同? 如果把第一次和第三 次调换顺序,可以吗? 对于“ 我” 而言,《 山海经》 有着怎样的意义? 展示 PPT2: 课文内容: 1. 他说给我听,曾经有过一部绘图的《山海经》,画着人面的兽,九头的蛇,三脚 的鸟,生着翅膀的人,没有头而以两乳当作眼睛的怪物,…… 2. 赶紧去接过来,打开纸包,是四本小小的书,略略一翻,人面的兽,九头的 蛇,……果然都在内。 3. 看起来,确是人面的兽;九头的蛇;一脚的牛;袋子似的帝江;没有头而“ 以乳 为目,以脐为口” ,还要“ 执干戚而舞” 的刑天。 学生讨论发言。 教师归纳:不能换。 因为第一次是写叔祖的介绍,“ 听别人讲” 的,才知道了这 本书;第三次的文字表明———经过“ 自己细细读” ,已了如指掌,如数家珍,正是通过 这三次对书的描写,才说明了《山海经》于“我” 而言的意义是:打开一个世界,唤起 无穷的好奇心和无羁的想象力的书,甚至可以说有“ 启蒙” 的意义。
2016年下教师资格证科目三高级语文真题
D.由文本世界延伸到当下社会生活,建构文本的现实意义
7.某练习册选择了一篇介绍我国某著名生态学家的传记,并设计了 4 道阅读思考题。其中,能
够训练学生推断能力的思考题,合适的是( )。
A.这位科学家在环境研究方面取得的主要成就有哪些?
B.这位科学家放弃国外优厚待遇毅然回国的原因是什么?
C.这位科学家的生态理论对当前的环境治理有什么价值?
D.这位科学家的品格和治学精神有哪些值得青少年学习?
8.某教师为了让学生把握《想北平》的情感基调,师生一起查阅资料,梳理“故乡”的含义、
类型、价值等对教师做法的分析,恰当的是( )。
A.体现了教师的主导地位,很好地提升了课堂教学效率
B.概念梳理难以引发学生情感体验,很难达成学习目标
C.文本之外的学习内容较多,未能凸显文本的学习价值
师:请继续提问。 生 4:“一叶坠地”的“坠”能不能换成“落”? 师:(手拿纸做飘落的动作)同学们,这叫“坠地”吗? 生 5:不是,这叫“飘落”“坠”显得很有力量,直落! 师:说得好,“坠”字写出了掉落的速度快。 对上述教学实录(节选)的分析,正确的是( )。 A.学生深入品味词语需要教师模拟生活情景支撑 B.学生提问与理解文意关系不大,教师应做引导 C.学生的问题散乱不成系统,无法达成预设目标 D.语言文字的品味揣摩有利于加深对文本的理解 14.阅读下面的教学论文(节选),按照要求答题。 在影响学生个性发展的积极因素中,教师的个性极为重要。学无个性,常常是因为教无个性由 于语文学科丰富的人文性特点,语文教师更容易成为最具个性的教师群体,然而,也最容易成为忽 视学生个性发展、甚至是“误尽苍生”的历史罪人。尽管许多老师在上课中表现得极具“个性风采”: “演讲型”教师在课堂上声情并茂,“表演式”教师在课堂里魅力十足,“演示型”教师多媒体技术 娴熟。但是,若忽视学生的个性发展这个根本,以牺牲学生个性发展为代价来成全教师的个性展示, 就本末倒置了,对教师来说,善于营造适合学生个性发展的环境,比自身才艺出众更重要。 对上述观点的分析,正确的是( )。 A.强调了发展学生个性是语文教师需要考虑的重要目标 B.明确语文学科的性质决定了语文教师都具有教学个性 C.阐述了语文教师的个性展示常会抑制学生的个性发展 D.指出语文教师的教学个性主要体现在创设教学情境上 15.阅读《赤壁之战》教学实录(节选),按照要求答题。 师:大战结束,周瑜会怎样向将士总结这次取胜的原因?曹操也会总结这次大战失败的教训, 他又会向部下怎样总结? 生:在《三国演义》中,曹操是个从来不认错的人,他怎么会向部下分析失败的原因呢? (学生议论纷纷) 师:你说得对!曹操不会开总结会,但他回去之后会不会自己反省一下?我们就说说他反省的 内容,好不好? (生开始踊跃发言) 对上述教学实录(节选)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 A.学生对学习情境的真实性提出质疑,发挥了主体作用 B.教师化解了“无法预约的尴尬”,成功转化课堂氛围
《徐州市2016年高中教师业务能力测试语文试题》参考答案(2016.8.15)
《徐州市2016年高中教师业务能力测试语文试题》参考答案一、语言文字运用(30分)1.(5分)B(“与众不同”和“标新立异”的区别在于:前者重在表示不同,重在客观存在;后者重在表示标榜“新”和“异”,重在表示主观行为。
此处宜用前者。
“机敏”和“敏锐”的区别在于:它们虽都强调“敏”,但前者重在表示“机”,即“灵活”之意;后者重在表示“锐”,含“深刻”之意。
此处宜用后者。
“焦躁”和“浮躁”的区别在于:前者重在焦急,后者重在浮浅。
此处宜用后者。
)2.(5分)B(A项搭配不当,“大街”与“启动”不搭配。
C项两处问题:结构混乱之偷换主语:应在“是通过”之前加上“新媒体”;成分残缺:应在“文字”之后加上“等方式”。
D项句式杂糅:将“受”改为“在”,或删去“下”)3.(5分)D(D项中所引的诗句是南唐后主李煜所写的透露出绵绵不尽的故土情思的宛转凄苦的哀歌,表达的是凄苦之情,不是如该选项所说的“无数文人墨客心中关于江南的绵绵情思”)4.(5分)A(横线处前文描写了“在门楣、窗户上插上柳条”的现象,横线处首先应该对这种现象进行分析,⑥是这种习俗的动机,因此应为首句,排除B、C两项。
③中“生命力”是对⑥中柳树“生殖力”的升华,因此⑥③相连。
④中“这种生命力”承接③,①进一步阐释④,②⑤在语段的最后表明上述文化心理因素产生的行为结果)5.(5分)A(“单骑救主”的是赵云,而非关羽)6.(5分)C(阅读教学还有重要的学习任务如“学习训练表达技能”等)二、文言文阅读(20分)7.(4分)B(名动,患病)8.(4分)D(黄贞父并非“遇到难题,无法解决”,而是“将以困张广昌”,即故意为难张汝霖)9.(8分)(1)(4分)你就算了,回去教你的儿子读书吧,希望不让你家祖先的功名堕落。
(“已”“还”“期”“坠”各1分)(2)(4分)朋友拿经书的题目来彼此商量,(考题)一传入他耳中,(他的)文章马上就写好了。
以后再有谈到考题的,朋友都塞住耳朵不愿再听了。
上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笔试中学综合素质真题含答案
2016上半年教师资格证〈中学综合素质〉考试真题及答案已发布第1页:单项选择题2016年上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综合素质真题中学科目代码:301注意事项:1.考试时间为120分钟,满分为150分;2.请按规定在答题卡上填涂、作答;在试卷上作答无效,不予评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9题,每小题2分,共5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字母按要求涂黑;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1.邱老师经常梳理教学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并运用教育学、心理学知识分析问题的成因,寻找解决策略,邱老师在这一过程中扮演的主要角色是A.教育教学的研究者B.行为规范的示范者C.心理健康的维护者D.学生学习的组织者1.答案A;答题解析:本题考察的知识点为教师的职业角色,题干中指出该老师经常梳理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并刻苦钻研,体现了教师教育教学研究者的角色;2.康老师经常在班上开展“成语知识竞赛”“演讲赛”“辩论赛”等活动;营造运用语文知识的情境;康老师的做法有利于A.提高学生实践能力B.发展学生的互补性C.促进教师专业发展D.减轻教师工作压力2.答案A;答题解析:本题考察教师某项教学行为的优点,答题的关键点是能找出“运用……的情境”,当看到此时,大致可以判断出该教学行为是帮助学生进行实操训练,排除法即可得出答案;3.期末考试要到了,数学老师请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吴老师把课时让给他上数学课,吴老师欣然同意;他们的做法A.合理;体现了教师双方的意愿B.不台理;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C.台理;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成绩D.不合理;违背了团结协作的要求3.答案B;答题解析:该考题通过常规行为判断应为错误行为,排除选项A、C;剩B、D两个选项再进行二次辨析;题干中明确指出原本的社会实践课程被数学课所剥夺,也就是单纯的以学科知识作为学生学习的内容,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故选择B;因D选项为体现出团结合作内容,故不选择;4.学校派骨干教师王老师外出参加培训;王老师说:“我经常给别人做讲座,哪里还需要去接受培训还是让刚参加工作的年轻人去吧”关于此事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王老师具有目队协作的意识B.王老师具有专业发展的意识C.王老师缺乏终身学习的意识D.王老师缺乏课程建设的意识4.答案C;答题解析:该考题通过常规行为判断应为错误行为,排除选项A、B;其次,该提干反映这个老师因自身为骨干教师自居,并不参加业务培训,体现出不积极学习的意向,所以体现出缺乏终身学习的行为,故选择C;D选项之所以不选,是因为题干中并未体现出课程建设,所以此选项属于无关选项;5.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的相关规定,某地拟设立一所新学校,下列不属于该学校设立必备条件的是A.有组织机构和章程B.有充足的生源C.有合格的教师D.有稳定的经费来源5.答案B;答题解析:教育法中明确规定,设立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1有组织机构和章程;2有合格的教师;3有符合规定标准的教学场所及设施、设备等;4有必备的办学资金和稳定的经费来源;6.某初中为提高生源质量,自行组织入学考试,实行跨学区招生;该学校的做法A.合理,学校有招收学生的权利B.台理,学校有自主办学的权利C.不合法,违反了尊重学生人格的规定D.不合法,违反了免试就近入学的规定6.答案D;答题解析:该考题通过常规行为分析,属于不合法行为,排除选项A、B;因题干中涉及学校跨区域招生行为,主体为学校行为答案选项为D;C选项之所以不选,是因为题干中并未表现出不尊重学生人格等内容,属于无关选项,答案为D;7.某县级政府为了提高本县的中考成绩,将辖区内两所初中列为重点学校,并给予政府倾斜;该县级政府的做法A.合法,县级政府有权自主管理B.合法,有助于校际教育质量竟争C.不合法,不能设置重点校和非重点校D.不合法,应该平均分配各类教育资料7.答案C;答题解析:义务教育法第二十二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教育行政部门应当促进学校均衡发展,缩小学校之间办学条件的差距,不得将学校分为重点学校和非重点学校;学校不得分设重点班和非重点班,故选C;8.张老师责令考试成绩不及格的小强听课半天写检查;张老师的做法A.合法,有助于警示其他学生B.合法,教师育管理学生的权利C.不合法,侵犯了小强的人身权D.不合法,侵犯了小强的受教育权8.答案D;答题解析:该题首先根据常识判断该老师的行为为错误行为,排除A、B两个选项;该老师根据小强的学习成绩,当其他同学都在正常上课时,该老师私自决定小强停课,显然是剥夺了小强的受教育权,所以张老师的做法为不合法行为,选择D选项;9.某教师积极参加学校工会活动,并对学校的改革发展建言献策;该教师行使的权利是A.教育教学权B.控告检举权C.民主管理权D.培训进修权9.答案C;答题解析:该题主要考察教师的权利与义务等知识点,根据题干中所提到该老师参加学校工会,献言献策,这正好体现了教师参与学校管理等工作,属于教师拥有民主管理权;10.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对未成年人的社会保护不包括A.预防未成年人沉迷网络B.禁止拐卖,虐待未成年人C.履行监护职责,抚养未成年人D.任何人不得在中小学教室吸烟10.答案D;答题解析:该题选项容易出现混淆,提问的是对未成年人的社会保护不包括是哪选项;其中A、B均从社会角度出发,排除;剩余两个选项中,有部分学生选择C,要知道,根据义务教育法第四十三条“对孤儿、无法查明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的以及其他生活无着的未成年人,由民政部门设立的儿童福利机构收留抚养;”社会保护中具备此项;相反D选项发生在学校保护的范围内;应属于学校保护,所以答案选择D;11初中生晓东放学后在校外玩耍时不慎摔伤;对此事故,承担责任的主体应是A.晓东B.学校C.晓东及学校D.晓东及其监护人11.答案A;答题解析:首选事故地点发生在放学以后的校外,初中生小东自己不慎摔伤,自身应对此行为负责,答案选择A项;12.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规定,下面不属于改革教育质量评价和人才评价制度的做法是A.探索多种评价方式B.网上综合素质评价C.建立多样的平均标准D.树立终结性评价理念12.答案D;答题解析:该题考察的是教育评价相关知识点,我国现在正在积极建设多元评价模式,单一、死板的评价制度将逐步过渡为多元评价模式;D选项恰恰强调了树立终结性评价理念,即强调教育活动后对最终结果的单一评价模式,不符合实际情况,故选D;13.孙老师把没有按时完成作业的学生赶到操场上,让他们在冷风中把作业写完,说要让学生明白学习的艰辛;这说明,孙老师没有做到A.关爱学生B.因材施教C.廉洁从教D.严谨冶学13.答案A;答题解析:该老师将学生置于冷风之中,要求将作业写完,完全没有顾及学生的身体健康,所以答案为A;其余三项均不能反映出题干中所暗示的信息,故放弃;14.钟老师在班上设立“进步展示台”,分类展示在不同方面有进步的学生;这表明钟老师A.不以分数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B.不关心学生的全面发展C.不注重与学生家庭密切联系D.不主动与教师密切台作14.答案A;答题解析:从题干中我们可以看出,该老师能看到学生的不同面,每个学生的各个进步都看得到,体现出老师并不是以分数作为唯一的评价方式来评定学生;其余三个选项在题干中体现不出来,故不选择;15.班主任苏老师发现,承担本班数学教学任务的林老师经常让学生罚站;面对这种情况,苏老师应该A.严厉批评林老师,责令其立即改正B.耐心与林老师交流,探讨更好的学生管理办法C.学习借鉴林老师的做法,提升自己的课堂管理能力D.尊重林老师的主动权,不干预林老师的这种课堂管理行为15.答案B;答题解析:首先数学老师的做法是错误的,作为班主任就应该进行沟通引导和帮助改正数学老师的行为,避免对学生产生不良的影响;根据选项,A过意严苛,不符合教师之间互相帮助互相沟通的平等原则,排除;C选项肯定了数学老师错误的行为,排除,D选项16.蒋老师的亲戚开办了一家培训公司,希望蒋老师推荐自己班上的学生参加辅导班,或者提供班上学生的联系方式;面对这种情况,蒋老师应该A.推荐学生参加辅导班,促进学生全面发展B.坚决拒绝亲戚的请求,并说明自己的的理由C.提供学生的联系方式,目时推荐学生参加辅导班D.仅提供学生的联系方式,不推荐学生参加辅导班16.答案B;答题解析:根据教师职业道德内容,从题干中可以看出,蒋老师应该拒绝此行为,排除选项A、C、D,选择B;17.微积分学的创立,极大地推动了数学的发展,过去很多初等数学束手无策的问题,运用微积分,往往能迎刃而解;下列科学家中,与微积分理论创立和发展没有重大关系的是A.牛顿B.坷西C.爱因斯坦D.莱布尼茨17.答案C;答题解析:爱因斯坦是位物理学家,创立了狭义相对论和广义相对论,曾获得诺贝尔物理奖,与数学无关,选择C;18.人类社会经历了三次科技革命,第一次科技革命的标志是A.蒸汽机的发明B.纺织机的发明C.电力的发明D.电子计算机的发明18答案A;答题解析:第一次科技革命的标志即为蒸汽机的发明,答案选择A;19.战国时代有七个强大的诸侯国争雄称霸,史称“战国七雄”;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战国七雄”的是A.齐国B.鲁国C.楚国D.秦国19.答案B;答题解析:战国七雄分别为:齐楚燕韩赵魏秦;20.下列名医中,与“刮骨疗伤”这一故事有关的是A.张仲景B.李时珍C.华佗D.扁鹊20.答案C;答题解析:这个故事出自三国演义,讲述了关羽生擒于禁斩杀庞德之后,再次进攻樊城,却被一枝带毒的冷箭射中右臂,神医华佗来为他用刀刮骨去毒,帐里帐外的人都面色如土,而关羽仍饮酒食肉,谈笑弈棋,全无痛苦之色的故事;答案选C;21.中国素称“礼仪之邦”,礼仪文化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下列选项中,不属于中国传统礼仪文化的是A.女士优先B.亲疏有别C.慎终追远D.礼尚往来21.答案A;答案解析:女士优先”是一种观念,在西方国家被看做成年男性“礼仪”或者“风度”的一种,绅士的象征,不属于发源于中国的传统礼仪文化;英文表示法:Ladies first,答案选择A;22.下列成语中,不是出自论语的是A.升堂入室B.教学相长C.诲人不倦D.有教无类22.答案B;答案解析:教学相长出自学记;23.下列明清作家与其戏曲作品,对应不正确的是A.李渔——窦娥冤B.孔尚任——桃花扇C.洪昇——长生殿D.汤显祖——牡丹亭23.答案A;答案解析:窦娥目作者是关汉卿;24.“四书五经”是古代典籍中的经典;下列选项中,含有周颂的典籍是A.春秋B.诗经C.周礼D.易经24.答案B;答案解析:周颂,诗经篇章之总名;为先秦时代华夏族诗歌;共三十一篇;多为西周初年的作品;因祭祀的对象包括祖先、天地、农神等;诗经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诗歌总集;对后代诗歌发展有深远的影响,成为中国古典文学现实主义传统的源头;25.我国不同民族的室内装饰与居住环境各有恃色;下图的民居室内装饰反映的民族特色是A.彝族特色B.壮族特色C.藏族特色D.汉族特色25.答案C;26.在Word中,如果双击某行文字左端的空白处,被选中的区域是A.该行B.全文C.该段D.该页26答案C;27.演示文稿PowerPoint的基本组成单元是幻灯片,下列工具栏按钮可以插入新幻灯片的是27.答案B28.下列选项中的概念关系,与“土豆”和“马铃薯”一致的是A.坦克—一战车B.录音机——录音笔C.萝卜——青萝卜D.番茄—一西红柿28.答案D;答案解析:概念的全同关系;题干中都属于同一物种,所以选择D项;29.“医生都穿白衣服,所以,有些穿白衣服的人留长头发;”下列选项中,这一陈述的必要前提是A.有些医生留长头发B.有些医生不留长发C.穿白衣服的人不留长发D.穿白衣服的人都是医生29.答案A;答案解析:前提是医生都穿白衣服,结论是有些穿白衣服的人留长发;你会发现前提和结论中间缺了点什么,医生跑哪里去了所以要把前提和结论之间的重合的共同点找出来,此题中,医生就是我们要找的前提和结论之间共同拥有的共同点;根据前提结论,答案选择A;二、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14分,共42分阅读材料,并回答问题;30.材料:大学毕业后,曲老师到一所农村中学当历史老师,至今已有八年了;在此期间,有的同事调到条件更好的学校去了,有的则步入了职业倦怠期,有几所条件更好的城区学校想引进他,但他总是拒绝说:“我从小在农村长大,明白农村孩子也需要良好的教育,这里的孩子离不开我;”为了成为一名优秀的历史老师,曲老师经常翻阅各种期刊杂志,以及时了解历史学科的新信息,他还经常向经验丰富的教师学习,为了提升自己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曲老师不断学习科学研究方法,并运用这些方法解决了一些教学问题;曲老师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当教师仅靠大学时代所学的知识远远不够;”他坚持每天至少进行一个小时的阅读,多年来从未间断过,他的阅读范围很广,除了研读历史领域的经典着作之外,他还广泛学习法学、地理学、社会学、美学等各个领域的知识;问题:请结合材料,从教师观的角度,评析曲老师的行为;14分30.该老师的教育行为符合新课程背景下对教师的相关要求,是值得我们赞赏和学习的;首先,新课改背景下的教师观强调,教师应该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一个研究者,在教学过程中以研究者的心态置身于教学情境中,以研究者的眼光审视和分析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中的各种问题,对出现的教学问题进行研究;材料中,曲老师通过阅读各种期刊杂志,了解历史学科信息,提升自己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不断学习科研方法,解决教学问题;其次,新课改背景下的教师观强调,教师在对待自我上不断反思;材料中,曲教师自知大学所学的知识远远不够,每天坚持阅读一小时,也体现了终身学习的教育理念;再次,新课改背景下的教师观强调,教师在对待与其他教育者的关系上强调要合作,材料中,曲教师经常向经验丰富的教师学习,提升自己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体现了合作的教育理念;因此,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应该运用新课程理念看待教师职业,树立正确的教师观,才能做好教书育人;31.材料:从教二十余年,洪老师的很多事迹,让学生终身难忘;一年秋天,学生们刚开始上课,外面突然大雨倾盆,班上三名学生晒在宿舍外面的被褥被淋湿了,洪老师就让他们晚上住在自己家里,还给他们做饭吃;一名学生从几十里外的山日乘汽车来校时,生活费被盗,洪老师除与有关部门协调外,还自己掏钱替学生垫付伙食费;有一次,校外不良青年来到学校,拿刀威逼学生,索要学生财物,她奋不顾身地保护学生,而后积极向有关部门呼吁,净化校园周边环境,同时向学生讲解自我保护的方法;有一年春季刚开学,—位老人把她的孙女小芳领到洪老师的面前;老人说:“小芳以前—直跟着打工的父母在外地,转了几次学,学习成绩不好;她害怕老师和同学们嫌弃她,希望老师多费心;”洪老师说:“小芳是我的学生,我会尽心去教的;只要她肯努力,踏实学,认真做事,就是好学生;”在洪老师有针对性的帮助和指导下,小芳进步很快,初中毕业时以优异成绩考上了高中;洪老师很注重对自己的教育教学成败进行反思总结;她的教育随笔我的表扬何以会成为学生的压力如何让给文言文不再枯燥难学如何让学生在青春期不恐慌班主任怎样才能赢得科任教师的支持相继获奖,大家都说她是名副其实的好老师;问题:请结合材料,从教师职业道德的角度,评析洪老师的行为;14分31.洪老师的教育行为符合教师职业道德的相关要求,值得肯定;首先,洪老师的行为体现了关爱学生;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对学生严慈相济,做学生良师益友;保护学生安全,关心学生健康,维护学生权益;洪老师不仅让学生在自己家住,给学生垫付伙食费,同时在学生需要保护的时候,奋不顾身的保护学生并交给学生防身术等,都体现了其关爱学生的职业道德;其次,洪老师的行为体现了教书育人;教书育人要求教师在工作中遵循教育规律,实施素质教育;循循善诱,诲人不倦,因材施教;培养学生良好品行,激发学生创新精神,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不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标准;洪老师不从分数来看待学生小芳,而是尽心尽力地教授小芳,使得学生小芳在学业上取得了不小的突破,体现了作为教师应有的教书育人职业道德;再次,洪老师的行为体现了终身学习;终身学习要求教师祟尚科学精神,树立终身学目理念,拓宽知识视野,更新知识结构;潜心钻研业务,勇于探索创新,不断提高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水平;洪老师积极总结自己的教学经验,通过教育随笔反思自己的教学成果,不断探索创新,体现了作为教师应当终身学习的职业道德;总之,洪老师的行为体现了崇高的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这种精神值得大力弘扬,需要每个老师学习;32.材料传统戏曲表现为两种形态,一种存在于民间,称为民间戏曲;另一种是文人在民间戏曲的基础上,不断丰富其表现手段,具有了较高的审美性和审美价值而形成的戏曲艺术,而戏曲现代化,更多的是指戏曲艺术的现代化;在戏曲现代化的过程中,人们把注意力过多地集中在戏曲现代题材和思想内容的表现上,而忽视了戏曲艺术作为一种艺术样式所具有的本质特征;现在生活题材当然是现代戏曲艺术应该表现的内容之一,甚至是重要的内容之一,但通过古代生活题材目样也可以反映当代人的思想意识和精神生活;戏剧理论家张庚先生对此有明确的认识,认为戏曲现代化的重心就是如何“以中国人的审美标准和方式,表现现代生活与现代意识”,“在历史剧中贯穿着坐着当时的时代精神”,所以“也不一定只有描写当代生活的戏才配成为现代化的戏曲,现代人写的历史剧一样也能成为很好的现代戏”;而另一方面,戏曲艺术之所以成为戏曲艺术,在于它独特的戏曲表达形式,也就是说,不在于其表达的思想内容是什么,而在于其如何表达这些思想内容;戏曲艺术的审美价值就在于其日以反复欣赏的独特的形式美,是形式与内容两者和谐,有机的统一;作为一种古老的传统艺术,戏曲的形式尤其重要,而时下的戏曲现代化虽在“形式美”上做了一些尝试,但力度显见不足,也缺乏系统性,而且过度强调对现代生活的反映;这正是戏曲艺术现代化的主要困境所在;戏曲是一种大众艺术,它的根脉在民间,戏曲艺术的每次发展,繁荣,民间大众都发挥了积极的作用;然而,反观当代有一种越来越不尊重和漠视民间的趋势,当然,民间戏曲决不会目为我们忽视她月自动消亡,因为它与民间的生活息息相关;人们会发现,某些方面民间戏曲在追求其现代转型的道路上走得更远更稳,在一些地区,它甚至已经融进了人们的现代精神文化生活,成为他们文化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我们有充分的理由相信,这也会是实现传统戏曲现代转型的一把密匙;摘编自刘桢、毛忠中国戏曲的现代转型与本质回归问题:1戏曲现代化过程中硬重点关注哪两个方面请结合文本,简要说明;4分2文章认为应如何走出戏曲艺术现代化的困境请简要分析;10分32、第1问.①如何表现现代生活与现代意识;2分②如何在历史剧中贯穿时代精神;2分第2问.要走出困境,戏曲创作要来源于民间,来源于广大民众;3分戏曲的发展和推广要走向民间,要符台民众的审美标准,3分;戏曲的内容上要充分融入人们的现代精神文化生活,成为文化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4分;三、写作题本大题1题,50分33.阅读下面的材料,接照要求作文;这个世界上有很多种生活,如果命运将你推向任何一种,都别奇怪,别怨天尤人,它并没有剥夺你幸福的权利;在任何一种生活里,我们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幸福;根据材料所引发的思考和感悟,写一篇论说文;要求:角度自选,立意自定,标题自拟,不少于1000字;33.一等50- 38紧密围绕教育背景、教师身份写作,立意切合“教师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挫折观”“坦然接受生活或学习的挫折”“享受做教师的幸福”等题意,中心突出,内容充实、情真意切、结构严谨、文体明确、语言优美、引经据典、字体优美;教育学、心理学、教师职业素养,结合教育场景、学生心理,站在教育事业发展、教育体制改革的维度书写二等37 25站在教师立场思考主题,中心符台“在简单的生活中发现美好”等角度,站在教师立场思考主题,中心符合题意、中心明确,内容较充实、感情真实、结构完整、文体突出、语言通顺、字迹清楚;符合教师的职业素养,稍微联系理论和现实三等2412站在普通个人角度,目绕“经厉痛苦才能成功”、“平凡生活也有幸福”“幸福要靠自己去争取”“幸福,从不抱怨开始”等中心基本符合题意、基本明确,内容单薄、感情基本真实、结构基本完整、文体基本符合、语言基本通顺、字迹潦草;行文相对幼稚,没有联系教师身份与教育发展,仅谈人生道理四等11- 0围绕“挫折使孩子奋进”、“引导孩子要勇于战胜困难”、“挫折也是一种美”等角度,或“三观”观念错误,中心偏离题意、不明或立意不当、内容空洞、文体不明、矫揉造作、结构混乱、语病多、字迹难辨;不具备作为教师的基本素质和辨别是非的能力,基本写作能力欠缺二写作硬性扣分项目写作与文章相关的硬伤主要集中在内容残缺和语言表达基本功上,主要几大硬性扣分项目有:标题,不写,扣5分;文章结尾:不写,字数多于600字,扣10分;少于600字,残文11分以下;语句错误:2个扣1分,5个扣3分,多余5个,字句错误等,降12分;。
全国统考教师资格考试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及答案
全国统考教师资格考试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及答案教师资格证,是你成为一名老师的基础,只要你想要参加教师招聘考试,就一定要报考教师资格证的。
下面小编给大家整理全国统考教师资格考试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希望大家喜欢!全国统考教师资格考试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高级中学)模拟卷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1.某教师在讲授高中语文必修二第一单元“写景状物散文”时,并没有一开始就进入课文讲授,而是让学生利用20分钟时间对本单元内容进行整体了解,并提出自己的见解。
对这一教学活动理解正确的是( )。
A.此活动突出了重点,抓住了教学的中心环节。
B.教学活动让学生对整单元的内容有所把握,形成整体的学习思路。
C.教学活动中师生的活动具体、明确,教学目标具有可操作性。
D.选择恰当的教学手段,不断创新,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1.【答案】B。
中公教育解析:此教师的行为体现了整体性的原则。
2.某选修教材设置了“口语交际”专题,该专题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规定的选修课程系列中,属于哪个系列?( )A.语言文字应用B.文化论著研读C.诗歌与散文D.小说与戏剧2.【答案】A。
中公教育解析:设置“语言文字应用”模块,是为了让学生结合阅读和生活实际开展活动或创设情境,练习写作和口头交流。
引导学生在自己的语言实践中发展思维品质,提高思维能力。
3.《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指出:评价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
下列对于这一理念理解不正确的是( )。
A.致力于进一步提高学生的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的能力。
B.应该面向全体学生,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C.语文课程评价要突出评价的整体性和综合性。
D.从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进行考察。
3.【答案】A。
中公教育解析:《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指出,致力于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应用能力、审美能力和探究能力。
4.俗话说“诗以言志”,某教师在考试之前为了给班级学生打气,特意准备了一下几句诗句,希望以此来提高学生的信心,下面哪个句子不能达到这一目的?( )A.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B.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全国教师资格证考试2016年上真题
2016年上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试题(小学)(科目代码:202)注意事项:1.考试时间为120分钟,满分为150分。
2.请按规定在答题卡上填涂、作答。
在试卷上作答无效,不予评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字母按要求涂黑。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说明在人的身心发展过程中,起决定作月的因素是A.遗传B.环境C.个性差异D.个人努力2.教育史上传统教育派与现代教育派的代表人物分别是A.夸美纽斯和布鲁纳B.夸美纽斯和杜威C.赫尔巴特和布鲁纳D.赫尔巴特和杜威3.小林又一次偷拿水果摊上的水果,被老师叫到办公室。
老师批评他:“为什么总是拿别人的东西”。
小林低头回答“我也知道不对,就是有时忍不住。
”这说明小林缺乏A.道德认识教育B.道德情感教育C.道德意志教育D.道德行为教育4.我国制度化学校教育体系包括①幼儿教育②初等教育③中等教育④成人教育⑤高等教育A. ①②③④B. ①②③⑤C.①②④⑤ D .②③④⑤5.与学校教育相比,家庭教育的特点主要表现在A.生活性B.计划性C.组织性D.系统性6.有目的、有计划地对事物或现象进行感知以获取资料的研究方法是A.历史法B.问卷法C.观察法D.文献法7.儿童出现眼睛干涩、夜盲症,可能是缺乏A.维生素AB.维生素BC.维生素CD.维生素D8.当你注视面前这个棱台框架时,一会儿觉得小方框平面位于大方框平面的前面,一会儿又觉得小方框平面位于大方框平面的后面,这种注意反复变化的现象属于A.注意分散B.注意起伏C.注意分配D.注意转移9.教师可以通过观察学生的言行举止来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
这说明思维具有A.间接性B.概括性C.理解性D.整体性10.不受外界环境影响,常用自己的内在标准判断客观事物的人,其认知方式属于A.独立型B.依存型C整体型D系列型11 .将强化分为直接强化、替代强化和自我强化的心理学家是A.罗杰斯B.斯金纳C.班杜拉D.桑代克12.小英到医院打针以后,再遇到穿白大褂的人就会感到害怕。
2016年上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试题及答案解析(初级中学)
2016年上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试题及答案解析(初级中学)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用28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字母按要求涂黑。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教师讲授胡适《我的母亲》时。
引导学生联系其他描写亲情的作品。
下列适合的是()。
A.都德《最后一课》B.史铁生《秋天的怀念》C.莎士比亚《威尼斯商人》D.茹志鹃《百合花》2.教师指导学生阅读老舍的长篇小说《骆驼祥子》,拟向学生推荐一部以“人力车夫”为题材的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适合的是()。
A.钱钟书《围城》B.茅盾《子夜》C.巴金《家》D.郁达夫《薄奠》3.教师讲解“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中“而”的用法,再举出“而”的用法和意义完全相同的一句是()。
A.尉剑挺,广起,夺而杀尉B.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C.而计其长曾不盈寸D.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4.在“典故之趣”的文学小组活动中,教师让学生归类整理源于我国古代文人轶事的典故成语,下列不适合的是()。
A.闻鸡起舞B.兰亭雅聚C.程门立雪D.咏絮之才5.在“汉字书法”活动课中,学生问草书、行书、楷书、隶书四种字体中最先产生的字体,正确的是()。
A.草书B.行书C.楷书D.隶书6.在诗歌创作中,诗人往往以梅为意象抒发思想感情。
教师让学生举出例句,下列不合适的是()。
A.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B.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C.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D.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7.在“读名著·写对联——我读雨果的《悲惨世界》”的综合性学习活动中,教师要求学生用一副对联概括主人公的结局。
下列适合的是()。
A.十九年监狱风云,几十载自由人生B.救孤女济贫民奋勇抗争,受感动走正路含笑离世C.一条面包被判多年苦狱,几件银器救赎黑暗灵魂D。
心入悲惨世界感受辛酸人生,情进苦难人间创造经典文集8.教师教学《中国石拱桥》后,选择了一道课后练习题作为作业:“中国石拱桥的总体特点是什么?试以赵州桥为例,用自己的话说说它是如何体现中国石拱桥特点的。
2016年教师资格《中学语文》真题解析
2016年教师资格《中学语文》真题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请用28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字母按要求涂黑。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学习完《邹忌讽齐王纳谏》一课后,教师给学生布置了归纳和“王之蔽甚矣”一句结构相同的句子的作业,以下学生给出的作业合格的一项是( )。
A.学生甲: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曹刿论战》)B.学生乙:弗之怠(《送东阳马生序》)C.学生丙:帝感其诚(《愚公移山》)D.学生丁: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桃花源记》)2.教师讲解朱熹《观书有感》时,列举蕴含哲理的诗歌,下列古诗不能作为例子使用的是( )。
A.王之涣《登鹳雀楼》B.白居易《望月有感》C.苏轼《题西林壁》D.王安石《登飞来峰》3.教学韩愈的《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时,教师指出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春景的美好感受和对美好春光欣赏和赞美的思想感情,并举例相同或类似情感的诗歌进行阅读推荐,下列举例不合适的是( )。
A.白居易《钱塘湖春行》B.贺知章《咏柳》C.杜甫《春望》D.叶绍翁《游园不值》4.教授完契诃夫《变色龙》,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并整理文学作品中具有“变色龙”特点的人物,下列不合适的是( )。
A.《我的叔叔于勒》中的克拉丽丝B.《骆驼祥子》中的祥子C.契诃夫笔下的奥楚蔑洛夫D.《范进中举》中的胡屠夫5.教师在讲解九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的课文《我的叔叔于勒》时,让学生说出“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巨匠”,下列同学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甲:高尔基莫泊桑欧·亨利B.乙:莫泊桑契诃夫欧·亨利C.丙:高尔基契诃夫莫泊桑D.丁:莫泊桑高尔基契诃夫6.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人们逐渐认识到,带有插图的教科书的教学效果要优于纯文本的教科书。
从语文教材的构成来看,插图属于语文教科书的哪一个系统?( )A.助读系统B.练习系统C.范文系统D.知识系统7.教师教学完七年级上册《散文诗两首》(《金色花》《荷叶母亲》)后,对课后的“词义和语境”部分进行了拓展学习。
2016年下教师资格证科目三高级语文真题
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试题(高级中学)
注意事项: 1.考试时间为 120 分钟,满分为 150 分。 2.请按规定在答题卡上填涂、作答,在试卷上作答无效,不予评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15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45 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 上对应题目的答案字母按要求涂黑。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D.这位科学家的品格和治学精神有哪些值得青少年学习?
8.某教师为了让学生把握《想北平》的情感基调,师生一起查阅资料,梳理“故乡”的含义、
类型、价值等对教师做法的分析,恰当的是( )。
A.体现了教师的主导地位,很好地提升了课堂教学效率
B.概念梳理难以引发学生情感体验,很难达成学习目标
C.文本之外的学习内容较多,未能凸显文本的学习价值
A.《苏武传》
B.《谏太宗十思疏》
C.《与妻书》
D.《陈情表》
6.教学《为了忘却的纪念》,教师补充了“左联五烈士”的作品及相关评论文章。对教师做法
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
A.拓展的材料多元丰富,可考虑不同文本类型或多位作者
B.通过多篇文本的专题阅读,学生获得了多重的情感体验
C.拓宽学生的阅读视野,要考虑课内外、单篇多篇的结合
师:请继续提问。 生 4:“一叶坠地”的“坠”能不能换成“落”? 师:(手拿纸做飘落的动作)同学们,这叫“坠地”吗? 生 5:不是,这叫“飘落”“坠”显得很有力量,直落! 师:说得好,“坠”字写出了掉落的速度快。 对上述教学实录(节选)的分析,正确的是( )。 A.学生深入品味词语需要教师模拟生活情景支撑 B.学生提问与理解文意关系不大,教师应做引导 C.学生的问题散乱不成系统,无法达成预设目标 D.语言文字的品味揣摩有利于加深对文本的理解 14.阅读下面的教学论文(节选),按照要求答题。 在影响学生个性发展的积极因素中,教师的个性极为重要。学无个性,常常是因为教无个性由 于语文学科丰富的人文性特点,语文教师更容易成为最具个性的教师群体,然而,也最容易成为忽 视学生个性发展、甚至是“误尽苍生”的历史罪人。尽管许多老师在上课中表现得极具“个性风采”: “演讲型”教师在课堂上声情并茂,“表演式”教师在课堂里魅力十足,“演示型”教师多媒体技术 娴熟。但是,若忽视学生的个性发展这个根本,以牺牲学生个性发展为代价来成全教师的个性展示, 就本末倒置了,对教师来说,善于营造适合学生个性发展的环境,比自身才艺出众更重要。 对上述观点的分析,正确的是( )。 A.强调了发展学生个性是语文教师需要考虑的重要目标 B.明确语文学科的性质决定了语文教师都具有教学个性 C.阐述了语文教师的个性展示常会抑制学生的个性发展 D.指出语文教师的教学个性主要体现在创设教学情境上 15.阅读《赤壁之战》教学实录(节选),按照要求答题。 师:大战结束,周瑜会怎样向将士总结这次取胜的原因?曹操也会总结这次大战失败的教训, 他又会向部下怎样总结? 生:在《三国演义》中,曹操是个从来不认错的人,他怎么会向部下分析失败的原因呢? (学生议论纷纷) 师:你说得对!曹操不会开总结会,但他回去之后会不会自己反省一下?我们就说说他反省的 内容,好不好? (生开始踊跃发言) 对上述教学实录(节选)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 A.学生对学习情境的真实性提出质疑,发挥了主体作用 B.教师化解了“无法预约的尴尬”,成功转化课堂氛围
2016上半年教师资格考试高中语文真题及答案
2016上半年教师资格考试高中语文真题及答案第1部分:单项选择题,共16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多选或少选均不得分。
1.[单选题]教学《再别康桥》时,教师播放以《再别康桥》为歌词的歌曲,让学生体会诗歌的节奏,把握诗歌的情感。
对该做法的分析,合适的是()。
A)教师准确落实了学生学习诗歌的目标B)教师清楚区分了音乐旋律与诗歌的节奏C)教师所用资源未能形象地表现诗歌节奏D)教师不宜借用音像材料教学《再别康桥》答案:C解析:诗歌教学过程中,反复吟诵诗歌是学生初步感知诗歌节奏、韵律,体会诗人情感的最佳方式。
A项,题干中教师让学生体会诗歌节奏,把握诗歌的情感,但仅通过播放同词歌曲的方式,是无法实现该教学目标的,故A项说法错误。
B项,教师用播放同词歌曲的方式完全代替了学生朗诵,这体现出教师并未能明确区分出音乐旋律与诗歌节奏的区别,故B项说法错误。
C项,教师虽然应用音频资源来辅助教学,但诗歌的朗读节奏和歌曲旋律并不一致,以听歌代替朗诵,反客为主,混淆了学生对于音乐旋律与诗歌节奏的认识;并且未对朗诵技巧进行引导教学,所以学生未能形象感知诗歌节奏,故C项说法正确。
D项,教师可以根据《再别康桥》一课的学情,以恰当的方式运用合理的多媒体教学资源进行教学,D项说法过于片面。
2.[单选题]教师请学生每节课前轮流做“五分钟演讲”。
演讲内容是最近阅读某名著的感想。
对该做法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A)演讲训练序列化B)演讲训练常规化C)演讲训练生活化D)演讲训练综合化答案:D解析:题干中“轮流”一词体现出演讲训练的序列化;“每节课”一词体现出演讲训练的常规化;“最近阅读”这一限定体现出演讲训练的生活化。
“综合化”在题中并未得到体现。
3.[单选题]依据《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课外阅读’’的教学建议,下列教学行为,合适的是()。
A)教师适时推荐文化品位高、难易程度适当的课外读物B)教师把每周五的一节语文课安排为课外阅读固定课时C)教师让学生至少读五本“文学名著简介”,并写读后感D)教师让不愿读《巴黎圣母院》的学生欣赏同名改编电影答案:A解析:《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第三部分“教学建议”中明确指出:课外阅读活动是阅读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2016上半年教师资格考试初中语文真题及答案
2016上半年教师资格考试初中语文真题及答案第1部分:单项选择题,共7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多选或少选均不得分。
1.[单选题]教师在研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形成性评价”这一内容时,对“形成性评价”的认识产生了分歧。
下列对“形成性评价”的认识,适合的是()。
A)语文课程评价的目的是了解学生的水平B)形成性评价应综合运用多种评价方式C)语文课程评价的功能应侧重于诊断D)形成性评价应强化对学生的定性评价答案:B解析:语文课程评价具有检查、诊断、反馈、激励、甄别和选拔等多种功能,其目的是为了考查学生实现课程目标的程度,检验和改进学生的学习和教师的教学,改善课程设计,完善教学过程。
因此,A项错误。
应发挥语文课程评价的多种功能,尤其应注意发挥其诊断、反馈和激励的功能,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
形成性评价关注学习过程,有利于及时揭示问题、及时反馈、及时改进教与学活动。
因此,C项错误。
终结性评价关注学习结果,有利于对教学活动做出总结性的结论。
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都是必要的。
在评价方式上,应该将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因此D项错误。
语文形成性评价应综合运用多种方式,在教学中将口头提问与书面测验相结合.并运用成长记录袋、学习日记、情景测验等方式进行评价。
因此,B项正确。
2.[单选题]在校内教研中,传统研究课与课例研究课并存。
阅读下面表格,按照要求答题。
对上述两种研究课比较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两种研究课都依据研究目标选定研究方式B)两种研究课都立足于关注课堂教学的改善C)两种研究课都有利于促进教师专业发展D)两种研究课都以观察学生为重点进行评价答案:D解析:从表格中可以看出,传统研究课关注的是教师“教”的教学行为,以教师为重点;课例研究课关注师生相互学习,相互促进,更关注学生“学”的学习状态,故是以学生为重点,据此,D项说法错误,当选。
3.[单选题]在“典故之趣”的文学小组活动中,教师让学生归类整理源于我国古代文人轶事的典故成语,下列不适合的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评选优秀剧组、演员等。
对上述“戏剧活动”设计的分析,正确的是( )。
A.教师意在强调学生应将阅读结果转化为表演活动
B.设计体现出以评价促进学生语文学习活动的理念
C.教师搭建校园明星成长的平台,激发了学生兴趣
D.设计让学生做实施者、评价者,教师则做旁观者
12.阅读《师说》导入环节的课堂实录,按照要求答题
表达合于要求的是( )。
A.小草有生命,足下请留情
B.小草长得好,路过绕一绕
C.小草绿油油,爱惜记心头
D.眼前芳香草,千万莫醉倒
6.教学《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教师引导学生梳理歌行体作品。下列不.适.合.的是( )。
A.《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B.《琵琶行》
C.《商山早行》
D.《春江花月夜》
7.作文修改课上,师生根据作文情况各自提出问题,然后围绕所提问题开展讲评、讨论。对该
D.教师让不愿读《巴黎圣母院》的学生欣赏同名改编电影
4.教师开设了“审美修辞”的课程。该课程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规定的选修
课程系列中,所属的系列是( )。
A.诗歌与散文
B.小说与戏剧
C.语言文字应用
D.文化论著研读
5.在“文明旅游”综合性实践活动中,教师请学生运用幽默语言提示人们爱护草地,下列学生
A.从生活中的故事入手,激起了学生对课文的争论
B.以提问方式引发学生讨论、掌握课文的主要观点
C.从尊师重教的问题出发,引出了《师说》的教学
D.打开了学生的思路,营造出紧张严肃的课堂氛围
13.为美国浪漫爱情电影《Bathing Beauty》翻译片名,下列准确反映影片内容,又蕴含传统文
化色彩,使中国观众更易于接受的片名是
11.阅读“戏剧活动”的设计,按照要求答题。
第一阶段,学生阅读《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中推荐的课外读物或自己感兴趣的书籍,
寻找感兴趣的材料,改编成剧本。
第二阶段,学生举办剧本推介会。大家交流、欣赏各自改编的剧本,评选出优秀剧本,供同学
们选择排演。
第三阶段,戏剧展演,学生依据事先研制的戏剧表演评价规则,对各个剧目演出情节进行评价,
做法的分析,合适的是( )。
A.学生参与讲评,是为了减轻教师的负担
B.师生共同讨论,有利于化解师生的矛盾
C.师生全程合作,凸显了写作过程的评价
D.评价主体多元,可转变师生的评价理念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8.教学《荷塘月色》,教师展示“袅娜地开着”“羞涩地打着朵儿”等多种状态的荷花图片,请
学生浏览以感受课文中描写荷花的文字。对该做法的分析,正确的是( )。
A.孔子、班超、白居易
B.司马光、祖逖、白居易
C.司马光、班超、左思
D.孔子、祖逖、左思
3.依据《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课外阅读”的教学建议,下列教学行为,合适的是
( )。
A.教师适时推荐文化品位高、难易程度适当的课外读物
B.教师把每周五的一节语文课安排为课外阅读固定课时
C.教师让学生至少读五本“文学名著简介”,并写读后感
师:先给大家讲一个真实的故事。有一位数学老师,他辅导的学生多次在各种数学竞赛中获奖。
有一回,一个获奖学生的家长很不客气地对他说:“你应该感谢我儿子,没有他,你就不会出名。”
请同学们思考一下,这位家长的观点有道理吗?
生 1:我认为这位家长的观点是正确的!毛泽东的老师徐特立就是靠毛泽东才名扬天下的,而
毛泽东没有老师照样可以自学成才。
2016 年上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
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试题(高级中学)
注意事项: 1.考试时间为 120 分钟,满分为 150 分。 2.请按规定在答题卡上填涂、作答。在试卷上作答无效,不予评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15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45 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 上对应题目的答案字母按要求涂黑。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某必修教材编排有评说历史的专题“历史的回声”,按照该教材“专题内容”单元构成的方
式,下列课文属于该专题的是( )。
A.《苏武牧羊》
B.《阿房宫赋》
C.《赤壁之战》
D.《烛之武退秦师》
2.在校本课程“成语智慧”的学习中,有同学请教“韦编三绝”“闻鸡起舞”“洛阳纸贵”三个
成语分别涉及的人物。教师的回答,正确的是( )。
A.水上芭蕾
B.出浴美人
C.出水芙蓉
D.水上盛典
【注】Bathing:洗浴。Beauty:美女。电影《Bathing Beauty》讲述了作曲家史蒂夫为了追求美
丽的水上芭蕾舞教练卡罗琳,跟着她学跳水上芭蕾的故事。
答案:C 对上述试题测试目标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 A.学生英汉互译的语言表达能力
A.教师较好地提高了学生的阅读效率
B.教师帮助学生理解了语言的深层内涵
C.教师通过比较提升了学生语言感悟力
D.教师有较强激发学生阅读兴趣的意识
9.教师请学生每节课前轮流做“五分钟演讲”,演讲内容是最近阅读某名著的感想。对该做法
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
A.演讲训练序列化
B.演讲训练常规化
C.演讲训练生活化
D.演讲训练综合化
10.教学《再别康桥》时,教师播放以《再别康桥》为歌词的歌曲,让学生体会诗歌的节奏,
把握诗歌的情感。对该做法的分析,合适的是( )。
A.教师准确落实了学生学习诗歌的目标
B.教师清楚区分了音乐旋律与诗歌的节奏
C.教师所用资源未能形象地表现诗歌节奏
D.教师不宜借用音像材料教学《再别康桥》
B.学生融合不同学科知识的能力
C.学生的中国传统文化修养水平
D.学生综合运用语言文化的能力
14.阅读下面的教学论文(节选),按照要求答题。
在语文课程中教学语言知识,既需要随文学习、及时积累,也需要适时整理,集零为整。有.效. 积.累.,需要训练学生养成朗读、复述、背诵、抄写、默写等学习语文的良好习惯。有.效.整.理.,是因 为隐含于范文的活的语文规律,需要适度的明确化、类型化和系统化。只有这样,才能有益于学生 自主组建有结构的知识。否则,模糊的、个别的、散漫的知识既不利于学生必要的理解和记忆,也 不利于他们有效的模仿和迁移。这种整理,既应是教师教学工作的组成部分,也应成为学生学习活 动的必要环节和良好习惯。也就是说,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学会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因为理解某一 事物就是意味着给某一事物在知识、动机、信念、系统中找到位置,意味着了解某一事物在我们活 动中或他人的活动中可能发生什么样的作用。
生 2:我不赞成这位家长的意见,因为一个人的成长,离不开老师的辛勤培养,没有老师,就
没有当代文明;没有老师,人类只能处在刀耕火种的原始蒙昧时代。
师:同学们的发言反映了对教师的作用有不同的看法。现在我们先研读《师说》的第一自然段,
看看韩愈对这个问题有何高见,然后再请同学们深入讨论。
对上述导入环节的分析,正确的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