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1.3、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word教案(3)
科学五年级下册《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教案
科学五年级下册《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教案科教版科学五年级下册《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教案教材分析本课将用学生熟悉的橡皮泥作为研究材料,使橡皮泥在水中浮起来,并探索其中的原因,从而帮助学生理解钢铁制造的轮船为什么能够浮在水面上。
本课由三个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是“观察实心橡皮泥的沉浮”;第二部分是“让橡皮泥浮在水面上”;第三部分是“测量橡皮泥排开的水量,探索橡皮泥上浮的原因”学情分析学生对橡皮泥是比较熟悉的,一些学生或许在生活中已经有了类似的经验,能够把橡皮泥做成船的形状,浮在水面上。
但是,一般的学生都不会去考虑其中的.原因,本课将带领学生用实验数据揭开其中的秘密。
教学目标科学概念:1、改变物体排开的水量,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可能发生改变。
2、钢铁制造的船能够浮在水面上,原因在于它排开的水量很大。
过程与方法:1、用刻度杯测量橡皮泥排开的水量。
2、用橡皮泥制作成不同的形状,使之能够浮在水面上。
3、根据橡皮泥排开的水量,做出沉浮判断。
情感、态度、价值观:1、认识到认真细致地采集数据的重要。
2、在探求原因的过程中,懂得证据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改变物体排开的水量,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可能发生改变。
难点:认识到认真细致地采集数据的重要。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1、谈话2、导出课题并板书。
二、观察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实心)1、学生猜测:如果改变橡皮泥的形状,它在水中是沉是浮?2、观察实心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3、改变橡皮泥的形状,观察在水中的沉浮三、让橡皮泥浮在水面上1、有没有办法能让橡皮泥浮在水面上呢?2、分组讨论3、分组汇报4、师解释什么叫物体排开的水量。
四、比较橡皮泥排开的水量1、出示问题:橡皮泥的沉浮和什么有关呢?2、分别做实验:实心橡皮泥和各种浮在水面上的形状3、记录实验结果4、实验小结五、自我评价与课外延伸六、全课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你还想知道什么。
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案 -1.3 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观察实心橡皮泥的沉浮|教科版
观察实心橡皮泥的沉浮实验目标:1.通过实验知道实心橡皮泥的沉浮。
2. 会用刻度杯测量橡皮泥排开的水量。
、实验重难点:重点:改变橡皮泥的形状,它的质量没有变,体积也没有变。
难点:认识到认真细致的采集数据的重要性。
教学准备:水槽,不溶水的橡皮泥若干块,刻度杯若干块,记录表。
教学方法:在教学设计上,力求以“探究”为核心,努力使学生经历“提出问题”——“形成假设预测”——“设计研究方案”——“探究实验”——“分析整理数据”——“获取探究结论”的全过程。
把课堂让给了他们,让他们自己学会表述,学会如何解释自己的设计意图和想法,这不仅仅是小组合作的同学之间互教互学,彼此之间交流信息的过程,更是互爱互助、情感交流、心理沟通的过程。
实验过程:观察实心橡皮泥的沉浮。
1.提出猜想:把一块实心额橡皮泥放入水里,它是沉下去还是浮起来呢?。
2.分组讨论观察实心橡皮泥的沉浮。
实验要求:(1).给盛好水的杯子测量好水的高度,并记录下来。
(2). 准备四块质量相等的橡皮泥,依次做成四种不同的形状,做好一种就放入水。
(需实心)(3).将不同形状的橡皮泥放入水中后,就测量一下杯中水的高度。
(4).说说自己的发现。
放手让学生做实验(完成实验表格)。
(学生在进行了充分的讨论、合作、交流、争辩以后,开始做实验,合作状态下的学生思维显得特别活跃,他们仿佛能从同伴的交流中得到更多的启发,课堂上他们合作得很好,想法也非常出色。
)3.小组展示汇报实验成果。
4.教师小结:改变橡皮泥的形状,它的质量没有变,体积也没有变。
因此,实心橡皮泥是沉在水中的。
教学总结:《科学新课程标准》指出:“科学课程应向学生提供充分的科学探究机会,使他们在像科学家那样进行科学探究的过程中,体验学习科学的乐趣,增长科学探究能力,获取科学知识,形成尊重事实、善于质疑的科学态度。
”在科学教学中,观察、实验、思考的活动比较多,这些活动大多需要分组、分工合作来完成。
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有利于充分照顾每一个学生,使他们学会表达,正确交流,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
五年级下册科学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教学设计
《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学习目标】1.用橡皮泥制作成不同的形状,使之能够浮在水面上。
2.根据橡皮泥排开的水量,做出沉浮判断。
3. 知道钢铁造的轮船能够浮在水面上,是因为它排开的水量很大。
【学习重点】改变物体排开的水量,可改变物体在水中的沉浮。
【学习难点】比较橡皮泥排开的水量,认识到认真细致地采集数据的重要。
【学习准备】水槽1个,不溶水的橡皮泥若干块,刻度杯7个,记录表。
【学习过程】一、观察橡皮泥的沉浮1.导入:根据生活及前面的实验,猜想能想办法改变它们的沉浮吗?2.把一块橡皮泥放入水里,请观察它的沉浮。
3.把橡皮泥做成各种不同的实心形状,放入水中,观察他们的沉浮。
4.分别在刻度杯里装上相同量的水,把不同实心形状的橡皮泥放入刻度杯中,比较不同实心形状的橡皮泥的体积是否发生了改变。
经过测量,同学们会发现,橡皮泥的体积没有发生变化。
因此,橡皮泥的形状改变之后,重量没有变,体积也没有变,所以橡皮泥的沉浮状况保持不变。
二、让橡皮泥浮在水面上1.想办法让橡皮泥浮在水面上,要求不能有其他任何添加物。
能浮的形状是空心或者是船形、碗形等等。
2.同一块橡皮泥,做成不同的形状,有的沉入水中,有的浮在水面上,是什么原因使橡皮泥浮起来了呢?测量一下不同形状的橡皮泥在水中排开的水量是否发生了改变。
3.教师讲解排开的水量。
我们把物体在水中排开水的体积叫做排开的水量。
4.探寻测量排开的水量的办法。
用量杯(或带有刻度的刻度杯)来进行测量。
方法是:放入物体后的刻度数减去原有水的刻度数就是物体排开的水量。
三、比较橡皮泥排开的水量1.按照表格要求,把橡皮泥做成不同的形状,放入量杯中,分别计算出它们排开的水量,并把数据记录在表格中。
仔细观察数据,看一看有什么发现。
①实心团和沉的形状两个排开的水量相同;能浮的三种形状排开的水量相同。
②沉的形状排开的水量小,说明浸入水中的体积小;浮的形状排开的水量大,说明浸入水中的体积大。
2.解释橡皮泥浮起来的原因。
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下册1.3《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教学设计
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下册1.3《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这一课是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下册的一个重要内容。
通过这一课的学习,让学生了解橡皮泥在不同水中的沉浮情况,探究影响橡皮泥沉浮的因素,培养学生的观察、操作、探究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科学知识,对橡皮泥不陌生,在生活中也有过橡皮泥制作的经历。
但是,对于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现象,可能还没有深入的了解。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培养学生的观察、操作、探究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橡皮泥在不同水中的沉浮情况,探究影响橡皮泥沉浮的因素。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实验等方法,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科学的热爱,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橡皮泥在不同水中的沉浮情况,影响橡皮泥沉浮的因素。
2.难点:探究影响橡皮泥沉浮的因素。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实验探究法、小组合作法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培养学生的观察、操作、探究能力。
六. 教学准备1.物质准备:橡皮泥、不同密度的水、实验器材等。
2.教学课件:PPT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有趣的实验现象,引发学生对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现象的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呈现不同密度的水,让学生观察并思考:橡皮泥在不同水中的沉浮情况。
3.操练(15分钟)学生分组实验,观察并记录橡皮泥在不同水中的沉浮情况,探究影响橡皮泥沉浮的因素。
4.巩固(5分钟)学生汇报实验结果,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影响橡皮泥沉浮的因素。
5.拓展(10分钟)引导学生思考:还有哪些因素可能会影响橡皮泥的沉浮?如何进行实验验证?6.小结(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化对影响橡皮泥沉浮因素的理解。
7.家庭作业(5分钟)设计一个实验,探究影响橡皮泥沉浮的另一个因素。
科学教育科学五年级下册《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教案3
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实验名称探索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的原因实验目的探索为什么同种物质在水中的沉浮状况不一样。
教学目标 1.知道改变物体的排开水的水量可能改变物体的沉浮状况;2.了解钢铁船能够浮在水面上的原因;3.知道科学实验中数据的重要性。
实验器材量杯、橡皮泥。
实验程序一、实验导入1.现象重现教师将不同形状的实心橡皮泥放入水中,观察它的沉浮(有些沉,有些浮;如果没有浮的话,就问学生,怎样橡皮泥就会浮起来)2.提问引入为什么橡皮泥在水中有的沉有的浮?(橡皮泥的形状不一样)二、析因实验观察不同状况下橡皮泥的排开水的水量提醒学生用量杯观察的注意事项(水平位置、最凹处)1.小组实验,完成表格给每个小组发一个量杯,一定量的橡皮泥和一张表格橡皮泥形状原来的水量(ml)后来的水量(ml)排开水的水量(ml)沉浮状况实心团沉的形状1沉的形状2浮的形状1浮的形状22.观察表格,得出结论(沉的物体排开水的水量小,反之亦然;换句话说,改变了物体排开水的水量,就可能改变物体的沉浮状况)三、拓展实验1.为什么钢铁造的船能浮在水面上还能载货(排开水的水量大)2.造船比赛给每个小组发同样的橡皮泥,比赛哪个小组的承载量大实验结果分析:从排开水的水量可以明显的看出沉的物体排开水的水量小,浮的物体排开水的水量大。
结论:物体的沉浮状况与物体的排开水的水量有关。
实验及其教学反思本节课,我主要采用的是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自己探索,并在探索的过程中,对科学产生兴趣以及在实验过程体会数据的重要性。
而且,在这方面,本节课也取得了一定得效果。
造船比赛是本节课的一大亮点,让学生自己开拓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采用比赛制,也增加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本节课存在有以下几方面的不足之处:1.在讲解用量杯观察的注意事项时,应该及时板书,加深学生的印象。
在此处细节方面,我还是没能更好的处理。
2.在板书设计方面,我觉得还是有点不够清晰,这里也有待加强改进。
3.在最后结束部分,我应该展示一下学生的作品,来增强学生的成功感。
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下册第一单元《1.3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教案
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下册第一单元《1.3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教案一. 教材分析《1.3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是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下册第一单元第三课时的内容。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通过实验观察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现象,探讨影响橡皮泥沉浮的因素,从而培养学生运用科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对于沉浮现象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影响橡皮泥沉浮的深层次原因,可能还不太清楚。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通过实验观察,自己发现影响橡皮泥沉浮的因素。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实验观察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现象,了解影响橡皮泥沉浮的因素。
2.培养学生运用科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观察、思考、表达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通过实验观察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现象,了解影响橡皮泥沉浮的因素。
2.难点:引导学生发现影响橡皮泥沉浮的深层次原因。
五. 教学方法采用实验法、观察法、讨论法、讲授法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通过实验观察,发现影响橡皮泥沉浮的因素,并通过讨论、讲解,使学生理解沉浮现象的原理。
六. 教学准备1.准备橡皮泥、水、容器等实验器材。
2.制作PPT,展示实验步骤和注意事项。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简单的谜语,引发学生对沉浮现象的思考,进而引入新课。
2.呈现(10分钟)教师向学生展示实验器材,并简要介绍实验步骤和注意事项。
3.操练(15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现象,并记录实验结果。
4.巩固(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根据实验结果,探讨影响橡皮泥沉浮的因素。
5.拓展(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思考:还有什么方法可以让橡皮泥沉浮?引导学生进行思维拓展。
6.小结(5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影响橡皮泥沉浮的因素。
7.家庭作业(5分钟)布置一道有关沉浮现象的家庭作业,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8.板书(5分钟)教师根据教学内容,进行板书设计,突出重点。
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案-1.3 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教科版 (3)
《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一、教学目标:1.改变物体排开的水量,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可能发生改变。
2.钢铁制造的船能够浮在水面上,原因在于它排开的水量大。
3.用量杯测量橡皮泥排开的水量,做出沉浮判断4.认识到认真细致地采集数据的重要。
教学重点:通过实验探究物体的沉浮与物体排开的水量有关。
教学难点:认识到认真细致地采集数据的重要性。
二、教学准备:橡皮泥、烧杯、自制刻度签、水、滴管三、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出示《乌鸦喝水》的图片,并提问:聪明的乌鸦是如何喝到水的?同学们都知道石子进入水中,水位会上升,这里从学生熟知的小故事让学生直观地看到物体浸入水中会排开一些水量,从而为后面的学习做铺垫。
为了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我提问:你们能不能像小乌鸦一样自己动脑筋解决问题呢?同学们信心百倍地说“能!”现在我们就遇到一个问题:橡皮泥放入水中是沉还是浮?从而引出课题——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
(二)自主探究,获得新知活动一:观察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接着刚才的话题,让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你认为把橡皮泥捏成什么样是浮的,捏成什么样是沉的?学生先预测,然后动手捏一捏,放在水里试一试。
再将沉浮不同的橡皮泥从水中取出进行观察:沉浮不同的橡皮泥各有什么特点?大家发现实心的橡皮泥放入水中下沉,空心橡皮泥放入水中却可以浮在水面上,接下来我让学生思考:你认为什么因素对橡皮泥的沉浮产生了影响?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变量和不变量,学生分析得出:改变橡皮泥的形状后,橡皮泥的重量没有改变,推测可能是橡皮泥浸入水中的体积改变了。
于是我循循善诱:如何测量橡皮泥浸入水中的体积呢?从而引出测量排开的水量这一实验方法,把课堂引向深入。
活动二:比较橡皮泥排开的水量一开始我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用什么方法能够精确的测量出橡皮泥排开的水量呢?这里把自主权交给学生,让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方案。
通过讨论,学生总结出两种测量方法:一是收集溢出的水;二是制作精细刻度签,看水位上升多少。
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科学《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教学设计
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沉和浮》第3课《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科学概念:1. 改变物体排开的水量,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可能发生改变。
2. 钢铁制造的船能够浮在水面上,原因在于它排开的水量很大。
过程与方法1.用刻度杯测量橡皮泥排开的水量。
2.用橡皮泥制作成不同的形状,使之能够浮在水面上。
3.根据橡皮泥排开的水量,做出沉浮判断。
情感、态度、价值观:1.认识到认真细致地采集数据的重要。
2.在探求原因的过程中,懂得证据的重要性。
3.了解通过改变形状来改变物体沉浮状态在造船技术中的应用。
【教学重难点】重点:改变物体排开的水量,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可能发生改变。
难点:认识到认真细致地采集数据的重要。
【教学准备】小组材料:量杯、防水橡皮泥若干、记录表。
教师准备:量杯四个、防水橡皮泥、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一、问题引入师播放视频:回顾上节课学过的知识,即物体的沉浮与自身的重量和体积都有关。
师提出问题:还有什么因素会改变物体的沉浮呢?生讨论。
师展示材料:防水橡皮泥。
引出课题: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
(板书课题)二、探究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师:把一块橡皮泥做成各种不同的实心形状,放入水中会怎样?师演示,生观察:都下沉了。
师提出问题:有什么办法使它们浮起来呢?生(预测):做成船的样子。
生把橡皮泥做成各种各样的船形,放入水中,橡皮泥浮起来了。
师提出问题:橡皮泥的重量不变,为什么改变橡皮泥的形状,比如做成船的样子,可以让橡皮泥浮起来呢?生讨论。
师引导学生:准备一个相同的量杯,在量杯里放入200毫升的水,把橡皮泥做成实心团放入量杯里,你发现了什么?生(预测):放入实心团橡皮泥后水杯里的水位变高了。
师引出:我们把物体在水中排开水的体积叫做排开的水量。
师引导学生探究橡皮泥的重量不变,为什么改变橡皮泥的形状,比如做成船的样子,可以让橡皮泥浮起来呢?生探究:准备一个相同的量杯,在量杯里放入200毫升的水,把橡皮泥做成实心团放入量杯里,观察它排开的水量,并记录。
小学科学橡皮泥在水里的沉浮教案
小学科学橡皮泥在水里的沉浮教案标题:小学科学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教案引言:教学科目:小学科学年级:小学三年级教案主题:探究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性质教学目标:通过实验探究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性质,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和实验操作能力。
一、教学准备:1. 实验材料:橡皮泥、水、集水器、容器、计时器。
2. 实验工具:实验笔记本、铅笔、直尺。
3. 教学资源:幻灯片、视频。
二、教学过程:1. 引入(5分钟):老师可通过幻灯片或视频引入课题,激发学生兴趣并引发问题意识。
例如,展示橡皮泥和水的图片,问学生:“你们觉得橡皮泥在水中会浮起来呢,还是沉到底呢?”鼓励学生陈述自己的观点。
2. 实验操作(20分钟):步骤1:将水倒入容器中,约半满。
步骤2:取适量的橡皮泥,捏成各种形状,如球、长条等。
步骤3:将不同形状的橡皮泥分别放入水中,观察其沉浮情况。
步骤4:使用计时器记录每块橡皮泥在水中停留的时间,比较不同形状橡皮泥的沉浮性。
3. 观察和记录(15分钟):学生观察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情况,记录实验结果。
学生可以使用实验笔记本,绘制实验表格,并填写观察结果和实验时间。
4. 实验结果分析(10分钟):老师指导学生分析实验结果。
提问学生:“有哪些橡皮泥浮在水上?有哪些橡皮泥沉到底?”引导学生发现,较大面积的扁平橡皮泥浮在水上,较小面积的橡皮泥沉到底部。
5. 知识总结(5分钟):老师总结本次实验的结果,强调扁平橡皮泥浮在水上,较小面积的橡皮泥沉到底部。
让学生简单阐述他们的实验经验和观察到的现象。
6. 拓展思考(10分钟):老师提问学生:“你们有没有想过为什么扁平橡皮泥浮在水上,较小面积的橡皮泥沉到底?”鼓励学生思考原因,可以给予提示,如形状、密度等因素。
7. 小结(5分钟):老师对本课进行简要总结,强调实验的重要性和观察能力的培养。
鼓励学生继续观察和思考。
三、教学扩展:1. 学生可以自主设计更多形状的橡皮泥,并观察其在水中的沉浮情况,进行更加细致的实验记录和分析。
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案与反思 1.3 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教科版
1.3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教学日期:第2周
教学反思: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由于有了上一节课的知识,对于把在水中原是沉的橡皮泥做成船形之后能浮在水面上,学生也都能够认识到这是在重量保持不变的基础上,增大了物体的体积的缘故。
在学生有了这样的统一的认识之后。
我们着重让学生认识到这其中更深层次的原因是这样的形状浮在水面上时,排开了更多的水。
因为学生没有这方面的经验,所以我们直截了当地向学生提出研究的问题:一团橡皮泥沉在水中让水面上深的高度比这团橡皮泥捏成船形浮在水面上使水面上升的高度,谁更大呢?六个班,绝大多数的同学都认为橡皮泥团(沉在水里)使水面上升的高度会更大。
极少数的认为一样,但也是底气不足。
只有一个同学认为橡皮泥船能使水面上升的高度更大,但也就是这么猜,没有理由。
实验的结果又给学生上了很好的一课,让大家知道了动手实验对认识科学真理有多么大的意义。
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参考教案
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橡皮泥在水中沉浮的原理。
2.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3. 激发学生对科学实验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橡皮泥在水中沉浮的原理。
2. 教学难点:如何控制变量,进行实验观察。
三、教学准备:1. 每人一份实验材料:橡皮泥、容器、水、测量工具。
2. 实验场地:教室内的实验桌。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展示橡皮泥制成的各种物品,引导学生思考橡皮泥的特性。
2. 提出问题:为什么橡皮泥能在水中沉浮?3. 学生分组讨论,教师指导:引导学生思考橡皮泥的密度、水的密度等因素对沉浮的影响。
4. 实验操作: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橡皮泥在水中沉浮的现象,并记录数据。
5. 数据分析:学生汇报实验结果,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数据,总结橡皮泥沉浮的规律。
6. 知识拓展:教师介绍橡皮泥在其他液体中的沉浮情况,如盐水、酒精等。
五、教学反思:1. 教师引导学生反思实验过程中的操作是否规范,数据是否准确。
2. 学生分享实验心得,探讨如何更好地控制变量,提高实验效果。
3. 教师总结本次教学,强调橡皮泥沉浮原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4. 布置作业:让学生设计一个关于橡皮泥沉浮的实验,下节课分享。
六、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操作技能和团队协作能力。
2. 评估学生在实验报告中的数据分析能力和结论总结能力。
3. 考查学生对橡皮泥沉浮原理的理解和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能力。
七、实验安全注意事项:1. 确保实验过程中用水适量,避免水溅出造成滑倒。
2. 使用测量工具时,小心操作,避免划伤。
3. 橡皮泥要捏成适当大小,以免放入水中造成堵塞容器的情况。
4. 实验过程中,保持实验室安静、整洁,遵守实验纪律。
八、课程拓展:1. 邀请物理老师进行专题讲座,深入讲解浮力原理。
2. 组织学生参观船舶博物馆,了解船舶浮沉的原理。
3. 开展橡皮泥创意制作比赛,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创作中。
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案与反思-1.3 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教科版
《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实验课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科学概念1.改变物体排开的水量,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可能发生改变。
2.钢铁制造的船能够浮在水面上,原因在于它排开的水量很大。
过程与方法1.用量杯测量不同形状橡皮泥排开的水量。
2.把橡皮泥制作成不同的形状,使之能够浮在水面上。
3.改变橡皮泥水中的沉浮情况。
情感、态度、价值观1.让学生认识到认真观察,积极思考的重要。
2.在探求过程中,懂得团体协作的重要性。
3. 通过红军渡口的认识,进行爱祖国、爱家乡教育。
【养成教育训练点】培养学生的学科学习兴趣,提高学生观察能力,增强学生的实验动手能力。
【教学重点】改变物体排开的水量,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可能发生改变。
【教学难点】排开的水量在沉浮变化中的作用。
【教学准备】水槽6个,量杯6个,不溶水的橡皮泥若干块,刻度杯6个,记录表。
【教学过程】一、观察实心橡皮泥的沉浮1.导入:情境导入:一九三六年四月贺龙、任弼时、关向应、肖克、王震率领的中国工农红军二、六军团一万百千余人长征渡过金沙江北上抗日,我们家乡士旺(苏普湾)渡口是七个渡口之一。
(咱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是无数的革命先烈用鲜血换来的,我们更应该努力学习科学知识,长大了为祖国的发展出力。
)当时用的都是木船,现在大家见到的都是铁皮船了。
为什么铁块在水中是下沉的,而铁皮做的船可以浮在水面上呢?教学内容导入:相同材料构成的物体,改变它的重量和体积,在水中沉浮状况不改变。
不同材料构成的物体,如果体积相同,重的物体容易沉;如果重量相同,体积小的物体容易沉。
那么我们能想办法改变它们的沉浮状况吗?2.让学生动手观察一块实心橡皮泥放入水里,观察它的沉浮;不同形状的实心橡皮泥,重量没有改变,体积也不改变,放入水中的沉浮状况。
3.把一块实心橡皮泥放入量杯中观察水平面的变化,并记录排开的水量;再把这一块橡皮泥改变成不同形状(实心),放入量杯中观察水平面的变化,并记录排开的水量。
4.分析:实心的橡皮泥放入水中是沉的;橡皮泥改变成不同形状放入水中也是沉的,5.思考:改变形状,橡皮泥的重量有没有发生变化?橡皮泥的体积有没有发生变化?6.分组实验(分成五个小组)取一个量杯,在量杯里倒入200毫升水,把橡皮泥做成实心团,放入量杯中,观察它排开的水量。
教科小学科学下《13、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教案(3)
教科小学科学下《13、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教案(3)
第一单元沉和浮
3.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
一、教材简析:
《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是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第三课。
本课将用学生熟悉的橡皮泥作为研究材料,实心的橡皮泥沉入水底,船形橡皮泥却能浮在水面上,原因是船形橡皮泥浸入水中的体积增大了。
本课引入了测量橡皮泥排开的水量的活动,通过比较各种形状橡皮泥排开的水量,揭示沉浮变化的基本原因,从而帮助学生理解钢铁制造的轮船为什么能够浮在水面上。
本课由三个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是“观察实心橡皮泥的沉浮”;第二部分是“让橡皮泥浮在水面上”;第三部分是“测量橡皮泥排开的水量,探索橡皮泥上浮的原因”。
二、教学背景:
在这课之前,学生已经研究了物体沉浮的规律,学生也知道了在体积不变的情况下,改变物体的重量能够改变物体在水中的沉浮状态。
学生对橡皮泥是比较熟悉的,一些学生或许在生活中已经有了类似的经验,能够把橡皮泥做成船的形状,浮在水面上。
但是,一般的学生都不会去考虑其中的原因,本课将带领学生用实验数据揭开其中的秘密。
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案 1.3 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教科版 (3)(2)
3、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教学目标】科学概念:1、改变物体排开的水量,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可能发生改变。
2、钢铁制造的船能够浮在水面上,原因在于它排开的水量很大。
过程与方法:1、用刻度杯测量橡皮泥排开的水量。
2、用橡皮泥制作成不同的形状,使之能够浮在水面上。
3、根据橡皮泥排开的水量,做出沉浮判断。
情感、态度、价值观:1、认识到认真细致地采集数据的重要。
2、在探求原因的过程中,懂得证据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改变物体排开的水量,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可能发生改变。
【教学难点】认识到认真细致地采集数据的重要。
【教学准备】水槽1个,不溶水的橡皮泥若干块,刻度杯1个,记录表(教材第8面)。
【教学过程】一、问题导学上节课我们研究了物体沉浮的的规律,在体积不变的情况下,改变物体的重量就能改变物体在水中的沉浮状态,在重量不变的情况下,改变物体的体积大小就能改变物体在水中的沉浮状态。
这节课我们以橡皮泥作为研究对象,想办法要让橡皮泥在水中扶起来,以此探索其中原因,以便帮助我们理解用钢铁制造的轮船为什么能够浮在水面上。
二、自主探学。
活动一:观察橡皮泥的沉浮学生活动:1、把一块橡皮泥放入水里,观察它的沉浮。
2、模拟教材的图片内容,把一块橡皮泥做成各种不同的实心形状,放入水里,观察它的沉浮。
讨论交流:改变橡皮泥的形状,橡皮泥的质量有没有发生变化?橡皮泥的体积有没有发生变化?小实验:把橡皮泥放入盛有水的量杯内,水面上升的体积数就是橡皮泥的体积,来确定橡皮泥的体积是否改变。
活动结论:把一块橡皮泥做成各种不同的实心形状,其质量没变,体积也没变,它的沉浮状态也不放生改变。
三、合作研学活动二:让橡皮泥浮在水面上提出问题:把一块橡皮泥做成各种不同的实心形状,它们在水中都会下沉,如果改变橡皮泥的形状,如做成船形方盒形等,能让它们浮在水面上吗?请同学们把橡皮泥做成各种不同的形状,然后把它们放入水中,观察并记录它们的沉浮情况。
实验现象:同一块橡皮泥,做成不同的形状,有的沉入水中,有的浮在水面上。
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案 -1.3 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教科版
《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科学概念:改变物体排开的水量,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可能发生改变。
钢铁制造的船能够浮在水面上,原因在于它排开的水量很大。
过程与方法:用刻度杯测量橡皮泥排开的水量。
用橡皮泥制作成不同的形状,使之能够浮在水面上。
根据橡皮泥排开的水量,做出沉浮判断。
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到认真细致地采集数据的重要。
在探求原因的过程中,懂得证据的重要性。
重点难点:改变物体排开的水量,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可能发生改变教学准备:水槽,不溶水的橡皮泥,烧杯,探究记录表。
教学过程:一、看一看:师:同学们,我们先来看一幅图片,请问你看到了什么?(生回答)师:把同等重量的实心铁球放入水中,会发生什么现象?那铁船为什么会浮在水面上?(生讨论交流)今天,我们就拿橡皮泥做实验来解决这个问题。
师板书课题,生读课题。
二、想一想把橡皮泥放入水中,会发生什么现象?(生讨论交流)三、做一做活动一:观察实心橡皮泥的沉浮1. 思考:我们可以把一块橡皮泥做成什么形状的实心形状,放入水中又会怎样?(学生做实验并填写表一)2.生汇报实验结果3、排水量排开的水量=放入物体后的刻度-原来的水量(也叫作橡皮泥侵入水的体积)活动二:让橡皮泥浮在水上1、想一想:你能想办法改变橡皮泥的形状,使它浮在水面上吗?生讨论交流师:用实验证明你的观点吧(学生做实验并填写表一)2.生汇报实验结果3、思考:同一块橡皮泥,做成不同的形状,有的沉在水里,有的浮在水上,这是为什么呢?活动三:我们一起来总结1、物体在水中的沉浮跟在水中的排开的水量有关。
2、沉的形状排开的水量小,即浸入水中的体积小;浮的形状排开的水量大,即浸入水中的体积大。
四、课外延伸1、用钢铁制造的轮船为什么能够浮在水面上?2、曹冲称象、乌鸦喝水五、作业设计在生活中,我们可以利用排水量来解决生活中的哪些问题?六、板书设计《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教学设计排开的水量实心沉30ml(侵入水的体积)空心浮50ml。
第3课《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教学设计(教科版小学五年级科学下册第一单元)
教科版小学五年级下册科学第一单元第3课《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教学设计教学导航【教材分析】《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是选自教育科学出版社科学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沉和浮”的第七课,属于《小学科学课程标准》中的“物质科学”这一领域,《小学科学课程标准》中指出“物体具有一定的特征,材料具有一定的性能”这一科学概念,通过前面已经研究了物体沉浮的规律,学生已经知道体积不变的情况下,改变物体的重量能够改变物体在水中的沉浮状态。
指导学生通过探究实验比较各种形状橡皮泥排开的水量,揭示沉浮的基本原因,并为后面学习《造一艘小船》、《浮力》等知识做好铺垫。
本课的学习分为三个内容。
第一部分,观察橡皮泥的沉浮;第二部分,让橡皮泥浮在水面上,通过改变橡皮泥的形状来浮在水面上;第三部分,比较不同形状的橡皮泥排开的水量。
这是一节典型的科学探究课,因此这节课即是通过三个主体探究活动来让学生感知领会,使学生亲身经历一个完整的科学探究过程,让学生在科学探究的过程中构建科学概念,主动获取科学知识;同时使学生认识到在周围熟知的事物中隐藏着我们不为熟知的变化,而且是有规律的、是能够被认识的,促使学生更加关注周围常见事物,养成善于观察、探索的科学态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情分析】在知识经验方面,学生对橡皮泥是比较熟悉的,一些学生或许在生活中已经有了类似的经验,能够把橡皮泥做成船的形状,浮在水面上,但是,一般学生都不会去考虑其中的原因。
在前两个的内容中初步认识到物体在水中的沉浮,沉浮与什么因素有关,在这些已知的知识中为下一步的观察活动作了铺垫,教师可以更好的利用学生原有的认知和生活经验入手,引领学生主动获取知识。
将实心的橡皮泥和空心的橡皮泥在水中进行观察比较,从而完成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研究,在教师的启发指导下,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探究活动知道物体在水中沉浮的现象。
同时使学生将科学与社会生活更好的联系起来,运用科学于社会生活中。
【教学目标】科学概念:1、改变物体排开的水量,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可能发生改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下册教案
第一单元沉和浮
3.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
一、教材简析:
《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是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第三课。
本课将用学生熟悉的橡皮泥作为研究材料,实心的橡皮泥沉入水底,船形橡皮泥却能浮在水面上,原因是船形橡皮泥浸入水中的体积增大了。
本课引入了测量橡皮泥排开的水量的活动,通过比较各种形状橡皮泥排开的水量,揭示沉浮变化的基本原因,从而帮助学生理解钢铁制造的轮船为什么能够浮在水面上。
本课由三个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是“观察实心橡皮泥的沉浮”;第二部分是“让橡皮泥浮在水面上”;第三部分是“测量橡皮泥排开的水量,探索橡皮泥上浮的原因”。
二、教学背景:
在这课之前,学生已经研究了物体沉浮的规律,学生也知道了在体积不变的情况下,改变物体的重量能够改变物体在水中的沉浮状态。
学生对橡皮泥是比较熟悉的,一些学生或许在生活中已经有了类似的经验,能够把橡皮泥做成船的形状,浮在水面上。
但是,一般的学生都不会去考虑其中的原因,本课将带领学生用实验数据揭开其中的秘密。
三、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一)科学概念:
1.改变物体排开的水量,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可能发生改变。
2.钢铁制造的船能够浮在水面上,原因在于它排开的水量很大。
科学核心概念:同一种物体,沉的形状排开的水量小,浮的形状排开的水量大。
(二)过程与方法:
1.用刻度杯测量橡皮泥排开的水量。
2.用橡皮泥制作成不同的形状,使之能够浮在水面上。
3.根据橡皮泥排开的水量,做出沉浮判断。
科学方法:实验探究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1.认识到认真细致地采集数据的重要。
2.在探求原因的过程中,懂得证据的重要性。
核心价值观:数据是重要的证据。
教学重难点重点:改变物体排开的水量,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可能发生改变。
难点:认识到认真细致地采集数据的重要。
教学难点突破口:在实验的过程中,强调及时记录,并加强对数据的思考分析。
教学准备教具学具说明与提醒
刻度杯1个、不溶水的橡皮泥
1块、记号笔1支、课件(包
括概念、实验提示、记录纸、
船的图片等)
水槽1个,不溶水的
橡皮泥若干块,刻度
杯1个,滴管1支记
录表。
橡皮泥选择在水中不会
化的;刻度杯上贴更精
确的刻度纸,以便读数。
教学流程
观察实心橡皮泥的沉浮理解“排开的水量”做出浮的形状比较测量排开的水量
数据分析,得出结论根据结论进行解释
活动过程
基础设计个性设计
一、观察实心橡皮泥的沉浮,理解排开的水量:
1.导入:有的物体在水中是沉的,有的物体在水中是浮的。
(出示橡皮泥)老师这里有一块实心的橡皮泥,如果把它放入水中,它是沉的还是浮的?(学生猜测)
2.师:这里还有一杯200毫升的水,现在,我就把这块橡皮泥放入水里,请同学们仔细观察,看你能发现什么?(师做演示实验,学生观察)
3.交流实验现象,引出“排开的水量”。
(1)橡皮泥下沉了,水面升高了,
(2)请一个同学在升高的地方划线做上记号。
(3)引出概念:我们把物体在水中排开水的体积叫做排开的水量。
(大屏幕出示,生齐读。
)
(4)这个橡皮泥排开的水量是多少呢?(请学生读数计算,了解排开的水量=物体放入水后水面刻度-原来量杯中的水量。
)
4.把这块橡皮泥做成另一种不同的实心形状,放入水中,它的沉浮情况又会怎样呢?(师再次演示,生观察)
5.交流发现:还是沉的,水面上升与第一次相同,即不同的实心形状,排开的水量相同。
6.再变一种实心形状也是这样吗?(演示、观察)
7.为什么都是这样?预设小结:同一块橡皮泥,做成不同的实心形状,重量没有改变,排开的水量也没有变,它的沉浮这项活动只能用一块橡皮泥做实验,所以选择演示实验,也是老师扶的过程。
建议:做这个演示实验,用上实物投影效果好。
这里把理解概念“排开的水量”提前,而且进行测量计算排开的水量的活动,便于为后面学生理解“排开的水量与沉浮有关系”打下了基础。
教学这一环节时,可以完全放手,让学生探索。
提供学生每人一块橡皮泥,采用竞赛的形式,让学生尽快地做出浮的
状况不会发生变化。
二、让橡皮泥浮在水面上:
1.有没有办法能让橡皮泥浮在水面上呢?
2.发给每人一块橡皮泥,看谁能最先做出浮的形状。
3.交流观察:浮的形状有什么特点?
4.讨论:同一块橡皮泥,做成不同的形状,有的沉入水中,有的浮在水面上,这是什么原因呢?(在学生充分讨论的基础上概括:橡皮泥浸入水的体积发生改变,导致在水中排开的水量发生了变化。
)
三、比较橡皮泥排开的水量:
1.把一块橡皮泥做成不同形状,沉浮情况发生变化,是什么因素造成的?(预设: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与排开的水量有关)
2.我们来测量不同形状的橡皮泥排开的水量,该如何测量?
3.生进行实验设计:取一个量杯,在量杯里倒入200毫升水,把橡皮泥做成实心团,放入量杯中,观察它排开的水量,做好记录。
再把橡皮泥做成能浮在水面的各种形状,观察它们排开的水量,也要及时记录。
4.为了更好地完成实验,老师有几个温馨提示:
(1)同桌分工合作:如一人捏橡皮泥,一人检查刻度杯中的水是否200毫升,不足用滴管从水槽中取水补足。
(2)实验要轻缓细致,读数要与液面平视;
(3)读数后要及时记录;
橡皮泥排开的水量
橡皮泥的形状量杯里的
水量(毫
升)
放入后水
面刻度
排开的
水量(毫
升)
沉浮
状况
实心团200 沉的形状200 能浮的形状①200 能浮的形状②200 形状,人人参与,就会出现尽可能多的形状。
建议:橡皮泥每四块一袋都浸在温水中,有两个目的:1、橡皮泥较硬,这样可以软化;2、同时让学生看到这些实心形状的橡皮泥在水中是沉的。
科学探究不仅要大胆,更要细致谨慎。
尤其是这个实验,不仅在材料上下工夫,还应提醒学生仔细实验,以减少误差。
在实验的过程中,强调及时记录,并加强对数据的思考分析,认识到认真细致地采集数据的重要性。
知道了“改变物体排开的水量,沉浮可能发生变化”这个道理,学生也就能够理解钢铁造的轮船为什么能够浮在水
板书设计
3.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
物体的沉浮排开的水量
沉小
浮大
改变物体排开的水量,沉浮可能发生改变。
课外活动用橡皮泥造一艘小船,比一比,谁的小船能装载更多的货物。
这个活动既是对这课知识的巩固应用,又为后面一课做好铺垫,同时激发学生学科学、用科学的兴趣。
生
成预见用橡皮泥做出浮的形状,学生可能只做出船形,老师最好能准备其他形状,给予启发。
课堂评估1. 学生能否根据实验数据得出:沉的形状排开的水量小,即浸入水的体积小;浮的形状排开的水量小,即浸入水的体积大。
改变物体排开的水量,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可能发生改变。
2. 学生能否在理解“排开的水量”这一概念的基础上,根据实验结论解释轮船能浮在水面的原理。
从上面的数据中,我们发现
(4)完成后整理好材料,分析数据准备汇报。
5.学生实验后,汇报数据,交流发现。
从上面的数据中我们发现了什么?(预设:1、沉的形状排开的水量小,即浸入水的体积小;浮的形状排开的水量小,即浸入水的体积大。
2、浮的形状排开的水量相同。
)
6.应用:铁块在水中是沉的,钢铁造的大轮船却能浮在水面上,还能装载货物。
对于这个问题,我们能解释了吗?如果要制造能装载更多货物的超大轮船,你认为应该怎样做呢?(补充:排开的水量与我们平时说的是排水量是有区别的,前者指的是物体排开水的体积,而后者是物体排开水的重量。
另外用量杯测量排开的水量还不是很精确,所以在读数的时候一定要细致,特别是观察刻度时视线要与水凹面持平。
)面上了。
这里要求学生能够以自己的语言,来解释轮船浮在水面上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