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解析版

合集下载

精品解析:河北省邯郸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

精品解析:河北省邯郸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

邯郸市2024高二第二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

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4.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高考全部内容。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良渚遗址出土玉器上的兽面纹以有首无身者居多,突出反映的都是眼、鼻、嘴构成一个脸面形象,其各部位及构图格局几乎一致;这些特点在商周青铜器的饕餮纹中也能找到。

有研究者称:(兽面纹)突出在一种神秘威吓面前的畏怖、恐惧,残酷和凶狠,指向了某种似乎是超世间的权威神力的观念。

这说明良渚文化()A.已形成较为完备的祭祀体系B.展现了文明起源的多样性C.呈现向阶级社会过渡的特征D.与中原文明存在互动交流【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

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

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中国)。

根据材料可知,良渚遗址出土玉器上的兽面纹“突出在一种神秘威吓面前的畏怖、恐惧,残酷和凶狠,指向了某种似乎是超世间的权威神力的观念”,体现了阶级特征,这说明良渚文化向阶级社会过渡,C项正确;仅凭材料内容,无法体现良渚文化已形成较为完备的祭祀体系,排除A项;材料说明良渚文化呈现向阶级社会过渡的特征,未体现文明起源的多样性,排除B项;材料说明良渚文化呈现向阶级社会过渡的特征,未涉及良渚文化与中原文明存在互动交流,排除D项。

故选C项。

2.东晋时期,某僧人在庐山传教三十余年间,不仅讲解《丧服经》,也讲解《诗经》;时常引用《庄子》的话来说明《般若经》中的内容。

他少年时便通读儒家经典,擅长用玄学比附佛经,在社会上层颇有影响。

陕西省西安市周至县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历史试题(含答案)

陕西省西安市周至县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历史试题(含答案)

周至县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历史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

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在每小题所给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石峁遗址(位于今陕西省榆林市)城墙上雕刻的神面(如图1)“撞脸”四川广汉发掘出土的三星堆青铜兽面(如图2),它们都有着“大眼咧嘴”的表情。

这反映了A.三星堆文明的跨越式发展B.古代中原文明的向外扩展C.中华文明的多元一体特征D.古代南北文化交流的加强2.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刻石颂秦德”。

《泰山刻石》记载:“皇帝临位,作制明法,臣下修饬。

二十有六年,初并天下,罔不宾服。

……从臣思迹,本原事业,祗诵功德。

……化及无穷,遵奉遗诏,永承重戒。

”由此可见,秦朝A.法律制度得到普遍推行B.重视政权的合法性建设C.中央集权制度不断强化D.存在着严重的统治危机3.唐朝有西域回鹘商人在长安长期居住并娶妻生子,购置田产和房产,收入颇丰,很是富有。

这反映出唐朝A.户籍制度的巨大变革B.长安城的商业化趋势C.民族矛盾的基本消除D.开放包容的社会氛围4.宋代的草市是由设在乡村的定期集市发展而来的固定贸易场所。

草市发展到一定规模后,就可上升为镇。

镇与草市是宋代城乡联系的纽带与窗口。

这从侧面反映了宋代A.农产品商品化的增强B.经济重心南移已经完成C.城市功能格局的嬗变D.市镇空间发展相对独立5.明朝天顺年间(1457—1464年),山东滨州知州何淡以《吕氏乡约》教人,“每乡慎选老人亲为演说大义,使训其闾里,按季稽考”。

成化十九年(1483年),山东宁海知州郭容依据乡约罗列出利民化俗十六条,用以纠正“婚嫁论财”等不良风俗。

高二下学期历史期末试题及答案

高二下学期历史期末试题及答案

高二(下)期末考试历史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为90分钟)说明:本试卷分第1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第Ⅰ卷 (选择题,共5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孔子曾提出过“君子和而不同”的思想,意思是“和谐而又不千篇一律,不同而又不互相冲突”,运用这种思想处理不同社会制度国家间关系取得成功的范例有( )A.日内瓦会议的圆满成功B.美苏争霸局面的出现C.万隆会议的圆满成功D.协约同集团的成立2.有的学者将春秋与战国时期的各种思想流派分别描述为:“全面归服自然的隐士派”“专制君主的参谋集团”“劳苦大众的行动帮会”“拥有无限同情心与向上心的文化人的学派”。

这些流派按顺序应是( )A.儒、道、墨、法B.道、法、儒、墨C.法、儒、道、墨D.道、法、墨、儒3. “眼珠子,鼻孔子,朱子高于孔子;眉先生,胡后生,后生长于先生。

”这是中国对联艺术中非常典型的双关联。

其上联的“朱子高于孔子”的本义是人的眼珠子在位置上比鼻孔高,其喻意的最佳解释是( )A.朱熹对儒家学说的贡献比孔子大B.朱熹继承和发展了儒家学说C.朱熹使儒家思想成为封建正统思想D.与孔子相比朱熹的学说更科学4.“‘四大发明’是中华民族的奇迹和骄傲,但罗盘针可以导航也可以看风水;火药可以开矿筑路也可以制造杀人的武器。

”就此观点,甲乙同学展开争论,甲:“四大发明一方面代表了辉煌的成就,另一方面在某种程度上束缚了中华民族的发展。

”乙:“科学技术能否产生巨大的效益取决于社会环境。

”对甲、乙同学的看法,你认为( )A.甲正确,乙错误B.甲错误,乙正确C.甲、乙都正确D.甲乙都错误5.唐朝出现“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的诗歌繁荣局面,主要是因为( )①魏晋以来,诗歌创作渐趋成熟②民族屈辱和民族危机的影响③科举考试的推动作用④繁荣的政治、经济条件⑤实行的开放和多元政策A.①②③④⑤B.①③④⑤C.②③④⑤D.③④6.东坡在玉堂,有幕士善讴。

河北省唐山市第十一中学2024_2025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

河北省唐山市第十一中学2024_2025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
【点睛】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对西周宗法制度的相识。宗法制度是由氏族社会父系家长制演化而来的,是贵族按血缘关系安排国家权力,以便建立世袭统治的一种制度。宗法制的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宗法制的特点是宗族组织和国家组织合二为一,宗法等级和政治等级一样。
10.《汉书》中记载:“吏坐赃者皆不得为吏”,“弟犯法不得宿卫”,因罪去官者及其亲属子弟在选官上都受到确定的限制。这说明
15.习近平同志强调:“要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在下列中国古代官职中,最早体现“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的是
A.通判B.御史大夫C.刺史D.监察御史
【答案】B
【解析】
【详解】御史大夫是秦始皇统一之后就设置的官职,符合题干中“最早”的限定,B正确;通判设置于宋代,解除A;刺史设置于汉代,解除C;监察御史设置于隋朝,解除D。
14.柏杨在《中国人史纲》中说:“嬴政大帝摆脱了周王朝最洋洋得意的制度,这是一个划时代的突破和最骇人听闻的政治结构,没有封国封爵,没有公侯伯子男。”其中“周王朝最洋洋得意的制度”和“划时代的突破”分别是指
A.宗法制、郡县制B.分封制、郡县制
C.分封制、行省制D.郡县制、行省制
【答案】B
【解析】
【详解】由材料中“这是一个划时代的突破和最骇人听闻的政治结构,没有封国封爵,没有公侯伯子男”可知,“周王朝最洋洋得意的制度”是分封制,秦朝废除分封制改而实行郡县制,故选B;宗法制是用父系血缘关系的亲疏来维系政治等级,巩固国家统治的制度,解除A;行省制是元朝的地方行政制度,解除C、D。
C.政权以血缘关系为纽带
D.权力尚未实现高度集中
【答案】B
【解析】
材料“一切民事都被涂上了‘神事’的色调”“商王一年之中,无日不祭;大事小事,无事不卜”反映出商王朝政权中充溢着神权色调,这体现出政权与神权的紧密结合是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特点之一,故B项正确;材料中没有体现出血缘关系,故AC项解除;D项是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之一,但材料中没有体现出,解除。

山东省菏泽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

山东省菏泽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

菏泽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2024 07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河北泥河湾遗址被誉为“东方人类的故乡”。

经过专家学者的不懈努力,发现100万年以前早期人类遗址21处,绝对年代距今近200万年。

这些成果表明A.中国是远古人类的重要起源地 B.社会贫富分化开始出现C.多元一体的中华文明起源道路D.泥河湾人使用磨制石器2.春秋战国时期,道家为人们树立的权威,是伏羲和神农。

这两位先圣不但比儒家推崇的权威周公早,而且比先于两周一千多年的尧、舜还耍早出几个世纪。

这体现出道家A.强化伦理的观念 B.崇尚天人合一C.回归原始的愿望D.主张和而不同3.西汉初,功臣集团因军功得封列侯。

汉文帝创立侯国制度,让列侯前往候国就封,受地方严密监控。

功臣前往封地居住,逐渐淡出中枢政治舞台。

这一变革A.有效巩固了皇权B.解决了王国问题C.提升了列侯地位D.埋下了政治隐患4.年号关涉封建政权的正统地位与合法性,不可丝毫错用和妄用,但身在北魏的郦道元却于《水经注》(成书于北魏晚期)中屡次使用南朝年号,如“元嘉”在《江水注>中出现二次、在《温水注》中出现四次。

这反映了作者A.对南朝优秀文化的向往B.追求天下重新统一的旨趣C.对北朝日渐衰微的失望 D.历史地理融合的学术追求5.表1是唐天宝十四年到广德元年租庸调岁入预算总量的指数变化表,据此可知当时A.中央财政支出急剧减少B.经济政策的调整C.中央政府减税爱惜民力D.中央集权的弱化6.南宋时期在植物谱录的撰写上,更加重视花木的“韵”“格”“品”等标准,把梅、兰、竹、菊等草木品目升级。

梅兰竹菊等被视为品行高洁的花木,得到了凌然高于众花的殊荣。

这一现象的出现主要是由于A.科举制度完善B.儒学的复兴 C.科技较为发达 D.政府的鼓励7表2是明代与元代官员的品级对比,明代的武职土司名目与元代基本相同,但土司官员的品级却下降了二到五级小等。

遂宁市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

遂宁市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
2.春秋战国,百家争鸣,思想活跃。孔子提倡“仁”与“礼",孟子提倡“仁政",老子主张“自然无为”,墨子宣扬“兼爱”,韩非子重视“法治”。据此可知,先秦诸子均
A. 重视道德的作用B. 批判商周政治制度
C。 具有改革的精神D. 关注现实社会问题
【答案】D
【解析】
【详解】孔子提倡“仁”与“礼”,孟子提倡“仁政",老子主张“自然无为”,墨子宣扬“兼爱",韩非子重视“法治”,可知先秦诸子均关注现实社会问题,即关注社会秩序、社会关系、社会治理,故选D;A只符合孔子的思想,排除;B材料无法体现,排除;法家主张社会改革,老子主张“自然无为”,不主张社会变革,排除C.
10.唐朝宫廷燕乐在隋乐基础上以传统音乐为主体,不但吸收了西凉、龟兹等少数民族音乐元素,还广泛吸收与融合中亚诸国、印度、越南、朝鲜等国的音乐,形成样式和风格丰富多彩的音乐。这说明当时
A. 包容开放的思想推动音乐发展B。 国家的统一是音乐发展的前提
C。 统治者的态度决定音乐的发展D。 各级政府重视音乐教育的普及
表格显示明代小说“三言”“二拍”主要人物形象主要是大、小商人及子女,说明当时商品经济发展影响到文学作品的创作,A正确;“三言”“二拍”描述主题不能说明古代侠义精神衰落,B错误;此时只能说明小说的世俗化趋势,C错误;世俗文学并不能代表主流文化,D错误。
18.如图是古代都城迁移示意图。据如图可知
A。 交通因素影响都城布局B. 经济水平决定都城位置
8。唐朝皇帝下达的诏令原则上须经宰相通过,加盖“中书门下”之印方能生效;宋朝御史台和谏院合称“台谏”,是中央最主要的监察机构,但台谏官直接参与决策。这从本质上说明唐宋时期
A. 相权与皇权的斗争激烈B. 皇权受到一定的约束

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含解析)-人教版高二全册历史试题

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含解析)-人教版高二全册历史试题

某某省枣阳市白水高中2014-2015学年度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某某、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第I卷(选择题)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题,每题2分,共计60分)1.明代前期的“台阁体”诗歌紧密结合理学,反映上层官僚的审美情趣。

明代后期,出现了倡导个性自由,要求摆脱礼教束缚的诗歌。

下列与明朝诗风转变存在关联的是A.专制制度削弱 B.心学影响扩大C.西学东渐 D.商品经济繁荣2.下图反映了我国国防科技取得的重大成就,这一成就( )①加强了中国国防能力②打破了美、苏核垄断③提升了中国国际地位④实施了“863”计划A.①③B.②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3.20世纪初,“中国的有识之士看到中国的当务之急是要有一个更好的更现代化的政府,而不是一个濒于崩溃的帝王之家。

”这里的“有识之士”的代表人物应该是A.李鸿章、曾国藩 B.康有为、梁启超C.孙某某、黄兴 D.林则徐、魏源4.道光八年以后,以演唱革新后的西皮调而著称的某某艺人王洪贵和李六等人进京,加入了徽班,与徽班演员同台演出,形成了“徽汉合流”的局面。

这主要说明了( ) A.京剧是在融合多个剧种特点的基础上形成的B.京剧是我国的“国剧”C.京剧形成得益于政府的支持D.京剧成熟于道光年间5.“奉天承运”是中国古代封建帝王诏书开头的套语。

最早从秦朝开始使用,明朝正式使用在帝王诏书上,《典故纪闻》卷一记载太祖尝言:“见人言动皆奉天而行,非敢自专也。

”可见,这一词语主要体现了古代帝王A.宣扬迷信思想 B.祭祀天地神灵 C.宣扬君权神授 D.报答天地之恩6.摇滚乐最早、最著名的偶像是( )A、“猫王”艾维斯·普莱斯利B、甲壳虫乐队C、勋伯格D、披头士乐队7.“故有道之主,远仁义,去智能,服之以法,是以誉广而名威,民治而国安。

”这一主X来自( )A.儒家 B.法家 C.墨家 D.道家8.下图是对我国古代哪项科技发明的记载?印刷术B.造纸术C.丝绸织造D.瓷器制作9.《十日谈·第四天·一对父子的故事》中,父亲将女人形容为“祸水”“绿鹅”,而儿子在五光十色的世界里独独看中了“绿鹅”(女人)。

陕西省咸阳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

陕西省咸阳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

咸阳市2023~2024学年度第二学期普通高中期末质量检测高二历史试题注意事项:1.本试题共8页,满分100分,时间90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和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3.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监考员将答题卡按顺序收回,装袋整理;试题不回收。

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牧野之战时,周武王在战前誓词中称前来助阵的诸侯为“友邦冢君(长君)”,后来周公推行分封时,称诸侯为“某土之守臣”。

这一转变()A.体现了早期国家集权特点B.确立了受封诸侯的政治义务C.打破了禅让制的政治传统D.适应了生产方式变革的趋势2.汉代选官的重要形式之一是上书拜官,集自荐和录用于一体。

汉武帝时期是上书拜官制度的隆兴时期,“四方士多上书言得失,自衔鬻者以千数”。

据此可知,汉代的上书拜官()A.为世家大族提供了入仕机遇B.拓宽了官吏选拔的途径C.受到门第资产等因素的影响D.注重选拔对象德才兼备3.下图文物极具异域风情,由盛产自西域的缠丝玛瑙整块雕刻而成,杯型源于古希腊酒具“来通”(rhyton),这种造型的酒具在中亚、西亚,特别是萨珊波斯(今伊朗)十分常见。

这件文物可以用来佐证()唐·镶金兽首玛瑙杯A.物质交流促进艺术审美观念趋同B.唐代朝贡贸易体制逐步成熟完善C.中国玉雕技术经由传统商路输出D.丝绸之路促进中外文化交流发展4.下表为汉、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和宋时期东南地区疫病爆发的次数和频率变化表。

朝代汉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宋历时年数426年360年379年319年疫病爆发次数41314109疫病爆发频率(%)14435对上述变化解释合理的是()A.汉朝防疫措施完善B.两宋社会矛盾异常尖锐C.经济重心逐渐南移D.东南地区环境日趋恶化5.宋代理学有其独特的范畴与命题。

黑龙江省龙东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

黑龙江省龙东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

黑龙江省龙东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

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4.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中外历史纲要》上)前两单元+选择性必修3。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2小题,每小题1.5分,共48分。

在每小题所给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要求。

1.下图所示是浙江杭州地区的良渚文化中期遗址。

由此可推知,当时该地区A.小农经济发达B.早期城市形成C.公共权力出现D.贫富差距极大2.下图所示是召卣(西周早期的盛酒器)和其内壁铸铭文,共7行44字,记述了周王将毕地(今渭水的北岸地区)“方五十里”赏赐给贵族召。

这些铭文A.对探究西周早期的社会状况的史学价值不大B.体现了甲骨文是一种成熟的文字C.为研究西周早期的分封制提供了重要资料D.表明了周王直接控制着地方行政3.战国时期,“礼崩乐坏”和激烈的兼并战争打破了孤立、静态的生活格局。

由于各国统治者忙于战争,疏于对思想文化方面的统治,文化传播规模日盛,多种文化因素彼此冲突、交织与渗透。

这说明A.先秦时期是中华传统文化的奠基期B.“百家争鸣”植根于特殊的社会环境C.战争需求激发思想文化创新的活力D.文化专制政策受到各大诸侯国青睐4.《日书》是秦简中的一种文书,专门记载普通老百姓的日常生活。

在《日书》中,出现了大量的“货”“材”“资货”这样的商品词汇,还有专门章节详细记载买卖奴隶、牲畜、蚕的良辰吉日。

这折射出秦国(朝)A.百姓生活富足B.法律制度完善C.商品经济活跃D.天文历法发达5.刘邦在位时期,皇帝与功臣列侯共治汉国,功臣列侯有的在中央位居丞相、诸卿,掌控朝廷。

2023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

2023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

2023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1. 陶老师在“五氏传承”的小文中,列出了“五氏”的基本特征。

按远古人类经济活动发展演进的过程排序,应为()A.①③②④⑤B.②③①④⑤C.③①②④⑤D.⑤①②③④2. 对下面文物及相关信息,理解准确的是()“将军盔形器”,河南安阳出土。

是铸造青铜器盛接熔化铜水的坩埚。

约可熔铜12.5公斤。

铸后母戊鼎时需70个以上的坩埚。

每个坩埚四人同时操作。

①商朝时已掌握熔化原料及液态金属成型技术②此器物的出现代表当时金属农具的广泛使用③表现出当时的青铜铸造组织严密、分工细致④铸造此鼎意味着收天下之兵实现宇内大一统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3. “(鲁昭公六年)三月,郑人铸刑书”。

这短短的几个字,记载了中国法律史上一件划时代的事情。

它表明当时的中国()A.礼乐社会秩序正式确立B.统治者以法律治理国家C.由习惯法进入了成文法D.颁布法律条文教化百姓。

4. 由于环境特征、民族宗教、历史状况等特殊性,形成了文化的地域特征。

下列主张与图中地域序号对应正确的是()A.①三代不同礼而王,五伯不同法而霸B.②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C.③燔诗书,贱游学之人,故民壹务 D.④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5. 中国拥有浩瀚的史学文献与久远的史学传统。

“声罪致讨曰伐,潜师掠境曰侵,两兵相接曰战……杀无罪曰杀,杀有罪曰诛,下杀上曰弑……”。

史书的编纂体现出()A.史学即史料B.注重修辞与文体C.史学即正史学D.客观与主观统一6. 这是产生于我国周代的一种报告的呈送和审理方式。

战国时,魏、秦两国即已实行,是秦汉时期地方守、相向朝廷申报一岁治状的制度。

这一制度为()A.刺史制B.厂卫制C.上计制D.察举制7. 度量衡的发展大约始于原始社会末期。

汉朝将前代制度整理成文,使之更加规范化。

后收入《汉书·律历志》“度者……职在内官,廷尉掌之”“量者……职在太仓,大司农掌之”“衡权者……衡职在大行,鸿胪掌之”。

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

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
4.学者杨向奎指出∶"魏晋以后,政权分崩,实不一统,但任何一族之当道者,都以一统为己任而以炎黄之后自负。"该学者意在说明( )
A.大一统观念影响深远B.民族隔阂逐渐消失
C.封建化进程遭遇挫折D.政权更迭渐趋频繁
【答案】A
【解析】
【详解】依据材料“魏晋以后,政权分崩,实不一统,但任何一族之当道者,都以一统为己任而以炎黄之后自负”,可以看出魏晋时期,政权更迭,社会动乱,但在分裂中蕴含着统一的因素,A项正确;材料体现的是统一的观念,不能看出民族隔阂状况,排除B项;材料并未涉及封建化进程,排除C项;政权更迭是当时的时代特征,但学者表达的重点是统一观念,排除D项。故选A项。
D.世界形势变化制约移民走向
【答案】A
【解析】
【详解】依据表格信息并结合所学可知,1789一1880年处于两次工业革命时期,为了吸收人才,因此外来移民受到欢迎;1880—1924年受战争影响,美国的外来移民逐渐被看作是“威胁”而加以限制;1924—1934年受经济大危机的影响,美国的外来移民地位跌入谷底。由此可以看出社会环境影响外来移民地位,A项正确;1880—1924年,美国的外来移民逐渐被看作是“威胁”而加以限制;1924—1934年,美国的外来移民地位跌入谷底,说明美国劳动力资源并不短缺,排除B项;材料没有涉及移民数量,排除C项;材料反映的是美国外来移民地位的变化,而非移民走向,排除D项。故选A项。
12.英国当代文化史学家彼得·伯克认为,近代早期城市有充当十字路口和邂逅场所的功能,城市的公共空间方便了政客与学者、绅士与工匠、田野与研究室之间的交流互动。这可用于说明,欧洲近代早期城市( )
A.商贸中心地位强化B.人口激增问题凸现
C.有利于知识的传播D.市民自治影响深远

2022年山东省烟台市海阳第二中学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

2022年山东省烟台市海阳第二中学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

2022年山东省烟台市海阳第二中学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 清末学者皮锡瑞在《经学历史》中写道:前汉武、宣之间,经学大昌……以《禹贡》治河,以《洪范》察变,以《春秋》决狱,以三百五篇当谏书,治一经得一经之益也。

由材料可知前汉武、宣年间A.儒者治经学重在阐发义理B.儒学获得了独尊的地位C.儒学发挥了经世致用作用D.仅以儒学为据选拔人才参考答案:C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汉代儒学的积极作用。

根据“以《禹贡》治河,以《洪范》察变,以《春秋》决狱,以三百五篇当谏书,治一经得一经之益”可知材料重在强调儒学发挥着对社会发展有利的作用,不是重在阐发义理,故A项错误,C项正确;材料未体现儒学的独尊地位,故B项错误;材料未体现以儒学为依据选拔人才的信息,故D项错误,故选C。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汉代儒学2. 在实施“一五”计划开展大规模经济建设时,虽然中共领导人此前曾考虑过首先发展轻工业效果是否会更好些,但在当时的情况下,这种选择的可能性很快消失了。

“当时的情况”是指A.不具备首先发展轻工业的基本条件B.优先发展重工业符合经济发展规律C.计划经济体制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D.冷战对峙格局下国家安全面临威胁参考答案:D【分析】【详解】根据材料“当时的情况”和所学知识可知,当时我国重工业的基础极为薄弱,而且面临美苏争霸的两极格局,故优先发展重工业有利于维护国家安全,故D项正确。

A项说法错误,不是不具备首先发展轻工业的基本条件,而是迫切需要发展重工业,维护国家安全,排除。

优先发展重工业符合国情需要,而不是符合经济发展规律,排除B。

计划经济体制确立于三大改造完成,而“一五”计划与三大改造是同时进行的,排除C。

3. 董仲舒认为“国家将有失道之败,而天乃先出灾害以谴告之,不知自省,又出怪异以警惧之,尚不知变,而伤败乃至”。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①反映了“天人感应”的思想②意图是规劝皇帝要行仁政③带有浓厚迷信思想④为维护君主的统治服务A.①②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参考答案:D汉代儒学。

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

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

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考试总分:100 分)一、单选题(本题共计25小题,总分50分)1.(2分)历史学家吕思勉说:“先秦诸子中··虽亦有其高远的哲学,然其所想解决的都是人事问题,···粗读诸子之书,似乎所注重的,都是政治问题。

”这反映春秋战国时期( )A.先秦诸子学说对政治的依附B.社会转型对学术文化的客观要求C.社会变革是历史发展的潮流D.先秦诸子学说的多样性和复杂性2.(2分)春秋战国时期某学派声称:“臣子服从君主。

儿子侍奉父亲,妻子听从丈夫,这三种秩序理顺,天下则治:反之,则乱。

这是天下的正常法则。

既然如此,那么即使君主不够贤明,子也不敢侵犯”,下列言论与其属于同一学派的是( )A.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B.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进匹夫C..民为贵君为轻,社稷次之D.视人之家,若视其家;视人之身,若视其身3.(2分)关于君臣关系,董仲舒提出“天不变,道亦不变″,即从儒家民本立场出发,承认无道之君可以易位,但又通过天人感应论,宣扬君主行仁政,就可以实现君臣地位确定不变。

他的这一理论( )A.论证了西汉王朝建立的合法性B.符合时代发展的政治统治需要C.有效地巩固了当时君主的地位D.依据儒家经典提出自己的主张4.(2分)官箴主要是官员从政期间的经验积累和心得体会,用以劝诫和感化同僚,使其更好地为官从政。

历代官箴强调为官从政者的第一要义是“修身”,在宋代则变为“修心”,具体表现为“有公心、要尽心、能平心”。

这反映了宋代( )A.理学思想渗透到政治活动中B.官箴有效提高官吏的行政能力C.心学体系化完成D.理学成为政府推崇的官方哲学5.(2分)五代十国的冯道,先后臣服过五个朝代的十一个皇帝,被称为官场“不倒翁”,后人多对他持鄙夷之态度。

而李贽在《藏书》中为他翻案,认为他的行为使百姓“卒免锋镝之苦者,道务安养之力也”这说明了李贽( )A.反对思想束缚提倡独立思考B.继承传统儒学民本的思想C.评价历史人物不受前人影响D.抨击传统儒家忠孝的思想6.(2分)黄宗羲对儒学品格作了重新赋予,认为“儒者之学,经纬天地”,要由豪杰之士来承担,呼吁豪杰之士树立为国家与民族建功立业的远大志向。

辽宁省协作体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

辽宁省协作体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

辽宁省协作体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要求)1. 关于民国初年的政治,有学者认为:“在总统之外复设总理,是为总统制改为责任内阁制的标志。

但规定的责任内阁制并不完备,其要害在于改制之后,未能确定总统府与国务院孰为最高行政中枢。

于是导致了一国之内同时具有两个行政中枢的二元化政体格局。

从民初政治的实践上看,斯时真可谓政争不断。

”该学者意在()A. 责任内阁制的设立是民国政治的大倒退B. “二元化政体”践行了主权在民的理念C. 中华民国的民主法治遭到严重破坏D. 制度设计的缺陷导致政治纷争不断2. 公元前3世纪前后,罗马法中的索贿罪主要针对的是执法官、元老院议员以及这两类人的子女,另外,一切利用公职从臣民和同事那里接受或者攫取物品的行为都可能涉嫌触犯此罪,元老院或其他掌权者违反有关禁令从事商业活动的行为(比如搞公共承包,以营利为目的经营船舶等)也构成索贿罪。

这一规定()A. 旨在维护工商业者权益B. 有利于国家政务的良性运行C. 树立了法律的至上权威D. 提高了公职人员的责任意识3. 1931年,著名经济学家凯恩斯说:“黄金不再在人们手上传来传去。

人们贪婪的手掌再也无缘接触它。

黄金如今沉睡在地下,再也看不见。

当众神不再身着金黄色的盛装在地上漫步时,我们便开始理性地看待它们。

”这段话的背景可能是()A. 布雷顿森林体系得以确立B. 白银取代黄金成为流通货币C. 国际金本位制度走向崩溃D. 金币代替黄金在国际间流通4. 自2013年以来,全球和中国人工智能行业投融资规模都呈上涨趋势。

据统计,2017年全球人工智能投融资总规模达395亿美元,融资事件1 208笔,其中中国的投融资总额达到277.1亿美元,融资事件369笔。

这体现出()A. 科技发展增强了社会经济活力B. 大国主导国际高新技术的竞争C. 科技创新影响了人们社会生活D. 人工智能成为新科技领域标杆5. 我国古代对外来农作物的命名不断发生变化,秦汉至唐宋的外来农作物名称是胡萝卜、胡荽(香菜)、胡椒,唐宋至明清的名称是蕃薯、蕃茄、蕃豆(花生),清朝以后是洋芋、洋葱、洋白菜。

河南省郑州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6月期末考试 历史 Word版含解析

河南省郑州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6月期末考试 历史 Word版含解析
8.唐中后期,赋税混乱不一,“邦赋既无定限”,“率税少多皆在牧守裁制”。宰相杨炎提出“凡百役之费,一钱之敛,先度其数而赋于人,量出制入”。这一主张旨在( )
A 扩大敛财空间B.应对内部危机
C.抑制土地兼并D.减轻人身控制
9.中国画注重”写意”。唐朝的“意”,通常与“意气”、“神气”、“骨气”、“气力”、“气势”、“气象”等概念联系在一起。宋以后所说的“意”常常同“理”、“韵”、“趣”、“士气”、“书卷气”等概念联系在一起。这一变化可以用来说明( )
A.“知行合一”B.“经世致用”
C.“以农为本”D.“格物致知”
13.下表梳理了明朝贵州都匀地区的管理机构沿革。据此推断,此地管理机构的调整旨( )
时间
管理机构
洪武十三年(1380)
都匀安抚司
洪武二十三年(1390)
都匀卫指挥使司
洪武二十九年(1396)
都匀卫军民指挥使司
弘治七年(1494)
都匀卫指挥使司.都匀府
1.二里岗文化是以河南郑州二里岗遗址商代文化遗存命名的文化类型,时间上介于二里头夏文化、殷墟晚商文化之间。下表是二里岗文化的城郭规模,此表可以用来研究商代( )
城郭名
所在地
规模(东西×南北)m
郑州商城
河南省郑州市
1700×1870
偃师商城小城
河南省洛阳市
740×1100
偃师商城大城
河南省洛阳市
1240×1770
A.诸侯林立经济隔绝B.商业贸易繁荣
C.区域分工已经出现D.各国奖励耕织
3.周代以前,多数妇女的初婚年龄在二十岁或二十岁以上。战国、秦、西汉期间逐渐提前,至东汉以后,多数妇女的初婚年龄在十五六岁左右。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2021-2022学年吉林省长春市第六中学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

2021-2022学年吉林省长春市第六中学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

长春六中2021---2022学年度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文)(历史)一、单选题1.《诗经·大雅》称“殷鉴不远,在夏后之世”。

《尚书·召诺》称“我不可不监于有夏,亦不可不监于有殷”,统治者也有意识地整编前代文献。

“殷鉴”观念A. 推动了重史传统的形成B. 旨在强化对思想的控制C. 有利于贵族政治的延续D. 是对商文化传统的沿袭2.在殷墟第三次发掘时,一个坑内就集中出土了1000多把石刀;第七次发掘时,一个坑内又集中出土了440多件石镰和78件蚌器。

这些考古文物的出土可反映出()A. 农业生产的精耕细作B. 井田制下的生产方式C. 当时生产力水平很低D. 粮食作物的产量较大3.先秦时期流行的一项体育运动“乡射礼”对于射手的评价包括三个方面:能否射中靶心、形体能否合于音乐节奏、能否礼让对手。

只有符合全部条件的射手,才能成为获胜者。

据此可知,“乡射礼”()A. 保证了人才的全面发展B. 体现了儒家思想的演变C. 蕴含了中华文化的精神D. 契合了战乱频繁的时代4.据《礼记•月令》载:“百工咸理,监工日号:毋悖于时,毋或作为淫巧(新奇的物品),以荡上心。

”《礼记•王制》中还说,如有人挟“奇技、奇器以疑众,杀”。

在等级制度森严的古代中国,这种指导思想()A. 有利于农业经济的快速发展B. 是重农抑商的思想源头C. 不利于手工业长远发展D. 使手工业产品质量难以提高5.秦朝实行三公九卿制,其中:丞相负责协助皇帝处理全国政务,御史大夫则负责颁布诏令和管理奏章,监察文武百官,太尉负责军事。

这反映了此制度A. 使各部门独立行使职权B. 具有明显的决策高效性C. 分割了皇帝的部分权力D. 蕴含了分权制约的理念6.关于秦朝徭役,《史记•陈涉世家》中有“失期,法皆斩”的记载。

1975年在湖北云梦睡虎地出土的《秦律•徭律》却规定“御中发征,乏弗行(没有及时出发),赀(罚)二甲。

失期三日到五日,谇(责备);六日到旬,赀一盾;过旬,赀一甲。

2021-2022学年北京市昌平区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解析版

2021-2022学年北京市昌平区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解析版

2021-2022学年北京市昌平区高二(下)期末历史试卷1.良诸古城遗址发掘的墓葬中,不管是墓葬的选址、排列还是随葬品的数量和级别都有区别。

平民的墓地一般离王城较远,随葬品一般只有陶器;贵族墓地建在王城边上,随葬品一般有玉器,其中玉琮只出现在高等级墓葬中。

由此可以判断良渚文化()A. 实行“禅让制”B. 部落间战争频繁C. 社会生产力低下D. 出现了等级分化2.如图是出土于云南江川李家山的牛虎铜案,是战国时期古滇国的青铜祭祀礼器。

其造型由二牛一虎组成,既有中原地区四足案的特征,又具有浓郁的地方民族风格。

其反映了战国时期()A. 牛耕技术推广到了西南地区B. 古滇国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C. 中原与西南的商业往来频繁D. 民族之间文化的交流与交融3.班固在《汉书》中说:“孝武初立号令文章,焕然可述,后嗣得遵洪业,而有三代之风。

如武帝之雄才大略,不改文景之恭俭以济斯民,虽诗书所称,何有加焉。

”下列各项能够佐证汉武帝雄才大略的是()①削弱诸侯王的势力②采取“与民休息”政策③派遣张骞通西域④设立五经博士独尊儒学A. ①②③B. ①②④C. ①③④D. ②③④4.南朝《宋书》记载刘宋时期:“兵车勿用,民不外劳(额外的劳役),役宽务简,氓庶(民众)繁息,至余粮栖亩(存积于田亩),户不夜扃(上门锁),盖东西之极盛也……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收获),则数郡忘饥。

”以上史料描述的是江南地区()①社会比较安定②经济得到发展③自然条件优越④民族交融加强A. ①②③B. ①②④C. ①③④D. ②③④5.如图所示是我国古代某个政权建立的政治制度,反映了()A. 北宋初期统治者加强中央集权B. 辽朝设置的南、北面官C. 西夏兼用汉式与本民族的官称D. 金朝设置的“猛安谋克”6.中国古代管理户籍的根本目的是掌握人口变动情况,以便征发赋役。

下列古代户籍制度按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①“为户籍相伍”,以五家为“伍”②户籍分为黄籍和白籍③按职业定籍,统称为“诸色户计”④户籍分为主户和客户A. ①②④③B. ②③①④C. ③②④①D. ④①③②7.下列是明朝的科学家及其成就,据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李时珍编著的《本草纲目》全面总结了我国古代药物学的成就,并被译成日、拉丁、法、德、英、俄等多种文字。

四川省巴中市文茂中学2022-2023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

四川省巴中市文茂中学2022-2023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
D. “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
【答案】D
【解析】
“皆绝其道,勿使并进”是为了使儒学形成独尊的局面,所以是最有可能引用的史料,选D是符合题意的,正确;“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是典型的儒学而非“儒学的法家化”,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属于道家的顺应自然思想,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天子之所是未必是,天子之所非未必非”是明末清初批判君主专制的思想,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D。
13.在中国传统社会中,民生一般是指百姓的基本生计。20世纪初期,对民生的解释是:“民生就是人民的生活,社会的生存,国民的生计,群众的生命”。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宋代设立慈幼局、婴儿局……,宋元以后,政府备有学田、膏火田等公产收入作为膳廪支持。……自北宋政府大力兴办义诊慈善机构后,至南宋蔚然成风,并作为地方官员重要善政加以鼓励……。
考点:本题考查古代文学。
点评:注意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反映社会存在。
12.著名导演史蒂夫•诺兰 科幻大作《星际穿越》风靡全球, 引发了学习物理知识的热潮,“黑洞”、“虫洞”、“五维空间”成为人们热议的名词,如果人类 能够实现星际穿越,其理论来自于哪一位科学家
A. 爱因斯坦 B. 普朗克 C. 伽利略 D. 牛顿
4.1912年颁布的《临时约法》规定:“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这句话从根本上颠覆的观念是
A. “唯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
B. “民者,国之本也;国者,君之本也”
C.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D. “天下为主,君为客”
【答案】A
【解析】
据材料“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否定了君主专制的制度,“唯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体现了君权神授、君主专制的思想,故A项正确;“民者,国之本也;国者,君之本也”体现了民本思想,故B项错误;“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体现了民贵君轻思想,故C项错误;“天下为主,君为客”体现了反对君主专制的思想,故D项错误。故选A。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广东省肇庆市2016-2017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说明:1.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答卷前,考生要务必填写答题卷上的有关项目。

3.选择题选出答案后,用黑色2B铅笔在答题卡上涂黑,不能答在试卷上。

4.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卷各题目指定区域内;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5.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卷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只交回答题卷以及选择题答题卡。

一、选择题:(共24题,每题2分,共48分)1. 《论语·八佾》:“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孰不可忍。

”材料表明孔子强调A. 仁爱思想B. 忠恕之道C. 等级秩序D. 以德治民【答案】C【解析】材料的意思是:孔子谈到季氏时说,“他用六十四人在自己的庭院中奏乐舞蹈,这样的事他都忍心去做,还有什么事情不可狠心做出来呢?” 古时一佾8人,八佾就是64人,据《周礼》规定,只有周天子才可以使用八佾,诸侯为六佾,卿大夫为四佾,士用二佾。

季氏是正卿,只能用四佾。

孔子对季氏僭越礼制等级的行为表示愤怒,是在强调周礼的等级秩序。

故本题正确答案为C。

2. 《世界文明史》中指出:“中国古代……哲学家们在晚周时期大动乱的形势下,力图提出稳定社会和安抚人心的原则。

”文中的“原则”不包括A. “爱人者,人恒爱之”B. “兼爱、非攻”C. “无为而治”D. “春秋大一统”【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晚周社会正处于大动荡,大变革时期,此时社会思想比较活跃,即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思想,例如儒家思想的代表者孟子曾提出“爱人者,人恒爱之”意思是说用爱对待他人的人,也会得到他人的关爱,故A项排除;墨子提出“兼爱、非攻”的主张,属于这一时期的思想,但不合题意,故B项排除;汉朝董仲舒为维护封建统治者的利益,提出“春秋大一统”的思想,并不是在晚周时期大动乱形势下提出,,与题干中时间不合,但符合题意,故C项正确;“无为而治”是春秋时期道家学派创始人老子提出,他主张顺应自然,但不合题意,故D项排除。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董仲舒的思想主张【名师点睛】“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提出:(1)提出者:董仲舒(2)特点:把诸子百家中的道家、法家和阴阳五行家的一些思想糅合到儒家思想中,加以改造,形成了新的儒学体系。

(3)思想主张:①提出“春秋大一统”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主张——中央集权需要。

②提出“君权神授”的政治思想和“天人合一”“天人感应”学说——加强君权需要。

③进一步发挥儒家的仁政思想,主张限田、薄敛、省役——针对土地兼并现实。

④提出“三纲五常”——为人处世标准,提倡孝道。

(4)影响:董仲舒的思想主张,深受汉武帝的赏识。

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的建议,并付诸实行。

3. 宋明时期理学的出现与走向成熟,体现了儒学的新发展。

下列观点与理学家的思想明显不符的是A. “天下物皆可以理照,有物必有则”B. “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C. “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D. “正君心,立纪纲,亲贤臣,去小人”【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联系所学知识,A.“天下物皆可以理照,有物必有则”, B.“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 D.“正君心,立纪纲,亲贤臣,去小人”,以上都是理学家的主张;C.“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强调的是人的物质生活不属于理学家主张;故此题应选C项考点:宋明理学点评:宋明理学是特点:第一,儒学进一步思辨化。

传统儒学经由理学家们的改造,道德信条式的理论体系终于变成了哲学理论体系。

就此而言,它体现着宋明理学家们融合创造的哲学智慧。

第二,儒学更加强调伦理道德为思想核心。

理学所强调的义理,实质上也就是儒家的伦理道德学说。

就其内容而言,与汉代董氏的儒学相比,其重点不在政治哲学上,而在伦理道德上;与先秦的儒学相比,其对伦理道德的阐述,更侧重于哲学的表达。

第三,更多吸收了佛、道因素。

4. 王夫之说:“以天下论者,必循天下之公,天下非一姓之私也。

”顾炎武说:“博学于文,行已有耻,自一身以至天下国家,皆学之事也。

”两句言论分别反映了怎样的思想进步性:A. 反对封建君主专制;经世致用B. 反对封建土地私有制;振兴工商业C. 反对封建专制;人民主权D. 反对中央集权;否定宋明理学【答案】A【解析】材料中“必循天下之公,天下非一姓之私也。

”,体现了王夫之反对君主专制的进步思想;“博学于文,行己有耻,自一身以至天下国家,皆学之事也”,体现了顾炎武主张经世致用的学风,故A正确;B、C、D均不符合题意,排除。

【名师点睛】本题考查明清之际的儒家思想,明末清初进步思想家反对封建专制,重视手工业、商业,批判继承传统儒学,这些主张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时代的要求,具有解放思想的历史进步作用。

5. 英国科学家李约瑟认为“东亚的化学、矿物学、植物学、动物学和药物学都起源于道家”。

可以佐证这一观点的科技成就是A. 造纸术B. 印刷术C. 火药D. 指南针【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材料提到,“东亚的化学、矿物学、植物学、动物学和药物学都起源于道家”。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火药就是道家术士炼丹时产生的,因此选B。

ACD都不符合所学知识,排除。

考点: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火药6. 中国画注重写意传神,追求“得意忘形”,或者说注重用画面传达主观情致与神韵,并不拘泥于客观景物和人物的逼真摹写。

这种特点可概括为A. 天人合一B. 诗画合一C. 知行合一D. 情景合一【答案】D【解析】天人合一认为“天”有意志,人事是天意的体现;天意能支配人事,人事能感动天意,由此两者合为一体,不符合题意,排除A。

材料中并没有讲到画中有诗,排除B。

材料中说到将景物和人物的,描写与传达主观情致与神韵相结合,体现了情景合一的艺术特征,C正确。

知行合一是王阳明的主要思想,不是中国古代绘画的主要艺术特征,排除D。

7. 建国后,在黄淮地区相继出土了一些汉代铁铧和铁犁壁(起松土、碎土、起垅的作用),这些文物可以印证当地在汉代A. 刀耕火种方式已经普及B. 耕作农具得到改进C. 铁器开始使用于农具制造D. 使用了先进的曲辕犁【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材料中“在黄淮地区相继出土了一些汉代铁铧和铁犁”说明在该地在汉代已经使用了这些铁质农具,但中国在春秋战国时期铁器开始用于农具制造,所以C项说法不符合史实,A项在原始社会广泛使用, B项铁铧和铁犁壁较之春秋战国时期的铁犁有所改进, D项出现在唐代,答案选B。

考点: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特点点评: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以个体小农经济为主体,其耕作模式中最突出特点的是精耕细作,具体表现在多个方面,如耕作方法,耕作模式,土地的使用方式,耕作制度,农具的革新和水利工程的兴修等方面。

8. 元代著名的文学家张养浩在《山坡羊》中写道:“一头犁牛半块田,收也凭天,荒也凭天。

粗茶淡饭饱三餐,早也香甜,睡也香甜。

布农得暖胜丝棉,长也可穿,短也可穿。

草屋茅舍有几间,行也安然,睡也安然。

雨过天晴驾小船,鱼在一边,酒在一边。

日上三竿犹在眠,不是神仙,胜是神仙。

”对这首词的解读不正确的是A. 反映了古代农耕经济的落后性和保守性B. 反映了小农经济状态下农民生活的富足和惬意C. 反映了古代自然经济状态下农民不思进取的心态D. 反映了中国古代传统小农经济的基本特点【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

材料所讲的是我国古代传统小农经济的基本特点:自给自足,男耕女织,落后性,保守性,分散性等,故ACD项正确,但不符合题意。

但是在封建地主阶级的沉重剥削下,农民需要承担沉重的徭役,小农经济十分脆弱,没遇灾荒瘟疫,多数农民家庭就会陷于贫困,失去土地或者破产死亡,故B项错误,符合题意。

所以答案选B。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小农经济9. 董仲舒指出,当时社会“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

此后,历代王朝大多采取措施抑制土地兼并,但无法根本解决这一社会痼疾。

其主要原因是A. 实行重农抑商政策的力度不够B. 土地私有,并允许买卖的制度C. 地主、高利贷者对农民的盘剥D. 封建王朝统治严酷、横征暴敛【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土地兼并根源的认识。

封建社会地主土地私有制,允许土地自由买卖,导致了“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的局面,B项符合题意。

A项不符合史实;C项反映了地主阶级残酷的剥削;D项反映了封建王朝的压迫、剥削,但不是造成土地兼并的根本原因,故排除。

考点: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发达的古代农业·土地兼并10. “一宅”、“山西紫禁城”-------卖豆腐起家的太原王氏是明清时著名的晋商,“以商贾兴,以官宦显”,在经商做官发财之后,大兴土木。

这一现象所产生的消极影响是A. 留下了晋商文化B. 使手工业品缺乏市场C. 影响工商业扩大再生产D. 影响农业经济的商品化【答案】C【解析】材料中王氏把资本大量投入到土木工程中,影响了工商业的扩大再生产,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故选C;A项不是消极方面;B、D说的是小农经济的封闭性特点,排除。

【名师点睛】结合所学明清时期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的原因分析解答。

“经商做官发财之后,大兴土木”影响资本原始积累,影响了工商业的扩大再生产,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11. 秦朝修建咸阳,运用了天体观念。

把渭河比作银河“天汉”,把各座宫殿比作星座,咸阳宫居中,四周有许多通道,形成了众星拱辰、屏藩帝都的格局。

咸阳城的修建,反映了当时社会A. 天文历法知识的发达B. 借助神灵维护自己的统治C. 君主专制,皇位独尊D. 神化皇权,万世一统【答案】C【解析】试题解析: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材料的能力。

依据材料“四周有许多通道,咸阳宫居中,形成了众星拱辰.屏藩帝都的格局”,这一建筑风格象征权力向中央集中,体现了中央集权的特征。

故C项符合题意。

A项属于表象,材料也没体现神灵.神化皇权,故B.D 两项错误。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秦朝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皇帝制度12. 《明史》记载:“(明太祖)革中书省,归其政于六部……置殿阁大学士,而其官不备,其人亦无所表见(表现)。

燮理(治理)无闻,何关政本,视前代宰执(指宰相),迥乎异矣。

”殿阁大学士与宰相“迥乎异矣”主要表现在A. 殿阁大学士仅供顾问,而无实权B. 殿阁大学士实际上并未设置C. 殿阁大学士地位实际上与六部等同D. 担任殿阁大学士的人没有办事能力【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阅读信息和根据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