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素周期表教学反思
元素周期表教学反思
元素周期表教学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我注意到了一些可以改进的地方。
首先,我没有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
来辅助教学。
元素周期表是一个图表,通过图像和动画的形式来展示元素的周期性特
征会更加生动有趣,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
因此,下次我会准备一些相关
的多媒体资料,如视频和幻灯片,来辅助教学。
其次,我在讲解元素周期表的时候,没有充分考虑到学生的不同水平和兴趣。
有些学
生可能对元素周期表的内容不感兴趣,或者对于一些深入的概念理解困难。
下次我会
尝试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如小组讨论、实验、游戏等,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
参与度,并根据学生的不同水平提供个性化的辅导。
另外,我没有充分利用课堂时间进行互动交流。
我应该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展开探讨,以及分享他们的观点和想法。
这样不仅有助于巩固他们对元素周期表的理解,还能培
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表达能力。
下次我会提前准备一些问题和讨论的主题,让学生
参与进来,共同探索和学习。
最后,我在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时,过于依赖课堂测试和考试。
我认识到这种评价方
式可能会导致学生只注重记忆和应试,而忽视理解和应用。
下次我会尝试采用更多形
式的评价方式,如项目作业、小组展示等,来全面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以及培养他
们的实际操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总的来说,我在元素周期表教学中有一些不足之处,但我会不断反思和改进,提升自
己的教学水平,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元素周期表的知识。
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 元素周期表 教案教学设计课后反思
《元素周期表》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知识技能:使学生初步掌握元素周期表的结构,以及周期、族等概念。
过程与方法:通过元素周期表是元素周期律的具体表现形式的教学,进行“抽象和具体”这一科学方法的指导。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学生亲自动手编排元素周期表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通过抢答对身边元素有所了解和重视,分组画曲线培养理性思维能力,观察元素原子结构,揭示元素周期律,培养学生的分析和推理能力。
2重点: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周期,族的概念3难点:元素周期表与原子结构示意图之间的联系。
4教学方法与手段:多媒体辅助教学,启发法,讲授法,讨论法,实验探究法,实践活动5教学过程设计: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情境引入【情景】我们经常要到超市去买东西,比如说买小吃、买鸡鸭鱼肉、买蔬菜,都要到特定的区域去买,你会发现超市的所有东西都被分类分区了,这样做既方便了进货摆放,也方便了每一位消费者买东西能很快的找的见。
【学生活动一】以小组为单位,观察元素周期表的结构,每个元素旁的数字和字母都代表什么东西,元素周期表上每个元素在周期表上的颜色代表什么?【过渡】同学们的们讨论的非常好,观察仔细,都有侦探头脑,有这细致入微的观察力。
讲述元素周表的周期以及族,并让学生练习几个生活中常见的元素,指出在元素周期表的位置。
【学生活动三】(作三个原子结构示意图)大家结合元素周期表找出黑板上这三个元素的位置,包括在哪个周期,哪个族,并观察原子结构示意图与元素周期表之间的联系。
【活动总结】原子结构示意图的核外电子层数表示元素的周期数,最外层电子数表示元素在周期表中属于哪一族。
【过渡】这里的周期性一词,我们并不陌生,自然界的斗转星移,日月穿梭,四季变换,都在时间的流逝中体现了周期性,自然周期非常美,那我们的元素世界呢?【多媒体展示】自然界中四季变化到目前为止,人们发现的元素有110多种,和这20种元素一样,他们之间也有类似的周期性变化规律。
元素周期律的教学反思
元素周期律的教学反思作者:石义滨来源:《课程教育研究·下》2015年第05期【摘要】教学反思是每一个老师在上完每一堂课之后必须经历的重要环节,它帮助我们完善教学任务,提高教学水平。
在文中我对元素周期律的教学进行了备课反思、课堂情况反思、教学方法反思。
运用了精讲、自悟、反思、讨论等教学方法,将必修四的教材中所学到的元素周期表中卤族元素和碱金属物理及化学性质的递变规律等进行了归纳总结,得到元素周期律,在对元素周期律的应用进行教授。
这种创新的授课方式使我对教材有更深的理解和研究,并可及时了解教学效果,发现自己教学中不足之处,寻找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及时补救。
【关键词】元素周期律 ;卤族元素 ;碱金属【中图分类号】G634 ; ; ; ; ; ; ; ; ; ; ; ; ; ; 【文献标识码】A ; ;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5-0178-01利用新课改之后的教材有效的进行教学工作是最重要的是“度”的把握。
新教材注重探究性自主学习,新教材中实验为教学基础,通过实验探究通过讨论验证来得到结论,相对于旧教材的知识结构体系,理论知识减少,教材有意向由教师通过教材中的基本框架,补充和引导相应的基础知识内容,然而这就需要教师思考到底补充哪些知识,补充多少,补充到什么程度,没有统一的标准,不好把握,这就更需要进行教学反思,教学反思可使我们对教材有更深的理解和研究,及时了解教学效果,可以及时发现自己教学中不足之处,进而寻找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及时补救。
总之,教学反思是每一个老师在上完每一堂课之后必须经历的重要环节,它帮助我们完善教学任务,提高教学水平。
下面就是我对“元素周期律”的教学进行的反思。
一、备课的反思每一堂精彩的课程都离不开课前备课和细细琢磨,我经常在上课之前问自己一些问题,让自己的思路更加清晰,并且反复思考着:这节课需要教给学生哪些知识?其中哪些知识是重点难点?哪些知识是高考热点?用怎样的一种方式是学生更容易接受?哪些条件会影响课堂的教学效果?关于元素周期律这一章,备课需要做到以下几点:1.熟悉本节教学要求。
《主题一 第二节 元素周期律》教学设计教学反思
《元素周期律》教学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理解元素周期表的结构,掌握周期和族的含义,理解元素周期律的观点。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和分析实验现象,归纳出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激发学生对化学学科的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元素周期律的应用。
2. 教学难点:通过实验现象分析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
三、教学准备1. 准备教学PPT,包含元素周期表、实验图片和相关视频。
2. 准备实验器械和试剂,如试管、烧杯、试纸、磁铁等。
3. 准备学生实验用器械和试剂,如试管、试纸、砂纸等。
4. 准备习题集和相关练习题。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回顾初中化学知识,通过提问的方式,让学生回忆初中化学中学习过的元素,并列举出一些典型的元素及其化合物性质。
2. 介绍周期表的结构和特点,说明元素周期表不仅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也是理解化学知识的重要框架。
3. 强调本次课程学习的内容和方法,介绍本次课程的教学目标。
(二)新课教学1. 介绍周期表中的七个周期和三个部分,并通过图片和视频展示周期表的结构和特点。
2. 介绍元素周期律的观点和意义,说明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规律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基础。
3. 通过实验演示和图片展示,介绍氢元素和碱金属的性质和变化规律,并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这些性质和变化的原因。
4. 介绍卤族元素和金属的性质和变化规律,并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这些性质和变化的原因。
5. 介绍氧族元素和碳族元素,并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这些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和性质的干系。
6.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尝试诠释一些化学现象的原因,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7. 总结本次课程所学的知识和规律,强调元素周期律的应用和意义。
(三)教室练习1. 安置一些与本次课程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进行思考和解答,以检验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水平。
初中化学_第二单元第四节(第二课时) 元素及元素周期表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教学设计】第二单元第四节元素及元素周期表(第二课时)一、学习目标:1.知道元素的简单分类;元素符号所表示的意义;会正确书写元素符号并记住常见的元素符号。
2.知道元素周期表的结构;能根据原子序数在元素周期表中找到指定元素和有关该元素的一些其它的信息。
二、学习过程:(一)、知识链接:1、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有、、。
如水是构成的,汞是由构成的,氯化钠是由构成的。
2、决定元素种类的是原子的数,钠原子和钠离子是否属于同种元素?。
为什么?。
元素:具有相同(即)的一类..原子总称。
(二)、温故知新:1、下列说法有没有错误?将错误的说法加以改正⑴水是由一个氧元素和两个氢元素组成的。
⑵二氧化硫中有硫和氧两个元素。
⑶水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⑷水分子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⑸一个水分子是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的2、填上合适的元素:⑴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⑵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⑶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⑷生物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元素3、联系生活:小华用凉开水养鱼,不久鱼全死了,下列哪个是合理的解释A、凉开水中几乎不含氧元素B、凉开水中几乎不含氧原子C、凉开水中几乎不含水分子D、凉开水中几乎不含氧气4、5题见课件。
(三)、自主学习与探究:阅读课本46-47页,完成自主学习知识点一、二。
知识点一:元素的种类1.稀有气体:2.金属元素:3.非金属元素: .知识点二:元素的表示---国际通用(元素符号)1.为什么要使用元素符号?2.元素符号的读法:3 .元素符号的书写:(1)由一个字母表示的元素:(2)由两个字母表示的元素:4.元素符号的意义(1)表示一种元素(宏观)(2)表示该元素的一个原子(微观)(3)有些还表示一种物质。
注意:在元素符号前面加上计量数后,就只能表示若干原子,不再表示某元素。
如:3H只表示三个氢原子。
阅读课本48-49页完成知识点三。
知识点三:元素周期表1.元素周期表的结构简介:2、在元素周期表中,有两种颜色,分别表示什么元素?3、从元素周期表中,你能发现的哪些规律?小结:1、绿色表示非金属,橙黄色表示金属。
元素周期律教学反思
元素周期律教学反思首先,教学内容设计不够合理。
在教学中,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元素周期律的教学内容应当包括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布置原则、周期规律等方面的知识,同时还应引导学生通过实验来观察和验证周期规律。
然而,在实际教学中,过于依赖教科书的内容,缺乏足够的实验操作和探究性学习,导致学生对元素周期律的理解不够深入。
其次,在教学方法上需要进行改进。
传统的教学方法主要是通过教师讲解、学生听讲的方式进行。
这样的教学方法单一、枯燥,容易使学生产生学习倦怠感,影响学习效果。
在元素周期律的教学中,可以采用一些多媒体教学手段,例如利用幻灯片、实物模型、实验演示等方式进行教学。
通过多种形式的教学手段,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
此外,教学过程中也应注重学生的参与和互动。
在讲解的过程中,可以设计一些小组讨论、问题解答等活动,引导学生根据元素周期表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教师和学生的互动,可以促进知识的传递和理解,激发学生思维的活跃性。
值得注意的是,教学评价也是教学反思的重要内容之一、在教学中,应加强对学生学习情况的评价和反馈。
通过定期的测验、小组活动和作业查对等方式,及时了解学生对元素周期律的掌握情况。
同时,教师还应给予学生针对性的指导和建议,帮助他们及时纠正错误,提高学习效果。
最后,教师的素质和教学态度也是影响教学效果的关键因素。
教师应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教育教学能力,通过持续地学习和培训,不断提升自身的教学水平。
同时,教师应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和耐心,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心理状态,积极帮助学生解决问题和排除困难。
只有具备良好的教学素质和积极的教学态度,才能更好地开展元素周期律的教学工作。
总之,元素周期律的教学需要进行反思和改进。
在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方法、互动参与、教学评价和教师素质等方面都有一定的不足之处,需要不断探索和改进。
通过改进教学方式、提高教学质量,可以更有效地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元素周期律的知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
元素周期律的教学反思
元素周期律的教学反思引言:元素周期律是现代化学的基石之一,它系统整理了元素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并展示了元素之间的相互关系。
然而,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常常发现学生对于元素周期律的理解和应用仍存在困难。
本文将对元素周期律的教学进行反思,并提出改进的建议。
一、元素周期律的引入在教学中,我们通常将元素周期律作为一门新知识引入给学生。
然而,我们发现学生往往对于元素周期表的相关概念缺乏兴趣和理解。
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我们可以考虑通过引入一些具体的例子或实验来引发学生的兴趣,并引导学生在实践中探索元素周期律的奥秘。
二、元素周期律的基本结构元素周期律是由水平周期和垂直族组成的。
然而,在教学中,我们常常只注重学生对于水平周期的记忆,而忽略了垂直族的重要性。
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元素周期律的基本结构,我们可以引导学生比较和分析不同族元素的共性和差异,从而使他们对于元素周期律的结构有更深入的理解。
三、元素周期律的周期性规律元素周期律中蕴含着多种周期性规律,如电子云半径、电离能、电负性等。
然而,我们在教学中常常只注重于某一种规律的讲解,而没有展示不同规律之间的相互关系。
为了提高学生对于周期性规律的理解,我们可以采用图像展示或实例分析的方式,让学生观察和比较不同规律的变化趋势,从而揭示其内在的联系。
四、元素周期律的应用元素周期律不仅仅是一种理论知识,更是应用于化学实验和工业生产中的重要工具。
然而,在教学中,我们往往没有充分强调元素周期律的应用价值,导致学生对于学习的动力不足。
为了提高学生对于元素周期律应用的兴趣,我们可以通过展示一些实际应用案例,如元素的分离和合成,让学生了解元素周期律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重要性。
结论:元素周期律作为一门重要的化学概念,在教学中需要我们注重方法和策略的选择。
通过引发学生的兴趣,加强基本结构的理解,展示周期性规律的关联,以及强调元素周期律的应用价值,我们可以提高学生对于元素周期律的学习积极性和理解水平。
元素周期律教学反思(完整版)
元素周期律教学反思元素周期律教学反思本章知识的重点是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但要深刻地理解并运用它们,必须用有关原子结构、核外电子排布的知识作基础,元素周期律教学反思。
元素周期表中同周期同主族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包括分析简单化合物的形成等都是在原子结构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否则,元素周期律和周期表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因此,掌握有关原子结构的知识,是深刻理解元素周期律和运用元素周期表必不可少的。
由于这部分内容,概念较多,知识点繁杂,学生基础j较差,学习的习惯又不好,因此单纯的讲述、整理和归纳一方面显得有些枯燥、提不起学生的兴趣,另一方面学习效果、学生的收获都不是很理想,因此,复习时,应采取问答式的教学方法,并讲练结合,使所授的内容和练习互为补充,才能达到较为理想的效果,教学反思《元素周期律教学反思》。
根据本人几轮讲授,总结出具体讲授思路为:牢记一条:要求学生记住 1 —— 20 号元素的名称和元素符号,记住第Ⅰ A 族和零族的原子序数及推导方法。
三句口诀:周期表格要牢记,变化体现周期律;七主七副七周期,零族Ⅷ族镧锕系;同周金减非递增,同族金增非递减。
注意:七周期包括三短三长一不完全。
七主包括第Ⅰ A 族(第一纵行),第Ⅱ A 族(第二纵行),第Ⅲ A 族(第十三纵行)第Ⅶ A 族(第十七纵行)。
零族指第十八纵行,Ⅷ族指第八、九、十纵行。
四条规律:1 、原子(离子)半径大小变化规律:同周期从左到右原子(离子)半径依次减小,同主族从上到下原子(离子)半径依次增大。
2 、核外电子排布相同的微粒半径大小比较规律:核电荷数越大,微粒半径越小。
3 、金属性强弱判断规律:( 1 )金属单质与水或酸反应置换出氢气的难易程度。
( 2 )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碱性强弱。
( 3 )金属单质间的置换反应。
4 、非金属性强弱判断规律:( 1 )非金属单质与氢气化合的难易程度及生成的气态氢化物的的稳定性强弱。
( 2 )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强弱。
元素周期表教学反思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元素周期表教学反思在教学元素周期表的过程中,我反思了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教学内容安排不够合理。
在教学元素周期表的过程中,我发现自己在知识点的选择和顺序上存在一些问题。
我没有从学生的认知和兴趣出发,而是过于注重知识的全面性和系统性。
这导致了一些学生对于元素周期表的学习兴趣不高,甚至产生了学习的阻碍。
因此,我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更加注重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认知需求,合理地选择和安排教学内容。
其次,教学方法不够多样化。
在教学元素周期表的过程中,我主要采用了讲授和讲解的方式。
这种单一的教学方式对于学生的学习效果并不理想。
有些学生可能更适合通过实验或观察来进行学习,而有些学生则更适合通过问题解决或讨论来进行学习。
因此,我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更加注重多种教学方法的运用,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和习惯。
另外,教学过程缺乏足够的互动和参与。
在教学元素周期表的过程中,我发现学生的参与度不高,课堂气氛较为呆板。
我没有充分利用学生的思维和讨论能力,也没有给予学生足够的发言和互动的机会。
这导致了学生对于元素周期表的理解程度不够深入,思维能力和创造力的发展也受到了一定的限制。
因此,我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更加注重学生的参与和互动,积极创设各种学习情境和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考能力。
最后,评价方式不够科学准确。
在教学元素周期表的过程中,我主要采用了传统的笔试和口述的评价方式。
这种评价方式只能测试学生对于知识点的掌握情况,而无法评价学生对于元素周期表的应用能力和综合能力的发展情况。
因此,我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更加注重评价方式的科学性和准确性,采用更加第1页/共2页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灵活和多样化的评价方式,例如项目作业、小组合作和实践操作等,以全面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能力提升。
综上所述,教学元素周期表的反思主要涉及教学内容安排、教学方法运用、教学过程互动和参与以及评价方式等方面。
我会在今后的教学中更加注重学生的兴趣和认知需求,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积极创设学习情境和活动,以及采用科学准确的评价方式,以求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能力发展。
高中化学_元素周期表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元素周期表》教学设计【课标要求】能描述元素周期表的结构,知道金属、非金属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及其性质的递变规律【教学重点】元素周期表的结构【教学难点】元素周期表的结构【教学方法】组织学生观察元素周期表,利用原子结构的知识,解读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利用图片、录像、小实验等形式介绍其它元素。
【学习目标】1. 通过自主探究元素周期表的结构,能够说出周期、短周期、长周期、不完全周期、族、主族、副族、零族、第Ⅷ族的概念;了解过渡元素、镧系元素、锕系元素的概念2.根据原子结构,能够推断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可以说出周期表中原子结构的递变规律3. 通过了解元素周期表的发现史,知道任何科学的发现都需要长期不懈地努力,才能获得成功。
【教学过程】【问题导入】第一个元素周期表是谁排成的?历史上第一个元素周期表是1869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排成的;他是将元素按照相对原子质量由小到依次排列,将化学性质相似的元素放在一个纵行,通过分类、归纳,制成了第一张元素周期表,揭示了化学元素间的内在关系,它跟现在的元素周期表排列方式一样吗?现在的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的排列依据是什么?反映了哪些规律?这节课的主题就是探究元素周期表的结构以及元素周期表是如何体现元素周期律的问题。
展示元素周期表、铁元素的信息。
得到元素的哪些信息?元素名称、元素符号、相对原子质量、原子序数等。
【自主探究1】周期表中共有个横行,个周期,共分为类。
【思考】1、周期的序数与元素原子的电子层数有何关系?2、第4周期元素种类为何比第3周期多10种?第6周期元素种类为何比第5周期多14种?3、以第3周期为例:同周期原子结构有何异同?同一周期,从左往右,电子层数,核电荷数依次,原子半径依次。
【巩固练习】1.说出N、Si、Ca的周期数?2.已知Sr原子结构示意图,判断Sr位于第几周期?【自主探究2】周期表中共有个纵行,个族,共分为类。
【思考】1、为什么周期表中18纵列,却只有16个族?2、以第ⅠA族元素为例,主族序数和最外层电子数的关系?3、同主族元素原子结构有何异同?同一主族从上到下,最外层电子数,电子层数依次,原子半径依次。
元素周期律教案反思
元素周期律教案反思教案标题:元素周期律教案反思引言:元素周期律是化学中的重要概念,它描述了元素按照一定规律排列的方式。
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元素周期律,我们设计了一堂关于元素周期律的教学活动。
本文将对这堂课的教案进行反思,并提供一些建议和指导,以进一步优化教学效果。
一、教学目标:1. 理解元素周期律的概念和意义;2. 掌握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和排列规律;3. 能够解释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的周期性性质。
二、教学内容:1. 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和排列规律;2. 元素周期表中的周期性性质。
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张元素周期表,引发学生对元素周期律的兴趣,并与学生讨论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和排列规律。
2. 知识讲解通过简洁明了的讲解,介绍元素周期表的组成和排列规律,包括周期数、主族、副族等概念的解释。
3. 实例演示选择几个具体的元素进行演示,解释其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和相关的周期性性质。
4. 小组合作探究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元素进行深入研究。
要求学生通过查询资料和实验数据,总结该元素的周期性性质,并解释其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
5. 总结归纳学生汇报小组研究的结果,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归纳元素周期表的排列规律和周期性性质。
6. 拓展应用引导学生思考元素周期律的应用领域,如化学反应、元素的性质预测等,并展示相关实例。
7. 课堂练习分发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并及时给予指导和解答。
8. 课堂总结教师对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进行总结,并与学生共同回顾所学的知识点。
四、教学评价:1. 学生的参与度:观察学生在小组合作探究和课堂练习中的积极参与程度。
2. 学生的理解程度:通过学生的回答问题和展示研究成果,评估学生对元素周期律的理解情况。
3. 教学效果:观察学生对元素周期律的掌握程度和应用能力。
五、教案反思与建议:1. 教学目标设定合理,能够引导学生全面理解和掌握元素周期律的相关知识。
2. 教学内容安排清晰,通过知识讲解、实例演示和小组合作探究等多种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学习效果。
元素周期表的教学手段分享与反思
元素周期表的教学手段分享与反思在化学教学中,元素周期表是一项重要的教学内容。
它不仅是理解化学原理和性质的基础,也是培养学生科学思维和分析问题能力的关键。
为了提高元素周期表的教学效果,教师需要运用合适的教学手段,同时进行反思和改进。
本文将分享一些有效的教学手段,并对其进行反思,以期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一、可视化工具的应用在教学中,使用可视化工具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和特性。
例如,教师可以使用投影仪将元素周期表投影到教室的大屏幕上,然后鼓励学生观察和分析其中的规律和特征。
此外,还可以使用计算机软件或在线资源,如交互式周期表和3D元素周期表,让学生通过手动操作去探索元素的排列和性质。
通过这样的可视化工具应用,学生可以更加直观地理解和记忆元素周期表,提高学习的效果。
然而,在使用可视化工具时,教师需要注意合理选择工具的内容和使用方式。
过分复杂的可视化工具可能导致学生的注意力分散,反而降低了教学效果。
因此,教师在选择可视化工具时,应该注重简洁明了、易于理解的设计,确保学生能够快速抓住关键概念和规律。
二、实践探索的教学方法元素周期表并不是一张静态的图表,而是代表了化学元素间关系的一种动态系统。
为了更好地理解元素周期表,学生需要通过实践探索的方式来加深对其规律的认识。
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实验或小组讨论活动,让学生通过实践操作和讨论交流,发现元素间的关系和周期规律。
例如,教师可以将不同元素的化合物或混合物提供给学生,让他们通过观察和实验去发现其中元素之间的规律。
同时,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讨论不同元素的性质和周期规律,并结合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来加深理解。
然而,实践探索的教学方法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一方面,由于实验条件的限制,学生可能无法亲自进行实验操作,从而减少了实践的体验感。
另一方面,过于追求实践探索可能导致理论知识的薄弱,教师需要在实践与理论之间进行平衡,确保教学目标的达成。
三、个性化学习的支持学生在学习元素周期表时,其学习能力和学习方式各不相同。
高中化学_元素周期表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教学重点1、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及其性质的递变规律。
2、元素性质和原子结构的关系。
教学难点1、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及其递变规律。
2、元素周期表的涵义和实质,元素性质与原子结构的关系。
教具准备多媒体等。
教学过程[新课导入][多媒体播放:门捷列夫以及世界上第一张元素周期表]师:同学们,这位智慧的老爷爷就是门捷列夫,他是干什么的?他的最伟大成就是什么?生(齐声):他是俄国伟大的化学家,他的伟大成就在于绘出了元素周期表,发现了元素周期律。
师:非常正确!这就是第一张手绘的元素周期表,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元素周期表[板书]一、元素周期表师:结合刚才我们观看的第一张元素周期表,请同学们看书,并思考。
1、门捷列夫开始是按照什么作为标准来排列元素的?2、现在的周期表编排的依据是什么?3、哪种依据更科学呢?生:看书、讨论师:巡视生1:一开始,门捷列夫对元素排列的依据是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
生2:现在编排的依据是核电荷数。
生3:以核电荷数为依据更科学些—感觉是吧。
师:关于第3个问题,学习完本节内容之后,我们就会得出答案。
[多媒体播放:元素周期表]师[多媒体播放目前使用的元素周期表]师:[自主探究]仔细阅读课本第4页图1-2的元素周期表,学生分组讨论,思考以下问题:1、描述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原子序数与什么有关。
2、元素周期表有多少横行,多少纵行?各有什么特点(提示:从原子结构角度出发)。
3、每横行、纵行所含的元素种类是否相同?生(讨论):师(巡视):倾听同学们的意见生1:表排列比较乱——长短不一。
而且表中各元素颜色也不一样。
生2:有7个横行,18个纵行生3:每横行、纵行所含的元素种类有的相同,有的不相同。
师(微笑):同学们观察很仔细,现在请同学们看书:什么叫周期?什么叫族?表中A、B、O的含义是什么?[多媒体展示板书]师:在必修1,我们已经学习了Na的性质,现象是本质的反映,客观是微观的体现。
现在让我们从原子结构这一微观角度来研究微观结构与客观性质的关系。
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下册 元素周期表 九年级化学教案教学设计课后反思
课题元素周期表授课人:周勇〖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初步认识元素周期表,能根据原子序数在元素周期表中找到指定的元素,并获取有关元素的元素符号、相对原子质量等信息。
2、了解周期、族等概念,进而初步了解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的分布特点及大致的递变规律。
3、通过展现元素周期表,使学生对元素周期表有一个感性的认识,然后引导学生分析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尝试用元素周期律解释简单的化学现象。
4、使学生了解周期表的意义,认识事物变化由量变引起质变的规律,对他们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
〖教学重点〗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及其性质的递变规律。
〖教学难点〗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及其性质的递变规律。
〖教学方法〗引导讨论〖授课班级〗九(1)班〖课型〗引导探究课〖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展示:门捷列夫图像及格言引导学生了解门捷列夫及其对化学作出的重要贡献,导入教学内容。
二、新课教学(一)初探元素周期表展示元素周期表,结合1—18号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引导学生观察:1、认识纵行——18纵行,橫行——7橫行。
2、认识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大概的位置:(1)非金属元素在纵行的上方,橫行的右面;金属元素在纵行的下面,橫行的左面。
(2)纵行从上往下,由非金属向金属转变,橫行由左往右,由金属向非金属转变。
3、认识元素周期表中一格所包含的信息。
4、原子中: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练习一:1、2017年5月,中科院、国家语委和全国科技名词委正式定名118号元素为“”,其部分信息如图所示。
则下列有关氮的说法正确的是()A.元素符号为Og B.相对原子质量为118C.原子的核电荷数为179 D.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2972、右图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硼为金属元素B.碳的原子序数是12.01C.铝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元素D.三种原子中质量最大的是铝(二)二探元素周期表展示元素周期表,结合1—18号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引导学生认识周期和族,以及同一周期、同一族的电子层数和最外层电子数的变化规律:1、认识周期:(1)一个橫行为一个周期。
元素的化学教学反思
元素的化学教学反思元素的化学教学反思元素的化学教学反思1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包括人体的元素组成、分类、存在形式和一些元素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两部分内容,重点叙述了一些必需微量元素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结合前面水、溶液以及人体重要的营养物质的学习,使学生对化学物质与健康生活的密切联系的认识更趋完整和深入。
首先课本中介绍了常量元素和微量元素的概念,并介绍了钙、钠、钾、铁、硒、碘、氟等元素的生理功能。
为了正确理解元素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教材指出了微量元素分为必需元素、非必需元素和有害元素三类,而必需元素也有一个合理摄入量的问题,摄入过多、过少均不利于人体健康。
这将使学生认识到,不经医生诊断,盲目食用某些营养补剂是有害的。
这一课题的重点是介绍一些元素与人体健康地关系。
教学中我注意强调必需元素的最佳摄入量,并引导学生讨论本课题的讨论题。
由于学生对于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的关系并不十分关注,因此在教学设计时。
我注意结合学生的实际以及学生已有的化学知识,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让学生参入到学习中来。
元素的化学教学反思2通过对《元素》的课堂教学,为了探究自己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使以后在教学过程中明确思路,现对这一节课进行一下反思:成功之处:这节课充分利用信息资源,使课堂初知识性外,多了些趣味性。
在备课过程中,从上一节的相对原子质量的概念,自然而然的引出元素的概念,使得较为抽象的概念变得较为浅显易懂。
课堂的逻辑性教好,重点突出,课堂气氛较为活跃,学生知识接受情况较好,完成了本节课的既定任务。
不足之处:1、在这节课中,内容比较多,各个环节时间比较紧张。
2、需控制好语速,留给学生更多些时间思考。
3、少讲多练,多精选习题,充分巩固。
4、多储备些知识,注意难易程度的把握,多研究教材。
总之,教无定法,学无止境,我在各个方面还有不足,也会加倍努力,三人行必有我师,勤学多问,取人之长补己之短,以更好更快的提高自己。
元素的化学教学反思3本课例是典型的与实际联系的课程,关键在于学生是否能很好地掌握知识点。
元素周期律教学反思2
元素周期律教学反思2第一篇:元素周期律教学反思2高三化学总复习是中学化学学习非常重要的时期,也是巩固基础、优化思维、提高能力的重要阶段,高三化学总复习的效果将直接影响高考成绩。
现对一年来的教学工作总结和反思如下。
一、研究信息,看准方向怎样着手进行化学总复习,复习的目的和任务是什么?这是刚刚进入高三的同学所面临的第一个问题,也是教师在高三化学教学过程中所面临的第一个问题。
要解决好这个问题,就必须对一些信息进行研究,从中领会出潜在的导向作用,看准复习方向,为完成复习任务奠定基础。
1.研究高考化学试题。
纵观每年的高考化学试题,可以发现其突出的特点之一是它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始终保持稳中有变的原则。
如试卷的结构、试题类型、考查的方式和能力要求等,从而理清复习的思路,制定相应的复习计划。
2.关注新教材和新课程标准的变化。
与以往教材、课程标准相比较,现在使用的新版教材和课程标准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如内容的调整,实验比重的加大,知识的传授过程渗透了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增加了研究性学习内容和新科技、化学史等阅读材料。
3.熟悉考试说明。
考试说明(即考纲)是高考的依据,是化学复习的“总纲”,不仅要读,而且要深入研究,以便明确高考的命题指导思想、考查内容、试题类型、深难度和比例以及考查能力的层次要求等。
不仅如此,在整个复习过程中要不断阅读,进一步增强目的性,随时调整复习的方向。
4.合理利用其他资料。
除了高考试题、考纲、教材、课程标准、化学教学基本要求外,获得信息的途径、方法还很多,如各种专业杂志、名校试题、网络信息等。
二、抓纲务本,摆正关系进入高三化学教学,很容易走进总复习的怪圈:“迷恋”复习资料,陷入“题海”。
虽然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但收效甚微,效果不佳。
对此,高三化学教学过程中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努力处理好下面几种关系。
1.教材和复习资料的关系。
教材是化学总复习的根本,它的作用是任何资料都无法替代的。
在化学总复习中的抓纲务本就是指复习以考试说明作指导,以教材为主体,通过复习,使中学化学知识系统化、结构化、网络化,并在教材基础上进行拓宽和加深,而复习资料的作用则是为这种目的服务,决不能本末倒置,以复习资料代替教材。
高中化学_元素周期表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第一节元素周期表第一课时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初步掌握元素周期表的结构2、初步掌握元素性质与原子结构的关系;2、过程与方法:1、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认识元素周期表的结构2、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使学生亲自实践,感受学习的乐趣,培养学习化学的兴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习化学的兴趣,乐于探究物质变化的奥秘,体验科学探究的艰辛和喜悦,感受化学世界的奇妙与和谐。
2、通过化学史的学习,培养勇于创新、不断探索的科学品质。
3、通过化学史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教给学生一种研究化学的方法;并根据元素周期表的排布规则对学生进行事物的联系和区别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教育。
【教学重点】元素周期表的结构。
【教学难点】元素周期表的结构。
【教学方法】采用“引导—探究”的教学模式和学生互动合作的学习方式在多媒体辅助下,通过情景创设→科学探究→概括整合→拓展运用等环节,促成知识、技能和价值观的形成。
课前准备:学生完成预习学案上的知识准备(附后)。
教学过程教师课堂教学活动学生课堂学习活动设计意图引入:1729年拉瓦锡发表了第一张元素表,100年后德罗莱纳根据元素性质提出了三素组,1865年纽兰兹把当时已知的元素按原子量由小到大的顺序排列,提出了把音律,门捷列夫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按相对原子质量由小到大制定了第一张元素周期表。
【播放元素周期表发展史图片,引入新课】观看图片,认真倾听从化学史引入,直接呈现元素周期表的结构,给学生直观的印象,并培养勇于创新、不断探索的科学品教师:我们正在使用的元素周期表是按什么顺序来排列的呢,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内容。
首先让我们学习一下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多媒体展示:学习目标。
【课堂探究一】:元素周期表的编排原则【预习检测】 请将下列18种元素按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排列(Flash )[板书]1、元素周期表的编排原则 【课堂探究二】:元素周期表的结构教师:通过多媒体演示从横向、纵向来讲解元素周期表的结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教学思路
学生对元素周期表的兴趣很浓,因为几乎任何一本化学书上都有周期表,她们非常希望了解有关周期表的相关知识。
基于这个特点,关于周期表的结构就设计了一节课完成的思路,相关知识包括
(1)长短周期主副族(2)同周期,同主族元素的性质变化规律(3)主要化合价的变化规律(4)元素金属性与非金属性的判断在周期表中的应用
二:课后结果
上完课后,还有大约十多分钟的课上练习时间,完成三个题,这三个题属于一般难度的题目,结果,约有一半的学生不会做,出现的问题主要有,(1)周期表的结构没记住(2)知识与习题相脱节,到了习题上知识就全给忘光了(3)书面表达能力差
学生接受知识的能力有限,课容量不应该太大,要时刻注意要少要简,要勤反复,多练习,帮助学生、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通过作业又发现了一些问题,及时纠正了,学生就基本掌握了。
反思二:元素周期表教学反思
上《元素周期表》时,我就是以复习元素周期律引入新课,将周期与族的概念分开教学,我这样做,就是为了分散知识的难点。
对于周期的概念,以第2、3周期的元素为例,展示课件中的元素周期表,让学生画出O、N、Na、Cl等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再安排学生观察、交流、研讨,使学生自己总结出一个重要的等量关系:周期的序数=元素原子的电子层数,突出了重点。
我觉得在这个知识点的教学上,不必花费太多的时间,以便留给学生更多的自由支配空间。
由此可拓展到第8、9周期的元素,若排满,可能均为50种元素,突破了难点,并且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我在这个难点上完成得很成功。
在学习族的概念,建立元素周期表中的列与族的关系时,我首先定义第Ⅷ族与0族,剩余的列再分为主族A与副族B,防止了学生将主族与0族的概念混淆。
再设置问题,结合原子结构的知识,让学生探究主族与副族的序数与纵列序数的数量关系,支配学生通过交流与研讨,得出:主族与副族的族序数=纵列序数的尾数。
我认为,补充这个等量关系对于学生掌握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很有帮助。
对于主族元素的教学,我以第ⅠA、ⅡA、ⅦA族为例,引导学生分别比较与探究同主族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主族的序数、最高正价在数值上的关系,结果达到了预期的效果,学生们深刻的认识与体会到了这一规律:主族的序数=该族的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该族的最高正价(O、F元素除外)。
我选择的例题之一就是利用原子结构的知识来解读元素周期表的结构:根据氯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回答氯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
解答这一题,可以利用与巩固上述等量关系,我还借此例为突破口,略微拓展了元素的性质、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元素的原子结构三者之间的密切关系,为后面的学习打下了伏笔。
我觉得这节课如果再补充一些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与用途、补充焰色反应等演示实验、展示相关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样品或图片,那么效果会更理想。
反思三:元素周期表教学反思
本节课教参就是建议两节课完成,我想设计成一课时完成。
我的教学思路就是按照一个中心,几个基本点来设计的,一个中心就就是以元素周期表为中心,研究元素周期表的结构、特点、功能为重点,突出位置、结构、性质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在配上欣赏元素周期表、应用元素周期表、展望元素周期表、创新元素周期表(自制元素周期表),构成完整的知识脉络。
具体的流程为:欣赏元素周期表→研究元素周期表→应用元素
周期表→展望元素周期表→创新元素周期表。
重点为研究元素周期表与应用元素周期表,难点为揭示元素周期表的位置、结构、性质之间相互关系。
针对学生对于周期表中大量元素不熟悉的情况,选择适当的情境资源来熟悉这些元素,选择了三段视频,一段就是哈佛大学数学系制作的元素周期表歌曲,它其实对于中文基础的学生乱序呈现的;第二段就是国内的流星花园版,就是以原子序数为序的,展示了每个元素(109种)的相关单质图片;第三段就是四川老师的京剧版元素周期表(剪辑),就是以族为序,包含了7个主族与0族的元素名称,通过三段视频让学生熟悉元素、尝试对于元素周期表的熟悉程度,也就是学生学习有序记忆化学知识的途径。
对于研究元素周期表的结构、位置、性质,选择了视频碱金属与水反应的递变规律,把锂钠钾铷铯与水反应的视频进行了剪辑合并,通过类比,让学生体会、感知同族元素结构与性质上的相似性与递变性。
选择了视频第3周期元素最高价的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碱性,通过PH计测定其数据,并板书记录,找出其内在规律,利用元素的金属性与非金属性相对强弱的判断依据,得出第三周期元素的性质递变规律。
通过板书卤素单质与氢气反应的方程式,关注其反应条件与反应程度比较得出非金属族同族元素的递变规律,为元素周期变中的四条边框递变规律提供实验事实。
为了让学生很好的理解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结构、性质的关系,现场展示了一副扑克牌,描述扑克牌的编排规则,抽出其中的几张牌问学生每张牌表示的含义,然后以元素砹、镓、铯、钡为例,预测其单质的物理化学性质,体会了元素周期表的位构型,实现了较好的类比,教学效果好。
对于类铝--镓的发现,与周期表的应用就是通过观察一系列有催化剂的方程式,让学生通过对催化剂元素的追踪,找到在周期表中的相应区域,农药的问题方法类似,耐腐蚀材料举了不锈钢的例子。
由于时间比较紧张,展示了元素周期表的远景图,对于创新周期表留做课后作业,展示了几张学生制作的元素周期表,布置制作个性化的元素周期表。
整节课学生反应出的热情就是很高的,脸上就是挂着笑容的,问题的回答也就是比较到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