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大学生就业观念的误区及转变
大学生就业观存在的偏差及引导
大学生就业观存在的偏差及引导大学生就业观存在的偏差及引导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化,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进入了大学校园,开始了自己的大学之旅。
然而,随着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越来越困难,大学生就业观也出现了一些偏差。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大学生就业观存在的偏差及引导。
一、偏差一:只看重薪资在大学生就业观中,薪资往往是最重要的考虑因素之一。
很多大学生认为,只有拿到高薪工作才算是有前途的。
这种观念往往导致一些大学生选择了追求高薪的行业,而忽略了自己的兴趣和能力。
引导:我们应该认识到,高薪并不一定带来高质量的工作生活。
我们应该重视自己的兴趣和能力,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业道路,不断学习提高自己的能力和素质,这样才能最终实现自己的职业目标。
二、偏差二:追求稳定性很多大学生认为,只要能够找到一份稳定的工作就可以了。
他们追求的是工作的稳定性和安全感,而不是职业发展的前景。
这样会导致他们没有考虑到自己的兴趣和能力是否符合该职业,只是为了谋求稳定而选择了不合适的工作。
引导:我们应该认识到,稳定性并不是考虑工作的唯一因素。
我们应该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业道路,并且不断学习提高自己的能力和素质,这样才能够实现自己的职业目标,同时也能够获得更好的职业发展和更高的薪资水平。
三、偏差三:过分追求名牌企业很多大学生认为,只有进入名牌企业才算是有出息的,这种偏见又称“名牌迷”。
在大学生就业观中,名牌企业往往被视作是最佳的选择,而其他公司则不被看重。
引导:我们应该认识到,名牌企业并不是唯一可选择的职业道路,我们应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企业,不要盲目追求名牌企业。
同时,我们也应该关注其他公司的发展前景,并且要把握自己的机会,不断尝试并努力拓宽职业发展道路。
四、偏差四:只追求高学历很多大学生认为,只有拥有更高的学历才能够更好地就业发展。
这样的偏差导致他们只追求高学历,而忽略了自己的实际能力和职业需求。
引导:我们应该认识到,学历并不是唯一的竞争力,我们应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选择学历,同时不断学习提高自己的能力和素质,这样才能够更好地适应职业发展的需求。
大学毕业生择业观念误区的原因及对策
大学毕业生择业观念误区的原因及对策
大学毕业生择业观念的误区及其原因以及应对措施:
一、择业误区:
1、“金钱至上”的观念:假定只有选择最高薪水的工作才能成功。
2、“社会俗气”的观念:假定学校教育没有实际应用价值,只有具有显
著社会地位的工作才是真正有价值的。
3、“循规蹈矩”的观念:择业时只能按照传统行业和家庭限制来择业,
不敢冒然尝试新领域。
二、原因:
1、未接受专业职业规划培训:职业规划重要性未得到认可,很多大学
生在择业时没有斟酌充分。
2、社会对显著性成功的过度看重:学校教育给同学们留下的思维模式,倾向于看重社会的评价,而忽视职业快乐与个人实现的宏伟。
3、新技术的不断发展:在新一波技术革命到来的背景下,传统行业面
临失业压力,大学毕业生急切想要进入高新技术领域择业,导致择业
观念混乱。
三、应对措施:
1、进行完善的职业规划:引入合理的职业规划模式,引导毕业生辩证
地理解职业规划,理性面对择业问题,不被融入金钱至上、社会俗气、
循规蹈矩的误区。
2、建立技术与传统行业的匹配模式:对大部分大学毕业生来说,选择传统行业也是一种重要的可能,需要把握好个人能力和传统行业之间的匹配,以适应大局。
3、加强体验与培训:通过实践体验与各项培训,让毕业生在择业决策前更加清晰明确,有充分的斟酌时间,让可能选择的职业都有可能体现出来,增强择业的自信。
浅析大学生就业观存在的问题
浅析大学生就业观存在的问题一、就业观念过于功利化大学生往往将就业看成是谋求高薪、地位的手段,给自己定下了过高的期望值,不注重工作内容、职业发展等因素,只关注钱和地位。
这种过于功利化的心态并不利于他们的职业发展和个人成长。
二、就业观念缺乏现实性有些大学生过于理想化,认为只要自己努力学习,就一定能找到好的工作,毕业后马上获得高薪、高地位的职位。
实际上,现实社会中就业资源有限,许多大学生在毕业后非常难找到满意的工作,须要面对现实的求职压力,及时调整自己的就业观。
三、缺乏实践经验大学生在校期间,大部分时间都是在课堂上度过的,对于企业中的实际工作流程和职业技能认知不足。
因此,他们背负着太多对未来工作的期望值,往往不确定自己符不符合职位要求,缺乏实践经验致使面试常得不知所云。
四、缺乏职业规划意识很多大学生在选择专业时并没有充分思考自己的职业规划,没有考虑自己将来工作的方向、爱好、兴趣和天赋等等因素,盲目跟风选专业。
因此毕业后因自身职业规划不明确而迷茫,不知道自己应该往哪个方向发展。
如果缺乏职业规划意识,就是在“盲人摸象”,毫无头绪地对待实际工作。
有的大学生选择工作的重心集中在薪资和地位上,而不是工作内容和实际能力考核。
如果职业定位不合适,不仅不能充分施展自己的才能,还会影响工作质量,最终决定了自己事业的发展。
因此,大学生要具备理性就业观,综合考虑各个方面因素,做出明智的职业选择。
综上所述,大学生就业观念中存在的问题多方面,需要他们充分认识并加以解决。
只有适当调整就业观念并与实际情况相符合,才能为个人职业发展和未来带来更广阔的前景。
浅析大学生就业观存在的问题
浅析大学生就业观存在的问题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大学教育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
人们普遍认为,接受了大学教育的学生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需求,并且在未来的就业中能够更加顺利地找到自己的位置。
就业观念是关系到大学生未来发展的重要问题之一。
在这个问题上,大学生们存在着不少的认知误区,今天我们就来浅析一下大学生就业观存在的问题。
大学生对职业发展的认识存在偏差。
当前,大学生就业观中最大的问题就是对职业的认识出现了偏差。
由于社会的多元化以及职业的多样性,很多大学生对于自己的职业规划非常模糊,甚至有些大学生对于自己的未来职业没有明确的认识。
这种情况下,很容易导致大学生在毕业后找工作时出现不知道自己适合什么样的工作,以及该如何选择工作的问题。
大学生对社会需求的了解不足。
在就业观念的问题上,很多大学生忽视了社会需求对就业的影响。
在大学生就业观中,他们更多地是站在自己的角度去考虑问题,而忽略了社会对于职业需求的影响。
这种情况下也容易导致大学生在毕业后找工作时因为不了解社会需求而导致无法顺利地融入社会。
大学生对自身能力的认知存在盲区。
在大学生就业观中,还存在着大学生对自身能力的认知存在盲区的问题。
很多大学生在就业观念中过于自卑或者自大,导致他们对自身的能力没有准确的认知。
一方面,一些大学生认为自己不够优秀而导致自己无法融入到社会中去;一些大学生自视甚高,觉得自己拥有过高的能力而导致找工作时无法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业。
大学生对面临就业选择的挑战感到无力。
由于大学生在就业观中存在认知偏差,很多大学生对面临就业挑战时感到无力。
在选择职业的时候,他们会感到不知所措,无法给出一个明确的答案。
这也容易让他们在找工作的时候感到很烦恼。
大学生就业观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对职业的认识存在偏差、对社会需求的了解不足、对自身能力的认知存在盲区、对面临就业选择的挑战感到无力。
为了改变这种情况,我们需要加强大学生就业观念的教育,让他们更加清楚地认识自己,了解社会对他们的要求,并且清楚地了解社会的竞争环境。
大学生就业心理难题的四大误区
大学生就业心理难题的四大误区误区1:定位过高,忽视自身能力目前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已经成为一个众人议论的社会问题。
从根本上说,我国的大学生跟外国发达国家相比,比例密度是相当低的。
目前,我国大学毕业生的就业观念没有调整好,一般是定位过高,没有结合自身的技能、素质,去寻求合适的职业。
盲目追求热门职业、环境舒适的职业、高薪的职业等等。
这样容易让我们的大学生陷入眼高手低的就业选择误区,忽视自身的素质和一些技能。
误区2:贪图舒适,恐惧业务压力目前,大学生毕业生就业选择,不是没有岗位可选,而是年轻人害怕*苦,追求舒适的心态,导致他们就业难的问题,或者刚占好位置,还没稳,甚至还没去推进一些业务,就自己承受不了企业的业务压力,而频频跳巢。
大学生毕业生就业,应该把推广业务,作为自身沟通、谈判、社交、签约、写作等综合素质不断提高的实验平台,不应害怕做业务。
要调整心态,敢于迎接挑战。
任何老一辈的经理、主管,都是在市场一线做业务出来的。
他的现在地位和薪资,是值得大学生毕业生们的艳羡,但大学生毕业生们应该明白:这些地位不是谁给他的,而是他们拼搏出来的。
误区3:热衷考*,忽略实战技能目前,一些认*泛滥,特别是策划师、咨询师等的认*,给大学生毕业生一种误导心理,认为获得这些什么师的认*,就业就没有问题。
正因为这样使他们忽略了自身一些实战技能的锻炼和培植。
策划师、咨询师不是什么机构认*就可以的。
一个合格的策划师、咨询师必须有5年以上的企业实战经验、市场业务推广经验、企业内部管理经验等,同时必须有广泛的知识结构,比如天文地理、社会史学、语言文学、*知识(营销、管理、品牌、策划等)等方面的知识,总之必须有丰富的阅历、实战经验和丰富的知识面。
不是踏出校门考个策划师、咨询师就ok的。
误区4:留恋城市,回避农村就业大学生毕业生就业选择,大多选择大中城市,而回避农村的广阔天地。
目前,国家的新农村建设的深入推进,农村跟城市的差距会越来越短。
大学毕业生更有无限发展的空间。
大学生就业十大误区与应对策略
大学生就业十大误区与应对策略大学生就业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然而在现实中,很多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存在着一些误区。
这些误区可能导致大学生就业难、就业不理想等问题。
为了帮助大学生更好地就业,本文将探讨大学生就业的十大误区以及应对策略。
一、迷信大城市就业许多大学生认为只有在大城市才能有好的就业机会,他们往往将眼光局限在少数一二线城市,忽略了其他地方的就业机会。
然而,大城市的竞争压力很大,而其他地方可能有更适合大学生发展的机会。
应对策略:积极拓宽就业区域范围,关注各地的就业政策和机会,发挥专业优势,考虑在其他地方寻找就业机会。
二、过于追求薪水待遇大部分大学生在就业时往往关注的重点是薪水待遇,而忽略了自身的发展潜力和兴趣。
他们一味地追求高工资,而忽略了对自己未来发展有利的岗位或行业。
应对策略:理性看待薪水待遇,注重职业发展的长远规划,选择与自身专业和兴趣相匹配的岗位,将薪水待遇作为一个重要但不是唯一的考量因素。
三、缺乏职业规划很多大学生在就业前并没有制定明确的职业规划,不清楚自己未来想从事什么行业,缺乏明确的职业目标。
应对策略:在大学期间,积极参加各类实习和实践活动,了解各个行业的实际情况,探索自己的兴趣和优势,并根据个人情况制定职业规划,为就业做好准备。
四、对就业形势认识不实很多大学生对就业形势的认识存在一定误区。
他们可能被一些媒体宣传的“大学生就业难”报道所影响,过于悲观地看待自己的就业前景。
应对策略:积极了解就业形势,关注各类就业报告和统计数据,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应对策略,增强自信心,努力提升自己的竞争力。
五、缺乏相关工作经验很多企业在招聘时都要求应聘者具备相关工作经验,这给大学生就业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由于大学生在校期间很少有机会接触实际工作,缺乏相关工作经验成为了就业的瓶颈。
应对策略:积极参加实习、兼职等工作,通过实践锻炼自己的实际操作能力,积累相关工作经验,提高竞争力。
六、求职信息渠道狭窄很多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只关注一两个渠道,比如招聘网站或校园招聘会,而忽略了其他渠道的信息。
论大学生就业观念的误区及转变
论大学生就业观念的误区及转变(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思政院,陕西西安710055)通过深刻分析这些错误就业观念产生的原因,并提出优化就业观念、完善自我塑造、优化就业认知状况、优化就业价值观利益观等原则来消除错误观念,使大学生转变就业观念,从而实现顺利就业。
标签:大学生;就业观念;误区;转变1 大学生就业观片面性1.1 狭隘就业观狭隘的就业观是相对与泛义的就业观而言的。
泛义的就业指不论就业的单位性质、工作地点等要素,只要从事劳动并取得报酬或经营收入,均视为就业;狭隘就业是指预先设定就业条件,有选择性地从事生产活动的行为。
1.2 保守就业观对工作岗位只作选择的就业观即社会上有什么样的职业和岗位,就选择进入这一职业和岗位,从未或极少尝试自主创业。
1.3 消极等待就业观一些大学生就此生出苦闷和自卑,经过尝试失败后选择逃避现实,消极待命,随波逐流,或产生强烈的依赖心理,希望国家政策帮忙,依赖社会关注,等待家庭援手的人和事屡见不鲜,也人为地使就业过程变得繁杂无序,极大降低了就业效率。
1.4 功利主义就业观由于都往所谓经济收入高、工作环境好、社会地位高的稳定行业、热门岗位上挤,造成了人才恶性竞争的局面。
2 大学生就业观片面性的原因分析2.1 狭隘就业观念的根源所在当代的大学生在较多方面表现出自私,占有欲强,缺乏合作精神等不良的个性因素。
当今社会的压力使得更多的人表现出焦躁,偏激,人际关系难于处理等现象,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在了大学生身上,他们敏感,过于激情,容易冲动,个性主义强烈,不能更好的与人沟通。
表现在就业方面就是就业面的狭窄和没有长期从业的坚持。
或许有好的工作,但仅仅因为特立独行的姿态使得他们失去了进一步成长的机会。
2.2 保守就业观产生的原因分析社会,家庭,学校的教育在陪伴了学生的多年学习、成长过程之后,最终需要学生自己对自身以及各方面有一个正确的定位。
然而大学生没有根据自己的阅历来判断对职业、社会地位、经济地位、发展前途的思考。
大学生就业求职的误区及常见骗局
大学生就业的误区及常见骗局一.心理误区1.许多大学生都有一种“十年寒窗,一举成名”的心理,因此对择业的期望相当高。
大学生大多希望到生活条件好,福利待遇高的大城市、大机关、大公司工作,而不愿到急需人才但条件艰苦的中小城市和基层小单位,过分地考虑择业的地域、职位的高低和单位的经济效益。
2.只顾眼前利益,忽视职业发展。
一些大学生在择业标准中只有工作条件、收入等眼前实在利益,而对自我的职业兴趣、能力、职业的发展前景等因素不作考虑,因而极易选择到并不适合自己的职业。
3.求安稳,求职一次到位的传统观念根深蒂固。
很多大学生仍然喜欢稳定、清闲、福利保障好的单位,希望以此就能选定理想的职业,而不愿意选择有风险、有挑战性的职业,更不敢去自己创业。
4.过分强调专业对口,学以致用。
在求职时,只要是与自己专业关系不密切的职业就不考虑,这样做只能是人为地增加了自己的就业难度。
5、职业意义认识不当。
许多大学生从观念上来说,还是仅仅把工作当作一种谋生的手段,没有充分认识到职业对个人发展、社会进步的重要意义。
二.网上求职误区1.漫不经心地四处张贴简历,易被他人恣意复制发往另一个站点,从而借用你的“身份”。
2.把简历贴在附件里发给雇主。
这样做虽然非常简便,然而由于计算机病毒的流行,雇主根本不愿意冒着被染病毒的危险打开邮件附件,只希望在正文或申请表后面直接看简历。
3.冗长的电子邮件和应征信。
邮件应短小精悍,直奔主题。
4.网上迷路。
网上有很多有趣的站点可以访问,因此搜索网站时注意力很容易被分散,甚至出现下网时才发现上网几个小时却没有真正找工作。
所以应随时看看已确定好的具体目标。
5.寄希望于网上求职。
千万别把网上求职作为唯一选择。
在利用网络求职的同时,更要充分利用传统的求职方式,把精力放在效果最好的一种方式上。
6.同时在一家公司应征数个职位。
公司老板会同时阅读各个部门的应聘材料,越专注于某个职位,给公司的感觉就越认真。
7.随意在简历上列出证明人。
大学生对就业的四个错误认识
大学生对就业的四个错误认识高等教育的普及造成了大学生遍地开花的局面,很大一部分大学生就业都是高不成低不就的心态,其实就是源于大学生没有正确的认识自己,还属于社会中的底层青年,也就是所谓的不成熟,下面青麦人才的就业顾问总结出四个大学生就业的错误认识。
希望看到这篇文章的小伙伴能清楚地认识到自己,抓住机会找到合适的工作。
错误认识一:工作就是找出来的在毕业季,大部分学校会举行招聘会,这也是大学生找工作的一个很好的渠道,但是有相当一部分同学不愿意签就业协议,原因就是,万一找到更好的呢?并不是说所有接受的企业都是好企业或者都适合你,只是我们在拿到offer的时候考虑些什么。
首先,薪资并不作为应届生找工作的唯一标准,因为对于没有经验的我们来讲,起点的薪资水平是差不多的,不要看到别人找的工作比自己多几百块钱就轻易放弃已经拿到的offer。
我们要考虑这个企业是否适合自己,有没有成长发展空间,别人找到的工作自己又是否能够胜任,是否喜欢。
这些问题都需要我们考虑清楚再决定,不要轻易地错过任何一个机会。
错误认识二:海投简历广撒网每到毕业季,大家都是急于找工作,这个时候又发现自己并没有什么特别过人的优势,就选择各种行业各种海投。
其实这种做法是不正确的。
我们投简历之前应该先问一下自己喜欢什么,将来想朝哪一方面发展,如果确定好之后开始投递简历还需要看招聘公司是什么样的,对求职者的要求怎样,看清楚再投,不要海投。
海投一方面不会有很好结果,另一方面投递很多却没有通知的时候会给我们带来很大的挫败感。
错误认识三:简历应该与众不同简历是招聘企业对我们的第一印象,所以一定要认真对待,但是不可以太过华丽。
有些人把制作简历的重点放在了样式上,内容却没有重点,废话连篇,甚至谎报实情。
这是建立最忌讳的问题,我们的简历要简洁而有重点,让hr一眼就可以抓取到我们的优点。
至于简历的样式,最简单的就可以,不需要搞花样,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简历中要实事求是,不要说谎,如果面试中被发现,那将会对自己的影响非常大。
大学生专业就业的五大误区
大学生专业就业的五大误区大学生专业就业一直是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随着社会竞争的加剧,大学生们对于专业选择和就业有着更高的期望和要求。
然而,在专业就业的过程中,很多大学生常常陷入一些误区,导致他们在就业道路上前进缓慢甚至偏离轨道。
本文将分析大学生专业就业的五大误区,并给出相应的建议以帮助大学生们顺利就业。
误区一:盲目追求热门专业在选择专业时,很多大学生喜欢追求热门专业,他们相信只有选择热门专业才能有更好的就业机会。
然而,这种观点存在一定的误导性。
热门专业在一定时期内可能确实能够获得更多的就业机会,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市场需求发生变化,热门专业也可能会变得冷门。
因此,大学生在选择专业时,应该综合考虑自身兴趣、能力以及未来发展趋势,而不是盲目追求热门专业。
误区二:单一眼光,忽视多元发展有些大学生在就业时只关注某一个行业,他们认为只有专攻某一领域才能拥有更好的就业机会。
然而,这种单一眼光往往会局限自己的就业选择,错失其他潜在机会。
在当今社会,越来越多的行业交叉融合,多元化的能力和知识将更受市场青睐。
因此,大学生应该注重综合素质的培养,不断拓宽自己的知识面和技能,以应对未来多变的就业市场。
误区三:高薪优先,忽视职业兴趣为了追求高薪,一些大学生在就业时可能会选择一些与自己兴趣不符的工作。
虽然高薪确实对于生活质量有所提升,但是如果没有兴趣和热情,长期从事一份不喜欢的工作将会带来巨大的心理和生理压力。
因此,大学生在就业时应该更多考虑个人职业兴趣和内在动力,选择一份自己喜欢的工作,这样才能更好地实现事业的发展。
误区四:忽视实践经验的积累在大学期间,一些学生可能将大部分时间都投入到学习中,忽视了实践经验的积累。
然而,在就业市场上,实践经验往往是评估候选人能力的重要指标。
参加实习、社会实践、志愿者活动等多种实践机会都能够为大学生提供宝贵的经验和机会,拓宽他们的视野并增加他们的竞争力。
因此,大学生在校期间应该积极参与各种实践活动,为自己的专业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论大学生就业观念的误区及转变
主创 业 。
3 转变 大学 生就 业观 的具 体 途径
3 1 面 对 职 业 多 元 化 , 阔 视 野 。 化 就 业 观 念 . 开 优
1 3 消 极 等 待 就 业 观 .
一
优 化 就 业 理 想 目标 定 位 。 要 正 确 认 识 自我 , 过 自我 通 些 大学生 就此 生 出 苦 闷和 自卑 , 经过 尝 试 失 败后 选 择逃 避现实 , 消极 待命 , 随波 逐 流 , 产生 强烈 的依 赖 心理 , 总 结 即对 自 己 的想 法 、 望 、 德 、 为 进 行 理 性 思 考 , 此 或 期 品 行 在 归 要 希望 国家政 策帮忙 , 依赖 社会关 注 , 待家 庭援 手 的人 和事 基 础 上 认 真 正 确 地 判 断 、 纳 自 己 的特 点 ; 通 过 他 人 对 自 等
1 中国当代 大学 生问题报告 [ . 苏: M] 江 江苏人 民出版社 , 匹配 , 在严 峻的 就业 形 势 面前 退 缩 , 怯 , 有 顽 强 的竞 争 [ ]昊鲁平. 胆 没
意识和 自我肯 定 , 面对热 门 职业 时 盲 目追求 , 在 片面 接受 社
2 0 3 . 0 3: 3
因 工作 , 仅仅 因为特 立 独行 的姿 态使 得 他们 失 去 了进 一 步 落 的 职 业 可 能 变 的 受 人 瞩 目 , 此 不 能 以 一 时 之 得 失 作 为 但 衡 量就业好 坏的标 准 。 成长 的机会 。
2 2 保 守 就 业 观 产 生 的 原 因 分 析 .
屡见 不鲜 , 也人 为地使就业 过程 变得 繁杂 无序 , 大 降低 了 极
就业 效率 。
1 4 功 利 主 义 就 业 观 .
大学生就业观的问题及对策
大学生就业观的问题及对策大学生就业观的问题在现代社会中引发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变迁,大学生就业形势变得越发严峻。
本文将探讨大学生就业观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一、大学生就业观的问题1. 就业压力问题:当前,大学生就业压力日益加大,这是因为高校毕业生人数逐年增加,但就业市场并没有相应的扩大。
这种情况导致了激烈的竞争,许多大学生面临找不到工作的困境。
2. 角色认同问题:部分大学生对自己的专业和所学知识没有足够的认同感,由此产生的就业观问题使他们难以适应现实工作环境。
某些大学生往往过于理想化地对待就业,忽视了实际工作中的困难和挑战。
3. 就业方向问题:许多大学生在选择就业方向时往往缺乏明确的目标和规划。
他们面对的选择种类繁多,但缺乏足够的信息和指导,容易陷入迷茫和犹豫不决。
二、大学生就业观的对策1. 加强职业教育:高校应当加强对学生的职业规划和职业素养教育,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
通过职业指导、实习实训等方式,让大学生更好地了解自己所学专业的就业前景和发展方向。
2. 拓宽就业渠道:政府和学校应当联合促进就业渠道的多元化发展。
除了传统的招聘会和网络招聘平台,还应加强与企业的合作,开展校企合作、校内创业等活动,给大学生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
3. 加强实践能力培养:为了适应现实工作环境,大学生需要具备一定的实践能力。
学校应当注重实践教学,加强实习实训环节,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让学生在校期间能够接触到真实的工作场景,增强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就业竞争力。
4. 提升创新创业意识:鼓励大学生培养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提供创业教育和支持。
创业不仅为大学生提供了更广阔的就业机会,还能激发他们的创新潜力,培养他们的创业能力。
5. 建立用人机制:政府和企业应当加强沟通与合作,共同建立健全的用人机制。
政府可以出台相关政策,鼓励企业招聘大学生并为他们提供培训和晋升机会,同时,企业也应当及时了解大学生的需求和能力,提供适当的岗位和薪资待遇。
浅谈大学生就业观念的转变
浅谈大学生就业观念的转变在新的就业形势下,大学生新旧就业观念的剧烈冲撞和价值观的重新定向与形成有助于学生准确自我定位,在社会需要与自我价值之间找到理想的结合点的科学就业观,对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本文从大学生就业观特点、就业观转变、转变原因及树立科学就业观的对策等方面进行了探究。
一、当代大学生就业观的“两大转变”1.择业从“等待分配”到“自主选择”。
紧随时代的变迁,大学生的就业观经历了从“等待分配”到“自主选择”的纵向转变。
等待就业是在计划经济体制改革的时代背景下出现的一种“消极”的就业观念。
国家提供各种相关的优惠政策,为顺利毕业的大学生提供各种优厚的待遇,安排恰当的工作。
大学生也普遍认为,只要通过十几年的寒窗苦读,考上了大学,就等于“端到了铁饭碗”,就能够有个较稳定的工作,受到政府政策的照顾,不用为找不到工作而发愁。
由此当时的大学生大多安于现状,等待着国家政府安排就业。
这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当时学生的就业压力,促进了当时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但当时的大学生缺乏就业压力感,挫伤了就业的积极性。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实施各种政策,以提高自身的综合国力及竞争力。
面临激烈的就业竞争环境,当代大学生已深刻意识到“今天不能抱着昨天的就业观念去面对明天的就业局面”。
“铁饭碗”已不再适用于当今形势,“主动择业”已成为了当代大学生择业主流。
选择用新的就业观念去迎接明天的严峻的就业考验,积极争取适合自己的就业之路,在选择的基础上,主动推销自己,充分表现出自我高尚的职业道德与良好的工作能力。
这样的择业方式才能在激烈的环境当中求得生存与发展。
2.择业从单一性走向多元性。
随着社会就业制度的变迁和就业压力的增大,当今的大学生已经学会主动适应社会,体现出很强的主动意识、自我意识与竞争意识,以更加多元化的选择主动适应新的就业形势,大致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就业类型上。
大学生择业取向的范围增加,从以往的无风险的国有性质的单位走向如民营大中型企业、私营企业等各行各业,或参军入伍等。
大学毕业生择业观念误区的原因及对策
大学毕业生择业观念误区的原因及对策
大学毕业生选择职业的观念存在误区,这往往会影响他们的未来发展。
原因有多方面:
一是技能和素养的误区。
大学毕业生对技能和素养的认识不足,即使拥有完整的学历,但在职业发展上依然感到迷茫。
学生们没有搞清楚应聘者需要哪些能力,对自己的准备也不够充分。
第二是动态信息的误区。
许多大学毕业生以为,申请工作就像准备考试,在一定时间内准备好并考试,就可以获得最佳结果。
然而,实际上,找工作是一个动态的过程,需要不断调整自己的技能,遵循市场的新趋势。
此外,学生的思考模式也存在误区。
由于毕业后参加工作的短暂过程,他们可能没有很好地理解自己的优势,也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去实现自己的目标,因此陷入了思考模式的误区。
针对上述原因,大学毕业生可以采取一些措施来克服观念误区,有效引导职业选择。
首先,应明确自我定位,加强对技能和素养的认识,明确自己的特长,提高自身知识水平和能力,做好有利于职业发展的准备。
第二,要保持动态,以及不断学习和更新技能。
第三,要改变思考模式,正确看待自我,
总之,毕业生理解职业选择观念的误区,要采取措施改善,以便将各方面因素综合考虑,在职业发展中发挥自己的专长,创造潜力和机会,实现自我价值的体现。
大学生就业观存在的偏差及引导
大学生就业观存在的偏差及引导通过调查发现,大学生存在就业取向个人本位化、就业标准功利化、就业选择从众化和实现途径非正常化的明显偏差,这进一步加剧了就业的难度。
高校应当从思想政治课、就业指导工作、社会实践环节引导大学生树立合理的就业观、科学的择业程序观、多元化的成才观,以规避就业风险。
标签:大学生;就业观;引导;成才观十八大报告提出,引导劳动者转变就业观念,鼓励多渠道多形式就业,促进创业带动就业,做好以高校毕业生为重点的青年就业工作。
〔1〕高校作为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就业观念的主要力量,如何开展针对性、有效性的就业观教育,是摆在我们面前必须认真研究的现实课题。
一、对大学生就业观调查的结果分析通过对福州大学、福建师范大学、福建农林大学、福建医科大学四所本科院校学生进行调查,共发放问卷800份,回收有效问卷730份,有效率为91.3%。
调查结果显示,在校大学生已具有较强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对未来发展的选择能力,较明确的就业目标和思想准备;但同时也存在比较突出的消极观念和负面行为,应引起关注。
(一)就业取向个人本位化1.部分学生追求的职业理想与社会需求相脱节。
本次调查,共有70.5%的人期望在沿海发达地区和大中城市发展,21.3%选择中西部,5.5%选择去农村。
若就业困难,26.4%的人乐意去乡镇基层工作,38.3%人认为实在没有更好的就业机会才会考虑到基层、到西部去支农、支教、当村官或创业,9.5%的同学表示“不确定”,还有25.8%的同学明确表示“坚决不去”。
因为我国地区发展不平衡,就业地区与大学毕业生获得的薪酬水平、发展空间、未来生活环境等因素密切相关,因而,对青年的吸引力也不同。
2.过分注重个人发展和人生价值实现,却陷入如何把握人的社会价值误区。
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部分大学生认为深造可以积累个人的竞争资本,能更好地实现个人价值。
在问到“个人的成功在于什么”时,选择“人尽其才”的人数最多(50.6%),“对国家或社会有所贡献”居于倒数第二位(17.3%)。
就业论文:谈大学生就业难之认识误区
就业论文:谈大学生就业难之认识误区论文关键词:大学生;就业;认识误区1 对大学生就业难的认识误区1.1 扩招造成就业难有人把大学毕业生就业难归咎于扩招,他们的分析是:从1999年开始,各高校连年扩招,这些学生毕业后都要以大学毕业生身份进入就业市场,必然加大毕业生就业的压力。
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不容乐观,尤其是专科学生,有一半难于就业。
虽然本科生的就业率有逐年好转的趋势,但10%学生找不到就业岗位,其绝对数并不少。
把大学生就业难归咎于扩招,是把问题简单化了。
我们可试想,如果没有扩招,这些学生就失去了接受大学教育的机会,而他们同样还要进入就业市场。
无论如何,扩招并没有“变”出更多要求就业的人来。
1.2 大学生太多了大学生真的太多了吗?回答是否定的。
我国每10万人中高等院校的在校学生人数,1996年为1410人(在1999年扩招前也基本维持在这一水平),而美国1995年的数字为16004人,日本1994年的数字为6994人,澳大利亚1996年的数字为16655人,印度1996年的数字为1905人。
目前我国扩招的目标是到2016年实现在校生人数达到适龄人口(18-22岁)的15%。
而早在20世纪中叶,西方发达国家已经达到了这一水平。
可见,中国的大学生(按占人口比例)并不多。
我们认为,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症结不在毕业生人数太多,而在“结构性失衡”。
2 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分析2.1 就业观念的偏差从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我国就进行以“宏观调控,供需见面,双向选择,择优录用”为原则的就业体制改革。
经过多年的实践,很多家长和学生对“自谋职业”的做法已开始接受,但依然对“谋不到好职业”甚至“谋不到职业”没有充分思想准备。
可以这样说,一部分人的愿望与现实还有很大的距离。
在美国,大富豪的孩子七八岁时可以在街头为别人擦皮鞋挣零用钱,在经济不景气时,大学生毕业可以毫无顾忌地到餐馆应聘求职。
而在我国,不少家长送孩子上学的目的是离乡进城,住高楼,挣大钱。
论大学生就业观的误区
教育教学大学生是我国劳动力资源中一个优秀的群体,为培养大学生,国家、社会、高校和家庭都投入了很大的精力和财力。
大学生毕业后合理、及时而充分的就业,对国家的稳定、社会的进步、经济的繁荣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党的十七大将就业提到民生之本的高度,强调加强大学生就业观教育,积极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
加强对大学生就业观的教育,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引导大学生走出就业误区,已成为高校的一项重要工作。
1 大学生就业观的误区总体而言大学生就业态度是积极的,在用人单位选择时也很理性。
但还有相当数量的大学生不能客观评价自己,盲目追求较高的经济待遇,结果错失了合适自己发展的就业机会。
这些学生在就业观上存在以下误区:1.1 以实现自我价值为中心轻社会改革开放给中国社会带来了巨大的变化,它推动了中国经济的发展,推动了社会的全面进步,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也使社会生活日益开放和社会环境日益宽松。
这使大学生在价值观的构建中,有较为能动的自主性和选择性。
调查结果表明,在就业问题上大多数学生就业的标准首先是实现自我价值,以实现自我价值为中心的就业观念已成为大学生就业的重要倾向。
注重自我价值实现表明了个体意识的觉醒,是社会的一大进步,但过分强调个体价值观,必然会导致个人的私欲膨胀,过高估计自己,会造成个体与社会冲突而产生不良结果。
1.2 盲目的从政意识盲目从政是当前大学生就业观的又一误区。
这是因为政府机关工作人员收入稳定、地位高、权力大,学习、培训和提拔重用的机会多。
当然,大学生从政意识增强,说明他们关心国家大事,希望参与国家事务的管理,这本身无可厚非,问题是一部分大学生因缺乏社会阅历,对各种社会丑恶现象不能正确认识,从而引发了一些错误想法。
如不加强教育,其后果非常严重。
1.3 追求稳定工作,缺乏开拓精神不少大学生把眼光停留在一些如教师、公务员等相对稳定的职业上,不愿意到企业就业。
一些大学生乡土观念较重,认为远走不如近爬,尽管有用人单位愿意签约,却不愿意远离家乡、远离父母,到异地就业。
浅谈大学生就业观念的转变
浅谈大学生就业观念的转变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和就业市场的变化,大学生就业观念的转变成为了社会关注的焦点。
大学生就业观念不仅受到个人经历、家庭背景、社会环境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也与国家的政策导向和就业形势密切相关。
本文将从大学生就业观念的现状、转变的必要性、转变的途径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大学生就业观念的现状1.就业期望值过高许多大学生在就业时,往往把薪酬、福利、职位等放在首位考虑,而忽略了自身的发展和职业规划。
他们更愿意在大城市、大企业、大机构工作,而不愿意到基层、中小企业或偏远地区发展。
这种过高的期望值往往导致他们在就业市场上高不成低不就,错失了许多就业机会。
2.缺乏职业规划很多大学生在就业前没有做好充分的准备,缺乏对自身的认知和对职业的了解。
他们往往盲目追求热门行业或职位,而没有考虑到自身的兴趣、能力和职业发展。
这种缺乏规划的就业观念往往导致他们在职业生涯中面临种种问题。
3.过分依赖家庭和社会关系许多大学生在就业时,更愿意依赖家庭和社会关系,而不愿意依靠自己的能力和努力。
他们往往认为有关系就能找到好工作,而忽略了自身的努力和提升。
这种依赖心理往往导致他们在就业市场上失去自主权和竞争力。
二、大学生就业观念转变的必要性1.适应就业市场变化的需要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市场竞争的加剧,就业市场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大学生要想在就业市场上获得更好的发展机会,就必须转变就业观念,适应市场的变化。
他们需要从过去的“精英”观念中解放出来,更加注重自身素质和能力的提升,以适应多元化的就业市场。
2.实现个人职业发展的需要大学生在就业时,不仅要考虑薪酬、福利等物质因素,还要考虑自身的职业发展和人生价值。
他们需要从长远的视角出发,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业和发展方向,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和能力,以实现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最大化。
3.推动社会发展的需要大学生作为社会未来的中坚力量,他们的就业观念和行为对社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如果他们能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不仅有利于自身的职业发展,也将为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
大学生就业的误区
大学生就业的误区第一篇:大学生就业的误区大学生就业难已经成为当今的一个社会问题。
造成就业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许多大学生存在着各种糊涂认识是一个主要原因。
因此,面临就业的大学生要克服思想障碍,注意走出如下思想误区。
一是认为到农村就业没有奔头,只局限在大中城市求职。
与大中城市相比,农村交通不便,信息不畅,文化氛围淡薄,生活质量不高,这是不争的客观事实。
为改变农村经济社会相对落后的局面,缩小农村与城市的差别,全面加快现代化建设步伐,党中央、国务院作出了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大决策。
贯彻落实这个重大决策,不但需要农村各级干部和群众付出艰辛与努力,还需要成千上万个大学生的积极投身。
大学生在建设新农村的伟大实践中,自己的知识、技术派上了用场,并且在各自岗位上干出了成绩,受到群众的尊重、社会的肯定,就会感到在农村工作有意义、有奔头。
二是认为到经济欠发达地区就业难以实现自身价值,只局限在经济发达地区求职。
经济发达地区的硬环境和软环境建设都普遍优于欠发达地区,对人才的流向有着强劲的吸引力。
经过多年的吸纳,发达地区的人才已经相对饱和,有些地方甚至还出现人才高消费现象。
欠发达地区与发达地区比,确实存在着不小的差距,但是,由于产业的分布不同,区域的特点不同,仍然有其独特的优势。
大学生到欠发达地区就业,并不是没有用武之地,难以实现自身价值,而是既可以以自己的知识和能力为当地优势产业、特色经济的发展等方面作出积极贡献,又可以在艰苦的环境中受到更大的磨练。
三是认为到冷门行业就业脸上无光,只局限在热门行业求职。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变化发展,热门行业不一定长期热门,冷门行业也不一定长期冷门;今天的热门行业明天可能会变成冷门行业,今天的冷门行业明天也可能会变成热门行业。
行业是社会的分工,不管是热门行业还是冷门行业,都是党和国家事业的组成部分,不存在着高低贵贱之分。
只要干一行,爱一行,钻研一行,那怕是在冷门行业工作,也能够有所作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大学生就业观念的误区及转变
作者:王子玉
来源:《现代商贸工业》2012年第05期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思政院,陕西西安 710055)
摘要:通过深刻分析这些错误就业观念产生的原因,并提出优化就业观念、完善自我塑造、优化就业认知状况、优化就业价值观利益观等原则来消除错误观念,使大学生转变就业观念,从而实现顺利就业。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观念;误区;转变
1 大学生就业观片面性
1.1 狭隘就业观
狭隘的就业观是相对与泛义的就业观而言的。
泛义的就业指不论就业的单位性质、工作地点等要素,只要从事劳动并取得报酬或经营收入,均视为就业;狭隘就业是指预先设定就业条件,有选择性地从事生产活动的行为。
1.2 保守就业观
对工作岗位只作选择的就业观即社会上有什么样的职业和岗位,就选择进入这一职业和岗位,从未或极少尝试自主创业。
1.3 消极等待就业观
一些大学生就此生出苦闷和自卑,经过尝试失败后选择逃避现实,消极待命,随波逐流,或产生强烈的依赖心理,希望国家政策帮忙,依赖社会关注,等待家庭援手的人和事屡见不鲜,也人为地使就业过程变得繁杂无序,极大降低了就业效率。
1.4 功利主义就业观
由于都往所谓经济收入高、工作环境好、社会地位高的稳定行业、热门岗位上挤,造成了人才恶性竞争的局面。
2 大学生就业观片面性的原因分析
2.1 狭隘就业观念的根源所在
当代的大学生在较多方面表现出自私,占有欲强,缺乏合作精神等不良的个性因素。
当今社会的压力使得更多的人表现出焦躁,偏激,人际关系难于处理等现象,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在了大学生身上,他们敏感,过于激情,容易冲动,个性主义强烈,不能更好的与人沟通。
表现在就业方面就是就业面的狭窄和没有长期从业的坚持。
或许有好的工作,但仅仅因为特立独行的姿态使得他们失去了进一步成长的机会。
2.2 保守就业观产生的原因分析
社会,家庭,学校的教育在陪伴了学生的多年学习、成长过程之后,最终需要学生自己对自身以及各方面有一个正确的定位。
然而大学生没有根据自己的阅历来判断对职业、社会地位、经济地位、发展前途的思考。
只是把解决自身生活需要、获得良好的经济收入放在第一位,较少考虑对事业发展做出整体规划。
2.3 消极等待就业观产生的原因分析
消极等待的就业观念表现出自我信心不充分,对就业现状没有正确分析。
大学生不能将自己和社会需求更好的匹配,在严峻的就业形势面前退缩,胆怯,没有顽强的竞争意识和自我肯定,在面对热门职业时盲目追求,片面接受社会现象的指引,而很多职业是有需求的,只是学生认识的片面性导致失去先行就业的机会。
2.4 功利主义就业观产生的根源分析
大学生在自我价值的实现方面很多人忘记了社会价值的实现,过于追求自我利益的实现,忽略了应有的社会责任,就业目标变得短期而且极不稳定。
人生价值也难更好的体现。
简单的自我考虑让大学生局限于当前的状况,只是担心现有的报酬和能力,而长远的规划和理想的实现则成为渺茫。
3 转变大学生就业观的具体途径
3.1 面对职业多元化,开阔视野,优化就业观念
优化就业理想目标定位。
要正确认识自我,通过自我总结即对自己的想法、期望、品德、行为进行理性思考,在此基础上认真正确地判断、归纳自己的特点;要通过他人对自己的评价或与他人的对比来认识自我,如与老师、父母、同学、朋友等的交往获得别人对自己的评价。
3.2 更新就业观念,完善自我塑造
掌握扎实的专业知识。
知识经济时代,个人拥有的知识程度、知识结构决定了就业竞争力。
专业知识与技艺是用人单位最为看重的指标。
大学生要在深入学习本专业相关知识的基础上,目光前瞻,与时俱进,既扩大知识面,又能把握本专业最前沿的发展方向。
3.3 积极主动千方百计寻找就业机会
要培育顽强的意志力,不以一次一时得失论短长,在反复的磨练中找寻机会并达成目标。
要正确认识和对待所谓热门职业。
社会的不断进步带动经济不断发展带动职业结构发生变化,产生新的职业,淘汰落后的职业,曾经倍受冷落的职业可能变的受人瞩目,因此不能以一时之得失作为衡量就业好坏的标准。
3.4 克服片面功利主义思想,树立正确就业价值观和利益观
社会结构和经济的调整使大学生就业价值标准更加务实,价值主体更重自我,就业价值目标的短期性、价值途径的多样性也体现得更加明显。
一方面,大学生要在转变传统就业价值观的基础上,以服从社会需要为原则。
另一方面,要根据时代和社会发展需要,以有利于发挥自身优势和成就自身为原则。
集体和个人的价值是矛盾统一体,是可以在一定范围内加以调适的。
参考文献
[1]吴鲁平.中国当代大学生问题报告[M].江苏: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