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赋优秀课件
合集下载
《赤壁赋》ppt课件35张
之须臾,慕长江葫之芦无穷嘱,,劝挟酒飞仙寄以生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
得短暂,托遗响于悲风。”带着
屡次得到
给
3.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
“何为其然也?” 客曰:“‘月明星稀, 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
客人因何而悲?
解
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 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洲,下 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 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 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 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
作者是怎样描写萧声之悲的?
作者借助夸张,想象,运用 精细的刻画和生动的比喻, 化抽象为具体,把洞箫那 种悲咽低徊的哀音表现得 十分形象、真切。
阅读第三段,解释重点词义,翻译语句意思。
3.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月
容颜改变
端坐
为何,宾语前置
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
物各有主,苟非吾所有,虽一毫而 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
段
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
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
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1、以水与月设喻意在表明: 万物既变又不变。
2、应从变与不变的不同角度去 看待自然与生命的永恒与短暂。
3、表现一个矛盾的苏轼:失意 悲观中又保持豁达乐观,随遇而 安的情怀。
流逝的江水
消失 圆缺
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
终于
假若
竟
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
羡慕什么
物各有主,苟非吾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
《赤壁赋》ppt课件33张
——(节选自《宋史·苏轼传》)
翻译文段
调任湖州知州,上表谢恩。又因为有些事 对百姓不利而不敢说,用诗来讽刺,以求有益 于国家。御史李定等摘取他章表中的话,并且 引申附会他所作的诗说是诽谤皇上,逮捕进御 史台监狱,想置他于死地。罗织罪名很久不能 判决。神宗独自怜惜他,把他作为黄州团练副 使安置。苏轼与农夫老翁,一起在溪谷山林间 生活,在东坡建造房屋,自称“东坡居士”。
介词,在
于 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助词,表被动
月出于东山之上
介词,从
思考讨论“客”
有人认为,“客”是另一个“苏子”,即 苏子本人,反映的是苏子内心两种不同的人生 态度矛盾斗争的过程。你同意这种观点吗?
思考讨论“客”
主 不同思想 客 不同自我
一人
儒家 思想丰富 道家
佛家
思考讨论“客”
“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情境式默写答案
8. 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9. 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10. 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 11. 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12. 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13. 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14. 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
✓ 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状语后置) ✓ 举酒属客 (“嘱”,劝酒) ✓ 歌窈窕之章 (名→动,唱)
1 段字词句
✓ 徘徊于斗牛之间(状后) ✓ 白露横江(笼罩) ✓ 纵一苇之所如(纵:任。如:往) ✓ 凌万顷之茫然(越过。定语后置) ✓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广阔,辽远。“凭”,乘)
概述第 1 段
2 段字词句
✓ 渺渺兮予怀(悠远的样子) ✓ 予怀渺渺兮(主谓倒装) ✓ 倚歌而和之(循,依。唱和) ✓ 余音袅袅,不绝如缕(声音婉转悠长。细丝) ✓ 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翻译文段
调任湖州知州,上表谢恩。又因为有些事 对百姓不利而不敢说,用诗来讽刺,以求有益 于国家。御史李定等摘取他章表中的话,并且 引申附会他所作的诗说是诽谤皇上,逮捕进御 史台监狱,想置他于死地。罗织罪名很久不能 判决。神宗独自怜惜他,把他作为黄州团练副 使安置。苏轼与农夫老翁,一起在溪谷山林间 生活,在东坡建造房屋,自称“东坡居士”。
介词,在
于 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助词,表被动
月出于东山之上
介词,从
思考讨论“客”
有人认为,“客”是另一个“苏子”,即 苏子本人,反映的是苏子内心两种不同的人生 态度矛盾斗争的过程。你同意这种观点吗?
思考讨论“客”
主 不同思想 客 不同自我
一人
儒家 思想丰富 道家
佛家
思考讨论“客”
“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情境式默写答案
8. 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9. 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10. 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 11. 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12. 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13. 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14. 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
✓ 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状语后置) ✓ 举酒属客 (“嘱”,劝酒) ✓ 歌窈窕之章 (名→动,唱)
1 段字词句
✓ 徘徊于斗牛之间(状后) ✓ 白露横江(笼罩) ✓ 纵一苇之所如(纵:任。如:往) ✓ 凌万顷之茫然(越过。定语后置) ✓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广阔,辽远。“凭”,乘)
概述第 1 段
2 段字词句
✓ 渺渺兮予怀(悠远的样子) ✓ 予怀渺渺兮(主谓倒装) ✓ 倚歌而和之(循,依。唱和) ✓ 余音袅袅,不绝如缕(声音婉转悠长。细丝) ✓ 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赤壁赋》PPT课件29张
17. 狼籍( jí ) 18. 枕藉( jiè )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农历每月十六日
状语后置句
交代了游览的时间、地点、人物
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
慢慢地
起
通“嘱”,劝请 名词活用作动 互文
词,歌唱
译文:壬戌年秋天,七月十六日,苏子与客人在赤壁下泛舟游玩。清
全文不论抒情还是议论始终不离江上风光和赤壁故事,形成了情、景、理的融合。 4.主客对答的辞赋结构。
主客对答是赋的传统手法,主客一般是作者一人的化身。本文通过主客问答阐述 了作者在失意之中对人生的见解。运用主客问答的方式,使行文结构波澜起伏,摇曳 多姿,作者的思想感情也因之得以层层展现,深层揭示。
课文总结
表示下文是更进一步的 议论,再说
主宰
如果
即使
取用
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
禁止
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
尽
大自然
宝藏
享有,享受
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译文:再说,天地之间,万物各有主宰,如果不是为我所有,即使是一 丝一毫也不敢取用。只有这江上的清风和山间的明月,耳朵听到了就成 了声音,眼睛看到了就成为色彩,取用它们无人禁止,使用它们也不会 用完,这是自然界无穷无尽的宝藏,我和你可以共同享受。
挖掘本文线索
感情线索: 乐——悲——喜 时间线索: 月初出——东方既白 叙事线索: 夜游—听曲—主问客答—主辩—客喜
写景 清风明月交织
露珠水珠辉映
赤
壁 抒情 乐 悲 喜
赋
情因景生 景以情显 移情于理
赤壁赋优秀课件_图文
自题金山画像 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 问余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
苏轼
赤壁赋
赋是我国古代的一种文体,介于诗和散文之间 ,类似于后世的散文诗。其特点:1、语句上以四、 六字句为主,句式错落有致并追求骈偶;2、语音上 要求声律谐协;3、文辞上讲究藻饰和用典; 4、内 容上侧重于写景,借景抒情。
…乎…?的地方方其破正当荆州,下名江词陵作动,词顺,流攻而下东也,舳舻
使……破
名词作动词,东下
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
世 本来之雄也,而今安在哉斟?酒
意动,以…为侣, 名词作动词,打鱼,砍柴 以…为友
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
。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通“相嘱属” 。寄蜉蝣于
4、用了哪些修辞描 写客人的箫声?箫声 有何特点?
(3)理想
通感、比喻、夸张、想象
悲凉、幽怨、婉转悠长、动听
神情严肃的样子 整理衣襟,端正地坐着
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
向南
“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向西
向东
,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
通“缭”
被
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
苏黄(诗 ) 苏黄米蔡
(书法)
苏轼书法
写作背景:
宋神宗时期,元丰二年八月,苏轼因 “乌台诗案”被加以诽谤朝廷的罪名,被捕入 狱。在狱中一百多天,受审十余次,惨遭折 磨。后经多方营救,于当年十二月释放,贬为
黄州团练副使。在黄州期间,苏轼政治上失意 ,行动上不自由,生活贫困,心情极其苦闷。 他经常到赤壁矶头游览眺望,或泛舟江中。元 丰五年,苏轼又来到赤壁。这时他已年近半百 ,站在矶头,望着滚滚东去的江水,想起自己 建功立业的抱负付之东流,不禁俯仰古今,浮 想联翩,写下了名作《念奴娇·赤壁怀古》《 前赤壁赋》《后赤壁赋》。
《赤壁赋》ppt课件72张
体态苗条姗姗来,惹人相思我心焦。
第一段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
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 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 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 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1.泛舟游于赤壁之下:状语后置句(于赤壁之下【泛舟】游) 2.徐:慢慢、缓缓。 3.兴:起。 4.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互文、用典。 5.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状语后置句(于东山之上出,于斗牛之间徘徊)。 6.徘徊:来回走动,停滞不前。 7.横:弥漫,笼罩。 8.纵一苇之所如:所去往的地方。
•人物感受: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 •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第一段
2.本段的层次怎样划分?
可分三层。
⑴第一层,第一句,点明时间、人物、地点。这是写赋的笔法,如一
补充∙《诗经∙陈风∙月出》
月出皎兮,
① 皎:谓月光洁白明亮。佼(jiāo)人:即美人。
佼人僚兮,
佼,同“姣”,美好。
舒窈纠jiǎo兮,② 僚:同“嫽”,娇美。
劳心悄兮。
③ 舒:舒徐,舒缓,指从容娴雅。
④ 窈纠:同“窈窕”,行步舒缓的样子。
⑤ 劳心:忧心。悄:忧愁状。
月儿东升亮皎皎,月下美人更俊俏,
1.干支纪年法 把十天干和十二地支分别组合起来,每60年为一个周期。 主要的纪年有年号纪年、公元纪年等。在中国,早在公元前2000多年
就有了自己的历法。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中国使用的是“干支纪元 法”。
十大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十二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赤壁赋》ppt课件41张
些句子写出了泛舟者在这样景色下产生的
?
“清风徐来,水波不兴。”“月出于东山之上,徘
景色:
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感受: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
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本段展示了一个怎样的境界?表现了作者什么样 的情怀 ?
本段展示了一个友人相聚、泛舟江上、畅饮美酒、 迎风赏月的舒畅飘逸、超然物外的境界。在黄州苏轼 过的实际上是一种囚犯生活,处境相当困难。居然有 如此雅兴,夜游赤壁。表现了他听任自然,乐观旷达 的情怀。反映了他超然物外、洒脱不羁的思想。
少焉:一会儿。
横:笼
白
露:指白茫茫的水汽。 纵:放任,任凭。
一苇:一片苇叶,指小舟。 所:……的地方
如:往,到……去 。
凌:越过。
万顷:指广阔无边的江面。 茫然:形容江面旷远迷茫的样子。
月于东山之上出,于斗牛之间徘徊: (状语后置)
不一会儿,月亮从东山上升起,在斗宿和牛宿之间徘徊。白 茫茫的水气笼罩着江面,水上浮光远接天边。我们任凭小船 随意漂荡,越过那茫茫万顷的江面。
肴核:菜肴和果品。 既:已经。 狼籍: 纵横凌乱,也写作狼藉。 枕藉( jiè):互相枕着垫着。 既白:已经发白,即天亮。 客人高兴地笑起来,(于是)洗净酒杯重新斟酒。菜肴果品都 已吃光,酒杯盘碟杂乱地摆着。大家互相枕着靠着睡在舟中, 不知不觉东方已经露出白色(天亮了)。
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
愀(qiǎo)然:容色改变的样子。 正:使…整理。 (使动用句)(形用动) 危:使…端正。 何为: “为何” (宾语前置)
我不禁感到凄怆,理好衣服,端正地坐着问 客人说:“为什么箫声这样悲凉呢?”
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 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曹孟德之困 于周郎者乎?
《赤壁赋》ppt课件35张
以静为主 以物为主
写景物为抒发人物情感做铺垫
以动为主 以人为主
理——渐入佳境
·古代散文如何说理·
1.古代说理散文注重思辨与推理,追求逻辑的严密和表达的准确。 在古代,有许多杰出的文化名人通过说理散文表达了自己的见解
和观点。例如,唐代文学家韩愈的《师说》就是一篇著名的说理散文 作品。他通过对孔子与弟子之间师徒关系的探讨,阐述了教育的重要 性和师道的伟大。他用“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来表达师者的 职责和使命,引导读者深思教育的价值和师长的作用。
·水的特点·
特点: (1)平静; (2)浩荡; (3)澄澈; (4)包容万物,白露纵横于江面,月光笼罩着江水,清风吹拂过 江流; (5)贯穿古今,历史上的英雄曹操酾酒临江,如今的我们在江上 饮酒、打鱼、砍柴; (6)无穷无尽。
·月的句子·
4.请找出全文提到“月”的句子。
(1)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 (2)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3)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 (4)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 (5)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 (6)客亦知夫水与月乎? (7)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
·酒的情感表达·
5.酒能让人心胸开阔 如: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6.喝酒,是为了朋友间的思念 如: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7.喝酒,是为了振奋精神 如: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刘禹锡《酬乐天扬州 初逢席上见赠》
·酒的情感表达·
·酒的情感表达·
1.喝酒是为了表达欢乐的心情 如: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李白《将进酒》 2.喝酒是真的为了消愁 如:春来无计解春愁,醉折花柳作酒筹。忽忆故人天际去,计程今 日到梁州。——白居易《同李十一醉忆元九》 3.喝酒是为了助兴 如: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杜甫《饮中八仙歌》 4.喝酒可以悟到真理 如:狂来轻世界,醉里得真知。——钱起《送外甥怀素上人归乡侍
赤壁赋(共34张PPT)
然而,苏轼毕竟是一个胸怀旷达,政治上有抱负的 人。他想从佛老思想中寻求慰藉,寄情山水,幻想出世。 可是,他终究未能超脱也不甘超脱。黄州的山水勾起了 他对古人的怀念,他触景生情,倾吐了自己对曾经大显 身手、建功立业的历史人物崇敬、颂扬的感情,同时也 流露了自己治世立业的壮志。
总之,苏轼的内心是复杂的、矛盾的。消极退 隐和积极进取,疾世愤懑与逍遥山水的两重情绪, 在与世无争的的思想后面,流露出不甘妥协的积极 精神和鄙弃富贵、傲然独立的旷达情怀。
著名赋文
《闲情赋》陶渊明 《思旧赋》向秀 《洛神赋》曹植 《恨赋》》《别赋》(南朝·梁)江淹 《长门赋》司马相如 《采莲赋》萧绎
‖背景介绍
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年),苏轼遭受政治迫 害,被贬到黄州已经两年了。“长江绕廓知鱼美, 好竹连山觉笋香” ,水中的鲜鱼,山间的竹笋,江 城的一切风物,都给政治失意的苏轼带来莫大的慰 藉。这时,他曾站立在江边赤壁之上,眺望如画江 山,唱出了“大江东去”的豪放歌声。他还在七月 十六日一个幽静的夜晚,驾舟畅游于赤壁之下的长 江水面,写下了千古名作《赤壁赋》。
1、作者思路怎样,全文以什么为线索?
感情线索:乐-悲-乐 时间线索:月初出—东方既白 叙事线索:夜游—听曲—主问客答—主辩—客喜
先写月夜泛舟,饮酒赋诗,沉浸在美好景色中 而忘怀世俗的快乐心情;
再从凭吊历史人物的兴亡.感到人生短促,变 化无常,因而跌入现实的苦闷;
最后阐发变与不变的哲理,表现了旷达乐观的 人生态度。
‖艺术特点
1、景、情、理融于一体
写景:清风徐来,水波不兴;月出东山,徘徊 斗牛;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抒情: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 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
议论:水,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月,盈虚 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变,天地曾不能以一瞬; 不变,物与我皆无尽。
总之,苏轼的内心是复杂的、矛盾的。消极退 隐和积极进取,疾世愤懑与逍遥山水的两重情绪, 在与世无争的的思想后面,流露出不甘妥协的积极 精神和鄙弃富贵、傲然独立的旷达情怀。
著名赋文
《闲情赋》陶渊明 《思旧赋》向秀 《洛神赋》曹植 《恨赋》》《别赋》(南朝·梁)江淹 《长门赋》司马相如 《采莲赋》萧绎
‖背景介绍
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年),苏轼遭受政治迫 害,被贬到黄州已经两年了。“长江绕廓知鱼美, 好竹连山觉笋香” ,水中的鲜鱼,山间的竹笋,江 城的一切风物,都给政治失意的苏轼带来莫大的慰 藉。这时,他曾站立在江边赤壁之上,眺望如画江 山,唱出了“大江东去”的豪放歌声。他还在七月 十六日一个幽静的夜晚,驾舟畅游于赤壁之下的长 江水面,写下了千古名作《赤壁赋》。
1、作者思路怎样,全文以什么为线索?
感情线索:乐-悲-乐 时间线索:月初出—东方既白 叙事线索:夜游—听曲—主问客答—主辩—客喜
先写月夜泛舟,饮酒赋诗,沉浸在美好景色中 而忘怀世俗的快乐心情;
再从凭吊历史人物的兴亡.感到人生短促,变 化无常,因而跌入现实的苦闷;
最后阐发变与不变的哲理,表现了旷达乐观的 人生态度。
‖艺术特点
1、景、情、理融于一体
写景:清风徐来,水波不兴;月出东山,徘徊 斗牛;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抒情: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 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
议论:水,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月,盈虚 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变,天地曾不能以一瞬; 不变,物与我皆无尽。
《赤壁赋》ppt课件33张
第 三 段 名作动,捕鱼砍柴 名词意动用法,以……为伴侣(朋友)
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
喻短暂生命
米
片刻,短暂
同“嘱”,劝请
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
一下子 箫声
偕同
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译文:何况我和你在江边捕鱼砍柴,以鱼虾为伴,以麋鹿为友,驾着一叶孤舟,举杯互 相劝饮。像蜉蝣一样将短暂的生命寄托在天地之间,渺小得就像大海里的一颗米粒。哀 叹我们生命的短暂,羡慕长江流水的无穷无尽。想与神仙一起邀游,同明月一样永世长 存。我知道这是不可能轻易得到的,因而只能把这箫声寄托在这悲凉的秋风中。”
第1段 第2段 第3段
第4段 第5段
押韵
间天然仙
桨光方 慕诉缕妇
-an
-ang -u
用韵换韵情况
稀 飞 诗 昌 苍 郎 -i
-ang
东 空 雄 鹿 属 粟 -(i)ong -u
穷终风
-(u)ong/eng
往长瞬尽 主取月竭 色适
-ang -u -入声
-un/in -ue/ie
酌藉白
-入声
字词正音
1.壬戌( rénxū ) 2.桂棹( zhào )
3.余音袅袅( niǎo )
4.幽壑( hè )
5.嫠妇( lí ) 6.愀然( qiǎo )
7.山川相缪( liáo )
8.舳舻千里( zhúlú) 9.旌旗( jīng )
10.酾酒( shī ) 11.横槊( shuò ) 12.渔樵( qiáo ) 13.扁舟( piān ) 14.匏樽( páo ) 15.蜉蝣( fúyóu) 16.无尽藏( zàng ) 17.狼籍( jí ) 18.枕藉( jiè )
《赤壁赋》ppt课件78张
《文心雕龙》说:“赋者,铺也;铺采摛(chī) 文,体物写志也。”体物写志,指赋的内容;铺采 摛文,指赋的形貌。赋在艺术表现上必然注重铺陈 形容事物的外象和内理。在语言上使用新奇美丽的 辞藻。
另外赋也讲究声韵的美,它把散文的章法,句式 与诗歌的韵律、节奏结合在一起。借助长短错落的 句子,灵活多变的韵脚以及排比、对偶的调式,形 成一种自由而又谨严、流动而又凝滞的文体,既适 合散文式的铺陈事理,又能保存一定的诗意 。
最没 终有
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
假从 设
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
而又何羡乎?
宾前
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
发语词:引起另一个话头
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
假如
即使
惟江上之情风,与山间之明月,
“唯” 只有
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 取之无禁,用之不竭。
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著名赋文
《闲情赋》陶渊明 《思旧赋》向秀 《洛神赋》曹植 《登楼赋》王粲 《恨赋》》《别赋》(南朝•梁)江淹 《长门赋》司马相如 《采莲赋》萧绎
预习检测
1、壬戌( rénxū) 10、酾酒( shī ) 2、桂棹( zhào ) 11、横槊( shuò) 3、余音袅袅(niǎo ) 12、渔樵( qiáo ) 4、幽壑( hè ) 13、扁舟( piān ) 5、嫠妇( lí ) 14、匏尊( páo) 6、愀然( qiǎo ) 15、蜉蝣( fúyóu) 7、山川相缪( liáo ) 16、无尽藏(zàng ) 8、舳舻千里( zhúlú ) 17、狼籍( jí )
扣舷而歌之:连词,表修饰
溯:逆流而上
空明、流光:指月光浮动的清澈的江 水
另外赋也讲究声韵的美,它把散文的章法,句式 与诗歌的韵律、节奏结合在一起。借助长短错落的 句子,灵活多变的韵脚以及排比、对偶的调式,形 成一种自由而又谨严、流动而又凝滞的文体,既适 合散文式的铺陈事理,又能保存一定的诗意 。
最没 终有
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
假从 设
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
而又何羡乎?
宾前
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
发语词:引起另一个话头
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
假如
即使
惟江上之情风,与山间之明月,
“唯” 只有
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 取之无禁,用之不竭。
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著名赋文
《闲情赋》陶渊明 《思旧赋》向秀 《洛神赋》曹植 《登楼赋》王粲 《恨赋》》《别赋》(南朝•梁)江淹 《长门赋》司马相如 《采莲赋》萧绎
预习检测
1、壬戌( rénxū) 10、酾酒( shī ) 2、桂棹( zhào ) 11、横槊( shuò) 3、余音袅袅(niǎo ) 12、渔樵( qiáo ) 4、幽壑( hè ) 13、扁舟( piān ) 5、嫠妇( lí ) 14、匏尊( páo) 6、愀然( qiǎo ) 15、蜉蝣( fúyóu) 7、山川相缪( liáo ) 16、无尽藏(zàng ) 8、舳舻千里( zhúlú ) 17、狼籍( jí )
扣舷而歌之:连词,表修饰
溯:逆流而上
空明、流光:指月光浮动的清澈的江 水
《赤壁赋》PPT课件30张
从“取”与“不取”的角度,大自然是个无穷宝藏,可以作 为人们的精神寄托,摈弃碌碌官位、蜗角虚名,而取无穷的 自然万物为“吾生”所享有,从中得到乐趣。
5.讨论:有人认为苏轼这种听任自然、力求豁达的心境实际上 是阿Q精神的体现,让人有空虚的消极之感,你怎么认为?
【提示】观点一:苏轼的性格核心,乃是他的率真。他的屡遭贬 斥,从外部原因来说,是北宋党争的产物;从他自身的原因来看, 则毋宁说是一场性格悲剧。他一生屡遭贬斥,坎坷多艰。青年时 代的苏轼,由于得到欧阳修的提携,春风得意,意气风发。但随 着王安石变法的推行,苏轼的厄运也就接踵而来,屡遭贬谪,越 贬越远。
【提示】举 属 诵 歌 纵 凌
③诗人的感觉如何: 【提示】“浩浩乎”“飘飘乎 ”与友人相聚、泛舟江 上、畅饮美酒、咏诗诵文、迎风赏月,内心舒畅飘逸、 超然物外、飘飘欲仙,心中十分喜悦。
2.①文章第二段作者的感情如何变化? 由乐到悲
②它们之间转化的媒介是什么?
箫声
③作者是如何描绘箫声的?
【提示】“如怨如慕,如泣如诉……泣孤舟之嫠妇”, 作者借助夸张、想象以及精细的刻画和生动的比喻,化 抽象为具体,把洞箫那种悲咽低回的哀音表现得十分形 象、真切。
伤时之情,甚为悲伤。明确客之
了文章的经典。
三悲:一由古今历史对比生悲;
二由人生短暂感触生悲;三由理
想现实矛盾生悲。
通过“客曰”,由眼前的“江 水”“明月”想到曹操、周瑜两个 历史人物,是写景;再由“而今安 在哉”的问句,揭示人生短促之 “悲”,是议论;引出曹、周二人, 更见己身之渺小,自然生出“哀吾 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的感慨, 是抒情。
课堂归纳
赤壁赋
月夜泛舟 饮酒赋诗
凭吊古人 由乐转悲
苏子答客 感悟人生
《赤壁赋》ppt课件17张
美人:比喻自己所思慕的人。 香草美人——最早出自于屈原《离骚》 1.高洁的品质 2.圣明的君主 3.美好的理想
① 箫声幽咽悲凉:如怨如慕,如泣如诉。 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② 政治失意悲苦: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
思考:文章第三节客为何而悲?
(一)叹英雄固难在: 感伤人生的无常。
赤壁江山触发他想到历史上的英雄人物,当年何等英雄, 而今安在?何况吾辈渔樵江渚之上!
(二)对比自然的永恒哀伤生命的短暂渺小。
蜉蝣(天地) 粟(沧海) 哀(吾生) 羡(长江)
(三)理想与现实的矛盾
理想: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 现实:不可乎骤得
思考:第三段是怎样将写景、情、理结合在一起的?
第三段通过“客曰”,由眼前的“江水”“明月”想到曹 操、周瑜两个英雄人物,是写景;
再由他们的“而今安在哉”,揭示人生短促之“悲”,是 议论;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 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 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 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 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 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 之所共适。”
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 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 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 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 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 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 扁舟,举匏樽以相属。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 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 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① 箫声幽咽悲凉:如怨如慕,如泣如诉。 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② 政治失意悲苦: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
思考:文章第三节客为何而悲?
(一)叹英雄固难在: 感伤人生的无常。
赤壁江山触发他想到历史上的英雄人物,当年何等英雄, 而今安在?何况吾辈渔樵江渚之上!
(二)对比自然的永恒哀伤生命的短暂渺小。
蜉蝣(天地) 粟(沧海) 哀(吾生) 羡(长江)
(三)理想与现实的矛盾
理想: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 现实:不可乎骤得
思考:第三段是怎样将写景、情、理结合在一起的?
第三段通过“客曰”,由眼前的“江水”“明月”想到曹 操、周瑜两个英雄人物,是写景;
再由他们的“而今安在哉”,揭示人生短促之“悲”,是 议论;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 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 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 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 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 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 之所共适。”
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 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 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 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 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 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 扁舟,举匏樽以相属。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 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 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给下列画线的字词注音
1、壬戌(rénxū ) o 2、桂棹(zhà ) 3、余音袅袅( niǎo ) 4、幽壑( hè) 5、嫠妇( lí ) 6、愀然(qiǎo) o) 7、山川相缪( liá lú) 8、舳舻千里( zhú 9、旌旗(jīng ) 10、酾酒( shī ) 11、横槊( shuò ) o) 12、渔樵(qiá 13、扁舟( piān) o) 14、匏樽( pá fú yó u 15、蜉蝣( ) zà ng 16、无尽藏( ) 17、狼藉( jí ) 18、枕藉( jiè)
既望:十六日,既,已经,望,农历每月 的十五日 泛舟游于赤壁之下:状语后置句,应 为:于赤壁之下游.于,介词,在.下,方 位名词 兴:起,同风雨兴焉
属:zhǔ,通嘱,意思是劝,请
壬戌年的秋天,七月十六日, 我和客人荡着船儿,在赤壁的 下面游览。清凉的风缓缓吹来, 水面上不起波浪。我端起酒杯 劝客人们喝酒,朗颂吟唱“明 月”的诗歌和“窈窕”的篇章。
理
翻译与理解
我顿时脸色改变,整理好衣 服,端正地坐着,问客人说: “为什么箫声这样悲凉呢?” 苏子愀然 ,正襟危坐而 问客曰:"何为其然也?" 客人说:“‘月明星稀,乌 鹊南飞’,这不是曹操的诗 客曰:"'月明星稀 ,乌 鹊南飞' ,此非曹孟德之 句吗?向西望是夏口,向东 望是武昌,山水互相环绕, 诗乎?西望夏口 ,东望 草木茂盛苍翠,这不就是曹 武昌 ,山川相缪,郁乎 操被周瑜打败的地方吗?当 苍苍 ,此非曹孟德之困 他占领荆州,攻下江陵,顺 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 州 ,下江陵 ,顺流而东 着长江东进的时候,战船连 也 ,舳舻千里 ,旌旗蔽 接千里,旌旗遮蔽天空。他 空 ,酾shí酒临江 ,横 面对长江斟酒,横握长矛吟 槊赋诗 ,固一世之雄也 , 诗,本是盖世的英雄,如今 在哪里呢? 而今安在哉?
形容宴饮已毕或将毕时的情景。 (7)逝者如斯:时光像河水一样,日夜不停 地流逝而去。 (8)旌旗蔽空:旌旗遮蔽了太阳,形容军容 或队伍壮盛。 (9)舳舻既望,苏子 与客泛舟游于 赤壁之下。清 风徐来,水波 不兴。举酒属 客,诵明月之 诗,歌窈窕之 章。
翻译与理解
何况我和您在江中小洲上捕 况吾与子渔樵于江 鱼打柴,和鱼虾做伴侣,与 渚之上 ,侣鱼虾而 麋鹿交朋友,驾着一片叶子 友麋鹿 ,驾一叶之 似的小船,拿着简陋的酒杯 扁舟 ,举匏樽以相 互相劝酒。就象蜉蝣一样, 属。寄蜉蝣于天地 , 将短暂的生命寄托在天地之 间,渺小得象大海里的一粒 渺沧海之一粟。哀 米。哀叹我们生命的短促, 吾生之须臾 ,羡长 羡慕长江的无穷无尽。希望 江之无穷。挟飞仙 拉着神仙飞升遨游,和明月 以遨游 ,抱明月而 一起永世长存。明知道这种 长终。知不可乎骤 想法是不可能轻易实现的, 得 ,托遗响于悲风。 只好把感慨寄托在曲调之中, 在悲凉的秋风中吹奏出来。
翻译与理解
者之无尽藏也 ,而吾与子之 所共食。“
翻译与理解
客喜而 笑,洗盏更 酌。肴核既 尽,杯盘狼 藉。相与枕 藉乎舟中 , 不知东方之 既白。
客人高兴地笑了,于是洗了酒 杯,重新斟酒再喝。菜肴和果 品都吃完了,空杯、空盘杂乱 地放着。我和客人们互相靠着 在船中睡着了,不知不觉东方 已经发白。
终写矛盾解决,主客皆大 欢喜。但作者的这种和超 脱,却是政治失意后的精 神苦闷的自我排遣,在旷 达的外表下,潜藏着作者 的抑郁和悲伤。
为什么?
作者的复杂思想:
儒:积极入世,忧国忧民,平生倾慕贾谊
佛:精通佛理,不计得失,常与僧人来往
道:好学老庄,齐万物,一死生,
追求内心调和
儒家的积极入世态度与佛道的超然物外, 与世无争的态度是矛盾的,但又奇妙地统一在 苏轼身上。当儒家思想遭遇挫折时,苏轼却能 峰回路转,在佛道二家思想中找到精神归宿。
苏 轼 书 法
赋
赋是我国古代一种文体,兼具 诗歌和散文的特点。其特点是“铺 采摛文,体物写志”(铺陈文采, 要有所依托不能无病呻吟,要体现 作者自身的思想感情志向)。有时 虚设主客,通过主客问答的方式阐 述观点。
东坡赤壁亦称赤鼻矶。位于黄冈市城西门外。 宋代诗人苏轼贬居黄州时,常游此地,有前、 后《赤壁赋》和 《念奴娇· 赤壁怀古》等名篇, 清朝康熙年间重修时定名为“东坡赤壁”。
翻译与理解
一 悲 人 生 虚 无
吾英 辈雄 只业 为绩 渔今 樵安 者在
二 悲 自 身 渺 小
渺寄 沧蜉 海蝣 之与 一天 粟地 ,
三 悲 人 生 短 暂
羡 长 江 之 无 穷
四 悲 欲 求 仙 而 不 得
抱挟 明飞 月仙 而以 长遨 终游 ,
四写悟理自解。苏子的话针对 “客人”的感触而发,通过对 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 我对客人说:“您了解那江水和月亮 明月、江水的变与不变的议论, 吗?江水总是象这样不断地流去,但 乎?逝者如斯 ,而未尝往也;他从宇宙的变化说到人生的哲 始终没有消失。有时圆有时缺的月亮 像那样变化,但最终没有消损和增长。 盈虚者如彼 ,而卒莫消长也。理。认为从变化的角度看,天 地一刻也不会不变,人生本来 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 ,则天 原来,如果从那变化的一面去看它, 那么天地间的万事万物,连一眨眼的 短暂 ;但从不变的角度看,那 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 功夫都不曾保持过原状。从那不变的 就是天地与我同生,万物与我 一面看,那么事物和我们都是无穷无 而观之 ,则物与我皆无尽也 , 为一,都会无穷无尽。况且天 尽的,还羡慕什么呢?况且,天地之 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 ,地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 间,事物都各自有其主宰,如果不是 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 , 我所有的东西,虽然是一丝一毫也不 有,虽一毫而莫取”。如此, 人世间的荣辱、得失、忧乐便 虽一毫而莫取。唯江上之清 能取用。只有江上的清风,和山间的 明月,耳朵听到它就成为声音,眼睛 风 ,与山间之明月 ,耳得之 不足为念了。最后他为“客人” 看到它就成为颜色;取用它们没有人 指出出路:到大自然中去寻求 而为声 ,目遇之而成色 ,取 禁止,享用它们不会竭尽。这是大自 精神上的寄托,表现了一种旷 然的无穷的宝藏,我和您可以共同享 之无禁 ,用之不竭 ,是造物 用的。 达开朗的胸襟和生活态度。
理解构思和表达艺术
赤壁之景 (“清风徐来,
水波不兴”、 “白露横江,水 光接天”)
客
乐
苏子
夜游之行 (“举酒属
客”,“诵明月 之诗,歌窈窕之 章”)
乐极生悲 , 释悲生议 人生虚无、 易逝、 苦 短、仙愿 难成 借景议理,解 客之悲 变则万 物皆短、不变 则物我皆长、
物各有主、共适 清风明月
乐
景
情
苏轼:
1037年~1101年
字子瞻,号东坡居士。 四川眉山人。宋代大文 豪。
苏洵、苏辙
韩愈 柳宗元
三苏
欧阳修 苏洵
苏辙 王安石 曾巩
唐宋八大家 (文) 苏辛(词) 苏黄米蔡 “宋四家” (书法) 苏黄(诗)
辛弃疾
黄庭坚 米芾
蔡襄
黄庭坚
一度下狱, 三度贬官。
命运多舛,
生活坎坷。
但他
既没有像贾谊那样“抑郁而终”, 也没有像陶潜那样“归隐田园”。
翻译与理解
浩浩乎如冯虚御 风,而不知其所 止;飘飘乎如遗 世独立,羽化而 登仙。
一写夜游之乐 。作者以传神的笔墨,描 述了秋夜赤壁的美丽、静谧以及与客人 夜游的逸兴。本段写赤壁夜景,突出了 月出前的“清风”、“水波”和月出后 的“白露”、“水光”,既烘托了游人 自由愉悦的心绪,又为后文对“水”、 “月 ”的变与不变的议论作了铺垫。
一会儿,月亮从东山上升起,在 斗宿和牛宿之间逗留不前。白濛 少焉,月出于东 濛的水气笼罩江面,江水的泛光 山之上,徘徊于 和天空连成一片。任凭小船向何 处漂荡,越过茫茫无边的江面。 斗牛之间。白露 江面是那么浩瀚啊,船儿象凌空 横江,水光接天。乘风而行,不知道将要飞向何方; 纵一苇之所如, 我们轻快地飘起啊,象脱离尘世, 无牵无挂,飞升到仙境的神仙。 凌万顷之茫然。
(1)冯虚御风:凌空驾风而行。 (2)遗世独立:脱离社会,独立生活,不跟别人
往来。
(3)不绝如缕:像细丝一样连着,差点就要断了。
多用来形容局面危急或声音微弱。
(4)正襟危坐:理好衣襟端端正正地坐着。形容
严肃或拉谨的样子。
(5)沧海—粟:大海里的一颗谷粒。形容非常渺
小
(6)杯盘狼籍:杯盘等放得乱七八糟。用以
背景提示
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年), 苏轼遭受政治迫害,被贬谪到 黄州已经两年了。“长江绕廓 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笋香” , 水中的鲜鱼,山间的竹笋,江 城的一切风物,都给政治失意 的苏轼带来莫大的慰藉。这时, 他曾站立在江边赤壁之上,眺 望如画江山,唱出了“大江东 去”的豪放歌声。他还在七月 十六日一个幽静的夜晚,驾舟 畅游于赤壁之下的长江水面, 写下了千古名作《赤壁赋》。
二写乐极悲来 。先写歌声,后 这时,酒喝得十分欢畅,我 写箫声;歌中的“美人”喻 于是饮酒乐甚 ,扣 敲着船边唱起歌来,歌词说: 舷而歌之。歌曰:" 君,表现了作者希望为国出 “桂木做的棹啊兰木做的桨, 桂棹兮兰桨 ,击空 力;箫声的怨、慕、泣、诉, 划开清澈澄明的江水,迎着 明兮溯流光;渺渺兮 抓住了箫声“哀”的特点, 江面浮动的月光。我的情思 啊悠远茫茫,盼望着‘美人’ 予怀 ,望美人兮天 末尾两句夸张性比喻,写出 啊,在天边遥远的地方。” 一方。"客有吹洞箫 了箫声摄人心魄的感染力。 在苏子看来,与客饮酒正 者 ,倚歌而和之。 客人中有位吹洞箫的,随着 歌声伴奏。那洞箫声呜呜地 在兴头,客却忽起悲曲,似 其声呜呜然 ,如怨 , 响,象怨恨,象思慕,象抽 乎不太合拍,但却又深知其 如慕 ,如泣 ,如 泣,象倾诉;吹完后,余音 诉 ,余音袅袅 ,不 中道理,于是才有下段的 悠长,象细长的丝线延绵不 绝如缕。舞幽壑之潜 “正襟危坐”问客:“何为 断。使得潜藏在深渊中的蛟 龙跳起舞来,使得孤独小船 蛟 ,泣孤舟之嫠妇。其然也?” 上的寡妇哭泣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