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时珍夜宿古寺》第2课时教学设计
《李时珍夜宿古寺》第二课时教案
《李时珍夜宿古寺》第二课时教案《李时珍夜宿古寺》第二课时教案《李时珍夜宿古寺》第二课时教案1一、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深刻理解李时珍所宿古寺环境之破败、察访药材过程之艰辛,体会李时珍为了修订《本草》而不怕吃苦、为民造福、严谨认真、不怕冒险的伟大精神,激发学生产生对由衷地李时珍的敬佩之情。
二、教学重点,难点。
1.抓住关键语句理解李时珍的吃住行的苦,从而体会李时珍不怕苦的精神。
2.抓住记载寻访收获的典型事例,感悟李时珍的严谨踏实的工作作风。
三、教学过程:A激情导课:导入课题: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李时珍夜宿古寺按事情发展顺序写了哪三件事?生:夜宿古寺师徒谈苦记载收获明确目标:学习夜宿古寺中我们明白了李时珍住的苦,今天我们就继续学习这一课,看看李时珍和他的徒弟还吃了哪些苦?效果预期:相信每位同学都是最棒的,都能学有所获。
民主导学:出示任务:抓住关键词句,体会人物品质。
1.默读5-11自然段,边读边勾画出描写李时珍动作、神态、语言的词句,标注下自己的理解、感受和体会。
2.小组讨论学习所得3.展示交流:(预设)生:我找到的描写人物动作的句子“两人便坐在火边,一边喝水一边啃干粮。
”一个啃字我体会到干粮很硬,放了很长时间,很不好吃,这说明师徒二人吃的也很苦。
关于这点谁有不同看法。
生:我找到的描写李时珍神态的词是“笑”,说明他是一个以苦为乐的人。
师:大家很会抓关键的字词,那么,在师徒的对话中,你又抓住了哪些字词呢?生:“先生是快50岁的人了,都挺得住,我20多岁的人还能叫苦吗?”一个“挺”字可以看出李时珍很苦。
师:挺字是什么意思?支撑想想,是怎样的苦需要李时珍“挺”?住的苦、吃的苦、奔波的苦、察访的苦等等。
一个挺字,上面压着的是许多的苦,如果给这些苦再加一个时间,是多长?(一夜、好几个月、长年累月、27年)如此多的苦,如此长的时间,加负在一个近50岁的人身上,靠什么才能挺下来。
(坚强的意志、坚持不懈的恒心)吃如此巨大的苦,李时珍是如何看待的呢?齐读:“嗯,长年累月地奔波,在破庙里过夜,比住在家里苦多了。
《李时珍夜宿古寺》第2课时教学设计
《李时珍夜宿古寺》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能通过小组交流的方式,说出对文章内容的阅读感受,体会李时珍为了修订《本草》不怕吃苦的可贵精神和认真严谨的踏实作风。
3.初步感知细节描写、环境烘托的写作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体会李时珍为了修订《本草》不怕吃苦的可贵精神和认真严谨的踏实作风。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激趣导题同学们,在中国的医药学史上,有一本空前巨著——《本草纲目》,它是医药科学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你知道它的作者是谁吗?板书:李时珍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他在创作《本草纲目》过程中发生的这个故事。
写全课题:李时珍夜宿古寺二、复习旧知,引出“一夜”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知道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吗?请试着用简练的语言概括一下。
三、自主读文,感受“一夜”1.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李时珍的这个夜。
下面请大家轻声读课文,一边读一边用心思考,读过之后,请你用一个词来概括,在你的心目中,李时珍的这个夜是怎样的一夜?2.学生轻声读。
3.同学们,读了、看了李时珍的一夜,现在请你用一个词来概括李时珍的这个夜是怎样的一夜,你用哪个词?(相机板书)预设:辛苦、认真、苦中有乐……四、话题交流,话聊“一夜”1.老师相信,对于李时珍的这个夜,每个同学都会有自己独特的感受,但是光有这点感受是不够的,因为我们还没进入文字的细节。
细节能够是一个神态、一个动作、一句话、甚至一个字等等。
现在就请同学们从这些感受中选择其中的某一点,抓住它,带着它,再走进李时珍的一夜看看,你是从哪些细节当中再次深切地体会到了这个点,把它用波浪线画下来。
画好后在小组里相互讨论,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形成小组的综合意见。
2.小组讨论。
3.小组汇报。
(重点围绕以下三个方面展开)预设1:辛苦的一夜* “这是一座破败的古寺”“露天的屋顶”说明什么?(这屋简陋、荒凉,住得苦。
)*“一边喝水一边啃干粮”一个“啃”字,可见什么?(干粮很硬,吃得苦。
李时珍夜宿古寺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刚才同学们围绕一个“苦”字,凭借文章具体内容发表了自己的见解,有理有据,令人信服,李时珍为编写《本草》耗费了大量的心血,的确苦不堪言。
请持“不苦”意见的同学说说理由,其实,老师总有一种感觉,就是李时珍根本不觉得苦,你们能帮帮老师在文中找到依据吗?抓“万民得福”、“值得”等词句来品读感悟,表达感受。
c. “庞宪,趁着大好……记下来吧。”(放弃自己休息,在月光下记录)出示他在月光下记录的图片,你想对他说写什么?
四、体悟人物精神
1.引出话题,制造矛盾
学到这儿,我们看到李时珍领着弟子外出察访药材,投宿古寺啃食干粮,借助月光记载寻访所得、冒险品尝草药辨别药性,同学们,如果请你用一个字来概括他们的这段察访生活,你觉得是什么?
2.今天,我们继续学习16.李时珍夜宿古寺。
二、学习课文三、四节
1.前不见村,后不着店的荒野上,李时珍师徒焦急地走着,突然前方的树丛中隐约出现了房屋的轮廓,走近前一看,哦!是一座“古寺”!(出示古寺的图片)
2.这是一座怎样的古寺啊?请你细细读读课文第四节,将描写古寺的相关语句画出来!
3.学生朗读,做标记。
2.静心阅读,圈画批注。
到书中去寻找自己的理由。
3.凭借文本,多方对话。
交流汇报。
(可抓住关键语句,进行对比,如“破庙”和“家里”的对比,“万民得福”和个人吃苦的对比,体会李时珍以苦为乐、甘于奉献的精神。)
五、复述课文
练习复述故事。
六、总结课文
不怕吃苦
严谨认真
以苦为乐
甘于奉献
一、复习导入
1.通过上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故事发生的背景,谁来用一两句话来说一说?
(1)教师根据学生回答,归纳并相机板书:苦
(2)有没有同学认为不苦的?
《李时珍夜宿古寺》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李时珍夜宿古寺》(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结合语境,理解重点词语,从而深入体悟文本内容,切身感受李时珍为修《本草》而吃的“苦”。
2、在与文本直接对话,适时补充教学资源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体会李时珍不怕吃苦的可贵精神和严谨认真的踏实作风,知道成功的来之不易,了解中华医学的博大精深。
3、继续培养学生敢于、善于提出疑问,以及复述叙事作品的水平。
教学重点:1、以“苦”为抓手,深入学习文本。
2、继续培养学生边读边思的良好阅读习惯。
教学难点:通过文本,感受人物身上的可贵精神品质,特别是体悟李时珍严谨认真的踏实作风。
教学准备:李时珍的故事,《本草纲目》的介绍,课件等。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回顾文本:1、上节课,初读了课文,了解了文章的脉络,学习了本课的第一、二小节,还理解了很多生字新词,你能准确认读这些词语吗?(逐行指名读词语)课件出示:察访饥餐渴饮晓行夜宿(李时珍领着他的弟子庞宪去各地察访药材,他们饥餐渴饮,晓行夜宿。
)焦急、破败、断垣残壁(太阳逐步落山了,师徒俩找不到住宿的地方,焦急起来。
他们看到一座破败的古寺,里面到处是灰尘,断垣残壁上长满了青苔。
)夜幕降临、啃干粮、长年累月(夜幕降临了,师徒俩坐在火堆旁啃干粮。
他们长年累月的奔波,就是为了修订好《本草纲目》。
)皎洁、寻访所得、笔墨砚台(皎洁的月光透过露天的屋顶,李时珍让弟子庞宪拿出笔墨纸砚,搬来几块砖垒成桌子,记录今天的寻访所得。
)你能选用同一行中的词语说一句或几句与课文内容相关的话吗?(交流,指名说。
)看来,抓住关键性的词语能够协助我们更清楚地复述文章的内容。
2、刚才是分行来看,如果把这些词语做为一个整体,你能用一个字来概括李时珍的这番经历吗?(出示课件“苦”)板书“苦”(同步口述:为采草药【写草字头】,夜宿古寺【写古字】,这究竟是一种怎样的“苦”?板书“?”)3、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入那个夜晚,走近李时珍,探询答案。
请打开书,认真默读课文,在你感受到“苦”的地方做上记号。
《李时珍夜宿古寺》教学实案(第二课时)1
《李时珍夜宿古寺》教学实案(第二课时)【教学流程】第一课时〔略〕〔一〕激趣引入,读题质疑。
〔二〕学习生字,理解新词。
〔三〕读通读顺课文。
〔四〕自读课文,选择自己喜爱的方式学习,理清文章脉络。
〔五〕谨慎书写生字,学理清课文脉络,学会概括课文段落大意及主要内容。
其次课时〔一〕、复习导入,温故引新。
师:今日,我们接着学习16课,师板书课题〔学生书空〕。
生齐读课题。
1、课件出示词语:饥餐渴饮晓行夜宿断垣残壁常年累月边忆边写假设有所悟修好《本草》万民得福指名读词语。
2、你能选用其中的几个词语,说说课文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吗?你觉得李时珍是个怎样的人?3、过渡:李时珍是明朝闻名的医学家,药物学家,他用毕生的精力编写了药物史上一部巨著《本草纲目》。
〔出示图片〕本课讲的是他在编写《本草纲目》近三十年,一万多个日日夜夜中极平凡的一夜。
今日,让我们一起走近这发生在古寺中的一夜。
〔评析:温故而知新。
从词语的朗读引入到课文的内容,再到人物的品质,老师就像高超的导游,渐次翻开了学生记忆仓库的风景。
学生感觉不到词句训练的单调,通过诉说所感,反而对李时珍渐渐产生一种敬重感,自主地感受到人物的高大形象。
〕〔二〕、走近古寺,感受生活之苦。
1、在这座古寺里,李时珍和弟子庞宪过的是什么样的生活呢?请同学们快速读课文1---7自然段,用一个词概括一下他们的生活。
〔学生读书,沟通:苦〕2、师:他们的生活到底苦在哪里呢?请同学们合作学习课文1---7自然段。
要求:先读读课文1---7自然段,再找出课文中描写他们吃苦的语句,找到了可以在书上圈圈画画,对感受深的地方还可以做做批注。
最终在小组内沟通自己的感受。
3、沟通:①吃得苦:他们喝的是泉水,啃的是干粮,这就是饥餐渴饮。
重点抓住啃字。
②行得苦:在安徽、河南、湖北等地察访药材,已经走了好几个月了。
出示词语晓行夜宿,齐读词语。
③住得苦:那时一座破败的古寺,到处是灰尘:脏;断垣残壁:危急;长满了青苔:阴暗潮湿;厚厚的蜘蛛网:久无人居,荒芜。
《李时珍夜宿古寺》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李时珍夜宿古寺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了解古代文人墨客的生活和写作风格;2.理解《李时珍夜宿古寺》背后的文化内涵;3.培养学生对古代文学作品的欣赏能力;4.培养学生对历史文化的兴趣和探索精神。
二、教学重点1.学习《李时珍夜宿古寺》的内容和脉络;2.理解并分析诗词的口吻、意境和语言表达;3.分析李时珍的写作手法和文化背景。
三、教学内容1.课文原文及注释展示2.课文意境分析与讨论3.李时珍的学术成就及其对文学创作的影响4.诗词的表达技巧和修辞手法四、教学步骤1. 课前准备(5分钟)准备课件和教学素材,布置课堂环境,让学生预习材料并提出问题。
2. 导入和引导(10分钟)通过示范性诗词和图片展示,引导学生回忆古代文人墨客的生活和创作环境。
3. 呈现课文原文(15分钟)呈现《李时珍夜宿古寺》的课文原文,逐字逐句讲解,并提供注释和生词解释。
4. 分析诗词意境(20分钟)引导学生分组讨论诗词的意境和情感色彩,并展示他们的分析结果。
在学生的讨论过程中,教师适时给予点拨和指导。
5. 分析李时珍及其作品(20分钟)介绍李时珍的学术成就和对文学创作的影响,引发学生对李时珍的兴趣,并讨论《李时珍夜宿古寺》与他的其他著作的联系。
6. 学习诗词表达技巧(20分钟)分享李时珍的表达技巧和修辞手法,提醒学生在欣赏古代文学作品时要留意诗词的语言特点和表达方式。
7. 小结和提问(10分钟)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小结,并给学生提问或布置相关练习作业。
五、教学方式和方法1.教师讲解法:逐字逐句地讲解课文,并提供注释和生词解释;2.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诗词的意境和情感色彩,并展示学生的分析结果;3.教师引导法:通过引导学生的分析和讨论,逐步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和表达能力;4.组织分享法:分享李时珍的表达技巧和修辞手法,引发学生的探索兴趣。
六、教学评估1.学生的课堂参与情况和发言质量;2.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3.学生对课文意境和李时珍作品的理解是否准确;4.学生对诗词表达技巧和修辞手法的掌握程度。
《李时珍夜宿古寺》第二课时教案
李时珍夜宿古寺(第二课时教案)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主要内容,抓住重点语句,引导学生体会李时珍为编好《本草纲目》干甘于吃苦,严谨认真的塌实作风。
2、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一)(出示词语)学生个读、齐读词语四组词语。
察访、饥餐渴饮、晓行夜宿焦急、破败、断垣残壁夜幕降临、啃干粮、长年累月皎洁、端详、若有所悟(二)选用同行中的词语说一句与课文内容有关的话。
二精读课文(一)1 出示幻灯读了这段文字看到这些数字,你有什么感想?他为什么要修订《本草纲目》呢?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找出李时珍有说的一句话来回答。
(二)课文许多地方就写出了他们的辛苦,你能找出来吗?(1)学生交流,师生谈话,想象情境“饥餐渴饮,晓行夜宿”;指名读,读出其中的辛苦。
评价再指名读。
齐读。
(2) 李时珍夜宿一座破败的古寺。
1课文哪些词语能让我们具体地感受到古寺的破败呢?2 学生交流,再指名读。
3 如果你在这儿住下,你愿意吗?为什么?4 一心赶路”是为了什么?(3)“一边喝水一边啃干粮,用砖块垒桌子等”(三)细细品读课文8—13小节。
1 哪些语句的描写触动我们的心灵,让我们为之感动?2哪一个词让你心灵受到触动?“嚼嚼”为什么感动?3从中你体会到李时珍怎样的工作精神?4各自大声朗读体会李时珍的严谨认真,甘于奉献。
三总结全文(一)引出情境,学生练说。
烈日炎炎时,我仿佛看到李时珍师徒(),但他们会想()风雪交加时,我仿佛看到李时珍师徒(),但他们会想()晨光初现时,我仿佛看到李时珍师徒(),他们在想()星光闪烁时,我仿佛看到李时珍师徒(),他们在想()(二)中国医药学的史册上永远记着这个名字——();世界医药学的史册上也永远记着这个名字——(),他创造出了举世闻名的医药著作——()。
让我们永远记住这位不怕吃苦,工作严谨认真的药物学家——()和他的著作()吧!四作业1讲述《李时珍夜宿古寺》这个故事2认识一些中药,搜集一些关于中药的知识,了解他们的药效,举行一个重要交流会。
《李时珍夜宿古寺》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李时珍夜宿古寺》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教学要求: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李时珍为编好《本草》而不怕吃苦的可贵精神和严谨踏实的认真作风。
教学重点、难点:抓住课文三处主要内容精读,学习李时珍不怕吃苦的精神和严谨的科学作风。
一、复习导入(可伴随悠扬的古筝旋律,轻轻的悠悠的,引出课题)1、今天,我们继续学习——《李时珍夜宿古寺》。
(学生读题)2、李时珍是一个怎样的人?(不怕吃苦、严谨认真… …)(板书:不怕吃苦)3、课文是怎样反映出来的呢?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边读边画出反映李时珍精神的句子,并说说为什么。
4、小组交流。
二、交流读书体会。
课文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李时珍为编写《本草纲目》不怕吃苦的呢?(一)第一段(从李时珍夜宿古寺中看出。
)1、展现在你眼前的是怎样的一座怎样的古寺?(出示:只见里面到处是灰尘,断垣残壁上长满了青苔,中间的神像蒙上了厚厚的蜘蛛网。
)(讨论交流:灰尘、断垣残壁、青苔、神像、蜘蛛网)练习朗读。
继续展开想象:你还看到些什么?这样的寺院,你可以用哪个词来形容?(破败、荒凉、简陋。
板书)(学生朗读)2、你知道李时珍住破庙的原因吗?(因为他们一心想赶路,错过了客店。
)a) “一心”什么意思?李时珍为什么事一心赶路?他们是怎么赶路的?(让学生联系“饥餐渴饮、晓行夜宿” “已经走了好几个月”来交流)b)错过了客店,就没人家住宿了吗?(抓“前不见村,后不着店”,“隐隐约约”理解)c)是啊,长时间的长途跋涉没有减缓李时珍师徒前进的脚步,为了赶路,他们错过了客店,这时,李时珍轻轻推开门… …(学生朗读)看到这一切,李时珍会说些什么呢?(出示。
句中无“就”字。
学生辨析。
“就”字说明李时珍为编写《本草纲目》不怕吃苦——随遇而安。
)(二)第二段(从师徒谈论“苦”字看出)1、师徒俩在什么时候谈论的?(板书:啃干粮)2、可见,他们的条件是这样的艰苦:没有柴火,他们——捡树枝杂草;没有丰盛的晚餐,他们——烧开水,啃干粮。
《李时珍夜宿古寺》第二课时的教学设计
《李时珍夜宿古寺》第二课时的教学设计关于《李时珍夜宿古寺》第二课时的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本课记叙的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医学家和药物学家李时珍不顾年岁大,因为赶路错过了客店,李时珍与弟子庞宪住在破败的古寺,吃干粮,以及在月光下认真记载寻访所得的收获,并且亲自冒险品尝草药,为了修订好《本草》不顾劳累的事迹,表现了李时珍不怕吃苦的可贵精神和严谨认真的科学态度。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对课文中的相关语句进行品析赏读,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2、技能目标:让学生学会运用一定的阅读方法学习课文,感悟课文内容。
3、情感目标:通过学习,体会李时珍为编写好《本草》不怕吃苦的可贵精神和严谨认真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难点】重点:能采用自创的阅读方法自学课文,对句子进行品析赏读。
难点:体会李时珍为编好《本草》而不怕吃苦的可敬精神和严谨认真的科学态度。
【教具准备】ppt课件【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回顾文本1.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17课,齐读课题。
2.先请同学们读一读这些词语。
出示:饥餐渴饮晓行夜宿断垣残壁长年累月修好《本草》万民得福你能选用上面的词语围绕课文内容说句话吗?3.本课是李时珍寻访药材的途中,错过客店夜宿古寺的情景。
同学们,读了课文以后,如果让你用一个字来概括李时珍的生活,你认为是那个字?【相机板书:苦】李时珍觉得苦吗?出示:我们修订好《本草纲目》,万民得福,吃点苦也是值得的。
(齐读)二、精读感悟,品词析句,体会李时珍不怕吃苦的精神。
1.默读课文1—7自然段,找出能体现李时珍生活“苦”的句子。
2.组织学生交流“苦”的句子。
预设:*体会行走之苦出示:李时珍领着弟子庞宪,饥餐渴饮,晓行夜宿,在安徽、河南、湖北等地察访药材,已经走了好几个月了。
1)你从哪些词语中体会到行走之苦?2)李时珍仅仅走了好几个月的路吗?几年?李时珍编写《本草纲目》历经27年。
时间长不长?引出长年累月。
他长时间在各地行走,忙不忙?累不累?苦不苦?引出奔波。
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7 李时珍夜宿古寺(第二课时)苏教版
《李时珍夜宿古寺》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学习理解词语,阅读课文的方法,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体会李时珍不怕吃苦,乐于奉献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难点: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掌握学习方法。
体会李时珍不怕吃苦,乐于奉献的精神。
三、教学过程:(一)、回顾课文,复习导入。
复述课文:你们还记得这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吗?谁来说一说?说的真好,课文就是讲了李时珍四处察访药材,夜晚住宿在一座破古寺的事情。
从课文的叙述中你体会到他们的行程怎么样?(苦累)相机板书课文中有两个词语概括了他们的行程,能找出来吗?(饥餐渴饮、晓行夜宿)来说说这两个词语的意思是怎样的。
(学生根据字面意思理解)就像你们说的,他们饿了吃、渴了喝;白天赶路、夜晚住宿,这又什么苦、累的呢?说说你的理由。
可以小组讨论、研究一下。
(二)、深入学习课文。
学生汇报学习情况,体会“苦”。
(1)住(学习课文2-4小节)生汇报:我们认为他们住得苦。
把你找到的相关的句子读一读。
课件出示:近前一看,原来是一座破败的古寺……里面到处是灰尘,断垣残壁上长满了表苔,中间的神像蒙上了厚厚的蜘蛛网……你们用几个词语来形容一下他们住的条件。
(寺庙荒凉,脏,乱,不安全。
)说的真好,在这断垣残壁的古寺中住宿,确实看出他们非常苦,就让我们把体会到的读出来吧!(2)吃(课文第5小节)生汇报:我们认为他们吃得苦。
说说你的理由。
夜幕渐渐降临了,师徒俩找来些枯枝杂草,生起火来。
庞宪用陶碗舀来泉水,煮沸后,两人便坐在火边,一边喝水一边啃干粮。
教师小结:是啊,喝泉水,啃干粮。
你们从这里也体会到了他们的苦。
指导朗读:把我们刚才体会到的读出来。
过渡:李时珍住的简陋,吃的简单,非常的苦,你们又怎么体会到他们非常累呢?学生汇报学习情况,体会“累”。
(8-12小节)(1)工作累生汇报:我们认为他们工作很累。
说说你们的理由生:深夜用砖垒的桌子记录寻访所得,可以看出工作的累课件出示相关句子;指导朗读:让我们再来读一读这些句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夜的工作,一生的写照
——《李时珍夜宿古寺》第2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能通过小组交流的方式,说出对文章内容的阅读感受,体会李时珍不怕吃苦的可贵精神和认真严谨的踏实作风。
2、初步感知细节描写、环境烘托、以小见大的写作方法。
3、学会从文章留白处进行联想的阅读方法。
教学过程:
前置性作业:
1、读课文,想想李时珍师徒俩度过了一个怎样的夜晚,把感受或要点在书上做批
注。
2、阅读李时珍的故事资料,进一步加深对李时珍的了解。
[在生本课堂上,既然学生是课堂交流的主体,就应该在提前自学的基础上对课文有一个粗略的感知过程。
“不动笔墨不读书”,作批注就是记录自学的痕迹,同时为小组交流作铺垫,为课堂生成埋伏笔。
]
一、复习旧知,引出“一夜”
1、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16课。
(读题)
2、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李时珍夜宿古寺的原因,谁来说?
李时珍领着弟子庞宪,一路饥餐渴饮,晓行夜宿,在外察访药材,因为错过了客店,就在一座古寺住了下来。
3、这座古寺留给你的印象是什么?面对这样一座破败的古寺,李时珍却对庞宪这
么说。
(出示:我们就在这里住一夜吧!齐读)
[教学要善引,在不知不觉中引出课堂的关键词与讨论的中心点,才是自然的。
在回顾李时珍住宿的原因以及古寺的初步印象后,抛出话语,不求抛砖引玉,但求引起注意。
]
二、自主读文,感受“一夜”
1、让我们一起走进李时珍的这一夜。
轻声读一读5-13自然段,一边读一边用心
思考,读过之后,请你用一个词来概括,在你的心目中,李时珍的这一夜是怎样的一夜?
2、学生轻声读。
3、同学们,读了、看了李时珍的一夜,现在请你用一个词来概括李时珍的这一夜
是怎样的一夜,你用哪个词?(相机板书)
预设:辛苦、认真、苦中有乐……
[看似平常的人物语言,背后却有不同寻常的画面与故事,李时珍的这一夜不简单!要用一个词语概括这一夜,显然是不可能的事情。
实际上,学生看问题本就十分片面,这一环节就是顺应孩子这一认知特点,一方面把长文读短,训练孩子的归纳能力,另一方面在交流中看到解读的多样性,培养自己全面概括能力。
]
三、话题交流,聊话“一夜”
1、老师相信,对于李时珍的这一夜,每个同学都会有自己独特的感受,但是光有这点感受是不够的,因为我们还没进入文字的细节。
细节可以是一个神态、一个动作、一句话、甚至一个字等等。
现在就请同学们从这些感受中选择其中的某一点,抓住它,带着它,再走进李时珍的一夜看看,你是从哪些细节当中再次深切地体会到了这一点,把它用波浪线画下来。
画好后在小组里相互讨论,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形成小组的综合意见。
2、小组讨论。
3、小组汇报。
(重点围绕以下三个方面展开)
预设1:辛苦的一夜
*“一边喝水一边啃干粮”
一个“啃”字,可见什么?(干粮很硬,吃得苦。
)
* “露天的屋顶”
露天说明什么?(这屋顶漏了,住得苦。
)
* “又搬来几块砖垒成桌子”
这样的桌子记录起来会怎样?(很困难,工作条件苦。
)
预设2:认真的一夜
“李时珍端详了一阵,各扯下一点放在嘴里嚼嚼,若有所悟。
”
师启发:这句话中有一个动作最让我们感动?(嚼嚼)李时珍知道嚼嚼的危险吗?从哪看出?(端详)那么忍冬花、胭脂草、刀豆子的记录是不是随便写上去的呢?我们完全可以联想一下,李时珍白天是怎样寻访,知道了这些药材的药性呢?
生谈。
小结:李时珍对药材的记录是有根有据,决不马虎,李时珍的一夜是认真的一夜。
预设3:苦中有乐的一夜
“嗯,长年累月地奔波,在破庙里过夜,比住在家里苦多了。
但我们修订好《本草》,万民得福,吃点苦也是值得的。
”
*家里跟这儿比,有什么不同?出示填空:
家里有可口的饭菜,这里只有_____________
家里有明亮的油灯,这里只有_____________
家里有结实的书桌,这里只有_____________
家里有亲人的陪伴,这里只有_____________
*为什么修好本草,万民得福?
*正是为了万民得福,李时珍才能挺得住所有的苦,才能苦中有乐,乐此不疲。
(师生分角色朗读。
)
[这一环节是一种细化处理,把一个词语放大,找到隐藏在文章当中的细节,围绕三个最能体现人物品质的词语展开。
不怕辛苦是第一境界,克服外在的困难;严谨认真是第二境界,保持一贯的本色;苦中有乐是第三境界,享受内在的幸福。
本文语言细腻,其中的细节描写比比皆是,在此基础上,启发学生想象对比,更好地体现语文色彩]
四、拓展延伸,续写“一夜”
1、李时珍的这一夜有没有写完,看看文章的最后一段?结尾不写寺里的人,写山
风、鹰叫、月亮干什么?(环境烘托)
2、让我们展开想象的翅膀,在圆盘似的月亮移到当空的时候,李时珍师徒俩可能会在干什么?请选择其中一个接下去续写几句话,然后小组交流,推荐一个写得最好的展示。
出示写话:
寺外,山风更猛了,猫头鹰睡觉了……
夜空中的月亮渐渐落下去了,周围一片寂静……
清晨,东方露出淡淡的曙光时……
3、小组汇报。
4、我们看到了李时珍一夜的工作,那么你们认为李时珍在修订《本草纲目》的过
程中,每个夜晚都是这样工作的吗?(指名回答)让我们一起来看这一段资料,你有什么体会?(资料出示:为了编写《本草纲目》,李时珍倾注毕生的精力和心血,研读过800多本中药书籍,深入民间察访药材,足迹踏遍大江南北,行程有10000多里。
经过27年的努力,才终于编成《本草纲目》一书。
全书近2000000字,一共1892味药,绘药物图1160幅,附有101096个药方,被誉为“东方药物巨典”。
)
5、李时珍的学术成就、人格情操应该受到万民景仰。
在他的不平凡的一生中,有
很多事可以去写,而作者却惟独选择了这极为普通的一夜,通过对语言、神态、动作、环境的描写,把一个伟大的人物形象展现在了我们面前。
这叫写法叫以
小见大。
(板书:以小见大)
6、总结:中国医药学的史册上要永远记着这个伟大的名字——李时珍,世界医药
学的史册上也要永远记着这个伟大的名字——李时珍!
[生本教育强调让学生自己主动地进行学习,让学生的潜能得到发挥与拓展。
课文末尾是一处留白,其补白的空间十分宽广,正是学生放飞想象的平台。
通过写话,李时珍通宵达旦、废寝忘食的形象跃然纸上。
另外,课文不是教学的全部与终结,它可以是一个引子,启发学生去进一步思考与升华。
补充资料,联系前置作业,从“一夜”上升到一生,水到渠成地揭示以小见大的写法,关照语文的写作意识。
]
五、作业设计
1、阅读:《同步拓展阅读》中《李时珍的故事》。
2、练笔:运用课文的一些词语写一段描绘夜晚景色的话。
[课文对夜晚的环境描写相当出彩,学会积累,学会运用,是一种迁移,从书本走向生活的练笔才有生命力。
]
板书:
辛苦
李时珍夜宿古寺认真
苦中有乐
…………
以小见大。